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2024-06-14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精选12篇)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篇1

《语文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以下策略: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这种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如“学会赞美”这个话题———看情境表演(女儿小芳放学回家赞美妈妈烧的一桌好菜),走进情境(表演用的道具可以用实物),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当小芳和妈妈的角色,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真诚地赞美别人。

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或语言描述和表演等。

二、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教学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如“找春天说春天”这个话观察小池里的水,到花园的一组重点观察花草,去“百木林”的一组重点观察树木。课堂上可以先问问大家找春天时都找到了什么, 再互相发问.这样, 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我想知道花园里什么花开了,好看吗”,“我想知道‘百木林’的树木都长出叶子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地成了交际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三、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活动展开学习和锻炼,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如:成立小剧团搞课本剧表演;参加法定纪念日或宣传周、宣传月教育活动;参加走访敬老院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当校园广播员、电视小记者,在校园、去社区采访;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等。这些“走出去”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选定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布置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等。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口语交际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能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对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予以高度重视,使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末。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篇2

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现。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必须在实施教学时有良好的策略。

一、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怎样过星期天》《小小新闻发布会》《说说动脑筋》等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握口语交际的话题。

⑴、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常有不少对话段落,教材收集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⑵、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发生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荷花》一文中“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的省略号,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荷花池中美好的景物。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⑴、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布置主题为“逛市场”“赶集”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逛市场、赶集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日用商品的价格等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人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人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人员”进行表演、交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次令人愉悦的活动,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的冲动。我们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准备上语文课时,学习委员报告说,上午的生字抄写作业还有六位同学没有完成。我顿时来了灵感,“今天我们以‘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说点什么’为话题,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话题分三个板块进行:①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说点什么?②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对大家说点什么?③你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学生说得相当精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 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⑴、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⑵、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方式的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⑶、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⑷、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之间的互动。如习作《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我以“找春天”为支撑点,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自己寻找发现春天在哪里,二是观察周围人,询问有关春天的变化,三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三年级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随机点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触,使交际的技巧在人景互动中提高了。这样的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了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交际效率。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题。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设置了“你想怎样过六一”的 话题,学生结合“六一”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加上他们的亲身体会,我又播放了去年“六一”运动会的部分录像,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的记忆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提出了美好的设想。

2、任务驱动。追求口语交际的全体参与,除了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景中,还要给学生确定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的交际话题,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想办法说服大家也读你喜欢读的书。小学生的好胜心强,他们的畏惧心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话匣子也会自然打开了。当然,口语交际的任务要自然生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接近他们的世界期待。

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篇3

一、边看边说,让语言更具体

在教学《练习4》中的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时,学生也许对什么是公约不太了解,并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制定班级公约。所以,如果让他们直接来讨论的话,也许学生会随着自己的性子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符合自己利益的公约。当学生把所有公约都说出来的时候,也许有的条款是冲突的,甚至会出现漏掉一些内容的现象。况且学生表达出来的内容受自己学识水平的限制,也不会具体的。所以,在安排这一次口语交际时,我先给每一个学生发一份“班级公约”样本,让学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补充与修改的。当时就有的同学对上课时公约中“上课要认真听,大胆说,声音响”这一句话补充为“上课要认真听,仔细想,大胆说,声音响。”并提出理由是如果学生不通过思考就随口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课堂就会乱,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思路,只有通过仔细想之后,才能真正有自己的见解,说出来的话才能让别人信服。还有的同学根据本班的实际,制定了这样一条班级公约:“保持自己班级与清洁区干净整洁,在别的班级清洁区也不乱扔垃圾。”因为有许多同学会乱扔垃圾,还有的同学在自己班级的清洁区不扔垃圾,但是到了别的班级清洁区却随意扔,甚至有的同学会产生在别的班级清洁区扔垃圾,正好可以扣别的班级分,那么自己班级的卫生分就会上去了。

