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育

2024-10-18

交际教育(共11篇)

交际教育 篇1

在区角游戏中,我观察到下面两个情景。情景一:4个孩子选择了叠高区,其中3个孩子聚在一起玩常规玩法,只有圆圆一个人默默地在一旁一步步地往高处垒着。情景二:游戏场上,两个男孩把材料一个个平铺在地板上,把养乐多瓶当围栏,摆成了一圈,一会儿发现瓶子不够了,一个小男孩跑到圆圆这边看看,然后拿了几个小瓶子跑回他们的“阵地”, 圆圆见后大声叫道:“那是我的瓶子,快还给我! ”接下来一阵大哭。

圆圆性格稳重,一向遵守游戏规则,但缺少创新的勇气,不敢尝试新的玩法。孩子有从众心理,具有好奇心,喜欢新鲜的玩具,两个男孩子的玩法对圆圆来说是一种新玩法,所以圆圆立即就模仿着玩了。然而, 孩子间的争抢也因此而爆发了。一般来讲,孩童之间的情谊,或敌或友,是在对玩具、食物、朋友的宠爱的争夺中逐渐建立并稳固的。孩子间争抢玩具、吵闹是常有的,他们对资源进行争夺和分享,并不断转化“敌人”和“朋友”关系,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关,在家中的“皇帝”地位及年龄特点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我们也能看出,这种情况还与他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自我协调沟通的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并善于分析与反思。区角游戏发现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创新的一面,也意识到区角材料的投放要充裕,面对孩子的争抢,要适时介入,授之以渔,相信这样的游戏对孩子更具交流价值, 对老师个人的成长也有促进意义。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有如下三个策略。

一、旁观代替独裁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去尝试探究。当幼儿发生争执时, 教师不能仅仅是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而要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去沟通、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及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上述案例中,我始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急于当“秩序警察”和“裁判员”,既不袒护,也不斥责,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孩子发生矛盾时,教师出面虽然会很快调停孩子间的冲突, 但是这样做无助于儿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自然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安全前提下做一名观察者,给孩子提供更多探索和学习人际关系的机会。

二、分析代替武断

1. 正反分析,宽容对待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判断“肇事者”是有意或无意,如:刚才是怎么回事? 那个小朋友经常这么做吗? 他还打过别的小朋友吗? 你抢过他的东西吗? 你不小心撞过他吗? ……也许对面的小家伙人高马大,经常欺负其他孩子;也许他只是无心之举。如果是无意的冲突, 就用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 如果是有意为之,也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2. 情感疏导,建立社交

要培养幼儿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首先要对人的情绪、情感有所识别( 如:表情,说话语气等) 。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化敌为友是最好的策略,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断言“他是个坏孩子,我们不和他玩了”,即使他真是一个爱犯错的孩子,他们也可以成为朋友,让幼儿学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感,建立社交。

三、自护代替他护

很多时候,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侵害时,就会告诉老师。老师通常没时间应对每一次的矛盾和争执, 即使老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处理每一次争执,但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孩子获得的只是求助这一种解决方式,而这种方式是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也经常会失效,被动求助的意识会给孩子未来的处世观造成很大的困惑。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而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会沟通和协调, 才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技能。作为教师———孩子的支持者与指导者,面对争抢,要理性对待,更多地要授之以渔。

当孩子遇到冲突,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协商解决,这样孩子就有机会理解和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理解他人的心理,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摆脱以自我中心的思想, 从而学会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中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当然遇到“开战”时,孩子首先要尽量保护好自己不受到伤害( 遮挡、躲避等) ,然后再向成人求助。我们不鼓励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处世方式,也不赞成武力相向的“勇敢”。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幼儿,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时,幼儿能利用自己的内因有效调节心理,并实施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前环境,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幼教工作者应想方设法着重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篇2

一、以阅读为起点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新的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对重要词、语句进行重点阅读,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化,领悟中心。另外,我在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问题”是关键

创新始于“问题”,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同学不敢问,主要是自卑心理或紧张心理。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这种两种心理。例如可以讲一些爱因斯坦、牛顿等名人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第一可以激发学生想问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其次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问问题不能无目的乱问,而应问到点子上。在这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如在课堂教学写记叙文时,设计如下问题: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的?通过这样示范学生今后在学习写事的文章时就知道怎样问问题了。最后要适当解答学生问题,对问题可以给予正确答案,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或者相互讨论。辩论等自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耐心。(2)对学生的问题予以鼓励。(3)面向全体学生。

三、探究,讨论是渠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探究、讨论的方进行课文的精讲,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及时鼓励敢于发言的同学。另外,教师也要置身与讨论中,并在讨论中适时的概括、总结和点拨。用精练而概括的语句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透。例如本册《捞铁牛》一文重点是理解怀丙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教师先演示实验,创设新意识,然后让学生探究讨论铁牛是怎样捞上来的?最后得出结论,铲沙—船身漫漫上浮—铁牛一点一点向上拔—拉上岸,这样很复杂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了。

四、课堂小结是提高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以达到掌握或基本掌握。但这种掌握是零散的,学生没有整体印象。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进行课堂总结,将知识连片。在总结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海滨小城》一课,让学生根据要点进行总结,学生总结出全文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地方,写海滨抓住海面和沙滩景色,写 小城,从庭院、公园、街道三方面来介绍,最后文章总结海滨小城的特点美丽、整洁,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就能整体掌握。

