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理论(精选12篇)
“课堂互动”理论 篇1
课堂互动是教员和学员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展开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建立动态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是现代“以学员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最佳体现。让学员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课堂互动, 有效地激发并保持学员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 建立教学互动生态场, 做足实训功夫, 提高教学质量才成为可能。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 而课堂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摆明道理循循善诱
基础理论课一般都比较枯燥, 难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围绕学习兴趣低这个瓶颈问题, 在课堂上开展如下互动,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充分了解学员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结构,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员学习的兴趣。首要的就是通过课堂直接的向学员说明, 基础理论并不是无用的鸡肋, 而是今后事业的最坚实基础。循循善诱, 逐渐引导学员的学习兴趣。需要是激发兴趣的原动力, 是兴趣发生的物质前提, 为兴趣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基础理论教学的现状之一就是学员缺乏学习的动机, 教员如能从学员现在在校学习、将来工作生活切实需要基础理论的角度, 循循善诱, 激起学员学习的欲望, 开展相应的互动, 可以诱导学员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 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通过行为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 会产生一种自身的推动力, 即自动力。有了自动力, 个体的行为就会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 直至达到一种“我一定要做好”的理想境界。基础理论教学引进激励理论, 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 在互动中“激趣”, 激发学员学习基础理论的兴趣。 (一) 比赛互动“激趣”课堂引进比赛机制, 通过小组或个人竞赛, 有效开展师生、生生、生组互动, 激发作为团队一员的个体参与小组活动的主动性, 激活个体潜在的团队意识, 从而在比赛互动中激发群体学习基础理论的兴趣。在小组成立之初, 便可引进比赛机制, 一方面提供平台, 稳定小组长在团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激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 为整学期的互动打下基础。 (二) 创设情境互动“激趣”。通过课堂创设情境互动, 即把某个理论涉及的战争等场景搬到教室来, 模拟战争或生活环境, 让学员扮演一定的角色, 自己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如在学习后勤理论的时候, 在课堂设置后勤保障场面, 充分锻炼学员的运筹能力, 更主要是让学员明确了后勤保障要把握针对性的一些理论。最后, 教员的点评既要对学员组织保障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矫正, 更要对其中表现比较好的“角色”进行正面表扬, 并当作是平时表现记录在案, 让学员在课堂互动中体验被激励而增强对课程的喜爱。
三、“现学现卖”加强课堂提问效益
对于基础理论课来说, 学员在课前预习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不管教员如何强调, 学员都可能在课堂上还是茫茫, 一无所知。这时候课堂提问, 经常是学员根本摸不着头脑。所以, 为了加强课堂还要使用“现学现卖这个方法”, 具体的方式可以先用教员讲解概念的方法, 然后直接提问, 当然问题除了让学员复述概念之外, 主要是让学员说说对概念的理解。或者是用一些与概念相关的材料, 比如图例、事例、视频等, 在组织学员观看以后, 提问与本堂课概念相关的问题, 为了提高效益, 可以把相关部分反复让学员观看, 加深理解。
四、利用展示环节强化学习效果
在展示环节中, 教员可以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展示汇报内容、展示作品。这就要求各小组的总结材料能够高度概括所汇报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清晰的陈述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 要做好分工、相互配合, 明确各自的责任, 使不同能力的学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并在团队中担当角色。展示完成后, 再由其他小组学员和教员分别进行评估, 意见的反馈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学员印象。学员的参与是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互动的关键就是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通过教员与学员的双向交流, 那些被埋没和压抑的学员潜能尽可得到有效地释放。一堂好的互动课程应能让学员在课下认真阅读相关资料, 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的主题讨论和学习需要;反过来, 教员要做好互动必须精心备课, 从问题的提出到课后归纳都要认真设计, 这样, 才能保证师生双方教学相长。
五、课堂互动教学的互动策略
教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学员听懂、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员学会分析和研究, 这就需要一个互动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 让学员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分析、研究的过程, 体会分析、研究的学习习惯, 作为教员, 应该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致力于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上, 主要就是强调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研究并运用一些课堂教学互动策略。而这种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应满足以下五条基本特性: (1) 互动目标的多维胜; (2) 互动对象的多样性; (3) 互动过程的动态性; (4) 互动对象的平等性; (5) 互动过程的有效性。有了基本特性, 就推出了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模式: (1) 根据互动主体的对象来划分: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学员与授课教员之外的交流对象之间的互动; (2) 根据互动为一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相容性, 可将其分为:合作性互动;竞争性互动;竞争—合作性互动。无论哪一种, 我们始终倡导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互动”理论 篇2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策略
师生课堂互动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二语习得的`大量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试图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角度,从提问策略、应答策略、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描述性的研究课堂互动策略,以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作 者:史李梅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中加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刊 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年,卷(期):“”(10)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互动策略
“课堂互动”理论 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输入和输出理论;运用
有效性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点研讨的部分。开展高中英语互动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性教学。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互动课堂中“合作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在我国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推行新型的教育模式。教师需采用新课标教学法,并尝试使用《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等优秀教材,重视英语教学中课堂讨论时输入输出理论的运用,打造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式”教学关系,构建有效的高中英语互动课堂,保证我国高中阶段新课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高中英语互动课堂输入输出式教学方法推进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填鸭式”高中英语教学的革新工作显得尤为必要。美国的语言教育学家Stephendark Krashen在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兴趣教学法”。美国的英语教学专家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发挥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方法,通过分层教学难度的推进,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科中“词汇”和“语法”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这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层次掌握非常关键。让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了解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重点和考试难点,对整个英语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高中课堂教学中输入输出理论的运用展开探讨,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提升高中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一、输入输出理论内涵和英语课堂教学启示
(一)推广“交互假设”式教学方法
在“输入输出”活动中,推广“交互假设”式(interaction hypothesis)教学方法有利于高中英语课本教学活动的持续推进。在交互式教学方法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大量的绘图和阅读理解板块的插图,通过生动形象的文段表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十字路”式教学指导法,培养学生读图和解图能力。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小明要从火车站到市中心医院,先向正北前行100米,再穿过马路,向西边直行1公里,到达医院”这一任务中,小明要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十字路,所以十字路是重要标识,通过向学生输入“十字路(cross the straight road)”这个标识,学生对图的理解将会更加清楚,可以更轻松地完成任务。另外,当教师把注意力放在例句和习题时,还可以借助地图对课本中的绘图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高中英语中分层教学方法在研究性学习领域中的有序推进。
(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不仅仅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输入者”和“知识储存器”,更是英语知识“输出者”。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输出者,提高高中英语中分层教学方法在研究性学习领域中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也变成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部分。在采用上例“十字路”式教学指导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路线的讨论,学生自然变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他们会对照地图,积极思考:小明如果想要去医院,一定要cross the straight road,才能够到达目的地,但他会有多条路可以走。在课堂中开展互动讨论可以使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输入输出,提高学习效果。
(三)注重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推行高中英语互动课堂和研究性学习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时,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看得懂,而且能够听得懂、讲得出。高中教师在推行英语教学活动时,不应该单纯地将学生的分数与能力挂钩,在进行教学考核的时候,不应该只专注学生冷冰冰的试卷答案,而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英语教学中互动课堂教学方法在研究性学习领域中的效果,切实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答题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范围,给高中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带来新的突破和提高,不断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把英语学习从单纯的死记硬背转向“乐学”和“好学”。
二、重视课堂教学中输入输出的有效运用
(一)处理好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输入问题
语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根据语言类教学课堂输出理论来看,受教育者的第一语言学习水平是“1”,学生后期过程中的第二语言学习是“i”,如果学生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优势,那么“i”的数值也会相应加大,英语教学过程中的“i+1”比值总量将会不断增大,学习的效果也将会更好。因此,在整个高中阶段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要处理好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输入假设问题。学习者要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就因该将“1+i”“i”和“1”三者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处理好,找到英语学习中的平衡。加强学生对于语言文化中语法的运用、词汇多种释义的理解,指导学生将“Vocabulary”更加精准地运用到“Grammar”中去,这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语言的输出和元语言功能的挖掘
为了适当提升高三课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教师应该从挖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入手,将“输入输出”理论巧妙地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去,通过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和元语言功能的挖掘(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对未知知识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在高三期间冲击高考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高中英语中“speak”部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所占据的总比值较大,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推广新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时,一定要重视学生“speak”部分的培养工作。教师展开新时期的“教”与“学”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成绩大有裨益。教师可以根据分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将高中英语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关键性部分单独展开探讨,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开展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设计方案,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取得的各种成绩内化其所掌握的语言学方面的知识。
三、在互动课堂中推行兴趣教学法
在高中英语互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英语知识点高效输入为基础,推行兴趣教学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把学习英语作为自己的一种兴趣,并且从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进取中提高。兴趣教学法的观点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看成是一种文化输入的结果。这就是语言输入理解活动中的“i+1”概念。通过文化背景差异分析法“understand”,促进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另外,语言学习的相通性决定了第二语言应用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需要结合第一语言的学习经验来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和看法,掌握学生对高中英语冲刺学习中的教学期待,从而合理调整英语学科方面的教学安排。
总之,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注重高中学生的“listening skill”和“writing skill”部分,将英语教学中的“speak”部分与互动式学习割裂开来。如果教师在英语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将一切教学活动以高考分数来做最终导向,那么高中英语教学将会陷入片面强调书面作业和英语考试对学生有重大影响的教学误区,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美国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Krashen经过研究后指出,高中教师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高中英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内化学生掌握的语言学知识,增强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输入式”和“输出式”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可以最终实现学生对英语学科基础性语法、词组和单词的掌握程度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彩东.沟通渗透,学以致用——论高中英语教学的语言输入输出情况[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2).
