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水平(精选8篇)
交际水平 篇1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也许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双重身份的缘故, 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之间的冲突、师生之间的误解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学生不善口语交际引起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另外从现实需要出发,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都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 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君不见:国际争论、谈判桌上, 语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免遭战祸;商业谈判, 巧于辞令, 可以打通贸易渠道, 广开财源;一席恳谈, 可使绝望者重燃生活的希望、丧失者再度立志、岐途者悬崖勒马。
然而, 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读写, 轻听说”却是不争的事实。这除了与部分教师未从理论上认识到听说训练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有关外, 还与教材因素有关, 教材中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 但不系统, 而且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选编教材的情况下, 我们语文教师怎么办?其实我们不妨把目光再次投向课本, 许多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范例。用心挖掘, 一定会受益良多。本文略举几例, 权作抛砖引玉。
一.正确组织语言, 话不在多而在精
[课本回放]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尉剑挺, 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在线解读]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 是一次名彪青史的壮举,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而发起者陈胜的鼓动性演讲只有短短46个字。这46个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极富鼓动性。首先指出戍渔阳的九百人, 已经陷入绝境, “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就算朝廷不追究“失期”之过, 而戍守者“死者固十六七。”横竖是一死, 大家已没有其它选择, 造反起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就算是死, 也是“壮士”, 也是为“举大名”而死, 死得其所, 死得英雄。最后一句更有鼓动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成功了, 我们不仅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 还可以当王当侯, 出将入相, 建功立业, 封妻荫子。话说到这个份上, 可以说是说到人的心坎上去了, 这种失败了无所谓———反正不造反也是死———而成功了却前途大好的美事当然人人愿意干啦。所以“徒属皆曰:‘敬受命。’”
[课文启示]
话不宜多, 而在于“精”, 画龙点睛的妙语, 就如同“秤砣虽小压千斤”一样, 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说话方式, 讲究说话的技巧
1. 赞美别人的闪光点
[课本回放]
七年级下册《社戏》
我点一点头, 说道, “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 说道, “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将大拇指一翘, 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乡下人不识好歹, 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 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 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 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 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 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在线解读]
“我”随口一句礼貌性的称赞“很好”, 竟然让六一公公激动得将大拇指一翘, 得意起来, 夸“我”“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 夸“我”“识货”, 而且还送了一大碗罗汉豆给“母亲和我吃”, 这到底是为什么?恐怕就在于“我”夸六一公公的豆“很好。”这一称赞夸到了六一公公最得意的事情上。六一公公作为一个农民, 种出好庄稼是他引以为傲的事情, 就正如一个警察侦破了一件疑难案件, 一个教师教出了一批好学生一样, 他能从别人的赞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我”无心的一句“很好”, 正好夸到点子上, 夸到六一公公的心坎上去了。
[课文启示]
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赞美别人如同赠人玫瑰, 你把花儿送给别人时, 自己也浑身散发着花香。酒逢知己千杯少, 赞美得当情更浓,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的闪光点, 可以使你更好地与对方相处。
三.把握说话的神情语气, 妙用体态语言
[课本回放]
1.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
我跪着哭, 用手擦眼泪, 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 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 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
2.要委婉暗示, “忠言”不再逆耳
[课本回放]
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在线解读]
“伴君如伴虎”, 给君王提意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如果不慎触怒“龙颜”, 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然邹忌一番进谏, 不仅让齐威王举手称“善”, 而且让齐王广开言路, 修明了政治, 这除了齐威王勇于纳谏之外, 也与邹忌高明的进谏技巧分不开。
首先, 邹忌并没有直接提意见, 而是转了个弯, 从自己与徐公比美的切身经历说起, 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 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接着, 才慢慢切入主题, 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进行比较, 先大大地把齐王吹捧了一番——“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这里实际上在进行一个类比, 我邹忌比您齐王地位低多了, 尚且受到蒙蔽, 那么您呢?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尽情尽理, 既让齐王面子上有光, 又深以为然。聪明的臣僚总是会看准对象, 直话不直说, 说话会拐弯儿,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文启示]
批评别人、给别人提意见, 直话直说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恨。说话时如果能绕个弯儿, 给自己的语言裹上一层“糖衣”, 别人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接受你的意见。
2. 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 我以为是母亲, 立刻伸出双手。可是, 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首, 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 她就是那个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在线解读]
爱是什么?是寒风中的一杯热茶, 是酷暑中的一缕清风, 是成功时对你竖起的大拇指, 更是伤心时搭在你肩上的那一双温暖的手。年幼的胡适感受到母亲的爱, 生活在黑暗而又无声的世界中的海伦·凯勒, 性情孤僻, 她能感受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爱, 全在于那一舔, 全在于那紧紧的一个拥抱。爱无形却有形, 得体的体态语言, 传递的内容有时比有声语言更丰富。
[课文启示]
有人曾经说, 人格魅力是人的内在魅力, 行为举止是人的外在魅力。得体的体态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当然,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口语交际素材还有很多, 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探寻, 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还能够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训练这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孙春成编著 (语文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第1版)
