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论文

2024-12-08

对外贸易论文(共8篇)

对外贸易论文 篇1

中国当前对外贸易战略

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提出了“大经贸”的战略构想,实施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外经贸部门与生产企业、科技和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对外经贸战略。自此我国贸易战略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增强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提高了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但是,这也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为进口替代战略过于强调保护国内市场,不利于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策略已不再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型”逐渐向“出口导向型”转变。这有利于发展出口工业,增加就业人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产业结构向高一级发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导向”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中国对美国累积的贸易顺差约2万亿美元。中国是高储蓄的国家,把钱借给美国,美国还不起债怎么办?美国只有一条办法,那就是印钞票。美元不断地贬值就等于我们的外汇储备不断贬值,直到等于零。美元贬值至少使中国损失10万亿元,中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正在遭受重挫。

那么新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应该怎样合理抉择呢?根据贸易理论,分析如下: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能够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但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收益不能长期化,比较优势不能作为长期外贸发展战略。因为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建立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保证一国商品持久的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要实现和得到长期动态的贸易利益,就要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

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战略,其优点在于可以保护幼稚产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减少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然而,过度贸易保护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滥用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这一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较明显的表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和加入世贸组织,贸易保护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于是贸易自由化战略呼声越来越高。贸易自由化战略优点在于市场开放,贸易壁垒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量的扩大和贸易利益的增加。然而,判断贸易保护战略还是贸易自由化战略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长期发展的利益。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应从本国发展角度,立足本国国情,采取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更好的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同时,在充分利用WTO规则的前提下适度保护本国产业,从而使得在获得市场开放所带来的贸易利益的同时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论文 篇2

1 当前我国的外贸的有利面

由于经济不断的朝着世界性的趋势前进, 而且加入世贸组织, 外贸的增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外贸的领域不断拓宽, 其面积也不断增加, 进而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前进。在这种进程中, 其有利面不断的凸现出来。

1.1 行业领域氛围广, 需求总数多

我们都知道, 我国不论总体的面积亦或是人数都是非常庞大的。因为在贸易行业中, 我国的位置是非常的关键的。因为面积非常宽嗲表了我们的贸易领域范围广, 同时其潜力非常大。而数量多代表着对有非常高度需求。人为了活着必然会不停地使用物体, 因此我们的贸易发展必然是非常好的。假如在世界范围中没有我们的融入, 这就代表着其丧失了我们广阔的市场。因此, 很多投资商们都将目光放到这里, 努力的和我们形成合作伙伴。

1.2 人数众多, 费用不是很高

目前, 全世界总人数中我国占据第一位, 因而劳动力就非常的多, 这点内容是别的一些国度都不能获取的。而目前的行业市场来看, 其成本都不是很高, 所以, 我们靠着这种非常低的成本来占领行业。所以, 我们发现, 这项资源是非常关键的有利特征。

1.3 外贸依存度增大

外贸依存度是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队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 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自从我们入市之后, 该项依存性不断的增加。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的是我国的外贸不断的向世界打开大门, 其发展非常的迅猛, 同时还代表着我们和国际上的经济不断的融为一体, 对于我们发展来讲益处颇大。

1.4 表现在经济体制层次的有利特征

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导,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社会的发展, 我国已改变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分工明确。政府对经济的指导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向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为主。企业由此直接面向市场,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发展。为促进企业的发展, 我国还制定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对外贸易政策。

2 针对目前的状态提出的一些看法

我们都知道商场的激烈是无法比拟的。通过以上的描述, 我们得知我国的有利特征十分的显著, 不过我们切不可为获取的成就而过于的高兴, 是要不断的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切实的体现出有利特征, 带动经济高速前进。所以, 笔者总结了如下的一些内容。

2.1 作为政府要切实的做好如下的事项

2.1.1 继续实施对外贸易优惠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给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使对外贸易规模逐步地扩大。在此基础上, 针对对外贸易, 我国主要实行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极大地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鉴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极大推动性, 应继续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给广大的我国贸易市场和商品需求增添吸引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在使用优惠政策上要规范。