这样,学生通过边看边说,一下子就可以打开说话的思路,并会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如果我们不给学生一个参考样本,不让学生先去了解班级公约的一些具体内容,而是直接让学生来讨论班级公约,那么一节课也许都不会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不仅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中,也说得不具体,没有中心。所以,当学生对将要说的内容脑中是一片空白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本,让学生边看边说。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才能更具体、更条理,更贴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二、边听边说,让表述更生动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有一部分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他们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而这时候,如何才能让他们的表述更生动呢?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当学生听完之后,才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表达的思路,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更生动。

比如在教学《练习5》中的《学做节目主持人》与《练习7》中的《小烦恼热线》两个口语交际时,学生也许对如何做节目主持人有表象,但是这种表象往往只是存在于表面,因为学生在看一些节目时,可能注意了节目内容,而忽略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别是关于热线的话题,学生更是没有接触过。因为它是通过广播电台与听众互动的,而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只看过电视,很少有学生听广播电台的。所以,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这两次口语交际,就会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我们可以把“六一”儿童节目主持人的话与电台的一些热线主持人的话给录下来,让学生来听一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用这些话穿插在节目中,这样的话有什么作用,节目中主持人是如何开场白的,是如何调动大家情绪的,如果自己来主持这样的一个节目,面对这些节目单与打进来的电话,自己会如何给一个串联词或者解答。当学生把这些内容解决了的时候,我们再来开展这两次口语交际,学生就可以生动地完成这两次口语交际的任务了。

三、边想边说,让内容更丰富

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说话内容干瘪一直是困绕着教师的难题。学生往往只是三两句话就说完了,再让他们说,他们就说不出来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说的内容更丰富呢?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养成边想边说的习惯。俗话说:“情愿想着说,不要抢着说。”这句话就说明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先想好自己要说的内容,要想好如何来说,才能让自己所说的内容更丰富,而不是一遇到题目张口就来,而当一两句话说完之后,下面就没有词了。

比如在教学《练习3》中的《学会安慰》与《练习6》中的《学会鼓励》两个口语交际时,往往学生安慰人与鼓励人的话都会说一两句,甚至是随口就来。但是要想让学生把自己的话说丰富了,可以让别人接受了,那就不是这么简单地随口就说了,而是需要先想一想,找到说话的突破口,然后再说,这样才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说话,而是先让学生想一想,想好了再说。这样,学生所说的内容就会更丰富,而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篇4

现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把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分两个系统编排。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 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多次口语交际练习;二是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话题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业余生活中选取。这些方面的交际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 学生往往有话可说, 愿意交流。如“礼物”“门”这一类话题。话题还可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这些内容为大家所关注, 街头巷议较多, 学生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为话题, 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起学生交流讨论的热情。如近年来, “六合彩”“白板刹”在桃江县流行, 学生耳濡目染, 感慨良多。我以此为话题,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 话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否则就会影响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对于课本上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话题, 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 桃江学生对黄河缺乏感性认识, 我就把《漫话黄河》改成《话说资江》。南方人对马不甚了解, 我就将《马的世界》改成《说牛》, 效果都不错。

二、要创设交际情境

课堂上话题式的口语交际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的言语交际活动, 它缺少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和动力。因此, 要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 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使学生思想上暂时“忘却”自己置身的课堂, 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因为只有生动、逼真的极富感染力的情境, 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低年级教师根据孩子喜欢游戏、喜欢扮演角色的心理特点, 开设了一节以“谁是最惹人爱的水果”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训练课。老师征求了孩子们的建议, 把教室布置成了水果市场, 动手制作了水果头饰;老师听取了孩子们的意见, 邀请了中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来参加他们的这节课, 充当来买水果的顾客。游戏开始了, 老师和大家商定了开展形式, 同学们自由组合, 或三人一组, 或五人一组, 分成了若干个“水果摊”。还商讨了游戏次序, 一个个“水果摊”按次序介绍自己 (水果) , 比比谁招揽的顾客多, 谁卖掉的水果多。还先让小组讨论一下应怎样介绍自己才能吸引顾客。在这节口语交际训练课中, 由于打破了常规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了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的交际环境,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消除了拘束心理, 完全在一种自由、愉快、轻松的情感环境中展示发挥, 因而, 这节课中学生们的交际是那么洒脱。富有灵性、具有创意的语言不断脱口而出, 训练效果十分明显。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 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录像节目、教师或学生的语言描述和表演, 等等。