五、反馈练习

整篇课文将完后,就要进行一下反馈练习,主要是总结本课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化印象,并了解本课的教学效果,并及时对教学不足进行个体辅导。使其跟上教学进度。反馈可以让学生提问,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口头和市面进行检测,通过难易适度的检测,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交际教育 篇3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 他们最直接的人际关系是从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开始的。重视对学生在班级中的人际指导是促进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增强学生独立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独立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

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 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是小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独立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 很喜欢围在教师的身边, 他们对老师的亲密、依赖程度胜过了自己的父母、同学。他们有什么话会告诉老师, 同学间闹矛盾也一定会向老师告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 老师是最伟大的, 是无所不能的, 老师永远都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老师高兴, 他们欢乐;老师痛苦, 他们忧愁。甚至老师的一个脸色、一个眼神也会影响他们的一天。但是,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老师的依赖程度也在悄然变化着, 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认识、评价事物的观点。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 他们更多的是和同学在一起, 心中的欢乐与忧愁则更愿意和同学分享、倾诉。虽然此时师生关系仍然在他们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是他们已开始渐渐与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的潜意识里萌发了“老师是另一条战线的人, 老师与我们是不同的, 有些话 (事) 是不能给老师说”的想法。面对这种境况, 作为老师, 要更多地去关心学生, 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行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在工作实践中刻苦钻研,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努力学习, 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努力让学生学有所得, 心理健康, 品行有所长进,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得到尊敬。特别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 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当学生与他人之间产生分歧时, 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如何向他人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会如何让他人赞成或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正确听取、评价他人的观点,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并以此来为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 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孩子的发展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 帮助他们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实际, 努力为学生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形成良好的交际空间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对那些性格内向、害羞的学生, 要激发他们自觉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来, 鼓励他们大胆交际, 在不同场合给他们创造交往的氛围, 并教会他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的知心朋友, 让他们在浓浓的交际氛围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正说明了这一道理。例如, 我所教班级有一名女生, 由于家庭原因, 再加上性格内向, 在班上总是“不合群”, 朋友几乎没有, 成绩也较差, 平时与班上的同学基本“无言”, 同学们也不与她多谈, 因而整天眉皱不开。我了解情况后, 就有意识地让她多参加集体活动, 使其在活动中增加与同学的交往机会。有意安排她每天与一位同学打扫教师办公室, 并叫班上的同学写表扬稿到学校广播室表扬她, 利用读报课时间让她上台即兴演讲。慢慢地, 她和同学们交谈起来, 参加活动也由过去的被动转为主动, 笑容终于挂上了她的脸,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还通过竞职演说当上了班上的文娱委员, 成了班上的文娱骨干。因此, 我们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教育这块阵地, 对学生处处关心, 特别是对那些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 要寻找合适的场合, 营造特定的氛围,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 使他们乐于交往, 在交往中不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小学生的心灵是稚嫩而真实的, 也是较脆弱的。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以及认识事物的观点, 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幼稚的。但那是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头脑、真实的眼睛去思考事物、观察世界的结果,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 更不能以“曲则美, 直则无姿”的成人化标准来要求他们建立成人化的人际关系。而应是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 走进他们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以符合儿童交往心理的标准去指导他们的人际交往, 增强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他们在自觉的人际交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交际能力。

但是, 利用班级教育阵地,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 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 结合学生年龄、性格特征, 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 敢于改革。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形成较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为培养祖国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研究分析论文 篇4

一、跨文化交际的本质

(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

语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东西,其中蕴含的秘密是现代人一直探索的重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可以一种有效的共同讯息,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换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其重要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对其开展了重点研究。经过大量的分析发现,人类在进行语言的学习中,仅仅接触一些语法、词汇、语音等,无法满足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了解必要的社会形式及文化,明确底层结构和人类生存的共性,明确各民族的文化结构差异,才能有效发挥语言的应用价值。

(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交流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英语的使用已从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知识教学及语言技能应用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其应用能力多涉及知识、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所以,做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英语使用有效交流能力的一个概述。受传统文化影响,轻视文化内涵,重视语言形式的片面教学法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及文化信息因素,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特性,培养学生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需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介绍英美影视剧、记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加之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查询欧美报刊的方式,接触纯真的英语,从相关资源中学习西方文化、习俗及其交流方式,从而了解他们的普世价值观、人生观,为自己构建西方思维,从而强化自身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

二、跨文化交际主体文化身份

(一)语言与文化身份

一个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这种语言所承载和表现的世界。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因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人通过语言而形成对世界的态度,看法或观点。人永远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人活在语言中,人以身份出场,语言是寻找文化身份最本质的要素。文化和身份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密不可分。文化身份是由社会官僚机构认同或成员自我认同所形成的该文化群体的成员身份。通过对本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某种文化成员在文化传播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认同感十分强烈,他们将本民族的语言、所行、所思和所感等通过自身的文化尽善尽美地表达而出,提高自身对个人生存的依赖程度。文化认同是通过语言实现的。“文化身份”的产生源于文化,由于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因此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日常的交际语言交流以及肢体语言交流,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表明自身的身份;不同的文化群体成员通过应用本民族语言交流,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程度及民族归属感等。

