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2024-12-10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通用12篇)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1

一、激发交际动机, 让学生“敢说”

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学习途径相对单一, 外界交往的机会少, 交谈话题范围狭窄, 缺乏交际的实践和锻炼, 久之便形成了胆怯心理, 导致了不敢说的普遍现象。多数学生即便课内被老师指名参与交际, 在交流过程中也显得很被动, 常表现出头低脸红、扭捏机谨的神态, 说起话来言不达意、含混不清, 显得极为勉强和无奈。为了改变这一症状, 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 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激活学生主动参与交际的内驱力, 让学生从“怕说”走向“敢说”。

构建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引发学生交际。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扉, 驱引学生谈话交流的自觉性。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 教师要真诚的面对每一名学生, 细心倾听, 耐心引导, 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交流, 哪怕是一时偏离交际主题, 或是不够连贯和完整的表述, 更不能讥讽学生。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交际环境和氛围中, 他们才会乐于表达, 善于倾诉, 道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不经意间悄然进入交际活动圈。

创设生动、鲜活的交际情景, 激励学生交际。情景是交际的催化剂, 教师要善于结合交流话题, 创设鲜活的交际情景,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活动, 让学生进入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际状态, 扮演交际角色, 成为交际活动的主人。例如, 当蜻蜓、飞蛾等小昆虫误入教室, 引发学生一片哗然时, 就是“保护有益的动物”的最佳交际情景。

二、指导交际方法, 让学生“会说”

催生了说的信心和勇气, 开创了“敢说”的局面, 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交际知识, 掌握交际技巧。具备了交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把话说得通顺完整, 才能不断提高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总结交际题材的特点, 适当指导交际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从“敢说”转向“会说”。

端正思想态度, 容纳交际。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思想碰撞, 持有诚恳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才能使交际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 教师要注意渗透交际的思想教育工作, 培养良好的交际心态。做到交际时要热情大方, 礼貌友善, 礼仪端庄, 尊重他人。当别人观点与自己看法不一时, 注意求同存异, 敢于接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耐心倾听交流, 细心查找问题,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拥有健康的交际心态, 才能促进交际的良性发展。

完整表述己见, 清晰交际。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记交际要求, 细心思考交际话题, 准确传递交际信息。让学生发表看法时, 声音要洪亮, 吐字要清晰, 语速要适当;知道表达己见时, 要尽量做到连贯、完整, 不重复, 简洁明快, 让人听得懂;明白表述看法时, 要充分应用实例论述, 使观点真实有力, 让人信服。

领会他人表述, 深化交际。别人发言交流时, 学会耐心倾听, 把握他人的话题要意, 明确他人的观点;对他人观点持有疑议时, 善于分析和比较, 待他人交流完毕后, 可通过举手等方式进行补述或辩驳, 让话题变得更加深刻和宽广。

三、增强交际实践, 让学生“善说”

学习了交际的知识, 掌握了交际的方法, 还要有交际的实践, 通过反复的实践锻炼逐步提高学生交际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口语交际的发展程度, 适时组织开展综合性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从“会说”迈向“善说”。

开放话题, 拓宽交际范围。交际活动是教师、学生、文本及社会场景间的互动对话, 具有广阔的时空。在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时, 要注意话题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弘扬个性, 拓展交际方式。学生的鲜活个性, 决定了交际活动的多样性。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见解, 展示自我,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交际的发展;总结评价班级学生不同的交际方法, 懂得同一话题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体态等形式进行表达, 促进交际方式的多样化。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2

大鳌镇特沙小学

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也成为了每个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需求。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现将我在口语交际课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一下:

一、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之处交互来往,呈双向或者多向互动状态。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切中繁杂,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把水果“葡萄、桔子、柚子、柿子、苹果等“寄放在水果盆里,学生的视觉、味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2、模拟社会生活实例法。生活史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资源。例如《购物讲价》中,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给各小组,再现商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小组分工(顾客和售货员),要求“顾客”每人买一件物品,“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比比看,谁买的东西最便宜,在说说购物所得。这种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

二、知识形成时,教给学生方法。

我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授课内容等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自我探究、形成知识。例如,在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对春天的特点进行综合观察、分析;然后再用春天发生的事物描述春天的特征,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三、知识应用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知识应用过程中,我把能力的培养设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我还设计了新颖的图景和情境,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在《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上,让学生了解了春天的特点以后,再让学生动口议,动脑想,动手画,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将会在参与中得以培养。

