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行为方式

2024-07-20

交际行为方式(共4篇)

交际行为方式 篇1

在区角游戏中,我观察到下面两个情景。情景一:4个孩子选择了叠高区,其中3个孩子聚在一起玩常规玩法,只有圆圆一个人默默地在一旁一步步地往高处垒着。情景二:游戏场上,两个男孩把材料一个个平铺在地板上,把养乐多瓶当围栏,摆成了一圈,一会儿发现瓶子不够了,一个小男孩跑到圆圆这边看看,然后拿了几个小瓶子跑回他们的“阵地”, 圆圆见后大声叫道:“那是我的瓶子,快还给我! ”接下来一阵大哭。

圆圆性格稳重,一向遵守游戏规则,但缺少创新的勇气,不敢尝试新的玩法。孩子有从众心理,具有好奇心,喜欢新鲜的玩具,两个男孩子的玩法对圆圆来说是一种新玩法,所以圆圆立即就模仿着玩了。然而, 孩子间的争抢也因此而爆发了。一般来讲,孩童之间的情谊,或敌或友,是在对玩具、食物、朋友的宠爱的争夺中逐渐建立并稳固的。孩子间争抢玩具、吵闹是常有的,他们对资源进行争夺和分享,并不断转化“敌人”和“朋友”关系,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关,在家中的“皇帝”地位及年龄特点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我们也能看出,这种情况还与他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自我协调沟通的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观察,并善于分析与反思。区角游戏发现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创新的一面,也意识到区角材料的投放要充裕,面对孩子的争抢,要适时介入,授之以渔,相信这样的游戏对孩子更具交流价值, 对老师个人的成长也有促进意义。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有如下三个策略。

一、旁观代替独裁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去尝试探究。当幼儿发生争执时, 教师不能仅仅是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而要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去沟通、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及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上述案例中,我始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急于当“秩序警察”和“裁判员”,既不袒护,也不斥责,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权利。孩子发生矛盾时,教师出面虽然会很快调停孩子间的冲突, 但是这样做无助于儿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自然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安全前提下做一名观察者,给孩子提供更多探索和学习人际关系的机会。

二、分析代替武断

1. 正反分析,宽容对待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判断“肇事者”是有意或无意,如:刚才是怎么回事? 那个小朋友经常这么做吗? 他还打过别的小朋友吗? 你抢过他的东西吗? 你不小心撞过他吗? ……也许对面的小家伙人高马大,经常欺负其他孩子;也许他只是无心之举。如果是无意的冲突, 就用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 如果是有意为之,也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2. 情感疏导,建立社交

要培养幼儿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首先要对人的情绪、情感有所识别( 如:表情,说话语气等) 。我们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化敌为友是最好的策略,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断言“他是个坏孩子,我们不和他玩了”,即使他真是一个爱犯错的孩子,他们也可以成为朋友,让幼儿学会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感,建立社交。

三、自护代替他护

很多时候,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侵害时,就会告诉老师。老师通常没时间应对每一次的矛盾和争执, 即使老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孩子处理每一次争执,但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孩子获得的只是求助这一种解决方式,而这种方式是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也经常会失效,被动求助的意识会给孩子未来的处世观造成很大的困惑。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而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会沟通和协调, 才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技能。作为教师———孩子的支持者与指导者,面对争抢,要理性对待,更多地要授之以渔。

当孩子遇到冲突,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协商解决,这样孩子就有机会理解和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理解他人的心理,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摆脱以自我中心的思想, 从而学会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中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当然遇到“开战”时,孩子首先要尽量保护好自己不受到伤害( 遮挡、躲避等) ,然后再向成人求助。我们不鼓励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的处世方式,也不赞成武力相向的“勇敢”。这样,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影响时,幼儿就能够及时调整心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幼儿,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时,幼儿能利用自己的内因有效调节心理,并实施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前环境,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幼教工作者应想方设法着重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交际行为方式 篇2

一、非语言交际的内涵

所谓“非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脱离口语,使用其他方式如肢体动作、表情状态、情绪表现及体态、形象、空间、首语等来表达自己思想。据统计,一个普通人的面部表情接近26 万种,不同的情绪、心境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可以影响“脸”部的表情;手势更容易表达情感,仅仅“手动”就可以表达 1000 多种含义。因此光是面部表情和手势就可以胜任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体态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交流双方的姿态和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空间的交流主要是指交流双方之间间隔的距离和身体接触程度等。形象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来传递信息,这些受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影响。首语的含义非常简单,指的就是头部的点、摇和转动方式,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标志。很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体察对方的人,可以根据对方的交谈语气、表情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承接方式,成功的沟通者也一定是熟捻心理学的人。

二、非语言交际方式对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适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商务礼节是促成跨文化沟通的重要环节,对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意图表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商务沟通交际过程中,不管是眼神、姿态还是手势,都要先于语言传递给对方,即使沟通中语言交流非常顺利,但是不当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商务沟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交流双方的情绪会产生负面的暗示。所以积极适当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会让交流他方感到轻松愉快,为随之而来的商务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不管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是力度适中的握手,都可以创造出和谐的沟通气氛,对于商务沟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商务沟通过程中捕捉和把握细微之处,从交流他方的情绪入手,也有利于赢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商务人士在平日里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素质培养,熟练运用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

