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精选12篇)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1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理解
现行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就是指在课堂上, 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流与相互影响, 它既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 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和模式
1. 平时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进行沟通, 还要努力创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师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保障.
教师在课堂上担当着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要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背景出发, 创建适合学生参与的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 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课堂上, 当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时候, 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 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是信息的发送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教师在备考的时候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和学生的个性的张扬, 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地投入到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来.在上课的时候, 课堂氛围如果能够达到“宽松、民主、和谐”的效果, 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积极进行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 教学中的一些难题就会在交流中迎刃而解.
2. 备课时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突出探究特色, 形成互动风格
(1) 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 拓宽互动途径
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性别相同, 坐得靠近一些的学生之间比较容易互动, 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之间也比较容易发生互动.
如, 在进行“物体平衡”的教学时, 考虑到学生应该对平衡类的问题很熟,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 学生热情空前高涨, 结果举出几十个例子, 在此基础上, 适时引导, 学生得出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效果很好.
2. 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丰富互动内容
从许多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 在生动、多面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相互聊的问题也多, 能够充分交流情感, 思路也很开阔, 能相互影响, 因此, 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上多下功夫来设计教学.比如, 在课堂上讲解三角支架的力的分解时, 让学生用手掌, 一端带箭头的铅笔, 和一根细线组成一个三角架, 让手掌竖直, 铅笔的尖端对于掌心, 线一端系于铅笔, 一端系于指头上, 当将一重物挂在线和铅笔相接的一端时, 让学生感受掌心和手指的感觉.
如果情境生动活泼,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果学生思维活跃, 那么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接受度就高, 理解也会更透彻, 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所以课堂上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找各种有关的材料, 这样在课堂上,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 让学生能多方位接受各种信息、相互交流、发生互动.
3. 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确保“互动”实效
(1) 教师要把握好“互动”的时间, 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如果留给学生的交流时间不多, 那么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不充分, 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 长此下去, 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 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是逐步丧失互动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让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过长, 容易偏离教学目标, 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2) 教师要适时、适度调控, 保证“互动”的有序性
当学生互动学习的时候, 教师应到学生中去, 注意观察各小组的讨论交流, 及时发现互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哪一组完成探究任务时, 教师应验收他们完成的质量;发现组内人员分工不明确, 讨论杂乱无章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角色, 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如果小组讨论跑题时, 教师要及时发现, 引导他们回到学习目标中来;如果学生在探究中得到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把它作为全体同学参考、探究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
4. 拓宽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模式
(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1) 质疑—问答式.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学生向老师质疑, 教师给予解答. (2) 讨论—交流式.即教师与学生之间根据所要学的内容, 互相交换彼此的想法、见解, 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 (3) 实验—探究式.即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一起探讨, 一起实验, 一起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等. (4) 争论—辩解式.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 因为对某些知识或问题在想法上出现了不同意见, 然后进行争论、辩解等. (2)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新课程在变革学习方式上非常重视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理论认为以前的互动理论绝大部分都是限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忽略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 即使承认有这种影响力, 也常常把它看作是带有消极作用的破坏力量.在现实中, 我们都知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讲台上的一切行为, 几乎都是发生在与同伴群体的互动情景之中.从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 我们能够看到, 合作学习所提倡的合作互动观是一种多方面的互动观, 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双边互动观的认识水平上, 倡导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2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空间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学习是通过教师与学习者的交往互动进行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一、引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的重点是开发他们交际活动的能力.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交换过程.人本心理学家把教学看做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过程在课堂上就体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效地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为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体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大家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但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又必须要给以适当的示范、分析.在这过程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既要扮演个好演员,也要是个好导演.师生共同参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和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二、小学英语现状分析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小学英语也不例外,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英语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技能科,缺乏学习的兴趣,更不会去认真对待.这就意味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没办法营造和谐互动的英语课堂.三、小学英语课堂缺乏师生互动的原因
