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通用8篇)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1
我国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有必要探索一条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完善规划、夯实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绿色型建筑,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好的做法,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使用沼气,利用生产生活物质原料,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 4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地毯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民低碳理念的支持之下,结合我国政府经济推进低碳经济的有效措施,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009年政府公布了基本药物目录,下调部分药品价格,但随后市场上40%左右的药品被全部下架,改换包装后以新的形式、更高的价格重新销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政府公布基本药品目录,严令下调部分基本药物价格,以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关注民生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药品更名或改换包装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不但影响了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破环了政府的威信力,同时也将极大的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部分生产厂家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令人堪忧,受利益驱使,置政府规定于不顾,对于规定的药品推迟降价甚至不降价。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如发改委)对重点单位集中进行检查,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药监局等应加强对药品商标、品牌的管理,严格审批程序,防止要求降价的药品变脸,重回市场;
其次,改头换面后的药品之所以能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零售及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明确规定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或零售环节加价率。
最后,为保证惠民政策达到实效,应发动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政策的实施,可以设立专用举报电话,对违法改换包装、销售高价药物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普及基本药物知识,在药品成分都一样的情况下,高售价并不意味着更好的药效,消费者应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国家应支持药企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和管理模式,保证药企。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这种现象能得到一定遏制,真正逐步做到医药事业以病人为中心,以百姓为中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已经快成为世界第一,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方面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甚至有分析认为,未来两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
奢侈是富裕的产物。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有了经济实力购买奢侈品,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拉动,促使奢侈品中国购买力量迅速膨胀。国人逐渐走出保守、观望的消费心理,消费信心指数稳定上升,必将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
首先,奢侈品消费人群中不乏盲目跟风、贪图虚荣、未富先奢者。奢侈品消费虽属个人行为,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状态,假如炫耀、斗富之风蔓延,必然是与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社会应加强教育,特别是对青年人的引导,倡导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理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次,面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我们也应想到中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而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可能也正是中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表现。一方面很多人还在为温饱而发愁,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穷奢极欲,这种强烈的反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进一步努力,利用税收等政策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第三,奢侈品大多数都是国外企业生产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措施以拉动内需,如何让奢侈品消费的这股热情转化为大力创新的力量,从而提升国内品牌知名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是我们目前应考虑的问题。
农民工子弟的学校,因为土地原因,教学楼楼顶建了塑胶跑道,谈谈你的看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挣钱,由此产生了跟随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现实国情,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着教学资源少,教学不规范,学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跑道建在楼顶,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能够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投入也严重不足。各地民工子弟学校几乎都面过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办学地点“动荡漂泊”。这些年政府高度关注,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也取得不错成绩。但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根本。对于农民工子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首先,各地政府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农民工子弟能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投入,将较多承担农民工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最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距,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有的时候制定决策会发现实施起来慢慢会与计划产生偏差,甚至最后的结果完全背离计划,管理学上叫做离心力现象。结合经历谈。
离心力现象反映了计划与执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以不断的促进决策与执行的相统一。
产生离心力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要考虑决策是否正确,如果是由于决策制定失误而导致无法实施,则要分析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其次,如果决策相对合理,在实施的过
程中,出现了突发的情况或者其他状况,则要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调整,提高执行力,以期更好地执行决策。
对于我自身而言,这个问题也曾经出现过。举切身例子。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今后走上公务员工作岗位,会不断地以此鞭策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严谨制定决策,同时,对已经确定的决策,要积极贯彻执行,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式。
公务员下基层锻炼蜻蜓点水,你怎么看?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指出,能力建设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今后将着力抓好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两个环节,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由于一些公务员从家门到校门又直接考入机关门的公务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底层民众生态欠了解,处理棘手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公务员久坐办公室,容易养尊处优,滋生官僚作风,损害政府形象。有计划地组织公务员到基层培养锻炼,对提升公务员自身素质与能力,服务群众大有裨益。
公务下基层锻炼最怕蜻蜓点水,一曝十寒。应做到“三去”,即“走出去”。对年轻公务员实行强制性锻炼,确定一定的参加工作时间和年龄段,符合者无条件参加下基层锻炼,锻炼时间也进行限定。