[2].《中学生交际课间操》朱华贤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这样说话最讨人喜欢》付红梅、珲云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以交际需求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2
一、日常交流:让生活的基本需要引领小学生的写作
小学生怕写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没有这项需求,却硬要在老师的命令下,做无话可说的“强迫”式写话(写作)。因此,学生只好搜肠刮肚,胡编乱造,直接导致所写作文空洞无物,拿腔作调。一旦改变了这种状态,使学生写下心中想说的话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学生的笔下立刻会变成另一种状态。一是有话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是下笔自然,心中文字如泉水汩汩,顺势而淌,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有了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精心为写作进行一定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以文字进行表达的需求,使写作成为一种自然的需要。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习作目标是“学习运用方位词进行有顺序的介绍和说明”。我设计的写作情境是,我要去某个大型超市购物,但我不知道具体的路径,因而向学生求助问路:“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具体的路应该怎么走?向哪个方向走?走哪条街?沿途要经过哪些地方或路口?它们有什么具体而明显的特征?路程有多远?不知道的同学,能不能在星期天实地去走一下?然后把这些写在本子上告诉我?记住,写得好的同学,星期一有奖励哦!”
这样的写作要求的提出与“奖励”的兑现,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也是师生间交流的具体表现,会使学生在表达欲望的支配下,积极寻求文字的表达,产生写作的实际需求,进而在练笔中提高写作的水平、兴趣和获得必要的写作方法。
二、情感交流:让写作成为小学生传递情感的载体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写作进行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写作建议中,即说“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事实上,没有情感的语文教育也不是成功的教育,“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在写作课堂上,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照亮自己的写作之路,从而增强学生借助文字进行表达的欲望,落笔成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例如,五年级下册习作四,以一则公益广告和一部电影故事引入,要求学生写一件与亲情有关的令自己感动的事。这样的引导显然略显简单,于是我将这一亲情故事大致限定于发生在亲人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等亲人中,有没有做过一些特别令你感动的事呢?如果有,你能不能仔细想一下那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这件事中,你具体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想法需要表达?可不可以对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和你的所思所想?”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在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后,学生们纷纷讲述起了自己的感动故事。讲到动情之处,有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者,有潸然泪下、哽咽难言者。最后,在讲述的基础上,有学生写出《爸爸,我想向您说》,表达自己对爸爸的建议;有学生写出《妈妈的爱,温柔无边》,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有学生写出《我向奶奶说哀思》,表达对奶奶的怀念;有学生写出《姐姐,你真好》,向姐姐表达自己的谢意;等等。
在这些作文中,学生在通过文字倾诉、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同时,无疑也提高了自己运用作文这一载体表达感情的能力和技巧。
三、反省自我:促进学生在内省中提高写作水平
以我手写我心是小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故,小学生作文也有帮助学生运用内部语言(作文的内部形式)进行“自我、真我”之间的交流,以达成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督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自我教育功能。
表现在具体的教学生活中:例如,学生犯错了,不是采取急风暴雨式的批评,而是要求学生静思己过,写一份心灵独白,既是对错误事件的回顾,也是对自己的教育;又如,学生有烦恼,一时之间无法以语言进行表达、舒缓内心情绪,就要求学生以文字静思烦恼之源,寻求解脱之策;再如,学生看不到进步与自信的力量,就引导学生反思与积累自己每日的点滴收获,书写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等。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自然会从文字的记录中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信。这种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的做法,即使小小的作文成为学生个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也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力量,找到前进的方向。因此,苏联教育专家赞科夫所言“作文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在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更主要的教会他们面对今后社会生活的能力等”不是妄谈。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水到渠成的状态下,反倒是一件次要的事情了。
总之,作文的交际功能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意愿与写作水平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对此加以充分的利用,让小学作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交际水平 篇3
关键词:少年儿童,口语交际,水平,策略
少年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的锻炼, 这是展开对于学生的素质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反映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与素养。不仅是对于学生语言掌握程度、语言积累的一种考察, 这也是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 不少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往往还会产生一些较为独特的观点, 会体现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自己的思考。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 深化对于少儿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实物创设情景, 锻炼交际能力
提升少儿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 教师可以尝试透过实物来创设情境的方式, 这可以为少儿口语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依托。小学阶段的口语训练通常十分生活化, 不少训练主题都是基于一些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展开, 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过程与方式的训练。在这样的基础上, 使得创设实物情境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极大的展开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图画、视频片段等来实现情境的营造, 也可以干脆用一些相应的实物来为口语课程的展开提供参照。这些方式都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尝试。以实物为依托会让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到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中, 学生的表达欲望也会更为浓厚, 这些都是让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更为高效的因素所在。
以口语交际“说家乡”的教学展开为例。教师可以把一幅幅家乡的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土人情等学生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大家面前, 学生个个眼前一亮, 随着这些画面的引发, 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首先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 随后, 结合“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风情”等相关话题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 将本小组内交流讨论的成果分享给其他小组。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这种以实物情境为依托的形式也会让学生的口语交流有据可依, 让学生都能够有话想要表达。实现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首先需要让学生有表达的热情, 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时才会有更多内容可以分享。因此, 教师在选取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的主题时一定要有合理的把握, 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
