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议论文

2024-08-28

社会现象议论文(通用12篇)

社会现象议论文 篇1

刍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

一、乡镇干部“走读”的现状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已成为当前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之一。“走读”,就是说一些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城区家中住宿。乡镇干部“走读”,使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乡镇干部“走读”的原因

(一)走读的主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部分干部耐不住乡镇的清苦寂寞,吃不惯乡镇的粗茶淡饭。二是自律监督不严。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三是责任感不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四是制度建设不力。从住勤制度来看,乡镇普遍都制订了住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

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乡镇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工作交流的频繁化。由于实现异地交流过于频繁,很多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是外地或其它乡镇人员,加大了“走读”的可能性。

3、便利的交通。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现在多数乡镇政府只有一到两台工作用车,可这些车很少用在公务上,大多数是供乡镇领导“走读”专用。乡镇一般干部虽然没有专车.但照样可以包车.或“打的”回去。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公务员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4、城乡差距。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无论是乡镇公务员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5、家庭原因。家庭的原因,父母年老和孩子年幼晚上需要人照看也造成一些“走读”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

三、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特别是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一些地方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从改善乡镇机关基本生活条件、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入手,采取建设乡镇机关食堂、干部宿舍等设施,让乡镇干部安心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也只是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从根子上杜绝“走读”,还在于转变干部作风。

1、加强思想教育。要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引导乡镇干部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2

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作风上深入群众,真心诚意为民办事,千方百计为民解忧。切实增强组织纪律性,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不敷衍、不脱岗、不缺位。

2、加强纪律约束。一是全面推行“543”工作制。要求乡镇正副科级干部每周在乡镇工作不少于5天,住宿不少于4个晚上,入村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3天。二是严格实行签到制度。干部上下班、值班实行签到登记制度。签到严格实行定时间、定地点。遇到干部下村或住村,则由群众在《工作日志》上签字证实。没有严格实行签到签退,或下村、住村没有群众签字的为无效,办公室安排专人管理,每月汇总统计,张榜公示。三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日期间一律吃住在乡镇,节假日、“双休日”期间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值班,特殊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请假,并有人替班。四是民情日记制。领导班子成员入村工作、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写民情日记。五是实行工作评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民主评议每位班子成员上月的到岗和工作情况,并将评议结果报县纪委和组织部。六是建立班子成员住乡镇工作情况档案。将落实“543”工作制、住宿、考核、公示、民情日记、干部评议、请销假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存入档案。

3、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处置。对因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而贻误工作的,要严格问责。

4、健全激励机制。可制定政策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特别是边远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对留在乡镇食宿和值班的干部给予适当补贴,3

在评先选优方面向乡镇干部倾斜;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乡镇工作时间较长、表现较好、年龄较大的干部,可有计划地安排到城区单位工作。为全镇干部努力营造一个拴心留人干事业的工作生活环境。

“走读”干部留下来干什么?笔者认为,纠正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关乎农村繁荣与稳定的长期性工作。各镇应积极组织广大乡镇干部深入研究“农村、农业、农民”,走进“庄头、田头、炕头”,开展听民情、察民意、解民难工作,举办送文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活动。

社会现象议论文 篇2

1 种子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种子名称五花八门

提起种子名, 我们就会想到根据种子性能而起的一些名字, 如鲁单x号、济麦x号、鲁棉研x号、花育x号等等, 这些名字是根据种子的特征特性作出的一个最简单、最合适的描述, 在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和虚假宣传的情况下, 传递给消费者种子的真实信息。可是近几年, 种子市场相对混乱, 种子名字也出现了造假,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农民购买种子时如雾里看花, 难以分辨。在农业综合执法中, 发现市场中乱起名的现象十分严重。在玉米种中, 出现了“创吨”、“吨产王”、“铁棒子”、“超大穗”等千奇百怪的名字, 用这些词语命名, 群众一听, 好像感觉到了这些品种的优势。但这种起名方式已经违反了《种子法》的相关规定, 属于虚假宣传。在棉花种中, 像“国审懒汉棉”、“千斤抗虫棉”等等,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来看, 平均产量也就在230 kg/667 m2左右, 宣称“千斤”明摆着是虚假广告。小麦种中, 有“矮抗王子”、“矮优千斤王”、“矮抗冠军”等等。面对这些五颜六色的包装、千奇百怪的名称, 想要购买种子的群众晕头转向, 根本就不知道哪个是好种子。

1.2 种子包装和种子标签标注不规范

《种子法》规定, 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可从目前市场情况看, 种子包装和标签已经严重违反了《种子法》的相关规定。有的内外标签种子质量不一致, 商家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在标签上注明原种, 甚至原原种, 可是在质量标准上却标注的是良种级;有的包衣种子没有警示标志, 有的包装有警示标志, 里面却装的是没有包衣的种子;有的杂交种没有具体标注, 也有的标签标注的品种和内容不一致, 例如“改良农大108”、“精品郑单958”等, 在种子袋上标注“改良”、“精品”、“优选”等修饰词语, 字体大小和品种名称差不多, 甚至还要大, 而在标签上标注的却是真正的审定名称, 没有修饰词语;有的栽培技术、特征特性标注不全, 尤其不标注抗病性, 隐瞒其品种缺点, 夸大种植区域的范围。

