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2024-07-27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精选9篇)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1

1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1.1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产业内贸易 (IIT, Intra-Industry Trade) 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的产品, 或者说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双向流动。从统计上讲, 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 即至少是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 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由格鲁贝尔 (H.Grubel) 和劳埃得 (P.Lloyd) 于1975年提出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G—L指数) , 他们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总额减去产业内进出口差额后的剩余部分, G—L指数可以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Xi—— 一国的i产业的出口额;

Mi—— 该国i产业的进口额;

Ai—— 该国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其量值在0—100间变动, Ai愈接近100, 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 Ai愈接近0, 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低, 如果等于100, 那么所有贸易均为产业内贸易, 如果等于0, 则表示所有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 不存在产业内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 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由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求得, 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B—— 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n—— 该国产品的种类。

1.2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

由于数据来源的影响, 本文采取的产品分类标准不是SITC编码, 而是HS编码, 即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从表1可以看出:

(1)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稳步上升, 从产业间贸易转变成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和东盟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993年的42.8提高到2003年的69.3, 11年间增长62%。若以产业内贸易指数的50为界, 1995年前双方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1996年开始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数据来源: 张重, 胡彦.《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5) .

(2) 中国与东盟五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增长趋势。从表1可见, 除了马来西亚与泰国外, 中国与其他三国的走势基本相同, 稳中有升, 其中与泰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得较快。从1996年的22.7增长到1999年的76.4, 但是起伏比较大, 到了2003年为61.8, 但是, 2000年以后G/L指数却急促下降, 说明中国与泰国产业内贸易增长有较大的空间。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产业内贸易, 在2000年以前一直快速增长, 2000年是高峰期, 而后却出现了下降;1993年起, 中国和新加坡就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并且产业内贸易一直稳定的增长; 2003年, 除了与马来西亚指数下降到50以下, 中国与其他4国均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1.3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商品结构特点

(1)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2004年中国与东盟各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结果是:在制造业方面,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 达92.11, 其次是农产品, 第三是矿产品, 其它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

数据来源: 宁波经济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2) 如果按照HS编码来分类, 从表3可以看出:

产业内贸易一直大于50的主要有化工产品和机械电器设备, 机械设备11年来的平均值是77.6。动物产品、车辆、金属及其制品和光学精密一起及乐器除了及个别年份外, 其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大于50, 光学精密仪器在2000年后出现了超过90的高产业内贸易的情况。而初级产品中的动植物油脂产业内贸易一直徘徊在5以下。

从1993到2003年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中, 各类商品中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高于初级产品, 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呈上升状态, 而初级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呈稳中趋降的格局。在增长幅度上, 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总体增长幅度低于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幅度, 由此可见, 在占双方贸易份额不大的初级产品上, 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不是很明显, 但是在双方贸易量很大的制成品方面, 产业内贸易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数据来源:张重, 胡彦.《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2006. (5) .

2 制约中国—东盟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虽然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 双方的产业内贸易要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的因素:

2.1 中国-东盟间并未将对方视为主要市场

现在, 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为欧盟、日本、美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尽管东盟为中国目前第五大贸易伙伴, 但是, 贸易基数相对美国、欧盟毕竟很小。在2006年, 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贸易额分别为2723亿美元和2626.8亿美元, 而东盟只为1608亿美元。东盟的主要进出口市场也并非中国, 双方并未视对方为主要的市场。虽然中国和东盟都在投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投资的项目少, 规模不大。据东盟秘书处数据显示, 在东盟十大FDI来源国与地区中, 中国名列第十, 2004年投资总额为 6.7亿美元, 不及欧盟78.563亿美元 的十分之一, 2005年投资总额为5.70亿美元, 下降了1亿美元, 只占东盟FDI总数的1.5%;同样的, 东盟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也不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1995年-2003年期间, 中国对东盟的FDI只占其全部吸引外资金额的0.29%, 加上我国香港这一比重也仅为3.55%, 同欧盟 (28.83%) 、美国 (16.47%) 、日本 (12.90%) 相距甚远, 如此低的投资额必然会抑制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2 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一直以来, 我国的产业都是强调劳动和资金投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忽视技术进步、国际分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使我国的产业长期徘徊在低层次, 低水平的发展。此外, 我国的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行政分级, 组织方式非常僵化, 造成我国产业部门集中度偏低, 企业重复建设, 区域间工业结构非常相似, 没有形成规模, 就不能得到规模经济效益, 从而弱化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3 出口贸易结构互补性不足而竞争性有余

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产品上十分相似, 都是以劳动密集性产品为主, 而双方的出口市场都集中在美国, 日本, 欧盟, 这样在出口上就形成了一个直接竞争的局面, 在第三方市场上就出现了重叠的现象。具体来讲, 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两类产品的竞争最为激烈, 欧洲是双方电子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而美国是双方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 如此相似的产品结构与出口市场结构, 必然会造成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

以美国市场为例, 纺织品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出口的主要市场, 表4是中国和东盟在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 出口相似性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100, 指数为100 时, 表明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相同;相反, 指数为0 时, 则两国对第三市场或者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完全不同。从表4可看出, 中国和东盟在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 中国同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竞争最为激烈, 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达到了76. 66%、75. 55%和71.58%, 且中国与这几个国家的出口相似性指数逐年上升, 说明中国在世界纺织服装市场与这几个国家存在激烈的竞争。

数据来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相似性比较, 《亚太经济》, 2004, 02.