2.1.2 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和助推器, 我们应根据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等贸易原则,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充分利用WTO赋予各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使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更加成熟, 做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可依。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 垄断是市场非正当竞争的产物, 同时也是市场非正当竞争的中介, 它对贸易的正常进行, 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均无益处。反对垄断的呼声由来已久, 可喜的是, 我国已于2007年8月30日, 十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经历了13年反复修改的《反垄断法》草案, 草案中明确, 需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 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 这是我们在健全贸易法律法规上取得的重大进步, 对维护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秩序, 消除国内产业及市场发展的阻碍, 进而进一步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1.3 加强环境保护

如前所言, 我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贸易市场大, 贸易需求量大, 这是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 然而要保持这个优势, 就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否则, 环境污染、疾病流行, 优势就会变成劣势, 反而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必须增强环保意识, 树立“环保与外贸相互促进”的思想, 实现绿色贸易。其次, 在进口贸易方面, 要积极引进高科技而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 加强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和检疫, 防止危害人及动物安全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2 作为单位要认真地进行如下的工作

2.2.1 切实提升职工的素养

从上面的讲述, 我们得知人数非常多是一大有利特征, 有着非常广大劳力资源, 但是同时面临的一项不利现象是其素养并不是很高, 对于促进外贸发展来讲还是有一定的不利作用的, 站在久远的层次上来看, 对于发展外贸来讲不利现象非常多, 所以要切实的提升素养。

站在单位的层次上来看, 要关键的发挥出高水平的职员的工作水平, 同时要对全体开展全面的训练工作, 而且单位还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等, 要积极地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环境, 进而提升其工作积极, 获取更高的利润, 进而为外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2.2 要切实的形成品质思想

商品的品质的优劣能够体现出单位的名望, 对于单位的发展来讲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还关乎到依存性等内容。要想确保我们的有利特点得已有效地体现, 带动经济高速前进, 关键凭借的就是品质思想, 所以, 切实提升品质是单位要重点关心的内容。必须将品质提升, 单位和其产品等才可以在市场中获取非常高的份额, 进而带动单位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迈进。

品牌是单位的外在体现, 只有积极的对其进行创新, 才可以带动单位发展,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 由于我们的对外的依存性不断的提升, 因此需要单位应该积极的创造优秀的品牌。它不单单是确保外贸有利特征等规定, 同时还是提升竞争水平的规定。为单位的发展来分析的话, 为了确保我国的有利条件的以有效的体现, 而且也深入的分析我们国家的外贸特征, 因此规定单位要不断的强化品质思想, 做好品牌工作。

2.2.3 重视贸易市场战略战术

如前所言:“商场如战场”。打仗要讲究战略战术, 同样, 在今天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 我们的企业更应该重视商场上的战略战术, 如果只占据优势而不讲究战略战术, 优势则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 更不能保持下去, 更不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国际贸易形势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篇3

关键词:国际貿易形势 贸易增长 对外贸易 影响

众所周知,各国需求偏好、规模收益、商品与要素市场等与福利和贸易相关方面历来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而国际贸易市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未得到关注。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均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但二者仍未关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既往贸易实践证明,任何一国的贸易活动均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无法独立完成,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一国的单方贸易行为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别国贸易环境。而就现阶段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我国能够在更广的领域、更高层次以及更大范围参与国际贸易,深入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竞争,而国际分工深化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与国际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非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严峻考验。

1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在近几年来以一个极高的速度不断增长,国际分工也有了进一步深化。首先是国际分段式生产成为主流,据麻省理工学院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300家公司中,其零部件制造的51%、总装的47%、仓储的46%、客户服务的43%以及产品开发的39%均在国外完成。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增速与传统货物贸易增长速度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也成为后者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全球价值链构成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发达国家在当前依然是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主体,但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同时其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大,进而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市场商品结构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部分最为活跃的力量,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固有协调管理机制也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助力,贸易摩擦较以往有所减少,就此点来看,国际贸易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面临严峻的对外贸易考验。

2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进口贸易作用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综合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一定问题。历年来外国外贸出口额大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但始终无法达到进出口平衡,因此一直存在贸易顺差问题。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依然依赖于原材料、资源和技术等,对于国外优势资源尚无法予以合理的、充分的利用,难以增加出口竞争优势。以2014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将去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剔除后,其7、8、9月份出口平均增速超过了10%,明显高于2013年全年平均水平。而进口贸易数据则相对低迷,2014年月平均进口水平不足1700亿美元。

