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良现象

2024-07-15

社会不良现象(精选12篇)

社会不良现象 篇1

一、当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几点思想道德问题

(一) 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存在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 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 而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缺乏社会经验, 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 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 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 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 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 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二) 在学生中存有严重的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大学生在在进入大学后, 理论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因此, 在开展理论写作、探讨、演讲等活动时, 表现出了非凡的水平, 但是在行动上缺少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出言语与行为的分离。在学习生活上更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 “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缺少整体概念;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少奉献精神。总之, 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了, 合作意识降低了。

(三) 考试作弊事件屡屡

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几乎每次考试中都能发现作弊的学生, 就连高考, 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 甚至出现大面积学生作弊现象。考试作弊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已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更有甚者, 有的同学认为作弊行为可以谅解 (尤其是差生) ;甚至有同学认为作弊是“英雄行为”, 表明自己敢于向权威 (考试制度) 挑战……可见, 让同学们明确何为作弊是很必要的,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势在必行。

二、与时俱进, 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 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道德, 汲其精华, 同时更要弃其糟粕, 要注意旧思想、旧意识、旧习惯对大学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 要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 思考和探索构建新的道德体系, 帮助青年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要培养青年的独立人格、自主意识、效率意识、平等观念、民主法制意识、合作竞争意识和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精神。

(一) 要注重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风尚

青年学生是互联网最积极、最能动、最活跃的力量, 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倡导网络文明, 培养青年良好的网络道德, 是一个带有紧迫性的现实问题。进入现代社会, 环境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 进而成为一个普遍性的世界话题。要培养青年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引导他们从爱护身边的环境, 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 通过爱护母亲河, 环卫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生态环境意识。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 要注重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培养创业道德

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和广泛发展的空间, 渴望发财致富、渴望有所成就, 是青年人的理想和追求, 青年人创业的冲动和欲望十分强烈。因此很有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创业道德。同时要摒弃不良观念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如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损人利已等, 尽管这样情况是极少数, 但对青年学生创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要在青年中大力提倡勤劳创业、智慧创业、诚信创业等创业道德观念。

(三) 要注重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一个有道德的人, 最起码是一个有法制意识的人。在我国社会转型中, 一些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一些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还有一些人在经济社会中钻法律的空子。这些很容易影响青年学生对遵守规范的预期, 在道德建设中产生“劣品驱逐良品”的后果, 形成青年学生对道德观念的逆向选择, 因此, 一方面,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法制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处理好道德建设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加强学生自身的公民道德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人才是“人”和“才”的统一体, 只有先“成人”, 后才能“成才”。人才学上说, “人才”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人民性、创造性。前一个是人才的社会性质和道德性质的最高表现, 后一个是人的智力和能力的最高表现。道德是人才的根本所在, 一个人如果缺少或没有道德, 他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和人民所要的“人才”, 还有可能成为一个歪才, 即使很有本事, 可能会因其较高的智力和才力而造成对社会更大的危害。因此, 古代人非常强调德对才的领导作用。一个道德缺乏的人, 即使有才也不会得到任用, 因为他缺乏人才的持久性和价值的方向性。因此, 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公民道德修养是其成才的关键所在。

(二) 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关系, 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局面

努力开拓社会、家庭德育教育的资源, 进一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一体化。《纲要》中已指出, 家庭、学校、社会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是互相衔接、不能分割的统一体, “必须让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单位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在当今时代, 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一个敞开的系统, 它与社会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高校的德育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 信息社会中的各种传播媒体以新颖、快速、刺激为特点的方式指引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社会和家庭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学校德育教育的力度, 所以, 单一性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不再适应社会现实需要。

四、增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充分发挥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因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育还不完全成熟, 思想的可塑性大, 如果忽视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 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很大的优势。人的世界观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并且在形成中还会出现反复, 所以, 我们必须要把德育工作始终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接受德育。

(二)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 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不能避免的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政治思想方面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纠纷等。所以, 在保证学生能正常学习的条件下, 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帮助学生排除困惑, 使他们在面对人生困难时有合适的反应, 进而发挥他们的能量。

(三) 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 大学要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专家讲座、文艺演出、阅读比赛、等丰富多彩课余活动, 来使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四)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 学生们只学习书本知识还不够, 所以, 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学校, 深层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这样他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 学生也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这样, 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为以后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

摘要:当前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中就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社会不良现象,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N].中国青年报, 1996-10-29.[1]孙立平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N].中国青年报, 1996-10-29.

[2]张荣俊.道德规范与道德自律[N].中国青年报, 2001.[2]张荣俊.道德规范与道德自律[N].中国青年报, 2001.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新华社, 2001-10-24.[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新华社, 2001-10-24.

