产业内贸易

2024-07-02

产业内贸易(精选11篇)

产业内贸易 篇1

1 引言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间同类商品的进出口活动。产业内贸易根据其成因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质量相似但特征、属性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HIIT) ;另一类是质量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VIIT) 。Krugman (1979) 与Lancaster (1980) 在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面作了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们的模型中各自对需求的假设不同, 但是他们的模型都表明了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深, 东亚产业内贸易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逐步融入东亚经济中,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产业内贸易类型方面,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究竟是怎样的格局?对这一问题的准确把握, 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中国在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从而为中国制定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前制造业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的主体, 且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密切联系, 本文因此拟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的东亚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国家和地区、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共9个。

2 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 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 (1997) 和Azhar与Elliott (2004) 分别提出不同的测算方法, 而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提出的GHM法, 即undefined, 其中UVX表示出口商品单价, UVM表示进口商品单价。l表示某产业, i表示某商品, k表示贸易伙伴国。α是离散因子 (Dispersion percentile) , 是用百分率表示的“门槛”, 一般将α取值为15%或25%。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HIIT;如果undefined或undefined, 则该商品贸易类型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 当undefined时, 该商品是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H, 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L。考虑到贸易中的运费和保险费, 本文取α值为25%。

这里对制造业的划分标准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 (SITC Rev.3) 为基准, 根据该标准, SITC 5、6、7、8大类产品为制造业产品。具体而言, SITC5大类产品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SITC6大类产品为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SITC7大类产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大类产品为杂项制品, 如卫生、水运、钟表等。其中第5大类和7大类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 第6和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为对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精确的分析, 本文使用SITC四分位数据进行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经贸合作最为密切时期, 本文因此选择1992~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考察, 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

3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总体分布

表1显示了按1992~2003年均值计算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在决定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1992~2003年间, 中国与东亚区域内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整体产业内贸易比重分别为64.39%、58.77%、50.48%、51.78和65.16%。值得关注的是, 中国与东盟新兴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分别达到53.64%、57.47%、64.94%和52.25%。这说明日本→亚洲四小→东盟新兴经济体→中国这种质量阶梯形差异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对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出口的低质量商品比重是最高的。此外, 还可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要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1992~2003年间, 中国出口到东亚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品比重基本在20%~30%之间, 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仅在10%~20%之间。因此,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表2分别计算了1992~1997年和1998~2003年两个时期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占比重的均值。可以看到, 1998年以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却呈下降态势。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4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跨行业分布

表3计算了1992~2003年间中国与东亚9个经济体SITC 5、6、7、8大类商品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分布情况。

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布与总体分布是基本一致的, 即SITC5、6、7、8大类商品都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另外, 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SITC7 大类产品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比重是最高的, 1992~2003年间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均值至少在65%以上, 而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超过了70%, 其中, 中国与日本的比重最高, 为77.42%。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这说明, 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而且可以发现, 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基本在50%以下,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四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5 基本结论

本文用1992~2003年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则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与东亚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 而且表现在与东盟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中。 实证研究还表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却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尽管中国制造业在逐渐崛起, 但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制成品占领东亚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3) 通过跨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低质量产业内贸易类型中, SITC7 大类产品 (机械与运输设备) 的比重是最高的, 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 这说明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 (化学产品) 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摘要: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比重基本在80%以上。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0) .

[2]Ando, M. (2005) , “Fragmentation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ast Asia”, th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R], 79th Annual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on June30, 2004.

[3]Azhar, A.K.Mand Elliott, R, J.R (2004) , “On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Geomet-ric Exposition”.Contributed Session:European Trade Study Group6th Annual Conference[R], ETSG2004, 9-11September.

[4]Falvey, R.E. (1981)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 Vol11, pp.495-511.

产业内贸易 篇2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传统的贸易理论,从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俄林,都强调比较优势,认为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是生产率和禀赋的不同,一国总是会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种贸易理论对直到本世纪中期以来的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不同产品的贸易做了比较充分的解释。但是七十年代以来,这种贸易理论距离国际贸易的现实越来越远,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传统的贸易理论确实有一套比较完美的体系,能够自圆其说,但又有一套严格的假设前提,这些前提促成了理论体系的完美,也同时使理论偏离了实际。这些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及不变的技术水平,不存在规模经济。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现实是不存在的,规模经济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无处不在。其二,战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产品的贸易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它们之间贸易的绝大部分的比重,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绝对不能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系统研究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果自成体系,形成了新的贸易理论,这种理论是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的,更接近于贸易现实。它认为,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结果,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或者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促使各国追求生产的专业化和从事国际贸易。同时,也为国家进行干预提供了借口,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政府支持可以是本国的垄断厂商的`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垄断利润,这样对于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又导致了后来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贸易保护。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起源于对发达国家之间相似产品贸易的研究,而对于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似乎更多的应该是产业间贸易,能够以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以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主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额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内贸易也越来越重要了。于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将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作为判断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的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上来解释:

从需求方面看,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说”认为,产业内贸易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这些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似,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相似。这些国家国内虽然可以生产同类的产品,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却对同类产品中的差异产品产生不同的需求,同类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于是得以产生。从这个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越快,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与发达国家之间对同类产品的重合需求就会越多,由此产生的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相应也会越多。

从供给角度看,主要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垄断竞争市场上,垄断厂商生产具有一定产品差异的同类产品,如果厂商此时正在平均成本的下滑曲线上生产,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厂商的规模越大,生产的平均成本越低,就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如果产品销售只局限于国内市场,可以生产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国际贸易则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垄断利润。克鲁格曼有一个汽车工业生产的模型。两国开始各有8家和6家厂商,通过国际贸易,最终生产汽车的厂商共有10家,分别分布在两个国家,每个厂商都扩大了产量,因为国际贸易而获得了更多的由规模经济带来的垄断利润。据此,发生产业内贸易的部门往往都是规模经济现象比较明显的部门。而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所优先发展的部门一般都遵循着“筱原二基准”,即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从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来看,收入弹性大就意味着对其产品的需求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速度。一般来看,收入弹性大的部门还是那些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而这些部门,也最容易产生规模经济,从生产

产业内贸易 篇3

【关键词】 中国轴承产业竞争力进出口贸易

中国轴承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轴承产品已能满足我国国民生产的基本需求。在中国轴承进出口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轴承进出口贸易现状,十分重要。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家具等多种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笔者拟通过对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轴承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为我国轴承进出口贸易未来提出参考建议。

一、中国轴承进出口概况

1、轴承进出口数据统计

中国轴承进出口数据如表1。该数据来源于《轴承外贸》杂志,由于数据来源限制,进出口数据主要从1996年开始。为文中分析所用,另选用了1996年以前的几个代表年份的出口数据。