2.2 出口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我国出口贸易形式主要为加工贸易,显而易见,加工贸易方式中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廉价资源以及劳动力来换取,甚至以牺牲环境这一恶性后果为代价。同时,加工贸易方式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均为定牌生产以及贴牌生产,严重缺乏自主品牌。因此此种出口方式仅仅能够赚取加工费用,而品牌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则为他国所攫取。分析国内外贸企业性质不难发现,其主要均为外资企业出口,由此说明我国依然缺乏真正具备自主品牌以及先进技术的出口企业,仍需要借助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导致外贸出口存在一定被动性,同时也不利于本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3 对外贸易存在较高的依存度,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表现出恶化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始终被称为“三驾马车”之一,在GDP中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充分证明了外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就国际贸易发展角度分析而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也可见一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贸易出口比重大幅提升,1995年仅为19.4%,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跃至45%,同时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表现出高度依赖性。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欧美市场份额所占比重接近40%,这一数据充分证实我国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国内市场发展依然落后,而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国外市场波动始终对我国贸易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就贸易条件指数(TOT)分析来看,我国虽然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造成中长期贸易条件困境,贸易条件指数也表现出恶化趋势。

3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策略

3.1 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出口产品附加值

随着全球产业机构以及资源配置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政府与企业应对全球经济形势走向变化予以充分关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外贸发展观念,深入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以科学的外贸发展观为引导,对优质进口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推动外贸出口的发展;充分考虑进出口均衡发展,合理控制贸易逆顺差,实现最优化配置国际资源,最终形成“双赢”的科学贸易发展观。此外,政府部门还应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培养出具备较高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形成自主品牌,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例如可给予相应补贴来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加工贸易升级或者转型,并延伸至上下游产业,以便于在国际分工中增加我国对外贸易的价值。

3.2 政府与企业应积极进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就政府角度分析而言,有关部门应对当前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予以不断完善,在以国内进出口企业为管理对象的同时还应纳入在华的外国跨国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针对其贸易行为制定富有针对性的进出口法规,主要包括进出口额的参照标准以及统计口径等等,以此来对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予以评估和衡量,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预警机制、专门机构以及专业贸易人才,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国内进出口企业受此发展的影响做出及时评估和反馈,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帮助其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

3.3 应不断扩大内需,并对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

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国际资本新一轮布局随之加速,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受到影响;而“外部需求难有明显回升,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为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挑战的突出体现。对此,政府应通过新一轮调控,努力扩大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确保对外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帮助企业妥善利用国际以及国内资源与市场,通过政策扶植等方法来应对企业融资困难以及流动性不足的难题。而出口企业也应对自身发展战略予以适时调整,积极进取,果断出击,争取利益最大化。

4 结语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来看,传统依赖于发展加工贸易以及吸收外资的模式已逐步有所转变。一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电商平台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我国将会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跨国公司,自行打造全球价值链条,实现国际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元.中国国际贸易应从科技兴贸战略向创新强贸战略转变——谈国际贸易知识化趋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8-12.

[2]顾国达,郭爱美.国际贸易对我国区际经济效率的作用差异分析——基于技术溢出与技术收敛“双效应”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0):81-87.

[3]魏纪林,刘国龙.碳关税本质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3(12):67-71.

[4]郭小影.浅论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的措施[J].中国经贸,2013(20):5-5.

[5]徐梅.后危机时期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J].学术交流,2013(8):119-122.

[6]安礼伟,张二震.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兼析对我国外贸发展的错误认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1):

对外贸易简历 篇4

姓 名:

性 别: 女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广东-揭阳

年 龄: 24

现所在地: 广东-佛山

身 高: XX5cm

希望地区: 广东-佛山

希望岗位: 贸易类-外贸专员/助理

贸易类-国际业务员

贸易类-外销员

销售类-人员-业务员

销售类-人员-销售代表

寻求职位: 外贸业务员

教育经历

20XX-XX ~ 20XX-XX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英语 大专

**公司 (20XX-05 ~ 至今)

沈阳对外贸易现状 篇5

(2007年9月17日)

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以“创新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外经贸各项指标持续走高,为全面完成“创新年”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今年以来外经贸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41家,合同外资额7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一(1—7月份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35亿美元、10.34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23.9%和281.3%;制造业、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0.05亿美元、20.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2%、328.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8个,实现调入外资1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20个、4.2亿美元)。预计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3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外贸外经继续保持稳步发展。1—8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我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远大铝业、金杯进出口、中铁物资、华晨金杯和同方多媒体出口分别增长245.1%、107.4%、994%、178.9%和239.9%;全市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8家,比去年同期多6家。预计1—9月,全市外贸出口完成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8月份,全市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外派劳务11624人次,同比增长25%;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中方投资5200万美元。

