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结构

2024-10-02

对外贸易结构(共12篇)

对外贸易结构 篇1

1 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大量的国外经济文献研究了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观点和结论有所差异, 但多数支持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其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有:Feder (1982) 认为投资在出口部门的边际生产力要高于其在非出口部门的边际生产力, 且前者还对后者存在外部性影响。Jong-Wha Lee (1995) 在假设所有欠发达国家的资本物品都是由国内资本品和进口资本品所组合而成的C-D函数生产条件下, 认为对外贸易结构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Mazumdar (1996) 把索洛模型和资本积累理论相结合, 在两产品 (消费品和资本品) 、两要素 (土地和劳动) 、要素完全流动、完全竞争、正折旧率、确定性、不存在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规模报酬不变和两行业资本-劳动比相同的假设下提出贸易能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但其对经济在发展中期的影响依赖于进口商品结构, 具体而言就是, 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仅发生在一国出口消费品而进口资本品情况下, 反之则有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其二、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有:Levin&Raut (1999)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实证了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以1965-1984年30个半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数据为样本, 研究结果发现: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商品结构的比重比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有更强的影响, 从而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而Khalafalla和Alan J.Webb (2001) 的研究成果相反, 他们利用VAR分析了马来西亚1965-1996年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 其中贸易数据被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 而因果关系检验被应用于整个时期以及1965-1980和1981-1996两个时期, 统计结果支持了全时期和前一时期出口引致增长的结论, 而对后一时期的检验则支持增长引致出口的结论;初级产品出口要比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作用更大;出口引致增长作用减弱的原因主要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结构变迁。Kali R, Mendez F和Reyes J (2007) 研究了贸易结构的特点, 并对之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贸易结构能够不依赖于贸易自身的水平而对经济增长率产生重要影响。Luca De Benedictis和Lucia Tajoli (2008) 也研究了贸易结构趋同是如何引致转型国家间的收入水平追赶效应的, 其主要结论是出口结构的相似性对收入水平追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非线性影响,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在于主要出口市场的增长以及生产的非本土化。

国内的研究成果有:雷京和赖明勇 (2000) 在研究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影响的过程中发现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作用明显, 化工及相关产品出口作用相对较弱, 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出口作用呈下滑态势。韩晶 (2000) 通过研究认为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间有着显著的互动性关系。许和连和赖明勇 (2001) 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了1978年至1998年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果发现:协整关系仅存在于初级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 且是唯一的;总出口增长、初级产品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三变量之间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而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李荣林、张岩贵 (2001) 通过对中国贸易结构的状况研究认为当前的贸易增长是粗放式的数量扩张, 出口品的附加值和中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高, 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分工模式仍以垂直性为重要特征,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 他们的实证分析表明了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刘晓鹏 (2001) 从增长率的视角检验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得出了进口贸易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而出口贸易由于结构性原因未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的结论。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 (2003) 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出口贸易影响TFP以及经济增长的机制, 认为经济增长受到了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技术外溢的正面影响, 而工业制成品相对于初级产品而言对于经济增长负面影响作用更大;此外, 在考虑人力资本的情况下, 中国的出口贸易并未与人力资本有效结合以推动经济增长, 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王永齐 (2004) 在定义了由资本品和消费品进出口相对数量比所构成的贸易结构指标后, 利用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检验了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得出了中国外贸主要是通过规模而非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这导致贸易的经济贡献有所弱化的结论;他同时还认为, 尽管中国的贸易结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所改善, 但这并未明显刺激经济增长, 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仍属于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型, 对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均未产生明显刺激, 贸易的集约型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

2 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从经济发展历史看, 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十分丰富, 这些研究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结构变量融入了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从而弥补了传统理论只注重总量而忽视结构性因素的不足。17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通过对荷兰和英国的经济考察, 他认为比起农业来, 工业的收入多, 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 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科林·克拉克 (1940) 在配第结论的基础上依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办法, 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 他在对二十多个国家的劳动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 发现了人均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化的内在关联机制, 即:在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时, 劳动力依次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 进而再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其变动的最终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减少, 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增加;经济增长的产业间收入 (附加值) 分布不平衡是引致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主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1985) 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 他认为总量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所在, 是结构高级化变换的前提。库兹涅茨在对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及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后发现:农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会不断减弱, 而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在20世纪80年代, 钱纳里等进一步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 他们系统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多个国家以及各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结构演变过程, 并将这一从不发达到发达的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和发达经济三个阶段以及农业阶段、起步阶段、起飞阶段、加速阶段、成熟阶段和后工业阶段6个等级, 并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实证了结构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发现结构转换有利于经济增长,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

就国内研究而言, 杨治 (1985) 从宏观视角研究了产业结构及其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产业结构变化应当考虑产业振兴和产业淘汰两个方面, 这是对产业结构问题的合理研究方式。周振华 (1995) 认为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 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是一个重要因素。刘伟 (1995) 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结构, 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论述了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结构转换矛盾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措施和规律, 进而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此外, 他还指出产业结构变动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紧密相关, 经济增长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是工业化及结构演进的结果。郭金龙 (1998) 研究了总增长与部门增长的相互关系, 认为部门产出份额 (权重) 的差异会对总增长率的变化产生影响。他还指出了结构变动以及与结构变动相伴随的资源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毛健 (1999) 在考察典型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以及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不适应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后, 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具体思路, 包括:非均衡发展、资源倾斜配置等。郭克莎 (2001) 在《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一书中认为我国产业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瓶颈制约或结构偏差制约;二是结构转变或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

3 国内外研究简评

纵观现有的文献, 主要分别关注了对外贸易结构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很少结合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共同影响。这正如意大利贸易模式研究学者Luca De Benedictis和Lucia Tajoli所指出的那样:“经济整合对国家福利水平影响的效应已经被经济学界研究了好久, 在许多经济模型中, 一国的增长率同其开放水平联系于国家贸易模式的特征。但尽管有来自理论模型的诸多建议 (Baldwin, 2004) , 众多的实证文献却局限于对增长的总开放指标效应的分析。”事实上, 如图1,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因素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用物理学中力学概念来做一个形象比喻, 那就是“将外贸发展 (包括外贸总量和外贸结构两个方面) 与产业结构升级视为两个力, 经济系统在受到方向相同的二力作用时会产生最大的正向加速度以促进经济增长, 而经济系统在受到方向相反的二力作用时则会产生最小甚至负向的加速度进而阻碍经济增长。

此外, 对于对外贸易结构这一概念的内涵, 多数文献是从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角度加以界定的, 或从贸易商品结构角度出发加以定义的, 也有少数文献是从贸易方式角度加以分析的。多数文献并未从完整的广义对外贸易结构角度加以考察分析,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分析结论偏颇或不完善。对外贸易结构的界定应该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客观实际国情基础, 从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主体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四个视角进行具体和综合研究。这一视角的转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20世纪30年代D.H.Robertson所讲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Engine for Growth) ”这一论断的内核, 以及《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的作者——法国历史学家Mantoux所认为的“对外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酵母”的真实内涵。

摘要: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都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观点, 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出发, 梳理了不同类型对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文献, 并做了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

[3]肖云.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对外经济的战略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 1994 (5) :15-19.

[4]徐玲.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 1999.

[5]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6]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

[7]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对外贸易结构 篇2

关键词: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工业制成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改变了我国经济、生活落后的现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我国自身的产业水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论是从我国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还是我国的贸易方式结构,或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来讲,都显示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贸易结构是指贸易中各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构成情况。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就需要用这个国家对外贸易结构来衡量。现在对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一项热门课题,大多从贸易结构的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背景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浪潮,我国不断地努力完善自身的贸易结构,加速经济的发展。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对外贸易的的制度发生了改变,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吸引外商投资,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为我国的贸易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我国的出口贸易。从各种商品的构成和附加值来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弱,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因其价值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量中各占的比例相比较,就能看出国家贸易结构的好坏。可以看出,贸易能够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贸易与贸易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国际形式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国际贸易日趋活跃的情况下,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率越来越大,更加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我国的贸易结构与同时期人均总值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自我更新完善。一是进口贸易结构的改变,工业制成品在进口贸易总量中的比例呈波浪形减少,1985年所占比重为87.5%,然后十几年都维持在80%左右,到就下降到了70%以下,到了20,工业制成品所占比率下降到了68.9%。二是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变,与进口贸易相反,工业制成品在出口贸易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长,1985年所占比重为48.6%,20就增长到了90%,到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达到了出口总量的9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从以上数据总结,不论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在进口贸易中比重的下降,还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在出口贸易中比重的增长,都说明了我国贸易结构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完善与提高(见图1)。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表示经济增长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以来,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地增长,同时说明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地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度量

经济增长的方式,我们需要用到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概率和总要素投入(TF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概率做比较。构造出了以下模型:用索罗总量生产函数Q=F(K,L,T),此函数的特征是规模收益不变。函数式中Q代表人均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总投入,L代表劳动总投入,T代表时间。希克斯中性说中讲到,利用原有的资本和劳动力,如果提高技术水平,就能够提升产品的生产。生产函数就变为了Qt=AtF(Kt,Lt),对此函数进行关于时间的求导,之后函数式的两边同时处以Q,就能够得到:

G=Ga+αGl+βGk (1)

(1)式可变为Ga= G-(αGl+βGk) (2)

(2)式中Ga为全要素生产率,G为经济的实际增长率,Gl为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增长率,Gk为经济增长,α、β分别给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产生可伸展的空间。得出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实际增长率减去实际投入的增长率。(1)式两边同时除以G可以得到:

1=Ga/G+(αGl+βGk)/G (3)

(3)式中Ga/G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实际增长率的`比重,记作SP;而(αGl+βGk)/G表示总要素投入在经济实际增长率的比重,记作SI。这样我们就可以来得出经济增长的判断标准。从函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抽象的经济增长基本模式(SP/SI表示生产增长率):

扩展增长型:SP/SI<1

中性增长型:SP/SI=1

进出口:对外贸易结构仍需调整 篇3

2013年进出口总额约53亿美元

“2003~2013年,10年13亿颗芯片,这是英特尔(成都)公司10年做出的成绩。”英特尔中国华西公共事务总监顾仪高兴地说。“不仅如此,英特尔与成都共同创造了中国速度,从2005年10月英特尔在成都出厂第一颗芯片,到2010年3月第4.8亿颗芯片下线,英特尔用了4年多的时间;而从4.8亿到2012年1月9日第10亿颗芯片下线,英特尔只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到2013年5月23日,英特尔第13亿颗芯片下线了。”

在全国和四川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下,英特尔(成都)公司进出口的情况如何?顾仪告诉记者:“2013年英特尔(成都)公司情况比较乐观,进出口总额约53亿美元,其中,进口33亿美元,出口20亿美元;英特尔西部分拨中心2013年进出货量是2012年的5倍。2014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市场需求为导向下与2013年持平。”

英特尔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强调带动行业发展与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顾仪说:我们期望英特尔在成都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希望能够带动成都IT产业的发展,使其稳坐西部地区的领头羊,在世界IT产业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今后,我们还将加快实施国家“智能城市”和“城镇化”建设目标,描绘计算机赋予的科技创新活力,展示未来教育、幸福养老、移动生活、健康医疗、智慧交通等应用新体验。英特尔期望与成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肖晓文(成都海关统计处)

