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对策

2024-09-19

培育对策(共12篇)

培育对策 篇1

因为新时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早已达不到声乐教育专业要求。传统声乐教育方法容易促使学生成为缺少文化气息、综合素质不高以及功利心强的声乐人才。在新课标背景下声乐教育方法虽说已经历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慢慢通过庖丁解牛模式分解出来,不再单纯仿效其它音乐学院声乐教育方式,渐渐形成了自身完整教育体系,但是新时期赣州市声乐教育教学模式还是应当努力满足新课改要求,教育者也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技能,从而才能更好提供以学生为本声乐教育服务。

一、赣州市声乐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现状

当前虽然赣州市声乐教育整体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针对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方面需要改善的地方仍有很多,当前赣州市声乐教育人才还是比较少的,而且也并未安排在职声乐教育者接受各类形式职后培训,这让很多教育者思想认识和知识能力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由全局角度出发,赣州市声乐教育者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专业教育者由于缺少必要教学条件,得不到社会认可,收入入不敷出,得不到家长与相关领导重视,评职称困难以及生活压力大等,让他们顿生职业倦怠情绪,他们感到自身劳动付出没有价值,工作热情因此减少,也由于其思想上出现波动,跳槽转行迫切心理猛增,使得前线声乐教育者数量与质量骤减。

二、赣州市声乐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优化培育策略

(一)注重声乐教育者的引进与后期培训

首先,对声乐教育者队伍予以优化补充。吸引大批一线工作者兼职投入到赣州市声乐教育事业当中,也是构建优秀教育者团队首要内容。为此赣州市各声乐教育机构可考虑定期从社会上吸纳大量优秀人才,比如像知名声乐表演家,他们可以在开展声乐教育时在实践方面给学生一定引导,还能让学生尽早有职业感知,更加明确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其次,将教育者职后培训工作做好。以现有教育者队伍建设为基础,对赣州市声乐教育者做好在职培养有很深远的意义。因为先进技术不断应用,而且复合型、交叉型学科快速涌现,这就对教育者高素质提出了更大挑战[1]。将前沿知识和技能带给学生为教育者必要使命,因而赣州市声乐教育者需要在日后也不断充实自己,全面发挥自身教育职业效能。另外国家与相关部门也要尽可能为赣州市声乐教育者创造优越教育条件,在全社会宣传声乐教育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通过财政拨款或社会筹资等方式为声乐教育者创造良好生活与工作条件,使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

(二)通过采取立体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为赣州市声乐教育主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作为教育活动主要环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也收获了很多知识,这对提高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是有很大辅助作用的。而立体教学模式正是这样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理论同实践的紧密结合,需要综合考虑学习者人数、教学时间和场地、教学特点和内容等进而再灵活调整课程,比如倡导师生根据需要共同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可以说,采取立体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学生、教育者与教育语言等因素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统筹这几方面的立体作用,所以将来可考虑将此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方法应用首选,然后其它方法相辅助,如此才能确保赣州市声乐教育者素质培育能力得到增强、教学水平逐步提升[2]。

(三)结合先进科技促进教育者思维创新

赣州市声乐教育应当力争结合国际前沿教学方法,以全方位促进自身素质培育能力的增强,打造轻松愉悦教育环境,以为祖国培养优质声乐人才。先进科技能更好促进科学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合理教学方法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新时期赣州市声乐教育带来很大机遇,凭借强大技术优势让学习者可以增长见闻、拓宽视野,也给教育者更好开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可以设置语音教室,教育者与学生能够灵活安排学习内容[3]。结合先进科技,让赣州市声乐教育者不再拘泥于书本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启了社会化的新型教育服务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声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以对其掉以轻心,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教育思想与方法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因此应以整体视角去思索与创新。专业声乐教育是存在复杂性特点的,而开展教育应将其突破口放在培养高素质的声乐人才上面。传统声乐教育主要以学生审美能力、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而新时期赣州市的声乐教育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培养创新思维,深挖声乐教育本质,要求声乐教育者要继承传统、勇于创新,通过先进技术助推带动教育系统的全面升级,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仲丛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对策——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04:72-74.

[2]高艳红,杨锐锋.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策略——基于《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81-83.

[3]陈海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培育研究[J].科技信息,2013,23:317+326.

培育对策 篇2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培育新型农民是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甘肃省作为西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地区,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仍然面临观念滞后,任务繁重,机制不全和资金制约等困难。所以,要采取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培育新型农民,以促进甘肃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而西部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西部地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无疑是农民,这个“农民”不是“传统”农民,而是“新型农民”。西部地区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因此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甘肃作为西部农村的典型代表地区,也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己省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之路。然而,新型农民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还存在缺乏统一的培训规划与长效的培养机制、农民参与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培训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迫切需要结合实际对甘肃新型农民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甘肃省从业农民的现状

甘肃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常驻总人口2590.7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10.94万人,占58.32%。,农村劳动力1277.5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27.57万人。近年来,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开办农村教育改革试验班等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教育现状和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据统计资料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0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41%。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活动的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创新生产方式的能力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影响产业升级;农村经营人才奇缺,经营理念、手段及方法落后,农产品经营效益不高,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2.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劳务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部分。而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甘肃当前农村也正在普遍遭遇劳动力老龄化的尴尬。数据显示,甘肃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为32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6%。同时,从绝对数量上看,我省有226万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占全省老年人总数的73.8%,而这部分老年人目前成了种地的主力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严重,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

3.思想观念落后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重商轻农”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仍存在,重经验,轻知识,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不易接受,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精神。不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来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及时安排生产。

4.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少

我省农村劳动力1277.56万人,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全省9所高中及农业职业院校非农专业毕业生人数近乎是农科专业毕业生的两倍,而到乡以下就业的仅占毕业生总数的9.3%。这种职业状况导致了农民生产技术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二、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任务繁重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甘肃省的城镇化率为38.75%,位列全国第29位,低于全国13.56个百分点,低于西部12省区市5.32个百分点,居西部第9位。因此,甘肃省要对大量的农业人口进行全面的教育培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任务繁重。

2.培育观念滞后,培训起点较低

虽然相对过去,人们对于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但是,毋庸讳言,仍然有一些部门和领导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形式重视,实质轻视;会议讲话重视,具体问题无法落实。许多农民对于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自主学习培训意识淡薄,不太愿意在接受学习培训方面进行投入。同时,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甘肃省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相对其他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而言,都处于下风,这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要障碍。

3.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规模小

甘肃大部分地区农民目前接受教育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仍然比较高,到高中阶段,辍学现象更为严重,这对下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很大的障碍。另一个是商业化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还未建立。绝大部分地区现在还没有形成和建立专门培养新型农民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和机构。由于培训机构相对分散,导致培训规模小,加之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4.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甘肃省在培训农民方面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民教育培训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中要求,农民工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但实际上,培训的费用主要来自政府,培训经费来源单一,有些地方政府感觉经费负担过重。而农民承担费用的能力比较弱,如果让农民承担费用,就会影响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农民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主要对农民开展传统的种植、养殖科技培训较多,而对农民进行系统职业技术培训的不多。培训内容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需求。

5.培训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知识结构老化

当前我省培训老师,懂教育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教育,教学能力的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品种不断涌现,新兴的工种、行业不断产生,许多教师对新的技术知识要么现学现卖,要么无所适从。由此可见,培训教师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已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问题。

6.培训时间过短,教学形式不够灵活

目前全省开展农民培训,主要以课时计算,15~30天的短期培训不多,2个月以上的培训是少之又少。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习到过硬的劳动技能很困难。同时,在农民培训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形式完成的有70%,现场指导不足30%,而农民更喜欢通过现场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跟技术员学习等培训方式。和农民多元的需求相比,目前的教学形式不够灵活,明显跟不上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

7.培训资源缺乏整合

同一个区域内,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专业重复设置现象普遍,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分散,农民培训“一刀切”情况严重,政府部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状况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教育培训在发展上的不平衡、资源利用上的不合理,使得本来有限的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这些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培训深入发展的瓶颈。

三、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和对策

1.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主攻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带头人三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着力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2.强化政府主导,巩固公益性地位

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培育新型农民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财政部门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培训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力度,农民教育培训是公益性事业,要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明确投资比例,逐步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个人投资等积极投入农民教育培训,努力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民教育培训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3.改革培训内容