(二)英语的本土化和中国英语背后的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带动了英语教育体制的发展,激发了众多非英语使用国家对英语学习的浪潮,促进了英语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英语逐渐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语言,其应用价值正不断扩大。通过对社会语言的分析,不同种族之间语言的不断接触将导致语言的本身发生变化,面对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现阶段的英语文化就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多元化的身份也逐渐被显现出来。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正在改变英语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些基于本土英语使用国家而进行改变的英语语言,是融合了世界不同地域语言文化的精华而逐渐产生的,这些新式英语往往受到不同国家、种族、文化的影响,对英语的语言、发音等进行了改变,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独立发展中对自我语言文化的保护及渗透。这种新式英语的出现强调自我民族价值观,要求在使用英语中突出本国的发展文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习英语的人员也相对较多。作为世界英语变体大家族中的医院,将汉语的文化特征渗透到英语中就成为表现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英语使用中,我们依旧强调自身汉语作为母语的重要性,通过规范英语,利用其对中国发展的变化进行描述,进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传达中国的文化特征。

三、母语在跨文化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一)语言迁移

为了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进行跨文化英语教育中,应打破以传统英语文化为核心的观念,改革教育方式。通过基于本族母语文化及国际交流层次方面开展教学,强化语言迁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广泛研究。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受到母语文化知识结构、语言运用形式的影响,学习者喜欢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时候将已经学会的母语相关习惯带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在母语带进的过程中就出现早期对比分析假说、中期心灵主义迁移最小论、近期认知学迁移制约伦等几个节段。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Stern(1992)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Ellis(1994)把迁移看作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由此,人们对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和客观。

(二)英语习得中母语的正迁移

学习不同种族的语言有利于文化交流,不论是何种语言的学习,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似及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基于本族文化的英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其中“普遍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出现将双语学习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语言的使用存在共性,任何一个民族在本族母语的学习中都会涉及“普遍语法”的使用,所以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自身获得语言共性经验,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可以有效强化自己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及理解能力。所以,强调语言共性的使用,将有效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交际教育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逐渐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问题

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而且还发挥着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快速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缺乏英语文化知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仍旧以句型与词汇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使得学生在现实的英语口语交际中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各国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受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在深度与广度上也有欠缺。2.教学方式单一而枯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依然沿袭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教师都念读加讲解生词、短语、句子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整节课下来教师“口若悬河”,而学生却“哑口无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教师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知识的讲解,也都是泛泛的一句带过,而没有将其与我们国家的相关文化做比较,这就使得学生很难了解两国文化之间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那么在英语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学生就很难恰当地运用文化知识完成交际任务。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能力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涵盖了对外国文化的教学,还涵盖了对外国人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分析。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借助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各国文化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交际的能力。

1.丰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为丰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①选用高质量的英语教材。英语教材是大学生学习各个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尽量挑选正宗的英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素材,才能大幅减少母语对跨文化交际的不良影响。②挖掘教材文本中短语与单词的文化内涵。单词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在词汇中就能体现文化差异,那么词汇的意思也一定可体现文化上的差异。在汉语中,“狗”一直被当作贬义词,比如成语:鸡鸣狗盗、狗偷鼠窃、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而“dog”在很多英语语言国家都代表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在这些国家人们都反对吃狗肉。但是,在西方国家中“dog”还有被用作贬义与中性词的时候,比如在“If someone calls a man a dog, they strongly disapprove of him.”中,就是贬义词;在“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中就是中性词。在日常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把这种体现文化差异性的词汇收集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两国文化差异的全面了解,进而在交际中能准确、恰当地应用这些词汇表达意思。③分析文化差异中的语言应用技巧。由于母语文化与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应应用一定的交际思维转变技巧,才能做到顺利完成交际活动。

2.创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方法。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方法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为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电视、电影、幻灯片、图片等直观的教具,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多种感官以使其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知识。比如电影教学法,通常情况下每部电影都是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缩影,因此大学生观赏英语电影是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有意无意地接触到了时代气息浓厚、内容丰富的英语语言,这就使得学生在标准的英语语言环境中逐渐了解到各个英语语言国家居民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生活方式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观看电影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及时将电影中适合练习交际能力的对话摘选出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学会,并且领悟各种纯正的英语跨文化交际技能。

总之,针对当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不高的现状,教师应全面了解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增加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与英语文化有关的知识与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进而借助生动而高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设计出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逄博.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刘殿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之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0:96-97.

[3]李伦.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融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8:170-171.

交际教育 篇6

一、教学过程交际化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交际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路径。英语课堂哪个教学过程交际化应该做到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交流,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使交际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要选择接近语言交际的练习,使课堂联系交际化。在做练习时,不仅要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还要设计多种情景,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同时尽可能地创设虚拟真实情景进行虚拟真实交际,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要像演戏一样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时要以姿势助讲话,充分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说话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用英语进行,如组织教学、讲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把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去,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陈地,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才能养成。

二、突破以课本为中心

现代英语教学要重视课本,但如果完全被课本所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教学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达不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在利用课本的同时,使用电化教学手段,逐渐增加与课本水平相近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深刻地感到,可以利用书本上的英语去学习、了解、享受、创造生活。课堂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合,但是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交际能力,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无论教师怎样精心设计,学生怎样努力配合,如果没有课前、课后的密切配合,都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作为交际工具,语言的学习也决非局限于课堂。如果把语言当成一门课或一门知识来学,那么离交际的目标就越来越远了。因此,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必须从课堂中心跳出来,创造出一条课内与课外结合,新课与旧课结合,复习与讲新结合,游戏与讲练结合的新道路。把传统的复习、预习、讲授、练习都纳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言语活动中去。不论听录音、看录像、讲故事、学歌曲,还是角色扮演或对话,都是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开展交际活动