从表1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改革开放前中国轴承出口额几乎为零。比如1974年中国轴承年出口总额仅有40多万美元。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出口额也只有不足1000万美元。第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轴承出口逐年快速增长,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里,出口额增加了18.7倍;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里,出口额增加了5倍。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里,出口额又实现了翻番。2010年实现出口额超过了33亿美元。第三,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和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各行各业对轴承需求的迅速增长,进口轴承的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轴承的年进口增长幅度已高于出口增长幅度。比如从2004年到2009年的5年里,我国轴承进口额增加了1.44倍,2009年达到了28.34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到8.16亿美元。

2、成品轴承进出口价格

本文收集了最近九年(2001—2009)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出口数量和金额,计算出每年成品轴承进出口平均单价(以美元计价)。结果详见表2。

从表2中可见:第一,中国成品轴承的出口单价多年来一直保持在较低价位水平。直到2007年,成品轴承的出口单价才有所提高,出口平均单价有较大幅度提高的2007年正是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这一年。除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外,如果再加上近几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出口成品轴承的平均单价实际上不升反降。第二,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口平均单价一直高于出口平均单价,并且成品轴承平均单价每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五”中期到“十一五”中期(2005—2009年)的5年里,中国成品轴承的进口平均单价提高了1.52倍。第三,中国成品轴承平均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之比呈连年上升势头,该比值从10年间最低的1.42上升至2009年3.33。

二、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与分析

1、计算公式引入

(1)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同一类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巴拉萨(B.Balassa)曾经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并提出测量产业内贸易重要性程度的指标——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其计算公式:IIT=1-|X-M|/(X+M)。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1],T=0时,表示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T=1时,表明产业内进口额与出口额相等;T值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2)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简称TSC )计算公式为:TSC= Xi-Mi/(Xi +Mi)。式中Xi、Mi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专业化指数也称之为贸易竞争指数。如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该国是i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世界总体水平,具有贸易条件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如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该国是i产品的净进口国,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世界总体水平,处于贸易条件劣势,且数值越大,劣势越明显。

2、计算结果

表3列出了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和贸易专业化指数(也即贸易竞争力指数)TSC的计算结果。

3、结果分析

(1)中国轴承IIT指数较高。IIT指数从静态上反映了我国轴承产业内贸易程度。透过以上近10多年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轴承IIT指数一直位于0.5—1之间,说明中国的轴承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2008年前产业内贸易程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2)中国轴承TSC指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6—2002年TSC指数一直大于0,但数值逐年减少,这说明在该阶段我国为轴承净出口国,具有明显的贸易条件优势,但是这种优势逐年降低。期间,中国轴承出口额增长86%,而同期进口轴承增长了2.22倍。在接下来的2003年中国轴承就开始出现了贸易逆差。2003年以后TSC指数基本都小于0,为负值,说明我国轴承已经从以往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贸易条件优势已不复存在。

(3)中国轴承进出口数量、金额和平均单价演变成因分析。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轴承工业和机械制造业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生产低端产品,以满足国内的大部分需求和国际低端市场的需求。在相当一些年里,我国主要出口的是普通精度级别的微小型深沟球轴承,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均连年大幅度增长。TSC指数从整体上反映出我国轴承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资源禀赋。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已日趋减弱。与进口相比,中国轴承出口乏力已开始显现。产业内贸易方式也逐渐从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向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化。

2000至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汽车、机床、造船、发电设备等不仅产量增长迅速,而且产品水平亦不断提高。现以有代表性的机床工业近年发展为例来分析我国轴承进出口的发展和演变。表4即为2000—2009年我国机床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

从表4中可见,2003年到2009年的6年间,我国机床产值增加了5.43倍,消费量增加了近2倍。整个“十一五”期间,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我国高端设备产量和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无疑对高端轴承的需求量也随之而大幅增长。2003年和2009年进口成品轴承数量、金额和平均单价分别为:13.58亿套和13.64亿套;8.79亿美元和24.53亿美元;0.64美元和1.79美元。2009年和2003年相比,在进口成品轴承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口成品轴承金额和平均单价增加了1.8倍。从而证明了,低端成品轴承的进口量逐年减少,而高端、高附加值轴承的年进口量在逐年大幅度增加,产业内贸易也在向垂直产业内贸易逆转。这也说明了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滞后于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已同时成为全球数控机床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从而也预示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精密轴承的世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机床、风电、汽车、轨道列车、航空航天业等高水准、高速度的发展对轴承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轴承工业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主机厂密切配合尽快开发新型高质量的轴承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参与高端轴承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1996—2009年间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国轴承产业内贸易指数,即IIT指数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时间期间内均位于0.5—1之间,从而表明中国的轴承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2008年前产业内贸易程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中国轴承贸易竞争指数,即TSC指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6—2002年TSC指数一直大于0,这说明在该阶段我国轴承具有明显的贸易条件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资源禀赋。2003年以后TSC指数基本都小于0,说明我国轴承贸易条件优势已不复存在;第三,进出口轴承平均单价差别距逐年拉大,进出口金额逆差创新高,表明中国高端轴承市场份额正在被国外轴承公司抢占;第四,中国轴承业一方面要提高低、中端量大面广的轴承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品和生产效率,来弥补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的逐年减弱,以继续巩固和发展低、中端轴承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和設备投入,研发、生产制造业日益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端高精度和高性能轴承,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品,提高我国高端轴承在中外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张乃丽、李红燕: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 张明志:中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的国际地位与地理方向特征[J].国际贸易问题,2007(7).

[3] 戴昀:中国木制家具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 篇4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度量方法,其中,Grubel-Lloyd指数在解释贸易模式与比较优势方面更为恰当,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指标,也是本文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计算,得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表1是以1996年为基期,以美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SITC2位数为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Bj。

通过上表的Bj值,即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体不高,只在0.17~0.20之间变动,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96年~1998年为第一阶段,G-L指数基本上平缓,在0.17上下浮动,其变动幅度不大。

1998年~2001年为第二阶段,G-L处于增长阶段,从1998年的0.166上升至2001年的0.2006。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达到了13年中的第二大值0.2005,但仍然远小于0.5。

加入WTO后的2001年~2005年为第三阶段,G-L持续下降,回落到0.18左右的水平。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持续减弱。