1.3 种子品种多, 经营档案不完善

近几年, 种子市场经销的种子品种数量剧增, 有假冒的也有未审先推的, 套牌的更是层出不穷。有的企业购买原来审定过的老品种, 在销售中却冠以新的品种名称和审定编号来进行销售, 里面具体装的什么品种只有企业自己清楚;在经营方面, 有的经营户未按规定备案, 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经营档案;种子小包装拆袋销售, 标签不全、残缺、涂改, 超出委托范围和备案范围经营。

2 工作措施和建议

2.1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加大处罚力度

要加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结合农资市场整顿专项治理活动, 开展以清理市场主体、规范经营秩序为主要内容的种子市场整治活动, 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未审先推、品种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规范制种基地的秩序和管理, 组织专门力量, 加强制种基地管理,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合同, 严把种子收购、加工、包装、储运环节的质量关, 严厉打击哄抬价格、抢购套购等行为;建立管理网络, 开通举报电话, 开展抽查、普查, 定期、不定期突击检查, 在春秋两季进行专项检查活动, 加强监督检查, 把违法的经营种子行为抑制在萌芽状态。

2.2 加强对种子经营人员的培训

经销种子应当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 种子管理部门可利用农闲季节集中组织种子经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种子有关知识的培训, 没有培训费用, 可结合“阳光工程”等项目对种子经营人员进行免费培训。主要从经营种子相应的法律法规、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知识、从业职业道德、种子标签的认识和经营档案的制作和保存上进行培训, 提高经营人员的素质, 让他们懂法、守法合法经营, 从而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种。

2.3 加强对农民群众法律和维权意识的提高

社会现象议论文 篇3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阶层固化 破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对待弱者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良心,能否使资源惠及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考验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良心。教育是提高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阶梯,是实现阶层向上流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根血脉。教育公平是带有基础意义的社会公平,确保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同质的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公平,维持其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功能,是保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的重要路径。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为此,笔者在教育化解阶层固化现象中的作用作了以下思考。

一、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底层上升流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育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分层更加充分,并且推动底层阶层群体进行上升流动。教育要能够使社会群体成员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享有平等权利获得教育资源,最后能够使受教育者得到学业上的成就。因此,教育公平就包括了社会个体接受教育整个过程的公平。教育公平对社会分层流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种社会分层流动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教育公平对社会分层流动更多地体现在垂直流动或称为上下流动,就是使不同阶层群体实现阶层之间的流动。教育公平能够促使社会底层改变社会地位,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分层流动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阶层的固化现象,称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个体成员的教育成就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的质量,社会群体成员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和培养的技能比例处于上升态势,这样具备了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成员,同时具有良好的素养和道德水准,才能获得社会阶层的上升,教育公平实现了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功效。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公平成为社会阶层实现其自身利益的一条途径。教育公平促使社会阶层的流动,较低阶层的成员通过优异的学业通向了社会上层阶层。

二、教育公平强化社会阶层的流动

通过教育公平能够强化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有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社会底层群体成员评价良好的教育获得了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机会,将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得常态化,缓解了社会底层对社会制度的压力。此外,通过教育公平获得上升的群体成员,也获得了社会优质资源,对未来发展具有很大帮助。因此,教育公平能够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这成为社会群体成员的愿望。

当前,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加重视知识和教育,以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分层流动功能,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社会阶层的划分倾向于社会群体成员的教育水平,知识素养以及科技技能,以此为标志引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分层。通过最近些年我国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来看,呈现逐步上升态势,这说明更多的青年人积极学习,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希望获得公平的社会教育资源。青年人获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突显,教育成为改变青年人的人生轨迹的重要支点。因此,这说明了教育公平能够更加充分地促进社会分层流动,这种功能正在得到强化。通过公平的教育,社會底层群体成员才能获得教育机会和实现学业成就,推动社会分层流动的实现。教育公平能够使这些底层群体成员获得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都公平对待,提高下层阶层的成员通往上层阶层的信心。

对于我国的教育公平方面来说,通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这样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国教育的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在教育过程上面,国家的教育政策照顾到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如教师、教学设备和教育经费,使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成员都能够正常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而在教育结果方面,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都重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给予就业和升值的机会和空间,为这些底层社会成员的事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三、教育公平使社会阶层固化转向社会阶层的合理分层流动

我国各阶段的教育,虽然还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但是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都能够可持续地培养低阶层家庭子女,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得到了志愿者教师的支持发展,使优质师资的资源尽量合理配置。教育结果公平促进社会分层流动,不同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实现与其天资和潜力相应的教育成就,这种教育结果公平合理成为社会分层合理流动的前提,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政府和用人单位应对大学生就业制度方面,放在关注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学业成就层面,以在求职就业中发挥学业的分量,有助于下层阶层的群体成员凭借优异的学业成就向社会上层流动,努力实现教育结果公平,以消除社会阶层固化现象,转向为社会阶层的合理分层流动。

参考文献:

[1]董秀芬.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山西财税.2012,(02)

[2]汤力.中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1)

[3]王雪.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J].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05)

[4]杨娜.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J].法学杂志,2010,(11)

[5]蒋菠,周鸿,窦晓明.沈玉洁.试论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6]张衡,王云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互动关系探讨[ J].教育发展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社会心理现象 篇4

问题的提出:为何要恶搞杜甫?