三、非语言交际方式的类型

1.面部表情

这是人类甚至是动物界交流情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部表情,这要受到相貌、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心境的影响,但是大多数人的面部表情受到同一种生理特性的制约,也就是说人类某种面部表情表达的是同一种含义和情绪,比如皱眉表达的是厌倦、不赞同,嘴角下垂可能包含恐惧、忧郁等情绪,而咬嘴唇一般是忍耐、克制的意思。但是社会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的层次不同也会造成同一表情的不同含义,很多小表情在不同的环境之下都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如女孩对男朋友撅嘴多数是撒娇,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就是蔑视。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欧美人士喜欢直来直去,对于目光不能与人相接的人会认为是缺乏交流的诚意或者是有潜在的某种犯罪意图;而亚洲地区的人,对于自己尊敬的长者或是上级,会主动避免目光接触,这种交流习惯上的不同对于亚洲和欧美地区的商务文化沟通就很容易产生歧义,甚至造成商务谈判的失败。另外欧美人士比较外露的情感表达也是令亚洲商务人士非常头疼的地方,他们喜欢和下属开玩笑甚至勾肩搭背,其夸张的面部表情让亚洲人常常误解他们对于商务问题的认真程度。而亚洲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又让欧美人士抱怨不已,例如亚洲社会等级严格,同一句话由不同级别的人说出来很可能是不同的含义。

在和亚洲人进行跨国商务洽谈时他们往往猜不透对方在想什么,因此生意很难做成。所以,早期的跨国合作失败的原因不见得是技术和资金问题,很多时候很可能是沟通障碍造成的,即使跨国商业交往频繁发生的现在,涉及到亚洲地区和欧美地区商务往来时,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2.手势表达

人类在情绪激动或是紧张的时候,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也会不自觉地带出手势,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鼓舞自己、安慰自己、给自己表达的内容添加说服力的方式。手势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是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如果事先沟通不好会对商务洽谈造成消极的影响。亚洲地区对于握手的理解就是见面时的一种礼貌,略微表达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握手方式在美国男人看来是轻视的意思,只有重重有力的握手才是礼貌的表达。而在德国去主人家做客时才与主人握手,法国人却要进门和离开时握手。一个简单的动作,涉及这么多不同的习俗,虽然我们在商务沟通之前可以提前预热这些知识,但是因为不属于自己生活里的常识,很可能忘记或带出本国特色。由此可见,握手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一定要引起沟通双方的重视,不要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引起不必要的冲撞和误会。

3.体态动作

同一种姿势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幅度和速度,表达出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从体态动作的幅度上来说,亚洲地区以及欧洲北部、美国、英国等地,幅度都比较小,而南欧、拉美以及中东地区,幅度则很大。语言学家认为这些不同表达方式的形成可能是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例如欧洲人最崇尚自由、平等,认为个人的行为习惯至高无上,必须尊重;亚洲地区由于受到孔孟之道的熏陶,习惯于把个人行为划归到集体当中,等级观念非常清晰。在商务沟通当中因这样的差异造成误会的案例非常多,举例来说,假如阿拉伯人和英国人谈生意,阿拉伯人喜欢亲近自己喜欢的人,会一直向英国人靠近,而英国人即使非常喜欢对方也要和其保持距离,所以就会看到阿拉伯人一直前进,英国人一直后退的情景。阿拉伯人会因英国人的难以接近而伤心,英国人又会因阿拉伯人的过分亲密而感到不能忍受。所以在进行不同国家的商务洽谈之前,谈判者一定要了解各自的交流习惯,有心理准备,而且出于对交流他方的尊重,应该将自己的行为适度控制。

4.空间概念

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不同文化对于“亲疏”的理解。亚洲人群体观念非常强烈,认为集体才是单位,个人要融入到集体当中,这种“聚合式”的行为方式让亚洲人认为关系亲近的人在空间上要拉近距离;而欧美地区的人则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即使关系非常密切的亲人之间也不会过分靠近。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人在商务沟通中会主动靠近交流他方来表示友好,而如果交流他方是欧美人士的话,对于奉行“离散型”行为模式,强调独立自主和重视私人领域的他们而言,中国人的刻意靠近就显得非常不合适,欧美人的第一反应是向后躲避,而这又会使中国人感到很不舒服。空间概念和体态语言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民族之间进行商务交流时,如果不掌握这种空间概念,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5.形象和首语

修饰物的情感表达在远古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人类对于佩戴兽骨、身着草裙有着天然的审美情趣,发展到现代,得体的穿着也是商务洽谈成功的关键。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代表美丽,而是显示身份和地位以及对于交流他方尊重程度的标志。