1、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教学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课前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因此课上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没有主动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所以无法得到提到,这一过程更无形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大班教学,学生层次水平相差太远在大班中进行英语教学有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班上学生英语水平相差甚远,教学要求难以统一;由于班大人多,就一个教学班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那些性格内向或英语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让师生课堂互动再次遭遇红灯.3、教师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优生的偏爱,对差生的忽略在教学中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英语课上,教师更多的偏向提问能力较强的学生,因为他们更容易给老师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狭隘的交流失去了大部分差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只能越来越差,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课堂上就没办法做到全面的师生互动.四、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教学难易程度,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把简单容易的问题留给能力相当较差的学生,而相当较难的题目多提问优等生;在生生之间互动是也可以把简单的任务交给差生而能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完成相当较难的任务.这样不仅兼顾了大多数同学的具体情况,也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来共同交流学习,大家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班级的学习气氛.在学习新的对话时也要注重互动的方法、顺序.学习问答句型时,可以先学习答句,老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回答,待学生掌握了简单的答句,又熟悉问句的基础上再学习问句就简单轻松多了.这样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法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2、语言得当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总是需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太度,如表扬、鼓励、批评等.但我觉得在师生互动中更多的应该使用积极性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多表扬、鼓励学生,教师一个肯定的微笑,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情感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真诚的欣赏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多说肯定的话.课上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关注、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的肯定他们的努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逐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五、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歌曲、游戏、故事、多媒体运用等.下面我就以歌曲及游戏两种方法为例:
1、歌曲互动儿童英语歌曲大多数歌词具有口语话和生活化的特征,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富于童趣.与儿童短诗一样,儿童歌曲也具有基本相似的与人功能,它可以营造美好活泼的课堂互动气氛.使用儿童英语歌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边拍一边唱也,可以一边指实物一边唱,还可以让学生边跳边唱.例如学习身体部位单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歌曲“Head and Shoulders”来巩固单词记忆.学习这首歌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边唱边跟着歌词指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通过歌曲互动,学生既学习了新知,又能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动起来,激发他们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2、游戏互动美国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能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游戏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以游戏进行课堂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颜色的单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神奇的游戏与学生互动.教授把透明的矿泉水变出各种不同颜色.在边魔术前,请同学猜会变出什么颜色,当学生把所有颜色猜过了,教师再变出颜色,变色的同时要学生大声的念出看到的颜色.当教师做完示范后可以请一个个学生上讲台来当小魔术师,看看能变出什么美丽的颜色.这个互动游戏既让学生练习了口语发音,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六、师生互动的方式
1、单人单次互动这种互动方式要考虑到互动对象和互动方式,对于判断性、描述性较强的简单问题,比较适合提问差等生和中等生;而对于复杂,论证性强的问题则多提问优等生.通常这种互动只需要单人单次就可以完成,同时保证大家机会均等,易实现全面师生互动.2、单人多次互动 在遇到难易适中的问题时,不要急于提问优等学生来给出正确答案,可以先提问差生或者中等学生,再由中等或优等生逐步纠错,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鼓励每位学生进行思考,营造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3、多人轮流互动 适当的开展游戏,比如在练习单次发音或者句型练习时,为了让大家都参与其中,可以用“开火车——猜一猜”的游戏.例如,在学习“How mang nuts are there?”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教师手上有多少个nuts,然后老师只告诉猜的这个学生,再由猜的学生把这个问题传给他后面的学生,学生回答完再告之答案,一直这样传下去,直到这一组学生都猜过.这种互动可以让学生产生紧张感,使他们尽量记住句子应该怎么说,并且还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七、结束语
如何提高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篇3
一、要重视课堂设计,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一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激发其学习动机,启动其思维更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好疑的心理特点,在学习新课之前现提问这样几个同学:“你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接着在提问如下的问题:“我们学校的工友孙爷今年六十岁了,卻只过了十五个生日,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他可能忘了,有的说从前的生活条件差过不起生日等。对于没有掌握“年、月、日”知识的孩子们来说,确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因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便产生了希望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的愿望,同时也就使孩子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课堂节奏要和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有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是十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样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觉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节奏。
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内容安排要错落有致,时间分配要适当。重点突出反复讲,难点分散慢慢讲,学生认为简单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难懂的问题重锤敲打,切忌平均使用力量。
在知识的传授上,应遵循“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教师提供的语言或实例、引导等在性质上、数量上都应当是有明确的指向,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认识困难的内在要求,从而去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激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出示尝试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自学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学生的切身需要;尝试练习,学生跃跃欲试,急切想看看自己学的怎么样;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喜悦和烦恼;教师讲解,升华提高,符合学生的迫切需要有一个权威来印证自己正误的心里。
三、注重课堂形式的变化,使学生乐于学习
伴随课堂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学习,学生由于长时间的集中学习,积极思维,在课前的十分钟左右,注意力便开始了明显减退,学习倾向明显变弱。此时,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地处理好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增加刺激物的新鲜度,做到动静相生,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比如增加题目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让学生拼一拼、连一连、说一说、议一议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动作。再如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安排一些竞争性题目,让学生比一比,安排些智力型题目让学生猜一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又会再次被调动起来。
四、教师教育理念的真正转变,是实现“双边”活动,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