[2]王素敏.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与英语口语教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马晓华.听写式语言输入输出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易新奇,李万红.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听说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
[5]陈雪燕.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与高中英语读说写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7).
“课堂互动”理论 篇4
在2004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的互动,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与他人进行各方面的交流, 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然而,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了课堂互动的开展。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课堂互动的开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是教与学的中心,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是其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过度依赖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动机不强, 因而不愿参与课堂互动。
第二, 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存在心理障碍。教师在互动过程中重视的是学生的语言内容而不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当学生误用单词或语法时, 他们总指出语言差错, 甚至责骂学生。学生害怕被老师责备或其他同学嘲笑, 从而阻碍了他们参与课堂互动交流。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互动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前提下, 教师组织、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的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不能忽视学生对学习的能动作用。它一方面要求提供符合学习需求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提供帮助与引导。它是激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自觉性, 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学习理论。因此, 它对我国的课堂教学, 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如何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互动
首先,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应始终把学生当作语言实践的主体, 教师起着组织、启发、评判和归纳的作用。许多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练得少, 对能力的培养没落实到实处, 把外语学习看成是一种知识获取, 而不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事实证明, 这样的课堂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言场所和机会, 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当中, 尽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信息和沟通上, 而不是使用的语言形式上。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流的顺利进行, 教师都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其次, 利用多媒体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 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形象、规范的特点。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实物、挂图、投影机、录音或录像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活课堂, 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 创造协作会话学习环境,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 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源, 特别是基于任务和解决问题型的情景, 适合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的学习环境” (Wilson, 19965) 。协作、会话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因素, 它们对英语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 教师要尽量创造环境, 使学生有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比如分组讨论, 选代表发言。小组讨论过后, 集思广益, 组员轮流代表小组上讲台发言, 老师这时应充当聆听者的角色。当然, 补充与纠正也是相当必要的。这种方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改善过去“满堂灌”的情况, 而且学生也能在讨论中、发言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应在尽可能的条件下, 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如:
1. 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就老师设定的主题, 利用课堂开始的热身时间学生上讲台发言, 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在其发言当中或之后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有利于形成课堂中互动的氛围, 使学生尽快进入愉快的英语学习中,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英语。
2. 组织学生就课文或材料中的论题进行辩论, 这样既能
训练学生的应变思维, 又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在不断的练习当中学生更能直观地认识到自己学习英语有哪些不足。面子很重要, 学生不能忍受长期地在辩论中哑口无言, 他们能做的就只有积极面对缺陷, 继而提高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3. 要启发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交流中有话可说, 从而提高互动的积极性。
四、结语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言技能的掌握, 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而在我国, 通过自然的日常交流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少, 于是课堂互动便成了学生用英语交流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学所强调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指导, 课堂学习着重情境的构建和学习者间的协作, 课内外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学习, 是实现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积极有效方式。这些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而且改善了学生与人协作的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 达到了互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4) :25-27.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篇5
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并运用好这一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回看走过的路,可以明确地说:没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不可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同志严肃指出:“‘两个凡是’不行”“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改革开放由此启航。我国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说有必然性,是“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说有偶然性,是指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形式上突破,并不是事先设计的。此后,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也是事先没有想到的。农村改革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样是那些土地,同样是那些农民,同样种的是庄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到5年时间就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改革把8亿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总结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适时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一直是通过总结经验、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断推进和深化的。我国5个经济特区就是在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后的那个时期先后建立的。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重大理论创新。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这是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澄清和回答了当时思想理论上很多大是大非问题,也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征途上披荆斩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实践证明,正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使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开放,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条宝贵经验。
鲜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之初必须强调解放思想,改革改到今天越来越难,应该求稳,不必那么强调解放思想。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改革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
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这个总目标,就明确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效果。其次,强调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能因为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难改的,就产生畏难情绪,停滞不前。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改革认识完全一致,但要追求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要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进行改革决策。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只有注重协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次,更加重视顶层设计的作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个顶层设计机构,并在党的十九大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继续强调并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已进入新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年我们决定创办经济特区就是把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仍然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出台的支持有关省市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决定中,仍然提倡要用好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的规律办事,并且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提炼新的规律。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需要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这与摸着石头过河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良性互动的典范。
中国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改革是所有国家在发展中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改革,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改革;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改革,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这一宝贵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是在改革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对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独创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过深刻论述。恩格斯有句名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没有遇到过社会主义囯家改革所面临的大量复杂矛盾和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去世了,尽管他生前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政策举措如新经济政策,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和实践。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改革开放,是异常艰巨的事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方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现代化是世界潮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近2之久,还由于制度和价值观的原因,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其现代化模式是最成功的,世界各国现代化都应效法“西方模式”。然而,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如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结果陷入社会**,人民流离失所。历史、现实和理论都告诉人们,现代化决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一种模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照搬别人的道路不会有好结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成功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一宝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改革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思想宣传范文】二
中央纪委恢复重建40年来,共召开了64次中央纪委全会,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40年的恢弘 篇章。回首砥砺奋进的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护航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自觉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措施新办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就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立场、目标任务、治理结构和战略布局等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正风肃纪、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等各方面工作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观点。这是新时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
形成了科学的领导体制。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优势。1982年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11月,《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颁布实施,规定“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十九大党章总纲规定“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从“领导责任”到“主体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责无旁贷地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确定每个历史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从形势和任务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确立目标、突出重点,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受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强调,纪律检查工作“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1980年11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抓作风建设是当时纪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四大提出坚持“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纪律检查工作提出重点抓“三项工作格局”,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十五大以后,党中央逐步加大治本和预防工作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明确了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新的形势,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治理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机构设置几经变化,反腐败工作力量不断增强。1979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设立经济检察厅,开展对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的打击。1987年7月监察部重建。针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对象上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以及职责不清、办事重复、相互脱节、不够协调等问题,1993年2月党中央作出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重大决定,极大地增强了监督合力。但是我国反腐败机构众多,职能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十八大以后,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新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党中央决定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相继组建,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这是推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反腐败的重大里程碑。
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深化规律性认识,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工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党的十五大强调,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推动方法创新,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求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擘画了我们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战略路径。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保证。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如何解决少数人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问题时指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提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这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在法规建设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廉洁行为规范制度、违纪行为惩戒制度、纪律检查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颁布实施;刑事法律体系完善了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规定;行政法律体系约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公务员法等明确了公职人员行为准则及惩戒规定……由此,一系列基础性、主干性法规制度基本建立。
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天然职责。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规定,一切行动服从组织的决定,尤其是必须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这一点现在特别重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把这一点作为当前的重点”。党的十二大将“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历任总书记每年参加中央纪委全会,共26次,向全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纪律检查工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监督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保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全党贯彻落实,汇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员党性观念薄弱的严峻形势,1979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就拟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归根结底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再部署再出发。纪检监察工作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十九大党章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鲜明提出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要求纪检机关切实担负“助手”职责,当好党章党规“守护者”、政治生态“护林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和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十八届五年间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万件,处分1.5万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的重大创新。
纯洁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持之以恒严明党纪。纪律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二大将“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在党内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纪律建设”概念,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纪委历年全会工作报告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上亿件。1979年至20上半年,共给予党纪政纪(政务)处分600多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24万人(党纪处分20.1万人);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21.01万人,其中2018年上半年处分1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有8500万党员,全国查办案件15.5万件次,处分16.1万名党员;到底,全国党员人数为8900多万,立案52.7万件次,处分党员人数44.3万人。在党员基数不断增长背景下,党员受处分率从1.8‰上升到5‰,深刻体现中央严明党纪、纯洁干部队伍的坚定决心。
