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培育

2024-10-02

生态培育(共12篇)

生态培育 篇1

近年来,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期刊体制与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也已步入攻坚。随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完成和落实,我国期刊出版单位彻底告别以往体制内行政事业编制的特殊身份,而以独立经营主体的企业身份参与市场化竞争,即将成为我国期刊发展的主导模式。当我国的期刊走下“行政化、级别化、权力化”的神坛之后,行将面对各种复杂与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因素莫外是期刊传统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期刊市场运行机制的重构,这是影响当前我国期刊市场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外生和内生要素。

现代期刊业的发展,往往承载着政治、经济、社会与思想文化的信息传播功能,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足迹和导向,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的重要象征。在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将是支撑我国期刊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营造出有利于品牌期刊培育和发展的市场生态环境,无疑是当前我国期刊体制改革深化和期刊运行机制转换的重要支点,只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和决定作用,围绕体制和机制建立一个合理的市场生态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出一大批具有相应社会和行业影响力,并且能够代表现代期刊业发展主流方向的品牌期刊,才能适应我国期刊事业未来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和参与国际化期刊市场的竞争中,市场化条件下品牌期刊的着力培育,更是增强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文化软实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条件。

当前,随着我国期刊体制与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和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逐步完成,已经确立了期刊出版单位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当前期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亟待建立起适应我国品牌期刊培育和成长的市场生态环境配套,大力培育具有业务水平高、专业能力精、竞争实力强等综合素质优秀的品牌期刊,这对我国期刊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环境现状:期刊体制机制改革伴生“市场化盲区”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是将期刊出版活动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层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对期刊出版单位的管理都是采用“级别行政化,编制事业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期刊运营所需的“人、财、物”都由国家按需进行配置,“事、权、责”也由上级给予安排,期刊出版单位并非完全独立的经营实体。在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期刊所涉及的版式风格、栏目设置、采写组稿、编印发行等工作流程和内容,具体到“怎么干、干什么、干多少”,大都由期刊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机构行使“婆婆”之责,长久以往便形成了“小媳妇”在办刊思想上“迎合上头(主管单位)、敷衍中间(单位同僚)、忽视下头(服务对象)”的工作风气,期刊在出版过程中也不用担心运营的绩效后果,成本高低、产出多少、成绩好坏都无关重要,最终评鉴的弄好弄坏全取决于上边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期刊工作中普遍存在“起高调、唱大戏”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如传统体制保护下养尊处优的“丑小鸭”羽翼难长,很难变成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大天鹅”。

近些年,为了适应市场环境下期刊企业化管理发展的要求,国家开始导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了对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的传统体制面临着管理职能的“转换”。形象一点说,期刊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像是“婆媳”分家,这种涉及对“婆婆放权,媳妇单过”的责、权、利进行重新分配的改革,意味着期刊管理部门在人财物、事权责等业务上开始与期刊单位发生分离,今后不再管理和干涉期刊单位的具体运作事务,而只是通过以规范和监管的方式规制期刊的经营行为;而期刊出版单位从传统行政关系中分离出来后,虽然获得了独立的自我发展、自主经营的权利,但其代价就是要承担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也就是“媳妇单过”后,“婆婆”不再负责管你一日三餐,需要你自己亲自动手挣钱卖粮、洗衣做饭,独立地谋求自己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显然这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期刊管理体制规划安排。不过,在当前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刚刚推行的初期,改革涉及的还只是期刊行政管理关系主体身份与地位方面的问题,后续具体的配套改革措施至少在两个方面还有待系统和完善:一个方面是对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原有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进行清理、修改或重置,另一个方面是在现在市场竞争体制下的各行政监管主体与期刊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的系统和完善。然而,在这个期刊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原有体制下行政部门与期刊单位久存的紧密依附关系不会一下子消失殆尽,行政体制到市场体制之间的完全转化,必然存在一个适应阶段的过渡。

同时,伴随我国期刊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期刊出版的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也在同步地应声推进,期刊单位作为独立经营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正在经受着市场的“洗礼”。我国期刊出版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是一种“责、权、利”的重组,反映到具体的权利与义务调整上,期刊单位获得独立经营主体身份的最大代价,那就是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得到经费保障的权利丧失,同时在行政任命、组织管理、人事安排、业务干涉等方面获得彻底松绑;换一个角度说,改制前的期刊单位只要能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安排,就能够很休闲地保证衣食无忧,而改制后的期刊单位只有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并满足期刊服务对象(市场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够获得期刊未来的生存立足与谋求发展。面对当前期刊改革初期的机制转变问题,将不可避免地为期刊单位带来“临盆的阵痛”,经历市场优胜劣汰规则的残酷“洗礼”后,要么在竞争中被淘汰,要么在改革中获重生,而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就在于期刊的运行机制改革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要求。期刊转企改制后进行市场化经营运作,使得期刊单位从过去封闭的“池塘”喂养,转变成今后开放的“海洋”散养,这种生态环境上的改变需引起期刊生存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同样有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

因此,不论是管理体制改革下行政主管部门与期刊市场主体间权利义务规范的系统和完善,还是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下期刊转企改制后市场环境变化与期刊运行方式的匹配与适应,二者之间的过渡都存在一个短期的“市场化盲区”。一方面,作为承担期刊行业监管职责的主管部门,需要一定时间制定和完善市场环境下的各种行为规范体系,在尚未形成适应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行为管理规范体系之前,难免会出现一些原有陈旧规范的交叉或缺位适用,诸如监管的责任与范围、期刊主体经营资格的认定、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期刊经营行为规制及其罚则等。另一方面,作为刚刚脱离“母乳”步入市场竞争的期刊经营主体,期刊单位离开“婆婆”管束“单过”,虽然获得了思想和行动上的自主自由,同时却要学会独立自理地生活,也就是期刊单位需要突破原有保障体制并按照市场要求,变革期刊自身业务的市场化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并独自承担经营过程中随时存在的市场风险和经营责任,这对于刚学“游泳”的期刊单位也存在一个市场运行机制的重置与磨合的过程。当期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深化改革在市场化环境下重置规则并完成磨合,就会使期刊出版行业改革实践尽快走出体制与机制改革之初带来的“市场化盲区”。

“市场化盲区”对于品牌期刊的产生、培育和成长,将会是一个市场较为混乱或无序的状态,因而迫切需要一个与市场化发展改革相适应的外生体制与内生机制环境。只有当职能部门监管行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权利义务主体规范体系之间的市场化磨合达到均衡,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得以实现,并形成适应部门监管和企业经营关系的市场生态环境,品牌期刊的培育与成长才会市场机制作用下真正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外生环境:建立适合品牌期刊培育的市场管理体制

建立我国期刊的市场化管理体制,是培育品牌期刊市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外生环境。品牌期刊的市场化培育应当是在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下形成的自然淘汰而非人为遴选的生态环境,各种期刊经营主体在同一的规则约束下,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激励着品牌期刊的培育与成长,因此我国期刊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重心,就是要引入“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化管理体制,绝不会仅仅是简单地确立或转换一下管理部门和经营主体的身份资格,更重要的是需要制定出一套适宜期刊市场化公平竞争需要的行为规范体系。随着我国期刊转企改制工作完成之后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后续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应当着重建立市场准入、行为规范、部门监管与优劣考评等方面的规范制度,进而营造出在新的市场化条件下适应我国品牌期刊培育和成长的外生环境。

1.以宽进宽出为原则,建立我国期刊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改革现行期刊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要按照市场化机制的要求确立一种自由进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我们营造品牌期刊成长的市场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我国期刊管理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建立宽进宽出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是通过破除种种的体制限制和行业垄断,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激活期刊市场潜在的行业资源,吸引更多的期刊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参与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砺炼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期刊。