三、要体现互动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指明了“双方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应对, 只有通过双方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 这是不同于以往听或说训练的一个显著特征。离开了双方互动, 也就谈不上交际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本思想的不断深入, 各级组织和各种媒体都越来越强调互动。政府讲究与老百姓对话, 报刊要听取读者意见, 电视则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直接与观众互动, 主持人、歌星在台上也经常与台下观众开展互动。即使像报告、演讲, 也需要互动, 听者与说话者也要有表情的互动。口语交际训练课为了打破常规, 开放课堂, 更应该营造一种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交际情境, 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智慧得以释放, 只有这样, 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鱼跃的大海, 鸟飞的蓝天。

四、要教给交际的方法

口语交际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应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听”“听什么”“怎样听”, 教学生怎样听时, 要告诉学生应当尊重说话人, 不打岔。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 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 才能提出问题。接着要教会学生“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话表达清楚, 如何迅速地打动听者。这里除了在说的内容上要加以指导外, 在说的语气、语调、重音等方面也需多多点拨。还要注意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同时要鼓励学生, 开动脑筋, 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新, 我想, 只要有一点新思想, 新观念, 新意图, 新做法就可称为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 不要看得太神秘。”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讲一点新思想, 吐一点新见解, 说一点不一样的话。最后也别忘了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 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 以增强表达效果。

五、要及时评价反馈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篇5

教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基于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就必须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写能力的提高,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

九年级(上)《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时,课堂讨论中,就有学生认为愚公确确实实是“愚”,其理由有二:其一,古诗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也曾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也赞赏未雨绸缪,愚公在将近九十岁的时候才作此宏图大业,况且他“出入之迂”也并非一次,不是把重担子留给下一代去完成?怎能不“愚”了?其二,愚公让一代、两代、三代„„子子孙孙都将青春和热血耗费在这事上,怎么去创造幸福生活?真正是苦了自己,害了子孙,怎么不“愚”?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因此它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决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生生互动,让同桌之间、前后坐位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时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当然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以利交流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的开放策略 篇6

一、开放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提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调节者和最终标准。目标的定位直接决定教学的开放程度。开放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个体性、整合性的特点。

(一)开放的教学目标应体现个体性

在班级授课制下,群体性的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起到调节导向功能,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的等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制定群体性目标的基础上,要灵活制定不同的个体性训练目标,让不同的学生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如进行口语专题训练《奇妙的世界》的教学时,其中说的目标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将下限目标定为:能将自己了解到的说清楚,语句基本通顺连贯:发展目标定为:能有条理地口述自己对于奇妙世界的了解,语句通顺连贯,并加上简单的议论:上限目标定为:能自如地表达世界奇妙之处,发表看法,富有感染力。这样的目标区分训练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口语能力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开放的教学目标应注重整合性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有修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它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样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它既有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又有非智力因素目标,还包含了思想情感目标等等。

口语交际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在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第六册专题口语训练《说说我自己》,教学的重点是交际时如何介绍自己,学会抓住自己的特点:外貌、穿着、性格、爱好、优缺点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技能训练外,口语交际必然涉到听的问题,如仔细倾听、分辨正误、表达意见等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陈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适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开放教学过程,拓展实践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除了听说能力外,还包括针对交际环境、对象和交流目的、内容、重点所应有的听说态度、神情表现等待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迅速准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敏捷地思考,临场快速组织语言,清楚巧妙表达意思的灵活思维等等。这种训练过程是开放的,它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多样且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训练时空上的与生活同步。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因此,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来挖掘训练因素,让口语交际训练向整个语文教学开放,并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等内容和形式,各册教材在课文阅读和练习中都有人物交际训练内容,如《未来的桥》《难忘童年》等。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按照教材编排的专项口语交际训练外,还要努力挖掘训练因素,通过朗读、表演、看图想象说话等形式进行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人物之间是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口语交际训练还可以充分利用各学科之间的差异资源向各个学科开放,加强和其他学科的沟通。如可以结合生活与劳动教学介绍小玩具的制作过程;结合音乐教学,可谈谈对音乐的感受;结合美术教学,可以交流作品构思;结合科学教学,可说说实验过程等等,从而形成更开放的训练网络。