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始终是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将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4808起,处理党员干部34955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6428人。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探索了成功经验,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腐败是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战略写入工作报告,“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写进党章。1993年8月召开的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概念,并作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重大判断。中央多次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的战略决断,“打虎”“拍蝇”“猎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力度最大的时期,书写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崭新 篇章。
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人民群众痛恨“四风”,我们揪住“四风”不放;人民群众痛恨腐败,我们就与腐败作坚决斗争;人民群众痛恨“苍蝇”,我们就“老虎”“苍蝇”一起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受是真切的,获得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从20到20,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分别为75%、81%、88.4%、91.5%、92.9%、93.9%,实现了“六连升”。上行的曲线背后,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了不起的政治成就。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纪律检查工作坚守责任担当,维护社会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触动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财力也用于民生公益,党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中央决策贯彻实施。
重塑社会价值观。优良的党风政风对社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和家风。十八届中央纪委多次强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弘扬传统文化。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写入2017年工作部署。中央纪委所属网报刊相继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廉洁文化公开课》《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历史文化源流》等专栏。干部戒奢以俭,社会兴起了“光盘行动”,一些高端餐饮纷纷转型平民化。公款节礼被禁,带动节日消费回归理性、社会交往回归正常。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等理念逐步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为改革开放除淤浚污。1980年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纪律检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保证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四化建设上来”。针对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坚持的“经济要搞活,纪律得松绑”等错误思想,中央纪委及时进行了批评和纠正。1984年10月,陈云同志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40年来,纪律检查工作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保证了改革大船破浪前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12年到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48.25亿元、43.6亿元,实现了“六连降”。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993年8月,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把反腐败寓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之中来进行,起到维护政治稳定,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作用”。实践充分表明,反腐败工作不仅没有影响改革和建设,而且保证了中国经济40年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反腐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已越来越显著。反腐败净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激发了生产力,调整了生产关系,使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正、阳光、透明。一个廉洁的政府和风清气正、规则公平的市场,是最好的投资软环境。美国彭博社的调查亦显示,17位经济学家认为反腐将在使中国GDP提高0.1%至0.5%。
为深化改革推波助力。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了中华大地的蓬勃生机,纪律检查工作犹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助推改革提供了持久而澎湃的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用机制创新推动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成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一把利剑。
【思想宣传范文】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理论,是由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就包括了党内监督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强调充分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加强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监督理论的探讨。关于党内监督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主要有:一是加强党内监督,是避免重犯党的历史上出现的个人专断、背离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党组织和党员之上的错误所必需的,是新时期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规党法的需要。二是为了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实现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三是为了预防和纠正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滋长的特权思想,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和违法违纪行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四是加强党内监督,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五是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端正党风、廉洁从政,加强组织纪律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加强党内监督。
关于怎样加强党内监督论述主要有:一是要靠教育靠制度,搞制度靠得住些。要逐步完善党规党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党内监督不搞群众运动,但必须依靠群众。“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三是党内监督要从高级干部抓起。“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影响是很大的。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四是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五是必须使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化、民主化、制度化,监督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期间,强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内监督体制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一系列有关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管理的措施相继出台,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三项任务工作格局。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理论观点有:一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监督是关键,越是改革开放,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加强监督,越要把权力运行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二是抓住突出问题,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生活中的位置,绝不允许自视特殊,违反党章。三是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四是把党组织的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认真自律结合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时刻想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按照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五是把注重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六是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真诚和主动地接受监督。
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期间,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党内监督理论。其主要论述有:一是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党内监督搞不好,党外监督就很难展开。二是党内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监督的基础。努力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五是把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六是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建工作实际,深入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为新时期强化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其重要论述有:一是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二是坚持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日常管理监督与党员领导干部如影随形、不留空当。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四是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五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六是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制度和方式,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特别是党委监督和纪委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不断增强党内监督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一方面,坚持了我们党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好理论、好制度、好方法;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给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活力,使之更加适应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经验。
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形势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坚持这一战略方针,是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就越有成效。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党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党,不论是党的建设的哪一个方面,还是党的事业的哪一步发展,都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这是我们党近百年来一贯的传统,也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经验。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在党统一领导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统一领导,党内监督才能在党的建设大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确确定监督的方针、政策、策略和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才能使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正确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也才能使党内监督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保证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工作之所以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取得显著成效,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指导。4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系统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内监督,怎样加强党内监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理论。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党内监督的根本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目标。40年来,党内监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的大局。就党内监督的重要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说,坚持政策制定、工作部署,都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经济建设统筹谋划,将防治腐败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的确定、各项措施的实施,都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改革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配套;正确处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既旗帜鲜明地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严肃查处干扰破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违纪违法行为,有力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教育先行,增强党员干部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思想教育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40年来,不断加大党内监督重要性、紧迫性教育,使全党同志认识到,监督是对党的爱护、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使党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致力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必须在党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制度,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尤其要注重法规制度建设。重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要从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纪委是我们党内专责监督机关。40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从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监督党内组织生活,从查办各种违纪案件到保护党员权利,从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到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从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到制定党内法规制度,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独特的、其他监督难以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在体制转换、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充分发挥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统一。党内监督既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又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离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党内监督就会软弱乏力;离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和生机活力。在两者关系中,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处于主要方面,重视和发挥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和干部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正确处理自上而下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关系,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内在统一,突出自上而下组织监督的主导地位,坚持自下而上民主监督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同党外各种监督形式相互配合。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搞好党内监督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原则,积极发展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并使之与党内监督紧密配合,更加有效地加强了对党的监督和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为党内监督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包括党内监督的强大力量。4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治优势、优良传统不变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正是因为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党才有效地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使党内监督力量日益强大。
【思想宣传范文】四
在管党治党中,我们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图为至2018年8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和党内监督工作。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和路线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党内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监督,是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展开的。
党内监督受到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党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内监督作为建国以来的十大经验教训之一加以强调。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担负何种领导职务,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加强专责机构建设,从组织上保障党内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党内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同志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按照中央的要求,地方各级纪委和各部门纪检机关相继建立。纪检机关在全党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从中央直到基层的完整系统,做到凡有党组织的地方、单位和部门都有纪检机构或纪检干部。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改变了八大党章关于“党的监察委员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的规定,决定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报告工作,这就增强了纪检机关监督的权威性。1993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委实行两个“以上级纪委为主”,即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与此同时,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落实“两个全覆盖”,即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8年,中央和地方纪委与依照宪法、监察法成立的同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40年来,中央纪委和地方各级纪委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党内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轨道。
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40年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把党内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了党内纪律监督的任务、原则、对象、内容和途径等。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一系列有关监督体制、机制、政策的法规制度和措施相继出台。,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规定,旨在对高中级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加强监督。19底,党中央颁布《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在全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体制。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规范党内监督工作的基本法规。它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遵守党章,遵守宪法、法律,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等七项内容,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制定或重新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在监督原则上更加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在监督内容上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情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正式施行;2018年8月,党中央颁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至今日,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