首先要紧密围绕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重高效、特色种植技术的比重,逐步实现科学的种养结构。其次是分类指导,对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从业人员,如农机手、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建筑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等,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有关农业政策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技能和能力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造就一批农村创业者和现代农民企业家。

4.创新培训方式

要注意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采取广大农民能够接受的培训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专家授课,增加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5.整合培训资源

新型农民职业培训主体的建立和创新是达到培训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省许多地方,农民培训呈多口管理、机构散乱和重复培训的现象。许多部门都在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如农业、民政、教育、科协和部分院校等都从各自的工作和业务出发,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但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没有沟通,经费分散,培训重复,无法形成合力。所以,有必要由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明确管理职责,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完善培训机制,协调经费使用,提高培训效率。既要立足和利用现有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站等教育培训机构,还要建立专门的农民教育管理培训机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逐步建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的新型农民培育体制和机制。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应不断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充实教师队伍,重点选拔全日制本科学历的青年人作为学历教育的兼职教师,重点选拔既有自己的生产和经营项目,又有熟练的技术知识或技能,在农民心目中是“能人”和“土专家”,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说服力的农民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考核、评价、奖励制度,开展系统的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总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贴近农民、方便农民为原则;以先进的思想塑造农民,以丰富的内容服务农民,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农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务农民,大规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甘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郭智奇,齐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12,(15).[2]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兴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3]单剑峰.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探讨[J].人民论坛,2012,(23).[4]李华峰.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4,(11).作者简介:张芸(1982-),女,籍贯:甘肃会宁,公共管理硕士,中共白银市委党校信息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李荣(1978-),男,籍贯:甘肃平凉,中共白银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社会学。

培育黑龙江省会展品牌的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展会;品牌;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33—02

品牌展会是指具有一定的规模,能代表和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力和影响力的展会。品牌代表了规模、信誉和企业形象。从种种迹象来看,现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我国,品牌化必将是会展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两年,黑龙江省会展业发展势头迅猛,展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上升,已经培育了一些品牌展会,如哈洽会、哈尔滨国际车展、哈尔滨冰雪节等。但是,黑龙江省展会大多规模还比较小,能够称得上知名品牌展的展会数量不足全年办展数的1/10,黑龙江省培育品牌展会的路还很漫长。

一、制约黑龙江省展会品牌化的因素

1.展会各相关主体缺乏品牌意识。从展会组织者的角度来看,有些展会组织者由于热衷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对展会品牌的长期培育,个别组织者还存在欺展、骗展的行为,导致有些展会仅举办一届便昙花一现,不能持续发展;从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角度来看,在当前会展经济红红火火的热潮下,同一题材的展会层出不穷,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在选择展会时眼花缭乱,可能会仅凭主办方的邀请或者和主办方的关系甚至会盲从竞争者的选择来选择展会,根本没有意识到选择品牌展会的重要性,这也抑制了品牌展会的发展。

2.展会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从硬件基础来看,以场馆为例,省城哈尔滨仅有一座能设置2 000个标准展位的现代化的大型会展中心,限制了一些大规模品牌展会的发展。此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品牌展会的发展需要。从软件方面来看,展会服务的不细致、不全面和服务缺失是制约黑龙江省展会品牌化的关键因素。

3.展会缺乏连续性和灵活性。展会的的连续性是指同一题材的展会一届一届地办下去,体现的是展会的重复性;展会的灵活性是指展会的举办形式应该灵活多变,体现的是展会的创新性。在黑龙江省的展会中,有些展会虽然举办的次数比较多,有一定的连续性,但缺乏创新性,不能长期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其发展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而且还有许多展会缺乏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展会的品牌化进程。

4.展会推介不到位。展会推介也就是展会的市场宣传。虽然现在很多展会也越来越重视市场宣传的重要性,并使用了一些宣传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最终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和鲜明的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宣传手段使用不当和宣传力度不够。

5.缺乏高水平的展览专业人才。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到会展行业中来,但这些人才多是从事展会服务、展示设计、展会搭建等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对于展会品牌化过程中需要的品牌形象策划、品牌营销和品牌战略管理等高层次的会展人才还较为缺乏。

6.政府及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黑龙江省的政府和行业协会虽然在规范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对品牌展会的保护和倾向性扶持方面做得还不够,影响了黑龙江省展会品牌化的进程。

7.国际化程度不高。由于黑龙江省地处边界,经济的外向化程度不高,虽然我国会展业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许多国际展览界著名集团已把目标瞄向我国,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投资展览基础设施,把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展览项目移植到我国,但是这些展览项目多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开放度高的城市,对黑龙江省的关注还较少。而且,黑龙江省现有的一些较具规模的展会也很少把眼光瞄向国际市场,也缺乏与国际展览集团的合作,限制了这些展会扩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步伐。

二、加快黑龙江省展会品牌化进程的对策

1.树立品牌观念,制定品牌战略。要培育一个品牌展会,首要的是展会各相关主体尤其是展会的组织者要树立牢固的品牌观念,认识到只有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展会才可能持续发展。树立了这样的品牌观念,展会组织者才会从举办地及场馆的选择、主题的立项、展会活动的策划、展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会的创新等具体方面来实施展会的品牌化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展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展会的品牌发展战略。

2.明确展会定位,发展专业展会。从国际知名展会的发展来看,定位是关键。每个品牌展会的背后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只有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展会品牌定位的方法有特色定位、利益定位、竞争定位、品质价格定位和类别定位。不管是运用上述哪种方法来给展会品牌进行定位,专业化是展会定位的基础,是未来展会的方展方向,是打造品牌展会的必由之路。

3.健全配套设施,优质服务先行。配套设施是否完备、便捷,服务水准是否高水平,对展会品牌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场馆及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展会的硬件,服务属于软件。硬件建设要使展会的设施,包括展馆的空间、水电、采光、空调通风、宽带网线、消防、电梯、通讯传输、疏散通道及城市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是齐备的、令人舒适的、便捷的、安全的。软件建设要保证展会服务达到一流水准,包括招商招展、迎送接待、通关检验、现场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卫、展后跟踪甚至包括所有对外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高的专业水准和从业人员的严谨处事态度,服务过程体现高效和细致。当然,硬件基础设施的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尽快树立黑龙江省现有展会的品牌形象,必须在软件上下足工夫,用优质服务树立展会良好的形象。

4.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形象。一个展会要成功举办,并发展成为品牌展会,媒体宣传报道充分与否至关重要。展会品牌的形成需要媒体的大量的正面报道,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亦有助于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过来,品牌展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 因此,在展会的品牌塑造过程中要在宣传媒体的选择和组合利用上以及优化同媒体的关系上多做些工作,尽量选择权威性强和覆盖面广的媒体,并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体,通过建立网站、规划网站内容、美化页面、信息筛选和及时更新等一系列工作,在现实展会之外打造精品网络展会,高效传达品牌认知和美誉。

5.引进高级人才,创新品牌模式。人力资源是展会品牌化进程中所有资源的基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推进展会品牌化的进程。对于在展会品牌塑造过程中需要的具有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营销及品牌战略管理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可通过与专业院校合作共同培养或从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引进来满足需要。另外,品牌塑造还需要展会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展会的连续性要求展会在一定时期内在举办时间、频率、地点、名称和主体活动甚至在展位安排等方面都基本一致;创新性要求展会根据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趋势和参展商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展会生命周期的延续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一成不变或忽视市场变化的做法将使展会难以为继。

6.争取政策支持,构建良好环境。品牌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寻求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展会的支持和保护是提升展会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可有效打击重复办展现象以及品牌侵权行为,避免客商资源的分散,从而保护品牌展会组织者的权益;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渠道,可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聚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提高展会的成效服务;利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可协调理顺展会活动各方的关系,保障展会的健康发展;利用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可扩大展会的规模和提高展会的质量,为扶持品牌展会的发展,政府补贴应倾向于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展会。

7.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合作空间。为了更有效地培育本土展会,还要在行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现有展会进行分类和整合,逐步推动其朝向品牌展会发展。对于已经做大的、有较高知名度的展会,需要引进国际资源,促使其进一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向顶级的品牌展会发展。对于中小型展会,会展组织者要尽可能整合资源进行联合配对,加强这类展会的营销管理、人才培训和服务保障工作,开辟一条新的品牌展会建设之路,以免造成重复办展、多头办展、无序恶性竞争。此外,品牌展会的形成还必须借力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钟颖.基于品牌展会评价标准的展会品牌战略管理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2).

[2]沈丹阳.中国展览业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会展,2005,(11).

