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2024-10-15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精选12篇)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篇1

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经济的增长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又起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涉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从晚期重商主义学派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绝对利益论, 再到后来的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剩余产品出路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等都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 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了置疑。如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模型。他们认为, 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带, 中心控制外围, 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于中心国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 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 主要存在促进论, 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 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 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外围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 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 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 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 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 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 情况都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但是, 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 不能一味崇拜出口, 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 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 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 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 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 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 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X-M) , 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 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 我们也要看到, 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 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 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 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 高新技术含量有限, 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 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 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 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 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 就能稳定物价, 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 保证资本积累, 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 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 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 0世纪8 0年代初, 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 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 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 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 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 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

1. 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 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 “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 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 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 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

2. 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

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 资源, 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 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3. 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

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 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 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 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

无论对外贸易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增长, 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 尽管在现在的国际分工下, 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会处在不利的位置, 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 但我们仍然不可否认, 对外贸易是不可避免的, 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的, 我们一定要坚持开放, 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当中去。

当然, 现在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然而我们也忽略了进口贸易的作用, 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单独介绍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摘要:本文论述了对外贸易理论发展的过程, 介绍了学术界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状况与争论, 并着重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张冰金戈: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28~32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篇2

【摘要】:通过调查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市场定位、年销售数量、各国贸易政策、与各国贸易关系、物流运输等,来发现云南烟草在对外发展的所出现问题,以及提出适度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一、云南烟草简介:

云南烟草的产品类型:云南烟草驰名中外的原因主要是其香味纯正浓厚、洁净不染、烟丝光泽鲜明,有油性而发亮。1914年云南便引进了美国烟草种子和栽培调制技术资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合、发展、乃至辉煌时期之后,全国有四分之三的的名烟几乎都来自于云南。例如:“云烟”、“红塔山”、“红山茶”、“石林”等,1981年在云南烟草大辉煌的时期,全国乃至东南亚都在热捧云南烟草,甚至有的地区出现脱销的状况。现在,云南烟草正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1、在发展机遇上:1998年次区域国家(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也叫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等措施吸引外资,对云烟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再加上云南积极参与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去,所以现在云南的经济协作和次区域的开发合作均已经建立了良好地合作机制。

2、在技术上:在烟草的选种、遗传育种、高产栽培、以及在资源的保护上,云南到占到较大的优势。

3、在关税上:由于烟草业属于低成本高利润的原因,有的国家甚至以出口烟草为生,导致有的盛产烟草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烟草生产商的利润,将本国烟草税率减低,将进口的烟草税率上升到100%。所以云南烟草在这些具有本国生产商保护政策的东南亚国家的烟草市场上将面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阻碍云南烟草的对外扩张。

4、在目标市场上:

1)、富裕国家:东南亚国家当中,虽然文莱和新加坡都属于比较富裕有较强购买力的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都不种植烟草和不支持吸烟,在这两个国家发展烟草业显得有些心有余二力不足。尽管他们大部分的烟草都依靠进口,但是由于云南烟草定位不算于高端市场,所以利润也不会太高。以缅甸为典型例子。

2)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以菲律宾为典型案例,在其人口与国家经济发展力上来看,菲律宾拥有较庞大的吸烟群体,长久的吸烟史致使菲律宾在本国生产烟草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又有一大部分的烟草依赖于进口烟草,才能满足国内烟草需求。所有菲律宾的政策里面对于进口的烟草较为“宽容”,不会对其征收太高的关税。按照越南贸易部颁布的:“关于2001—2005年进口产品管理规定”,越南对进出口产品发出进口限令其中就包括烟草制品的进口,但是允许未加工烟草进口,关税为30%,雪茄香烟为100%。

三、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的问题:

1、外部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都不怎么富裕,难以实现大规模、大资金的都

购入,缺乏足够的资金。澜沧江—湄公河河域最近不够安全,军事防备较弱。云南烟草的跨国运输风险性较大,保险费用高,矛盾突出。如果再加上次区域合作多方介入,竞争就会异常激烈,协调会很困难。

2、内部问题:

云南本地有很多烟草厂家,就会造成很大的松散性,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会有地方保护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利益冲突会造成更大的挑战。

3、物流问题:

云南的物流业发展不是很发达,由于烟草容易受潮、易燃的特点,运输时既要注意其天气情况又要注意道路交通问题,致使烟草的物流运输费用成本很高。所以烟草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定点专卖的销售方式。但是没有健全的物流系统怎么可能将云南烟草发扬光大呢?物流问题是一个发展中的重点,这个不仅仅是关乎烟草行业的发展了,它甚至牵制了整个国家的电子商务和经济发展速度。

4、烟草病虫害问题:

注:(来源于百度搜索)主要病虫害的类型及比重

注:(来源于百度搜索)

越来越多的烟草病与新型变异的烟草害虫正在威胁着每一家烟草农户的烟草中,由于有的地区的条件不足,难以做好预防与治理烟草病虫害的侵袭。造成重大损失。

5、各国文化差异问题:

每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就连抽烟也是一样的。他们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而对于烟草的需求,但是现在云南烟草的口味仅仅以亚洲人的口味为主,难以适应国际的发展需求。导致大部分的潜在消费者流失。

6、云南制造业的科技实力和全国相比,特别是沿海相比,还是十分欠缺的。由于云南制造业长期以来在体制上公有制比重过大,在品牌、用人管理、市场竞争、科技进步中缺乏活力。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国际经济中很难脱颖而出。

7、云南本省烟草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一个有强大的顶级标杆企业。

四、分析云南烟草的周边环境及发展策略梗概:

注:王世录,《东南亚报告2006—2007》,云南大学出版社

部分资料)

注:王世录,《东南亚报告2006—2007》,云南大学出版社

综上数据可以平衡好云南烟草发展的侧重点,如以下所述:

1、缅甸市场:(巩固发展)

中缅政府历来重视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到现在为止,缅甸已经先后在中缅边界开建了7个边贸口岸。与中国加强合作。

2、越南市场:(拓宽)

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又允许未加工的烟草进口,云南烟草可以考虑在越南建立附属烟厂,或进行投资利用其优惠的劳动力和当地资源逐渐打开当地中越合作制烟的市场。

3、老挝市场:(全方位发展)

老挝经济落后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很多产品依赖于进口,对于中国的进口税下调了50%,方便了云南烟草进入老挝市场。

4、泰国市场:(突出重点)

尽管泰国政局前几年持续**,但中泰的友好关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双方之间继续保持了密切的高层接触,所以对于中国的进口产品,泰国政府给于的关税较为理想,5、柬埔寨市场:(重视开发)

中柬两国目前虽然经贸联系不怎么多,但是很有潜力,因为柬埔寨长期的战乱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柬埔寨的国民很支持使用中国的日用百货,所以趁此有如此大的开发潜力,真是云南烟草进驻柬埔寨的好时机。

五、立于现实、针对问题、采取对策:

1、加强云南烟草的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只要管理到位,就能够提高烟草配送效率,在客户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

2、政府措施:

1)建议将昆明作为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主要联络点之一,支持发展云南企业。或者实施制定“中国(云南)—东盟产业合作计划”;消除非关税壁垒,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向次区域国家提供优惠关税;形成贸易合作低税率合作。

2)建议国家加强与东盟进行磋商,加快泛亚铁路东线建设,并将泛亚铁路的中线、西线尽快列入建设计划。

3)把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五个国家发展层次较低的东盟成员国,现阶段作为次重点,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在贸易方面以发展服务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为主、把新加坡作为云南省企业走向海岛东南亚各国市场的窗口。](注:引于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

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云南人民出版社)

3、烟草农采取的措施:

根据政府的宣传防治烟草病虫害手册做好,培育烟草优良品种,注意不要用药的时间不当。烟草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种类及规律各不相同,用药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注意不要用药种类不当。应对烟草发生的病虫害“对症下药”。还要注意用药。更要注意施药的器械质量差。尤其是喷雾器的喷嘴质量不过关,只喷水、不喷雾。

4、对于出口国家的贸易壁垒:

云南烟草应该以国际颁布的质量标准化体系来完善且内部的制造条件,制造设施、改善自身的卫生条件,加大烟草优良新品种的培育,通过质量认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以满足各国消费者对于烟草行业的质量要求。提高烟草经营者和企业的知名度,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以政府的政策为导向,将云南的所有的烟草企业联合起来,打破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对云南企业散漫的印象,团结起来打响云南烟草企业名声。尤其是云南烟草的品牌效应要加以宣传和建设,除进行原产地认证、地理标示注册外,还可以进行各目标出口国的产品质量认证,比如烟草的出烟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比例控制,强化产业、产品品牌声誉和品牌影响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掌握烟草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通过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是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5、建立强而有力的品牌力度:

坚持“4p”原则,就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将烟草产品多样化(以适应每位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尽量减少污染物、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健康为前提)、价格灵活化(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但是要注意防止窜货现象)、渠道尽在掌握中(在不违反出口国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控制好渠道,方便又省时省钱)、促销品位化(在促销过程中,既能够提高烟草产品的销售量、又不要降低产品的品味,塑造的有品位品牌形象)

六、云南烟草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通过政府的努力改善机制、各国贸易政策的合作和烟农、烟草企业的不懈努力,我相信云南的多民族特色会伴随着云南烟草品牌走的越来越远,甚至跻身于世界烟草行业的前列,并能够自主研发优良烟草的种类,自主生产出废物排量低、口感好、健康的烟草!让每个人都能够知道中国云南的烟草是最好的!