对此,首先应当改革我国现行采用的刊号审批制和主管单位制的期刊管理制度,采用登记注册备案的制度纳入管理,尤其是针对数字化传媒应当尝试制定新的统一的管理办法,简化登记注册的手续;其次应当通过适当设定期刊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确保期刊经营主体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保障期刊文化产品的生产质量;再次就是应当确立期刊的自行与强制退出机制,当期刊无法连续运行和严重违反国家管理规定时,可以采用自行注销或强制注销的办法进行管理。宽进宽出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是期刊管理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2.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制定我国期刊主体的行为规范制度

期刊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以政策、文件、指示等为内容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应当以稳定、长效的行为规范制度来指导期刊主体的具体行为。换而言之,期刊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法制化的制度设置来规范期刊监管部门和经营主体的监管与经营行为,只有通过严谨的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在明确规定期刊市场各类关系主体之间具体的权利义务的前提下,方能保证期刊市场稳定、规范、有序的正常运行。

制定期刊市场主体权义关系明确的行为规范制度,应当在明确赋予期刊经营主体在业务、人事、财务、盈余、分配等方面的独立自主经营权利外,还应通过明确的禁止性规范来约束和限制期刊经营主体的不当经营行为,诸如恶性竞争、有悖良俗、低级恶俗、伪造或虚构信息等不当经营行为,并制定出具体的罚则标准与措施,以维护期刊文化产品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正能量作用;在规范期刊经营主体行为的同时,对职能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行为也要进行合理的规范,要通过对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监管方式、监管程序、处罚权力等职能行为进行有效的制度规范,既要防止公共权力监管的缺位,又要预防公共权力监管的错位与滥用。

3.以市场秩序为核心,建立我国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和维护市场环境下期刊市场公平竞争的良好秩序,既是职能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所在,也是我国期刊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期刊体制改革完成后,职能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与期刊经营单位的业务职能进行职责分离,职能部门的职责应当彻底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组织领导、人事任命、业务安排等对期刊主体自主经营的具体事务干预,将重点转变到维护期刊市场运行秩序的公共职责上来,监管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监督和管理期刊市场运行秩序,保障期刊经营主体平等、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营造期刊市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对于职能部门的监管模式改革,应当改变过去“注重事前审批,忽视过程监督”的监管模式,将监管的重心转移到期刊经营的过程监管上来,加强对期刊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规范、监督与管理,实现节点性监管向常态化监管的转变。相对注重事前审批的监管模式,过程监管更有利于规范和纠偏期刊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预防和制止期刊经营主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好地建立和维护期刊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从而营造出有利于品牌期刊成长与发展的市场生态环境。

内生环境:建立适合品牌期刊成长的市场运行机制

建立适应期刊市场发展需要的市场运行机制,是培育品牌期刊市场生态环境中关键的内生环境。建立品牌期刊培育的市场运行机制,就是期刊单位改制后必须以市场独立的经营主体身份,平等地参与期刊市场的公平竞争,根据市场需求的环境条件自主地规划和安排期刊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期刊的市场营销和传播期刊的品牌文化。品牌期刊的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隶属于期刊组织的内部改革,期刊经营主体根据自身的经营定位、文化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等实际情况,构筑出期刊市场化运行的生产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体系。培育品牌期刊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重点是要整合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资源,确定期刊的市场经营定位和期刊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与期刊品牌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生产、营销、管理等业务流程,从而保障期刊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在特定的行业、区域、群体中的社会影响力,并最终实现期刊的品牌化经营与发展。

首先,有效地整合具有比较优势的期刊资源,是建立品牌期刊市场运行机制的前提。期刊的比较资源具体可以包括期刊所属的专业领域、影响范围、读者群体、栏目特色、版式设计等等,相对同业内其他期刊的特点,每份期刊都会存在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资源,这些经过有效地整合后可以形成期刊的品牌风格和文化特色,这既是培育品牌期刊核心价值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期刊在发展理念、业务组织、营销方向、经营模式、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针对性地确立相宜的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前提。在建立期刊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的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和整合期刊本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品牌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在期刊的市场品牌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形成期刊品牌发展的特色内涵,而且会为期刊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的高效和有力的市场运行提供强劲的发展驱动。

其次,合理地确定期刊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是建立品牌期刊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期刊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产品,应当在市场机制下集中有利的资源来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任何一份期刊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期刊市场范围,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来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否则那无异于是面对广袤无垠的市场在无的放矢和浪费资源,其结果将注定没落或失败。期刊的市场定位应当着重综合期刊风格与文化特性、服务对象与目标群体、专业领域与市场层次等因素,相对期刊所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明确细致的市场划分,并找准有利于自己参与竞争和未来发展的位置,尤其是在细分市场客户的基础上确定了期刊的服务对象与目标群体之后,应当时刻关注目标客户的偏好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根据服务对象与目标群体的偏好来组织自己期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提升和调整期刊的产品品质内涵,根据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期刊品牌营销,从而保障期刊在目标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力和品牌影响力。

第三,科学地建立高效的业务组织管理流程,是建立品牌期刊市场运行机制的保障。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期刊市场,建立高效的业务组织管理流程是期刊组织内部微循环系统良好运转的基础。期刊的业务组织管理流程的构建,应当遵循专业、效率、灵活、激励、协作的原则,依照期刊内部组织的业务管理功能取向分别进行流程的设置与实施,诸如期刊的采写编审流程、组织管理流程、关联业务流程(组稿、设计、印刷、发行等)、制度建设流程(组织、人事、奖惩、分配、激励等)以及危机预警与处置流程等,保证期刊在协调、有序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高效运行。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期刊的业务组织管理流程的高效性都是相对的,它是期刊运行管理机制在特定时间段内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反映,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地加强期刊组织内部的管理与协调,正确地调整好期刊的业务组织管理流程,这样才能保证期刊发展能够适应期刊市场新的变化要求和期刊品牌的市场适应能力。

结论

在研究市 场生态环境与品牌期刊培育的关系中,期刊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品牌期刊培育的外生环境,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规范的市场监管,为期刊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期刊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品牌期刊培育的内生环境,而它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期刊经营单位构建组织内部的业务管理流程体系,保证期刊运行有效地参与期刊市场竞争。其中,外生环境由国家职能部门以行政权力主导,是期刊品牌培育的市场外部条件,它决定着品牌期刊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内生环境由期刊经营组织以自主权利主导,是期刊品牌培育的组织内部条件,它决定着品牌期刊培育的内在动力,它们对于营造培育品牌期刊的市场化生态环境,二者的功能缺一不可。

期刊市场是文化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强势期刊品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培育品牌期刊的市场生态环境,就是期刊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与期刊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机统一体;二者的有机结合,必然会诞生出一个能够培育优秀品牌期刊的市场生态环境。