1~11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

据海关统计,1~11月四川省累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8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7%,高于同期全国7.7%的整体进出口增速,扭转了此前连续5个月外贸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其中出口总值为379.4亿美元,增长8.9%,同期全国整体出口增长8.3%;进口总值为203.9亿美元,增长8.3%,同期全国整体进口增长7.1%。1~11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其中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进口总值列全国第13位。

11月当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较上月9%的增速显著提升,环比亦增长26.7%,单月进、出口值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较上月8.5%的增速大幅提升,环比增长34.9%;进口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较上月10%的增速亦加快,环比增长12.2%。

一般贸易增长,加工贸易下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激增。1~11月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52.7亿美元,增长14.5%,高于全省8.7%的整体增速,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6个百分点,占全省整体外贸的43.3%;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40.1亿美元,下降6.5%,拉低外贸增速3.1个百分点,占比为41.2%;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56.5亿美元,激增1.9倍,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6.9个百分点,占比为9.7%。

美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香港等新兴经济体贸易快速增长。1~11月四川与美国双边贸易额为105.7亿美元,下降8.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8.1%;与东盟104.4亿美元,增长36.4%,占比为17.9%;与欧盟86亿美元,下降5.2%,占比为14.7%;与香港44.8亿美元,增长82.2%,占比为7.7%;与日本33.5亿美元,下降18.2%,占比为5.7%;与韩国31.1亿美元,下降6.5%,占比为5.3%;与台湾省22.2亿美元,增长11.7%,占比为3.8%。

全省外贸以成德绵城市群为主,成都独占鳌头,另有7市外贸规模超过6亿美元。1~11月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以454.7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增长5.3%,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高达78%。同期,德阳外贸规模为31.3亿美元,增长13.6%,位列全省第二;绵阳为25.5亿美元,增长29.7%,居第三位。此外,另有乐山(10.2亿美元,增长16.3%)、自贡(9.5亿美元,增长15.2%)、广安(9.3亿美元,增长26.5%)、宜宾(7.1亿美元,增长2%)和南充(6.2亿美元,增长82.2%)等外贸规模超过6亿美元。

综保区占全省外贸逾四成。1~11月,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241亿美元,增长2.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1.3%。其中出口总值为143.2亿美元,增长4.6%,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园区出口116亿美元,双流园区出口27.2亿美元。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四川出口初级产品7亿美元,下降8.5%;出口工业半制品52.1亿美元,增长6.5%;出口工业制成品320.3亿美元,增长9.8%。四川初级产品、工业半制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关系为1.9∶13.7∶84.4,相较于去年同期2.2∶14∶83.8的该比例关系,工业制成品比重明显上升,初级产品和工业半制品比重下降,结构进一步优化。

1~11月四川出口以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合计240.3亿美元,增长5.6%,占全省整体出口总值的63.3%,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出口增长3.6个百分点。1~11月,四川六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7.2亿美元,增长18.3%。

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1~11月四川进口机电产品147.6亿美元,增长5%,占全省整体进口的比重高达72.4%,拉动全省整体进口增长3.7个百分点,主力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飞机、印刷电路和检测仪器等。此外,进口有机化学品10.5亿美元,增长19.4%;金属矿砂9.6亿美元,增长8.2%;农产品3.6亿美元,增长37.9%;钢铁2.5亿美元,锐减38.2%。

王小琪(四川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

需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从全年来看,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四川对外贸易需解决以下问题:

货物贸易占比高,服务业贸易占比低。四川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外贸占比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这也反映了四川产业结构的缺陷。

与欧美发达国家贸易占比高,与东南亚、东盟、俄罗斯贸易占比低。从外贸对象来说,四川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外贸放缓,总量占比高;与东南亚、东盟、俄罗斯外贸增长快,但是总量偏小,占比低。因此,四川在外贸对象上有缺陷。

成都外贸占比高,其他市(州)占比低。从四川省外贸区域结构来看,成都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高达80%左右,其它市(州)约占20%,这与四川省实施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不符,因此,全省外贸区域结构要进一步调整。

现阶段,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比较缓慢,反映到外贸上也需要一个逐步复苏的过程,这对四川省的外贸有一定的影响。从全国和四川来看,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下降,外贸放缓。另外,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外贸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包括四川省实施了一些反倾销、反制约的措施,这些也制约了四川外贸的发展。2014年,四川外贸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加快推进四川经济转型。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

实现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在进一步巩固传统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快开发东盟、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市场,使四川外贸对象进一步多元化,这样既扩大四川外贸的总量,又降低外贸的风险。

推进其它市(州)外贸发展。加快发展四川省内其它市(州)外向型经济,特别是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点带动外贸发展,进一步提升四川外贸的总量和质量,促进健康、协调发展。

对外贸易结构 篇4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增长奇迹。然而,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结构性的失衡, 这具体表现为消费和投资失衡、内需和外需失衡、三次产业发展失衡等方面。其中:由产业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对外贸易结构失衡, 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向强化作用, 进一步固化了中国的静态比较优势。也正是因此, 中国的外贸产业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打击, 而且还成为了众多发达国家实施“两反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一系列的迹象表明:中国的内外部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 它是减少贸易摩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2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2.1 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

第一, 在初级产品贸易领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指减少甚至限制资源类产品出口规模, 特别是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产品和战略性资源产品, 以达到提高出口产品整体附加值和实现资源战略性储备的双重目的。同时, 为满足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等资源的膨胀性需求, 应当加大对资源类产品的进口, 这样, 既可以缓解内部资源需求引致的巨大供给压力, 也可以进一步保持本国的潜在资源存量。

第二, 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对中国而言,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它是基于中国的大量廉价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的, 因而必须加以适度发展, 以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一。然而, 为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中国必须超越静态比较优势的禁锢, 转向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战略, 进而实现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所以, 中国要积极培育和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

2.2 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

第一, 进一步延伸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中国目前加工贸易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加工贸易产业链条过短, 加工质量和水平不稳定, 所以, 一方面要强化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和行业自律, 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 从而使加工贸易由浅加工变为深加工, 由劳动密集型变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通过升级加工贸易监管设备和手段, 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结转深加工的效率和提高加工贸易的便利化程度, 从而达到提升加工深度和延长增值链条的目的。

第二, 实现从加工贸易为主到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型。加工贸易的发展虽然有其客观必然性, 但从长远来看, 加工贸易本身的链条增值空间是有限的, 它并不能支撑一国产业的持续升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因而, 必须着力发展一般贸易。在中国, 大量企业都在从事着OEM (原始设备制造商) 生产和贸易, 俗称贴牌。虽然此种方式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但它令中国企业沦为了跨国公司的附庸, 仅仅在整个国际分工价值链中占据着低技术含量环节, 国际知名品牌严重缺失。因此, 为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品牌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必须依次从以OEM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向ODM (原始设计制造商) 过渡, 继而最终转型为以OBM (原始品牌制造商) 为主的一般贸易方式。

第三, 逐步取消加工贸易政策与一般贸易政策中的非对称性。目前, 制约中国一般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是加工贸易在税收政策方面享受了过度优于一般贸易的待遇。例如, 中国现行税收政策对加工贸易中国产料件采购的歧视直接导致了国产料件出口转内销现象, 并极大挫伤了国内原料工业生产的积极性并严重制约了其技术水平提升。故此, 必须逐渐消除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税收政策差异, 以此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一般贸易的发展。

2.3 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

自外资企业2000年和1996年分别成为中国出口主要力量和进口主要力量之后,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就与外资的发展和利用情况紧密联系了。然而, 由于引资初期过分强调规模而忽视引资质量, 导致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外资企业大多仅是利用了中国廉价劳动力或淘汰本国的落后与高污染产能, 而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未本质改观。此外, 对外资企业的过度依赖会使中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抗风险和抵御能力不强, 以2009年为例, 外资企业贸易额的剧烈下降印证了这一观点。对国有外贸企业, 其效率和制度上的种种缺点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正是历年来贸易份额持续弱化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2009年, 贸易额波动幅度最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民营外贸企业却异军突起, 其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优于国有贸易部门和外资贸易部门, 而且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民营贸易部门创造了出口下降幅度最小和进口不降反升的奇迹。因此, 必须加速实现贸易主体结构的民营化, 这就要求:首先, 要加大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力度, 因为历史经验表明, 保护财产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可以避免大量的资本外逃;其次, 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从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助, 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进出口配额申请上的非同等待遇, 要鼓励民企投资于高科技产业, 建立投资风险基金, 进行全方位配套服务, 以促进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再次, 政府应当继续积极转变职能, 从管理者角色走向服务者角色, 为具有实力的高技术和大型民营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贸易便利化, 通过提供有价值的贸易信息和便捷的通关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最后, 政府应改善投资环境, 发展融资担保机构、企业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 改善社会信用, 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畅通民企融资渠道, 发展民营银行, 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使其能够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 能及时得到制度、技术、信息及金融等方面的实际支持。

2.4 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

第一, 调整贸易区域结构, 实现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在中国贸易市场的开发与拓展战略方面, 首先, 要不断巩固传统市场,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克服贸易壁垒, 努力通过双边协商打破发达国家对华的关键产品出口限制以减少贸易失衡;其次, 要在深入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 加强对新兴市场, 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发力度, 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那些最具有潜力的市场, 从而使中国贸易区域结构形成合理的、层次分明的多元化布局, 以此降低市场风险。

第二,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有差别的贸易发展策略。在对发达国家进行的进出口贸易中, 要以商品结构优化为基本前提, 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主导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主导的过渡;而在对新兴市场进行的进出口贸易中, 要根据其市场需求状况以及中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开发出能够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贸易产品, 同时实施相对灵活的贸易政策。

第三, 积极而广泛地融入区域性贸易组织和开展自由贸易合作。通过与具有地缘优势且产业互补性较强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 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贸易创造效应,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对个别市场的过度依赖, 从而减少贸易失衡引起的贸易摩擦。同时, 亦可以借助于区域贸易组织的多边力量对抗来自区域外部的贸易摩擦。

3 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

第一, 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 其在吸纳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但是, 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属于过剩产品, 这正是中国近些年来频繁遭遇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所在。同时, 根据Krugman的研究成果, 一国或地区不能完全放弃比较优势原则而集中发展本不具优势的产业, 因为即使短期中能够使劣势产业出口增加和实现发展, 但长期中将不利于该国或地区的发展, 甚至会损害其原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 中国应当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适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即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发展。政府则应当通过为该类产业适时提供必要的产品和产业信息以及技术和政策支持, 来实现其产品质量和产品种类的优化升级。

第二, 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由于中国工业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 因而技术水平不高, 工业结构对贸易结构的优化作用不强。面对发达国家产业的国际化转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隆国强认为,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首要机遇就是引进高附加价值活动, 促进产业升级。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是实现升级的重点。在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中, 应当避免过度的重化工业倾向和只重数量的引资倾向, 即在工业优化升级中不考虑资源和环境代价, 也不考虑引入外资的质量层次。就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它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但中国此类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因而必须以其为先导, 积极进行培育和支持。现阶段, 政府应当对科技水平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综合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扶持发展。

第三,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实现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由于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严重滞后, 甚至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差距, 因此, 必须尽快完成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从而提升其发展层次和效率, 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此, 应当做到: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 改组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 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Baxter M, Kouparitsas MA.Trade Structure, Industrial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J].AmericanEconomic Review, 2003, 93 (2) :51~56.