[3]陈泽炎.“政府型展会”的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会展,2006,(21).

[4]王重农.城市节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J].中国会展,2006,(7).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ing MICE Bran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GUO Hai-xia

(School of Management,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 Bran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E industry in the futur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the brand of MICE industry,analysed the restraining factor of the brand development of MICE industry,and suggest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of MI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研究 篇4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涵义

中央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意义深远, 传统农民出生在农村、居住在农村,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难以流动, 文化程度较低, 身份不可选择;职业农民文化程度较高, 具有自主性, 可自由选择, 自由流动。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 接受了相关培训, 获得了资格认定, 具体从事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劳动者。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是现代农业的实施者。根据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的要求, 农业分工、分业和“一条龙”产业服务链条成为发展主趋势, 因此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要注重分类培训, 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发展, 首先是劳动力统筹, 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同时, 也要让一部分高素质农民留在农村创业, 推进城镇化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

三是各省市建设了新型经营体系。2014年重庆市印发了《关于统筹城乡重点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 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要求“到2017年,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建成, 统筹城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今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大力发展, 建立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为新型职业农民搭建了更多的就业平台。

四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稳定人才队伍的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但城乡差距仍较大,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五是农民增收的要求。农民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能达到增收的目的。

据调查, 农业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县城就业的占4.4%, 到乡镇就业的仅占1.1%, 到农村就业的比例更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面对农村专业从业人员的大量流失和农业专业本身吸引力不够的现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是稳定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要求。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对“三农”的重视, 很多农民通过培训和学习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 在他们的带领下, 传统农业逐步向市场化, 规模化, 组织化和专业化转变, 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据不完全调查, 职业农民平均年收入已突破15000元, 是一般农民的1.85倍。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遇

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及扶持政策, 国内学者开始了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相关研究, 提出了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要求。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 农业部率先选择100个县开展试点工作, 另外还有200多个县也开展了培育试点工作。农业部还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 组建了督查小组, 及时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 总结各省市县的先进经验, 为我国全面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一) 以宣传促培育

一是加大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宣传, 让更多农民知晓和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对发展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从而营造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氛围, 为我国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是宣传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通过宣传, 让更多群众特别是农民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位和相关要求, 让他们知晓新型职业农民的管理及可以获得的相关保障及创业扶持政策, 让更多的人愿意参加培训, 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三宣传典型经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 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 通过典型带动, 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 深入摸底建档, 严格资格认定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开展调研, 摸底建档, 借鉴省、市、县先进经验制定完善的政策, 出台相关的认定及管理办法, 明确新型农民资格认定标准。

一是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目前在农村耕种的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来源, 把他们中的一些种田能手着力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对于外出打工的返乡创业者、致力于农业的城市居民、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 大学生村官等, 政府就也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他们, 让他们留在农村创业, 把他们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建议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感兴趣的, 从事一定规模的种养殖业,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 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基础和年龄50岁以下, 并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 尤其以种养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从业人员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

三是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只有通过建档和认定, 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一要做好摸底建档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进行建档, 并由区县农委备案;二要分产业培育认定, 根据培育对象的需求分类进行培训认定。三要动态管理, 并建立联系方式, 跟踪服务。

(三) 整合培训资源,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 整合资源,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还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只出台了相关文件, 以此作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依据, 因此市、县一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缺乏法律和制度依据, 只能按照县农业的特色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制定相关政策。

一是明确政府及各部门职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坚持以政府主导,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培育工作中的职责, 建议由区县农委承担日常培训管理工作, 主要负责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认定工作, 对培育的对象进行管理跟踪, 对先进经验加以总结推广。

二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了整合资源, 确保各部门在统一指挥下扎实开展好培育工作, 应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牵头下, 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培训机构, 由培训机构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确保培训不重复, 工作不重叠。

三是建立培育考评机制。为了实现培训目的和效果, 区县应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考评办法, 对相关部门、镇街道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 严格考核, 并时时通报, 总结先进经验。如2013年荣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蔬菜专业工作中建立了“三堂课”制度, 强化对培育情况的全程跟踪监督, 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考评机制探出了一条路子。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教育培训方式

从事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 要求既有理论知识, 还要有实践经验, 才能从事农业培训, 对龙头企业, 产业大户, 家庭农场中业务骨干的引导和培育, 才能够现身说法。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地方政府应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补助机制, 对符合职业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资助。培训方式上, 各区县要强化基地建设, 发挥基地作用, 加强与高职院校联系合作, 形成以农广校为中心, 职业培训学校为依托, 各镇 (街道) 、村为载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基地体系, 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市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参考文献

培育对策 篇5

一、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特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把连云港打造成为江苏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注重把创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加强各类创新要素的组织,大幅度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产出,认真推进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增长极,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我市新材料产业领域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余家,2009年实现产值195.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1.3%,已超过生物医药制造业,成为引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硅资源深加工6大系列产品的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原料的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石英照明灯具占全国40%以上,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模塑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二)创新能力逐渐增强。新材料领域建有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十一五”以来,累计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83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撑计划6项,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项,省级以上其他各类计划232项,项目总投资86亿元,新增产值220亿元、利税42亿元;共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30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31个,获取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147件。

(三)竞争优势愈加明显。通过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在逐渐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的同时,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45家。2004年我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硅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东海县牛山镇被确认为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乡镇。目前已建成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环氧模封装材料、石英玻璃材料、高品质硅微粉的研发生产基地。

(四)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相继建成“江苏省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连云港市风力发电叶片检测中心”,正加快推进“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江苏省高性能纤维检测中心”建设,全面促进和支撑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机构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以政府为主导,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科技孵化面积达13万平方米;新材料骨干企业与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11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联盟”合作关系,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已基本形成。

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抓自主创新,形成产业升级的技术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能力。目前全市80%以上新材料生产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针对我市硅资源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重点解决了绿色封装、石英提纯及多领域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在高纯石英材料、集成电路用环氧模塑封料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推进了硅资源高值化利用和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依靠自主创新,突破了碳纤维及其成套

设备关键制造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已形成年产3000吨碳纤维原丝和1220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化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研制攻关的应用于航天、国防等尖端领域的T700、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进入中试阶段。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德国第二大风力叶片生产研发企业NOI公司,开发的海上3兆瓦叶片亮相“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并下线量产,正在开展5兆瓦海上风电叶片研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生产企业。

(二)抓政策支持,形成产业聚合的载体优势。坚持高标准规划,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基地、科技园区的支持力度,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硅材料产业基地、各类科技园区的平台和抓手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促进区域优势产业集聚和层次提升的有效载体。目前,70%以上的新材料骨干企业分布在基地规划区内,90%以上的新材料领域新产品由基地内企业研制开发。2010年1-6月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100亿元,占全市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的80%。

(三)抓骨干培育,形成产业扩张的比较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加大引导资金投入,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新材料企业集团。目前,我市新材料骨干企业基本上已发展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如汉高华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东海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石英玻璃管生产企业,东海硅微粉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硅微粉生产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生产企业等等。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这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带动了连云港新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使连云港新材料产业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以硅材料为主导向以硅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为主的多领域扩展。

(四)抓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我们通过走产业集聚道路,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东海县已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三大硅材料生产基地和优质压电石英晶体、多品种石英照明灯具两大应用产品生产加工中心,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产业链、企业群,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硅资源产业体系。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集聚了中复神鹰、中复连众、汉高华威、杜仲氨纶、江苏阳光晶源等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设立了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区,集中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三、新材料产业下一步发展对策

(一)形成新材料基地品牌。坚持以新材料产业化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突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张、整体实力增强、市场占有率提高,尽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以打造江苏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主线,本着发挥现有技术基础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把硅资源深加工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把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高纯晶体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部署建设一批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功能完善、创新企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型园区,努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重点产业市场竞争力,建成集孵化、研发、生产、试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连云港新材料”品牌。到2012年,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0%。

(二)构建新材料产业框架。以硅资源精深加工、多领域开拓应用为重点,按照低端—中端—高端—终端的产品升级路径,培育和延伸石英玻璃制品、高纯硅微粉、高纯压电晶体及晶体元件、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高纯晶体硅材料和有机硅等6大产业链,争取5年内把连云港的硅材料产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分明、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硅材料产业集群,新型中高端硅产品与传统低端硅产品的比例达到4:6以上。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需求,在已经取得突破的T300型碳纤维产业化工作基础上,形成材料制备和批量生产的成套技术,实现材料的工艺成熟和批量稳定大规模生产。同时,将T300型碳纤维与

