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教学

2024-06-27

课堂互动教学(共12篇)

课堂互动教学 篇1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法, 可以在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在合作中开展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随时引导学生, 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 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如何取得高分, 学生在课堂中完全不能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与老师基本没有互动。所以,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践行新课改理念, 有必要把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地理课堂。

一、践行新课改理念, 倡导互动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地理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被用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高中地理学科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 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 更需要开展互动式学习。例如:在教学“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时, 就这样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进行互动探究, 多媒体课件播放城市环境污染的视频,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1) 城市中的污染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如何来保护与改善城市环境? (2) 收集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依据,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现象等等; (3) 得出结论并作阐释; (4) 评价探究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丰富的互动过程, 在合作探究中, 学生学的非常有趣味。在合作读图中, 让学生学有所能。在共同收集中, 让学生学有所获。在合作调查中, 让学生学中悟理。在合作探究中, 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 在生生之间, 既要倡导学习竞赛, 更要倡导合作互助, 从而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创设互动问题情境, 开展互动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讲解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 层层设疑, 环环相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使学生学会学习, 特别是学会思考, 学会提问, 学会交流。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时,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让学生先判断出各地冷热不均的情况下, 首先会引起什么方向上的气流流动?流向是怎样的?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后, 进一步提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发生怎样的变化?等压面形状将如何变化?分析到这儿学生自然能通过思考、讨论, 一方面画出热力环流图来, 其次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得出“高高低低”的等压面分布规律来。而这一学习过程的顺利完成, 其中问题的设计就很关键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 可引领着学生进行有效的空间思维和前景想象, 从而最终轻松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 可激发学生去思考、探讨问题, 所以, 教师要尽量在备课中就研究学情, 增强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营造互动氛围,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实践证明, 课堂交流的效果越好,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厚, 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因此,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最好场所。在课堂上, 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 教师需要进行分层教学。作为教师, 我们的作用就是努力营造一种积极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氛围, 在这个氛围中, 扮好我们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身份,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中全面发展。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就要采用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让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手段和素材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学“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一课时, 就选取了上海世博会一段视频作为教学素材, 视频中播放了大量的环境破坏导致危及人类生存的情境, 并在声情并貌的解说中, 让学生神情严肃, 有的女生甚至已经湿了眼睛。看完了这段视频, 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 你在我们身边还看到有哪些被人类制造出来的环境问题? (2) 人类应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同学们的情绪顿时被激发起来了, 纷纷发表见解和建议,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互动效果非常好。

四、拓展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 地理教师更应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并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并进行自我总结, 不断积累自己的所见所闻与素材等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互动的内容就会更加的丰富。例如:在教学“大气环境”时, 就在备课前用网络下载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或者复制500百帕气压图, 并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来进行教学。这样, 让大气环境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上让师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也让课堂教学的素材得到了拓展与补充。通过补充资料的不断拓展与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十分佩服老师, 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死啃书本。另外, 还可以开展操作实践活动, 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地理标本, 如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矿物标本, 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一起来探讨。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热情, 也让我们地理教学的实物标本得到了补充。

总之, 互动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根本, 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策划者, 教师在坚持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对具体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有明确目标、有科学根据的安排, 这样才能保证最佳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尚军.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时代报告 (下半月) , 2011 (10) .

[2]孙平利.师生互动创设情境[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0 (10) .

[3]衣淑华.构建和谐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1 (7) .

课堂互动教学 篇2

设计人:苗源

组室:政治组

时间:2003年9月 德育要点:

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遇到矛盾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目的要求:

通过对三则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矛盾应如何解决,理解同学之间应怎样相处,遵守校规和校纪。背景分析:

学生之间难免发生矛盾,矛盾发生使学生经常会采用打、骂、纠集同学、纠集校外人员、欺骗家长和学校等错误的方式,选择三例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后果的严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理论分析:

青少年处于易冲动的年龄段,有独立意识,但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易趋于偏激,这个问题学生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轻则违反校规,重则触犯法律。知识内容:

1、同学之间的问题要正确解决。

2、本班本校同学打架,要挺身而出。

3、要做有正义感、诚实的中学生,不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事。

4、纠集校外人员对只能造成更大的影响。

5、对家长和学校撒谎只会造成不良的结果。引用案例: 案例

1、事件经过:

这件事发生在五名同班同学,女生A、B、C、D和男生E之间。

某天下午,A放学后来到车站,遇到同班的B也在等车,B因对A有意见,以A白她一眼为由,用非常污秽的话骂A,A假装没听见并转过了头去。B挤上车后,又从车窗探出头骂A,A忍不住回了句:“你是不是有病”。听了这句话B从车上跑下,从背后拽住A的头发将A踹倒在地,尔后上去朝A的肩上、腿上狠踹,并打了A一耳光。

同班的女生C、D目睹全过程,男生E就站在A的旁边,眼看着本班的同学B殴打A而袖手旁观。路边店主上前劝阻而将A扶起……。

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当B得知打人的事被学校知道后,找C、D让她们做假证说:A曾找人揍过自己,当时C、D都亲眼看到了,并且B脸上有伤痕,希望借此减轻责任。三人串通一气欺骗学校、欺骗老师。当然谎言终是谎言,最终他们得到的是学校校规校纪的处理。B受记过处分,C、D受警告处分,E全校通报批评(备注:高三学生处分如不撤消,无法毕业)。案例2、2002年3月22日上午陈x听王x说13班孙x等四人要找人揍他,让陈x注意点。陈x听后有些担心,25日中午放学给同学杜x打电话,告诉了此事,要其来帮忙。到了下午四点陈x到校门口等杜x。杜x等人来后,此时孙x、李x放学来到校门口,陈x便叫孙x、李x二人过去把事情说清楚,孙x、李x二人有些害怕,也有些不服气,没有过去,就跑到公用电话亭,给网友段x打了电话,要其来帮忙,陈x叫的人方x追过去打了孙x一个耳光。