注:参考书籍罗列:

1、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云

南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投资环境报告》,2006,3、李义敢,《大西南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云南民族出

版社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增长放缓 国际市场价格 价值链 中间产品

一、 问题的提出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贸易遭遇了持续而严重增长困境,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额下降幅度均高于总体经济下降幅度。随着信息技术推动的生产领域自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制造业活动回流到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将不断降低,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可能无法避免,贸易自由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在减弱。贸易快速增长曾对世界经济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曾带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多次实现增长奇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实现了贸易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然而,自危机发生以来,与GDP增长相比,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显著放缓,一些学者将其称为“贸易超调”。国内学者对危机期间中国“贸易超调”的特征与原因进行了研究。刘莉认为,“贸易超调”是需求下降、垂直化生产模式、融资紧缩、商业模式创新和库存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张二震等从总量层面、贸易国别层面以及BEC 产品类别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王孝松等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中国“贸易超调”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贸易结构、供应链国际化、经济形势、贸易政策和中国特定因素。

国内学者对于“贸易超调”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期间,危机期间贸易受到冲击,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不足为奇。值得关注的是,在危机结束以后,我国对外贸易仍然没有走出危机阴影。特别是从201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长速度持续而显著地放缓。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贸易同比增长为-15.5%,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11.2%)。从目前来看,针对危机之后对外贸易增长放缓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以危机发生以前贸易快速增长的阶段为参照,重点研究在危机结束以后时段的贸易增长放缓问题,从总量层面分析我国贸易增长放缓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从产品价格与产品结构因素两方面分析为什么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危机结束之后仍然深陷于“增长危机”之中,并进一步探讨贸易增长放缓的内在成因。

二、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的总体考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除了2010年昙花一现的贸易反弹之后,世界贸易增长经历了严重的衰退。2012年和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均为3%,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又下降了一半,仅为1.5%。在全球贸易增长急剧衰退之时,中国贸易增长也不乐观。从2011年开始,我国进出口贸易均出现了严重的放缓现象(见图1)。其主要特征为:(1) 总体增长放缓幅度大。在2010和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尚且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此后贸易增长速度显著下降,2012年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分别为4.3%和7.9%,2014年为0.5%和6.1%,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为-15.5%和1%,放缓趋势更加明显;(2) 进口贸易增长放缓问题突出。从图1可见,2012年以来,与同一时期的进出口增速相比,进口增速一直低于出口增速。到目前为止,出口虽然增长缓慢,但仍然保持规模上的正向增长,与出口相比,进口贸易衰退程度更大。在2015年上半年,进口贸易出现了15.5%的下降。

可见,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面临贸易停滞问题。相应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正在减弱。贸易作为经济的“增长引擎”似乎已经名不副实。在危机之前,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经济增速的两倍,现在贸易增速却低于产出增长速度,这是40年来首次出现的局面。根据IMF的研究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收入每增长1%,全球贸易就会增长2.5%。自2013年以来,每1%的全球增长只能产生0.7%的贸易增长。就我国而言,对外贸易总额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也似乎正在减弱。2011年以来,贸易增长对GDP的拉动已经转为负值。2013年,我国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 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同样,净出口对GDP 增长的贡献也不断降低(见图1),这与快速增长的国内消费贡献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从直观数据来看,与全球贸易增长趋势一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并且近年来有加速衰退的趋势。其中,进口贸易的放缓问题相对突出。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放缓?进出口贸易真的拖累我国经济发展吗?我们认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放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现阶段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以及经济新常态下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转变。接下来,我们主要从贸易产品的价格因素和结构因素两方面,考察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到目前这一阶段增长放缓的问题。

三、 贸易增长放缓的产品价格因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历2013年的短暂复苏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处于疲弱状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主要发达国家之中,除了美国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外,欧盟和日本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状态,而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鉴于世界经济增长阻力上升,IMF屡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数据。最新预测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将在2015年增长3.1%,在2016年增长3.6%,比2015年年初的预期分别下调了0.4和0.1个百分点。

对世界经济下行趋势预期的不断确认,导致国际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与危机发生以前的2003-2007年期间全球主要商品的价格快速增长相比,近年来全球主要商品的市场价格普遍下降(见图3)。其中,制成品的价格下降相对平缓,2014年,制成品价格同比下降仅为0.8%。与制成品相比,石油、非燃料初级产品以及农业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近两年来,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幅度最大。2013和2014年,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9%和7.5%。2015年石油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同比降幅高达40%,油价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

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要根据不同大类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以及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析。从我国的贸易结构来看,制成品在出口中占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到2014年10年间,制成品占比一直稳定在95%左右。与出口相比,进口结构中的初级产品占比相对较大,并且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在2000-2007年期间为1/4,而在 2008-2014年期间该比重增长为1/3。因此,总体来看,全球主要商品价格的下滑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长放缓的直接原因。但由于制成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小,而初级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相应的,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规模调整相对缓和,而初级产品比重较高的进口贸易增速下降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的进口增长放缓幅度更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增长放缓不代表贸易收益减少。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变动与贸易量及其产品结构的变化影响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能够获得的收益。这种收益一般用贸易条件来衡量。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前,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强劲需求推动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从表3可见,在2008年以前,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其中,进口价格指数一直高于出口价格指数,即贸易条件一直小于1,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然而,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国际供求关系重新调整之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使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发生了逆转。从2010年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基本上持续改善,其数值从2010年的0.906提高到2013年的1.017,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了12.25%,这表明虽然贸易规模增长放缓,但是我国贸易收益不断提高。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贸易收益增加,我们仍然以石油为例进行分析(见表4)。石油是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占我国进口总额比重近10年来一直在10%左右。2012年以来,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同时我国石油进口数量不断增加。2013年我国石油进口数量比2012年增加了1100万吨,而进口金额却减少了11.4亿美元。如果根据2015年的上半年数据进行粗略地估算,2015年石油的国际市场价格比2012年下降了近50%,而我国的石油进口数量比2012年增加20%左右。在价格大幅降低而进口数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我国石油进口收益大大提高。

四、 贸易增长放缓的产品结构因素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下面,我们将按照联合国统计司广义经济分类法对贸易产品进行的分类,对不同类别产品的进出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产品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增长的影响。表5给出了2011 年到2014年按照BEC 分类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年度数据。

由表5可以计算出, 2011年中间产品、消费品以及资本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8.85%、50.59%以及29.13%;2012年分别为18.70%、50.31% 以及29.63% ;2013年分别为19.79% 、50.78% 以及28.02%;2014 年分别为18.42%、52.61%以及27.58%。可见,中间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基本接近1/5,而资本品和消费品出口两项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基本在80%左右浮动。换句话说,在我国出口贸易中,资本品和消费品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我国的进口贸易来看,2011年中间产品、消费品以及资本品进口在总进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2.73%、25.22%以及14.97%;2012 年分别为53.24%、24.51%以及14.12%;2013年分别为53.33%、24.04%以及13.17%;2014 年分别为52.32%、25.66%以及13.49 %。可见,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在50%以上,而资本品和消费品进口两项在总进口中所占比重在40%左右。因此,我国进口贸易是以中间产品为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尤其是从2013年以来,我国各类产品的进出口增长趋势产生了明显的分化,这对贸易增长产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见表6)。具体来看,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出口稳定增长,尤其是消费品贸易的增长趋势明确,2014年我国消费品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了7.18%和9.85%,消费品进出口比重分别比2013年增加1.63和1.83个百分点。2014年消费品进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19.31%和82.84%,2004年该两项指标为47.44%和245.18%;2014年消费品的进出口增长弹性分别为16.34和1.57,与2004年的1.52和0.87相比,明显大幅提升。消费品进出口增长对稳定我国贸易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消费品进口对进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和贡献率明显提升。

从中间产品来看,除了危机期间的大幅下降以外,近两年来,我国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再次出现明显下降。2014年,中间产品进出口比2013年分别减少154.34和56.84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48%和1.3%,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在总贸易额中的占比也分别下降了1.01%和1.37%。在贸易总体规模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中间产品的进口、出口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92.23%和-4.26%,而在我国贸易快速增长的2004年,中间产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高达111.12%和19.97%。从增长弹性来看,2014年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增长弹性分别为-3.67和-0.23,而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2.47和1.03。这表明,与危机之前显著促进贸易增长相比,当前中间产品贸易显著地抑制了贸易增长。总之,至少从目前来看,中间产品进出口的下降是我国进出口增长放缓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中间产品进口下降问题较为突出,在中间产品进口占据主导地位的条件下,成为我国进口增长较大幅度放缓的重要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国中间产品进出口规模,尤其是进口规模的明显下降呢?中间产品贸易与国际分工模式以及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10年,“中国制造”的产品,绝大部分附加值是在其他国家实现的。也就是说,期间伴随大量中间产品的贸易活动,这曾经大幅推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这种模式正在改变。201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在外商投资和本土工业发展的推动下,一些产品在中国进入最终装配之前停靠的站点变少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过程在中国本土完成。换言之,我国获取了这些供应链越来越大的份额,国内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例如,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浙江慈溪的纺织制造业、江苏无锡的光伏产业以及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深圳的电子产业、广东佛山的家用电器业和陶瓷业集群等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些集群的出现正在改变全球供应链的分布。

可见,我国对中间产品进口的依赖程度降低,“中国制造”如今更加名副其实。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更大部分回流中国,中国出口产品中的进口强度下降,进口零部件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呈显著持续下降趋势(见图4),从2004年的53.52%降至2014年的37.44%,降幅超过16个百分点。以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苏南地区为例,在近30年的发展中,苏南地区企业的生产能力、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产业链逐步完善。苏州地区98%的笔记本电脑生产料件可在直径70公里的范围内完成配套。由此,对国外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也随之降低。

总之,从BEC 贸易产品分类的角度,通过分析不同类别的产品在中国贸易进出口结构中的比重、增速、增长弹性以及增长贡献度可以看出,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近两年以来,各类产品贸易增长态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其中,消费品和资本品贸易的稳定增长,尤其是消费品贸易的逆势增长,对进出口的稳定增长具有支撑作用,而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中间产品进口下降对进口贸易增长的作用明显,成为导致我国进口贸易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

我国中间产品的贸易下降,特别是进口的大幅下降反映了我国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布的改变。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工制造业能力、本土企业规模和配套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能在国内完成,这表明我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产业价值链前向中上游国家的垂直生产联系有减弱的趋势,产业价值链加快由GVC向NVC转变,也有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中国的“内向全球化”。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贸易规模的收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制造能力的提升是产业创新的基础,基于大量完整产业集群的支撑,我国将更有条件进行相关的创新活动,追求更高的贸易附加值,最终提升我国贸易竞争力。