二“沉下去”。“沉下去”就是要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在实践中磨炼自我,而且还要为民办事,服务群众,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老百姓解难事,办急事,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融进去”。“融进去”,就是要通过制度与机制给公务员压担子,督促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生产劳动;就是要让他们在锻炼中熟悉了解民情,掌握底层民声,零距离地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建立情感纽带,将百姓所思所愿及时反馈上来;就是要启动管理、监督、考核与问责制度防止公务员将下基层锻炼当作“农家乐”,同时吸纳所在地群众参与对公务员的评议,决定其去留。
总之,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使公务员培养锻炼不走样,增强政府效能,促进勤政廉政,促进公务员制度更趋科学化,进而推动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创新,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2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是安全生产中易于造成事故的不良行为, 在生产中往往由于“三违”造成事故, 导致个人伤残而痛苦终生, 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家庭破碎;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给国家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反“三违”对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实现效益与发展壮大意义重大, 对“三违”行为只有反复抓、抓反复, 彻底铲除“三违”滋生的土壤, 方可实现本质安全, 实现“零伤害”、“零事故”, 对企业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三违”现象原因分析
1. 侥幸心理:
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有的人总是以为“就这一次, 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 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 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 明智故犯, 导致“三违”的出现。可以这么说, 凡是知道不合规的操作行为存在一定危险, 但仍然铤而走险操作的人, 都可以认为是存在侥幸心理的。在侥幸行为驱使下的冒险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有多种多样, 如省时省事, 减少疲劳, 引起羡慕等, 但有侥幸心理的职工只是片面的看到了一、两次的“偶然”, 而未真正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全面, 并未完全认识到偶然背后的必然存在, 久而久之、长此以往不会永远的幸运, 总有一天厄运降临, 事故发生。
2. 捷径心理:
捷径心理是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在生产作业中, 往往存在轻投入、重效益的思想, 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不足, 该投入的不投入、该采取的措施不采取, 该培训的不培训, 最终导致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具备技能的人员上岗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可靠的情况下发生“三违”作业。捷径心理人皆有之, 主要表现在怕麻烦, 凭直观, 过于自信, 仅看某一事物的一点, 不假思考和分析, 就盲目作业, 从而导致“三违”的出现, 常见的是在要钱不要命的错误思想支配下, 只讲进度效率, 不要安全;只抓生产, 不讲安全, 不愿意受安全规则的制约, 简化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走捷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一种心理习惯。
3. 思想麻痹:
疏忽大意, 失去警惕性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年工身上, 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 不知有些“三违”已预示着需要及时纠正。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 他们认为经验丰富, 因而放松警惕, 操作人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集中,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 作业者往往心不在焉、漫不经心, 凭经验、印象、习惯进行操作, 没有意思到操作方法有错误, 最终酿成事故。
4. 盲目自信:
有的老同志认为自己干了十几甚至几十年, 程序及步骤已重复千万遍, 图纸全在脑子里, 不会有事, 凭经验工作, 过分相信自己的本领, 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 往往出现迷糊的时候, 一不留神漏掉操作步骤、规程执行不到位, 出现违章行为, 对安全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5. 不懂装懂:
不懂装懂是虚荣心在作怪, 没有知识, 硬要显示自己知识丰富;没有技术, 装作技术高明的样子;明明没有懂, 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 一些一知半解、处处装腔作势、不懂装懂的人, 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 还不负责任的下结论, 出现“三违”酿成事故。
6. 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好奇心理是由兴趣驱使的, 本来这种心理有积极的一面, 但在生产的过程中, 若不恰当的将好奇心理付诸行动, 就可能变成事故的祸根。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新进场的工人和刚毕业的学生身上, 他们在跟师傅刚刚进入生产现场时, 看到什么都好奇, 但他们还没有掌握规章制度、脑子里还没有安全概念, 任凭好奇心和某种感情驱使做出某种“三违”举动。
7. 情绪异常:
情绪异常有情绪低落的消极和情绪过于兴奋的积极情绪之分, 都可能发生“三违”, 成为事故苗头。操作人员遇到家庭琐事困扰、安全管理与领导闹别扭等心理不痛快时, 消极情绪占了上风, 可能有烦躁、消沉、怨恨等不良心境, 必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认识范围缩小, 理智的判断能力下降, 违反规章办事等, 出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兴奋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可能产生一种好的心境, 但过于兴奋, 忘乎所以, 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 也会丧失理智, 发生“三违”导致事故。
8. 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动机具有内隐性的特征, 逆反心理便是这种内隐性的特征之一, 由于批评、教育、处罚方式不当, 容易产生对抗心理, 便是一种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在年轻人身上比较明显, 其表现一般是“你让我这样做, 我偏要那样做”, 故意和安全操作规程或有关制度对着干。有了逆反心理, 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快, 产生与管理者或规章制度的抵触和对抗情绪, 出现“三违”导致事故。
9. 意志薄弱:
具体表现为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 胆子小, 遇事发慌, 关键时刻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执行不到位。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 会说的说不出来, 有的遇到突发情况就发慌, 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 站到高处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喜欢开快车, 心理素质不过关, 遇紧急情况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 出现“三违”, 仍然会出事。
1 0. 逞强心理:
争强好胜和强烈自我表现欲较强烈的人, 可以牺牲安全需要为代价换取逞能好胜心理的满足。有逞能心理的人虽然对安全知识略知一二, 但往往在其逞能心理支配下, 为表现自己, 头脑发热, 产生盲目行为, 出现“三违”, 结果却事与愿违, 酿成事故, 曾经发生过一起攀爬电杆的事故,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名学员由于以往有这方面的经验, 在进行爬杆训练中逞强爬的过快, 导致出现了伤亡的情况。逞能好强心理是青年人较普遍的心理特征, 一些年轻人会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头脑发热, 干出一些冒险、愚蠢的事情, 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三、反“三违”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针对以上种种产生“三违”的心理, 利用报纸、板报、橱窗、案例教育等形式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 深入开展反“三违”宣传。通过“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班前会”等有利时机循序渐进的提高广大员工的反“三违”意识, 在心灵深处触动广大员工, 彻底转变以往错误的观念和心理。通过奖惩和激励机制使员工从自身做起, 自己不出现“三违”, 身边的人无“三违”, 实现自纠互纠、联保互保, 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违章就是自杀”、“三违就是犯罪”的思想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主动性、自觉性。