(二)以课堂为基点,训练时空与生活同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同时,口语交际训练,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开放的口语交际训练过程,倡导营造宽松的训练环境,开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强化互动的语言实践,使学生从狭小的空间地带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使口语交际活起来。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情趣的语境,打通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通道。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组《手拉手》一课时,笔者把交际环境设计为教室里、校园内和掌校外三块。在教室里,我们一起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校园内,我们和兄弟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学校外,我们和杭州拱墅附小开展手拉手活动,写信交流,山里的孩子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城里的孩子感受到了不同的乐趣。口语交际训练只有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中,才能使口语交际训练更有实效性。

三、开放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开放的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灵活、注重主体参与、体现学习过程、注重实践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传统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回答的好坏多由老师进行评价,多数学生处于依附状态,不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对同学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更极少有家

长参与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固然有它的必要性,但 如果剥夺了学生的评价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由于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能发表自己意见的特殊性,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中更要把“评价权”交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参与对他人的评价,既培养了听话的习惯和能力,又训练了说话的胆量和能力。如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请其他同学评一评“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一位同学在口语表达中出错时,教师请其他同学评一评“对他的说法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就教师的观点展开评议:“你觉得我说得对吗,为什么?”“我认为他说的有点道理,你的看法呢?”让学生做一个评判官,激发学生专心听、认真想、大胆说的勇气,提高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性。开放的口语交际评价体系还应把家长评价纳入评价系统,如上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一课后,笔者请家长做考官,要求学生当面感谢爸爸妈妈,家长就学生说的能力进行评判,以书面或口头等形式反馈给教师。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师多渠道获取改进教学的信息,二来可以使口语交际训练有效地沟通校内校外,让口语交际训练成为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评价方式的灵活化

许多教师往往把评价放在学期末,通过一张试卷,单纯以分数或等级高低来衡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过于注重量化和纸笔测验法的单一评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效果上看,发展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效,这是因为发展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评定,它不仅衡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还对学生的交际意识、情感态度、思想风貌等做出反馈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更及时、更富有积极意义。此外,开放式评价将单一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在评价结果的分析上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级制和鼓励性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评的方法可以是听力测试,也可以是口语测试,目的是更全面地检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能力。

浅谈“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篇7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甚至比学识渊博更为重要,它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我总是走到学生们中间,面带微笑地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对话,既不随意打断,更不妄下评论,让他们在“唇枪舌剑”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缺陷。我想这会比老师居高临下地说“你这样不行,你应该……”效果好得多。正是有了这种融洽、民主的气氛,学生就敢于开口,大胆交流,畅所欲言,充分享受口语交际的乐趣。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要多些期待和肯定,多些赏识和激励,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实践,一定会提高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精心搭建口语交际情景的平台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就为学生精心搭建符合他们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平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喋喋不休”的目的。例如“关爱父母”这一话题,我精心创设了一个交际情景: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的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岁月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的身旁,培育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创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话,诉一片真情。(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到……(3)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到……(4)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5)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我用动情的语言给学生读了以上内容,教室里出奇地静,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很快融入了自己的角色,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三、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活动

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倾听时要听懂对方的意思,听清对方的思路,听出对方说话的重点,在应对表达时,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操作性强的题目,实现课堂教学中双方的互动。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8