二、鼓励学生表演, 激发交际欲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在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还可以创设相应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一些情景, 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流, 这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模式。课本中的很多口语锻炼的教学主题都是以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为依托, 小学阶段的口语训练目标也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教师可以在透彻地理解口语教学的目标的基础上丰富口语教学的形式,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趣味化的活动, 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积极地展开口语能力的锻炼, 这往往也是激发学生交际欲望的有效方式。
例如, 在进行口语交际“买文具”的教学过程时, 这是小学生社会交际活动中常见的买卖交易,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买卖双方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做事, 这个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的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售货员没搭理你, 怎么说?“”要求调换商品, 怎么说?”, 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交际的主人公张小雨和收货阿姨的对话情景:张小雨走进文具店, 没有称呼说“我要买一支钢笔”, 售货员阿姨没有搭理张小雨;张小雨随后又换了一个方式和阿姨说话, 这次更加礼貌“:阿姨, 我想买一支钢笔”, 阿姨说“:好的, 你要哪一种?”就这样, 学生们表演得绘声绘色, 大家也很好地感受到了语言表达中的一些方法技巧与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表达, 这往往会让学生的交流欲望更加浓厚, 这个过程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很多语言交流技巧的体会。
三、教学评价合理, 积累表达信心
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口语交际任务后, 往往需要教师给予大家相应的教学评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要注重方法的合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口语表达的信心, 并且让大家的口语交流技巧越来越熟练。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表现时可以关注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 要看到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一些用语是否正确, 是否准确, 不当的用语应当加以纠正;另一方面, 要看到学生在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的态度是否合理, 口语交流时是否懂得一些必要的交流技巧。这些都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体现, 也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最值得关注的内容。
在进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 只要他 (她) 想说、敢说, 老师都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同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加以肯定, 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 那个词“有毛病”, 即使某个词说错了, 也可以技巧性地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不要盲目地打断或者否定学生, 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 对于学生的问题也要技巧性地指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内心对于口语交际的兴趣与信心得以保留, 这也是让学生真正喜爱口语交际课堂, 并且促进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水平不断得到进步与提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贾东侠.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科技视界.2013 (32)
[2]谷柱.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3 (07)
[3]周娟.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J].语文天地 (理论综合) .2013 (06)
[4]邝惠春.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探讨[J].英语教师.2013 (05)
交际水平 篇4
【关键词】医学专业大学生 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在世界经济共融和信息网络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流通已经成为既定趋势。不同国家、民族、地域背景人与人之间交流更加普遍,逐渐达成了统一的具有世界公民氛围的文化共识。跨文化交际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所必须专业基础之一。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外留学生生源不断增加,中外交流范围扩大,这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医学专业大学生英语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仅仅局限于语言理论学习,教育内容单一、死板,缺乏跨文化交际教育和培养,虽然语言能力优秀但远远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的合格要求。跨文化交际不仅对处于医学探索中的科研人员中外交流至关重要,对走上临床工作岗位人员的护患沟通也十分关键。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改革创新,医学专业高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重视起来,逐渐开设医学英语交际课的选修课程,但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还远远不够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提升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医学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提供教学依据,现汇报如下。
一、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概述
1.涵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解释包括很多方面,主要针对语言表达、非语言交流、交际能力、语言自控等。跨文化交际水平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超越自我民族习惯勇于挑战的精神,欣赏借鉴新文化新领域的胸怀,承受多民族、地域、国家文化差异压力下的自我价值。在对能力传统的定义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可界定为掌握规定范围内的文化和交际专业知识,能在国际专业知识交流和互动中灵活运用,可充分体现面对不同异国文化和另类民族氛围时具有的积极主动、勇敢包容和积极向上。另外专业研究人员认为,每个同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通过自身所处特定场合和具体氛围所表现的有效合理的交际水平,总结影响因素主要有语言、文化、价值观、世界观等。通过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调查,经过分析认为,敏感度、技巧、意识是跨文化交流水平的主要体现。其中敏感度不仅能够激发文化意识的提高,而且敏感度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主观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在更多的交流实践中提高技巧和水平,是跨文化水平提升的核心所在。