2、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培训教育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员工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的高低莫不与教育培训密切相关。培训教育要针对不同群体培训内容有不同的针对性,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确保“一培训、一教案、一考试”, 且不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 在培训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员工转换工种时要做到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 同时要求开展好三级安全教育, 充分利用班前、班中、班后等集中学习时间, 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 为反“三违”奠定有力的基石。
3、加强反“三违”的组织领导。
“三违”中的“违章指挥”是指领导及组织者安排或指挥职工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违章指挥, 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约占60%左右。违章指挥危害最大, 造成的影响和损害的程度也较为严重, 违章指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抗拒性,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者有较高的素质和意识, 以身作则,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不做“违章指挥”的罪人, 敢于站出来批评、指正违章行为;做好带头人的表率, 车间、段队及班组的负责人要做到层层抓、时时抓, 经常抓、抓经常, 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常态, 为反“三违”注入正能量。
4、安全监察部门要将反“三违”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类生产单位的安全监察管理部门担负着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 要从“人、机、环、管、物、法、料”等方面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及防控, 其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其中的主要方面, 往往人在安全生产事故中是责任者, 而又是受害者, 可以说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 要将反“三违”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安全监察人员每天工作在第一线, 要善于捕捉“三违”人员, 甚至要洞察到“三违”的苗头, 要深层次剖析原因, 各级安全监察部门要建立“三违”台账, 对“三违”情况进行统计, 从发生的岗位、时间、场所、季节、人群等特征进行分析, 采取措施防控。
5、班组长是反“三违”的关键。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细胞”,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现场指挥者, 与一线员工关系最为密切, 有些岗位与工友吃住在一起, 对每一名工人的业务素质与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及员工的脾气秉性最了解, 对员工的情绪变化可以及时的发现, 对作业现场情况了如指掌, 因此, 也可以及时发现“三违”行为。班组长必须发挥好反“三违”的关键作用, 要有“三铁”的精神, 在现场生产过程中要处处留心、多多提醒、反复查看, 做到防护措施到位, 作业标准严格执行, 把“三违”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作业班组员工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确保“细胞”的良好运作, 系统方可健康运行。
6、严盯重点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对操作者本人或他人及其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根据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规定, 电工作业人员、锅炉司炉、操作压力容器者、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金属焊接 (气割) 作业人员、煤矿井下瓦斯检验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机动船舶驾驶人员及轮机操作人员、建筑登高架设作业者属特种作业人员。首先特种作业人员应该具备规定的基本条件:保证年龄满符合规范要求;身体健康, 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 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 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 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 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 不得上岗作业。
7、加强现场管控。
作业现场是生产活动的场所, 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 现场标志标示的齐全, 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操作规程的执行, 现场物料的堆放, 机器设备的状态, 现场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是否出现“三违”都有直接的原因, 所以应加强现场的管控, 如果现场没有设置诸如“进入现场请戴好安全帽”、“小心碰头”等警示标志, 很多人会在同一地方多次碰头受伤;再如高空作业系安全带的提醒用语会在关键时候将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在有些设备上醒目位置张贴操作规程, 能够让作业者随时可以获得作业指导, 可见加强现场管控, 对杜绝“三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8、经济处罚与帮扶教育要酌情应用。
出现“三违”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认真分析原因, 有些还要追究责任, 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给予处理, 通过经济处罚、“三违”曝光台做到“处理一个人, 教育一大片”。但这两种措施的使用要酌情进行, 有些人“要面子”, 就不可通过“曝光台”进行处理, 这样不仅教育不到本人, 起不到日后杜绝“三违”的效果, 还容易出现矛盾和对抗情绪, 对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触动心灵, 让他“动心”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齐抓共管筑防线。
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反“三违”, 要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群监网、青安岗、家属协管齐上阵, 开展以“群防、群查、群治”反“三违”的监督检查活动, 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人、用先进的文化影响人,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 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以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
结论:反“三违”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对“三违”进行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综合治理, 实现本质安全、杜绝“三违”行为, 不仅需要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更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用安全文化加强职工“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意识, 因此, 广大职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原则, 坚决抵制“三违”行为的发生, 严格遵章守纪, 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实现“零伤害”、“零事故”, 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摘要:安全专家指出, 由于“三违”引起的事故占事故发生总数的90%以上, 因此, 反“三违”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是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同时是安全监察人员的重要任务, 通过分析、研究“三违”, 对“三违”进行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彻底整治, 彻底根除“三违”行为, 才能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实现“零伤害”、“零事故”, 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浅析对择校现象的一些不良认识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择校;不良认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1-02
择校现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部分人对教育的合理需求,而某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如果把它视为提高自己孩子教育质量的“特效药”而鹜趋,就难免偏颇了,可谓过犹不及。
择校多是把学生从一些“差”的学校向“好”的学校,由“普通”的学校向“重点”学校转移。通常情况下,某些所谓好学校确实掌握着更好的教学资源,它对学生成长应该有一定优势。但是,如果不对孩子的自身情况和所谓名校加以分析就盲目选择所谓“好”学校,则并不一定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事实上,由于一些家长对择校现象的片面认识,使得后来的结果与他们追求的目的确实相去甚远甚至适得其反。
一、受品牌意识的影响,使得某些家长认为有名气的学校就一定会培养出好的学生而忽略了人和物质产品本质的区别
