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对外贸易

2024-12-02

农业对外贸易(共12篇)

农业对外贸易 篇1

在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 以不同的地域、历史时段为背景, 大致形成了三种内涵、特点显著的农业文化类型: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带、以夏商周三代为主要时段的农耕文明;以中国北方为中心、以汉唐为历史舞台的农牧文化;以江南为主要舞台、以宋元明清为时代内涵的农渔文明。悠久的古代农业文明, 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促使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一、 农耕文明与贸易雏形

三代时期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塬上“原隔既平, 泉流既清” (《诗·小雅·黍苗》) ,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熟的农业产生了早熟的文明。如果以国家、城市、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的标志, 则中国在夏、商时我国已进入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发展在三代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带,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同时, 由于农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剩余产品、阶级和国家出现, 商品交换的时机成熟, 对外贸易则在这种历史情况下产生。此时中国处于奴隶社会, 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粮食、酒和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 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开始初步发展, 但其在社会经济中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奴隶贸易成为奴隶主经常补充奴隶的重要来源。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 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 交通工具简陋, 道路条件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

二、 农牧文明与贸易繁荣

汉唐时期, 由于农业生产力及发展水平的提高, 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农业获得显著和全面发展, 北方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 丝绸之路得以顺利开发。汉唐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与其它国家交流, 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 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及数量比较丰富, 中国的对外贸易此时进入繁荣时期。

两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 交往的范围主要限于邻国。西汉张骞通西域后, 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从此, 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等商品, 从长安出发, 经河西走廊, 转运到安息, 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史记》、《汉书》等记载, 西汉张骞使西域时, 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葡等物产外, 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茶叶等物产传到了西域。

唐朝贸易范围扩大并出现空前盛, 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心, 交通海陆并重。唐代对外贸易发, 封建经济繁荣, 交通发达, 从陆路、路都可东达朝鲜和日本, 往西经“丝之路”可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以至欧洲许多国家;经“水上丝绸之”可达波斯湾。唐政府鼓励外贸, 广和长安分别为唐朝南北国际大都会, 广州, 唐政府设立市舶使, 管理外商贸往来。

三、 农渔文明与海上贸易

唐代中叶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人增长、人地矛盾上升, 大量北方人南。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进入江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形“苏湖足、天下足”的局面, 这充分明了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与繁华。中传统的农业科技、经济在自己的框架达到了巅峰状态, 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济中心的转移。经济中心南移之后其业经济后来居上, 北麦南稻作物格局形成, 高产经济作物的不断引进, 促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随着江南的渐进开发, 江南农业经后来居上。同时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 宋元明清的贸易以海上贸易为。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入, 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频繁, 朝设立市舶司, 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并收商税。广州、泉州、明州成为当时重要港口, 朝鲜、日本、越南、阿拉等是其重要外贸伙伴。

农产品贸易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朝廷与外国商人交换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农产品。明清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引种高潮。甘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和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 (如烟草、棉花等) 、园艺作物传入我国, 这些作物的广泛推广与种植, 使我国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极大地缓解了人口日增而耕地紧张的矛盾,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 结论

纵观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贸易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程度与贸易繁荣的程度成正比例不同的对外贸易形式反映了经济重心的不同, 汉唐时期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达, 贸易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以陆路贸易为主, 唐以后, 经济重心南移, 贸易集中在江南并以海上贸易为主。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的前提,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 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史应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许晖, 邹德秀,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史话[J], 生态经济, 2004 (04) :33

[2]、夏秀瑞, 中国对外贸易史[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1

[3]、朱荫贵, 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J], 历史研究, 1999 (02)

农业对外贸易 篇2

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为明确责任,恪守信用,特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互协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投资时间及金额

投资时间共____年零____月。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投资实际数额以支用凭证(并作为合同附件)分____次或一次支用。投资总额_____________万元。其中甲方投资____________万元,乙方投资_____________万元。

三、供货合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产品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金利息及偿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违约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附加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份,甲方执____份,乙方执____份,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本合同附件有_______与合同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修改,补充须经双方协商方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及帐号: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对外贸易 篇3

一、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发展现状

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促使中国农业对外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农业对外投资

投资规模加速扩张。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2014年,中国农业(农林牧渔,下同)对外投资流量从1.85亿美元增加到20.4亿美元,增长了10倍,年均增长35%,占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比重从0.87%上升到1.66%。农业对外投资存量从2006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96.9亿美元,增长近11倍,年均增长36.2%,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比重从0.9%上升到1.1%。

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目前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已经从最初的渔业发展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粮油作物种植、农畜产品养殖加工、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森林资源开发、园艺产品生产、橡胶产品生产、水产品生产与加工、设施农业、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源及远洋渔业捕捞等。其中,以大豆、玉米、水稻、天然橡胶、棕榈油、木薯等产品的种植、加工及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领域发展规模更大、发展速度更快。

投资主体、投资模式趋于多元化。我国农业对外投资逐步形成以国企为主导、民营企业为新生力量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投资方式也由最初的独资为主向多种投资方式并举方向发展。作为农业对外投资主要形式的海外耕地投资快速发展,根据全球土地交易联机公共数据库LandMatrix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近100个,总面积达400多万公顷。国有企业是海外耕地投资的主力,但从项目数量上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海外耕地投资的主力军,此外,黑龙江等边境省份还有大农户、农户联合开发等投资模式。

投资地区分布广,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是境外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占比近70%,其次为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从投资存量来看,主要集中在东盟和俄罗斯,2014年占比分别为25.2%、2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潜力大。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俄罗斯,未来在中亚的粮食和棉花,南亚的经济作物种植,东欧的耕地和粮食生产,北非的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中国投资合作开发的空间很大。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274.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861亿美元,增长近6倍。其中,出口额增长近4倍;进口额增长10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

贸易逆差问题日益突出。自2004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且呈逐步扩大趋势。2004—2015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从46.4亿美元增至457.4亿美元,增长近9倍。农产品贸易逆差常态化,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使我国受国际市场影响加深。

贸易的结构性特征明显。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及各类加工制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出口体系,农产品进口则集中在大豆、棉花、食糖等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随着我国农业资源约束加大,各国贸易壁垒发展,我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增长乏力。玉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国外农产品大量低价进口,已显著抑制和打压国内农业发展。

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中国与东盟、新西兰、智利、秘鲁自贸协定的实施,自贸区效应逐步显现,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近年,我国加强同对南美、中亚、中东、以及非洲国家农产品贸易,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但进口集中度依然较高,美国、东盟、澳大利亚、阿根廷、欧盟和巴西为6大进口来源地,2015年我国自上述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进口额占比近80%。农产品尤其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增加了粮食安全不稳定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对农产品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合作,一方面,可实现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市场多元化,由此增强对国内紧缺农产品的管控力,防范和化解粮食进口风险。另一方面,可输出我国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优势产品,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

(三)农业对外援助

农业对外援助方式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调整对外援助政策,农业对外援助从无偿援助转向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为此,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援助举措,不断加大在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的援助力度。目前,我国在非洲、亚洲和拉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启动实施了一大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促进了受援国农业技术进步,粮食增产,赢得受援国广泛赞誉。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带动了中国农业人才、技术、和生产资料的输出,成为扩大双边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我国农业“走出去”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业对外援助项目与农业对外投资有机结合,为我国在境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将增强农业对外援助的带动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双边农业合作机制,积极发挥援外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引领和桥梁作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产业园区合作新模式,提升农业投资合作水平。

二、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企业自身存在短板

企业投资能力不足,应对风险能力差。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集团较少。普遍融资能力弱,很难通过国内银行抵押担保贷款条件,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发展。

国际化经营能力弱,难以适应走出去发展需要。大部分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国际化人才,这是制约我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对投资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大部分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成为普遍的价值观。部分企业没有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环境,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存在一定差距,无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当地社区缺乏交流等,引发当地的争议和不满。

(二)国际环境约束

国别投资风险大。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主要目标区域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营商环境较差,投资综合成本较高。尽管一些国家农业资源丰富,但政局变化大,产业政策连续性较差。此外,也有一些国家对本国农业和农产品市场采取保护政策,人为设置障碍,给我国企业进行投资合作开发带来了很大风险和损失。

全球农业资源竞争激烈。跨国公司对全球农业资源垄断加强,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控制全球农产品贸易,目前已经控制全球80%的粮食贸易和70%的油籽贸易。未来对全球农业资源的掌控与竞争制高点的争夺将更趋激烈,给实力不强的中国企业农业投资带来更大的挑战。

国际负面舆论影响。由于农业“走出去”项目多涉及土地等敏感资源,关系到粮食安全等战略物资。作为发展中大国,大规模进行农业海外投资,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中国的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耕地投资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三)国家层面规划缺失

目前我国还没有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求,总体设计规划全球农业资源利用战略,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传统领域,没有从战略上建立农业投资、贸易等互为一体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没有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农产品贸易战略与对外投资管理的体制,不能适应服务于新形势下农产品大规模进口,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以及农业产业安全管理的需要。

(四)国内政策支持力度不强

财政政策:现有的直接补助费用(补助海外投资企业前期开发、资源回运、境外突发事件处置等)不仅支持的比例小、范围窄,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很多中小型企业很难申请。

金融政策:仅有贷款贴息政策,缺乏专门针对农业“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

保险政策:农业“走出去”因土地权属、自然条件等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但目前我国仍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险制度。此外,农产品出口保险范围过窄,难以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税收政策:中国鼓励企业在海外进行农业投资以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但企业将粮食返销国内尚无优惠政策,均按同类进口产品处理,如大豆返销国内要交纳关税和增值税,玉米还需进口配额。而且当前我国还尚未与所有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操作中仍存在涉外企业双重征税问题。税负较重挫伤境外农业开发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国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加强农业对外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农业对外合作总体规划