2005年~2008年为第四阶段,G-L曲线又开始呈上升趋势,从0.18上升至12年来的最高点,达到了0.2093。

由此看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程度从总体上说比较低,说明两国的贸易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两国的贸易结构呈现高度的互补性。原因是因为中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中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曾呈下降趋势,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间贸易发展大于产业内贸易发展。在2005年以后,中美的产业内贸易有所回升,并在2008年达到了12年间的最高水平,反映出我国部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由于中美制成品贸易额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量的90%左右,所以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变化趋势。在68个SITC2位数行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个制成品部门来反映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行业数据来看,在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化较大的行业中,指数下降的行业明显多于上升的行业,并且指数下降的行业集中于那些近年来技术成熟加快的行业。根据各行业2008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和变化趋势,这20个行业分可为7组。2008年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明显集中于5个行业,其贸易额占当年中美贸易总额的5.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专业科学仪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断增长,尤其以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得最快,从1996年的33%猛增至2008年的98.18%,在12年间增长了65.13%,可以推断出中国该类产业的竞争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有机化学和有色金属制造业虽然在2000年以前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呈增长态势,一度高达99%和96%,但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明显回落的表现,截止到2008年,这两个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于2000年分别下降了27.9%和23.3%,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三、中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初步分析

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在反映两国产业分工和贸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片面性,其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因此,分析两国间产业内贸易时,必须结合贸易类型进行分析。相应地,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IIT)。

据孔瑞分析,中美产业内贸易中在28个行业存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只占13.4%,181行业存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86.4%。这种格局尚无明显变化。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多数产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需求弹性小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而向美国进口的则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加工程度深、需求弹性大的高档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之近些年来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导着中美贸易。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美产业内贸易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发展尚不占主导位置,两国仍然以比较优势进行贸易。所以,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依然是发展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重要战略。

摘要: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莫莎黄锐: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6

[2]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J].管理世界,2007,(2):5~16

[3]孔瑞: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看中美经济的依存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6,(9):41~47

[4]林琳: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33~39

[5]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05(.9-10):12~14

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篇5

关键词:中俄;产业内贸易;农产品G-L指数;Bruelhart指数

中图分类号: F752.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01-3

1 中俄农产品贸易背景与现状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同时,中俄进入“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新阶段”,中俄两国农业正式建立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员会,俄罗斯针对制裁国家实施了农产品贸易反制裁战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俄罗斯高层领导人的认同,以上背景为中俄农业合作带来了新机遇。[1]

近年来,俄罗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伙伴。2013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15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国,俄罗斯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国排第8位,进口排第14位。中俄农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及进出口总额在2005年到2014年呈上升趋势(如图1-1),中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8.68亿美元增长到2014的38.90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0%。

图1-1 中俄农产品贸易(2005-2014)

2 农产品分类标准

由于研究目的、方法的不同,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ATED)及世界各国的统计机构对于农产品的界定范围都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分类统计,中国也于1992年 1月1日起按该制度进行关税税则分类。[2]

因此,本文将农产品统计范围界定在联合国统计署(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提供的数据库(UN Comtrade)《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HS),海关编码为HS01~HS24。其具体分类如下(表2-1):

3 产业内贸易理论

3.1 静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G-L指数

G-L指数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核算产业内贸易的指标,G-L指数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Li=1-

其中,GLi为两国特定产业 i 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两国间该产业的出口贸易额,Mi为两国间该产业的进口贸易额,GLi的取值在 0 ~ 1 之间,GL 指数越接近于1,说明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说明两国产业间贸易水平越低。

3.2 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Bruelhart邊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动态角度核算一定时间跨度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Bi=

其中,Bi表示第i类农产品一定时间跨度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ΔXi表示两个时期间第i类农产品的出口额的变化量,ΔMi表示两个时期间第i类农产品的进口额的变化量。Bi的取值范围是0≤Bi≤1,Bi越接近1表示该类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由产业内贸易引起,越接近0表示该类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3]

4 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4.1 中俄农产品G-L指数分析

中俄农产品G-L指数结果如表4-1。

由表4-1可以得知:HS01、HS02、HS03、HS05、HS10、HS11、HS12、HS14、HS15、HS22、HS23和HS24的G-L值在部分年份超过0.5,具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其中HS03的G-L值先增后降,于2007年达到峰值0.99;HS04、HS06、HS07、HS08、HS09、HS13、HS16、HS17、HS18、HS19、HS20和HS21的G-L值在2005-2014年都小于0.5,属于产业间贸易,其中HS09的G-L值一直等于0,为完全产业间贸易。中俄农产品贸易平均的G-L值在2005-2013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于2013年达到峰值0.24,又于2014年下降到0.15。

总之,除章节的农产品贸易在部分年份中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大部分章节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出较强的产业间特征,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4.2 中俄农产品Bruelhart指数分析

中俄农产品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如表4-2。

由表4-2可知HS08的Bruelhart指数多数年份大于0.5,说明其贸易增量变化主要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HS01、HS06、HS07、HS11、HS12、HS14、HS15、HS16、HS17、HS18、HS20、HS21和HS24的Bruelhart指数值大多数为0,说明这些章节农产品贸易变化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HS02、HS05、HS09和HS13的Bruelhart指数值大在2005-2014年都为0,表明这些章农产品的贸易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完全产业间贸易;HS16、HS22和HS23这些章节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较大,表现出技术水平及竞争力的潜在变化。

5 建议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同为世界大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不仅互为邻邦,而且在贸易上也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同作为农业大国,因此农产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不断加强、发展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但能提高中俄的合作,而且能够促进贸易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对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中俄农产品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共存,并且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品种结构单一。因此,应优先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低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以点带面,全面促进与提升中俄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两国毗邻的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俄两国农产品种植、生产的互补性,所以应当促进两国互补产品的贸易程度。例如,俄罗斯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蔬菜和水果的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在春冬两季水果供应严重不足,而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国,并且品质较高;又如,俄罗斯花卉产量、水平都相对我国的花卉较低;再如,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耕地、林地和海洋资源,但劳动力相对缺乏而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利用与俄罗斯的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促进两国间互补农产品的贸易。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两国开展贸易的便利性。

此外,也应正确认识欧美制裁对中俄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俄罗斯在与西方国家交恶的情形下,不断加强与东方各国的联系,以此来对抗西方的压力。就农产品贸易而言,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三大水果进口国、欧洲最大水果与蔬菜进口国,俄罗斯对果蔬的需求将向东方寻求供应。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国际支付能力下降。近日,俄罗斯表示西方制裁对俄经济影响最严重的时刻已经过去,俄罗斯需要偿还的外债逐渐减少,从俄罗斯外流的资本规模将缩小,而且根据俄财政部的预测,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在今年年中停止下滑;不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新一轮下跌可能影响俄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到今年年底前俄经济都可能维持零增长。

参 考 文 献

[1] 于敏.中俄农业合作新机遇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5.