首先,对大学而言,名校往往是指那些在师资、学术成就等各个方面受到广泛认可并能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进行评估的学校。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中学等,人们更多地倾向于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如果说对前者“名”校与否的评价带有理性和科学的成分的话(其实这也是受诟病的),那么对于基础教育“名”校与否的评价显然就过于片面了。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就认为,“基础教育的价值是育人不是选拔”(《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6日第2版)。所以家长在择校之前首先得搞清楚,名校的教育思想符不符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它是不是自己孩子的成长所真正需要的。其次,有的家长常把人的培养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混淆。作为物质产品,名牌往往是质量的代名词。但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和名牌产品比较,是有较大区别的。首先,商品可以通过工艺流程更好地生产出来,而学生的成长进步则极为复杂,任何复杂的工艺流程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满足人成长进步的实际和差异性。人们之所以反对教育产业化,反对给某些学校分出等级,除为体现教育公平外,还因为这些做法不能很好体现对于人的培养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复杂性要求。其次,由于受经济利益等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所谓名校往往看轻甚至不顾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本身的要求而一味迎合社会和家长口味。比如过度注重知识、考试、分数、升学率等而忽视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等其他方面的成长需求。在有些学校,为了保证每年北大清华或重本的指标能实现,德、智、体、美、劳成了摆设,吃穿用睡有专人负责,孩子宛然成了流水线上的学习机器。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第三,应该看到很多所谓名校其实是在办着“掐尖”的教育。有择校想法的家长应该看到这一点。鲶鱼效应告诉我们,把小鱼放进鲶鱼池里,有些小鱼可能会受到激发而战胜艰难。但不可忽视的是,那些在考试面前已经伤痕累累的学生,需要的可能不是鲶鱼而是一个更为安全的环境,因为家长常是在孩子学习成绩糟糕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名校往往跟优质生源有关系。由于“掐尖”,通常情况下,名校的学生往往是基础较好的。反过来,学校或者为了迎合社会的要求,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牌子”,通常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考试成绩较好的或能为学校争来名声的学生的需求上面,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基础较好的同学,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可能就处于被遗忘甚是被歧视的角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只有在满足“尊重需要”以后才能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森塔尔效应也告诉我们,对施教对象的尊重往往是孩子成长的巨大动力。所以盲目择校不但可能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心理的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不利,久而久之,对他们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考试成绩不能提高。择校的结果反而有可能给对孩子的成长帮倒忙。
二、受攀比心理的影响,使得某些家长把孩子送入所谓名校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而忽视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把这种自己的需求过分地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则是自私、不现实的,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择校的家长常常要么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长,要么是盲目跟风的家长,要么是未酬之志寄希望于孩子来实现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表面上看是对孩子负责,而实际则不是这样,他们把孩子跟自己的声誉捆绑起来,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形象或要求相符合,就千方百计择所谓名校而轻视甚至是忽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行行出状元”,对于孩子的成长,合适就是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合适呢?那就要求家长们要摆正心态,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人。孔子“六十而不惑”,七十岁才“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是当然的真理持有者。要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差异做理性分析,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名校。
三、受“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使得家长对孩子施加揠苗助长式的影响而忽视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和要求
很多家长常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当然地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最聪明的,都属可以光宗耀祖那个级别。聪明的标准就是分数和名次,分数和名次上不去怎么办呢?上名校可能是一味良药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最好大学,即使上不了北大清华,起码也要上个重点大学。这样的期望注定绝大多数家长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因为名牌大学录取率决定只有其中极少数成为幸运儿。进一步说,家长心中的“龙”“凤”应该是怎样的呢?指点江山,家财万贯,名扬千里,无外乎这些。但是近些年有统计却显示,那些学校考试拔尖的人才进入社会以后常常不能够继续在学校的辉煌,那些成就更大的往往是在学校考试表现稍后一些的学生。理性分析这也合理,因为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决定因素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某些孩子由于坎坷的成长经历造就出来的其他优势如责任心、正义感、谦和力、自立自强意识等倒可能成了他们在漫漫人生历程中游刃有余的巨大财富。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4
答:微观经济学所说的市场,是指围绕某一特定商品的供求而形成的交易场所或交易活动。市场结构是按照市场竞争的程度来划分的,以厂商与价格竞争的关系来划分,市场可以分成: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包括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又称狭义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类型,是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着比较充分竞争市场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简称寡头市场,是少数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市场类型,在一种行业中,主要由少数几家厂商供给产品,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被称为寡头。汽车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等行业的市场,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寡头市场,这些市场的特点在于厂商数量不多,而且相互影响。寡头市场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寡头通过达成协定或形成默契来制定的。最为常见的一种寡头定价制度就是“价格领袖制”,即由本行业中最大的厂商或最有影响的厂商先制定价格,或者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协商后制定价格,价格一经制定,则同行业全都遵从。寡头价格一旦制定,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这是因为这些厂商相互依存,每一个厂商都要考虑价格变动带给彼此的影响,为避免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寡头企业往往选择限制产量的方式也不愿意竞相降价。寡头们之间经常达成协议,就价格、产量、市场份额分配等进行分配和决策。但这些协议往往难以维持较长时期,一旦外界情况方式变化,或各厂商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等,他们通常就会打破原先的协议,要求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新协议。寡头企业的形成于生产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往往是一些投资量大、资本密集度高,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容易形成寡头市场,投资、生产规模壁垒和市场壁垒往往阻碍着新的竞争对手的形成和进入。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篇5
社会工作通俗讲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他的主体是社会,主要目标是服务社会上的人。它帮助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留守儿童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社会人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主要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来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范畴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因此,在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专业要求和理论框架方面涉及面相对较宽泛,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泛。
