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2024-09-07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精选8篇)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篇1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思想开放》一文的读书笔记

总结:该文章作者是曾任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的林重庚,以改革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外思想开放的重要作用,中国的领导者和经济学家的勇气与远见,努力而认真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将之转化并应用于实践,开启了持续30年的增长和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历史上增长和发展的成功典范”。

该文章围绕着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对经济问题所做的思想的准备,和改革过程中的对经济问题意识形态的变化,由被迫到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到主动寻找合适的发展改革之路,由探寻到另辟蹊径的过程;还有中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弊端的根源的重新认识及寻求解决的措施。

该文章所讲的对外思想的开放是指对外经济思想的开放过程,因为作者当时的身份决定了他所接触的领域,所以全文所说的对外思想的开放只是指对外经济思想方面。

由文章看出中国在对由外思想开放过程来寻求更好的改革方法时是由寻找经验到另辟蹊径的过程。

首先,虽然中国中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学习外国思想及先进经验的重要性。但是自1956年实行苏维埃中央计划体制,学习西方外国经验的思想几乎被看成是一种政治罪过。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高层领导发现世界他国的经济进步是那么的迅猛,相比之下中国是那么的落后。这是中国下定决心启动改革开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启动时,中国虽然很努力的走出极度封闭状态,但是相对来说,没有几个领域像经济学那么严重的与外界隔绝。

于是,中国被迫认识到了对外经济思想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和很多经济工作者对于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但对于改革目标和步骤却还很陌生。从思想理论到中央计划体制,苏东国家的情况与中国较相近,加上中国的经济工

作者们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对苏东国家的改革方案有所了解。于是中国就想引进苏东改革理论和经验。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与苏东国家经济交流活动频繁,1979年,时任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的董辅礽赴牛津大学访问时结识了布鲁斯,遂邀请布鲁斯年底赴华讲学。布鲁斯是与奥斯卡.兰格及米哈尔.卡莱斯基齐名国际的波兰经济学家。他对波兰经济改革思想的最大影响是在50年代中期,他与兰格和卡莱斯基一起供职于波兰经济委员会,任副主席,为波兰政府经济改革特别是“市场社会主义”提供建议。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到苏东经验,他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从这方面讲,布鲁斯对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布鲁斯成功访华后,刘国光(经济所副所长,后任经济所所长、社科院副院长)遂邀奥塔。锡克于1981年5月来华讲学。锡克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改革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主要因“新经济模式”而闻名,该模式被释为“在苏维埃计划体制框架下减少中央指令,扩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一种被看作是介乎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为了学习苏东改革理论及经验中国当时提议请世界银行出面,邀请一些既懂改革理论又有实际改革经验的东欧经济学家来华,组织一次学习苏东经济改革经验的会议。虽然很难评价与这些苏东改革经济学家的交流对中国领导人及经济工作者们的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理论的影响更难以估量。

但是,据作者个人当时的体会,回想当时中国经济工作者们的情况,及后来对近30年的观察,他觉得对以下三方面影响意义深远。

首先,东欧改革经济学家引进了使用现代经济学来分析苏维埃计划体制弊病的方法。东欧经济学家们不像中国经济学家们那样脱离国外的经济理论。

其次,详尽了解东欧的改革经验加剧了中国经济工作者们对于在中国使用东欧经济改革模式的悲观心理。

再次,当东欧这些专家们开始搞清楚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之后,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东欧的改革经验不大适用于中国。

中国20年以来的经济体制实行基本消费品严格配给制、人才流动很受限制、经济生活全面由国家掌控,这是一种极端的“指令性经济”。而在东欧,市场机制较发达,企业和家庭消费层次有更大的自主权,具有较成熟的信息和管理系统。即便这样,所有的改革尝试仍以失败告终。中国向他们学什么?除非另谋改革出路。

由于苏东改革的经验及思想与中国的国情不适应,中国通过世界银行的两个经济考察报告认识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这两份世界银行的经济考察报告让中国全面的更好的来了解本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济资料。

世界银行第一次经济考察是为了中国申请世行贷款的需要,第二次考察则是应中国领导人的具体要求。邓小平看了世界银行的第一次中国经济考察报告,觉得有意思,很有用。请世界银行再组织一次经济考察,针对中国未来20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特别要根据国际经验,为达到中国上述发展目标提供一些可选择性建议,并对这一目标做些可行性研究。上述两份报告除满足了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工作需要,也算破天荒首次由一个国际经济学家团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透彻分析。这标志着中国在对外经济思想开放和吸取国际发展经验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通过自身的改革经验,根据对东欧国家改革失败教训的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领导人及矢志改革的经济工作者们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必须突破苏东框架,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前进。于是,国家体改委的领导建议世界银行组织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一下这些题目:

1国家如何管理市场经济

2从中央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相关的问题

3在整合计划与市场方面的国际经验

这就是1985年9月召开的“巴山轮会议”。要求与会国际专家需有这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中方与会人员要包括政府各部委参与政策制定的经济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会议不能只请国际专家做演讲,而是为中外与会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机会。

“巴山轮会议”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个转折时刻所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是中国国家体改委的领导主动提出组织会议的,是中国的需求驱动者这次会议的开始,是为了满足我国的需求而策划的。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会议一直是中国政府官员和经济工作者学习国际改革和发展经验的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外经济工作者和实践者的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活动都是由中国单位自己与不同的外国机构、以不同的层次及多种多样形式来组织的。

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和试错的方法,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法,在所有试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在转轨过程中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重创的情况下,中国是唯一一个在改革过程中能够取得持续和快速增长的国家。

