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互动课堂

2024-06-28

交际互动课堂(共10篇)

交际互动课堂 篇1

摘要: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是课程语言交际的必然,体现过程性和多方性,运用师生互动,注重交际策略,有利于学生在深化理解过程中主动质疑思考。作者认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启迪引导、沟通交流和追问质疑活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对话中暴露学习思维问题,探讨主动破解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师生互动,交际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发挥师生双方的能动作用,突出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 有利于学生在增强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转化课程知识,帮助他们在开阔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认知感受。围绕师生互动,注重在情境创设、互动交流和发文深思的过程中了解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认知感受。

一、带着启迪与学生交流,引导质疑思考

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和困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必然归属。语言交际是双方在彼此信息差异的背景下的一种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言, 则能够使得他们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学习乐趣,便于他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学习自由空间内主动和教师交流沟通,使得他们在积极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沟通。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一是多从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需要出发,关注他们的认知需求点和兴奋点,找出它们在学习认知中的误区和盲区,有的放矢地予以引导。二是多设计具有前置性的思考探究题目,让他们带着问题主动思考感知,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三是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维审视提问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思考时间,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此强化理解感知。带着启迪与学生交流,使得学生的质疑思考更具有深度。

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启迪学生,不仅能赢得学生的认可,还能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轻松、自然。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 模块一Unit1 School life的“ReadingB School life in the UK”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妨以学生的角色围绕“What did I read from the article?”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感知,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知。同时,教师也可采用相互交流的形式了解他们在阅读中的问题, 鼓励他们大胆提出理解疑难。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What did youfind bout school life in the UK?”“Do you like school life as UK?”引导学生表达,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感知印象,发散思维。

二、带着协商和学生沟通,鼓励积极畅言

中学生的叛逆心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平等的方式获得应有的尊重,给他们以尊严,帮助他们主动说出自己的认知。运用协商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不仅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更使他们在获得认可的过程中深化理解。

教师在与学生协商沟通的过程中,应多从课程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出发,围绕他们的不同认知需求,带着平等协商的口吻多让学生主动言说。在运用过程中,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多以鼓励和宽容的方式尊重差异, 帮助他们走出问题的困境。二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多以反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深思,帮助他们在主动思考感知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要多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知困惑, 让他们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更具丰富思维的策略方式,提高运用的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生协商, 能让学生在受到关注的基础上主动调整学习思维策略, 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在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 ,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围绕“Whatdo we should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主动和学生沟通 , 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困惑。同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问题,就“Howmany civilizations do we should protect?”与学生对话沟通 ,帮助他们转化阅读感知,在富有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中深化理解。

三、带着追问和学生对白,激活表达热情

让学生有更多自由表达发挥的机会,不妨多运用追问的形式与学生对白, 让他们在自我重新思考的基础上主动说自己的感知。通过这样的追问与学生对白,学生不仅开阔知识视野,还深化运用。

在教学中, 教师应在设计层次性问题的基础上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帮助他们在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多和他们互动。在学生口欲言又止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问题予以追问提醒,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在追问过程中,多根据学生在表达中的疑难点,通过二次点拨的形式,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帮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向教师发难,引导他们在提出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多表达意见,营造争先恐后的学习浓厚氛围。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表达,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增强他们的表达热情。

总而言之,给学生自由表达和主动发问的机会,便于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多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问题导向鼓励学生与自己对话, 便于他们将认知体验转化为主动表达运用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敏锐性和正确性。

交际互动课堂 篇2

[关键词]口语交际 有效互动 合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02

“口语交际”是表达类课程,“双向互动”是这类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这类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小组合作交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口语交际课堂的主要载体。小学生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差,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一味让学生交流,合作互动就会流于形式。如何推动有效互动,成就精彩口语交际课堂,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做了以下探索。

一、合理组建互动小组

小组合作互动的本质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实现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智慧交流、情感沟通,并在碰撞、交流与沟通中吸收别人的交际语言和表达方式,学习别人的交际礼节,最终达到和谐交往的目的。因此,在开展小组互动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分组进行研究和设计,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层面的学生较均匀地分配到各小组,使其明确分工,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如有的学生善说,可以让他在组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的学生善听,可以让他修正发言者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可以让他担任小组长。对于学困生,可以以“听”为主,并让小组长安排其在小组内简单复述别人交流的内容,或是请优等生协助其完成交际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互动中得到锻炼,达到加强交际能力,增强平等意识,人人有收获的合作目的。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合作互动时,教师不能坐视不理,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活动中,认真倾听学生的交际内容,及时捕捉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活动,帮助学生串联交际语言,提示交际礼仪,拓展交际话题,引领小组的互动活动向前推进。如进行《我是小小推销员》的口语交际,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合作推销商品往往只重视“商品”的外观、用途、使用方法,却忽视了推销的态度、方法、技巧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帮助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习得一些推销技巧,如选对推销对象;介绍产品的语言要得体,不欺骗顾客;选择好推销的时间和环境等。让学生明白,在适当的情境下,选择适当的推销方式,才是人际理解、沟通的真正目的。

