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1
《打电话》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第3次口语交际,这一次的口语交际要求是“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没听清时,可以请对方重复。”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打电话,在第一学期开学时我就要求学生把家长的电话号码背会,但也许是数字太多了,也许是学生懒惰,到这一学期知道家长电话号码的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更别说给家长打电话了,经常有学生生病了,我拨好电话号码让学生给家长说清是什么事情,学生拿着话筒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今天这节课我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别人打电话,说说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从交谈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接打电话时应该怎么做,然后模仿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如生病了向老师请假,忘记作业了向同学询问,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接打电话的方法。
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教给了学生新知识,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技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评价,语文,专业课程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社会人综合素质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的高层次技能人才———技师生,其口语交际能力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满足技师生职业需求和发展,培养并提高其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包括倾听、应对、表达在内的较好语言能力和文明、典雅的良好语言习惯,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无疑是技师生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确保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提高技师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的目的,就必须构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估,设置口试内容。通过口试,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约束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增强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评价策略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而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进行基于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过程。由此可见,评价的核心就是对价值的判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简言之,即客体必须具备特定的属性,而主体必须能够从客体获得相应的需求,否则,价值就无从谈起。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评价,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否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提升。鉴于口语交际的特殊性,我认为关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评价应该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给予一定的任务,教师、学生和第三方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客观的测量。
1. 采用过程记录的方法,建立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是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途径,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学生学习作品的汇集,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情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为了保持评价过程的连续有效,在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学习过程档案袋,借鉴“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对培养对象和培养结果进行了记录和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讲档案内容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情况自我评价。我在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求学习完成对本次课学习内容的自我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在这次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还存在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如果再次做,我会做哪些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自我评价还记录了学生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所感、所悟以及反思等。以“讨论”教学为例,记录样表如表1:
(2)生生互动评价。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相互促进。生生互动评价主要通过课堂上学生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和记录整理来完成。
(3)教师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语音档案、口语交际实践、小组活动情况、课外活动参与、口语交际表演、获奖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表2:
“过程档案袋”的方式,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过程表现、学习成果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而了解整个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实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目的。
2. 采用口试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结果
在口语交际考核的方式上,我采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为主,占总成绩的70%,笔试为辅,占总成绩的30%,从而综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结果。
(1)口试考核。口试考核主要测试被试者的普通话水平、生活口语交际能力和职业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情境模拟,评价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态势语言的使用情况。如表3:
(2)笔试考核。笔试考核作为最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主要承担对知识性、技巧性内容的考查。以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题型设计考核试题。例如:居间介绍的礼仪要求是什么?
笔试内容是技师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通过笔试也有利于客观直接的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反思
1. 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
(1)语文课程奠定了口语交际课程的基础。在我对技师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口语交际课程是相对独立于公共基础课语文之外的一门人文拓展类选修课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拓展模块。然而,由于我校的口语交际课程并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教师担任,所以其课程的教学组织必须通过语文教师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无法完全脱离语文而进行的。技师生在入校前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十二年的语文课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基本的文化素养,这犹如一幢大楼的根基,入校后一年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加固了这个根基,而口语交际课程是不能完全脱离这个根基而存在的。语文课程系统的使学生掌握了我们的母语知识和语法标准,加之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使得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正是这基本的“听说”能力奠定了口语交际课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指导学生讲“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的任务。