这期间,陈x跑到教室叫了高x说:“我叫的人要和他们打起来,咱们下去看看。” 陈x、高x追下来没看见方x等人,只看到孙x、李x,孙x、李x说:“你们先不要走,是谁揍了我?” 陈x、高x说:“不太清楚”。孙x找的5、6个人来后,听了孙x说了事情经过,怕在这地方吃亏,商定后,把陈x、高x二人硬拉到了出租车上,带到四方。在一个楼道内,李x、孙x、卢x、楚x四人一起殴打陈x、高x,此后又把陈x、高x拉到了湖岛,并对他们进行了威胁说:要把他们仍到海里,要把他们关在山上等等。晚6:00多才让陈x、高x二人回家。陈x、高x回家后没有向家长讲明事情的原委,家长到学校反映,经学校调查后,学校对李x、孙x、陈x给与留校察看处分,对卢x、楚x、给与记过处分。案例

3、事件经过:

2002年11月20日,2002级7班学生,于x与同班同学胡x因将铅笔盒碰掉在地而产生矛盾,于x与黄x讲了不满。

下午放学后,在太平路小学踢球时,黄x纠集几名学生,将胡x叫过去,胡x见情形不对,欲逃离时,被众人摔倒,造成颈椎错位,在医院牵引2个月,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伤人学生见后也非常后悔,最终赔偿治疗费3.5万余元,并受学校记过处分.教育过程:

教师: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有无数的同学,难免起矛盾。当矛盾发生在你身上时,应该如何处理?当你要好的同学与别人有矛盾时,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会处理吗? 出示案例

1、教师问:B、C、D、E四人得到了校规校纪的处理,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案例中,皆有错。B:骂人、打人、找人做假证。C、D:袖手旁观、帮助做假证。E:袖手旁观。

教师总结: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产生矛盾在所难免。要学会正确处理问题,采取偏激的手段只会激化矛盾。如果自己碰到同学之间打架,甚至被外校人员殴打,不应袖手旁观,应做一个有正义感、诚实的中学生,不做一个没有道德、不分是非、欺骗师长的中学生。

几名同学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他们一步步错下去,导致无可挽回的结果。既有损于学校的形象,又将处分带进档案,造成终生的遗憾。

教师问:在我们同学中,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有那些不正确的做法? 学生谈,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适时引入案例

2、案例3。教师问:两例案例中,违纪的学生分别错在哪里?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帮助分析。

纠集校外人员解决同学们之间的问题,只能造成更大、更严重的问题。隐瞒欺骗家长和学校,只能错上加错。打架一旦发生后果无法预料,后悔无用,集体伤人事件从重处理。教师问:三则案例的后果可不可以避免?几名同学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同学之间有意见,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可以开诚布公谈开,也可以宽容大度,退一步海阔天空。

目睹全过程,原本可以把打架的同学拉开,加以劝阻,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事情已经发生,应如实向学校及家长汇报,不应欺瞒,错上加错。教师问:如果你碰到了案例中的情况,你应该怎样做?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引导,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效果反馈:

案例发生在学生周围,具有代表性,课堂上多让学生参与,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起到教育作用。

课堂主渠道德育内容渗透与挖掘教学案

设计人:苗源

组室:政治组

时间:2003年9月 德育要点:

区别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与哥们义气,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目的要求:

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校规校纪和法律的自觉性,区别哥们义气和互相帮助是不同的,遇到问题采取打骂、攻击性行为,都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背景分析:

哥们义气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生常混为一谈,发生问题不会处理,常选择错误的方法,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教育,予以抑制,不仅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危害社会。理论分析:

打架伤人、纠集校外人员制造群殴事件等属于攻击性行为,在青少年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形成有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教师加以引导,晓之以理,帮助分析,正确分析,防止和矫正是完全有可能的。知识内容:

1、打架伤人、纠集校外人员制造群殴事件应付的责任。

2、同学之间应互相提醒、帮助,而不是讲哥们义气,哥们义气,打架斗殴,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3、遇到问题要学会自控,采取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不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引用案例: 案例

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2001)南少初字第19号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时期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庄x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千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被告人周x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千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被告人王x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事情的起因。

庄x、周x、王x系在校中学生,三人酒后,产生了想弄点钱花花的想法,于2001年2 月1日12时许,到本市燕儿岛路影视基地附近,见本市学生张×路经此处,对其威胁, 殴打,抢走张×的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二十余元,价值人民币八十余元的数字传呼机一台及招商银行卡等物品,后被告人庄x在逃离时被抓获。案例