三、培养合作互动技能

合作互动并非只是一种口语交际教学的形式,更是一种合作交往的能力,其意图是通过学生间思维和语言的交流、碰撞,达到解决问题、交流情感的真正目的。小学生天性好动,加之经验不足,如果一味让学生互动,教师不做有效指导,合作互动将演变成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闹剧。因此开展小组合作互动时,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互动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技能,将合作交际任务落到实处。以《父母的爱》为例,实际教学中可以这样指导学生:(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从给出的话题中选定一个交际话题;(2)一个人表达自己观点时,其他成员要仔细倾听,不能窃窃私语,更不能随意打断;(3)要听清楚发言者的表述要点,听出别人说话的语气、情感,并加以复述;(4)对照别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言行,并能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观点;(5)组长负责组织组内交流,完成后举手示意;(6)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准备交流。各小组成员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其他组成员要认真倾听,用心捕捉别人语言表达的闪光点和创新点,客观公正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在充分交流和分享中,整理语言,完善思维,找到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和谐交际的目的。

四、多元评价互动过程

评价是提高“合作”互动质量的有效工具,恰当的评价能增强学生合作互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操作时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使被评的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1.教会学生自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会评价自己,一方面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因此,学生自评时,教师要给予方法指导。如启发该生回忆在整个小组互动过程中是否认真听取了他人的发言,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是否积极参与了小组内的交流;和上一次的合作交流相比,自己在哪一点上实现了自我突破;在和组员交际时,是否注意了交际礼节等。要求学生自评时至少说出自己的一条优点,一点不足,并力求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让学生在自问与反思中认清自我,完善自我。

2.教会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在教学生评价他人时,首先要告诉学生,多说说别人的优点,说说别人的发言带给自己的启发和帮助,再诚恳地指出别人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评价别人时,要尊重他人,态度诚恳,语言和善,语气得体,要让被评价者感到温暖与信服。

3.重视教师评价语言

教师是口语交际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个小组的交流互动,少不了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更不能缺少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各小组成员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评价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多肯定多赏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并能够在这种充满幸福的感觉中获得交际礼仪,提高交际水平。如在“听”的方面,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听得很认真,别人发言时,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你听得真仔细,这么细小的地方都注意到了,真了不起!”“你不但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还能听出别人发言中存在的不足,老师佩服你!”等;在“说”的方面,教师要多热情洋溢地赞美学生“你的发言很精彩,让我茅塞顿开!”“他说的多好呀,我们能不能给他点掌声?”;当学生由于紧张无法表达时,教师千万不能着急,要耐心鼓励学生“别着急,想想再说,老师相信你能说清楚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你可以和组员再交流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好吗?”这种充满鼓励和期待的评价语言,会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传递给学生一种美好的愿望,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体验,激励他在今后的小组互动中表现得更积极,更出色。当然,一味地激励和赏识容易使价值观尚不成型的小学生产生自满和骄傲情绪,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因此,教师的评价还要做到客观公正,以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底蕴点化学生,使学生获得求知路上的“别有洞天”。

总的说来,一节精彩的口语交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探索而形成的,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操作时,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关注学生,把握时机,巧妙点拨,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言,有序合作,开展有效互动。只有通过师生之间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成就课堂上的默契与精彩。

交际互动课堂 篇3

交际法: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对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于1971年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理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 (Linguistic competence) , 社会语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 篇章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 和对应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这些能力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韩礼德 (M.A.K.Halliday) 的功能理论和Wilkins意念说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交际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

二、交际教学法在音体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活动, 二人活动或分角色活动、对话、专题讨论等, 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活动, 始终把学生当作语言实践的主体, 教师起着组织、启发、评判和归纳的作用。交际法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和创造的环境,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力和语感, 利于增强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力和创造能力。交际法注重教学材料要源自现实生活, 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 取材范围广泛、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科技、经贸等各个方面。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语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各种场合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都是很有利的。

三、交际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习者自身素质的差异妨碍交际活动正常进行。交际法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进行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但由于学习者语言基础的差异, 学习动因的差异, 学生认知水平和智力准备 (intellectual readiness) 的差异, 学生的情感因素、个性差异等, 都严重妨碍交际法顺利进行, 影响教学的顺利展开。

由于师资水平的限制,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与其他教学法相比, 交际法更强调教师自身的素质。而我国目前教师的情况是, 多数教师是土生土长的, 甚至可能未曾跟native speakers说过话, 往往不能胜任课堂交际活动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 及不利于造成“逼真”的交际环境, 特别是课堂气氛, 如若勉强行事, 常会捉襟见肘。

它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 从而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 除非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驾驭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 他才能真正获得使用这种语言的交际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 交际法教学中, 师生间的伙伴关系尤其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别时刻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能够熟练运用与掌握这门语言的强方, 而学生则是刚入门或处于学习这门语言的弱方, 互动与交际因而严重受阻。教师从单一的教师传授角色转换为学生的伙伴, 去辅助、引导学生, 与其共同探讨, 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将课堂变成他们学习、认识操练与运用语言的实践场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退位于辅导者, 促使学生与其共同负起教学的责任, 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在课堂实际教学中, 其工作的重点是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交际互动课堂