1. Make sentences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词组和句型时,在给出典型的例句后,应多多鼓励学生造句。同学们只要将例句看懂了,都会非常乐意争先恐后地造句,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的精彩。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很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而且还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bedroon / school…在学完一至两个单元后,可抽出一节课专门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卧室、学校或教室等,这一口语活动在初一第一学期就可以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加,在此之前可先复习一下小学学过的there be句型以及“介词短语 + be + 名词”结构和“介词短语 + you can see…”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句型,轻松自然地描述出大脑里的图画。

3. Describe sb or sth you like best. 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或后十分钟描述一下他( 她) 最喜欢的人或物。

4. 角色扮演,以所学的对话或课文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并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情况涉及天气预报员播天气预报、问路、买东西、打电话等,给学生几分钟准备,让其中的几组到台上表演,老师、学生给予评析。

四、创造真实情景

1. 巧用多媒体,激发说的愿望。多媒体的运用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像为一体,能较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耳、眼、口、手等器官并用。因此,合理使用多媒体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意识加强了。如Unit 8 Sports中的Reading部分The Olympic Games,就可以这样安排: 本课的主题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可利用网络资源搜寻与奥运会有关的材料,最后以汉城奥运会主题曲Hand in Hand为背景,以学生观看奥运会比赛项目图片并齐读各个项目单词来引出主题。这样,这些生硬的单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动的图片,所产生的良好的视觉效果变得生动直观,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思维积极,讨论热烈,说的热情,说的愿望被激发了。

2. 创设学生生活情境。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设计问路、购物、采访、打电话、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等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如“购物”还可以具体设计出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情境,去“百货商场买玩具”的情境。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3. 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社会生活的突发事件或不良现象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如利用课件显示路人随地吐痰的情境,让学生与“吐痰者”对话,使“吐痰者”懂得吐痰与传播疾病的关系; 创设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抢救“非典”患者的情境,让学生与医护人员对话,感受并学习医护人员那种为救死扶伤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等等。

总之,现代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要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笔头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中学阶段几年的英语学习,为将来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口语交际能力。用英语对话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英语的学习。所以,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如何将英语应用于生活中,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所以,对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研究,旨在找到培养和形成良好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张开嘴,就像说汉语一样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交际教育 篇7

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以下简称CLT)引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CLT模式,对国内英语基础教学方法与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CLT自提出起就引发了多种讨论, 持有不同观点的各派并不能达成共识。但实际上CLT是由多种不同的教学途径共同组成的整体。由于地域的不同方法自然不尽相同。现阶段国内英语教学在界定CLT时并不能理清教学目标与过程的区别。本文首先简述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发展现状,进而主要讨论两种不同教学途径的适应对象和环境,并提出一种与中国小学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交际语言教学途径。

二、现状

英语教学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国内小学英语有些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与盲目性,对英语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母语尚未掌握扎实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将英语与汉语拼音相混淆,进而产生排斥情绪,不利于以后的英语学习。另外就是国内英语基础教学重点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作为教学目标,往往采用强制性教学,而忽略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较少关注,这也使对于学生兴趣要求较高的交际语言教学处于被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CLT的两种途径

1.“英本主义”途径。语言的学习目的是交流,CLT理念的倡导者提出了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但对于教学内容与目标却各执己见。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是“同化主义语言教学”理念,主要针对在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和移民。该理念的倡导者认为CLT有利于学生完成“真实世界”如打印信件、填写表格、 分拣邮件、预定旅店等实际生活的交流任务。而其将目标定位在英语国家,学生所处环境有利于自身英语的学习。但对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因为各自英语课程标准主要针对词汇、语法、句式、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并不能显现“英本主义”的优越性。在我国如果以“英本主义”作为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三种问题:其一,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确性;其二,与现实社会的适用性;其三,英语教学与基础教育目标的匹配性。首先是正确性。“英本主义”途径所倡导的“真实世界任务”所传递的均为西方社会与政治信息,而并不能被多元化的亚洲世界完全理解与接受。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度和自身的价值理念都会遭到破坏,很容易适得其反;其次是适用性。国际学者对“英本主义”途径的适用性持有怀疑态度。其所应用的教材内容主要以英语国家文化作为基础,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不能被语言学习者所理解。并且,非英语国家不能提供与英语为本族语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不能真正发展自身语言能力。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但有语言的运用,还要有利于素质培养的目的。因此问题的重点是该途径不能体现国内的教学目标。

2.学科取向途径。在CLT运动之初,Widdowson认为 “交际语言运用”主要是应用英语来学习知识,语言只是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也就是说“交际”与“语言运用”是学习和使用不同只是交流,语言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将与读者相关,能和其产生共鸣的学习材料才能使其具有“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应用于英语教学。这是一种“学科取向途径”(Subject-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S O A)。它是一种将科学、地理、艺术等与英语教学间接地建立起联系, 使得英语和母语一样具有交际功能。国内英语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努力提升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意识、动机与创造性,以及自身的交际能力, 让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认知与内心情感都能健康发展才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科学取向途径虽然不能完全应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但可以予以借鉴,根据国内教学环境制定出自身基础教育的CLT途径。

四、中国交际语言教学途径

综上所述,关于CLT的主张多样,途径各异,但并不影响其在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地位。它将外语教学引向思考教学内容的方向,英语教学逐步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的方法问题。以中国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建设国内CLT概念。培养适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环境的CLT途径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将本地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促进学生自身的认知、思维与学习方法,培养相对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

2.结合本国国情,将英语教学内容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其英语学习的意识和兴趣,避免与学生无关内容的介入;

3.构建适合本国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能力模型,避免照搬西方为留学生准备的交际能力培养模型。