这些变化有些是形势所逼,如果不进行对外思想开放中国就可能永远贫穷落后,虽然由被动的对外经济思想的变化到主动的交流最新的经济改革方面的思想,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但是,中国的成绩不容忽略,勇气、突破、革新、创造,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奇迹的要素。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尽管不能全面照搬外国经验,但是,外国先进的思想理念却可能会对我们这个“当局者”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篇2

关键词:马建忠,对外贸易,思想探析

近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贸易思想也迅猛发展,马建忠则是近代中国系统而详尽地论述外贸问题的经济思想家之一。马建忠(1844~1900),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他撰写了《富民说》、《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等数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发展对外贸易,保护对外贸易等经济思想,主张建立以对外贸易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体系。探讨他的贸易思想不仅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外贸易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总体贸易思想呈重商特色

西方重商理论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只能产生于流通领域,国内贸易不能增加财富,对外贸易才能带来财富的增加。一国要想富强,必须发展对外贸易。因此,其采取的外贸政策,也是奖出限入、鼓励生产、政府干预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马建忠注重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源于他留学欧洲时的亲身考察和受近代西方对外贸易理论的影响。马建忠认为:“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主张实行富民的重商政策。他所谓的“商”,主要是指对外贸易。所谓“通商而出口货溢于进口者利,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口者亦利,通商而进口货溢于出口者不利。”这是一种主张贸易顺差至少是贸易平衡的观点,揭示了对外贸易是“交易国双方互通有无,彼此两利”的事实。另外,马建忠极端重视货币,认为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使出口货多而进口货少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金银进口。他认为“矿产不一,而为用则首推煤铁。然煤铁所以致富,而非所以为富,所以为富者,莫金银矿若。”这是一种典型的金银财富观。因此,从马建忠的总体贸易思想及对财富的态度来看,具有明显的重商特色。

二、差额贸易原则

马建忠主张“宜通商以收各国之利权”,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他认为:“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指外流的金银)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指国内的金银)不复散。其或散而未易聚也,莫若采取矿山自有之财。”因而,“中国多出一分之货,外洋即少获一分之利,而中国工商转多得一分之生计。”在对外贸易中,马建忠更多的考虑进出口商品的价值比例关系,他坚持出口商品价值必须超过进口商品价值,当然少进口而不是不进口。由于国内资金求大于供,马建忠把外贸创收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如果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或至少能使出口额等于进口额,这个国家就会致富;反之就要贫穷。因此,他主张主要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贸易策略,不是不进口,而是多卖少买,不是完全禁止金银的流出,而是采取从出口商品出获得更多的金银注入。这是一种在贸易中主张差额的思想,目的在于保持贸易顺差。

三、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出于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的认识,马建忠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马建忠看来,发展商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应以对外贸易为中心,完全从属于其需要,为发展对外贸易服务。按照对外贸易的需要,以扩大出口导向来建立国内商品生产体系。首先,要大力发展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马建忠所重视的只是丝、茶以及其他一些当时中国主要出口农牧产品的生产,像牛革、羊毛、草鞭、棉花、磁器、大黄等物品。只有发展这些商品的生产,增加数量,出口货多的目的才能达到,大量外流的金银才可能收回。其次,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新式工业。因为这些商品出口数量巨大,对当时的贸易入超有重大作用,以“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在这样的贸易战略下,希望鼓励和改进中国传统商品丝茶等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刺激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同样,通过积极发展国内制成品的生产,用国产商品逐步取代国外同类产品,通过逐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互需求程度,促使对外贸易向有利于出口的方向发展。

四、以调整税率为核心的贸易保护思想

关税通过影响外贸进出口来调控经济。马建忠在对外贸易上的重商思想,必然导致其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保护主义。况且在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受外来侵略的国家,不可能采取其他超经济手段来保护外贸,关税成为一种主要手段,马建忠主张“重征进口货,而轻征出口货”。他对当时清政府实行的惠洋商、抑华商的税收政策颇有微词,认为它与西方“勒抑外商,庇护己商”的政策相比,“不啻倒行逆施’,并认为它是当时清朝民贫国困的重要原因,力主予以改变。他试图根据西方通行的征税原则来修改当时社会不合理的海关低税率。马建忠从理论上论证了税收政策对民族经济应具的保护作用,并因此主张以税收政策为杠杆,通过调整税率,调节进出口贸易。为此,他提出了“恤己商”、“抑外商”的保护贸易的税收政策,建议利用修约之机,仿照各国通商章程,对洋货“重其科征”,对华商则“轻其税赋”,尽撤让华商苦不堪言的内地厘金,以使民间贸易得以自由发展。

五、产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理念

马建忠认为,商品的质量是赢得国际信誉的重要条件,要在国际市场上经得起竞争,商品本身应该物美价廉。为了争取出口产品的优势,马建忠提出应当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以便在质量、价格上胜过对手,他以丝茶为例,认为只要做到“精其物产”、“厚其资本”、“轻其税厘”,就可以增强中国丝茶等传统出口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刺激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针对国内工业制成品生产能力的不足,马建忠及时看到国内原始的个体生产和分散销售经营已落后于时代,为改变外贸中的不利地位,马建忠积极提倡和推广股份制公司,扩大资本数量,使生产从此胜任“大兴作”、“大贸易”。他认为,“外洋商务制胜之道在于公司,凡有大兴作、大贸易,必纠集散股,厚其资本,设有亏累,则力足持久,不为外商牵制也。”他的这种大机器生产理论,以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生产规模扩大和商品生产个别劳动时间缩小等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发挥自己产品的优势,以与外国商品竞争,提高出口能力。