生态培育 篇2

【关键词】美丽中国;市民生态文明意识;问题;途径

美丽中国,是新时期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诗意表达,同时也承载了我们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不可否认,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技术水平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从根本上说全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较高水平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1、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1.1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认识到实践的共同参与。诚然造成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人们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是必须转变市民的价值观念,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观。通过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从传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因此,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内在需要。1.2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这种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聚集和辐射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有些城市为了短期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聚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优势,也确实收获了很多的短期利益,一旦这个城市的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不再具备生态优势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城市竞争力也就急转直下。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城市环境、资本、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1.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市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市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就是帮助市民树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目前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态环保知识缺乏,关注度低。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信阳市民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认知广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导致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高。大部分市民低估了自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城市环境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当前,信阳市民对经常宣传、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较大,但是对土壤酸化、荒漠化、野生动植物锐减、全球变暖等离市民自身生活较遥远的问题关注度较低,甚至对这些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根据2014年环保部发布《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公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高于80%,然而对环保举报电话知晓度却低于50%。正是由于市民生态环保知识的缺乏,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就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2.2环保行动滞后,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信阳市市民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不高。在环境保护方面,市民“怨多行少”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信阳市在2016年开始了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第一期工程就建了覆盖全市范围的51个服务点,但通过笔者走访发现,自行车的利用率还是很低。市民对“绿色出行”的理念非常认同,认为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在减少城市交通堵塞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但问到“是否准备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时,大部分市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还是觉得自己开车方便。市民环保行动滞后还表现为大部分市民对他人污染环境的行为很不认同,很鄙视他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是却对自身要求过低,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2.3生态消费意识淡薄,浪费行为严重。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伴随而来的就是不知不觉的过度消费问题。比如每年不断被刷新的“双十一”单日交易额,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产生的这些消费中理性消费的比重占了多少。根据调查很多人在网上买的日用品如榨汁机、酸奶机因为清洗麻烦只用一次就扔掉,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因为冲动消费而后悔的文章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民们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是以享乐主义为上,他们在贪图自身享乐的同时忽视了过度消费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垃圾,进而也加大了对环境净化能力的压力。如果不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浪费现象就难以根除。

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教育、完善生态环境知识体系。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学校生态教育,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第二,要加强社区生态教育,通过居委会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知识小讲座、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让广大社区居民都能掌握基本生态知识;第三,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掌舵者,要让他们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决策水平。3.2加大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常大,我们在进行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市民利用率较高的媒体,结合每年的国际湿地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制作视频等方式给市民普及湿地保护、臭氧层的保护、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的生态环保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让他们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逐渐地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3.3倡导绿色消费、形成新的生态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倡导市民绿色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市民们了解过度消费给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宣传建议他们少购买一次性用品、购买家用电器时要注意能效标识、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等开始,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市民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态的正确的消费观念。3.4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生态文明意识的行为。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是解决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用政府权威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通过设定支持某些行为、鼓励某些行为、禁止某些行为等多种模式,来明确引导市民做出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为,要让行政力量和法律力量形成合力来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力度,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秩序。

作者:吴昊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培育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IBM:培育创业生态圈 篇3

社会效益:IBM希望将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IBM“智慧的地球”战略,为医疗、交通、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更加智慧的创新解决方案,使IBM能够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促进行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企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加入了“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而IBM也将这些初创企业推荐给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200家风险投资公司,为这些初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加IBM SmartCamp活动最棒的地方是,我们得到很多IBM提供的非常详细的训练,帮助我们讲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明晰我们的策略和盈利模式。除此之外,活动还有很多VC和天使基金的参与,这些世界级的投资方和导师资源对我们后面的融资有非常直接的帮助。”上海图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almap,以下简称“上海图渊”)总裁张楠博士在接受《商业价值》记者采访时说,“IBM还会帮助我们建立营销策略和商业渠道,将我们的产品和IBM的产品结合起来,直接卖给最终用户,并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公关宣传。从资本到前端产品,SmartCamp对我们整体的帮助是非常具体的。”

张楠所参加的IBM SmartCamp大赛是由IBM应用开发商合作部举办的、面向全球积极从事基于软件产品或服务开发的私有初创企业的一项重要赛事,同时也是“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Global Entrepreneur Program,GEP)的关键组成部分。

培育创业生态圈

“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旨在为创立5年之内、积极从事基于软件的产品或服务开发的私有企业提供IBM产品与解决方案、专家指导等各类资源,为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创造与商界领袖及风险投资公司沟通互动的机会,帮助其提升知名度和方案构建能力,有效缩短创新周期。”IBM资深副总裁、全球应用开发商合作部总经理Jim Corgel先生对《商业价值》记者说。

“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时,我们和风险投资公司、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商讨一种可能性——即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找到一种方法,用现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将不断增长的数据转换成可以为我所用的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好处,用企业的力量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Jim Corgel说:“当我们提出这个观点后,很多企业家和合作伙伴都表示很兴奋,而风险投资公司更是痛快地表示愿意承担项目的投资资金。”之后,IBM将这种可能性开展为“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的项目,这个扶持项目在各国的实体活动就是今天的SmartCamp。

通过该计划,IBM希望将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IBM“智慧的地球”战略,为医疗、交通、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更加智慧的创新解决方案,使IBM能够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促进行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加入了“IBM创业家全球扶持”计划。而IBM也将这些初创企业推荐给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200家风险投资公司,为这些初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客户需求推动产业链创新

IBM这只大象为什么会和初创型公司走到一起,并扶值他们的成长?Jim Corgel解释说,IBM每年都会和全球3万多个客户进行非常正式的商业会谈,了解他们最新的需求。最近2-3年,IBM收集的客户反馈集中在“不断扩大的数据量让客户感觉很恐怖,在大数据面前,他们没有充足的分析能力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

除此之外,由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即时信息、照片分享的出现,客户和消费者之间的障碍和保护墙已经倾塌。现在消费者想要评价商家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或与商家取得联系,只要发一个简单的邮件或微博就可以了,这种情况让商家有些不知所措。

无论身处什么产业的行业,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要找出一种全新的方法应对新的局面。中国现在面临的很多挑战,也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面对的。对政府而言,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优化交通状况的运营等是对他们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讲,如何利用社交化和企业互联网化的趋势,捕捉数据、保存数据、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充分地分析数据,从中得到关于产业生态圈的基本情况,最终从数据中获得利益,是他们最关注的需求。

“所有这些客户的需求,仅靠IBM一家公司的力量去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通过一个完善的生态圈完成。我们要做的是融合并整合更多有效的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伙伴实现这一点。”Jim Corgel说。

SmartCamp活动挑选参选企业的标准,是寻找真正与IBM心气相投的企业,他们认同“智慧的地球”理念,并致力于解决如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交通等问题的企业。Jim Corgel说:“我们所选的企业当中,有一些非常常见的题材,比如移动、安全,另外一个热门话题是分析。我们并不是要控制新观念、新思路或是新想法,我们只是希望用这样一种活动发挥我们的影响,引导一些初创型企业,给他们一些支持和指导。然后一起提供更好的设备用于管理城市和商业系统,以预测洪灾,更好地管理城市交通,或者大型活动的人群疏散管理……帮助我们的商业企业、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智慧、更美好。”

抓住产业机会

与初创企业的合作,在过去10年中给IBM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一方面,IBM在商业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这些新合作伙伴的加入给IBM带来了新的自有的知识产权,引入了新的想法和观点。更重要的是,IBM从中获得了很多潜在的收购机会,

举例而言,除与上海图渊公司的合作外,IBM还帮助了Sproxil公司,这家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避免那些提防心不强的客户买到假药。用户可以把认证码输入手机,由权威方面认证所买的药品是不是正规公司生产的,并且可以把信息进行保存,保证不再流出。实际上,在整个产品服务研发过程中,数据安全、数据个性化、数据保存方面有很多IBM的资源加入,但是这个点子本身是Sproxil这个公司提出的。另一个案例是2010年SmartCamp最终的全球总冠军Streetline公司。他们在“智慧的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Streetline公司所做的是更智慧的停车场管理,让停车管理既高效又能带来更多利润。

培育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探索 篇4

一、在全校范围开设生态文学类课程

生态文学的兴起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而生态文学的研究也只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正由于兴起的时间短, 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还很不够, 而研究者使用的术语一时间也很驳杂, 如生态文学、自然书写、环保文学、环境文学等。不论名称和叫法有多少不同, 笔者认为“生态文学”应该是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审视和表现人与自然的文学。我们要去揭示生态危机及其社会根源, 呼唤环保意识, 弘扬生态责任, 推崇生态整体观,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笔者所在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生态文学公共选修课, 虽然课时不多, 只有16个课时, 但能将生态文学所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 使他们通过在和大自然“交流”、“对话”、“沟通”中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绝妙境界, 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不断地提醒他们对大自然的需求和对大自然的责任, 也不断地引领他们走向荒野深处:聆听、欣赏、感受、融入自然, 最终自觉地保护自然。