学生为主体的交际互动课堂, 教师成为伙伴与辅助服务者, 也意味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改变, 教学活动不再由教师单向传授组成, 因而教学的准备活动也随之改变。课堂活动及活动形式的取舍与选择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如何能最有效地完成来进行的。因而对于教师来说, 吃透教材, 领会教学意图, 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所在。如果是提高听力, 学生的活动应该是听, 而实际能力的提高则应通过唤醒交际意愿、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等来实现。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必须对课堂组织形式做出选择, 是一对一, 还是小组进行, 是独立完成, 还是全班共同探讨。而且, 教师的课堂用语、学习任务的设计、提问方式、何时介入、怎样评估学生、下达意图是否明确等, 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结论

广大音体美大学英语教育者应不断研究推广交际法,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交际法教学的倡导, 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方面, 还必须落实运用到教学课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将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去。教师要明确交际法的基本准则,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大胆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2]辛斌:《交际式语言教学:问题与思考》,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

[3]金国芬:《交际能力与交际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1) 。

[4]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 。

[5]顾芸英:《交际能力与语用学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 (3) 。

交际是一种心理互动 篇4

一般说,别人的态度常常与你的态度有关。如果你是一个友好的人,那么别人自然对你友好相待。逢人见面,你微笑示意,热情招呼,别人自然对你笑脸相迎;你总是给人以温暖,为人分忧解难;对方遇到喜事,你热情道贺;对方有困难,你倾力相助。别人也会如此这般地善等你。

假如,对面相逢,别人对你视如陌路;你有喜事,对方一脸冷漠;你有困难,对方袖手旁观,你是首先埋怨对方呢?还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已?你是不是对同事、邻里、亲朋好友视而不见? 你对他人的喜事、困难,是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呢?我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总是一副好态度,那么你首先要自己有一副好态度,对人阳光灿烂、热情相待。生活中,你可能遇到一些冷漠的人、刻薄的人、阴暗的人。这些人似乎对我们的好心并不领情,总是阴森的面孔,对此,我们如何应对?是否把对方的态度当作自己的态度,来个以牙还牙。

否!我们要拿出高风格和风度。也许对方冥顽不灵,但我们应更有韧劲,因为这就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良好的人缘就是这么结成的,良好的人际环境由此而形成。当人人都对你这般友好时,那时你是多么的幸福,也会让你如鱼得水,得到更好的发展。

态度友好,是一种风度和风格,也是一种心态。有一颗友善的心,把别人都看作好人,对别人都坦诚相待,即使对方有不妥之处,也予以谅解,加以善待。其处世原则就是与人为善,即使与对方有利害冲突,产生矛盾,也以和国贵。这也是一种修养和境界。对某些人有个好态度并不难,难的是对所有的人都是一副好态度;一时表现出好态度并不难,难的是永远都是一副好态度;当别人对你态度好时,你自然也会有一副好态度,当别人对你态度不好时,就是对你修养的考验了。

互动教学在口语交际中的运用 篇5

互动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最优化表达内心情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 一方面需要教师把握度, 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有充分的兴趣投入对问题的关注。因此,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采用好互动的学习方式, 是十分有必要的。倡导这一学习方式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课堂上对传统“互动”的理解, 打破一问一答的做法,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锻炼他们的能力, 使得学生“能说会道”, 思维敏捷, 意思表达层次清晰。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选取好的课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一个优秀课题能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 学生会无形中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并运用于实践中。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教师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有深度的课题, 比如男生对天文比较感兴趣, 就让学生描述流星雨成因以及过程, 并对流星雨发生时的景象进行现场表达。女生对精美的工艺品感兴趣, 就让女生描述一些复杂的工艺品, 并试着引导她们悟出制作原理, 这样多学科结合, 一下子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兴趣为指导的口语交际教学, 学生会朝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思考, 去表达, 几乎不认为自己在上枯燥的语文课, 而认为自己是在和朋友对话, 把自己在行的东西展现出来, 无形中淡化头脑中的课堂和学习意识。这样对学生而言, 似乎在进行平常的交往和沟通, 而不用考虑是对是错。但教师不仅仅是个旁观者, 应该适时地进行引导、鼓励 (通过眼神、手势) , 使得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感受到有人在认真地听, 并不时注视自己从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在互动中所存在的弱点, 并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如:怎样用词准确, 怎样用词精练、到位等, 怎样描述精彩, 怎么融合无缝等等。

二、尊重学生性格差异

在实践中, 并非所有男生都对天文感兴趣, 也并非所有女生对精致的工艺品情有独钟, 教师要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有普遍了解,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中来。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二:第一, 学生爱好大相径庭;第二, 课程安排口语交际课时少。如何合理运用有限的课时做好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是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就要求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在课余, 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好课, 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如设计一个能够凸显各种人物性格的游戏或者小故事, 再通过外部激励 (比如小组对抗、期末考试加分) 机制, 使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 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三、抓住互动教学的本质

明确口语教学的目的。“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在特定的环境里, 围绕特定的话题, 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 运用语言手段, 面对面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因此, 口语交际并非只是让学生记住几个生词, 背诵几个优美句子, 而是要求学生从内心自发地看待一样事物, 用真实的情感去演绎一个人物, 不需要跟着现代“真、善、美”的价值标准而刻意违背本意, 依葫芦画瓢。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明白这是演戏, 又要让学生认真地去演, 也就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重要的在于学的过程, 学到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