[2]Helpman E.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J].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 1999, 13 (2) :121~144.

[3]Khalafalla K, Alan J.Webb.Export-led Growth and StructuralChange:Evidence from Malaysia[J].Applied Economics, 2001, (33) :1703~1715.

[4]Kim Song Tan, Hoe Ee Khor.China’s Changing EconomicStr uc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Patterns ofTrade, Production and Integration[J].China&WorldEconomy, 2006, 14 (6) :1~19.

[5]黄泰岩, 张培丽.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J].经济学动态, 2007, (2) :11~15.

[6]姬沈育.优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分析[J].经济经纬, 2001, (2) :59~62.

[7]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5~6.

汉字结构与对外汉字教学 篇5

摘要:

汉字不同于线性排列的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平面图形文字。汉字是由笔画或部件按照一定的数量、度量和空间配置,构成结构单位,再将结构单位按一定的布局搭配成字。而汉字部件和字形复杂多样,所以汉字内在结构的复杂性很高.留学生要学好汉语, 就必须通过汉字这一关。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汉字教学中应强调对汉字结构的讲解,分析构字部件的意义和构字部件的搭配习惯,以使留学生掌握辨识和记忆汉字字形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汉字结构方式 ;汉字特点 ;实验 ;留学生 ;教学

一引言

1.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受到与汉语教学同样的重视,汉字难学、汉字难教并不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轻视或者避开汉字教学的理由本文从汉字结构的特点出发,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应注意的内容,来提高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 并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学习学好汉语。2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研究,学者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汉字造字的理据性上,即通过汉字的音、形、义的理据性来进行汉字教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这里介绍几种国内较具启示意义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1)“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

系联法教学是在学习者具备一定认字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形似而联、音近而联、因义而联的方式,以旧带新,因同辨异,从而揭示规律,加强记忆。系联法的论依据有两个:一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字说”理论;二是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成人的机械记忆能力不如儿童,但理解记忆能力远远高于儿童,系联法正是利用汉形义在一定程度上的理据性,有利于成人汉字的习得。但系联法汉字教学有个前提,即学习者须掌握一定的汉字知识,通过具有相似性汉字的对比和辨析来加强字的记忆,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系联法既可以用于生字的教学,也可以用于学期末汉字的复习和巩固,但是只适用于初级以上程度的学生,对于零起点的初外国留学生,很难采用这种汉字教学方式。

(2)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方式“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固然不符合汉字教学的规律,但汉字独立设课也不是解决汉字教学问题的最佳选择。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跟精读课一体、相对独立、长期”。针对目前通用对外汉语精读(或综合)教材在汉字教学处理上的特点,王汉卫认为应该从精读课里预留出汉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克服传统精读教材处理汉字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精读课框架内汉字教学的新构想。这种汉字教学的构想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以精读课为依托,二是汉字内容相对独立,三是汉字内容贯穿于初、中、高三个学习阶段。这种方法主要从宏观的教学结构来探讨汉字教学的路子,着眼汉字教学的整个体系,不再单单局限于就汉字本身的特点讨论汉字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从整体设计上来考虑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实施。(3)其他方法

对于汉字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成果,但相对于前两种来说,系统性有所欠缺,多为利用汉字的某一类特点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如根据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教学,象形字可强调用图画的形象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会意字与指示字可通过意义的理解来讲解,形声字可利用其形旁与声旁的联系进行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或者利用汉字的结构进行教学,从独体字到合体字,根据合体字不同的结构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半包围结构对汉字进行分类,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等等。这些方法充分利用了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汉字的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操作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选用不同的汉字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对外汉字教学仍处于滞后的状态,有关汉字与汉字教学的论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很低。汉字教学也缺乏总体设计,更缺乏适用的教材。

3研究意义: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拼音文字相比, 汉字自有特点。留学生要学好汉语, 就必须通过汉字这一关。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西方学生来说, 汉字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一种文字形式, 觉得写汉字就像画画儿一样, 而且特别难记, 往往是记住了读音不认识汉字, 或者记住了汉字又读错了音, 如“青、清、情、请、倩”这几个字, 样子看起来差不多, 但它们的读音和意义却都不一样, 这让留学生很迷惑, 要分清楚它们就更难了。再比如“赢、羸”,“颐、卧”, 留学生看到它们更是头疼。确实, 有的汉字形、音、义联系并不大, 再加上汉字数量众多, 笔画、结构也很复杂, 这就使外国留学生觉得难上加难。其实,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一个系统,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 并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 识记起来就不那么难了.二、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 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中华民 族发展至今, 汉字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是与其自身的特 点分不开的。

一字一形, 结构复杂

汉字对应语言, 一个字一个形体, 字与字之间个性十分突出, 易于辨认区分。汉字的形体千姿百态, 笔画多, 曲折多, 在写汉字时, 常常要写很多笔, 但看起来却整齐美观, 给人视觉印象深刻, 尤其是在阅读时能一目了然, 清晰可辨。汉字的结构多种多样,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 有的是由几部分合体字组成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等。虽然汉字一字一形, 但是相近字也很多, 例如“戊、戌、戍”, 一时也很难分清。(三)以形声字为主, 数量众多

汉字的数量众多,《康熙字典》中收楷书汉字47035个,《说文解字》收汉字9353个, 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字7000个。从构造方面看, 汉字的构造方法是 传统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其中形声字的比例最大。冯丽萍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2905个汉字的形声字进行了封闭性统计, 确定1920个形声字, 这些形声字占《大纲》中全部2905个汉字的66.1%。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 形旁标注了字的意义类属, 声旁标明了字的读音,因此,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形旁、声旁, 就能从字的声旁知道字的音, 从形旁知道字的义。将音义结合就可以做出判断, 这是汉字的规律, 也是汉字易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的特点。三汉字的结构方式

在现代对汉字构造的理论中, “六书”说的影响最为巨大。但是现代学者认为这套理论有许多不完备的地方, 因为“六书”说是由战国至秦汉时的学者提出来的, 主要用来分析小篆的形体。但是, 由于汉字由秦汉到现在, 经历了隶变、简化等各个阶段, 这种理论运用到现代

汉字中, 并不完全适用。所以, 现代的学者们提出了新的汉字构造和分析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汉字字型以部件为核心, 共有三个层次, 即: 笔画、部件和整字。这叫作部件分析法根据部件分析法的界定, 在研究现代汉字的构字法时, 人们把构字法分为了7 类:

1、独体表意字: 由单独的一个意符构成, 从形体上能知道它的意义, 这类字在现代汉字中很少, 例如:凹、凸、丫;

2、会意字: 会意字是合体字, 一般由两个意符组成。有的来自古代的会意字, 以形会意, 如:从、伐、库;

3、形声字: 合体字中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字四.构字是形声字。例如: 懊、枫、湖;

4、半意符半记号字: 这类字中有不少本来是古代的形声字, 由于音符不能准确表音, 而字义古今没有很大的变化, 就变成了半意符半记号字。如: 布、蛇、灿;

5、半音符半记号字: 这一类主要来自古代的形声字, 由于意符不再表意而形成。如: 球、诛;

6、独体记号字: 主要来自古代的象形字。由于形体的演变, 古代的许多象形字已经不再象性。例如: 日、月、手;

7、合体记号字: 古代有些象形字, 经过变化不再象形, 成为合体记号字。如: 角、龟、它。我们看到, 在以上所列举的几种现代汉字的构字方法中, 我们又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 独体字与合体字。事实上,根据统计,在现代汉字中独体字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根据贺九盈、胡双宝等主编的《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汉字形体结构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 的方位关系来分, 汉字的结构可分为14 种, 并做出了相应的统计: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 单体字(独体字)所占比例是非常小的, 而左右、上下、包围、包孕等具有对称结构特征的字数却占了总统计字数的95% 以上。从构字法的7 种类型看, 除了独体会意字和独体记号字是单体字, 占所统计汉字数的2.19% 和4.75% 四汉字结构对留学生掌握汉字能力的调查 1实验设计

采用熟字、生字两类汉字,每类汉字又分为上下结构字、左右结构字、包围结构字三种方式。因变量为被试对各种结构方式汉字的识别成绩。

2实验对象

西安地区的十名留学生 3实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汉字信息字典》的上下、左右、包容和嵌套四类结构分类模式,因为这四种结构是现代汉字结构的基础。研究显示,在四类结构中前三种结构方式占汉字总数的95.22%。分析证实,留学生所掌握的字形也是以上下、左右、包围三种结构为主,因此,本实验着重研究留学生对这三种结构方式汉字字形的识别。实验选用了笔画在4-12画之间的留学生熟识的和陌生的汉字各36个为识别实验用目标字。熟字和生字均包含上下、左右、包围三种结构方式,每种结构方式的实验字为12个。另外选用72个熟字和72个生字为实验用于扰字,干扰字与目标字为形近而音异的字,以免在字形识别中受到汉字读音的影响。实验用字采用4~6画、7~9画、10~2画三个笔画段内的汉字,因为容易观察之字笔画在1~10之间,笔画11~15之间有易观察者,亦有难者,视其字形之组织以为定。另外,实验用字全部由2~3个部件构成,因为汉字合体字绝大部分是由2~3个部件构成,其构成数约占合体字总量的70%左右。

4实验程序

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与留学生轻松交谈,以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先做练习。请留学生看清楚最先出现的一个汉字,然后,从随后同时出现的三个汉字中迅速指出刚刚看到过的那个汉字。如“旦”,显示时间为1秒,随后拿出三个汉字(其中一个为刚出现的目标字,另外两个为结构方式和笔画数相当的非目标字),如“目旦且,展示时间仍为1秒,要求被试在1秒内指出刚才出现过的汉字。36个熟字的识别测验。5实验计分

被试在1秒内正确指出一个目标字,记1分,在1秒内没有正确指出目标字,记0分。根据上下、左右、包围这三类汉字结构方式,生字识别测验和熟字识别测验都分为三个分测验分数,每个分测验的最高分数为12分 6结果

结果表明,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三种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留学生对上下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分别显著高于左右结构的熟字识别成绩和包围结构的熟字识别成绩。而左右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与包围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留学生在汉字识别中,相对于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的熟字而言,上下结构的熟字最容易被识别。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留学生对包围结构方式的生字识别成绩分别显著高于上下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和左右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而上下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与左右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留学生在汉字识别中,相对于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生字而言,包围结构的生字最容易被识别。

形近字也最多,被试容易错将“没、话、准、谈”辨识为“设、活、淮、淡”,导致左右结构熟字的识别成绩较低;包围结构汉字的整体性虽然较强,但因其笔型的结、交、转、合相对复杂,因而导致留学生左右结构熟字识别成绩也较低。

7讨论:

1)汉字结构方式对留学生熟字识别的影响

熟字实验结果表明,留学生对上下结构熟字的识别成绩高于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在熟字识别中,由于被识别汉字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他们在识别时更倾向于采用整字识别的方法。此时,被识别汉字的笔画或部件的空间关系应该对学生整字识别起关键作用,即笔画的适度相离,比笔画的相接或相交更容易分辨。因为笔