3 促进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3.1 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合作, 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目前, 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还有待加强,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程度还很低, 我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 政治, 文化上的交流, 增加东盟各国人民对我国的认识与了解, 使“中国威胁论”转变为“中国机遇论”;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降低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 加快中国——东盟形成一个17亿人口的大市场, 使区域内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大大的提高了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3.2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 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

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要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企业就必须要加强和扩大差异化产品的生产。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某些劳动密集性产品上的出口竞争性较强, 要提高此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企业必须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发展才是硬道理, 企业应该结合技术创新, 增加技术含量, 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产品的差别性不一定要体现在质量上, 也可以体现在包装, 花式, 设计等细节方面。在这方面, 中国企业远远不及发达的西方社会, 例如在服装方面, 丹麦品牌杰克衫就是一个学习的典范, 它根据正反着装的深颜色与浅颜色的服装产品, 不同的季节与不同的社交场合来调整服装颜色。将男女服装进行换位设计, 将前后款式进行对调颠倒, 将上下颜色进行差异化处理等等, 服装在新产品创新上发挥颠倒创新法则, 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服装世界, 也造就了它的成功之路。只要企业多花心思, 注意新产品的开发, 拉开产品的差异程度来建立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就能避免过度的竞争。

3.3 重视与强化对东盟国家的投资, 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分工

我国可以以投资的方式将适用的先进技术和部分剩余的生产能力向外转移输出, 进行跨国生产。从生产的工艺流程看, 机电工业是融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于一体的多工序、多零部件行业, 容易在空间上对多工序进行分解、组合。可利用机电工业这一特点, 根据中国—东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 把原本要由市场完成的分工, 转换成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工序分工, 即一项产品的开发、设计定型及关键零部件在中国东部生产, 一般零部件在东盟较发达国家生产, 而在越南、菲律宾、中国西部等完成最后组装。同时注重对东盟欠发达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水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尤其要重视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和经济技术的投资与合作。近几年, 中国企业掀起了东盟投资热, 如2005年,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参与兴建印尼的东加——中爪天然气管道工程协议; 2007年4月10日, 云南在柬埔寨投资的两个水电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总投资为3.68亿美元, 3年内将建成送电。东盟国家有较丰富的服务贸易人才, 金融、咨询和电子商务等行业比较发达, 而中国的科技人才丰富, 科技水平较高。如此积极的投资, 必然可以融合双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动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7) .

[2]韦倩青, 李立民.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J].东南亚纵横, 2005, (2) .

[3]周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J].理论与现代化, 2006, (6) .

[4]王春丽.产业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J].亚太经济, 2006, (5) .

[5]张重, 胡彦.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6, (5) .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 篇2

关键词: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研究产业内贸易以来,至今已有大半个世纪,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服务贸易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向前迈进,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货物贸易,在一些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但目前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尚缺乏系统性,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果更是不多。

一、我国服务业状况

(一)我国服务业贸易进出口状况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至2009年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982年的24.76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290亿美元(见表1),而进口额也从18.65亿美元增加到1580亿美元(见表1)。从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比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开始出现逆差一直到现在。说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还比较薄弱; 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逆差正在逐渐缩小。由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相互制约的,如果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不平衡,那么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将受到极大制约。所以总体来讲,我国服务贸易虽正在稳步发展,但发展形势还依然严峻。

(二)我国服务业贸易产业内贸易状况

1、测算产业内贸易的指标

本文选取我国1982—2009 年的服务业贸易数据作为分析对象,主要运用Grubel-Lloyd公式和Brulhart(1994)提出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MIIT),揭示了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静态指标——G-L指数。G-L指数(Grubel和Lloyd,1975)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测算产业内贸易的方式,这种计算方法目的在于衡量产业内贸易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本文将运用G-L指数来衡量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其指数公式为

B=1.0-|X-M|/(X+M) (1)

式中: B——产业内贸易指数;X——服务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M——服务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

由式(1)可以看出,B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于1,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因为这时服务业的进出口相等;越接近于0,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因为这时服务业只有进口或者只有出口。G-L指數是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静态指标,不同时期的G-L 指数并不能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给出指示。因此,只是简单地运用G-L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是不全面的,是有可能隐含严重错误的,因为如果一国产业进出口同比例增长,则G-L 指数就会失效。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还要同时引入另外一个测算指标,即作为动态指标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2)动态指标——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该指数跟G-L 指数不同,G-L 指数是对一定时期的存量进行测算,而这种方法是基于贸易流量来衡量产业内贸易变化的。其公式为

MIIT=(ΔX-ΔM)/(|ΔX|+|ΔM|)(2)

在式(2)中,假设Xt、Mt分别表示t时期的出口和进口,则相应的Xt-n和Mt-n分别表示t-n时期的出口和进口,于是ΔX=Xt-Xt-n,ΔM=Mt-Mt-n。该指数的取值为[-1,1],若ΔX>ΔM,则MIIT>0,反之亦然。Brulhart指出,若某行业的MIIT<0.5,表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表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MIIT越接近于0,表示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服务贸易所提供的我国服务业各项数据,并通过以上指标对1982—2009年我国服务业整体及各个部门的进出口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2.测量结果

(1)静态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贸易指数在1991年处于最低点,为0.729,其他年份基本都在0.8以上,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在0.9以上。总体来讲,我国的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很高,也即,我国的整个服务行业的产业内贸易部门数量是在增加的,即我国服务行业正在向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转变。