五、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

1. 对外贸易增长放缓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常态。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危机以后的调整恢复期,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减速,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中“买方市场”特征明显,国际主要产品价格普遍下降,与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价格下降显著,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初级产品在进口中比重较大且不断提高,结合我国的进出口结构,产品价格因素解释了我国的贸易增长普遍放缓,并且出口增长放缓程度比进口要小的原因。与不断进行紧缩性调整的外需市场相比,近年来我国内需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一致保持在10%以上。内需市场的快速扩张同时促进了消费品贸易的逆势增长,尤其是消费品进口稳定增加,这对我国贸易稳定增长具有支撑作用,但是,近两年来,中间产品进出口都出现了下降,其中,中间产品在进口中占主导地位,中间产品进口大幅的下降成为导致我国进口贸易增长明显放缓的重要因素。

2. 对外贸易增长放缓未必弊大于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贸易快速增长曾对我国经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规模扩张方面。在危机之前的贸易快速增长时期,从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与所获的贸易利益分配来看,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环节,贸易产品附加值较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小于1,在国际贸易收益分配中处于劣势。

近年来,虽然我国贸易增长放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减弱,但是贸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国际主要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促使贸易条件持续改善,我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有所提高,尽管数据显示贸易增长放缓对经济总量增长的直接贡献下降,但实际上对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有益;另一方面,通过前一阶段融入国际分工的努力,国内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国内产业链不断延伸,对进口中间产品依赖程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已经成功超越总装工序的角色,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开始向价值链上方攀升,这与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总之,在贸易增速下降的背后,要看到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长期发展,再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与危机之前贸易快速增长的时期相比,在贸易增长放缓的新常态时期,从生产到市场的条件变化决定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顺势而为,由追求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贸易结构的优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构。针对当前阶段的贸易发展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扩大进口,优化提升我国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在贸易快速扩张的阶段,出口导向型模式决定了进口是为了出口,然而在贸易增长放缓的现阶段,在稳定出口增长同时,要重视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扩大进口。结合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进口平台建设,并不断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抓住初级产品价格下降的机遇,不断提高我国利用国际能源和初级原材料的能力。抓住内需快速增长的机遇,扩大高端消费产品等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满足国内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促进进出口结构平衡发展。

二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构建国内产业价值链。中间产品进口的大幅下降,以及中国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零部件比重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对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上游环节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与美国、德国等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双高”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亟须加快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向世界高端制造业进军。为此,应以国内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为依托,结合“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加快实施自主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产业价值链,切实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田朔等.汇率变动、中间品进口与企业出口[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4).

[2] 赫勒尔德·范德林德.中国出口并未丧失竞争力[N].金融时报,2015年9月10日.

[3] 于广洲.苏州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报告[R].苏州市商务局,2014年12月8日.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篇4

关键词:宁波,国际贸易,要素禀赋,重叠需求

开放型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要素禀赋理论指出, 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而重叠需求理论认为, 从市场消费者行为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在贸易对象选择上, 更注重贸易国际消费市场的变化。几十年来的宁波外贸发展之路, 表面上看是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市场, 以及无数大大小小, 起起落落, 不断生死飘浮, 不断发展壮大的外贸企业, 而实际上背后是要素和需求二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一、宁波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 宁波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对外贸易在宁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宁波开放型经济的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并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 被列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1979年6月1日宁波港获准正式对外开放, 拉开了宁波对外开放的序幕。1988年国家扩大地方引进外资审批权限、下放外贸企业审批权, 是中国开放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从1988年宁波拥有第一家外贸企业以来, 外贸企业数量缓慢增加, 至1999年宁波市有实绩的外贸企业家数首次突破千家, 2002年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达到122.7亿美元。2004年以后, 宁波外贸企业数量每年平均以1 0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 进出口额也以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的速度发展, 宁波外贸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7—2013年数据 (见表1) , 宁波市进出口额从565.1亿美元增长到1 003.2亿美元, 成为全国第八个外贸总额突破千亿美元的城市。从规模上看, 进出口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 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具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2008年突破1万家, 到2013年达到22 500家, 外贸企业完成了从货源收购型向自主经营型转变, 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队伍快速扩大, 全市外贸企业从国有企业占绝对地位向国有、集体、私营、外资共同发展转变。

(二) 宁波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十一五”宁波外贸发展情况看,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通过几十年的发展, 特别是“十一五”时期, 宁波外贸出口从长期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的转折期。宁波外贸在努力扩大规模的同时, 应积极推进主体、市场、产品、方式“四个多元化”, 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强贸战略, 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二是外贸企业不断壮大。2013年, 全市外贸企业达22 500家, 其中内资企业21 681家, 外资企业819家。民营进出口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保持良好态势, 外贸流通公司转型发展, 形成了外贸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竞相发展外贸的良好态势, 外贸队伍“千军万马”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三是新兴市场持续拓展。与宁波有直接贸易往来的国家 (地区) 由“十五”期末的208个增加到221个, 宁波企业在巩固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 积极拓展东盟、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目前, 宁波市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达31%, 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 占到总市场的三分之一。四是出口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全市形成了以机电产品为重点、纺织服装产品和轻工工艺产品为两翼的出口产品格局。外贸企业研发、创牌意识进一步提高, 宁波企业境外注册商标超过5 000件, 拥有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20个, 高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另外还有浙江出口名牌75个、宁波市出口名牌170个和县级出口名牌200个。五是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协调。全市外贸从以出口为主逐步向进出口并举转变, 一般贸易领先全国, 服务贸易加快推进。六是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积极实施进口启蒙行动, 出台扶持进口贸易发展政策, 加强进口贸易平台建设。铜材、钢材、塑料、化工原料等重要大宗原材料和铁矿砂等资源性产品是宁波市进口的重点产品。

(三) 宁波外贸面临的主要问题

面对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 宁波外贸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美国经济需要五至六年时间才能完全复苏, 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 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更加突出, 使外向度很高的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 中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日益频繁, 人民币面临长期升值压力, 而宁波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处于产业链较低端, 利润空间较薄, “十二五”时期宁波外贸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贸易摩擦步入高发期, 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 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欧等国主导“绿色新政”, 制造低碳壁垒, 宁波出口产品数量大、类别多, 遭受贸易摩擦将呈常态化, 国际贸易摩擦应对任务艰巨。四是中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 宏观政策导向正在发生调整和改变, 将给“十二五”时期宁波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较多不确定性。五是国家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东部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长三角及省内城市在资源开发、港口建设、腹地延伸、市场拓展、人才等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宁波市在政策等资源争夺中处于相对不利局面, 对人才等资源集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六是宁波市可供工业用地紧缺, 劳动力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 资源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 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七是周边及同类城市发展较快, 对宁波市形成较大竞争压力。宁波市与杭州在利用外资规模上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江苏等地城市招商引资势头仍然强劲, 中西部同类城市近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二、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宁波国际贸易分析

从近五年宁波对外贸易情况来看, 2013年贸易暂时扭转了下行趋势。而2009年、2012年进出额增幅同比都遭遇了负增长。究其原因, 除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以外, 主要还与外部市场的选择性有关, 而这些选择和变化, 用当前的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同样得以证实。

(一) 要素禀赋理论与宁波对外贸易的产品选择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个理论在国际经济理论中占据了绝对的影响力,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主导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格局, 宁波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年, 在产品选择上, 宁波出口产品的变化与宁波的要素禀赋变化相关性大。改革初期, 宁波的出口产口基本上是以食口和农产品粗加工为主, 如蔺草、竹笋、罐头食口, 到九十年代成为服装、低端工业口。进口的是欧美将要淘汰的机械设备, 汽车关键零部件。到21世纪初, 出口产品的档次提高很快。如同样的服装企业, 过去以贴牌为主, 现在除了服装的质量、款式等层次提高外, 也出现了自主品牌服装的出口。过去各类模具几乎全是进口, 现在出口模具的比重大幅提高。机械产品出口额度也不断增大, 宁波已经成了汽动元件、紧固件、液压机械、注塑机、模具、工业刀具的出口基地。这与宁波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要素变化离不开的。

但是宁波的大多数外贸企业主要还是从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出口, 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为主, 2009年两者进出口额占比高达76.8%, 2013年仍高达67%,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比仅6.6%。七成宁波外贸企业以贴牌加工为主, 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电子、纺织等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行业, 绝大部分居于产业链末端, 突出体现在“三多三少”, 即粗加工多、深加工少, 低附加值多、高附加值少, 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2013年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的出口达到360亿美元, 同比增长4%, 出口量占出口商品总量比重为55%;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疲软,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3亿美元, 减少12%;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为45.6亿美元, 增长12%。

(二) 重叠需求理论与宁波对外贸易的区域选择

重叠需求理论, 也叫需求相似理论, 即从市场消费者行为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如果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 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 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国际贸易往往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因此, 宁波在金融危机以后, 不断调整进出口状况, 打开一系列发展水平相当的新兴市场, 便是这一理论的推广和应用。

宁波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及欧盟市场, 被称为宁波传统贸易市场, 2009年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占比高达84.9%, 这种过于集中的市场分布使宁波外贸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这些传统市场受到波及较大, 致使消费需求出现较大萎缩, 对宁波外贸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后, 宁波积极调整、优化对外贸易市场。当前, 宁波已经与22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除了保持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稳定增长, 新兴市场开拓同样成效显著。海关统计显示, 2013年宁波市出口欧盟为166.6亿美元, 同比增长6.3%;出口日本为36.7亿美元, 增长1.5%;出口美国127.5亿美元, 增长6%。而在对新兴市场出口表现强劲, 对东盟国家出口40.6亿美元, 增长10.7%;对俄罗斯出口达到21.5亿美元, 增长16.5%;对巴西出口额为17亿美元, 增长6.2%。在进口方面, 从中东、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分别比上年增长59.7%、29.3%、39.7%和37.3%;目前, 东盟已上升为宁波市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降低了对欧美日发达市场的依赖。涉足新兴市场的宁波外贸企业已达到9 619家, 而2002年只有1 818家。

三、宁波对外贸易发展的转型升级的对策

多年来, 宁波外贸总量一直在浙江省内居首位, 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列次席, 一般贸易总量甚至超过深圳, 外贸大市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宁波对外贸易产品的档次还不够高, 产品“轻、小、散、杂”的特点突出, 多处于简单仿制和重复生产的水平, 价格竞争、数量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手段, 蕴涵着遭遇贸易壁垒狙击的较大风险;外贸市场的分布还不够广, 市场集中度仍然偏高, 新兴市场开拓进展还需持续,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低迷的国际市场使宁波对外贸易面临的难题更加凸显。要提升宁波外贸的层次, 实现宁波外贸的转型升级, 必需牢牢抓住宁波禀赋要素, 炼好内功, 并提升要素的层次, 深层次研究国际消费口市场的结构变化。