2.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调查意义和立足所在。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与兴起,丝路医学科学院的建立,我校的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及与国际医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一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不仅能够充实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使大学英语学习更科学化、个性化,更能提升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的满足国内,国际上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跨国界学习交流,语言沟通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看来,对医疗效果,医患关系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影响。目前,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引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让我们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国际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对医学专业大学生有着长远的意义,不仅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扩大视野,增进交流,同时也包含了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拥护。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对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对改善医疗水平和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医疗新气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现实跨文化交际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凝练,提出合适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突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理念,是推动我校医疗卫生事业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促进丝路经济带国家和平与稳定,保证医学专业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疗的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二、医学专业大学生跨专业交际水平调查研究
本课题主要针对我校的医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以语言教学为切入点,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如设计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相关选题调查问卷和分析,开展小范围的多次试点方法,总结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以便进一步分析验证,邀请有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试点并总结,最后提出我校大学生跨文化佳绩能力提升的途径,为学校学生教育提供可行性依据。本研究所处选题均通过搜索相关近期发表的文章,了解和研究我国目前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面临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前景,深入交流后拟出相关调研选题。访谈主要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跟随调查问卷,最后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后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达到测量学标准;实验前后,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参与度、认同感、交际信心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可比性;交际专注度和交际愉悦感有显著差异(P<0.05)。调查问卷参与者试验后共有70%以上参与者能准确获得答案,前后对比效果良好。
三、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提升策略
1.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调查分析。大学生们在跨文化敏感度所包含的5个层面: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中,有2个层面(即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案不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效果显著,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教学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应该提高交际技巧,即有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恰当且有效地进行交流。学生应该提高以下能力:多留心,管理焦虑,运用移情。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信心没有明显改进。这可能来自焦虑和不确定性,缺乏跨文化认识、交流技巧和良好的性格。为了提高学生的信心,他们需要提高自尊和自我认知。研究表明,一些学生缺乏文化差异的知识,所以他们不能顺利与他们的合作伙伴沟通。事实上,他们需要了解更多非语言交际知识,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文化知识。如文化知识讲座、大众媒体、杂志、报纸、谚语、笑话、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和艺术。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的文化事实,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和电子报,很多报纸和杂志提到的文化知识并非在通常教科书中能学到。一些好的文化见解可以很容易在头条新闻、广告、社论、体育版、漫画,甚至在天气预报中发现。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充满跨文化故事的电影,然后让学生找出和他们自己文化的不同和特别之处。此外,学生有必要更多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建立联系。通过互动和观察,他们可以对其他文化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总之,当他们准备融入任何新的文化时,了解不同文化知识是一个良好开端。具有良好的跨文化知识的学生可以更加顺畅与留学生交流。endprint
2.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目前国内医学专业大学教育的外语专业教学着重点在语法、词汇等语言应用上,但作为特定文化背景和场合灵活发挥的一门科学,往往需要特定文化背景才能达到实用和预期效果。比如在对同一美好事物的赞美面前,中国人会谦虚的表示:一般一般,哪里哪里,可是在西方国家老外思维意识里,可能会认为缺乏实力或者自信,谈判往往顺利完成。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是非常讲究的,辛苦忙碌一个晚上的一大桌菜有时会谦虚的说一般般家常菜,那么老外会不会纳闷:远道而来为啥不做点好的,不受欢迎吗。而西方人饮食往往简单随便,一盘意大利通心粉,一盘色拉,几片面包,几杯咖啡就搞定了,看着电视随便就完成他们的大餐。因此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跨民族交流意识,对融入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医学专业大学外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专业知识要求基础上,有意识的将语法、词汇、外语习惯等文化氛围营造出来,引导医学生在外国人在不同场景中、不同人物身份之间的称呼、问候、致谢、道歉等习惯用语,并由此了解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在讲解整篇文章时,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指出附载文化内涵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文学典故。
3.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通讯工具,扩大医学生对外交流和异域文化了解。
(1)外语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医学生使用外文原版资料包括刊物、书籍、视频、网络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搜集一些异国物品和生活故事填充到医学生的外语学习中,在语言行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思维导向方面体会中外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需要。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学生应该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比如“守时”这一观念,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里开会、赴约等迟到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西方人却认为时间与效率紧密相连,需要恪守谨遵,而印度、巴西等地区人群对迟到却是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迟到是一种幸运。
(2)邀请外籍教师做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戏剧比赛等,加深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运用。