四、组织优化的评价反馈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是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的局面。

口语交际教学四部曲 篇3

语文教育界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含义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视野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在一系列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简明、连贯而又得体的口头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形成文明的交际习惯,发展社会交往智慧的过程。目前,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论述集中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策略等各个方面,尽管论述颇多,但大多显得比较零散。感于口语交际教学之现状,为了让广大一线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有章可循,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般的几个教学步骤,将其称为“四部曲”。

一、设置话题,确定口语交际训练目标

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话题的设置上,话题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口语交际的特性,紧紧抓住“交际至上”的原则,为学生设置目标明确的话题,给学生展示一些生动、风趣、富有代表性的口语交际实例,把口语交际的过程和步骤详尽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这次口语训练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而不至于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

二、创设情境,营造口语交际训练气氛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言语交流活动,特定的情境是增强学生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外部条件,和谐民主的气氛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与话题相适应的情境是保证口语交际训练进行的外部保障。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或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以便激发起学生们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实践中真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否则,脱离了特定、具体的情境,口语训练充其量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这样不但不利于口语交际训练,有时还会养成一种说空话、假话的不良习惯。笔者在给学生上综合性学习课“这就是我”时,课前将教室作了精心的布置,然后笔者和他们围着坐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其乐融融的环境。

三、热情鼓励,把握口语交际训练方向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更是一个指导者。教师参与口语交际,不仅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口语交际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及时鼓励学生,把握并引领训练的方向。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口语交际训练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和赞扬学生,引导他们沿着训练方向迈进。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要保证口语交际训练的顺利开展,不但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也需要老师的热情鼓励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只有老师在训练中充分扮演引导者的身份,热情鼓励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才能够真正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积极评价,巩固口语交际训练成果

国外有学者指出,反馈评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三大因素之一,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结束后,要及时地总结、评价训练结果,检测训练目标的达成程度,这样有利于提升训练的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有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种。书面评价比较全面、具体,能够将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清晰地展示出来,但不足之处是实施起来比较费劲,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口头评价简单易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点评学生的训练情况,随时可以估价、激励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或结束后,都能够及时、全面地发现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提醒、点拨和指导,并总结训练中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改进训练方法、巩固训练成果。

这“四部曲”,只是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就笔者自己来说,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能遵循上述四个步骤,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4

目前, 我国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 研究一套适应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际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活跃氛围、活用教材、活用方法, 激活口语交际课, 使学生实现了从“乐说”“想说”到“善说”的飞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活跃氛围, 让学生“乐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乐于交际, 善于交流, 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打电话》一课时, 拿出两部真的电话机, 先由教师扮演“妈妈”, 学生扮演“女儿方方”, 进行打电话练习。示范后, 学生自行找合作伙伴, 用书本卷起来当电话筒相互打电话, 角色自选并互换,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内容情境丰富多彩。有的约对方一起去新华书店, 有的约同学一起上学, 有的共同讨论作业……最后让几对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表演, 再由教师引导同学围绕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是否说规范的普通话、是否用有礼貌的语言、是否说完整的话等进行评议。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乐于表达交流, 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活用教材, 让学生“想说”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 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紧扣教材内容, 而且要重视捕捉听说契机, 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在“双向互动”中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

1. 对文本进行填补扩充。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文本中往往会给孩子们留下许多充满想象和诗意的空白, 需要教师点拨启发, 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填补扩充, 这正是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想象以及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绝好契机。

例如《乌鸦与狐狸》这首儿歌中, 生动有趣地把乌鸦与狐狸的形象描绘出来, 特别是儿歌的最后一句:“猜猜后来怎么啦?”教师可顺势引导,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进行续说小故事比赛, 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即使表达比较困难的同学, 以前面同学的故事为依据, 也会有话可说。这样, 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在教学中,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实现对文本价值的二度开发, 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桥梁。

例如学了《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的文章, 可模拟创设“导游”和“游客”的对话交流形式, 让学生介绍黄山、小兴安岭等美丽的景色;学了《新型玻璃》, 可让学生当各种玻璃的推销员, 当众推销自己的新产品;学了《草船借箭》,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这样的二度开发, 既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 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资源有选择地扬弃、重组和提升, 教师又可适时在开放的目标中弹性地加入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 可谓一箭双雕。