一是做好农业对外合作与目标国农业发展需求的规划结合,立足双方需求找准结合点。二是做好中央、地方与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规划结合,实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与企业行动的协同一致。三是做好重点技术、重点产业与目标区域的规划结合。基于地缘优势和合作便利性,采取差异化策略。突出我国与亚洲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非洲等区域的贸易和投资空间布局。

(二)创新发展农业对外合作模式

农业对外投资。一是要增强农业对外投资主体实力和全球竞争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注重构建企业联盟,提高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二是要优化全球农业投资布局。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农业对外投资伙伴关系网络,借助资本市场运作、国际基础设施投资等契机,使我国与相关国家及地区的农业对外合作更加紧密、形成区域新优势。与目标国、目标区域以及全球农产品的供给、统筹、平衡相结合,在境外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与储运渠道,创造新的外部市场,提高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

农产品贸易。优化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支持国内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外部支撑。合理谋划并对重要大宗农产品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的关系进行科学化、精细化、中长期研判和全球布局。提高国内外市场协调管理的水平,确定合理的进口规模,把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力度控制在可控范围。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降低进口集中度,克服对少数国家的过度依赖,增加后备渠道的多样性,强化中国在交易过程和价格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权。

农业对外援助。应积极创新以“南南合作”为代表的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模式,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国农业发展经验”输出。要有计划地实施重点农业援外项目,着眼农业产业链上的重点产业环节。要有侧重地选择农业援助区域,以周边国家和非洲为主,开拓拉美,加大对重点国别的支持,带动和配合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与利用。在做好全球范围内农业“走出去”整体布局的前提下,要以区域或次区域为单位,依托农业援外成果,打造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区域大平台,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三)强化国家对农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已设立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可适当向农业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倾斜。正在实施的财政支持资金,可适当降低海外农业企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企业申请支持的门槛。建立专项基金对海外粮食生产给予重点支持;商业金融机构对农业海外投资信贷提供担保等支持。

减轻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税收负担。争取与更多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对于暂时未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国家,可考虑在国内给予适当减免抵扣。对于农业对外投资项目需出口的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等,应降低或减免关税。境外农产品回运,应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建立境外农产品回运绿色通道,对粮棉油糖回运优先检测验关和通行。

建立和完善海外农业投资保险体系。设立农业海外投资特别保险,针对有较高国别风险、特别是耕地投资具有的特殊风险,提供政策性保险产品。通过财税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农业海外投资的保险支持,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额度,降低海外农业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

(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推动改革和完善全球农业治理,构建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全球农业新秩序。积极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推动国际社会扩大对外农业援助,切实履行援助承诺,妥善回应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的关切。

在全球推动建立农业战略贸易伙伴关系,谋划建立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心,掌握大宗农产品定价的话语权。

农业对外贸易 篇4

一、农业投资的相关理论研究

1. 投资理论的研究

在宏观经济学中, 经济增长理论探讨的是投资或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注的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认为, 经济增长可由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而和谐地进行下去。在经济增长理论中,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众多发展经济学家都一致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刘易斯 (w.A.Lewis, 1954) 提出, 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本形成率的提高, 是一个社会由原先储蓄和投资不到国民收入的4%—5%转变为自愿的储蓄达到收入12%—15%的过程。纳尔逊 (R.R.Nelson, 1956) 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 (P.N.Rosenstein-Rodan, 1943) 的“大推进”理论, 都把资本形成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在经济“起飞”理论中, 更把净投资率达到10%以上作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 而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投资和资本。李占风等 (2009) 对我国经济1978—2006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揭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 农业投资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W.Schultz, 1999) 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 农业投资在农业发展的因果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李健等 (2005) 这样认为,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 又是弱质产业, 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在我国, 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独立化和资本运作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资本通过市场机制流入农业领域已经越来越困难。为了保持农业投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的同时, 还必须制定扶持、鼓励和保障农业投资的政策法规, 建立和完善农业投资的保障机制。

在农业投资主体方面, 韩东林 (2007) 认为, 农业投资主体应该不仅是指对农业直接投入资金的权利主体, 而且还应该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金融机构并不是独立的农业投资主体, 金融机构并没有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或者为农业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 只是为农业微观投资主体提供资金等金融服务。在农业投资结构方面, 王国敏, 马慧吉 (2004) 对我国农业投资研究发现, 其结构呈现严重的扭曲态势, 具体表现在投资总量、投资主体和资金投向等方面的扭曲上。

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的研究

1. 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主要基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大理论。Adam.Smith (1776) 和David.Ricardo (1817) 先后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贸易保护理论是伴随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的。以汉密尔顿、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和以凯恩斯为主要代表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Colin A.Carter和Li-Xianghong对1980至1996年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在对照中国非农产品贸易变化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同一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 最后得出了“与中国的工业产品贸易相比较, 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只是有限地反映了其比较优劣势”的结论。P.A.Samuelson和W.D.Nordhaus (1998) 揭示了由于国际贸易的重要传递渠道作用, 某些国家的某些农业品种在某些时候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到利益损失。

2. 国内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唐盛尧 (2008) 对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和比较后发现, 中国和东盟的谷物都具有比较优势, 而中国和东盟的奶类都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蔬菜、豆类、植物纤维、烟叶、油料作物、肉类和蛋类具有比较优势, 东盟的糖、淀粉块根和植物油具有比较优势。刘德江等人 (2002) 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一文中也指出, 谷物及其制品在内的粮食产品、纺织纤维已经基本失去比较优势;肉及其制品、园艺类农产品仍具有比较优势。张辉等 (2006) 利用FAO的贸易统计资料, 分析1960—2000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 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研究表明, 中日韩三国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 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方面更为明显。翁克瑞等 (2003) 指出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的农业分工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此种理论, 人们会得出劳动集中度高的农业内部产业 (产品) 在国际市场中应当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是, 他的实证分析却得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三、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研究

在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产品贸易关系方面, 侯石安 (2001) 指出, 农业出口贸易补贴不足, 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过剩问题开始显现。由于财政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流通环节投入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难以有充足资金用于补贴农产品的出口, 使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成本高,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出口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放大。徐祺娟, 叶善文 (2005) 通过实证分析, 构架相关模型, 明确了“绿箱”投入中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农村救济费对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顾和军 (2008) 通过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相应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比较发现, 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两项政由于研究目的的限制, 这些研究并没有给出“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实现而具体的关系, 只是部分或局部地论证了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却也给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为两者具体关系奠定了基础。

农户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关系的相关文献主要侧重于农户投资行为的研究, 农户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甚少。黄飞和熊吉峰 (2004) 指出, WTO协议中“绿箱”政策、微量允许标准、“蓝箱”政策里都有保护农产品投资的条款, 大多数条款都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来实施。政府应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利用“绿箱”政策扩大农户投资规模, 为农户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张改清 (2005) 对农户投资量、投资结构、投资效率的变动规律及与农户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上都做了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也得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结论。本研究的其中一部分拟将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户投资现实背景出发, 试图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揭示和实证农户投资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关于FDI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具体关系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作了许多相关的实证分析。费平, 徐立青 (2009) 以198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 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农业FDI与农产品国际贸易额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农业FDI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但在短期内可能发生FDI对进口的替代而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现象。廖力平等 (2005) 通过利用面板数据对全国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FDI与进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 论证了FDI与贸易的关系依地域不同, 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部各省市进出口关系最密切, 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吕立才等 (2007) 指出,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实现农业技术的国际转移, 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取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 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率, 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技术差距。

四、结论及评述

国内外的既有研究中, 对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比较罕见, 他们或是提供理论的借鉴, 或是选择从某个单一的角度去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受当时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的限制, 但是这些研究为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的深入剖析提供的一定价值。如顾和军 (2008) 通过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相应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比较发现, 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两项政策的实施会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降低其国际竞争力。费平等 (2009) 以198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 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农业FDI与农产品国际贸易额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这都从某个侧面分析了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关系。当然, 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关系问题研究的空白, 同时也为广大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

摘要:农业投资是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有效实现手段之一, 农业投资往往决定着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这就决定了研究两者具体关系的必要性。既有文献中存在着不少关于农业投资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和理论, 但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对这些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分别从政府投资、农户投资、FDI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关系的研究, 进行整理和分析。

农业对外贸易 篇5

联合推动欧美农业政策向前迈进--中澳官学两界共议农业贸易政策与香港会议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WTO谈判的重点和焦点,在农业领域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关多哈回合的成败.适值WTO香港部长级会议即将举行之际,第三届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业贸易政策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WTO农业谈判进程和香港部长级会议”成为本次论坛的.主旨,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贸易官员和专家与中国同行进行了专家层面的专题讨论.