关键词:社会心理、杜甫很忙、恶搞原因、教育机制

角度一分析:“杜甫很忙”与学生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记者了解到,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拿来涂涂,所以“杜甫很忙”后,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对此,杜甫草堂宣传人员称,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有些创作不雅。窃以为,这样的恶搞虽然有些不雅,如杜甫抱着个美少女的“创作”,可能就会刺激有些思想较传统的人的神经,但总的说来,还是无伤大雅,应该看开点,这有些像调皮的孙子、孙女扯了把爷爷的胡子,爷爷倒更乐呵呢。

与其说是网友恶搞,倒不如说是网友凑热闹把这一现象放大,让杜甫等名人更“忙”罢了,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那些上课不专心的学生,他们是最早对名人画像“再创作”者,因此,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们那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给课本上的名人“化妆、整容”,应该是有着不短的历史,总之不会是近年来的事情,一直以来,给女名人添把胡子,给人加个海盗眼罩,画道很酷的伤疤,或帮人缝几针„„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且还有像此次这样的“深度”创作,如让杜甫手扛机枪、骑驴骑猪骑自行车、开坦克开飞机、穿校服、泪流满面、变身卡通人物等等也不少。

这固然可说他们不专心,但也说明课堂内容没能吸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可说,学生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无处宣泄,毕竟仅是这样的涂鸦,很难说他们的精力和想像力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除了个别极具天赋的人将来能有作为的话,这样的涂鸦难以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再小的涂鸦,也是心灵和想像的释放。

一般的成年人,尤其是步入社会后的成人,且不说没有心思搞这些“创作”,即便有心思,除非一些从事设计等本身就需要想像的专业人才,其它人恐怕难有类似“作品”问世。这也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其实并非没有想像力,我们的想像力其实是在慢慢的被扼杀了,这一被扼杀的过程,一大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过程。这也不新鲜,应试教育扼杀想像,难以出另类的人才,甚至连适合社会的一般人才也难以批量生产,早已为人们所诟病。

一边是学生们的精力难有合适的作为之处、想像力被逐步消解,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在大的层面,是教育质量的不如人意。而另一面则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科技实力不如人,在不少领域都落于人后。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杜甫很忙”所指向的,还是我们的教育机制。

角度二分析:恶搞杜甫或许只为释放学习压力

恶搞杜甫的涂鸦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遭致杜甫草堂的强烈不满,除了与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外,还因为此类恶搞并不像很多成年人在学生时代给书上的人物戴副眼镜或加撮胡子那么简单,而是玩起了“穿越”,恶搞得过分了。譬如那幅杜甫怀抱一美女的涂鸦之作确有亵渎诗圣之嫌,看了令人不爽。

但在浏览了多幅学生的涂鸦之作后,我发现了一个比亵渎诗圣更值得关注的节点,即这些恶搞都集中在教材所选的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所附的插图上。2 画家蒋兆和创作的这幅《杜甫像》非常传神: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头,面带沧桑,与诗中传达的深广忧愤、忧国忧民的主旨意境十分匹配。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直观地看待这组诗画配,读者当会被其中传达的荒寒、孤愁但仍怀抱一腔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而且教师在教学此诗时,也会将教学重点落实在这点上,但可悲的是,学生对此无动于衷,不但无法感受诗中悲苦落寞的意境,反而从中收获了一份快感。此种反差说明了什么?

排除这种解释:高中生涉世未深,未能具备体察老杜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诗风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基础,我的解释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灵早已被应试教育折磨得迟钝、麻木,失去感受人间苦难的能力了。

具体而言,学生恶搞杜甫基于两种心理:一是释放压力。他们在穷尽想象恶搞杜甫的过程中,无疑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放松和愉悦,这有助于减轻和释放应试教育带来的精神压力。二是发泄对杜甫的不满。我查过课文练习和教案,都有背诵全诗的要求。如杜甫、李白、鲁迅等“特别忙”,因为他们的诗文均是考试课文,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都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这不,为了“发泄”多年背书的“怨恨”,同学们毫不手软地给杜甫画了一个考试“死当”(不及格),并附送诗两句“考前全没背,暑假来相会”。

必须指出,学生们恨杜甫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痛恨的是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当学生们尚未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朗诵体会《登高》此类经典作品之前,老师就将考试要求布置给学生,将一篇美文当做敲门砖传递给学生,学生哪能不犯恶呢?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考试要求,老师不能不这样做:将所有入选的重点课文作为试题例子来教。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的能力,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和麻木,不但无法体会文本的美感,甚至会从《登高》这样抒写大悲痛的诗文中读出喜感,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社会现象的作文 篇5

作为社会大集体的一员,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机器良性运作的一个螺丝钉,发挥自己的功效,就是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许,这样的社会责任显得很普通平庸,但是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又不是神,没有几个能一踏入社会就能呼风唤雨,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如今,我们也时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获得全国劳模称号的人也是极其平凡的社会中的小人物,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职业,心怀着社会责任,也能坚忍工作的劳累与抵住各种腐败的诱惑。他们的平凡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最终他们对自己岗位的兢兢业业不仅使得社会运作得以良好有序地展开,也使得他们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很好地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这样的人,不用大谈特谈社会责任,他们的生活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促进着社会的良性发展。社会责任对他们来说,不是口号,是融入在观念和血液里的生活习惯与处事准则。

然而,在社会中我们也不乏可以看到有些人做着一些不符合社会文明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程度大小各有差别,但性质是一样的。例如,有的做着老百姓选举出来的官却背地里想尽办法贪污各种各样的钱,有的明明放着正经的事儿不做非要去破外各种便利大众的公物,有的自己心态不正地无处发泄却举着凶器到处迫害无辜的群众等等。面对这些人,不要对他们提有利于大众的社会责任,能使他们走上社会的正道上是首要的一步。

其实,我觉得社会责任,有就有,没有真的很可怕。有时候,真有一种“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感觉。没有社会责任的人,做出的伤天害理的事,对社会大众的危害是巨大的,例如“昆明火车站”事件。但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不都是社会孕育出来的吗?是不是正是我们社会大机器中某个零件还存有不完美不人性化的疏漏,才导致了这些人的人性上的欠缺呢?我们社会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是不是对这些群体还没有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呢?要是我们能在根本上做好是不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危害事件呢?