三、活用方法, 让学生“善说”

“乐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想说”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而“善说”, 才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真正目的。所以在使学生“乐说”“想说”的基础上, 老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方法, 培养交际的能力。

1. 在“听”中说。

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 尤其是边听边思辨边评判, 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例如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课时, 在揭示课题之后, 让学生不看书听教师范读全文, 边听边想:课文讲什么?听完后, 组织学生交流:你听懂了什么?这既是训练听说的基本功, 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做人、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为日常良性的表达交流奠定谦虚谨慎、敏锐准确的重要前提, 以至终生受益。

2. 在“看”中说。

低年级儿童很难集中注意力, 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定向观察, 让学生边看边说。

口语交际教学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要求,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教学时间] 4课时

一、口语交际与口语交际教学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

所谓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意思是说语文是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的媒体,而口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具体说来,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能够强化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

小结: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交际能力、听说态度和言语习惯的培养。因为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课标中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了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思。如“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实际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发展着眼。

“目标”整合了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段目标的要求也呈螺旋式上升,如关于说普通话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提“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到第二学段中则提“能用普通话交谈”;再如听说方面,第一学段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要求“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

要转述”;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些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并为实际的教学提供操作的标的。

四、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1、在口语交际课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各科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情景创设是否成功,交际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是口语交际训练成败的关键。

五、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1、要点:

1)确定好教学内容

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可大体上分为五类:“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

教学内容的确定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要注意:(1)从生活中取材;(2)考虑儿童实际。

2)设计好教学的思路

如看图说话一般要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教学时,先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入手,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上-下 左-右近-远 人-景),全面、细致地观察,再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把观察、理解的内容说出来。

(二)结合语文教学各环节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不应仅限于口语交际课,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听讲、朗读、复述、答问、讨论、口述作文、作文讲评等,都是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忽视口语交际训练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往往只是把它作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没有同时把它作为进行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的措施,因此,只注意学生回答的内容是否正确,不注意学生回答的语句是否通顺连贯,对明显的语病也不提醒,不指导;也不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和分析别人的发言,仿佛回答问题就是讲给教师听的。这样就坐失了许多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的良机。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学习课文与口语交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节阅读课就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课。3)实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片段。请同学们分析于老师的教学,分组讨论:

(1)你认为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在哪些地方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试分析其作用。

(2)这些训练与课文教学的联系怎样?(紧扣课文来设计训练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没离开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达到了深化阅读的作用。)

(3)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的结合怎样?(能有机结合,穿插自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不各搞一套。)

4)小结:

从上我们得出启示:结合语文教学各环节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

(1)口语交际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

(2)口语交际训练要紧扣教学内容。(如:训练要服从于阅读教学,深化阅读,不能脱离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应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口语交际训练要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自然穿插。(要融会贯通,不各搞一套。)

(三)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练习:看《精彩的马戏》,假如你教这篇课文怎样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采用什么形式,做到以说促读,又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课时

一、抽生回答《精彩的马戏》中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

学生评议,引出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阅读教学中听说的方法很多,主要形式有听讲、听问、听辨、答问、朗读、复述、背诵、课堂讨论、质疑问难等。

这些听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恰当使用。不管用那种方法,教师都是有目的的,绝不能流于形式,从我们学生的试讲和实习发现,我们有的同学在阅读教学中不会挖掘课文里的听说因素,使学生没有口语交际的机会,有的虽然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训练,却只是流于形式,随便说说,根本没考虑有什么目的,还有的,就是走向极端,把阅读课上成说话课。怎样才能使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训练既安排得恰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即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1)突出双向互动性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可以说,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的“听话 说话”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口语交际要强调“互动”。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互动。即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要真正交流起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围绕同一个话题,发表不同意见,或是对别人的发言加以补充,加以评论等等。

当然,有一些口语交际的话题,双向互动性是显性的,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有一些口语交际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双方互动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特别留意。如“学会劝阻”,题目要求对在公共场所的不适当甚至危险的行为加以劝阻。如果教学时只关注“劝阻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单向的说话训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劝”,也要引导“被劝阻一方”说话,让他“能言善辩”。这样在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还有一些话题,看上去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在训练时互动起来。

应指出的是:口语交际课中,师与生、生与生要开展双向乃至多向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很容易出现混乱、不易控制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

在课前做好周密的考虑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步骤及学生的活动顺序都要精心设计。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也要尽可能的简洁明了,指向明确。这样就能使课堂活动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活而有序。