不容忽视,学生是否能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典雅的语言”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是考量其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准。“合适”“典雅”的语言无疑更多的来源于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艺术积累,正是语文课程中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磅礴凄美的历代诗词歌赋、传承文史的文言立论带给学生大量的文学、艺术和情感的熏染,培养了学生对书面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对口语表达的“典雅、规范”产生较大的影响。
(2)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改变了语文的尴尬地位。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程主要培养的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通过语言开展人际交往的能力;语文课程则更多的以书面语言为教学对象。而沟通交际在口头语言活动的基础上,有时往往还需借助书面文字,如演讲需要演讲稿,谈判需要书面材料,辩论则更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为支撑。语文教育工作者众多的实践经验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基础,而书面语言的学习对口头语言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伴随并影响着人一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有效融合恰恰在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因素。
首先,虽然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通过书面语言来呈现的,但是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教师的口语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教师必须改变信息传递中的语言垄断地位,改变语文课堂“一家言”的现状,还“话语权”于学生,在完成书面语言教学的同时实现口语交流的互动,通过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书面语言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
其次,通过口语交际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的方法,克服心理上的交流障碍,并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利用语文课上无法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在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后,学生必然会寻求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即借鉴书面语言中所谓的语法规范、文采修辞等,对学生语文课程的学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正是由于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之间不可分割的种种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显著提高,这种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融合也使得众多的职业教育者更加清楚地看到: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而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对技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2. 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与专业课程有效契合
不容否认,我校在人文类拓展选修课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之初的最直接目的是提高技师生面试的成功率。但通过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我们发现在技师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其口语交际能力更多的体现出“职业性”和“专业性”的一面,因此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否与专业课程有效的契合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程应与职业、专业契合。技师是技能专业较强的特殊群体,由于专业限制,技师生在入校后,其未来的职业岗位群就以基本确立。通过对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走访,我们可以明确其职业需要和专业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通过职业院校特有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专业老师的共同开展教学,使口语交际课程更具有实践价值和实用意义。
(2)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契合的探索。从技师生口语交际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来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口语交际课程专业知识而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必须要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如对学生专业实习、实践过程的见习,了解其生产活动的过程;对学生就业企业的走访、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从而可以更逼真地模拟职业环境,更细腻地针对专业口语完成指导,从而尽可能地弥补在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科限制而难以达到的专业“死角”。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依靠口语交际教师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提高认识,有效配合,通过专业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补足”,尤其是特殊情况下的口语交际活动。当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反之也能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心理素质和交际礼仪的优化,职业态度和职业思维的养成,无一例外地作用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裨益。
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反思 篇3
一、情境创设,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应该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借铅笔》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情境。郁郁葱葱的一片林子,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随着镜头的推进,山脚下出现了一座形似城堡的宫殿,宫殿大门上方“森林学校动物班”七个大字格外醒目。动物班里那就更热闹了:狮子摇头摆尾,老虎张牙舞爪,小猴练弹跳,山羊捻胡须,野兔专心致志地梳理长毛,长颈鹿傲视一切地伸长脖子……随着情境的出现,教室里一片惊讶声,小朋友个个神采飞扬,旋即高高举起了手臂,有话要说了。有话要说就说:“动物班有多少人?”“他们也要做作业吗?”“动物班的老师是谁呢?”……问题散乱无序,但大家急于表达的欲望已十分强烈,这正是教者期待的火候。
二、双向互动,明确口语交际的任务
显然,此时说话早了些。“小朋友,这所学校怎么样?想不想到这个班级里与这些新同学交朋友呢?”“想!”回答响亮一致。“好,既然如此乐意,请各自找一个喜欢的动物,成为自己。可你急需铅笔用,自己又没有,只好向老师手里的小狗(绒毛玩具)借铅笔,怎么样,谁先试试?”“借铅笔,这有什么难呢?”不知谁撂下这一句,似乎是最有效的动员令,全体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嚷开了:“借铅笔!”“向你借铅笔!”“我向你借铅笔,绒毛狗!”声音一个比一个响,话也一句比一句长,可那个绒毛狗呜噜呜噜,懒洋洋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你们怎么这样对我说话?”此时的老师转变为绒毛小狗的角色。“小狗,青蛙呱呱向你借支铅笔。”“狗,熊猫憨憨向你借支铅笔。”“死狗,小猴皮皮也要借铅笔。”“一群不懂礼貌的孩子,我懒得理你们。”此时的绒毛狗真的闭上了眼睛,打起了呼噜。孩子们把目光转向我,一声不响了。有個别孩子建议找别的同学借。“同学们,借铅笔是我们的任务,小狗是借铅笔的对象。这是游戏规则,不能改。借铅笔碰到了困难,我们就退缩吗?”教者作了提醒。“同学们,我的铅笔多得很,可只借给讲礼貌的同学。”“小狗哥哥,小猴弟弟想向您借一支铅笔用,可以吗?”“当然可以。小猴弟弟,咱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一边大方地递过铅笔,一边主动伸出手来,与小猴握手,热情地道别再见。小猴挺机灵,第一个借到了铅笔。随即青蛙呱呱、熊猫熊憨、小鹿靓靓纷纷开口了……课堂气氛热烈所到的是礼貌语言,看到的是激情飞扬的笑脸。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泱泱中华是礼仪之邦,无论进行何种教育,尤其是语言的启蒙教育,礼貌教育必须贯穿其中。
三、全员参与,走进口语交际的角色