[4]肖群忠.公民道德建设与大学生成才[N].中国教育报, 2003-9-30 (第4版) .[4]肖群忠.公民道德建设与大学生成才[N].中国教育报, 2003-9-30 (第4版) .

[5]葛晨虹.公民道德建设与高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 2003-9-30 (第4版) .[5]葛晨虹.公民道德建设与高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 2003-9-30 (第4版) .

[6]宁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N].光明日报, 2003-1-2.[6]宁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原因浅析[N].光明日报, 2003-1-2.

社会不良现象 篇2

近期,随着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市再掀创卫新高潮,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市民努力为创卫工作做贡献。但是我市仍有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急需改正,以建立起一个整洁、优美、和谐诸城而努力。以下是我们发现的一些不符合全国卫生城市要求的现象。

1.目前,在一些草木密集、环境状况欠佳、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区,蚊子、苍蝇较多,老鼠、蟑螂较少。2.目前,一些中学生自身管控不严,没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且不文明语言频出,危害了社会整体形象,不利于创卫工作的最终胜利。3.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可能会对儿童身体带来损伤的感染病监测工作的力度不是很强,范围不广,检查科目不多,有可能会对儿童身体健康带来危害。4.有关部门没有加大对学生的心理沟通的力度,心理咨询的次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说出自己的心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上面不符合全国卫生城市要求的现象,我的建议有以下几条 1.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惩罚力度,并以身作则。

2.学生、公民应严格约束自己,加强自我管控。学生应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做到不说脏话,严于律己,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建立起一个整洁、优美、和谐诸城而努力、奋斗

3.学校应每周开展心理咨询课,疏导青春期的孩子的困难,并给予解决,使其得以健康成长。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不良现象分析 篇3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不良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46-02

许多教师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但作文教学的髙耗低效依然困惑着广大教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一、剖析教师行为

1.文前指导过多。作文是学生自由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展示文学才华的过程。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可是,在实际中,常常发现有许多题材、结构极为雷同的作文,甚至开头、结尾都有惊人的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学生作文前指导过多。有的教师唯恐学生不会作文,在作文之前总是喋喋不休。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习惯在交代写作任务后,就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立意,大发见解,大讲写作技巧,然后拿几篇范文佳作让学生欣赏,为学生引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自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写出好作文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思维不自觉地被引向了狭窄阴暗的死胡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弱化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考试得高分,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要求学生临考前背几篇“范文”,考试时“用上”或“改头换面后用上”。 有的老师还反复对学生进行如何“套”文章的技巧训练。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滋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我想:这样的指导,还有谁会真正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作文就在情理之中了。

2.文中放之任之。好作文是长期积累、训练的结果。 只有经常练笔,思路才不会闭塞,下笔才不会无话可说。犹如柴刀,只有经常使用才不会生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对作文训练抓得不紧,喜欢期末搞突击。农村语文老师教的科目多,要抓成绩,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作文教学。再加上学校的各种活动所占用的时间,留给孩子们写作文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一般,作文课的设置是每周连续的两节语文课,一般是一节课讲作文,一节课写作文,但是大多数老师都占用了这段时间,把写作文的时间推到了孩子们回家以后写,放之任之。殊不知,有些孩子太“聪明”了。只要老师布置回家写作文,他就在《同步作文》上或网上偷偷地抄写一篇,交差了事。可是一旦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完,大多数孩子都傻眼了。不会写,只能抓耳挠腮,凑字瞎编,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假话、大话、废话满天飞,内容空洞无物。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作文教学的连贯性、长期性,学生不会写,不想写作文,养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什么创新精神了。

3.文后讲评甚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结合学生第一次写作活动的具体实际而开展的再一次习作指导。它的目标是让不善于作文的学生雪中送炭,让已经入门的学生锦上添花。可是,到了作文讲评课的时候,哪些是大面积的问题,需要全班注意;哪些是个别问题,需要单独交流,老师都没有及时的整理。大多数教师讲评课是很少上的,即使上了,也就是讲讲大道理,抓不到重点。讲讲主题,又讲内容,讲完材料,又讲布局……本想让学生什么都明白,但由于评讲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没说透,学生似懂非懂,运用起来却不知如何下手。教师的讲评讲了等于白讲,风吹过山,还是老样子。另外,教师评讲缺乏针对性,学生不明白各阶段的努力方向。这也是阻碍作文教学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分析学生行为