(3)在外语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课程的跨文化因素,加强词汇文化含义的教学。在我国医学院校现有的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中,通常开设精读、泛读和听力三门课程。贯彻实施跨文化教学最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文化因素,把跨文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4.外语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提高。努力提高我国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无论从外语的教学过程还是从外语的交际功能讲,外语和汉语及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国医学院校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外语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中国文化修养。教师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控制者、新知识的主要提供者,所以外语教师应该对语言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系统的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方面的知识指导外语教学实践,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去,使医学生从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对外的交际能力。
四、结语
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专业课堂上尤其需要注重文化的渗透,不只是单纯的讲解词汇语法以及文章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注重课文中体现的文化信息和交流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静.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6):174-180.
[2]褚洪蕊.医学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6(5):356-359.
[3]邓军,尹慧如.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史博览(理论),2014,10:19-22.
[4]赵建炜,王晓玲.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8-73.
[5]王晓燕.跨文化交际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1):84-92.
[6]罗运春,杜军.培养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22(2):190-194.
[7]彭云鹏,戴炜栋,等.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12.
[8]任希.医学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90-1095.
交际水平 篇5
一、重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说
我从教18年来,看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年级越高,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学生人数越少。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做听众,于是慢慢地失去了“说”的愿望。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小学生具有爱说爱听的特点,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在与家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讲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喜欢听、喜欢说的特点,训练时要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说话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地讲自己身边烦心的、喜欢的人和事,放低难度,搭好梯子,让他们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这样,发言者畅所欲言,听话者全神贯注,课堂气氛自然热烈、活跃,同时指导学生由课外自发地说转化为课内自觉地说。如在口语交际训练讨论“要路还是要树”这个题目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是比较喜欢帮助别人的特点来引导学生: “同学们,筑路的工人师傅在筑路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愿意帮帮他们吗?”然后再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要路还是要树”,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为筑路工人师傅建言献策。同学们和老师讨论交流后,老师再让学生自主思考: “在你的身边或者是你生活中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这样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辩论,达到能说会辩,明白是非的目的,同时也是一个拔高和拓展延伸的练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时,老师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愿意”说。此外,适当的奖励,如奖小礼物,小星星,评名嘴奖、名辩论员奖等,也可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常言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口语交际产生了兴趣,他就很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当中来,畅所欲言。
二、抓教材资源,让学生“能够”说
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思想含义到语言表达都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矿藏。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材,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和素材。
1. 补一补。每一篇文章,为突出中心,在进行材料组织和详略安排上,有意留下了一些艺术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口头补一补属于语言描写的空白,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2. 换一换。就是将转述语言换成具体的直接叙述的语言。有的课文为了表达的需要,对人物语言的描写以转述方式进行。我们可以把这些转述的语言换成具体的直接叙述的语言,来达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编一编。续补文章结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编说能力的好办法,教学中我们可通过续补以对话为特点的文章结尾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
4. 演一演。有目的地选择排演以人物语言描写为特点的课本剧是训练学生大胆创作、口语交际的好形式。
三、创预设情景,让学生“争取”说
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抓住机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语言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可以给学生预设他们熟知的、感兴趣的电视栏目,走进生活,走进电视来达到口语交际的自主性训练。
⑴生活周刊: 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人教版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巧妙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交际,不但容易激趣,而且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去,令人感到亲切、逼真。
⑵法制在线: 创设法庭场景,按程序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审判,评其美丑,论其善恶。有时可结合身边的事例组织一些辩论活动。
⑶GS购物网: 模拟交涉、谈判、广告,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教师可布置题为《逛农贸市场》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商场里了解各类商品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推销自己的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带来一些生活用品,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员”,进行表演、交流。
⑷记者招待会: 开展调查、考察、采访,明确采访目的,设计采访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导采访结果。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争取”说,真正把学生带到活动当中,充分感受口语交际训练的乐趣和价值。