加大党内监督工作力度,党内监督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顺利实现。各级纪委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党内监督的首位。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毫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坚决反对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抵制各种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定不移地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案件,有效地保证全党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干部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思想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不同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固本培元,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释放制度蕴含的力量,强化刚性约束。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体党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腐败案件增长的势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查办案件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查办大案要案的组织协调,提高依纪依法查办重大案件和复杂案件的能力。重点查办了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查办官商勾结、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总共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约400多万件,给予600多万人以党纪政纪(政务)处分,其中一批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通过查办案件,为一批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下大力气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有效地保护了群众利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和领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一系列集中清理和专项整治,把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纳入监督和治理范围,有力地纯洁了党的组织,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作风建设入手为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十八大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作风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明确根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纪委的职责权限、产生方式、领导体制等作出重大修改,明确职责范围从“检查处理违纪案件和受理党员控告、申诉”扩展到“维护党章党规,协助党委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1986年,党中央决定恢复并确立行政监察体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9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党中央作出关于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的决定,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党的十六大修改的党章把纪委“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修改为“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经常性工作从三项增加到五项。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将派驻机构领导体制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直接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开展试点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坚持内涵发展,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调整内设机构,推进巡视和派驻监督全覆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把稳中求进作为基本方针,聚焦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对于执政党来说,依靠自身力量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越健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越有力,党的生机和活力就越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40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形态,蕴含着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逻辑脉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解决思想落后于实际、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矛盾。解放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真正统一。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破除教条主义、僵化思想的束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改革开放始于解放思想,基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由此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其中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所要克服的阻力障碍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没有现成道路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理论可以照搬;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敢于说新话,必须以开创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言前人之所未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等创新成果,都是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8个明确”“14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既是理论跟上时代、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创新,也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坚持实践标准,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一个哲学命题承载一段壮阔历史,一场哲学讨论改变一个国家命运。改革开放从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局,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入手解决政治路线问题,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开辟了一条理论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坚持实践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理论先导,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改革开放新颖、丰富、深刻、复杂的实践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日益彰显,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拓前进。实践之树常青。实践标准的确立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源泉,赋予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这保证了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强劲的实践动力、科学的实践标准和高度的科学性真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活动,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源泉,彰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重大战略思想,又是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思想罗盘。
坚持问题导向,在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围绕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这就要求理论创新从具体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从解决矛盾和问题出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都是在敏锐把握、深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创立和发展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事实证明,正是在提出和回答重大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新时代产生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思考和筹划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基本方略、战略安排、重大部署等重大问题的基石与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展开,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辉煌成就。
坚持人民立场,确立理论创新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评价准则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理论与人民的关系看理论创新,理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创新上的重要体现。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贯彻到理论创新整个过程之中。理论创新依据实践标准,而社会实践标准的根本原则是人民认同不认同、支持不支持、践行不践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实践标准与人民标准、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
符号互动理论下的师德培训探析 篇6
摘 要:以个体与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符号互动理论为师德培训提供了较好的理论解释框架。在师德培训过程中,学员个体运用各种表意符号,通过与教师群体进行情境性互动,学员“自我”达到“泛化的他人”的态度之要求,师德也就慢慢形成;在不同情境中通过与更多、更广泛的“泛化的他人”之间开展符号互动,师德也就得到了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师德教育;师德培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04-04
当前的中小学师德培训,归根结底来说,是希望通过种种培训活动体验、行为干预、心灵触动等手段,以实现参训教师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改变与提升,从而实现教师个体与“自我”及他人(包括教师与自我、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改善。笔者体会,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社会互动理论可以为当前的师德培训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思考框架,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些简要分析。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述
符号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ism)理论又称“象征互动理论”,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Mead,George Herbert)最早创立。整体而言,这种理论强调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同时它又认为,应该从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环境中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有研究者概括指出,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事物本身不存在意义,意义是人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2)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3)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改变的。[1]
在符号互动理论中,符号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所谓“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举例来说,语言、文字、动作、物品、场景,甚至他人的观点态度等等,它们都是构成人的生活环境的事物,因此都可以视为一种符号。一种事物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比如,世界各地的人们,基本都会公认“吼叫”(伴有语言的动作)使人害怕,而“和蔼”(一种态度)则令人亲切。在人类所有的符号系统中,语言可谓是最丰富、最灵活的一种符号。个体往往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各种语言方式来传达各种意义,从而实现与他人之间的复杂交往。此外,物品、社会情境等也都可以成为重要符号,比如,校徽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红色的场境则往往跟红火热烈、激昂向上、吉祥如意等紧密相连。
个体的行为与活动是作为社会学研究理论的符号互动论关注的要点之一。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将作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分解为“客我”和“主我”两个方面。其中,“客我”是指个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即个体从他人的态度和视角出发观察和评价自己的“自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能使社会个体之间通过符号互动的过程相互协调与合作,并使社会在个体多样化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社会的行为与活动是符号互动理论关注的另一个要点。符号互动理论强调,要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米德的“社会”概念则与“泛化的他人”概念紧密相关。在符号互动论者看来,“泛化的他人”是使个体获得自我统一体的有组织的共同体或者社会群体,即人类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2] 这种社会是一种动态的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在这个共同体或社会群体中,表意性符号担任着信息沟通的任务。通过运用符号,参与者为他人和自己的行动赋予意义。
二、表意符号与师德培训
表意符号是互动与交流的工具,而语言是表意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因此,在师德培训中,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就成了最重要的互动手段。师德培训中,师德研究专家或教师中的师德模范开展的系列“专题演讲”“主题宣讲”或“我的道德故事”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符号互动作用。
无声行为、姿态、肢体动作、个人态度等等,也是符号。举例来说,尊重是一种态度,是表意的符号。有不少的师德培训者与教育管理者都说:尊重教师是最好的师德培训。在笔者参加的“国培计划(2013)师德培训者研修项目”中,培训者创造性地将参训教师安排到中小学一线给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宣讲”,让参训教师受到了专家般的尊重,除了接受培训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受到师德培训的感染外,参训教师本身也得到了一种很好的能力锻炼并在师德方面得到了提升。[3]
顺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师德培训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参训教师来说,都是表意的符号。符号互动理论为我们找到了“表意的态度”这种符号被运用到师德培训中,并能起到良好效果的理论依据。
情境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意符号。在符号互动理论中,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实际上,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其意义,因此人们也总是将上述种种因素进行组合以表达自己的意义。事实上,人们只有将符号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或者在一定背景下去理解符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涵义。通过对符号进行主观解释并赋予意义,人际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才得以实现。在师德培训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运用好情境。当前的师德培训,经常让学员走进有德育特色的中小学,或参观、或听课、或交流。让中小学本身的情境作用得以发挥的“田野学习”,成了师德培训中深受学员欢迎的方式。“国培计划(2013)师德培训者研修班”让100位学员到特殊教育学校,跟聋人孩子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起交流。通过活动与交流,很多学员知道了聋人孩子学习的不易,了解到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工作艰辛与爱岗敬业。所有这些,都让参与“田野学习”的参训教师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甚至会在交流过程中哽咽落泪。这种直抵学员内心的师德培训,使学员在心灵震撼中得到师德提升。笔者参与协助设计的华南师大“广州市花都区小学德育副校长高级研修班”“走进中山”活动,班上全体41位学员分两天分别走进中山市西厂小学与云衢小学,现场观摩了云衢小学学生的篮球操表演、花式篮球表演及双扇舞的大型千人展演活动。孩子们熟练而整齐划一的优美动作,师生们进退场时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在整体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高尚道德水准,震撼着每一个研修班学员们的心灵。孩子们优美的表演,就是最好的德育情境,打动了学员们的心。而西厂小学的特色大课间现场展示活动中,铁环叮当、长绳舞动、风筝哗啦啦、花样橡皮筋翻飞、拳打沙包、彩棒彩球交相飞舞……宽阔的操场成了学生欢乐的海洋,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学生们还在快乐中学会了爱,他们更爱同学,更爱班级,更爱学校。在这里,师生的快乐活动场景成为了一种表意符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感染,通过无形的个体与个体的符号互动对话,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研修班学员与该校学生、该校教师与研修班学员的情感,互相产生着正面的积极影响。在这里,情境作为一种符号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情境对研修班的学员们来说,通过赋予良好情境可以达到催人奋进的积极意义,通过情境感染与对情境的内悟,促其师德水平得到提升。
nlc202309041959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文字、图片、音乐、电影、网络等等也都成为了表意的符号。由此提示我们,师德培训就要大力通过读书看文、参观看图片展览、听音乐、看电影、网络交流、同伴互助等等形式来完成。“国培计划(2013)师德培训者研修班”进行经典教育电影赏析,不愧为现代媒体技术与师德培训形式的巧妙运用[4]。
符号互动理论所指的符号,其形式是多样的,因此,在师德培训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创造性地创设与运用多种多样的符号,通过各种符号互动,师德培训的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
三、“自我”的充实与师德的实现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是学生的行为楷模,对其师德要求自然是高标准的。教师们要教给下一代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先要具有优良道德,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先有一桶水”。由此来看,教师的高尚师德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被逼出来的。但高尚师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这一问题。米德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与“客我”互动的结果,其重要特征是它能够把自己作为对象,反观自身,自己与自己交流。这种反思功能是人类所独有的。“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某种社会情境做出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反应”。人类的每个行动都开始于“主我”的冲动,然后很快地受控于“客我”。
对教师来说,当学生不听话时,“主我”想体罚学生,但“客我”告诫“主我”体罚学生是不行的。这里“主我”与“客我”完成了内部对话,“主我”受控于“客我”,最终教师没有体罚学生,“客我”就成了一种师德规范,教师的“自我”通过“主我”与“客我”以内部语言作为符号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教师的师德得以形成。再如,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起哄时,“主我”就想发火批评这些学生,但“客我”意识到批评不一定起到良好效果。这时,“主我”与“客我”之间就出现了分歧,它们就会以“是批评学生还是不批评学生?是不是我备课不充分?是我讲课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学生背后有什么原因?”等等问题开展内部对话。教师通过多次“主我”与“客我”的内部对话,“自我”越来越完善,师德系统也就慢慢形成了。又如,碰到学员在师德培训的课堂上昏昏欲睡时,培训者之“主我”内在的冲动想怒骂这些萎靡不振的学员,但培训者之“客我”很清楚用骂的方式在这个时候或许不能真正起作用,这时候,“主我”更多地是服从于“客我”,“主我”与“客我”之间在个体内部形成了一次对话。
当我们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辩论、自我赞美、自我责备时,我们实质上是在与一个“内部的人”对话。米德认为,“主我”与“客我”的经常性对话与相互作用,形成了“自我”。对于教师而言,“自我”对话的德育就是道德意识、道德实践以及道德学习活动的反思,是教师对个体过去道德生活经历的追问与对他人道德生活要求的探究,教师内心的矛盾与道德困惑促使他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道德态度,使矛盾逐步缓解,“自我”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发展。这样,高尚的师德就慢慢地形成了。
四、“泛化的他人”与师德的发展
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个体的人离不开他人而生活,其道德意识必然受其所生活群体的影响。“泛化的他人”就是个体自我形成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有组织的共同体或社会群体,个体在做出某种动作或行为时,往往都会注重“泛化的他人”的态度,这个“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就是这个共同体或某一部分社会群体的态度。随着“泛化的他人”的外延越来越广泛,对教师而言,社会群体越来越大,社会群体的态度也慢慢地成为了教师个体“自我”的态度,从而师德规范越来越完善,师德水平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好。
学校作为教师的工作场域,也是教师个体与“泛化的他人”不断通过各种表意符号进行互动的场所。一方面,教师的“主我”与“客我”总是在进行着各种对话互动;另一方面,“客我”常常代表着“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在影响着“主我”。这提醒我们,师德培训不仅仅要注重个体的“主我”与“客我”通过对话发展“自我”,也要注重与“泛化的他人”的对话,通过与各种共同体和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的对话,通过表意的各种符号进行交流而选择、评价、完善自身的动作和行为,更要注重广泛的社会交往,让更多的“泛化的他人”与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的德育规范成为教师个体自我对话的对象。只有这样,师德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完善。这里也提醒我们,在师德培训中,既要注重“个体内悟与自省”,也要重视师德培训的“同伴互助”,更要重视广大范围的“社会参与”。
“国培计划(2013)师德培训者研修班”在培训过程中所运用的“破冰之旅”“经典电影赏析”等等形式的体验学习,让学员在体验中进行内部对话式的学习,在体验中进行内悟式的反思。在此过程中,通过符号互动,学员完成了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世界咖啡”“小组研修分享与读书会”“锵锵三人行”等等形式的合作学习与研讨,学员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个体通过与“广泛的他人”的互动,使自己的态度更符合共同体的态度,通过建立或修正自己以前没有的或不良的态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特殊学校考察——田野学习”“走进白云——师德巡讲”等等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方式,让学员广泛地参与到更广泛的“泛化的他人”的社会群体中,学员的“自我”得到更好的完善,师德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94.