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贫民救济或慈善事业。社会工作是伴随英国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欧美等工业化先行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大家都知道在欧美贫民救济和慈善事业多半是有教会和庄园主个人组织的。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多半由教会或私人举办的、无组织的救济和慈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有组织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时间和积累其就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国际社会上社会工作通常是以多种方式帮助人类与环境进行着多样化、复杂的交流的一项工作。在国际上社会工作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发展全部潜能,丰富人类的生活并阻止人类功能失调。职业社会工作主要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和变化。在国际社会的定义中社会工作者们正是社会变迁、个人生活、家庭与社区生活进步的代理人。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协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文章的开头我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工作,接下来我将和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的大学为什么要设立社会工作这门专业?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要成立社工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我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大家都知道大学教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因此,部分大学就根据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设置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并提出了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具备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具备在党政机关、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以及社区等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评估与操作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而且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社会工作服务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这些培养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是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现在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合理完善的职业知识结构。二是要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社会统计方法。三是要求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四是要求善于了解国情,正确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强的管理、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因此,从专业和学科建设角度来说我国的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满足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建筑的存在,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现实,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现实。在前面我们讲到西方社会工作组织的起源与发展都是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的。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挑战的回应。实际上,我国社会工作组织的恢复与发展也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社会工作组织建立室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决定的。随着政企、企社分开等改革的深入,部分社会空间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腾出,而在社会转型和体制的转轨时期隐藏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开始涌现,这些问题原来是由一些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一些群众组织如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团体来化解的。当然这些团体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社会工作组织的前身。但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原有体制安排是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于是社会工作组织被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和工具得以登堂入室。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解决方式,这迫使社会工作组织快速发展起来。从全国而言其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加;二是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三是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社会工作者又被称之为社工主要致力于改善个人、群体和社会环境,为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来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非常广泛,具体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包括与人和社会发展有关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让会福利的政策制定,以及具体执行上述政策的相关政府机构和研究部门,这主要包括我们称之为社会工作行政的那些部门和工作岗位,例如,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司法和工、青、妇等部门,在这些部门从事政策研究的工作岗位或者独立的政策研究工作。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是社区和社会组织层面的社会工作岗位,包括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以工厂、学校和社会团体有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岗位的职责是通过对让区和社会组织的干预促进让社区和组织内人们相互间的沟通,改善社区和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促进人们对社区或组织的参与及社区或组织发展。微观层面社会工作的实施范围很广,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就业以及司法机构中,属于社会生活适应困难的个人或家庭,这些机构或部门主要是以一些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工作对象,工作包括增进个人和家庭社会功能的社会救助、家庭治疗、婚姻辅导和个人职业发展与辅导等工作,这些工作既有政府主办的专门机构,也有民间社会团体举办的民间团体。然而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民间团体社会工作者在这之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而在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即将进入黄金时代,但是就现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而言还存在这许多不相适应的因素。例如,我国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吉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常常遭遇价值悖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国人对社会工作者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接纳度不高,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职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都不高。社会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实际业务能力不高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工作人员数量很难满足人类社会庞大的需求。在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专业性与专业独立性的社会工作及其教育
