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共12篇)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1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2日
前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 与8个国家接壤, 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新疆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还有充满西域风情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是新疆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新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 能进一步带动新疆经济的增长。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是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结构, 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 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 是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来看, 选择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符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SWOT分析
(一) 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势
1、地理优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 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8国接壤, 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 是现代“亚欧大陆桥”的中心通道。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为其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2、文化优势。
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锡伯族等在内的共计47个民族, 新疆各民族人民勤劳智慧, 在长期的相互交融中创造并传承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从古代起, 新疆就成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欧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 新疆一些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一些民族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互通的语言, 这就为新疆发展特色文化产品贸易, 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餐饮等打开了便利之门。
3、资源优势。
新疆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资源。新疆的历史文化久远且积淀深厚, 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如龟兹文化、新疆木卡姆文化、楼兰文化等; (2) 自然文化资源。新疆地域辽阔, 自然景观各异, 有天山天池、喀纳斯地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准噶尔盆地的恐龙和硅化木化石、绿洲风景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 (3) 宗教文化资源。如克孜尔石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伊斯兰建筑、穆斯林工艺美术等。这些资源优势对国外民众具有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特别是对中亚和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民众具有文化感召力。
(二) 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劣势
1、特色文化贸易途径比较单一、且贸易规模较小。
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基本上以传统的文化经营为主, 但在新兴产业领域, 如出版业、影视业、艺术演出业等发展还很不充分,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途径扩展。当今文化贸易越来越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而新疆目前几乎没有形成真正有国际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贸易企业, 整体上对外文化贸易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
2、特色人才缺乏。
新疆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人才十分短缺, 主要表现在人才流失严重、引进的人才少和自身培养的人才少等, 使新疆缺乏对外贸易的专门人才, 更缺乏熟悉特色文化贸易的专门人才, 人才的缺乏使特色文化贸易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低下, 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创新能力不足。
3、自身因素的制约。
文化体制僵化、文化产业投入不足、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存在观念上的障碍、相应的对外文化贸易法制和法规建设比较滞后等, 这些问题使得新疆特色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更进一步制约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使新疆处于对外文化贸易劣势。
(三) 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
1、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国家在项目、政策、投资、资金等方面向西部的倾斜, 将使西部大开发得到有力的支持, 从而大大改变西部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 这些将成为新疆文化产业实现战略突围的强大外部推动力。
2、新的定位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国务院有关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指出, 新疆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新的定位将新疆放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上。这是对新疆发展重要性、紧迫性更准确的定位。新疆可以以此为契机, 围绕“文化兴边”战略的实施, 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四) 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威胁
1、中国整体的对外文化贸易受到其他国家文化贸易的冲击。
对新疆而言, 也会面临着周边伊斯兰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的入侵, 而新疆的对外文化贸易基础薄弱,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中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对外文化贸易的快速发展。
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对外文化贸易起步较早, 有明确而有效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措施, 为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这些城市相互连接, 形成如长三角、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 创造了对外文化贸易优势, 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很大一部分对外文化贸易人才, 从而造成了新疆发展特色对外文化贸易的资本投入量和人力资源的相对匮乏。
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新疆经济以资源开发为主, 对能源依赖性较高, 能源投入表现为高能耗、低产出, 整体效率不高。这些高耗能产业的生产规模不大, 技术装备水平低, 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 处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生产水平, 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对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时代, 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由于具有投资少、产出大、高附加值的特点, 是当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 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增长点。
新疆有着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一些民族文化的丧失正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可以使新疆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扬出去, 使世界认识新疆的特色文化, 同时更全面地认识新疆。新疆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 则各族人民会对国家产生强大的向心力, 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 大力发展新疆对外文化贸易, 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时代要求, 也是深入贯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以优势资源为依托, 组建与培育
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大集团, 发展文化贸易品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但要在现代市场需求下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并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使新疆的特色文化走出去, 就必须把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有效配置。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 要以大企业集团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 应用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现代理念。
(二) 打造特色人才队伍, 以人才带动新疆对外文化贸易。
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和运营经验, 不熟悉对外文化市场的客观运行规律和经营方式, 难以适应国际上文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等因素都成为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一大瓶颈。新疆各级文化、贸易等主管部门及相关外贸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 将对外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纳入整体人才培训计划之中。要以高校为依托, 建立对外文化贸易人才培训基地, 尽快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对外经营、文化产品对外市场开拓等在内的相关专业课程, 从而不断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输送有用人才, 促进特色文化贸易的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三) 政府在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中应
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 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积极协调自治区政府、各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优化对外文化发展的环境, 构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的合力机制和针对新疆特色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政府牵头协调新疆各相关部门在金融、外汇、财税、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法规支持和信息服务, 通过增加专项信贷、出口退税等, 甚至出口奖励等办法, 加大对特色文化贸易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 及时通报和研究、解决与新疆特色文化“走出去”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罗玉华.新疆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商业化, 2007.7.
[2]牛汝极.充分挖掘丝路文化资源, 加快发展新疆文化产业[J].新疆社会科学, 2009.1.
[3]李月明.新疆文化产业的特色发展道路[J].实事求是, 2008.5.
[4]阿依祖克热.吐尼牙孜.新疆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 2010.7.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对外贸易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条件下,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仍达到25616.3亿美元,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然而我过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贸易的发展却不尽人意。虽然文化货物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文化服务贸易和核心文化文化贸易的发展却出现严重的逆差,这对于我国维护文化安全很不利。因此加快文化贸易的发展,扭转核心文化产品逆差状态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从多方面角度提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布局、两目标,所谓一布局是指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两目标是指中期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长期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并对如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具体建议。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软实力的竞争,文化力作为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核心文化产品贸易持续出现逆差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的安全,而国家文化的安全不仅为一个国家提供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经济、科技动力,也为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奠定深厚的道德基础。因此,如何改变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加快文化贸易发展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要想更好的发展文化贸易,就须通过对文化贸易的现状和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扭转核心文化产品逆差的现状。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3
一、中日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21世纪以来,日本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UNCTAD STAT的统计数据显示(详见表1),2002~2010年间,日本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额呈逐渐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155.8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230.52亿美元,年均增长5.4%;其中,出口额呈波动上升之势,从2002年的38.35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58.28亿美元,年均增长达7.7%,但只有2004、2005、2007、2008和2010年实现增长,且增幅较大,分别为14.5%、40.9%、37.0%、8.6%和11.6%;进口额呈现平稳增长之势,从2002年的117.54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72.25亿美元,年均增长为5.1%。从贸易差额上看,日本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持续呈现逆差状态,2002年逆差额为79.19亿美元,到2006达到历史最高点位120.82亿美元,此后开始逐渐下降,2010年逆差额仍达113.97亿美元。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则呈高速发展之势。根据UNCTAD STAT的统计数据显示(详见表2),2002~2010年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从2002年的349.87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的1053.46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15.3%;其中,出口额从2002年的323.23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977.54亿美元,年均增长达15.4%,是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进口额从2002年的26.63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75.92亿美元,年均增长14.4%。从贸易差额上看,相对日本的持续逆差状态,中国则是长期顺差状态,且呈逐渐放大之势。2002年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差额为296.60亿美元,到2010年增长至901.62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