四、强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说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课堂上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消除各种顾虑,积极自主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其次,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发挥探究精神,积极探寻口语交际的技巧。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内心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主动说”,这样才能把口语训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口语交际训练具有实践性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拓展训练渠道,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新大纲提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三个途径: 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其实质强调了两点: 一是课堂训练,二是实践锻炼。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整个口语交际训练应立足课堂,加强实践锻炼。作为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更应该从素材的细节、方法的介绍、形式的变迁和教师生活化的指导来落实训练,为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小学生能力的提高铺下坚实的基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口语交际训练融入生活,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沟通,学会交往。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这一理念,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让学生“愿意、能够、争取、主动”说。
交际水平 篇6
口语交际能力恰恰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是学生走向社会, 立足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素质, 而且不断发展的社会也对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简单、快捷的一种方式, 更是一个人能力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新闻播报”活动, 班内成立新闻播报中心, 分成小组, 组内从收集、筛选, 到播音分工明确, 每天上课前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播报”, 播报完要有评论, 对待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展示自己的观点。三分钟的播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口语交际平台, 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表达、展示的机会。一学期下来, 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水平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下面笔者就针对如何用好“新闻播报”这种形式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水平谈几点策略。
一、消除播报的畏惧
我们通过问卷发现, 农民工子女不敢发言、不愿表达的原因是怕说错, 怕教师批评, 同学嘲笑。久而久之, 他们就养成了“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他们的畏惧心理正是造成口语交际的最大障碍。畏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或表达看法。这样就使农民工子女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要想消除畏惧的心理障碍,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才敢于在教师面前发言。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我们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消除心中的畏惧, 才能使他们感觉到原来在同学面前发言并不难。其次, 教师还应转换角色, 多充当聆听着, 将课堂这个舞台多留给他们, 更要从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好坏的圈子里跳出来, 要从学生的终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角度, 积极地培养农民工子女主动参与口语交际的意识, 帮助他们克服畏惧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让“新闻播报”顺利的成为口语训练的良好载体的前提。
二、培养播报的信心
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第二个心理障碍就是自卑。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他们不会去主动跟人交流, 形单影只只会让他们把自己包裹起来。“新闻播报”是打来他们心灵的一个秘诀。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可以打开他们的话匣, 组内的肯定能有效地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播报前教师适时具体的指导为他们保驾护航;播报后其他同学的鼓励, 更使他们愿说、敢说。这样一来, 他们增强了表达看法、交流意见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我们做事成功的关键, 更是进行“新闻播报”必备的心理素质。要想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口语交际水平, 我们必须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激发他们说话的冲动, 引起他们的表现欲望, 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他们有信心, 敢说、乐说, 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训练播报的技巧
农民工子女普通话水平较低, 而播报者吐字清楚与否, 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播报的质量。一旦播报失败势必会再次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播报前一定要针对播报内容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尤其是有地方性口音的, 如l和r不分, f和h不分, 平翘不清,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教师还应就播报材料进行必要的修改指导, 训练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讲述所选的新闻事件的技巧, 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 准备新闻材料, 做到内容完整、有中心、有条理, 然后进行脱稿训练, 摆脱对新闻稿的依赖性, 最后再进行说话的即兴训练, 让给学生在头脑里整理思路后, 然后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的“新闻播报”就不会太随意, 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四、丰富播报的形式
我们的教学如果局限于对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就会很单一, 这样势必会给初中生造成看问题不全面、顾此失彼、知识面狭窄等缺点。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我们的新闻播报只有采取更丰富的形式, 才能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了解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新闻播报除了组内推举一个人的播报, 也可以是组内成果的展示, 小组成员可以创造性地对课本内容加工表演,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可以模拟生活情境的小品, 也可以提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来打开话匣, 更可以就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小小的辩论, 各抒己见。内容的丰富, 形式的多样在拓宽学生知识的同时, 也激发了他们说的兴趣, 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优化播报的评价
当农民工子女进行播报完毕后, 教师一定要慎重地给予评价, 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取得的些许成绩, 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他们不怕困难, 改正缺点, 勇往直前。在进行评价时, 首先, 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前期的努力和进步。其次, 要指出完善和改进的办法。再次, 评价不能仅停留在学生播报的结果上, 还应分析得失的原因。最后, 在学生播报完后, 要让他们自我评价, 思考自己的好与差, 让他们客观主动地自我评价, 养成自我剖析的习惯, 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的评价也能让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提高。
交际水平 篇7
一、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概述