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逐步提升, 但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尽管学生主动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学生毕竟缺少社会历练, 缺少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能力。没有教师的循循善诱, 没有教师的合理引导, 学生很容易走进“钻牛角尖”的误区, 而不能进退自如, 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甚至关键性作用。

及时归纳总结推广。教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口语教学在进行引导、施教、培养之后也应该进行总结归纳, 将优秀的教学方法推广。推广不仅能呈现学习的结果, 而且能再现学习的过程, 在集体的智慧下, 查漏补缺,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推向更优的训练模式, 从而再一次引发新的口语交际。

交际互动课堂 篇6

一、游戏导入,激趣互动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尽快进入敢言、乐言之境,游戏是最好的导入方式。因此,在教学《学会转述》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传话游戏”导入,即老师和一组学生配合,将一句话悄悄传给第一个同学,然后依次往后传。规则是只能说一次,而且不能让其他同学听见。游戏的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一位同学听到的话和老师传出的话大相径庭。学生哈哈大笑之余,老师适时提问:“你知道传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学生顿时安静下来,细细回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传话(即转述)的注意点:1.听清楚;2.说明白。采用这样一个游戏互动的环节导入学生兴趣盎然,丝毫没有拘束感与紧张感,在玩乐中老师及时点拨,又顺势归纳出来转述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基于低年级学生胆子小、开口难的特点,口语交际教学更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引导他们做有意义的游戏。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有益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益于学生接受知识。

当然,口语交际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并不一定局限于游戏,但凡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使之有积极的语言表现的方式,如表演、插图、故事、多媒体等都可以采用。这些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情绪也会随之变得高涨,调动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动力,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语言也会像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二、模拟情境,广泛互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实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给口语交际提供活水、源泉。苏教版的口语交际内容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充分,十二册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再现生活情境的训练。特别是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更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生活的侧面,成了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的阵地。

如《学会转述》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就是学生最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的再现:向一位生病的同学转述“树叶贴画比赛”的通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将这部分的教学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练习简单转述,即将“1.今天下午,在操场上举行跳绳比赛。2.明天下午,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3.明天的美术课,请同学带来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这三句话采用不同的方式转述给别人,这中间有学生转述给老师的,有学生转述给学生的,还有学生转述给自己的好朋友,再由自己的好朋友转述给老师,等等。三句话由简到难,层层递进,为文本内容的转述做好了铺垫。方式方法上是多元互动的,训练目标指向全体学生。

第二步,学习文本内容,为了能更生动地展现文本内容,教师事先录制了这则通知,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播放,使学生一下子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再让学生回归课本,到教材中细读这则通知,搞清通知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最后在练习转述这则通知时,教师又从生活的角度多元考虑,分三个层面练习转述:同桌互述,提醒纠正———师生合作,表演转述———生生表演,评价提升。这样,学生的体验非常充分,从自由练习到上台表演,从师生合作到生生合作,层层深入的训练步骤让学生在最后登台表演的时候驾轻就熟、出口成章,已然把自己真正当成了文本中的主人公。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整堂课的重点,“学会”是重中之重。要让学生亲历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的过程,达到“学会”转述的目的,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充分考虑。要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善于”到“善于”,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还要注意,训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学生。口语交际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而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科学的训练。因此,只有扎实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训练,让师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真正互动起来,才能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切入生活,多元互动

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的、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口语交际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活动,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内化为能力。因此,《学会转述》第三大块的内容,教师将目标定位于“课外延伸,实践体验”,主要创设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电话铃响,老师离开。一位老师进来发布通知:周老师是在这儿上课吗?我是四年级的陈老师,请你们通知她,今天下午四点,谭校长让她到接待室开会,请她带好下学期的工作计划。老师回来,学生及时进行转述。

情境二:在生活中,除了转述通知,转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有人打电话来谈事情,你能转告吗?师生合作、小组合作表演《接电话》,学生练习评价。

情境三:新课即将结束,让学生替上课老师将“欢迎你们来星辰实验学校!希望你们对今天的课多提宝贵意见!”这句话转述给一位听课老师。

这三个情境的设置与安排可谓独具匠心、水到渠成。无论是时机的把握,还是内容的选择,不仅与教学过程很好地融合,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口语交际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另外,这三个情境的设置,既是巩固练习,又是一种互动的反馈评价。无论是怎样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都应重视交际后的反馈,这是检验口语交际互动效果的重要一环。“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语言实践”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创设情境”更是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们要营造宽松、民主、愉快的交际氛围,创设多样、灵活、可行的交际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勤于观察,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才会真正让口语交际“动”起来。

摘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互动性。口语交际以交际为核心, 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 它基于一定的话题, 展开交流, 或陈述事实, 或抒发情感, 或议论评析, 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要实现“交际”目的, 就必须互动。文章以《学会转述》为例阐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关键词:口语交际,互动性,游戏导入,模拟情景,切入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明洁.口语交际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