2、一天放学,小A独自离校,路边站着三个陌生社会青年,其中一个小X叫住了他,喊着他的名字,说:“跟我们去那个院子里,有事问你。” 小A没有去,说:“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小X恶狠狠地说:“明天带100元钱给我,否则我找人揍死你!” 小A第二天没敢去上学,想躲过去……第三天,外班小B传话给小A:“小X说明天中午不给钱就揍死你!” A当晚告诉家长,家长要求马上向学校反映……第四天,A告诉班主任和学校教导处,学校与派出所联系。6名干警中午设伏,当A将100元钱交给X后,立即被抓获,并受到应有的处罚。在派出所的威慑及教育下,X再也不敢拦路抢钱了。小A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案例3、2000年3月5日下午形体课休息时,徐x、李x、刘x同学走道孙x面前,与孙x嬉闹,用手去挑孙x的下巴,进而徐x与孙x比腕力,孙x输后说:“有本事你下来”。徐说“下去就下去”,由于老师及时发现并阻止,没有闹下去。下课后孙和徐x一起下了楼,到门口孙x说“有本事跟我来”。孙x在前,安x和徐x在后,向电教室的后院空地走去,到后,孙x和徐x先后脱去上衣给安x。孙x捡起地上的一根桌子腿,两个人都向前凑,徐x推了一下孙x,孙x抡起手中的棍子打在徐x的头上,又一下打在徐x的胳膊上,徐x当场头破血流,此时安x见事情严重了,拉起徐向老师办公室跑,和班主任一起将徐x送到医院。最终,孙x赔偿医疗费1000余元,并受严重警告处分,徐x也受通报警告,安x受批评。

案例4、2001年11月14日中午,2000级7班马x、左x到朝成路饭馆二楼吃饭时,看到2001级11班 穆x和张x也在吃饭,左x说:张x和我弟弟有过矛盾,马x便把张x叫过去,言谈中双方都不服气,马x、左x二人吃完饭后便回校,在铁路局门口碰到许x说了此事,许x一听便说:“我找他们谈谈”,他们便来到了二楼饭店,许x一来就用手拿起凳子说:“高一的你很狂是吧。”此时 穆x也站起来,一手拿着凳子问:“什么事?” 许x说:“怎么不服是不是?有本事下去。” 穆x说:“好吃完饭再说。” 许x等人来到楼下等他们。穆x等人吃完饭下来后,许x说:“我们叫人了,你们也叫吧,看看谁硬。”穆x 随打电话叫人。一会儿,穆x的人打的过来问:是谁。张x说:是他们,许x说:“怎么啦,是我。” 穆x叫来的人随后冲上去,将许x一顿暴打直至昏迷,鼻梁骨骨折。最后,穆x、张x等人赔偿医药费几千元,并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两人因无心求学而先后退学。许x到通报警告。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是否曾经有过从别人身上抢点钱的想法或事实?你是否有过被别人要钱的经历?你是否会处理与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你是不是一个爱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所谓“英雄”?

出示案例1。

教师分析:三名中学生因为酒后的错误想法,触犯法律,构成犯罪,影响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受到法律的严惩。三人都非常后悔,但又有什么用呢?悔之晚矣。我们要借鉴,三思而后行,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去惹事,但事情主动找上门来,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呢?

教师:可见正确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勇于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要学会依法自护。小A的这种处理方法应值得肯定的。定的。但是,小A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陌生的小X要找到自己的头上。学生分角色表演。

小A踱来踱去,不得其解状: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学生,小X为什么找到我的头上?况且我也不认识他!对了,一定是小B,第二天就是他来传的话!我得去找他算帐!

小 B与小A相遇,言语不和,发生争执,小A一时冲动打伤了小B。

小B挨打不服,找到同班的小C,告诉他被打一事,小C是个爱称王称霸,哥们义气很重的角色。小C找到小A,要他赔礼赔钱,否则报复。

教师解说:小A因有错,不敢对家长、老师讲,便与表哥小Y讲了。

小Y在第二天中午,在校外截住小C,因言语不合,小Y与叫来的帮手一起殴打小C,此过程中小C摔倒,造成骨折、脑震荡。

小C报案,结案时,小Y赔偿医药费5000余元,小A因纠结校外人员,制造了群殴事件,受留校察看处分。

教师:本来完满解决的问题因为小A的猜疑和冲动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这个事情当中,小A、小B、小C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呢?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小A:猜疑、冲动、纠结校外人员制造群殴事件 小B:遇到问题不会正确解决

小C:哥们义气、爱称王称霸、不会自控 分析下列案例中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出示案例

3、案例4。

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分析讨论:

1、同学间互相帮助是在哪些方面?哥们义气,好勇斗狠,打架斗殴,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2、遇到有人滋事、威胁应如何处理?

3、同学嬉闹的危害。

4、如何学会自控。

5、打架伤人应负的责任。

6、同学如何互相提醒、帮助。

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同学们要明辨是非,遇到问题学会分析,通过合理途径解决,不要莽撞、哥们义气,要善于自控,培养健康心理,遵纪守法。

效果反馈:

选取典型事例,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引起学生的共鸣,探讨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课堂主渠道德育内容渗透与挖掘教学案

设计人:苗源

组室:政治组

时间:2003年9月

德育要点:

正确处理个人爱好与学业的关系,学会自控,理解家长、老师,服从校规、校纪。目的要求:

了解痴迷于个人爱好,放弃学业的严重后果。理解家长和学校的一片苦心,正确处理个人爱好与学业的关系,遵守校规和校纪。背景分析:

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爱好与学业的关系,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常见,原因主要有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厌学,目光短浅等。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借助于家长学校的帮助,并做一个有意志的人。

理论分析:

此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常见,有心理、生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必须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内容:

1、娱乐有度

2、学会自控

3、理解家长、老师,服从校纪。引用案例:

报关班学生耿x,专业好,人聪明,前途光明。但自从沉迷网络游戏后,经常放学后,整夜玩到很晚,到校后就睡大觉。班主任多次谈话,不能改正。

班主任家访,与家长沟通,研究教育转变的方案,耿x因已经痴迷网络游戏对老师、家长的教育非常逆反,期中考试前,与家长吵架,离家不归,期中考试都没参加。因旷课问题,受到学校留校察看处分。

耿x非常后悔,表示要痛改前非。但不久后又犯“网瘾”,最终退学。

教育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有没有个人爱好?你是否有过沉迷于个人爱好而影响学业的经历?当个人爱好与学业产生矛盾时,你会正确处理吗?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以思考和启示。出示案例

报关班学生耿x,专业好,人聪明,前途光明。但自从沉迷网络游戏后,经常放学后,整夜玩到很晚,到校后就睡大觉。班主任多次谈话,不能改正。

教师问:耿X该怎么办?请大家选择:

1、放弃网络游戏

2、继续沉迷于网络游戏 学生讨论,辩论。教师总结:

要正确处理好个人爱好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不能娱乐过度,放弃学业。

耿x是怎么做的?