二、中日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差距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国家发展战略滞后
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起步较早,1995年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2001年建立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2003年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2004年制定了“新产业创造战略”,2006年又制定了“新经济成长战略”。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正是基于此,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日本国内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成为21世纪日本重振经济的新经济引擎,也使得日本成为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则起步较晚,200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才将文化创意产业正式列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2003年设立了广东和浙江2个省以及北京、上海、重庆、沈阳、西安、深圳和丽江7个市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基地,2007年“十七大”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但直到2009年在中共中央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才真正给予文化创意产业以关注,国务院批复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对象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二)文化创意产品创造性和艺术性弱
所谓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产品中蕴含着的较高的创造性和较强的文化艺术性。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完备详细的战略指导下,注重向高创造性和建立完整产业链体系方向发展。如比较成熟的动漫产业、服装时尚设计业与高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传统的旅游业向休闲产业转化等,并构建了以动漫为核心,以时尚设计、旅游休闲会展为平台的各具特色的价值链体系。而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中,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是简单、初级加工的产品,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文化创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导致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进行生产和经营,而对中端、高端环节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涉及较少,从而不能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体系,也就不能产生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中,有近70%的出口产品来自于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有近70%的出口产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各种低创造性、低创作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占80%以上,而能够真正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产品出口不足15%,可见中国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艺术性也是比较弱的。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中由于创造性和艺术性都不高,因而在世界市场上很难形成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和影响力,从长期来看将导致中国逐渐退出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或者长期处于低层次的产品加工地位。
(三)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价值创造力低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手工艺品(包括地毯、庆典用品、纸制工艺品、柳条工艺品、纱线工艺品、其它)、视听制品(包括电影)、设计制品(包括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玻璃制品、室内装潢设计、珠宝、玩具制品)、新媒体制品(包括记录媒体、视频游戏)、音乐制品(包括印刷乐谱、唱片)、出版物(包括书籍、报刊、其它)、视觉艺术品(包括古董、绘画、摄影、雕塑、其它)。
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价值创造能力较低是中国与日本相比的一个主要差距,它体现在两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层次上的不同。如表3所示,在所有7个大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贸易中,中国有75%以上来自设计制品,其他6个大类合计比重不足25%,而设计制品产品的附加值是所有文化创意产品中相对较低的,尤其是时尚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和玩具制品等产品的附加值都是较低的,而中国的出口恰恰集中在这些产品上。反观日本,虽然在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中也以设计制品为主,但其比重刚刚超过50%,其他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也都占有相当比重,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上占有一定比重,如新媒体制品(17.10%)和出版物(占12.55%)。在所有7个大类的文化创意产品进口贸易中,中国是以设计制品、新媒体制品、手工艺品和出版物为主,其中设计制品占40%,新媒体制品和出版物合占40%以上;而日本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贸易中则体现出了较高集中度,设计制品占70%以上。由此可见,在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中,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较低,出口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进口以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而日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上,出口以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进口则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近些年来,全球的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发展迅猛,近9%的年均增长率使之成为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都认为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不仅可以为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而争先发展这一新兴的产业领域。日本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在战略规划上有着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成功经验,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层级战略规划,首先确立国家指导战略,然后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再制定核心企业引领战略,最后制定服务平台的完善战略,使得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领先地位。中国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结合国情,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规划,完善政策体系,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效发展,推动其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艺术创新性
文化创意产品必然以某种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形式必须带有创造性和文化艺术性,才能符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吸引住消费者,随着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品也要不断加强其自身的创造性和文化艺术性。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正是基于消费者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依靠着对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创新和将先进的科技成果与文化艺术相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各种历史遗迹,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等;如各种文物珍宝,古代字画、金银饰品、陶瓷玉器等;如各种民族风情文化,56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戏曲文化等,还有风景秀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资源禀赋优势,需要文化创意企业和管理人才们做的就是给这些资源注入灵魂——创新,赋予它们生命力。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较低,一方面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模式,即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按照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现代的先进科技与传统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创新文化,并将其植入或转化到产品之中,从而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三)扶持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品推销
日本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依靠外交手段在海外市场强势推销其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品。战后,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其向外推销民族文化的意识也在快速膨胀,并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曾根康弘担任日本首相时,就推出了“文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此外,日本政府为了推动其文化创意产品走进世界市场,并形成较强竞争力,在其产业发展和海外营销上注入了大量资金。如日本文部省与经济产业省联合建立了“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并给该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让其在海外市场上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贸易活动,以及相关维权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动漫外交”战略,既通过外交手段向海外市场推广其动漫产品。近些年以来,日本的各种官方机构不断通过主持或开展各种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实现其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的推销,如邀请或派遣学者参观访问,开展大型文化博览会等等,日本的茶文化、花文化能够世界闻名,与日本政府对文化的大力宣传不无关系,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从中受益匪浅。鉴于此,中国政府也应借鉴日本的做法,为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和国际推销。一方面,应利用政府的外交手段,与主要国家(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向外宣传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全球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华人华侨优势,向外传播中华文化。当文化被国际接受后,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就能被国际市场接受了,那些能够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产品才能大量出口,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结构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高长春,李智睿,严霜天.日本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2,(3):53-59.
[2]张欣,高长春.中日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3):51-57.
[3]施劲华.谈我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12,(4):60-61.
[4]曲如晓,韩丽丽.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1):19-31.
[5]胡飞,葛秋颖.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2):81-85.
[6]徐庆峰,吴国蔚.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5,(12):45-48.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4
(一)区位优势
海峡两岸“大三通”(1)的正式实施为海峡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以及两岸之间的合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尤其是在具有很多相似和相同特征的文化产业方面。同时,福建省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两个地区拥有十分便利的交通以供往来,这是其它省市相比于福建省所不具备的的对台文化合作区位优势。闽台,追根溯源,同属一个文化区。不仅如此,闽台在历史、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点和渊源。据统计,台湾同胞中,他们其中有80%的人祖籍是在福建省,可以说福建省是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
(二)文化多元性和文化产业多样性的优势
福建省具有十大文化产业,分别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产业,这些文化产业对福建省的文化乃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中,在福建文化对外贸易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产业类型分别为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和工艺美术。不仅如此,福建文化产业中的茶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等多元性文化带来了多样的文化风情和文化风俗,这些都为福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二、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存在的劣势
(一)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还在起步阶段
随着国家将文化产业列入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福建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旨在推动文化更好走出去。然而,福建省乃至全国都对文化贸易的市场运作方式缺乏系统的认识,对文化政策和体制的把握还不深刻,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只局限在一定的人群中,更多人习惯于实物产品的对外贸易,关于文化产业产品及服务还未建立起对外贸易的高效的营销渠道和网络。同时文化产业的出口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还偏低。因此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还缺乏具有绝对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或重大企业。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的上半年度,在福建省共超过2万多家的企业参与从事文化服务相关产业。然而,在这些企业当中,只有66家企业的主营业收入高于5000万元人民币,过亿的主营业收入更是只有七家。(2)
(二)原创文化出口产品匮乏
福建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的知名度,但总体上影响力还是欠缺的福建省文化产业出口产品总类少,定位不够准确。许多文化产品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加工方式以量致胜,缺少知识的自主权,原创文化出口产品相对匮乏,产品和服务开发还不够完善,产品创新性不强,例如在福建省文化产业出口产品中占据很大的位置的工艺美术品(包括雕像,装饰品等),这些艺术品都是文化附加值相对偏低的产品。文化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为市场所认可的精品品牌在广度和多元化上还有一定欠缺,尚未形成较多的对国外市场具有冲击性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代表作。