巧设双边活动,教师针对一节课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看书、探究、提问、交流等。学生的闪光点就在自己思考、探究、提问、交流中呈现。同时学生的勇气、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转变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备课环节,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加强了备课,上课一开始让学生在看图联想作文中讲的一个动人的故事,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励了学生,分享了美的感受。在交流中大家就某部分又提出了更精心的设计,而这些设计都是围绕增加学生活动的。教师们都真正意识到课堂上自己讲得太多是徒劳的,精心的设 计学生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下转 43页)(上接 30页)的能力,让学生全员参与,那才是真正的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4
一、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学生正在处于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阶段, 这种变化影响着学生的情绪, 进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些学生在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时, 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和处理, 但是也不免有部分学生会出现郁闷、难过等情感情况。思想品德教师应该通过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听课状态来揣测学生的心理状态, 通过沟通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思想发展变化,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多地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 还有助于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发现问题,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当然,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只是增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个方法和手段。情感交流是教师获知学生心声的渠道之一, 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勇于畅所欲言, 自然增多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在思想品德课上, 如果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 只是一味讲述课本内容, 就会学生使感到乏味和难熬。教师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不将学生的思想放在重要位置上, 那么也势必会影响自身的教学水平。平等、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能让教师感受到教育事业的真正意义所在, 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必要所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 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们以此来找到共同话题, 并且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共同讨论、共学生习, 有效增强师生互动。
二、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 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师生互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高中政治学科的前身, 其学科知识不但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 而且还渗透着文化等方面。思想品德教师不但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还需要让他们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来完善人生目标和品格思想。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认知水平, 引导学生端正态度, 融入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中来, 充分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能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 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兴趣, 使其积极地与教师交流和讨论,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多, 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 没有思想负担, 从而达到高效率的学习效果。
三、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会让课堂互动势在必得
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重要。研究调查发现, 大部分思想品德课堂上出现死气沉沉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功利性态度, 这种态度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 感觉到乏味枯燥。教师要改变这种态度,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了解掌握程度。教师在提问时, 和蔼可亲的态度会让学生感受到热情和自信, 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然会认真思考, 并通过积极思考总结自己的答案。这样, 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会使互动环节得到双方的认可, 从而满足教师与学生的各自需求。
思想品德课上, 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与自身的互动顺利进行, 就应该充分尊重对学生的思想, 对学生平等对待,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敞开心扉, 在课堂上教师配合教师的课堂要求。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 才能对学习充满热情, 学习时更加有动力。
参考文献
[1]沈艳微.中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张兰.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5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相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有效性。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互动,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
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必须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3.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4.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通常走这样一条成材之路:兴趣-爱好-钻研-成功。兴趣是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积极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由此,语文教师要使学生要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一外国人如是说:教师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透彻、迅捷、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兴趣,使之愉快地学。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总是积极推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因此,在这方面我主要满足学生精神上的愉快。学生的性格各异,学生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因为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此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保持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有效互动十分必要。现代教育就需要发扬民主、平等的观念,给与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实现真正教育意义上的改革。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现状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音乐课堂上传授式教学依旧存在的很普遍,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存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某项教学要求。一般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属于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音乐情感的培养功能弱化,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在音乐课堂上对于师生互动问题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跟着老师进行音乐律动的活动,音乐响起后很多学生开始嬉戏,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沉默,甚至有学生去干别的。这种没有任何秩序的课堂热闹不能称之为课堂互动;教师提问环节,学生恰当的回答能都起到对其他同学较大的启发作用,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铺垫,但不恰当的错误的无价值的回答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会浪费上课时间,这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互动。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多使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促进课堂互动。笔者认为再好的图片和视频,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它也无法成为课堂良好的教学工具。