[2] 韩灵梅.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的农业贸易策略探究——以2002-2012年贸易数据为例.2014.

浅析产业内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篇6

1. 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国际贸易有两种模式, 一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 二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 指相同产业产品在国际间的双向流动, 从统计角度看, 其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 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产业内贸易可表述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内、外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

2. 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从要素禀赋角度看, 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 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比较大。因为从生产角度上产业内贸易取决于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异质性及其技术进步水平, 主要是由于异质产品可能以相同的技术被制造出来, 也可能含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成份。可见, 产业内贸易常常并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内容。

(2) 从需求角度看, 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 并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 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因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 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 相似的需求结构和追求差异化的个性产品, 将使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内容广泛。

(3) 从区位角度看, 两国地缘关系越近, 则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较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生产特征和相似的消费习惯, 加之运输成本低廉和便于开展边境贸易等都是有利于两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因素。

(4) 从产业角度看, 产业内贸易比重的规律是, 具有异质产品的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的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存在大量中间产品的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

二、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1. 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衡量产业内贸易的所有指标中, 格鲁伯-劳艾德指标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 简称GL, 其表达式为: (其中, Xij, Mij分别代表i国j国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1区间变动, GLij越接近于1, 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 GLij越接近于0, 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化生产过程中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衡量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有的学者运用格鲁伯-劳艾德指标的综合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方法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分析, 其计算结果显示, 近几年来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始终保持在0.4以上, 除2001年略有下降外, 一直保持增长, 在2000年该指数已接近0.45。张小蒂 (2004) 等人按照SITC (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标准) 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结构进行分类分析, 计算的数据以1 9 9 7到2001年间的内贸易状况为依据。测量的数据中2001年0-8类指数分别如下:0.338、0.552、0.242、0.287、0.318、0.446、0.507、0.495、0.403。而相比之下美国2001年的数据分别是:0.540、0.471、0.535、0.380、0.629、0.763、0.592、0.7 4 5、0.5 1 5。可见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美国相比仍非常落后, 规模经济不论是在制成品还是在初级产品方面均未得到有利的实现, 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郝文 (2 0 0 5) 对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产业内贸易中7 4%的进出口价格比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我国在与经合组织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 有7 5%的产品出口价要低于进口价;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在总的产业内贸易中只占7%~14%。

三、中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文献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美国等相比我们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产业内贸易在给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 亦可促使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目前来看,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原因是人们只是看到了我国劳动力和部分自然资源上具有的比较优势。但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 国际交换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正相对甚至是绝对的下降, 立足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且由于人均占有资源贫乏, 劳动力素质较低, 我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格局十分脆弱, 且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 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上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与贸易的形式与内容密切相关;产业间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过程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外贸领域的反映。因此我国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水平产业内贸易, 并最终实现通过水平产业内贸易与科技、规模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摘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模式的外贸易格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这种传统的贸易模式已显出疲态, 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成为中国提高外贸易竞争力、获取动态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及其规律, 并分析了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指数

参考文献

[1]平新桥: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5)

[2]戴枫: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5 (03)

中日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篇7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学术界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主要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一经提出,即刻成为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之一。但是,由于形成时间比较短,该理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种种观点有的相互补充,有的却互相矛盾,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像传统理论那样系统,却以其创新的思维方式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的热门课题。

小岛清(1964)在研究了主要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之后,提出发达国家之间迅速增长的贸易为产业内贸易,并用数据验证了其假设。KyoJiFukao等三人进一步研究了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通过与欧盟贸易模式的对比,提出FDI是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推动力。

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上做出了很多尝试。傅均文,李梁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较明显的HS85商品入手,分析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提出中日间的国际分工,正从过去的垂直分工走向某种程度的水平分工。王恬通过比较中国与日美韩三国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中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和竞争力水平,指出中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加工贸易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2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况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经济贸易不断发展,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99年起,日本对我国HS90商品的出口除了2007年较大回落外,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而与此相对,进口数额虽然在2009年有所回落外,也基本处于增长状态。总体来看,日本对我国的出口还远大于进口,因为HS90商品属资本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说明了日本对我国在HS90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出口优势。同时,进口的逐年增加,也说明我国在HS90商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加强。

其具体的增长率如表1所示: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日本MOF数据计算得来)。

3 中日HS90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变化:

得出的GL指数在0到1之间,GL指数越倾向于1,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反之,GL指数越倾向于0,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一般的,如果GL指数大于0.5,则认为该产业存在产业内贸易。

通过对2009年中日HS90商品的进出口额进行分析,归纳了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前10类的GL指数,结果如图2:

可以看出,中日在HS90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当高,前十类商品都存在产业内贸易,9014(仪表仪器),9033(自动驾驶),9005(天文仪器)类商品中GL指数更是达到了0.9以上。各产品与2002年相比,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9005,9019(医疗器具),9027(检测仪)类商品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了产业内贸易。这充分说明了中日在HS90产品上的分工进一部发展的结果。

选取中日HS90章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前十位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日韩在这十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可以看出:在HS90章商品中,日韩产业内贸易程度远低于中日,甚至不少产品(如9014,9005等)只存在产业间贸易而不存在产业内贸易。这充分说明了中日在HS90章商品中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不仅进出口额得到增长,而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计算,中日90章商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5。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90章33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看出,尽管在9014类商品上已经达到了0.96的高水平,但是在9008等商品上,产业内贸易指数非常低,只存在产业间贸易。尤其是9021类商品进出口都占有一定比重,产业内贸易指数却只有0.25。这就说明了90章商品中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即产业内贸易水平很高的商品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的商品贸易同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看接下来对产业内贸易发展促进因素的分析。

4 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促进因素分析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不同学者专家在不同时期对其做了很多探讨,概括来看,积极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等因素;相应地,消极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异、两国贸易不平衡、地理距离等因素。本节主要讨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HS90商品产业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日本对华投资的70%以上投向制造业,对制造业的投资中,电机行业企业对华投资最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相比,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结合得更紧,对推动贸易发展的作用更大。因此,日本的直接投资被称为是一种“顺贸易的直接投资”,与贸易形成了一种“扩大的循环机制”。

5 结语

中国HS90章商品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不少类商品中产业内贸易程度进一步加深,说明了中日之间的分工更为水平化,不仅在90章商品中如此,在其它类商品中水平化分工趋势也会更加明显。虽然,受到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近2年有所下降,但是,只要日本还会扩大对华投资,中日双边经济关系稳定发展,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挥在那,改善收入分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并没有讨论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类型,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傅均文, 李梁.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2]喻志军.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9.