三、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存在的机会
(一)国家和政府政策鼓励文化产业走出去
我国国家政府及机关充分重视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年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产业被第一次写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同年3月份中国政府网所刊发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福建省委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根据福建省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关政策,为加快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3月,福建省出台关于有效促进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12条政策,旨在鼓励福建省文化产业走出去,为提升福建省文化产业高效利用外资水平的能力和促进福建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起到重要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政策渐成体系,同时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升级,推动了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更好发展。
(二)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等成为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聚集地
福建省自2012年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先后成立了几十个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其中闽台文化产业园区等被入选为国家园区。与此同时,一些产业关联性强、创新性强的企业广泛聚集在厦门、莆田和平潭地区等文化基地,形成鲜明的产业链。不仅如此,福建省每年约统筹安排1亿元,扶持相关园区和基地的建设,这些都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对外易发展的有效聚集地。
四、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一)保持产品吸引力并完善发展渠道
通过数字电影和媒体、网络营销等新媒体技术下的产品和营销手段(如境内外社交网站)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推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新媒体技术以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类型以适应时代需求和技术进步,研发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福建省文化产品及服务对外贸易必须赶上这趟科技的“顺风车”,把福建省文化资源转化成信息化产品等更易被当下消费者接受和欢迎的产品类型,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得传播,适应更多国外消费者的需求。
不仅要大力开发符合不同地区消费喜好和习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出口,加强调研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的,也应该加大福建省文化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另外也可以将文化产业合作的平台拓展至跨省跨国之间的合作,通过海外市场赢利,而国内市场则主要致力于收回文化产品制作和服务的成本。同时在巩固闽台合作的良好基础上,也应该发展更多区域之间的合作。例如福建与香港2013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793%,闽港文化产业方面优势互补,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二)推动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相关人才的培育
要保持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良好的发展趋势,需要做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人才的后续储备工作。即在人才培养方面渠道的不断拓宽,首先可以通过与省内各大高校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人才培养基地,设立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以做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人才的后续储备工作;同时在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财政方面应该积极争取更大的投资的力度;另外在人才交流方面,选派文化产业相关人员和企业代表去其他成功的省市调研学习,可以适当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和经营类人才,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合作,以培育出具有国际水平和专业的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人才。
(三)加大政府金融支持和融资
首先在引进外资投资方式,需适当放宽外资投资方式,允许外商以合作合资等形式进入我省文化企业和市场,在形成资金的有效利用的同时,也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从福建省自身来看,在国内许多省市都将文化强省作为发展目标的阶段,福建省文化产业应呈现出积极外向和主动的姿态,主动通过推介优秀的文化贸易产品或服务去寻找投资商来帮助贸易活动的开展和扩大,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国外市场的资金注入和外商和华人华侨的投资。
摘要:随着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及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不断出台,将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更好地走出去,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福建省经济具有有利的影响。通过总结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现状和分析福建省对外贸易的主要优势产业,分析福建省文化产业中产品和服务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优劣势,进而从产品、人才和资本方面提出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更好的发展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福建省,对外贸易,SWOT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0
[2]林起.2012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R].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36
[3]顾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市场结构与贸易[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10-220
[4]胡惠林,肖夏勇.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中国烟草对外贸易研究 篇5
中国烟草对外贸易研究
对比世界烟草贸易变化和中国烟草对外贸易规模变化,对我国烟草行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出口难和对外贸易水平低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烟草出口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烟草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作 者:姜琳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年,卷(期):20(8)分类号:F72关键词:中国烟草 对外贸易 对策建议
我国少儿图书对外版权贸易研究 篇6
【关键词】版权贸易;少儿图书出版;版权输出;版权引进
【作者单位】张书林,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研究项目HBZPO-6-X-2014-019。
近年来,无论线上网店还是线下实体书店,或是图书订购会上,我国少儿类图书凭借高人气态势,一直抢占各图书畅销榜前列,其码洋比重在图书细分市场都位列前茅。少儿图书版权贸易也随之成为我国版权贸易占比明显、表现抢眼、发展最快的板块之一。少儿图书版权贸易的活跃,得益于国内出版商紧跟市场环境变化,在引入欧美外版少儿类图书的同时,陆续推出高品质的原创少儿图书系列,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外引标准、内化于行逐层递进中华丽转身,积极开拓海外图书市场。我国少儿图书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版权贸易模式,逐步过渡为“融进来”到“走进去”的版权贸易业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我国少儿图书版权贸易概况
我国家庭对教育很重视,亲子教育、教辅类图书的投入历来是图书市场增长和扩张的重要引擎。少儿类图书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伙伴,理所当然成为我国畅销书市场的主体和领头羊,也是出版社、图书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和追逐热点。从2012年开始,少儿类图书在历年TOP100热销榜上占比超过50%,2015年上半年图书TOP100热销榜上少儿类图书在实体书店渠道占据54席,足以说明其火热程度。
少儿图书市场的火热极大助推了少儿类图书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引领和扶持,少儿图书版权贸易以版权资源为媒介,引进境外优秀版权资源,同时把海外儿童感兴趣的,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少儿童趣的版权资源推介出去。这不仅拓展了多元化的盈利空间,延伸了少儿图书市场,更从资源整合、结构优化等方面整合产业链,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推进我国少儿图书树立精品意识,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改变我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布局。
我国出版业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不再裹足不前,对外版权贸易交易量逐年增长,但“跛足”现象还是存在:一方面,从数量上来看,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已经形成顺差态势;另一方面,反映实际营收的出口额和进口额逆差问题却一直横亘在我国出版业面前。令人欣喜的是,少儿图书版权贸易独树一帜,与图书版权贸易结构性逆差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在数量上已经实现贸易顺差,而且进出口额逆差比例也在明显缩小。
二、我国少儿图书版权现状分析
首先,从版权数量规模来看,比例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大大缩小。我国少儿图书版权已经形成贸易顺差态势,进出口金额则存在逆差逐渐缩小的趋势。我国少儿图书版权贸易采取低价探路、以量取胜的策略,少儿类图书在国际市场表现得充满活力和希望。但版权贸易形式还处在对外贸易的初级阶段,大多停留于版权转让和版权许可等形式,只有寥寥数家出版社通过海外投资或兼并等方式,在海外输出地实行本土化运营。开卷信息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外版少儿图书码洋比重占比为34.31%,品种结构比例占比为31.88%。在版权引进方面,外版作品市场占比呈规模扩大之势,其码洋比重高于品种比重,这从侧面反映了外版作品的出版效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从版权地域分布来看,区域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少儿图书版权引进地区集中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少儿图书版权输出地集中于东亚、东南亚等区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少儿图书内容结构不断优化,优秀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加上“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语种结构不断优化,如今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版权输出比例显著增长。
再次,从版权交易渠道来看,政策性驱动明显,市场驱动有待提高。依托中国国际经典出版工程、“一带一路”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政策支持和资助,政府为出版企业牵线搭桥,国内大型出版社如赶集似的在国际书展、书市等摆摊设点。这类多以展书为主、卖书为辅,达成版权贸易协议的数量少、承担文化交流使者的形象工程多,缺乏常态化的、可持续性的版权贸易模式,其弊端在于企业的内在动力不足。尤其是民营书商,由于政策倾斜不到位、版权代理人才缺失、翻译环节缺位、跨文化落地不足,不能在版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从内容细分市场来看,在少儿图书六个细分市场中,少儿文学占据畅销书主导地位,这也是少儿图书版权贸易的生力军。在此类畅销书中,《墨多多谜境冒险》《窗边的小豆豆》为进口外版书籍,凭借体裁多样化、适应群体多元化,已经多次再版或形成系列丛书。我国少儿图书输出版权集中于少年文学低幼启蒙类型中,内含小说、童话、传统故事等,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好好玩泡泡书”童话系列。
三、促进我国少儿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
1.版权输出: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一是由量变转为质变,实现内容的优质蜕变。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原创少儿作品持续乏力,那么数量上的重大突破也仅是数字上的花样文章。出版商应从战略角度,探寻跨文化、跨地域的国际视角,更加注重选题的科学合理性,充分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手段,对目标读者的阅读喜好、市场变化趋势以及少儿出版行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和解读。要针对不同国家少儿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水平、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版式设计、装帧设计等,在内容上力求丰满,在体裁和题材上力求多元。
二是由借力转为给力,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政府全方位的服务形成现有的“企业为主,政府敲鼓;政策助力,市场做主”的版权出口模式。政府要制定长远规划,逐步引导和扶持企业“走出去”,通过各项工程政策的倾斜,涵盖内容生产、翻译出版、发行推广和资本运营等全流程。少儿出版社不仅要“走出去”,更要站住脚、“走进去”,这就需要真正发挥出版社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出版社在国际市场要自觉融入整个出版产业链,立足国内,了解国外,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化运作能力和营销运营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少儿出版物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扩大受众、读者范围;还要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合作,采用“借船出海”模式开展合作;更要在资本市场蓝海中寻求机遇,拓展资本融合与国际合作新形式,通过跨媒体经营整合相关资源,增强活力,通过在海外设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实现本地化经营。
三是由个体变群体,形成资源的优化集群。培育和集聚人才资源是发展版权贸易的关键。原创人才需要精心培育和经营,这是打造系列图书、系列品牌的保障。人才培育需要有梯队,要平衡知名作家和新兴作家之间的梯队建设和层次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复合型人才与翻译人才培养,充分挖掘和培育图书编辑、营销运营等复合型人才,以更高的出版定位,从国际市场的作者资源、受众范围来寻求选题、创作、编辑等方面的合作者,实现人才集群。
2.版权引进:从引进来到融进来
一是引进多元化,防止盲目跟风。版权引进是提升国内少儿出版市场标准的重要推手,引进内容需要明确目标,采取有所需、有所取的态度,用广阔的视野,紧跟少儿图书市场潮流变化,采用符合我国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标准筛选,取国外所长,补我所短,为我所用。要防止盲目跟风,不做调研盲目引进,既浪费纸张,创造不了效益,更浪费宝贵的书刊号;还要加强对引进版权的甄别和筛选,注重版权保护,反对恶性竞争,以免造成品种单一、扎堆重复等现象。
二是坚持本土化,引入评审标准。由于少儿图书市场针对的是无民事能力的少年儿童,因此出版商在引进过程中,要在翻译等环节加强本土化操作,使国外优秀作品更符合中国儿童的需求,有利于儿童成长,避免少儿读物中出现过度渲染暴力、魔幻和惊悚等内容。出版行业可以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对少儿引进图书进行审核认定,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总结交流活动,形成评估报告并及时通告。
三是打造品牌,推动原创发展。出版商要明确引进是手段,推动原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少儿图书版权引进的立足点必须建立在促进国内图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系列外版少儿图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熟悉国外操作流程,树立品牌效应,提升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优秀引进版本的示范性作用也能促使国内原创少儿读物的兴起,带动国内选题策划更贴近儿童童趣,使国内少儿图书在包装设计上更具创新性,通过了解和学习国外大型出版社的操作流程,丰富版权贸易经验,为我国少儿图书对外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陈岚岚. 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的模式、问题与对策[J]. 现代出版,2014(2):38-40.
