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现象

2024-10-19

交际现象(共10篇)

交际现象 篇1

一、引言

每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词和句子组成的。每一个词和句子最少含有一个意义, 有些可能包括数种意义, 这也是英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歧义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 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 (unintentional ambiguity) 和蓄意歧义 (intentional ambiguity) , 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这两种歧义造成的效果, 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这样的分类, 能显示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 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现象,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无意歧义与交际教学

按照语言交际教学的观点, 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 而无意歧义则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 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有时就是无意歧义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避免无意歧义有可能造成的对语言交流的损害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如果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系统的建立“歧义”这一概念, 让学生了解到语音结构中, 同音词或词组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歧义误读;在词汇中, 有限的字母组合拼写, 会导致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句法结构中, 有限的句型进行组合时也有可能导致歧义出现。从而帮学生树立语言歧义现象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观点。在帮助学生树立了这一观念后, 教师可以系统的从诸多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的方法, 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1. 语音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口头交际中, 连续语篇的听觉单位是呼吸组而非单词, 因此有不同单词组成的两个语音相同的呼吸组可出现同音异形的现象。如:

(1) a.Where’re those stools?

b.Where’re those tools?

不同的单词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呼吸组形成同音异形异义, 导致了无意歧义的发生。这时如果在词与词之间稍做停顿, 互不粘连, 便可以避免歧义产生。或者, 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中心词周围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成分, 也可起到避免无意歧义的作用。如:

Where’re those stools for me to stand on?

Where’re those left-handed tools?

2.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

词汇歧义形形色色, 这里只略举几例:

(2) Look out!There comes the train! (当心!火车来了!/看外面!火车来了!)

(3) They passed the notice in the d ark. (他们暗中在传递着通知。/他们在黑暗中传递着通知。)

这几个例子都是同形同音异义词 (组) 。

有时, 词 (组) 有本意和转义之别而造成歧解:

(4) We saw the light. (我们看见了灯。/我们明白了。)

(5) He is well-known for his long face. (他因脸长而著名。/他因常闷闷不乐而著称。)

有时一词会兼褒贬两义于一身, 如pride, proud;envy, envious;ambition, ambitious等。下面以ambition为例:

(6) Her ambition was to be a famous singer.她的理想是成为著名的歌唱家。

(7) Hitler’s ambition was to conquer the whole Europe.希特勒的野心是要控制全欧洲。

在交际教学中, 教师应将语言结构和词汇学习与语境相结合, 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联想, 教师可以有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专题练习, 如将此类词汇作一列表, 辅之以不同情景, 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 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反映。

3. 句法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句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 (引自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 下面列举一些实例:

(8) Our club demands change.

这是由于某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而造成的无意歧义。很明显, “demands”和“change”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 即既可以是名词, 又可以是动词。那么在实际交际中, 就有可能被理解成:

a.our club demands to have some change.

b.the demands of our club are not the same as before.

为了避免这种类似的误解现象发生,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某些句法代号来表明这些易混词的词类。如在demand前使用情态动词will, demand词尾加一般过去时的后缀;change前加a或some。也可demand前加限定词the, 或在change前使用情态动词, 这样使之分别呈现出名词或动词的特征。

三、蓄意歧义和交际教学

虽然无意歧义会给语言交际活动带来障碍甚至损害, 是语言结构矛盾的显现。当语言教学中出现由无意歧义导致的语病和误解时,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和排除。但“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万事有利有弊) ”, 如果对语言结构矛盾加以积极利用, 又会产生一语双关、声东击西的效果, 可帮助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 这就是蓄意歧义。

在交际活动中, 最令学习者感到难以琢磨的应该算是语言幽默了, 而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利用语言上的歧义。它常常是说话者的故意安排, 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次上反映出来, 达到耐人寻味、或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

1. 语音引起的蓄意歧义

在利用语音制造蓄意歧义的交际效果时, 同音异义词 (组) (homonym) 经常被用来进行有意识的巧妙安排。如flour (面粉) 和flower (花朵) , need (需要) 和knead (揉面) 等, 他们发音相同, 但意义各异, 常常会使人产生误解。例如:

(10) ——“When does the baker follow his trade?”

“Whenever he kneads the dough./needs the dough.”

这里利用的是need和knead这一对同音异义词, 并配上dough一词的多义 (面团;钱) , 造成了两种解读方式:1) 当他揉面时;2) 当他需要钱时。这里蓄意歧义形成了双关来达到幽默效果。

2.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不仅产生于发音相同而意义相异的两个词, 也产生于同一个词的两种不同意义, 即一词多义。因此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必须由其语境来判断。语境不同, 或故意弄的模模糊糊, 多会产生双关或暗指这样的特殊交际效果。比如:

(11) “Fourth floor, please.”said the passenger to the elevator.

“Here you are, son.”

“How dare you call me son?”

“I brought you up, didn’t I? (我带你上来的, 不是吗?/我把你养大的, 不是吗?)

因为英语中许多习语不能按其字面组成词的意思来解释, 而是具有作为习语的特定含义, 因此这也成了蓄意歧义的一种来源。如:

(12) The American Dream does not come to those who fall asleep.

这里的American Dream (美国幻梦) 已成了一个特定词组, 专指“人人都能追求富裕、自由, 机会均等”, 已经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这句话又将dream和fall asleep对应起来, 使其不仅具有幽默感, 还带有警句色彩, 耐人寻味。

3. 句法结构引起的蓄意歧义

句法关系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蓄意歧义的效果, 即在同一句子的内部因存在着不同的内在句法关系而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 形成蓄意歧义。比如:

For more than a year, a man had eaten in a small restaurant where the sign read:“Mary’s Home Cooking”However, he had never seen Mary.When he finally curiously asked the waiter why Mary was never around, the answer was“Mary was just where the sign says:she is, home cooking.”

招牌上的这句话, 其中的’s结构, 从句法结构上看可以是所有格形式, 这是意思为“玛丽的家常拿手菜”;也可以是is的缩写, 这就成了“玛丽在家里做饭了”。

总之, 在英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蓄意歧义达到的交际效果, 意识到幽默是智慧的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 让他们尝试在交际中自己使用一些结构, 体验其效果, 可以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在交际教学中, 歧义现象为教学提供了大量具有歧义的语言材料, 可以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语言结构, 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微妙关系,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另外, 在英语实践方面, 由于歧义是由语言结构和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而生, 因而在组织学生按照交际情景学习语言时, 不应忽略语言结构形式的掌握;同时, 在教授语言结构形式时, 也不应放弃其交际功能的学习。

无意歧义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 应被避免和消解;蓄意歧义的巧妙使用, 又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而交际教学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语言学习, 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语料又为歧义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因此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 在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炼, 允贻.歧义问题[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邱述德.英语歧义[M].商务印书馆.1998

[3]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1995 (1) .

