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学现象(通用15篇)
有趣的心理学现象 篇1
心理学上的应用型规律
1,人类内心总是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情或趋向性。例如:爱恨,坚强和软弱。2,固执与暴怒源于自卑。
3,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自卑,一旦被人指出自卑就会变得更加固执与不可理喻。4,对父自卑感:对于年长男性长辈即想反抗,又想被对方承认的感情。5,对母自卑感:对女性即想被包容,又怕被束缚的感情。
6,救世主式自卑感:因为自己想要被拯救所以要拯救别人。或者,通过帮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优势感。7,该隐式自卑感:兄弟竞争与嫉妒混杂的心理,想要独占父母、老师和上司宠爱的心理。表现就是诋毁对方的优势。
8,投射: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完全相对的个性,其中被我们压抑排斥着的个性就是阴影。我们在别人的身上发现自己的“阴影”就会排斥这个人。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地不喜欢一个人,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阴影,而与对方无关。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面具。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他人和世界,并希望不断将现实向理想靠近。11,分别让穷人和富人意外获得1英镑,穷人兴高采烈,富人感觉无所谓。12,巴甫洛夫的狗:狗,铃声,食物。利用条件反射创造非条件反射。
圆时给食物,椭圆时给电击。然后让圆越来越像椭圆,椭圆越来越像圆,直到临界值时,狗疯了。13,印刻效应:“第一次、第一个”的价值。动物出生后的本能是将活动的物体当作父母。将刚出生的小老虎由母狗喂养,小老虎会将母狗当作自己的母亲。待人做事,第一次会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14,镜子效应:人们打扮自己,修饰自己,并不是为了自我悦纳,而是做给别人看。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15,囚徒困境:
16,屈从多数:在坚持正确和不愿与人唱反调的愿望之间,人们大多选择屈从多数。真正原因是屈从于实际或想象中的压力。
17,得寸进尺:人们帮助较小请求人的原因是:自己将自己看做是乐善好施的人。而这种自我感觉会激励他去帮组更多有需求的人。一些金融机构利用这一点,第一次求取一丢丢,而后不断增大份额,最后彻底套牢。
18,内心标签:人们对世界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一旦某人被认定具有某种行为特征,那么,在人们眼中,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这种特征。医生一旦认为某人是病人,那么,这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具有病态“按时作息”变成了“嗜睡”,发脾气变成了“癫痴”。疑人偷斧,正是。
有趣的心理学现象 篇2
一、一些词加“子”辈分发生◎变化◎
如:娘 (母亲) ———娘子 (妻◎子) ◎◎
大姑 (父亲的姐姐) ———大姑◎子 (丈夫的姐姐) ◎
小姑 (父亲的妹妹) ———小姑◎子 (丈夫的妹妹) ◎
大伯 (父亲的哥哥) ———大伯◎◎子 (丈夫的哥哥) ◎
小叔 (父亲的弟弟) ———小叔◎子 (丈夫的弟弟) ◎
大舅 (母亲的哥哥) ———大舅◎◎子 (妻子的哥哥)
小舅 (母亲的弟弟) ———小舅子 (妻子的弟弟)
大姨 (母亲的姐姐) ———大姨子 (妻子的姐姐)
小姨 (母亲的妹妹) ———小姨子 (妻子的妹妹)
很明显, 上面的例子中破折号前的辈分高于后面的辈分。
二、一些词加“子”意义范围缩小
如:枪———枪子 (子弹)
鸡———鸡子 (鸡蛋)
瓜———瓜子 (瓜的种子)
以上几例, 破折号前后的词呈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后面的只是前面的一部分。
三、一些词加“子”意义转移
如:电 (重要能源) ———电子 (构成原子的粒子之一)
新房 (新婚夫妇的卧室) ———新房子 (刚建成的房子)
四、一些词后加“子”感情有一定变化
如:儿———儿子
妻———妻子
嫂———嫂子
妹———妹子
单从意义上来说, 两者并没有多大变化, 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后者比前者感情较深, 听来更显得亲切。
五、一些词加“子”意义不变但用法不同
如:钉———钉子
桌———桌子
杯———杯子
豆———豆子
前者可以受形容词或名词修饰, 而后者则不能, 我们可以说“铁钉、方桌、酒杯、黄豆”, 但一般不说“铁钉子、方桌子、酒杯子、黄豆子”;后者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 而前者则不能, 我们可以说“一枚钉子、一张桌子、一个杯子、一筐豆子”, 但一般不说“一枚钉、一张桌、一个杯、一筐豆”。
六、“子”在同一词中读音不同, 意义不同。
如:孙子 (zǐ) (表示尊称) ———孙子 (zi) (儿子的儿子)
老子 (zǐ) (表示尊称) ———老子 (zi) (父亲或男性自称)
小子 (zǐ) (年幼的人) ———小子 (zi) (男孩子, 有时含轻蔑意)
七、一些词加“子”词性发生改变
如:梳 (动词) ———梳子 (名词)
塞 (动词) ———塞子 (名词)
矮 (形容词) ———矮子 (名词)
男 (形容词) ———男子 (名词)
女 (形容词) ———女子 (名词)
麻 (形容词) ———麻子 (名词)
胖 (形容词) ———胖子 (名词)
瘦 (形容词) ———瘦子 (名词)
八、“子”词序颠倒意义不同
如:孙子 (儿子的儿子) ———子孙 (儿子和孙子, 泛指后代)
女子 (女性的人) ———子女 (儿子和女儿)
子弟 (弟子、儿子、侄子等) ———弟子 (学生、徒弟)
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 篇3
常言道,“箩里选瓜,越拣越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对电脑程序提供的250道题进行回答,并计算其累积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这说明,选择时,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决定。
二、女人为什么爱挽男人的手呢?
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
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于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子较重感情,思考问题也是凭感觉的,而且她们的感官比男性更敏锐,尤其是触觉。所以,女人更习惯于用触觉的感受来替代语言的表达。人们在和女友约会时,不仅要用耳朵听她说些什么,还要用眼睛看她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洞察到她心里的真实意图。
三、为什么跟着唱?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識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
有趣的现象 篇4
我顿时吃了一惊:“家里不是好好的吗?是不是灯泡漏电啦?”