一、去除胆怯心里, 让学生畅所欲言

一、二年级学生大都胆子小, 声音小, 怕说不好, 怕给老师批评, 怕给同学笑话, 他们心目中天生就具有一种惧怕心理, 能积极举手、敢说的人是少数, 同时, 由于他们本身具有的词汇量就有限、心理素质不强, 说话过程中肯定不能如人意。因此, 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因为学生学习氛围的变化, 导致许多孩子紧张、害怕, 不好意思表达。所以, 我们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 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话, 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的朋友。老师态度要和蔼, 说话要热情而有童趣。

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对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把说话内容自己说一两遍, 然后在小组自由说, 同学互相评议, 最后在班上个人发言, 通过表扬激励, 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致。孩子们在进行说话训练时, 同学在一旁听, 老师还可以夸张地一边喜形于色, 偶尔表扬几句, 等学生都说完后, 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二、大胆进行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学习。

1. 设疑导趣。

例如, 学完《春天》这一课后, 我让小朋友展开想象说春天, 以此来激发兴趣:“小朋友, 春天, 小草、柳枝抽出了新芽, 春风吹拂着大地, 花开了, 小鸟回来了, 多么美好呀!请你们静听音乐, 想象春天美好的画面”。播放能体现春天旋律的音乐。“刚才听着音乐, 闭上眼睛, 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番春天景象”?学生展开想象: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等。“是呀, 春天多美好, 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你们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天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说一说春天的故事。

2. 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根据学生特点, 我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练练的形式进行教学, 让生动有趣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 让孩子们戴上头饰, 分别扮演小蝌蚪、大青蛙和妈妈, 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语言、幼稚的动作、认认真真的表演, 使课堂生动有趣, 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 丰富了学生的口语, 又增长了他们的才干。

3. 比赛激趣。

开展说一说、背一背、读一读等生动有趣的比赛活动, 就能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课前5分钟可安排5~7人进行口语比赛, 比赛内容可以是朗读课文、背儿歌、讲故事等, 比完以后可以由学生评出最喜欢的一个, 由组长记录下来, 结果一周公布一次。这样, 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兴趣浓厚, 积极性很高, 口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深入学习生活, 让学生尽量说实话

口语交际能力要想真正得到培养, 必须扎根生活, 从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口语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例如, 课堂上, 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好的朋友, 使教师和同学们对这位被介绍的同学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又增进了同学、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而且还使被介绍的同学在下次发言时更有自信心, 为后面同学的发言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使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 也可让孩子们把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向他们介绍, 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让别人明白这是一件什么事, 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篇9

当今社会, 人际沟通和交往日益频繁, 口语交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本人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 发现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口语交际”课堂出现学生不肯说或游离目标等情况, 只好草草收场, 久而久之有些教师干脆不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形同虚设。如何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 提高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水平呢?经过几年探索,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 因此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成效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点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1. 提供学生喜欢的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要求口语交际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教材中口语交际虽然进行了较科学的系统编排, 但仍有一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话题。如《过生日, 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这个话题学生并不熟悉, 口语交际时会无话可说, 因为农村学生过生日时没有请客的习惯, 但是农村学生对婚庆、乔迁时大办宴席场景很熟悉, 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 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 学生更积极地去观察生活, 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 再加上自己的见解, 讨论时, 学生个个有理有据, 异常活跃。

2. 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二、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目标提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 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交际的要求。需要教师在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中, 在学生最需要时, 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方法要求, 点拨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 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

三、规范语言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农村, 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表达能力带来极大的阻碍, 很多学生交际时说话磕磕绊绊, 词不达意。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时, 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 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们的口语。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篇10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倾向的影响,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较慢。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了出来,语文教科书编撰者在每册书中都编排了此类训练,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仍未得到各学校应有的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仍处于自发阶段。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令人担忧,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很多教师把它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它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思考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深入了解了本校部分教师的口语交际的课堂现状,反思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总结出现今口语交际课得不到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三———

1.教学材料的“虚有”。

人教版在各册教材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次序地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虽话题不少,但材料不多,“无米之炊”导致教师不能落实口语交际这一训练要求。

2.教学过程的“虚渺”。

口语交际教学常见的弊端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各行其是,这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求极高。一线老师们不愿意接受开口语交际课的任务,因为没有资料借鉴,也没有扎实的功底调控口语交际的课堂。的确,口语交际具有现场性、流动性的特点,交际的对象、情境往往处于变化不定之中。从某种角度来说,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过程难度大、不易把握。口语交际,想要“秀她”确实不容易!