[4]沈家煊.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现代外语.1985 (1) .

[5]贾德霖.与歧义探源[J].现代外语.1991 (4) .

[6]王萃田译.英语结构上的歧义现象[J].现代外语.1984 (3) .

[7]秦洪林.歧义与模糊辨析[J].徐州师范学报.1993 (2) .

[8]王洪跃.英语句法歧义比较[J].河南师大学报.1993 (5) .

[9]张逵.英语歧义与幽默[J].山西师大学报.1993 (3) .

交际现象 篇2

趣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语言文化的内涵层次和言语的行为层次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社会交往诸多方面出现的语用失误实例的分析,指出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交往时,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注意英汉的文化差异会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作 者:王立英 傅晓熙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刊 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年,卷(期):9(3)分类号:H030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社会交往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空缺现象研究 篇3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决定文化,即语言是本质。此类观点的代表人物为Sapir、Whorf等。Sapir[1]指出,人并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活动之中,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承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针对此理论,Pinker在《语言本能》一书中进行了批驳。Pinker[2]认为,语言决定论的预设前提是人类思维离不开语言的使用。与此相反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决定了语言,即文化决定论。但面对Chomsky普遍语法中所揭示的人类语言中大量的共性现象,文化决定论又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这说明,离开文化谈语言或者离开语言谈文化,都无法全面揭示各种语言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空缺现象的分析,阐释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语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正是这种词汇空缺现象成就了各自文化的独特之美。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所谓词汇空缺现象,即语言A中存在的词汇在语言B中无对应词汇,或语言B必须采用解释、说明、举例等方式才能表达语言A中词汇语义的现象。戚雨村[3]指出,词汇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人类之所以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正是社会成员按照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模式对词语意义利用的结果。由于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了词汇空缺现象。这种词汇空缺正是语言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造成语言交流中出现翻译词汇空缺现象的根源。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一方面,由于英、汉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英、汉民族文化形成过程的差异性也导致了英、汉语言上的差异性,并突出表现在两种语言互译时的词汇空缺现象中。

1.对应词空缺

对应词的空缺可进一步细化为汉—英对应词空缺和英—汉对应词空缺两种现象。

汉—英对应词空缺主要为汉语中存在的词汇在英语中无对应词汇。以亲属词汇为例,汉语中具有庞大的亲属词汇。这与汉文化注重孝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中以父子为横轴,以辈分为纵轴,向辈分高者延伸,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向辈分低者延伸,有孙、曾孙、玄孙、来孙等词汇。而英语缺乏如此众多的宗族称谓,并没有相当“来孙”等的对应词,而多用offspring来指代后代。因此,在进行此类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必然造成汉语中的亲属关系等信息在英语译文中空缺的遗憾。

此外,在汉语的亲属关系中,常用“数词/年龄程度词+辈分”的结构来表示人际间的生疏程度,如“二哥”、“三弟”、“大妹子”、“大娘”等,但在英语中无此类词汇。

英、汉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差异,反映出中国文化中更强调团体性的概念体系,而英美文化中更强调个体性的概念体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着语言发展的差异。如中国影视界常用“导演名+女郎”的形式表明导演与女演员之间的关系,如谋女郎、星女郎等。此类词汇强调该导演所挖掘的女演员的群体性特征,即出演某位导演影片的女演员,而非女演员的个体性特征。在英语中却无此类词汇。英语文化中,更强调演员的个体特征,因而多采用“电影名+演员名”的形式来表明演员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非演员与导演之间的关系。如Jam es B ond 007中的Bond girl(邦女郎),指曾在007系列电影中扮演女主角、与男主角JamesBond有情感纠葛、性感美丽的女星。

英—汉对应词空缺主要为英语中存在的词汇在汉语中无对应词汇。以英语中的intellect为例,intellect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为“a clever person”,且为一可数名词。这说明,在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intellect的个体性与职业性特征。汉语中却无与此完全对应的词汇。知识分子是与intellect含义近乎相等的汉语词汇,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两者之间的语义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现代汉语词典》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汉语文化中的知识分子,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团体的重要性,因此,知识分子自产生之日起,便用来指代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不考虑该群体的职业个体特征。

2.语义空缺

词汇系统以语义系统为本质。针对语义划分的问题,Nida[4]提出,“词义可通过比较和对比来确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Cruse[5]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可描写成与一种与所有其他词汇近似或存有差异的类型,并在词汇间构成对比性的语义关系”。张永言[6]分别从历时的角度和共时的角度,将词义划分为“A.历时的分类:基本意义——引申意义;词源意义——现行意义;B.共时的分类:a.语义学的分类:直接意义——转移意义;具体意义——抽象意义;中心意义——边缘意义;b.风格学的分类:中性意义——带风格色彩的意义”。根据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的划分,英、汉语在色彩和动植物词汇的划分及使用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差异特征,在翻译中因目的语语义空缺而留下遗憾。

(1)英、汉词汇本义中的范围边界差异。此类差异主要为英、汉色彩范围的差异。汉语的“青”既指绿色,也用来指蓝色。当用来指代绿色时,英语对应词为green,如“青椒”可翻译成green pepper;当用来指代蓝色时,便有“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用法。在英语中green却无此意;当用来说明蓝色时,英语多用blue一词,如“青天”的英语译文为blue sky,此时汉语中“蓝”这一色彩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缺失。此外,“青”还可指黑色,如“青布”,英语中则为black cloth。由此可知,英语中部分颜色词汇的外延意义较汉语狭小得多。英汉色彩词汇引申义差异也很多,如汉语的“黄色”除了有“高贵”(如黄袍)涵义外,还有“色情、低级下流”的涵义,如“黄色书刊”等;而英语说成filthy books,Yellow Pages指“黄页电话查号簿”而非“黄色书”。

(2)英、汉词汇引申义中的情感差异。在汉语里,有关“狗”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带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挂羊头卖狗肉”等。可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狗是宠物,朗曼词典解释为man’s best friend;美国视听说教材《走遍美国》有一章的标题就是Man’s best friend,而且英语中也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说法。可见,“狗”和dog仅在指称物上相同,而其表达的感情意义有很大差异。