[2]范先慧. 少儿图书的版权引进浅思考[J]. 出版广角,2013(10):58-60.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7
文化贸易就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 与文化产品有关的贸易活动。文化贸易可以说是对于文化产品的经济交易。《1994年-2003年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交流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报告, 将文化产品分为两类, 有形的文化产品服务商品和无形的文化产品服务商品。而从广义的方面来说, 《我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部颁布的为依据文件, 将文化产品的贸易外延确定, 包括了新闻服务、影视娱乐、出版发行等一些相关的文化商品和服务贸易。这对一个发展国家而言, 文化贸易从经济上看是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加快积累国民财务, 而有助于开发文化产品的附加值的经济, 扩大外贸的出口, 增加经济效益。
二、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 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全球经济的发展下, 社会的经济主要发展在民营企业上。并且, 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增加点, 对促进浙江经济发展具有发展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其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从对外经济贸易为民营经济发展扩张的崛起之路。从而使浙江的经济发展群体风靡全国。逐步成为浙江的地方经济主体, 从而也就形成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点。
2. 浙江省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文化贸易的发展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经济的发展飞快, 特别是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 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从2007年起, 浙江省的对外出口总值就达到73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0.3%, 净值达到2134亿美元。因为, 浙江省的文化贸易水平发展是其经济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与国家对外贸易上还是处于落后的。与世界的别的国家相比, 浙江省的文化产品对外贸易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例如:以图书为例, 进出口的逆差就大约为10:1, 而与欧美等国家相比则可达到100:1的程度.如以媒体为例, 我国浙江省在2007年-2009年间, 对电影的进口片为3234部, 出口影片可以省略不计。而进口影片的票房在11.8亿人民币, 因此, 可以看出在文化产品的对外贸以上, 对国外文化的依附程度相当高, 从而使我国的文化产品对外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和阻碍。另外, 浙江的文化产品出口的结构性还存在问题, 只将文化产品出口的对象定在港、澳、日、韩、东南亚等一些地区, 所以, 在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结构上存在出口对象单一的问题。
(2) 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知识产权侵权
当前, 在浙江发展的文化产品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因为, 知识产权就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基础, 所以, 从各行各业的文化产品生产企业中看, 都几乎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性问题, 例如, 在影视企业中, 从光盘为例, 空白的光盘不过几元钱, 而录制完影视节目后, 光盘就可以出售在数十元的范围内, 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几百元。而它之间出现的差价就是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劳动成果。这也就可以说, 影视作品的价值也可以认为它就是知识产权的价值。所以, 浙江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常重要。并且,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将我国列为是知识产权侵权非常严重的国家, 这也就是说明浙江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执法能力, 缺乏知识产权管理资源, 没有合理的合作与协调。所以, 造成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
(3) 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
对于文化企业而言, 用最新的科技水平进行文化包装和不断将文化进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关键。所以,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一定要主动积极地运用科学技术, 通过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推动企业的文化产品产业发展。因为, 创新是文化产品发展的灵魂, 但是,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 仅以创新为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 浙江省的文化发展要注重与外来文化交流, 从而使新兴的文化产品和艺术模式可以受到外界的认可和欣赏。
三、浙江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的控制措施
1.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于开展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应加大对市场机制的调配, 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政策与其它商品对外贸易政策不同。文化产业的产品对外贸易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国家文化的安全性问题。所以, 对于文化产品市场的审入资格和所有者权益应有所规定, 在开放文化市场的同时, 要根据文化的特色决定文化产品的重要性, 国际市场竞争力, 收益前景等进行分析, 做出正确的经营决定。加强对引进的文化产品进行审核, 限制文化垃圾的进入, 从而保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不被侵害,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空间。
2. 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传统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如今, 已被高新技术所改变, 它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布局和结构, 从而使之有效地进行调整和配置, 整合文化资源, 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 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了要提高我国文化开发的能力, 从而弘扬我国文化知识, 浙江省文化产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再现在文化产品中, 对传统的文化进行包装和演绎, 从而快速地实现文化产品的转型升级, 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 从而达到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长远目标。
3. 转变文化贸易方式,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008年, 浙江省科技厅对省内各地进行调研, 结果表明, 长期进行科技研发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面前企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大, 在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 它的发展趋势也比较稳定。在一些发达国家, 他们的企业管理能力和控制手段都比较先进, 企业之间的合作, 也使得技术上的问题能够相互互补, 形成创新的技术开发能力。所以, 浙江的文化产业要改变对外贸易的微薄利润现象, 要主动的开发新技术能力, 从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产品的国际品牌能力, 从而制定长远的规划, 提高产品的创新力度和质量。
四、结论
总之, 贸易发展的自由化使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 并不断向外进行伸展, 而浙江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投入到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之间的文化和经济竞争。所以, 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稳中求进, 优化产品的结构, 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实现外贸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从而增加浙江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后, 经济全球化模式不断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飞快性的经济增长。然而, 在对外文化贸易的问题上, 我国与国外相比总体增幅还在不断下降, 并且, 存在着文化产品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存在逆差性。并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也常受到侵权问题,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品发展也不高, 所以, 为了要减少逆差, 促进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们应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的要求, 保护我国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安全性, 从而在适当的情况下转变政府职能, 从而拓展文化产品的对外交流模式和渠道, 注重技术的创新, 从而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 并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提高市场销售额改变和品牌战略, 从而不断拓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外市场。
关键词:浙江文化产品,对外贸易,问题,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翁旭青.浙江省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 2012.
[2]邓翔, 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J].财经科学, 2010 (02) .
[3]朱春兰.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J].社科纵横, 2009 (11) .
[4]王贤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研究[J].网络财富, 201015) .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8
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对外贸易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对外贸易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 浙江经济迅速在全国崛起, 使得浙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浙江经济主体开始确立。众所周知, 文化产品对外贸易能否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历来是业界讨论的热点, 浙江省政府应始终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的要求减少逆差, 保护我国文化产品的安全性。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后拓展文化产品对外交流的程度, 对外贸易市场销售额发生变化, 文化产品国外市场实现拓展。当前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自由的国际贸易格局规范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激烈交融。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 如何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准确把握二者关系, 制定正确的文化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实践意义。以浙江省的发展史作为参考, 浙江省凝聚自身文化精神, 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已经在市场中形成鲜明的“浙江文化特色”, 并多次被国家认定为最具潜力的省份。
通过浙江省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浙江省1978年GDP值为123.73, , 2009年GDP值为22990亿元, 2009年相较于1978年翻了186倍之多, 浙江省GDP占全国GDP总值从1978年的3.39%上升为2009年的6.70%。浙江省不仅经济增长量飞速提升, 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也取得很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浙江省1986年进出口数量为6.96亿元, 2009年为3738.23亿, 2009年的进出口约为1986年进出口数量的537倍, 1986年出口总量为37.68亿, 2009年为9085.93亿元, 2009年出口总量是1986年出口总量的241倍。浙江省用24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究其原因, 进出口文化带动了该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结构转型。随着改革春风吹遍大地, 浙江省对外经济发展迅猛, 大量的特色文化传播到国外。浙江的经济格局逐渐多元化,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性企业, 多元化的经济格局激发浙江省的经济活力, 推动结构优化, 不断提高增长速度, 带动相关沿海经济地带的发展, 但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理解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我们应先理解文化对外贸易的定义。文化对外贸易可细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对外贸易指的是有形与无形两方面, 有形产品指带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工艺品等, 无形文化指语言、传说等。狭义的文化对外贸易指国家与地区之间有型文化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文化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进口与出口, 进口与出口带动国际经济沟通与交流。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必然出现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 文化产品对外贸易推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 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也必然会在诸多问题, 其中, 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 文化贸易发展结构问题
浙江省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最为明显, 对外贸易成为其最突出的经济代表体。十几年前浙江对外出口总值就高达七千多亿美元, 净值也有二千多亿美元。由此可见, 浙江省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相对于国家经济贸易却呈现落后局面, 与其它各国相比暴露诸多问题。例如浙江图书进出口的逆差大约在十比一, 而欧美国家的逆差大约为一百比一;浙江在2007年-2009年媒体方面, 电影进口率达到3234部, 而出口影片则几乎没有, 进口影片票房营业额达到十几亿人民币。由此可知, 浙江对外文化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 使得我国文化产品在媒体发展上受到严重限制。另外, 浙江对外文化出口贸易一般主要针对港澳日韩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文化产品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存在不平衡问题。
2.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是浙江文化产品贸易良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创意产品源源不断涌现的前提, 无论是社会哪个行业, 几乎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比如影视行业的光盘, 空白光盘与录制完内容的光盘价位落差巨大, 这个差价就是知识产权要保护的主要成果。影视作品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知识产权价值, 所以浙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最为显著。当下, 诸多发达国家都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十分普遍, 这也从侧面表明浙江这个对外文化贸易大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缺乏的执法与执行力。
3. 科技创新程度问题