3.评价手段的“虚无”。

新课标虽然把口语交际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考试的指挥棒并没有把口语交际纳入考试范围。近年来,虽然在高考试卷上也出现了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但那毕竟是书面化了的考试。没有适当的评价手段,也是导致口语交际课堂可有可无的原因之一。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

笔者紧扣在调查研究中总结出的口语交际的“三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基本找到了克服“三虚”的对策———

1.精心挖掘,活用教材,走出教学材料的“虚有”。

针对口语交际话题不少、材料不多的现象,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特性,紧紧抓住“交际至上”这一原则,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没有明确的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确立讨论内容。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打开话题:知道什么是热门话题吗?近段时间,在我们的学校、家庭、社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国际国内有哪些新闻?引导学生将从电视、报纸中获得的消息用一两句话把推荐的话题讲清楚。从学生推荐的热门话题中,选择一个大家都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全班一起聊天。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要想聊得深入,聊得痛快,就得清楚话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和学生提前搜集大量材料,再围绕话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选择不同的材料),然后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积极地进行补充或者争辩,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充实口语交际内容,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能说。

同时,除了编者安排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语文阅读教材里,也有不少口语交际的资源可以开发。例如,学习了研究报告《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唇枪舌剑”———小学生上网,好不好?由于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舌战”的气氛自然就很激烈,在这种没有真正结论的辩论中,学生学到的是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像这样利用教材,开发口语交际资源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我们有这种精心挖掘、活用教材的意识,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资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2.情境预设,精彩生成,让教学过程不再“虚渺”。

关起门来,打开心窗,老师们扪心自问:您的口语交际课怎么上?您把它当作可有可无,有时间上,没时间不上的“多余课”吗?或者,是照本宣科,给个课题,自由发挥,学生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没有预设、没有示范、没有指导的“自由课”吗?不能否认的是,时下,在不少口语交际课堂中,学生无事可干,无话可说,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口语交际课具有现场性、流动性的特点,交际的对象、情境往往处于变化不定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口语交际教学的难度大、不易把握。这样的课堂有许多突发状况会令我们措手不及,所以每位教师在课前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对教学的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多加预设,让口语交际课堂更具有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探索出几种颇具实效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开发“原型”,加强示范

【教学剪影】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竞选演讲稿时,就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演讲视频。笔者在教学时选取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职演讲视频和我校大队委的演说视频让学生观看,再组织学生讨论演讲的精华所在。学生在看看、议议、学学、说说中,口语交际能力显著提高!

【实践反思】所谓的“原型”就是指典型性口语交际实例,即能让学生比较清晰地悟得其中的结构、要素,知道该怎么表达、怎么倾听、怎么应对,采取何种态度和方式进行交际,使学生有“法”可依的实例。需要注意的是“,原型示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盲目地依葫芦画瓢,而是有效地指导。我们要把口语交际的过程和步骤详尽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会有所依傍,而不至于无所适从,随心所欲。

策略二:创设情境,促进互动

【教学剪影】在《怎样过“六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以往“六一”节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了过“六一”的热闹场景,使学生趣谈“六一”,引出话题。再鼓励学生精彩回忆,激发热情,展开积极的讨论,让学生为今年的“六一”节献计献策。随机引导学生创新,从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步骤等方面说说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设计、安排发言的方式、顺序后调整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做好发言的心理准备,最后自信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践反思】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策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活动。如果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上述案例因课制宜,创设了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营造出口语交际的氛围,激发了他们交际的主动性。