欧美国家的公务人员、律师以及正规的大公司职员,其衣饰穿着非常正规正式,而在中国的企业里没有将着正装作为硬性规定,很多单位的员工穿着都很随意。如果这种随意的装束带入到跨国商务会谈中,可以肯定,商务会谈会终止在第一次见面时。恰当的、适合国际交流的服饰和礼仪都是商务洽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际商务洽谈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穿着符合国际惯例就可以了,当然有一些地区比如阿拉伯人喜欢穿自己民族的服饰参加谈判,所以沟通双方对于穿着的规定一定要事先商定,以免造成误会。除了着装形象外,首语的表达含义也受到重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对于肯定都是点头,否定都是摇头,例如在日本点头的含义只是对于说话方的一种尊敬,表示聆听的意思,如果把这种点头当做认可,那么中日商务交流基本上就要终结了。

当今,经济全球化大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任何人都无法囿于一时一地,跨文化的商务沟通已经成为世界商务交流的重要环节。对于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人士而言,非语言交际早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解和认可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是跨国交流沟通的第一步,而非语言交际更是了解一个国家的窗口,包容和学习这些差异,不仅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可以达到商务沟通的完美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体态交际方式的变迁 篇3

根据方位隐喻, 空间上的上下对应于心理位置上的上下———尊卑。所以, 在交际中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和自我谦虚就要借助形象的手段夸大交际双方上下之间的物理距离。

一种情况是降低自己的身高以凸显对方的高高在上, 从而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敬。比如, 五体投地或下跪磕头, 都是以形象的方法说明自己位置很低———在物理空间上几乎匍匐到地了。自己“低”了、“下”了, 相应地, 对方就“高”了、“上”了。根据物理空间上的“上———下”与心理空间上的“尊———卑”的一一映射关系, 对方在己方位置之上, 心理上无疑就被尊重了。人们之所以这么做, 是有一个最朴素的原理在起作用, 那就是, 量小的事物易消失, 易趋于无;量大的事物易保持自己的存在。如一滴水很容易干涸, 而一片海洋就不容易消失。所以, 人们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 是可有可无的, 往往就通过缩小自己的“量”, 即缩小自己占有的物理空间来进行。这也是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总是缩手缩脚的原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汉唐时期,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地位低的人见到地位高的人一般都要下跪磕头。“磕头”在中国古代称为“叩首”、“顿首”、“稽首”。这种现象在某些地方仍有遗留。当然不一定要真磕头, 但嘴里要说:“给您磕头啦”,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给您拜年啦”。这说明被磕头者与磕头者之间显然存在尊卑差异。到了后来, 出现了改良, 即遇见长官、头人和受尊敬的人, 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 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用帽子代表自己的头, 表明自己的头已碰地, 相当于给对方磕了头。再到清末民初只要脱帽、弯腰、头略低并把帽子放在胸前就表示礼貌了。这就是后来为什么脱帽往往表示致敬的原因。再到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人接授了西方的平等、自由的进步观念, 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就开始向西方人学习, 见面不再下跪磕头甚至弯腰了而只是点头, 点头实际上是以最小的动作形象地表示自己与对方之间身高上存在的物理距离, 从而暗示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握手表示尊敬与友好, 这与中国传统的作揖是不同的。作揖是把手向内弯, 体现了中国人情感表达的含蓄、内敛特色;而握手是把手向外伸, 体现了西方人情感表达的直露。现在中国人多放弃作揖打躬而采取点头握手, 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正在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另一种情况就是用形象的方法夸大对方的物理高度。如, 对别人合掌过头或少先队员向国旗举手臂过头都是一种致敬方式, 表示尊敬, 原因在于用手势把对方夸高。这也是拉开双方心理空间中尊卑距离的有效途径。还有把前两种方法混合使用的, 如作揖打躬。作揖是用形象的手段抬高对方的物理位置, 打躬是用形象的手段降低自己的物理位置。两者的目的都是拉大双方的上下距离, 使对方尽量高、自己尽量低, 从而表明对对方的尊敬。

总之, 下跪磕头表示对对方的崇敬程度最高, 脱帽弯腰、作揖打躬次之, 点头握手再次之。从下跪磕头到脱帽弯腰、作揖打躬到点头握手反映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越来越强。据说乾隆统治年间, 英国派使臣来华洽谈通商事宜, 使者见到乾隆皇帝时只鞠躬行礼而不下跪。乾隆坚持认为中华帝国是个泱泱大国, 物产丰富, 没有与英国贸易的需要;英国是个蛮夷小国, 英国要与我国通商是有求于我, 理当下跪。而那个英使者却拒绝下跪。双方争执的最后结果是英国使者单膝着地, 半跪半不跪。这个例子说明, 即便不行磕头礼节的英国人也知道下跪是过分卑己。既然不同国家人有同样心理, 说明物理空间的“上———下”确实与心理空间上的“尊———卑”存在映射关系。

参考文献

[1]康家珑.交际语用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矣.无声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 , 2009 (4) .

交际行为方式 篇4

交际中直接、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本文从直接/间接言语现象与交际的关系入手,分析了Leech关于礼貌原则的例子.并结合家庭谈话中直接/间接言语的转换的例子,得出礼貌原则只是一个影响直接,间接言语使用的.一个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使用间接言语,但是他们呈不确定关系的结论.

作 者:陈丽红 作者单位:茂名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茂名,525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H0关键词:直接/间接言语 礼貌原则 交际

上一篇:生物学习兴趣下一篇:情感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