至此,“借铅笔”,表面看一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其实,口语交际的训练量还远远不够。
观摩一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部分喜欢表现的学生侃侃而谈,而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要想解决这种学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首先是老师应该创设各种引人入胜的有效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迫切愿望。但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要想使“全员”都有机会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得到“交际”机会,需要精巧的设计、缜密的构思。我在口语交际课上,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发挥合作功能。组织合作学习,是扩大参与面,提高训练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合作形式很多,我在《借铅笔》这堂课上,主要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在向老师借玩具这一环节上,我安排了一次小组合作。在布置小组合作前,我采用了评选“合作奖”的奖励方式,向学生明确了评选要求,出示了奖品——书签,以这种小小物质的刺激来帮助初学合作的低年级学生懂得积极参与有效合作。从课堂反馈效果看,这次小组合作达到了理想效果:安静、有序,更重要的人人参与交际,在小组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选出最佳人选后,其他组员体现了合作意识,帮助组内最佳人选更好地完成“借玩具”这一交际任务。
2.人人承担交际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我想,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人人都有交际的具体任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所以教学《借铅笔》时,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者明确新的任务:作为动物班的一名学生,全班都是自己的同学。新一轮游戏还是借东西。不同的是可以向全班任意一名同学借,除了借铅笔,还可以借其他学具以及玩具。任务一下去,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三五成群,小手握着小手,举止言谈彬彬有礼。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成功者,我授名成为“导演”“智囊”,在一旁出点子——如何称谓得体,如何表述清楚等等。总之,整个课堂活起来了。这个场景告诉我,口语交际就是人人要有兴趣,人人要参与,人人要有训练的机会,在交际中学习倾听,判断正误,欣赏优点,质疑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巧妙引导,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还没有养成,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老师应该是他们的协助者、引导者。
有意识地创设和谐、轻松的交际环境,就是一种无痕而有效的引导。在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老师、学生的评价。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任何一种评价都应该是在情景交融中,在互动交流时,在不经意间产生,似清泉一股,汩汩沁入学生心田,从而使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
在《借铅笔》课堂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各种评价方式,以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口语交际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借铅笔》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求学生说话声音响亮,语言文明,有礼貌,说话自然、大方。如何来引导学生,实现这一交际目标呢?我采用了老师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让学生来评判的方法。在学生评判、出主意的过程中,老师不时用故事人物的身份表示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向别人借东西应该用商量的语气。”“原来还要用‘请’这样的礼貌用语啊!”“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向别人说明借东西的原因,别人不就更愿意借给我了吗!”……表面上老师是在表演故事,其实是在借助角色的身份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礼仪。老师扮演的角色是故事中的人物,始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谈:我——青蛙呱呱,这次借得怎么样?学生表示满意后,又追问:为什么你们对我满意了呀?这次谈话,看起来是故事的延续,其实是引导学生小结借东西的礼仪常识,加深印象,从而为学生“借铅笔”作好铺垫。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只有当老师的协助与交际场景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挖掘。尝试中发现: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进入角色、巧妙引导,是口语交际启蒙教学的有效方法。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4
这篇课文是相声,相声对于学生们来说,不陌生,但是打电话的主题学生们很熟悉,所以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去看电影,打电话邀请他,小组讨论如何表演,由学生的表演,进入相声里,看看这连个人是怎么打电话的,情景导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但是,相声这种主要以说为为主,学生们对相声了解不多,所以在阅读的时候,缺少一些语调的改变,没有抑扬顿挫,反而平淡无奇,故事读起来,缺少了一些趣味性,主要是课前没有安排学生们听一个相声,初步感知。
所以,对于有些语文资料的补充很有必要,这样不仅仅理解课文,还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课前预习应该也预留查找资料这一部分。
《打电话》口语交际活动教学设计 篇5
光明小学
滑俊红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以打电话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可以引起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兴趣。课堂上应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互动的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其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诱发学生主体参与、主动交流,拓宽言语实践的范围,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根据课标的精神,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自主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重点、难点:
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准备:
1、《打电话》的歌曲磁带
2、多媒体课件
3、挂图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听儿歌吗?播放歌曲《打电话》。(有好多学生跟唱这首歌)
2、师:好多小朋友会唱这首歌,你们都是未来的小小歌唱家!知道歌名吗?板书课题:打电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播放学生熟悉而喜欢的歌曲,不仅为引出本课课题,更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交给方法。
出示挂图,创设情境
(1)师:丽丽和娟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今天是丽丽的八周岁生日,她很想把娟娟请到家里来做客,于是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娟娟家的电话号码又不知说什么好,小朋友,你们能帮丽丽吗?
(2)能帮助的小朋友一定会用上一些礼貌用语,(师板书:您好、谢谢、对不起;请问、再见、打扰了)别忘了自己把事情说清楚时,还要听清对方的话。同桌分角色做互练游戏。教师共同参与。
(3)学生表演,学生评议。(这一环节,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说话的自信心。教师半扶半放,交给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有话可说、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交际的热情,)
三、教给常识,学会生活
1、哪些电话不可以随便打?学生自由发言,明确交流出示三个急救电话。(110 120 119)
2、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3、分组讨论交流,练习表演。
4、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总结并告诉学生像110、119、120这些急救电话,如果小朋友打着玩会影响叔叔、阿姨救人,影响他们的工作。
(交给学生生活常识,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无疑就是等于教会了一种生存的能力。)
四、学以借用,融入生活师生互动表演
师:喂,请问,这是一(1)班的小朋友吗? 生:是(齐说)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 生:打电话
师:你们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真能干!小朋友回去有事给你的伙伴或亲戚打个电话,好吗? 生:好!