画相离时,字形的离散度相对较高,通透性也相对好些,因而更容易识别;而笔画相接或相交,离散度自然就低些、通透性也差些,因此在感知汉字的细节时就容易出现偏差,造成识别错误。就熟字的三种结构方式而言,在同等笔画数条件下的整字快速识别,字形的离散度对汉字识别有促进作用。相对而言,包围和左右结构的字因笔画大多相交或相接,因而通透度较差,细节部件或笔画不易观察,因而容易产生识别错误;而上下结构汉字的笔画或部件大多相离,通透性较好,更便于快速而准确的感知和识别,所以识别成绩也相对较好。此现象与留学生感觉速度慢、观察粗泛的知觉特点相吻合。其二,由于左右结构占汉字总字数比例最高,为64.93%,因而其形近字也最多,被试容易错将“没、话、准、谈”辨识为“设、活、淮、淡”,导致左右结构熟字的识别成绩较低;包围结构汉字的整体性虽然较强,但因其笔型的结、交、转、合相对复杂,因而导致留学生左右结构熟字识别成绩也较低。

2)汉字结构方式对留学生生字识别的影响

生字实验结果表明,包围结构方式生字的识别成绩分别显著高于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分析发现,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留学生在识别生字时,容易倾向于采用识别生字某一熟悉部件的方法,即识“半边字”。例如,识别“凼、叵、毡、逅”字,他们多是以“水、口、毛、后”等构字部件作为识别基准,而在识别“讦、杪、洎、桧、悌、浜”则以“干、少、自、会、弟、兵”等构字部件为识别基准,因此在生字识别任务中,学生更倾向于察看他们所熟悉的部件,而不是审查整个字。这种识别方法反而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虽然,上下结构生字的大部分部件也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是,由于这些字的结构层次关系比较复杂,如“茔、荼”等字甚至可看成是三个部件的叠置,而“恣”则是由三个部件采用左右和上下混合的结构方式构成,这使学生很难在1秒钟内弄清被识别汉字的构成方式和部件特征,因而影响了识别成绩。其二,在包围和左右结构的字形识别中,有许多部件是被试能够直接称呼的,而能够称呼的部件有利于学习者记忆和再认,所以学生在识别生字时大多采用了能够被称呼的那个部件,而这种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包围结构和左右结构生字的识别难度。而在识别上下结构的生字时,像“弁、茔、宦、荼”几个字去掉“一”、“艹”和“厶”偏旁,剩下的“丹”、“臣”、“余”部件是学生无法称呼的(学生大多不认识“臣”和“余”),因而影响了准确的识别与记忆。其三,部件在字形中的空间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识别的速度和记忆。一般认为,汉字各部件所占空间比例如果均衡则有助于被试视觉性知觉与记忆,而生字中的包围和左右结构的字占据主要位置的部件绝大多数是学生熟悉或较熟悉的,因而对学生的视觉刺激较强烈,有利于促进他们快速识别和记忆;上下结构生字的主体位置则较庞杂,边界也不够清晰,这也可能是导致被试上下结构生字识别成绩较低的原因之一。

五汉字结构方式对实行对外汉字教学的几点启示

1.利用汉字结构对称性的特征。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是非常难的。因为中国的文字系统与大多数留学生的文字系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中文是表意的文字, 而大多数留学生的母语是表音文字。这在根本上决定了留学生在学习中文时应当采取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如对于“家”不单是去“识记”“家”这个字, 而更要去懂得“家”是房子中养了猪的地方。首先, 在教学时, 可以告诉学生, 汉字的数量是有限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规定初级阶段对汉字的学习“学习汉字等级大纲规定的甲级字和乙级字1600 个, 讲授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和书写规则, 分析常见汉字的基本组成要素。掌握率为90% 以上。”汉字教学中, 除了少量的独体字以外, 大量的汉字是由各个部件由不同的对称结构方式构成的。让学生理性地认识汉字的基本构成规律,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有序的、理性的基础。可以避免学生在开始学习时产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那么什么是有序的、理性的呢?“看到一个汉字, 能够从它的部件联想到它的读音和意义, 知道他代表的是什么语素, 这样的字叫有理据。”有序的、理性的基础, 就是知道汉字的构成是有道理的, 并且

是有规律的。他是一有左必有右, 有上必有下, 有外必有内的文字构成系统。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型构成, 可以有两个层次:其

一、形声字(包括半意符半记号字和半音符半记号字)。告诉学生哪一个为音符, 哪一个为意符。例如“湖”字, 他的音符为“胡”,意符为“氵”。那么这个字跟水有关, 读音为h.., 与音符“胡”一样。固然, 有很多形声字随着历史的沿革, 读音与音符并不一致, 如上面列举的构字法中的半意符半记号字, 对于这一类字,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音符变化的沿革, 如“江”字, 实际上, 它的音符“工”字的字音从古到今发生了变化。如此做的同时, 也让学生对汉字的变化发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把这种内在的联系告诉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记忆一定是有帮助的。其

二、会意字与合体记号字。这一类字大多与象形有关, 教学时, 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给出其字的象形, 然后做出解释, 如对“从”字的教学, 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人”在一起的象形, 表示的就是两个“人”在一起, 并且向学生解释“从”的本意是“二人一起行走”。事实上, “从”的本字是, 但是, 在教学中,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且记住一个字, 实际的文字变化可在课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样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 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当然, 并不是每一个字都允许我们有时间进行这样的分析教学, 但是, 这样的分析主要是告诉学生, 汉字的构成是对称的、有序的。南京师范大学肖奚强教授在2002年第二期《世界汉语教学》中, 提到外国学生汉字偏误中学生减损意符的问题, 我想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忽视了汉字的对称结构性特征。但是,在强调汉字的对称结构时, 我们不能忘了一定要加强汉字的部件教学,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部件的含义, 同时也要注意提醒学生, 对称只是一个对大部分汉字的归纳, 并不是每一个汉字都具有这一特征。其次, 对称性可以体现在教学生写汉字的过程中。很多留学生初学写汉字时, 无法掌握汉字的结构, 有时把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写得左高右低,或是把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写得头重脚轻。笔者的一个新西兰学生曾说: “我写汉字, 简直就像在画画一样。”我肯定了他的这种说法, 因为汉字本来就是从图形变化而来的。这个特点实际上对我们教学是一个有利的影响,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 写汉字就是在画一幅画, 但是要掌握画画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掌握对称。在写字时有一个全局的观念, 把一幅画的结构掌握好, 注意了左右, 或者上下, 或者内外的对称关系, 写出的字也可以比较工整了。很多学生写“好”字时, 会写成这样, 一个留学生写的“好”字实例, 如“女子”就失去了这个字的对称, 如果我们在教学生写字时, 让学生注意左右的对称性, 那么, 学生至少会注意左右高度要一致。而告诉学生始终要把每一个汉字看成一幅整体的图画,“好”字看起来就不会再像“女子”二字了。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合体字, 而且也适用于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左右平衡, 上下结构的字要求站得稳, 而独体字也需要写出来后站得稳, 因此, 写独体字时, 字的两边角也要求对称。提醒留学生在写字时注意, 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 在学生自己平时认字的时候, 对称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我们刚才说到汉字的表意性质, 当学生习惯于汉字的这一特征后, 在阅读或是自己识字的过程中, 就可以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来猜测某一字的读音和意义。例如, 学生已知道“月”为意符的字表示与“身体”有关, 在遇到诸如“腕”、“肘”甚至更难的“腿”等字时, 就可以大概得到这个生字的意思与身体有关, 大大增加了阅读的兴趣。又如“王”字, 如果学生知道了带这一个意符的字与“玉”有关, 那么, 在阅读一些文章时, 就不会因为某一个字不认识而被打断, 那么,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实际上, 我们中国人在学习中文时, 教师也或多或少地介绍过这些部件的知识, 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识字能力。我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告诉留学生我们的这种思维习惯, 让他们以我们的思维习惯来学习我们的东西,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2主张让学生先掌握500个构词能力强、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并打好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基础。然后以基本字带字,如由基本字“ 方”可带出“ 房、访、放、防”, 或者以偏旁部首带字, 如由偏旁“氵”带出“河、滴、洗、游、江”。

3充分地利用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汉字独体字少,合体字多;在合体字中,形声字最多。据有关研究统计,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是:形旁标义,声旁标音,如:方——访、纺、芳、肪、舫、坊、房、妨、防、放、仿、钫等一组字,在字形结构上大都有基本字(声旁),基本字加偏旁部首(义旁),就构成新的合体字。这就是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这种构字特点使汉字易于学习、掌握,是汉字的优越性。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中,集中识字较充分地利用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克服方块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的弱点,化难为易,把十几个形声字放在一节课学习。这样,儿童在掌握了汉语拼音、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含少量合体字)和偏旁部首之后,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按规律成串地认知汉字。例如教学“根、跟、恨、狠、很”这一组生字,因为规律明显,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留学生理解了这些字的左边是形符标义,右边是声符标音的规律,就能作出如下分析:“根”字,一根木头,所以是“木”字旁;“跟”字,当“跟着”讲,因为用脚跟着走,所以是“足”字旁;“恨”字,可恨的恨,所以是竖心旁……。这样识字,为留学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心理条件,便于产生学习迁移,简化留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3采用观察汉字结构对比的方法。比如“日、曰”、“未、末”等, 这些字都是留学生学习中常常忽视的。笔画上的细微差别, 多一笔少一笔, 或者长一点短一点都可以形成不同的汉字。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 既可以提醒留学生注意这些易错的汉字, 也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六结尾

由此得知:第一,要加强留学生空间知觉训练和注意力的培养。结合留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强调空间知觉的先期训练和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分辨力。构字部件所占空间位置的比例留学生识别汉字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应加强对汉字笔画或部件空间关系的观察指导和讲解。第二,应重点帮助留学生辨识、记忆字形。在未来的识字教学中,应重点帮助留学生辨识、记忆字形。在低年级阶段应着重强调笔画和基本结构,以使学生熟悉笔画并对字形基本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便于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基本字形;到了中高年级,在其具有了一定字形结构认知的基础上,多采用部件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以提高对相近字形的辨识能力。第三,应特别注意对左右结构字形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留学生对不同结构方式汉字的识别具有自身的特点:即识别熟字时喜欢采用整体识别、整体识记的方法,而识别生字则喜欢采用部件识别、部件识记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识别方法,左右结构的识别成绩都不是最高的。这说明,虽然左右结构的汉字是最多的,但其结构方式也是最为复杂的,而对留学生而言识别组合关系异常复杂的左右结构汉字难度较大。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左右结构字形的分析和归纳,强调左右部件位置的搭配方式和意义,强调形声字声旁的读音作用,以使留学生在学习某一生字的初始就建立正确的字形方位意识。所以空间知觉、构字部件所占空间位置比例等因素对留学生识别汉字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加强留学生空间知觉的训练,让其更全面地掌握辨识、记忆汉字字形的方法。参考文献

[1]吕必松1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论[M]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1 [2]吕必松1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1 [3]北京师范大学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2004 年8月第3 期,作者刘建梅

对外贸易结构 篇6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劳动生产率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江苏东南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9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50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较1978年增长了327.64倍。①虽然苏州是地级市,但其经济发展速度、现代化程度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位于前列。2010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均列江苏省第一,其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位。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的对外贸易取得了瞩目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促使苏州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优势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1. 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随着苏州经济的不断发展,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升级,其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资料来源:《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从图1可以看出苏州产业結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其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从1991的15.21%不断下降直至2010年的1.69%,下降过程中趋势逐渐减缓。而其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波动中,2004年开始所占比重出现缓慢下滑,但整体上比值一直维持在50%至70%之间,相对稳定。反观第三产业,自1991年伊始,基本上保持了上升的状态,并且是增幅最大的一个,其比重优势正在逐渐显露出来。这些数据说明了苏州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改善、调整、升级的过程。