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篇8

产业内贸易又称双向贸易, 主要指特定国家或特定地区一段时间内, 工业产品中某一类产品既有出口贸易又有进口贸易, 即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至少前3 位数相同的产品, 如中国从印度进口电子科技产品, 又向印度出口电子科技产品。

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 (GL) 指数在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方面最具权威, 惯用公式如:Bi=1- (Xi-Mi) / (Xi+Mi) 其中Xi为产业的出口值, Mi为产业的进口值;Bi表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展现了特定国家对外贸易的实力水平。

2 产业内贸易外延

2.1 产业内贸易部分影响因子

产业内贸易受各种各样因素推动, 其中最基本的推动因素一般来说是用户购买倾向的多样性、跨国企业投融资行为。产业内贸易产品属性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标准技术产品或高技术产品, 它们之间具有消费可替代性, 或者生产过程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生产要素投入。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 资源聚合优势形成独立的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 主要指在同一产业内制成品双向流动。

依据国际国内先进理论成果, 依据同类商品的属性组合、品种差异、更新换代周期不同, 产业内贸易差异产品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区分, 主要为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国际上用户包罗万象的消费理念催生产业内贸易。上流社会消费者偏好高端商品, 中产阶级消费者则选择普通产品, 这种客观的消费现象引发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口产品等级不同, 形成垂直差异。产品技术含金量不同, 产品迭代版本千差万别形成技术差异产品。

2.2 产业内贸易常见模式

运输、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时代, 现代发达国家间的合作主导方式为产业内贸易, 其参与国际分工途径为产业内贸易, 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行列。基于产业结构中的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不平衡, 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差异性,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产业内贸易提供广阔场景。因而新兴科技、电子等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 助力规模性生产制造和消费者市场选择多样性。

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 市场化竞争体系愈演愈烈, 全球市场拓展机遇具有稀缺性, 跨国公司正是基于各国各地域的劳动力、信息化、融资能力、工业自然资源、消费市场、投资环境等因素考虑, 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制订投资计划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进行基本类似的投融资活动是为水平一体化模型。垂直一体化模型则根据生产经营不同发展阶段和各地要素禀赋, 分散于不同国家或地区, 如设立于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的纵向分工。现代标准化和柔性制造系统的存在, 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将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技术进行转移, 将知识密集性高端投资定位于母国, 产业链底层增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则定位于海外子公司。这是发达国家惯有的投融资模式。当两方生产资源不一致, 子公司就与它的母公司或另外有实力的子公司进行合作, 将中间产品或零部件加工后变为制成品即为垂直型贸易。跨国企业集团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母国在投资研发机构和技术开发过程中, 会保持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 自身实力也获得提升。国家的垂直型对外投融资与产业内贸易总量成正比, 利于外贸竞争力的提升。

与垂直型不同机制的是水平一体化模型, 跨国公司在投资地区创建独立的生产体系、加工体系以及销售体系, 由经济发展水平、公民收入水平、产品差异等决定的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素拉动需求, 呈现规模化发展, 也是产业内贸易重要来源。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符合帕累托定律, 提升母国外贸经济竞争力。上世纪中叶美国与欧盟之间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上升即为佐证。在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产业升级、生产方式、营销渠道等方面都是双赢。诸多案例证实, 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愈频繁, 产业内贸易额也会相应增多, 对外贸易竞争力也愈来愈强盛。

2.3 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

目前,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始终不具引领和知识产权优势。因而, 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绝大部分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导致。而两者的机制对于我国生产力和源头技术的提升有限, 更多是停留在劳动力就业解决浅层方面, 拉动的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 如轻工纺织家庭家具行业等的制造业, 形成的对外贸易循环为我国低端产品的进口满足高收入国家的低端消费群体, 外国高端产品的输出满足我国上流社会阶层。

而跨国企业集团在中国的投融资活动的产业内贸易基本上是垂直一体化投资形式, 将高精尖核心技术掌握在母公司中, 对于我国外贸竞争力提高产生不了实质性突破, 加工集群式发展也推进不了产业优化升级。相反, 水平一体化投资会为我们赢得吸取先进技术经验的机遇。

3 应对策略建议

基于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和我国实际国情的分析, 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于提高我国的外贸发展水平和经济实体的竞争力。2016 年上半年, 李克强总理提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新战略, 以上海为试点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区, 对已经运营的各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绩审评, 促进创新。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大刀阔斧发展高新技术, 把技术优势与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在支柱性产业形成垄断性技术优势, 加速硬件软件更新周期, 以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简约精细化流程, 建设产学研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高精尖产业、微电子、生物、航天、海洋等领域深入推进水平, 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

4 结语

深度与世界接轨, 由内生动力与国际高精尖技术立于同一平台, 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化, 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世界贸易发言权。

摘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 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贸易迅猛发展。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进出口贸易进入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是实质性矛盾仍然突出, 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部分领域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 存在摩擦与壁垒。本文简略阐述产业内贸易基本理论, 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 更多关注水平差异产品与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因素, 试图探索规律, 促进贸易国际化, 增加贸易利益。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放, 李季.中韩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10, (03) .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篇9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GL指数,GHM方法

一、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综述

“二战”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相对稳定, 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大大提高, 占到了世界贸易总额的70%以上, 具有相似特征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 出现了很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双向贸易, 即产业内贸易。

(一) 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及分类

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相似经济体 (要素禀赋和科技水平相似) 或相关联经济体 (处于同一复杂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中) 之间, 无论是同质和非同质产品, 都存在发生贸易的可能。同时, 产业内贸易是一国进口和出口要素密集度相同的产品, 它反映了一国动态的竞争优势, 因此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关系, 可以减少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

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同质商品与差异商品两类产业内贸易, 其中同质商品产业内贸易主要包括了边境交叉贸易、季节性贸易、转口贸易、需求相似型贸易和产品生命周期型贸易。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又分为产品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

(二)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方法与指标

1.基本GL指数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GL指数) 是指在多边或双边贸易的基础上, 某一产业或商品组的出口在多大程度上被同类商品的进口所匹配, 把产业内贸易作为在该商品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来看待。对于经济体中的某产业i来说, 某一时或截面上的静态GL指数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 Xi, Mi分别为经济体某产业i的出口量和进口量, 公式右边的分子为净出口的绝对值, 可知0≤GLi≤1。当Xi或Mi为零时, GLi=0即没有产业内贸易发生, 发生的全是产业间贸易;当Xi=Mi时, 进出口完全对应, GLi=1即完全是产业内贸易。当GLi指数在0.5以上时, 代表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特征, 数值越高, 则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2.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统计指标