师:小朋友再见!生: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打电话
说清楚
您好 谢谢 对不起
有礼貌 请问 再见 打扰了 总结及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6
3月22日星期四第五节课,我上了《口语交际》专题复习验评课,等级是“优”。
第一次教毕业班课程,能有这样的成绩,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吴老师和黄老师,她们直接或间接地教给了我许多东西。她们都是经验丰富又精益求精的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中,教我研读考标,整合历年中考题型,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由于复习课内容及进度一致,她们的课堂也让我深受启发。吴老师的课有条不紊,采用两名学生展示对比的方式,鲜明地突出学生答题的误区;黄老师的课堂能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的题材用到练习中来,贴近学生心理。她们都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刻又深入地体会到“口语交际”能力在考试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教给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两节课听下来,我心里很慌。她们上得都很好,我要怎么办?除了依葫芦画瓢,现学现卖,我还能怎么办?
我首先修改了一下课件,原始的课件到我上课时变成了第四版。除了视觉上的效果,我还将真题的顺序进行了调整。
学生做题板书展示,呈现出了问题,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相信学生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题更有把握了。
然而一节课的容量略显少,预设的内容也没有讲完。希望学生能从容量有限的课堂里掌握方法,能在课外举一反三吧。一节课上下来,我发现学生做口语交际题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读题审题,是不够细致,领悟不出出题的意图。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们喜欢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出发去交际,直来直去的,追求一吐为快的感觉。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7
职校毕业生在毕业时都要参加求职面试, 但他们在求职面试时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却让人觉得担忧。许多学生连基本的自我介绍都说不好:有的说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更有甚者讲了自己的姓名后就无话可说了, 也有个别能说的, 要求他们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却又抓不住主题, 说着说着就东拉西扯、离题千里……当众发言时表现得胆小、易紧张、怯场、表意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表达不流畅甚至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意思、答非所问等等现象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因此, 提高职校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迫在眉捷。
二、提高职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 注重积累, 夯实基础
(1) 广泛阅读, 拓宽知识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成为口语交际中的成功者, 就要注意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作为教师, 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鼓励学生多读书, 并做读书笔记, 多背诵古诗词和现代文的经典片段, 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吸收素材。
(2) 加强提问, 以问促说。
课前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 在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提问,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体会、见解。为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可登记学生发言情况, 每月公布一次, 并记入平时成绩。教师准备提的问题, 要避免简单化, 不要问那些浅而易懂的“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 应多从启发学生思考的角度去设计, 并注意问题的思想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有发表个人见解的余地。提问应有的放矢, 对平时不爱说话、不善说话的学生要适当照顾, 提供机会予以锻炼。
(3) 课前杂谈, 提升自信。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敢说”。由于学生非常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下发言, 因此课堂气氛要轻松, 要向学生说清楚“口才”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发言。其次对学生提出口语训练的具体要求: (1) 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尽量选择熟悉的内容; (2) 所说内容不限, 只要健康就行; (3) 要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要让全班同学都听得见; (4) 每节课2至3人, 每人不超过3分钟, 不少于1分钟。 (5) 学生上台发言时, 其他同学要鼓掌欢迎, 下台时也要报之以掌声。不要讥笑、讽刺和起哄。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简要讲评, 从走路姿势、语音语调、仪表仪态、谈话内容各个方面分析, 纠正学生摸头、抓耳挠腮、摆弄衣角、摇摇晃晃、目光游离、咬字不清、内容没有新意等不良习惯。
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为使学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 自然地进入作为目标活动的开口说话情境之中, 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与开发。心理学认为: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凡是新鲜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 愿意自己动手去做。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可从以下方面创设情境。
(1) 虚拟生活情境。生活是情境创设的源泉, 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一些校园生活的情境, 如:早恋、同学关系、网络、时尚等, 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例如:陈飞失恋了, 情绪很低落, 一个人躺在寝室里胡思乱想, 作为好朋友的你, 决定为他解开心结, 找他好好地聊聊, 你怎样劝慰他?再如, 你的好友王刚被同学欺负, 很不服气, 想叫你帮召集老乡教训对方, 你怎样处理这件事?近距离地接触生活, 真实地再现生活, 模拟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学会交际, 学会生活。
(2) 虚拟工作场境。职校的学生, 特别是临近实习的学生, 对工作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工作中常会碰到的情境, 让学生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如: (1) 如果你们去面试, 你应该怎样介绍自己? (2) 在工作的时候, 面对领导你该怎样汇报工作? (3) 工作中碰到工资或任务有异议时, 怎样跟领导表达? (4) 如果你是老板或面试负责人, 你对招聘者的回答声音有何要求?等等。此外, 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计情境, 如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当你和游客初次见面时, 你如何礼貌地和不同的游客打招呼?旅途中有人抽烟, 有人不满时, 你作为导游怎样得体地处理这件事?当旅途发生意外比如车子 (或飞机) 有了小故障时, 你怎样镇定地安慰游客?等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 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目前现实生活中的活动, 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 这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3.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把说的训练突出来, 给学生创造更多练嘴的机会, 如通过组织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座谈、交流和讨论会等, 锻炼学生的胆量, 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地随时随地注意训练自己口才的习惯。一个人天天都在说话, 如果能在日常交谈、对话中有意识地去训练口头语, 在不同场合, 对不同对象, 根据不同目的, 能够自觉地考虑要说什么, 该怎样说的话, 口语能力将会更快地得到提高。辩论和演讲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口语表达方式, 也是较难培养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即兴发言和辩论, 需要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 较强的记忆力和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 教师所出的辩论、演讲的题目很关键, 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如针对中职生选择专业问题, 开展“干一行、爱一行, 还是爱一行、干一行”的辩论。对学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 开展“自由首位, 还是纪律第一”的辩论, 总之, 只要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兴趣, 就成功了。