请猜一猜:这是为什么?
原来:人们在冬天脱毛衣时,由于衣服之间摩擦,就会产生正电荷,集中在手指尖上;头发上一般都有负电荷。当正电荷与负电荷相遇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这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摩擦会产生静电。
为了证明这个原理,我特意做了试验:用透明塑料笔摩擦我的头发,再撕碎一些纸屑,然后用笔尖去接触纸屑,结果,笔尖就吸住了纸屑。
接着,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用妈妈冬天时用的羊毛披巾,来摩擦喜力啤酒瓶子的瓶口,再撕一些碎纸屑,然后用摩擦后的啤酒瓶口,去接触纸屑,结果,啤酒瓶口吸住了纸屑。
静电荷多集中在物体的尖端部分或曲线体的表面。
我由这个现象联想到,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我认真地读了《我是实验王5 电流与磁力》: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在磁场中,在封闭的导体内,金属――或铁、或金、或银、或铜、或铝、或铅做切割磁力线运动,封闭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我很想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做这个实验,但是不能。我们班同学陈曦的爸爸是物理老师。我曾跟他说,找他爸爸去做这个实验。但是,陈曦说他爸爸没有时间。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篇5
导入:童年是美好的。人们在童年时代,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把自己在大自然或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中心: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我得到什么启发,我获得哪些知识等
写作要求:
一、要突出“趣”。
二、要写出发现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要写清楚。
三、注意段落结构
习作指导:
1、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现象
2、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3、围绕中心,详略得当。提纲:
1、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写清自自己观察经过。
3、写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上网、看书、实验)。
4、总结谈谈自己感受(大自然奇妙、认真观察做有心人)。好句好段:
1、我的新发现,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让我了解到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够的,还要多查阅书籍.3、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勤于动脑,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多的秘密。
4、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出许多有趣的现象。
5、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真多啊!今后,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并寻找到答案。
6、我太高兴了,原来我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了今后我要多看书,多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揭开更多的奥秘。
7、大自然使我们的启迪,也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聪明才智和想象的空间。
8、从这里我知道,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去探索,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结尾:
1、这次的观察使我意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奇花异草,只要仔细观察,多查阅有帮助的资料,就一定能明白这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在这条科学道路上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探索与追求吧!
2、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勇于尝试,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我发现的有趣现象 在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纸可以当作锅烧水。我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荒唐:纸怎么可能当锅呢?水还没热,纸不就先被烧了吗?可老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像骗我们。于是我放学回家就做实验,想证实一下结果。
我到煤房找来了一根铁丝,用夹钳把铁丝夹成了一个小架子,然后找来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水盆”,装满水,放在架子上,再找来一支蜡烛,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我点燃了蜡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被熏黑了。又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再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一一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检査了几次,纸还是没破!这次实验的成功使我的好奇心更旺盛了,这是什么原因?纸为什么不会破?我决定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来到学校图书馆査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温度在作怪!因为纸燃烧噐要的温度是130度,而水只要100度,所所以热量全被水吸光了纸当然就烧不起来了!这次实验证实了:一些你看来很奇怪的事,只要努力寻求答案,就会觉得并不奇怪!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打乒乓球时会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然后就会把坏的乒乓球给扔掉。其实千万不要扔了,球还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
星期天早上,我和和晋龙做了个实验把乒兵球给弄扁了。然后晋龙准备了盆热水,这盆热水在九十度左右,再把扁了的乒乓球放进去,看一看乒乓球会不会恢复原样?看到它渐渐的鼓了起来,空气遇到冷就会凝结,凝结后就会稍微变小,物体也会随着变小。”我和和晋龙认真观察一下,乒乓球果然在冷水中变小了。爸爸还告诉我们这个热胀冷缩的有趣现象,不光是让乒兵球变鼓,变小而已,如果热一冷,还会有更大的威力呢!
看,这就是生活中一个有趣现象,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究,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猫的眼睛
今天我在家里观察小猫。当我靠近小猫仔细观察时,忽然发现小猫的眼睛是椭圆的。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以前总是以为猫的眼睛是圆的,今天却发现猫的眼睛在白天是楠圆的。我忽然然想到:猫的眼睛在夜里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我就一直等呀等,到了晚上我把家里的灯关上再一看,我吓得“啊”地叫了起来,原来小猫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像个小皮球,还发着绿光,看上去真像一只狼。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猫适合在夜间活动,白天光线强,照得猫的眼睛睁不开;夜里没有光线,所以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作文 篇6
生活中的很多有趣的现象 。我写的是电现象,电的现象有很多种,比如:用塑料尺子或笔套,在头发上反复摩擦几下后,靠近纸屑,纸屑靠近,纸屑 就会被塑料尺子给“吸” 住 。
我在网上看到这些资料后,塑料尺子能把纸屑吸住。我有点好奇,我马上就开始做这个实念了,果然就像电脑上说的一模一样,尺子真 的把纸屑给吸住了。我很好奇的问爸爸。我爸爸说:这种就叫摩擦起点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比如;我们家用的梳子和我们原来秋天穿的 秋衣,这些都属于因为摩擦两个物体产生的起电现象 ,就是我们说的摩擦起电。
我现在知道这个原理了,我长大要这个原理做我想做的事。
大学生“炫苦”现象的心理学归因 篇7
“炫苦”这个词语的最早出现是由一个展示自己吃苦的经历, 曝光自己的“艰苦生活”用来励志的留学生引起的。通过本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观察来看, 有较多学生, 尤其是通过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 存在着在QQ、微信、微博等网络上展示自身受到的辛苦遭遇的状况。人的每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炫苦”这种行为的出现反常于中国人以往的行为模式, 一改先前的“要面子”的特点, 有着复杂的原因。找到“炫苦”群体这种异常行为的原因, 对于从根本上帮助这个群体摆脱困境有关键作用。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分析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从而做出判断, 为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社会心理学把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 进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称作归因。本文尝试对大学生中“炫苦”现象出现的心理学原因做归因分析。