六、外贸中稳定币值的思想

马建忠还要求改变中国专以银为币的货币制度,主张“参用金币”。认为这样才能适应“世界通行”的货币制度,在国际贸易中避免金价上涨,银价跌落给中国造成的巨大损失。由此,我们看到马建忠对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防止币价大起大落,保护币值的稳定,对于整个外贸出口有利地位的维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对金银大加崇拜:“总而论之,而劳役,不费财,可固防,可制厂,内以敢匪徒之出入,外以杜强邻之窥视,不数年间,边备益修,军储益裕,当务之急,莫要于此。况自商以来,金银之流出者众,以彼国皆用金钱,我则上下皆以银为市。”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已失子母相权之道,久受制于外人,若我中国强既饶,则金银必贱,而货款之出入,华商之贸易所裨益非浅矣。”马建忠虽然把金钱作用过于夸大,但他当时能够看到西方各国采用金本位制,金银比价发生了变化,要政府注重黄金的作用,尤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马建忠认识到一国货币币值的大小,以及其增值或贬损,均会对一国对外贸易,进而对一国整体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总之,马建忠坚决反对封建主义的闭关锁国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他的重商理论、差额贸易原则、比较优势理念、贸易保护、贸易中保持币值稳定等思想,在当时是恰当的、适时的。就是在今天,他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也具有积极价值。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面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环境,确定正确的外贸战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目前,外贸导向型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贸易平衡是对外贸易的基本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基本平衡的贸易差额;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保护还是自由,我们必须根据内外均衡的经济目标而作出选择;根据比较优势理念,提高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提升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适应和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孙毓棠.抗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5]况浩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篇3

摘 要: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就是儒家思想文化。它不仅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并不断对外传播,在世界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外传播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机构就是孔子学院。截止到今年,孔子学院的总数已达500所,遍布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如此庞大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在东西方呈现了不同内容、特点、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认识、剖析这些不同,对于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对外传播;日本;西欧;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儒”的原本含义是读书人或者是思想者。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第一人。私学作为传播儒家思想文化的机构,在春秋时代主要讲授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儒家思想文化之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在国内不断发展成熟的同时对外传播。以下将从对外传播的方式、影响和目的方面对东西方进行对比分析。

一、对外传播方式

儒家思想文化最初传到日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由当时朝鲜半岛的百济王国间接传到日本。根据日本第一部史书《日本书纪》的记载,精通中国儒家学说的百济人王仁带着儒家经典书籍《论语》以及《千字文》,应日本应神天皇之邀来到日本。这是在日本最早的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对外传播的记载。另外一种是直接传播。如从秦始皇派遣徐福等人东渡求仙开始,大批的中国人走向朝鲜半岛和日本。他们承担了文化传播的媒介,不仅将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技术引向国外,更将中国先进的精神-儒家思想与文化传播到国外。大化改新时期开始,日本人积极学习先进的外来文化,从607年派遣小野妹子等人来中国开始,进入了大量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的时代。自此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文化通过本国传播和他国主动吸收的方式传向以日本为主的东方国家。

与向东方传播相比,儒家思想与文化远远滞后地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传入欧洲。传播的轴心就是传教士。从传教士们踏上中国的国土,他们就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性,从此他们试图将这种先进的文明和基督教相结合,力图进一步提升他们心目中的拥有先进生产技术的物质文明。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学术论著中大量的引用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如马礼逊牧就在他1811年出版的著作《Horac Sinicae》中引用了“三字经”“大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直接翻译儒家经典著作,将中国传统文化传向西欧。如传教士理雅各自1861年开始利用自己的汉学功底,相继翻译了《论语》《大学》,通过向英国等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儒家经典,掀起了在西欧范围内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

二、对外传播影响

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在东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西欧,由于传播过程中仅是少数来过中国的传教士,所以儒家思想与文化没有得到广泛人群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它的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18世纪时儒学主要被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所用,成为他们反对极端宗教神权以及封建王权的理论武器。在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儒家思想与文化几乎没有进一步的传播与应用。直到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需要更高层次的上层建筑予以支撑时,儒家思想与文化中和谐的价值观才被西方人重新认识。自此中国的孔子学院在西欧的推进才受到重视。

与西欧不同,由于在儒家思想文化向日本流入的初期就是主动的传播和主动的吸收的双向对外传播,所以在日本的儒家思想与文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进入江户时代,日本的儒学家藤原惺窝等人不断按照日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改进中国儒家思想,推进日本儒学走向独立。此后日本产生了诸多儒学大家。如使朱子学官学化的林罗山、崎门学派的山崎闇斋。在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的影响之下,日本政治上进行了大化改新、实现了“建武中兴”、提出了“尊王攘夷”著名言论;编撰了儒家思想浓厚的《养老律令》《贞永式目》等法律;此外在日本的宗教、文学、史学等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直到今日,日本已有一亿多“孔孟之徒”,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对外传播的启发

儒家思想文化在日本和西欧的不同给予了我们今后对外传播的两点启示:

第一,提高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对外传播。不仅使本国要主动向外传播儒家思想文化,还要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沟通,积极让地方认识、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激发对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进而扩大对外传播。就如儒家思想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只有对方也有接受传播的主观能动性时,才能实现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接受和发展。

第二,完善对外传播机制,加强管理,稳定而持续地传播儒家思想文化。对外传播不仅局限于儒家经典巨著的翻译,更应该孔子学院的专门机构的带领下多方位的对外传播儒家思想文化。如举办各中有特点的课程,进行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2007年第二版。