班主任家访,与家长沟通,研究教育转变的方案,耿x因已经痴迷网络游戏对老师、家长的教育非常逆反,期中考试前,与家长吵架,离家不归,期中考试都没参加。因旷课问题,受到学校留校察看处分。

教师: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学生进行设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耿X不理解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苦心,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结果受到了校纪校规的处理。事情如果到此为止,能够接受教训,接受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回头专心于学习,还有机会。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耿x非常后悔,表示要痛改前非。但不久后又犯“网瘾”,最终退学。

教师问: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要学会自控,娱乐有度,做一个有意志的人,理解家长和老师,逆反心理要不得,遵守校规和校纪。效果反馈: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3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的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课堂教学就只能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可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创设语言情境的关键。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交流的前提,是师生互动得以实现的基础,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师生之间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教师既要成为他们良好的导师,又需要成为学生的信任的朋友,还要成为他们热心、耐心的听众,如何做到以上几点:

1.要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走进课堂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来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得到缓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2.多一份赞美、少一份责备,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喜欢被爱、被承认和赞美的心理。教师如果吝啬自己对学生的爱,就等于拉长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无法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更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微笑的闪光点进行赞美。

3.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理解、宽容学生主要是指不在课堂上批评、挖苦学生,尊重其隐私,不随意宣扬,尊重其选择,不横加干涉等。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过多地指责,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

二、引导学生学习,参与双向交往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本身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是参与了学生不一定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即被动参与。那么,如何让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1.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学习心理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时的情况和知识内容不断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诱导形式。比如,悬念法:在讲到名词复数时,我课前在包里装了几本本、几块橡皮、几把尺子。上课时我问学生:“Whats in the bag?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有的学生猜:a book;有的学生猜:an eraser;有的学生猜:a pen ; ……虽然他们的回答存在着错误,但是都能勇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人都想证实自己的猜测,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达到了高潮。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很顺利地推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即讲名次的复数,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任务。

2.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电教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事实证明,要掌握好和运用好英语,有必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来帮助生感知理解语言,掌握并应用语言,而电教媒体的运用这时候就成为创设语言情境必要的、有效的手段。如在讲the football match一课时,我们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对于足球的热爱,在讲课时,采用一边放视频,一边讲解的方法,屏幕上那激动人心的画面,加上我的讲解,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置身其中,学生们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课堂上学生情绪饱满,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气氛中,意犹未尽。趁此机会,我教育学生,要想为国争光,必须锻炼好身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可见,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三、因材施教,是学生获得差异性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认为:90%的学生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的差异,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机械零件,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把握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我们的学生获得各自需要的发展。

四、鼓励大胆创新,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教师要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比如,在教授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相互转换时,学生做题很容易出现错误,如“This is his pen .一句转换中,我们观察到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很快就做对了,我问他有什么窍门,他拿笔在划了一下,即出现了下面的句子:“This is his pen. This pen is his.”这就是窍门,我当即让他让他到黑板上,把做题的窍门告诉了大家,使那些不懂的学生茅塞顿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句型都是这样简单地划一下,也不可能把这种做法当做一种规律,但是他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赢得了教师的表彰,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我们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一个人如果时常体验到的是失败的痛苦,那么这个人就会丧失信心,放弃努力。而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是让学生获得自信的明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课堂45分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课堂互动教学 篇4

一、应该把自学引进课堂, 让学生自学求索

课堂上让学生自行阅读, 分析课文, 查找工具书, 翻阅参考资料, 写出批注, 记好学习笔记,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克服一知半解, 懒惰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习惯, 对培养学生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 在学习《太阳》一课时, 教师先让学生预习, 自主学习生字, 通过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生词, 然后进行自读、批注, 解决一些问题, 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都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等。这些内容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 是比较容易的, 尤其自学课文的这些问题, 只要潜心读文, 从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结果, 小组内达成一致后,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即可达到学习目标。至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进行理解。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这要比教师课堂上琐碎分析课文, 让学生抄写记忆答案效果好得多。

二、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要完成这一教学目的, 就必须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老师就是像是帮助小孩走路, 扶他一把要随时注意放, 能放手就放手。”学生自己“走路”, 就要学会走的方法。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重视学法指导,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呢?一是教给学生学习字词的方法。比如低年级识字, 教师不再让学生一遍遍跟读、抄写, 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圈出来, 通过借助拼音自己认读, 然后教师让学生反馈:“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发现这些生字都有哪些特点?”这一系列的指导就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激发了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二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正确运用词语是理解词的目的。了解词语的使用环境及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有助于学生恰当准确地使用。对于词语, 以前我都是自己查词典, 把意思抄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读一读, 再抄写到课文上。现在我让学生在文中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然后借助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大致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可以自己借助工具书来查找, 也有一些我给他们提供几种解释, 让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 选择其中正确的选项。通过采用这样的指导方法, 学生很快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借助工具书, 可以结合上下文, 还可以通过词语的互换等。例如《长城》中写道:“远看长城像一条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蜿蜒”本义指蛇类爬行的样子, 引申为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地延伸。怎样让学生理解呢?细读句子可明白, 蜿蜒是指长城的形态像一条长龙, 也就是说长城像龙一样弯弯曲曲地延伸。再比如《一夜的工作》写周总理“他不是普通地浏览,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从文中看出“浏览”与下文意思相反, 意为粗略地看。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对于一篇文章, 以前我都是分自然段逐段进行讲解分析, 学生只是听就可以了。这样虽然学生理解了课文, 但是是靠教师讲懂得的, 可以说是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 所以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后来我采用了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线索, 然后抓住重点段落,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悟, 体会出其中的内涵。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勾勾画画, 圈圈点点,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现在学生都很喜欢读书思考, 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 注重教学反馈