(一) 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加大高新技术产品贸易

要充分发挥宁波外贸禀赋要素优势, 加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从前面的分析, 我们已经看到宁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产品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结合国际贸易学理论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商品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 保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额比重,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力度, 并通过发展高新技术行业, 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减少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 不断增强外贸企业外销获利的能力。这些转变还需要依赖贸易主体的发展壮大。当前, 宁波外贸企业规模总体呈现大型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为主的金字塔形结构, 1.02%的企业创造了46.06%的进出口额, 而98.98%的企业仅创造了53.94%的进出口额。因此, 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重点培育20~30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总部型外贸企业。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做大做强外贸企业, 才能真正提高贸易产品的资本附加值, 树立品牌意识, 转变整体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

(二) 优化国际贸易市场结构, 拓展国际新兴市场

从对宁波市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分析看, 宁波市进出口额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以后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近几年增幅较低, 这说明当前宁波市的对外贸易遇到了发展瓶颈。同时, 外贸区域结构过于集中, 应当实施国际新兴市场开拓行动计划, 积极开发传统市场中新的细分市场和中高端市场, 使欧美日三大传统市场和香港地区的出口份额降至50%以下。从新加坡等城市的贸易发展历程看, 对外贸易方式与区域的多样化是抵御外贸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逐步提高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

(三) 推动单一贸易方式向多元贸易方式转变

加快贸易方式优化调整步伐, 促进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等协调发展。一是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 做大进口贸易。树立进出并重的科学理念, 鼓励进口要素性、原料性产品, 鼓励进口与区域产业相关联的零部件、先进设备和专利、技术许可等软技术, 培育大宗货物交易市场, 推进化工、金属、塑料、红酒、水果、船舶、医疗器械等进口专业市场建设, 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不断完善进口促进体系, 构建宁波进口商品分销体系。二是做深加工贸易。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 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集约发展、下游营销服务延伸, 提高宁波市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严格控制低层次加工贸易发展规模。引导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出口加工区等实行封闭管理的特殊区域转移。三是发展保税贸易。充分发挥宁波保税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宁波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优势, 鼓励宁波市企业开展保税项下贸易, 建设集保税展示、交易和贸易服务为一体的保税贸易平台, 积极争取在保税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上取得新突破。四是发展转口贸易。依托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 加大区域内的贸易、金融、航运开放力度, 形成转口贸易—国际中转、水水中转—离岸金融—离岸服务—离岸生产制造的城市和区域产业链, 做大转口贸易。

(四) 开发内销市场, 降低市场风险

国际市场的不景气, 使市场的概念有了新的变化, 部分实力型的外贸企业可抓住这次商机, 加强市场调研, 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调整以往只外销的营销策略, 注重打造品牌, 开发国内市场, 以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两条腿走路, 降低市场风险。目前, 贝发、广博、狮丹努等出口企业已先行一步, 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 通过开专卖店、特许加盟店等渠道, 加快向国内市场“回游”, 逐步提高内销比例。

参考文献

[1]宁波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国际化港口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Z].2012.

[2]宁波外经贸委.宁波外贸的转型升级之路[Z].2012.

[3]顾立群.宁波引进来和走出去联想动研究[Z].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篇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完全恢复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并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我国贸易战略转变、贸易制度改革、贸易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本身的作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相联系的。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未得到确立,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渐凸现并得到充分发挥。90 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贸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三大马车之一。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国家,参与强手如林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国际分工中我们是处于不可改变的被剥削、被控制的地位,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高度予以回答。这是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思想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对外贸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我们的指导理论也是多方面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依据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指导。

三、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对中国的适用性。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从商品入手进行分析,运用从抽象到具体,从国内到国外和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法,把对外贸易始终放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研究的关键地位。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是在研究国际分工的原因和方式时,针对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关于自然条件决定国际分工形式和内容的观点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规模、形式、内容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其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国家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的,是由国际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生产力较低的国家和生产力较高的国家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这一理论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从实物形态上,论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商品使用价值的不同,所以进行商品交换,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是世界共运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开放性作了经典式论述,但并没有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系统的阐述;列宁新经济政策包含了一些开放的思想,但也未上升到理论;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并实际奉行了“两个并行体系”的做法,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推行以苏联为中心的垂直分工模式,实际上摒弃了对外开放。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方针,虽然也提出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求,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逐步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丰富了共产主义理论宝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有力地指导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实践。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重点是对外经济开放,但又不限于经济,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不仅仅是强调要发展对外贸易和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

合作与交流,而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尤为重要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并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对外开放全面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理论,逐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同样对中国有适用性。古典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李嘉图把在两国之间进行成本比较改为在国内商品之间进行成本比较,就为各国都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并能从中获得好处的自由贸易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比较成本说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国际贸易的万古不变的理论,并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指导理论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外贸易理论和邓小平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借鉴西方对外贸易理论。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理论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系统的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实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问题。

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方面的内容,是根据经济发

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所作的战略性决策。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对外贸易虽然能获得利益,但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而且在现阶段,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通过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来发展国内经济,不仅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还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即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它进一步强化了该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更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进一步说,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创造“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过去参加国际竞争

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现在则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二是有效地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争相采用高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其出口产品仍然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含量,因而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当时的实际,中国实施了发挥四个优势的出口商品战略,即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了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在“七五”计划(1986—1990年)时期,轻纺产品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纺织品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6%。“八五”期间,中国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2.9%,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39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产品出口。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使各国按照其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享有比较利益,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是利用其在各个时期和阶段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从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林毅夫,2003)。但是,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战后工业化国家产业内贸易大量增长等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后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落入了比较利益陷阱(孙文远,2005)。所谓比较利益陷阱是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洪银兴,1997)。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由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孙文远,200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六五”到“八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连续多年保持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也存在着外贸企业普遍亏损、出口增长速度下降、换汇成本增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的事实。1994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为34位,1995年为31位,1996年上升到第26位,但同时期中国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条件问题比较严重,国际分工指标排名倒数第1位,表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是最不利于对外贸易发展的,我国在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并没有为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增强贸易竞争力打下基础(陈靓,2004)。国际市场上,我国2000年大部分机电产品出口与1997年相关机电产品出口的比价却小于1,金属制品业、照相机、手表、电视机、自行车、收音机及组合影响的出口比价都在下降(王耀中,2002)。这些都使得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理论在新国际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将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那么如何将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当前要通过资源转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一簇处于较高技术层次的主导产业。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植中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动态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

取有利地位,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目标。

(二)坚持创新,对传统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坚持技术创新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把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产品成本。

(三)抓住机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角度,要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来抓,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

(四)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企业、产业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 切实加强政府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该担当起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责,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促进服务体系。政府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市场行情和动态,指导企业生产和出口,作好对外贸易规划。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把本国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锤炼企业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本和廉价自然资源的三大支柱之上的。这种增长模式不仅因为透支中国经济的未来生产能力从而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借助发达国家商品和金融市场,实现壮年这代人的剩余产品生产能力向未来消费能力转换的模式,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和美元大幅贬值的战略风险。一方面,中国相对低端和低效率制造业的过度扩张已面临资源环境的巨大瓶颈。而“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耗的增长态势仍十分严峻。一是地方政府目前正与中央国资企业联手发展重化工业。二是轿车进入家庭正在加速,未来消费类能源消耗也将面临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各国人口结构的差异和劳动力不允许跨境流动。青壮年占比高的中国有更高储蓄和更多贸易顺差。为此,中国需要加快推进未来生产能力提升导向的经济转型。政府需要从放松管制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转型,保护私有产权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以此鼓励服务企业、高科技新创企业、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等多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人性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取决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不是单一的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我们实行的是混合型的发展战略:把出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型战略结合。中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的原则

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良好结合的原则

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良好结合的原则。因此对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 篇6

关键词: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发展战略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呢?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模型)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其比较利益产生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

1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战后,出现了大量的贸易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制成品内部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下降;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越来越大。这些新贸易现象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针对传统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与传统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1)20世纪90年代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简称D—S模型)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克鲁格曼的产业群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当企业和劳动力集聚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距离带来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被用来解释现实中观察到的各种等级化的空间产业格局的发展。

(2)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中提出了相互倾销理论。该理论认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将增加的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是降低了,但是从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该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却提高了。同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将增加的产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中,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

(3)1961年,美国学者M.V.波斯纳他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很多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技术差距理论通过引入模仿时滞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和模仿国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着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4)产业内贸易是当代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等方面考察贸易形成机制,从而解决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萨对欧共体成员制成品贸易情况的分析;小岛清对发达国家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关注。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是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这是最早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修正了H—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条件,把贸易中有关的费用引入模型,解释了部分产业内贸易现象。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有: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布兰德而和克鲁格曼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

2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中国烟草对外贸易研究 篇7

1.1世界烟草贸易规模分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西欧的烟草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取消, 亚洲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烟草市场相继对外开放, 发达国家的烟草产品 (主要是卷烟) 得以大批量地涌向新开放市场, 烟草国际贸易额处于大幅度增长的趋势。1996年以后, 跨国烟草集团 (如菲莫烟草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 开始实行卷烟生产本地化, 世界的卷烟贸易开始下降, 同时参与卷烟贸易的国家减少, 而卷烟贸易占世界烟草产品贸易的一半以上 (2004年, 卷烟贸易占世界烟草贸易的5%) , 这就使得世界的烟草贸易增长的趋势被阻比, 而其他烟草产品贸易的上升, 导致世界烟草贸易呈现波动趋势。

2003年5月21号,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05年8月28号, 中国全国人大批准了这个公约。公约要求各国政府对烟草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进行限制, 可以预料到, 由于投资替代了部分贸易加上控烟公约的作用, 未来的烟草贸易规模变化的趋势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 只能是波动变化或稳中有降 (程永照, 2004) 。

1.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变化

从1988年到1989年我国的烟草贸易是逆差, 从1990年开始就变为顺差, 之后顺差, 呈现增长趋势一直到1994年, 1994年到2000年顺差减少, 从2000年开始顺差又开始增长。