1.涵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解释包括很多方面,主要针对语言表达、非语言交流、交际能力、语言自控等。跨文化交际水平主要从三个层次体现,超越自我民族习惯勇于挑战的精神,欣赏借鉴新文化新领域的胸怀,承受多民族、地域、国家文化差异压力下的自我价值。在对能力传统的定义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可界定为掌握规定范围内的文化和交际专业知识,能在国际专业知识交流和互动中灵活运用,可充分体现面对不同异国文化和另类民族氛围时具有的积极主动、勇敢包容和积极向上。另外专业研究人员认为,每个同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通过自身所处特定场合和具体氛围所表现的有效合理的交际水平,总结影响因素主要有语言、文化、价值观、世界观等。通过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调查,经过分析认为,敏感度、技巧、意识是跨文化交流水平的主要体现。其中敏感度不仅能够激发文化意识的提高,而且敏感度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主观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在更多的交流实践中提高技巧和水平,是跨文化水平提升的核心所在。
2 . 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调查意义和立足所在。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与兴起,丝路医学科学院的建立,我校的医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及与国际医学的交流日益密切,作为一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不仅能够充实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使大学英语学习更科学化、个性化,更能提升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的满足国内,国际上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跨国界学习交流,语言沟通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看来,对医疗效果,医患关系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影响。目前,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引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能让我们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国际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对医学专业大学生有着长远的意义,不仅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扩大视野,增进交流,同时也包含了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拥护。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对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对改善医疗水平和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医疗新气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现实跨文化交际相关材料,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凝练,提出合适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突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理念,是推动我校医疗卫生事业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促进丝路经济带国家和平与稳定,保证医学专业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和治疗的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二、医学专业大学生跨专业交际水平调查研究
本课题主要针对我校的医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以语言教学为切入点,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如设计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相关选题调查问卷和分析,开展小范围的多次试点方法,总结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以便进一步分析验证,邀请有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试点并总结,最后提出我校大学生跨文化佳绩能力提升的途径,为学校学生教育提供可行性依据。本研究所处选题均通过搜索相关近期发表的文章,了解和研究我国目前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面临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前景,深入交流后拟出相关调研选题。访谈主要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跟随调查问卷,最后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后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达到测量学标准;实验前后,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参与度、认同感、交际信心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可比性;交际专注度和交际愉悦感有显著差异(P<0.05)。调查问卷参与者试验后共有70%以上参与者能准确获得答案,前后对比效果良好。
三、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提升策略
1.医学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调查分析。大学生们在跨文化敏感度所包含的5个层面: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中,有2个层面(即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案不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效果显著,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教学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应该提高交际技巧,即有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恰当且有效地进行交流。学生应该提高以下能力:多留心,管理焦虑,运用移情。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信心没有明显改进。这可能来自焦虑和不确定性,缺乏跨文化认识、交流技巧和良好的性格。为了提高学生的信心,他们需要提高自尊和自我认知。研究表明,一些学生缺乏文化差异的知识,所以他们不能顺利与他们的合作伙伴沟通。事实上,他们需要了解更多非语言交际知识,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文化知识。如文化知识讲座、大众媒体、杂志、报纸、谚语、笑话、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和艺术。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的文化事实,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和电子报,很多报纸和杂志提到的文化知识并非在通常教科书中能学到。一些好的文化见解可以很容易在头条新闻、广告、社论、体育版、漫画,甚至在天气预报中发现。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充满跨文化故事的电影,然后让学生找出和他们自己文化的不同和特别之处。此外,学生有必要更多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建立联系。通过互动和观察,他们可以对其他文化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总之,当他们准备融入任何新的文化时,了解不同文化知识是一个良好开端。具有良好的跨文化知识的学生可以更加顺畅与留学生交流。
2.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目前国内医学专业大学教育的外语专业教学着重点在语法、词汇等语言应用上,但作为特定文化背景和场合灵活发挥的一门科学,往往需要特定文化背景才能达到实用和预期效果。比如在对同一美好事物的赞美面前,中国人会谦虚的表示:一般一般,哪里哪里,可是在西方国家老外思维意识里,可能会认为缺乏实力或者自信,谈判往往顺利完成。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是非常讲究的,辛苦忙碌一个晚上的一大桌菜有时会谦虚的说一般般家常菜,那么老外会不会纳闷:远道而来为啥不做点好的,不受欢迎吗。而西方人饮食往往简单随便,一盘意大利通心粉,一盘色拉,几片面包,几杯咖啡就搞定了,看着电视随便就完成他们的大餐。因此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跨民族交流意识,对融入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医学专业大学外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专业知识要求基础上,有意识的将语法、词汇、外语习惯等文化氛围营造出来,引导医学生在外国人在不同场景中、不同人物身份之间的称呼、问候、致谢、道歉等习惯用语,并由此了解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在讲解整篇文章时,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指出附载文化内涵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文学典故。
3.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通讯工具,扩大医学生对外交流和异域文化了解。