(2)动态结果

上面的分析是基于G-L 指数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静态分析,但其不能准确反映服务业整体及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动态变化,所以需要再引入动态贸易指数(MIIT)来衡量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变化,除了1995年为0.62>0.5,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以外,其它的各个年份均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三、结论

通过运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得出中国服务业均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尤其是GL指数,在样本年度最高达到0.99,最低也在0.71以上。说明中国服务业整体上来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M].世界经济,2002年第9期

[2]任靓,崔日明.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3]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M].统计与决策,2005年11月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国际贸易更多的表现为产业内贸易。随着中国与东盟对外经贸合作关系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 产业内贸易在我国与东盟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深化与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动力。对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以及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一轮产业分工重组的浪潮中把握机遇, 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因此, 对中国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当前在测定产业内贸易的方法中, Grubel和Lloyd (1975) 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受到最广泛的使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表示产业i的出口额, Mi为产业i的进口额。i为从5到8的整数, 分别代表四大类制造业产品。GLi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当GLi等于0时, 即有Xi=0或Mi=0, 表示产业i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GLi值越大, 表示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GLi等于1时, 表示产业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当GL等于或大于0.5时, 则认为该产品的贸易模式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 反之则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本文数据均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 N COMTRADE) 。在大多数研究中, 产业内贸易水平是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在被选定的层级水平上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的。这样在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和经验研究时, 可以起简化程序和统一标准的作用。将所有贸易商品划分为十大类即 (0-9) 十大类, 根据商品的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关系的紧密程度依次划分为六个层次, 即一位数代表类、二位数代表章、三位数代表组、四位数代表分组、五位数代表项目、六位数代表子目, 划分层次越高, 对产品的分类就越具体, 同一代码内产品的相互替代性越高或者相互关系就越密切。依据该标准, SITC第5大类 (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 、6大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 、7大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和8大类 (杂项制品, 如卫生、水运、钟表等) 贸易商品可大致被归为制造业商品。其中第5大类和第7大类多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 第6和第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在估计时, 尽管经验研究中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层次甚至更细的分类方法都被使用过, 大多数研究更倾向于使用三位数层次上的分类数据;但要正确反映产业内贸易, “产业”的口径选择非常重要, 既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窄因此, 因此, 本文选择SITC的4位数来进行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2. 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1) 从国家角度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 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从横向比较来看, 中国与东盟主要5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产业内贸易。且中国与这5个国家在各年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不稳定, 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各不相同, 但变化不是很大。中国与越南在各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比较低, 说明中国与越南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从纵向比较来看, 中国与不同东盟国家之间制造业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大区别。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较高, 最高达0.68, 意味着中国在与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占有相对的优势地位;而中国与菲律宾, 越南等一些国家之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较小, 大多在0-0.45之间, 产业内贸易呈低下水平。这说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应区别对待。

从整体来看, 中国与作为整体的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并不是各个成员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值的简单加总, 中国与东盟各国整体在2001年以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接近0.5, 2001年以后虽有波动, 但变化的幅度不大;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 中国必须对相关产业做出调整。另外, 之前由于中国长期一直是按照传统的比较利益理来确定制造业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所制定的外贸战略突出中国并强调发挥中国劳动力工资低、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在实践中, 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也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因此主要是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随着最近几年中国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使产业内贸易不断得到改善。

(2) 从制造业行业角度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SITC (Rev.3) 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由表2可知:从第五类制造业 (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 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值来看, 该类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着升降升的总体态势。在1997-2003年, 2004-2006年这两个阶段的此类制造业产品产业内贸易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平稳上升, 而在2003-2004年间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降;值得关注的是继2004年以后, 其G-L指数又开始回升, 并达到0.53。该现象表明, 中国与东盟在第5大类制造业产业间贸易逐渐向产业内贸易形式发展。

从第六类制造业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 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可以看出, 该类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着与第五类制造业产品相类似的升降升的总体态势, 所不同的是该类制造业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均在在0.5以上, 并在2003年达到峰值0.73, 自2003年G-L指数值又开始下降。我们可以看出, 这一类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其他三类相比, 贸易指数比较高, 在2003年达到0.73, 这说明, 我国在这一类制造业产品的贸易中占有比较优势, 主要是这类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第七类制造业 (机械及运输设备) 指数来看, 存在着明显的升降升的态势, 从1997年平稳的上升到2001年的0.63 (除2000年) , 而2002年虽有所下降, 但仍在0.5以上, 说明产业内贸易仍比较明显。从贸易指数来看, 这一类在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第七类制造业产品的零部件比较多, 整个产业链比较长, 这就特别适合东盟要素禀赋多样化的特征, 再加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投资,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种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经济带来外部和内部规模经济, 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加强。

从第八类制造业 (杂项制品) 与前三类制造业产品贸易不同之处在与该类制造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比较低, 虽然在1997-2001年有上升的趋势, 但之后又没有大的改变, 说明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在第八类制造业产品的贸易进程中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的竞争优势。这一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虽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但并不具有竞争优势或者说竞争优势很弱。