策略三:随机指导,关注方法

【教学剪影】在教学“劝说型”口语交际活动课时,笔者将及时捕捉到的发生在本班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纳入口语交际内容之中,经过整合设计形成了“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的口语交际话题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学片段):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开始“开庭审案”———马文昊脚踩朱良策的书包事件。“受害人”朱良策投诉马文昊课间无缘无故踩他的书包。马文昊说朱良策上课老找他说话,害得他被英语老师批评了一顿,踩他书包是给他警告。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呢?笔者把“绣球”抛还给了学生,叫他们自己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要求:“判断一件事情,要公正、公平、不偏袒,这样才能使同学口服心服,重归于好。”学生们听了这话,纷纷动起了脑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纷纷献计献策,亲自参与调解,最后还请两位和好如初的当事人,评选出最佳调解员。

【实践反思】这种来源于学生生活本身的情境创设,最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随机地渗透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语境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增强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经过实验,笔者发现要想让口语交际课有效落实,必须加强方法的指导,开发“原型”,加强示范;创设情境,促进互动;随机指导,关注方法。只有这样,口语交际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不断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激励表达,体验成功,让评价手段不再“虚无”。

参与评价,这是检验口语交际效果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在评 价反馈中 获得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掌握交际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最终达到强化正确、纠正偏差的目的。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就参考一些名家的做法,从专心、带情倾听,语言审美能力,语言准确性、艺术性的表达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从而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展望

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1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话

要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教师的表演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大胆地说话。如在上《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课时,针对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的情况,我在上课时说话语气尽量做到亲切、平和,多用“请”字,先让学生分小组说说,然后有意识地让小组中不常发言的同学讲讲自己是怎么用压岁钱的。无论说得流利与否都报以会心的微笑,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课是他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接着让他们自由讨论怎样才能使压岁钱花得有意义,并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这样一来,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也积极了。

二、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想说话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1通过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

《这样做不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看图之前,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两幅图的大意: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上踢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上踢球;另一幅图是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一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地往外流,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然后呈现两幅图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进行劝说。这样既能将学生带人情境,又为学生的看图说话起到示范作用。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声音、图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教学,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我能做点什么》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感受文中的人物都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再借助多媒体把我国的一些风景区遭到人为破坏造成的垃圾满天飞以及河流受到污染等短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由于有了之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已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决心,语言交流也就应运而生。3借助表演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例如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时,可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商量怎么改写剧本、怎么表演,再分角色演一演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课本剧,演后相互评议,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存在的不足。这样的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4借助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教学法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为口语交际训练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再请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有趣的游戏,并把过程说具体。一位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她先让几个同学上台玩吹气球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的气球吹得最大,台下同学观察台上同学吹气球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表情的变化,游戏后请同学们说说游戏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一说,这样就不会出现“沉默无语型”或“茶壶里煮饺子型”的现象了。

三、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会说话

口语交际能拓宽写作思路。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自己想不到的构思,有可能会因别人的语言受到启发,语句变得更生动,构思变得更奇特,文章变得更优美,可见口语交际必须对学生进行说具体的指导。1巧加引导,让学生悉心倾听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一课时,可以让几个同学轮流上台夸夸自己的同学,其他同学听完后猜猜他(她)夸的是哪位同学。如果猜对了就说明这位同学说得不错,听的同学也昕得仔细。在听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记、写、说的训练,将会深化和巩固听的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清楚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看到了》,文中给出了三幅图,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右下图,通过对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在训练学生“说”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设想自己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听者听懂。

3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交通等等。听后可以自由发表评论、提出问题或补充问题,丰富说话内容。

4领悟交际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即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说”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情感表达。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的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课《劝说》教学中,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说说你想针对本班的什么事进行劝说,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进行成功的劝说,让劝说者和被劝说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涉及劝说的对象(即本班中的某位同学),听后发表自己的感想。这个教学环节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实践证明,优化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才能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对接。

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浅论 篇12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 其间语言交互来往, 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 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 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 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 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 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 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 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1. 利用课本“情境图”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的每一课, 每一幅“情境图”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口语交际创设了与实际生活相近、相似的“交际情境”。有的展现了口语交际的具体场景, 有的表现了较完整的口语交际过程, 有的反映了口语交际过程中一瞬间的情境。在口语交际课上, 这些“情境图”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 可以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要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他们参加口语交际的愿望。因此, 我们在创设“交际情境”时, 应努力发掘“情境图”的内涵, 很好地利用这些“情境图”。