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项目相结合,发挥纵向一体化产业集成优势,开拓国产碳纤维的工业应用,牵动工业用碳纤维制造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三)打造新材料产业“航母”。依托新材料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国际国内新产业转移。鼓励新材料生产企业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产权、产品、市场网络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联合,壮大企业的规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资本经营能力。通过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培育和企业集团的建设,实现企业在规模上由小型化、分散化向集团化和集约化转变,在品牌上由争创知名产品向争创知名企业转变,在管理上由家族式管理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航母”和“利益共同体”,推动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到2012年,培植5-10个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全国行业排头兵,形成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20-50亿元的企业2-3家,10-20亿元的企业6-10家。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培育自主研发力量,支持新材料领域中的主要骨干企业建立重大研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支持优势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推动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到2012年,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100家以上,重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新材料产业的主导产品20%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摘要: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中,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更离不开整体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这样我们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科学利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生态平衡效益的多重受益。文章探讨了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培育;问题;对策

森林资源的种类很多,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目标,在自然资源和人类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人类对它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进行保护都是没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因此森林在许多国家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看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就从这方面进行比较。现在对于森林的重视是跟以往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和生态就能发现它的综合能力

1.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森林资源分布及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森林蓄积量占我国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三,而我国工业经济发达的华北、华中平原地区森林蓄积量僅占全国的3.4%。我国森林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材林面积较大,占据主要部分,而防护林和经济林面积较小,不利于发挥其防护的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从整体来看,用于采伐的森林面积相对不足。因此我国目前属于林木的进口国,而美国等国家属于林木的出口国。

1.2思想认识滞后,营林基础地位不牢

在各级各部门个别领导和部分干群意识中,营林工作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想起来次要,做起来不愿要”的尴尬境地。营林工作被摆在一边,只在年底上报数据或“3.12”植树节才想起有造林这回事,思想中没有树立抓好营林生产是为了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基础工作这一观念,没有意识到营林生产搞不上去,十几年后就没有可伐资源,没有意识到林业经济将会越来越贫困,生态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化的严重性,有的只是应付差事,“造林一阵风,三月植树四月放松”。再加上由于乡镇党委、政府任期短这一客观原因,有的领导认为在这短短的任期内抓造林这种长期工程不合算,也就懒得去真抓实干。在林业部门,由于造林需要用钱,有些同志就认为不值得,不如抓林政处罚有钱进,只愿做赚钱的工作,不愿做贴钱的造林工作。这些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严重影响了营林的基础地位。

1.3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按照上级规定的林业“一金一费”的使用原则,应该是70 %的育林基金投入营林生产,但由于我县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工资没有纳入财政,要靠林业规费(主要是育林基金)来发工资,维持林业部门正常运转,致使投入营林生产的育林基金严重缺乏。实际直接投入营林生产开支还不足这个份额,对营林生产的投入也是难觅踪迹,就连长防、国债、世行贷款、退耕还林等项目的配套经费也无法保证,甚至连上级拨的专项资金都无法按时到位,木材费税取之于木,返之于林只停留在口号上。如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就成了林业部门的一块心病,不完成任务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但继续实施这项工程,又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工作经费,主要是由于其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规划设计、检查验收等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开支越来越大,使林业部门背上了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另外,营林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使许多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在造林实践中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造林仍然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

2.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的发展对策

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意识

强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以及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生态林业对于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可持续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意识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和经济需求的基本情况,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保护森林的生态系统构建,建立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网络。加强森林资源开发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切实将保护森林的生态系统落到实处。

2.2加速树种开发和加强种苗基础建设

树种和种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物质基础。树种的选择、种苗的质量关系造林的成败和林分的质量。因此,要把树种选育开发和良种壮苗培育作为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首先,要加强树种选育,扩大树种选择范围,改变造林树种单一化、针叶化的局面,要在适地适树基础上,调整人工造林的树种结构,适当增加阔叶树的比例,如水曲柳、栎类等。紧紧围绕定向、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高效的培育目标进行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树种选育,营造高度集约经营的人工林,满足加工业的需求。其次,要加强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建设,采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提高种苗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种苗繁育开发体系、生产供应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苗木质量,确保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提高木材资源培育的质量。

2.3加快速生丰产林培育以满足加工企业需求

在皆伐迹地以人工更新为主,择伐迹地以天然更新为主,搞好迹地补植;在宜林荒山荒地有计划地安排造林,在造林时要适地适树,以发展速生原料林为重点,实施集约经营措施,促进林木生长,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培育短轮伐期和超短轮伐期的人工林,缓解可采资原枯竭造成的经济危困;加快我国南方、华北和中原地区以纤维用材林为主和国有林区以工业原料林、珍贵大径级用材林等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建设。商品林可以按照其结构、地域、功能和市场等需要进行定向培育,适时调整树种、林种结构,逐步实现国内木材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的供求平衡,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

2.4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新和科技是当前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战略手段,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建设的成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建立森林资源的科研服务机构,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做好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机构,并且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现实价值转化效率,此外建立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实验示范基地,提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鼓励林业科技创新和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的设备和机械,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水平。推广综合治理,节水灌溉以及森林病虫的防止等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强化与国外的交流,来改善森林资源开发管理的质量,提高森林资源开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生态建设的成效。

3.结语

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中,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充分履行,更离不开整体社会公众的全民参与,这样我们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科学利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生态平衡效益的多重受益。

参考文献:

[1]周生贤,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韩连生等,黑龙江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

[3]孙晓梅等,21世纪中国纸浆用材林综合发展战略[J]世界林业研究,2002,(1):61~67

江西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篇7

关键词:阔叶林,培育,保护对策,江西省

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顶级森林生态系统, 是区域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显著优于松树、杉木等针叶林。同时, 阔叶林中的很多树种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家具、建筑、造纸、雕刻、细木工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是人民生活、农业产业发展和工业产品制造的重要原料。但随着人口的增加, 经济利益的驱动, 对森林资源的砍伐和破坏愈加严重, 天然阔叶林首当其冲。如今天然阔叶林已经相当稀少, 其急剧减少和森林的针叶化, 带来了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病虫害蔓延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同时也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林产品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 林业主管部门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 采取有力措施, 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产品结构, 积极和大力发展阔叶树资源, 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大意义。

1 江西阔叶林资源现状

目前, 由于历年来只重视针叶纯林的营造, 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被人工针叶纯林取代, 造成林分单一, 大面积针叶林林下植被稀疏, 地力衰退, 涵水、保水能力差, 生态功能十分脆弱。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 hm2, 蓄积40971.4万m3, 其中硬软阔 (不含混交林) 乔木林总面积149.4万hm2、活立木蓄积8364.3万m3, 所占比重分别为13.94%和18.78%, 平均蓄积量为55.99 m3/hm2, 所占比重较1999年下降较大, 在江西比重不足1/5。

2 阔叶林培育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杉轻阔”现象严重, 经营规划不合理

长期以来, 林农就有把杉木当树, 阔叶树当薪柴的习惯,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 不能对阔叶树进行合理有序利用, 选择“拔大毛”、“伐阔种杉”, 形成江西省“一针独大”的林相结构。在森林经营规划中, 经营规划人员为规划方便, 实施简单, 侧重规划针叶树种为主, 选用阔叶树科学合理搭配营造混交林较少, 忽视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思想认识、经营理念还停留在过去, 科学培育利用阔叶林理念淡薄。

2.2 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 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尽管林木良种基地及采穗圃、自然保护区建设在江西省已开展多年, 但对优良阔叶树种质资源调查和优良基因资源收集力度明显不够, 集中体现在种质库布局及建设水平不高, 对当地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研究利用不够以及采种困难, 难以做到稳定供种。当前, 种质资源保护仅仅停留在划定一块原生保护区、营建一片良种基地、收集一份种质资源的低层面保护, 而在种质基因遗传性状、品种改良、多样性保护、保护与评价等方面深入研究较少。

2.3 阔叶树培育技术研究及品种改良滞后

近30年来, 江西省在乡土阔叶树种资源发掘、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育苗和基地造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 新树种、新品种以及通过引种驯化培育在我地适宜的新树种、新品种较少。传统以实土为育苗基质的露地育苗生产技术难以适应对林木种苗的要求, 造林成活率低、早期生长缓慢, 仍然是影响阔叶人工林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江西省地处中亚热带, 阔叶林资源丰富, 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众多, 但仅对木荷、檫木、南酸枣、乐昌含笑、樟树、枫香等少数树种开展了遗传改良工作, 主要开展育苗技术研究, 多数树种还是物种水平上的利用, 品种改良、林木与林地、阔叶林群落结构等相关研究较少[1]。