我国烟草出口额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从1988年到1995年是增长趋势, 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下降, 然后从2000年到2004年接着增长, 最高点出现在1995年 (9.9亿美元) , 最低点出现在1988年 (0.93亿美元) 。年出口额变化大于3亿美元的年份有1995年 (3.13亿美元) 、 (1997年-3.18亿美元) ;大于1亿美元的年份有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9年。

对比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规律, 我国烟草出口贸易额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趋势。我国烟草进口额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主要是波动变化, 同时进口额的变化幅度比出口额的变化幅度要小。从1998年到2004年, 烟草进口额的最高点出现在1996年 (4.57亿美元) , 最低点出现在1994年 (0.32亿美元) , 进口额变化大于3亿美元的年份有1995年 (3.27美元) , 大于1亿美元的年份有1989年、1994年、1997年、1998年和2000年。对比世界烟草贸易额的变化规律, 我国进口贸易额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 (程永照, 2004) 。

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中国烟草目前处于对外贸易的初期阶段

2.1.1 制度约束和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卷烟市场上, 中国烟草产品的份额不到0.5%, 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度极低, 其原因一方面受到现行经济体制的束缚, 另一方面, 国内烟草企业进出口贸易方式落后, 企业决策层对开拓国际市场重视度和投入力度不够。

中国烟草目前正处于对外贸易的初期阶段, 贸易方式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直接出贸易或者通过中国烟草进出口 (集团) 公司及其下属的子公司间接出口贸易。对外投资方面, 中国烟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探索在境外合资开办生产型和贸易型公司。

2.1.2 卷烟产品出口规模小, 所占市场份额小

在世界烟草贸易中, 我国纵观近年来中国烟草的进出口贸易发现, 在烟草产品出口方面, 除了传统的烟叶出口外, 卷烟外销率目前仅为1%, 这与英美烟草公司的99.0%、奥驰亚集团的81.1%和日本烟草公司的50.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中国烟草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出口卷烟的总体规模很小。2005年全国出口卷烟合计约156.7亿支, 共流向56个国家和地区, 涉及各类出口品牌133个。从出口目标国家和地区来看, 卷烟出口量超过10亿支的除中国香港以外, 只有阿联酋和缅甸;5-10亿支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朝鲜、巴拿马和澳大利亚。

我国主要的烟草产品出口目的地中, 我国香港、印尼和新加坡进口的烟草金额比重比较大, 而且这个比重较为稳定;菲律宾和埃及近几年来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金额比重开始上升;马来西亚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金额占其总进口额的比重在10%以内;俄罗斯和比利时从我国进口的烟草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的烟草产品在中国香港、印尼和新加坡市场上的份额较大, 非常具有竞争力, 但在中国香港和印尼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 下降幅度很大。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加大了对印尼等市场的烟草出口, 减少了我国的份额。

整体来讲, 我国的烟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对进出口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2.1.3 缺少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烟草同国外客户通常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双方只注重短期购买行为, 缺少长期战略合作观念, 企业之间很少缔结联盟。中国出口卷烟进口商大多是中间商, 还有不少中介公司, 他们在经营烟草制品方面缺少专门人才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投入资源少、满足于一卖了之。

2.2中国烟草对外贸易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烟草的对外贸易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提升出口贸易水平。中国烟草多年来一直为出口不增量、出口市场反复波动、难于开拓新市场等问题所困扰。归根到底, 就是没有突破传统的以产品一般贸易为主的、处于较低层次的经营方式。中国烟草缺少利益互惠的、能够长期信赖并有效帮助中国烟草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双赢目标的“桥梁”或“纽带”, 企业的销售缺少延伸到国际市场的某种代理机构或中介力量。

中国烟草没有突破传统经营方式的原因:一是国外烟草产品买家对中国烟草产品和企业不熟悉。二是中国烟草对国际烟草市场行情不熟悉。三是烟草产品本身的特殊属性也是造成国际市场进入困难的一个方面。

3中国烟草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3.1以契约式联盟为主, 股权式联盟为辅

中国烟草在开展跨国经营时, 契约式联盟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选择, 而把股权式联盟放在其次的位置,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联盟比较靠近市场, 无须建立新的组织, 治理结构相对简单。国际战略联盟包括很多种契约式的联盟, 像技术许可生产、营销协定、供应协定、技术协定等, 这样的联盟交易快捷, 治理结构简单, 日渐成为跨国公司间流行的范式。

二是契约式联盟可以使国内企业保持自身的柔性与灵活性, 并且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契约式联盟和股权式联盟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契约式联盟灵活性高、企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而股权式联盟使企业受到更多的限制。同时, 较高的灵活性也使企业容易找到合作伙伴, 便于企业扩大合作范围。

三是股权式联盟的风险相对较高。中国烟草企业现阶段还不完全具备在海外大规模直接投资的条件, 采取股权式联盟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而通过契约式结盟, 可使企亚摆脱国际市场经营的风险, 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

3.2中国烟草应多同实力对等的外国企业缔结联盟, 以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烟草同国际大型跨国烟草公司相比无论在规模、销售网络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 同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结盟会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 不对等的联盟使得联盟中的资源、核心技术和知识为大型公司所控制, 长期下去会造成我方企业对它们的依赖性, 不利于自身经营水平的提高。而国外的许多中小型跨国公司在同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中也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它们在同大型跨国烟草公司的竞争中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必定具备某种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 我国企业同这些中小型跨国公司缔结联盟不仅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而且能够从它们身上学习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对于中国烟草来说, 选择合适的联盟对象直接影响企业联盟的绩效。国际战略联盟能否获得成功,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关键因素。

3.3中国烟草企业应通过跨国联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提高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

中国烟草通过国际战略联盟, 能够不断学习国际贸易知识, 逐步提高驾驭国际市场的能力。企业现阶段开展跨国战略联盟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 这既包括企业经营方面的知识, 也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通过有效地开展跨国知识联盟, 使企业提高组织和管理技能。

摘要:对比世界烟草贸易变化和中国烟草对外贸易规模变化, 对我国烟草行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出口难和对外贸易水平低的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影响我国烟草出口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烟草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烟草,对外贸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吕忠信.世界烟草经济[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浙江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篇8

一、浙江对外贸易的现状和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国家外贸促进政策的刺激下, 浙江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新千年后, 中国顺利加入WTO, 浙江的外贸发展更是迅速增长。综合分析, 浙江外贸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外贸总值迅速扩张, 顺差大幅增加

1978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只有0.7亿美元, 1986年, 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扩展到城市, 从而进入全面改革局面, 当年浙江进出口总额为12.9亿美元, 其中出口10.9亿美元, 进口2亿美元。到2005年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达到1073亿美元, 随后仅用三年时间, 2008年就突破了2000亿美元关口, 达到2111亿美元。到2008年, 浙江进出口总值达到2111.3亿美元, 其中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为1542.96亿美元、568.4亿美元, 与1986年数据相比, 分别增长了163倍、141倍和282倍。

外贸总值快速扩张的同时, 浙江外贸顺差也大量增加。2002年浙江以16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居全国首位, 2004年浙江的外贸顺差总额又在全国首次超过300亿美元, 与全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持平。近年来, 浙江贸易顺差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 一方面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从此我们再也不必担心因外汇供应不足而影响国家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进程。但是大量的外汇结余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压力, 导致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热炒的话题, 并据此频频向中国政府施压。另一方面, 出口的迅速扩张对国外同等产品和替代品造成了致命打击, 为了维护本国生产者和民众的利益, 国外政府往往会通过反补贴、反倾销等方式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2.对外贸易主体动态演化, 私营经济作用日益突出 (见表1)

表1数据显示, 200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中, 国有企业占比为45%, 排名第一, 私营企业所占比重最小, 占比为仅为6%。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步步深入, 浙江进出口总值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一步步缩小, 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加。2004, 国有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跌破30%, 为25%, 2006年又得破20%, 降到17%, 到2007年又降到14%。反观私营企业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 2002年突破10%, 达到12%, 随后一路凯歌, 2004年突破20%达到26%, 2006年站上30%台阶, 2007年达到39%。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占比增加和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占比减少的可能解释为:一方面, 私营企业产权明晰, 机制灵活, 在利益的驱使下, 会不故一切的开拓国际市场。而国有企业则受体制诟病影响, 尾大不掉, 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 所以在加入WTO后民营资本快速进入出口市场并迅速发展是有其客观存在基础的。

然而, 由于私营企业受利益驱使, 往往会选择短平快的方式积累资本。这就会产生诸如假冒名牌、以次充好、竞相压价、破坏生产地自然环境等后果。其结果是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外贸总额增速放缓、浙江国际形象恶化。2005年,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金永辉在浙江应归国际贸易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2002-2005年期间, 浙江共遭遇美国、欧盟、土耳其、印度等18个国家提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纺织品特保和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案件116起, 涉案直接金额28亿美元, 分别占到全国的1/3和1/4左右。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2008年。

3.贸易结构趋于优化, 但仍需改善

表2显示, 2007年浙江省对外出口产品中, 机电产品出口值达到555.8亿美元, 居浙江省对外出口商品首位, 并大大高于居于第二位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产品出口值的185.9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值也达到了101亿美元之多。机电产品附加值高, 技术要素投入多, 生产效率和出口效益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这说明, 浙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是有所提高的。另外, 由表1可以看出, 浙江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 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则是逐渐减少的。我们知道, 商品的加工环节越多, 生产者从总获取的利益也就越多。浙江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逐年增加也恰恰说明浙江生产者从出口产品中所获得的利益时逐年增加的。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8.