(2)坚持言语实践性

口语交际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其教学目标不是要学生掌握一系列口语交际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地把握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鼓励学生有勇气和信心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中,还要给学生口语交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之中。

(3)重视情境多样性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或持续,他们就会带着感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的热情。

A.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如设计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打电话、问路、购物、采访等多种多样生活情境。

B.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如放映科幻影片,让学生描述精彩情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段;听广播节目,让学生发表感兴趣话题的观点。还可模仿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形式,举办“焦点访谈”“实话实说”“龙门阵”等节目,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乐于表现自己。

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课堂外,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际训练。如《认识标志》教学。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要体现双向互动性,要坚持语言实践性,要重视情境多样性,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除了听明白、说清楚之外,还要根据对象与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注重的是“双向互动”。口语交际这种新兴课型对授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更快速的反应能力;更高标准的表达能力;更强的调控课堂,疏导、整合学生活动的能力。

四、讨论:

针对上面几点,学生再次评议试教内容《精彩的马戏》。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6

摘  要: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比较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对口语的研究相对较弱。原因之一就是对口语的特点的揭示还不够深入,所以口语研究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揭示口语的特点。它对揭示口语面貌,推动口语教学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汉语口语的特点,接着重点揭示口语的交际性特点,最后指出这一特点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口语  交际性  口语交际教学  启示

口语,顾名思义即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书面语言相对应存在。口语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正确、得体的口语表达像是人们之间的润滑剂,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成为了作为一名社会的人的必备素质。口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书面语只是人类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口语表达是能够存在的,反过来,书面语不可能离开口语而存在,“一切言语都植根于口语之中。”[1](P4)

口语与书面语相比有许多不同点,例如书面语是手写、眼看的语言,口语则是口说、耳听的语言。书面语通过写在纸上或表现在其他物体上传递信息,而口语则靠声音实现交际。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同点,口语还有以下特点:首先,口语表达需要特定的语境与确定的对象。口语表达的内容、方式甚至使用的词汇都受语言环境与对象的制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语法现象比较特殊。人们在口语表达的时候,语速较快,说话人没有时间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所以不像书面语那样有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语法,具体表现为句子短小,停顿多,省略成分多,重复现象也比较多,还有易位现象多等。第三,词汇口语化。口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形式,所以比较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用歇后语,语气词,象声词等,儿化现象也非常普遍。最后是表达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口语可以借助的表达手段非常丰富,例如语调、语气的变化,表情、动作、姿态、手势等“态势语”的不同,都可以辅助表达复杂的情感。此外还有音高、音速、节奏等,也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口语的交际性是指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交际性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征之一[2]。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情境的变化能够引发学生交际动机的改变。情境也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依据。情境可以完善交际活动,任何离开具体交际情境的交际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呈现于课堂的口语交际情境一般可分为真实的课堂情境和类似于现实的生活情境即虚拟的生活情境。当一个同学向老师或同学讲故事、谈学习心得、诉说某一生活经历时,大家认真倾听并不时以体态语或简短的口语传达出自己的反馈意见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谈,展开讨论、辩论时,口语交际行为就产生了[3]。这给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启示就是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口语以上特点,并利用以上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创设交际情境。笔者为此提供以下方面供大家实践:

一、选题贴近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课标》在口语交际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在选择口语交际话题的时候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鼓励他们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4](P17)。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教《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口语交际活动的时候,就真正把生活中的场景搬进了课堂。上课铃响后,于老师没有直接进教室,而是找一个阿姨走进教室,说是找于老师有事要通知,但是于老师不在,就请同学们帮忙转达通知内容。一会儿于老师进来了,同学们就纷纷举手告诉老师刚有个阿姨找他,然后于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描述刚刚那个阿姨的样子。[5](P329-335)这样一来,于老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交际环境,不仅给学生的交际提供了具体的场景,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善于抓住时机,创设比赛情境

《淮北市小学语文“表达类”教学比赛成果展示及“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汇报》(以下简称“课堂汇报”)教研活动中,许蓉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在这节课中许老师就抓住了小孩子爱比赛的心理,成功地组织了课堂活动。首先许老师让学生看了准备的精美视频,然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世界的奇妙,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接着许老师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同桌之间一个说一个听,说的同学要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仔细。这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最后许老师让分组交流比赛,首先是组内选拔,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然后再组与组之间比赛。这个环节的设置使整个课堂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都努力讲自己与最爱的动物的故事,而且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留给了孩子,整个过程都是她们在不停地表达与交流,可以说是高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活动。