社会现象之我见 篇6

社会现象之我见

谈到人有贫富差距,大家必定都会同意,而当说起人有身份高低贵贱时,我想就会有人不满了。那也的确应当不满的,大家同为人,同样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同样可以结婚生子,同样可以吃饭睡觉,难道就因为有个钱,就变成了“非常人”?

我就从一个班级来说吧,同样在一个学校里学习,同样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可是为啥有的人总是在那叽叽喳喳地将自己父母亲戚怎么怎么的有权有势,比如,会说他爸最近去了某个地方开会,就又弄了个名车回来,然后又送给了谁谁谁的,说得是眼冒彩光,口沫横飞;有的人,只是傻傻地看着别人说,时时张开嘴,一脸惊讶地叫到“哇塞,你家好有钱啊!!”;有的人,却让人觉得他的正面就是他的头发,永远低头,一声不吭,或许,他正在为以后可以像那个口沫横飞的同学家那么富而奋斗吧。就因为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了等级的差距,或者可能从出生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等级差距了。

再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的社会可以在经济方面平衡地调剂一下,可以使大家一样富或者一样穷,不要谈什么“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富起来”,我个人觉得这比较虚,因为我们社会中的人并没有那么纯洁高尚了,如果我们可以只凭借我们的学识来决定我们地位的尊卑,我想社会会纯洁地发展好的。也就不会为了比谁的钱多,有什么贪官污吏了。在这个社会里,或许只有消除利益关系,社会才会变纯洁,不会有谁看不起谁,只会在学识上相互欣赏,而当达到这个境界,世界也就和平了,不会再有啥恐怖分子了,但我们扪心自问,可能吗?有哪个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可以办到?

我这么写,或许一些所谓的权威人事会说,现在的大学生,自己没有本事,就只会怪社会。可是,我觉得我们真的很无赖,从小,家长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诚实,要善良,可是当我在路上看到乞讨的老人已经吐血时候,只是心揪了一下,但不敢付诸行动,而再看看我身边路过的人,满脸笑容,提着刚shopping的东西路过老人,却没有一丝的触动。再者,还记得那天老师给我们讲社会现象时,曾提到有关诚信的问题,老师在黑板上抄写下了某报纸上的人类诚信度排行榜,我很吃惊地发现,为我们所不齿的性工作者竟然排在了老师与学生的前面,敢问,到底是道理变了,还是社会变了?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不是我们不敢前行,而是我们寸步难行。似乎我们所学的东西中,可用的实在太少了,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在哪天会改的对我们学生的未来有益,那就好了。

浅议网络新闻标题的现象和规范 篇7

虚假标题及内容。2013年5月20日晚,新浪网等少数商业网站发布所谓《中国被朝鲜抓扣渔民渔船获释》消息,一些网站对此未经核实即予转发。此消息实为新华社一年前同一天(2012年5月20日)发布的旧稿,相关网站将旧闻当作新闻发布;2013年5月28日凤凰网登载《消息称王岐山要求高官子女毕业一年内回国》一文,此文中大量引用所谓“可靠消息”,凤凰网在首页显著位置推荐,随后被网站大量转载。后经核实,此文为虚假报道;2013年9月5日,中国广播网、新民网、东方网以及搜狐网、网易、凤凰网等网站登载《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央视新闻特写其婚戒数秒》一文,称“习总右手无名指佩带着婚戒,”并同步配发所谓“央视新闻截图”。经核实,此稿同样为虚假报道。

篡改新闻标题。2013年5月23日,网易、新浪、凤凰等网站在转载解放军报评论文章时,将原标题《中国梦的自信在哪里》篡改为《解放军报: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文中提到要始终同心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标题一改,意思相差万里,极易让人联想到邪教,引起不良的社会效果;2013年第18期广东《南风窗》杂志刊登的《村官腐败透视》一文,被许多网站以《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为标题进行转载,刺激着各新闻媒体以及网友们的神经,引起热烈反响。随后,《南风窗》编辑部发出道歉信,声称所刊登文章内容为私下谈话,村支书有“吹牛”嫌疑。此道歉信不但没有为事件带来正面信息,反而使网友们对记者的新闻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文题不符。201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报》原标题为《宣化县纪委:目前没证据证明“性骚扰”》,事发地为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县洋河南镇,凤凰网转发标题改为《河南宣化:目前无证据证明女大学生村官遭性骚扰》,随后,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搜狐网等知名网站沿用凤凰网标题,造成文题不符的错误信息在网络新闻页面和微博中大量扩散;2014年5月28日中新网刊登《辽宁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一文,内容是从6月起,辽宁警方将开展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打击暴恐重点“管住物”中,加强民爆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剧毒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硫磺、火柴、液化气罐、散装零售汽油等制爆原材料的管理,明确企事业单位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落实购买实名登记制度,严加管控。但被腾讯等网站转载时标题改为《辽宁6月起对购买火柴等制爆物品实行实名登记》,不看文章内容只看标题会认为连买火柴这种小物件,都需要实名登记,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这样一个“题不对文”的标题的确令人关注,却引起网民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