虽然表2中显示, 浙江2007年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有较大额度, 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在出口商品的前十名中, 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仅占很小的份额, 其余的产品都是资源、能源消耗较多的产品。浙江生产的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的核心技术都被国外厂商控制, 浙江企业只是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外壳、键盘或者电池。

从浙江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来看, 除了高新技术产品外, 其他要么只是组装环节 (机电产品) 、要么是以资源能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生产 (制鞋、塑料和汽车零件等) 。对外贸易的效益并没有与对外贸易的数量同步发展。

二、浙江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紧迫性。

长期以来, 凭借浙江商人的创业精神和浙江本土的地理优势, 浙江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 浙江是一个资源、能源小省, 工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大多依靠从外界获取。长期以来, 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以赚取外贸顺差和大额利润为目标, 走的是粗放型发展的道路。近年来, 随着浙江对外贸易总额的逐年增长, 浙江企业对资源、能源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在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变动时, 以数量和低价取胜的浙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回去举步维艰。另外, 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方在面对国外各种贸易壁垒是往往显得手足无措, 于是很多厂商在国外强大的关税和技术壁垒压力下就不得不放弃国外市场, 甚至破产倒闭。

由于浙江企业缺乏法律常识和品牌意识, 出口的产品经常会仿冒国际品牌或国内品牌, 还有一些企业会盗用其它受法律保护的技术。其结果是, 本地生产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长久发展乏力。

2. 必要性。

一是对外贸易的方式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体现, 早在2004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 我国经济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领导下, 走得是科学发展的道路,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向科学、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在此条件下, 浙江的对外贸易应当更加注重从传统的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外贸发展道路。二是改革开放前, 由于政治因素影响, 我国经济一直与国际经济相分离。改革开放后, 为了迅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我国从上到下主动嵌入到了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到现在, 中国已经是国际贸易中不可取少的一员。但是, 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晚, 起点低。我们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时, 浙江所从事的只是发达国家生产过程中不愿再生产的资源能源消耗大、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国际产业链上的加工环节, 我们所处的位置也只是附加最低或者较低的价值增值环节。虽然低水平的贸易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但是长此以往, 我国经济永远都会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永远只是发达国家的代工厂。为了改变此现状, 浙江省必须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 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 积极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跃进, 实现从中国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的转变。

三、浙江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思路

浙江对外贸易之所以会出现量增价不增的低效益现象, 究其根源, 主要是因为浙江对外贸易产品的产业层次过低, 生产环节附加值过小造成的。因此浙江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就在于外贸企业和外贸产业的升级。

关于产业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并明确提了出来, 此后, 产业升级一直成为我国政府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官方文件提的最多的还属产业结构的优化。作者认为, 升级浙江外贸应当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来考虑。

从企业层面考虑, 升级应当代表产品的升级, 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产品品质由低品质向高品质的迈进。但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 升级应该包括企业由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由落后的生产方式向先进的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 由竞争优势不足向富有竞争优势转变的一个长期过程。所以, 企业层面的升级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浙江的外贸企业, 应当着力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依靠高品质基础上的低价来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

从产业层面考虑, 当前学术界讨论最多的升级方式莫过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所谓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 , 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 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学者们在研究全球价值链链理论下的产业升级时, 趋向于公认两种升级路径。一种是以前学者们讨论最多的从OEM (贴牌生产) 到ODM (自主设计生产) 再到OBM (自主品牌生产) 。

另一种是:工艺流程—>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的升级。所谓工艺流程升级, 实际上指的是应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提高同等产品生产的效率, 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最多的产品。引进新的产品生产线或者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 提高产品自身的品质或者生产更为新颖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获取更多收益。功能的升级是指根据生产者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 向价值链的两端升级, 包括标准设计、产品设计、品牌和营销渠道构建与控制, 通过向这些高附加值环节的升级获取更多的价值增值。由于不同的产业链有不同的利润水平和价值增值水平, 所以当企业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时往往会选择从价值增值小的产业转向价值增值高的行业, 这就是链条升级。

综合分析企业层面升级和产业层面升级的两种途径, 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升级实际上包含于产业层面的升级, 而产业层面升级的第一种路径实际上与第二种方式的功能升级。从贴牌生产到自主设计生产, 实际上就是功能升级的一种, 从自主设计生产到自有品牌生产, 是功能升级的更高级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 应当根据各个地区所处的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灵活的选择嵌入价值链的升级方式。但是, 我们要强调的是, 对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企业, 如果还处于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 不应当过度的求高求新, 应当在战略上看准更高附加值的增值环节, 而在战术上则要循序渐进, 等待资本足够多时, 在逐步按照价值链的升级方式获取更多价值。

由于浙江的对外贸易产品的生产多是加工环节, 在产品设计和流通环节则少有涉足。因此, 浙江对外贸易的升级方式也应当遵从由工艺流程到链条的升级方式, 但是并不一定要循规蹈矩, 只要条件允许, 可以直接从生产制造环节直接过度到附加价值更多的其他链条。

四、政策建议

浙江对外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处于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 应当通过政府、企业和行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实现外贸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从而加快浙江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型的进程。

1. 政府层面

一是多方支持, 促进创新。实现全球价值链下的升级, 重点是进行创新。工艺流程的升级靠的是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和生产流程的创新;产品升级依靠的是技术的革新和富有开拓性的思想;功能升级靠的是战略的创新。因此, 政府应当通过税收、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创新。必要的时候, 政府应当组织生产企业对行业公共难题进行共同技术闯关, 降低企业的创新投入风险和成本。

二是合理立法, 公正执法。创新是实现浙江对外贸易的重要条件。而创新的思想或者产品成果是需要法律保护的。某个企业的创新产品如果不能得到保护, 那么他们投入到创新中的成本就难以收回, 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所以从政府层面应当制定相关的法规, 净化市场竞争。对于那些冒用他创新技术和品牌的不良企业要严惩不贷, 绝不姑息。

2. 行业层面

行业协会应当积极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换趋势, 紧密跟踪国外政策法规变动趋势。主动承担起辅导企业规避国外技术和政策风险的责任。定期组织相关企业间的交流, 帮助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于行业共同技术难题, 应响应国家号召, 组织企业共同克服。

3. 企业层面

一是严把产品质量关。在大规模生产的同时, 为了减少国外市场的抵触情绪, 企业应当严把产品的质量关, 这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技术改进和创新环节之中。

二是树立品牌意识, 积极打造高美誉的国际品牌。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 很多有着过硬生产能力的浙江企业这能走贴牌生产的路子。这种方式下, 企业只能在生产环节赚取少量的加工费, 而流通环节的大量附加值则进入外国品牌囊中。因此, 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创立自己的品牌, 增加对品牌宣传方面的经费投入。

三是从战略层面考虑对价值链上最高价值的追求。外贸企业应当不安于获取低端价值的现状, 积极筹备, 瞄准价值增值高的环节。更为重要的是, 企业要善于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 争取创建全新的价值链条, 并根据所在产业特征, 掌控该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浙江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 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因此, 我们提出要借鉴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浙江对外贸易进行转型升级。建议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的联动, 实现浙江外贸方式的转变, 推动浙江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

关键词:浙江,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查志强.重构浙江外贸战略—对转变浙江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 2005.

[2]李力.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5, 12.

[3]王晓凤.转变浙江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

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一、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一) 正效应

Antweiler、Copeland、Taylor (1998) 建立了对外贸易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计量, 把对外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其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的结构效应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对降低污染排放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所以得出结论是自由贸易有利于环境质量提升。Jeffrey、Andrew (2002) 在分析对外贸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时考虑到对外贸易这个变量的内生性, 以引力模型的距离因素作为对外贸易的工具变量, 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研究结果是对外贸易确实会使环境质量得以改善。Audley以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了其贸易活动与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系, 得出了合理开放的对外贸易可以使得环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进而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结论。Copeland、Taylor (2001) 将环境作为要素纳入生产方程的一般均衡模型当中, 通过三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了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Cole、Elliott (2003) 在此基础上, 更换了污染指标, 同样地得出了自由贸易改善环境的结论。

刘巧玲、王奇、刘勇 (2012) 基于联系方程模型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污染排放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增加了美国和中国的污染排放, 国际贸易使得美国污染减少, 而对中国的影响不显著。游伟民 (2010) 基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与环境政策效应这四大效应计量分析了我国30个省的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使得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二) 负效应

Conrad (1993) 和Kennedy (1994) 在其创立的三国垄断模型中, 认为两个垄断出口国家政府都将使用环境政策补贴本国厂商, 并不断降低环境标准, 出现所谓的向下竞争, 竞争的结果使三国的环境都会遭到破坏。Dua、Esty (1997) 以及Esty、Geradin (1997) 也指出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结果, 各国都会纷纷降低各自的环境标准和采取宽松的环境管制措施以维持和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出现所谓的向底线赛跑的现象。Daly (1993) 考察了对外贸易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认为对外贸易将加剧生态环境污染。Daly、Goodlan (1994) 和Ayres (1996) 认为这种贸易增长既不能有效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 更不利于环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对外贸易的破坏性更为突出, 会使得发达国家的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出现“污染避难所”。Chilchilnisky (1994) 认为, 在私有产权没有得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 对外贸易会加速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恶化以及过度消耗环境资源。

(三) 不定论

Grossman和Krueger (1993) 对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时, 把贸易的环境效应分解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部分。Runge (1994) 从资源配置效率、经济活动规模、产出结构、生产技术以及环境政策五个方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以是消极的, 取决于所考察的具体情况。

二、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相关研究

Grossman和Krueger (1991) 首次实证检验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污染排放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 高收入水平随GDP增长而下降。他们把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作用机理划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规模效应使得环境质量恶化;技术效应意味着清洁技术的发展使得同样的产出带来的污染排放降低, 所以技术效应会改善环境质量;结构效应对于环境质量的影响现阶段为正效应, 当产出结构从农业经济转为工业经济时, 结构效应增加了污染排放, 随着经济结构转向服务经济和知识密集型时, 结构效应则改善了环境质量。1993年Panayotou借用Simon Kuznets将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均之间呈现出的关系界定为“倒U型曲线”, 首次将环境质量和人均收入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EKC表明环境质量开始随着人均收入增加而恶化, 当收入水平上升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又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改善, 即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

这之后有众多文献围绕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研究。Selden、Song (1994) 以SO2、CO2、NOX、TSP为污染指标实证分析了3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发现了“倒U型曲线”是成立的。Chaudhuri、Pfaff (1998) 则是以室内空气污染作为污染指标, 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家庭层面的数据验证了家庭收入与室内空气质量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Grossman、Kruger (1995) 考察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 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其中规模效应对环境具有负面影响, 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环境具有正面影响, 这三种效应综合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效应。

包群、彭水军 (2006) 基于联系方程组利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反馈机制, 通过构建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进行综合考察, 结果证实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间存在双向作用。并通过研究6类污染物, 得出有5类污染指标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吴献金、邓杰 (2011)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 通过三效应角度的分析得出了我国存在以二氧化碳为对象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其中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对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效应, 但是自由贸易对于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更大, 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总体使得我国碳排放增加。杜婷婷、毛锋、罗锐 (2007) 在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时发现,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呈“倒U型”而是“N型”。