二、在全校范围营造饱含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所校园的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 就要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氛围。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曾说过这样经典的一段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分子, 永远也不能脱离自然, 只有确保整个自然的持续存在, 才能保证人类自身安全、健康、长久地生存和发展。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 也是人类的良朋益友, 人类不仅在物质方面依靠于大自然, 而且在精神方面受到自然的熏陶和陶冶, 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一种诗意的和谐关系。笔者建议, 高职院校要经常举办生态创业设计大赛、生态文化论坛、生态文明沙龙, 邀请生态文明专家来学校作报告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创业能力。此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和校园网络等资源平台, 宣传国家的生态环保政策, 宣传生态文明的种种益处, 让大家认识到奢侈享受、高档消费和经济利益高而生态效益低的项目不应该再令人羡慕, 而应该令人反感并应受到指责, 因为那是掠夺、消耗和浪费了更多资源并更多地污染环境的耻辱标记;相反, 有利于环保的、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最小的简朴生活方式和项目课程模式将成为光荣的象征, 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有益于人类和自然万物生存的思想创造和科技创新将受到最高的赞誉。

三、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校营造饱含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富有生态文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成功的关键。因此, 首先, 教师要掌握生态文明的理念, 探讨实施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 学校也要着力建设实施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一是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一方面应安排教师到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搞得好的企业挂职锻炼, 帮助教师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从上述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或从生产一线引进建设生态文明有经验的高层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生态文明的理论水平, 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的培训, 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 使教师成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领路人;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教科研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相应的奖惩措施, 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的教科研研究, 提高教师生态文明的教科研水平, 尤其在生态文明结合具体高职专业的教材编写上更应积极激励。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教育对象良好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机能, 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 使学生人格个性逐步发展完善的教育。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各元素相互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 是学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近来,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实施项目教学改革, 笔者也在试图将现行的单向师生关系改变成师生合作、充分互动的新型关系, 使学生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组成的教学过程中来, 真正实现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近年来, 在把“教学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做学教”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中, 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教育

社会在转型, 经济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标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近年来, 笔者多次从企业邀请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共同讨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将“两个半人———社会人和职业人”的普适性综合素质和培养目标纳入其中, 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以和谐之目标促目标之和谐。

虽然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培育不是一篇文章、一次宣传、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但只要我们这些高职院校的师生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手解决高职学生所面临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就能够深入学生之心, 他们的精神和生命就能够具有生命的绿色, 同时也可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摘要: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过于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导致他们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本文主要介绍了培育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精神生态文明,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2]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王彬, 张伟.关于生态文明意识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J].饲料工业, 2009, (17) .

生态培育 篇5

——以北京怀柔区生态农业创新区规划为例

摘要:基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现代农业人才培育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提出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的构想,并对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农业人才、生态农业、创新基地

“十三五”规划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农业人才稀缺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最大的短板。因此,如何培育现代新型农业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将秉承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农业人才培育为目标,以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为宗旨,以农业生产要素共享为手段,形成农业自主创新创业的生态社圈。

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数据更新)

1.1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hm2;印度为0.6hm2,韩国0.9hm2,日本2.1hm2,以色列5hm2。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hm2,是中国的200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按播种面积计算,2006年中国的水稻产量为6270kg/hm2,只达到美国的81%,低于日本、韩国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2006年中国的玉米产量为5370kg/hm2,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美国达到了9360kg/hm2,是中国的1.7倍;以色列更高达1015kg/hm2,是中国的2.8倍;2006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为1710kg/hm2,美国是202kg/hm2,发达国家平均为194kg/hm2。

1.2 从农业资源利用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千hm2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t,墨西哥只有69t,印度129t,巴西137t,日本270t,美国110t,澳大利亚仅44.8t。在水资源利用方面,2006年中国每1hm2农用地消耗水量557.55t,澳大利亚为181.95t,以色列250.95t,法国293.55t,日本404.1t,美国418.8t,印度466.2t,韩国530.1t。

1.3 从农产品商品率来看,2006年发达国家农产品商品率平均水平达到85%以上,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产品商品率都超过了90%以上。巴西达到80%以上,但中国只有不到60%,比印度、越南等国还要低。

1.4 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lO00hm2耕地拖拉机使用量为7.1台,印度为15.9台,以色列为72.5台,韩国为128.5台,日本为461台,美国为27台(主要为大型联合拖拉机)。众所周知,日本的农业自然条件并不比我国优越,由于土地分散,日本农业中大量使用小型拖拉机。日本的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只相当于法国的70%,英国的80%,而小型拖拉机却相当于法国的35倍、英国的80倍。日本每l000hm2耕地收割机使用量为237台,但中国只有2.6台,日本是中国的91倍嗍。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步伐。

2.现代农业人才问题解析

(参考之前写过的此类论文)

3.现代农业人才发展对策

(参考之前写过的此类论文)

4.生态农业创新基地建设研究

4.1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涵义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是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农业人才培育为目标,以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为宗旨,以农业生产要素共享为手段,形成农业自主创新创业的生态社圈基地。

4.2 生态农业创新基地构建体系研究(1)1片农业创业试验田(2)10大农业创客共享空间 5大必要空间5大可选空间 1)人才培训空间(必要空间)2)产品展销空间(必要空间)3)农业设备空间(必要空间)4)科研成果空间(必要空间)5)创客办公空间(必要空间)6)综合管理中心(可选空间)7)品牌策划空间(可选空间)8)大型活动空间(可选空间)9)创客休闲空间(可选空间)10)创客生活空间(可选空间)

5.北京怀柔区生态农业创新区规划

5.1 基地概况

(参考怀柔项目规划纲要的基地概况,进行精炼描述)5.2 重点项目

(参考怀柔项目规划纲要的引擎项目,进行精炼描述)5.3 运营模式

(一)五统一

统一策划——立足于项目整体,从高度、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精准定位,找到市场的对接点,设计合理的统筹运营模式;

统一规划——将策划落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规划设计; 统一运营——改造环境完善农业创新共享空间设施配套,提升整体价值并有序引进创新型农业企业及个体;

统一打造——严格执行规划,有序开发,重点建设引擎项目,提升项目农业创新氛围;

统一营销——统一对外营销宣传城市价值、区域价值和项目价值。

(二)三整合

整合科研资源——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民间智库等资源,培育农业人才,创新农业成果;

整合闲置物业——用作农业创客创作、办公、居住场所; 整合社会资金——成立农业创新发展导向基金。

(三)两大扶持 政策扶持——

 简化登记手续,为农业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目前改革先行先试的中关村正探索工商登记“四证合一”。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创新农场”的地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或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提供成本较低的场所。

资金扶持——

 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 培育发展天使投资,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

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篇6

【关键词】森林经营;培育;分类经营;森林更新;采伐強度

要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就必须加强森林的培育,而培育方式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要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和有效的更新方式。

1.实施分类经营

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森林经营,主观上仍然是以生产木材为主,但在木材生产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采伐方式必须贯彻因林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把森林划分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方式。同时还要根据林相情况、林地状况、立地条件,详细地调查林分的各项因子,依照分类类型确定森林培育的各种抚育采伐更新方式,使采伐方式与森林经营目的和生态效能相适应。如重点防护林的经营目的就是以发挥其各种生态效能和防护效益为主,因此绝不可以进行皆伐,只可以进行一些更新性质的采伐。对其中的成过熟木,采取卫生伐,必须以采伐成、过熟木、病腐木、枯立木及被压木为主,解放优势树种。对幼、中龄林采取抚育伐的作业方式。尤其是人工林在给以培育时,应在保留好目的树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天然树种,以利于形成针、阔混交林,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能和防护若能。而对一般公益林中的中、近熟林,特别是人工林,采伐方式应以大强度的抚育为主,伐除40%左右的非目的树种,伐后进行林冠下更新造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使其形成复层异龄林,以得充分发挥不同林分类型的综合生态效能。