以偏概全,断章取义。2013年5月15日,搜狐、新浪、网易、凤凰等网站在转载新华社有关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时,擅自将原标题《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断章取义篡改为《李克强:调查称上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引起网上负面炒作;2013年8月19日《京华时报》刊登的原文标题是《城镇化最难在人的城镇化》,被多家网站改标题为《财政部研究员: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进行发布,原文的本义是讨论不同人员工资的改革方向,绝非一味地提高公务员工资。“公务员工资进入上涨周期”这样的标题是断章取义切割出来的,但由于话题敏感,迅速被很多网站转载,诱发了社会公众对改革公平的担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标题低俗,煽情暴力。2013年11月18日搜狐网发布《80后夫妇叫卖亲儿4万成交》;2013年8月5日大河网登载的《半裸女与警方“对峙”近3小时警察当街抬人引争议》一文;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生活报》分别刊发虚假报道“老汉开房见网友遇到儿媳妇”,并被众多网站转发,上述报道内容低俗,有失社会公德,引起负面效应,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模式化”标签。标题上冠以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史上最”、“性”、“揭秘”等等一些明显倾向性或感情色彩的词语,用有色眼镜看待这些现象,强调社会矛盾,致使部分受众先入为主,带有情绪化的阅读正文,影响对新闻真相的认知和判断。

一些网络新闻标题华丽,内容空洞,为了追求高的点击率,故意扭曲实情,制造“伪环境”,不仅误导受众,导致受众对新闻事实信息的误判,激起受众的逆反心理,而且严重影响着新闻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使得新闻失去必要的严肃性,休闲化、娱乐化特点更为突出。长此以住,会丧失更多的受众,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下降,不利于网络媒体的健康、持续发展,损害了网络媒体的整体形象。那么怎样对网络新闻标题进行规范呢?

完善内部发稿机制。从2013年9月5日开始,北京地区大型门户网站的新闻要闻频道转载新闻时,必须加注原标题,此举既方便编辑在修改标题时进行对照,避免偏离文章原意,也保持了原文的完整性,有效遏制“标题党”,也体现出对原作者和知识产权的尊重。“转载新闻加注原标题”的做法给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当好把关人,提高从业者职业道德。转发新闻同样有核实真实性的责任和义务,把好新闻稿件来源关和审核关,不给虚假新闻传播扩散提供渠道,向网友传递和推广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坚持职业操守和新闻理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在整个社会,人人都可以成就自已的媒体,人人都可以是社会新闻的记录者,同时,人人也都可能是新闻的制造者,做到不造谣,不传谣。牢记社会责任,媒体和从业者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底线,建立健全我国新闻行业的监管制度,实施责任追究处罚机制。加大监管范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管作用,建立投诉、举报等监督途径。在媒体有所规范自律的基础上,受众也要有所警醒。

参考文献

[1]洪欣宜.向楠,《万人民调:六成受访者曾受耸人听闻式新闻误导》[N].《中国青年报》,2012-5-29

[2]陈秀云:《新闻误解-论新闻文本间距》[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3]陈蕊、宋悦,《网络新闻标题的“诱惑性”》[J].《新闻爱好者》,2011(15)

[4]金可,《网站转载新闻须加原标题》[N].《北京日报》,2012-9-21.

[5]张园:《网络新闻“标题党”的几类问题》[J]《青年记者》2013-12

浅议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 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 软暴力 表现 成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53-01

一、小学教育中“软暴力”现象普遍存在

“软暴力”是与“肉体暴力”相对应的概念,又称“精神暴力”,指不通过肢体接触而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上的的伤害。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主要是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发展阶段,“软暴力”会带来严重危害,比如否定自我、自卑、缺乏自信、敏感多疑、神经质、不懂得表达需求和控制情绪、怯懦、逃避、有暴力倾向和受虐倾向、过度依赖物质等,“软暴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相当消极的影响。

然而,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还在伤害着孩子的心灵。

二、小学教育中“软暴力”的表现

小学暴力中“软暴力”表现在很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语言软暴力”、“行为软暴力”。

1.语言软暴力

小学教育中的“语言软暴力”是指教育者表现出来的让小学生感到感情受伤、精神痛苦、心灵折磨的语言、神态、文字、表情等。常见的有语言上的挖苦、讽刺、侮辱、嘲笑、谩骂,比如“怎么那么笨!”、“笨的像头猪一样”、“蠢得跟头牛一样”、“蠢死了!”、“没药可救了”等等,神态上表现出不屑、鄙夷、嫌弃、厌烦等,文字上使用一些出格的描述,比如有教师在小学生的作文评语里写“你妈为什么要生下你”,在调皮的单亲孩子的检讨书上批语“没有教养”,故意在小学生作业重复犯错的地方写“朽木不可雕也!!!”等等。“语言软暴力”是小学教育中小学生最容易、最经常、最主要遭受的“软暴力”,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极大,可能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受伤、自卑、严重孤独感、自闭等,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2.行为软暴力