[2]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篇4

一、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与现实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发展的历史。一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观点,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各国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明显抑制作用,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并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经历了由国家统一经营、国家管理经营到放开经营的过程,贸易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不断深化,但是,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却在自由化进程中更加激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来,而这一变化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采取的政策调整分不开的。在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之时,因贸易的迅速增长而引起的贸易冲突加剧,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当前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注意保留贸易平衡政策运用的空间。

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发展及其效果评析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经济发展的背景,同时又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与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息息相关。

(一)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初,我国在沿袭建国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主要采取的是“奖出限Jk"的政策,这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适应的,也符合国际贸易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心一外围”理论的观点。实施促进国内工业发展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主要是关税,以及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商品分类经营和国营贸易等较严格的、传统的贸易措施。伴随着我国外贸体制实践中的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下放部分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取消

财政补贴等改革进程,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外贸企业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为对外贸易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该阶段采取了动态的、有条件的贸易保护措施,倡导的是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结果促进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了一批出口型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大批工业项目建立了我国的出口生产体系,形成了我国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进口的贸易结构,体现了比较优势行业和产品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政策实施上的不平衡,我国东西部贸易发展差距较大,外资政策与外贸政策的不配套,冲击了一般贸易下的设备进口,甚至造就了一些假合资企业。同时设备的引进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较先进的设备闲置,浪费了宝贵的外汇。

(二)贸易自由化倾向的过渡型贸易政策

进入90年代到我国人世前,是我国对外贸易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该时期我国经济提出了“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大循环”战略,为此国家外经贸部提出“大经贸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该时期对进口管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进口方面,1992年开始按照HS编码协调制度对225个税目进口税率下调,减少和取消配额和进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以及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在出口方面继续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专门扶持企业的对外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特别是1994年外汇并轨制为代表的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贸企业实行统一的结汇制、减少进出口数量限制、鼓励企业所有制的多元化、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等,理顺了连接国内市场价格体系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的通道,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到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5097.68亿美元,大约是改革开放初期1987年(206.4亿美元)的24.6倍,是1992年(1655.3亿美元)的三倍。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为我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奠定了基础。

该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取向,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过渡型贸易保护政策。尽管政府实施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与开放之初的政策目的有所不同,但仍然受古典重商主义观点的影响,重点鼓励出口创汇,甚至不遗余力地从事亏损出口创汇。结果长期的、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在给中国带来发展经济、引进技术所需的雄厚外汇资金的同时,“中国制造”的优势也给中国“制造”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此外还存在出口贸易方式和结构的不平衡。加工贸易、代工贸易比重和出口中外资所有制比重上升的结构,实质上是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的全球生产链的转移,中国处于全球低端生产环节,固化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低端产品的比较优势;刚性的出口收汇任务与国家资源收购方法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外贸经营者之间对国内货源的争夺;优惠政策倾斜的目的与实施对象的矛盾。由于国家鼓励多创汇,原有专业外贸公司或国营外贸企业实力强,仍是受惠主力,与优惠政策扶植我国私营和民营等外贸新生力量的初衷相悖。

(三)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加入WTO以后至2007年,我国面临着加入WTO后如何推进外贸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内外贸一体化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安全成为新时期中国外贸战略理念的核心。对外贸易政策目标以构造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在适度内外均衡基础之上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移为重点。尤其是WTO非歧视原则下的国民待遇、公平竞争与贸易、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因此,我国采取的基本是相对较低的保护与温和的出口鼓励政策相结

合的措施,即运用关税、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保障、政府采购等措施对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实行动态的、以扩张出口为目标的保护;运用低估汇率、调整出口退税和补贴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出口鼓励措施。人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地位急剧上升,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短短四年后,即使在金融危机开始影响下的2008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25616.3亿美元,是人世时(2001年)的五倍,是改革开放时(1987年)的一百二十多倍。

该阶段“人世”的要求决定了我国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要体现社会经济形态向现代市场体制转变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贸易政策重心的转移,即政府从侧重宏观外贸战略向侧重微观主体发展方向转移,实施有管理的自由化贸易政策。而现实中我国与贸易国的摩擦却并没有因为入世后自由化进程加快而有所减少,相反我国遭遇了更为频繁的贸易纠纷,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之时,因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引起贸易冲突的加剧,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调整现行贸易政策、保持贸易的平衡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的长期问题。

三、新时期对外贸易政策导向与对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加入WTO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加入WTO的机会熟悉运用其中的规则,保护和发展本国产品的对外贸易能力和自己的民族工业,而不是单纯强调对WTO承诺的兑现。WTO赖以建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利益理论是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的,但是其有效实现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参与贸易的各国面对的竞争条件应是平等、公正的。而现实中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分工,存在着强权政治和霸权体系,国际关系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在这种体系中,国家实力和地位始终是本国、本民族最大经济利益的可靠保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不但不能使国家变得强大,而且很难保持政治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独立地位。从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实践来看,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无不利用了重商主义学派的观点,也为像中国这样的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政策取向。

(一)贸易政策中性化趋势中的适度保护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和经济地位的提升,引发了发达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我国出口额的增长率自2005年至2008年不断下降,但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口总额首次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受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保护更加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监测统计,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各国政府提出的与贸易相关的提案有78例,其中66例涉及到贸易保护,高达84.6%,而在66例与贸易保护相关的提案中,已有47例被执行。其中发达国家在最终执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措施上的比例高于发展中国家。面对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升级,我国与贸易对象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加剧,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我国应在中性化趋势中进行适度保护的政策取向。