二、今年以来我市对外招商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工作力度,市领导亲自带队推进和洽谈项目,使我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月3日至6日,以政高书记为团长的沈阳市代表团,在香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招商活动。在港期间,代表团先后与恒基兆业、嘉里、宝利达、百利保等43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深入洽谈,共洽谈、推进、签约项目191个,预计投资规模191.3亿美元。同时,我市还成功举办了“沈阳细河经济区(香港)投资说明会”、“2007香港-沈阳城建和房地产项目招商推介会”和“2007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暨棋盘山旅游开发区项目推介会”。

1月28日至2月11日,以长义常务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英国、希腊、西班牙、瑞典进行了考察访问,洽谈推进了一批项目。西班牙博士盖陶瓷公司签合同为独资投入2400万美元,在法库建设10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同时,市政府代表团访问西班牙FCC集团奥科利水务公司,就我市东水西调配水厂及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达成共识。

2月23日至27日,政高书记率领沈阳市代表团赴温州、苏州、无锡和上海四市进行招商,促进一大批投资项目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林德气体公司拟在细河经济区建设工业气体供应中心,项目投资额18亿元;德国博森公司拟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汽车尾气系统生产项目。台湾科诚投资的自动识别技术成套设备高科技产业园已于4月23日奠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3月27日至4月5日,以宋琦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在日本、韩国开展了为期8天的招商活动。访日期间,洽谈推进了以富士通8寸芯片和板硝子LCD玻璃面板为代表的19个工业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访韩期间,洽谈推进了26个工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包括浦项80万吨不锈钢项目和投资3亿美元的封闭式变压器项目。此外,代表团还在韩国首尔成功举行了2007中国沈阳韩国周新闻发布会。

4月17日至27日,以常务副市长赵长义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随张文岳省长率领的省政府代表团分别对日本、韩国进行了访问。市政府代表团在大力配合省政府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各项访问日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洽谈工作,先后拜会了三菱汽车、三井金属、日本经营者协会等16家日本企业和商会,以及现代重工、晓星、康巴斯等11家韩国公司,推进促成了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在访问日本期间,推进了三菱汽车变速箱、大日本油墨、积水化学FFU枕木生产、伊藤忠与北方交通合作生产工程车辆等项目;在访问韩国期间,推进了乐天集团投资百货、大型超市和主题公园项目,以及SK公司扩大在沈投资等项目。5月22日至6月3日,以市长李英杰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法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代表团先后访问了9个城市,拜会了6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与20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高层进行了深入接触,签约、推进及洽谈了43个项目,其中意大利菲迪亚数控机床、德国宝马汽车(二期)、伍尔特汽车紧固件、Q8汽车润滑油、沈重并购法国NFM公司及法国布依格参与沈阳地铁轻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月12日,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构筑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推介会。赵长义常务副市长出席推介公会。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19家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本次推介会期间,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与香港恒基兆业、嘉里、恒隆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项目。

8月24日,市政府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2007沈阳CBD·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推介会”,宋琦副市长出席推介会。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新加坡——辽宁经贸理事会新方主席尚达曼等政要,以及5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7家商会、8家金融机构和165家现代服务业企业2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推介会,进一步密切了沈阳与新加坡企业的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改进对外招商方式方法,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第六届“韩国周”,共吸引了来自韩国28个城市的代表和国内的武汉、南宁、西安、厦门等城市的代表的广泛参与,共签约项目105个,投资总额33.9亿美元,外资额29.7亿美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39家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展,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天田、大隈,美国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禄,德国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和瑞士的威力铭等国际知名企业。本届制博会共实现国内交易额40.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专业观众达12.5万人次。

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一)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宋琦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两次赴商务部就申报基地城市与商务部有关领导进行接触。同时,对我市下一步做好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了我国服务外

包领域顶级专家进行服务外包理论和实务培训。全市有近千人次参加了上述培训。二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我局已经起草了“沈阳市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并已上报市政府,待修改和讨论通过后出台。