如《学会祝贺》这一课的情境图有两幅, 一幅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准备给老师做贺卡, 从她的表情来看, 她一定是想好了准备写贺卡上的话, 很开心;另一幅图是一份可以填空的贺卡的样子。根据情境图,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语言描述:明天就是教师节了, 聪聪准备自己做一张贺卡送给老师, 不一会儿工夫, 一张漂亮的贺卡就做好了。聪聪想了想, 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祝贺词:“敬爱的老师, 教师节到了, 我祝您节日快乐,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同学们, 你们是不是也想给老师做贺卡呢?现在就动手吧。这样的描述, 可以营造“学会祝贺”的交际氛围。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它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 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寓教于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 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如教学《找春天》、《秋天里》这两节口语交际课时,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 把学生“带出去”观察自然, 开阔学生的视眼, 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接触社会, 了解生活, 体验生活。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小河、柳树、小草、野花、燕子、小鸟, 观察秋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衣着。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再由小组成员相互评议口语表达的优劣。互问、互答、互评、互补, 让学生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体”, 从交际中学会他人描绘景物的方法, 学会他人有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从比较中了解事物的不足, 使口语交际“活”起来。再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闭目欣赏我的配乐朗读, 想象意境, 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通过精美的VCD画面激发学生对美的体会, 之后,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想象中的草原美景, 那陶醉的神态、朴实的语句、真挚的情感足以让人体会到多媒体的神奇功效, 创设的情境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规律, 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种方法, 上好口语交际课

1. 先看后说。

现行的九年义务语文教材, 有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配有插图,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材料。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 才能有正确的表达。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 再进行交际活动,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 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

2. 先想后说。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未形成, 他们看到什么, 就说什么, 不善于思考, 东一句, 西一句, 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 做到说话有条理, 以理服人。

3. 边演边说。

缺乏具体情境的口语交际, 是苍白无力的。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 因地制宜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进入角色,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教学策略, 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 实现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如:我在上《有趣的游戏》一课时, 先给学生创设情境, 通过表演游戏《贴鼻子》,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表演或看表演, 对人和事有了直观的印象, 就有了说话的题材, 说起来会更有兴趣, 表达也更清楚。另外,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体验, 表达更有感情, 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使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4. 因势利导, 求助会说。

口语交际时, 常常会碰到一些“拦路虎”, 使口语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老师只要因势利导, 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多向互动的“场”。做法很简单, 就是让遇到困难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 既可以向同学请求帮助, 又可以请老师给予帮助, “被请者”应积极给予“请求者”及时的帮助。如果双方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卡了壳”, 交际的双方就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一请一助”、双向互动, 自然解决学生说的困难, 但双向互动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 对学生要多宽容, 多鼓励, 多引导, 多帮助。

口语交际课比起阅读识字课更难上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能说, 说好, 所以口语交际课之前一般要做很多的铺设工作, 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才能有话可说, 说得生动。

三、口语交际需要延伸扩展

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 他无时无刻不处在群体当中。学习口语交际可以更好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交流。

1. 课间训练。

课内的情境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训练空间和多样的训练形式。教师在训练途径上要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新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中讲道:“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的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口语交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例如: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 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 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 所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 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 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 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 提高说话质量。

2. 巧妙布置作业, 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 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 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 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了《小熊住山洞》后, 请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 做张爱心卡, 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 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 学生乐做, 又感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深入学生生活, 为学生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效果。口语交际生活离不开学生生活, 五彩缤纷的生活更给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营养的沃土, 口语交际生活化的深入开展必将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 语文学习必先由动口开始,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多给学生机会, 激发其表达的欲望, 把握契机, 有步骤地进行指导,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 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语文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程序是:口头语言—口头文字—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文字。对于口语交际课, 作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运用多种方法, 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需要延伸扩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探讨下一篇:混凝土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