3 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阔叶林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 大力宣传保护阔叶树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社会和广大人民的保护意识, 严格控制阔叶林的采伐审批, 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 切实转变广大林农重取轻予、重采轻培育的错误思想。

3.2 强源头管理, 促进阔叶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伐区管理是控制天然阔叶林资源消耗的源头管理, 它既是限额采伐管理的基础, 又是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2]。严格控制资源消耗, 要求各林业工作站、森防派出所加强对阔叶树资源伐区监督, 发现采伐阔叶树的非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罚,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 从严查处,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木材检查站加强阔叶树的运输管理, 对非法收购无证运输阔叶树、货证不符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3.3 继续实施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

江西自2006年全面实施了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各地相继出台了《关于保护天然阔叶林木资源的暂行规定》和《保护天然阔叶林木资源实施细则》。工程实施以来, 江西省阔叶林面积、阔叶林活立木蓄积量显著增长,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森林动植物种源也越来越丰富。天然阔叶林保工程在江西省实施成效显著, 但目前该政策并未长期实行, 部分县市就出台并规定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暂定实行10年, 林业管理部门也未就禁止采伐后续政策及管理出台相关细则, 在保证生态功能不弱化、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继续实施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政策, 推进并试点天然阔叶林生态抚育势在必行。

3.4 林木种质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平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教育和普及有效模式。整合种质资源全面调查、江西古树名木系统以及以往的研究数据, 以物种多样性数据库为框架,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 构建林木种质基础信息平台。实现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的共享, 准确查询种质资源生态学特点、分布特点、濒危与保护状况、利用与人为干扰等[3]。

3.5 积极推进阔叶林资源培育

现代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是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满足社会对林业生态、物质和文化等多样化需求的林业。要注重阔叶林资源的培育, 在不同生态区域开展纯林、混交林、复层经营模式试验。盘活阔叶林经营培育机制, 把营造珍贵乡土阔叶林树种, 作为阔叶林资源培育的主攻重点。在主伐更新、低产林分改造、荒山生态造林及景区林相改造中, 应大力营造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 并把阔叶林作为主要树种加以培育和管护, 大力推进阔叶林改造工程, 通过阔叶化改造, 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健康森林, 使森林美化、彩化的同时达到生态功能最大化,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森林火灾, 加快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黎建军, 冯绍龙, 刘鲁平, 等.阔叶树种的饿研究现状与江西研究的发展方向[J].江西林业科技, 2001 (4) :36-39

[2]沈根度.加强天然阔叶林保护管理, 促进林业发展———景德镇市阔叶林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管理的设想[J].江西林业科技, 1998 (6) :42-44

培育农村群众文化的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转型期,农村群众文化,制约因素,完善对策

一、制约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地方政府忽视群众文化建设

当前, 中央把经济建设当做发展中心, 农村地方政府在该策略引导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理论层面强调“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然而大部分的基层干部对本意理解不甚明了, 或者为了突出政绩, 在农村经济领域大力发展, 一定程度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 没有将其摆到议事日程上, 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一直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文化建台, 经济唱戏”就是典型的案例, 在人为作用下, 经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项目, 文化建设却被迫让步, 导致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一直遥遥领先于农村的文化建设。而且部分文化工作站没有给干部人员发放各项政府补贴, 更甚者长期拖欠工资, 但是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 进而导致农村文化站陷入“有人无钱, 有任务无阵地”的尴尬局面。

(二) 农村严重缺乏文化活动

近几年,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 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经费严重短缺。部分地区的农民常见的文化活动就是象棋比赛、篮球比赛等, 文化形式比较单调, 根本不能吸引农村百姓, 因而每年参与的人员过少。此外, 近些年农村开始普及广播和电视, 农民对文化活动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相关基层文化建设单位没有结合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综合需求, 不了解农民的各项需求, 导致文化建设工作与农民的文化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 根本不能达到文化工作的预期效果。

二、培育农村群众文化的主要对策

(一) 培养农民农村文化建设的品牌意识

农村基层政府在实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时, 必须全面了解群众文化对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的文化干部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当地农村的发展状况, 创造出和农民群众完全贴近的文化产品。诸如“法轮功”等反社会、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邪教组织, 必须与其进行斗争。当地政府可在农村举办“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的文化展览, 把各种反社会的实例宣传给当地百姓, 农民群众就会深刻认识到邪教组织的罪恶, 促使百姓自主参与到政治斗争中, 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侵蚀思想。此外, 还可在当地举办文化学习班, 使农民的艺术鉴赏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不断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时, 还需要结合文化活动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及自娱性等特点, 结合百姓的需求进行展开, 使群众文化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达到感情教育。农民群众在自我娱乐的过程中, 不但满足了自身的文化需求, 而且还能够全面认识社会, 不断充实自我, 深化感情, 实现自我教育。作为公益性的文化社会机构, 文化馆必须全面利用现有的资源, 让每位文化参与者感悟到文化艺术带来的价值, 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感染别人。由此可见, 在新形势转型期下,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渗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载体与传播形式, 能够将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到城乡基层中, 优势显著。

(三) 对农村文艺人才与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整合

当前农村文化站普遍存在辅导干部年龄老化、人才断层、观念陈旧等问题, 而且文化建设工作时间较长, 在建设过程中会频繁出现新情况, 仅仅依靠文化站的辅导力量是不够的。因此, 相关文化建设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第一, 可在当地农民群众中选聘出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热爱文化的退休人员和艺术家作为文化活动的指导教师, 创建群众文化自治组织机构, 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逐步创建一支文艺骨干为主体专职人员为主导的文化队伍。第二, 不断对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目前, 整合民间的特色资源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我国是承载了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 在历史发展轨迹中遗留了很多的文化精华, 相关文艺人员必须对其充分进行挖掘,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民族素质和文化资源, 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动力。第三, 不断挖掘新的服务形式, 为百姓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近些年,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传播的内容过于丰富, 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加之, 改革开放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 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给文化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带来较大的影响, 部分发达地区的百姓完全沉醉于市场经济与文化资源的联合运作中,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当前简单的文化工作根本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所以, 相关部门应该把群众需求当做发展的目标, 文化建设的内容、机制与形式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三、结语

目前, 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物质基础与传播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文艺工作者必须抓住时代精神, 结合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 不断开发社会主义特色文化, 推进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转型期利益格局变化中农村干群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攀枝花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篇9

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部已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在总结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准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 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 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在类型上可以分为农村发展带头人及规模经营大户、农业技能服务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充分进入市场, 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 一般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把务农作为职业, 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1 攀枝花市新型职业农民现状

(1) 截至2013年底, 攀枝花市新型职业农民有2 603人。其中, 农村发展带头人及规模经营大户1 243人, 农业技术服务人员1 360人。

攀枝花市农村发展带头人及规模经营大户, 包括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等发展现代农业的投资主体和生产经营主体。由于攀枝花多为山地地形, 土地资源有限, 本调查以3.33hm2作为基数, 主要统计调查3.33hm2以上或年产值达10万以上的大户。目前, 农村发展带头人及规模经营大户的总数为1 243户, 其中种植业1 086户, 养殖业157户。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盐边县的桐子林镇, 仁和区的大龙潭乡、啊喇乡、平地镇和米易县的湾丘乡、丙谷镇等。

养殖业主要集中在盐边县渔门镇和敢渔镇的养鱼业, 米易县撒莲镇养猪、养牛业, 得石镇的养羊业和西区格里坪镇的养禽业。全市的特种养殖也出现好的发展势头, 如盐边县青河镇发展的野猪养殖、敢渔镇发展的娃娃鱼养殖, 在规模和效益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服务农业的农机户和加工户规模较小, 加工大户、农机大户微乎其微。

家庭农场主作为规模经营大户中的一部分, 是以家庭为单位, 从事适度规模、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并销售品牌农产品。攀枝花市的家庭农场1 031户, 主要为芒果大户、核桃大户、玉米大户。农业技术服务型人才1 360人, 是经省、市、区有关部门认定的农业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活跃在农村的种植业技术推广人员、畜牧兽医防疫员、农机水利员、烟技员等, 能够承担本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动、植物疾病疫病预防和治疗任务。其中, 种植业推广人员337人,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防疫员361人, 农村经纪人301人, 烟技员243人, 农机水利员118人。