产业内贸易细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 (HIIT) 和垂直产业内贸易 (VIIT) 。其中水平产业内贸易是指同行业中产品质量虽然一样, 但性能设计有所差别的产品, 体现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垂直产业内贸易是指产品质量有差异的产品贸易, 体现了比较优势、技术差异和资源要素禀赋。在区分贸易商品的质量时,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看商品的出口和进口的单位价格比值。Greenaway、Hine和Milner (以下简称GHM) 以产品质量为依据, 提出了区分两者的方法, 即:

当1-α≤UVx/UVm≤1+α时, 属于水平产业内贸易 (HIIT) ;

当UVx/UVm<1-α或UVx/UVm>1+α时, 属于垂直产业内贸易 (VITT) ;

其中, UVx、UVm分别表示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 α为离散因子, (本文取α=0.25来考察) , 两者的相对比值越高 (低) 表示出口产品的相对质量越高 (低) 。

二、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中韩建交多年来, 双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 增长到了2008年的1861.1亿美元, 共增长了37倍, 年均增长速度为28.6%。分析中韩两国贸易的结构, 可以发现中韩产业内分工发展迅速, 进出口金额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韩贸易具有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因此, 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进行实证研究, 对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环境, 增大贸易利益意义深远。

(一) 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动态分析

对于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分析, 本文运用之前提到的GL指数, 并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贸易分类》数据, 对中韩自1992年建交至2008年各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经过计算, 1992—2008年间中韩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2009年以SITC (rev.3) 为分类标准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1的数据得知, 中韩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其中, 尤其以轻纺、橡胶及制品 (SITC6) 和机械运输设备 (SITC7) 的发展最为迅速, 分别上涨了0.322和0.433, 均超过了0.5的分界点, 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特征,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围绕制造业展开。而在食品及食用活物 (SITC0) 、非食用原料 (SITC2) 和动物油脂 (SITC4) 等资源型产业中, 贸易指数数值一直较低, 且各年之间变化不大。同时, 饮料和烟类 (SITC1) 和矿物燃料、润滑油 (SITC5) 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有较大的提高, 正在向产业内贸易方向发展。但在以代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化学成品及制品 (SITC5) 产业中, 贸易指数却始终在低位徘徊, 这也说明我国出口的制成品还主要以低技术、低资本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二) 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围绕制造业进行的, 但发展水平如何, 是水平产业内贸易 (HIIT) 还是垂直产业内贸易 (VIIT) , 这就需要GHM方法进行验证。

为使数据计算的结论更加准确可靠, 本文此处结论在依据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进行计算的基础上, 参考了国内其他学者的经验结论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得出中韩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类型的结论如表2。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2009年以SITC (rev.3) 为分类标准公布的数据, 并比对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吴宏, 胡春叶:《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研究》) 得出。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 中韩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主要以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我国绝大部分的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水平都比较低, 即中国向韩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同行业产品, 而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是技术含量和价格相对较高的同行业产品。这是因为中韩两国在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上韩国企业拥有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 处于创造较高附加值的环节;而我国企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控制, 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 无法获得战略环节的控制权。因此, 只有不断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中韩产业内贸易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 才能促进中韩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以及GHM方法的实证研究, 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韩产业内贸易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但同时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仍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 且中国在中韩产业内贸易中基本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 不断完善我国对韩的产业内贸易结构, 使之从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过渡发展, 是推动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加快企业核心技术研发, 增大产品科技含量

目前, 我国的出口商品大多为外国公司在华的组装制品, 属劳动密集型产品, 缺乏技术含量, 而技术层面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对韩产业内贸易以低质量垂直型为主的直接原因, 因此, 必须积极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在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技术含量和研发水平, 使之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对于优化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 扭转我国对韩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至关重要。一方面, 我国政府对于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力求实现自身产业升级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政策、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例如, 适当降低创新企业的税收比例, 由政府出面牵头企业与高校进行联合技术创新或建立实验室。另一方面, 我国企业也应抓住机遇, 开发核心技术, 利用高新技术不断改造现有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 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促使传统产品向精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科技新产品转换, 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逐渐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结构发展, 最终改变中韩两国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 提高外资利用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尤其对于缺乏资本要素的中国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又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跨国公司,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直接投资, 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在技术和资本上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对引进外资进行政策引导和规划, 逐步为外商创造一个完备的法律环境、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鼓励外商对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进行投资, 加强与韩国跨国公司的合资与合作。韩国三星、LG、现代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 先后来中国投资建厂, 有的甚至准备把研究中心搬到中国来。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 争取与这些韩国大公司合资和合作, 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国际知名度。

(三) 培育规模经济, 实施规模经营战略

产品的多样性客观上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产品, 而规模经济可以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发展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就必须在加强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提升国内产业的规模水平, 形成产业持久的竞争力。与韩国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规模要小得多, 这些企业或由于规模太小, 未达到最低有效规模;或者尽管企业规模较大, 但未实现规模经营。因此, 要加快国内企业的资源整合, 建立起专业化的大型企业, 实行产、供、销、科研开发一条龙经营, 建成具备竞争实力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提高企业在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以规模经济为基础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高价值链分工的高质量经营管理。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更要以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进步为基础, 通过经济规模的有效变动来谋求专业化生产, 在某些产品上建立规模经济优势, 促进我国与韩国产业内贸易的良性发展。

(四)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适度调整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 我国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层次低, 缺乏竞争力。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因此一方面要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 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形成高技术产业群, 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另一方面要利用跨国公司的扩张, 积极参与到其水平分工的生产链中, 特别是那些与新兴产业联系密切的行业中。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产业的积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延伸, 从而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表象, 贸易结构的改善必须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上获得支持, 同时, 贸易的变化也会相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总之, 我国与韩国的产业内贸易要进一步发展, 就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 个别产业、个别部门、个别产品生产的优势, 与韩国形成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面”,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点”的贸易分工格局, 并不断加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量, 提高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质, 从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不断优化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 缩小乃至改变现阶段我国对韩贸易逆差, 实现中韩贸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义军.国际贸易[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裴长洪, 赵忠秀, 彭磊.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贸易[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吴宏, 胡春叶.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09 (2) :18-21.