交际教育 篇8

人类对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与生俱来, 从早期的游牧民族到旅行的商人, 再到云游世界传播宗教教义的教士, 无不涉及跨文化交际。然而,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兴起, 是在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交际”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 (Edward Hall) 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 霍尔也因此被尊称为跨文化传播 (交际) 学的奠基人 (胡文仲2002)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文化,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文化则通过语言得以传播和继承。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分析

欧美国家基于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教育实践研究活动开展得较早, 教育模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欧美,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涉及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跨学科重要领域, 相关的著作也不断涌现。与此相比, 我国的相关研究则起步较晚, 其理论在具体英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亦存在诸多不足。

在我国, 最初引起英语教育者关注的仅仅是外语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但随着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以及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英语教学目标从以前的单纯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扩展到了对“交际能力”的重视, 进而又扩展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注上, 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著作也相继出版, 如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 (1988) , 邓炎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等。2016年,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在“第十二届年会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多语种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提出的目标是“提高我国外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多语种国际化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际需要”。可见,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势所趋, 而大学英语作为我国主要的外语教学学科,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渗透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如何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渗透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使之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由交流 (金虹2015) , 如果仅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 则在现实中无法完成跨文化交际。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不仅注重大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而且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束定芳2016) 。因此,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渗透, 对学生加以引导, 教育学生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注重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和交际规则、关注英语中的文化负载词等, 除此之外, 还应强调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一) 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认为, 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文化具有四大特征, 即习得性、我族中心主义、整体性和动态性 (潘一禾2011)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必然有着不同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总是习惯于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参照系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 认为一切异己文化都是荒谬、愚昧和不可理喻的, 这种视自我民族文化为中心而产生的民族优越感即民族中心主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不同的民族因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模式。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交际双方应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 用对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其行为。若尊崇民族中心主义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就会变得狭隘、排外, 产生思维定势和偏见, 并最终导致交际障碍。因此, 英语语言教学不应仅注重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还必须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使他们认识到: (1) “文化有差异, 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不应把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 (2) 如果仅沿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 尽管使用的语法词汇都正确, 也会导致交际不畅或失败, 与语言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二) 了解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和交际规则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所不同, 中西方礼仪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 被视为处世经典;“温、良、恭、俭、让”更是在无形中规范、约束着国人的举止言谈。中国人的言语交际重视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谐, 推崇志同道合和与世无争。而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平等, 强调竞争意识, 注重个人的潜能发展和成功。在交际中, 西方人往往不拘礼节、坦率真诚, 强调用尽可能精细和周密的言语形式传达自己的意思。英语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交际时很可能产生误解, 甚至会导致严重的文化冲突。比如, 被视为传统美德的中国式“卑己尊人”在西方人眼中可能是不可理喻甚至是极为不礼貌的表现。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晚清军政重臣兼外交第一人李鸿章, 因不了解西方的社交礼仪, 在外交上闹出了不少笑话。一次, 他在国外某饭店举办答谢宴会时, 按照中式礼仪作了一番餐前演讲, “承蒙各位光临, 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备有粗馔, 聊表寸心, 不成敬意, 请大家多多包涵”。事后, 饭店老板对李言辞中的“粗馔”深感不满, 认为是对其餐饮服务的恶意诋毁, 决定状告李鸿章涉嫌侵犯其名誉罪。如上所述, 因不懂中西方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交际不畅。可以说, 语言知识方面的错误可以被原谅, 而交际礼仪方面的失误却会导致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 而在各类交往中, 只有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礼俗规范和交际规则, 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双方都需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对方, 学会求同存异, 相互尊重, 从而做到和睦相处, 友好往来。

(三) 关注英语中的文化负载词

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态地域、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民族语言中那些最能体现独特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 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和间接的反映 (胡文仲1994) 。在学习英语知识时, 除了需要关注中英两种语言在构词、语法、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话语策略等方面的差异, 尤其需要关注文化负载词的中外对比。英语和汉语中均有相当一部分谚语富含典故, 如果不熟悉其背后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因此, 语言习得者需要在平时注重对中英两种语言中文化负载词知识的积累, 在交际时才能做到在中英文之间切换自如, 沟通顺畅。例如, to meet one’s Waterloo字面翻译是“遭遇滑铁卢”, 源于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发生的滑铁卢战役中的惨败。而汉语中的“败走麦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自于三国时代的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的典故。但不是所有的文化负载词都能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对等词, 在交际活动中需要灵活处理, 如汉语中的“入赘”只能意译成marry into and live with one’s bride’s family才能达意。英语中有些谚语的字面含义与实际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一知半解或不了解的情况下随便使用可能会闹出笑话。比如, 有一家鞋店店主这样招徕顾客——Shoes for street walking.Come in and have a fit。殊不知在英语中, street walking意指“卖淫”而非“逛街”, have a fit表示“勃然大怒”而并非“试穿”。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更涉及两种文化。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师, 在教学中既要传播语言知识, 又要注重中英两种文化的对比教学,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文化有时比语言更重要, 特定民族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四) 注重非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非语言行为是指言语行为之外的人际沟通方式, 包括眼神、手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等 (肖德林2004) 。如利用面部表情、姿势、眼神、语气、身体的接触、服装打扮等非语言符号来传递或补充信息。跨文化交际活动既包括语言交际, 也包括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大致分成四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体态语和副语言一般称为“非语言行为”, 客体语和环境语则称为“非语言手段”。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如果运用各自文化所形成的非语言交际模式来审视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往往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误会甚至怀疑等情形, 最终导致交际的失败。这是因为相同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含义不尽相同, 甚至可能截然相反。例如, 上下点头在中国和北美文化中表示同意;而在中东文化中, 向下点头表示同意, 向上点头则表示不同意。再如, 副语言中的沉默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美德, 所谓“沉默是金”, 在交际活动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可以表示尊敬、赞许、默认、抗议、隐忍、反对等。然而, 在英语文化中, 过多的沉默却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因为他们崇尚当面辩论和正面交锋, 交际者期待明确、即时的回复, 沉默被认为是不尊重、不礼貌或者缺乏自信的表现。