作 者:王琛  作者单位:商务部世贸司 刊 名:WTO经济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WTO TRIBUNE 年,卷(期):2005 “”(12) 分类号: 关键词: 

农业对外贸易 篇6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 国际做法 启示

1.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面临艰巨任务

农业贸易促进是指政府及相关组织为改善农产品对外贸易条件和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效益,推动贸易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近年来,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以及部分企业已着手开展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开展一系列农产品贸易促进活动,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和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组织参加国际展览展示、推介会等促销活动。

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工作,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与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也相差甚远。在农业贸易促进工作中,政府公共服务缺位、规划指导滞后、鼓励政策乏力、支持资金不足,营销促销工作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协调性的问题并存,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开拓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贸易促进工作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2.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普遍做法

2.1设立专门的贸易促进机构 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制定或出台出口促进政策、参与对外农业谈判、提供信息和服务支持,同时还有分布全国甚至全球的中介机构参与具体执行出口政策,形成了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中央(联邦)政府和地方(州、省)政府、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国内与国外密切配合的出口促进网络体系。

2.2为农业贸易促进提供财政支持 大多数WTO成员国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大国都利用“绿箱”政策,投入专门资金用于对农产品的促销营销服务。美国、欧盟近年来用于农产品促销服务的资金增长迅速,占农业一般服务支持的约70%和45%。此外,一些国家还针对某一特定目标市场给予特殊的资金支持。如美国政府明确规定,在每年2000万美元的国际禽肉市场开拓基金中划出200万美元专款用于中国禽肉市场开拓。

2.3为农业贸易促进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的各种出口促进公共服务内容包括:强化多边、双边贸易谈判工作,争取有利的农业贸易环境和“游戏规则”,有效运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救济措施,实现农产品公平贸易;开展农产品出口市场调研。为便于对国外农产品市场趋势做出综合分析判断,各国都积极开展农产品出口市场调查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构建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向农产品生产者和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是各国开展贸易促进工作的共同做法。

2.4为农产品出口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 提供出口补贴。当一国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政府为实现产品的海外销售,以现金支付形式进行补贴,鼓励产品出口;提供出口信贷。为外国食品进口商提供优惠银行贷款以鼓励其购买本国产品,一些国家政府在直接信贷、还款期限、本金偿还、延期支付、循环信贷和保险费用等方面予以大量补贴;提供信贷担保。美国通过进出口银行为农产品出口提供85%的贷款风险担保,商业银行承担另外15%。加拿大通过农业金融服务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数量为总额度85%的出口信贷,只收取3%的担保费。此外,美国进出口银行还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解决贸易中的资金不足、收汇风险等问题,同时还向客户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推荐经纪人、推荐投资项目、寻找海外买主等相关服务。

2.5组织与支持商、协会及企业实施市场开发 各国组织开展的海外市场开发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在本国举办的国际性农业展览、组织本国企业赴国外参加各种农业专业展览、支持邀请资助国际购买商来本国采购农产品、组织或支持各类协会召开贸易洽谈会、产品推介会、研讨会以及以文化推介方式进行的系列宣传活动等。欧盟、加拿大、印度、韩国等地区的对外贸易机构每年都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和支持本国企业参与到不同的海外市场开发活动中去,广泛推介本国农产品,直接推动农产品出口。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各国政府支持有关民间组织开展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业务的力度越来越大,呈强劲增长的趋势。

3.对我国农业贸易促进工作的启示

3.1强化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农业贸易环境农业贸易促进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需要各部门和各地方的积极配合和协助,应加强领导和宏观规划,进行相应的体制调整和政策支持,切实加大对农业贸促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在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中为农产品贸易争取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把国际贸易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和损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时要尽快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立预警和检测体系,必要时及时依法采取贸易救济和保护措施,维护贸易公平,保护国家利益;要制定长远的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目标和战略规划。根据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及内需状况,在详细分析农业产品优势以及出口利益前提下,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开拓战略,选择有效的推介方式和措施,有计划地展开市场开拓业务;加强对出口农产品市场的调研,了解并定期发布农产品出口指导意见。向农民提供消费目标市场国家农产品的品质、质量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市场价格等信息,引导农民选择发展在国际市场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效指导农民生产;组织开展企业培训。根据我国农业企业规模小、势力弱、国际市场营销经验不足的实际情况,抓紧进行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懂市场的农产品营销人员。

3.2整合资源,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农业贸易促进队伍 我国目前的农业贸易促进队伍松散、职能分割、各自作为,不利于贸易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应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系统农业贸易促进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协调机制,加大指导力度,以充分发挥贸易促进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建立以各类商、协会和农业专业协会为主的农产品贸易促进组织。农业行业协会通常做一些信息收集和发布、产品评优和展销、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工作,但其职能主要侧重于生产、加工和国内流通,在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能力和手段有限。应逐步强化其国际市场开拓职能,充分发挥商、协会在协助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实行品牌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加强管理;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强化行业内部监督,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加强從业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及服务质量。

3.3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针对我国农业贸易促进起步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促进工作手段薄弱等现实情况,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促进专项资金规模。一方面,各级财政要增加贸易促进资金预算,加大政府对农产品营销促销的资金扶持力度。目前我国由农业部门掌握使用的农产品营销促销资金每年只有1700万元,且这一额度已持续了5年,应该逐年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中小企业外贸发展基金中要加大用于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份额,尤其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企业应放宽支持条件。此外,要多渠道、多环节筹集资金,农产品出口企业本身也应重视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增加营销促销资金,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3.4进一步完善农业对外贸易政策 出口政策。取消对大宗农产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和统一经营,鼓励所有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外贸经营。为防止放开出口经营可能出现的国内企业无序竞争和出口交货价过低现象的发生,建议由行业联合会协调出口价格。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检疫标准,简化农产品出口检疫检验流程,对鲜活农产品的出口运销,航空、铁路、交通部门要保证运输,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通关速度;金融支持政策。对资信良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运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手段,及时满足其资金要求,并提供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服务。按照企业收购出口农产品的合理资金需求,允许企业凭“出口订单”或出口信用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要按照国家外贸发展基金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使用条件的农产品出口项目融资予以贴息。降低出口产品运输检验检疫收费标准并给予一定补贴,以降低出口成本;税收支持政策。农产品出口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免、抵、退”税政策。调整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的抵退税率结构,按照增值税征税率进行全额退税。

3.5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促销活动 打造境内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流国际型农业展览会。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和支持一批社会效益好、已基本形成规模的境内国际性农业展览会,做大做强品牌。借展览会平台,广泛邀请国际购买商来华参加各种相关的贸易洽谈活动,降低国内企业建立海外贸易关系的成本和增加出口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企业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参加境外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展览。加大对地方、企业、协会境外办展和参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参展过程中,注重国家整体形象,着力于国家品牌和地区性品牌推介;是开办网上展厅。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推介媒体,为企业及其产品搭建网上宣传及交易平台,办成永不落幕的展览展示交易会;开展文化促销活动。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主要目的,举办诸如产品周、美食节、文化节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促销和推介活动,宣传介绍产品知识及特点,达到推介产品、引导消费进而实现贸易的目的。

农业对外贸易 篇7

关键词:农业信息,推广,国际贸易

1 农业信息化的要义

1.1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第3次革命, 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 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 加速传统农业改造, 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是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新内涵。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以信息化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是新形势、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现农业发展思路的转型。应把握时机, 及时从发展农业产业化, 向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转型[1]。

1.2 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机制性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久的建设任务。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需要, 农业部门需新组建农业信息管理服务机构, 设立信息中心职能部门, 建立科学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通过信息化提升农业部门的整体功能, 促进农业部门效能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部门与涉农部门、电信等社会力量的关系, 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在强化政府主导农业信息化的同时,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成立农业信息化协会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和工作经验的沟通与交流。

2 我国农业信息推广的基本情况及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推广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粮食生产先后迈上了4个台阶, 年产量从3.045亿t增加到5亿t以上, 创造了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人口的奇迹。农民收入由1978年的人均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元,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这些成绩的取得, 农业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农业技术推广功不可没。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推广的发展, 对农业推广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给予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关注。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财力有限, 农业推广投入长期不足, 农业推广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 农业经济支撑能力弱, 也是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2.2 我国农业市场信息推广发展面临的困境

(1) 各农业信息管理部门相互分割, 缺乏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我国涉农信息现由3个不同的部门归口管理, 其中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及协调机构, 因而各部门的信息难以得到共享, 并且由于标准不统一、方法不规范、信息间存在交叉和重复、差别较大等问题, 对于同类信息具有不同的数据和结论, 导致使用者很难选择。

(2) 农业市场信息的发布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息发布立法定规滞后。虽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不少制度和规定, 但体系不健全, 从而导致农业信息的发布极为不畅, 并且对发布效果和使用缺少评估。

(3) 农业市场信息的供需矛盾突出, 现有农业市场信息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目前, 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市场信息都需要付费购买, 其中一部分还作为机密数据而不对外公开, 严重影响了需求群体对农业信息的采用;并且从农业信息的需求和发布情况来看, 目前, 农业信息资源特别是关于系统的农产品价格数据信息大量存在于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 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信息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

(4) 农业信息的发布渠道少, 基层农户难以获得信息, 获得成本较高。各地政府及农业部门都较注重推动农业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 从而忽视媒体这一覆盖面最广、广大农村最为普及、农民最为常用的最直接渠道的作用。

3 农业信息推广对推动我国农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

3.1 农业信息推广与农业出口贸易的关系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对国际贸易中相关农业信息的收集与推广服务, 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的重要领域。农业信息推广具有一系列的信息内容要求, 其中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对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质量评级系数推广普及,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以达到国际需求水平, 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国际农业市场的行情及趋势分析。建立国际贸易农产品价格收集体系, 及时公布给农民及农产品生产厂家, 优先选择生产价值高易于生产的农产品, 并及时对产量过剩的农产品进行预警, 减少农民及生产商的风险。

(3) 应对世界农业贸易的挑战。及时收集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限制出口或提高关税等相关信息, 及时打通贸易壁垒, 积极应对世界农业贸易的挑战。

(4) 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内容。将我国的农业信息与世界农业信息同步, 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中, 保持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稳健上升。

这些信息推广的开展需要建立一个对应的体系来支撑。其中主要包括了我国的农业工作系统、统计系统、商务工作系统、有关研究机构、海关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有关的企业、高等院校、有关社团组织、相关媒体等。

由于我国财力的限制, 对出口农产品的补贴部分相对较少, 使得对出口企业的保护不力。而原本进出口贸易基础就相对较弱的中国, 由于国家在财力上的不足以及对农业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重视不够, 并且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在贸易领域的保护都不够, 这就使我国在国际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3.2 国外农业信息推广情况经验的借鉴