虽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被概括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之后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质疑。质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的原因之一是, 许多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转移到国外, 发达国家的消费主要依靠从欠发达国家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 因而, EKC潜在的含义是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当国家拥有较高收入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减少, 也就是说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可能是由于国际分工的不同造成的。如Cole et al. (2004) 以10个污染指标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时就考虑到国际分工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 研究表明国际分工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一定影响, 但不及其他解释变量影响程度大。质疑EKC的原因之二就是没有考虑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因此不少学者将环境资源看做是一种生产要素, 与物质资本和劳动资本一起考察, 如Lopez (1994) 等。在此基础上也有许多学者运用Granger研究了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如Liang、Mc Kitrick、Coondoo和Dinda (2002) 等。

三、研究简评

随着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综合分析众多国内外文献, 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局限:

首先, 学者们对于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环境质量这个核心问题, 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 无法给予政策制定者令人信服的政策建议。其次,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及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中, 国外学者以研究发达国家为主, 这对于结论的普遍可用性存在一定的制约。国内学者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当然, 其中也有许多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已经相对成熟, 不少学者将其研究方法应用于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研究中, 这对于温室气体控制有重要意义;2.在以往研究中, 主要以静态研究为主, 现众多学者将环境问题的持续性和惯性加以考虑, 更科学真实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我国在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研究深度也有待提高。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环境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严重, 因此我国应重视对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巧玲, 王奇, 刘勇.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污染排放的关系研究——基于美国和中国SO2排放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5) .

[2]游伟民.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2) .

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10

1 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因素

关于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因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较多深入研究, 这些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1.1.1 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社会财富。就各国而言, 它们若分别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那么, 当其各自按照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绝对优势产品而进口绝对劣势产品的贸易模式发展后, 各国福利水平均会提高。因此, 在斯密看来,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结构应当遵循绝对优势理论原则。

1.1.2 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最大障碍在于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却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的现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 在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同样产品的条件下, 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优势地位, 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劣势地位, 那么, 处在优势地位的国家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 而处在劣势地位的国家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简言之, “两优择其重, 两劣取其轻”。李嘉图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 论证了外贸结构的差异不限于绝对优势, 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 (即“比较成本”差异) , 就能够成为外贸结构差异的一种客观现实来源。

1.1.3 要素禀赋理论

然而, 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 它们都未对引起各国同种商品不同生产成本的原因做探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H-O理论从要素禀赋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来源问题, 他们认为要素禀赋比率差异决定了要素价格比率差异, 进而决定了产品成本差异, 最终决定了产品价格差异。基于此, 在供求规律作用下, 密集使用富裕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必然成本和价格较低, 国际竞争力也就较强, 而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必然成本和价格较高, 国际竞争力也就较差。因此, 要素禀赋差异是对外贸易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

1.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2.1 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 (Linder) 在1961年出版了《论贸易和转变》一书, 并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他认为, 一国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品, 通常是先在国内形成生产能力以满足国内需求, 之后再出口到国际市场。因此, 经济发展水平越是接近的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相近, 由此引致的需求规模和结构也越相似, 其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也越大;反之, 经济和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差异会较大, 或者是由于低收入国对高收入国产品消费需求能力不足, 抑或是低收入国的产品质量档次较低而无法满足高收入国的需求, 使得其相互贸易流量较小。该理论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结构的决定作用。

1.2.2 技术差距论

波斯纳 (Posner, 1961) 建立了技术差距模型, 强调技术差距是形成贸易的原因。创新国的技术创新会使其与非创新国产生技术差距, 创新国凭此技术优势出口产品, 非创新国则进口此种产品。随着贸易的发展, 非创新国通过学习模仿直至完全掌握该产品技术后, 其与创新国的技术差距开始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在上述技术扩散过程中, 创新国的产品出口和非创新国的产品进口呈减少态势, 最终, 技术标准化和成熟化使产品成本成为决定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非创新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向创新国出口此产品, 创新国转变为进口国。为继续形成技术领先优势, 创新国再次创新并出口, 如此循环。该理论的实质反映了技术的生命周期, 它揭示了技术差距对外贸结构的决定作用。见图1:

1.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 (R.Vernon, 1966) 发展了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 在产品创新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成熟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则主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标准化时期, 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 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增加, 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会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此时, 由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较高, 生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优势在于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了的那些产品领域中。见图2:

2 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 本文认为影响贸易主体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开放度、政府意志和企业家精神四个方面。

2.1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和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 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它可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三类。经济体制越是偏向于依靠市场机制来发挥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 该体制下的贸易主体结构越是偏向于私人经济部门, 而经济体制越是偏向于依靠行政指令来实现资源配置, 则该体制下的贸易主体结构越是以国有经济部门为主。

2.2 经济开放度

经济开放度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济开放的程度, 它具体又包括本国或本地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和程度, 以及对他国参与本国市场竞争的准入程度。经济开放度越高的区域, 其接触外部思想的机会就越大, 私人的经济意识也观念也较为浓厚, 这有利于贸易主体结构的私有化, 反之则贸易主体结构的国有化程度较高。

2.3 政府意志

政府意志是指政府官员对于各种决策, 特别是经济决策的主观意愿, 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势性和强制性, 但又会受到微观和宏观环境制约。一国的政府意志越是倾向于改革和开放, 以及越是尊重私有产权, 该国的私有经济在贸易主体中比重则会越大, 而一国的政府意志越是保守和推崇政府主导, 则该国的国有经济在贸易主体中比重会较大。

2.4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特殊技能 (包括精神和技巧) 的集合, 或者说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 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在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区域, 其贸易主体越是倾向于私人经济部门, 而在缺乏企业家精神的区域, 其贸易主体则越是依托于国有经济部门。

3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就贸易区域结构而言, 其影响因素也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来说, 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相对于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更为不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环境因素要比国内环境因素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3.1 贸易内部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就贸易内部区域结构而言, 区位因素是影响该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这里的区位是指距离海洋的远近程度, 通常, 由于海洋贸易的主导性, 沿海地区的贸易开放度要高于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度, 从而沿海地区在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也较高。以中国为例, 其贸易内部区域结构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东强中弱西差的结构特征, 其中贸易份额较高的东部也往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而贸易份额较低的中西部的经济表现则相对较差。

3.2 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就贸易外部区域结构而言, 除了区位因素外, 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因素:

第一, 按照贸易双方的经济水平差异性可划分贸易为水平贸易、垂直贸易和混合贸易三种类型。当前, 一般都认为发达国家多属于混合贸易类型, 它们用工业制成品交换发展中国家的原料、资源和初级产品, 同时又彼此进行产业内贸易分工生产。故其外贸区域结构覆盖范围较广, 既有发达国家, 也有发展中国家, 但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之间互补性的水平贸易还不够发达, 基本上都是参加垂直贸易, 故其外贸区域结构较单一, 发达国家占主体地位。

第二, 区域贸易协定会对贸易外部区域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引起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明显变化。

除了上述因素外, 诸如政治等非经济因素也会对贸易结构带来强烈影响, 而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通常不利于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 尽管从纯经济角度来看, 自由贸易政策能够实现各国自身的贸易利益, 是一种非零和的共赢博弈政策选择。但政治制度所要求的所有权结构必然会反映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层面上, 而贸易作为经济层面的重要内容, 必然要既定的政治目的与政治诉求相适应。总之, 非经济因素无疑都将影响到一国的外贸结构。

参考文献

[1]Rommie.Chinese economy begins to interact with globalization.亚洲信息网.2008-9-12.

[2]J.Jackson,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inance Committee, March 23, 1994, Legal Problems of Inter 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Third Ed., West Publishing Co, 1995.

[3]赵晋平.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及其调整对策 (上) [J].管理世界, 1998.

[4]中国经济网.中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EB/OL].60年取得四大成就.2009-8-29.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府管制;贸易政策

一、引言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而对进出口贸易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它是一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该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众所周知,美国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贸易强国,其对外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经历了一个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又从自由贸易回到贸易保护的过程。无论是哪种政策,其根本出发点是美国本国的利益,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维持美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而我国对外开放时间较短,对外贸易政策还有待完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对外贸易政策,从中予以借鉴,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不无裨益。

二、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比较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其政策演变过程、政策类型、政策具体内容以及政策趋势是不同的。

(一)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过程比较

贸易政策和贸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中国、美国两国的贸易政策的差异影响了两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先后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

美国的贸易政策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阶段(1783~1934 年),从1783 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到1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出台,这一期间美国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第二阶段是多边自由贸易政策阶段(1934~1974 年),1934年的《互惠贸易协定法》成为美国贸易政策史上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美国关税率从此降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也终于在1934 年得以彻底扭转,从此美国走向自由贸易的新时期。第三阶段是多轨制的公平贸易政策阶段(1974 年至今)1974 年至今,美国逐渐从多边自由贸易政策转变为多轨并进的公平贸易政策。1988 年之后多轨制的公平贸易政策体系全面形成。然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经过了4个阶段的演变:封闭条件下对外贸易保护发展战略(1949-1978年)、有限开放条件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战略(1979-1991年)、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992-2002年)和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政策转型(2002年至今)。

从中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的阶段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在贸易政策都经历了进出口从政府管制到逐渐市场化的过程,对进出口的侧重都经历了从限制出口到鼓励出口的趋同过程。但是由于中国的改革阶段整体滞后于美国,所以美国更早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中国到2002才重新了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二)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类型比较

从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来看,国际贸易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虽然中美两国各个阶段实行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但是,从执行的效果看,不外乎以上两种基本类型。并且在各个阶段以上两种基本贸易政策类型是相互结合使用的。

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历程来看,其基本贸易类型虽然总体上是向对外贸易自由化方向演变,但在美国对外贸易活动过程中都实行了宽松程度不同的贸易保护。当经济发展处于劣势时,他们就出现保护倾向,当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或者处于强势时,则大力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其实很早就注重管理贸易的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美国在推动对外贸易时,强化政府干预,在对外政策及实际操作中谋求合作与施加压力并重。这表现在:在外交上软硬兼施;在促成有关多边谈判的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美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双边行动中,注重对外政策措施的主动性、进攻性,尤其是强调报复权的运用;强调扩大外交机构在经济上进行协调和制定规则的职能。