二“炫苦”现象的心理学归因
1. 非常规的印象管理
现在的社会越发地复杂, 人们的某些行为更是越来越让人费解, 大学生作为身处相对简单的社会环境中的群体, 其行为中的典型群体行为症候群更值得关注。正常情况下, 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总是选择适合环境的衣着打扮和言语举止, 目的是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这是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则。这种在社会交往中有意识地管理自己, 来控制和影响他们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作印象管理与控制。正是因为印象管理的存在, 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才有章可循, 才不至于太唐突。
再加上中国人有注重“脸面”文化的特点, 容易产生过度的耻辱感、羞愧感和社会焦虑。所以中国人习惯于遮掩自己贫穷、劣势的一面, 否则就失了尊严、丢了面子。当然, 在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群体中, 显露出自身劣势的一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面向普通大众炫耀自己的“苦”, 对于中国人来说, 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显现出自己可能给人留下负面印象的方面都属于非常规的印象管理。
2. 社会舆论的偏向
在“炫苦”行为发生之前, 不论他们对自身行为结局的哪种预测, 都少不了感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 这种情形在朋辈影响较大的高校中更加明显。社会舆论是社会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组织活动施加精神影响的手段, 是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 对群体行为起着调剂、教育和管理的功能。社会舆论也是对人们的个性、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耻辱心等施加强有力的心理影响的手段。社会舆论以大家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原则为基础, 自愿维护社会生活中风俗习惯和传统的人, 就能获得社会舆论权威的维护。社会舆论伴随着“炫苦”现象的发生而开始, 部分学生的此种行为引起了周围师生对这种行为的议论, 议论中还夹杂着种种情绪表现。对于周围学生发生的炫耀困苦、艰难遭遇, 甚至极端的因穷困而丢弃尊严等行为, 学校师生对此现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会认为他们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令人感觉羞辱, 但大部分人则会认为他们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这样使他们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偏向, 减轻了他们的羞耻感。
社会文化促使社会人的情绪在特定的情境中, 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适当地予以表达。对于“炫苦”群体来说, 他们在行动之前一定也预想过自己的行为将面临的评价和回应, 他们应该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暴露自身的苦难和无助, 在生存需要满足不了的情况下, 就不会去追求自尊和尊重的需要。
3. 对无助境遇的对抗
社会心理学中的对抗理论认为, 人们试图保护和维持完成某些行为的自由, 特别是与一个人生存有关的行为, 因为这些行为是以个体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的。“炫苦”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抗的动机, 对经济困难家庭出身的对抗, 对生活中压力的对抗, 甚至对命运的对抗等。在心理学理论中来讲, 服从群体或者从众行为, 对于个体来说是种安全的选择, 脱离群体或违背群体就要冒一定的风险, 但当个体受到的环境压力和生活影响时, 这部分群体也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引起大众的注意, 以达到让更多人认识他们, 了解他们苦难的目的, “炫苦”行为就是其中之一。“炫苦”学生在用大家不敢或不愿做的行为来警醒朋辈群体, 释放自身压力并引起同类人的共鸣。
4. 退行型防御机制的启动
弗洛伊德认为健全的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他将人潜在的自我即本我看作是先天恶的, 是一种趋向于使人走向对抗而不是合作的力量。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 本我始终是无意识的。自我是永久存在的, 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代表理性和机智, 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 它按照现实原则来监督本我的动静, 给予适当满足。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 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 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 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 (罪恶感) 。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的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 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 可能是由防御机制中人格的退行引起的。人格的退行, 表现为超我对自我的约束力下降, 最终造成理性或理智对本我实现方式约束的失效, 以至于使人的行为呈现出孩提时本能化的特征。孩提时, 哭闹等方式能够引起父母的注意, 需要得到满足, 发生人格退行的群体模仿幼年时候需求得到满足的方法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炫苦”群体将自身的经历向大众展现, 获得自身压力的释放, 行为过激时采取各类哗众的方式, 丧失了正常人应有的理性和认知, 情形如同本我挣脱了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而出现了人格的退行。同时这种极端的反常行为亦能使观众对他们的态度由无视、冷落变为留意、分析、理解, 最终获得帮助以解决自身的问题。
5. 对自身挫折感的发泄
苦难、困难、艰苦境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挫折, 在思想不成熟的在校大学生中尤为明显。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心理学中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类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 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碰到了困难, 遇到了障碍, 就产生了挫折, 挫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 “炫苦”行为就属于这部分学生群体对自身挫折感的宣泄。当个体在遭受严重挫折后, 个人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愤懑等, 挫折会使人产生反常行为。与上述的退行机制相对的是挫折—攻击假说, 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像社会上存在的裸走、闹事一类“炫苦”行为可以被定性为威胁社会治安的攻击行为, 目的行为的受阻引起挫折感, 挫折感引起的攻击行为指向阻碍其目标的人或者其他对象, 指望通过这种攻击行为获得困难的解决。遭受苦难折磨的群体, 在挫折和压力下, 会使身心产生不同的病变, 如果主体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或意志品质, 很难以用理性反思的态度对自己遭受的苦难寻找解决的途径, 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抑郁, 一蹶不振, 甚至诱发神经性疾病。“炫苦”也是一种对挫折感的宣泄, 炫耀不是他们的目的, 只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工具, 或者是一种宣泄愤懑情绪的一种途径。积极励志的“炫苦”群体通过炫耀获得了关注, 例如:某学生在自己的网络空间晒出每天打工时数和手上因工作受的伤, 在同学、朋友们不同的评论声中, 他们的挫败感可能会因为利于他的那些评论而减少或转换成奋发的动力。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同情弱者的心理, “炫苦”者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获得自己的强大后盾, 作为支撑自己和反抗阻碍他们达到目标的人的工具, 最终在外界的支持下摆脱苦难, 获得额外的收获。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炫苦”行为, 这些行为有着不同的行为背景, 不管何种“炫苦”行为, “炫苦”不是他们的目的, 只是达到自身目的的一种工具, 作为辅导员老师, 了解具体行为的根本问题是帮助这部分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或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本文对大学生“炫苦”这种行为方式的心理学归因, 为学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以期帮助同仁们迅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类似问题。