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状况也与就业密不可分。如果从产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可以通过计算三大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研究苏州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a=(Yi./Y)/(Li/L),其中Y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Li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员数,L表示总就业人员数。③

资料来源:《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大于1,这也符合通常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大小。第一产业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从1991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先后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的过程,经济的二元性呈现出不断减弱的趋势。即使经济的二元性结构有所好转,但是却依旧显著。毕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表1表明,加入WTO以来,苏州市的外贸依存度惊人增长,近几年来基本都在200%左右,苏州市依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外贸对于苏州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苏州对外贸易在过去十几年间飞速发展。在此期间,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苏州的进出口贸易国较为集中,进出口额较前一年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随即又迅速反弹,出现大幅增长。苏州市历年来一直都处在贸易顺差的状态,出口相较于进口更加强劲,但是如此之大的贸易差额也表明苏州的产业结构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如果对国际市场依赖太大,风险必定较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而从对外贸易结构上看,2010年苏州进出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76.16%和58.75%,都超过了总量的一半,其第二、第三产业确实在三大产业的比重具有绝对优势,这也是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苏州的对外贸易依旧以加工贸易为主。

3.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模型的建立

为进一步研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1995—2010年苏州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对外贸易状况,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状况等都会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忽略这些因素并不恰当。本文参考曹文斐④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产业:ln(YiS)=Ci0+Ci1lnY+Ci2lnE

ln(YiS)=Ci0+Ci1lnY+Ci2lnI

第二产业:ln(YiS)=Ci0+Ci2lnN+Ci2lnE

ln(YiS)=Ci0+Ci2lnN+Ci2lnI

第三产业:ln(YiS)=Ci0+Ci1(lnY)2+Ci2lnN

+Ci3(lnN)2+Ci4lnE

ln(YiS)=Ci0+Ci1(lnY)2+Ci2lnN

+Ci3(lnN)2+Ci4lnI

其中,YiS表示苏州市第i产业生产总值(亿美元),Y表示苏州市人均GDP(元),N表示苏州市就业人数(人),E表示苏州市的出口额(万美元),I表示苏州市的进口额(万美元)。

(1)对外贸易与第一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2010年其总就业人数仅占苏州市总就业人口的5%,所以在进行回归时,省去了就业人数的对数这一变量。

注:表格中第一行数据为回归系数,第二行数据为T检验值。

表2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负相关关系,随着出口额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会不断下降。事实上,苏州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上,其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自然地挤压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于是资金、劳动力便不断从第一产业流出转移,产值下降。

另一方面,实证结果中进口额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F检验,表明其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推断,虽然进口的初级产品大于出口,但是对其产业的发展并没有造成实际性的冲击。

(2)对外贸易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看来,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约60%的岗位都在为第二产业而服务,因此选取了就业人数作为进出口额以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根据实证结果(表3),出口额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当出口额增加1个百分点时,第二产业产值相应增加0.43个百分点。统观苏州的出口结构,2010年,机电产品占了76.16%,面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不断增长,极大了开拓了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带动了其产值的增长。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作为苏州的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跟随着产品出口进行着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出口至各国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所以出口企业就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以求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产品,这种被动地产品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苏州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苏州的进口额虽然也与第二产业产值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其影响程度并不如出口来得明显。产品进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相对较慢,通过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机器,能够产生一定的技术外溢,以研究和复制为手段直接提高苏州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但是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注重核心技术的保护,不会轻易将核心技术出售给别国,所以这种缓慢的技术外溢渗透基本都是中低层次的,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苏州产业的技术水准,再完成产业升级。

(3)对外贸易与第三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该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通过服务的方式生产出非物质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的多种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开始逐渐吸引人们的关注,其就业人数如今为35%,吸纳了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情况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多次试验分析之后,最终选择了人均GDP、就业人数和进出口贸易额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从实证结果(表4)来看:苏州市的对外出口和第三产业产值有正相关关系,出口增加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就会增加0.20个百分点。通过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与之相连的国内运输业、保险业也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推动,进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进口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就相对小得多。

4. 对苏州产业结构的深入分析

从以上的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相连,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在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苏州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过程中,依然存在許多问题。

首先,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严重脱节,表明苏州市农业的生产率较低,需要进行改善和提升。农业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不应以削弱第一产业为代价。

其次,随着对外贸易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开始弱化。但是传统产业并不等于底端产业,对于新的贸易增长点和传统优势必须两头兼顾,如果忽视传统产业产业提升的必要,产业结构就会向极端化发展,资源禀赋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

最后,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十分滞后,缺少高增长、高效率部门的带动,经济前进的动力会大大减小。任何一个发达的城市、国家其服务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苏州一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落后于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

5. 对策和建议

5.1挖掘传统优势产业潜力,通过采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改造提升、继续发展。逐步树立自主品牌,将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出口效益。通过稳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时俱进地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进行技术改造,调整淘汰劣势产业。

5.2提高本土民营企业的实力,打造具有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的的企业。特别是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上,应该向深加工和成套设备方面转变,一步步改变外资企业在苏州出口贸易中所处的绝对主导地位,建设具备龙头地位的规模型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

5.3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继续调整优化商品结构和市场布局,形成新兴产业。科技的进步会促进企业技术成熟、产业升级加快。要把高新技术渗透到优势产品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成长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保持贸易增长,以出口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改进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培养与吸引服务业人才,如今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苏州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给予优厚的条件,大力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建立与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结构。

5.4政府合理地引进外资,设立门槛,有选择性地对本地产业进行合适的补充和落后企业的整合,适度控制劳动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将重心放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注释:

①2011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sztjj.gov.cn/Info_Detail.asp?id=19543

②2011苏州统计年鉴[OL]http://www.sztjj.gov.cn/tjnj/2011/ml.htm

③嵇正龙.江苏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3)

④曹文斐.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29-33

参考文献:

[1]吴进红.对外贸易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04).

[2]刘希宋,邱瑞.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动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04).

[3]候旭.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J].经济论坛,2009(17).

[4]石冬莲,任长龙.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09(11).

[5]陈建华,马晓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11).

[6]冯瑞.新形势下苏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1(07).

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篇7

从整体上来看, 宁夏对外贸易在1990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的2000年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 1990年为405百万人民币, 到2011年高达14765百万人民币, 是1990年的36.5倍。从贸易顺差角度来看, 1990年贸易顺差为328百万人民币, 而2011年高达5903百万人民币, 是1990年的18倍。期间虽然2002年和2009年两年出现了对外贸易发展的萎缩, 当到第二年迅速回升。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了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

2 宁夏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演变

从进出口结构来看, 1990~2011年宁夏对外贸易出口比重不断波动下降, 而进口比重不断波动提高, 1990年宁夏对外贸易中, 出口比重高达90.39%, 进口只占9.61%;而到2011年出口下降到69.99%, 进口上升到30.01%。在这二十一年间, 进口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达40.31%。从长期的趋势来看, 宁夏对外贸易的进口比重应该还会继续上升, 出口比重继续下降, 贸易顺差会不断缩小。

3 宁夏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演变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对外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关系, 反映了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分工地位等。由于进口商品资料来源的限制, 本文只分析宁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 宁夏出口商品结构中, 工矿产品比重在经历了1990~2000年的不断上升后, 在2001~2009年稳定在80%左右, 而农副产品比重和轻纺产品比重则在经历了波动下降后也相对稳定, 其中农副产品比重下降较大。因此可以看出, 在宁夏出口商品结构中, 工矿产品比重可能还好稳中有升。

4 宁夏对外贸易主体结构演变

从1990年以来, 宁夏外贸主体机构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 形成了目前的国有、民营与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总体来说, 这20多年来, 国有企业比例在下降, 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民营企业在宁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拉动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图4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在不断优化, 2000年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83.72%, 此后持续下降, 到2009年为50.66%;集体、民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额比重从2000年的2.46%飞速提高到2009年的30.91%, 约占据了净出口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外资企业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则从2000年的13.4%增长到2008年的29.1%,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为18.43%。虽然在宁夏对外贸易主体中, 国有企业还占据半壁江山, 但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不断扩大, 外资企业、集体及民营企业等其他主体的不断壮大, 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 不同外贸主体企业平等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由此可以看出, 未来国有企业在宁夏外贸主体中的地位还会不断下降, 而其他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地位则会逐步上升, 这使宁夏外贸发展保持了持续的动力。

5 宁夏对外贸易方式的演变

对外贸易方式有多种, 但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及其他形式。一般贸易是指在一国或一地区有净出口经营权的各类公司、企业单位, 进行单边进出口的贸易;而加工贸易则指使用进口材料在一国或一地区进行加工, 再将产成品出口所发生的进出口贸易, 有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从图5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方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一般贸易比重很高, 加工贸易比重很低。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2000年一般贸易额占全区总贸易额的81.10%, 到200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97.46%, 而加工贸易在2000~2003年期间逐渐从17.34%上升到28.72%, 之后在2004~2009年间从28.72%迅速下降到2009年的2.37%, 从2006年以来, 加工贸易始终在低谷徘徊, 保持在5%以下。宁夏加工贸易如此低下, 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 但宁夏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 发展加工贸易符合本区实际情况。这种贸易方式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未来应适当增加加工贸易比例, 这对宁夏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又有利于宁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还有利于推动宁夏外贸经营权体制的改革。因此, 宁夏政府应积极制定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大力开展低耗能、低污染商品的加工贸易。

6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结构正逐渐走向合理化、科学化。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出口比重过高, 进口比重过低;出口商品中以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商品为主, 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很少;外贸主体中, 国有企业还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集体及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加强, 但还是相对较弱;在外贸方式方面, 一般贸易所占比重非常大, 而加工贸易很少。

摘要:本文分析了1990~2010年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对外贸易结构主要包括宁夏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对外贸易方式。本文主要分析这些指标及其演变过程, 以期能更深入了解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及趋势。

关键词:宁夏,对外贸易,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扬波.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 2012 (11) .

[2]牛津超.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外资, 2012 (10) .

[3]马颖, 李酣.中国外贸产业结构变迁与国际竞争力演化的经验分析[J].当代财经, 2011 (1) .