(2) 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有着较好的把握市场的能力, 是新型职业农民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文化结构来看从年龄来看, 规模经营大户主要为中年人, 年龄在35~50岁之间, 占80%以上。从文化素质看, 规模大户中的主要劳动力文化以初中为主, 约占85%, 部分为中专和高中, 甚至还有少数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从社会背景来看, 许多规模经营大户和家庭农场主是村社干部, 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创业能力, 能积极抓住各种机遇。

在农业技术服务人才中, 中级职称占12.5%, 每个年龄段的人数基本趋于平衡, 年龄结构表现比较合理。文化结构表现为:初中以上83%, 初中以下学历17%。在国家实施成人教育政策的环境下, 人们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增大, 农村的大学生逐年增多, 对改善农村人才结构, 提升农村人才文化科学素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区域发展中, 是新型职业农民获得成功的基础。国胜乡的家庭农场主就利用国胜乡的茶叶作为依托, 桐子林镇、大龙潭乡就以芒果发展为主导, 他们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地、品牌效应、营销网络等优势, 壮大自己的实力。

立足当地独特的优势, 是新型职业农民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只有在立足当地资源, 抓住特色, 生产出具有明显优势的产品,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规模大户中, 70%是以晚熟芒果作为主导产业, 主要就是利用攀枝花市独特的亚热带气候, 而晚熟芒果在全国有着排他的市场优势。

大户间相互合作, 是新型职业农民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新发展的盐边北部蔬菜基地, 就是几个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共同的理想, 相互合作,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政府的正确引导, 是新型职业农民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 好的政策的扶持下, 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复杂多变化的环境中看清方向, 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 才能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大户数量少, 分布不均。从总量来说, 攀枝花市的规模大户比较少, 只占全市农民的0.24%, 且各县分布不平衡。一方面主要是攀枝花是山地地型, 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这就限制了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畅是另一重要原因, 在边远地区的农民不愿把地进行流转, 制约了当地资源的开发;缺乏一批新型的职业农民在当地进行试验、示范, 地方的带动力不强, 是数量少、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2) 规模大户效益不均。先发展芒果产业就效益明显, 如桐子林镇, 由于在基础设施、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组织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已形成完善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在收益方面表现比较好;而后发展的效益就差一些, 如湾丘镇的农民, 开垦了许多荒地, 大多以种植玉米为主, 由于没有形成产业网络, 发展效益不容乐观。

(2) 种、养殖结合不紧密, 生态理念不强。大多数种养结合不紧密, 发展果树的林下没有发展养殖, 发展养殖的没有发展种植。大多数芒果种植大户, 模式比较单一, 有的虽然种养进行结合, 但养殖的生态鸡只为自给自足, 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养殖业发展比较缓慢, 只占规模大户12.6%, 饲料来源主要依靠购买。

(4) 家庭农场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形势。全市虽然存在家庭农场1 031户, 但通过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仅有几户, 对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随着政策向家庭农场倾斜, 攀枝花市相关部门通过沟通, 简化了注册程序, 注册农场主也越来越多。

(5) 农业技术服务型人才少, 服务力量薄弱。全市农业技术服务型人才只占全市农民0.28%, 平均每个村有3.8个服务人才, 相对于攀枝花市7 440 km2土地面积, 5.5 km2只有一个农业技术员提供服务, 且全市没有统一的植保员, 对各村种植业进行统防统治, 不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3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 应以培育为重点, 在试点基础上, 出台配套政策, 全面推进实施, 培育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带动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注重现有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 要更加注重加工大户、农机大户、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农民经纪人等服务性职业农民的培养。

(1) 大力开展多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深入开展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攀枝花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村生态能源等重大农业工程项目, 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因地制宜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综合运用农民田间学校, 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行高产优质新品种技术、高产高效种养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农机化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技术等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系统开展职业农民服务技能培训。重点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经营服务的职业农民, 开展系统的服务技能培训,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

扎实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开展创业培训, 通过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 使其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能力, 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

积极开展农民学历素质教育。针对职业农民开展现代农艺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土地管理等专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 改善农业劳动者学历结构,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2) 着力构建多渠道、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培训学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逐步构建相互衔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确立培育基地。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择优确定培育基地。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培养造就“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满足农民多元化和终身学习需求。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以农业种、养大户的培植为切入点, 积极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户、农产品经纪人, 农业服务组织骨干等各类人员培训。重点培养生产技能服务型、经营管理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农民, 不断提高培育职业农民质量。

(3) 完善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持政策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增加农业的吸引力, 真正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

教育培训扶持政策。鼓励有志立足农业创业的农民积极参加教育培训, 对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民, 可根据全日制、非全日制的经费开支, 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

产业扶持政策。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与新型职业农民挂钩;在无公害基地认定、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支持;在领办、新办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耕道、提灌建设等方面应予以各项优惠和给予科技项目支持。

农业金融扶持政策。积极完善小额贷款机制, 加大信贷资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投放力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切实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投入大、风险大的顾虑, 增强规模经营抗风险能力。

大学生法律人格现状及其培育对策 篇10

近些年来, 与“法律人格”相关的文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因此可以看出法律人格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的法律人格不单单指法律上的人格, 也会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 是以具有法律特征为主, 兼顾多种特性的集合。人格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一旦形成一种人格, 其会伴随人的一生, 法律人格也不例外。法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 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形成一个稳定、法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支主力军, 大学生的命运同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1]因此, 大学生法律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所说的法律人格正是这种基于法律的认识和理念所形成的内心状态和影响其个人外显行为的控制力, 是人格的一种, 是稳定的、相对持久的。[2]那么大学生的法律人格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基于法律的认识和理念所形成的内心状态和影响其外显行为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通过大学生的知、行以及知行是否统一来判断认识大学生的法律人格。关于法律人格的构成要素, 徐国栋教授的观点是, “身份是人格的要素”;而另有其他学者的主张是, “权利能力 (即抽象人格) 的要件包括三项:人的存在、自由身份和市民身份。”[3]相关学者认为法律人格的构成要素包括理性和身份。因此, 大学生作为自然人群体的法律人格的构成要素可包括大学生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和理性。具体而言, 大学生法律人格可包括大学生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信仰、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等。如前所述, 大学生的法律人格可以通过他们的知、行以及知行是否统一来认识。而大学生法律认知即“知”, 是大学生对法律的内容、形式、运行等法律现实及其相关内容的感知与认识。大学生法律行为即“行”, 是大学生通过自己所懂得的法律知识所做出的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法律认知, 到法律意识, 再到法律行为, 这是法律人格逐渐体现的的过程, 也是大学生知行是否统一的表现。当前大学生缺乏法律人格主要表现在不“知”或少“知”、“知”而不“行”、知行不能统一等方面。

二、大学生法律人格现状及其分析

当前处于转型时期, 我国的大学生在法律人格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觉得法律和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学法律有用吗?不犯法就行了吧!还是人情关系比较重要吧!”等想法充斥着大多数同学的头脑。据某项调查显示, 有38.8%的学生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 您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中选择了“领导意志”, 仍然有52.4%的大学生认为打赢官司靠关系。[4]这说明大学生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缺乏信心, 缺乏坚定的法律信仰, 很难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大学生出现法律人格缺陷的问题有其多方面的因素, 下面笔者将从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两个不同主体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人格。

我国为培育优良的法律人才, 在各大高校大都设置了的法学专业, 还有一部分高校拥有了法学的硕士点、博士点, 这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而言, 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有以下不同:一是在意识形态上, 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未进入象牙塔时就具有崇尚法律的思想, 有维护公平正义而奋斗的精神。当然, 这里指的是大部分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的, 而也有部分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是比较强的。二是在行为模式上, 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更懂得遵守法律, 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在法律知识的储备上, 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比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丰富。他们每天学习各种法律知识, 而且也是比较关心法律事件的。总而言之, 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人格表现得更加突出。但是, 表现得好不代表他们的法律人格没有问题。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虽然接触的法律比较多, 但有部分同学表现得并不好, 出现知与行的不统一。