文化企业需要用先进的科技水平进行文化包装, 也需要赋予文化新定义,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艰难的过程, 运用科技手段将文化进行包装, 推动企业文化产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 但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仅有创意是远远不足的, 因此,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要始终围绕外来文化交流, 促使新兴文化产品与艺术模式最快速度被世界认可为出发点。
4. 市场化程度和各区文化贸易发展层次问题
浙江省文化交流项目呈现持续增长局面, 政府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 主要项目被用于对外交流和宣传方面, 盈利项目较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文化对外贸易发展的进度。虽然义务文博会等会展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 并且引领了文化会展行业, 但杭州动漫节却远不如义务文博会, 本身专业人才和硬件设施成为两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实力去承办大型会展活动的企业较少, 这都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层次差异。
三、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综合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并在结合浙江省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上, 坚持对外开放, 并不断深化发展模式, 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践行效益型发展性模式, 以竞争带动经济发展, 坚持省份特色文化, 突出自身优势, 用双向互动来替代原有“出口为主”的进出口模式, 以全省经济增长作为最终发展目标。为更好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推动浙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浙江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浙江省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浙江各城市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比如杭州动漫文化、绍兴文人故居经典文化、义务市场文化、宁波戏剧文化等。大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古老的经典文化已经很难走进人们的心里。所以, 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衍生出契合现代人消费理念的产品, 广泛吸收融合各界民族经典文化, 在提高文化内在价值和对外推广力度的基础上, 实现创新精神与实用价值的结合。
2. 拓宽贸易渠道, 提升竞争力
文化贸易必须讲求效益, 对外宣传文化的重点应逐渐向对外文化贸易转变, 经济效益是现代文化宣传的本质。比如开办杭州动漫节、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全国戏剧文化大赛等等。基于展会营销推广文化贸易, 减少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交易数量。当下, 浙江省在对外贸易中基本是采用国外公司代理模式, 交易成本高居不下, 国外友人在对我国文化差异理解的偏差也不利于浙江省文化对外的有效传播。浙江省内也有很多文化贸易公司, 同行之间的压价现象不利于浙江对外文化的积极传播, 将小型企业合并并统一向国外市场投入增加利益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规模化措施。
3. 完善相应法律机制, 加大帮扶力度
我国整体文化贸易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仍旧有较大差距, 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结合政府帮扶十分重要。企业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 完善的金融投资, 管理税收是重点内容, 一个规范健全的发展格局能够有效促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积极履行配合政府颁布的政策和制定相关发展趋势的规章制度, 完善对外文化贸易研究系统, 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正确指导文化贸易高效进行。
4. 充分使用外资, 调整进出口结构
为更好发展对外经济, 促进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应充分使用外资, 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 调整进出口结构类型。外资作为企业新型发展资金, 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 还能将国际标准引入国内, 推动我国文化产品标准化、国际化。充分利用外资可以考虑采用以下7个方式:
(1) 进行教育和科技改革, 引入外资参与投资, 注重人才培养工作;
(2) 进行产业转型、重组与改进, 推动经济的发展, 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吸引外资;
(3) 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利用外资优势, 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与技术, 对产业进行创新与发展;
(4) 把握文化紧缺现状, 研究经济文化的热点, 利用外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
(5) 加强生产模式向集约型转化, 吸引外商投资, 增加文化宣传的力度;
(6) 提高劳动者素质, 使其满足外资企业要求, 增加人才资本总量;
(7) 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开发出独具我国特色的产业文化, 吸引外商眼球, 加大资金投入。
5. 优化文化产品进出口类型
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 被誉为最优潜力的省份之一, 但其国际竞争能力较差, 分析其具体原因, 浙江省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不够合理, 这主要表现浙江省出口的产品大多是技术水平低和附加价值低的类型, 富有创新能力和自主制造的产品少。为更好加快文化产品对外出口, 应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含量与自主开发能力, 培养中国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我国企业在世界文化产品之林立于不败的地位。同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文化的发展绝离不开繁荣的经济, 应重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 延长产业链, 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结构的转型, 进行企业有序改革, 推动产品进出口业务, 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促进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接着, 我们应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先进文化带动我国文化发展进程, 秉持我国传统美德, 坚持道德操守, 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生产各具特色的中国产品, 引导中国产品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最后, 坚持发展浙江省经济, 推动浙江省文化改革, 带动浙江省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并以小见大地分析我国文化产品贸易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 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 浙江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一定会迎来又一个“春天”。当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趋势不断加强, 带动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总额也不断增长。浙江省作为产业发展潜力大省, 在对外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 浙江省已经与超200个国家直接进行贸易往来, 推动浙江文化对外传播, 带动周边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文化产品逐渐走出国门, 以浙江省为例来分析我国文化产品发展策略也应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杨留华.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5 (06) :11-16.
[2]石传玉, 王亚菲, 王可.我国浙江省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13 (11) :256-432.
[3]王喜平.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11 (08) :21-45.
[4]孙敬水, 高玲芬, 孙金秀.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8) :344-356.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9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将国际文化贸易的定义为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行为, 这些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类。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和其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因此, 这里分析的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主要包括新闻出版、电视、电影、动漫、网络游戏和演艺等核心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换, 而不涉及以制造业为依托的文化专用设备、文化用品的贸易。
(一)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概况
从贸易总量看, 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核心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额为6.66亿美元, 2010年为9.60亿美元, 2011年该数字已达到9.83亿美元, 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243.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8.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将我国2009—2011年核心文化产品细分为六大类的出口额, 如表1。
2009—2011年, 我国新闻出版业对外出口翻了一番;网络游戏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2011年较2010年的增幅高达76%。演艺行业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09年中国共有426个境外演出团体, 在海外市场演出16373场, 实现演艺收入1327.7万美元;2010年, 302项演艺项目跟海外观众见面, 累计演出场次为25908场, 演出收入为2765.6万美元;2011年海外演出项目减少76项, 总场次随之大幅降低了17818场, 但总演艺收入不降反而增加了3171.9万美元。这充分表明我国的演艺项目在海外市场的营运能力得到了提升, 市场竞争力开始凸显, 市场价值得到了境外观众的认可。
从产品结构来看,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金额2012年达217.3亿美元, 较2011年增长16.3%, 产品构成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 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中视觉艺术品占据首位, 出口金额实现142.14亿美元, 较2011年增长52.4%, 占同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65.4%。新型媒介产品占比13.1%, 出口金额为28.4亿美元, 与2011相比下降44.2%。印刷品占比13.1%, 出口28.48亿美元, 同比增长7%。传统文化产品如乐器出口14.9亿美元, 增长6.6%, 占比6.9%。
从区域或国别分布看, 同时期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地区比较集中, 地区结构见表3。2012年,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英国为我国文化产品的五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额达146.83亿美元, 占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67.6%。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化贸易伙伴, 中美文化产品贸易总额为77.82亿美元, 占我国贸易总额的35.8%。
(二)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世界市场份额较低、逆差严重以及文化贸易出口市场偏窄, 地区分布太过集中。
按照国民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来说,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然而, 201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52万亿元, 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 占GDP比重约7.7%,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2012) 》显示, 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 这与中国目前的世界经济地位和对外贸易总体状况是不对称的。
不仅如此, 作为全球货物出口第一大国, 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 然而作为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文化贸易, 却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 见表4。
可以看出, 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引进多、输出少。巨大的贸易逆差说明中国的文化贸易大国地位仅仅表现为一个文化产品进口大国。
与巨大的贸易逆差相对应, 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单一, 主要集中在美国、我国港澳台、东南亚、日韩地区。受历史渊源、语言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国港澳台、东南亚和日韩等国民众比较容易认同并接受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地区的“文化折扣”小。在美国, 华人是最大的国外移民, 因此美国也是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三、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SWOT分析
2014年6月25日, 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闭幕, 中国拥有47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位居西班牙之后排名第二, 证明我国拥有丰富的开展国际文化贸易出口的资源优势。
(一)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势
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主要优势。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文化产业孕育了丰富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素材。《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不仅被各种戏曲、影视剧改编利用, 也受到电视剧开拍前的选秀活动、《百家讲坛》等热捧, 充分说明中国古代文化资源在当今蕴藏的再开发价值。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是以国宝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为素材拍摄的, 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
当今世界华人遍布全球各地, 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有“中国城”。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亲近, 为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创造了外部机会。华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人民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而且海外华人了解当地市场, 可以与中国国内文化企业合作, 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的发展。
(二)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劣势
比照世界文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显得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贸易渠道单一、数据统计体系不完善且缺乏高素质的文化贸易人才。
与文化贸易强国美国、日本等国相比, 由于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时间较短, 初始阶段投入的资源有限等, 造成现阶段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非常少。据《财富》杂志公布的2013财富美国500强企业, 迪士尼、时代华纳分别位列第66、105, 而财富中文网公布的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却看不到一家文化企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下, 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不足、缺少先进的经营运作模式以及文化产品品牌的劣势凸显。