摘要:本文所定义的“炫苦”现象是指行为者为了自我励志或利用极端的炫耀行为来获得帮助以摆脱苦难境遇而产生的异常现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对此类问题的专业化思考和危机预警。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群体中“炫苦”行为产生的影响, 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该行为, 得出非常规的印象管理、社会舆论的偏向、对无助境遇的对抗、退行型防御机制的启动、对自身挫折感的发泄等原因, 为调控“炫苦”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和有效开展辅导员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炫苦”,思想教育,心理学,归因
参考文献
[1]司汉武.心理与临界[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2]龙菲.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探析[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Z3)
[3]杨景生.生存压力之下的精神坍塌——评当代心理问题小说《无巢》《今夜去裸奔》[J].小说评论, 2008 (4)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篇8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有高级的生物钟,那么,人体的生物钟在哪里呢?古代人们误以为日出日落通过眼睛将光线传送到大脑内的“生物钟”来控制睡眠。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两个大脑半球的下面、间脑中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南睡眠中枢加上松果体组成)。它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生物钟”现象与松果体生产的睡眠信使melatonin(褪黑素,缩写MT)浓度曲线密切相关。MT必须在“光相”转为“暗相”时才能产生。实验证明MT是调理生物钟的一把钥匙。
众所周知婴儿刚出生时没有视力,也没有规律的夜间睡眠。以后逐渐有了视力,松果体开始分泌MT。在光照下,松果体停止分泌:在熄灯后,松果体启动分泌。6个月以后,MT的分泌产量逐渐上升,到了2.5岁时,产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松果体分泌MT产量的高峰到了青春期开始下降,到了30多岁时下降到高峰期的一半左右。到了更年期,MT产量因人而异,但是下降是必然趋势,睡眠时间也会因此而缩短,甚至有人随年龄增大而失眠,俗话说“人生前30年睡不够,后30年睡不着”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很多朋友睡眠质量低,甚至出现严重睡眠障碍,这与松果体MT分泌不足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体外补充MT,来调节人体生物钟的昼夜节律,对于管理睡眠,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是,很多人在服用MT后却并未感到睡眠改善,这是因为,口服MT经肠胃吸收后,进入肝脏后立即分解失效,以致达到脑中MT量极少,不能有效促进睡眠。因此体外补充MT,应选用MT舌下含化剂型(睡眠康宁含片):这种特制剂型是根据仿生学原理,使MT经舌下黏膜吸收,经过淋巴进入上腔静脉直达心脏。补充的MT能够100%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在10分钟内迅速地作用于脑中,对于失眠者有很大的帮助。
睡眠康宁含片答读者问
问:睡眠一直不好,而且越来越严重。又不想去医院,不想吃安眠药,用睡眠康宁含片可以吗?
浙江杭州 颜女士
答:睡眠康宁含片能通过调理生物钟增强睡眠,对各类失眠状况效果都很好。因为,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经过卫生部批准的MT含化剂型,通过舌下速效含化方法。从体外补充MT,剂量小,吸收快,效果好,调整人体生物钟紊乱,使人甜蜜入睡。
问:睡眠康宁含片为什么要舌下含化?
江苏南京刘女士
答:舌下速效含化是一种重要的用药方法,它的目的是使药物直接到达心脏,而不先经过肠胃道,不先被肝脏分解。它一方面能保持药物100%吸收。一方面可以快速起效。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作文 篇9
让我来告诉你:
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公家玩,在院子里正好发现蚂蚁们正在忙碌地搬东西,我很好奇,于是就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它们都把东西往高处搬,我不明白为什么,就跑去问外公这是为什么?外公告诉了我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听后糊涂了,因为天上的太阳大大的呀,一点儿也没有要下雨的样子呀。可是不一会儿,天空中就开始乌云密布了,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了。难道蚂蚁是神仙吗?它怎么会知道要下雨呢?我带着疑问上网查了查。原来蚂蚁搬家有三个原因呢:第一,因为下雨之前空气会很低闷的,蚂蚁的窝如果建低了,里面的空气就不够所有的蚂蚁呼吸了,还有它们怕水,所以要搬家。第二,因为它们的食物没有了,需要重新找吃的,所以要搬家。第三,如果它们受到比它们更强大的蚁群攻击,打不过的话也要搬家。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谚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某件事而得出的结果,所以说,不能小看了谚语,而是要多听听老人说的,多了解了解,这样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文 篇10
一次,我和妈妈包抄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用筷子沾水时,筷子忽然在水中变弯了,准确地说,它折断了。我可不敢大意,看都不看就急急忙忙地冲进厨房换了根新筷子,“这下不会断了”。我心里暗自得意,为刚才的举动感到骄傲。不对呀,怎么又断了?不敢多想,我又冲进厨房换了根筷子。呀!又断了!一根,两根,三根,四根,根根都断了。我顿时惊慌起来:“妈妈,咱们家着魔啦!筷子一进水就断啦!”我惊慌失措地说到。“嘿,真是乱弹琴,翻翻百科全书,查查是怎么回事。”妈妈一脸好笑地说。
通过查阅百科全书,原来我家没有着魔。只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人类对光的折射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出光发生折射时遵循的基本规律------光的折射定律。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律是:第一,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第二,光从光速较大的介质斜入光速较小的介质时,折射光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有趣的心理词条 篇11
“上班恐惧症”是节假日结束时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与节日心理失调症正好相反,人们在假期中暂时告别繁忙的工作,身心充分放松,然而假期过完,上班又会陷入快速忙碌的节奏。我们的心理并不能很快就适应过来,于是会显得烦躁不安,无心工作,甚至失眠、胃口不佳。预防这种症状的方法,就是提前一天结束大型的激烈的娱乐活动,能让自己平静的休息一天,做好心理上恢复快节奏的准备。这样就能够缓解对上班的恐惧和厌烦。
【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事件”指一个人以往经历的一些事情没有得到好的解决,会在未来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诱发出来,于是产生一些不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比如小时候养狗,和小狗感情很好,却因为上学,父母把狗送走。这样的人就会很容易对小动物产生感情,甚至在年纪很大时,还会不断的捡流浪狗回来养,这就是未完成事件的作用。我们曾经未做完的那些事,早晚还是要完成,这是我们自我治疗的一个自然规律。
【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个人对活动的结果而非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觉某些工作枯燥无味,但是完成那些工作后能够得到的报酬却十分吸引我们,这就是对工作的结果——报酬——所产生的间接兴趣。
【预先假设】
“预先假设”指在求证前就预先假定一些现象是存在或正确的,例如女孩追问自己的男友“你和那个女生一起出去的时候有没有手牵手?”这个问题看似是在追问有没有进一步的亲密接触,但事实上却在一开始就已经立下了一个大前提,即男友肯定和别的女生一起出去了。
【感觉的对比效应】
“感觉的对比效应”说的是,相反属性的两个对象并排在一起时,往往导致感觉上的差异加大,黑色的布和白色的布并排挂在一起的时候会让人感觉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同样的,体型瘦小的人和体型壮硕的人站在一起时也会让人感觉他们之间的体型差异比实际的差异更夸张。
【理想化偏见】
“理想化偏见”,是指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个心理现象,指我们总认为别人更倒霉一些,那种糟糕的后果只会出现在别人身上,就算是一件容易出问题的事,我也是特例。比如明知喝完酒开车,会出现危险却还是抱着“我哪会这么倒霉”的侥幸心态上路;以及有些少女明知对方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却仍然坚信“他对我一定是真心的”,都是因为此种心理现象的影响。
【广告模特负效果】
“广告模特负效果”是广告心理学中的一个定义,主要指当广告模特本身的特性与广告内容无关联或关联很弱时,人们的注意力会由产品和品牌转移向广告模特,因而无法起到预期效果的一种现象。就像某总是请足球明星做代言的润喉产品,观众在观看时就会常常疑惑于“踢足球的和保护嗓子有什么关系”,而无法轻易联想到该产品的疗效等等应该关注的方面。
【阿斯伯内多效应】
凡看过油画的人大多都会有这种体会,那就是站得离画布越近越难以看清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反而是后退几步,站得远一些后才能够看清画的内容,这种离画面较远图像反而才能看得清晰的现象,就被称为“阿斯伯内多效应”。联系到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事就是这样,往往要后退一步、跳出圈外才能发觉自己从前的执着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走向偏执的极端,而选择卡在原处只会被自己的偏激迷住了眼睛,看不清事实,也看不到其他解决的方法。
【史华兹论断】