(1) 美国农业信息推广情况。140年前, 美国联邦政府以向每州一所大学赠与土地的“土地赠与法案”和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土地赠与大学”为启动, 建立了一种以大学为依托, 大学与各级政府合作, 大学和县推广办为两大主体, 集教学、科研、推广、服务、农村教育和成人终身教育等多种功能, 遍布全美直到每一个基层县, 旨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村青年、农民家庭、农村社区和农业发展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3]。

(2) 日本的农业信息推广体系。日本实行的是以政府与农业协会双轨协同农业推广模式, 一个是政府所属的各级农业推广组织, 另一个是农业协同组合组织, 2个体系由国家和县共同出资建立, 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4]。与政府机构“自上而下”的推广途径相比, 农协推广服务遵循“自下而上”的运作途径, 基本能满足农民的需要[5]。

(3) 法国4级农业推广模式。法国政府一向对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非常重视, 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共分为4个层次:一是农技成果推广署。其主要工作方式是为涉农企业雇用高级专家, 并负担农业科技转让期间专家的工资福利和社会福利费用等。二是农业发展署[4]。它是由农业行会和政府代表共同管理的企业性协会, 主要任务是科普宣传, 培训农业工作者和科普工程师, 促进企业、农业行会和研究单位的合作, 对地方农业发展提出建议等。三是农业研究单位和专业农业科技中心。四是专业农业科技协会[6]。

3.3 国内农业推广水平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推广水平的不足, 信息引导力量不够, 我国农产品的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 因而极少有农产品出口。这一背景决定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弱势地位, 农产品的外贸基础十分薄弱。

(1) 对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用贸易竞争力指数 (CAI) 来衡量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AI为一国某种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之和的比值, 这里采用我国各年的农产品进出口值来计算。由表1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农业信息推广力度不够, 没有较好地指引农民去种植高质量、需求大的农产品。

(2)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近年来, 我国出口农产品逐渐由土地密集型产品 (棉花、水稻、小麦、油料等) 向劳动密集型产品 (水产、肉禽、水果、蔬菜等) 转变。目前, 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为水产类、水果类、蔬菜类、谷物类等, 占总出口额的60%以上。这些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直接受国际农业信息推广影响。例如, 在2010年初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0个成员国, 几千种产品为零关税, 这个市场上的农产品贸易信息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民去生产利润更高的农产品, 从而将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结构, 从传统的农业模式向劳动密集型、经济型转变。

(3)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由图1和表2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全国总体出口贸易增速。近10年来, 出口规模一直占世界农产品出口的3%, 自2004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这些现象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符的[7]。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我国农业信息推广水平较低, 农民的无序生产使农产品仅仅满足国内市场。难以扩大国外需求, 从而形成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缓慢, 不能跟上国际发展的速度, 导致农民的信息不足, 生产的农产品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无法大规模的进入国际市场。

3.4 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影响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亚洲、欧盟、北美等科技发达地区, 由表3可以看出, 亚洲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北美洲和欧洲增速缓慢;对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区的出口规模虽小, 但是呈增长趋势;而日本作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 其出口速度也明显减缓。

(亿美元)

4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一直以来, 我国农业推广水平落后于亚、北美、欧洲等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WTO成员国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都相当重视与国际市场相关的农业信息服务, 把此项信息服务作为增强本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立法, 推行信息服务的法制化。各国在信息服务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人力, 已经有了较完备的信息系统、网络及服务体系。因此, 要想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根据我国农业信息推广现状, 跟随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中转变的需要, 尽快建立一个权威、集中、统一的农业产品信息发布体系[8]。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共享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的农业产品信息发布体系

建议应该由我国相关农业部门牵头, 如农业部组织国内与农业相关多个部门的包括农业产品方面的市场信息、技术、质量评级体系等数据进行集中协调加以管理, 将这些涉及到与农业相关的公共信息特别是农业数据信息、技术信息、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的兼容并共享。

4.2 加快农业信息发布制度的建设, 同时对农业信息发布进行立法

由农业部牵头, 加快对农业信息推广及发布的管理, 并通过立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并执行, 才能减少过多的对农业信息发布的行政干预, 同时还要增强农业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效性。

4.3 加大资金投入, 快速推动农业信息的收集及发布体系的建设

在美国, 政府部门每年都有10亿美元的固定政府预算作为农业信息收集的经费, 而用于在农业产品的市场新闻发布每年的年度预算就高达2 200万美元。而我国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上的资金投入较少, 而且其中的主要投入都集中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 由此导致在人员配置、相关机构组建上的极度缺乏, 对我国的农业信息推广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制约[9]。

4.4 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的农业信息发布方式, 同时开发推行不同渠道的方式来推动农业信息的发布

除对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利用外, 同时还应该把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农业产品的价格信息服务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并且要求媒体部门把发布农业产品的价格信息作为一项服务于社会的硬指标进行落实, 召集调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 以定期、定时、无偿的形式发布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信息。

4.5 扩大并丰富即时农业信息的发布内容

在农业信息发布的具体内容上, 要具有即时性, 除农业产品的现货市场信息之外, 鉴于期货产品价格的超前预期性和目前国内农业产品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市场价格的中心, 还要将农业产品的期货价格信息作为重要的市场信息进行采集、发布, 并且传递到市场上的各个环节中, 特别是传送农民的手中。

4.6 依托国家的电子政务工程, 改进和完善农业信息采集系统, 并且强化农业部以及各省级农业部门的数据中心建设

要强化关于国际农业产品批发市场上的价格信息系统的建设, 同时还需要搞好在国际市场上的农业产品价格的采集、分析和发布[10]。并且要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以建立农业信息的交换制度, 开发农业信息数据的交换接口, 构建公共的农业信息数据平台, 从而实现涉农信息的共享。

4.7 要着重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及前瞻性, 并且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要善于抓住最紧要的农业信息需求或者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矛盾。围绕农业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及时组织相关的信息服务。农业的国际市场信息推广服务, 在当前最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信息内容, 主要是对国际市场中农业产品的行情及走势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的质量及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

4.8 加强农业信息的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的培训工作

把龙头农产品生产企业、种养大户、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作为主要的对象, 以此来发展并壮大农村的信息员队伍。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脑、电视、广播、电子屏幕等多种电子终端以及在集市中散发信息传单和建立村公告牌等多种形式。

4.9 革新推广观念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农业信息推广要逐步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以”技术为本”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二是从以政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三是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逐步转变为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服务;四是从以技术为主线逐步转变为以产业为主线;五是从以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转变为提供产业技术、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等全程化全方位服务[11,12]。

4.1 0 加强条件建设

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搞好建设规划, 积极争取立项, 以“完善设施条件为重点”, 尽快对农技推广体系加以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改善办公条件, 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配套的化验室、标本室、档案室、图书室等;要建立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展示与推广应用有一个稳固的平台;配置先进实用的服务手段, 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检测检验设备、现代通讯和交通工具等[11]。

4.1 1 提高人员素质

大力加强知识更新培训, 建立基层公益性农技人员定期轮训制度, 不断地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 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持证上岗;提升业务能力, 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调研、基本数据分析、基本趋势判断、基本规律把握等方面的能力。

4.1 2 建立与国际贸易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贸易制度的规定

加强与他国的协调和合作, 灵活利用国际贸易规则, 制订一些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规则, 并对别国提出的有损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规则及时作出反应, 提出合理意见。在国内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 使相关农业信息能够更快捷、有效地发布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邓波, 蔡荣波.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访谈[J].信息化建设, 2003 (4) :11-14.

[2]钱平, 高敬荣, 苏晓鹭.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建设的现状与分析[J].计算机与农业, 2001 (7) :7-8.

[3]李伟克.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4]高析.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N].中国信息报, 2011-01-05 (8) .

[5]李永凯, 周慧荣.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11, 15 (1) :114-115, 141.

[6]赵苹.农业宏观决策系统及信息资源建设策略[J].农业信息探索, 1998 (1) :2-8.

[7]郭作玉.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8]周可金.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1, 17 (4) :81-82, 85.

[9]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0]孙鲁威.我国农产品信息采集发布亟待统一规范[N].农民日报, 2010-03-11 (5) .

[11]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25 (1) :4-14.

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探析 篇8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农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 结构变化显著, 而且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 在农产品出口、农业增加值、贸易总额等方面成绩显著, 发展飞速 (见表1) 。

从贸易规模看, 总额增长快——贸易额年均增加过百亿美元, 年均递增达20.6%;其中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随着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继续较快增长, 我们推测:我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上排名可能前移, 这表明中国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

从产品结构看, 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工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从区域分布看, 梯度格局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成为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的三驾马车。

从贸易主体看, 多元化趋势增强——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外贸主力军, 其中民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新兴农产品出口主体,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从市场结构看, 区域集中明显——出口方面, 亚洲是最大市场, 比重保持在60%;欧洲居次, 近20%。进口方面, 美洲是最大来源地, 进口超过半数;亚洲占四分之一。从国别看, 日本、美国、韩国是前三大出口市场;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是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2 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的外贸农产品单价偏高

在改革开放初期, 市场经济不太发达的阶段, 部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受多重因素和客观情况影响而比较偏低。但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农产品生产成本水涨船高, 用于外贸出口的我国农产品单价随之出现明显上扬。之后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劳动力价格同步上升, 致使外贸农产品单价偏高。另外, 一般在其他国家, 是把土地费用、劳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直接费用和税收等合并在内, 来计算完全生产成本, 这样计算的话我国外贸农产品的成本会更高, 竞争优势就会受到制约。由于受到油价上扬等等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生产成本增长幅度在近些年来每年递增10%左右, 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就连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也长期处于贸易劣势。