在打入国际文化市场方面, 中国文化贸易依然采取利用外交手段和“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展”“中国博览会”等相对传统的方式。这种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和名人效应的现状导致了中国文化贸易渠道单一, 很难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例如, 中国的武术和杂技演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但由于采用简单传统的经营方式, 缺乏与国际演出经纪机构抗衡的意识和能力, 很难进入国际高端市场。而缺乏对市场的细分和总体的把握以及对目标市场的科学选择, 使得中国文化贸易难以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因此, 培育更加完善的营销理念和更加多元化的贸易渠道是达到发达国家文化贸易水平的一个亟待补修的课题。
我国从2006才开始发布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 由于起步时间较短, 很多方面存在着统计空白,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分类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相关研究人员在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状况、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进行分析时标准不一, 获得的数据缺少可比性;二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中很多项目的基本情况及进出口情况是以部、项等计量的, 缺少以货币衡量的数据, 影响研究者对国内外文化贸易状况等分析的准确性;三是多数我国文化企业是小型企业, 资金有限、规模不大、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对数据的利用率更是有限, 造成当前我国很多文化数据库的浪费。
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直接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到国外, 根本原因是缺乏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012年全国出版物发行业从业人员72.64万人, 而贸易强国美国在10年前的2002年, 从事出版物发行业的人员就已经达到1147万人, 是全国就业人数的8.41%, 差距显而易见。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经营管理人才数量有限、专业化程度不高, 缺乏创新思维, 精通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的人才稀缺;第二,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市场运作的外向型文化贸易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第三,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的需求。
(三) 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
虽然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 但积极的方面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上升, 国家也适应形势给予了必要的政策扶持,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也带来了很多机遇。
2012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217.3亿美元, 比2011年增长16.3%, 比同期总体出口贸易的增速高8.4个百分点, 充分显示了文化贸易的潜力。其关键推动力是文化产品市场结构得到优化, 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以海外投资形式参与了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受到全球瞩目, 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再次震惊世界, 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为对外文化贸易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2014年3月3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应坚持“统筹发展、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 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扶持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措施:一是支持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对外文化贸易, 且享有同等待遇, 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出口平台和渠道;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四是完善服务保障, 为海关高信用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措施, 简化对外文化出口审批手续,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的健全、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国家政策的扶持, 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全球一体化使得科技、资本、文化资源等可以在国家之间迅速流通, 这给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的中国提供了向文化贸易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也改善了中国文化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文化合作、促进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条件。
(四)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面临的威胁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市场国际化, 让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同时, 也面临受众文化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折扣”窘境。
美韩日等国作为文化贸易强国, 是文化自由贸易的推动者, 积极主张文化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一些美国文化企业巨头诸如迪士尼、时代华纳等创造的文化产品不仅风靡中国市场, 而且对起步晚、国际竞争力弱的中国文化企业产生“挤出效应”, 威胁我国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而韩国文化产品主打影视剧和音乐, 曾在文化贸易市场中掀起一股席卷亚洲的“韩流”。日本动漫更是占领世界动漫市场60%的份额。加入WTO之后, 虽然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中国文化产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流通等, 但由于基础薄弱, 文化产业受到国外文化产品的冲击似乎远比受益更大, 威胁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文化折扣”的概念最初是由霍斯金斯和米卢斯在1988年提出的。它指的是在一国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被国际市场其他消费者所认同, 导致价值降低的现象。一种产品以其传递的特定属性与价值观而成为文化产品, 熟悉并接受这种价值观的个体容易成为它的受众, 而对那些不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个体不具有吸引力。由于语言和地缘差异, 中国文化产品所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时常不被国外消费者理解, 从而造成价值降低的情况。
四、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由于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相关产业多、辐射面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大等特点, 发展文化产品贸易需要企业与政府分别从两个层面协同努力, 尤其需要政府有更多的作为。
(一) 发挥政府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多种作用
其一, 积极参与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 中国处于文化贸易弱势国家的行列, 大量附加值高、成本低的文化产品涌入中国, 对中国的文化企业造成冲击。中国应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国际影响力, 积极参与如世界贸易组织 (WT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等“游戏规则”的制定, 通过制定各种规则来实现国际贸易的有序发展, 而不能一味被动接受各种不利于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市场规则。
其二, 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 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作为核心文化贸易产业的版权出版业,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并注重与其他国家签订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贸易协定, 促进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 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同时, 制定符合本国情况的相关政策法规, 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三, 增加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我国文化企业多为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也是困扰文化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政府可以设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基金、放宽对文化企业的贷款条件、鼓励和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等拓展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 推动文化企业的发展。
其四, 完善文化产业数据库收集、整理与发布工作。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决策有很多, 传统的决策通常是决策者根据具有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做出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 数据分析行业作为一门新兴的服务行业开始出现在市场中, 专业的数据分析公司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等, 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 向咨询企业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如果没有准确完整的数据分析作支撑, 企业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使企业做强做大。目前, 我国文化产业数据库的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存在数据收集不完整, 数据发布滞后等问题,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文化产业数据库的建设, 并且鼓励、促进文化企业同数据分析行业的合作, 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前提保障。
其五,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文化贸易的核心是创意, 而创意的关键是人才,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落后于文化贸易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 立足高校扶持对外文化贸易, 开设文化相关专业的特色课程,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其次, 关注文化贸易市场人才供求状况, 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 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再次, 政府可以举办相关文化交流项目, 邀请国外优秀的文化贸易专业人才来华交流, 或者选派相关人员到国外进修、交流, 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二) 企业要通过创新与品牌建设拓宽市场
首先, 加强文化产品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 它是指将我国文化资源在满足时代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形成具有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在进行对外文化贸易时还可以将文化产品具有的“民族性”与贸易国的“本土化”相结合, 降低“文化折扣”。所谓技术创新是指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代高科技技术对文化产品进行包装, 积极发展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游戏和动漫等高新文化产业。美国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就是利用高科技将中国大熊猫和中国功夫进行的内容和技术创新,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
其次, 加强品牌建设。在当今社会, 文化消费在当今社会实际就是品牌消费, 品牌化已经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保障, 而不仅是一个商标。因此扩大对外贸易, 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需要中国文化企业增强品牌意识, 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一方面, 文化企业可以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文化产品, 形成精品集聚品牌, 推向国际文化市场;另一方面, 中国文化企业应注重规模效应, 实施品牌战略, 以打造世界知名文化集团为目标, 提高自身在文化贸易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 拓宽营销渠道。营销作为文化产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受到了国外大型跨国文化企业的重视, 由于占据国际市场主导地位, 资金实力强, 人才资源丰富, 这些公司制定了完善的调研、生产、营销及衍生品销售渠道, 并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设立市场营销网络。由于“文化折扣”的存在, 我国文化贸易企业需要增加营销投入、拓宽营销渠道, 可以利用关系营销建立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通过与国外文化企业合作定期举办中国文化展等, 发挥当地企业的本土化宣传优势, 推广中国文化产品, 使中国文化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了解进而形成认同感, 减少“文化折扣”。
摘要: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主要问题是世界市场份额低、逆差严重、出口市场偏窄与地区分布太过集中, 其主要优势是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劣势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贸易渠道单一、统计体系不完善且缺乏高素质的文化贸易人才, 机遇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一体化带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上升以及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 而威胁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受众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折扣”窘境与激烈竞争, 这就要求政府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发挥多种作用, 企业要通过创新与品牌建设拓宽市场。
关键词:文化贸易,SWOT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申丽婷.如何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 :258.
[2]蒋晓梅.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278-280.
[3]刘绍坚.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 2014 (6) :62-66.
[4]缪凯, 姚拓洲.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应对[J].理论前沿, 2009 (5) :33-35.
[5]王雪野.文化创新与发展对外文化贸易[J].理论前沿, 2006 (14) :37-38.
[6]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30-33.
[7]方英, 李怀亮, 孙丽岩.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分析[J].商业研究, 2012 (1) :23-28.