4. 改革语文考试方法, 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改进考试考核方法, 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 必须改革现行中职语文考试内容和方式, 针对各专业的特点, 编制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方式, 从而建立起新的中职语文考试和评价体系。中职语文注重以能力为本, 尤其注重口语交际, 所以要把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纳入考试考核的范畴, 并应占有相当比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可以自定话题, 也可以教师事先确定考核话题, 但所考核的话题范围要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实际, 真正把中职语文的考核与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奠基石之一。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今后必将走一条职业化的道路。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都要与人打交道, 能否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 学会文明地、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工作的成效。作为学校教育, 尤其是直接造就社会需要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 更应紧跟时代步伐, 适应社会所需, 努力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为社会输送一批适应社会合作化需要的、能够胜任社会工作的优秀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候东梅.口语训练四法.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12月
[2]钟峰华.中等职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教学研究, 2006年6月
[3]吴惠荣.中专生演讲的基本要求季训练方法.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11月
[4]舒红方.利用课前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现代语文, 2006年5月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 篇8
摘 要: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比较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对口语的研究相对较弱。原因之一就是对口语的特点的揭示还不够深入,所以口语研究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揭示口语的特点。它对揭示口语面貌,推动口语教学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汉语口语的特点,接着重点揭示口语的交际性特点,最后指出这一特点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口语 交际性 口语交际教学 启示
口语,顾名思义即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书面语言相对应存在。口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正确、得体的口语表达像是人们之间的润滑剂,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为了作为一名社会的人的必备素质。口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书面语只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口语表达是能够存在的,反过来,书面语不可能离开口语而存在,“一切言语都植根于口语之中。”[1](P4)
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例如书面语是手写、眼看的语言,口语则是口说、耳听的语言。书面语通过写在纸上或表现在其他物体上传递信息,而口语则靠声音实现交际。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同点,口语还有以下特点:首先,口语表达需要特定的语境与确定的对象。口语表达的内容、方式甚至使用的词汇都受语言环境与对象的制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语法现象比较特殊。人们在口语表达的时候,语速较快,说话人没有时间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所以不像书面语那样有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语法,具体表现为句子短小,停顿多,省略成分多,重复现象也比较多,还有易位现象多等。第三,词汇口语化。口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所以比较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用歇后语,语气词,象声词等,儿化现象也非常普遍。最后是表达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口语可以借助的表达手段非常丰富,例如语调、语气的变化,表情、动作、姿态、手势等“态势语”的不同,都可以辅助表达复杂的情感。此外还有音高、音速、节奏等,也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口语的交际性是指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交际性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征之一[2]。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情境的变化能够引发学生交际动机的改变。情境也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依据。情境可以完善交际活动,任何离开具体交际情境的交际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呈现于课堂的口语交际情境一般可分为真实的课堂情境和类似于现实的生活情境即虚拟的生活情境。当一个同学向老师或同学讲故事、谈学习心得、诉说某一生活经历时,大家认真倾听并不时以体态语或简短的口语传达出自己的反馈意见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谈,展开讨论、辩论时,口语交际行为就产生了[3]。这给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启示就是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口语以上特点,并利用以上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创设交际情境。笔者为此提供以下方面供大家实践:
一、选题贴近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课标》在口语交际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的时候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鼓励他们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4](P17)。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教《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口语交际活动的时候,就真正把生活中的场景搬进了课堂。上课铃响后,于老师没有直接进教室,而是找一个阿姨走进教室,说是找于老师有事要通知,但是于老师不在,就请同学们帮忙转达通知内容。一会儿于老师进来了,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告诉老师刚有个阿姨找他,然后于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描述刚刚那个阿姨的样子。[5](P329-335)这样一来,于老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交际环境,不仅给学生的交际提供了具体的场景,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抓住时机,创设比赛情境
《淮北市小学语文“表达类”教学比赛成果展示及“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汇报》(以下简称“课堂汇报”)教研活动中,许蓉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在这节课中许老师就抓住了小孩子爱比赛的心理,成功地组织了课堂活动。首先许老师让学生看了准备的精美视频,然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接着许老师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同桌之间一个说一个听,说的同学要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仔细。这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最后许老师让分组交流比赛,首先是组内选拔,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然后再组与组之间比赛。这个环节的设置使整个课堂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都努力讲自己与最爱的动物的故事,而且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留给了孩子,整个过程都是她们在不停地表达与交流,可以说是高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活动。
三、丰富教学资源,创设虚拟情境
口语交际活动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是无法生存的。[6]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话题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实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增强亲临其境之感,提高交际的主动性。
在上述课堂汇报中,单思敏老师选择了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选拔‘文明劝导员”。首先,单老师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画面中有很多学生挤在校门口的零食摊边买零食,其中就有他们班的学生沈思宇,同学们看到都笑了。然后单老师就组织学生对沈思宇进行劝说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劝说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让学生模拟劝说,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情况运用劝说方法进行模拟劝说。整节课下来学生发言都非常积极,争着劝说沈思宇,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劝导员,可以说在这种模拟情境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劝说方法,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增加社会实践,创设实践情境