2.2 外贸农产品出口结构亟待优化

我国对外大宗农产品贸易长期以粮食为主, 而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 这些往往还都是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外贸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的另一方面是出口地区过于集中, 出口市场过于单一。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占出口份额的73.4%, 主要集中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这种状况造成对局部世界市场过分依赖。这种低级农产品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2.3 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构筑新的贸易壁垒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贸易保护的目的, 打着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和安全的幌子,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利用发达国家在农产品技术和标准方面的优势, 强行推广超出发展中成员方所能接受的标准。在制定的进口农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方面, 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组织已转向多项残留、体系控制的形式, 不再是简单的涉及单项残留、单一残留, 并对出口成员方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加工方式的安全卫生也提出了苛刻要求, 甚至有个别国家在国家贸易市场上推行双重标准, 试图阻止国外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或增加其准入难度, 从而实现对其国内农业的保护, 形成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2.4 我国外贸农产品整体品质有待提高

总体而言, 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与国外差距明显, 处于比较低档的或者中低档的市场定位。比如, 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在加工处理、储藏包装、花色品种、卫生检疫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劣势。再比如我国小麦在特质粉、专用粉的专用品种上差距较大, 质量差, 这都影响到出口农产品的品质。

2.5 我国现行农业国际贸易促进体系尚待健全完善

农业国际贸易促进工作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带动产业和产品升级,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全新的事业, 它涉及面广, 工作要求高, 需要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 协同作战。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促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行贸易促进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缺乏专门的农业贸促机构, 我国现行农业国际贸易促进体系只在浅层次上进行;农产品行业协会近年发展速度虽然很快, 但是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3 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调整农业结构, 强化优势农产品出口

调整结构的关健在于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在品质、色泽、档次上与国际规格接轨, 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成本较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出口, 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有序、科学进行。

3.2 完善我国农业管理体制

现行的我国农业管理体制虽然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之中, 但是客观来讲, 依然未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更加适应市场、服务市场、与时俱进的管理机构, 并形成一整套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业国际贸易体系的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统一监管的农业管理体制。

3.3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农业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既是改善农村民生的迫切需要, 也会催生更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国家应经制定了相关政策, 2011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大发展时期的到来。

3.4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

强化广大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 方能取得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格。应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标准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 应突出主导产品, 围绕农业国际贸易支柱产业, 尽快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应突出地方特色, 对传统的名特优产品, 因地制宜并参照国际标准修订地方标准, 积极争取实现原产地地域保护, 形成品牌优势;应突出重点内容, 尽快建立起各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抓好“三品”认定, 打造一批名牌农产品。

3.5 在考虑对外贸易规则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农业保护政策

多边贸易谈判中, 还应重视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待遇问题, 争取使该问题在多边框架下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以改变农产品贸易中因此问题而遭遇的不公平待遇。2004年至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出台的两个“一号文件”是中国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重要标志。中国已是世贸组织成员, 并且正在积极参与多哈回合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农业政策的建立与完善要坚持适度保护原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原则、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6 大力推进和完善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促进体系建设

我们需要建立既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 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符合国情的新型贸易促进体系, 这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尽管历经坎坷, 但是步履稳健, 前景光明。中国已经昂首阔步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我国在贸易领域的开放, 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一向被视为立国之本的农业在这轮冲击中面临的考验异常艰巨。我国是农业大国, 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48%的劳动力依靠土地为生计,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研究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的发展问题,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世界各国在WT0规则下的农业政策发展实践经验, 提出我们应该在现阶段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将成熟的农业政策法律化;合理设计农业的产业政策与结构;深化农业科研、推广体制改革, 调整和优化农产品贸易政策;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本文拟通过研究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特征, 分析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国际贸易,中国

参考文献

[1]康文.中国农业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J].农村经济, 2009 (11) .

[2]王珍.WTO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J].!望周刊, 2005 (3) .

[3]陈祥生, 郑孝庭.加入WTO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J].商业研究, 2006 (18) .

[4]韩一军.中国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及趋势分析[J].农业展望, 2008 (3) .

[5]马光霞.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业国际贸易特点分析[J].农业展望, 2006 (8) .

农业对外贸易 篇9

农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产品贸易保护程度与一国的发展水平有关,农产品贸易保护在工业发达国家非常普遍,而且农产品贸易保护很难取消。农产品的贸易保护具有特殊性,这是由于其特殊地位决定的。农业的增长或衰退对国民经济的扩张具有强烈的诱导或制动作用。

总结和归纳各国对农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保证食品安全,这是所有国家的战略目标,各国政府都把实现食品自给达到政治上合乎需要的程度作为农业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二是保证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三是扩大本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但是,从对农业贸易保护的效果来看,贸易保护措施扭曲农产品的价格,阻碍资源的最佳利用,而且保护的经济成本也很大。

二、日美农业贸易保护的演进特点

纵观农业的贸易保护历程,日本和美国都是始终坚持对农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典型国家,其主要区别是两国的贸易保护特点和程度不同。

(一)日本始终维持对农业高度的贸易保护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国内农产品供给能力有限,它是农产品的进口大国,其农业保护主义倾向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是农业高度保护主义的国家,当时主要措施是严格的进口限制和进口垄断措施。长期以来,为了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日本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农产品采取贸易保护。

日本农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972年日本农产品关税率平均为17.7%。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以名义保护率测定的农业保护程度达到200%以上,大大高于欧共体成员国及美国的水平。2005年日本精米关税为778%,魔芋关税高达1 705%,为世界各国高关税之最,如图1所示。2008财政年度的日本农产品平均关税率为17.1%,但这只是针对1 800种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值。

资料来源:孙柏:《农业保护对日本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与日本政策对策》,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

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通过严格的进口限制和进口垄断措施对农业进行贸易保护。1961年日本对农林渔产品实行配额高达81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每年的农业补贴总额均在4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了农业的收入。2002年11月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又再次提出修改《食品卫生法》,要求进一步强化对进口食品的检查和限制。这实质上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2006年5月29日,日本政府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开始实施。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几乎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作出了规定。这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进口的门槛。日本对农业长期的贸易保护不仅没有提升本国农业的竞争力,而且已经严重阻碍了日本参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仅在已经签订的FTA协定中,甚至未来FTA的谈判、研究、协商中,农产品自由化都是日本的“软肋”。

(二)美国灵活调整对农业的贸易保护强度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建国伊始,美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的竞争力并不是很强,但是现在美国是农业强国,也是世界头号农产品出口大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美国政府根据农业的发展形势,随时调整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维系和加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

1820—1974年,美国为了保护本国农产品的发展,陆续通过了16个主要的关税法,其中属于强化保护主义性质并提高税率的有7个。1816年通过的保护关税法中对进口农产品征税20%。1921年美国制定《紧急关税法》;在1928年通过的关税法中,对进口农产品征税率高达产品值的50%~60%。

随着美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为此,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向外推销农产品,开始推行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农产品的保护。1974年美国通过的贸易法中,规定农产品关税税率仅为5%。2007年平均配额外最惠国关税税率为42%,而配额内关税税率则为9.1%。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美国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不断演化升级。1973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将“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HACCP)应用于罐头食品加工中,旨在确保从食品原料至最后消费整个食物链过程的安全卫生。1998年,美国成立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把兽药残留作为界定食品质量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2007年,美国宣布制定杀虫剂恶唑酮菌限量法规,该法规规定了作物内表恶唑酮菌的残留限量。《2009年贸易和全球化调整援助法案》将进口增加导致农产品全国平均价格/产量/价值/现金收入等占全国标准的比例从80%提高到85%,且将计算的年份从前5年改为前3年,从而大大降低了援助资格的门槛。

从日本和美国农业贸易保护措施的发展与变化来看,其贸易保护程度的强弱变化与农业的竞争力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日美农业贸易保护绩效对比

(一)日本农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和自给率

1. 农业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TC)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贸易竞争指数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及其程度。

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TC=(Xit-Mit)/(Xit+Mit)。在公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某一国家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t表示时间。

对1970—2005年日本农业的有关数据计算农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发现,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间日本农业的贸易竞争指数都是小于-0.8,即-1<TC≤-0.8,说明日本农业具有很大的劣势,且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1970年以来日本农业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趋势来分析,其贸易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冯昭奎:《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动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启示》,《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

2. 日本农产品的自给率。

自给率是衡量国民消费总量中有多少由国产食品提供的指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农产品自给率持续下降。1965年日本食用农产品综合自给率94%,1994年下降为62%。日本有自给生产能力的粮食和畜产品仅限于大米和鸡蛋。1960年大米自给率为102%,鸡蛋自给率为101%,水果自给率100%,肉类91%,蔬菜100%,小麦39%,大豆28%。由于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日本人饮食习惯变化等原因,日本从海外进口农产品增加,国内生产下降。到2005年,大米自给率为95%,鸡蛋自给率为94%,水果自给率41%,肉类54%,蔬菜79%,小麦14%,大豆5%(详见表1)。所以,从日本农产品的自给率来分析,日本的农产品的消费大部分要依赖于进口,由于农产品的自给率降低,必然会增加进口农产品的比重。

资料来源:(1)《世界经济年鉴2006-2007》;(2)冯昭奎:《日本食物自给率变动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启示》,《日本研究》,2008年第4期。

从上面对日本农业贸易竞争指数和农产品的自给率的分析来看,日本高度的贸易保护,既没有增强农业自身的贸易竞争优势,也没有弱化农产品的自给率。相反,日本农业的贸易指数和自给率,按照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关年份数值的变化来看,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总之,日本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是既有碍于本国农业的发展,也有损于国家的整体福利,是得不偿失的。