(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在去年申报基地城市的基础上,年初以来我们先后赴商务部、全国首批基地城市和我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9月初,商务部主管申报工作的领导——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等一行莅沈,就我局申报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商务部领导对我市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我局已经于8月初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于9月中旬与申报主体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派人赴京,参加了基地认定专家评审委员会举行的评审会。目前,我市是否通过评审,取得最终认定,尚需等待商务部的通知。

四、当前存在问题及下半年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以利用外资为重点的外经贸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房地产业利用外资面临宏观政策影响。5月下旬,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商资函[2007]50号),旨在禁止外资房地产企业举借外债进入,再加上商务部进一步严格备案程序。预计四季度我市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将受到较大影响。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二是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市扩大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主要包括:去年年底国家出口退税调整直接影响到沈阳市出口企业利润;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削弱了我市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提高利率等紧缩政策,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我市出口大户还不多。1—8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为2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外贸出口实现大的跨跃。

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今后几个月在招商引资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聚焦在重大工业项目上。一是加快开工一批。如,安川伺服电机、大日本油墨、沃尔特工业园二期、富士康工业园、金新林浆纸项目、奥园动漫产业园和三菱发动机等;二是重点推进一批。如,宝马二期、乐天化工、晓星电机、AMD芯片、纽豹数码识别、ITT泵业、力晶半导体、日本中小企业环保科技工业园等;三是提前储备一批。如,液晶面板产业链、壳牌工业合成气岛、波音飞机研发中心、Q8润滑油、现代重工、SK化工、浦项制铁等重大工业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抓好上述项目,应成立专业小组,实行“一对一”攻关招商,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力争使这批项目早日签约和调资,为今年乃至明年做好项目准备。

2.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开辟新的利用外资领域。重点盯住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加强与香港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法国东方汇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一批金融、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争取引进一批现代金融、服务业企业。另外,我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下一步应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取得新突破。

3.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项目调资的跟踪服务力度。要把调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的过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咬住不放、一跟到底的精神,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位,及时掌握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推进项目落地和调资。

同时,市外经贸局将继续与市工商局、土地规划局、发改委及省外汇管理局和外经贸厅等部门搞好配合,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使大项目迅速落地和调资。

4.增创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外商来沈投资的吸引力。“两税合一”政策实施后,在税率拉平的同等条件下,外商在国内选择投资地区将更看重一个地区的政策透明度、政府效率、市场潜力、生产要素供给和产业集聚程度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两税合一”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继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真心实意地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沈投资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篇6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摘要]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 货物流向 现状 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74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379(2010)05-0021-0

4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1.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特点与现状

(1)贸易结构的失调倾向。从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看,虽然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但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另外,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停留在“以外商为主”阶段,需要进行转换。

(2)传统贸易战略的“出口创汇”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但从长期看,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也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3)大规模的商品出口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据WTO统计,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件254起,占WTO反倾销总量的16.8%。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组成,出口价格偏低。

2.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调整

(1)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提高,进出口增速差距逐渐缩小。

(2)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高;进口商品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

(3)一般贸易的比重略低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稳定。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

(5)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的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入世后对外开放层次的更新,我-1-

国的对外贸易正逐渐向更广的范围发展,体现在贸易伙伴的数量增加和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量的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

从各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总体特征是集中化的,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呈现出高度的集中化。但近年来出口流向的集中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进口的集中化程度则稍有增强的趋势。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特点表现为:

1.我国的对外贸易流向集中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

统计数据表明在贸易总额上,亚洲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美洲和欧洲,而且这些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近期内一直呈积极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亚洲,主要是对香港、日本和韩国出口,对香港的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 ;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都主要集中在美国。而对欧洲的贸易则相对分散一些。

2.在区域分布范畴上,我国的贸易相对集中在本地区或距离较近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可见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比较多,市场需求的相似性比较大,企业对这些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也更加容易些。

3.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下表所示,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下降,到2000年才开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美洲、欧洲两大贸易对象区域的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增长。我国在与处于更低阶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贸易中,主要是劳务输出如工程建设,而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大。此外,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和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举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专家爱队乌拉圭回合谈判队农产品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产品对外易的影响做了过于乐观的估计,认为贸易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对外贸易在农业协议生效后,发达国家削减对活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补贴,由此可纠正年来,尽管工业制品贸易份额逐步提被扭曲的世界市场价格从而引起国际高,农产品出口额仍占30%左右。然而,农产品贸易价格的普遍上涨。实际上,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特进8年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一直别是“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对外处于疲软状态。最近几年,中国粮食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渐显现,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粮食收购价格节节攀升,大宗农产品现状,进而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失贸易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