相比美国而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从封闭条件下对外贸易保护发展战略到有限开放条件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战略,然后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最后转变成入世后的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总体上来说,是逐步从贸易保护政策演变为自由贸易政策,但是,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也绝非自由放任,而是有管理、有秩序、制度化的自由贸易。我国实施的有管理的自由贸易也要符合中国国情,使国际竞争限制在中国目前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并与国际市场机制保持有机联系,我们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同时有必要依靠国内立法手段和对外协调机制、关税措施、例外条款和保障条款来管理和调节进口,利用产业政策引导进口的保护机制,保护国内产业,维持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即将贸易的适度保护合法化、制度化。

(三)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具体内容比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 自由贸易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也趋向于更加开放和合作。

中国WTO后,一方面积极履行自己的承诺, 成为一支真正推动WTO价值目标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政策具体如下:其一,采取开放型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态度, 主动融入国际管理贸易的多边协调机制。另一方面, 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法规, 加大管理贸易实施的力度。其二,合理推行出口导向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 提升产品档次, 扩大靠技术含量比重, 增加产品附加值及盈利, 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 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例。其三,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安排。其四,进一步完善我国贸易救济机制, 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立法研究、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 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转变。其次,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具体内容从2006年的《美中贸易关系报告》可以得以体现。这份报告题为《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与加强实施的新阶段》(U.S.-China Trade Relations: Entering a New Phase of Greater Accountability and Enforcement),回顾了二十年来美中贸易关系的发展历程,对美中贸易关系的现状作出了一些基本判断,并且提出了发展美中贸易关系的指导原则。不仅如此,该报告还详细列举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应当采取的具体贸易措施。该报告听取了包括美国国会、中国专家和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在内的多方面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对华贸易政策的六项目标,即参与度、实施与遵守、美国贸易法的执行、进一步市场准入和改革、促进出口、对贸易问题的积极确认与解决等;并推出了十项措施确保这六项目标的实现,具体如下:第一,拓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执行能力。第二,提高USTR获取和应用中国贸易制度信息的能力。第三,推行美国贸易政策并加强对北京的谈判能力。第四,增进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第五,加强和深化亚洲地区经济的参与程度。第六,关注中国各项法规的改革。第六,关注中国各项法规的改革。第八,开展对当前和未来关注领域的双边对话。第九,加强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运作。第十,在对华贸易问题上,USTR要加强与国会的合作。

从上述两国贸易政策可以看出:中美两国贸易政策具体内容在一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例如,两国都采取注重增进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加强和深化地区经济的参与程度,这些体现了当代开放与合作的经济主流,符合时代潮流。

(四) 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趋势比较

自从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和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已经成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构造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持续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在适度内外均衡基础之上高速发展。因此,中国自身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别结构以及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对外贸易政策的未来取向。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向应该是依据WTO的基本原则以及例外条款,以国内经济发展要求为基础,在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上进行完善,倾向于采取开放型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调整了其对外贸易政策和战略。美国开始从自由贸易或贸易自由化倾向逐渐转向“公平贸易”政策的实行。所谓“公平贸易”主要是指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要时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措施以恢复市场的可竞争性。WTO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了美国的这些做法。美国的这些贸易政策将对中国的贸易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应对。

三、美国贸易政策成功经验对我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的多外贸易政策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很多地方还不完善,美国的外贸体制较之我国成熟,我们应该加以借鉴。为此,政府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 完善我国对外贸易体制

外贸政策是外贸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体制改革是基础,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市场经济转轨实现与世界经济转轨。没有这种体制转轨,贸易政策本身永远不可能是有效的。美国的外贸政策之所以能够科学的制定与实施与其完善的外贸体制是分不开的。我国应该引以为鉴。

(二) 提高出口企业竞争力是根本

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成本低,但是,从长远看,这种优势不会长久。所以,中国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出路在于革新技术,注重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

(三) 完善外贸经营的相关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市场行为,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中国贸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WTO 后的相关国际贸易法规,国家在构筑法律框架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立法技巧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

(四) 完善与贸易政策相关的配套改革

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经济政策,政治政策都是分不开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制定和完善外贸政策时候,在必要时候确实需要适当地保护本国产业, 但是,不是说制定了几部法律或法规就可以有效保护了。它需要国家各个部门相互配合, 不仅需要制定法律, 也需要培养人才; 不仅要制定保护性的对外贸易政策, 更需要将它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考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对外贸易政策由于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存有异同。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在其各个历史阶段促进了其国际贸易发展。同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还有待完善。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不断地替调整和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有效地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厚俊.国际贸易新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赵伟.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薛荣久.世界贸易组织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戴桂林、苏萌.中国贸易战略的实施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4).

5.刘似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走向[J].中国国情国力,2004(8).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研究 篇12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现状,原因,利弊,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现状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逆差变为顺差。统计显示:1978-1993年中国的贸易基本是逆差 (进口大于出口) , 自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以后,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变为顺差 (出口大于进口) , 并且顺差额越来越大, 2000年中国贸易顺差为241.1亿美元。加入WTO后,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05年更是超过了千亿美元, 从2005年到2008年, 贸易顺差一直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也达到了2981.3亿美元。虽然2011年1-10月累计差额为1240.3亿美元, 较2010年同期减少15.4%, 但对外贸易顺差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大趋势。

具体而言, 中国的对外贸易差额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贸易顺差在国内各省市的地区分布。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借助着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先行优势, 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 国外贸易伙伴顺差来源地区分布。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数量不断增加, 超过230个, 但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第三, 贸易顺差的商品构成。初级产品总体逆差, 工业制成品是顺差的主要来源。而在工业制成品中, 杂项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占主要部分。第四, 贸易顺差经营主体构成。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是中国主要顺差商品, 尤其是在机电产品方面。第五, 贸易顺差的贸易方式来源分析。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11年10月货物出口总值按贸易方式统计, 一般贸易为742.3亿美元, 加工贸易为718.7亿美元, 其他贸易为113.9亿美元, 加工贸易长期占据着中国的半壁江山。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二、中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原因

面对常年的对中国贸易的巨额赤字, 美国从2005年开始将汇率与贸易逆差挂钩, 认为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人民币汇率, 导致人民币对美元低估, 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非自然的竞争力。然而, 自2005年7月以来, 中国政府进行了人民币汇率改革, 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由2005年的8.19上升到2012年1月2日的6.29, 人民币汇率升值了30%左右。但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此而减少, 相反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此,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 由于中国贸易特点产生的对外贸易顺差

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中国以劳动力优势参与产品中间环节的生产, 贸易模式上表现为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越多, 境内创造的“附加值”越多, 创造出来的“顺差”就会越多。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来获得贸易顺差的, 很多重污染的加工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 造成了国内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 而且这种贸易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的冲击,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 多年来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的封锁

由于中国急需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限制中国的发展, 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阻, 也促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三) “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虽然中国外贸方针一直表述为“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 但实际上, 在“十二五”之前, 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层面, 均将扩大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并积极的引进外资, 2011年10月货物进出口按企业性质统计, 国有企业的出口总值为209.3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为846.3亿美元, 其他企业为519.3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半壁江山。

(四) 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性

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份额越来越大, 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 这种依赖并没有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而减弱。目前, 中国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从短期看, 国际市场采购商在没有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者之前, 只能从中国采购。

(五) 配额限制取消导致纺织产品出口激增

2005年1月1日, 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整个2005年, 中国纺织品出口创汇1150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 顺差超过了900亿美元。2011年1-10月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为2057.8亿美元, 同比增长20%以上。

三、贸易顺差的利弊分析

贸易顺差虽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但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 环境污染

中国的顺差商品主要来自工业制品, 尤其是杂项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以及矿冶产品, 大多来自污染密集型产业。

(二) 经济结构失衡 (包括地区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

由于顺差的国内来源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加剧了中部、西部地区生产因素被挤占的程度, 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失衡。同时, 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促使生产要素向第二产业集聚,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之间的失衡逐渐扩大。

(三) 对国际生产的高度依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都在60%以上, 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前三个季度广东倒闭的企业超过了50 000家, 加上大量外资撤离、裁员, 着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

(四) 汇率升值压力

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导致外汇储备不断上升, 高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国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而且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执行困难, 存款准备金率更是一度上调至21.5%。

(五) 中国与欧美等地的贸易顺差来源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盟, 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 欧美各国普遍存在着经济衰退、失业率增高、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 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特保措施调查、美国337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也越来越多。据商务部统计, 自加入WTO至2010年底, 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 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

四、中国贸易顺差的对策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 日本开始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 美日贸易纠纷从此不断, 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20多年的资产泡沫风险和经济衰退。2011年10月11日,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将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 中国对美的出口产品面临着27.5%惩罚性关税制裁。因此, 如何平衡中国对外 (尤其是对美国) 的贸易差额、改善中国的贸易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 应做到以下几点来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 积极扩大内需

合理调整国内收入分配, 在全国范围内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同时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鼓励居民投资和消费, 以内需拉动进口, 大力发展国内市场, 使国民经济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依赖型”, 促进中国贸易的平衡发展。

(二)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 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 高耗能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加重中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因此应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比重,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三) 扩大进口

中国企业进口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 主要是发达国家淘汰的或即将淘汰的机器设备。目前, 还有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高新技术及产品方面对中国有严格的限制。所以,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在这方面谈判的力度, 多进口一些高新技术和产品以促进进口结构的优化, 缓解顺差额上升过快的压力, 平衡进出口。

(四) 完善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政府有必要以“市场主导, 适度出口”的外贸战略代替“奖出限入”的政策, 尽量加快开放国内市场, 同时, 逐渐取消出口创汇为原则的政策, 取消税收优惠、银行贷款优惠等优惠政策, 遏制出口企业以低价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为, 以降低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与摩擦。

(五) 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 这需要国家妥善处理好摩擦。首先, 要贯彻出口多元化战略, 加大对非洲、新型经济体和资源型国家的进口力度, 同时, 通过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对话, 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以保证中国的经济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超, 杨明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8 (15) .

[2]张家胜, 祁春节.中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8) .

[3]张旭宏, 庞景.中国贸易顺差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08 (2) .

上一篇:汽轮发电机机座下一篇:现代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