针对以上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因素,我个人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建立完善的社工政策和法律制度,增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提高国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在社会工作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我国可以从《教师法》中的《社会工作法》入手,确定社会工作者的生存地位,妥善解决社会工作者的生存问题,对不符合当今社会社工发展的部分进行全面的整改,从而为社会工作活动的开展、社会工作这的权利、义务的实现做到有法可依。
可以通过组织名师演讲和培训班等方式,增强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形成统一的认识。积极宣传社会工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并对社会工作活动中取得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行集中报道,增强群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出现问题找社会工作机构的思想意识。另外,各高校、福利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要形成社会系统的通力合作,共同承担起普及、推广社会工作的责任。
(二)完善社工体系,积极建设社会工作队伍。社会工作专业的真正发展不仅有赖于高校的专业设置,国家各部门团体还要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方法,培养可以胜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要鼓励更多的有资格人士加入到社会工作的队伍中,还要进一步提高相关的社会工作者的福利与薪资待遇。要培育强有力的社会工作队伍,首先要强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社会人才。并且要开拓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渠道,把对社会工作志愿者的培训纳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增加高校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提高在校专业学生的实际社会工作业务水平。要想发展社会工作,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整体水平,单靠热情和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必须有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专业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实际业务能力的培育,形成在校专业大学生与现实中具有实践经验而少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一种互补共进,以培养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社工队伍。另一方面,对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董实务又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既有能力从事专门社会性研究,又会从自身经验出发发展出社会工作的模式与理论。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就会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
(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国的社会工作要想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道路。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就应该加强专业素质锻炼、价值观培养、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应紧紧与社工实务相结合。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教材缺乏、教师水平不高、教学环节不健全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生源缺乏等因素一直存在。且有越来越来严重的趋势。大多数高校都出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安心本专业,致使毕业生流失现象严重,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为此,我国应把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上来对待。另外,据我国现实状况而言,完全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正规毕业生代替现有社工人员不现实,唯一可做的是在补充高素质社会工作人员的同时,实现目前的实际社会工作组织、群体、人员职能的有效转化,对这部分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应的专业教育。
社会工作是正在走向完善的专业与职业。学习领悟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律,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情,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界的共同责任。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问题,这更加需要政府、社会、专业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大众等各方面的携手共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社会工作一定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郭亚楠
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6
正如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的表演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社会和谐。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有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欧洲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都在追寻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最前沿的思想,是最具有眼光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使社会更加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重视“三
农”问题,免征农业税;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坚持“五个统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使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等。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篇7
一、电视新闻在反映社会冷漠现象方面的优势
(一) 具有时效性
从电视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出, 对时间的限定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属性, 尤其强调新闻的新近和正在进行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体相比, 电视新闻的突出特征在于——现在的新闻现在播报, 几乎可以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传播载体。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时效性可以对新闻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时效性越强烈, 新闻播放效果就会越好。东方卫视曾对2011年10月20日发生的碾压女童事件进行了多窗口的现场连线报道, 将女童的救治场景直观、及时地反映出来, 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取得了良好的新闻效果。
(二)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电视新闻作为党的喉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与党中央的思想传播路线密切配合, 对大众舆论起到引导作用。近年来, 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上的一些道德缺失、社会冷漠现象, 并在国家的多次会议中将这些问题当作是国家思想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整改。鉴于此,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 必须要对社会热点问题中的道德冷漠现象加以重视和反映, 并通过对这些新闻的报道对社会大众的素质培养与人格塑造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这样电视新闻从正面对社会冷漠现象加以报道, 不仅可以强化人们在社会认知、家庭伦理与主体审美结构方面的正向认识, 还能通过这些报道引起社会的反思, 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 同期声技术的运用
将同期声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中, 不仅能够极大地凸显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上的显著优势, 还能够对整个新闻传播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同期声作为能够对新闻产生直观反映的原生态新闻传播技术, 能够将新闻反映更加真实具体, 也让相关信息在传达过程中更为明确, 进而让受众群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发读者对社会冷漠现象在贬斥上的共鸣和强烈的认同感, 并通过这种贬斥心理对自身行为加以反思, 进一步减少社会冷漠现象的发生。
