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2024-10-19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精选7篇)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篇1

经过同学们近十天的努力,《做一回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结束了。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记者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同学们至少锻炼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采访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细处来看,有喜有忧。

首先是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向以往那样就课文上提供的一点东西反复的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简略的了解课文内容后,用一些优秀记者采访中的传奇经历来激起学生对记者行业的兴趣,同时了解它所要面临的挑战,组织学生重看国内一些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大家风范等。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记者采访人物的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每一次采访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这些关于职业品质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学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我没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采访的工具,尤其是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其次就是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了。但显然学生激动,好奇的情绪占了上风,使得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大多数小组对采访对象了解的不够全面和详尽,而对问题的设计更是了草,不符合采访的要求。当学生把自己的采访成果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对于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一定“全陪”,但一定要全程关注,否则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的采访过程了。我从学校内不少接受了学生采访的教师那里得知,整个的过程还算不错,虽然学生都有些紧张,但说话还算流利,往往是直接入题,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有些不够大方和自然吧,这个错应该有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的一份儿。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对于这个方面一定要重视。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问题的肤浅、死板和缺乏系统性,主要原因还是采访前准备不足所致。

最后的整理过程出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首先是态度,好多组同学认为一离开采访对象,采访就算结束了,对整理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次是采访记录,有近三分之二的小组使用了录音机,但由于不熟悉操作,紧张等原因,倒有80%的录音听不清,或者不能用,这其中有录音机的录音质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紧张,不敢将录音话筒*近采访对象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学生采用了笔记记录,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的速记能力差,不能抓住谈话的要点进行记录。这个方面可以在平常的课堂上加强训练,以确保听写能力的提高。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技师,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评价,语文,专业课程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社会人综合素质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的高层次技能人才———技师生,其口语交际能力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满足技师生职业需求和发展,培养并提高其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包括倾听、应对、表达在内的较好语言能力和文明、典雅的良好语言习惯,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无疑是技师生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确保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提高技师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的目的,就必须构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估,设置口试内容。通过口试,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约束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增强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评价策略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而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进行基于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过程。由此可见,评价的核心就是对价值的判断。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简言之,即客体必须具备特定的属性,而主体必须能够从客体获得相应的需求,否则,价值就无从谈起。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评价,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口语交际训练是否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提升。鉴于口语交际的特殊性,我认为关于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评价应该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给予一定的任务,教师、学生和第三方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客观的测量。

1. 采用过程记录的方法,建立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是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途径,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学生学习作品的汇集,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情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持续的、自然的评价形式,可以鼓励学生成为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发展的主动学习者。为了保持评价过程的连续有效,在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学习过程档案袋,借鉴“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对培养对象和培养结果进行了记录和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讲档案内容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情况自我评价。我在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求学习完成对本次课学习内容的自我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在这次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还存在________________ 的问题。如果再次做,我会做哪些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自我评价还记录了学生个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所感、所悟以及反思等。以“讨论”教学为例,记录样表如表1:

(2)生生互动评价。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相互促进。生生互动评价主要通过课堂上学生小组间的相互评价和记录整理来完成。

(3)教师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语音档案、口语交际实践、小组活动情况、课外活动参与、口语交际表演、获奖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表2:

“过程档案袋”的方式,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过程表现、学习成果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而了解整个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实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目的。

2. 采用口试为主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结果

在口语交际考核的方式上,我采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为主,占总成绩的70%,笔试为辅,占总成绩的30%,从而综合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结果。

(1)口试考核。口试考核主要测试被试者的普通话水平、生活口语交际能力和职业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情境模拟,评价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态势语言的使用情况。如表3:

(2)笔试考核。笔试考核作为最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主要承担对知识性、技巧性内容的考查。以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题型设计考核试题。例如:居间介绍的礼仪要求是什么?