[2]黄东花.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合作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1).
[3][4]戴双翔,王红.如何做有感染力的师德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4-7-9(6).
责任编辑 戴双翔
“课堂互动”理论 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互动,会议综述
第三届全国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0日~11日, 在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普陀区教育局主办, 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承办, 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行政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共400多人参加了大会。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为“课堂有效互动”, 与会者通过课堂观摩、专家点评、学术报告、校长论坛、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形式, 共同探讨当前课堂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交流了近年来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新经验、新成果, 探求促进课堂有效互动的新路径。现将研讨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思考
对于课堂有效互动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 与会的专家和领导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特别是结合近年来的教改实践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改革研究的思路和策略。
1. 课堂互动的内涵与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 什么是“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可以说, 课堂的班级编制本来就是为有效教学而组织的。“课堂”具有多重涵义, 它不仅是学生学知识的场所, 也是学生交往的场所和社会化的重要天地。学生通过认识他人得以学习, 同时通过反思自己得以学习,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学力的成长。理想的“课堂”原本应是互动的、知性灵动的天地。
什么是“互动”?“互动”是调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要素, 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形成彼此间良性的交互作用。这是一个整体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的时空背景下, 借助构成教学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积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学习集体”, 并在“学习集体”的人际关系之中产生的认知活动的竞技状态, 这就是“互动”。
“课堂互动”的研究是对传统的灌输主义中心的挑战。它隐含了一个新的教学观, 即“儿童本位”。唯有当儿童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展开思考和活动的时候, 才谈得上建构知识。所以, 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尊重儿童, 尊重差异”, 这是“课堂互动”研究的思想基础。“课堂互动”研究的价值就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改变“虚假”互动和一言堂的状态, 改变长久以来死气沉沉的僵化的课堂, 打造崭新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文化特色的课堂。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认为, “互动”在社会学意义上是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时空内,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课堂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它负载着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教学观。关注课堂有效互动的教育价值, 明确课堂有效互动的重要意义, 能让我们在实践中, 站在新的高度, 更好地促进学习方式改变, 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 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 最终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2. 课堂互动研究的宏观视野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指出, 不同层面的教育工作者在考虑教学有效性时有不同的视角,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要考虑教育教学系统的有效运作, 考虑有效教学在整个系统中的着眼点。课堂互动处于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 是整个系统的终端。整个系统的运作, 要靠市教委、靠教研室、靠区县教育局, 大家都要有所作为;但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着眼点和入手处, 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是良好的, 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 我们关注点首先要落到孩子们身上, 眼光要向下。离开了学生, 离开了教学过程, 课堂怎么互动?教学怎么有效?
我们今天教改的着手点和最终的归宿点, 就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来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他们的个性特征是不一样的、有差别的;因此讲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关注人的差异性。如何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有效, 大体上需要做四方面的思考和工作。
第一, 把理念转变成行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获得真正有效的东西, 需要大家一起来观摩、研究、探讨和实践。真正去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 实施有效教学的行为, 取得有效教学的成果。
第二, 激活教学主体。也许在有效教学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的行政部门可以有所作为, 我们的教研室可以有所作为, 但真正的主体是教师和校长。
第三, 创造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多样性、多主体性, 一方面需要通过管理为其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又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通过对宏观世界的准确把握和对微观世界的深入了解, 做到精确、精致和精深化管理。
第四, 下移决策重心。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谁来解决?一定得由最接近实践的人来决定。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或者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能都直接去问教研员, 希望从教研室得到答案。教研人员是为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 但是各种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 还是要依靠第一线的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当然我们的教师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包括提高教学的决策能力。
钟启泉教授认为, “课堂互动”研究要健康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需要有组织上的保障, 这就是把每一所学校办成“学习共同体”。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在全日本拥有1500所实验学校。他根据实验学校多年来的改革实践, 把“学习共同体”界定为如下三个要素的统一体: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天地;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天地;每一个家长成长的天地。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强调“实践研究” (日本叫“临床研究”) , 但是真正称得上“实践研究”却很少。大量的“实践研究”的报告还属于“工作总结”或是“工作计划”的性质。那么, 何谓“实践研究”?根据国际经验,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其一, 一定是从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引出来, 而又服务于自身的教育实践的问题。即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其二, 一定有理论的介入。理论可以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视角、一种认知框架。这里面其实隐含了另一个重要的挑战, 那就是:确立理论与实践、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西尔伯曼在他的名著《课堂的危机》 (1970) 中引述的杜威的一句话。这句话意味深长, 值得我们倾听。他说:“真正的危机在于, 表面上呼唤改革, 骨子里却在一味地包庇旧的一套, 走回头路”。
二、关于课堂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
与会者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实施策略, 并结合近年来自身的教改实践, 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1.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学红指出, 在课堂有效互动的实践过程中, 有这样几个误区:一是不真实的互动。师生间多形式上的互动, 少思维的碰撞;缺乏教师的深入启发, 也缺乏学生的深入思考, 合作学习也流于形式。二是不平衡的互动。教师角色定位失当, 走两个极端, 要么绝对控制, 将预设好的信息指向学生;要么放任自流, 对学生缺乏更高水平的引导。三是不和谐的互动。课堂教学还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 教师提出的大多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问题, 师生间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为此, 我们在全区教师中开展了“好课标准”讨论, 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 教研室出台了《普陀区中小学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意见》, 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七条途径。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明确了实现有效互动的六条要求, 对全区课堂教学起到导向、引领的作用: (1) 转变教师角色, 和谐师生关系; (2) 把握学生情况, 预设互动策略; (3) 构建课堂环境, 营造民主氛围; (4) 师生平等对话, 生生合作交流; (5) 提高设问技术, 激发思维兴趣; (6) 开展有效指导, 实施有效评价。
上海师范大学李酉亭教授提出,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同程度上都会运用一定的互动策略, 但在效果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 评判互动有效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和上位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 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教学活动在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的对比达到较为经济的水准。 (2)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挥。 (3) 课堂教学互动的运用也涵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学习。
课堂中教学互动,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讲授互动型, 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 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而进行互动。二、讨论互动型, 强调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综合能力等素质而进行的互动。三、情景互动型, 是一种通过形象设计, 采取表演形式的教学互动,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得到情感体验和社会认同。课堂教学中互动是否有效, 关键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课堂教学情况是多变的, 这就要求课堂中互动策略的制定、选择和运用必须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况。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认为, 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和教研员的指导力这三者之中, 校长是核心。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校长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校长的教育思想领导问题, 所谓学校管理, 本质上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校长一定要在教育思想上引领他的教师团队。第二, 校长的首要职责是了解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些知名校长特点之一就是对每个教师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能够专注于研究学校的教学问题, 而不是忙于社会活动和行政事务。第三, 校长站在讲台上应是个强者, 在教学上、学术上过硬。第四, 要研究历任校长的办学经验, 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起作用的凝聚力的核心。总之, 校长的思想高度决定着能把学校引领到什么高度。
2. 近年来学校教改的做法和经验
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做了题为《实现课堂有效互动完善课改的新课型》的发言。他认为, 有效课堂互动应具备四个维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和师本互动。要确保课堂的有效互动, 一是要实施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二是要规范课堂有效互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在此基础上, 要进一步探讨有效教学新课型的实施方法和评价要点。例如完善以有效对话为特征的新课型, 就有三个评价要点: (1) 评师问生答是否有效。即评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如提问的明确性、层次性、针对性;提问的发散性、迁移性、激疑性、引探性, ……教师提问技巧的有效性, 如是否有效转移, 是否有效启发, 是否有效追问, 是否有效等待;还要评教师理答的有效性, 如教师是否倾听、是否平等、是否激励等。 (2) 评生问师引是否有效。即评教师是否有让学生提问的环节设计, 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 教师引导是否有效, 是否解决了问题, 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还是教师;学生提问中是否有动态生成的问题, 教师应对是否有效。 (3) 评师生协商是否有效。即评在教学过程中, 对教学方式、教学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作业练习、学习评价等方面师生协商的有效性。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提出, 应从认识论角度来解读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现在的课堂教学, 特别是公开课, 几乎都有小组讨论。讨论无疑是互动的一种形式, 但是仅从社会学层面来理解合作学习是不够的。怎样从认识论角度来思考呢?杨振宁说过, 他在西南联大学物理的时候, 课堂上老师讲的只能听懂一半, 另一半是在与同学闲聊中搞懂的。这当然有谦虚的成分, 但是至少说明, 像杨振宁这样的智商也有听不懂的时候。再看两堂课。一堂是小学一年级“做中学”, 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你的影子什么样吗?你能把它画出来吗?”学生答“能”, 结果四十个学生三十几个画错了。是不是高中生就不会错呢?我教物理时做过统计, 错误最多的是高二的分子运动论, 达40多个。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时头脑里并不是空的, 其中有正确的, 也有许多可能是错误的, 这与学生的经历有关。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正确的东西, 那么这种教学就是灌输;如果能把学生错误的东西挖出来加以碰撞, 与正确的东西作比较, 再放到他们脑子里, 这种教学就叫启发。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目的何在?如果只是一个相异构想, 通过师生对话就可以解决;如果有几十个相异构想, 师生的双向对话就不行了, 就要依靠学生之间的多通道对话, 由此需要小组讨论。所以,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虑, 相异构想多的问题更值得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吴群英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出发, 提出了促进课堂互动的几点体会:第一, 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标准是合理有序、积极参与、情绪饱满、学有所获。第二, 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充分的预设,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从“讲解者、指导者、提问者”变成“学习者、思考者、倾听者、灵活调度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第三, 在怎样的情况下, 开展互动是最有效的?首先在学生情绪高昂、兴奋时;其次在学生急于探索、求知时。第四, 互动不能片面、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教师应做到: (1) 追寻互动的合理价值; (2) 过程的展开要有序; (3) 用心观察课堂; (4) 面向全体。