1.缺少观察,无内容可写。童年是最快乐的,按理说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生活过,见闻过,不等于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再说,现在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其父母深怕他们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每天去家教辅导班,有的孩子双休日还报各种奥数班、才艺班。作业、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他们对生活怎能不感到枯燥乏味呢?哪有心思去感受、体验生活呢?一旦老师要他们写作文,他们就瞠目堂舌,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无奈之余,只好草草几句,完成任务了事。由于他们缺少观察的意向,没有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也就没有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眼里的生活是平淡无味的,今天是昨天的翻版,写文章自然就没有了素材,才会害怕写作文。

2.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大量的阅读积累对写作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可是,现在的孩子课外阅读时间远远不足,平时忙于作业,应付考试,双休日懒得动,沉浸在玩耍中,电脑电视是他们的最爱。阅读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面仅来源于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怜的《同步作文》。有的学生即使读了,也完全是凭兴趣而读,翻翻漫画,看看笑话,却没有读精品。所以,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语言词汇贫乏,思想情感空泛,当然对写作不感兴趣,写出来的也只能是干巴巴的几句话。

3.受挫次数多,丧失信心。尝试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品味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保持再原有的热情。如果作文连续失败,往往会丧失信心。一个学生在平时作文练习中,老是得不到高分,甚至不及格,屡战屡败,而且作文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这使他们的心情更为紧张。这样天长日久,学生就会给自己打上烙印,低估自己的能力,对作文反感、厌倦,甚至惧怕。谁还会喜欢作文?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尽管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M].长沙: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刘飞,王安全,王安秦.主体间性理论观照下的小学作文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2,(15).

写字教学的不良现象及其对策 篇4

一、课时目标不明确

综观十几节语文课,教师对年段写字的课时目标定位不准确,不知道每课时写字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如教学《金子》的第二课时,教师让学生听写“淘金者”“彼得”等8个词语,而这8个词语中,只有“甘”“彼”“实”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很明显,教者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是为了完成写字任务,而预设了这一教学环节。

二、时间不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中要安排不少于10分钟的写字练习。在我所听的十几节课中,写字练习都少于10分钟,有的甚至只有2-3分钟。在课堂上,学生的写字时间保证不了,缺少必要的课堂观察,写字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课外写字更是敷衍了事。

三、错误“双姿”不纠正

在写字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在口头上关注了学生的“双姿”,但在行为纠正上存在严重的缺失。甚至在学生书写时,教师仍然在做与学生写字无关的工作,根本谈不上和学生交流以及及时纠错,这样学生的写字效果明显不佳。

四、字趣字理不凸显

教师在执教中只关注字的笔顺,也尽心设置了“唱笔画”歌,让学生记住笔顺,但观察课堂我们会发现,学生是有口无心,有不少学生嘴里唱的和手写的不一致。看上去课堂学习气氛很浓厚,其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五、课堂评价不及时

十几节课,执教老师都有指导学生写字的环节,但忽视了对学生写字质量的及时评价,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写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课中我随机抽查了学生的写字作业。有的学生字写不到田字格里面,有的学生字写得不够匀称,有的学生字的笔画和部件写得不到位,看上去歪歪扭扭,等等,效果明显不佳。

针对以上写字教学中存在的几种不良现象,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课时目标要明确

教学的最终归宿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没有效果的过度训练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得愉悦、学得有效才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要有层次。“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是贯穿整个学段的习惯目标;“规范、端正、整洁”是小学写字教学的基本目标;“习作要有一定速度”是上位目标。小学高段课文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中只要选择一两个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即可,重点应指导学生用硬笔书写,注意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无论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一定要预设好写字的教学任务,做到扎实训练,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二、写字时间要保证

切实提高写字水平,必须充分保证训练所需时间,但又不能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要想解决这些矛盾,首先要用足用好正常的写字时间,按课程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写字课,保证每天的10分钟写字时间,而且要充分利用好。其次,把写字作业和其他作业结合起来,学生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时,也应该注意写字姿势,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汉字。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写字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再者,教师可以让家长在课余时间监督学生练字。只有保证了足够的写字时间,写字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三、不良写字行为要及时纠正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是贯穿整个学段的习惯目标。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双姿”行为,对特殊的学生要一个一个地纠正,手把手地教会。这很重要,也是教师最基础的工作。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写字姿势,逐渐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只要一开始养成了良好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坐姿,以后写字效率就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帖习惯,仔细观察字形,了解每个独体字和合体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时,师生一起唱读笔顺笔画,做到“言行一致”。教师还要低下身子范写,力求让学生看清楚笔顺、笔画。在第二、三学段,教师还应让学生写成行成段的文字,注意书写速度,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对于多个生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归类。归类后,学生以后遇到这一类型的字就容易掌握,能够举一反三。另外,对于有特点的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并编写儿歌。如“林”这个生字,教师可以创编这样的儿歌:“两个兄弟并排站,小弟一捺变成点,大哥一撇插进来,小手相拉站得稳。”