[8]花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构建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3 (7) :90-95.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10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 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何谓支柱性产业,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曾提出九条考察指标, 其中之一便是“出口创汇稳定增长, 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上升”。同时, 历史经验表明, 一个世界文化强国必然是一个全球文化贸易的大国。因此, 重视对外贸易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将发展文化贸易作为振兴文化产业、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出口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字显示, “十一五”时期, 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 文化出口全面提速。从2001年到2010年,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 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从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1~10月, 我国出口文化产品148.5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4.1%。
“十一五”期间, 我国文化出口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全国支持文化出口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近年来,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和发布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鼓励文化出口的政策文件, 明确了我国文化出口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 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也积极为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提供项目贷款;二是文化企业逐步采用境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扩大文化出口。2009年12月, 中国港中旅集团所属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 以354万美元购买了美国第三大演艺中心布兰森市的白宫剧院。天创国际收购美国布兰森市的白宫剧场, 并于2010年7月开始驻场演出, 迈出了中国演艺企业境外收购和经营剧场的第一步;三是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服务成为文化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游戏门户网站17173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用户调研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有34家网游企业将原创的游戏打入海外市场, 共获得3.6亿美元收入, 同比增长近六成。
二、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1、文化产业对外贸易逆差严重。
尽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文化出口全面提速, 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却长期处于逆差境地。2010年, 虽然我国核心文化产业进出口总额143.9亿美元, 输出引进比仍高达1∶3。以演艺产品为例, 中国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每场收入比约为10∶1, 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美元, 不及国外一个著名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
2、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尽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 目前在国际市场中仍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数据显示,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仅为美国的24%、英国的29%和日本的38%。影视、图书、动漫等产业的出口虽然不断加速, 但在世界同行业间的竞争力还十分不足。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国内反响良好的中国电影, 出口海外数度折戟。投资1, 800余万美元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在国内创下了当年的国产票房纪录, 但是在美国上映时, 票房仅为6万美元;而吴宇森号称要让西方观众看懂的《赤壁》斥资8, 000万美元拍摄, 在美国上映数月票房还不到63万美元。
3、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有数据显示,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 中国文化输出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着较大差距, 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上, 美国占43%, 欧盟占34%, 日本约占10%, 韩国占5%, 中国仅占不到4%, 这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还很不相称。
4、文化资本“走出去”缺乏政策支持。
在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方面, 有关部门已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但在文化资本“走出去”特别是依托跨国并购实现资本输出方面, 目前仍未给予专门推动。国际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历程表明, 跨国并购是打造跨国文化产业集团、推动文化输出的有力途径。因此, 亟待建立文化企业境外投资推动机制, 为文化企业境外投资审批、购汇等事宜开辟绿色通道。
三、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1、搭建文化贸易服务平台。
目前, 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因此, 打造一个政府服务的公共平台,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便捷的渠道、更低的成本和更容易走出去的门槛是当务之急。2011年11月, 我国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了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这一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具有“服务企业、降低成本、吸引人才、促进合作、推动发展”等功能, 将在部市合作框架下, 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更好地发挥国内文化企业优势。今后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在全国建立更多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2、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
近年来, 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对外文化贸易必须依靠文化企业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因为只有企业才是将资源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最好桥梁。因此, 需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 来担当“走出去”的主力军。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放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 支持一批有实力、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 将它们培养成为开拓海外文化市场的主力军。
3、打造优质文化产品。
文化贸易是以内容和知识为要素的, 要实现文化贸易出口, 必须有可供贸易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产品内容的选择上, 要扬长避短, 加强交流和相互了解, 将本国“民族性”与东道国“本土化”相互融合, 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 文化贸易产品数量的丰富和质量的提升, 是文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鼓励创新, 构建自主文化创新机制, 并加强产品与新技术的结合, 不断丰富产品内容, 提高产品质量。同时, 注意产品样式的多样性, 同样的素材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形式进行多角度开发。
4、大力培植“文化品牌”。
要把中华优秀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必须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我们要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把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一方面可选择知名度高、有影响力、对我国友好的境外文化中介机构进行合作, 利用其营销网络, 把我国的文化产品尽可能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借船出海”。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成功落地, 建立起来的品牌和强大的影响力本身就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绝佳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其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市场化运作, 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引导文化贸易发展的效率, 并最终实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花建.如何走向文化贸易大国[N].解放日报, 2012.2.26.
[2]郭之龙.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中国贸易报, 2011.11.15.
[3]曲晓燕.天创成功收购“白宫”[N].中国文化报, 2009.12.18.
[4]崔鹏.我国文化出口全面提速[N].人民日报, 2011.10.20.
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协整检验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运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协整理论用于研究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均衡关系,因其克服了伪回归现象,故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广州对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与GDP数据往往是非平稳数列,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揭示广州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
在指标选取上,选择1995年—201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port)\进口额(Import)三个指标,具体数据以1996年—2013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为准(见表1)。
因以人民币衡量的生产总值会受到国内外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数据分析中,将人民币为单位的名义值用当年统计局公布的中间价格转化成为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ADF单位根检验
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ex为出口额, im为进口额。因为各指标存在异方差问题,也为了获取相对平稳的数据,所以对其取自然对数,即lngdp、lnex、lnim。这些变量各自具有相同的趋势,说明三个经济指标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于每个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采用如下检验方程进行分析: Δyt=μ+βtγyt-1+ζ1Δyt-1
其中Δyt=yt-yt-1,μ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εt为随机误差项。
表2是广州各指标ADF检验的结果。由检验结果可知,取对数后广州的lnex、lnim、lngdp不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其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取对数后广州生产总值、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I(1)单位根的时间序列,可以用它们做长期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先确立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 2,由此可知协整检验的最优阶数为1,也就是说,上一期的进出口额对本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对lngdp、Lnex、Lnim进行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在 5%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其对应协整关系式为:
Lngdpt=0.823484lnext+0.422141nimt +μt
(0.13651) (0.05457)
对残差项μ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是平稳的,因此变量lngdp、Lnex、Lnim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广州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说明随着进出口额的增长,经济也随之增长。由结果可知,lnex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8235,表示广州出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8235%左右。Lnim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42,表示广州进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42%左右。可见,广州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广州进口贸易额的贡献。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用以显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却不能检验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这还需要使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协整模型的滞后量均为2,取对数后的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见表4。
由Granger因果分析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出口额和进口额是广州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另外,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可知,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州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 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肯定要明显于进口。其次, 由于经济增长不是进出口额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州经济增长尚未实现对进出口额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进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外经济政策推动而得以实现的。
广州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利用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地理分布、改善贸易的条件,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熊焰,赵铁山.新加坡贸易收支之谜的协整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3]Hoover Causality in Macro-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
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46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项目“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G43)阶段性成果〕
(申文青,1977年生,河南省洛阳市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与组织管理研究)endprint
摘要: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 从进口额和出口额两个方面就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以此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协整检验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运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协整理论用于研究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均衡关系,因其克服了伪回归现象,故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广州对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与GDP数据往往是非平稳数列,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揭示广州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
在指标选取上,选择1995年—201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port)\进口额(Import)三个指标,具体数据以1996年—2013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为准(见表1)。
因以人民币衡量的生产总值会受到国内外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数据分析中,将人民币为单位的名义值用当年统计局公布的中间价格转化成为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ADF单位根检验
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ex为出口额, im为进口额。因为各指标存在异方差问题,也为了获取相对平稳的数据,所以对其取自然对数,即lngdp、lnex、lnim。这些变量各自具有相同的趋势,说明三个经济指标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于每个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采用如下检验方程进行分析: Δyt=μ+βtγyt-1+ζ1Δyt-1
其中Δyt=yt-yt-1,μ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εt为随机误差项。
表2是广州各指标ADF检验的结果。由检验结果可知,取对数后广州的lnex、lnim、lngdp不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其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取对数后广州生产总值、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I(1)单位根的时间序列,可以用它们做长期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先确立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 2,由此可知协整检验的最优阶数为1,也就是说,上一期的进出口额对本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对lngdp、Lnex、Lnim进行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在 5%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其对应协整关系式为:
Lngdpt=0.823484lnext+0.422141nimt +μt
(0.13651) (0.05457)
对残差项μ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是平稳的,因此变量lngdp、Lnex、Lnim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广州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说明随着进出口额的增长,经济也随之增长。由结果可知,lnex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8235,表示广州出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8235%左右。Lnim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42,表示广州进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42%左右。可见,广州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广州进口贸易额的贡献。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用以显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却不能检验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这还需要使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协整模型的滞后量均为2,取对数后的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见表4。
由Granger因果分析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出口额和进口额是广州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另外,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可知,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州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 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肯定要明显于进口。其次, 由于经济增长不是进出口额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州经济增长尚未实现对进出口额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进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外经济政策推动而得以实现的。
广州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利用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地理分布、改善贸易的条件,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熊焰,赵铁山.新加坡贸易收支之谜的协整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3]Hoover Causality in Macro-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
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46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项目“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G43)阶段性成果〕
(申文青,1977年生,河南省洛阳市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与组织管理研究)endprint
摘要: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 从进口额和出口额两个方面就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以此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协整检验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运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协整理论用于研究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均衡关系,因其克服了伪回归现象,故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广州对外贸易进口额、出口额与GDP数据往往是非平稳数列,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揭示广州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应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
在指标选取上,选择1995年—2012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额(Export)\进口额(Import)三个指标,具体数据以1996年—2013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为准(见表1)。
因以人民币衡量的生产总值会受到国内外政策与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数据分析中,将人民币为单位的名义值用当年统计局公布的中间价格转化成为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ADF单位根检验
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增长,ex为出口额, im为进口额。因为各指标存在异方差问题,也为了获取相对平稳的数据,所以对其取自然对数,即lngdp、lnex、lnim。这些变量各自具有相同的趋势,说明三个经济指标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进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于每个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采用如下检验方程进行分析: Δyt=μ+βtγyt-1+ζ1Δyt-1
其中Δyt=yt-yt-1,μ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项,εt为随机误差项。
表2是广州各指标ADF检验的结果。由检验结果可知,取对数后广州的lnex、lnim、lngdp不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其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取对数后广州生产总值、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I(1)单位根的时间序列,可以用它们做长期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先确立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 2,由此可知协整检验的最优阶数为1,也就是说,上一期的进出口额对本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是对lngdp、Lnex、Lnim进行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在 5%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其对应协整关系式为:
Lngdpt=0.823484lnext+0.422141nimt +μt
(0.13651) (0.05457)
对残差项μ进行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是平稳的,因此变量lngdp、Lnex、Lnim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广州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这说明随着进出口额的增长,经济也随之增长。由结果可知,lnex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8235,表示广州出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8235%左右。Lnim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42,表示广州进口贸易总额每增长1%,广州GDP会增长0.42%左右。可见,广州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广州进口贸易额的贡献。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用以显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却不能检验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这还需要使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协整模型的滞后量均为2,取对数后的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见表4。
由Granger因果分析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广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出口额和进口额是广州经济增长变动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另外,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相关检验方法可知,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广州进出口额的快速增长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 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肯定要明显于进口。其次, 由于经济增长不是进出口额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州经济增长尚未实现对进出口额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进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外经济政策推动而得以实现的。
广州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利用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会,优化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地理分布、改善贸易的条件,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熊焰,赵铁山.新加坡贸易收支之谜的协整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3]Hoover Causality in Macro-
economics[M]. Cambridge: Cambri-
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46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2013年项目“广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G43)阶段性成果〕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 篇12
(一) 市场竞争力较弱, 缺乏品牌性文化产品
虽然浙江省打造了一些具有本省特色的文化贸易产品, 但从总体上来说产品较为单一, 特别是缺乏能够被大众群体所熟知的品牌性产品。例如, 2014年4月底在杭州举办的国际动漫节, 由于浙江省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优势动漫品牌, 因此难以突出自身作为主办方的优势, 推广出自己主打的动漫品牌, 无法有效地利用展会这一契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 文化贸易结构不合理
目前, 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出口的对象多集中于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华人聚居地, 欧美等西方社会的影响力较小。同时, 出口的影视作品大多数为反映我国古代历史文化, 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较少。另外, 赴国外文艺展演活动中又以传统戏剧、杂技、民俗类的表演项目居多, 其他项目相对较少。
(三) 市场化程度较低
虽然浙江省的文化交流项目逐年增多, 但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文化项目居多, 且主要是做宣传以及交流之用, 真正用于盈利的较少。因此,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贸易把文化产品输送到国外文化市场的步伐。
(四) 文化贸易的扶持力度依旧有待提升
目前, 浙江省已制订出台了“全省‘十二五’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规划”、“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审批程序”等文化贸易的管理规章。但在这些规章之中不难看出审批环节依然过多、程序依旧烦琐、审批制度也过于严苛, 这不利于文化贸易的开展。与此同时, 政府对于文化贸易这一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相关的法律规章也不尽完备。
(五) 省内各城市文化贸易发展参差不齐, 联系松散
以会展为例, “义乌文博会”已经成为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类展览交易平台, 义乌会展模式再度领军文化会展行业。但与其毗邻的杭州虽有国际动漫节, 但影响力却远远不如“义乌文博会”。除了本身硬件设施落后之外, 缺乏专业人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 能够承办大型会展活动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这与周边的上海、南京、苏州等地都相距甚远。
二、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解决方案
(一)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浙江省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积淀为浙江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时至今日, 浙江省各个城市都有其特色文化, 诸如, 杭州的动漫文化、绍兴的文人故居怀旧文化、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业文化以及宁波的地方戏剧文化等。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一些古老文化已经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因此, 要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有益价值的同时, 运用现代方式加以整合, 并且广泛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对外文化贸易的长处, 从而不断提高文化的内在价值, 以期更好地对外推广。
(二) 注重经济效益, 拓宽贸易渠道
文化贸易本是一种经济行为, 因此必须讲求效益。因此, 应从注重对外文化宣传转变为对外文化贸易, 以获取经济效益为核心。同时, 举办更多的文化博览会, 如杭州动漫节、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通过利用展会的形式促进文化贸易的进行, 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 同时也可以保证一定的交易量。目前,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海外的渠道更多的是通过国外的公司代理, 这既增加了成本且降低了利润, 又由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以及误区, 因此不利于浙江省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 提高竞争力
浙江省内目前存在诸多的文化贸易公司, 同行之间相互竞争, 互相压价, 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因此, 有必要将诸多小型企业合并为大公司, 以规模化的方式统一投入国外市场, 借以提高效率, 增加产能, 创造更多的收入。
(四) 完善法律机制, 提高扶持力度
目前, 我国整体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因此, 必须加快建设法律体系, 增强扶持力度。应当增强对外文化贸易帮扶力度,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制定一整套的金融、投资、管理、税收、人才政策, 尽快形成规范化、健全化、整体化的发展格局。地方应该配合中央相应出台符合发展趋势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 要建立对外文化贸易的统计指标和研究系统, 以指导文化贸易的进行。最后,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大力打击盗版等不正当的竞争方式。
(五)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 浙江省在文化经营方面的人才严重缺失, 加快文化贸易方面的人才培养已成当务之急。因此, 要充分发挥浙江省人才资源优势,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团队。为此, 应当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机构, 以增强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此外, 应当在相关院校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提高后备人才数目和质量。
三、结语
从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的前景来看, 充分挖掘内在文化价值, 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 利用优势资源, 把握机遇, 跟进时代潮流, 开拓市场渠道, 培养专业人才是制胜的关键所在。目前, 浙江省对外文化贸易依旧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完善相关领域, 以促进文化贸易的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浙江来说, 这个目标指日可待。[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20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学生科研项目 (2013011) ]
摘要: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文化贸易由于其具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等特点, 逐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方向。文化贸易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结构, 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浙江省历史文化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 同时又是我国对外贸易大省。近些年来, 浙江省文化贸易额不断上升, 文化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但在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基础薄弱、规模较小、专业人才较少、产业链发展模式落后、竞争力不足等。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 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浙江省文化贸易的发展之路, 以期更好地发展浙江省的文化贸易。
关键词:文化贸易,发展瓶颈,文化产品市场
参考文献
[1]陈野, 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Z].2013.
[2]查志强.对外文化贸易迎来“浙江时代”[J].浙江经济, 2012 (2) .
[3]王慧.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瓶颈与路径选择[J].开放导报, 2013 (8) .
[4]曾珠.文化贸易发展对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理论导刊, 2011 (5) .
[5]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李嘉珊.破解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瓶颈的三个关键问题[J].国际贸易, 2010 (12) .
[7]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关于我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调研报告[J].今日浙江, 2008 (1) .
[8]浙江省商务厅.我省着力推进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EB/OL].浙江省商务厅, http://old.zcom.gov.cn/zcom/gjmy/fwmy/whmy/T238514.shtml2009-9-24.
【对外文化贸易研究】推荐阅读:
对外文化贸易08-18
第一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文化节宣传通稿10-27
我国对外贸易研究08-08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10-15
义乌对外贸易发展研究11-28
对外贸易结构研究论文05-08
河北省对外贸易研究11-29
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研究09-24
河南文化对外传播05-21
对外文化传播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