而对于商品林中的成过熟林,则可采取灵活多样的采伐方式,伐后通过更新速生树种,加大培育投入,改变林分类型,进而改善林分结构,缩短经营周期,尽早地向社会提供高产出、高质量的商品材。在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商品材同时,经营单位还可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了经济的支持,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生态林建设的发展。

2.合理的确定采伐强度

采伐强度的大小不但可以调节森林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森林内的幼苗、幼树及保留木的生长发育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采伐强度的变化使林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林木的营养空间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合理的抚育伐强度,使林木的光照面积及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的面积相对增加,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也就相对加强,这样也就进一步加速了林木的生长,促进其提早成林,尽早地发挥其生态效能。反之,若采伐强度确定的不合适,则会造成林木的营养空间不足,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低,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影响其生长;或者营养空间过大,光照过强,则叶绿素遭到破坏,致使林木枯死。因此,依据分类类型、林种、林分类型、树种、林龄、立地条件等因子的不同,在伐区调查设计时,要根据林分结构、立木的公顷蓄积量、生长状况、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等因子,本着采伐量不大于林木生长量的原则,在充分维持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采伐强度和合理的采伐量。

3.采取正确的集材方式

在森林的抚育伐作业生产中,采取什么样的集材方式,是保护生态和环境致关重要的生产作业方式,它不仅对伐后迹地的天然更新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保留木及林冠下幼苗、幼树及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林地生产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皆伐作业方式的小班应尽可量采用畜力集材,通过木材在迹地上的拖拽,可以增加天然下种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天然更新频度,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4.合理的确定更新方式

4.1采伐迹地清理

采伐迹地的清理是进行更新前的准备工作,经过伐木、打枝、造材、集材的山场还有大量的采伐剩余物,其中包括:枯立木、造材截头、梢头及枝桠,它们留在山场上不仅不利于以后的作业生产,而且还会影响森林的更新及幼苗、幼树的生长,同时这也为森林病虫害繁衍提供了便利条件,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所有这些,都对森林的生态和防护效能形成了隐患。因此,采伐结束后,必须对采伐剩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格、方向进行堆积处理。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经验,最适合并且有利于促进森林更新和保护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生态效能的清理方法就是带状、横山岗堆积,带宽1米,高1米,带间距可根据造林树种的株行距来确定,或20米,或30米,枝桠梢头木等紧密堆积。带状堆积法不仅用工少,操作简单,作业规范,剩余物自然腐烂,还可以长期向林地输送肥力,利于森林更新,能促进森林生长。

4.2森林更新

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及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的要求和各地森林立地条件,对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更新方式主要有:

天然更新,一个作业小班能否进行天然更新,主要取决于伐前的林分类型及附近是否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或母根。具体地说,伐前林分类型若是以山杨、白桦为主,山杨、白桦在树种组成系数中应占5层以上,且母树分布均匀,并具备天然更新的条件,可以进行天然更新。同时母树的保留数量要在小班中均匀分布,这样可以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可以避免因人工更新使林分类型变化,从而破坏森林生态。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如上所述,若小班中山杨、白桦在伐前株数组成系数中占3—5层,且呈团块状分布,镶嵌性比较强,宜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对出现更新不好的零星小块或林间空地,可以进行人工撒播山杨、白桦种子,以加速其天然更新,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人工更新:对不符合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条件的小班,应采取人工更新。但是人工更新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要做到适地适树,营造乡土树种,同时做到良种壮苗。对于林冠下更新的要选取阴性树种。更新造林的各个环节要按造林技术规程执行,植苗后要及时进行抚育,以提高其造林的成活率。

5.及时进行幼、中龄林抚育

在更新跟上采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对于已经成林的人工和天然幼龄林及过去的大龄、被压的幼中龄林应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伐除林内的被压木、病腐木、枯立木、三级木及生长不良木,保留目的树种,增加其营养空间,促进其提早成林,使其更早、更快、更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

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7

1 “生态责任意识”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 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屡遭破坏, 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被异化为单纯的物质关系, 自然环境被异化为人类的资源库和垃圾场, 人自身也被异化为动物性和物质性的存在, 人之为人的本质只剩下纯粹的物质规定”[1]。这种异化而成的“纯粹的物质规定”, 追溯到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层面思考, 根本上是由人们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所致。 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无视生态环境, 追求生活“质量”而无视碳排放的指数式增长等, 都体现出了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淡漠或缺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坚持用科学的生态责任观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实践中, 将生态责任观内化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积极的生态责任行为, 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条件之一。

生态学阐述的基本思想, 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而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级的生物机体, 也不是独立于自然系统而存在的, 而是通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社会”, “与自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2]。 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责任”, 可以理解为“人是地球上唯一的理性动物”[3], 即人作为行为主体, 在自身与客体 (生态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 是指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 是弘扬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4]。 基于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青少年或青少年团体、组织, 在自身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考察和历史审视所形成的, 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为己任的”[5], 对生态环境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的自觉意识、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2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2.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对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阐释。 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 必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和苏东“生态问题”的老路, 要真正将马克思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 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建设美丽社会主义中国。 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在于全民族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是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要体现, 当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指针。 所以, 青少年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我国青少年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 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商业、教育、旅游等行业及领域中, 青少年都将成为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或领导力量, 他们是否具有生态责任意识, 将决定整个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程度。 青少年只有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生态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才能立足于基本生态国情, 从而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与生态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进而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强烈的时代诉求。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当代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依然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要求, 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3.1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观念缺乏

“作为一种协调性和平等性的意识, 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旨在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 旨在通过实践和教育, 将科学的生态观内化为青少年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生态责任行为。 一项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显示, “34.6%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关系不大, 15.7%的同学认为是国家的事, 与己无关, 只要经济条件好, 将来有份好工作、好住所就可以了”, 这足以显示青少年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上的偏差。

3.2 生态意识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 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的普遍性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明显缺乏。 青少年群体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 一直处于一种自发性的感悟状态。 一是普遍的生态国情教育缺失。 缺乏权威的、主导性的、普遍性的基本生态国情教育资源, 是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瓶颈因素。 二是教育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缺乏重视、力度不够。 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青少年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问题, 是关注整个青少年生态责任问题的重中之重。 目前, 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

3.3 青少年生态意识培育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和研究的问题, 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 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青少年, 因缺乏知识而在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 更倾向于经济利益的获取的意识长期存在。

4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策略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它需要全社会协调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培育, 从而使青少年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生态需求、增强生态责任意识。 青少年承担生态责任, 关键要使青少年形成理性的生态文明的荣誉感和判断力。

4.1 开展基本生态国情教育,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

首先要加强青少年对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了解。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主要体现在相互密切联系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三个方面, 它们共同作用于整个生态系统中, 加剧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广大青少年应对这一基本生态国情有清醒的认识:资源约束趋紧, 其具体表现是,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消费资源量的现实。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5%, 人均森林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3%等。环境污染严重, 突出地表现在:原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次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农村居住环境污染等。 正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等专家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 年年会PM2.5 (细颗粒物) 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 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森林和草原大规模消失、退化等。

其次是要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的教育。 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相对落后, 科技水平还不高,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治理效果差等现实生态问题。 二是我国公民文明化程度还不高, 不能理性地认识生产和消费、生态保护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青少年要从自身做起,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在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中追求幸福生活;此外, 要让青少年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自身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有效地结合起来, 激发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 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将生态保护需要内化为生态责任意识。