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2.出口量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范围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对中

1.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 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产生了抑制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粮、使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减少而进口量棉等农产品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增加,而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扬也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但近年来,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见表2)

某些商品的价格优势已不存在。一些

表2 中国2005-2008年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比较

单位:亿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使用油及油脂 382 681 328 1

41畜产品 2418 1611 1456 124

水产品 2554 1892 1737 1947 糖 304 194 183 140

烟草 976 657 578 336

木材及木制品 2052 2204 1832 2177 蚕丝 893 947 715 75

5动物毛及其织物 818 992 760 964 棉花 3158 3117 2810 3291

3.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农产品尤其使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邻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队周边国家和地区吸引力不够,市场拓展乏力。但中国有特色的初级农产品如茶叶、烟草、棉花等无论是队欧美市场还是队东南亚市场都呈现比较好的出口势头。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格局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判断: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削弱;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下降;出口产品结构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转向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过去占尽出口风光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不再具有出口优势;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

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对策及途经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得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贸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

2.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

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

3.借鉴我国国内贸易增长的方式。

国内贸易的增长是可以借鉴的,各省之间的贸易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对外贸易相类比,各省市的企业可以与各跨国公司类比。学习借鉴国内经济增长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贸易摩擦,以提高增长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等.中国种职业地区比较优势的测定与调整结构的思路[J].福建论

坛.2001.(12)

[2] 景俐:战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J]世界农业.1998.(3)

[3] 周晓青:试述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

究).2006(9)

[4] 商务部综合司、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R],2008年春季

[5] 祖德明: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1:350~351[6] 李 丹 蒋毅一: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分析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06(中旬刊)

对外贸易论文 篇7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定义, 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但大致上是指“进口国或地区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为环境保护法规与生态保护技术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及施行, 而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 学界和贸易界则更加直接地将其定义为“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贸易自由化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对传统进出口贸易保护提出了挑战, 而环境保护由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广泛性, 因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往往能成为设置各种壁垒障碍的理由和借口, 因而在WTO体系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我国在世界市场中, 对外贸易必然受到其很大的影响, 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对于分析当下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劣所在和理清应对措施, 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

由于防止环境恶化与生态经济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因而绿色保护的范围几乎可以渗透到对外贸易的所有产品之中, 这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产品十分广泛, 从饮食、服装再到数码机电, 都可以被绿色贸易壁垒设置障碍。

1.2 关系的不平衡

绿色贸易壁垒关系的不平衡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相关产品如何才能达到绿色生态化的标准, 往往是由进口国家确定的, 而进口国家更多地考虑的是本国的消费习惯和生态实际, 将大量的限制性和不平等性条款潜伏于国际贸易协定和国际法条约之中, 这往往使得出口国陷于被动;另一方面, 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 由于技术和历史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生态技术与标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而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 往往却是以发达国家的角度来思考和制定, 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 因而造成了贸易中的不平衡。

1.3 难以察觉

绿色贸易壁垒通常自身并无具体法规和条款, 而是隐藏在贸易协定与国家公约执行的过程之中, 或者在出口国产品到岸时提出绿色标准, 这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容易导致出口国遭受损失。

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本质上是不公平的, 贸易保护条款具有一定虚假性, 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既有消极负面的, 也有一定促进与激发作用, 因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2.1 消极影响

2.1.1 降低出口贸易市场准入

这是最为直接的影响,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相关建设和配套制度与资金都比较落后, 在对外贸易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发达国家可以利用一系列高标准的环保措施与绿色认证标准来限制我国大量产品的出口。随着ISO14000环保标准管理系统在欧盟的启动, 发达国家在绿色认证和环保标准等方面几乎完全达成一致, 形成了强大的绿色贸易壁垒力量, 而我国的对外贸易中, 欧盟与美日韩所占比重高达77%, 发达国家结成的绿色贸易壁垒联盟通过设置大量高标准的环保要求与认证制度, 将我国大量的对外贸易产品拒之门外或征收高额罚款与关税, 这些都将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在市场准入方面大打折扣。