(二)美国农业的贸易竞争指数

利用1988—2008年美国农业的进出口数据对贸易竞争指数进行分析,可以更明显地看到美国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优势从贸易竞争指数的分析来看是比较微弱的。如图3所示,美国农业竞争指数是大于零的,所以美国农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1988—2008年,TC值是在0.03~0.3,美国农业呈现微弱的贸易竞争优势。从1987—1988年美国的TC值来看,美国农业的贸易竞争指数是比较平稳的。从1997—2005年美国的TC值来看,它是呈下降趋势,显示美国的贸易竞争优势在减弱。这和国际上的竞争情况变化有关,因为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容易受到竞争。2008年计算出的美国竞争指数有明显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美国农业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主要内在动因之一是美国对农业出口推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通过调整农业贸易援助,在短期内提升了农业的出口竞争力,改变了农业贸易竞争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USDA/ERS)统计数据,经计算整理后所得。

从美国农业贸易保护的出发点来看,美国所实施的农业贸易措施主要是促进本国农业的出口,促进农业的贸易,以解决本国农业生产过剩和保障农业的生产效率及产量等问题。从贸易竞争指数变化进行分析,当美国农业的出口出现大幅下滑,即贸易竞争指数下降时,美国会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提升农产品的出口,保障农业的安全。但美国农业的贸易保护措施只会在短期内改变本国的农产品出口状况,从长期来看,由于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效仿和报复,所以,美国并没有对农业实施长期的高度贸易保护。

四、结论与启示

农业贸易保护是世界各国为保护农业而经常使用的手段,贸易保护的程度和手段的变化与一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综合日美农业的竞争力及贸易保护来看,有如下经验和启示。

(一)过度保护阻碍农业良性发展

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过度保护导致了日本农业国际竞争力一直低下、农产品价格昂贵、消费者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随着WTO农业谈判的进程加深,要求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农业面临着政策调整的强大国际压力。一方面,日本农业由于长期的保护,农产品的自给率不升反降,而且现在对农副业贸易壁垒一旦降低,就会使低廉价格的农产品进口增加并给日本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日本对农产品的高度保护,已经成为了推进自由贸易的重要障碍,日本提高农业竞争的道路举步维艰。

(二)自由贸易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农业的生产力

从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来看,促进出口贸易更有利于保障农业的生产效率。日本和美国在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的情况,所不同的是:日本没有改变对农业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消费者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且农业的生产率和生产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而美国为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则开始推进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壁垒,农业维系了稳定的竞争优势和生产能力。

(三)贸易保护需适度

短期内,贸易保护可以改变贸易条件;长期来看,贸易保护结果得不偿失,贸易保护会加剧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障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欧盟同样通过配额限制进口转为通过补贴支持鼓励出口,并因此成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1986年3月,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当时,美国传统上每年向这两国出口的大豆与小麦达6亿美元~7亿美元,所以,美国蒙受很大的损失。2004年3月欧盟在向WTO提交的29项指控中,有14项针对美国,其中农业贸易保护是欧美双方贸易的主要争端之一。而且,对比日美农业贸易保护的特点及经济代价来看,贸易保护的经济成本是巨大的,所不同的是,美国通过贸易保护维系农业竞争力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农业自身竞争力的强弱灵活调整贸易保护强度,而日本对农业始终维持高度的贸易保护,使得农业自身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农业对外贸易 篇10

关键词: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现代农业,努力方向,原则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基础上,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注重科技转化, 极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勇于探索国外农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在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中, 通过引进、吸收, 使农业发展朝现代化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立足于适合该农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 针对丘陵“地力簿, 水源缺”的农业立地条件, 提出适当增加林果业的种植面积, 以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多年来, 开展以“请进来, 走出去”为主要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 先后从欧美、日本等西方国家, 引进果树、蔬菜品种数百种。上世纪80年代初,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 在江苏句容白兔镇, 辟出一个试验示范基点。在对外科技合作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品种, 先试验后示范, 由点到面逐步扩展,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农业的发展。现该基地已被评为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作为窗口发挥着服务农业的功能。例如, 草莓是镇江农科所最先引入的农作物, 从一上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己成为颇具规模的草莓产业种植带, 活跃了城乡市场, 丰富了人民生活, 发展了农村经济。现由草莓生产专业户发起、地方政府牵头, 各地相继建立了草莓生产合作社, 围绕草莓鲜果的产供销, 解决草莓生产技术、种苗供应、市场营销等问题。除草莓外, 葡萄、无花果等的引进、推广, 无不被人们接受, 多种林果的产业带显现在铁路、高速干道两旁, 风景旅游区周围, 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一、加强对外科技合作,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使我国农业发展日益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 感触到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压力[1]。战后, 西方经济迅猛发展, 欧、美、日等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经数十年, 从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到对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 从农产品生产体系建立到市场网络形成, 都已处于成熟阶段。在日本几乎所有应市农产品都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 产品上市前则要进行严格的选别和分级, 产品按质论价, 大大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对外农业科技合作中, 镇江农科所通过人员互派、技术引进、开课讲座、田间示范等形式, 曾与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农业研究机构建立联系。草莓假植技术、葡萄平棚栽培技术、果品提早上市技术、梨大棚栽培技术、果品保鲜贮藏技术等的引进, 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农业的起步, 也缩短了农产品从研究到推广的周期。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的大胆尝试及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引进, 为地方农业生产增添了新的活力。外来投资, 引导农产品出口, 创汇农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合作项目中包括蔬菜种子、花卉苗木等的进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 经营者们已学会了“游泳”。明确规则, 掌握行情, 弄清高效益离不开“洋标准”, 使我国农业生产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目前涉及的花卉、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合作, 都制订了较为详尽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 扩展了农业科技合作的内涵。农产品出口以及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立, 为农业发展找到了新亮点, 对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有着示范作用[2]。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推进农业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 大力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的战略, 加强对外科技合作, 充分挖掘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潜力, 密切注视国际生产及市场动向, 配置不同地区原生资源、运作资金、劳动力情况、技术与管理水平等生产要素, 相互整合、弥补[3]。比如, 西方先进国家, 技术管理方面发达, 经济发展较为成熟, 却有着劳动力不足、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引领了一大批农民走上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 专业农户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兴起。新型农业龙头企业, 有的瞄准国际市场, 跟外商签立产销合同, 每年预订一定额度的不同种类农产品, 走向国际市场。有的立足国内市场, 以产品质量优而占领邻近城市的消费市场, 取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频繁的国际合作中, 打造了一批对外经贸人才, 他们掌握了国际市场规则和农产品国际贸易通行惯例, 增强了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二、加强对外科技合作,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难的是农业现代化。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动态描述,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4]。上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概括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改革开放后, 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号召下, 我国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继而以农业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来替代旧的“四化”,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日臻完善。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意味着已超越了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式低效益循环的传统农业阶段, 实现了贸工农、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消灭了城乡分隔和工农差别, 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互补和整合, 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解决了生产与流通相脱节的现象,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农产品流通的商品化、市场化;改善了服务落后、管理繁琐、信息闭塞的状况, 实现了权责一致、上下协调、信息通达的管理服务社会化。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农业现代化是把传统农业实现为现代农业, 是农业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在阶段上的提高。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能很好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体系;我们在生产上面临亟需解决的课题, 有一部分需要通过对外合作来解决;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很多西方国家能做到工业上环保节能, 农业上高产高效, 需要我们在对外科技合作中消化吸收;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如遇到运作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稀缺等限制因素, 对外科技合作, 易在缺口间搭起桥梁, 使生产要素能在大范围内配置, 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的工作重点和原则

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中, 十分关注国外品种资源的引进。在“平等互惠, 互通有无”的原则基础上, 镇江农科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引进了果树、花卉、蔬菜等多种农作物并建立了有关作物的繁种基地, 在江苏丘陵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大放异彩;引进了一批农作物配套生产技术, 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草莓促成栽培技术、无花果抗寒越冬技术等,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广泛交流合作,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科技合作关系, 建立园区作为技术引进窗口, 服务于农业。

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的工作重点, 应是对地方农业生产上提出课题, 准确及时地把握、突出重点, 订立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引进品种和技术, 严格按照“先试验, 后示范”的步骤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政府间合作, 大力提倡务实、创新的作风, 积极开拓合作渠道, 密切与经济发达国家在技术与管理经验引进上的联系, 互派人员交流。制定完善地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办法, 做到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全程监督。技术研究类项目, 合作重点放在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上;技术引进类项目, 合作重点放在适应性技术研究及其辅助技术形成上, 比如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不仅要对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还要有包装、保鲜、贮运等辅助技术的研究或引进。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按产业需求定对外合作项目, 重示范, 促推广, 抓实效。根据镇江农科所的实际情况及江苏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 要充分发挥各级外事部门的桥梁作用, 进一步增加引进项目, 开辟合作渠道, 加大双边、多边、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 探索新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合作办法或方式[5]。

开展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要坚持平等互利, 争取双赢的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 按国际规则和惯例, 达到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要坚持服从全局, 突出重点的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 从整体利益出发, 处理好各方关系, 按地方农业发展要求, 引进项目。要坚持积极主动, 争取实效的原则。确定目标, 决不放松, 拓宽合作渠道;围绕目标, 加强管理, 服务到位。要坚持管理有序, 协调配合的原则。按统一领导, 归口管理的要求, 做到引进项目不盲目不混乱, 部门间同心协力, 形成“1+1>2”的办事效率。

四、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978年底,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对外开放, 镇江农科所开始与外国农业科研机构人员往来科技合作已将近30个年头, 主要是民间交流。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当初是新生事物, 在摸索中积累经验, 现已与好多个国家的农业机构建立关系。对外科技合作是国际间关系的一种交往方式, 要稳定健康地实行对外开放, 保持和发展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多方利益关系。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服从经济建设全局。