对外贸易结构 篇8

(一) 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 区域寻求经济增长的动力优先考虑开拓外部市场, 出口直接获得区域外部的资本要素, 资本流向影响区域内部产业的调整方向, 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谷永芬、洪娟 (2011) 认为, 区域的外部经济通过对外贸易结构来表现, 对外贸易反映的是区域资源禀赋状况与区域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活动产生的规模效应有益于技术进步积累, 从而强化对外贸易结构, 完善产业结构 (袁欣;2010) 。与此同时, 安妮 (2011) 把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为资源配置效应和需求效应, 建立非限制性向量VAR模型, 认为要加大力度提高进出口贸易水平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 产业结构调整对对外贸易结构变动的作用。

区域产业的萌芽、发展、成熟发挥外部性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通过创新机制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供给能力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拓展方向。产业结构是决定贸易结构转变的根本原因,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能优化贸易出口结构 (汪琦;2007) 。从区域引进FDI的角度看, 李珊珊, 罗良文 (2012) 认为FDI的引进造成行业结构变化, 催化技术改进, 产业关联渠道促进产业链生产, 贸易结构向健康发展。然而, 黄晓凤 (2007) 从各对外经济贸易地区的产业结构同质化角度研究发现, 产业结构同质化会导致对外贸易的恶性竞争并使对外贸易结构僵化。

(三)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促进。

从总量上, 对外贸易总额的波动反映在总产值变化中, 规模性增长或减少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从质量上, 纵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变动, 两者间存在着内生性的互动关系。吴颖 (2005) 认为,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会超前或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其原因在于创新形成超前错位, 要素需求供给失衡的决策失误或滞后形成落后错位。陈虹 (2009) 认为, 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发展进而推动贸易结构的变化, 再由贸易结构的变动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历程。张明志、马静 (2012) 通过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认为, 解决中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要理性看待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关键在于实现与国内市场关联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性措施上。

(四) 对外贸易结构的确定。

经过阅读文献后笔者发现, 学者们对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广东省产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本文从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视角, 研究博弈论影响下,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机理。对外贸易可以从单个主体的贸易流向、贸易商品类别、贸易方式、交换类别等维度进行细分;从交换类别看, 对外贸易可以划分为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博弈

我们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实力相当、生产同种商品同种质量的寡头企业A和B, 双方在实现两结构协同发展中的共谋决定选择合作与非合作, 其中一方的生产决策的改变会引起另一方决策的重拟, 即双寡头垄断的生产市场中存在着动态的非占优策略均衡。企业生产状况代表着行业发展状况, 出口贸易结构受到寡头企业的产品结构约束。到目前为止, 寡头企业之间的生产决策处于一个均衡点, 但是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协同调整结果完全取决于A、B两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一) 非合作性静态博弈。

构建非合作性静态博弈分析两寡头企业在两结构调整中的策略选择及结果。在进行博弈的过程中, 企业A和企业B中的后行动者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在每次决策中的具体策略, 即虽然知道对方会选择合作和不合作但不知道最终对方的选择结果, 双方都要追求自己的最大效用。收益规则如下:若双方都选择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 博弈双方的收益均为5X;若双方都选择不合作, 双方的收益均为3X;若一家合作另一家不合作, 合作方所得净收益为2X, 不合作方所得净收益为7X。给定企业A选择合作策略的情况下, B的最优策略是不合作, 此时B选择不合作的净收益7X比选择合作的净收益 (为5X) 多2X个单位的收益。相同的, 若企业B选择合作策略, 企业A的最优策略选择也为不合作。无论对方的决策选择如何, 个人选择不合作的净收益总是大于选择合作时的净收益, 因此在这个博弈中的最终支付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 (不合作, 不合作) 。这个结果的最终社会效益为6X, 是所有策略组合中最低的, 存在使社会效益提高的帕累托改进。

由于充足的外来工大军广东省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尤为明显, 跨国公司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推动国际分工细化, 企业A、B在此番国际分工中被定位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加工厂, 广东省产业发展趋于精细化。精细化导向模式能够促进产业内贸易发达, 以满足更多的消费者偏好的产业内贸易的频繁促进了贸易地区之间的经贸交流, 广东省与外部地区的技术差距缩小, 市场与制度的两重驱动, 挖掘地区间更多的合作机会 (陈雯, 吴琦;2011) 。但由于过度地追求规模经济, 公共设施配套、新型环保产业等没有及时更新, 产业体制僵化且形成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 广东产业结构趋向单一化,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停留在低水平平衡。与此同时, 广东产业结构单一化会面临趋于竞争力下降的困境, 来自区域外部的投资资本在区域内部内循环, 无法创造独特的区位优势以留住投资资本, 资本外流比例逐渐增大, 外流领域渐行渐增。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技术知识等筑起无形壁垒, 产业内贸易的局限使廉价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中交换到低附加值产品的进口。连续几期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广东省创汇降低抑制出口, 加快企业A、B的出口总额下滑,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致使企业A、B在国际市场丧失核心竞争力, 即陷入以低成本优势发展但升级动力缺失的恶性循环。

(二) 合作性动态博弈的帕累托改进。

在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中, 存在着明显的搭便车活动, 企业A、B双方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均希望借着对方进行企业战略调整而影响行业结构进而升级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 由此形成一个基础设施更加完整、知识技术溢出更加明显的渔翁之利。因此, 企业A、B都想成为对方列车上的免费搭乘者,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形成一个非促进社会效率的短期均衡。改变这个非合作的静态博弈的交易规则, 通过完全信息下的合作性动态博弈来解决规则所决定的个体利益规则与社会效益之间矛盾, 实现社会效益的帕累托改进。改变企业在贸易环节的交换类别和收益原则, 选择合作性策略, 共同开发产业间贸易途径, 丰富交换结构, 引入新的收益原则后新一轮的支付矩阵。对于企业B, 给定企业A选择合作或不合作的情况下, 企业B的最优策略为合作 (净收益分别为5X和6X) , 对于企业A亦如此。与之前的支付矩阵的最终结果相反, 动态博弈中后采取行动的参与者已获知先行者的具体策略, 且不管对方选择什么策略, 个体在选择合作的净收益总是大于选择不合作的净收益, (合作, 合作) 是这个支付矩阵经过帕累托改进的占优策略均衡, 也是这个博弈过程中唯一存在的纳什均衡。

在现实层面, 企业A和企业B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表现出对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强烈需求, 广东省的产业政策试图引导各经济主体改进生产和管理技术, 增加产品附加值, 改善贸易条件, 以廉价产品的出口创汇引进先进知识技术进行产业间贸易。企业A、B的桎梏迎来新血液和正能量, 催化了区域内部创新机制的形成,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由此促成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实现高水平均衡。另一方面, 产业结构高度化加速以广东珠三角区域为核心的增长极形成, 以主导工业园区为核心活力的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吸引外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投资资本在广东省内部增值又增质, 实现外循环, 强大的创汇能够确保对高新知识技术的购买、吸收, 同时作为综合实力的外汇储备也保证了区域经济的稳定性。立足于产业间贸易的企业A和企业B从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厂转变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基地, 贸易结构实现升级转型,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因而, 广东省在市场配置的均衡调节中实现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 社会效益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此番博弈中互利共赢。

三、 结论与建议

交易规则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是难以依赖理性的市场准则来改变的, 由企业A、B组成的行业协会及政府等相关的利益主体需要在配合协商中重新拟定新规则, 惩戒市场中孤立地看待自身利益的参与者, 使其选择不合作策略所得到的收益低于其他任何策略组合下的回报。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技术支持、设备改进等创新投资, 推动行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在进口商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 出口商品具备竞争优势, 贸易结构改善;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内部生产进步产生部分的进口替代, 实现贸易顺差更加优化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参考文献

[1].谷永芬, 洪娟.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研究[J].经济纵横, 2011

[2].袁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J].经济学家, 2010

[3].安妮.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 2011

[4].汪琦.美日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演变差异的结构性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5].李珊珊, 罗良文.FDI行业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J].资源科学, 2012

[6].黄晓凤.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7].吴颖.吉林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8].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变 篇9

一、日本出口产业 (商品) 结构的演变

(一) 1945—1988年的出口结构

战后初期, 日本纺织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8%, 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业, 金属及其制品 (18.3%) 次之, 机械机器排名第三 (9.9%) , 化学制品、非技术矿物制品的比重都在5%以内。

(单位%)

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 机械机器行业在出口中的比重增加, 而纺织品的比重减少。到1962年, 机械机器类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9.9%提高到了25.1%;纤维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经由1950年的48.2%下降到了25.6%;金属及其制品的比重曾经在1952年达到过25%;大部分年份保持在10%—20%之间;食品出口占日本出口的比重在5%—10%之间。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1960—1971年, 纺织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到1971年已经下降到11.6%;机械机器的出口比重迅速提高, 1971年已经达到了49.4%;金属及其制品以及化学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比较稳定, 分别维持在18%和6%左右;食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62年的6.9%下降到了1971年的2.8%。

在70年代的稳定增长时期, 除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略有降低以外, 日本机械机器出口的比重总体不断提高, 到1988年已经达到了74.3%。与之相对应, 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比重1974年曾达到24.7%, 随后逐步下降, 1988年仅为日本出口额的8.2%。化学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最高曾达到7.3% (1974年) , 随后基本保持了5%左右的比重。纺织品与食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截至1988年, 分别仅为出口额的2.6%和0.8%。

(二) 1988—2011年的出口结构

1984—1995年的10年间, 日本的机械机器出口在日本出口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0%左右, 1994年最高达到了71.48%, 1996年之后逐步下降, 到2009年最低下降到了59.61%, 之后略有上涨。自1961年以来的50年间, 日本的机械机器出口一直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业, 1971年以来的40年间, 机械机器出口占日本出口的比重在50%以上。

从1987年开始, 化学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 (5.1%) 逐步提高, 到2011年, 化学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经逐步提高到了10%以上。金属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自1988年开始有所下降, 2000年开始上升, 2011年化学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到了9.15%。

二、日本进口产业 (商品) 结构的演变

(一) 1945—1988年的进口结构

二战结束后, 食品是日本最主要的进口产品, 在1946—1949年, 食品进口占日本进口的40%以上, 1947年的食品进口达到了52.7%。由于战前的产业基础以及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非军事化改革, 日本的纺织工业保持发展, 纺织品的出口比在战后恢复期曾达到48%, 纺织原料成为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 进口比例达到了38%。

在奠定基础期, 日本的进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图4) 。主要体现为食品以及纺织原料进口比重急速下降, 而金属原料、矿物性燃料以及机械机器的进口比重增加, 日本进口的商品分布呈现平均化的趋势。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恢复, 到1962年, 矿物性燃料的进口比重为18.5%, 成为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 而食品、纺织原料、金属原料、机械机器的进口比重在13%左右, 化学制品的进口比重在这一时期基本稳定, 一直维持在5%上下。

在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日本纺织业逐步呈现衰落, 1960年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仅有12%, 1972年仅占7.6%。这也导致了日本纺织原料进口比重进一步下降, 1972年纺织原料进口占比仅为5.7%。而随着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 日本矿物性燃料进口比重逐步增加, 1972年日本矿物性燃料进口几乎占日本进口额的四分之一 (24.4%) 。其他产业的进口比重变化不大, 其他原材料 (除纺织原料和金属原料之外) 及食品进口基本维持在15%左右。金属原料以及机械机器的进口略超过10%, 化学制品的进口为5%。

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的矿物性燃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从1972年的24.4%提高到了40%以上。第二次石油危机后, 1979—1981年这一比重甚至达到了50%。与之相对应, 日本其他产品的进口在日本进口额中的比重有所减少, 食品占比11.8%, 其他产品的比重大多下降到10%以内, 化学制品进口比重略有提高, 仍维持在5%上下。

随着日本产业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的成功转型, 加上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 矿物性燃料在日本进口中的比重下降。到1988年, 已经下降到了占日本进口额的20.5%, 食品、机械机器的构成比再次上升到15%左右, 其他原材料 (除纤维原料、金属原料外的) 进口占8.7%, 化学制品进口占7.9%, 金属原料及纤维原料在进口中的比重分别下降到了4.5%和1.8%。