笔试内容是技师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通过笔试也有利于客观直接的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反思

1. 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

(1)语文课程奠定了口语交际课程的基础。在我对技师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口语交际课程是相对独立于公共基础课语文之外的一门人文拓展类选修课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拓展模块。然而,由于我校的口语交际课程并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教师担任,所以其课程的教学组织必须通过语文教师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无法完全脱离语文而进行的。技师生在入校前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十二年的语文课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和基本的文化素养,这犹如一幢大楼的根基,入校后一年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加固了这个根基,而口语交际课程是不能完全脱离这个根基而存在的。语文课程系统的使学生掌握了我们的母语知识和语法标准,加之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使得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正是这基本的“听说”能力奠定了口语交际课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指导学生讲“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的任务。

不容忽视,学生是否能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典雅的语言”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是考量其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准。“合适”“典雅”的语言无疑更多的来源于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艺术积累,正是语文课程中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磅礴凄美的历代诗词歌赋、传承文史的文言立论带给学生大量的文学、艺术和情感的熏染,培养了学生对书面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对口语表达的“典雅、规范”产生较大的影响。

(2)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改变了语文的尴尬地位。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程主要培养的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通过语言开展人际交往的能力;语文课程则更多的以书面语言为教学对象。而沟通交际在口头语言活动的基础上,有时往往还需借助书面文字,如演讲需要演讲稿,谈判需要书面材料,辩论则更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为支撑。语文教育工作者众多的实践经验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基础,而书面语言的学习对口头语言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伴随并影响着人一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有效融合恰恰在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因素。

首先,虽然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通过书面语言来呈现的,但是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教师的口语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教师必须改变信息传递中的语言垄断地位,改变语文课堂“一家言”的现状,还“话语权”于学生,在完成书面语言教学的同时实现口语交流的互动,通过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书面语言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

其次,通过口语交际课程使学生掌握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的方法,克服心理上的交流障碍,并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利用语文课上无法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能说”,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在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后,学生必然会寻求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即借鉴书面语言中所谓的语法规范、文采修辞等,对学生语文课程的学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正是由于口语交际课程与语文课程之间不可分割的种种联系,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显著提高,这种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融合也使得众多的职业教育者更加清楚地看到: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而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对技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2. 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与专业课程有效契合

不容否认,我校在人文类拓展选修课中开设口语交际课程之初的最直接目的是提高技师生面试的成功率。但通过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我们发现在技师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其口语交际能力更多的体现出“职业性”和“专业性”的一面,因此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否与专业课程有效的契合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程应与职业、专业契合。技师是技能专业较强的特殊群体,由于专业限制,技师生在入校后,其未来的职业岗位群就以基本确立。通过对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走访,我们可以明确其职业需要和专业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通过职业院校特有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专业老师的共同开展教学,使口语交际课程更具有实践价值和实用意义。

(2)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契合的探索。从技师生口语交际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来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口语交际课程专业知识而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必须要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去,如对学生专业实习、实践过程的见习,了解其生产活动的过程;对学生就业企业的走访、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从而可以更逼真地模拟职业环境,更细腻地针对专业口语完成指导,从而尽可能地弥补在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科限制而难以达到的专业“死角”。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依靠口语交际教师对技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提高认识,有效配合,通过专业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补足”,尤其是特殊情况下的口语交际活动。当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反之也能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心理素质和交际礼仪的优化,职业态度和职业思维的养成,无一例外地作用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裨益。

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反思 篇3

一、情境创设,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应该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借铅笔》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情境。郁郁葱葱的一片林子,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随着镜头的推进,山脚下出现了一座形似城堡的宫殿,宫殿大门上方“森林学校动物班”七个大字格外醒目。动物班里那就更热闹了:狮子摇头摆尾,老虎张牙舞爪,小猴练弹跳,山羊捻胡须,野兔专心致志地梳理长毛,长颈鹿傲视一切地伸长脖子……随着情境的出现,教室里一片惊讶声,小朋友个个神采飞扬,旋即高高举起了手臂,有话要说了。有话要说就说:“动物班有多少人?”“他们也要做作业吗?”“动物班的老师是谁呢?”……问题散乱无序,但大家急于表达的欲望已十分强烈,这正是教者期待的火候。