小学教育里“行为软暴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教育者刻意的对小学生的冷漠、疏远、不与之亲近和交流,不回应学生,当学生不存在不闻不问等。比如,有报道某小学教师因为与班上一个学生的妈妈有过节,一年下来没有和那位学生说过一句话,对那位学生的问好也从不回应,从没有请这位经常举手的学生回答过一个问题,包括全班只有这位同学举手的时候,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和那位同学玩,该学生也不在举手和问好,成绩快速下滑,最后学生的妈妈只能让孩子转学。②布置过于繁重的课业。惩罚教育在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有一定积极作用,是必要存在的,“软暴力”不同于惩罚教育,是故意施加的对学生的精神虐待,比如教育者让小学生罚写检讨一千遍,罚抄作业八百遍,连续一小时重复“我错了”等扭曲行为对小学生造成的精神侵犯和精神压迫等;③刻意的对学生的分类。对学生分类是教育“软暴力”中除语言暴力外最常见的一种,危害极大。比如有的教师习惯性的称学生“优生”、“差生”,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安排座位,设优生榜差生榜,给差生穿不同颜色的校服,用不同颜色作业本将学生分优良中差等都是“软暴力”行为,严重摧残着孩子的心灵。

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表现在很多方面,文章列举的“语言软暴力”和“行为软暴力”只是其中明显的两类,更多的“软暴力”现象应在教育过程中加以注意和避免。

三、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的成因

小学教育中“软暴力”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学校的、家庭方面的原因,但教师应负主要责任:①教师对学生缺乏“爱”与“真心”。“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没有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的“人”,倾注爱心和真心的教师是不会考虑学生的情感的;②滥用教师权威,缺乏平等、尊重观念。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将教师当做父母以外最信任和崇拜的对象,所以教师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异常崇高伟大。缺乏平等、尊重观念的教师无法珍惜和呵护学生的感情,滥用教师权利下最容易出现“软暴力”;③教师道德水平存在问题。“软暴力”产生的根源反应的是教师师德的缺失;④教师教育能力不足。教师愤怒情绪下最容易产生“软暴力”。课堂控制不良、学生管理不足、对学生缺乏劝导教育的方法等是教师最易怒最易产生不良情绪的地方,而这些都是教育能力不足的表现。

四、预防及减少小学教育中“软暴力”现象的有效措施

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的预防和控制不知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个相关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教师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更应积极参与,努力改善。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倾注爱心与真心

小学生是非常单纯脆弱的群体,“软暴力”造成的伤害经常是很难治愈的,甚至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比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小学教育更是“爱的教育”,只有倾注爱心和真心的教师才能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小学教师在从业之前,应充分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孩子,如果不是就不要从事这个职业,从业后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孩子、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就及时调整职业方向。

2.增强平等观念和尊重思想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友好的关系,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教师应该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将孩子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与之平等对话,促进孩子的全面进步。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教學能力能让教师科学、公正的引导每一位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使教师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软暴力”的发生,高尚的师德是较减少教师“软暴力”的重要条件。

五、结语

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很普遍,危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对小学教育中的“软暴力”现象的表现、成因、预防和减少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对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存在的“软暴力”伤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星,王皓.小学教育“软暴力”定义特征简述[J].群文天地,2012(A05):236-236.

[2]钟星.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伦理思考[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3]左松.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初探[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7):199.

社会现象的经典语录 篇9

你越来越善解人意,就没人在意你的计较和委屈。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前任发来的请帖。

爱情由自我欺骗开始,以欺骗他人结束。

你努力后的成功,不能弥补你成功前的痛苦。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做不到的事情,就努力别做了。

痛苦那就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得强者更是强,弱者更是弱。

好好活下去,每天都有新打击。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弱者而对你笑脸相待。

你全力做到的最好,可能还不如别人随便搞搞。

只有拼出来的努力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帅不能当饭吃,但丑就更不能了。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

论社会不正常现象作文 篇10

每一天,大大小小的汽车穿梭于公路上,大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工作,孩子们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学习……世界的这个模样,或许在你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但有些事情,却不再是这样了。

这一天,妈妈带着我去姥姥家,因为起床得晚,妈妈便带着我到饭店吃早饭,吃完了饭后,妈妈匆匆地到收银台付了钱,便拉着我去赶公交车。不一会儿,她意识到自己刚才在饭店里老板还没有把钱找回来,于是就骂自己说:“真是个猪脑子!”妈妈到饭店吃完饭付了钱,做得本来就没有错,而老板没有把钱找回来,错的不是他吗?为什么要骂自己是猪脑子呢?“阿姨!”此时后面赶来了一个小姑娘,“阿姨!”妈妈回过头,疑惑地看着她,小姑娘跑上前来:“阿姨,你的钱”喘着虚气,手里拿着些钱递给妈妈,“刚才在饭店,我爸爸忘找了,后来才发觉,让我跑来找您。”此时,妈妈笑着说:“谢谢,不用了,你真是个好孩子,拿着的钱就当是奖励给你的.吧!”为什么呢?小姑娘帮她爸爸把钱送过来,老板并没有故意地要把钱找不回给妈妈,现在把钱送到妈妈手里,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吗?这并没有什么可以表扬的,可以奖励的呀!