三、关于课堂有效互动的教学方法
本次研讨会安排了“案例分析头脑风暴会”和包括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12节观摩课的听评课活动。在案例分析和评课研讨活动中, 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通过对话交流, 发表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观点。
1. 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课堂互动的作用
上海宜川中学附属学校王浩军校长、洛川学校谷丰老师、普雄学校赵宝琦校长、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骆奇校长在讨论中分别介绍了学校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互动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赵宝琦、谷丰介绍了如何通过互动反馈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的尝试。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环境中, 每个学生人手一个遥控器 (红外或无线) 参与教学, 及时反馈、测评、调查、统计和自动记录, 这是一种有交互性的新型课堂教学媒体。学生“一人一机”的基于手持式无线通讯移动技术 (“按按按”互动反馈系统、Intel学生电脑) , 结合专题教育网站、交互电子白板和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应用, 使课堂成为1对1增强学习环境。王浩军认为, 智能白板教学系统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兴工具, 与传统的多媒体系统相比, 具有“技术集成高、资源整合强、交互功能好”的特点和优势。骆奇结合一堂二年级数学研究课的案例说明, 教师要真正认清学生的“认知起点”又谈何容易, 而“互动反馈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可能即时、全面地获取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信息, 提供给教师作为应变教学的客观事实基础, 为课堂教学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提供了一条探索之路。
2. 同课异构研究对促进有效互动的启示
在课堂观摩活动中, 新黄浦实验学校樊曦老师和华东师大附属长风中学熊瑾老师分别执教了八年级语文课《小职员之死》。她们各自以“对结局的真实性有疑问吗?”和“小职员这个人是怎样的人?”作为核心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一位来自广东东莞的教师认为, 这类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有助于引发思考;阅读教学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先定向阅读再自由解读, 另一种是学生自由阅读后再提问定向, 而后一种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市教研室谭轶斌老师认为, 两堂课都注意从文本入手体会作品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容, 核心问题的框架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思考, 至于怎样通过学生的质疑来解决问题, 可能还需要更多的铺垫和追问。
兴陇中学牟湘萍老师执教的八年级数学课《几何证明中辅助线的添置》, 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她将添置辅助线的教学和图形运动结合进行了重新设计, 通过有轴对称用反折、没有轴对称用旋转两种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添加辅助线的难点。听课教师充分肯定了牟老师的教学智慧,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课堂互动”理论 篇8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
1. 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既有认识。
为了了解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看法, 笔者在2012年10月, 对4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被问到“当你得知大学要上思政课时, 你怎么想”时, 超过95%的大学新生表示“这是一门很枯燥无味的课程, 没有什么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大学新生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思想认识, 源于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课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在考试的压力下, 学生尚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 暂时忽略或回避自身对填鸭式教育方式的抵制情绪。但当他们进入大学后, 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一方面自发地对应试教育下的思政课教学进行反思, 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的思政课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据笔者的调查, 大学新生普遍认为, 中学阶段的灌输教育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但大学的思政课课堂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课堂, 教学形式应该更加多样, 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 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可见,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新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既有认识, 才能够取得思政课教育的实效, 而要做到这一点, 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解放思想, 敢于创新, 构建新型课堂。
2. 应对思政课教学任务繁重学时有限等困境。
除了让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和生动, 高校思政课课堂的改革和创新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可见, 破解当前制约高校思政课课堂的诸多困境, 急需在课堂的构建上另辟蹊径, 对传统课堂进行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学习, 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 寻求契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平台。
当前“90后”在校大学生是在网络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熟悉各类网络信息传播媒介, 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与即时、便捷的信息传播网络相比, 传统的思政课课堂相对封闭, 课堂涉猎的社会信息往往较为陈旧和滞后, 这种现状一方面会弱化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也使思政课课堂教学失去时效性。因此,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 就必须实现思政课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 构建契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开放型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如上所述, 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已不能有效应对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改革传统课堂, 构建开放型课堂, 才能使高校思政课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并取得教学实效。本文所提到的开放型课堂, 是指依托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 将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 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与网络交流同步。具体来讲, 高校思政课开放型课堂的特征主要有:
1. 树立“开放教学”的理念。
高校思政课开放型课堂紧贴时代发展、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思想现状, 秉承“开放教学”的理念, 直面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及时选用最新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案例,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加以剖析, 构建一个内容紧贴时代、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课堂。
2. 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
开放型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 开放型课堂更加注重互动教学, 通过开展话题讨论、意见投票、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 让每个学生参与互动体验, 表达自己的思想, 做到事事教育人、时时教育人, 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在激烈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中得到新的思想启发,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3. 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开放型课堂要突破制约传统课堂的诸多因素, 还需要借助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将微博等日益兴盛的大众化媒介引入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 让网络教学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衔接, 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新型课堂。
三、构建开放型课堂———基于微博平台的互动教学实践
1. 收集微博热点事件, 建立教学资源库。
微博即微型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获取、分享以及反馈平台。微博上每天都会涌现很多事件, 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其中的一些事件, 由于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遂在某一时间段内迅速升温, 成为众人瞩目的热点事件。笔者通过对这些热点事件进行梳理分析, 发现这些热点事件多聚集当今社会的一些民生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认识分歧, 集中体现了活在当下的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复杂多样的思想状况。“90后”大学生作为依赖网络的一代, 他们也高度关注微博热点事件, 教师通过收集整理微博热点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用和引导, 让学生进一步理清各种错误的思想认识, 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2. 微博话题讨论点评, 实现微博与课堂相链接。
在思政课课堂上, 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 能够闪现更多的思想光芒, 从而达到交流思想, 教育引导的目的。传统课堂由于受教学时间长度的限制, 在教师在提出相关话题后, 无法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归纳, 长此以往, 首先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疲于应付教师的提问, 其次导致教师也逐渐失去互动提问学生的动力和念头。另外, 相关话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思想教育的效果自然无从显现。最终只会导致课堂互动越来越少, 重新回归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课堂。为了破解这一困境, 笔者开通了教学微博, 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关注和参与微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还通过微博播放一些简短的音、视频来辅助教学, 及时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疲惫的课堂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兴致和听课热情,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笔者调查发现, 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微博开展思政课教学新颖、有趣、易于接受,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微博辅助教学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调节课堂气氛, 让他们更喜欢这门课。
3. 强化师生课外互动交流, 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政课要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 关键在于能否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思政课作为个人思想武器的重要作用。传统课堂每次时长约80~90分钟, 除了教师必要的理论讲授时间外, 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 而且交流的话题多集中于理论和知识层面, 较少关注和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首先利用教学微博对授课对象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笔者会安排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解答, 对于个别生活态度较为消极、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较为偏激的个例, 笔者就通过微博评论回复、发送私信、QQ聊天等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其次, 笔者也鼓励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微博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他们不仅踊跃参与微博话题讨论, 还经常通过微博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 期待教师进行解答。笔者也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应, 为他们解疑释惑。通过强化师生的课外互动交流, 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传统课堂, 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 扩大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让同龄人教育同龄人。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成熟期, 大学生个体之间思想相对独立, 但又不可避免地互相产生影响。传统课堂中, 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开展得较少, 效果也并不明显。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后, 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学生在教学微博上就同一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在热烈的讨论中, 学生不仅意识到自身看法的不足, 同时也了解了身边同龄人的不同看法, 从而拓宽了自身的视野, 提高了思想认识, 达到让同龄人教育同龄人的目的。
5.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突出情感分享与教育。
依托微博中的微盘等共享平台, 笔者将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料、文学名作、哲理故事、励志视频等上传至微博平台, 供学生自行进行下载学习。另外, 笔者也鼓励学生上传值得向同学推荐的美文佳作、励志电影等资源, 并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写读后感、举行名人自传读书交流会等形式, 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情感体验与他人分享。通过分享感悟, 进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6. 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发布, 扩大思政课课堂的感染力。
笔者认为, 微博既是一个教学的平台, 也是一个宣传思政课课堂的平台。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涌现的感人画面或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教学内容, 笔者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微博上进行发布, 既让授课对象重温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内容, 又能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 有效扩大思政课课堂影响力和感染力。
时代在发展, 只有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对高校思政课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 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 让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成为充满生机活力、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摘要: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梳理, 提出构建开放型课堂;指出开放型课堂的主要特征有:树立开放教学的理念, 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 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最后结合笔者基于微博平台的互动教学实践, 就如何构建开放型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型课堂,微博互动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 .