我国面对贸易争端如果采取简单的贸易报复措施,引发贸易战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但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本国幼稚产业实施保护,是有充足的理论依据的。因为一国贸易政策是倾向于保护或开放还是中性,根本上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人世后的贸易自由化道路的选择以及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定了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强调促进结构的转变、进出口政策作用力的相互抵消,使总体的贸易制度走向中性化。但是一个国家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市场机制和国际环境的有效作用,货币、贸易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手段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工具。但问题是对“幼稚产业”的选择和判断应避免出现最终演变为保护落后产业的失误。因此,采取的保护政策必

须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扶持的范围必须是具有未来发展潜能的,达到保护是为了日后不需再保护的几个行业,因此所选定的行业必须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提高,并且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学习效应和动态外部效应;二是应该明确保护或扶持的时间,对被保护的企业和行业规定限期;三是扶持目标,定位于能成为国际市场最主要的竞争者的这些产业,通过整合的方式提高大企业间高强度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四是政策手段不强调贸易保护,而主要是通过国内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加以规范、诱导和扶持。例如,可以考虑把汽车、半导体、数控机床和飞机工业列为幼稚产业,扶持时间定为今后的“XX个五年计划”,并对扶持目标和任务进行详细分解。

(二)扩大内需、以进促出,保持经济可持续和稳定发展

2007年我国GDP总量(按当时价格计算)为2.49万亿元,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预计到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一番,届时我国大国经济体的特征将进一步显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考虑到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市场规模,我国的经济增长比较趋近于大国的经济模式,应更加强调内需的作用。同时,面对当前对外贸易不确定性因素,合理化解高外贸依存度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也需要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有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可借鉴我国主要贸易市场的经验。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中,是在通过税收政策基本解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并且创造了“中产阶级”以后,才达到提高“内需”的目的,而这种“内需”又推动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时,就是依靠巨大的“内需”使美国经济长期繁荣,直到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为止。相比之下,中国没有利用对中国投资的外商通过征收大量税金来缩小外商与中国平民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甚至也没有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征收大量税收,以解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中国能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帮助大量相对贫穷的消费者提高收入,尤其是帮助中国消费者减少在“医疗、住房、教育”三方面的巨大支出,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经济增长应依靠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这些要素的加强有赖于我国的进口结构和质量,因为进口中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战略资源,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作用,但将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从而提高GDP增长率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并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本国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可以“以进促出”,保持适度的国际贸易收支顺差作为促进中国外贸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

(三)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

面对经济危机每个国家都在寻找各自的出路。美国强烈要求中国减少外汇储备,改变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实施进出口平衡政策。而这一政策却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陷入两难:一方面实施进出口平衡政策,会造成出口受阻、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从而引发银行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使国内的总供给能力大于总需求,从而产生与经济危机类似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不实施进出口平衡政策,“4万亿计划”又可能引发通胀问题,从而加剧被美国套住和承受外汇储备大幅贬值的可能。因此,应当转变当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行进出口平衡,减少贸易摩擦。

从贸易结构来看,应逐步改善商品结构单

一、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加大研发投资的力度和重视程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税收、加工贸易等政策,改变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大部分处于低附加值、价值链低端的局面;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的结构性问题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要想减少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带来的威胁,需

要加强内需,扩大国内市场来分散风险;针对长期以来大多出口产品采用贴牌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对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出口给予优惠政策;规范出口竞争秩序和行业自律,稳步推进对外贸易秩序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建设外贸信用体系。同时应协调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外商的投资结构,减少外商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限制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外资项目,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取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缩小民族产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流失,增加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能力。

另外,政策措施应注意加强针对性。例如,美国轮胎特保案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国家干预不当问题。对于在国际上容易引起纠纷的传统优势产业,出口退税只要达到使出口产品以不含国内间接税的公平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即可,避免出口企业以退税作为压低报价的“优惠鼓励政策”,从而避免国外进行反倾销的可能。二是上述提到的国内外市场不统一,存在国家干预的缺位问题。目前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相对滞后,交易成本高、风险大,导致对内销售的报价偏高。三国内商品流通出现阻滞的物流系统建设滞后,存在中央政府干预缺位,而地方政府干预不当的问题。因此,需要由中央政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改革高速公路收费体系,发展铁路交通。

(四)建立开放经济下的内外统一的贸易综合管理体系

我国人世后虽然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管理体系融合,但仍存在外经贸管理措施的单一性、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做法的差异性、市场化的措施和金融融资方式依然“内外有别”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为内外经济融通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体系。政府在管理形式上,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等间接管理手段为主,为我国企业平等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创造条件;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国内外商品流通;培育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包括生产商、贸易商、零售商,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做生意,脚踏实地立足国内市场积累经验的同时参与国际跨国经营,形成具有世界“品牌”的生产型跨国公司、贸易型综合商社和跨国流通企业,这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政治和社会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篇5

符一洋 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首先,全球化扩大了各国市场对外的开放,增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往来,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其次,全球化使各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最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的竞争,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2、推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空前的激烈竞争,各国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将不同程度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些地域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推进经济一体化,形成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三大区域性贸易联盟。

3、增大了全球经济风险。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上“互动效应”以及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而现有的国际风险管理机制和能力又不足以控制危机的产生和扩散,导致了经济全球化蕴含着极大地风险。

4、加剧了世界经济法阵的不平衡,加速了两极分化。当前世界经济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一些国家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断发展壮大或则变得更加强大;另一些国家则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落后,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世界经济的两极化越来越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间比较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未充分发掘出来,参与国际经济生活的历程还比较短。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可以概括为“出口创汇激励模式”,即在政府鼓励多创汇的政策下,外贸主体不已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已创汇