交际互动课堂 篇7

《推荐或自我推荐》是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从话题上看, 这是属于“介绍”类的口语交际内容。教材潜在的互动性因素较少, 需要教师精心挖掘、巧妙设计, 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来促进交流互动, 层层深入, 步步提高。从学情上说, 四年级学生少有“推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难以准确、具体、形象地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 更难于相互之间的“商讨”“应对”了, 需要教师强有力的临场指导和语言支持。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以学生的主体言语实践活动为核心, 巧妙创设情境, 注重双向互动, 让学生在“学中说”“说中创”, 大胆实践, 自主发展, 使学生学会初步的“推荐或自我推荐”的方法, 形成良好的交际意识, 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创设生动活泼的互动情境, 让学生在语言交际实践中感悟、学习推荐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练说、讨论、角度体验、评价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倾听、应对等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学习推荐方法、发展语言能力,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在学生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意不明时, 教师做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 上出口语交际课的“语言味道”, 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与意图

一、聊天谈话, 前期铺垫

一聊:“我们班有哪些班委?”了解班委组成人员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体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等。

二聊:“这些职务分别是做什么的?”让学生认识每个职务的主要职责, 为后续学习提供先期准备。

[意图:考虑到“推荐和自我推荐”这一话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我采取了聊天谈话的导入方式, 从贴近学生班级生活实际入手, 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口语交际之中。]

二、尝试推荐, 强化指导

1.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如果你来推荐我们班的班委, 你准备推荐谁, 为什么?先个人思考, 再与同桌一起交流。

2.指名尝试, 强化指导。指名上讲台说, 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说的同学是怎么推荐的, 哪些地方说得好, 哪些地方说得不够, 教师针对性地适时加以指导, 教给推荐方法。如: (1) 可以学习本单元习作的写作方法, 用“理由有”的表达方式说。 (2) 怎么没有自己推荐自己的啊?大家不好意思吗? (3) 敢毛遂自荐, 真是好样的。她的说法跟前面同学又有所不同, 她用的是“我的优势”, 其实就是理由, 而且还用上了形体语言, 注意了说话的表情和动作, 这就让人更喜欢听了。 (4) 这位同学说的又进一步了, 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使得自己推荐的理由更充分, 更让人信服。

在此基础上, 师生共同总结出推荐的基本方法: (1) 有“序”表达。先说推荐谁, 推荐他做什么, 为什么要推荐他。 (2) 有“理”表达。可从几个方面说清推荐理由, 让人听得明白, 也可举例子, 使推荐更具有说服力。 (3) 有“情”表达。推荐时, 富有感情, 适当加上动作、表情, 以增强推荐的感染力, 结尾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愿望或期望。

3.模仿学习, 引导评价。在明确了推荐的基本方法之后, 需引导学生围绕推荐的理由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有序、仪态是否大方等方面加以评价,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点拨和指导。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大胆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推荐, 使学生从中感悟、学习多样的推荐方法, 切实提高表达能力。

[意图:“推荐和自我推荐”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交流, 要想推荐成功, 需要一定的交际技巧和表达能力,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语言表达和推荐技能上给予相应的指导。所以, 在这一环节中, 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推荐的基本方法, 为自主推荐、成功推荐搭桥。当学生只着重于“推荐”而忽略了“自我推荐”时, 我及时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思路, 实现角色转换, 培养了他们敢于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三、层层深入, 步步提高

1.模拟竞选场景, 展开多向互动。

在学生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推荐对象的基础上, 创设一个模拟竞选场景, 来个现场考核、答辩。要求学生对被推荐的人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尽可以大胆提出来, 看谁提的问题最精彩, 看谁回答得妙。教师着重在如何“应对”方面进行相机指导。

2.拓宽交流思路, 推进深层互动。

在交流互动中, 学生的思路可能比较单一, 或者是只提一些表面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提问题, 引发深层互动, 进一步提高“应对”能力。

[意图:在本环节中, 我主要采取摸拟班委竞选、群众提问、候选人回答的方法, 让全班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 展开新一轮的口语交际。在逐步深入的提问与回答中, 训练学生的捕捉信息、准确发问和即时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四、总结方法, 延伸课外

1.回顾总结:回忆一下这节课, 怎么样才能取得成功的推荐与自我推荐呢?

2.课外延伸: (1) 把这节课的交际过程说给家人听; (2) 向同学推荐一首你喜欢的歌, 或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好看的书。

交际互动课堂 篇8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会话,交际,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语 (discourse markers) 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话语现象, 用来指示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 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 往往连接于上下两个话语片段之间, 且能发挥一定话语篇章功能的话语联系语或逻辑联系语 (何自然, 2006) 。话语标记语包括部分连词 (如“并且”、“况且”、“乃至”、“虽然”、“但是”、“要是”、“因为”、“所以”等) 、副词 (如“只是”、“就是”、“太”、“格外”、“忽然”、“难道”、“实际上”等) 、感叹词 (如“啊”、“吗”、“哦”、“吧”、“呢”等) 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 (如“你知道的”、“我的意思是”、“说实话”、“你懂的”、“不是我说你”、“顺便说一句”、“如果我没弄错的话”等) 。话语标记语具有组织话语的作用, 在互动性言语交际中更是具有丰富的语用效应和表情功能。