“史华兹论断”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史华兹提出的,指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但如果你能从坏中看出好,反而会变成好事。例如,我们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熟悉,总是犯错误,但只要从中看到,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我们就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努力的总结经验,在错误中学习,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又称为矛盾选择定律,意思是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却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而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该定律的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套裁效应】
“套裁效应”是指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在一块布料上作合理的安排,尽量减少废料。深层含义是,我们做事要有全局观念,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如果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往往就会导致事倍功半,出现问题。例如,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交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很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这是运用套裁效应的有名例子,最佳的方案是: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自己则留下来陪梦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车。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源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脚,则它的嘴巴便会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便陷得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惟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我们做事都有侥幸心理,但是当我们明知犯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无谓的坚持,继续下去只会让我们失去的更多。及时停止,总结经验,才能东山再起。
【亲吻效应】
“亲吻效应”指相爱的异性之间,一旦有了亲吻行为,很容易发展到性交行为的现象。但这也不绝对,而是和人们对待感情的保守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美国人较开放,相爱后很快就会接吻,但到性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英国人就相对保守很多,相爱到接吻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接吻之后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一个美国男孩和英国女孩谈恋爱,女孩会感到很惊奇,怎么这么快就亲吻了,因为这跳过许多传统程序,但自己既然把最美好的初吻给了他,也就半推半就地与他性交了,心里却感到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那个美国男孩则不理解这一点,反而以为这个英国姑娘太轻浮,这么容易便上了床,因为美国人亲吻到性交还隔25个程序呢! 而中国的习惯比英国还要保守,所以亲吻效应就显得更为突出。
【3对1规律】
“3对1规律”指在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而能够引发对方求同行为的人数至少是3-4人,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个人意见一致,这是剩下的那个人求同率最高。但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谈判或对方人数也较多时很难发挥作用,因为这是典型的“以多胜少”的劝说方式。在麻将桌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二人,三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莱斯托夫效应】
“莱斯托夫效应”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此种现象,被莱斯托夫在1933年所证实,故以此命名。莱斯托夫效应的最明显例子是: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依次被介绍与来宾握手时,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例如:在来宾中有一位身高两米以上的人,他就会给人以突出印象,故而他的名字也容易记忆。正因如此,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在服装上力求表现新颖,就是在言行上刻意表现突出,以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是精神分析中的一个词汇。它指我们用来替代抚养者的一样具有象征性的物体或行为。我们都看过二三岁的孩子,走到哪都要抱个娃娃;史努比动画里有个莱纳斯,总是抱着一条蓝被子……在这里娃娃和蓝被子都是“过渡性个体”,它们的存在可以给我们提供安全感,让我们觉得亲近的人在身边,也是一种情感的习惯。
【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名词。它指成人会像儿童依恋抚养者一样,依恋伴侣。另一方是否在身边和能否响应自己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安全感。这种依恋是心理性的,但通过我们的行为表达出来,比如,你是否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是不是会有亲密的肢体接触,是不是当不能靠近另一方时就会感到不安等等。
【心理成本】
“心理成本”指某时某地,你要做一件事时所需要耗费的心理能量。比如对于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临时的抽查考试,可能只是紧张一下子,所耗费的心理成本并不高;但对于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说,就可能会很慌乱,相应的心理成本就高。再比如对于一个外向的人来说,与陌生人打交道所耗费的心理成本很低,但对内向的人,或许他的行为应对很得体,甚至比外向人交际得还好,但心理成本耗竭的却很高。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评价做一件事的成本,不仅要看精力、时间和物质的投入,还要算上我们的“心理成本”。
【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用词。它指一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特别是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心理品质”最容易被考查出来,有的人在突发状况下还能保持记忆、注意力和性格情绪的稳定,但有的人一下子性情大变——这就是心理品质的差异。
【心理裸体】
“心理裸体”,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故意暴露自己的隐私,以满足别人的猎奇心理。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心理裸体”爱好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秘密藏多了,就会产生压抑感,让人极为需要旁人的关注,所以很多人用心理裸体的方法,来寻求安慰。
【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想和其他人亲近,建立友好关系,寻找归属感和亲密他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亲和动机”高的人,往往会主动参与社交,在意人际关系,并且尽量与人为善;而”亲和动机”低的人,会喜欢独处,和固定的人交往,防御陌生人。“亲和动机”让我们和重要他人们在一起,也促进了我们的社会化。
【权利动机】
“权利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想要控制他人、事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变得重要的内心动机。一个“权利动机”高的人,会很爱发表观点,尤其是评价性的观点,在很多场合都会把握控制权。一个“权利动机”低的人,会比较远离责任,也不愿影响别人,选择中有很多被动性。有一些研究表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都是“权利动机”高的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格心理学用语。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三大动机之一。指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内心需要。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会给自己一些略高一些的要求,比如60分就算合格的考试,“成就动机”高的学生,会给自己定80分为合格线。“成就动机”是一个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女性特质】
浅谈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成因 篇12
关键词:厌学,心理成因
很多的老师有个感觉, 在工作岗位待久了, 就会觉得现在的学生不比从前, 好象越来越难教, 学生越来越厌学了。这样的难, 有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有的是学生和老师相处的方式……厌学的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成因呢?我试图做以下探讨!