(二) 1988—2011年的进口结构

日本机械及运输机器在进口中的比重自1988年逐步上升, 1999-2004年保持在28%以上, 随后逐步下降, 到2011年下降到21%;矿物燃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从1989年开始下降, 整个90年代基本保持下降的态势, 直到2000年才恢复了增长的趋势, 2008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使其再次下降, 但仍是日本最主要的进口产品;化学制品的比重仍比较稳定地保持在8%左右。

三、战后日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演进特点

战后60年间, 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日本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50—1988年, 日本经济逐步恢复自立, 并经历了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这一时期日本纺织品的出口地位下降, 机械机器和化学制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进口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日本纺织类原料进口迅速下降, 矿物燃料以及金属原料的进口迅速增加。机械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及其制品业具有竞争优势, 且竞争优势迅速提高, 而食品工业、矿物性燃料工业有严重的竞争劣势。

随着经济的日趋成熟, 1988—2011年日本的进出口结构也趋于稳定。最重要的出口产业是机械机器工业 (包括普通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 以及金属及其制品业 (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金属制品) 。进口的产业分布趋于分散, 除矿物性燃料的进口比重比较高之外, 其他行业, 如食品及动物、饮料及烟草、按原材料分类的商品、机械及运输机器业的进口比重均保持在10%左右。

这一时期, 同一产业内部发生了分化。钢铁工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日本各产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和电气设备工业的竞争优势迅速下降, 通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自2000年以来也在迅速下降;但集成电路与电子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四、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中国出口环境更加宽松, 国际贸易加速发展。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超过了10%。随着贸易额的扩大, 中国进出口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比战后日本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日本贸易结构有明显的产业升级特征。出口支柱产业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逐步提高, 劳动密集度和资源密集度逐步下降;与出口结构的变动相对应, 日本的进口结构中, 资源能源类产品的比重逐步下降, 但食品及动物、饮料及烟草、食品原料的比重合计高达30%左右, 已超过矿物性燃料的进口比重,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加工制造业的进口需求下降, 而居民消费类的进口需求增加。此外, 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产业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这在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时期表现非常明显。而对于日趋成熟的经济体来说, 国内需求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贸易顺差过大, 外汇储备过多, 导致了国内巨大的通胀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也对中国的出口提出了挑战。因此, 内需对经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内需增加的背景下, 怎样才能实现既解决中国贸易收支顺差过大的问题, 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通过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有效引导进出口结构的演变是当务之急。

摘要:贸易立国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两大支撑。本文利用战后日本货物贸易的数据, 分析了1950—2011年日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此为基础, 揭示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变化, 并结合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贸易形势的变化, 提出了日本贸易结构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贸易结构,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刘昌黎.现代日本经济概论 (第二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日本通商产业省通商产业政策史编纂委员会编.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 (第16卷年表统计)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对外贸易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 宁波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无论是整体对外贸易额还是近年来宁波市的人均GDP以及整体产业发展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发展, 宁波市市民整体可支配收入也有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本文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 从而帮助宁波市未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一、宁波市产业结构概述

1. 产业结构定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目前, 国际通例主要是将一国产业结构分成三部分:

第一产业: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 二是服务部门。

2. 宁波市产业发展变化

从1998年至2011年, 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中心, 宁波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已经形成石化、钢铁、服装等支柱产业。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的产业结构变化, 整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宁波市借助国家的积极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与传统作坊式的加工基地, 从而形成“轻、小、集、加”的产业结构;第二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并且受到互联网以及信息科技技术发展等影响, 宁波市逐步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 即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化产业发展, 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 以贴牌等方式以出口带动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第三阶段, 宁波市借助便利的地理条件, 依托宁波港的发展, 形成了临港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格局。

当前宁波工业形成了三大产业群:一是以炼油、化学、电力、钢铁、冶金等六大产业为基础的临港型工业;二是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以服装制造业、棉花纺织和针织品业等传统行业组成的支柱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宁波市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由1978年的32.33:48.04:19.63变化为2011年的3.98:54.22:41.80。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 且是三次产业中的主体, 第三产业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对外贸易对宁波产业结构影响

宁波是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早在唐朝就与日本、高丽有贸易往来, 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从2005年至2011年, 宁波市对外贸易总额由334.71亿美元增长到981.88亿美元, 增长了193.35%。截止至2011年底, 宁波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81.88亿美元, 其中出口608.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7.1%;进口373.56亿美元, 同比增长20.8%。

从现实来看, 宁波市其目前的经济发展依然主要是以出口导向为主, 对于外贸的依存度依然较高, 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顺差也带动了宁波市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从动态来看, 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促进的,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静态来看, 对外贸易结构稍微落后错位于产业结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 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极大地提高。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逐渐提升, 而对于传统农业由于我国自身的农业基础较为薄弱, 规模效应以及产业化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 外贸主要以服装以及服务贸易出口为主, 由此也提升了第三产业的增长, 抑制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与需求。

二是对外贸易的资源配置功能对宁波产业结构的影响。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其产业结构的整体变化是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步下降, 而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比例不断上升, 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会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而随着宁波市本身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从最初的初级农产品的出口逐步过渡到高精尖产品以及服务贸易的出口, 从整体上改变了现有的宁波市的产业结构, 同时, 随着国外对于优质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FDI本身的溢出效应, 使得宁波市在近年来第二、三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由此可以看出宁波进出口贸易依然具有很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三、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性正在逐步的加强, 而未来随着航运、空运以及铁路等国际间运输交通工具本身的不断发展, 全球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国家队与贸易的依存度必然会越来越高。而从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形成而言, 其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对于整个区域的产业机构优化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对于宁波市而言,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时期, 利用外贸本身的技术溢出效应积极推动城市中的创新企业发展, 改善现有的城市产业结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机遇, 通过不断创新与高新人才技术的发展和培养, 努力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形式, 更好的利用FDI本身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与溢出, 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具体措施包括:

1. 促进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形成

宁波市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劳动力优势,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与增长, 同时转变传统的出口形式与产品结构, 在逐步形成宁波市企业自有品牌的同时将传统的小商品逐步向大型家用电器过渡与转型。

2.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宁波市目前的进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新技术产品以及技术的进口, 宁波市应该利用技术溢出效应, 借助FDI本身的资本优势以及科技创新优势, 积极推动与发展创新企业, 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不单单是看重产品出口额的增长以及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同时也通过出口额的增长带动对于高新技术以及高新产品的进口比例, 形成出口与进口之间的良性互动, 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 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逐步引导现有的宁波市产业结构的转型, 摆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 转而向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过渡。

3. 加速技术贸易,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优化与升级关系到未来宁波市是否能够真正有效高速的发展与增长。因此, 宁波市政府应该在现有产业结构基础上, 继续推动第三产的发展与优化。斌企鹅进一步加快宁波市对外开放程度, 加快技术贸易, 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带动宁波市产业的整体升级。

参考文献

[1]蒋蕾蕾.宁波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宁波经济, 2009/11

[2]韩明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0/04

[3]金晓亭.中国入世10年和宁波外贸市场结构发展的分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

[4]舒悦, 王博飞.成都市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国际商贸探索, 2007年.

[5]姬沈育.优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分析[J].经济经纬, 2001

[6]袁金宇, 汤荻.外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3 (2)

对外贸易结构 篇11

一、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进出口产品比重的发展态势

从进出口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处于贸易顺差还是逆差的状态,可以反映我国贸易摩擦的整体情况。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比例将长期保持平稳的态势,没有出现大幅度上扬,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具体如图1。从1981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贸易进出口比例呈现五次波浪型变动。第一次是1981年至1983年,进出口比例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第二次是1983年至1990年,进出口比例呈现连续三年的快速上升和连续五年的快速下降。第三次是1990年至1998年,进出口比例也是连续三年的快速上升和连续五年的快速下降,但是升势和下降幅度相对第二次开始缓和。第四次和第五次的波浪型波动幅度更为缓慢,进出口比例的变动幅度都小于0.5。这说明我国贸易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从整体趋势看,我国经历相对长期的贸易逆差(将近10年)后开始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趋势。顺差比例的变动(进出口比例)基本保持在(0.8,0.95)区间变动,这种缓和变动从1997年开始,已经维持了17年,因此,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保持了相对长期的稳定态势。

(二)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结构变化情况

初级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其进出口结构问题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状况。整体来说,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呈现上升趋势,具体如图1。从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至今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呈现两个基本趋势——稳步阶段和快速变化阶段。稳步阶段是1980年至1999年,进出口比例基本维持在(0.5,1.0)区间,变化幅度不大。快速变化阶段,即2000年至今,进出口比例呈现曲线上升趋势,变化幅度非常大。1999年的进出口比例为1.35,截止2013年已经达到6.13。初级产品进口比例与出口比例的悬殊,说明我国资源性产品对外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并且保持着上升趋势,这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将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发展非常缓慢,1980年至2013年增加了10.77倍,年均增长率为7.5%。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1980年货物出口主要是为矿物燃料及相关原料(46.96%)和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32.75%),而2013年初级产品出口主要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51.79%)和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30.83%)。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发展非常迅速,1980至2013年初级产品进口增加了93.54倍,年均增长率为19.21%,而我国初级产品进口结构发生的改变更大。1980年时初级产品进口主要为非食用原料(51.07%)和食品及主要食用的活动物(42.06%),到2013年主要为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49.31%)和非食用原料(42.47%)。

(三)我国工业制品进出口结构变化

工业制品的进出口结构可以反映区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区域的产业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工业制品的进出口结构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从图1可以看出,工业品制品的进出口比例与我国货物的整体进出口结构和趋势相对一致,但波动性相对缓和。整体分析,呈现出两种下降趋势:一是1980年至1998年,工业制品进出口比例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和快速下降趋势,维持了18年,时间较长;二是1999年至2013年,进出口比例相对稳定,变化幅度相对缓和,已经维持了15年,时间也较长。

具本来说,工业制品出口结构差异较大。1980年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主要为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44.41%),而2013年出口产品主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49.50%),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增幅最大,上升了41个百分点,而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7个百分点。从进口看,1980年工业制品进口主要为为机械及运输设(39.20%)以及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31.81%),而2013年主要为机械及运输设(55.17%),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品进口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主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比较工业制品的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我国机械类产品的进出口额度都非常大,而纺织类主要以出口为主。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保持平稳发展趋势,货物出口的技术性有待加强。2004至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保持快速的下降趋势,这说明这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发展迅速,其增速高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自2009年之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开始缓慢回升,并且已经持续了四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渗入我国各种地区。近年来出口增速放缓,对此我国政府应该予以重视,这凸显了我国货物出口的技术性不足,货物出口的技术性有待提高。

二、我国货物贸易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然占主导地位,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从产品类型看,一些化学品等能源型产品出口率较低,主要出口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电子电器等机械类产品,占据了总出口额的49.50%。这些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和简单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实际上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发挥的是组装功能,对于一些具体零部件的生产主要依靠国外企业。纺织类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优势,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出口总额占总出口额的17%左右。目前电子机械行业和纺织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两大产能过剩行业。我国长期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主要应该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规模大,劳动力优势显著,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劳动力优势而可以不依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二是我国经济基础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技术发展速度难以和经济发展速度平行;三是我国许多企业保持代加工地位,国外的技术只是提供成熟产品零件,而我国提供劳动力,这样导致我国企业的技术难以上升。endprint