(3)英、汉词汇引申义中的联想差异。在英文中,表示爱情的rose、表示快乐的daffodil和表示纯洁的lily等词对于英美人具有较为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对中国人则不然。同理,梅、松、竹、牡丹等词对于中国人所引起的联想和情趣,也会令西方人感到茫然。这使中西方文化在互译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只能依靠读者自身感悟。

二、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语言文化原因

一是思想方法的影响。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汉文化体系的发展倾向于在原有的文化体系中寻找新文化的介入点,而非创造新的文化介入点;英语文化体系的发展则更倾向于在原有文化体系外部寻找新的文化介入点。因此,汉语语言较多使用中庸型词汇,如汉语颜色词汇“白”,在描述白色的程度时,倾向于采用“修饰词+白”的构词方法,如纯白、洁白、奶白、瓷白等;而英语则更倾向于用具有不同白色的物体表示白色的程度,如pearl(珍珠白),cream(奶白),ivory(象牙白)等。

二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例如,汉语中的“四合院”、“八仙桌”、“碾子”、“绣球”、“二胡”、“旗袍”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在英美国家是没有的,因此,这些词汇就在英语词汇中处于空缺状态。而英语中的chocolate、hamburger、jacket、micotine等在汉语中至今没有地道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巧克力”、“汉堡包”、“夹克衫”、“尼古丁”等。

三是风俗习惯的影响。在中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还出现了许多围绕“吃”的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如“吃书”、“吃力”等,但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

四是地理位置的影响。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因而语言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相当于汉语的“守口如瓶”),cast an anchor to winder(相当于汉语的“未雨绸缪”)等。而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与农业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舐糠及米”、“根深蒂固”、“陈谷子烂芝麻”等。在中国,东风盛行于春天,“东风”在汉语里的文化含义是“温暖”,所以就有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美好的意象;西风是在冬季,寒冷而干燥,所以就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描述。而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东风和西风的含义与中国完全相反。

五是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一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具有浓重神话色彩的词汇。比如,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其中“盘古”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幻象,只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同样,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圣经》也为西方所独有,而且《圣经》中的人物Cain(该隐)现已引申为“骨肉相残”,为世人所接受,已成为欧美文化遗产。

此外,关于历史人物、历史典籍与历史事件的语汇,汉语中有“东施效颦”、“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等,英语很难找到与之类似的词;而英语中的industrial revolution,Victorian family等都带有鲜明的英语文化背景信息,汉语中无对应语汇。

三、结语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世界各民族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广泛存在的。但是由于各民族的思想方法、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差异很大,并产生了翻译中不可译的遗憾。因此,我们研究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的就应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及其生活环境。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有力地证明:“文化真空”中教学外语都不可能真正成功。通过对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了解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掌握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并掌握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才能通意达情、交流顺畅,降低由于不可译性所导致的遗憾,还原不同文化之美,从而更立体、更丰满地展现各自文化的魅力。

[1] Sapir E.SelectedW ritings of Edward Sapir: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ty[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9:162.

[2] Pinker S.The Language Instinc[M].New York:W Morrow and Co,1994:167.

[3] 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43.

[4] Nida E A.Componential Analysis of Meaning[M].The Hague:Mouton,1975:151.

[5] Cruse D A.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16.

从《刮痧》中看跨文化交际现象 篇4

故事讲述许大同一家发生在美国的故事。许大同和妻子简宁带着孩子已经在美国住了长达8年的时间。作为地道的中国人,许大同和简宁身上还留有中国文化深深地根,虽然8年的时间也让他们有所改变,这一点在他们的儿子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但一次父亲的探亲中,中国传统老人行为的方式成为导火索,使他们一家经历了由于文化冲突导致的许多现实交际差异困难。文化即交际,交际即文化。(Larry A. Samovar,2000 :F21)从他们的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这个大环境下,细分成几个具体的小环境,并对其中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当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时,哪些方面存在着文化交际差异。因为只有找到差异的根源,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正确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的差异

1. 工作环境中方式的差异

影片中许大同经过8年的打拼,他现在拥有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他的老板也因为他的个人的成就以他为荣,美国文化崇尚的是个人奋斗精神。但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所以当出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是舍弃个人的利益保全大家的共同利益。所以简宁生孩子时,许大同正在为集体工作,西方人就不能理解,因此美国护士作证认为许大同虐待儿童。当孩子头被磕破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孩子的背部有伤痕时,直接就联系了美国儿童保护组织的成员,说明美国对于人权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国。

2. 教育行为的认识差异

孩子成长中难免会犯错,但当两个孩子打架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显得差异。丹尼斯是许大同的儿子,他打了上司的儿子,于是当着同事的面,许大同用手打了儿子一巴掌,他的上司看到很惊讶就问他为什么要打他儿子,许大同就说是处于对你的尊敬。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发现,西方人更重视人权。中国人多关注是长幼尊卑,长辈教训晚辈似乎是天经地义,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从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引申出价值观的问题,电影中中西方对于《西游记》这部著作进行了解读。孙悟空的形象本是本领广大,聪明勇敢。而西方人却用自己的方式误解东方文化,他们更强调是孙悟空的好斗和霸道,认为这只猴子充满暴力。

3. 生活方式理念的差异

孩子小时候爱尿床,中国人就喜欢用偏方,走的中医学道路,而美国人就相信科学,他们更相信药物的作用。所以孩子肚子痛时候,许大同的父亲运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活血原理给孩子后背刮痧留下了淤血痕迹,美国人不懂中医,所以误解当成是对孩子虐待的证据。刮痧当时在美国人的认识里是一种文化空缺,加上语言本身就有差异,所以单凭借嘴巴解释刮痧,美国人根本听不懂,所以他们在法律上也不会做出考虑。

4. 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差异

《刮痧》中,许大同一直是个孝子形象,在儿子出事后,自己一个人承担后果,他的行为完完全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百业孝为先”宗旨。尤其是在父亲出去找自己上司后,他和妻子简宁开车找了一下午,当看到父亲安然无恙回来后,他搀扶着老人回家,上司不理解问他妻子 :“老人告诉我是他帮孩子刮痧,为什么许大同要说是自己。”妻子简单用传统孝道回复了他。这件事明确表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重视家庭,长辈,以家和万事兴为乐。不仅是家人,对于朋友,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许大同儿子出事后,他找自己的上司兼好朋友来作为自己的辩护律师,当朋友在辩护才知道他虐待儿童,就拒绝帮他,他因此对彼此的友谊产生厌恶。中国人自古都是讲义气,朋友间两肋插刀,而西方人都是就事论事,不关照人情。所以人际交往的情感认识差异也导致文化冲突。