课堂互动教学 篇5

湖北枣阳熊集中学

杨进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等。课堂教学结构的这种空间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则首先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合理的课堂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英语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优化教学目标,我认为应抓住准确和适当两个方面。准确,是指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和考纲,新课标和考纲是“指挥棒”,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做,不能凭经验,凭感觉,随意违背。如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把和宾语从句有联系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一语法项目已删除,中考也已不做要求,如果教师在教过宾语从句后仍像处理老教材那样,把它作为重点,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操练,则显得毫无必要。适当,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手段合理,教学内容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就得到了保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考虑。其二,要根据教学材料的特点来考虑。初中新教材自始至终贯穿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实用性很强,学生对此的兴趣也较浓厚。但如果教师把情景对话当作语法篇目来教,死抠其中字、词、句的用法,就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教材的特点。对此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通过简笔画、投影片、自制道具、鼓励学生表演等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出说话者所处的情景,让学生处于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思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学生每次都反应热烈,发言积极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收效良好。其三,选择教法要灵活多样,实用有效。教无定法,每种教法既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用范围。有的教法,对于某些课型来说可以运用,而对另一种课型来说则可能无效;有的课可以运用一种方法,有的课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总之,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依赖于五P教学法。只有严格地执行五步教学法,才能更好的驾驭教材,才能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然,“严格执行”五步法并不意味着照搬教参,一字不改,教参只是一种参考,我们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某些步骤,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学过程的优化还要求我们学会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每课时的教学任务有很多,我们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至二个重点,以抓重点知识带动其他,忌贪多求难。如在教学阅读课(Standing room only)时,我的重点就是世界人口数字的变化,抓住了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一些词和词组的用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训练方式的优化

训练是课堂教学中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的训练包括口头和笔头两种,口头训练贯穿于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笔头训练则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另外精心设计。首先,要确定好训练内容,使之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其次,训练的量要适当,题目要精,针对性要强;难易要适度,兼顾好中差生,让每类学生都有可答对的题目,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上面提到的阅读课的训练我是这样安排的:

1.口头训练

①根据老师复述的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回答这类问题的对象为中下等学生,要容忍学生的错误,以鼓励为主。

②根据所列表格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对象以好生为主,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笔头训练

①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填空。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单词与词组的用法以及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含义。

②根据表格改写课文。这项的要求较高,通常我是把它作为家庭作业来布置给学生做的。

通过上面两类练习,使学生既理清了文意,又抓住了关键词和词组的用法;家庭作业更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时间安排的优化

课堂结构的优化,除了处理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之外,我认为还要注意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只有合理地分配45分钟,才能保证各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才能使一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课堂互动教学 篇6

一、认真备课

首先是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编写出教案。编写教案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安排复习内容,复习内容要有选择,复习题要有针对性。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既要做到准确明了又要做到精练,用最少的问题覆盖最多的知识,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最后是要有思考价值,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

3.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充分的考虑,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两套甚至几套应急的教学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

最后,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改进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而是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取舍或颠倒前后顺序,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我们的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

具体做法是:

1.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新知的教学、巩固练习。但是有些教学环节则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流畅。

2.练习应穿插于各环节之中进行,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

要把练习穿插于新授教学的过程之中,每教学一个新知就应当及时安排练习,当学生把这个知识练熟、练懂之后再学下一个知识,学生学到哪里就练到哪里,课结束了练习也随之结束。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新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途径的选择,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合作研究中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也就是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这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其次是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原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不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关操作过程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通过讨论、研究、操作等学习活动自行解决,这就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原创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坚定信念,把握新课标,领会新理念,用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课堂互动教学 篇7

一、加强师生互动, 提高互动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教学的核心, 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师生互动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也要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 转变了教师角色, 将教师从过去的教学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变单向的“培养”活动为双向的“自主创造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英语教师一定要当好导演, 同时也要充当“管理者”“咨询者”“顾问”以及“参与者”等角色, 要主动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促进者。教师要树立“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意识, 走进课堂, 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节,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是经常被采用的模式, 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自主活动既能巩固新的知识点, 又能对掌握不够的地方及时进行自纠, 也有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 在教学完7A Unit1的Reading之后,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用英语作简短的自我介绍或者互相介绍, 让台下的学生仔细听, 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 这样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 在分析“there be”句型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班级中的文具、桌椅、地图、门窗等一人说一句, 尽快表达。这样既利于学习, 又能巩固新词汇和句型, 还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 有助于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使英语学习更生动、活泼、有趣。

三、引导情境操练, 实现有效互动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授课, 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法练习、词汇记忆等上面, 导致语言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乏味。为此, 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创新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操练中使用所学的句型, 在情境中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情境互动中提升英语交际能力。例如, 在探讨“Shopping”这一单元内容时, 可以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The Shopping Centre”图, 借助一些图片、实物或者模型等把教室布置成微型的商店, 把各种商品贴上价签, 为学生学习知识创设出良好的交际环境, 让学生在设置的场境中选购商品、挑选颜色和尺码、问价钱交款等,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再如, 在分析“What is the time”句型时,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用硬纸盒做可拨动的表盘, 倡导生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 让他们学会用英语表达时间。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to”和“past”的用法,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简易钟表并标出“to”和“past”的使用范围, 这样, 学生也能够一目了然, 而且将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 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效率。