(1)外语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医学生使用外文原版资料包括刊物、书籍、视频、网络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搜集一些异国物品和生活故事填充到医学生的外语学习中,在语言行为、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思维导向方面体会中外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需要。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学生应该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比如“守时”这一观念,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里开会、赴约等迟到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西方人却认为时间与效率紧密相连,需要恪守谨遵,而印度、巴西等地区人群对迟到却是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迟到是一种幸运。
(2)邀请外籍教师做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戏剧比赛等,加深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运用。
(3)在外语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课程的跨文化因素,加强词汇文化含义的教学。在我国医学院校现有的大学外语课程设置中,通常开设精读、泛读和听力三门课程。贯彻实施跨文化教学最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文化因素,把跨文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4.外语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提高。努力提高我国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无论从外语的教学过程还是从外语的交际功能讲,外语和汉语及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国医学院校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外语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中国文化修养。教师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控制者、新知识的主要提供者,所以外语教师应该对语言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系统的了解,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方面的知识指导外语教学实践,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去,使医学生从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对外的交际能力。
四、结语
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专业课堂上尤其需要注重文化的渗透,不只是单纯的讲解词汇语法以及文章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注重课文中体现的文化信息和交流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静.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6):174-180.
[2]褚洪蕊.医学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6(5):356-359.
[3]邓军,尹慧如.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史博览(理论),2014,10:19-22.
[4]赵建炜,王晓玲.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8-73.
[5]王晓燕.跨文化交际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1):84-92.
[6]罗运春,杜军.培养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22(2):190-194.
[7]彭云鹏,戴炜栋,等.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12.
交际水平 篇8
一、理论背景
语言学研究表明:人类有学习语言的能力, 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它会经过发展成熟的阶段,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 多方面的训练。置身于一个多媒体的语言环境, 影像文字声音的如临其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其产生兴趣和动力。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H.H.Stern说过, 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 甚至更重要些。阅读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动作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在阅读中, 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图像, 为阅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准备活动
在平常的精讲课堂上注意学生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技能, 有相应的生活经验 (哪怕是从课本上阅读到的) , 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 以及作品背景、中心思想, 给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基础。教学软件的准备包含教案、阅读资料题库、相关图片、录音等。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证实, 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图文、声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施过程
(1) 英语阅读兴趣的方法指导与训练, 让学生捕捉英语阅读文章的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改变传统的整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图片, 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快速导入新课。带着问题“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去仔细阅读。
(2)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为提高阅读速度。我对每篇文章都有限时规定,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 由于时间限制, 不允许他们查字典, 只能让他们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去猜, 这样, 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 而且猜词能力也加强了。举例说, 可利用词的同根词use猜出useful, us e le s s, us e r的意思。词的前缀re表示重复, d is表示否定, un表示否定, tion表示名词后缀, ness表示名词后缀。
(3) 快速回答问题。用多媒体呈现“yes or no”问题, “true or faulse”问题, 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印象和理解。我可以把这些易答的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学生, 以增进他们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我通过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证明”yes or no和true or faulse的理由。每一题都要求这么做。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和交际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举两得。
(4) 快速复述文章, 在学生阅读后, 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retell, 以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分层要求, 分段掌握, 鼓励他们人人开口, 阅读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均得到补充。还可以变化方式, retell方式可设计成wh-question方式, 通过问题Who, Whe n, Whe re, Wha t, How, Why来强化阅读能力, 整体掌握语言材料。
(5) 该慢则慢, 对于学生的疑难点, 易混淆的知识点, 我向学生讲解清楚, 举一反三, 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不能急于求成。
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 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 同时,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 我有机地渗透德育因素, 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人生观。
四、教学效果的体现
老师平时课堂的精讲, 学生阅读课的泛读, 和多媒体的教学有机整合, 优化了课堂教学, 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交际水平同时得到强化训练。一个轮回的教学实践, 班上94%的学生在阅读题中得到满分, 75%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99%的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达到中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