三、结束语

随着冲突文化的碰撞,一些问题也是在经历火花后得到了融合,就像《刮痧》中,最后上司来到中国,真正了解中医里的刮痧,解开了文化差异的分歧,促使文化导致的分歧走向包容和理解。所以在跨文化时,遇到文化差异冲突是很正常。我们首先要有意识的学习不同文化,从文化的行为中探究文化的根源,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站在公正的角度,平等对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本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理解,尊重其他国家和本国家文化层面上的差异,从其他国家文化中吸收优秀的成分能融入到本国家的文化中,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摘要:变化的世界让我们随时都在跨文化交际。《刮痧》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交际时,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理解和矛盾。许大同一家作为中国人,生活在美国8年,他们身上有着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冲突的表现。无论是从生活中,还是工作里,他们身上都展示跨文化交际现象。也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他们的美国生活遇到了文化困难。本文从电影多种环境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的现象,对跨文化交际提出解决建议。

交际现象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现象 对策

一、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交流,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人们虽然掌握了英语的单词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但在交际中仍然会存在交际障碍或误解。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不得体、不合时宜而导致的失误,并非一般遣词造句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这种失误就是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如果犯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这样就可能会使对方产生误解,导致交际障碍,双方不能顺利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种语用失误问题。因而,探讨这一课题,对英语教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最早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1983年撰写了《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为日后分析文化迁移和语用失误建立了理论框架,同时为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的语言学家何自然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并非常规的遣词造句过程中产生的语言运用问题,而是说话没有掌握好分寸或表达的方式不恰当、不符合文化习惯等造成交际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他研究发现导致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是母语的迁移。

笔者主要阐述常见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导致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情况分析提出实施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有效对策,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尽量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二、常见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现象

根据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詹妮托马斯(Jenny Thomas,1983)的观点: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1.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由于未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而造成表达的不准确和不规范。

(1)寒暄。见面打招呼、彼此问候,中西文化相同,但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容易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饭了吗?(Did you have dinner?), 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或你到哪里去了?(Where have you been?)。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人们见面应该使用的是简单的问候语,如:Good morning, Hello, Hi, How are you doing?/ How have you been? Lovely day, isnt it? 等等。

(2)感谢。使用的话语不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例如:A: Thanks a lot. Thats a great help. B: Never mind.由于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而错误使用 never mind, 导致了语用失误,其本意表是没关系/不用谢,误用了Never mind,事实上Never mind在英语中表达道歉,于是A困惑,自己没做错事,只是想表达感谢。B却使用Never mind表达不用谢、不客气之类的意思,实际上应该说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

(3)赞扬。交际的功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而闲聊。例如,在中国,人们广泛使用“帅哥”、“靓女”等词汇赞美男士或女士。但是在英语国家,如果一位男士使用handsome赞美另一位男士的容貌,对方不但不高兴,反而会吃惊。原来在英语国家一般说来男性之间是不会互相赞美容貌的,除非双方是同性恋。

中国人对于别人赞美的回答,常常表现出谦虚和不好意思,却是另外一个交际障碍。当来自英语国家的人称赞一位女士漂亮的外套:“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这位女士应该欣然接受赞美,并礼貌地回答“Thank you”,而不是谦虚或不好意思地说:“Really? I bought at the big sale. Its very cheap.”这会让英语国家的人难以理解,难道自己没有欣赏能力?

(4)滥用完全句。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所提出的会话含义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 CP)。也就是说,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事实上为数不少的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倾向使用完全句忽略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从而导致语言表达方式不得体,带来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例如:Teacher A: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Student B: Yes,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此例中B应该回答Yes, I have.如果死板地用完全句应答,听起来让人觉得对方不耐烦,也有失语言的合作原则。

2.社交语用失误。正像托马斯所指出的那样,相对于语用语言学判断提出质疑,学习者经常对社会语用判断更敏感,因为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基础。社交语用失误主要由不同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差异或社交文化习惯引起的。英语学习者如果欠缺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交语用失误也会经常出现。

(1)语言习惯差异导致社交语用失误。胡文仲(1994)在《文化与交际》一书中指出:“所谓惯用法,就是英语国家的人惯常使用的方法。”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语言运用习惯,即使英语学习者已经掌握语言的基本表达框架,也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2)欠考虑语境因素导致社交语用失误。语境是语用分析中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人们说什么、怎么说及其他人如何作解释。因此不同的语言交际对象和不同的交际环境需要我们清楚地明白语境信息以便采用不同的语言交际策略。

(3)母语负迁移影响导致社交语用失误。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迁移( transfer) 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其效果是正向的,被称为正迁移; 起干扰作用的影响,其效果是负向的,被称作负迁移。”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形式、规则和表达习惯套用到英语中,产生生硬的、不自然的表达,令听话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造成误解。

三、导致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文化差异是目的语言使用中的干扰源,会造成负迁移,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另外,中国英语学习者大都脱离了语境学习英语,很少有机会能直接接触英语文化环境,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缺乏不同文化习惯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笔者对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差异。目的语和母语的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语用迁移易造成交际中语用失误。目的语文化除了受《圣经》影响外,更多源于非现实题材的神话、寓言故事,如源于希腊神话的“Pandoras box”( 潘多拉的盒子)。而母语文化许多是源于中国的经典书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思维模式的差异。中西方民族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倾向的思维方式也不相同。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模式是螺旋形的,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西方人则善于逻辑思维,思维模式是直线形的,一般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构成了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甚至误解,造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3.价值观的不同。中西方国家使用的语言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也有所不同,因此,就有了价值观的不同。英语国家以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为核心,人们强调个体,注重个人价值,强调自我独立精神,不愿谈论有关年龄、婚姻、家庭、收入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而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提倡谦虚,注重礼貌和伦理道德,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所不谈,会谈到家庭、事业、婚姻等话题。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没有充分考虑双方的价值观取向,必定会给彼此的交际造成障碍。

四、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对策

1.加强目的语文化知识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是为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的,那么,文化知识的教学显然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跨文化知识渗透方式而不是单一讲解方法。加之,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英语教材缺乏合理性,因而教师要增加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常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文化知识渗透,不断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引导其熟悉目的语文化,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母语文化负迁移,让学习者知道一种语法规范并不是只有一种交际功能。当然,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当英语学习者充分地明白和理解目的语文化背景对语言影响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和鼓励学习者通过书籍、图片、歌曲、电影等多种渠道了解目的语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习者可多与目的语国家的人士交往,即使是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目的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创设目的语的语言环境。语言学家Little Wood这样说过:“课堂中的交际越真实,越频繁,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就越模糊。”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语言环境,不断开展交际活动,锻炼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用知识。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大都没有机会接触目的语环境,不习惯在母语环境中去运用目的语,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图片、影视、音乐、网络等各种方式尽量创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习者近真实地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日常生活场景、社会风俗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加深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印象,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注重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对比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实际情况看,很多语用失误是由于母语的干扰造成的。因此,加强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对比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显然,只有当学习者善于将母语同目的语进行对比,足够地了解母语和目的语的差距,如文化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词汇用法的差异、句式的差异、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等等,学习者才能更好地避免母语和目的语的混淆,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现象。当然,这也同时对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但自身懂得跨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能够指导学生通过母语和目的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使用目的语,让学习者尽快地掌握目的语国的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对策外,还需改善教学模式,灵活整合教材,二次开发校本教材,利用语料库,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加有针对性地避免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7.