产业内贸易 篇10

关键词: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及比较发达的海洋渔业产业,随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不断推进,中韩在海洋渔业方面的贸易往来不断深化。海洋渔业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改善国际分工、提升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渔业贸易水平等重要作用。研究我国与韩国渔业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了解中韩两国渔业贸易方式,为中韩更好地开展渔业产业内贸易、调整我国国际分工中的角色、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1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领域,其中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选择。张宏、从静(2006)把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产品差异化、国际投资、区域经济和地理经济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发现中韩经济规模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是阻碍中韩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而韩国对华投资和中韩区域合作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赵放,李季(2011)依据SITC 5-8类产品数据,对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不仅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中日人均GDP差异,市场规模差距也同样对中日产业内贸易有重要推动作用[2],白霜(2013)则按照HS编码分类规则,对中韩贸易前10种商品进行产业内贸易分析, 发现中韩商品的出口和进口结构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因而在国际市场存在竞争关系,而中韩产业内贸易更多地依赖于比较优势,而不是规模经济和相似需求,因而属于弱产业内贸易[3];二是针对渔业产品的计量分析。崔茂森(2006)根据TC 指数的变化,胡求光、霍学喜(2007)使用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均得出了我国渔业产品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是竞争力在不同程度地下降。邵桂兰(2011)使用G-L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变化趋势及各种水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但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为稳定,竞争力方面我国水产品总体处于优势地位,在大多数水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4]。

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拓展。Christel Elvestad(2009)比较了智利和挪威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战略以及鲑鱼的市场准入,发现智利相对挪威更为成功,并强调挪威通过FTAs提高市场准入以求更好地与智利竞争。Max Nielsen(2009)又基于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鱼类贸易自由化对国家福利的影响,认为在对可再生资源非最优管理的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可能导致过度开采,减少国家福利,并提出应制定合乎实际的管理计划加以监管;二是产业内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Kyoji Fukao, Hikari Ishido,KeikoIto(2003)通过采用日本电子机械产业对东亚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进行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亚垂直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5]。P.Guillotreau(2000)对鱼类海产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后发现汇率、贸易壁垒和地理距离对鱼类海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

在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提出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众多指标,发展了研究产业内贸易的主流方法,这些成果为深入了解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众多研究中还未有对中国与韩国渔业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做出探究。为此,笔者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的渔业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回归检验,分析影响渔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与韩国之间开展渔业产业内贸易提供合理建议。

2 研究模型与数据

2.1 模型构建

2.2 变量说明

现对上述模型中的各变量做如下说明:

(1)经济规模差距(DGDP)表示韩国与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差距。DGDP数值越大,意味着两个经济体规模差距越大,预期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所以DGDP变量的回归系数应为负值。一般来说,两国经济规模越接近,产业内贸易比例越高。预计韩国与中国经济规模差距越大,渔业产业内贸易会越少。此处两国经济规模差距测算,首先计算出权重指标:

其中,GDPK代表韩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C代表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这个权重指标ε再计算出两国经济规模差距的指标DGDP[7],公式如下:

(2)人均收入水平差距(DPERC),表示韩国与中国人均收入差距。通常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和其自身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函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特定产品的消费需求更高,从而提高产品需求差异化。人均收入差距被用来作为衡量对产业内不同品质产品需求的代理变量,如果收入水平相同或者相似,那么这两个国家的需求模式以及消费偏好就相似,则产业内贸易规模就较大,反之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小。在韩国与中国人均收入差距指标计算方法上采用与DGDP相同的方式。

(3)外国直接投资(NFDIGDP),表示韩国外国直接投资(FDI)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上就是资本的流动,它绕过了关税壁垒,实现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地域性转移。这是因为被投资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或廉价的劳动力等,节约了生产成本。但从东道国的角度讲,提高了就业率,有效地进行了技术转移,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愿意将本国的技术引入到所投资的国家,这也跟产品的性质、企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8]。在渔业中,韩国在中国的渔业投资会替代中国基础性渔业产品的出口,但同时也会促进中国中间性渔业产品的出口。

nlc202309021210

(4)贸易开放程度(TROPEN),表示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TROPEN此处理解为贸易依赖度或对外开放度指标,衡量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开放度。开放程度较高,代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较深,从预期上来讲应该与中国的渔业产业内贸易系数更高。

2.3 数据来源

本文中韩渔业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按照产业分类的四分位数据来计算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数据、外国直接投资净流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其余数据来源于ADB KEY INDICATORS数据库。结合以上数据,开展如下实证研究。

3 实证分析

根据报告期HS编码,03章有7类渔业产品,分别见表1。

3.1 G-L指数测算

根据联合国COMTRADE 数据库中2001年——2012年数据,首先核算0301---0307项目下,中国与韩国的渔业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见表2。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在0到1之间,指数值越大,代表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当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时,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此时认为两国间产业内贸易为主导,当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0.5时,则认为两国间产业间贸易为主导。观察以上表2的数据可得:中韩间0307项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项下很少有产业内贸易。

由于中韩间渔业产业内贸易集中在0307项下,于是以下实证分析采用中韩0307项数据为研究对象,做如下分析。

带壳或去壳的甲壳动物,活、鲜、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的;熏制的带壳或去壳甲壳动物,不论是在熏制前或熏制过程中是否烹熟;蒸过或用水煮过的带壳甲壳动物,不论是否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的;适合供人食用的甲壳动物的细粉、粗粉及团粒

0307

带壳或去壳的软体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活、鲜、冷、冻、干、盐腌或盐渍的;熏制的带壳或去壳软体动物,不论是在熏制前或熏制过程中是否烹熟;适合供人食用的软体动物的细粉、粗粉及团粒

3.2 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检验

产业内贸易一般可以细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这两个指标可以进一步表明中国与韩国在渔业产业内贸易中的分工格局。其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指贸易品质量相似,只是在产品特性或属性上有所不同,它是基于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而发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的是贸易品之间通常存在明显质量差异,它是一种基于产业内国际垂直分工的贸易形式。以下运用区分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广泛使用的方GHM法[9],其计算公式如下:

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此处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将所得数据依据方程(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中日数据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在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中,LDGDP所代表的经济规模差距和LDPERC所代表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在回归结果中系数为正,说明两国随着经济规模差距越大,渔业产业内贸易会越大,与预期不符,此处主要是由于中国与韩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整体来说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居民所消费的产品多以低档或者初级产品为主,而韩国居民则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较大,随着两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逐步增大,两国居民消费出现两极化,低档或者初级渔业产品消费集中在了我国,而高档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了韩国。LNFDIGDP外国直接投资系数为正,表示韩国对中国的FDI投资对中韩两国渔业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这说明韩国对中国的渔业领域投资使得一定程度的渔业产品捕捞加工技术和产业从韩国转移到中国境内,尤其充分利用我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利用我国相对低端的渔业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得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再次出口到韩国,增加了中韩两国间渔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值。LTROPEN系数为正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此处与预期相符,一国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则贸易便利性提高,其参与渔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及影响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HS编码0307项下的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产品;中韩两国间渔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辅以一定程度的产业间贸易;中韩两国经济规模差距、中韩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增大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提高将都会促进两国之间开展渔业产业内贸易;韩国对华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促进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第一,加大对渔业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中国现在渔业产品的出口还是以基础性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因此我国政府应当从财政、税收、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上给予渔产品加工企业优惠与辅助,促进我国渔业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生产高附加值的鱼类产品,在参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进一步提高中韩的贸易开放程度,努力构建和完善中日韩自贸区,充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贸易上的政策优惠,尽可能减小中韩渔业贸易上的阻碍,努力提高我国渔业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向韩国争取合理的进口质量检验标准,以提高中韩渔业产业内贸易的便利性。第三,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韩国对华渔业类投资,带动国内渔业加工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在提高中国高档渔业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使得中国渔业加工产业取得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从静. 影响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03):44-46