上了公交车,到我们这儿,车上正好满位了,不一会儿,便上来了一位老人,颠颠魏巍地,由于身体矮小,一只手柱着拐杖,另一只手抓着身边的椅头上。这时我起身,对老爷爷说道:“老爷爷到这边来,我把我的位子让给你。”爷爷笑着说道;“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此时,车上的气氛似乎活跃了起来,身旁的大婶直夸我是个好孩子,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往我兜里塞,车上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对我的行为很赞赏,还说我在跟他们抢事做呢!虽然此时心中的荣誉感很丰满,夸得有些害羞,但是,我却对眼前的这一切感到疑惑,不解。

妈妈认为老板没有把钱找给她,是她的错,而在我看来,这是老板的错,公平交易,天经地义,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吗?后来把钱还给了妈妈,却还受到表扬和奖励,如此平凡,正常的事,却变得如此有意义;为老人让座,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为什么会像那老板和小姑娘一般受到人们的表扬呢?

人们或许并没有发觉到,我们的社会变得不正常了,一件本就应该这样做的事,却会被人们大加赞扬,大加赞赏。你有没有思考过,想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想通过努力而获取想要的东西,一昧地想要找捷径,从而就有了不良的食品,服装生产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从而人心人性变得冷漠了,倒在路旁,路人也不理不睬;为了自己的一点钱,一点劳动成果,而置那些徘徊在生死关门前的孩子、老人而不顾……人们变得自私,冷漠,小气,重财轻义,不愿付出。所以,我们的社会变得不正常了,有人为了山区孩子捐钱捐物,受到赞扬;诚实守信一辈子,被人们所熟知;默默地在岗位上为人民奉献,被人们所称赞……人们在不断地抵制恶行,赞颂美德,是希望社会变得美好,变得亲切,变得温暖。

今天,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无私奉献,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可以把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费挤出一些捐出去,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他们可以把青春的热情撒播在偏远山村,只为那里有郎朗读书声;他们可以在刺骨的寒风中跳入水中,事后却悄然离去……

社会现象议论文 篇11

一、对于学习过程中偶发现象的觉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心中装着学生,眼中看着学生,耳中听着学生。关注个别对象的同时,也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静止不动,必须移步换景。教师的眼神要柔和,要与学生的目光相互映照,我们的眼中有学生,学生的眼中有我们。我们的眼神要像阳光一样普照班上每一位学生,慈祥的目光中略带一丝警觉。我们要在关爱的同时,敏锐地觉察学生学习状态的细微变化。

二、对于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偶发现象的调控

教学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的状态,觉察出偶发现象。一旦偶发现象呈现出来,我们的大脑要快速思考,慎重做出调控。

1.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

教学,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一些小波澜。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说一些小动作,违反了课堂纪律。这样的现象,我们很容易就觉察到了。对此,我们要分析,这名学生是“偶尔为之”,还是“一以贯之”。如果是前者,我们要慎重,不要当众提醒,更不能公开批评。我们可以轻轻地“游走到”他的身旁,悄悄地暗示他自我修正。如果说后者,而且他的行为已经被其他同学发现,已经影响了别人。那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一定要及时调控,可以用反话激励:“XXX同学,今天上课听得蛮认真,状态不错。”然后视情况发展而定,如有需要也可以直截了当、义正词严地进行批评,但是记住批评不是谩骂,更不是侮辱,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犯错的学生肯定会有所收敛,这对教学效果是有利的。

2.学生不同的见解

教学中,我们抛出一个探究性问题,学生在七嘴八舌地回答时,我们一定要仔细倾听。如果我们听到了不同的见解,要思考,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原则性问题,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是积极的,那就让他畅所欲言;如果有所偏颇,我们要敏锐地觉察到,并进行科学地调控。调控时,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要让他在轻松的氛围中说完整,说清楚。也有一种情况,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可能不够精彩生动,表达时声音很小。此时,我们一定要鼓励他大胆发言,或者积聚自己全部身心精力去倾听,听出他的“精彩之处”。

3.学生的需要“肯定”

教学中,当学生回答好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后,面部会有细微的变化。学生为什么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人肯定会说:“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人说:“学生是来学习的,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回答问题,怎么能学习好呢?”也有人会说:“学生喜欢回答老师问题,这样就能表现自己了。”……我在想,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固然是学生的一种本能——“好表现”,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分内事”。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学生积极的表现,用心的回答,即使他们的回答还不够精彩,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被老师“肯定”。为此,我们要肯定他,鼓励他,让他们心中好好地“骄傲骄傲”。

4.学生“执着”自己的看法

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我们的预设时,教师会习惯性地、友善地进行点拨,再点拨。点拨之后,学生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过了一会儿,老师将相似的问题再一次提出时,这位学生又举起了手。大跌眼镜的是,他的回答还是原来的,一成不变。对此,我们要平静,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批评他,也不能充耳不闻。要进一步分析他答案的由来与合理性。只要有一丝合理性,我们就要放大它,肯定他的想法,保护他的自尊心与思维的独特性。如果实在没有发现答案的合理性,也不要简单处理,要给予他“自我辩护”的机会,听听他是怎么想的,然后伺机找到突破口,或鼓励,或再一次指点。

5.学生“标新立异的言行”

学生不同的见解,我们应该给予鼓励与肯定,但也要慎重。如果这个学生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标新立异”,我们可以采取冷处理。尽量不要与他“纠缠不清”,即使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他也会与你不断“辩论”下去。待到课后,你再与他慢慢地“侃一侃”、“论一论”。当然,大部分学生的“标新立异”是出于自己的用心思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肯定地评价。