三、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1. 理论模型构建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国家特征、产业特征和企业特征因素三大类。国家特征因素包括国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要素禀赋状况、FD I总量、运输距离等;产业特征因素包括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市场需求等;企业特征因素则包括技术状况、企业战略行为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市场体系尚不健全, 企业行为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不大, 故本文将重点研究国家和产业层面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合理论和前人的经验研究, 加之实证分析中数据获得的困难性, 本人具体考察以下几个国家和产业层面因素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第一, 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 代表着对同类产品需求层次的高低,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 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程度较低, 此时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较小;当一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程度便逐渐提高, 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当今, 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就是明显的例子。

第二, 外商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要依据贸易的性质,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属于加工贸易, 即从国外引入原材料或产品零部件, 然后在国内加工组装成产成品, 最后再返销到国外, 则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是正相关关系。因为原材料, 零部件和产成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加工贸易有利于同时增加进出口贸易额, 所以这种投资将极大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当然, 如果外国直接投资属于替代贸易型, 则与产业内贸易是负相关关系。因为原先的进口或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投资所替代, 有些新办的企业可能会使产业内贸易逐步变成产业间贸易, 这种投资将不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第三, 对外开放程度。针对我国制造业现实情况, 还要考虑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当一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或贸易保护较为严重时, 该国对外贸易活动较少, 当然产业内贸易水平就比较低;反之, 对于一个开放的国家或贸易保护较少的国家, 其经济更多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循环中, 因而产业内贸易水平可能就比较高。因此必须将我国对外开放的变化情况纳入考察范围。

其中, AIIT为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

AVGDP为人均收入水平。由于资料的可得性以及人均收入水平与人均现阶GDP的高度相关性, 本文采用人均现阶GDP反映人均收入水平状况。

FDI为外商直接投资。本文研究的是中国与东盟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 因此选取我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额来代表。

OP为对外开放程度。衡量一国经济开放度最常用的是该国贸易量占GDP的比重。

2. 计量模型分析

根据选定的变量, 建立模型如下:

采用WLS (加权最小二乘法) 对模型进行回归, 结果如下表

R2等于0.9984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即所选变量能很好的解释因变量的变动。从F值来看, F值等于82.69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其检验临界值, 因此, 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次, 从log (AVGDP) , log (FDI) 的P检验值均小于0.05可以看出所选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具体的结合模型来说:

(1) 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当AVGDP增加1%, 则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0.145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逐渐多样化, 而国内生产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而对进口制造业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一方面, 我国已经形成的一些制造业成品的生产能力, 相对于国内需求而言过剩, 开始扩大出口, 这样提高了我国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2) 我国对东盟国家的FDI对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面影响。当FDI增加1%, 则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0.6283个点。说明FDI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在与东盟国家制造业对外贸易当中具有主导和优势地位, 另外一方面, 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实行国际化战略, 特别是如华为、海尔等民族企业在东盟国家如越南都进行了直接投资或者设立生产子公司, 中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实际上也较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

(3) 在本文的研究中, 开放的程度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不显著, P值为0.5124;而在有些学者看来, 一国的开放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 所以, 有可能是本文在选取东盟国家时, 所选国家太少的原因造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是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垂直型为主, 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 提高产业集中度, 努力实现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我国现在的许多行业, 尤其是制造业, 普遍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的现象。由于行业内没有极具规模的大型企业, 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 中国在高端产品的制造上不具价格优势, 依旧从事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生产, 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此, 政府应适时引导各行业企业的兼并、收购与联合, 提高产业部门的集中度,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努力实现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提高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2. 大力发展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产品, 促成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双向互动。

上文提到, 一国人均收入水平越高, 对差异产品的消费需求越高, 从而越有可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产品差异不但体现在质量和技术上的垂直差异,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上。我国目前的众多产品垂直差异已超过了东盟国家, 但缺乏品牌和可靠的营销渠道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价格, 与产业内贸易的意义向背。品牌的差异不但体现在价格的差异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市场、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差异上, 因此, 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实现出口商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从而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发展差异化产品, 增强产品竞争力, 为更好地进行产业内贸易提供物质基础, 提高已有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

3. 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向交流, 谋求发展“文化共通性”。

中国与东盟地理临近是建立和发展东盟国际生产分工网络的有利条件, 但是要使东盟国际生产网络更大地发挥效用必须致力于各国贸易壁垒的消除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统一协调。两国应面对历史和现实, 中国东盟双方只有在合作、信赖的基础上, 立足于长远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协调竞争机制, 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中国与东盟贸易出现的摩擦和纠纷, 尽量避免采取限制措施。除此之外, 还要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共通性, 文化的共通性是交流合作的基础, 而且也对区域内若干国家之间往来降低费用及人与物广泛交流具有很大帮助。本质上是通过交流沟通, 达到互相理解, 相互支持, 谋求共赢的贸易格局。从而促进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1) :15-19

[2]徐娅玮: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1 (12) :45-50

[3]陈迅, 李维, 王珍: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6) :34-38

[4]林琳:中国制成品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2) :19-24

[5]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0) :53-59

[6]徐康宁, 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05 (7) :40-45

[7]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 2003 (2) :47-56

[8]林琳:中国制成品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2) :78-84

[9]Verdoorn, P.J.The Intra-Block Trade of Benelux[M].E.A.G.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Size of Nations, 1960.