三、丰富教学资源,创设虚拟情境

口语交际活动是特定环境的产物,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是无法生存的。[6]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话题的需要,利用多媒体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实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增强亲临其境之感,提高交际的主动性。

在上述课堂汇报中,单思敏老师选择了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话题“选拔‘文明劝导员”。首先,单老师就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画面中有很多学生挤在校门口的零食摊边买零食,其中就有他们班的学生沈思宇,同学们看到都笑了。然后单老师就组织学生对沈思宇进行劝说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劝说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让学生模拟劝说,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情况运用劝说方法进行模拟劝说。整节课下来学生发言都非常积极,争着劝说沈思宇,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劝导员,可以说在这种模拟情境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劝说方法,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增加社会实践,创设实践情境

学校及课堂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就提倡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鲜活的交际情境中,自然、有序地训练语言。[7]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体验,进而有效地进行交流。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学生进果园活动,请有经验的果农为他们讲解果树的品种、属性、特性等,以及如何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听完之后,教师布置明确的交际任务,当场与同伴进行复述性质的讲解,然后回到家后向家人口头转述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样不仅对学生的短时及长时记忆能力有一定的锻炼,而且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转述及讲解、描述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在语文教育界引起的关注度不比任何其他语文教育领域低,而且呈现出越来越热的研究态势,但目前的教学和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学工作者都应该首先把握汉语口语的特点,特别是其交际性特点。希望笔者以上研究能对一线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帮助。

注释:

[1][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孟英:《语文口语交际情趣化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杜玉萍:《口语交际的特质与教学策略》,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于永正:《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曹海燕:《情境教学与小学口语交际研究——以鄂尔多斯小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7]田本娜:《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述评》,小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12期。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7

一、激发兴趣, 增强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关键, 激发欲望是目的, 在教学中, 可采用游戏、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要把口语交际融于阅读教学之中, 如学完《迷人的张家界》一课, 可请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人间仙境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使学生的兴趣与课堂融为一体。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又让他们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与实效性。

二、创设情景, 开展实践

学生在课堂获得口语交际的技巧有局限性, 教师多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好如演讲、朗诵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真实场景, 当好“主演员”。如教学《介绍自己的学校》, 让学生收集整理好有关自己学校的资料与信息, 再组织学生游览校园, 每到一处让学生对其介绍, 老师见其有一定困难时可点拨, 这样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口语交际贵在实践。只要我们循循善诱,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仿真环境, 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三、利用资源, 拓宽渠道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多阵地的过程。让学生能听说和评议, 才能达到口语交际课的真正目的。如让学生给家人讲讲当天的收获;周末带孩子去游玩, 让孩子讲述在游玩时的见闻, 既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又能打开了孩子的心灵之窗, 还培养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 口语交际的训练天地十分广阔, 在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家庭与孩子面对面的口语交际,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也是作为当代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摘要:为增强口语交际应用,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教学中研究与探讨新方法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口语,教学,交际

参考文献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论文 篇8

一、革除鹤立鸡群弊病, 发挥学生的合作交流作用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每位学生不仅有说的任务, 还有倾听、补充的任务。所以, 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指导上要面向全体, 培养合作意识, 应积极营造面向全体的交际氛围, 注意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 传情达意, 让学生真正嘴动、体动和心动。

在有些公开课上, 由于力求教学过程完美, 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参与度, 频频让班上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学生亮相, 情感的交流也自然而然地向他们倾斜, 这种鹤立鸡群的做法, 导致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学生经常被闲置于一边。长此以往, 不善言辞的学生更缺乏自信心, 觉得课堂是圣殿, 是牢笼。而能说会道的学生更是口若悬河, 觉得课堂是表演的舞台。这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背道而驰了。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分工, 同桌、小组乃至全班之间都有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 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尤其要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 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有困难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桌、四人小组中的情感交流、好朋友间的沟通、师生间的互动, 都能营造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师还要留心关注各合作小组, 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全班学生学会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文明交往。在课外的交际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学生以自愿组合的形式组成由自己命名的合作小队, 如雏鹰小队、蓝猫小队、成长小队、阳光小队等, 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能取长补短。这样, 每个学生都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克服了鹤立鸡群的做法。