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在交际过程中是相辅相成, 互不可缺的。非语言交际伴随语言交际的始终, 蕴藏了大量的信息以及丰富的情感, 并对话语所表达的信息起着重复、补充、调整、强调、替代甚至否定等作用。因此, 英语学习者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中英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差异, 提高对这些差异的敏感性, 强化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和能力, 正确得体地运用非语言行为和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 避免发生文化误解或冲突, 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的日渐增强, 具备跨文化素质的英语人才越来越炙手可热。在这种宏观背景和教育形势下, 跨文化沟通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将文化理念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 关注当下跨文化语言教学最新的发展动向, 以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中心, 分析教材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从以往纯粹的语言教学过渡到“跨文化”语言教学。笔者认为, 在英语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渗透, 不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度和共情能力,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多元意识, 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民族文化认同功能,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胡文仲.1994.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文仲.2002.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

金虹.2015.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11) :80-85.

潘一禾.2011.超越文化差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束定芳.2016.对接新目标创建新体系适应新需求——写在“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出版之际[J].外语界, (2) :2-30.

交际教育 篇9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外语, 多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 学生必须潜在水中, 而不是偶然沾沾水。”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是:组织——学习——传授——复习——巩固——作业, 以教师为中心, 过分强调语法、词汇和句法结构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 教育部对外语教学大纲进行改革, 出台了新的外语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与之背道而驰, 因此, 找出适合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真正把外语作为一门技能, 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于是, 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

什么是交际法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交际→操练→交际”式。这种模式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交际环境中,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语言交际, 然后在学生交际活动中发现问题, 分析学生实际需要, 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安排和介绍教学项目。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项目进一步加以机械操练, 最后又回到实际活动中来消化、巩固这些语言项目。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及语言操练机会, 并且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所必需的素质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一、交际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 交际法强调语言教学要为学生交际需要服务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从而获得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中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

(二) 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地位。在运用交际法时, 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语言的讲授者, 也不是进行句型训练的指挥者, 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交际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

(三) 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流畅性, 而不过分重视语法的准确性

交际法要求学生从初级阶段就能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 进行交际。关于学生的语法错误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不必见错就纠, 应该让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纠正, 以获得正确语言。

(四) 交际法注重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和老师共同搜集和开发教学资源, 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完善传统教学之不足。在突出交际性的原则下, 创设多种语言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交际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 教师尽量用全外语讲课

学生说外语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外语语言环境, 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环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必需保证。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机会是在课堂上, 因此教师要尽量应用外语组织教学, 加大学生口语的输入量。用外语教外语, 能使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动作都与外语建立直接联系。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交际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用外语表达思维的能力。而且教师在情景中教, 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在情景中听和说, 这样学生说起外语来比较自然, 逐渐养成用外语交流的习惯。例如, “打开书——继续往下看”等。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 教师的授课内容基本完成, 学生的精力、注意力也开始涣散, 教师此时可以用外语很随意地同学生进行日常对话。比如, 用外语询问学生这一周寝室里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最近读了什么书?这几天的心情如何?周末有什么计划安排等。这些很常用的句子, 教师若经常使用, 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极和老师及同学们进行简单对话,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 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是一种独立的主体认识和发展的活动, 任何人不能替代。教师“教”要通过学生“学”来起作用, 因此, 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的观点。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必须把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摆在首位,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造成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乏学习动力, 学习兴趣不高, 主要是因为学生运用外语这一工具的实践活动少, 学习和操练节奏慢, 智力活动松弛, 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因此, 要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交际能力, 必须打破“我教你听”的传统模式。不是书本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老师在课堂上讲授, 也不是课堂上应该解决的问题都要由老师来解决, 不能包办代替。评价一位教师的课讲得好与不好的标准不在于学生是否能听懂, 更不在于学生是否留有问题, 而在于能否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能否掌握科学的方法, 以便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研究解决科学发展与应用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切忌以师长自居, 把课程讲得天衣无缝, 毫无漏洞, 使学生找不出问题。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空间, 让学生自己克服障碍, 解决困难。教师还应多渠道提供信息, 开拓学生视野, 增加语言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运用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 快乐外语教学, 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实现交际的兴趣

快乐外语是外语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 这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玩边学, 不乏是一种好的方法。学生除了有求知欲强的特点, 还具有好奇心强, 兴趣广泛, 精力过剩等特点。如果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能把知识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 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大学生知识面广, 眼界开阔, 有便利的条件接触网络, 了解外面的世界。笔者在外语听说教学中, 抛弃了传统教材里的听说材料, 从网络上寻找难易适中的外语原版影片在课堂中播放, 首先让学生一句一句做好课堂笔记, 然后让他们复述影片中的台词。有的学生在复述中只顾速度, 不注意准确性, 出现了很多牛头不对马嘴、天壤之别的故事, 学生听了捧腹大笑。这种形式使课堂活跃, 气氛轻松愉快, 学生似乎是在玩中学习, 逐渐增强了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范围, 即扩大语言交际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外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 这种寓教于乐的做法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发展他们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上述方法之外教师可采用课堂讲故事、读小品、朗诵一首诗歌、教几个成语、放一段音乐等。快乐外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展示学生个人才能, 对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大有好处。