二、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2.1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大部分时间所接触的是家人和老师,而教师一直是学生的“榜样”。音乐教学本身就包括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塑造专业性、亲和力、严肃的形象。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音乐教学科研领域,提升自身有修养,努力成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教师。课堂上面对学生可以做到用最专业的知识传授,并且与学生简历真诚、和谐的心理氛围,用专业性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以
(上接第84页)
此奠定良好的教师形象,为接下来的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音乐课在初中学生的心里属于轻松的课堂,可以让高度紧张的大脑获得休息,他们没有应试的负担,因此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差。由于课堂上教师会给与学生一定的自我发言和交流的时间,部分学生会浑水摸鱼,嬉戏打闹,这并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保持亲和力的同时保持传到授业解惑者的威严,引导学生认真的对待互动环节。
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以语言的形式阐述音乐概念、音乐欣赏方法,而音乐教师多采用的是音乐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的是,音乐语言具有强烈的抽象性,配合文字、符号、图像图形进行传递,比文字语言更加简洁和专业。在讲述音乐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概念阐述清楚,比如“什么是旋律、节拍、节奏、音区、音色、和声、调式等”,在阐述过程中可利用类比、对比等方法进行,在讲解“节奏、节拍的区别”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对这两个概念首先进行展示,并且用最形象化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告知学生节奏和节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节奏是“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节奏存在于节拍当中,正常的节奏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然后通过播放某段音乐如教材中的《青藏高原》对平稳、舒展等不同节奏的变化和四四拍、四二拍和四三拍等节拍进行详细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要注意专业音乐语言与通俗语言解析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博大精深。
2.2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课堂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堂的学习,学生期望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思维打开并且活跃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希望有轻松的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由于正处于性格形成过程中,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就需要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宽容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注意把握分寸。教师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回家内容与教师的答案差距较大的时候,教师需要委婉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话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觉不代表学生无价值的回答就是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尽量避免无价值回答的出现,以节约课堂时间。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中,教师向学生提问这首曲子最后一部分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大部分同学可以了解梁祝这一故事原型是凄凉而又美好的,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基本围绕着凄美展开。而极少数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没有听取教师对故事的介绍,因此并不了解这一故事的结局,在听到曲目中间节奏比较快的时候认定曲子最后一部分也应该是高兴的欢快的。这时候教师不能生硬的拒绝学生,而应该委婉的向同学们点名“这名同学讲述的是其中节奏较快部分,利用的是小提琴猛烈的切分,这是故事发展比较激烈的阶段,祝英台惶惶不可终日和她对封建婚姻的反抗部分。但不管怎么反抗最终,他们的爱情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于是上演了一场坟前化蝶的凄美情节。因此,曲子的最后是慢节奏、婉转、凄美的。”这样给学生一个委婉的回答,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示意他认真听讲。如果大部分学生可充分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时候,教师可简略的提示,不重复展开论述,以节约课堂时间。在宽容轻松与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向之间做一个有效的权衡,提高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endprint
2.3增加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度。
互动环节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课堂提问。《论语》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家朱熹也曾经指出学习最可贵之处就是有疑问,小的疑问可以获得小进步,越打越多的疑问可以获得大进步。这里所说的思索和疑问体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主动的提问。那么,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思考音乐,与教师探讨音乐。由于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课堂气氛呆板,互动性不强。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试唱——学唱——练习——指点”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音乐,讲授常识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和试唱,教师给予指导,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旦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其思维活动,使其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学生相对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红旗飘飘》等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让学生可以多媒体试听几遍,然后讲述节拍、节奏后,让学生跟着伴奏试唱的形式,揣摩其中的韵律试唱,同学之间相互指导,最后请学生自告奋勇起身试唱和向教师询问有疑问之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时间,也能加强课堂互动的进行。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对课堂上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记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互动水平。总而言之,音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构建过程,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学习,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反思自身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焕发课堂氛围,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玥.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曾莉.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朱春晖.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王文婷.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7
一、目前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依旧很沉闷,小学生没办法在数学课堂上与数学教师进行良好沟通,所以我们创设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改变这种教学情况。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现在的数学教学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营造出一个有效轻松的数学课堂环境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综合素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导致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数学教师没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一直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没有办法与教师在课堂上交流,而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明确的讨论目标,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方向和模糊数学课堂的焦点。(3)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于单调,无法真正做到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
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动与沟通,数学教师首先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才会减轻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敬畏感,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可以与老师正常交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课堂,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引导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学生逐步掌握在数学课上的主导权,营造出一种平等、轻松的数学教学氛围,为加强小学生和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打下基础。