[10]Grubel and Llord.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M].New York:Wiley, 1975

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 篇4

2007年1月14日,菲律宾宿务,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盟十国的领导人聚集于此,出席一系列会议,包括第10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0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第二届东亚峰会。

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签署了新的服务贸易协议。与会代表重点商议了高科技、能源和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向着中国东盟更广泛的自由贸易协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开幕仪式上致辞说:“我們很高兴中国能够更多的参与到与东盟的贸易协作中。”根据中国和东盟在国际多边或者双边贸易谈判中的表现来看,东盟最关注的是农产品领域的开放,而中国则在服务贸易领域最为坚持。一位了解谈判进程的人士介绍,双方最终能达成协议,得益于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让步。“这也反映出一点,在中国方面看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绝对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我们必须上升到国际政治角度来看待。”中国总理温家宝对于此次与东盟签署的协议给与了积极评价,认为协议的成功签订“为将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签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开始消除贸易壁垒是从2005年,从此,双方超过7000种产品的关税逐步降低。2006年双边贸易总量超过160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23%。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双边贸易逐渐由原来的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发展, 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的商品种类和份额逐渐增加, 如1996年中国与东盟五国只有SITC1、SITC5、SITC6和SITC7四类商品是属于产业内贸易模式, 其他均为产业间贸易模式, 这四类商品的贸易总额占贸易总额的61%;而到了2005年只有SITC1、SITC2和SITC4三类商品是产业间贸易模式, 其余的均为产业内贸易模式, 且贸易额占整个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到94.5%。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内贸易的产品一般只是以低质量的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 且主要集中于在加工制造业, 同时中国在这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上是处于逆差状态。汤海燕等 (2003) 认为, 国家规模、地缘优势和双边日益提高的人均GDP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三个有利因素, 而中国封闭落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产业组织是两个主要的制约因素。王娟 (2005) 认为, 中国与东盟彼此日益扩大的市场规模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 而贸易依存度低、双边经济发展策略的共通性和落后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国内学者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大多都在定性的分析上, 很少有人对此进行定量的实证检验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引力模型来源于物理学的分析, 即两个天体之间的引力与天体的质量乘积正相关, 与天体之间的距离负相关。美国经济学家丁伯根将引力模型引入国际贸易的计量分析, 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正相关, 与两国的空间距离负相关, 可以用下面的数学公式表示:

其中, Tij表示i国与j国之间的贸易总额;Yi、Y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GDP;Dij表示两国间的距离;A为比例系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产业内贸易, 且中国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东盟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 因此, 在一般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将一国的产业内贸易量看成是与它进行贸易的伙伴国的GDP和两国首都之间距离的函数, 并将引力模型表示成对数形式:

其中, GDPi是贸易伙伴国i的国内生产总值, 一般将它理解为贸易伙伴国的国家规模的一个指标;DIST是双边贸易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ui为随机误差。考虑到引力模型所包含的更为深刻的意义, 将对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加入到方程中, 所以将双边国家人均GDP、东盟国家对中国的FDI这两个因素加入到方程中, 得到以下几个式子:

回归方程1:

回归方程2:

其中, GDPP是东盟各国的人均GDP, 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东盟各国的规模经济的量化指标;FDI为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二、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1. 计量方法

由于受到样本数据的限制, 本文采用融合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特点的面板数据 (亦称平行数据) 的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 xit为1*K向量, bi为K*1向量, 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 误差项uit的均值为零, 方差为su2。根据截距项向量a和系数向量b中各分量的不同限制要求, 可将式 (5) 划分为三种类型: (1) 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 亦称联合回归模型; (2) 含有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即变截距模型; (3) 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即变系数模型。由于样本数据有限, 而且是典型的“宽而短的”的数据类型, 因而本文在研究时采取了联合回归模型。

2. 数据说明

产业内贸易指数 (IIT) 来自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中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第三次修订标准 (SITC REV.3) 为基础统计的0—9类贸易商品分类数据。东盟九国 (文莱除外) 的GDP数据和人口数据的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www.imf.org) 中的数据。东盟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地理距离用各国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来代替, 数据大部分来自www.indo.com。越南、缅甸的数据是采用了Google Earth地图测绘软件进行计算得到的。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数据来自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变量的单位分别是:GDP, 亿美元;GDPP, 美元/人;DIST, 公里 (Km) ;FDI, 万美元。

三、实证分析结果

使用1992—2004年中国与东盟九国的面板数据, 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回归方程1和2的计量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 在回归方程1中, 常数项、Ln GDPi、Ln DIST、Ln GDPPi的t检验结果非常显著 (即均在99%的水平上显著) , 而且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也相当地好, 达到了0.951, F检验和杜宾检验的结果也很理想。同时GDP、距离和人均GDP的系数与预期的是一样的, 距离在双边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是起负面作用, 即距离越远的两个国家其产业内贸易就会越小, 而且这种负面影响对双边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来说是显著的。

在回归方程2中, 我们加入了FDI这个影响因素变量。虽然常数项、Ln GDPi、Ln DIST、Ln GDPPi的t检验结果都是非常的显著, 同时方程的拟合优度、F检验和杜宾检验的结果较理想, 但是Ln FDI的t检验结果却非常不理想, 只有0.947。考虑到FDI对贸易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我们将FDI进行了滞后一期处理, 得到以下结果:

从结果中我们可见将回归方程2中的FDI滞后一期后, 除距离变量的显著性略微有所下降外, 其他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有提高, 特别是FDI的显著水平较之回归方程2的结果有了明显地提高, 其t检验值高达4.8, 在99.5%的水平上显著。同时, 方程的拟合优度R2、F检验和杜宾检验的结果比较理想, 与预期不同的是FDI的符号。引起这种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可能的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造成的。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计量结果和讨论,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第一, 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主要因素, 并且是正相关的关系。因为, 当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较大时, 不仅为生产者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活动空间, 也为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加强对差别化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发展;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提高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需求。

第二, 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运输成本仍是影响中国与东盟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东盟许多国家与中国是相邻的, 但由于双边往来的交通不便利影响了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第三, 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对双边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成正相关的, 而是负相关性的, 说明东盟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对象均是替代性贸易, 即原本要进口或是出口的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被投资所替代。

摘要:通过引用引力模型, 采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东盟各国GDP和人均GDP是影响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两个正相关因素, 而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距离以及东盟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影响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两个负相关因素。这些结论对于理解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的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剑飞, 朱红磊, 许罗丹.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 2002, (9) .