二、双向互动,明确口语交际的任务

显然,此时说话早了些。“小朋友,这所学校怎么样?想不想到这个班级里与这些新同学交朋友呢?”“想!”回答响亮一致。“好,既然如此乐意,请各自找一个喜欢的动物,成为自己。可你急需铅笔用,自己又没有,只好向老师手里的小狗(绒毛玩具)借铅笔,怎么样,谁先试试?”“借铅笔,这有什么难呢?”不知谁撂下这一句,似乎是最有效的动员令,全体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嚷开了:“借铅笔!”“向你借铅笔!”“我向你借铅笔,绒毛狗!”声音一个比一个响,话也一句比一句长,可那个绒毛狗呜噜呜噜,懒洋洋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你们怎么这样对我说话?”此时的老师转变为绒毛小狗的角色。“小狗,青蛙呱呱向你借支铅笔。”“狗,熊猫憨憨向你借支铅笔。”“死狗,小猴皮皮也要借铅笔。”“一群不懂礼貌的孩子,我懒得理你们。”此时的绒毛狗真的闭上了眼睛,打起了呼噜。孩子们把目光转向我,一声不响了。有個别孩子建议找别的同学借。“同学们,借铅笔是我们的任务,小狗是借铅笔的对象。这是游戏规则,不能改。借铅笔碰到了困难,我们就退缩吗?”教者作了提醒。“同学们,我的铅笔多得很,可只借给讲礼貌的同学。”“小狗哥哥,小猴弟弟想向您借一支铅笔用,可以吗?”“当然可以。小猴弟弟,咱们是好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一边大方地递过铅笔,一边主动伸出手来,与小猴握手,热情地道别再见。小猴挺机灵,第一个借到了铅笔。随即青蛙呱呱、熊猫熊憨、小鹿靓靓纷纷开口了……课堂气氛热烈所到的是礼貌语言,看到的是激情飞扬的笑脸。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泱泱中华是礼仪之邦,无论进行何种教育,尤其是语言的启蒙教育,礼貌教育必须贯穿其中。

三、全员参与,走进口语交际的角色

至此,“借铅笔”,表面看一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其实,口语交际的训练量还远远不够。

观摩一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部分喜欢表现的学生侃侃而谈,而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要想解决这种学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首先是老师应该创设各种引人入胜的有效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迫切愿望。但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要想使“全员”都有机会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得到“交际”机会,需要精巧的设计、缜密的构思。我在口语交际课上,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1.发挥合作功能。组织合作学习,是扩大参与面,提高训练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合作形式很多,我在《借铅笔》这堂课上,主要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在向老师借玩具这一环节上,我安排了一次小组合作。在布置小组合作前,我采用了评选“合作奖”的奖励方式,向学生明确了评选要求,出示了奖品——书签,以这种小小物质的刺激来帮助初学合作的低年级学生懂得积极参与有效合作。从课堂反馈效果看,这次小组合作达到了理想效果:安静、有序,更重要的人人参与交际,在小组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选出最佳人选后,其他组员体现了合作意识,帮助组内最佳人选更好地完成“借玩具”这一交际任务。

2.人人承担交际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我想,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人人都有交际的具体任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所以教学《借铅笔》时,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者明确新的任务:作为动物班的一名学生,全班都是自己的同学。新一轮游戏还是借东西。不同的是可以向全班任意一名同学借,除了借铅笔,还可以借其他学具以及玩具。任务一下去,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三五成群,小手握着小手,举止言谈彬彬有礼。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成功者,我授名成为“导演”“智囊”,在一旁出点子——如何称谓得体,如何表述清楚等等。总之,整个课堂活起来了。这个场景告诉我,口语交际就是人人要有兴趣,人人要参与,人人要有训练的机会,在交际中学习倾听,判断正误,欣赏优点,质疑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巧妙引导,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还没有养成,在进行交际活动时,老师应该是他们的协助者、引导者。

有意识地创设和谐、轻松的交际环境,就是一种无痕而有效的引导。在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老师、学生的评价。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任何一种评价都应该是在情景交融中,在互动交流时,在不经意间产生,似清泉一股,汩汩沁入学生心田,从而使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

在《借铅笔》课堂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各种评价方式,以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口语交际的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借铅笔》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求学生说话声音响亮,语言文明,有礼貌,说话自然、大方。如何来引导学生,实现这一交际目标呢?我采用了老师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让学生来评判的方法。在学生评判、出主意的过程中,老师不时用故事人物的身份表示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向别人借东西应该用商量的语气。”“原来还要用‘请’这样的礼貌用语啊!”“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向别人说明借东西的原因,别人不就更愿意借给我了吗!”……表面上老师是在表演故事,其实是在借助角色的身份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礼仪。老师扮演的角色是故事中的人物,始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谈:我——青蛙呱呱,这次借得怎么样?学生表示满意后,又追问:为什么你们对我满意了呀?这次谈话,看起来是故事的延续,其实是引导学生小结借东西的礼仪常识,加深印象,从而为学生“借铅笔”作好铺垫。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只有当老师的协助与交际场景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营造出融洽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挖掘。尝试中发现: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进入角色、巧妙引导,是口语交际启蒙教学的有效方法。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4