三、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合适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积极引入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与数学教师互动,借此让学生对教师在数学课上所教授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其次,在情境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等科技设备,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进行感知,帮助他们融入数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切入,随着数学教师的引导自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逐步深入地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教学互动,并且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效果。
四、引入课堂小游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小游戏来活跃班级气氛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数学课堂中的小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我给学生上到苏教版课本中“求平均数”这节课时,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小游戏。我先和学生说在课上要举行一场拍皮球比赛,从学生中间选取了九位自愿参加的比赛选手进行拍皮球比赛,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有三个组员而另一组有六个组员。让他们同时拍皮球,一分钟内哪个组拍得总数多哪组就是获胜组,而在旁边观战的学生充当计数员,经过紧张的比赛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组员多的一组获得了最终胜利。可是有学生提出疑问说这样的规则不公平,两组人数不一样,这样的结果没有可比性。我正好借助这个学生的质疑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去寻找一个公平的评判规则,最后学生借助平均数的知识找出了一个公平的规则并且判断出哪个组获得了真正的胜利。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上与数学教师互动,主动认真思考并且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达到了教育目标。
构建师生之间可以良性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身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出数学课堂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以帮助学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8
关键词:英语课堂
一、科学合理的提问对高效课堂的意义
“师者, 传导、授业、解惑也”。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 对我们这所办学条件一般, 生源状况一般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善于反思、总结提高。
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里, 师生互动更是由教师话语尤其是教师提问来引发、导向、维持和概括总结的。教师课堂提问作为教师话语的重要形式, 对学习者的信息接收与交际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目前阶段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所发指令突兀僵硬
教师发出的教学指令不够明确, 导致学生不能及时领会教师的意图, 进而导致师生互动的无效或低效。比如大多数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文时习惯性的一个指令就是:go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find wha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实际上能否迅速浏览课文去总结文章大意也是因文而异的。结果弄得学生诚惶诚恐, 不敢回答。
2、给学生反馈趋公式化、纠错没有人文的温暖关怀
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 很多老师上课时习惯性说:“good!”“very good”等用于对学生进行表扬, 结果学生听的日趋麻木, 或者心底里认为老师你不是在真心表扬。教师反馈时一些无效话语重复与口头禅, 如“well”“now”或者“ok”让学生颇感课堂的无趣。可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反馈过于直白, 直接回答“no”就可能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很少能运用目光注视、微笑与肢体语言缓解学生的紧张感。
3、提问对象的选择单一化、设问层次不明显
教师提问在选择答问对象时, 随意性与习惯性往往很明显。提问对象仅限于那些学优生, 提问缺乏层次性, 问题一个一个不是由浅入深, 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关联性不强甚至错位。
4、教师向集体学生提问, 学生集体回答, 少有学生主动提问
在很多的公开课上, 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满怀热情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问学生, 却很少看到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有时教师会象征性地问句: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Are you clear?而后便匆匆转入下一个话题。试问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教师的提问“霸权”中得以体现。学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又如何有主动积极的思考和较高的学习效果。
5、无效问题与课堂场面的“虚假繁荣”
教师的提问按照事先的设计思路进行的, 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与情感需求。提问问题的质量普遍不高, 展示性问题占了绝对多数, 不少提问“走过场”色彩浓, 一些低层次问题或假问题构成课堂的“虚假繁荣”现象。
6、对学生的思维缺乏关注, 不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当学生未能及时地响应教师的提问时, 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 在学生沉默但思维活跃的时候, 不少教师就迫不急待地提问别的学生或干脆自己作答, 这样做势必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如何通过教师提问的预设与调控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如何通过教师提问的预设去促进与引导师生互动的生成, 通过动态生成更出彩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值得我们去探究与思考。
1、明晰教学目标, 优化问题组合
教师只有精心备课, 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教师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手段, 而不是教学的目的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层次性, 根据认知的复杂性程度灵活地预设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
2、关注“生本”, 适当拓展预设
有些课依着教师事先的“精心设计”一步一步下来, 完全不顾学生的主体性与思维发展需求。问题提出要考虑学生共同参与基础上的个体思维发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创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启发学生的思维。
3、树立生成意识, 构建动态预设
课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有着许多我们难以预见的“变故”。教师提问的预设必须是细致而富有弹性的, 能为师生互动中的创生留有空间, 体现以合作、探究、创造为旨趣的过程性特点。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能根据学情对师生互动中的生成资源进行动态预设与巧妙导控。
教师应灵活运用言语与体态培育自身灵活多样的反馈系统,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更为有效的纠正或引导,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课堂有效提问, 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修辞策略确保学生语言输入的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 通常会对自己的话语作些调整。教师在组织提问时, 应选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表述指令与问题。适时地重复 (包括改变措辞的重复) 问题以帮助学生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教师不应以牺牲学生思考理解问题的机会来换取课堂教学的顺畅。
2、借助思索性问题增加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
传统课堂较多地强调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语言输入, 不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输出。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鼓励自我表达, 使学习者从教师那里得到积极的情感与认知反馈。
(1) 注重提问的思维含量
不少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的流畅, 设置的问题往往是需要用几个单词或词组就能回答的。过多的展示性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索性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活动, 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和输出的机会。
(2) 拓展答问方式, 提出利于学生思考的开放性问题
教师寻求问题答案的方式有: (1) 指定学生回答; (2) 学生集体回答; (3) 学生自愿回答; (4) 教师自己回答。然而在现实课堂中, 有的教师习惯于轮流式提问, 俗称“开火车”, 有的教师喜欢随机式提问, 还有的教师偏爱集体提问。教师应积极拓展灵活多变的答问方式, 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应激状态, 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结论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9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