1. 引进技术不要生搬硬套,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有些引进项目并不十分理想, 花费了不少力量, 却没有多大成效。我们要在对外科技合作中, 联系实际情况, 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在减少分歧消除误会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请进专家或科研项目国际招标, 来共同合作研究课题。使短期交流向长期合作转换, 使农业对外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

2. 克服对外科技合作中“走过场”的作风, 强化科研管理力度

西方先进发达国家, 经济管理有经验, 技术有创新, 我们有必要学习和研究[6]。目前, 大多数对外交往属于接待型派出或民间交流, 有的项目仅限于人员的一般往来。我们要有计划地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选派人员、引进项目、拟立课题, 对项目研究的前中后, 从科研上管理上投入力量, 把农业对外科技合作当作我国农业发展不可偏颇的事情来抓。

3. 减少科技合作的研究项目缺乏重点的现象, 要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对外科技合作

近年来镇江农科所引进项目多在果蔬作物, 对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了积极地作用, 对具国际前沿高精尖技术关注不够, 以外来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进行多方面合作, 做到重点突出,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举。发展政府间的友好关系, 由上级牵头, 科研机构参与, 筛选研究项目, 订立联合攻关项目。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间民间交流, 可以起到补充和协助的作用。

4. 避免对外科技合作中关系不正的现象, 塑造文明和谐的对外新姿态

有人认为对外交流合作, 能使个人得利, 是个“肥差”。其实, 这是一项很崇高很神圣的工作,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 应杜绝“走后门, 拉关系”的现象, 提高人员素质, 保持优良作风, 努力打造国际新形象。

五、农业对外科技合作的努力方向

以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标志, 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对外交往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以提出对外开放为转折点, 我国的对外经济工作对外科技合作步入了新的起点, 我国农业发展的也进入了历史新时期。据报道, 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地膜覆盖技术, 推广应用作物种类上百种, 每年增收达600多亿人民币。进入2000年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与数以百计的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外交关系。这为我国开展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外资创造了条件, 为农产品进出口奠定了基础, 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7]。

镇江农科所在过去对外科技合作中, 与德国、以色列、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关系, 积累了一些经验, 取得了一些成果。面对“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加强农业国际交流和合作, 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 我们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1.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努力提高吸收能力

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 是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中引进吸收的主要方面。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新型产业的建立,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在对新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 要结合我国及地方实际, 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8]。

2. 积极拓宽合作渠道, 努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依照双方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强研究领域、生产领域、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 分门别类地构建研究合作计划, 寻求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一致的可行性合作项目, 通过讲座、报告会、人员互派等形式, 定期化、程式化地开展交流合作活动, 引导和鼓励双方人员往来, 培养国际型人才。

(1) 积极加强合作研究, 努力提高科技攻关力度

针对实际生产需求, 及时提出重大的科技项目。把握国际科技研究水平, 共同拟定课题, 合作研究、联合攻关[9]。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际性的高科技论坛、讲座, 深入探讨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2) 积极引导产业领域合作, 努力提高科技转化力

园区是科研单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示范性窗口, 园区的建立与发展是生产产业的关键。按“先引进试验, 后示范推广”的经验, 引进项目的技术体系一经形成, 在地方政府领导、基层生产单位配合下, 由点到面, 迅急推开。通过来人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 解决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生产专业化、区域化, 有利于集中管理、分类指导, 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科技转化力。

(3) 积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努力提高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

以攻关项目为重点, 以科技合作为平台, 营造培养人才的氛围。建立基地、园区, 开辟产业带, 科技研究结合成果推广。加大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开展多方面的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 形成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科技管理格局, 建立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的长效机制[10]。

3. 积极对外农业科技合作, 努力酿造国际合作环境

我国农业对外科技合作, 成效显著,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1]。应依据国家对外政策, 积极开拓对外合作渠道, 打造国际合作环境, 使农业生产朝国际化方向发展。添置国际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 强化科研手段, 为科技合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基地建设, 把基地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技术的“接收站”和新技术的“转化器”。

参考文献

[1]罗鸣全国农业外事外经工作会议[j]世界农业1999 (11) :54

[2]孔祥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促进农业全面发展[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 (05) :42

[3]马占元高举改革与发展的大旗把建设强院的宏伟大业全面推向新世纪[j]河北农业科技2001 (03) :12-13

[4]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 (04) :1634-1635

[5]唐正平中国农业对外交流合作[j]50年世界农业1999 (10) :21-23

[6]吕瀚引进技术的战略新思路[j]江苏农机化2003/06:30

[7]萧凤来浅议加入WTO后我省果品业发展对策[j]河北果树2002 (05) :1-3

[8]刘吉昌关于农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2 (03) :111-114

[9]孙近友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4 (03) :24-26

[10]何传新依靠科技进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01) :48-50

农业对外贸易 篇11

I. 引言

1.按照贸易谈判委员会7月30日会议的建议,这份报告是根据7月21日至29日期间农业谈判的情况起草的。

2.总体而言,在非常多(可能可称为“几乎全部”)的问题上有了结束谈判的可靠基础。然而,“几乎全部”并非全部。并且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决定性的分歧,还有一些非常重要问题甚至还没有涉及。因此,不可能判断“其它”问题在最终的测试中是何结果。

3.尽管如此,假如“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可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仍坚信其余问题即可“就位”。但是,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一种极特殊的情况,即当时各成员曾认识到谈判到了真正的冲刺阶段。各成员也因此准备接受非其最优选择的让步。这种心态适用于昨天。而对于今天而言,它只是一种最好的假设。

4.我们也曾准备提交精确的案文作为农业模式谈判结束的基础。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随着谈判陷入僵局,这些精确的案文显然现在不能,或者至少不再能锁定这样一个成果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一些议题上存在实质性分歧,并且有些问题根本没有涉及到实质内容。至于其它问题,也不是所有相关成员都已经从其根本谈判立场倒退。相反,恰恰是由于各成员可仍准备坚持这些立场,如果现在强迫他们对那些宣称他们已经达成共识的精确案文作出反应,后果将是相当不利的。

5.当然,精确案文还存放在电脑硬盘上。但那正是它们所在也必须在的地方,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这是因为,如前所述,只有在成员真正到了最终决策的时刻,就像在当时(小型部长级会议上)一样,这样的案文才有其存在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当然,我热切地期盼真正的最后决定时刻能重现,更准确地说,是尽快重现。

II. 市场准入

A. 关税削减

6.关于分层公式最高层的关税削减幅度,G7和绿屋会议讨论的结果已经得到广泛的报道,即,70%的削减。

B. 敏感产品

7.关于发达成员的敏感产品,G7和绿屋会议基于“4+2”的概念得出的数字已被广泛报道。但对于一些未进入G7磋商进程的成员,对这一处理方式至少需要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讨论。

8.关于发展中成员的敏感产品待遇,我认为,修改后的三部分结构可能成为达成协议的基础。根据这一结构,发展中成员将能够选择有限数量的敏感产品(在其敏感产品税目数的1/3到2/3之间)进行低于分层公式要求的关税削减。基本的概念是:背离公式削减的幅度越大,适用的产品数量越少,实施期越短。同时,他们还可以选择在更长的实施期内进行完全的公式削减,和/或对其余的税目实施“背离加新建关税配额”的选择方案。

9.关于第76段,G7和绿屋会议讨论的结果已得到广泛报道。

10.关于是否能够新建TRQ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分歧的新基础。可能已进行了某些双边的讨论,但没有任何成果进入多边讨论,即使是非正式的。

C. 关税简化

11.关于关税简化的解决方案,还没有解决的新基础。

D. 配额内关税

12.关于配额内关税,我认为,通过选择一个更低的门槛或对一个关税配额包含的所有税目规定单一税率的公式削减,我们已经有了结束谈判的坚实基础。在削减起点以及实施期方面更详细的要素也已成型,方方面面的共识都已浮出水面。我认为,关于发展中成员的要素方面也具备了同样的基础,尽管某些非常具体的要素仍需最终完善。

E. 关税配额管理

13.关于关税配额完成率机制,我认为,我们已经具有在该机制对发展中成员适用这一未决议题上达成协议的基础。

F. 特殊农产品保障措施(SSG)

14.关于SSG,G7和绿屋会议上就削减可适用SSG的产品的最大数量以及在7年后取消这一机制的讨论结果已经得到广泛报道。如果这一点能够被最终确定,为发展中成员较低比例的税目以及为SVE稍高比例的税目保留这一机制也将成为可能。

G. 特殊产品

15.关于特殊产品,G7和绿屋会议讨论的结果已经被广泛报道,包括可以被指定为特殊产品的税目比例,不需要进行关税削减的比例以及特殊产品的总体平均削减幅度。

H. 特殊保障机制(SSM)

16.关于SSM,G7和绿屋会议讨论的结果已得到广泛报道。在G7内部,允许突破多哈回合前约束税率应满足的触发水平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不可弥合的分歧。在突破约束关税须满足哪些条件这一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前,其他的关键问题,如可以超过约束关税多少以及可以超过的频率,是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的。

17.也许值得强调的是,这样的分歧不是纯“技术”问题。当然,像所有根本性政治分歧一样,随之也存在技术性分歧,但谈判的僵局是非技术性因素造成的。它完全是政治性的。根本的问题是,一方面,你是否可以突破多哈回合前约束税率,如果是,在什么条款和条件下可以超过;另一方面,如果存在一个此类事先设定的上限限制,如何建立一个发展中成员真正可操作的SSM?这些问题仍将是实质性的,而且也根本是政治性的分歧,正如在谈判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那样。SSM问题总是潜在的三四个可能导致谈判失败的问题之一,而且,老天,已经证明它是了。