二、让学生在说的时候学会“听”。也就是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完的时候,其他学生提出听到的错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因为学生在说的时候,不仅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做到“耳到”。听到的信息马上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也就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时还锻炼了“听”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5

1、要把握好“听”的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桑德拉.黑贝尔等著的《有效沟通》一书中,也指出:“在人们指责的所有沟通错误中,不去倾听可能排在第一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而这项技巧和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在本节课上,我较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首先,在课前的“拷贝不走样”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仔细倾听,把话听清楚。”而后,在交流课余生活的环节中,当有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对别人的安慰时,我都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若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想进一步了解的,听完后可以提问。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听得都较认真,在紧接着地提问中也就都能够围绕主题。而后,在评价他人的环节中也能紧紧抓住同学在介绍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

2、要重视“情境”的创设。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因而,创设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也试着去创设情景,如装摔跤、扮社区独居老人,并试着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展开交际。但是,在这一堂课中,作为教师,我主动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偏少,而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我未能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所以许多学生都未能进入角色,也就无法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

3、要实现“双向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双向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

在我的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这一方面,我是做得很不够的。虽然我较注重引导学生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端正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但是由于我仅重视指导过程,却忽视学生训练过程,没有让每个学生都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所以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喜欢表现的学生乐于侃侃而谈,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缺少口语锻炼的机会,造成教学中学生训练机会不均衡的现象。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篇6

一、明确性质,形成细确熟悉。

上教期接到一项任务,让我讲一节口语交际课。当时,我对那种课型感到十分陌生,虽然我们正在不断地谈论着那门课程,但要真的实际操纵时,我才真正的熟悉到本身对那门课程相识得如斯之少,口语交际课到底应当如何上,我真的不浑楚。它是一门新兴的课型,不同于之前的说话课、作文课,到底甚么是口语交际呢?我是否是会正在实际操纵的过程傍边脱着新鞋走老路呢。带着那个迷惑,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正在熟悉上给本身一个很是浑晰的观点。通过教习与反复地体味,我终究有了那样一种浑晰的观点: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生少,也更具期间特点。它不只要供练习每一个教生的传闻能力,而且要供正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言语,培养栽种提升言语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心情达意等综开能力战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正在人与人之间交换过程傍边阐扬阐明出来的灵动、机灵的传闻能力,它不只仅是言语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处事的能力。教生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将终生受益。

有了内容,我便起头着手备课。我很用心地设念了很详细的教教过程,然后便起头进止试讲。可我发现,教生并没有我设念的那末兴奋。整节课教生无细打采,教室毫无活力。如何会那样?教生的兴奋点倒底正在哪里?如何才华让教生兴奋起来?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灵动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以为,教活口语交际课,那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气氛。基于此,“悲愉碰碰车”便降生了。我们将所有交际依托正在一个游戏形式当中,让教生正在思维中形成一个成心思的画面,开着碰碰车自由自由的碰来撞来,那样教生就会放松怀想,从而实此刻教室上畅所欲言。正在此根本上教室上我积极建坐对等、疑任、战谐的师生干系。教师要熟悉并尊重教生作为一小我私家所应有的权利、尊宽、个性专少、思维与说话编制,要给教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本身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到:教生是处于生少中的人,是一个正正在生少的人,因而每一个教生都是期待开垦的金矿,有着生少的可以战潜力。但要明黑教生身上存正在的缺少,正在教室教教中要少一些攻讦,多一些表扬,把“相疑人人能成功”那种口语交际的希冀通报给每一个教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宽”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伴侣而不是一个宽肃的法官,与教生一起聊天、计议,进止没有心灵间隔的开放式的交换。因而教室上就呈现了师生同唱一首歌,师生同道亲情事的排场。