良好互动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对开放、民主、轻松的氛围之内, 传统严肃、刻板的课堂环境以及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显然不利于互动的形成。 传统的政治课堂为了保证教学节奏和目标的实现, 常常十分重视预设, 而忽略生成, 任何的活动教师都希望把它控制在一定的框架或者程序之下, 这样一来, 就会大大挤压学生发挥的空间, 从而使得整个学习氛围都十分地封闭、刻板。 为此, 要想实现良好的互动, 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非常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开放和发挥,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想法, 对学生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和保护, 让课堂变成了一个学生探究发现的场所。 同时,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放低“ 姿态”, 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 让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 在这个和谐民主的氛围之下, 良好的互动就会不知不觉形成了。
二、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因, 在政治课堂上, 如果希望学生主动地参与互动, 教师就要努力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一旦学生感兴趣, 接下来的互动就会顺利成长的铺展开来。 由于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类学科, 很多时候的教学活动都要依靠教师的语言媒介进行讲解, 因此, 教师的用语技巧就成为了教学是否有趣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会照本宣读, 学生无论如何都很难产生兴趣。 如果教师在选择教学语言的时候能够多花些心思, 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语言表达形式, 例如, 比喻、夸张等, 瞬间就会让整堂课的气质发生转变。 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解“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并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知识点时,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字面意思给学生一一解释, 整个过程都会显得十分枯燥无聊, 并且由于这个知识点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很多学生往往难以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吃透。 为此, 我决定采用比喻的方式来解释, 将人的大脑比喻成一个加工厂, 在这个人脑加工厂中, 有厂房、设备, 有产品原材料, 其中原材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性认知, 而厂房、设备的作用就是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 然后生产出“ 理性认知”这一加工厂的产品。 通过这种比喻,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感性认知、 理性认知、 思维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 这种新鲜直观的比喻方式也让课堂学习活动显得有趣的多。 在教师生动的语言感染下, 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与教师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起来。
三、以问题情景激活思维
师生互动有效实现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互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越活跃, 互动越能出效果。 因此, 在政治课堂上, 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课堂上, 围绕着问题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情景, 通过情景来触发学生的灵感, 带动学生的思维, 这样一来, 互动就会在问题中有效展开。 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到“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时, 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生活场景: ( 1) 下雪以后, 菜市场里的很多蔬菜价格都涨了很多; ( 2) 前几年, 大蒜价格持续上涨, 导致很多菜农大面积种植大蒜, 结果现在大蒜的价格持续下降, 很多菜农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 3) 每当换季的时候, 商场里各种反季衣服都会出现很大的折扣; ( 4) 一入寒冬, 各种暖气产品在南方都供不应求, 销路很好, 而在北方, 人们对暖气产品却十分冷淡; ( 5) 2003 年的“ 非典”的爆发, 导致口罩、消毒水等产品一夜火爆, 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思考一下, 以上几个场景中包含了哪些影响价格的因素在其中? 以上这个教学案例中, 就是将问题放在了各种情景之下, 使得思考问题变成了对真实情景或者现象的探究和思考, 这样一来, 思考就会变得有趣的多。 在情景感染下, 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了积极的探究和思考, 从而顺利地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有效互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技巧的把握。 作为教师, 我们就是要做到这些协调工作, 并通过教学技巧的使用来推动互动的产生和互动质量的提升。 一旦有效的互动实现了, 接下来的一些素质教育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摘要:在课堂上, 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素质化程度, 以及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从如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为题, 简单进行了一些策略和方法的阐述。
关键词:政治课堂,师生互动,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笑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技巧[J].考试周刊, 2012年15期
[2]刘鑫.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年
[3]汤娟.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3年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10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此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灌输式教学, 师生之间保持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不同,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因此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有效互动十分必要。现代教育就需要发扬民主、平等的观念, 给与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发展个性的空间, 实现真正教育意义上的改革。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现状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 音乐课堂上传授式教学依旧存在的很普遍, 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存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某项教学要求。一般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 属于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交流, 这种交流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其音乐情感的培养功能弱化, 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在音乐课堂上对于师生互动问题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跟着老师进行音乐律动的活动, 音乐响起后很多学生开始嬉戏, 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沉默, 甚至有学生去干别的。这种没有任何秩序的课堂热闹不能称之为课堂互动;教师提问环节, 学生恰当的回答能都起到对其他同学较大的启发作用, 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铺垫, 但不恰当的错误的无价值的回答不仅起不到作用, 相反会浪费上课时间, 这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互动。此外, 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 多使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促进课堂互动。笔者认为再好的图片和视频, 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利用, 它也无法成为课堂良好的教学工具。
二、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2.1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 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他们大部分时间所接触的是家人和老师, 而教师一直是学生的“榜样”。音乐教学本身就包括对学生审美的教育, 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关键,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的基础。
首先, 教师需要塑造专业性、亲和力、严肃的形象。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音乐教学科研领域, 提升自身有修养,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教师。课堂上面对学生可以做到用最专业的知识传授, 并且与学生简历真诚、和谐的心理氛围, 用专业性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 以 此奠定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接下来的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音乐课在初中学生的心里属于轻松的课堂, 可以让高度紧张的大脑获得休息, 他们没有应试的负担, 因此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差。由于课堂上教师会给与学生一定的自我发言和交流的时间, 部分学生会浑水摸鱼, 嬉戏打闹, 这并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 这就需要教师在保持亲和力的同时保持传到授业解惑者的威严, 引导学生认真的对待互动环节。