最大化为目标,从而形成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竞相出口的模式。中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贸易大国主要是指贸易规模大,而贸易强国不仅是贸易规模大,而且贸易结构合理、发展后劲足。中国是贸易大国主要表现在:

1、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世界前列。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0.78%到2000年的4.6%,其中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4.3%和5%。

2、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和出口供给能力空前增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是世界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国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是鞋类、普通家用电器、自行车、手表等世界性生产和出口的大国。

3、中国的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某些重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如近年来我国的进口举动曾多次引起某些初级原材料和农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在出口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此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而贸易强国,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经济高度发达。作为经济强国,在经济、技术和资本方面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高,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成为贸易强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方向。

3、通过国际分工,贸易强国能充分发挥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技术的竞争优势,在质量上和技术上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4、对外开放程度大。其主要标志是:

一、平均关税率低;

二、市场开放范围大,贸易强国不仅商品市场而且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对外开放,对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流入与流出的限制性规定少。

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1、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不大。从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弱,在山品出口构成方面,中国主要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处于劣势。

2、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中国的毛衣条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出口换汇成本高昂。一是由于国际商场上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在初级产品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二是即使同类产品,由于质量差,档次低,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也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三是在制成品的出口构成上,主要通过劳动力优势和价格优势扩大出口规模,以价取胜,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较少。

3、资本流出规模较少,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4、对外开放程度较小。中国对外开放时间晚,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边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对外贸易规则和只需不规范、不统一,也影响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5、对外贸易增长的波动性没事中国不是贸易强国的有一重要特性。贸易强国多年对外贸易基本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而且在世界贸易前列的位置也很少变化。而中国对外买一这些年也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长很不稳定,波动性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想当长的时期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和国家外汇储备的提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国际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已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具体来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的反倾销指控,拉开了各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序幕。其特点如下:

一、对华反倾销在国际反倾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

二、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

三、反倾销税率逐年增加,各国进口商进口我国商品面临的税赋风险急速上升,使我国出口企业难以巩固和扩大良好的合作伙伴。

2、出了加强对化实施反倾销打击外,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来势凶猛。自从

加拿大首先发起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的措施以来,对华出口实施反补贴已达3起,虽然与对华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数量比起来不是很多,但其负面的影响效应不可忽视。

3、危害性日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主要从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品竞争力两个途径来体现: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A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B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及时达到或适应C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二,为达到相关标准而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某些技术性壁垒虽然尚未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但企业为满足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必须经行大量的设备与人力投入,改善经营灌流,加速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在跨越技术性壁垒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在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中。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中美贸易双边发展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现实中,中美贸易发展离不开中美两国贸易政策的改革和协调。入世后,美国虽然不再能够自由地采取单边贸易制裁来威胁中国,许多贸易争端将在WTO的框架下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制约,是的中国在一些领域内可能暂时很难满足WTO贸易标准,导致了WTO框架下中美新的贸易问题。04年美方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达1619.4亿美元,占美国商品贸易总逆差的24.3%,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由此贸易逆差问题,成了美中贸易摩擦和冲突的核心问题。

2、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美贸易统计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另一重要原因。美国使用原产地原则吧经由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都统计为美国从华进口,而中国使用目的地原则从中国对美出口中排出有香港特区转口到美国的产品,特别是对于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统计往往存在加大的误差。

3、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拔起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的同时,也将其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美资企业,这样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逆差转移效应、贸易替代效应和贸易创造相应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4、货币汇率操控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2004)年在给美国国会报告中称,过去几年内,美国对世界货币高估是造成贸易逆差恶化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兑美元低估更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一份核心因素。但是2003年12月8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纽约却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结构性、转移性和互补性的,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此,汇率成了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争议点之一。

中美之间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贸易的互补性也会对中美贸易平衡产生影响:

1、美中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2001~2003年,中国无论是在GDP总量还是在人均GDP上都与美国相差很大。正式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易耗性产品如纺织服装业、原料制品等方面对美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对华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气机械及设备、电子电机等方面。

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两国经济间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美两国的经济间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样中美两国一方面出口产品就与另一方进口产品相吻合。因而中美两国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就可以为双方带来较大的利益。正式贸易互补性使得中美两国经济能取长补短,从而避免跨国同行业过度竞争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3、中美两国间经济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据定了两国间贸易逆差是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美国从华进口的多是资源性、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此可见,现阶段中美两国经济处在不疼的发展水平上,两国产业间垂直分工和协调性显著,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看,这是双方市场需求的反映,体现出中美经济与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

性,并不存在直接与美国产品水平性竞争关系,因此,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英气的美中贸易逆差是自然的它不应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争议焦点。

在处理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

1、中国要力促美国调整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美国出口产品结构来满足中国市场新的发展需求,并强调美国应该放松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否则,美国对华出口难以增长,美中贸易难以改善。

2、入世后,中国将更多的面临着世贸成员国的多边贸易压力,而非来自美国的单边制裁。在此新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加快其贸易政策和法规调整,尽快遵从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使我们扩大开放与贸易的唯一选择。

3、理论上已经正式中美双边贸易逆差失衡是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引起的,它不应该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

中国在面对世界贸易各国的压力和机遇的时候,想要保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是指在不放弃甚至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的同时,积极的创造和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

二、健全出口贸易促进体系。出口贸易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健全:1.外贸经营准入管理2.特定商品出口配额的管理3.完善出口退税制度4.完善以外贸发展基金和进口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体系。

5、建立晚辈的外经贸信息与咨询服务体系。

6、加强应诉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工作。

三、实施对外贸易的标准化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对外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1转变观念,重视对外贸易的标准化工作

2、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3、注意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收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