二、革除材料单一弊病, 发挥资源的多维碰撞作用

口语交际活动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教师要改变仅单一依靠教科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做法, 注重口语交际资源的开发利用, 用心捕捉生活的各种现象, 注意与学科课程的衔接与沟通, 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范围, 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情景的设计上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起学生想说、乐说的欲望, 在多维材料的碰撞中, 口语能力的提高才会更快、更好。

1、发掘现实生活素材, 激发表达欲望, 提高交际能力。《课标》强调:“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在交际中, 要通过再现生活情景, 充分调动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储备, 发掘其想说的欲望。如可以利用每天早会课的“一分钟即兴演讲”,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养成广积生活素材的良好习惯。可以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 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源。如指导学生以主持人身份走进同学中, 采访学生心中的榜样;可以就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 如“上网好不好?”“说善意的谎言好不好?”组织辩论会;鼓励学生走上演讲台参与中队或大队的竞选演说, 锻炼胆量, 训练口才;带领参加宣传环保重要性活动, 感受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

2、拓展学科教学空间, 增强语言实践, 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要与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及其它学科紧密结合, 并渗透在其中, 让孩子不仅在口语交际课中有语言实践活动, 在其它课的教学中同样有这种活动,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持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或多媒体课件, 将故事情节、画面等较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可体验的生活场景, 使学生置身其中并畅所欲言。如上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教师动情地说:“在寒冷的冬夜里, 小女孩乘着祥云飞到天空。她往下一看, 看到了蜿蜒在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 这是她向往已久的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她内心一阵欣喜, 于是飞到中国, 来到我们同学中间……”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就是让学生跨越时空, 跨越国度, 将小女孩的命运与自己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 在虚拟的情境中, 设想小女孩与同学们一起读书、唱歌、画画、做游戏……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 对小女孩寄予更深的同情。美丽的童话故事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 他们纷纷倾吐心中许多美好的愿望, 在发表各自真实感受的同时, 发展了语言能力。

三、革除评价挑刺弊病, 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

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见许多老师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 挑三拣四, 目的是想让学生知不足而改进。但这种单一挑刺的评价手段, 无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课标》在新课程评价中明确指出:“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评语, 从正面加以引导。”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成就感, 时时感受成功的喜悦。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因而, 改进性与激励性评价、过程性与多样性评价在口语交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教师在课堂上“你说得真棒!”“相信你能行!”“你的话富有诗意, 简直是个小诗人!”等赞赏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价会使平时胆小、内向的学生鼓足勇气, 走上演讲台, 他们会凭着自信一步一步迈向成功。而在平时、期中、期末的评价方面, 可从习惯态度、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三方面来进行评价, 强调学生在合作小组 (队) 中的表现, 适时进行评定, 以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进一步增强。采取星级评、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诗歌教学与口语交际 篇9

一、“歌诗合为事而作”——口语交际之“根”

白居易有云:“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事”正是诗人们创作灵感和激情的源泉, 有表达思乡之情的《静夜思》;有游览胜境的《望庐山瀑布》……诗歌所涉及的这些事, 同样也是学生生活中常常碰到, 能够观察得到, 想要表达的事。

苏教版第十册中的“文抱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的是好友别离之事。尤其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对它的解读是本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引导学生回忆最难忘的一次分离时, 有位同学起身说:“我最难忘的是在海南旅游那次, 我认识了一位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 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 我们都要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去了, 我们趴在各自的车窗上拼命地挥手, 直到看不见对方为止——但我们约好长大后我们还在那儿相见的。”

学生们的精彩表达把诗句包含的深情、惆怅、期冀等等的离别之情展现得精彩纷呈, 用自己的生活把诗意的情怀解读得淋漓尽致。

只有在这些合为事而作的诗歌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之间架设起桥梁, 才能让古今相通, 才能化生涩为流动, 学生才能乐说、会说, 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二、“情动而辞发”——口语交际之“茎”

“诗情”二字足以说明, 诗歌和情感密不可分的关系。口语交际的核心价值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和交流。诗歌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语言和画面, 更是一种文化, 一种情怀, 一种人格。

在和六年级学生重读白居易的《草》时, 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和网上搜寻了解到这首诗的原名叫《赋得古原草送别》, 它歌颂野草, 又超出野草而具有普通意义, 给人以积极的鼓舞力量;蔑视“野火”而赞美“春风”, 又含有深刻的寓意。