[2] 赵放,李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1(5):47-56

[3] 白霜. 基于HS分类的中日韩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 邵桂兰.中日水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分析[J].东岳论丛,2011(5):151-156

[5] Kyoji Fukao,Hikari Ishido,and Keiko Ito.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ast Asia[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1): 12-19

[6] 王三兴.基于Probit模型的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以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2(2):72-80

[7] Falvey,Rodney E.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1(2): 23-30

[8] 张应武.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互补或替代[J].国际贸易问题,2007(6):87-93

[9] 范爱军,林琳.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5):36-42

中国与欧盟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国,欧盟,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的界定和测量方法

从统计学的角度讲,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产业内的产品, 即按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SITC) 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 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大部分的产业内贸易表现为异质性产品的贸易, 它们是相似但是不可以完全替代的产品, 相互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商品的差异主要分为两类:水平型和垂直型。从这方面讲, 产业内贸易可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目前国际上惯用格鲁贝尔 (Grubel) 和劳埃德 (LIoyd) 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GL指数) 来判断产业内贸易的水平。

undefined

Xi和Mi分别表示第i种产品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额, Gi指数是在0~1之间的, 如果Gi指数为0, 则表示在这一时期i产品的贸易全部是产业间贸易;若数值为1, 则表示在这一时期所有的贸易为产业内贸易。因此, 数值越接近0, 则其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反之则越高。

二、中国和欧盟贸易总量分析

自2005年欧盟东扩之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 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2010年中欧贸易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29737.64亿美元) 的17.6%, 其中中国出口额达到3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24.8%。而且2010年欧盟从中国进口373.5亿美元, 远远超过从美国进口的224.4亿美元, 中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1.中欧产业内贸易总量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欧盟进出口商品分类分析, 并计算GL指数, 以分析目前中欧产业内贸易状况。数据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标准 (SITC Rev.3) , SITC系统将所有的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 63章, 233组, 786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在国际贸易统计中通常把第0类到第4类统计为初级产品, 第5类到第9类为工业制成品, 这10类产品分别为: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以及烟类;2类:非食用原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 4类:动植物油脂以及蜡;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类:轻纺织品、橡胶制品、矿冶制品及有关产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未分类的其他制品。

从图1可知, 中国自1990年以来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2003年达到峰值0.565, 2000—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所下降, 但基本维持在0.5左右, 由此可见2000年以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格局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 2000年以后产业内贸易指数维持在0.5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近几年随着中国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在发展同欧盟产业内贸易的同时, 也加强了自身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优势产业的发展, 欧盟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占据优势, 由于产品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中欧产业内贸易获得了较快发展。

2.中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结构

(1) 中欧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中国和欧盟初级产品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初级产品贸易额在近10年中增长了173亿美元。从产业内贸易指数看, 2000—2010年中欧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大于0.6, 2007和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甚至达到了0.95, 说明这两年中欧初级产品贸易几乎都是产业内贸易。图2为不同类别商品的GL指数。

从总体来看, 我国初级产品中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第0类商品和第3类商品在此期间的变化不大, 但是第1、第2和第4类产品的GL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2010年第1类商品的GL指数仅为0.31, 2类、3类和4类产品的GL指数维持在0.5以上。

(2) 中欧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技术进步可大大提高工业制成品的质量, 从而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增加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从绝对数量来看, 2000—2010年中国和欧盟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分别为8039.45亿美元和22250.2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为30289.65亿美元。2000年中欧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为854亿美元, 2008年达到4127亿美元, 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增长到近5倍, 2010年中欧工业制成品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95%, 由此可见中欧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之快。

如图3所示, 工业制成品中第5类产品, 即化学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高, 几乎都在0.9以上, 说明中欧之间此类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第6类产品纺织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维持在0.5左右, 由于2005年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征收反倾销税使得欧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之后的3年内呈明显下降趋势, 2008年下降到0.39, 2009年又逐步回升;第7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 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第8类杂项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很低, 说明中国与欧盟在杂项产品方面多为产业间贸易。

三、结论

1.资源密集型产品:

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中的第2类和第4类产品, 其产业内贸易指数几乎都维持在0.8以上, 因此中欧间非食用原料和动植物油脂以及蜡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第0类产品的GL指数维持在0.5左右, 说明食品及活动物的产业内贸易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要想获得更大发展, 则要加强产品多样化, 争取获得更大的国外市场份额;第1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逐渐从产业内贸易过度到产业间贸易, 主要是因为欧盟对烟类产品施行非关税壁垒, 使中国对欧盟烟类产品出口额逐年减少。

2.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包括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其他未分类的产品, 其中塑料及橡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保持在0.8左右, 说明中国和欧盟的塑料及橡胶制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贱金属及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很高, 2010年达到了0.825, 可知贱金属及其制品的双边贸易也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而纺织原料、纺织制品、革、毛皮及其制品、鞋帽伞等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低于0.6.尤其是鞋帽伞等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低于0.1,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在0.25左右徘徊。革、毛皮及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虽然相对较高, 但也在0.5左右徘徊, 说明中国与欧盟间塑料及橡胶、纺织原料及制成品和毛、革制品的双边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3.技术密集型产品:

化工制品、机电、音像设备、车辆及运输设备、武器和光学等精密仪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高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化工产品的双边贸易一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2000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0.951。光学等精密仪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呈上升趋势, 2010年达到0.9051。车辆及运输设备和武器等器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逐年上升。机电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大于0.5, 说明2000—2010年中国和欧盟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通过产业内贸易, 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都有所提高, 过去主要是从欧盟进口核心部件然后在中国简单组装后复出口到欧盟, 目前中国出口商品中自主研发产品数量逐年提高。

综上所述, 中国和欧盟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中国与欧盟正在从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模式向产业内贸易模式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欧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应从不同的产品结构出发,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以赢得更广泛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l]李荣林, 张岩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体育教学设计下一篇:驻马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