社会现象议论文 篇12

一、自述体“疑似假新闻”的分类举例

这里举一个例子。2007年2月, 南方某报以“白天是天使, 晚上是魔鬼”为题, 报道了广东某城市的一名女教师, 白天在农村学校教课, 晚上到县城里去卖淫, 其“所得”供她的三个弟弟上大学, 还提到其中有一个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稿件经网上传播后, 大连市有多家报纸选用。从新闻导向来看, 这个稿件所做的道德评价是错误的。就新闻事实来说, 也很值得怀疑。一来这原本是个在“天涯网”上流传已久的帖子, 二来所说的事实也经不起推敲。一个县的县城, 地盘本来不大, 低头不见抬头见, 一个女青年 (尤其是女教师, 几年中会接触大量的学生、学生家长、教育界同行) , 在县城里长期卖淫而不被人认出, 很难让人相信。这条新闻的疑点很明显, 但以后没听说有什么人查证过, 属于“不了了之”类型的。

下一个例子是被确定为虚假报道的例子。2009年7月, 大连市某报发表“松狮狗咬死小孩”的新闻, 说是某人家里养了一条松狮狗, 家里有一个两周岁的婴儿, 保姆出去买菜的时候, 因为婴儿嘴上有蜂蜜, 这只狗上去舔蜜吃, 一时野性大发, 竟然把婴儿咬死了!消息一出, 大连市民街谈巷议, 叹息不已。不料有喜欢养狗的读者就近到消息里所说的地方去询问时, 谁都说并无此事, 那儿连个养松狮狗的人家都没有!最后报社启动调查程序查明, 这就是一条假新闻。

更大量的“疑似类假新闻”则见于日常不很引人注意的报道里。如某老年妇女说, 她在早市上买菜, 有人用秘鲁币来欺骗她, 幸亏她及时识破了, 才没上当;如青年妇女说, 她在大街上碰到一个男人跟她打听路, 进而与她攀谈, 拍了她一巴掌, 也不知怎么失去了意识, 乖乖地回到家里, 把多少万元拿出来送给了这个人;某某人坐公司汽车, 发现了一个小偷正要偷某个人的东西, 他及时提醒了一下, 不料自己却被小偷偷了。由于这些新闻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小, 读者往往不会较真, 但从新闻结构来看, 这些事都是自己说的, 没有任何旁证, 连个报案记录都没有, 怎么能证明, 你说的事情就一定发生了呢?

概括而言, 这里所说的自述体“疑似假新闻”, 其共同特点是:用当事人的口述形式发布新闻, 并无其他旁证或其他人看见;所说的事情比较离奇, 因而也较有对读者的吸引力 (或曰“有卖点”) ;如果细心看看, 新闻里总是有些让人不敢轻易相信的疑点。

二、自述体“疑似假新闻”出现的根源

新闻, 一般是记者到现场去采访写成的, 这是一个根据各种线索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但, 现在的社会环境, 是文化大普及, 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 通讯联络又很方便, 有一些新闻, 就由新闻当事人直接提供, 特别是对于纸质媒体来说, 打个热线电话就行了。有的记者编辑, 无心或无力核对, 有时候觉得事情不大, 也就省去了现场核实、多渠道印证的过程, 干脆, 就这么发稿。于是, 这样的新闻就一个一个出现在报纸上。当然, 我们相信, 大多数参与者口述的新闻都是可靠的, 但不排除其中有个别造假的可能;还有的就是把道听途说得来的不一定可靠的消息, 向报社提供。

自述体“疑似假新闻”的出现, 首先是由于记者编辑的惰性。对于重大的新闻, 记者当然极为重视, 亲自采写, 但对于不是很重大的新闻, 在接到社会读者“报料”之后, 或者是读者直接找到报社反映之后, 往往采取“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的态度, 审核起来太费事, 原模原样地就给你发了吧, 还能算个工作量!

从来稿者 (报料者) 方面考虑, 毕竟他们没有新闻工作方面的培训, 并不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分析、新闻要素等方面的知识, 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也不排除有的来稿者 (报料者) 就是为了出风头、得线索费。有的则是把传闻当成了新闻, 添枝加叶, 就提供给了报社。

三、对“疑似假新闻”的应对办法

假新闻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起着巨大的破坏作用。确凿无疑的假新闻可以看作是毒品, “疑似假新闻”有一些很可能就是假新闻, 而大多则最起码是新闻的废品。如果对“疑似假新闻”不认真对待, 那么, 报纸上就会废话连篇, 尽是些“信不信由你”的消息, 给了一些作者 (包括记者) “编故事充斥版面”的机会, 带坏整个队伍的作风。这也是对读者的欺骗。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新闻界“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 笔者认为, 应该重视“疑似假新闻”现象, 并找出应对的办法。

一是从理论上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修养。如同食品行业一样, 新闻工作者向社会提供宝贵的精神产品, 这也是个“良心活儿”, 容不得弄虚作假, 容不得马虎大意。食品行业已经放弃了“免检产品”这种方式,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 任何一篇稿子, 都应该细细审核, 不能够留下疑点。

二是在技术上要找到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当前特别要强调新闻的复核过程。凡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证实的新闻, 就是再离奇、再有“卖点”, 也一律控制住, 不允许发表。应当树立起“未经核实的新闻不叫新闻”的理念。既然在法律上只有互相咬合的证据链才能够被法官采信, 同样, 在新闻业里, 一个人说的事情, 不可轻易相信, 必须有其他新闻渠道证实它, 与之印证, 这才能够构成新闻。审核稿件的时候, 必须自己对其中的报道确信无疑了, 才能发稿。■

上一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数学教师上课用的教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