(四) 连续性报道效果强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 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追踪, 逐步深入, 为观众提供详尽的事件分析。连续报道一般以事件自身发展的纵向时间为轴而展开, 要求记者能够通过新闻追踪来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 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并阶段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 并对这一过程中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映加以论述, 为观众提供完整、客观、公正、真实的新闻报道。在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映方面, 电视新闻通过连续报道向观众呈现了冷漠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有利于社会大众形成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正确认识, 进而取得良好的新闻效果。
二、电视新闻在报道社会冷漠现象时的旁观者表现
电视新闻报道在对社会上的冷漠现象加以反映时, 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新闻媒体没有表现出对社会冷漠现象的痛心和对和谐社会的期望, 而是经常以旁观者的态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 体现了新闻报道者自身的人性冷漠。
(一) 调侃
天灾人祸本应该是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巨大悲痛的事件, 在对这类新闻的报道中应该展现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但是现阶段我国地方媒体常常以一种调侃的口气对这些事件进行评述, 将原本沉重的新闻事件看得轻如鸿毛, 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电视观众在看到这类新闻时常常会被媒体引向对事件的调侃, 而对事件本身的悲剧性有所忽视, 不仅使观众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 还会对当事人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 例如某农民工因为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在铁路沿线触电身亡时, 一些媒体就以“像烧焦的烤鸭”对其加以形容, 并在论述中庆幸其死亡并未对当时的铁路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十分不利于帮助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
(二) 渲染
在电视新闻的社会冷漠事件报道中, 常常会运用渲染的方式对社会上的冷漠事件或天灾人祸加以反映, 直接在新闻中表现出人性的畸形与社会的病态, 这容易将观众的思想引向新闻主题之外, 不利于对受众思维意识产生正面的影响。例如, 在对城管与小贩产生矛盾这一事件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通常不会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根源以及可能会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反而将这一事件产生后事件双方以及现场众人的丑态大肆地在新闻中加以渲染, 将小贩头破血流的暴力性图片没有限制地直观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 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产生不正常的影响, 尤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是对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的极端讽刺。
(三) 冷硬的客观
以社会旁观者的态度对社会冷漠现象加以论述, 以冷硬的客观求取社会大众对新闻所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 是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在反映社会冷漠现象方面的一大弊端, 极度缺乏相应的人性关怀。就如在报道某男子跳楼事件中, 新闻先是客观地表现了男子在跳楼过程中的矛盾和犹豫, 然后细致地刻画了男子在犹豫时大众的大声哄笑, 看似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真实客观记录, 但是实际上, 社会大众的行为固然有错, 但是记者在跳楼之人走向生命尽头的时候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只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记录,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电视新闻为了受众心理需求而追求猎奇的观念, 应该受到社会伦理层面的质疑。
(四) 被物化的社会人性
现阶段, 我国一些电视新闻媒体在对社会冷漠事件的报道中, 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对人和物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 并最终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 例如前几年出现的“人乳宴”和“胎盘宴”两个表现出社会道德缺失现象的事件, 新闻媒体在对这类事件报道时, 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单纯地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合法性, 并最终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将事件完全当作物化事件去论述, 忽视了人的思维意识在其中的导向作用, 以及事件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 也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 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错误的影响。
(五) 直观展示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人类对动物的残害是一种社会冷漠现象, 但是在这类新闻的报道中, 有些电视媒体甚至对这种残害行为持认同意见, 这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错误影响。例如, 在云南地区接连发现狂犬病患者后, 当地兴起了一种打狗热, 当地的电视新闻媒体不仅没有对这一行为加以谴责, 甚至还对这种残暴行为表示了一定的肯定和赞赏, 表现了对生命的冷漠, 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闻媒体的人性冷漠。
三、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弊端的改善措施
避免电视新闻在对社会冷漠现象报道时以旁观者的态度向社会大众传达出错误的思想导向,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坚持救人优先, 新闻其后的报道理念。新闻传播媒体应该帮助在职记者树立救人优先的采访观念, 在采访当事人身处险境的时候应该自觉履行社会救援责任, 在完成救助后再进行新闻采访。近几年, 随着社会各界对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思, 救人优先的采访理念在众多电视新闻媒体的重视下已经得到推广,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所以各地电视台更应该对这些媒体进行效仿, 在关注新闻的同时注意电视新闻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例如, 江西电视台的记者就曾在火灾现场的采访中, 放弃采访, 冒火救人,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其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电视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 在实际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 也应该对事件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可能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加以重视, 表现出对社会冷漠现象当事人的人性关怀, 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思想情感加以考虑, 避免因为报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也应该通过报道中的人性关怀向社会大众展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 进一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电视新闻在反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报道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是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身份对这些冷漠现象进行阐释, 不但不会引起社会大众对冷漠现象的反思和改进,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错误的影响, 进而加剧社会冷漠问题的发生。所以, 电视新闻媒体一定要正确看待自身位置, 通过优质的新闻报道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产生正向的影响, 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亚男.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2 (3) .
[2]刘江虹, 陶柱标.关于当前社会冷漠现象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2 012, 26 (4) .
[3]王志远.社会冷漠的博弈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4]王鑫, 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41 (3) .
[5]鞠鑫, 余鹏彦.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 .
[6]张丽丽.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探讨[J].学理论, 201 4 (30) .