[2]汤宗礼.微博在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 2011, (15) .
[3]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 2Ol1, (2) .
“课堂互动”理论 篇9
一、模块化、多维互动教学的界定及其特点
模块化———教学观念的转变。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 当学生学习完某一模块后, 就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 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 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 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 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 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模块化、多维互动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具有整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最明显的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充实和整合, 从而超越教材内容,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模块系列, 并以单个模块作为教学单元设计组织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 例如以模块的形式采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 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 结合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进行有针对性的、较深入的阐述, 并进行多维互动, 这样才会真正吸引学生, 并使其从中受益。
(二) 开放、自由的教学过程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法是充满个性的教学法, 能够调动教师在授课中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主动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来弥补教学内容表达相对不足的缺陷。同时, 学生也会感到新颖, 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使教学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相长。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针对一个问题可以进行多方位、多视角阐述, 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 从中得出结论, 如果暂时得不出结论, 也可以懂得共同探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可以角色互换, 把讲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 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成绩考核等方面也有较大的自由度,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和个性, 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机和活力。
(三) 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法在模块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上十分灵活, 且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整体教材的主旨思想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专业背景、学术兴趣, 从现实的热点问题、学生最迫切的内心诉求入手, 灵活设计教学模块、选取教学素材, 进而将其循序渐进地引入理论分析的层面, 使原来显得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得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原本带有“说教”意味的被迫接受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求知强烈的课堂。
二、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应用于“概论”课教学的现实价值
(一) 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教材体系指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标准的载体系统, 例如核心教材 (又称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学习参考书、教学指导书、教学案例分析等。
教学体系指由教学主体 (主要指教师和教学组织) 设计的使各种教学要素朝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组合, 它是统一运作的有机系统。教学要素指构成教学活动中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实体成分, 例如教学主体 (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和内容、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制度与管理。
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 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升华。为了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做好两个转化: (1) 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2) 由教学体系向学生的认知体系转化。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是“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举措, 它将教材内容主体化、信息化、情景化, 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 使教材所蕴含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接受、吸收并成为能力。
(二) 有利于整合师资力量, 优化教学资源
“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理论学科, 内容丰富、教学要求高。而任课教师专业背景、知识结构、能力特点不尽相同, 实施模块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扬长避短, 整合优质师资力量, 优化教学资源。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在给教师提供足够发挥空间的同时,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专题模块, 要有专门的理论研究, 并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 用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艺术吸引学生,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有利于更新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章节授课的形式, 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变单一的“注入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选择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克服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强所带来的课堂教学可能脱离实际和学生诉求的一般化问题, 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模块化基础上多维互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 合理设置教学模块
模块化教学重在合理地设置教学模块。在模块的设计上应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把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形成三大模块:
1. 第一模块:
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主要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中国化的具体理论表现形式 (“两次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
2. 第二模块: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必须回答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增强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3. 第三模块:
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主要阐述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祖国统一与国际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和领导力量。
(二) 深入研究教材、加强集体备课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可以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自主权, 但前提不是离开教材, 而是对教材更加深刻地把握。教师必须全面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整体梳理教材内容的框架下, 按一定的内在逻辑, 重新构建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体系, 即在课程教学大纲的范围内提炼重点和热点而形成的教学内容模块, 每个模块既有所侧重, 又有所衔接和联系。这样的设计, 既体现了内容上的独立性, 又体现了体系上的逻辑性。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设计一定要集集体的智慧于一体。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优势, 通过集体备课, 让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头脑风暴, 经过认真讨论、斟酌、取舍, 形成内在统一的教学模块体系。
(三)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决定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的实效性。在“概论”课教学中,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采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分析、佐证理论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实际, 围绕知识点和基本理论, 针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 引用能够给予启示的现实案例,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运用理论拓展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深度,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堂讨论法。
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具有主题明确、内容集中的特点, 而且每个模块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息息相关, 学生有许多思想情感要讲、能讲、会讲, 有些感兴趣的或者困扰着他们的问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解决, 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先讲、多讲, 引导学生讲感受、讲想法或评论其他学生的发言, 在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对于一时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路或思维方向,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思考、去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 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 实践教学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 确定主题内容,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分队, 利用节假日, 走向社区、走向社会, 进行社会调研。并在课堂内对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交流, 分享学生的调研成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参考书或相关领域的优秀图书, 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向学生推荐几本相关的课外阅读书, 并让学生写出读书报告或学习体会, 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生普遍反映阅读推荐的书目对其自身帮助很大。
(四) 改革考试制度, 建立新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与课程考核体系, 是检验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 建立以“概论”课为内容的由学生进行的新闻速递、讨论、案例分析等一系列评分标准体系,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 为思想政治教学的师生互动提供了软件支持。
其次, 改革成绩评价方法, 加大平时成绩比重, 降低期末成绩比重。探索“5+5”评定学生成绩的做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更要考查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 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就要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并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的最高标准。
再次, 改革原来单一的评价主体, 使评价主体多元化, 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班级评价结合起来, 以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过程性。
最后, 改革考试方法, 从原来单一的闭卷形式改变成为期末知识应用、日常表现、态度和能力相结合, 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等多种考试方式。
总之, 需要在完善原有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对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表现相统一, 采取多种方式, 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力求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构建出以调动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标准的,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的测评指标体系, 从而真正达到模块化基础上的多维互动教学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9) .
[2]王晓辉等.谈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3]段金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教学法探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4]陈朝勇、贾阳果.专题式教学法——高校“思政课”教学之应然选择[J].教学研究, 2006 (3) .
虚拟世界研究验证人类互动理论 篇10
社会网络由不同的社会互动类型组成, 在分析大型社会网络时, 人们通常忽视这种多层面的关系。目前, 科学家主要利用电子邮件、移动电话及网上购物形成的数据来研究人类互动, 这样的数据较为单一, 只能对系统做出较为概括的评估。而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所有玩家信息都存储在日志文件中, 数据丰富且容易提取, 为科学家研究人类互动提供了一片沃土。
最新研究中, 互动游戏中玩家的信息较其他渠道的信息更为详细, 它不仅包括双方关系的类型等数据, 还包括其互动是友好还是敌对。这能够使研究人员发现是否友好的关系才可以形成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 进而证明结构平衡理论。
科学家重点研究了玩家之间在游戏中6种互动关系:友谊、交流、贸易、敌视、侵略和惩罚。每种互动关系形成自己的网络, 所有6种互动关系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关系。该数据最独特之处是, 某些网络关系之间关系较为正面, 如友谊、交流和贸易, 而某些网络关系之间的关系则较为负面如敌视、侵略和惩罚。
“课堂互动”理论 篇11
【关键词】互动 高级英语 高级英语教学
(一)引言
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高年级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主要课程。同时,高级英语也是一门有难度的课程,教师表示上的辛苦但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反映内容枯燥而且难学。那么,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到底要怎么开展呢?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由此看出,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学生对难度较高的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对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教学目的明确之后,需要思考的是教学方式。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
传统的逐字逐句讲授课文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讲到,我也不需要预习了,课文也不看了,连生词都懒得去查了。上课的时候就等着老师讲,也不去思考了,连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都谈不上。而且,因为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不做预习,不了解课文背景,往往是读一遍下来还摸不着头脑,学生就会感觉课文太难了,老师讲了我还不会;其次,逐字逐句讲授课文,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主次不分,更是破坏了课文的语篇整体性和美感,这样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呢?最后,教师讲学生被动的接受,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因而,高级英语的教学,需要建立起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互动理论与高级英语教学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在外语教学领域,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及教学模式影响较大。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是重要的互动对象。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各自存在着差异,使得交流成为必要。学生即是在这种交流之下,不断的认识世界。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把学习看作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个人对学习的投入必须是多维的,全方位互动的,包涵的不仅仅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强调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互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更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为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尤为注重在教学环节中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将自身的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问题留待他们去探究(Williams. 2000:49)。
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及教学模式都为课堂互动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互动是双向的信息载体课堂中的互动,就是以师生平等身份、学生为主体,在引导、启发的基础上,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讨论,使课堂成为交际场所,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高级英语教学要达到以下五个方面的互动:
1.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学生是学习者,同时也是主动的课堂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同时也是和学生一样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师生可就某一话题进行共同讨论,和学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多种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生生互动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合作。高级英语课应当把课堂的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生生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话题讨论、内容探讨、小组任务等等,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人机互动
人机互动包括课内课外,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之间通过即时通讯媒介进行网上互动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如手机等成为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更多知识和学习的帮助。以往,人机互动更多的用于课堂之外,事实上,课堂之内,也可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去学习、探究所碰到的问题。例如,在讨论的时候,学生想要确定某个单词、某个信息,可以立刻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 课内外互动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高级英语课程的知识难度大,内容广,更需要与课外的学习形成互动。教师经常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活动,使学生自主的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使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如: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或者课堂短剧表演。在此之前,学生就必须要进行资料的搜寻、进行讨论、写辩论词或者剧本、排练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收获是巨大的。
nlc202309011514
5. 情知互动
情知互动指学生的认知和感情产生互动。在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各种题材的课文,更重要的是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因而,高级英语课程本身即是情知结合的一门课程。
情感和认知本来就是学习活动中的有机整体。高级英语的课文难度虽然比较高,如果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情感,那么学生的认知难度就会降低,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效率也会提高。
(三)高级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应该存在于教学的始终,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的步骤。下面从课前和课堂这两个方面来看高级英语课程的互动教学。
1. 课前
课前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项活动,相反,课前预习应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心。当然,高级英语课程的预习,不仅仅是查单词、读课文,还要了解课文背景以及读课后注释。有了这部分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掌握了一部分关键词汇,带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来上课,才有可能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上就不需要花时间去解决一些可以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就可以解决的语言问题,更多的时间可用于解决更难更深入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学生都带着问题而来,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了。
教师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
(1)设计预习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预习任务,以便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任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就课文内容提2-3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让学生总结课文大意;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提问题;让学生写作者简介、或背景简介等。通过这些任务,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
(2)让学生做资料搜查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希望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在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大量的案头工作,然后在课堂全部展示给学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学生却不喜欢这种灌输方式,他们觉得这样非常枯燥,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听,即使有部分学生很认真的听了,能记住的也不多。尤其是文化背景部分,与其说教师花很多时间来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让他们主动的做资料搜查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搜寻更多的资料。
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也鼓励学生先查资料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一起讨论。
(3)设计需要课前做准备的课堂活动
想要达到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课堂活动的设计就尤为重要。同时,为了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也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各种互动。课堂活动可以是让学生做Presentation,可以设计辩论、短剧表演等活动,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就可以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写作文,让学生相互修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点评。事实上,这样的作文任务,已经由课后作业变成了课前准备,加上课堂上的讨论点评,学生能马上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而教师也大大减少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思考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
2. 课堂
课堂教学是高级英语教学的中心,是进行互动的主要场合。学生在课前预习所做的准备是课堂互动的先决条件,而课堂互动反过来也会提高学生进行预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口头陈述
口头陈述(Oral presentation)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需要根据所提供的主题进行口头陈述。这部分可以布置课前的小组活动进行准备,每一个组负责一课,学生可课前做好PPT,课堂上进行口头陈述。这部分侧重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
(2)背景知识的学习
课文当中涉及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文化文学典故等知识与课文有着密切的关联,做好这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前面已指出,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自行地查阅资料。有时候第一部分的活动已经涉及到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其他同学做出补充,最后教师再做些必要的补充。
(3)课文理解
在课文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General-Specific-General的方式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然后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也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性的思考和讨论。课堂上,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查单词,查资料。
(4)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指的是词汇学习、修辞学习和难句学习。词汇学习主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相关练习,遇到问题比较大的地方教师给予讲解。在修辞学习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修辞来体会作者的意图,领会课文深层次的意义。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难句,可适当的使用paraphrase或者翻译的方式。
(5)评论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欣赏,甚至批判课文,给出自己的评论。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辩论、短剧表演、写作等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四)小结
以互动为基础的高级英语教学,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的引导,最终形成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刘庆元. “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 云梦学刊,2012(03)。
[3]Williams. Marion. & Burden Robert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文化资本理论视阈下的家园互动 篇12
家园互动在国外也叫“education intervention (教育介入) ”, “parent teacher collaboration (家长———教师配合) ”或“parent involvement (家长参与) ”。在我国, 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就提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
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称《纲要》) 总则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3]透过《纲要》就幼儿园与家庭关系的界定来看, 家园互动, 其实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背景下, 由幼儿园 (教师) 、家庭 (家长) 、幼儿所形成的互动联合体。它以幼儿为核心, 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服务对象是幼儿, 家庭和幼儿园这股合力共同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 旨在使幼儿形成健康和谐、乐观向上的人格。
但是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常常发现, 每个家长似乎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养方式。由于教养方式的不同, 就使得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和家长参与家园互动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在家园互动中, 家长的各种表现, 对于幼儿工作者来说, 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而现有的教育理论只提供了一些通用性的建议, 比如“尊重”、“平等”、“不使用专业术语”等。那么, 如何针对不同的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园互动, 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的著作《不平等的童年》一书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协作培养”与“自然成就成长”
《不平等的童年》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安妮特·拉鲁的代表作。拉鲁通过对88个家庭的家长的访谈及对12个家庭长时间的跟踪观察, 解释了美国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家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赋予儿童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 而这些文化资本又如何在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机构中被激活而变为“潜在”和“真实”的社会不平等。拉鲁研究发现, 尽管家长都尽力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但中产阶级家庭与工人阶级、贫困阶级家庭的育儿实践却大相径庭。中产阶级家庭所采用的教养方法被拉鲁称为“协作培养”;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的家庭的教养方式则被称为“成就自然成长”。具体内容见下表[4]:
在拉鲁的分析中, 清晰地展示了“主流”的儿童培养方式和逻辑背后的“阶层烙印”。因为这种方式需要有父母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教育文化水平及“时间资源”, 而这一切往往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群才拥有的。中产阶级的孩子通常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的词汇量、与权威机构打交道的经验及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技能;而“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则有较强的独立生活及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这些“文化资本”本身没有高下之分, 然而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 某些“文化资本”具有更高的价值, 并嵌入公共机构的运作规范,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和巩固。通过“协作培养”发展起来的技能、品格和态度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公共机构所采用的标准很相似, 中产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上无形中具备了很多的优势。由此, 拉鲁不仅讲述了文化资本如何从父辈传递到子辈, 而且解释了为什么中产阶级的文化资本能够变为阶层优势。
三、对家园互动的一些思考
诚然,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 也逐渐出现了各种分层, “官二代”、“富二代”、“文二代”等字眼时常占据新闻版面。可以说,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出现分层是必然的,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 在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 肩负的另一项重任就是通过教育促使社会成员在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提供一条上通下达的通道, 换言之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如要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公平的良好开端, 家园互动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家园互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做好家长的引领工作, 使家庭教育的阶层差异缩减到最小。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以下几点:
1. 增强自身的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指不同的家庭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财产。”[5]文化资本可分为身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态。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表现为行动者心智和肉体的相对稳定的性情倾向, 它是在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中自然形成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通过不懈努力, 在言辞表达、礼仪举止、知识技能、审美鉴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养, 并使之成为一种个性化的秉性和才能。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形态指的是物化或对象化的文化财产, 表现为文化商品。因此, 幼儿教师要对诸如电脑、教材、图书、玩具等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和相应的鉴赏水平。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形态指的是由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认可的各种资格, 如学位、证书等。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 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充电”, 终身学习。文化资本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震慑与说服。从这个角度来说, 如果教师从这三个方面积累自身的文化资本, 是有助于家园互动工作的开展的。
2.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园互动
与中产阶级家长互动的焦点:由于中产阶级的家长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较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较高的参与幼儿在园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 在与此类家长沟通时, 首先要表示其对孩子关切的认可, 同时建议这些家长从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厘清成人与儿童之间清晰的界限, 减少孩子的自我中心, 尽量合理安排孩子参加活动的数量, 放慢孩子的生活节奏。
与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家长交流的焦点:这些家长本身与幼儿园进行互动的意愿比较低, 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主动的态度与这些家长进行交流。交流的焦点应放在尽量使家长采取与教师相一致的教养方式, 比如:鼓励家长更多地使用说理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词汇量, 鼓励家长在孩子的幼儿园教育中担任更积极主动的角色。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这些阶层的孩子提供那些中产阶级孩子在家里能得到的协作培养的成功计划。
虽然, 诚如布尔迪约所说:“社会中的精英位置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要把精英们的做法传播给所有社会成员的努力, 都会导致那些做法失去原有的价值从而为一种不同的选拔机制所代替。”[6]但是在任何时刻, 帮助所有家长了解来自占据主导地位阶级的家长如何通过关键性的社交场合来帮助自己孩子的进步, 都是有意义的。从短期来看, 可以提高家园互动的质量, 从长远来看, 也就为迈向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性。
摘要:家园互动已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文化资源的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是有巨大差异的。中产阶级的家长倾向于采用“协作培养”的教养模式, 而工人阶级的家长的教养方式被称为“成就自然成长”。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 在面对不同阶层的家长时, 也应采取不同的家园互动策略。
关键词:家园互动,文化资本理论,“协作培养”,“成就自然成长”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8.
[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10.
[4][6][美]安妮特.拉鲁.张旭, 译.不平等的童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1,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