四、完善练习评定环节, 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 检测环节往往是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 英语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课堂教学中, 评价教学也是开展互动教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之一。此外, 在互动教学的最后阶段,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课内练习, 这对巩固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必要, 对检测教学效果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在练习题的设计上,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层次设计不同的习题, 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测试需求。再者, 在教学评价的方式上, 除了教师的评价外, 也可以根据需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评、互议、互批、互改等, 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此外, 在评价环节上,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创新。创新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 英语教师要及时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思维亮点, 多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 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创新都能得到有效启发, 让学生注重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乐观的学习思维, 为提高学生的整体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英语课堂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互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 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影响,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互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又能提高学生各的综合素质。所以, 开展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发展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互动教学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兰芳.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 (3) .

课堂互动教学 篇8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互动式教学的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 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定义大抵有些空泛, 但另一方面也规定了教师自由拓展的空间, 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在这里也必要探讨一下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初中政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为指导, 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目的, 侧重使用感性教育刺激学生的学科, 是初中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注重研究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化需要, 强调心理品质和情感素质的体验, 不要求系统性、全面性。它可以使学生对当前的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形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并为孩子提供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但需要注意的是, 初中政治已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对培养初中生的理论思维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枯燥。为了把枯燥减少到最低, 我们引入了互动式教学法, 以期能获得学生的认同。

互动式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也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列出经典的四种以供参考。

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整个教学课堂的线索, 应贯穿始终。“教”“学”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有时可以散发出多条支线,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但最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主题。这种方法容易立足于教材, 能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启发, 但也具有难以深入的缺点。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即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具有深度和难度的几个问题, 在课堂展示完教学内容后抛给学生, 使学生之间开展热烈的讨论。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课堂活跃度, 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其缺点是课堂秩序难掌握, 效率难检测, 学生讨论易流于课堂之外的东西。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此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 案例要经典, 内容翔实, 涵盖方面广, 具有代表性, 切忌重复。教师在课堂上可让学生根据案例感悟、总结, 并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随后完善。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以达到更生动的效果。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使课堂具体充实、直观明白, 容易获得初中生的心理认同, 使其印象深刻。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系统性学习难以贯彻、案例选择具有挑战性等。四是多辩式思维互动。就是根据教材中的某一观点设立正反双方, 各述其志, 各申其义, 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学生深刻思考, 拓宽知识境界, 甚至能够对课本上的观点进行升华。从另一方面讲, 可以使学生获得提高反应能力和口才、锻炼发散思维、拓展知识的宝贵机会。本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需要教师具有比学生高一层的理论思维, 以便随时总结发言。

互动式教育对于传统灌输式教育而言, 无疑具有革命性, 它能使得“教”“学”双方都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互动式教学的优点, 相信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 我们在互动式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之选择是重中之重

在互动式教育中, 问题可以说是承载课堂的基架。因此, 教师一定要谨慎设计问题。首先, 问题最好来自于当前热门的讨论, 不能太过脱离实际, 远离时代的发展, 这样学生才能有观点、有话讲。如果问题陈旧、生僻, 以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来说, 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其次, 教师必须吃透大纲, 理清重点, 使设计的问题不偏、不倚, 充分将教学重点概括, 以帮助学生掌握。如果弃重点而不顾, 反而照顾一些生僻的知识点,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精力的浪费。

2.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与互动式教学强调的平等化是相对应的。教师应极力酝酿平等、互通、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发言, 主动思考。教师应“奉行多边政策”,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 对于不主动的学生, 教师应适当照顾一下, 多向他们提问, 增强他们的活跃度。

课堂互动教学 篇9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教学目标优化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教学的纲,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明确在知识技能方面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切不可随意把知识拓宽和加深,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重难点不分,给学习新知识造成一定的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知识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例如在序言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演示实验把好关,教会学生观察现象的方法,并记住像镁带燃烧的现象、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不能含糊不清;重点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照应、有张有弛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规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等,将会造成学生坏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诸如对知识不求甚解、答题不严密等。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必须一改过去死板教条的讲解,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教学方法优化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而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是看看热闹,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为后面学习物理化学变化打下基础。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上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四、实验教学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新课标下实施“情境探究教学”的体会与总结

周小冬

(乐清市白象中学,浙江温州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笔者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希望能对目前全面实施的课堂探究教学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笔者在今后教学工作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探究教学学习情境创设情境

新《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发展。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一、如何处理好教师在情境探究教学中的作用

1. 情境探究教学,可以描绘成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进行情境探究教学就一定要把教给学生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放在比教给学生形式化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种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关系如下: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

创设情境→分析情境,设计方案,归纳结果←迁移创新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情境探究教学并不能只是着眼于教师的活动,而应该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活动必然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和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形成和发展。

2. 要明确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引导要做到“深浅”适宜,“深”会包办代替,降低学生创新思维的价值;“浅”则学生茫然不知所向。正可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另外,教师还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心态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得出探究的结果;在学生难以自己进行的环节,教师应根据探究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境给学生搭台阶、帮助学生跨沟坎。当然,教师的帮助程度越大,就意味着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越小。教师根据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固然问题的质量高,能把握探究的重点,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或确定探究问题,可以使学生在提出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将是永恒的。但选择哪些学习情境要让学生自己确定,提出问题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如何把握好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佳时机