[2]汤海燕, 史智宇, 周甫军.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解析[J].当代财经, 2003, (12) .

[3]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论坛, 2005, (8) .

[4]Rauch, J.E.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the Patten of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 Vol.26.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6

关键词:收入分配结构,产业内贸易,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 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 从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且贸易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正在形成互补性分工,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得到迅猛发展。测度产业内贸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业内贸易指数, 已经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系统测算的有学者王绢 (2004) ;戴枫、耿利敏、孙文远 (2005) ;张重、胡彦 (2006) 等, 虽然各自测算的指数略有出入, 但反映的趋势高度一致。总体变化为从1993年的约40%到2003年接近70%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 其中1994年, 1997年及2001年有所小幅回落, 2000年为十年来的最高值, 在张重和胡彦的测算中, 该年的产业内贸易系数高达74.6%。

在分析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时, 人均国民收入一直被当作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 人均国民收入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意义上的国家规模密切相关。要把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区别开, 分别加以计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而分析收入结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区别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事实上, 人均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与产业内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国民收入基本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其人均收入水平分配越均匀, 产业内贸易规模可能就越大。这是因为, 均匀的收入分配容易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模式和消费偏好, 从而为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对此西方学者如林德 (1962) 、巴拉萨 (1986) 、库莱姆和兰德伯格 (1986) 等的研究都已经给予了充分证明。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 情况想反, 往往收入的不平等分配更有利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 收入分配不平等更容易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形成一个高收入阶层, 而这种高收入阶层所具有的与其较高收入水平之贸易伙伴国的相似需求模式和消费偏好, 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收入水平国家产业向低收入国家流动, 同时也促进了低收入国家生产与高收入国相似的产品, 进而促进相互间产业贸易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人均GDP迅速增长, 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日益扩大, 世界银行近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统计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为0.288, 1995年是0.388, 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为0.458, 已经突破了国际警戒线0.4的水平。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 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 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那么中国这种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对中国对外产业内贸易产生影响, 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国内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到该问题, 回答好这个问题对加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初步探析, 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意的启示。

二、实证研究

1. 样本选取

本文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基尼系数 (测度贫富差距) 和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作为分析样本。基尼系数 (G) 以周文兴 (2004) 计算的基尼系数作为我们的分析依据, 后两年来自管理资源网www.earm.cn。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张重和胡彦 (2006) 根据东盟秘书处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的数据为样本。为了降低异方差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 在检验过程中, 我们分别对G和I两变量取自然对数, 采用双对数变换法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而对变量取对数并不会改变相关序列的特征。以LNG和LNI代表取对数后的样本值。

2. 平稳性检验

宏观经济中的大多数经济变量都具有明显的趋势特征, 这些具有趋势特征的经济变量受到冲击时, 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1) 逐渐返回到原来的长期趋势; (2) 呈现出随机游走的状态。在第二种情况下, 运用最小二乘法 (OLS) 时, 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就不再成立, 所以回归分析可能导致虚假结果, 从而产生伪回归, 因为此时随机游的方差不是有限方差, OLS估计量是超一致估计量。所以, 在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 应首先考虑两组数据的平稳性。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来确定LNG与LNI的平稳性, 具体采取ADF (The Augmented Dickey Fuller Test) 方法检验两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在95%的置信水平下, LNG和LNI的ADF检验其ADF值分别为-2.0931和-2.5742, 其绝对值均小于临界值-3.9271的绝对值, 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而对DLNG和DLNI的ADF检验, 其ADF值分别为-4.2131和-3.4455, 绝对值分别高于其5%当然临界值-3.2695和-1.9791的绝对值, 所以DLNG和DLNI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因此LNG和LNI是一阶单整序列, 即LNG~I (1) 和LNI~I (1) 。

注:表中 (c, t, i)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带有常数项, 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3. 协整关系检验

对非平稳序列进行回归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但是如果两个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则这两个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伪回归问题。因此, 下面我们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的是Johansen (1988) 和Juselius (1990) 提出的基于向量自回归 (VAR) 方法的协整系统检验, 同时, 根据无约束的VAR模型的残差分析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在EViews5中, 使用“Lag Length Criteria”功能对VAR模型的滞后期进行检验, 得到的5个评价系统计量的值中, 有4个认为应该建立VAR (2) 模型, 因此建立VAR (2) 模型。估计结果得到的两个可决系数分别达到0.9795和0.9094, 说明拟合程度较好。然后以VAR (2) 的结果为基础, 采用Johanson提出的迹统计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说明LNG和LN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如表2所示。以rk (A) 表示协整关系的个数, 当确定95%和99%的置信水平时, 迹统计量为38.4945分别大于临界值15.41和20.04, 所以拒绝原假设rk (A) =0, 即LNG和LN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迹统计量3.5717分别小于临界值3.67和6.65, 所以接受原假设rk (A) ≤1, 就是说LNG和LNI之间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 (Granger Cansality Test) 是美国加州大学著名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于1969年提出, 后又经Hendry、Richard等人的发展完善的一种检验方法。该方法的含义是:如果两个经济变量X、Y在包含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Y的预测效果要好于由于Y的过去信息对Y的预测, 即变量X有助于变量Y的预测精度的改善, 则称X对Y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根据理论分析, 下面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 滞后期分别取1—3, 检验结果见表3。