学校及课堂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就提倡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鲜活的交际情境中,自然、有序地训练语言。[7]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体验,进而有效地进行交流。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学生进果园活动,请有经验的果农为他们讲解果树的品种、属性、特性等,以及如何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听完之后,教师布置明确的交际任务,当场与同伴进行复述性质的讲解,然后回到家后向家人口头转述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样不仅对学生的短时及长时记忆能力有一定的锻炼,而且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转述及讲解、描述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在语文教育界引起的关注度不比任何其他语文教育领域低,而且呈现出越来越热的研究态势,但目前的教学和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首先把握汉语口语的特点,特别是其交际性特点。希望笔者以上研究能对一线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帮助。
注释:
[1][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孟英:《语文口语交际情趣化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杜玉萍:《口语交际的特质与教学策略》,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于永正:《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曹海燕:《情境教学与小学口语交际研究——以鄂尔多斯小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田本娜:《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述评》,小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12期。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9
此次口语交际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这次口语交际要为下节课写一写动物可爱的样子、生活习性以及趣事作铺垫。
教学前,我总是在仔细斟酌,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则要忽略观察、表达方法的指导,如果要为写话作铺垫,那么,对于动物世界的奇妙的感知将会淡化,这中间有没有一个更好的结合点呢?
今天,我感觉整节课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达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一、在教学生说动物的样子的时候,虽然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但是,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按一定顺序说动物样子的方法。如果我在给学生介绍了动物的样子之后,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然后出示几张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说清楚,说具体,学生一定会说得更好。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10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口语交际;兴趣;能力
有人曾说:“现代社会有三宝,口才、金钱和电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却不容乐观,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除了年龄、心理这些客观原因以外,教师还要从自身去寻找问题,要转变重听轻说的传统教学观念,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会交际、更要善交际。
一、立足教材,展开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利用教材的优势,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因素,开展互助交流。口语交际是一个互听互说的双向交流过程,如何设计好双向互动的情境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精心思考的问题。
2.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角色表演。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老师可以让学生排演情景剧。排演时要求学生研究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神态,让口语表达符合角色的特点。
3.利用课后练习进行拓展训练。这个训练能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丰富了口语教学的内涵。
二、融入生活,注重实践
口语交际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与课堂,必须强化生活气息。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本地区蕴藏着的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开放的动态的学习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封闭的课堂与广阔的生活紧密相连,将单调的对话变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表达的舞台和交际活动的空间。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通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自我介绍。可利用开学初同学之间还不熟悉的机会,在班级中召开一次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登台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性格志趣、爱好特长等等。
2.主持会议。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来筹划,主持,锻炼学生的现场表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工作汇报。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来汇报自己一阶段来的学习表现、思想动态等。
4.开辩论会。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针对辩题各抒己见,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场面,往往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在辩论中使学生的口才和思维得到锻炼。
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外,还可以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口语的应用能力。如,慰问孤寡老人、采访新闻事件、调解矛盾纠纷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可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又可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际的能力。
四、言传身教,促进提高
口语交际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除了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身教的作用。
1.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踊跃表现的自信。告诉学生学会并善于表现自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备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2.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口语训练的成果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当学生的口语能力尚未外现时,教师应耐心地等待,同时给学生以启发、指导和帮助。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鼓励,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口语表达的信心。
3.重视教师的身教作用。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和楷模,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要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表率。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并非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的易事,需要在反复实践中,在不断地与人交往中逐步提高。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僵局,要面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要多角度寻找训练的舞台。教师要努力创造积极的口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他们敢于张嘴、乐于张嘴、善于张嘴。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口语教学也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 篇12