(二) 非法学专业的法律人格。

相对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大部分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律人格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首先,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选择法学, 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法律没有想法, 不懂法律法规相关政策, 对法律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 当然在法律人格的形成方面也是比较困难。其次,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接触法律的。然而各大高校在这门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基础课程往往只是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形式出现, 未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往往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 当前的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中只停留在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内容上, 非法学专业的法律教育内容有限, 结课方式常常采取半开卷方式。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几乎不会重视这样的课程, 更何况还采取这样的结课方式。因此, 多数翘课的学生采取找“枪手”的方式来帮助自己通过考试。最后, 从目前情况看, 各大高校开设法律基础所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 教材的内容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 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很难满足大学生们的实际需要。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 竭尽全力把大量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的授课方式有点蜻蜓点水, 学生们根本无法对知识点进行广而深的分析。总之,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律人格的塑造方面亟待改善, 各大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大学生法律人格的培育对策

对于大学生法律人格的培育, 笔者将从社会、学校、网络和自身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 彰显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人格魅力。

(一) 社会方面。

良好的法治环境的熏陶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基础。人创造环境, 环境也创造人,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从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环境中理解法律、学习法律。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熏陶对大学生法律素质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5]虽然大学生还未走上社会, 但是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必不可少, 如果社会环境“乌烟瘴气”, 盗窃抢劫贪污受贿随处可见, 这怎能让一个未入社会的大学生放心地进入呢?所以说,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很重要的, 是大学生形成法律人格的环境保障。

(二) 学校方面。

一所学校培养什么素质的人, 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环境, 它对广大青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6]首先, 学校也要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人格的氛围。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大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 学校的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法律人格的形成。其次,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 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 要依法照章处理, 决不能因人而异、因人而改,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的榜样。[2]再次, 学校还需在师资方面加大力度。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培养正确法律人格的大学生的基本保证。有了师资保障, 大学生形成合格法律人格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 网络方面。

21世纪是网络时代, 而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中的主力军, 网络在为其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不免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不利于法律人格的形成, 成为法律人格形成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对大学生调查“了解法律的途径”时, 26.5%的大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络了解法律知识的。但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并非一方净土, 主要表现在网络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法律心理及法律行为的影响, 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网络不良信息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诱导, 甚至将其引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这样的话, 需要有关部门大力采取行动, 使得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尽量成为净土, 尽量发挥网络的优势,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诸多有用的资源与信息, 比如通过《中国普法网》、《法法网》等网站学习法律知识, 为法律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网络基础。

(四) 自身方面。

大学生在成长学习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自我内化、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 是在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 以其自我意识为前提, 通过主客体的分化, 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 以社会主义教育规范和主体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客体, 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控制等过程, 有意识地改造和提高学生个体认识的主体性, 使学生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高度内省的教育活动过程。[7]这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地学习知识, 尤其是法律知识, 法律人格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好好利用丰富的资源来充实自己, 培养自己知法、守法, 坚信法律至上的信念, 勇于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为自己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而不懈努力!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格决定命运”, 人格教育之所以重要, 在于它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学生的自我终身成长, 以向善的理想人格为模型, 以德性教育为核心, 从而激励学生的品德养成。[6]这也正是培育大学生法律人格的原因所在。培育具有法律人格的大学生的运动已经拉开帷幕, 这需要来自社会、学校、自身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 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这样, 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 也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秀洁.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背景分析及高校人格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9:228

[2].喻磊, 苏王清.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法律初探[J].青年探索, 2007, 3:6

[3].法律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国民商法律网[OL].http://www.c ivillaw.com.cn/artic le/defau lt.asp?id=35265.2007年9月29日

[4].周静.试析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D].2008:14, 17

[5].赵洁.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D].2003:35

[6].马瑞妮.浅谈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之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89, 90

培育对策 篇11

【关键词】生姜;高产种植;品牌市场;培育与发展

1 马白镇生姜的高产种植分析

1.1 注意土壤状况,为生姜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生姜虽然对生长土壤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但是良好的土壤环境还是有利于其生长的。一般而言,生姜适宜生长在温度为25℃~32℃的环境中,土壤的湿度在60%~80%为宜。

1.2 有效管理、控制每个种植环节

生姜种植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生姜的产量。在选种时,一定要选择质地较硬的、皮色干亮的生姜块作为种子,且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消毒,此外还要选用沙床进行催芽。生姜需要较长的生长期,因此,种植者可以将其与瓜豆类等作物进行套种,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弱强光对生姜的烫晒,进而促进生姜有效生长.

1.3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生姜种植存在很多的病害,比如姜斑点病、姜腐烂病(姜瘟)、姜炭疽病和姜螟等。此外,生姜种植还面临着很多的虫害如根结线虫、姜螟和蓟马等。因此,生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其对生姜能否健康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3.1 姜炭疽病

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姜炭疽病的多发期来到之前进行叶面喷施预防。在发病初期可使用甲基托布津乳油1000倍液或者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连续喷洒两到三次,每次喷洒间隔5到7天。

1.3.2 姜螟

叶面喷施3000倍新买灵和1500倍甲维盐,共喷施两次便可,喷施间隔为7到10天。

1.3.3 姜腐烂病

一经发现病株需要立刻拔出,并使用3000倍硫酸链霉素液进行灌根,每窝灌半升到一升。在姜腐烂病发生前期进行灌根或喷雾可使用800倍80%代森锌液或700倍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液,连续喷施两到三次,喷施间隔为7天。同时还需要在病株窝内以及其周围撒施石灰进行消毒。

1.3.4 姜斑点病

在发病初期需喷施800倍龙克菌或者是500倍修宁,需喷施两到三次,喷施间隔为7到10天。

1.4 防治草害工作

生姜的具体除草方法是结合化学除草的中耕除草。化学除草可以每660平方米用稀释1200倍的50克割地草进行地面喷雾。

1.5 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可延时收获

六月中旬为种姜时期,采收时需要植株有四到五张叶片。为了便于贮存,便于姜块收获后带有潮湿的泥土,在收获前三天到四天时需要进行灌水,在收获时随收随入窖,留茎杆2到3厘米。最佳的收获大田生姜的时机应该是在霜降前的10到15天,这时收获生姜,姜块既不会被冻伤,生姜后期增产的这一黄金时期又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1.6 配方施肥,精细整地

为了使土壤上松下实,达到无明暗坷垃,春季应该在冬耕的基础之上,及早地进行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每665平方米施10千克尿素或者50千克~60千克45%的三元素复合肥、15千克~20千克硫酸钾、1000千克~1500千克充分腐熟的禽畜粪、20千克~70千克磷酸钙。与此同时每665平方米配合使用1000倍敌克松消毒液或者100千克~150千克的石灰进行消毒。

1.7 适时播种,选种催芽

在播种前一个月左右需要从地窖内取出脱毒姜种进行晒种催芽。选择晴天将种块翻晒1天~2天,播种前7天将泥土冲去,在生姜表皮发白变干后,选择皮色好、块大的姜块进行催芽,最好将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1摄氏度~25摄氏度之间,为了保证催芽质量,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温度升降幅度。当幼芽长1厘米的时候将其取出进行播种,这大概需要20天的时间。当地温达到16摄氏度以上的时候便可以进行播种,一般结合直播剂播种的地膜覆盖栽培在清明前后進行播种,每665平方米需要种150千克~200千克。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灌水,使用生姜浸种直播剂浸泡,然后进行3天~4天的摊晒,再按照25厘米的间距进行下种,覆盖2厘米~3厘米厚的土,并在播种1天~3天内及时喷施除草剂进行芽前的姜地除草

2 马白镇生姜品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对策

2.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政府引导,政策倾斜,来鼓励引导马白镇生姜产业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以为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比如建立相对规模的生姜批发交易市场,充分了解全国各地的生姜市场信息和借鉴外地成功销售的经验,及时在云南网、云南信息报、农业信息网等多个媒体上发布生姜供应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地客商等,以此来促进生姜市场的活跃。

2.2 积极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

市场是开放的,因此,马白镇应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寻求和开发商合作,引进相关企业进行深加工,开发生姜系列产品,进一步挖掘生姜的经济价值。成立生姜合作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实行订单收购,以此来提高本镇生姜的市场化发展,解除姜农的后顾之忧,保证我镇生姜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3 走品牌之路

想要促进生姜产业的发展,就要积极走品牌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生姜品牌,提高生姜的知名度,只有这样,马白镇的生姜产业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才会有更大的市场。为此可以积极联系相关专家对马白镇的生姜种植区的土壤成份、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实地勘测,以此表明马白镇生姜的质量。