话语标记语虽然不会改变话语所表达的真值意义, 但却起着话语连接、话轮转换、提请注意、追加信息、修正信息、犹豫标示等重要作用, 除此以外它们还能引发话题, 转换话题, 结束话题, 其最终目的在于推动交际的进行, 以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有些话语标记语还能表达表情语气, 体现对对方话语内容引起的某种感情, 如赞叹、惊讶、嘲弄、不满等, 也可做态度标示, 体现对自己话语内容的态度, 如应允、拒绝、接受、婉拒、同意/不同意、承认等, 也可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 如提问、回答、抗议、请求、施计、顺从、履行、注意、承诺、邀请、通知、讲述、抱怨等之类的话语类型, 因此是人际之间的互动对话不可或缺的联系语。

1 语气缓和功能

根据Brown与Levinson的语用交际原则, 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尊重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使用可使语气缓和的话语标记语进行修饰, 消除双方的对峙和摩擦, 如“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说的不无道理, 但是……”、“我觉得是”、“依我看”、“”。这些话语标记语能够避免话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 努力缓和面子威胁带来的交际危机, 维护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尊严, 使会话呈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面的例子选自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这是济贫院教区干事邦布尔和济贫院分院负责人曼太太之间的对话:

(1) 曼太太:“天啊!是你吗, 邦布尔先生?我的天啊!邦布尔先生, 见到你我多高兴啊, 真的!上帝!试想想, 试想想看, 我竟然忘了大门从里面给闩住了, 都是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干的好事!进来, 先生, 请进, 邦布尔先生, 请, 先生。”

(1) 邦布尔:“曼太太, 教区官员上这儿来处理教区孤儿的事务, 你却让他们在你的庭院大门外久等, 你认为这是恭敬地、正当的行为?曼太太, 你不晓得你是, 可以说是, 一位教区的代表, 而且是领薪水的?”

(2) 曼太太:“我当然晓得, 邦布尔先生, 因此, 我只是先去通知一两位喜欢你的可爱的孩子, 说你来了。”

(2) 邦布尔:好啦, 好啦, 曼太太, 也许正如你说的那样, 也许。你带路, 曼太太, 我有要紧事儿上这儿来的, 我有话要说。 (第二章)

此会话语境的 (1) 会话轮中, 说话人曼太太的话语出现了语气标记语“啊”、“上帝”, 副词“真的”、“竟然”, 短语小句“试想想”、“试想想看”, 这些话语标记语用惊讶、紧张、恭顺、诚惶诚恐的语气完成会话相邻对前件, 表现了她在董事会巡查人员突然到访时手足无措的惊慌, 又向对方传达了说话人刻意巴结的话语交际意图。而邦布尔先生的会话相邻对后件中的话语标记语比例相对较小, 出现了副词“却”, 连词“而且”, 短语小句“可以说是”, 表现了不满、抗议和指责, 疑问句的语调伴随着语气标记语的缺失, 可以拉开交际距离, 营造说话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故作威严的心理。 (2) 会话轮中, 曼太太惊呼“我当然知道了”, 并通过后句中的副词“只是”和连词“因此”, 在遭受交际阻碍后继续执行应答, 但迫于保留面子的需要, 转换交际策略, 一改刚才的谄媚之色, 谨慎又正色地解释 (或编造) 刚才应门延迟的原因, 意图度过交际难关。邦布尔先生则重复使用感叹词“好啦”和副词“也许”, 出于语境顺应的交际需要, 弱化说话语气的刚性, 降低上个话轮可能产生的负面交际效果, 用对方可接受的语气转移话题, 提示对方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后续信息。整组会话也反映了说话人曼太太话语交际中的危机公关并成功让对方陷入谎言圈套的过程。

2 话语缓延和信息修正功能

在互动式交际中, 常常出现的变化和干扰会使说话人猝不及防, 一时语塞, 为了避免过长的停顿或交际失败, 说话人通常借助“嗯”、“呃”、“是吗”、“真的”等标记性结构来表现自己在话语生成过程中的缓延、迟疑、信息短缺以及自我修正意识等, 缓和主要信息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反应, 或给说话人一定的反应时间, 以寻求合适的会话策略, 并在后面的会话中重新组织信息、修正信息, 进行会话顺应和会话调节。

下例是奥利弗清晨在以费金为首的盗窃团伙的贼窝里刚刚醒来, 无意间看见费金欣赏自己私藏的赃物后发生的对话:

(1) 费金:“那是什么?你为什么要注视我?你为什么醒着?你看到了什么啦?大声讲, 孩子!快———快!不然我要你的命!”

(1) 奥利弗:“我再也睡不着了, 先生。如果我打扰你, 实在对不起, 先生。”

(2) 费金:“一小时以前你没有醒着吧?”

(2) 奥利弗:“没有!没有, 真的!”

(3) 费金:“你能肯定吗?”