一、学会倾听, 养成倾听习惯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 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做“倾听者”, 只有听清楚, 听明白, 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 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首先, 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倾听的重要性, 可以在教室里粘贴如“会倾听的人是最高尚的人”的激励性话语。其次, 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可以在教师提问后, 或同学讲话后, 问学生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 同学讲了什么, 要求学生把刚才同学讲的话连起来说说, 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 以此引导学生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 为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其间语言交互来往, 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 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 而学生在感受、体验形象时, 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 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 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巧设情境, 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寓教于乐。多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 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
2. 角色模拟创设情境
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如接待客人、做小记者、小导游、小法官等。例如, 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口语交际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战中练兵, 发展语言能力, 我首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曲靖市的名胜古迹, 优美景区的知识, 把这些知识罗列归类, 进行排序, 然后每逢周末, 要求学生各自约上家人、好友去游览, 所到之处, 均由这位同学做导游, 给别人讲解。另外, 我还给学生设计辩题, 观点不同的人分为正反两方, 收集证据, 查阅资料, 辩论会上, 双方旁征博引, 振振有辞, 辩得不可开交, 真有几分国际大专辩论赛的阵势。角色模拟创设情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认识社会,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多向互动, 人人参与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是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是多向互动的动态语言实践。课堂教学中, 应安排大量时间, 注重采取多种形式, 特别是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 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 让学生反复经历、体验,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 从而获得真知, 增强能力, 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 师生互动, 创建平等的交际交流网
师生交际中实现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 教师应转换角色, 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交际中去,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构建平等的交际网络。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 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2. 生生互动, 建立和谐的沟通桥梁
表演中实现互动。表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体验方式。表演本身就有着很强的互动性, 将表演引进口语交际课堂, 不仅可以创设“交际情境”, 还可以有效地促使课堂教学实现和保持互动。一些口语交际的话题, 有着明显的互动性, 教师应抓住这一点来安排教学。如《问路》这个话题, 可以根据“兰兰要去‘白石江公园’, 可是不知道怎么走, 该怎样去问路”的教学提示, 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1) 让两名学生尝试问路; (2) 讨论尝试问路的情况, 大家出主意, 说说应该怎样问路; (3) 仿照“情境图”模拟再现问路情境——一名学生, 正在向一位散步的老爷爷问路; (4) 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合作表演问路; (5) 同桌或自选对象练习表演问路。
在渴望表达时实现互动。在口语交际课中,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话题”特别感兴趣, 参与口语交际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 这时,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表演。在这种情况下, 个别式的台上表演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需要了, 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在小组里尽兴表演。
需要帮助时实现互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学生在参与口语交际时, 常常会碰到一些“拦路虎”, 使口语交际训练不能顺利进行。作为课堂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的教师,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越俎代庖。应换一种思维, 变一个角度, 因势利导, 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多向互动的“运动场”。做法很简单, 就是让遇到问题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请求时可以请学生, 也可以请教师给予帮助, 被请者应积极给予请求者及时的帮助或做出积极响应。
四、训练语技, 能说会道
听得悦耳, 说得顺口, 品得出味儿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融“听”、“说”、“交际”三个部分于一个有机整体的口语交际教学, 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技巧。
说与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为听, “你”为说, 二者密不可分。“说”的教学与“听”的教学可谓逆向互补。就是说, 在训练学生“说”时, 让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 设想自己如何说能让听者听懂, 迅速打动听者。在听的教学中, 训练学生首先要抓住主旨来“听”;在说的训练中, 要求学生要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 提纲挈领, 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 再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 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 即所谓“理定而后辞畅”。如果讲话之前对要讲的观点不明确, 游移不定, 没有“主心骨”, 那么言辞必然阻塞不畅达。论点和分论点确定后, 要使阐述更有力, 还要选用恰当的理由、描述和例证, 使之具有说眼力。
“说”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人与人和谐交流, 传递信息, 表达感情, 但是会听、会说未必能使交谈者之间的沟通顺利地进行下去, 还需教给学生一定的交际技巧。比如, 如何在交际的最初几分钟迅速打动对方?面对尴尬局面如何处理?另外, 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 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 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环境的不同, 适时调整自己, 提高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例如, 在教学五年级口语交际课《电话留言》时, 我创设了接听电话的人是耳背的老奶奶、客人、小表弟、留言电话等情景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交流的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景适时调整自己的对话语言。
五、重视过程, 科学评价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 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最终还需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 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 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真实的认识, 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反馈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 考察学生的语言是否连贯, 思维是否有逻辑, 手势、姿态是否恰到好处, 听众的反映如何等等。反馈的信息要有针对性, 反馈的信息需要及时传递给学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明白, 自己在交际过程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应该怎样改善提高。教师要不断地以积极、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评价的语言要谨慎, 多鼓励, 少批评, 旨在让学生养成交际的意识和行为。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13
在本周的汇报课活动中,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劝说》,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语言的艺术”的学习内容。本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抓住要点,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也为今后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几个可借鉴的教学启示。