2.1.2 大大增加对外贸易成本

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大量的认证制度和绿色标准来限制进口产品, 而这些体现在了产品从生产、储存再到运输销售的所有过程, 为了获得市场准入,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用于各种检验和获得各种资格认证, 同时在包装和检疫等方面也必须向发达国家靠拢, 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检验和转运以及认证。由于我国环保技术与环保产业都比较落后, 基础建设和可利用的资源极少, 因而上述的认证与检疫几乎都只能由发达国家完成, 这进一步加大了对外贸易产品的成本, 而我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最大的优势便是价格优势, 对外贸易成本的大幅增加, 将进一步降低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优势。

2.1.3 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下降。

环境成本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并不计入成本, 因而“以资源换价格”的价格优势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高速增长, 而随着绿色贸易壁垒在WTO系统中的全面推广, 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由90年代的年均15%跌至10%的区间以内, 且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由于产品优势不断下降和绿色贸易壁垒越发普遍, 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开始下降, 而通过乌拉圭回合谈判,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渗透到服务业、知识产权和投资等, 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

(4) 影响对外贸易关系。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 对外贸易摩擦剧增, 而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情况, 在对外贸易中, 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实行单边贸易保护, 导致对外贸易中多边贸易摩擦的不断上升, 而发达国家由于环保建设和相关标准贴近, 已不断相互统一和协调, 组成了绿色贸易壁垒阵营, 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或者设置人为障碍,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 又是WTO系统内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相关贸易摩擦不断上升, 这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不断受到影响, 有的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大量的产品无法出口, 或者要为获得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支付高昂的成本, 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2 积极影响

2.2.1 推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不重视环境保护, 以牺牲环境谋求对外贸易的增长, 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必须彻底放弃以环境换经济的思维。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下, 我国各大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必须采取措施提升产品, 使之符合绿色标准和各项认证, 而各项认证与绿色加工、包装也孕育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这必将为我国的绿色经济市场注入大量资金, 推动环保企业与环保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将促使大量新兴环保企业与绿色经济出现, 这将从本质上改变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 政府为了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 也将加大对环保产业和环境保护基础建设的投入, 而这些都将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基础建设与相关配套制度、设施、资金的进步, 为我国绿色可持续生态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 推进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的变革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凭借低价产品占领市场, 而这直接导致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始终处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的下游环节, 没有发挥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适应的经济功能, 而且这还使得大量的瓶颈性高精尖技术长期掌握在发达国家, 对我国形成技术包围, 影响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全面推行, 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越发明显和巨大, 传统的廉价产品利润率不断下降, 为获取市场准入必须支付高昂费用, 甚至根本无法准入。而达到绿色标准和相关认证的产品, 不仅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国外市场, 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关税优惠, 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等国际性金融机构中, 也有专门针对绿色产品的优惠利率贷款, 符合绿色标准和认证的新型产品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绿色贸易壁垒能够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组成的变革,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逐渐被淘汰, 而绿色经济型产品逐渐上位, 这对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实现由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 加强“市场准入”的杠杆调节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形成了限制, 以市场准入加大我国对外贸易的成本, 但是反过来国内市场也可以利用市场准入来限制高污染企业和产品的进入。

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使发达国家将大量不符合绿色标准和达不到其经济利益预期的产品拒之门外, 同时他们却将大量高污染高危险度的产业和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诸如废弃物、电缆、电池等高污染高能耗等。据统计, 我国每年进口的“洋垃圾”已由1999年的99万吨剧增至2008年的2750万吨, 数量惊人。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的环境, 同时还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更加难以符合西方国家的绿色标准。

利用绿色贸易壁垒, 可以将大量的重污染和高能耗产业与产品拒之门外, 而这些企业在发达国家无法支付高昂的环保费用和税收必须转移发展中国家,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容纳了近5000家污染密集型企业, 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其进行限入甚至禁入, 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同时可以为发达国家带来较大的产业压力, 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对外贸易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3 应对措施

3.1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的基础建设

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需要强有力的基础建筑, 在这方面,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的投入, 加快推进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环保产业的硬件基础设施, 同时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从本质上建立符合绿色标准的基础。而企业则应该加大投入, 通过新型设备和高级人才的引入, 不断降低产品的能耗与污染。