对目前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认识 篇8
关键词:收入分配关系;社会保障;失地农民;财政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建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它受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自身必须是公平优先,在此基础上兼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1]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非常复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乃至修订,要接受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乃至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的影响,对于处于渐进改革、综合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更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事业进程中,就必然需要综合考虑多元因素的影响,并在推进中确保求稳、求妥、不留后遗症。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之一,需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以保护社会保障的信誉、政府的信用、重振群众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需要树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既不能为了公平而放弃效率,也不能对贫富差距扩大化问题视而不见,社会保障改革应当有利于保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也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5,且还呈扩大之势。同时,行业收入差距悬殊、城镇与农村之间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地区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
“十二五”规划建议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其目标和重点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解决获利多少、损益失当这个层面的问题,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社会公正公平的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保护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同时给后富群体获得发展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即使获益多者有机会和渠道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又能使受损者和获利少者得到合理的补偿。[3]企业里的工资谈判机制,契约方之间的协商机制,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协调和化解机制,平衡利益关系的补偿机制、公共权力行使中的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都是有效的机制。
要解决分配制度问题,大幅度地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保证他们有钱花,同时敢于把增加的收入花出去。要解决目前二次分配中的不公问题,着重促进机会平等,创造公平竞争的秩序环境。要调整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关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既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稳定问题。鉴于我国农村地域的广阔性及地区差异,可逐步地、有选择地、低起点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对于失地农民,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要尊重其权益,合理补偿其损失。被征用土地本身的赔偿应根据其最佳用途估价,给予较高的补偿标准,并区别对待,拉开档次,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有专家已经提出,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后能领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参照来提高补偿标准,同时建立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机制,可以“以地换地”用被征用地附近的土地与农民交换,可以用债券或股权方式补偿失地农民,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2]对于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征用行为,政府可为失地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同时,按照其遭遇风险的程度不同,可以依次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逐步推进。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农民失地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农村也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可以用征地中土地补偿安置费及土地转用后的增殖收益作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的主要来源,建立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将失地农民中符合政策条件的人群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4]基本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医疗保险的基金可采用政府出资一部分,征地补偿款中筹集一部分,失地农民所在村组织出资一部分的形式。
要健全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机制。失地农民作为社会的新弱势群体,要从法律上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做出明确规定,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执法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对依法订立的土地征用合同,要保证其依法履行。
三、强化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功能
近年来,人们对公共财政有很多看法。有学者认为: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以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它的提出,使我们对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和活动范围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构建公共财政的目的,在于解决政府或财政职能的准确定位问题。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管理模式,其存在、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失灵领域。而社会保障事业正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领域。市场经济不能够有效地提供社会保障,但社会保障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外部条件,所以必须由政府来出面组织。无论从资金的筹集、使用还是监管上看,公共财政始终在社会保障事业中居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实践上看,公共财政本身就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是公共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和其他保障项目,这些都离不开公共财政的经常性预算财力支持。在社会保障体系内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当事人中,公共财政的主导地位是其他各方所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安全制度,需要公共财政代表国家履行相应的宏观管理职能。企业和个人是资金缴纳者,无力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运作管理,难以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其他社会组织如商业保险公司和各类民间福利团体也不具备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能力。
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总的体现为宏观调控、资金保证和财务监督作用。[5]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支付、运营和监督方面介入力度不够。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的发展趋势是由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税,而目前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是分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又由专业化的保险公司负责,其管辖权也不属于公共财政。财政和其他部门配合不力使其监督难度大增,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浪费严重。要进一步明确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管理中的职责,发挥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当前,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和職责,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在学习政策、研究实情的基础上,依法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负责制定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具体政策,制定和调整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比例、给付水平、范围和其他政策。按时足额拨付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纳入财政专户数额偏低,仍有大量资金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许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仍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提取管理费(因为有些地方还没有开征社会保险税)”、“各地纳入财政专户的资金过于庞杂,有的资金项目可以进行合并,有的则不应当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与发挥地(市)、县职能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很多专家呼吁,我国应抓紧制定《社会保险税法》,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且主次分开,逐步实施。可先行开征基本养老保险税和失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纳入国库再由公共财政拨付。开辟新的税收渠道或者将原来的有关税种收入用作社会保障支出(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非慈善性捐赠税乃至特别消费税或其他附加税,这些税收都属于收入分配调节范畴,可以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将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透明化的轨道。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方面入手,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全面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社会保障预算收入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原来经常性预算安排的、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一般性税收收入;二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三是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增值划拨收入、捐赠收入等。社会保障预算支出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经常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主要用于社会救济、优待抚恤和社会福利;二是由社会保险基金形成的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各项社会保险项目支出;三是其他支出,主要用于提高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支出水平。
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建设支出,减少取于农民的公共财政收入,既促农生富,又藏富于民。多予少取的支持效应,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其延伸的效应则又将是发展的农业和繁荣的农村对国民经济发展更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牛根颖.30年来我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与格局的重大变化[J].经济研究参考,2008,(51).
[2]王世联.农村征地收益分配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8,(6).
[3]沈桂龙.我国劳动者收入分配: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J].学习与实践,2009,(5).
[4]谭宏军.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5]姜旸祎.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政府财政责任研究[D].2011.
[责任编辑:杜红艳]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推荐阅读:
申论作文:对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建议12-02
社会现象的作文09-25
写社会现象的范文09-22
贪污腐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09-21
社会不良现象07-15
社会现象题目10-04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社会现象题: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11-12
社会心理现象05-17
反映社会现象热点新闻08-29
社会现象随笔1000字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