一、学生身心中美好特质的过早断裂
每一个孩子本是个天使, 而孩提时代本是人生中最纯洁最天真的时光。他们应该是将人性的真善美保存最完好的人, 诸如诚实, 善良, 正直, 友爱的特质, 诸如相信好人有好报, 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相信光明必定战胜黑暗, 相信老师是高尚的……可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世风在变, 家长在变, 教育在变, 那些本应在人生少年时代好好储存的美好东西却渐渐流失, 让孩子们过早的告别了童话, 见证了现实的狰狞。那些无比相信的美好, 在心里如流沙一般缓缓泄去了。比如在路上看见老人摔倒不敢扶, 怕讹诈;看见小偷偷东西不敢声张, 怕报复;看见有人乞讨, 怕是行骗;看见陌生人搭讪, 怕图谋不轨……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而身边真实案例的上演更是胜于一切教化, 它们落在学生心理的效果远胜于课堂上的虚弱说教。
除此以外, 社会也没有为少年建立一个净化的世界, 诸如网络世界的无线畅游。无数学生的身心沉浸其中, 消耗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 更是那些美好特质。他们在那个虚拟的世界, 浸泡的大多是一些关于暴力, 色情等负面的东西。身心的正能量还微乎其微, 哪经得起如此负能量的冲击。一新闻报道过, 一个人因玩游戏时间过长, 在网吧身亡。当警察调查此事时, 网吧里的孩子竟然无动于衷地继续在玩……对生命的漠视到达让人发指的程度!
同时, 在家庭环境中, 家长的素质更有待提高。很多的家长, 为了生计, 他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但是, 他们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气却无可阻拦地传递到孩子身上。比如有什么河南帮, 安徽帮, 只要学生之间有什么小矛盾, 家长立刻带人来解决……同时, 他们对孩子比较淡漠粗暴, 无暇也无心情去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乃至身心方面的安慰。这就造成了孩子无爱的身心。教育家多蒙茜洛诺尔特曾说:爱, 是生命的润滑剂, 缺少了它, 一切都是干瘪生硬, 可以瞬息破碎。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
而学校环境中, 学生又看到了什么呢?有些老师搞有偿家教, 有些老师为了分数的不择手段……学生如何还能相信老师的纯洁高尚?还能如何去喜欢一个老师?更如何去爱上学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如果学校的管理跟不上, 没有规章制度可以依傍, 没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跟进, 那么缺少自控, 身心偏离的学生从什么地方得以纠正, 得以支撑呢?
我挺喜欢很多封闭式管理的校园模式, 其实, 它真正是为建立一个相对纯洁的校园环境, 不接触太多社会的负面信息, 不沾染太多不良家长的习气, 让孩子在暂时的桃花源中建立好一个稳固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只有当少年心里的美好, 积累得足够丰厚, 才能促成一个健康的生命, 也才能滋养日后的生命, 让他强韧, 让他良善。让他在日后的残酷现实前保留一点美好的情怀, 不被完全摧毁。
总之, 这个时代的少年, 恰恰是少了些淳朴, 少了些心底的相信, 少了些善良, 少了些人性的基石, 没有支撑的动力, 厌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学生的学和社会的用之间的断裂
我们发觉一个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路上走得越长, 对学习的信任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了。他们会说, 学习好, 有用吗?你看人家什么本科生找不到工作, 你看人家一个初中毕业生如何如何风光……人潜力的最大发挥, 是基于自己对目标的确信。而如果目标本身都岌岌可危, 还谈什么发展呢?所以, 我们不无感慨的发现, 那些心中有目标的学生是主动的去学习, 而心中无目标的学生, 却是整天自由散漫无所事事。某种程度上, 这是社会上的大学无用论, 和学校里的读书有用论, 存在着一定成都上的断裂造成的。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
同时, 校园的学习环境也有待净化。比如初中学生毕业前, 正在中考的冲刺阶段, 我们不无悲哀的发现, 很多的职业学校为了争夺生源, 早就已经开始招生了, 他们扬言不要分数, 只要报名就能入学……这样的诱惑, 如何还能让学生安心学习呢?成绩之有用和无用之间的断裂, 无法不成为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
三、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断裂
我们也有这样的发现, 就是当考试在即, 让学生自由复习看书时, 学生根本无所适从, 要么是抠鼻抓耳, 要么是到处讲话……多年的学习历程, 原来他们根本还没有学会学习。他们学会的只是被动地接受, 被动地嚼食, 而从来不知道自己如何学。
纵观这样的现象背后, 原因是多方面, 有学生的智力, 有学习的氛围, 但我觉得教师的引导更重要。我们不无悲哀的发现, 教师们都很敬业, 比如在课堂上讲得不遗余力, 在中午午休时也从不休息, 不间断地给学生上课……老师们付出了, 而且付出的很多, 但是, 学生那边呢?昏昏欲睡, 精神疲倦, 兴趣大失, 只会被动接受了。是我们太不放心学生了。
而再退得远一点, 学生的兴趣在小学就已经渐渐没有了。老师无尽的枯燥讲授, 无尽的作业山丘, 叫学生如何爱上学习?决定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 有时候不是教学技巧, 而是教学智慧。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诸如, 能否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传播知识, 能否有颗爱孩子的心, 能否让孩子喜欢上老师, 能否不是给孩子一个答案, 而是引领孩子慢慢沉浸, 慢慢发现……
如果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在的话, 还会存在什么厌学问题呢?