注:本表中的概率是零假设成立的概率。

由表3可以看出, 当确定99%的置信水平时, 滞后期为1和3时, LNG和LNI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滞后期为2时, LNG为LNI的Granger原因, 确定95%的置信水平时, 滞后期为1时, LNG和LNI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而滞后期为2和3时, LNG是LNI的Granger原因, 也就是说, 收入不平等是产业内贸易变化的原因之一。且收入不平等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有一定滞后, 收入不平等对当期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 对下一期的影响达到最大, 而后的影响依次变小, 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逻辑。

三、结束语

从上述的经济计量检验结果可见, 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产业内贸易指数表示的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在不同的滞后期及置信水平下, LNG是LNI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东盟的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因此, 我们在分析中国人均GDP的提高促进了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 收入不平等在促进产业内贸易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不应该让这种作用被其他因素掩盖。中国收入不平等之所以促进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可以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地域分布, 产业结构状况等特点找到原因。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盟五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 中国与该五国的产业内贸易占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80%以上。而与越南、老挝、缅甸、文莱、柬埔寨的贸易则份额较少。从中国内部地区来看, 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发达, 而内地相当有限。可以说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东盟经济相对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从产业内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 工业制成品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递增状态, 而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93年以来, 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呈逐步增长趋势, 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光学仪器、精密仪器、乐器类、化工制品、交通设备类产品等逐渐发展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产业间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正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一个比较高的收入阶层与其较高收入水平之贸易伙伴国的相似需求模式和消费偏好所致。

本文注意到了我国收入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 但这也正是我国对外产业内贸易的问题所在。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是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不足之处, 首先表现在地区分布不平衡, 其次为行业发展不平衡, 这表明虽然我国已经加入WTO, 并不断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但还有很多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未能充分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格局中来。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投入西部大开发, 加强东北老基地建设, 十六大也提出了实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要求, 这将有利于更广泛的区域, 产业和消费群体参与到产业内贸易中来, 从而促进我国产业内分工, 优化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枫孙文远: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5)

[2]王娟: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趋势, 动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7)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7

中国与东盟在农业合作领域存在极大的互补性。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教授高歌说,中国与东盟的气候条件差异使双方优势产品有很大区别,中国的苹果、梨等北方温带水果是东盟国家缺少的,而东盟许多热带产品,如天然橡胶、棕榈油、可可、腰果等则是中国需要的。

农业部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东盟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0%;从东盟进口农产品92.4亿美元,增长30.2%,进口农产品主要来自泰国、越南等国。

早在2001年的中国—东盟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上,农业就被确定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04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启动《早期收获计划》。按规定中国与东盟各国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为零关税。而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将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实际上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远不止农产品的“买进卖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介绍,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农业合作已经扩展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动物疫病防治、农村能源与生态等诸多领域,合作方式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交流、小型境外示范项目、农产品贸易促进等。

Along with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officially com-pleted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Goods Trade Agreement”,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will become the highlight,and the cooper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coopera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direction.

There is great complementarity of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between China and ASEAN.Introduced by GAO Ge,professor from College of Business 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ina and ASEAN have very different advantages of product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limatic conditions.China's apple,pear and other northern temperate-zone fruit is short of in ASEAN countries,while many ASEAN's tropical products,such as natural rubber,palm oil,cocoa,cashew nuts,etc.are needed in China.

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how that,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ed to ASEAN contributed 4.58billion U.S.dollars,rose by 16.0%on year-on-year basis;China import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ailand,Vietnam and other ASEAN countries for 9.24 billion U.S.dollars,rose by 30.2%.

浅析产业内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篇8

1. 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国际贸易有两种模式, 一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 二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 指相同产业产品在国际间的双向流动, 从统计角度看, 其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 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产业内贸易可表述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内、外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

2. 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从要素禀赋角度看, 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 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比较大。因为从生产角度上产业内贸易取决于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异质性及其技术进步水平, 主要是由于异质产品可能以相同的技术被制造出来, 也可能含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成份。可见, 产业内贸易常常并不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内容。

(2) 从需求角度看, 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 并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 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因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 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 相似的需求结构和追求差异化的个性产品, 将使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内容广泛。

(3) 从区位角度看, 两国地缘关系越近, 则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较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生产特征和相似的消费习惯, 加之运输成本低廉和便于开展边境贸易等都是有利于两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因素。

(4) 从产业角度看, 产业内贸易比重的规律是, 具有异质产品的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的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存在大量中间产品的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