4.2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优化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积极开发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动性, 是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关键。

首先, 教育要增加生态责任意识教育资源的投入,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和实践的平台, 培育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途经。 在理论教育方面, 学校要重视发挥学校创新、传播和传承文化功能, 通过编写相关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平台, 以及开展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力争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实践教育方面, 学校要积极实行实践战略, 即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在社会上广泛建立生态责任教育实践基地, 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践行生态责任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 增加社会教育资源投入, 普及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的普遍性而单独开展, “系统的、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是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手段, 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在主流媒体中开辟宣传和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模块。 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 占领新型媒体信息大众化传播的“制高点”。 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绿色网站”, 对保护生态的先进个人和团体进行宣传, 也要对破坏环境的案例进行曝光。 三是要平衡资源投入, 加强对农村等领域青少年的教育力度。 农村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抓住当代农村青少年知识层次高、信息接受快的特征, 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 在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增设专门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内容, 使农业科技有效地运用于农村生态建设之中。

4.3 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当今社会复杂多样、瞬息万变、充满诱惑, 这对广大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自我约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国家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以制度规范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思想和行为, 以“约束”促“觉悟”, 从而达到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目的。

首先, 国家应对全国各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 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要, 对各地区环境指标进行量化规定, 切实将绿色“GDP”战略落到实处, 并建立对各级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责制度, 出台针对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相应的处罚机制。 另外, 国家还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对青少年创业项目中的环保、节能、治污等项目以及在此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典型, 给予重奖和扶持。

其次,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制定生态法律法规, 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的应然举措。 一方面, 相关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势必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 足以显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另一方面, 在对全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 青少年作为受众群体, 必然会在学习中逐步强化生态法律意识, 而生态法律意识的养成, 又有助于生态责任意识的形成。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 但是我们青少年不怕风雨, 坚持着我们的“中国梦”, 有朝一日必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文明”, 只有全民族上下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在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生态等关系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少年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 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思潮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加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现状,培育

参考文献

[1]杨英姿.“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2) :14-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 190-1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6.

[5]熊礼杭.青少年学生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国青少年研究, 2007 (9) :77.

生态培育 篇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 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

1.1 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是指通过对树木和森林的培育, 利用太阳能和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 生产出人类需要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森林培育主要包括良种选育、树木引种、林木种子生产与经营、苗木繁殖与培育、基地建立、设计施工、资源采伐与更新等的过程。

1.2 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进行的人工设计,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 达到高效和谐, 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2 我国生态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工作, 加大了林业建设的投资, 实施了林业“六大工程”, 以工程造林、社会造林和义务造林为依托的森林资源培育工作长足发展, 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足、分布不均匀、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很突出, 生态建设“局部治理, 总体恶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3 我国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人类对森林生态和林产品需求显著增加, 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利用导致了生态危机, 气候变暖、物种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的加剧, 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森林资源破坏容易, 恢复难, 森林培育生产周期长、生产技术落后、经营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慢等, 严重影响生态建设的进程和水平。

3.1 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排第6位, 但因为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近几年来, 我国的湖泊普遍出现了湖面退缩、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等现象。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的破坏和干扰, 种群数量锐减, 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 水土流失的面积比较大, 类型比较多, 分布比较广。目前, 全世界有1/3的土地受到严重侵蚀, 每年约有600亿t肥沃的表土流失, 其中耕地土壤流失超过250亿t。虽然我们一直努力在这方面加以治理,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仍一直呈扩大的趋势。

3.2 大面积土地沙漠化

据资料显示, 我国到目前为止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达到了近300万hm2, 这占国土面积的1/4还要多。土地沙漠化加剧了生产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直接导致了沙尘暴的频繁发生, 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

3.3 “温室效应”发生

由于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发生。“温室效应”会影响交通, 引起极端灾难性天气的频繁发生, 也会导致农业的衰退和疾病的扩散以及物种加速灭绝。

3.4 植被退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少, 分布又不均匀, 再加上前些年来“重采轻育, 只采不育, 重造轻管”等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措施, 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另外, 人们对森林资源没有底限地开发利用, 使野生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受了很大的破坏, 影响了野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发展, 直接导致了物种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和一些生物资源濒临灭绝。

4 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4.1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据测定, 1cm厚的枯枝落叶层, 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以下, 泥沙量减少94%;1万hm2林地可蓄水300万m3。在暴风雨的天气下, 森林可以延缓洪峰;在干旱的季节里, 森林又可以使河流有一定的水流量, 这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4.2 防风固沙, 遏制土地沙漠化

风经过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研究还表明大范围的森林绿树可以使林网内的尘暴减少80%, 绿化区的降尘量比未开发的荒漠区降低40%, 大气浑浊度降低35%。乔木、灌木的根系对土壤颗粒有稳固的作用, 这对遏制土地沙漠化有重要意义。因此, 防治沙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树发展林业。

4.3 防灾灭灾, 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森林能够通过降低其附近的日温差, 减轻干旱风、霜冻等自然灾害, 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

4.4 吸收固定二氧化碳, 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并释放氧气, 大力植树造林, 增加森林覆盖率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4.5 保护物种资源, 维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主要表现在生物物种丰富, 生态系统类型齐全。但是由于森林的破坏, 导致物种多样性大幅度降低。近年来,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 其中包括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 同时开展主要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 使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5 对策与建议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有效载体, 对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 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 推进这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林业建设, 积极主动, 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森林培育工作。

(1) 抓好种苗基础,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提高良种利用率, 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保证。同时, 要增加苗木品种, 增加苗木培育的科技含量, 满足不同林地条件、不同用途目标对树种培育的要求。

(2) 要在森林经营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本着“宜补则补、宜促则促、宜混则混、宜造则造、宜改则改、宜抚则抚, 补、促、混、造、改、抚相结合”的原则, 编制具有科学经营理念、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森林培育实施方案。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林中空地等无立木林地和疏灌林地面积, 采取人工造林、人工更新等方式, 强化更新造林进程, 以增加森林面积, 加快植被恢复。

(3) 对单位面积蓄量较低、目的树种较少、林木密度低且分布不均, 林下更新不良、目的树种幼苗幼树较少、林分结构单一、林地生产力低下、林间空地和天窗分布较多的林分, 强化森林抚育管理, 进行改培, 增加珍贵树种比例, 合理确定树种和经营密度进行补植, 提高森林综合效益。

6 结语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生态环境的支柱,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和纽带, 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要大力加强森林培育工作, 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彬, 王清, 郭秀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C].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下册) .2003.

[2]张华.关于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防治的法律措施的探讨[C].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2005.

[3]王同新.也谈湿地保护[J].浙江林业, 2006 (9) .

[4]陆新元, 熊跃辉, 曹立平, 等.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 2005 (4) .