综上所诉, 学生的厌学问题绝非一日之寒, 要想扭转这个现象,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社会的努力, 教师的良知, 还有教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徐林泉.学生厌学成因及应对策略简析[J].教育教学论坛.
观察有趣的自然现象作文 篇13
一天早上,本来烈日当空,很多同学都穿着夏装来学校上课。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吃完午饭,我看见燕子低飞,我想燕子低飞要下雨了吧,果然不出所料!天空中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一会儿一道闪电飞过,这样过了半个小时,刮来一阵冷风,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还有一次,我们在外面玩,来到湖边,看见一群蚂蚁在忙着搬家,天边飘来一朵乌云。我大声对伙伴们说:“要下雨了,我们快走。”可是他们不相信,我只好一个人回家了。结果,我没有淋到雨,而他们个个成了落汤鸡。
科学《有趣的浮沉现象》说课稿 篇14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东郊小学科学教师王晓东,今天我出课的内容是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1课《有趣的浮沉现象》,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水的科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借助学生对水已有的认识,编排了认识自然界水的分布、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探究水的形状和形态的变化、认识水中物体的浮沉、比较水的多少、认识水的压力等探究活动。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认识与水有关的基本知识。是在第二单元《它是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感官的作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有趣的浮沉现象》是本单元的第四课。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水有许多亲身的体验,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如此,人类对水的探究利用从未停止过。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认识浮沉现象”、“探究水的浮力”、“认识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改变浮沉的方法”等逐层递进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物体在水中有浮有沉的现象入手,经历一个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对水的浮力的认识。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想是: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因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三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浮沉原因进行定量的`观察、实验,采集数据并做出简单的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由浮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在水中有浮沉的特征;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到水有浮力并能定性地描述水的浮力及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的托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和设计实验自行探究的能力,本课采用了“引探教学模式”,即“观察——猜想——引导——探究”。首先通过谈话、看图片,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开展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自行根据物体的浮沉现象,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掌握知识的技能。
三、学法设计:
本课属于引导式探究课例,是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浮力,对学生着重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应用拓展”这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活动过程都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自主完成的,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且学有所得:不仅体验到了探究的兴趣、认识了与浮力有关的基本科学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意识到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1. 谈话实验,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通过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看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材料,学生通过对“礼物”进行猜想、实验验证和开展汇报讨论,思想上产生了一些迷惑,提出了研究的问题。这样就揭示了本节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后面的研究讨论奠定了基础。
2. 激烈辩论,启迪智慧。
虽然所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学生对于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容易理解,对于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一些。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和谐。
3. 验证猜想,深化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体浮在水面上和沉在水底的原因,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用纸盖住玻璃杯口,先后把一个小粉笔头和一把铁锁分别放在这张白纸上,纸能托住轻的粉笔头儿,托不住重的铁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推想物体浮在水面上和沉在水底的原因,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在实验中不但亲自体验到向上托的力量的存在,而且还体验到不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托的力量有大有小,从而深化理解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
4. 设计实验,验证想法。
使学生理解完全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向上的托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猜一猜,吊一下学生的“胃口”,然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开放性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选择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5.总结规律,揭示结论。
在这里揭示出“水的浮力”这一概念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此,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让学生谈对水的浮力的理解,使学生对水的浮力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6.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浅谈贸易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篇15
国家在相互的贸易中获益。通过贸易, 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 并享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国家所带来的物品和劳务。家庭亦是如此, 如果将家庭与家庭隔绝开来, 那每个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 自己做衣服, 自己盖房子。可以看出, 贸易使各个家庭都收益匪浅。通过贸易, 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贸易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它是国家与国家, 组织与组织, 人与人之间的互通有无, 它使贸易双方处于一个共赢的局面。
贸易中的卖方可以是商品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 也可以是通过进货后再行销售的商业部门;买方可以是直接的消费者, 也可以是买进货物后再行转卖的经商者。在贸易的过程中, 所有处于卖方或者买方地位的贸易主体的心理大同小异, 但是, 由于贸易本身给双方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定位差距, 因此, 需要研究了解并加以把握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心理, 以使贸易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而博取彼此更大的双赢。在贸易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一、“二结合”———引进与保护相结合和引进与发展相结合