二、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1. 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衡量产业内贸易的所有指标中, 格鲁伯-劳艾德指标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 简称GL, 其表达式为: (其中, Xij, Mij分别代表i国j国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产业内贸易指数在0~1区间变动, GLij越接近于1, 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 GLij越接近于0, 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化生产过程中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衡量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有的学者运用格鲁伯-劳艾德指标的综合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方法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分析, 其计算结果显示, 近几年来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始终保持在0.4以上, 除2001年略有下降外, 一直保持增长, 在2000年该指数已接近0.45。张小蒂 (2004) 等人按照SITC (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标准) 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结构进行分类分析, 计算的数据以1 9 9 7到2001年间的内贸易状况为依据。测量的数据中2001年0-8类指数分别如下:0.338、0.552、0.242、0.287、0.318、0.446、0.507、0.495、0.403。而相比之下美国2001年的数据分别是:0.540、0.471、0.535、0.380、0.629、0.763、0.592、0.7 4 5、0.5 1 5。可见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美国相比仍非常落后, 规模经济不论是在制成品还是在初级产品方面均未得到有利的实现, 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郝文 (2 0 0 5) 对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产业内贸易中7 4%的进出口价格比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我国在与经合组织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 有7 5%的产品出口价要低于进口价;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在总的产业内贸易中只占7%~14%。

三、中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文献的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美国等相比我们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产业内贸易在给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 亦可促使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目前来看,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原因是人们只是看到了我国劳动力和部分自然资源上具有的比较优势。但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 国际交换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正相对甚至是绝对的下降, 立足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且由于人均占有资源贫乏, 劳动力素质较低, 我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格局十分脆弱, 且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 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上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与贸易的形式与内容密切相关;产业间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过程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外贸领域的反映。因此我国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水平产业内贸易, 并最终实现通过水平产业内贸易与科技、规模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摘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模式的外贸易格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这种传统的贸易模式已显出疲态, 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成为中国提高外贸易竞争力、获取动态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及其规律, 并分析了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指数

参考文献

[1]平新桥: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5)

[2]戴枫: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5 (03)

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 篇9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间同类商品的进出口活动。产业内贸易根据其成因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质量相似但特征、属性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HIIT) ;另一类是质量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VIIT) 。Krugman (1979) 与Lancaster (1980) 在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面作了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们的模型中各自对需求的假设不同, 但是他们的模型都表明了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深, 东亚产业内贸易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逐步融入东亚经济中,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产业内贸易类型方面,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究竟是怎样的格局?对这一问题的准确把握, 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中国在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从而为中国制定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前制造业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的主体, 且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密切联系, 本文因此拟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的东亚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国家和地区、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共9个。

2 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 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 (1997) 和Azhar与Elliott (2004) 分别提出不同的测算方法, 而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提出的GHM法, 即undefined, 其中UVX表示出口商品单价, UVM表示进口商品单价。l表示某产业, i表示某商品, k表示贸易伙伴国。α是离散因子 (Dispersion percentile) , 是用百分率表示的“门槛”, 一般将α取值为15%或25%。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HIIT;如果undefined或undefined, 则该商品贸易类型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 当undefined时, 该商品是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H, 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L。考虑到贸易中的运费和保险费, 本文取α值为25%。

这里对制造业的划分标准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 (SITC Rev.3) 为基准, 根据该标准, SITC 5、6、7、8大类产品为制造业产品。具体而言, SITC5大类产品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SITC6大类产品为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SITC7大类产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大类产品为杂项制品, 如卫生、水运、钟表等。其中第5大类和7大类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 第6和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为对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精确的分析, 本文使用SITC四分位数据进行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经贸合作最为密切时期, 本文因此选择1992~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考察, 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

3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总体分布

表1显示了按1992~2003年均值计算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在决定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1992~2003年间, 中国与东亚区域内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整体产业内贸易比重分别为64.39%、58.77%、50.48%、51.78和65.16%。值得关注的是, 中国与东盟新兴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分别达到53.64%、57.47%、64.94%和52.25%。这说明日本→亚洲四小→东盟新兴经济体→中国这种质量阶梯形差异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对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出口的低质量商品比重是最高的。此外, 还可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要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1992~2003年间, 中国出口到东亚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品比重基本在20%~30%之间, 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仅在10%~20%之间。因此,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表2分别计算了1992~1997年和1998~2003年两个时期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占比重的均值。可以看到, 1998年以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却呈下降态势。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4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跨行业分布

表3计算了1992~2003年间中国与东亚9个经济体SITC 5、6、7、8大类商品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分布情况。

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布与总体分布是基本一致的, 即SITC5、6、7、8大类商品都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另外, 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SITC7 大类产品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比重是最高的, 1992~2003年间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均值至少在65%以上, 而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超过了70%, 其中, 中国与日本的比重最高, 为77.42%。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这说明, 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而且可以发现, 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基本在50%以下,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四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5 基本结论

本文用1992~2003年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则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与东亚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 而且表现在与东盟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中。 实证研究还表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却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尽管中国制造业在逐渐崛起, 但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制成品占领东亚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3) 通过跨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低质量产业内贸易类型中, SITC7 大类产品 (机械与运输设备) 的比重是最高的, 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 这说明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 (化学产品) 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摘要: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比重基本在80%以上。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0) .

[2]Ando, M. (2005) , “Fragmentation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ast Asia”, th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R], 79th Annual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on June30, 2004.

[3]Azhar, A.K.Mand Elliott, R, J.R (2004) , “On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Geomet-ric Exposition”.Contributed Session:European Trade Study Group6th Annual Conference[R], ETSG2004, 9-11September.

上一篇:软件定义配电网下一篇:糖尿病自我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