I. 热带产品和多样化产品

18.热带产品和多样化产品的清单已经基本固定了。围绕形成处理方式的共识也得到主要成员的支持。特别敏感的问题,即所谓的热带产品和优惠侵蚀产品清单“重叠”的问题也已可以在那些天达成的具体谅解基础上解决。

J. 优惠侵蚀

19.关于热带产品和多样化产品的这些谅解也同样可以反映到优惠侵蚀的模式中。除了所谓的“重叠”问题外,就其他被指定的优惠侵蚀产品的处理方式问题也已具备结束谈判的基础。

K. 最不发达国家成员

20.在NAMA问题解决的同时,关于最不发达国家的待遇问题应该已经在与NAMA本质上相同的基础上解决了(正如最不发达国家希望的那样)。

III. 国内支持

21.G7和绿屋会议关于发达成员国内支持承诺的讨论结果已经得到广泛的报道,特别是与OTDS相关的问题,以及对于美国,(特定产品)AMS的基期问题。这些基本上都是中间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向OTDS削减的方括号内最接近的整数百分点取整,去掉基期外面的方括号。

22.在特定产品蓝箱具体承诺的“头上空间”(head room)以及特定产品AMS承诺的实施起点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但是,我的感觉是,后面这些问题本应已经可以作为总体协议的一部分得到解决。

23.关于发展中国家和新成员的OTDS及蓝箱使用权约束问题,我认为,我们已经具备了达成协议的基础。

IV. 出口竞争

24.关于出口竞争,我认为,在全部的整体一揽子协议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个关于粮食援助、出口信贷和国营贸易的未决要素以及取消出口补贴问题的具体、平衡的成果,这些成果已经成熟可行。

V. 出口限制

25.关于临时出口限制,我认为,已经有一个经过微调、可被各方接受的案文。

VI. 棉花

26.关于棉花问题的结果仍然没有新的基础。尽管所有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的成员部长们都再次承诺将认真地参与谈判,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整体谈判破裂时,这一问题仍未以实质性的方式得到解决。

VII. 结论

27.我们应往何处去?除了站起来,掸去身上的尘土,并再次努力以外,我认为别无选择。当然,很多人把这当成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他们是对的。但在这种危机时刻,即使成功只有一线希望,已经足以让我们全力以赴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不言自明的。 而且,我的确发现了一种真实的意愿,希望尽最大可能性去尝试,以验证是否真的还存在满足所有成员要求的可能性。

28.当然,不能以幼稚的方式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任务的严峻性。首先,在做出这样的努力时应该有现实主义的态度,充分考虑过去发生过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带着某种乐天派的想法,认为我们只是遇到一个未曾预料的小技术问题,只要稍假休整,就可尽快恢复,重新尝试是不会成功的。而否认现实,并因此不去解决我们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无法成功。

29.如前所述,在7月最后一周,我们在整合去年7月以来密集谈判的成果方面的确取得了实际的进展。是的,我们已经处在最终解决这20几个问题的边缘,而一年以前(波茨坦以后),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人可以想象得到,更不要说是在12个月之内做到这些了。这些进展能够被认可,并且希望能存在得更长一点。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信息。主要的信息是,我们没有进一步完成这项工作。这才是我们目前必须努力的方向。

30.显然,作为努力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重新回到SSM问题上。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任何相关的参与方(以及那些不在G7中的成员),SSM的问题绝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故障。这是一个政治性的分歧。

31.但我们的任务既不是肇始于SSM,也不会结束于SSM。我仅需要提棉花问题,它是三四个可能导致谈判破裂的另一问题,在谈判因SSM破裂之前还根本未得到认真处理。此外,还有新建关税配额的问题,关税简化问题。是的,人们可能认为,这些问题将最终尘埃落定。但我们仍必须使其实实在在地发生。而且,尽管人们可以认为,其他议题上的核心要素已经基本可以迎刃而解,但当时并非所有受影响的成员都在场,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以确保这些问题可以最终确定。

32.解决这些问题的精确技巧需要进一步思考。但两个一般性要素似乎很清晰:一、如果我们希望在不超过3年的时间跨度内完成谈判(我希望我们想这样做),就必须尽快开始。每过去一天都将使我们一步步远离准备妥协的状态,在7月最后一周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种状态是显而易见的。二、在这栋房子里,曾经用于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高官层的高强度工作:埋头苦干,而非静候神助。这是波茨坦之后的教训,一个我们很好吸取了的教训。这次,我没有看到情况与以往有任何不同。如果你们也有相同的感觉,你们的主席将乐于与你们在未来的几周内继续努力。我认为,至少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不会损失什么。

农业对外贸易 篇12

一、中国农业企业需要“走出去”, 也能够“走出去”

(一)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等相对稀缺的国家。不平衡理论 (Hwy-Chang Moon&Thomas W.Roehl) 认为, 存在资产相对不平衡的企业, 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在国外市场寻求补偿性资产, 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达到平衡, 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战略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因此, 对外直接投资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在竞争中实现赶超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 还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都与农业自然资源紧密相连。不平衡理论说明当有些农业自然资源在本国不能提供或是不能全部提供时企业可以寻求资源的进口, 但这样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活动对外依赖性增加, 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农产品安全, 这时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就成为获取农业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应该加强引导农业企业发展跨国经营, 拓展国际市场, 开展境外农业资源合作开发和农产品加工, 加快境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步伐。

(二) 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阶段

邓宁 (John.H.Dunnin) 的对外投资周期理论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划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 000美元~4 750美元时一国对外投资增加, 增速有可能超过外资流入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7月2日发布的经初步核实的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 507亿元, 根据2010年7月27日1美元=6.7797人民币元汇率折算, 并按全国13.38亿人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 计算大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 753.69美元, 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高涨阶段 (这里用国内生产总值代替国民生产总值) 。在邓宁看来, 跨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行动态演进。虽然该理论在分析中只用了人均这个单一指标并据此来判断企业整体所具有的优势状态和对外投资直接规模, 其结论很难说是全面的, 但从跨国投资的实践看,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所以该理论也可以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判断依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农业已经在产业体系、研究体系、人才培养、高科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这是中国农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先决条件。

二、重视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通过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培育出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的某些比较优势, 进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投资。正如拉奥 (sanjaya Lall) 的技术本地化理论所认为的那样, 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在较低技术水平基础上形成赖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特有优势, 也就是说当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成熟技术进行本地化改造后, 就具有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 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本身会使企业获得和增加新的优势, 因为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 而且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求优势, 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所以, 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一) 组建大型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海默 (Hymer S.H.) 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优势是企业特有优势之一。跨国企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可以取得当地企业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 降低成本。跨国企业还可以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 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合理布置生产区位来取得企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 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 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和国外大型跨国农业公司相比规模还较小, 集约化程度还不高。企业规模小, 企业内部市场就小, 外部交易成本就较大,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更难以与外国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抗衡。为此, 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围绕壮大主业, 加强国际资本运作, 开展和规范企业兼并、收购, 提高企业集约化程度,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 培育世界品牌的农业跨国公司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还意味着培育世界品牌的重要性。培育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 已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 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像泰国正大集团、嘉吉、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德国KWS种业集团、美国孟山都集团等这样一批跨国农业公司, 它们能够持续增长几十年、上百年, 能够在世界市场获得统治地位, 是与其品牌经营策略分不开的。中国农业跨国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 属于发展中国家小型的跨国公司。培育世界级的品牌对中国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人民币升值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阿利伯 (R.Z.Aliber) 的资本化率理论认为货币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了目前世界上存在着若干通货区域。各种货币的地位强弱不同, 强币的币值稳定, 汇率坚挺, 而弱币正好相反。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用该种货币购置其他区域资产是有利的。另外, 该理论还认为强币通货区的跨国公司, 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在金融市场筹资, 从而为其在海外投资设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在汇改推进的五年中, 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不断。在可预见的将来,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大可能逆转。另外,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许多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的成本在进一步降低。特别是有些国家, 有些经济体, 为了应对危机、振兴自己的经济, 出台了许多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 消除了原来设定的一些政治性障碍。这些都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

四、重视“走出去”的区位选择, 加强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投资

一国企业“走出去”首先面临的就是“走到哪里去”的问题, 所以区位的正确选择是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都十分关注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在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展上,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 (包括文化、习惯和语言等) 的影响, 其对外直接投资首先是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 逐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 最后为获得更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存在密切联系。中国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区位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开拓市场, 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那么就应该进入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2) 如果企业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 就应该到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投资。尽量采取与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的方式, 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 获得国内得不到的技术和管理技能; (3) 如果是为了回避贸易摩擦, 则应该到那些市场准入门槛高、贸易摩擦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投资; (4) 资源开发型企业可以到东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去投资, 通过对外投资建立海外农产品供应基地。

根据弗农 (Raymond Vernon)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当前中国农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为主, 一方面这些国家符合中国农业结构特点, 可减少投资的风险, 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国家多是华人聚集地, 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 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特定区位比较优势。如印度尼西亚是农业大国, 但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中国较为落后, 每公顷土地棉花产量仅2.7吨, 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和应用上与中国有较大差距。但该国土地资源丰富, 有1 300万公顷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棉花, 气候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条件极佳, 但每年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棉花、稻谷等农产品。

参考文献

[1]俞毅.论中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战略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1) :33-39.

[2]尹成杰.农业跨国公司与农业国际化的双重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 :4-10.

[3]江小涓, 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 2002, (73) :13-25.

[4]陈华.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与中国境外企业特有优势提高的分析[J].财贸研究, 2001, (2) :24-26.

[5]宋桂峰.跨国公司理论到实践分析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J].时代经贸, 2007, (12) :28-29.

上一篇:血液流动下一篇:旅游联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