一、巧设情境,探究方法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说”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首先,设计了一张行人横穿公路的图片引入话题。其次,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说,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说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语言平和”、“语气委婉,不伤人自尊”,让学生明白,只有“情”、“理”结合,劝说才会成功。
二、创设情境,体现双向互动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激发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后,我选择了生活中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的展示,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习,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习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表达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随意性大。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强烈,忽视了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评价别人时语言苍白,缺乏说服力。
教完本课,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口语交际中围绕训练主题选用的案例应以能触动学生心灵为最佳。在本堂课中,我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人横穿公路镜头,因此看到这样的案例,他们很容易进入角色,有话想说,激发起参与热情。
2、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伙伴合作,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3、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要给他们拓展一个能够实践的平台,这样,让他们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语文,所学的知识才能最终转化成能力。本课例中最后设计的“劝说”环节,之所以能让学生兴致高昂,就是因为在生活中,在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对同学有自己的看法,有话想说。此时他们找到了表达的机会,又刚学了劝说的方法,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
《口语交际:辩论》教学反思 篇14
1、恰当指导。
在执教的时候注意指导的层次和有效性。首先,播放辩论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形成感性认识。接着,结合教材整理出辩论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实践。最后,师生总结评议,积累经验。
2、以生为本。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多些实践机会。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辩题,而不是规定辩题;抽签决定做正方还是反方,而不是硬性规定谁做正方或反方;让学生推荐辩手,而不是指定辩手。
3、注重实践。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 篇15
浅福○际作为能言之, 身能行之人类社会生, 活中的国宝也。一”种社会口语交
建
谈泉本地区属闽南方言区省活动, 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农村的口州小孩子知识永起话来结结面巴较窄巴, , 词茶汇壶量较少里煮, 饺说语春县五来, 词不达意子———有货倒, 令人不出, 啼笑皆非。又或者说这样起话交里一来街奉“沉, 默是金学生们”担, 心被人嘲笑不愿意与人说, 话。更加因信
中此, 教学中必须克服这些问题, 因势际小心利导, 开展普通话口语训练, 提高学教学生普一通、话示表范达引能路力, 。打好口语交际的
刘基础
学丽娥苏霍姆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林斯基说过“。儿”口语交童是用
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 多
种有趣的教法,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 流出心田。
1.创设情境, 引发“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秋天到了》一课, 上课开始, 出示一幅秋景画, 教师随着配乐曲, 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 把学生引入秋高气爽, 枫红菊黄, 一派丰收的秋景之中, 激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然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张开想象的翅膀, 说说秋天还会是怎么样的, 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对比训练, 促进“说”。平时我注意到学生的一些语法与普通话差距较大, 因此我先用方言讲出来, 接着让学生用方言读音直译普通话, 结果搞得课堂笑声不断。然后再引导学生把这些内容用规范普通话讲出来, 如“两只猪子在臭沟饭里打架”在普通话中应该说成“两只小猪在臭水沟里打斗”。通过这样对比, 学生对方言与普通话就能区别, 也会较为规范地使用日常用语了。通过多次练习后, 学生普通话比较规范了。
二、利用互动, 调动学生口语的表达欲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文实践中进行。
1. 组织全员参与。
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要鼓励学生说、问、评, 突出双向互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实践, 要利用对组学习、小组学习、大组交流等组织形式。如教完第四册《火红的枫叶》我设计了一个《送贺卡》口语交际训练, 设计了以下环节: (1) 做贺卡; (2) 说过程; (3) 小组讨论、评议本小组最漂亮的贺卡; (4) 小组长上台汇报, 说说本小组最最漂亮的贺卡, 老师与其他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5) 送贺卡。通过以上环节, 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提升了训练效果。
2. 模拟现场表演。
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现场, 让学生置身交际的情境,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激发学生交际的愿望。如口语交际《买水果》训练时, 先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 在讲台前设立柜台, 然后教师当售货员, 请一个学生当顾客, 与老师一起进行买卖水果的现场表演。由“顾客”自主地向“售货员”购买自己需要的水果, “售货员”应给予热情的接待, “顾客”认真地挑选, “售货员”耐心地介绍。接着分组或自由组合, 每组设置一个现场, 进行“买水果”的口语交际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当一当“顾客”和“售货员”。在这样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 培养了学生文明、大方的交际习惯, 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随机渗透, 巧妙地捕捉口语交际的时机
1.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训练
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 可以抓住教材和课型的特点, 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 使阅读教学的各部分成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场”。
例如: (1) 抓重点词句进行口语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如《妈妈, 不要送伞来》一文, 三节基本一样, “不要
, 妈妈, 我会。”教学时, 引导学生认
真读课文, 然后再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同时也进行了口语训练。
(2) 结尾处进行口语训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完《称象》一文后, 可以向学生提问, “除了文中讲到的方法,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方法吗?”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 打开话匣, 想象出不同的结果来, 还能绘声绘色地编故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作家, 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给予喝彩、鼓励, 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3) 表演课本剧,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本剧表演, 让学生在情境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如学完了《一片树叶》和《小白兔和小灰兔》后,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这样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 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
2.在社会生活中训练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教育, 口语交际课训练务必事先做好精心设计, 只要交际双方或多方有共同语言, 有交流的需要, 老师就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这样毫无准备下的口语交际, 更加自然, 更加真切, 学生更能投入。
【《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08-12
《口语交际 以诚待人》教学反思11-14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10-19
农村口语交际教学07-20
阅读口语交际教学08-07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06-28
口语交际教学总结08-20
《口语交际:辩论》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部编本六年级下册)09-07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08-25
怎样进行口语交际教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