其次, 教师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以语言的形式阐述音乐概念、音乐欣赏方法, 而音乐教师多采用的是音乐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的是, 音乐语言具有强烈的抽象性, 配合文字、符号、图像图形进行传递, 比文字语言更加简洁和专业。在讲述音乐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概念阐述清楚, 比如“什么是旋律、节拍、节奏、音区、音色、和声、调式等”, 在阐述过程中可利用类比、对比等方法进行, 在讲解“节奏、节拍的区别”这一问题时,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 对这两个概念首先进行展示, 并且用最形象化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告知学生节奏和节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节奏是“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节奏存在于节拍当中, 正常的节奏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然后通过播放某段音乐如教材中的《青藏高原》对平稳、舒展等不同节奏的变化和四四拍、四二拍和四三拍等节拍进行详细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要注意专业音乐语言与通俗语言解 析相结合, 让学生能够听得懂, 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博大精深。
2.2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课堂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堂的学习, 学生期望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 有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思维打开并且活跃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 他们希望有轻松的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且由于正处于性格形成过程中, 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 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就需要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宽容与正确引导相结合, 注意把握分寸。教师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当学生回家内容与教师的答案差距较大的时候, 教师需要委婉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 也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话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觉不代表学生无价值的回答就是良性的师生互动, 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尽量避免无价值回答的出现, 以节约课堂时间。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中, 教师向学生提问这首曲子最后一部分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大部分同学可以了解梁祝这一故事原型是凄凉而又美好的, 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基本围绕着凄美展开。而极少数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 没有听取教师对故事的介绍, 因此并不了解这一故事的结局, 在听到曲目中间节奏比较快的时候认定曲子最后一部分也应该是高兴的欢快的。这时候教师不能生硬的拒绝学生, 而应该委婉的向同学们点名“这名同学讲述的是其中节奏较快部分, 利用的是小提琴猛烈的切分, 这是故事发展比较激烈的阶段, 祝英台惶惶不可终日和她对封建婚姻的反抗部分。但不管怎么反抗最终, 他们的爱情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于是上演了一场坟前化蝶的凄美情节。因此, 曲子的最后是慢节奏、婉转、凄美的。”这样给学生一个委婉的回答, 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同时示意他认真听讲。如果大部分学生可充分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时候, 教师可简略的提示, 不重复展开论述, 以节约课堂时间。在宽容轻松与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向之间做一个有效的权衡, 提高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2.3增加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 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度。
互动环节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课堂提问。《论语》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朱熹也曾经指出学习最可贵之处就是有疑问, 小的疑问可以获得小进步, 越打越多的疑问可以获得大进步。这里所说的思索和疑问体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也可以是学生主动的提问。那么, 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 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从而思考音乐, 与教师探讨音乐。由于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课堂气氛呆板, 互动性不强。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试唱———学唱———练习———指点”课堂教学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音乐, 讲授常识后, 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和试唱, 教师给予指导, 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旦以学生为主体, 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习的责任感, 促进其思维活动, 使其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学生相对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红旗飘飘》等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式, 让学生可以多媒体试听几遍, 然后讲述节拍、节奏后, 让学生跟着伴奏试唱的形式, 揣摩其中的韵律试唱, 同学之间相互指导, 最后请学生自告奋勇起身试唱和向教师询问有疑问之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时间, 也能加强课堂互动的进行。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课堂总结分析, 对课堂上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记录, 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教学方式, 以此来提升教学互动水平。总而言之, 音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构建过程, 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学习, 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 反思自身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 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焕发课堂氛围, 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玥.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曾莉.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朱春晖.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数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改进,以打造出一个拥有轻松、民主、和谐教学气氛的小学数学课堂,以便可以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依旧很沉闷,小学生没办法在数学课堂上与数学教师进行良好沟通,所以我们创设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改变这种教学情况。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现在的数学教学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营造出一个有效轻松的数学课堂环境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综合素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导致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数学教师没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一直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没有办法与教师在课堂上交流,而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明确的讨论目标,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方向和模糊数学课堂的焦点。(3)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于单调,无法真正做到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
为了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动与沟通,数学教师首先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才会减轻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敬畏感,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可以与老师正常交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课堂,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引导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学生逐步掌握在数学课上的主导权,营造出一种平等、轻松的数学教学氛围,为加强小学生和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打下基础。
三、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合适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积极引入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与数学教师互动,借此让学生对教师在数学课上所教授的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其次,在情境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等科技设备,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进行感知,帮助他们融入数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切入,随着数学教师的引导自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逐步深入地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教学互动,并且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效果。