(四) 在外语戏剧周中采用角色扮演或表演外语短剧

角色扮演作为交际法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 是学生实际掌握外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积极有效途径。教材中口语交际往往只提供一个话题, 需要我们从这个话题出发, 设置相应的交际情境, 从而进行真实的外语交际行为。扮演角色往往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可以模仿交际场面, 如问路、看病、购物、找工作面试等。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还是观众由教师本人决定, 但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 向他们提出要求, 以便教师能控制表演时间。教师在课堂中对场景、角色以及对学生的表演要进行设计和安排, 并对学生表演做出正确的评价, 以此激励学生表演热情。例:《富士山》这篇课文是一篇旅行作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前面来以导游的身份用外语介绍自己家乡的美好风貌。比如我们让河南的学生介绍“云台山”, 他兴致勃勃地介绍到: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 云台山古称“覆釜山”, 又因山岳高峻, 山间常年云雾缭绕, 故又名云台山。云台山拥有十一大景点, 2004年2月13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学生讲得很精彩, 好像自己真是一名外语导游。这种教法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如的学习环境, 使课堂充满生机, 让学生在乐中学, 学中乐, 动中学, 学中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五) 组织学生做好课前三分钟的互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场所, 也是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外语课何尝不是这样。每堂课前几分钟的导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互动的关键。教师导语内容广泛, 但必须紧扣教学内容, 可以谈天气, 说新闻, 讲笑话, 猜谜语及师生对话等。在课前的师生对话中, 如果学生能用外语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创造浓厚的外语氛围, 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自然过渡到讲解新课,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进入到正式的语言交流之中。除此之外, 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 也可以巧妙地设计出关于本课内容的几个问题, 供学生讨论, 然后鼓励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观点。因为现在大学外语教程设计的话题广泛, 生活化强,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再加上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 在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学生讨论起来不会太难。讨论时可以分小组互助互学, 长此以往,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也为以后的交际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交际法就是不教语法, 这是对交际法最有害的误解。对外语不是母语的学生来说, 一定的语法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应该在用中学,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领悟。也有人说交际法就是教口语, 这也是一种误解, 交际教学法虽然强调大量的听说实践, 但也不排除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讨论, 有时也让他们将讨论的结果写成书面材料, 所以交际法对听、说、读、写都是实用的。

总之, 对交际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今后的大学外语教学中, 应继续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使之更加完善, 更适合我们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 交际法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才能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实施外语交际教学法。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就是提出要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能力的培养。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 而非应试, 是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把语言当做交流的工具, 成为文化沟通的手段。交际教学法打破“我教你听”的传统模式。教学中涉及的有关外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与学生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 这种寓教于乐的做法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为发展他们的跨国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外语,交际,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李庭芬, 王武军, 于永平.英语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2] (美) 海姆斯.论交际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1.

交际教育 篇10

1 创设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化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因此,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氛围,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我采取以下方式来营造英语氛围:

1.1 利用课内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我们大多数的教室布置是对称结构,给人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气氛。前后各有一块黑板,前后墙对应挂上一些名人名言,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等,以鼓励学生勤奋刻苦,勇攀高峰。而英语国家教室的布置则像个展览会,追求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有的是手工英语卡片展览,有的是实物布置,有的是英语手抄报展。布置完后,我再让学生互相参观各班的教室。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在课桌摆放方面,小学教室基本上都是按以下左图所示的"传统型"模式摆放,显示了国内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对比之下,英语国家的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和其他任课教师协商后,我对课桌采取了"U模块型"的摆放。经过" U 模块型"调整后的座位,教室中间留出了一块"舞台"供学生自由表演和展示。教师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多,更方便了。

1.2 利用课外环境培养跨文化意识。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于是,我就提议学校在教学楼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宣传栏里张贴英语国家简单有趣的带有解说的图画故事,课前或课间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校园里也可感受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促进它们的课余英语学习。我还利用英国家的传统节日,通过讲座、英语剧表演、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多途径接触英语文化,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2 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以及体态语等,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能够体现这种文化差异的话题,我在教学中一直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教学Weather这个单元时,我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所以,在教学这一句型时,教师應该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对方的赞美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当接受。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再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 "red-letter days"(节假日)这一说法。尤其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因此,在教颜色"red"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有关"red"的趣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

3 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我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我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因此,在学习"present"这一单词时,我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我还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4 设计英语活动,体验异国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我经常设计英语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多向交流的基础上,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同时,在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策划、组织、管理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为他们将来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奠定基础,例如,我在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地定期举行外国文化节活动,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澳大利亚嘉年华、英国文化节、神奇的世界文化遗产,等等。在活动期间,我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自然风光等,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通过上网收集关于该国的文化资料,观看图片展,竞选涉外小导游,办英语小报,与外国朋友交流,自编自演英语课本剧等,实实在在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周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积累跨文化底蕴编织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交际教育 篇11

一、新时期下的网络交际

(一) 网络交际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网络交际,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化, 在网上表现为通过各种社会化网络软件进行交流沟通。网络交际具有一定的特点, 网络交际具有互动性, 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信息, 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同时, 网络交际具有自主性, 受众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观看自己想要观看的内容,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网络交际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极大地增强了对内容的自主选择性。网络社交还具备跨越时空的特点。网络交际具有创新特性。通过网络社交, 我们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 观察到一些滋生在多元化的、甚至偏离社会正常行为规范约束的各种奇观异念。