以上是我个人在找到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这个题目的基础上,查找了相关书籍后的读书笔记。

参考书籍:《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彭红斌著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公平贸易机会,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很快中国就一跃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2005年9月17日,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 “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表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快速增长期,但目前仍面临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应对世界经济风险、打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三大挑战。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朱鸿杰在“2012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表示,中国外贸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压力较大。包括人民币汇率风险依然存在、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缓慢、是要素成本显著上升,传统优势遭遇挑战出口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制造业“两高一低”,产业分工不利等问题。

中国烟草对外贸易研究 篇7

1.1世界烟草贸易规模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西欧的烟草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取消, 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烟草市场相继对外开放, 发达国家的烟草产品 (主要是卷烟) 得以大批量地涌向新开放市场, 烟草国际贸易额处于大幅度增长的趋势。1996年以后, 跨国烟草集团 (如菲莫烟草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 开始实行卷烟生产本地化, 世界的卷烟贸易开始下降, 同时参与卷烟贸易的国家减少, 而卷烟贸易占世界烟草产品贸易的一半以上 (2004年, 卷烟贸易占世界烟草贸易的5%) , 这就使得世界的烟草贸易增长的趋势被阻比, 而其他烟草产品贸易的上升, 导致世界烟草贸易呈现波动趋势。

2003年5月21号,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05年8月28号, 中国全国人大批准了这个公约。公约要求各国政府对烟草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进行限制, 可以预料到, 由于投资替代了部分贸易加上控烟公约的作用, 未来的烟草贸易规模变化的趋势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 只能是波动变化或稳中有降 (程永照, 2004) 。

1.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变化

从1988年到1989年我国的烟草贸易是逆差, 从1990年开始就变为顺差, 之后顺差, 呈现增长趋势一直到1994年, 1994年到2000年顺差减少, 从2000年开始顺差又开始增长。

我国烟草出口额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从1988年到1995年是增长趋势, 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下降, 然后从2000年到2004年接着增长, 最高点出现在1995年 (9.9亿美元) , 最低点出现在1988年 (0.93亿美元) 。年出口额变化大于3亿美元的年份有1995年 (3.13亿美元) 、 (1997年-3.18亿美元) ;大于1亿美元的年份有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9年。

对比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规律, 我国烟草出口贸易额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趋势。我国烟草进口额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主要是波动变化, 同时进口额的变化幅度比出口额的变化幅度要小。从1998年到2004年, 烟草进口额的最高点出现在1996年 (4.57亿美元) , 最低点出现在1994年 (0.32亿美元) , 进口额变化大于3亿美元的年份有1995年 (3.27美元) , 大于1亿美元的年份有1989年、1994年、1997年、1998年和2000年。对比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规律, 我国进口贸易额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 (程永照, 2004) 。

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中国烟草目前处于对外贸易的初期阶段

2.1.1 制度约束和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卷烟市场上, 中国烟草产品的份额不到0.5%, 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度极低, 其原因一方面受到现行经济体制的束缚, 另一方面, 国内烟草企业进出口贸易方式落后, 企业决策层对开拓国际市场重视度和投入力度不够。

中国烟草目前正处于对外贸易的初期阶段, 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直接出贸易或者通过中国烟草进出口 (集团) 公司及其下属的子公司间接出口贸易。对外投资方面, 中国烟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探索在境外合资开办生产型和贸易型公司。

2.1.2 卷烟产品出口规模小, 所占市场份额小

在世界烟草贸易中, 我国纵观近年来中国烟草的进出口贸易发现, 在烟草产品出口方面, 除了传统的烟叶出口外, 卷烟外销率目前仅为1%, 这与英美烟草公司的99.0%、奥驰亚集团的81.1%和日本烟草公司的50.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中国烟草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出口卷烟的总体规模很小。2005年全国出口卷烟合计约156.7亿支, 共流向56个国家和地区, 涉及各类出口品牌133个。从出口目标国家和地区来看, 卷烟出口量超过10亿支的除中国香港以外, 只有阿联酋和缅甸;5-10亿支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朝鲜、巴拿马和澳大利亚。

我国主要的烟草产品出口目的地中, 我国香港、印尼和新加坡进口的烟草金额比重比较大, 而且这个比重较为稳定;菲律宾和埃及近几年来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金额比重开始上升;马来西亚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金额占其总进口额的比重在10%以内;俄罗斯和比利时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的烟草产品在中国香港、印尼和新加坡市场上的份额较大, 非常具有竞争力, 但在中国香港和印尼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 下降幅度很大。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加大了对印尼等市场的烟草出口, 减少了我国的份额。

整体来讲, 我国的烟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对进出口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2.1.3 缺少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烟草同国外客户通常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双方只注重短期购买行为, 缺少长期战略合作观念, 企业之间很少缔结联盟。中国出口卷烟进口商大多是中间商, 还有不少中介公司, 他们在经营烟草制品方面缺少专门人才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资源少、满足于一卖了之。

2.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烟草的对外贸易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提升出口贸易水平。中国烟草多年来一直为出口不增量、出口市场反复波动、难于开拓新市场等问题所困扰。归根到底, 就是没有突破传统的以产品一般贸易为主的、处于较低层次的经营方式。中国烟草缺少利益互惠的、能够长期信赖并有效帮助中国烟草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双赢目标的“桥梁”或“纽带”, 企业的销售缺少延伸到国际市场的某种代理机构或中介力量。

中国烟草没有突破传统经营方式的原因:一是国外烟草产品买家对中国烟草产品和企业不熟悉。二是中国烟草对国际烟草市场行情不熟悉。三是烟草产品本身的特殊属性也是造成国际市场进入困难的一个方面。