创设教学情境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通常,问题情境的创设大都在教学的导入、过渡阶段,也可以在教学的结束阶段。一堂课的开始可以通过实验、知识的逻辑顺序导入,联系生活与生产现象提出问题情境;一堂课结束后,可以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形成悬念式问题情境。有些教师认为,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比让他们“不满足地”离开课堂要好一些。事实上这恰恰破坏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对此作了证实,他让两组被试做作业,让其中一组做完,而让另一组中途停止。过相同时间后,检查其记忆,发现做完的这组被试记得少,而没做完的那组被试记得多。因此,一个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结束阶段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离开课堂。学完一个单元,也应带着一些问题进入以后的学习单元,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得以长期保持。

三、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呈现方式

1.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情境呈现形式。

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采用实验情境较好,而化学基础概念和理论采用问题情境或化学史引入较好等。

2.实际教学中情境的设置大都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

一般说来,采用“问题情境”呈现的教学设计一般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般的判断式问题,也不是课本知识可直接“按号入座式的问题”,而是既有一定思考性、综合性,又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边看书,边思考,并进行合理的猜测或假设。这期间可结合问题做桌上条件允许的实验(这种情境可在实验室中进行上课)来验证自己的推理,或观察教师在演示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事实后进行分析思考。

第三步:师生互动,针对所提问题师生、生生之间展开讨论,不断补充和完善。

3.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

课堂互动教学 篇10

首先, 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在设计时, 教师要充分了解上课对象。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正确处理教学系统中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我们应该明确, 学习经验的累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活动, 并非教师灌输的结果, 要坚持“以学定教”, 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定位教学的目标设计, 使教学建立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在此水平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教学设计的前提是“研究学生”, 在设计教案时头脑中应始终有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智力水平和对生活的认知水平, 因材施教。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 头脑中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影像。哪句话可以问哪个学生, 他会如何回答, 会有如何的反应, 我都能基本估计到。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有的放矢的, 也即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爱好、平时的行为进行个性化设计。

如对于六七年级学生而言, 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组织形式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应多穿插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诗歌、游戏、竞赛、调查、对话、表演等教学手段, 寓教于乐、寓学于嬉, 让课堂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而对于八九年级学生来说, 游戏、竞赛等会显得有些幼稚, 模仿、辩论等教学手段则更适合于他们。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水平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和不同层次、难度、水平的教学内容, 设计教案时不能只停留在上述手段上, 因为它们并不是外语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所以,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达成度, 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巧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自己的生活世界。

其次, 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师要不断追求课堂组织的艺术。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 也不是说就可以把所有符合目标的活动一个个开展下去, 我觉得上一节课不能像切一块肉那样, 切下一块扔一块, 最后手上一点也没有;而是应该有一条线牵着, 将每个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 表面是断了, 筋还连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这个线, 用巧妙的课堂用语或环节与环节之间微妙的关联来联系。这样一步步走来,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水到渠成, 达到高潮。

顺带谈一下我对高潮的意见。一步戏要有一些高潮, 一节课也是一样, 要有高有低, 有起有伏, 因为张弛有道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高潮的处理要与主题一致, 是前面的合理发展, 而不能牵强。教学内容应是从课堂、书本走向生活。如果用金字塔来形容的话, 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应是金字塔的最高级, 处于最顶端。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的头脑里也有根线, 我总尽力将新学的内容和以前有关联的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 在教现在完成时的时候, 我不会就这个新的知识点而教, 而是从以前学过的一般现在时过渡到过去时再引出现在完成时。我尽力使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相关的旧知识。这样, 学生就不需要在课后花很多时间去记去背了。

最后一点是“我用教材”。教师不应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而应将教材为我所用。一本书的编写有它自己的体系、自己的顺序。然而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我在处理教材时就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编排, 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合理增减内容。比如, 牛津教材初中六七年级的内容中有很多小学生的内容, 我的学生觉得太简单了, 很幼稚, 于是我就删减了一些内容, 而增加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内容。例如我的公开课《Complaints》的出处只是一段在超市的对话, 而我考虑到现在的媒体有很多是讲到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学生应该有保护意识, 应该学会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就增加了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投诉内容。这样处理后的教学内容,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气氛也自然活跃起来。

课堂互动教学 篇11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育理解和教育观念,实践教师教学预设的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主阵地,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计划指导下发生的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的交互、发展过程。

学科教学实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课堂教学目的明确,能较好把握教材要求,理论和解题指导精当,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于学生实际;二是学生方面,课堂学习积极性高,能实现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达成,教学绩效优良。优化教学过程预见教学实效性,由教学实效性反馈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反馈评价获得体现课堂教学是否取得了实效。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学过程本身的优化无疑对效率的提高起着最直接的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是指可以使师生耗费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优质效果。显然,优化教学过程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它是在对教学规律与原则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个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有两个基本标准;其一是效果与质量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其二是时间标准,即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据此,我们确定当前优化的教学过程标准是:教学效果佳,时间耗费少,精力耗费少,过重精神负担少,经费花费少。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教学设计。

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强化目标意识

我们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制定目标时不是太大就是不切实际。许多课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质上是虚假的“繁荣”。探究其原因,虽然主客观因素都有,但最根本的莫过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意识不强。由此可见,教师自己必须做到避免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随意。如果一节课只是为了教而教的话,不管这个教师有再好的素质、再好的表演才能,这节课都是失败的或是无法完成教学目的,那就更谈不上课堂的有效性了。因此,我们要做好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设计教学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是配角,应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提问,质疑,评论做出相应的改变,调整策略。