3.2 积极建立并完善绿色经济认证体系

在这方面, 应该在企业中广泛宣传环保认证思想, 引导和推动企业向ISO14000国际环境认证标准靠拢, 逐步以国际通用标准来要求国内产品的生产及运输, 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产品的市场准入建立通行证, 与ISO14000认证以及国际环保认证紧密结合起来。

3.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 应该在对外贸易中尽量谋求主导地位, 在环境认证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发展中国家结成联盟, 积极参加有关环境认证的国际性谈判, 对于利用绿色贸易壁垒设置的贸易歧视与产业转移, 力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在制定推行之前, 同时对于明显超过发展中国家承受能力的标准, 必须明确拒绝接受。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与进一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其对于我国的影响是双向的, 只要能在充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和环境保护发展现实的基础上, 加大投入, 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 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产业的变革, 相信我国的对外贸易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周坷.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6) .

[3]李周, 孙若梅.中国环境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4]江晓娟, 杨圣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探析中国对外贸易顺差 篇8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原因;影响;顺差变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1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经濟体,第一大债权国和第一大贡献国,中国一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也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致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一、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

1、比较优势。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即便外需减少,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强劲的价格优势,因而造成顺差。2、经济形势。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人们偏于储蓄,国内的储蓄大于消费,因而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也只好另谋出路即出口来销售自己的过剩产品。3、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机制[1],推行鼓励出口的政策,如出口退税,补贴和保障等措施。

(二)国外因素

1、国际产业转移。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吸引着外商来华投资设厂,这也确立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外商的投资主要是在加工贸易领域,凭借在中国的优势进行出口,获取大量利润,这也造成了顺差的加大。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不愿向中国出口先进的高新的技术,这将减少中国的进口,进而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2、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促使中国大宗商品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一步增加了贸易顺差。3、国外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中国较低的产品价格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依赖较大,特别是纺织品,日用品、轻工业等,这加大了中国的出口,造成顺差。

二、贸易顺差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得作用功不可没,但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多不便。

(一)积极作用。首先,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入世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6名上升到第2名。其次,它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为产品找出了新的出路,获得巨大的利润,这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形势,所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最后,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加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二)消极作用。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它的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是我国四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对欧盟,美国都是贸易顺差,这将加剧我们的贸易摩擦。有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中的75%有顺差,而对美国、欧盟的顺差额是我国顺差总额的1倍和0.78倍,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数已经连续16年和5年位居世界第一了,这也给我国带来不少麻烦。其次,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都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是不可弥补的伤害。最后,贸易顺差被外界拿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幌子,同时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65,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屡创新高。此外,外汇的增加,央行会发大量的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这将导致通货膨胀。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额较大,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了,并且长期处于顺差,顺差额也较大,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入世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到2011年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到9.8%,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100个。虽然2008年货物进出口差额达到2981.3亿美元,但原因不仅仅在于中国,前面我已经解释过了。2009年和2010年的顺差分别降为1956.9亿美元和1815.1亿美元,这足以看见中国的努力了。2001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但进口规模也增长了4.7倍。在2011年1月至11月期间外贸出口17240.1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1.1%,进口15856.1亿美元,增长26.4%。从贸易结构上看,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下降,一般贸易迅速增长,2005年至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6%上升至94.8%,其中机电产品比重由56%上升至59.1%,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年均增长率为13.4%,11.9%,13.3%。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624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了。从贸易主体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发展、各有侧重的格局[2]。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进出口中的作用明显,2011年11月,其出口增长了28%,进口增长了38.6%,分别高于总出口和总进口增幅的14.2和16.5个百分点。

四、展望2012年

当前经济复苏放缓,下行风险较大。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新兴国家经济增速回落。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疲弱。全球通胀严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金融市场随之反复波动,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人民币升值频繁,俄、法、美又将进行总统选举,面临这么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环境,中国既有风险又有机遇。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国内的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外需疲软,尤其是欧美国家,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有所下降。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会加大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

另一方面,中国正好抓住这次机会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进口材料和能源。2012年2月18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是要较少储蓄,加大消费和投资。2011年中日首脑会议中,达成了扩大人民币在两国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的协议,这也扩大了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加大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减少逆差。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赵健,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任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2.

[2]叶为金,严先溥.中国对外贸易跨上新台阶[J],中国金融,2011,23.

上一篇:公司业务审批流程书下一篇:考试正能量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