2.4 建立核心示范区,提高生姜生产规模

马白镇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发展生姜产业,建立核心示范区,把生姜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和农民万元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要不断发展生姜产业,积极改良生姜品种,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的生姜生产基地。

3 结语

马白镇有着非常好的生产生姜的地理优势,因此,马白镇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生姜生产。在此过程中,政府要为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要积极打造生姜品牌,寻求合作,提高生姜的附加值,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马白镇生姜产业的发展了。

参考文献

[1]蔡火车.台湾生姜2号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0(01)

[2]钟广瑞,徐文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

[3]刘磊,朱利生.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09)

[4]曾素养.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04)

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及对策 篇12

1 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

1.1 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培育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主要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改革“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向烟草烟叶生产方式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其主要实施者为烟农,没有他们的参与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如无根浮萍,必然失败。而职业烟农作为新时期烟农的典型代表和中坚力量,技术精,管理能力强,头脑灵活,学习烤烟生产技术、接受新知识、新思想能力较强,充满着自愿种烟的激情与活力,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和抵抗能力,愿意为烟草农业现代化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

1.2 是推进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党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中。2007年,党中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占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三农”改革提出了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民职业化作为稳定和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烟叶产业作为农业中的一个基础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在专业化商品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等生产环节专业化要求高,在烟叶产业发展中,实施培育职业烟农,可操作性强。因此,加快培育职业烟农,进一步提高烟叶产业化程度,是解决烟草“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引领和带动烟区大农业产业农民职业化,以点带面,辐射其他农业产业,促进烟区“三农”协调发展的需要。

1.3 是实现烟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农村劳力外流明显、多元产业竞争劳动力日趋激烈、物资成本增加、烟叶种植相对效益越来越低、烟农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等多种问题出现,给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谢兴源等[7]研究表明,培养新型职业烟农可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培育一批“精于种烟、以烟为生,因烟致富”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是切实可行的,有了稳定的烟农队伍,才能有效地稳定烟叶种植面积,最终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1.4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加快培育职业烟农,烟农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烟农种烟积极性,是增加烟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3,5],另外,当前分散种植、手工小生产、粗放经营、专业化程度低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方式产出的烟叶很难满足当下卷烟工业对优质烟叶原料的需要,单纯靠烟叶价格提升、产前投入补贴等惠农政策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烟农增收的问题。同时,烟叶生产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小户种植也很难抵抗自然灾害,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可能面临收入极大降低,甚至绝收的情况,严重打击烟农种烟的积极性,让其产生种烟畏惧心理。因此,只有通过培育职业烟农,适当增加单户种植规模,才能更好地将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逐步提高烟叶种植水平,提高烟叶生产质量,最终既生产出符合卷烟工业需求的原料,又增加烟农收入。

2 培育职业烟农中存在的问题

2.1 烟农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因烟叶生产程序繁琐,种烟相对经济效益不断降低,造成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大量未成年及老人滞留在农村,老人成为农村农业主要劳动力,烟农队伍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烟农队伍结构不合理,给职业烟农的培育带来不利影响。

2.2 烟农素质差

当前,我国植烟区发生了重大转移,逐渐由平原或较为平坦的地区转移到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文化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边远山区,再加上部分烟农依然存在自给自足小农思想,烟农年龄偏大,标准化科技生产措施普及较为困难,造成了烟农队伍文化科技基础普遍偏低,烟农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土地流转难

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不仅烟叶种植需要规模连片,户均规模也需要一定的提高。因此,职业烟农的形成需要一定种植规模作基础[8]。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土地流转虽然已逐步被烟区广大农民所接受,形成了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政策引导还不够完善,更多是要依靠村委会、村民小组或烟农自身来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加之租赁双方农民利益得不到合理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烟叶户均种植规模的提升。

2.4 烟农分散,科技措施落实不到位

当前由于植烟区大多数在山区,种烟村民小组、农户比较分散,又因烟区道路差,符合职业烟农培育条件的农户不多,培育出现有的职业烟农更为分散,合作社管理经营能力滞后,对职业烟农的单独建设、管理及烤烟生产技术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烟农与非职业烟农的种植烤烟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也是制约职业烟农培育的一个难题。

3 培育职业烟农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思想,提高烟农参与的积极性

在职业烟农的培养中,要积极探索培养新型职业烟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9]。因此,在培育职业烟农时,必须应尽快转变传统的方式与思路,摒弃老思想、老经验和老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拓思路,创新措施,让一些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高、技术精、管理强、经营灵活的烟农先富起来,以鲜明的实例在广大烟农中树立致富榜样,以点带面,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快速提高烟农的参与积极性。

3.2 选择合理培育对象,调整烟农队伍结构

在选择培育职业烟对象时,要积极选择符合种植烤烟0.667 hm2以上、连续种烟不少于3年、具有一定种烟技能、初中文化以上、诚实守信及年龄在55岁以下的烟农作为培育对象。这类烟农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能力比较强,听从烟草公司的技术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到烟叶生产上,把种烟的经济效益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能够较好地将标准化、专业化科技措施落实到位,快速提高烟农的种烟素质,提高烤烟种植经济效益,不仅有效解决了种烟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的问题,使烟农队伍发展趋于合理,还让这些烟农成为烟叶生产的骨干力量,促进烟草持续稳定发展。

3.3 加强烤烟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素质

开展技术培训是提高职业烟农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是以理论和实作相结合的形式,由基层烟叶站点在育苗、机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级等多个烟叶生产环节,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职业烟农科技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构建省、市(县)2级培训机制。一级培训,邀请省农职业培训中心烤烟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教授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二级培训,抽调市、县公司突出的生产技术员对职业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职业烟农的种烟科技素质。三是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加大对培训情况的考核力度,对培训不合格的选育对象,坚决不予培养。

3.4 优化布局培育区域,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

针对当前烟农分散的客观实际情况,在选择培育职业烟农对象时,应该集中选择种烟条件好的某个种烟村组的植烟区内烟农,不仅方便基层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指导,而且便于合作社开展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工作,有利于对职业烟农的建设管理。

3.5 完善土地流程机制,提高烟农户均种植规模

一是推进规模连片种植,坚决杜绝零星种植,引导不在规划区域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砍块划片后,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党委政府引导,依托合作社、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协调服务职能,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市场土地流转价格或流转双方协议定价为原则,引导烟农采取土地互换、租赁承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促进烟田向职业烟农或种植大户、种植专业户、种植能手转移,确保户均规模得到提高。四是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建议以党委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成立相应服务机构,面向烟农,专项提供信息发布、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建议烟草公司为土地流转方提供政策补贴,为土地流转农户提供物质保障。

3.6 增加政策补助,提高烟农参与的积极性

职业烟农是否培育得起来,能否发展、壮大,利益问题是最终决定因素[8]。因此,为有效壮大职业烟农队伍,避免培育一批丢掉一批现象的出现,适当加大对职业烟农的物资补贴、扶持贷款、土地流转补贴、优先技术服务等优惠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且可以确保现有职业烟农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广大烟农进入到职业烟农队伍的积极性。

摘要:培育职业烟农是当前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性及当前培育职业烟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职业烟农的对策,旨在稳定烟农队伍、提高户均规模、提升种烟水平、增加烟农收入,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烟农,培育,烟草行业,对策

参考文献

[1]黄晓钦,赵佳荣.宁乡县职业烟农队伍建设的思考[J].作物研究,2015,29(8):909-911.

[2]蒋宇仙.现代烟草农业如何培养职业烟农[J].作物研究,2009(23):226-227.

[3]刘杨,伍仁军,侯留记,等.四川省职业烟农培育初探[J].四川农业科技,2015(9):70-71.

[4]解芬,阮得洪,李涛.云南职业烟农与烟草合作社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87.

[5]谭子笛,侯军,芶剑渝,等.贵州正安烟农状况与现代职业烟农队伍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262-264.

[6]赵松峰,程占省,高水凡.培育职业烟农的意义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9(6):15-16.

[7]谢兴源,练华珍.培养新型职业烟农以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2-203.

[8]姚善策,宋战锋.探索培育职业烟农之路[J].广西烟草,2013(2):41-43.

【培育对策】推荐阅读:

优化培育07-17

培育转型07-19

培育问题07-20

鱼种培育05-11

培育品牌05-12

品德培育05-15

培育方向05-17

培育工程05-20

情感培育05-20

林业培育06-01

上一篇:民族体育文化下一篇:经济学数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