(3) 奥利弗:“我向你保证, 确实没有醒, 先生。我没有醒, 真的, 先生。”

(4) 费金:“啐, 啐, 亲爱的!我当然知道, 亲爱的。我只是想吓唬吓唬你。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哈!哈!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奥利弗!” (第九章)

(1) 会话轮中, 主导对话的费金连续使用了四次疑问副词“什么”和“为什么”, 表现了强烈和紧张的质问、怀疑和对峙。接着, 又使用了连词“否则”, 表达恶狠狠的、威胁的语气。这些话语标记语的运用, 生动刻画了人物猥琐而又凶残、猖狂恣肆而又惶惶如惊弓之鸟的丑恶嘴脸。而奥利弗的会话相邻对后件中, 仅有的语气助词是表示肯定的“了”, 连词“如果”和副词“实在”的运用, 传达了恭顺和柔和的语气, 多次使用称呼语“先生”则更体现了主人公谦顺、礼貌、纯洁的品性。而在话轮 (2) 、 (3) 中, 费金继续使用语气助词“吧”、“吗”进一步逼问和试探, 体现出狡黠、多疑的人物特点, 奥利弗则继续使用否定副词“没有”和肯定副词“真的”、“确实”, 表达坚定而真诚的许诺。最后话轮 (4) 中只有费金有话语, 他用语气助词“啐”、“哈”等延缓语, 缓和气氛, 掩饰刚才惊吓之下流露的尴尬和失态, 之后“当然”、“只是”等副词以及称呼语“亲爱的”的选择, 是他受制于交际需要而作出的缓延和回旋的语言形式与交际策略, 也体现了费金重新粉饰他“温情老翁”面具的狡诈和无耻, 面对这样龌龊、狡诈、两面三刀的老油条, 奥利弗只好用沉默无语来回应。

3 人际商讨功能

说话人可以利用某些话语标记唤起听话人的参与和注意, 委婉提出不同观点或特定的交际意向和含义, 调节双方的人际关系, 使话语具有更强的主观性, 以使自己的见解获得更大的认同或接受, 并且希望对方洞悉并顺应自己的交际意向, 使交流双方的认知趋同, 使话题得到维持并向预期的方向推进。

下面是奥利弗去狱中探望等待执行死刑的费金之间的对话:

(1) 费金:“奥利弗, 喂, 喂!让我悄悄地告诉你。那些文件, 装在一只帆布包里, 藏在顺着顶楼客厅的烟囱往上不远处的一个洞里。我想跟你谈谈话, 亲爱的。我想跟你说说话。”

(1) 奥利弗:“好的, 好的, 让我做个祷告吧。来吧!让我先做个祷告。只做一个, 跟我一块跪下来吧, 然后, 我们可以谈到天亮。”

(2) 费金:“到外面去!到外面去!你就说我已经睡着了———他们会相信你的。如果你这样带着我, 你可以把我带出去。赶快, 赶快!”

(2) 奥利弗:“噢!上帝啊, 饶恕这个可怜的人吧!”

(2) 费金:“说得对, 说得对, 这对于我们有好处。先出了这道门。如果我们通过绞刑架的时候我浑身哆嗦, 你别在意, 赶快继续往前走。快!快!快!” (第五十二章)

此段会话发生在费金临刑前的最后一夜, 话轮 (1) 中, 狱中的费金看到奥利弗仿佛看到救命稻草, 用语气助词“喂”急切地引发注意, 并用分享秘密的方式拉近同奥利弗的心理距离, 诱导奥利弗走近并同他耳语。纯真善良的奥利弗用语气助词“好的”、“来吧”表示安慰, 让费金同他一起虔诚地祈祷, 希望费金的罪过能过在临死之前得到宽恕。话轮 (2) 中, 狡猾、奸诈而自私的费金却不知悔改, 妄图诱骗奥利弗将他带出监狱, 奥利弗面对这个曾经收容他、给他温情也使他痛苦的老犹太, 跪地失声痛哭, “噢!上帝啊, 饶恕这个可怜的人吧!”替他祈祷希望减轻他的罪孽。但费金却误解了奥利弗的话, 以为奥利弗是在大声祈祷以转移看守的注意, 用短语小句“说得对”来鼓励、回应, 并用连词“如果”自顾自地催促奥利弗帮他执行逃跑计划, 两人话语的关联性出现了障碍和变化, 后述话语与前述部分的意义相矛盾。说话人的话语方式背反了会话中的关联原则, 其负面、消极的语用取效给这个十恶不赦的人物抹上了可怜又可笑的收笔。

通过作家笔下经典作品中人物的互动性言语交际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视话语标记语在会话中的推动信息话语组织功能、信息修正功能、表情和语气功能, 话语标记语也充分体现了交际过程中交流双方出现的动态顺应。话语标记语的实际应用明示了说话人的态度立场, 表白了说话人的情感倾向, 强化了说话人要强调的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这种语言形式或语用策略的选择都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和结果, 而话语标记语帮助说话人实现了人际关系的调节和互动。

参考文献

[1]Carston, R.Thoughts and Utterances: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 2002.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冉永平, 莫爱屏, 王寅.认知语言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口语交际互动性的激发 篇9

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交际因素少的话题,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学会申诉、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等,给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这类口语交际话题的交际性,促进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中的互动生成呢?