生态培育 篇9

1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

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把生态建设作为主导, 通过实施责任制建设, 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这4项指标落实到山头和人头上, 并且还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络, 通过层层签订关于森林资源的管护合同, 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区位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乱伐的现象, 通过这些保护措施使得森林的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增加, 水土流失这个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2 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速度

对于森林的治理来说需要加强关于生态功能的恢复工作, 森林的自我恢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关乎到整个森林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以需要对生态进行保护和必要的建设, 给森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 注重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植被, 增加森林的物种类型, 并且减少生活取暖用材, 在种植的模式和树种的选择上需要遵循专门的标准和章程。

3 加强关于依法治理森林的力度

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来说, 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条例, 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当中的规定, 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并且不断的简化和完善一些审批的程序, 对于森林的建设来说不断的做好关于实地检查、伐中检查以及伐后检查的工作, 对于森林每年的采伐量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依据《森林防火条例》, 需要对森林进行合理的防火, 加强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监督检查以及一些关于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 并且对于一些扑火应急方案和应急的反应机制进行合理的综合防控。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对森林加强关于虫害的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防止以松材线虫为主要灾害的具有危险的森林病虫害的入侵, 并且还要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疫源疫病的检测预警能力以及对突发的疫情有一个合理的应对能力。所以加强关于依法治理森林的力度, 是非常有必要的。

4 加强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对于各种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于森林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电视、张贴标语、宣传车、印发传单等各种形式对林业进行大力的宣传, 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并且对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抵制, 开创一个保护森林的良好的局面。在对群众进行关于森林的保护的宣传的时候需要做到的以预防为主、多措并举的原则, 并且将保护森林资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保护森林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通过这些行动积极的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关于举报违法行为的积极性, 并且对一些典型的案件要进行公开公正的处理, 通过把这些典型的案件进行媒体曝光, 这对群众来说有着震慑教育的作用。

5 加强改善林区民生,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林区的职工来说, 对于解决关于他们关注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持续产业来说一定进行大力发展, 并且还要增加一些就业岗位, 解决职工的就业压力, 并且引导职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搞好关于森林资源的各种开发, 比如特种动物养殖、黑木耳种植, 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一定要加强关于森工企业局的基础建设, 并且实现街道硬化、绿化、亮化, 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来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对于棚户区来说, 一定要通过国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 并且解决森工企业当中一些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 通过这些努力使林区职工生活整体步入富裕小康水平。注意引导林区群众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不计资源成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森林资源, 减少森林资源非正常消耗建设生态文明新林区。

6 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森林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保护。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可以有效合理地推进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 这对以后的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提高人们的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积极的相应了关于党的十八大的号召, 对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越来越注重, 自从党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归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进而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的征程, 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福利。而森林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所以对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波.浅谈如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1 (4) :243.

生态培育 篇10

1 森林生态旅游及森林保护培育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体, 故应充分利用森林风景的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 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与以往的旅游场所不同, 它属于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能让旅游者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开展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使其感受到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 并有利于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生态旅游中的森林生态旅游主要以森林景观为主, 自然景观为依托, 然后以人文景观作为点缀, 为游客提供避暑度假、游览观光、疗养修养、狩猎等场所[2]。森林旅游业属于绿色产业, 不需要消耗资源, 也属于生态经济型林业。所以, 应唤起人们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大自然, 是我们的责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保护好森林资源,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则是以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 积极扩宽旅游领域, 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在发展林业产业的角度看, 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会消耗森林资源, 且获取到的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生产木材, 既能保护森林资源, 又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要增加森林的旅游价值, 必须注意森林的培育, 在对森林的培育过程中, 要做到适地适树, 根据不同山头地块的自然地理条件, 有目的地培育一些可以观花、观果、观叶的树种, 加强生物多样性恢复, 培植一些具有生态性、经济性、观赏性树种, 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沿河县森林旅游培育重点应在县城周边、乌江画廊、麻阳河黑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区, 投入资金保护和培育。

2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途径

2.1 森林旅游活动的类型

2.1.1 观光游览。

观光游览指的是旅游者欣赏森林美的过程。森林美主要由森林公园地形美、水景美、声音美、山石美、形体美、森林植物色彩美等构成[3]。森林生态系统因为本身资源丰富、结构复杂、环境优越等特点, 可为人们带来舒适感与心理上美的享受, 故在观光游览中, 游览者能够放松心情、享受阳光、修身养性、净化精神、愉悦身心。

2.1.2 保健疗养。

(1) 疗养活动。 (1) 森林浴:这是一种沉浸于森林空气而进行的养生活动之一, 是人体通过自身肺部吸收森林散发出来的含药理效果的植物精气及空气负离子, 起到改善人体身体状态及清醒大脑的作用, 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健康步道足疗:用天然溪流中的鹅卵石磨光并铺成步道, 让游览者赤脚与地面接触, 使其足底和大地磁场接触, 释放出体内的静电荷, 以调整其电能平衡。 (3) 花浴:指的是借助洗浴时浴水对身体局部产生的刺激作用及鲜花的药力作用, 让腠理疏通、气血流畅, 起到美颜悦色的效果。 (4) 泥浴:指的是把森林中有机物、矿物质丰富及含微量元素的泥类进行加温, 然后敷在身上, 又或者是直接于泥浆里浸泡, 从而起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5) 静养场:森林里的自然环境能够起到静心、调神的作用。

(2) 健身活动。森林旅游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以健身为目的健身活动也有很多种, 包括滑草、滑雪、登山、狩猎、观鸟、采集、科普旅游、漂流及垂钓等。

2.2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森林生态旅游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是一个综合型产业, 包括吃、住、行等6要素。森林生态旅游融合了参与型、观光型及休闲型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 故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建设森林旅游区建设时, 应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盲目建设, 同时要考虑林权所有者利益。

森林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间接效益, 不但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大气及改善生态环境, 且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设森林公园或森林生态旅游区, 既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 又为投资者及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竑.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6)

[2] 王然, 王琨, 傅学庆.论野三坡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8)

生态培育 篇11

摘要:森林培育是森林在太阳能和其他物质能量的帮助下进行一种生物性能量转化,进而产生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能源的一种生产过程。提高森林培育质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提高;森林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2.052

我国有着广阔而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在北方,森林物种更为丰富,资源更为广泛。但目前森林资源发挥的作用远小于其本身的价值。森林资源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加强森林培育。森林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系统环境,它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以提高森林資源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培育工作,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最大价值,才能让森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1 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森林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在强调森林资源的合理应用,但是在森林资源培育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有量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森林培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森林的覆盖率和物种数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覆盖率的提高,而对于质量却有所忽视。我国的森林资源很多,但是质量并不高,这就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价值量及其所发挥出的能量。森林价值量不仅取决于森林的覆盖面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森林物种的合理结构分布及其所发挥的能量。

1.2 分配不合理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单位面积内的森林资源储备仍较低。如北方森林资源较丰富,但是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却很少。这种资源分配不均匀,物种分配不合理的状态使得可用森林资源较少,森林资源的生态结构较单一,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思想引导行动,有思想才会有行动。首先要提高森林培育人员的观念,让他们了解森林培育的重要性,明白森林培育质量对于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工作人员真正了解森林培育质量的重要性,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森林培育工作,提高森林培育质量。森林培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有特殊人才来把关,可以聘请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来进行森林培育工作。要及时安排森林培育人员参加培训,以便学到更多知识,更好地做好森林培育工作。

2.2 增加资金投入

森林培育工作有效地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要增加资金投入以改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环境,建立森林资源培育管理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数据资料库,以完善森林培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管理的精细化,以进行各种资源优化管理,以达到对资金成本最大限度的控制,进而提高森林培育的经济效益。

2.3 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森林培育工作在向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许多经营理念也逐渐产生。在做森林培育工作之前,要先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正确的物种以求均衡分布,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对森林资源的运用进行限制,从而保持森林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制定要质与量并重,不能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完善的机制与体系可以为森林培育工作创造一个环境,为森林培育工作提供保障,从而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

2.4 提高群众的观念意识

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森林培育工作人员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群众观念的转变。如果人人都能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保护森林资源,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开发森林资源,破坏社会环境,那么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2.5 协调好四个关系

一是协调好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讲求数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的提高,而且要把质量提高放在首位。做到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森林培育,并且两手都要硬,以做到质与量的统一;二是协调好森林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对森林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三是协调好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这要求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满足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建立产业体系以拉动造林、保林;四是要协调好一般工程和重点工程的关系。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森林建设任务,同时要发挥重点工程的带头作用,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

3 结语

我国的森林资源经营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经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森林培育更注重的是生物的多样化以及整合森林资源结构,使森林除具有基本的保持水土的功能外,更大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北方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不但能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也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变观念,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北方森林培育的质量,以促进我国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波.浅析森林培育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J].广东科技,2010,(20).