(一) 引进与保护相结合的心理
引进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引进国外的高层次人才。保护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保护自己的关键性技术优势和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从一定角度也可以说是相互制约的。
引进技术的一般都是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某些方面可能需要通过学习他国的技术来发展自己,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 即使是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引进技术与保护自己的技术应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不能顾此失彼, 因小失大, 因急于得到技术援助而将自己的技术不加保留;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引进他国技术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如果引进的技术损害了本国同类民族工业的发展, 那么是不可取的, 特别是在一些基础工业领域。比如, 对于本国能够制造的设备产品应尽量不从国外购买, 如此既不利于本国企业的发展, 更浪费国家的外汇, 发展下去更可能会造成外国企业垄断, 民族企业无路可走的局面。
(二) 引进与发展相结合的心理
引进的内容与上述的一致。发展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引进和改良他人的技术、专利, 发展适合于本国生产的设备的技术;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 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 发展适合本民族特点的管理方式。
在引进技术之前, 应对其有大致了解并做比较分析, 对其能给本国相关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做个大致的预测, 而不能多多益善, 对觉得先进的技术, 即使是用不上的, 也为了赶时髦, 图新鲜而盲目引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出乎于人们的预料。在当下领先国际的技术, 可能在明天就成为昨日黄花。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先进技术, 更好地符合发展的要求,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比国内同类技术更先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或是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2、适合国内发展需要或具体要求的技术;
3、引进成本低但能带来较高收益的先进技术;
4、尽量开展技术合作, 尽快达到实践理解的作用。
二、“三求”———求新、求快、求质量
(一) 求新心理
不可否认, 无论是在技术还是产品上, 人们总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以往因循守旧的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不再重要, 而与时代发展的瞬息万变相对应, 人们渴望变化, 寻求新鲜, 追求时髦。求新心理是促使人不断进步的源泉。
从宏观的角度说, 当贸易中涉及当今世界某领域前沿的话题时, 总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从微观的角度讲, 当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且是新产品时, 总会让人产生拥有的欲望。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 新产品、新技术在产生初期总是能给人以神秘感, 刺激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因而在贸易中一定要适度把握求新心理的外显, 一方面, 不给卖方留下占有欲望强, 好奇心重的印象;另一方面, 还要注重把握贸易产品的实用性, 即是否符合当下需要, 不是盲目的铺张浪费。
(二) 求快心理
做事情讲究效率, 贸易亦是如此, 当贸易的标的是时令性很强或是紧急需要的时候, 求快的心理就体现地更为明显。此时不可将求快心理表现的过为明显, 特别是在对方拥有控制权的时候。一般来说, 求快心理可能由于受以下因素产生:
1、时令因素。需要按季节及时进行买卖, 以获取最大利润, 如羽绒服, 水果等。
2、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紧急需要。如为了国家发展, 需要紧急引进一批原材料。为控制疫情蔓延, 需要紧急购置疫苗及住院设施等;第二是紧俏商品。某种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 此时可能买方急于签定合同, 以获取和保障利益。
3、恶意目的。
急于进行贸易也可能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比如新的产品即将问世, 而现有的货物还没有完全出手。再比如明知对方的产品有问题而故意要求尽快完成交易以获取赔偿等。
(三) 求质量心理
对名牌产品的追求可以说是求质量心理的直接表现。名牌的产品一般意味着良好的品质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优良的质量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提高可靠性, 有较长的使用时间, 而且名牌产品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对于一般的贸易活动来说, 产品的质量往往是贸易能否达成的决定性因素。
拥有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往往在其产品的价格上是不肯让步的, 因为抓住了人们渴求高质量产品的心理, 而且随意降低价格必然使买方对产品的实际价值产生怀疑。然而再高质量的产品也总有其时效性, 即过了一段时间后, 其价值必然会打折扣, 特别是在同类或类似产品出现的情况下。卖方此时需要了解买方购买价格的底线, 对比产品成本出售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而买方一般能够大致估计出产品的成本多少, 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会给卖方一个价格, 在双赢的情况下, 贸易活动总能顺利达成。在实际情况下, 买方往往是被动接受卖家既定的产品价格, 而非自由协商。买方之所以能够接受卖家的既定价格, 也是因为产品质量有品牌及售后的保证。
三、“三自”———自信、自负、自卑
(一) 自信
自信对买卖双方都是比较重要的。“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充分的自信, 这是卖方所需要具备的;对自己所给出的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有自信, 是买方所需要具备的。在提高价格不成功及受到买方的吹毛求疵后, 也不应该对自己的产品有所怀疑, 因为没有东西会是完美的, 虽然人们总是期待完美, 不足的地方是需要继续改进, 但不是在谈判桌上让步。买方在压低价格不成功及对对方的产品或服务有更全面的了解后, 更应该对自己所提出的意见有更全面深入的考虑。谈判桌上向来都是双方各有让步, 买卖双方均能使自己的要求尽量得到满足, 如此才可以达成协议, 完成贸易。
(二) 自负
自负是个贬义词, 但在贸易活动中却是不可或缺, “商场如战场”, 而“兵不厌诈”, 有时候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稍有夸大却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一方面, 是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有信心, 另一方面, 也可以说是给自己定下一个较高甚至有些遥不可及的目标后再努力去实现, 只要不是太离谱, “自负”的到位, 那么以此获取更大的利益也未尝不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次被记者问到微软是否会有一种当时在市场上比较先进的软件即将问世, 在那款软件已经被某软件公司开发成功的消息下, 盖茨的回答是马上发布。买家由于相信微软的软件品质而等待购买其发布较晚的产品。其实当时微软内部连负责这个软件的项目组都没有。在盖茨的直接示意下, 微软短短几天完成了软件的开发与发布, 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三) 自卑
自卑的心理是需要尽力避免的。卖方的产品或者服务有可能出现其他同类的或者是更为优质的替代品, 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但要明确的是, 只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商品, 在没有完全被市场淘汰的情况下, 总会有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存在。比如, 一部款式不是很新, 功能也不是很多的手机, 可能追求时髦的人不会买, 但是对于注重实用性, 或者是注重稳定性的客户, 却可能会选择购买此种手机, 因为它能够满足其需要。因此卖方大可不必在心理上对自己的服务自我贬低。同样, 买方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而不敢涉足高端的产品, 而只购买能满足其需要的产品。但在目前消费相对大众化的情况下, 好的商品未必就是昂贵的商品, 因此大可以关注自己中意的商品。
参考文献
[1]吕振宇, 姜法瑞著.经济心理学[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12, 1.
【有趣的心理学现象】推荐阅读: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07-13
五个有趣的心理小常识08-15
有趣的自然现象作文10-20
《多有趣的现象》教学反思08-28
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范文09-04
有趣的静电现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6-25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07-04
心理现象10-05
社会心理现象05-17
不健康心理现象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