(二) 网络交际下的高职学生

当今社会是90后冉冉升起的时代, 现今的高职学生的主力也为90后, 这一代的学生, 接触网络的时间早, 早在他们初中甚至是小学期间, 就开始对网络有了初步了解。可以说, 他们的成长是伴随着网络革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子产品大范围地普及, 网络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还有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社交新形式的开辟等等, 都成为了高职学生网络社交的前提。现今社会, 人手一机的状况已经基本实现, 互联网的使用率也在不断增多,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 每一个拥有互联网电子设备的个体, 都成为了媒体终端, 网络社交已经遍布高职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他们的网络社交也处在一定的范围内, 关于这个群体的网络社交, 可以总结和观察出一些特点。高职学生的网络社交, 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信息, 海量的信息中不乏新闻报道、时尚快讯、娱乐风云等等, 正因为这些信息的存在, 丰富了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他们虽然身在学校, 却时刻都在接受外界的信息。有时候, 接触这些信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生活, 有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机会, 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 也是网络社交的主要层面。网络社交也是一个社交圈子, 网络社交之于高职学生, 是社交的新领域, 网络社交成为了高职学生社交的第二平台。比如QQ作为即时通讯平台, 成为了高职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微博、刷朋友圈, 也是在通过社交网络, 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 在朋友圈等领域互动也成为好友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同时也扩大了交际范围。

二、网络交际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来势汹汹的网络社交, 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气象, 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影响是好坏参半的, 以下是在网络交际影响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 网络交际对思政教育的正面影响

首先, 网络交际的产生, 丰富了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象牙塔中或许只能教授为数不多的书本知识, 而网络社交捕捉的海量信息恰好成为了校园学习的补充。再者, 网络交际的发展, 也在拓展甚至是在养成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 网络社交所传达的新的方式, 是一种发散式与立体式相结合动态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背景下, 有一个强大的交流平台在支撑, 高职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中, 能够汲取新的资源, 并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对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并通过网络社交的方式, 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 从而养成了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最后, 也是网络社交一个字面上的理解, 网络社交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学生的相互交流。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网络社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启动了全方位的无障碍模式。显而易见, 网络平台以其独有的优越性网罗了广大高职学生网民, 网络社交已然成为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

(二) 网络交际对思政教育的负面影响

网络社交吸引着高职学生广泛使用的同时, 也在挑战着高职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网络社交充斥在高职学生的视野中, 这就大大削减了传统社交和正统教育的生存空间, 同时, 也会产生一些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措手不及的现象。首先,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 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构都忽视了“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的基本指导理念。网络社交的出现, 是伴随着很多特点而来的, 其中包括交互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 正是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使得高职学生的交往走向更加机会平等的程度, 人人都是处在同一个平台上, 获得的教育机会是平等的。这种方式, 不同于以往的灌输式传统教育模式。然而部分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 并没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导致了教育与时代技术的脱轨现象。其次, 某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规划缺乏合理性。关于这个问题, 很多专家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并且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但是对于统筹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以及工作方法等问题, 并没有做到系统化的安排。没有把现今的教育优势资源整合为优势力量。最后, 某些高职院校缺乏教育的专业人才。对于现在的教育机制来说, 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学科分离的, 通过这种教育培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一部分是精通思想政治的, 一部分精通电子信息技术, 但是, 同时拥有这两项学科技能的人并不多见, 所以真正的、专业的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整合的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新形势下, 如何应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 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也需要调整。新形势下, 面对网络社交提出的新课题, 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是个淘金的地方, 这里所说的“金”不是金子, 而是资源。网络中有海量的信息资源, 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更是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利用空间。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应该利用当今的网络社交, 把课堂做成一种立体教学的模式, 充分利用声音、图像等形式, 把思想政治学要传达的精神展现给学生。有了网络社交之后, 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课下的时间, 以此实现课堂的外延性, 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的方式把大家集结在一起, 共同探讨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而且,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打入学生内部, 通过浏览学生的个人空间、微博信息发布来了解学生的动态和生活状况, 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 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整改, 提高教育质量。

2.正确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社交网络。高职学生的心理还处在成长阶段, 很多因素导致他们心理的不稳定性, 而且, 大把的时间被学生用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上, 使得很多本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对此, 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讲, 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社交中更多地去汲取一些正面的、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而不是盲目地浏览网上各种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

3.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稳定中国人民内心的一项重要课程, 也是学生与党接轨的重要课程, 通过思想理论课程的教授,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达中国的主流文化, 让学生学会甄别各类信息的能力, 从而自觉做到抵制不良信息, 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4.着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 是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接受和传播信息以及在网络生活中应具备的素养和修养。社交网络已经不是一个虚拟的社会, 而是与现实世界挂钩, 我们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 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在网上发表言论, 也同样要受到当前法律道德的约束,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上,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增强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

5.建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平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 通常是采用闭卷形式, 笔试答题, 这种考试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并且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蒙上了一层沉闷的气息。网络社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带来了新的气息,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开辟考试平台, 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编排和考核, 不断改革考试平台的运行机制, 创新考试形式。

在现代化的大潮中, 网络社交走入了高职学生的生活, 我们应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 迎头面对网络社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从而在现代化的潮流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可视化运维下一篇:烧结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