3中国烟草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3.1以契约式联盟为主, 股权式联盟为辅

中国烟草在开展跨国经营时, 契约式联盟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选择, 而把股权式联盟放在其次的位置,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联盟比较靠近市场, 无须建立新的组织, 治理结构相对简单。国际战略联盟包括很多种契约式的联盟, 像技术许可生产、营销协定、供应协定、技术协定等, 这样的联盟交易快捷, 治理结构简单, 日渐成为跨国公司间流行的范式。

二是契约式联盟可以使国内企业保持自身的柔性与灵活性, 并且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契约式联盟和股权式联盟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契约式联盟灵活性高、企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而股权式联盟使企业受到更多的限制。同时, 较高的灵活性也使企业容易找到合作伙伴, 便于企业扩大合作范围。

三是股权式联盟的风险相对较高。中国烟草企业现阶段还不完全具备在海外大规模直接投资的条件, 采取股权式联盟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而通过契约式结盟, 可使企亚摆脱国际市场经营的风险, 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

3.2中国烟草应多同实力对等的外国企业缔结联盟, 以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烟草同国际大型跨国烟草公司相比无论在规模、销售网络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 同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结盟会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 不对等的联盟使得联盟中的资源、核心技术和知识为大型公司所控制, 长期下去会造成我方企业对它们的依赖性, 不利于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而国外的许多中小型跨国公司在同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中也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它们在同大型跨国烟草公司的竞争中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必定具备某种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 我国企业同这些中小型跨国公司缔结联盟不仅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而且能够从它们身上学习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对于中国烟草来说, 选择合适的联盟对象直接影响企业联盟的绩效。国际战略联盟能否获得成功,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关键因素。

3.3中国烟草企业应通过跨国联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提高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

中国烟草通过国际战略联盟, 能够不断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逐步提高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企业现阶段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 这既包括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 也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通过有效地开展跨国知识联盟, 使企业提高组织和管理技能。

摘要:对比世界烟草贸易变化和中国烟草对外贸易规模变化, 对我国烟草行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出口难和对外贸易水平低的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影响我国烟草出口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烟草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吕忠信.世界烟草经济[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问题探析 篇8

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高额的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赖外需而不是内需。巨额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 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增速阶段(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增速阶段(1997年-2008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12162.5亿美元。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295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2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

4.贸易顺差负增长阶段(2009年至今)

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从而引爆了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自2008年底,我国贸易顺差额呈现出了负增长趋势。其中,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贸易顺差达到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与去年相比下降了6.4%。2011年1-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20225.47亿美元,累计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出口总值累计值为10493.7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4%;进口累计值9731.6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9%;贸易顺差额达到762.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

在贸易顺差额趋于减少的同时,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进口额明显高于出口额增速,而且我国对东盟的贸易额增速显著。2010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额为138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30.1%;进口额为154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44.8%。2011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2020.9亿美元,增长25.5%%。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 119.5 亿美元,扩大 57.3%。

?

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

1.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促成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2.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2010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8623亿元,同比增长28.3%,进口73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实现贸易顺差1243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38.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依靠自身先进的技术和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

3.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密切相关

1994年-2010年间,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813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变为顺差1427亿美元;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2060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其中,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56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696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860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64亿美元。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走向与发展。标普近百年来首次降低美国评级,引发全球股市暴跌,增添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中国对欧美地区的贸易规模在保持顺差的同时,增速也相对放缓。

4.调整对外贸易战略,适当缩小贸易顺差规模

高额的贸易顺差也加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国际局势动荡、大宗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导致中国贸易顺差额呈下降趋势。同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应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发生的变化,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出口退税政策、产业结构升级诸多方面作出了一定努力,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相对平衡。

三、适当缩小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1.巨额贸易顺差将加大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在中国贸易顺差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将可能更加恶化。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都纷纷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对外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全球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涉案产品种类、单起案件金额迅速扩大。

近期,中欧、中美之间的摩擦又有激增之势。2011年5月14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铜版纸开征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措施,也是首次同时采取两项贸易救济措施。中美一个作为出口大国,一个作为进口大国,两者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是层出不穷。2010年刚开始,美国又发动了对中国产品新的双反调查。同时,世贸组织也成立了专家小组,调查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除了传统的美欧对中国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之外,新兴经济体如印度以及拉美国家,也对中国商品开始了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外贸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压力。

2.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的持续贬值,扩大贸易顺差对中国不利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美国就持续不断地逼迫人民币升值,甚至用国会立法形式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来威胁中国。当然,这种孜孜不倦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再度实行人民币紧盯美元政策,迫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压力,中国央行于2010年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97,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作为中国国际经济关系之间的核心议题之一,成为美国政治家们的关注焦点,与人民币汇率相关的讨论也必然成为2011年11月份美国中期选举的重要议题之一。

另一方面,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为应对当前危机而可能提前释放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美元长期持续贬值,美元资产严重“缩水”。由于美欧失业率保持历史高位,经济“民族主义”也将上升和蔓延,经济议题政治化也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继续扩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显然是不明智之举。

3.国际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更需依靠内需发展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美欧债务矛盾迟迟悬而不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经济前景尚未明朗。中国必须采取措施缩小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主动改变过去那种过多依赖出口创造GDP的经济模式,争取在中期内实现贸易平衡;同时尽快改变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模式,减少热钱流入,争取中期内实现资本账平衡,不能无限度地扩大外汇储备规模。提高本国居民的购买力,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内需,利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贸易顺差。中国在总体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势头的状况下,适当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势必将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

上一篇:学校集会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元宵节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