在与诗人心灵的对话中, 在学生情感的升腾中, 那饱含学生真情的话语, 那蕴含对生活充满热忱对历史负有使命感的表达, 就是最美的、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情动而辞发”、“言为心之声”,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绝非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当然, 要让学生的语言变得丰满和灵动起来, 在表达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灯火阑珊处”——口语交际之“叶”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对语言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更高要求。

扣住诗歌中的情感命脉的“文眼”, 才能走进诗人内心, 成为能与之交心的知己。如“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半首写景或叙事, 后半首点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光看前半首的内容, 对诗意的认识显然无法做到准确。只有出示略带总结性的后半首, 才能对全诗有全面和准确的把握。但是光有后半首显然又是不行的, 前半首的渲染和烘托才使得整个诗意完整和水到渠成。给予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的启示是——不可忽略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也不可忽略表达的准确。

利用诗歌中的“留白”, 循着诗人的脚步去填补“画面”的“空白”。诗意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儿童诗《春雨的色彩》:春雨, 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 沙沙沙, 沙沙沙……

学生进行的一系列仿作——《春风》、《秋雨》等等, 学生在仿作中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 增强了语言表达的逻辑观念, 提高了语言使用的技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篇10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乐于交际

1.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话可说

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交际情境, 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 学生才会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才会很快地进入口语交际的情境当中。教材中“压岁钱怎样用”“怎样过六·一儿童节”“请教”“暑假怎么过”等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 人人有话可说。

2. 形式多样化, 增强学生交际兴趣

多样化的交际形式让整个交际过程丰富多彩,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 从而增强交际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时, 我经常先分成四人小组, 然后小组内分工, 谁负责改编剧本、谁负责制作道具、谁负责演什么角色。准备好后, 每小时演一演, 然后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道具”。“写一写、做一做、演一演、评一评”这些形式的综合运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享受交际的快乐。

二、灵活地组织教学, 实现口语交际双向或多向互动

在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话题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口语交际话题来看, 其话题类型大致可分为显性互动、隐性互动、再创设的互动。显性互动话题能明显体现互动关系。例如, 教学时, 我先让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请教的经过”, 然后小组内互相请教、解答, 全班交流总结“向别人请教应该注意什么”。这样,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多向互动起来。对于隐性互动的话题, 由于它的互动性不明显, 很容易上成听说训练课。教学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 创设情境, 让学生互动起来。例如, 教学“介绍校园”这个话题, 很容易出现“一人说, 大家听”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采用小导游现场介绍的方式, 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小导游, 然后由小导游带着大家游览并介绍校园, 最后大家评选“最佳小导游”。对于那些需要重新设计的话题, 教师要经过精心设计, 巧妙实施, 确保让所有的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例如, 教学“推荐一本好书”这个话题, 从提示内容看不出有双向互动的意思, 但经过重新设计, 采用模拟开书店, 同学们扮演营业员向购书者推销书籍的形式, 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而且教学形式新颖,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兴趣浓厚。

三、开辟多种实践渠道,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1. 融口语交际教学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阵地, 为了能充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一是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 上好口语交际课, 使学生通过典型的话题交际实践, 熟练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二是要坚持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 因为很多课文中都设置了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的内容, 这些本身就是口语交际的好材料;三是要把口语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写作过程始终都伴随着说的过程, 从交流写作素材到讨论构思, 从启发修改到习作讲评, 都要落实交流互动的思想;四是要加强口语交际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无论哪门学科都离不开语言交流, 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而且“能”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时,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通过师生的对话, 创设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 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 让口语交际与课堂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2. 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 教师不能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教室这个小天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舞台, 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 实践、发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例如:针对我们长淮这一地区的水污染和白色污染比较严重, 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围绕同学拖拉作业现象, 举办“小小讨论会”, 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而且使他们逐步“具备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谈“口语交际”教学 篇11

一、课内着力培养两种习惯、训练三种能力、抓好四个环节。

1、培养两种习惯

(1)学习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交际工具。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讲普通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能对学生的话语进行准确的判断、正确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学习文明礼仪,逐步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知道常用的礼仪,让他做到礼貌待人,语言文明。《买学习用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了买东西时要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打电话》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了打电话的礼节:讲话要自然大方、亲切随和,自觉运用“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但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层次性、系统性的训练。