[2]张小燕.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谈英语译员的交际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129.

[3]刘春阳.浅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87.

交际现象 篇6

离合词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离合词现象自上世纪四十年代陈望道先生提出以来, 人们就持续关注, 如王力 (1946) 、林汉达 (1953) 、陆志韦 (1957) 、赵元任 (1968) 、吕叔湘 (1979) 、朱德熙 (1982) 、史有为 (1983) 、赵金铭 (1984) 、柯彼德 (1990) 、吕文华 (1999) 、周上之 (2006) 、力量、晁瑞 (2007) 、王海峰 (2011) 等。

但综观以往的研究, 前贤关注更多的是离合词的命名、属性、界定、功能以及扩展形式等问题, 而鲜有关注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社会交际功能的。

我们通过实际语料 (《四世同堂》 (第五卷) 和电视剧本《渴望》) 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中的一些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社会交际功能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分析, 我们发现了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社会交际特征, 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离合词及其离析形式, 更好地进行离合词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1 离合词离析现象的语言交际形式

1.1 对话形式和叙述形式

语言交际有叙述形式和交际形式, 我们对所掌握的离合词离析结构在叙述 (narratives) 和对话 (conversation) 两种形式以及在常规句 (unmarked sentence) 和非常规句 (marked sentence) 中的分布进行统计。这里的常规句是指陈述句, 非常规句是指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和否定句 (张伯江、方梅1996) 。我们的目的是想了解离析现象是倾向于处在报导事件的叙述性话语环境中还是倾向于处在交互作用 (interaction) 的对话环境中, 它们在不同交际形式里的表现如何。

我们分别统计了以叙述为主和以对话为主的《四世同堂》 (第五卷) 和《渴望》两部作品中的离合词离析现象 (这两部作品字数大致相等, 均约40 万字) :

离析现象在叙述形式中共出现了528 个, 在对话形式中共出现了501 个, 其分布比较均衡, 似乎看不出它的使用在哪种交际形式中更占优势。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 出现在叙述形式中的528 个离析形式中, 常规句占了483 个, 高达91.5%, 这说明离析形式在叙述形式的常规句中占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地观察这483 个例子, 就会发现很多能够说明问题的现象。

以下是我们对叙述形式常规句中483 个离析形式的再统计。

从上表中我们看出, 离析形式在叙述形式常规句中以时体词为主, 离析词语是时体词“了、着、过”的共占69.2%, 仅时体词“了”就有289 个, 占60.1%, 其他各类 (包括量词、形容词、代词、名词、动词、“的”等) 仅占总量的30.8%, 为时体词总量的1/2, 这说明离析结构式尽管数量上在叙述形式中略占优势, 但其表现形式以单一的一种离析形式占上风, 也就是说离析种类很集中, 而其他各类离析形式表现并不活跃。

由此, 我们认为:尽管在我们的统计中, 数量上离析现象在叙述形式的常规句中略占优势, 但它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离析现象不是常规叙述形式里较为活跃的现象。

1.2 离合词离析结构的句类分布

在我们统计到的1029 个例子中, 出现在对话形式中的例子有501 个, 占总量的48.7%。Tao and Thompson (1994) 指出, 对话形式不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 (event-centered) 的话语形式, 即, 对话不是以叙述依次发生的系列事件为目的, 相反, 对话双方往往只是谈论背景知识的一些信息, 如有关的环境、性质以及做出的评价。我们从实际例子中可以看出, 对话形式中多数含有离析形式的句子都含有说话人明显的主观评价色彩。以下是我们对对话形式中501 个例句的句类分布统计:

从上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对话形式的501 个例子当中, 非常规句占286 个, 占总量的57.2%。我们知道, 从语义上看, 非常规句 (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是最带有说话人主观评价特征的句类。离析形式在对话形式的非常规句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 说明说话人正是把离析词语作为一种标记形式插入表示事件的复合词AB之间, 用这种有标记的形式表现出对事件AB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把这种主观色彩统称为主观评价性。换句话说, 离析结构形式的使用正是服务于一种语义或语用的要求, 因为语法形式的实质是语义或语用功能的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

2 离合词离析形式的社会交际功能

2.1 离析形式语义表达色彩

据我们掌握的语料统计, 能够离析的动宾式复合词在词义本身色彩上, 可以分为三类:

1) 具有积极意义, 如:放心、争气、干杯、撒娇、过瘾、帮忙、随便、过年、拜年、问好、散心、沾光、托福、享福、得宠、起家、省事、开张、唱歌、还礼、遂心、道喜、加劲、做主、转运、得意、露脸、保险、鼓掌、拍手、用功、关心、听话、留洋、跳舞、结婚、发财、平反等

2) 具有中性意义, 如:点头、低头、抬头、磕头、说话、讲话、留神、行礼、吃饭、交差、出嫁、落座、握手、当面、签字、休假、学徒、见面、松劲、鞠躬、洗澡、定神、张口、张嘴、努嘴、上班、下班、亮相、出气、请假、动心、翻身、抓药、开会、合影、做事、还原、读书、负责、梳头、上课、纳税、告便、谈心、作文、劳驾、睡觉、出国、揽活等

3) 具有负面意义, 如:吃亏、生气、怄气、叹气、担心、操心、着急、倒霉、上当、受苦、受罪、受气、报仇、抄家、受气、捣鬼、丢人、失约、发怒、害怕、作孽、逞能、充数、结仇、变心、出丑、绝交、赎罪、将军、告状、扫兴、造谣、拆台、失节、费劲、离婚、亡国、冒险、闯祸、发疯、守寡、免职、吵架、散伙、犯罪等

这三类词出现的比例有很大的差异, 请看下表:

从统计中我们看出, 能够以离析形式出现的词在实际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出现频率是有差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词以离析形式出现的频率很低, 只占总量的12.6% ;中性意义和负面意义的词以离析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 两者合起来占总量的87.4%。这说明离析形式不倾向积极意义的词汇, 而偏爱中性意义和负面意义的词汇。

2.2 离析形式表达的说话人对事件的态度

为了进一步考察使用离析形式的社会因素, 我们对表示积极意义和中性意义的这一部分词在实际语言表达中做了更细致的考察, 结果发现这一部分词中也有一部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被说话人利用一些句法手段赋予了某种消极意义。比如, “结婚、跳舞”从词义上看应该属于表示积极意义的词汇, 但它们往往用于反问句、否定句中, 从而抵消了原词义的积极性。

(1) 燕子:“去跳舞。”

刘母:“不许去, 跳哪门子舞啊!” (《渴望》446 页)

(2) 燕子:“真是的, 结这样的婚有什么劲啊!” (《渴望》411 页)

(1) 中的划线部分显然是不同意、不允许的口气; (2) 中的划线部分显然是对“结婚”持反感态度。

再如“点头、请假、露面、上班、说话”从词义上看属于中性词, 但从句义上看也可以是表示负面意义的。

(3) 宋大成回头:“说什么, 不就公司的事儿吗?还八字没一撇呐, 我点什么头?” (《渴望》 390 页)

(4) 慧芳:“妈, 我今天要不要请个假……”

刘母:“上你的班, 请哪门子假呀!” (《渴望》67 页)

(5) 刘母:“你倒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说的挺轻巧, 他大姑怎么连面都不露了!……” (《渴望》212 页)

(6) 宋大成不屑一顾地:“那……, 那班又不上啦, 一天就这么晃悠?” (《渴望》538 页)

(7) 慧芳:“妈!话不能这么说, 她可是实心……” (《渴望》457 页)

(3) 表示反问; (4) 表示指责; (5) 表示埋怨; (6) 表示批评; (7) 表示不满。这些意义的实现, 来源于离析词语“什么、哪门子”这些疑问词的插入以及名词前置式的离析形式。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什么”这个词具有很强的离析功能, 也就是说, 有些离合词不太容易插入其他成分, 但却能插入“什么”这个离析词语。请看例句:

(8) 宋:“啧, 跟你这说事儿呢!你老打什么岔!” (《渴望》97 页)

(9) 刘母:“逞什么能!今儿黑夜就呆这儿吧!……。” (《渴望》152 页)

(10) 刘母:“小孩子家, 大人说话你老搭什么茬儿。” (《渴望》88 页)

周上之 (2001) 对《HSK》8000 个词中的314 个双音动名组合的考察结果表明, 表示否定或不满意义的“什么”, 约占96%。这个统计与我们对所掌握的实际语料的统计大致吻合, 也就是说, 有96% 左右的离合词都可以插入“什么”。

如果我们从具体言语环境的角度来考察离析形式的语义, 就会发现离析短语所表现出来的负面语义的总量还要扩大。请看下表。

(-4表示有4个表示积极意义的词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表呈现出负面的句义;-110表示有110个表示中性意义的词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呈现出负面的句义。)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句义的表达出发, 离析形式不倾向于表达积极语义, 而在表达中性语义和负面语义方面占很大优势。

2.3 离析现象的语势表现

以上我们是从词义和句义两方面考察离析形式的使用情况, 这里我们再从使用离析形式说话人双方的语势表现加以考察 (局限于对话形式中) 。

我们发现, 离合词离析现象倾向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使用, 而且即使是平级间或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使用也常常表现为埋怨或不满等语气。

(11) 徐 (对丈夫——笔者注) :“……。我告诉你老娘我不会生人, 我还会生气呢!我犯不着受你这份累, 熬你这份神, 你打算好了跟谁过, 你就过去吧, 省的你见天跟我这儿吃里爬外的伤神, 我啊不伺候了!” (《渴望》407 页)

(12) 王沪生:“……?您只会责备我, 我八年了占过您什么光?” (《渴望》319 页)

(13) 王:“宋主任, 难道这也请示车间?我们王家可是领了工人阶级这份情的, 您大概不会歧视我们这接受再教育的子女吧!” (《渴望》83 页)

请看以下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 离析形式倾向于身份或辈分高的人或气势上占优势的人使用, 这两项 (前两项) 相加的比例是62.7%;当然身份或辈分低的人对身份或辈分高的人说话时也可以使用离析形式, 但往往表示出不满的语义, 这一项的比例是11.6%。总之, 离析形式在口语中使用时常常会被赋予命令、埋怨、不满等语义特征。如果把表中的前三项相加, 比例高达74.3%。

3 结语

交际现象 篇7

一、习作教学缺失“交际功能”的现象之析

(一)死搬教材,作前远离生活

课堂习作大多为命题作文,作文题目由教材和教师统一指定,“写什么”不能超越规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按照题目的要求,或根据教师指导的模式来写。有的教师甚至无视习作内容的地域差异和习作对象的差异,过分因循守旧,死搬教材,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结构相仿。

(二)机械指导,作中缺乏交流

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都会套用固定的封闭式教学程式:审题—明确写作内容—提出写作要求—交代写作方法—范文分析引路—学生写作。这种机械灌输写作知识和范文解读式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交流,处于“无语”的被动状态,使习作教学成了一种没有情趣、没有灵性的机械重复。学生没有把作文作为一种积极能动的交际活动,因此一到写作文时就紧张,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三)越俎代庖,作后无视反思

学生写作,往往是花上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完成习作便大功告成,之后就再也不去修改。更有甚者,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学生作文,学生一看分数便束之高阁,少有学生能研究教师修改的原因和评语的意图,更不用说按照教师的建议再作修改。教师修改作文只是越俎代庖,吃力不讨好。这种没有反思的习作缺乏学生的自我交流,泯灭了学生习作自我表达的欲望。

(四)读者缺失,成文后变隐私

对于学生而言,其作文最主要的读者就是教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原因,对于大多数习作,教师读后只给一个干巴巴的分数,或给一个毫无表情的“阅”字,抑或给一些无关痛痒的空洞的评语。学生的习作缺乏读者,习作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私密。

二、习作教学强化“交际功能”的策略之探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等。因此,作文教学要还作文“真面目”,发挥作文本身的各种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学作文、用作文,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一)亲近生活,与生活交际——为有源头活水来