[2] 武高洁,赵天忠.基于物元模型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1,(01).

[3] 侯彦军,侯彦涛.浅析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及变化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

生态培育 篇12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生态分析

(一)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外部生态分析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企业进行改革, 而企业改革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就是社会发展与企业改革的生态关系。企业改革的核心从价值运动看又体现在财务目标的制定上, 而作为财务目标达成手段之一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又将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企业改革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生态关系。社会变革中, 政策、制度机制等将会发生变化, 作为社会生态群落中的企业, 只有主动适应生态环境, 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生态链的完善又能创造性地改变社会生态环境, 最终形成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创造出“双赢生态”。

(二)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内部生态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 包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活动,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组织结构,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人员,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纠偏制度、措施和相关财力、物力的投入等, 这些涉及企业行政、财务、计划、信息、人力资源、后勤等部门, 它们之间形成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内部的生态群落, 或互相依存、相互促进, 或互相抵抗、相互影响, 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既不能混同于一般工作, 也不能与其他工作割裂或游离, 而应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 引导他们走向“共赢生态”。

(三)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生态平衡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发展总是在内外部需求的推动下由失衡开始达到新的平衡。每一次失衡与平衡的过程就是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因此, 不失时机地提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目标, 追求“平衡生态”, 就是建立生态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动因, 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生态化培育的策略

(一) 目标导向策略

企业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建立本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 要有侧重点, 要能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成为“恒常性管理”, 从而使之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 服务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二) 主体生成策略

作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体的人 (或特定群体) , 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 自身行为、反思和体验与企业传统发生持续的冲突、碰撞, 进而主动取舍, 走向共融, 形成新的个体 (或特定群体) 的行为方式。主体生成主要经历认知、选择、融合、内生几个过程。主体生成是建立在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规划、和谐的氛围和人的发展需求基础之上, 不然, 不可能组建一个具有坚强凝聚力、战斗力, 充满热情、激情和智慧的团队。

(三) 互动融合策略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完善过程中, 要接受财务危机预警专家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引导, 请他们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人员一起共同找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与“瓶颈”问题, 并研究解决, 实现多元互动。同时, 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理念、要求等融入其他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让他们理解、支持财务危机预警工作。

(四) 动态发展策略

企业发展规划始终基于推进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思考, 因此, 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阶段性的, 也是有时效性的。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角度看, 一定时期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目标是与企业发展目标的要求相匹配的。因此, 在企业规划目标体现时效性的背景下,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目标也必然呈现动态发展的特征。同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涉及的部门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平衡导致在处理财务危机时形成差异。随着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发生变化并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生态化培育的途径

(一) 优化管理思维模式

生态管理旨在倡导一种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 生产方式从链式产业转向生态产业, 思维方式从个体人转向生态人的方法论转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考验企业的管理思维,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需要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结合, 改变以前危机预警工作路径依赖, 研究相关因素的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 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工作, 聚集财务危机预警的根本目标。要特别优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维, 提高企业的财务危机意识, 每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要明确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危害性和财务危机预警的主攻方向、战略方式, 做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有的放矢, 形成“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齐抓共管”和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防危机意识的氛围。同时, 建立财务危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完善预防机制, 定期开展危机意识渗透专题研讨、交流、讲座等活动, 提高企业员工对财务危机意识的认识, 提高企业整体财务危机处理水平。

(二) 培育关键“物种”

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 关键性“物种”通常是指具有丰富业务经验, 并且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 以及那些具有特定权力, 处于关键位置的管理或中介人员。倡导从生态学的视角培育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实际上就是以系统的思维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观点, 强调人的主体性, 企业领导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让他们在心情舒畅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氛围中努力实践、研究和生活, 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工作逐渐成为关键“物种”自觉的行动, 从而不断提高员工参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的热情。同时, 要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 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来吸纳优秀或适宜的人才,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提倡团队协作、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另外, 要关注主管企业运行的人群、相关媒体等另一类“物种”, 因为他们的渠道或信息可能是企业财务危机判别的重要依据, 所以, 企业要处理好社会系统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来实现人们在意见、力量、质量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有效合作。

(三) 再造企业文化

每一个优秀的企业, 内部都具有浓厚的危机氛围, 这就需要一种企业文化的塑造,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要树立“预防为主”意识, 以人为本, 融于全员, 融于全过程的意识, 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提升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建设水平, 提升团队合作水平, 要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 用价值观来引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的导向行为, 凝聚力量, 调适心态;要重视并加大财务危机预警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投入, 并保证投入的计划性、时效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为财务危机预警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要抓好财务危机预警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实行从严管理、依规管理、依法管理, 使财务危机预警工作步入法治化、人本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财务危机预警活动, 丰富职工的财务危机知识, 增加财务危机素质, 实现财务危机教育的人本化、制度化、系列化、多样化和行为化, 巩固财务危机预警建设成果。

(四) 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生态链

组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人、企业财务资源、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财务战略等。保持相关生态平衡的方法是对财务信息管理的几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应该更多地注意企业与财务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构建相应的“生态链”。“生态链”的构造应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完善的学习型组织, 调整组织机构, 对外界反应灵敏, 能根据外部的变化迅速作出决策。企业要主动适应外部生态环境, 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达到社会生态法则的要求。

(五) 实行项目化管理

财务危机预警的项目化管理就是针对企业存在的可能问题和风险, 迅速组织资源, 协同各方优势, 组织跨部门、跨专业的专门团队进行深入分析, 拟定应对方案。项目化管理可以检验各方协同工作效率, 找出存在问题, 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生态链”。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主管来说,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 由项目建设所组建的团队不再那么层次分明, 以“指挥与控制”为基调的传统管理, 不再具有效率, 要增强团队的战斗力, 需要更多地“激发与引导”, 进而可以大大提升企业财务预警能力。项目化管理可以遵循如下的思路:先由财务危机预警主管提出年度项目实施预案, 由决策层批准项目立项, 并协调相关人员、技术、资源规划等, 由决策层委托的专门机构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协调, 必要时协助财务危机预警主管进行管理, 财务危机预警主管按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文件, 运用技术工具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并随时与决策层保持联系以获得支持, 不定期举行协调会, 随时对财务危机预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偏, 并对财务危机预警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的冲突进行调解, 优化管理配置。

(六) 重建企业财务危机机制

为了确保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生态化, 应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机制。一是目标导向机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目标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活动产生的诱因。它既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运行和驱动的导向, 也是评价和分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活动合理与否的基本标准。因此,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目标以保证企业财务危机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标,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永恒的导向目标。二是理念渗透机制。建立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 在将各种财务危机理念编制成册的基础上, 进行学习讲解, 自觉指导并运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中, 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 提高企业员工对财务危机理念的认识。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构建以制度约束为保障, 以责、权、利相互制衡为基础的内外结合、“刚柔并济”的财务危机预警的约束机制, 同时, 实行信任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成就激励, 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相关人员既感到柔性的压力, 又有渴望发展、渴望超越的推动力, 保证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持久有效。四是财务跟踪机制。要从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资本运营、成本费用管理, 以及财务预测、财务计划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地进行跟踪, 从而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纠偏, 使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工作高效、有序、健康地开展。

【生态培育】推荐阅读:

优化培育07-17

培育转型07-19

培育问题07-20

鱼种培育05-11

培育品牌05-12

品德培育05-15

培育方向05-17

培育工程05-20

情感培育05-20

林业培育06-01

上一篇:足球传球技术下一篇:对外贸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