2、训练三种能力

(1)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听者作出正确应答的前提。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①不能专注地听别人讲话;②爱打断别人的话。以至于别人说什么他都没听懂,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记错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听后复述的方法(如:听别人讲话,让其说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让其复述大意等)帮助学生学会倾听。

(2)学会表达:①学会转述,②学会表达

①学会转述:转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又可以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如《学会转述》,学生只有在认真倾听,弄清楚要求后,才能练习转述,在转述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懂得了要想使别人在短时间内听明白自己说的话,就要做到简洁而清楚。

②学会表达:在口语交际中,要想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话,就要做到口齿清晰,语意完整,有条理。进行这项训练可以选取多种话题,如:介绍你所熟悉的一个民族,向你推荐我最喜欢的名言,谈电影观后感等。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如:演讲比赛、推销、做小导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高。

(3)学会应答:应答就是就对方的话语作出相应的回答。有了倾听、表达能力作基础,应答也就不成难题了。但若想准确、快速的应答,还需要有敏捷的思维。因此,《小小辩论会》成了学生放飞思维,展示口才的最佳平台。

3、抓好四个环节

(1)提供资源:网络拥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在其中查阅到许多与口语交际相关的信息资源。提供网络,就是帮学生找到了源头活水。如在进行《介绍世界名城》的口语交际教学时,有位老师先请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名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分工合作,于是学生们一下子就忙开了:有的打开老师提供的网页。有的打开校园的电子图书馆,还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在网上漫游一圈后,学生们搜集了很多有关世界名城的各种资料,而且还将自己知道的内容写进了文档。这样当老师请学生介绍时,学生个个介绍得有条有理,生动引人。为学生提供资源,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口语交际的兴趣。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是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如果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学生能接受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真正、快速地进入角色。如《买学习用具》一课中,老师创设了小商店的情境,老师是售货员,学生是顾客,让学生进行买东西的初步尝试。学生在平时也会买东西,因此,这一情境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所以他们很快地、很高兴地进入了角色。

(3)典型引路:口语教学中注重典型示范,是由小学生爱模仿以及其表达还处于生长发育期等这些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可由教师作典型示范,也可以让一些优秀学生来作,还可以让教学光碟中的人来作。

(4)优化评价:对于低年级的小同学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在激发他们的兴趣,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委婉地指出不足,给他们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让他无拘无束地谈,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对于中、高年级的同学以恰当评价为主,好的予以肯定,不足适时指出,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是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双向互动过程。引导学生评价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一是对仪态进行评价,即评说话人的声音是否洪亮,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否丰富;二是对语言进行评价,评说话人的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恰当;三是对思路进行评价,即评说话人说话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课外要注重实践,走向社会,全面提高交际素养。

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生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口语交际观”,为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更能够自主参与的口语交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还要做到,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交际氛围(小到家庭,大到社会),让他敢交际、乐交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校内可组织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还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各种不同的行业,如:营业员、交巡警、推销员、导游等。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浅探 篇12

一、用活教材, 激发学生交际愿望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言语交际活动, 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 创设多种情境,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1.借助插图想象“说”, 表演“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 这些图画常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 可抓住课文中的某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样,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也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 不但再现课文内容, 而且学会了交际, 学会了合作。

2.续编课文填补“说”

不少课文为学生留下了一个极大的思维空间, 教师切忌唱“独角戏”“提供标准答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感受, 以课文为载体, “放任”学生的思想。如教学《爱之链》一课时, 便让学生补“说”:“乔依醒来之后……”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侃侃而谈, 顿时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这样,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碰到”生成更多的、具有独创性的“文本”,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 开展交际活动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没有具体的情境, 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 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精心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他们的情趣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情境化教学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视野, 激活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小小新闻发布会》口语交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安排一次“模拟记者采访活动”。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机敏性、应变性, 而且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使课堂走向生活, 焕发活力。因此, 情境创设的方法应趋于多样化。以促进学生交流,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加强互动, 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 重在引指, 规范语言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2.学生互动, 重在实践, 发展口头语言

面向全体, 人人练说, 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

3.扩大互动, 巩固口语语言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它更具有长效性, 短短的四十分钟只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一个平台, 生活才是学生口语交际的大舞台。因此, 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 进行交际, 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这样长期训练, 扩大互动范围, 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 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上一篇:英语作文的批改方法下一篇:演播室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