(二)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型产品依赖性较高,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根据图1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品进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比例数值已经超过6.0,即资源进口是资源出口的6倍。这说明我国资源供应的不足,需要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对于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我国原油的消耗70%主要依靠进口,大豆油的原料大豆80%依赖进口,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国内这些资源型产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实际上,能源型产品属于国家安全性产品,其对外依赖度过高,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速度,同时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业制成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产能过程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许多产业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纺织、电子机械、建材类产品。其中我国建材产品的产能已经超过世界总量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已经严重超出了我国的建材消费水平,过多的生产只能大量投向国际市场。此外,铜铁业、化工产业也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过剩的比例超过了40%。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1%;水泥产能过剩达到28%。对此,部分企业要么因为市场饱和而亏损倒闭,要么将市场转向国外。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业产业利用率为78%,部分行业甚至低于75%,例如建材产能利用率为72.5%。这说明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一旦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那么将危及这类企业的生存,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大量的服装企业、建材企业、电子机械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过低,凸显我国贸易产品的层次不高

整体而言,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都不足,基本维持在27%左右,没有上升趋势,波动性也不大。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为5581.71亿美元,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器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类产品,其他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度非常小。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看,在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大部分此类产品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区域,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例不到30%,而出口比例不到28%。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区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严重不足。

三、加快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

第一,从多个视角解决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依赖:一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利用总量;二是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我国资源利用总量;三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开采能力,例如提升我国深海能源开采技术,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额度;四是加强资源性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以替代我国产量不足的资源,缓解我国的资源困境。

第二,拉动内需,兼顾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扩大产品消耗能力,有效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国际市场非常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想从长期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同时,拉动内需需要一个过程,而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只能依靠国际市场,为此要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当前我国多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三,产业转移与转向。要彻底解决我国产能问题,解决贸易结构问题,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降低国内产业生产,即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转变投向,减少产业产品生产;二是将产能过剩企业向国外转移,这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走出去,也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我国部分产业产品例如建材产品,生产虽然过剩,但是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向国际进军。

第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的研发,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平,突破当前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困境,从劳动力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改变我国产品进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才能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性优势。面对国际各种高质量产品的进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层次,才能真正改变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通过技术提升,我国商品出口的价值和结构才能得到提升。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陆续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促进本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最终良好的占有国际市场,形成高端的技术服务和商品输出。同时,企业应该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变化,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汝岱,朱诗娥.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 财贸经济,2008,02:112-119+128.

[2]鲁晓东,李荣林.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检验[J]. 世界经济,2007,10:39-48.endprint

(二)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型产品依赖性较高,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根据图1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品进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比例数值已经超过6.0,即资源进口是资源出口的6倍。这说明我国资源供应的不足,需要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对于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我国原油的消耗70%主要依靠进口,大豆油的原料大豆80%依赖进口,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国内这些资源型产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实际上,能源型产品属于国家安全性产品,其对外依赖度过高,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速度,同时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业制成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产能过程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许多产业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纺织、电子机械、建材类产品。其中我国建材产品的产能已经超过世界总量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已经严重超出了我国的建材消费水平,过多的生产只能大量投向国际市场。此外,铜铁业、化工产业也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过剩的比例超过了40%。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1%;水泥产能过剩达到28%。对此,部分企业要么因为市场饱和而亏损倒闭,要么将市场转向国外。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业产业利用率为78%,部分行业甚至低于75%,例如建材产能利用率为72.5%。这说明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一旦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那么将危及这类企业的生存,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大量的服装企业、建材企业、电子机械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过低,凸显我国贸易产品的层次不高

整体而言,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都不足,基本维持在27%左右,没有上升趋势,波动性也不大。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为5581.71亿美元,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器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类产品,其他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度非常小。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看,在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大部分此类产品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区域,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例不到30%,而出口比例不到28%。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区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严重不足。

三、加快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

第一,从多个视角解决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依赖:一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利用总量;二是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我国资源利用总量;三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开采能力,例如提升我国深海能源开采技术,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额度;四是加强资源性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以替代我国产量不足的资源,缓解我国的资源困境。

第二,拉动内需,兼顾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扩大产品消耗能力,有效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国际市场非常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想从长期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同时,拉动内需需要一个过程,而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只能依靠国际市场,为此要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当前我国多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三,产业转移与转向。要彻底解决我国产能问题,解决贸易结构问题,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降低国内产业生产,即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转变投向,减少产业产品生产;二是将产能过剩企业向国外转移,这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走出去,也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我国部分产业产品例如建材产品,生产虽然过剩,但是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向国际进军。

第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的研发,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平,突破当前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困境,从劳动力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改变我国产品进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才能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性优势。面对国际各种高质量产品的进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层次,才能真正改变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通过技术提升,我国商品出口的价值和结构才能得到提升。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陆续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促进本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最终良好的占有国际市场,形成高端的技术服务和商品输出。同时,企业应该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变化,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汝岱,朱诗娥.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 财贸经济,2008,02:112-119+128.

[2]鲁晓东,李荣林.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检验[J]. 世界经济,2007,10:39-48.endprint

(二)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型产品依赖性较高,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根据图1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品进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比例数值已经超过6.0,即资源进口是资源出口的6倍。这说明我国资源供应的不足,需要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对于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我国原油的消耗70%主要依靠进口,大豆油的原料大豆80%依赖进口,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国内这些资源型产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实际上,能源型产品属于国家安全性产品,其对外依赖度过高,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速度,同时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业制成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产能过程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许多产业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纺织、电子机械、建材类产品。其中我国建材产品的产能已经超过世界总量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已经严重超出了我国的建材消费水平,过多的生产只能大量投向国际市场。此外,铜铁业、化工产业也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过剩的比例超过了40%。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1%;水泥产能过剩达到28%。对此,部分企业要么因为市场饱和而亏损倒闭,要么将市场转向国外。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业产业利用率为78%,部分行业甚至低于75%,例如建材产能利用率为72.5%。这说明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一旦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那么将危及这类企业的生存,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大量的服装企业、建材企业、电子机械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过低,凸显我国贸易产品的层次不高

整体而言,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都不足,基本维持在27%左右,没有上升趋势,波动性也不大。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为5581.71亿美元,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器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类产品,其他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度非常小。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看,在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大部分此类产品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区域,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例不到30%,而出口比例不到28%。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区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严重不足。

三、加快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

第一,从多个视角解决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依赖:一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利用总量;二是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我国资源利用总量;三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开采能力,例如提升我国深海能源开采技术,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额度;四是加强资源性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以替代我国产量不足的资源,缓解我国的资源困境。

第二,拉动内需,兼顾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扩大产品消耗能力,有效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国际市场非常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想从长期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同时,拉动内需需要一个过程,而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只能依靠国际市场,为此要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当前我国多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三,产业转移与转向。要彻底解决我国产能问题,解决贸易结构问题,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降低国内产业生产,即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转变投向,减少产业产品生产;二是将产能过剩企业向国外转移,这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走出去,也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我国部分产业产品例如建材产品,生产虽然过剩,但是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向国际进军。

第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的研发,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平,突破当前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困境,从劳动力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改变我国产品进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才能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性优势。面对国际各种高质量产品的进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层次,才能真正改变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通过技术提升,我国商品出口的价值和结构才能得到提升。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陆续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促进本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最终良好的占有国际市场,形成高端的技术服务和商品输出。同时,企业应该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变化,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汝岱,朱诗娥.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 财贸经济,2008,02:112-119+128.

对外贸易结构 篇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突飞猛进, 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 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18.6亿美元, 增加了176.4倍。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由1978年的0.78%上升到2011年的9.93%, 上升了12.7倍。从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排名看, 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1位, 1999年~2010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一直位于世界前十位之内, 2011年更是跃至世界第2位。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变

我国进出口贸易商品主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总额呈递增趋势, 从1980年的91.14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005.45亿美元, 增加了11.0倍;出口比重明显下降, 由1980年的50.30%下降到2011年的5.30%。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也呈递增趋势, 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7978.36亿美元, 上升了199.6倍;出口比重显著上升, 由1980年的49.70%增长到2011年的94.70%。1981年, 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首次超过了初级产品;此后, 除1985年外, 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商品出口中都处于主导地位。

1.1.1 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呈现剪刀差

1980年~1984年, 我国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 而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1985年~2011年, 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而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则越来越大, 二者呈现出明显的剪刀差, 且差距越来越大。

1.1.2 出口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工业制成品分为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以来,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总额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总额都呈上升趋势, 但前者占工业制成品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小, 后者占比越来越大:前者占比由1980年的75.90%下降到2011年的43.56%;后者占比由1980年的21.80%上升到2011年的56.54%。但是, 这一比例仍不合理,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 近几年来, 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2003年~2011年的8年时间里, 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总额的比重从51.4%增长到56.54%, 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20%。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贸易商品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 从进口额来看, 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都保持增长态势。从二者分别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来看, 1980年~1982年, 初级产品占比增加, 工业制成品占比减少, 二者之间的差额呈缩小趋势;1983年~1985年, 前者占比急剧减少, 后者占比急剧增加, 二者之间的差额呈明显扩大趋势;1986年~2011年, 前者占比呈增长态势, 后者占比呈减小态势, 二者之间的差额逐渐缩小。

1.2.1 初级产品进口额呈递增趋势, 但占进口总额比重的变化不大

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从1980年的69.59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6042.69亿美元, 增加了86.83倍。从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看, 1980年~1982年, 初级产品进口额的比重波动不大, 保持在34%~39%之间;1983年~1986年, 比重明显下降;1987年~2003年, 比重比较平稳, 在13%~21%之间;2004年~2011年间, 除了2009年经济危机导致比重下降外, 初级产品进口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1年该比重达到了34.66%。

1.2.2 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呈递增趋势, 在进口总额中比重较高, 但波幅较小

我国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从1980年的130.5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1392.15亿美元, 上升了87.24倍。但进口比重由1980年的65.23%增长到2011年的65.34%, 变动微小;具体地, 1980年~1982年, 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比重连续下降;1983年~1986年, 比重明显上升;1987年~2004年, 比重比较平稳;此后, 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比重介于65%~78%之间,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2 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2.1 合理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劳动力资源丰富,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仅有助于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而且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但是, 过分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不利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 要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合理发展, 将劳动密集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 加大技术投资, 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 促进产业调整升级,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增强竞争优势。

2.2 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但是,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工业制成品总额的比重仍然不高, 在60%以下;尤其是近几年来, 该比重增长有放缓趋势。为了摆脱这种困境, 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大力促进其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 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并购、重组, 扩大企业的经济规模,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 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技术创新的实施, 要求企业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和生产新产品, 提供新的服务。

2.3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我国进口贸易中, 原材料占有较大的部分。为了减少原材料的进口额, 弥补我国原材料供应不足, 要积极寻找原材料替代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 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 提高科研经费, 对高新技术的研发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 争取实现突破。第二, 对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实行激励体制, 给予政策扶持, 例如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第三, 要加强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引导外商在我国投资, 例如设立研发机构、直接向企业注资等。

参考文献

[1]杨飞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学术论坛, 2007 (5) .

[2]马常娥.动态比较优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 2010 (5) .

[3]肖艳霞, 刘江涛.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及借鉴与建议[J].决策探索, 2011 (7) .

[4]何春燕.贸易大国背景下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政策选择[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 2006 (1) .

[5]周惠.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基于竞争力视角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3) .

[6]张辉.中国贸易结构优化路径选择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 2010 (5) .

上一篇:生态培育下一篇:中职学校的德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