1. 结合教材与生活零距离交际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习作例文及要求,删去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内容,结合教材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万象、社会生活、偶发事件中来,与个中人、事、物交际。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民风民俗”,没有局限于学生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哈尼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而是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春节开展系列活动,如调查春节由来、编写贺年短信、拜年、写春联、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看灯会……最终学生写成了《新年展望》《春节大家谈》《红红火火的春节》《春晚——一道丰盛的年夜饭》……这种生活化作文,将学生写作引向“有为而作”的交往境界。

2. 结合教材组织体验交际活动

教师应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交际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 , 动手做一做……让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胸中就会有诸多的语言想要表达。

(二)课堂交流,与伙伴、老师交际——心有灵犀一点通

1.鼓励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

学生不愿进行交际的原因往往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害怕被同学嘲笑。作为教师 , 应当消除其思想上的障碍,让所有学生都能开口说话,尤其是对于所谓的“作文后进生”,更应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注:对不敢当众说话的,到他们身边去倾听;多问几个“谁还没有说过”,多请没有举手发言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轮流说,小组说。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持之以恒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引发学生产生许多新鲜闪亮的想法,写出真心作文。

2.巧设情境,让学生多发表有个性的想法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以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要创设与习作相一致的物境、情境、意境,把活动引进课堂,把实物引进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营造表达气氛,使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习作“亲情测试”,设计了“忆,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划,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写,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悟,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环节,从而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三)二作内省,与自己交际——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必定要加强自改习作意识,就是在自改意识的推动下,把自己当作交际伙伴积极思维,重新经历写作。在习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假想——假如我是读者,我会发现什么问题,以此达到内省的目的。首先,通过回忆,在自己脑中再现那些与写作内容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已经写进文章的那些表象进行对照、比较。接着,在回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看看原来确定的中心是否准确,是否明确。然后,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进一步分析,看看已经写进文章的内容是否都是需要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最后,审查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有毛病。

(四)影响他人,与读者交际——一言一行总关情

1. 模拟情景,应用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实践应用的模拟情境,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的双重训练。例如,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和同学发信,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将风景名胜的状物纪实作文制成漂亮的景点介绍卡,开展“我最想去的风景名胜”评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书信体作文,内容上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但要用书信来承载,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如在习作“写一份建议书”的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向环保部门和城建部门写建议书投诉环保、城建违纪违法事件;向市长写建议书建议加快学校拆建工程的进度;等等。

2. 构建平台,多方赏识

(1)牵手博客,互动赏析。

许多教师热衷于在教室外墙开辟“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复印、展贴,供全班师生欣赏。可事实上,学生对于高高在上的习作却无动于衷,他们只在乎“谁的作文上墙了”,而不关注习作本身。因此,笔者利用网络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开辟了“玉海扬帆”博客,让学生习作与博客联姻。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实名注册,指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习作发到博客上,教师的习作点评回复和学生的评论跟帖也跟上去,用真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伴随学生的习作一起成长。

(2)轮流日记,习作漂流。

笔者尝试在班级中开展“习作漂流本”的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5人小组,优、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以“一周”为一轮,每人写一天日记,写什么内容、写什么题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日记后面创设家长留言板、老师留言板、同学留言板等,组内成员要对组员日记作点评。每周开一节日记评讲课,评出优秀日记、最佳文采奖、最佳评论奖、最大进步奖。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抽空让作者在班级里朗读。

(3)习作专辑,珍藏童年。

发动家长用保存孩子作文本、把习作存入电脑等方式,珍藏孩子的习作,建立习作成长档案。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复印自己的优秀习作,编写页码,原汁原味地装订成活页,整理并“出版”自己的习作专辑。一个孩子的专辑,或是一群孩子的合集,让学生轮流带回家中,与家长一同欣赏。若干年后,当学生还能找到自己童年时代的文字,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录,该是多么激动和温暖!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现象分析 篇8

文化移情这一概念是有日本语言学家库诺在语言学领域提出的,指的是说话人对所处的环境和对其他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跨文化交际的双方由于存在文化背景和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简单的语言交流并不能实现顺利的交际,要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具有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至少不产生明显的排斥感,并且在长期的跨文化交际中通过理性分析,细心观察,能够熟练自然的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异域文化中。在文化移情中,交际主体自觉的转换文化立场,挣脱本土文化框架的束缚,快速的融入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做到如实的感受理解异域文化,只有形式和心理上都融入另一种文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移情。

二、影响文化移情交际能力的因素

1.文化差异。文化语言能力是需要人类自身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而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主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文化地域的人物主体从衣食住行、生活习俗以及文化思维逻辑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倡导的主流文化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中国人很赞赏邻里之间的互助,而西方人却不喜欢邻里之间的串门,更加注重私密空间的保护。另外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存在先入为主的主观看法或是态度,思维模式较为刻板,不能客观全面的看待另一种文化,比较严重的是带有歧视性的文化意识,往往指责异域文化的低级,奉行以自我文化文中心,其他文化要成为附属物,甚至把自我文化强加给另一种文化,形成文化绑架。如果存在这样的认识和思维就容易在异域文化交流中差生冲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阻碍较大。

2.语言差异。文化交际离不开语言作为载体,人的思维和情感通过语言的形式在交流双方达成理解和反馈,这里所说的语言差异并不单指语言不通的障碍,也泛指理解并接受对方的文化。不同文化区域的主体语言符号系统各有特色,各有区别,文化的内涵和深意在理解角度上存在综合性的明显区别。比如词汇,西方中的蓝色常常表示忧郁或是低级下流等含义,而有时又表达高贵尊贵的含义,词汇自身具备截然相反的含义,而在汉语的词汇中很少存在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释。在颜色方面,中国人对红色更加重视和喜欢,新年贴红对联,讲究红红火火,大红大紫。在对动物的崇拜上,中国人自喻龙的传人,并引以为傲。古时帝王也被神化为龙的化生,体现其尊贵和权重。另外,习惯性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的特有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产生不同的含义,往往会形成误会。中国人一般见面总以“吃饭了吗”作为问候的方式,而在西方这样的问语往往会被理解为被邀请吃饭,这就是语言环境不同产生的微妙变化。

三、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措施

文化移情能力同语言交际能力一样,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来培养,首先应该正确树立文化共荣和平等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认识上要深刻,交流实践时要娴熟,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去更好的实现文化移情。比如,通过一定数量的影视作品赏析,对外文的影视作品中反映的外国民族的语言、思维、习俗进行分析和感悟,理解和运用,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突出民族个性的作品应该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总结来理性的理解外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特定的价值取向,逐步的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自身适应异域文化环境的能力。除此之外,要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来增加语言沟通的实践,在沟通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体察对方交际者的情绪状态,语气和措辞的运用要首先考虑对方的文化系统,尽可能的快速使对方融入和谐的文化交流中。在交际过程中要充分的关注对方的感受,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语言态度,表达诚恳的待人处事的个人态度,避免双方产生防范心理。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正确看待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要运用“变通”的思维,克服文化定型的思维模式,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在交际过程中要尊重人格平等、文化平等、善于把握文化的共性寻求最佳的沟通契合点,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