一、交流拓展——变“百家讲坛”为“百科全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中的内在资源、社会活动中的环境资源、学生生活中的生成资源,特别是对于叙述性较强的话题,教师更应该努力促进话题的深入和拓展,引发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聊聊春节”这个话题时,注意到班内有几名外地学生,于是,教师便让这几名外地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自然,每一名学生的介绍都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与好奇。于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好奇的提问也不断出现。在这说、听、问交融的过程中,无论是交流的学生,还是倾听的学生(其实也在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其思维都在不断的激发着,语言也在不断的丰富着。

因此,在类似于“聊聊春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等话题的交际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从他的介绍中,你听出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就这个内容,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等提示语,引导学生从聆听“百家讲坛”式的知识介绍,走向“百科全说”般的全员参与、全面了解,在体现课堂上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同时,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与生成。

二、探究生成——变“开心辞典”为“新闻调查”

仍以“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教学为例,由于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恰逢春节刚过,学生兴趣犹存,于是,课堂上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说各的。说起过年时的事,其热闹程度非同一般,如同翻开各自的“开心辞典”,但如何在这热闹的口语表达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引导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与课堂的不断精彩生成呢?

一位教师在指导“聊聊春节”这一话题的交流时,一名学生在介绍放烟花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放烟花时,我爸爸点烟花时,因为没有来得及跑,结果把头发都烧了一半……”课堂上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样子甚是开心,许多学生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纷纷聊了起来。教师却没有放过这一细节,立即引导学生去回想:“你有没有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于是学生逐渐冷静下来,一一列举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亲身经历的危险经历,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放烟花、放鞭炮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但现在放烟花、放鞭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禁放,并非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就提出了自己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倡议在规定时间放,以免影响他人;在指定地点放,确保人生安全;尽量少放,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激一波:刚才我们说的都是春节中非常美好的风俗,你觉得春节中,我们还有哪些习俗需要改进呢?——不要大吃大喝、压岁钱不能越给越多等等富有思维力量的见解从学生口里一一而出。“我们如何促使这些建议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呢?”——教师再一次进行了有效的引导……

一次又一次的引导,犹如一次次富有意义的探寻与深入的调查,很好地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此时的学生口语交际,已不再是简单的口语交际,而是学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达,是学生探究生活的思考,是学生深入思维的展示,是学生合作交流的精彩生成!

三、活动体验——变“实话实说”为“共同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组织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例如,在教学“聊聊春节”这一话题时,时常会让学生模拟一下拜年的情景,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拜年,将传统习俗的了解与礼仪教育相结合。结果,我们看到的或者是学生毫无感情的语言表述,或者是过于夸张的表情语言,往往以课堂上哄堂大笑而不了了之。问学生为何,学生也笑着“实话实说”:在教室里有些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活动成为学生共同关注的形式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感悟形式,如果运用合理,能缩小学生从课堂模拟情境走向真实生活情境。因此,为了达到效果,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主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即“表演化”);其次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活动形式、简单道具、情感基调、角色分工等等,都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一下;第三,活动过程的指导,课堂活动不是舞台表演,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与点拨,活动结束以后应该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礼仪等)进行评价,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活动,从而实现运用活动促进体验的目的。

除上述的表演活动外,在叙述性较强的口语交际话题的训练中,我们还可以开展能引起学生关注并愿意积极参与的辩论、竞猜、演讲等喜闻乐见的活动,真正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目标。

交际互动课堂 篇10

一、运用自由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同桌交流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自由对话交流中增强理解感知是前提,能使得学生在不受约束的交流中增强感知。创设自由对话情境,使得学生不再完全听从教师的讲解,而是在相互讨论中深化语言知识理解。

指导学生在自由对话的情境中主动融入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对话,使得彼此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下同)Unit 2 Let’ 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 “Which fruit do you like best?”和“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fruit salad? ”进行同桌交流,让他们在彼此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融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针对学生在同桌交流中的情况,可引导学生就“What are you going to make fruit salad for your parents?”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让学生能深入阅读主动表达。通过同桌交流来深化课程学习内容,能使得学生享有更多的表达运用机会,便于他们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自由对话情境运用,能使得学生在获得全面感悟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主动交流的意识,理清表达逻辑思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引导他们结合同桌交流意见,主动说出相应观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总结方法,引导他们在自由交流中有针对性地挖掘文中值得探究的素材信息,加深感知。

二、创设协作交流情景,鼓励学生小组讨论

借助合作互动的形式来活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不断模拟尝试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有所收获,更利于他们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协作交流情景,能使得学生在团队讨论中主动运用英语知识,让交际当成是自身学习的必然需要。

通过协作交流情景,引导学生在群体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感知,更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例如,在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围绕 “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主动表述。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就“Do you know how to play basketball/football?”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playing basketball/football?”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主动提出相应的意见。利用小组协作情景,能使得学生在彼此交流中更加主动感知,帮助他们在合作中更加主动灵活运用。

创设协作交流情景,便于学生在群体讨论交流中更加主动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在指导协作交流中,应该注重话题的精选和合作探究过程指导,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好有效参与交流。重视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交流,引导他们针对情景互动中的发现主动拓展,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问题,在破解问题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营造积极展示情境,支持学生角色模拟

给学生搭建积极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自我呈现和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知,能使得在展示中释放精彩和活力。通过积极展示情境创设,更能够使得学生主动改变学习思维,在角色模拟中深化感悟体验。

运用展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角色,更利于学生在自我模拟表演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积累。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多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角色,让他们在主动扮演的过程中有所感知。关注学生的自我表演,让学生在主动模拟角色的过程中能自觉加深感知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模拟Mike、Ben、Yang Ling、Mr Green等角色, 让他们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英语综合表达。

上一篇:新型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下一篇:中小型饲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