闭于刚进教两月的六岁孩子甚么是他们感快乐爱好的话题呢?那个话题他们又是否有话可说呢?那个选材让我感到十分的忧?。那时教校的一个查询拜接睹卷令我突然发生了灵感。问卷中有一项内容是:进教以来家少感到最头痛的成绩是甚么。大部分家少提到了那样一个现象:孩子正在家不听怙恃的话,只听教师的话。那使我念到我们的语文教教应与教生的生计实际精细相连,教材内容应源于生计,充分开掘抱负生计中的语文资源;同时,又处事于生计,让教生实实正在正在地教到有用的口语交际根本能力。我何不就着那个成绩,进止一次口语交际的尝试呢。一方面教生对本身的家人是很是相识的,从而有就可以有话可说。另外一方面,可以正在教教的过程傍边让激起教生对家庭、亲人的深嗜,筹划教生正在生计中碰着的实际艰易。因而我选择了那样一个话题《我爱我家》。

两、开掘生计资源,寄看选材:

3、创设愉悦的情境,让教室活泼起来。

4、阐扬阐明交际,让口语交际课真正地互动起来。

教生放松了心情,也有了说话的欲看,但正在试讲傍边,新的成绩又呈现了:教生们只是杂真地自说自话,对彼此的话题不感快乐爱好,底子没无形成互动的局势。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口头言语上的接触交换。它与过来的“听话、说话”教教是有素质上的区此外。“听话、说话”,酬劳地把听、说开成,杂真地“听”或杂真地说。既缺少交际对象战交际目的,又构不成必然的交际环境,只是一种单向自我式的静态言语。而口语交际则是面对面的“互动”疑息交换举止。交际的单方要络绝地发出疑息,而且听者战说者的地位又跟着交换的必要正在络绝转换;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剂本身的腔调或言语原料;而听者要卖力倾听,并凭据说者的表述,卖力倾听,并及时做出响应的对问。同时,单方的疑息通道是疏浚的,单方的表达是彼此增进的。是以,口语交际是一种单向互动式的动态言语实践。所以,正在口语交际教室上,师生间,教生间的听、说、问、评、争辩应贯串于教室教教全过程。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单向互动,充分阐扬阐明“交际”。如何办?我们深化思虑教生为什么会对他人的话漠不闭心呢?最初我们得出结论,究其启事是因为此事于己无闭。如何让教生发自心里必要地到场其中呢?因而我们又设念了一个小记者采访的环节,让每一个听众都成为小记者,正在同教引睹完本身的家庭后,向他提出本身感快乐爱好的话题。那样教生就自动的互动起来。而且,教室上的互动,应是面向所有,全员到场,让每一个教生都动起来。教师要闭注每一个教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进到交换举止中来。要阻止少数教生扮演得热强烈热闹闹,大都教生当观众冷冷浑浑的现象。要热忱激励教生自动到场,对不敢当众大声谈话的同教,可先让其战同桌互说,教师合时予以激励,帮忙教生删强正在人前谈话的自疑心。同时也要多为怯强的同教提供谈话的机会,促其获得熬炼进步。

5、及时评价,增进生少。

口语交际课主假设用来进步口头言语水仄,培养栽种提升精细言语风俗的。口语交际教教的目的是指点儿童教习言语,生少儿童的口头言语,不是讲授口语交际的知识。要正在教生进止交际的过程傍边,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等编制,规范教生的口头言语。如,就教生表达顶用词短妥、呈现病句、语句颠倒反复、语意不敷逆畅等不敷规范、不敷细确、不敷浑楚、不敷条理的地方,指点教生评议、纠正,对重要的、带普遍性的成绩,教师还应加以点评、夸大,以惹起寄看此外,要正在口语交际课中寄看培养栽种提升精细的言语风俗,搜罗讲一般话的风俗,利用礼貌用语,说话文明得体。要防范虽然说得强烈热闹,不管言语质量、言语风俗的倾向。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7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受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思维的及时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能力的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我在“劝说”这一口语交际课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真实情境策略

口语交际使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只有给学生提供尽量真实、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才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教学伊始,我把孩子们不乐意做卫生的情绪放在一段录像中表示出来,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支点——这分明就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呀!想说的情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二、换位角色表演策略

正如一句话所说,以心换心才能真正体会当局者的心意。因为个人角色的.固定性,很多时候不能从其他角度着手考虑和思考问题,设计换位角色表演的环节,更有利于进一步体验心理,更好的进行话题劝说。

三、及时评价策略

上一篇:有关成长初中的作文下一篇: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