三、为不同的学习设计不同的教学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就要有不同的设计,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本身教学特点、教学的具体阶段及目标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但是也不排除机械的记忆,比如乘法口诀,公式定律等。

四、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课堂设计前,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认真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的生活资料“为我所用”,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力争做到:学“生活”、用 “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

五、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有弹性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的不同,给教师的课堂设计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变数使教师不可能把师生的一言一行都设计好。所以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只能是粗线条的、框架式的,具体的教学生成应该在课堂上视学生的反应和进展而定,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弹性的空間,要尽量做到:

(一)情节不能太多

一节课中要尽可能使情节简洁,集中,便于学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问题做深入有效地学习,以免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和教师的顾此失彼。

(二)环节不能太细

太细了,就有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不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效果,这跟传统教学的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区别。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由此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的是如此之重要。

(三)问题不能太小

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尽量减少。试想,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学生,吃起来哪还有滋味呀。要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这里就要求我们要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多一点事先的准备就多一些成功的把握。

六、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学设计应包括课前设计,课堂修改,课后反思三部分。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巡视,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二次设计。调整后的教学,是学生的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遏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者”的教学理念。课后反思应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最后工作,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积极适当的评价,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互动教学 篇12

一、重视情景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只有激发兴趣, 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力.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使之能长久下去.

如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教学, 我先提问:同学们, 你们喜欢足球运动吗?此话题一经提出, 全班同学都非常兴奋, 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我接着说:学校体育组本学期要安排初三年级的8个班进行班际男子足球循环赛 (每两个队之间, 都要进行一场比赛) , 要求我们班的同学帮助计算需要安排多少场比赛, 并做好比赛的安排, 同学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学生思考后, 列出了8个班级足球循环赛所需安排比赛的场数:8 (8-1) ÷2=28 (场) .

进一步, 我又提出:如果我们年级不是8个班, 而是x个班, 那比赛所需安排的场数又是多少呢?请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有了开头8个班所需比赛的场数, 绝大多数同学很容易得到x个班级所需比赛的场数为x (x-1) ÷2 (场) .

接下来提出, 如果某次足球循环赛共进行比赛90场, 共有几个队参加呢?

有了上面的阶梯, 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地假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x-1) ÷2=90.

这样的课堂教学,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的实际意义,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二、营造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做一做, 从中探索发现规律, 并与同伴交流, 达到学习经验交流共享, 并培养合作的意识, 在交流中, 提高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如《字母能表示什么》一课, 通过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游戏来创设情景, 让学生按要求以组为单位搭正方形, 并找出一个、两个、三个正方形时, 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 然后探讨搭出n个正方形时, 需用火柴多少根?此问题提出后, 学生搭的搭、议的议, 合作交流的情绪高涨, 纷纷展示自己各自的研究成果: (1) 4+3 (n-1) ; (2) 1+3n; (3) 4n- (n-1) ; (4) 2n+ (n+1) .

这种开放的课堂, 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发展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倡导的目标, 它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上不能搞“一刀切”,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因材施教, 积极创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条件与情境, 使集体教学、小组交流、个别辅导有机结合,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例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因式分解教学中, 我设计了六个台阶:

1.复习: (1) (x+2) 2=x2+ ( ) x+ ( ) ;

(x-2) 2=x2+ ( ) x+ ( ) .

(2) (a+b) 2=a2+ ( ) ab+b2;

(a-b) 2=a2+ ( ) ab+b2.

2.观察: (1) 中等式右边一次项的符号与左边式子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 中的等式右边ab项的符号与左边式子的符号又有什么关系?从右边变形到左边的过程叫什么?右边的式子叫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3. (1) 填空:x2+4x+4= (x□2) 2;x2-4x+4= (x□2) 2;a2+2ab+b2= (ab) 2;a2-2ab+b2= (ab) 2.

(2) 分解因式:x2+10xy+25y2;y2-y+1/4.

(3) 填空:将4x2y2-4xy+1分解因式, 可把xy看作一个字母m, 则原式可化为 ( ) , 把它先进行因式分解后得 ( ) , 再把m=xy代入可得 ( ) , 这样原多项式就可分解为 ( ) .

(4) 将 (x+y) 2-8 (x+y) +16分解因式.

(5) 分解因式x3-4x2y+4xy2.

(6) 若4y2+my+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则m=______.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成功的诸多条件中, 最重要的一条是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意识来源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发现法、探究法和自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 为学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讲完例题“已知, AD、A′D′, 分别是, 的高, 求证:AD=A′D′”.之后, 可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1) 你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AD=A′D′, 吗? (2) 若AD、A′D′是的中线或角平分线呢?仍有AD=A′D′的关系吗?试证明. (3) 由 (1) 、 (2) 两问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用语言叙述并证明.

五、诱导联想, 举一反三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习数学同样需要想象, 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通过联想, 把所学知识都联系起来, 对知识进行优化整合, 形成能力,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不断探究的问题.

在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问题:中, 有三条直线都与边BC平行, 与AB、AC或AB、AC的延长线相交, 这样在图中共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在讲完这个问题后, 把这个问题进行引申, 诱导学生联想:

(1) 如果与边BC平行的不是三条直线而是10条直线呢?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n条直线呢?又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 (2) 还记得我们在什么地方接触过类似的问题呢? (提示学生:将n条直线两两相交, 最多有几个交点;参加会议的n个人两两握手, 共握手多少次;n个球队进行循环比赛, 需进行多少场比赛;凸n边形总共有多少条对角线等这些问题联系起来.)

通过诱导联想, 让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并进行有效的整合, 做到举一反三, 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矿化地质特征下一篇:手足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