四、引入课堂小游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小游戏来活跃班级气氛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数学课堂中的小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我给学生上到苏教版课本中“求平均数”这节课时,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小游戏。我先和学生说在课上要举行一场拍皮球比赛,从学生中间选取了九位自愿参加的比赛选手进行拍皮球比赛,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有三个组员而另一组有六个组员。让他们同时拍皮球,一分钟内哪个组拍得总数多哪组就是获胜组,而在旁边观战的学生充当计数员,经过紧张的比赛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组员多的一组获得了最终胜利。可是有学生提出疑问说这样的规则不公平,两组人数不一样,这样的结果没有可比性。我正好借助这个学生的质疑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去寻找一个公平的评判规则,最后学生借助平均数的知识找出了一个公平的规则并且判断出哪个组获得了真正的胜利。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数学课堂上与数学教师互动,主动认真思考并且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达到了教育目标。
构建师生之间可以良性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身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出数学课堂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以帮助学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红英.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 篇12
一、师生共创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1) 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性教育指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认识规律进行学习、认识与实践, 以获得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方向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往往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的整体氛围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影响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张扬学生的个性, 包容学生的不足。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不是挥动“指挥棒”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是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流, 形成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乐意想、乐意说、乐意辩。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学生才会“动”起来, 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也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引导学生参与, 实现真正互动。师生互动是师生主体间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真正的互动是互动双方的相互承认和交往机会上的均等、平等。为此, 在设计和引导互动的时候, 应尽量避免形式上的互动、矫揉造作的互动、虚假的互动。在互动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 选择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 在内容上不求标新立异, 但追求实效和一定的深度。以竞赛、合作、思辨等不同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互动的气氛, 优化课堂学习的氛围, 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生生互动
(1) 坚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构建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关系中, 合作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合作学习既合作、又竞争, 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形成“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成员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相互质疑, 每个人都可抛开顾虑, 大胆发表个人意见。在交流与倾听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从而积累自信, 培养胆识, 增进兴趣, 积淀知识, 尤其是一些基础不理想的学生, 当他们感受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鼓励、宽容和友爱时, 他们便表现得非常积极, 进步也就显而易见了。
(2) 用“共同学习法”达成学习目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承担共同的学习任务, 然后将大任务切成若干块, 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担当其中一块的“专家”, 并与其他小组中担当相同任务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共同学习, 最后完成向本小组传授相应知识的任务。
(3) 开展群体的研究性学习。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感知的地理知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在地理课程中有许多侧重生活的地理常识, 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 满足生存需要。如何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出去, 就某一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 在自然与社会的场景中观察花草树木土石等地理事物, 感知经济、社会现象, 感受地理事物的美感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 亲身体验知识的真谛, 并在活动中更好地实现生生互动。
三、师生互动
(1) 整理“三题集”。学生手头有三个本子:“资料集”“问题集”“错题集”简称“三题集”, 这是反映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料。“资料即水平”,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各种地理信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整理, 形成较为科学的理论成果, 并将其收藏在个人“资料集”内。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教师、对课本的质疑, 或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则及时写进“问题集”, 并及时请教教师和其他同学。当问题集中时就拿出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的建议下, 还准备了“错题集”, 将平时作业、考试中自己做错的题、普遍易错的题和不会做的题记人“错题集”, 给自己一个前车之鉴, 提醒以后仔细审题。“三题集”中记录了很多资料、问题, 还记下了很多有价值的简单地图。“三题集”的整理, 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能让师生互动落到实处。
(2) 师生共同评价。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 评价手段多样化。而长期以来, 我们采用的是忽视学生评价的单向评价方式, 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效果, 而且还让学生失去了一个认识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为了实现互动, 在评价方面笔者坚持让学生共同评价、平等参与。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效果。通过自评让学生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 树立自信, 查找不足, 努力改进。小组学生集体评议, 可以弥补自评时的不足, 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 欣赏别人的优点,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评的有效补充, 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更全面, 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
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要注意结合, 在生生互动时, 教师也不能独自站在讲台上做旁观者, 而是应该及时走下讲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或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 甚至直接参与某小组的讨论活动。关注不同小组的互动交流, 对先结束的小组, 引导他们扩充思维训练;对活动偏离学习主题的小组, 及时纠正他们活动的方向, 防止浪费时间。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 课堂学习的指向性会越来越清晰,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促使互动的课堂师生关系有实效, 日臻完善。
【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推荐阅读:
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及师生互动07-02
历史教学师生如何互动08-21
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10-27
物理课堂观察师生互动10-02
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10-18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09-14
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08-05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论文05-24
浅谈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论文07-06
浅谈师生互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论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