交际现象 篇9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最初源自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是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维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如今,失语症具有更多的引申义,其引申义用来描述语言和理论中的缺失现象。南京大学的丛教授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在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他提到“许多青年学者,英语水平相当高,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交流。现如今,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像万圣节、复活节、肯德基等,但当我们向西方人介绍像文房四宝、四大名著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名词时,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就直接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受阻或失败。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成因剖析

1.历史的原因。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属于强势文化,外来文化输入有限。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陶瓷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明传到了欧洲。然而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这直接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产生。

2.缺乏文化输出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化教学方面。外语教材着重介绍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却少之又少。教材上的内容多数来自于外国的报刊,杂志等,主要涵盖的都是西方文化内容,而教师教学以教材为主,过多的西方文化输入会使教学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3.经济不够发达。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在文化间的碰撞中,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当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会造成文化交流的不平等。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解决策略

1.培养文化平等意识。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现如今,西方文化属于强势文化,而中国文化属于弱势文化,要想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首先就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从思想上培养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因此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有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

2.优化教材。当下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中都会引入文化方面的内容,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部分只是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学生很少能从教材中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所以在教材中应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平等性,这有助于克服“中华文化失语症”现象。

3.优化教学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当教材中文化部分的设置出现不平等时,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可以设计一些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中国的唐诗、名著的英文材料,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处于同样的地位,只有在同时掌握两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交际才会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所以,在文化交际平等意识的前提下,有意识的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我们的中国文化素养,从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当前的跨文化交际过多地强调对西方文化的输入,却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本文首先描述了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剖析了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输出,中国文化失语

参考文献

[1]吴淑琼.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3):44—46

交际现象 篇10

a.帮我带瓶水!

b.帮我带瓶水吧!

c.麻烦帮我带瓶水吧!

d.如果方便的话, 可不可以劳驾帮我带瓶水?

显而易见, 从a到d, 越来越客气, 越来越礼貌。我们通常会认为说d比说a更礼貌。但实际并非如此。讨论选用上述话语是否礼貌得体, 还要放到具体环境中分析。比如甲和乙是父子关系, 那么甲如果选用a说法, 则显得自然、亲切、得体;若选用d反而会被认为不恰当, 这种显得过于生疏的说法反而会使儿子 (乙) 感到尴尬别扭, 认为爸爸对自己有所不满而故意挖苦。

因此, “会不会说话, 话语是否有礼貌、得体”与发话人是否选择了恰当的礼貌体系, 是否遵从了礼貌原则, 是否说出了带有不恰当预设的语句, 发话时是否带有不恰当的语气等密切相关, 同时还受到具体语境、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与交际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交际时对于礼貌体系的运用不当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对交际对象、双方关系、交际场合的识别不当。

顾曰国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 概括出来中国语言交际中的五个准则, 即“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及德、言、行准则”。其中, 称呼准则要求交际者用适切的用语称呼交际对象。如果在交际中对于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交际场合识别不当, 而运用了不适切的称呼语, 很容易使话语引起交际对象或其他听者的不适。

比如王老师托他的学生李明复印资料, 几天后, 李明已经印好, 准备送去, 老师突然来电, 双方有如下对话:

王老师:你做好了么?你怎么还没给我送过来?

李明:不好意思, 我这几天比较忙。

王老师:那你下午来吧, 正好我在。

李明:下午啊, 我要参加足球赛, 要不改天再约吧。

王老师和李明是师生关系, 本属于正权势关系。但王老师托李明办并不属于其责任及义务的事, 这使得双方变为了负权势关系, 他们的交际地位此时是平等的。此时, 王老师应选用尊敬礼貌体系, 但他却采用了等级礼貌体系, 以一种“上对下”的口吻进行对话, 这使得李明认为其很不礼貌, 从而有意在交际中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作为回应。可见,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 我们应该避免对于双方关系的错误识别, 而应把握好与对方的关系、交际场合等因素, 遵从恰当的礼貌体系, 从而使交际顺畅、圆满且效果显著。

二、预设的不当

预设被逻辑语义学称为“语言陷阱”, 说话人通过预设引导受话人, 以达到一定的公关、交际目的。在日常生活中, 却有一些带有使交际对象感觉不礼貌的预设, 而这些预设触发语是我们在说话时很容易忽略的。比如:

a.你不会和他一起吧?预设——你怎么会和他在一起。

b.你也开始崇拜布莱恩特了?预设——你也和其他人一样, 刚开始崇拜布莱恩特啊。

交际双方如果并不十分熟悉, 其中一方如果说出话语a, 会使对方产生许多想法, 如“你和他什么关系?你了解他吗?他怎么啦?我和他在一起不合适么?我配不上他?”等等。

而在b中, 背景是受话人已经崇拜布莱恩特很多年。如果双方并不熟悉时, 发话人说出这种话语, 会使人感觉很不礼貌, 甚至是浮想联翩:我崇拜他是学别人?并且难于回答:答“是”的话等承认和别人一样, 都是刚开始崇拜他;回答“否”则是否定自己对于布莱恩特多年的崇拜。

可见, 我们在会话时有时难免不经意间说出一些这类的词、短语等, 它们会触发使听话人感到不礼貌的预设含义, 从而影响了交际的进行, 严重时甚至会破坏双方原有关系。

三、语气、语调的不当

在日常会话中, 情景、语境与交际者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同样的话语内容、采用不同的语气说出, 则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妈妈对儿子说:

a.我真没白疼你啊。 (感动——亲热的语气)

b.我真没白疼你啊。 (失望——嘲讽的语气)

a的交际背景是在家休息的儿子给妈妈做了桌菜, 妈妈吃着儿子做的饭, 十分感动;b的交际背景是儿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 被请了家长, 对其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妈妈感到失望。同样的话语, 因为不同的语气表达了说话人不同的态度,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交际效果。

四、结语

【交际现象】推荐阅读:

交际障碍07-15

交际实践07-21

网络交际10-18

交际教育10-18

交际训练05-12

交际价值06-08

交际法06-09

交际水平06-17

交际空间07-24

现代交际07-28

上一篇:肝球虫病下一篇:CM桩复合地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