四、字趣字理要渗透

低年级写字教学要体现趣味性。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对于形近字,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自编顺口溜,引导学生书写。如:“燥”——有火防干燥;“躁”——急躁要跺脚;“澡”——有水能洗澡;“噪”——有口噪声闹。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将这些字写得准确无误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对学生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字小乾坤大”。汉字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教师应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探究汉字的兴趣。如“牛”这个生字,教师可以出示“牛”的甲骨文,并解说: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示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文化。

五、课堂评价要及时、中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教师要耐心说明白,讲清楚。对出现频率较高的错字,教师可以集体纠正。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泉”时,可以这样说:“每个生字都是一张秀气的脸蛋,你写得不好看,咱要来‘整容’一下。‘白’要写得扁一点,上下占格看清楚,竖钩要稳贴中线,一捺要舒展。”

针对字写得不好的个别学生,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学生,直到学生将每个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无论怎么评价,都是为了让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教师的评价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要及时,不能错过纠正的最佳时机。写字能力是在反复观察、比较、书写、评析中不断提升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引导,教给或渗透一定的写字方法。

生产管理中不良现象 篇5

1、主管、厂长对生产进度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尽量抓紧”“差不多”“我也没有办法”常常挂在嘴边作为任务完不成的理由。

2.品质意识差,每次等问题出现去补救,而不是事前控制,他们每天在忙于“救火”工作。

3.管理者为了管人而管,自己言行不一,没有真正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4.关键时刻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及现场统筹、组织指挥能力,每次出货总是忙、乱、差、错。

5.出了问题不是先解决为主,而是扯皮、责怪、骂人、逃避和推御责任。

6.部门之间团结协作意识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大局,甚至给工作配合设定阻力。

7.大多数组长通常喜欢讲:“我跟他说过了”“这不是我的错”“差不多就行了”不负责任的话。

8.缺乏数字、和表格管理的概念,从不做规范的现场记录,经理问话常常是一问三不知。

9.部门之间工作并不协调,岗位职责不清,方向无目标、行动无计划、操作无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消极怠工,影响团结。

10.现场整体管理不规范,程序混乱,没有一个部门能提供准确的图表数据让老板一目了然。

11.生产工艺资料既不标准又不规范,什么资料该发给谁?谁审核?转交给谁?如何存档编号装订等等,看上去总是乱糟糟,要寻一份资料更是难上难。

12.辅料采购无具体计划,发放时手续不清,经常缺件少数,反复补数,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交期。

13.部门管理者缺乏组织纪律性,原则性不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的态度就有问题,更谈不上去教育下属。

14.员工散漫,工作效率低下,整天抱怨,人员流动频繁,不能按时交货,企业等待倒闭。

15.与加工厂关系紧张,质量控制更是一头雾水。

浅析不良现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篇6

“包办代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老的谚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这不是说从小就能把人看到底,而是说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塑造容易,改造难”。所以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绝对不能事事包办代替,怕孩子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好,怕孩子伤了这儿,伤了那儿,其实孩子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如果孩子不在动手中来成长的话,那是永远也得不到成长的。

“只看分数不看成长”:关心孩子的分数是正常,但是过于关心那就会走上极端。我们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孩子的成长,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一个人的成才,一方面靠智商,另一方面还要靠孩子的情商。所以,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分数观,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成长;同时家长还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随时都在影响家庭气氛的话,那对孩子的成长更为不利。

过高地要求孩子会让孩子们处于批评和埋怨之中,孩子就会丧失自信,从面产生自卑心理,俗话说:“自卑和自尊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必须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留守现象”:作为乡村学生,由于家庭生活需要,大多数学生家长不得不外出务工,有条件的把小孩交给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而无条件的则只有小孩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这样就会导致以下一些不良问题:

一是由于监护不力导致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因为留守儿童大都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二是身心健康状况方面极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所以,应该及时主动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成长。

三是由于照顾不周,监护人监护不力,人身安全也是一大隐患。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其监护人必须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交往上多鼓励。

“追星现象”: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尚未确立,正处于极力模仿的阶段,所以追星现象特别严重。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孩子的追星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引导:

一是从学生自身来讲,不能盲目追星,不能疯狂追星,要做到有节有度。

二是从校园来说,老师应当把追星看成是他们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不能大惊小怪,但是也应该正确引导。

三是从家庭来讲,父母一定要注意,要让孩子清醒理智地认识到明星是人,普通人也是人,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和道路,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

“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今社会生活日益富裕,这也就对家庭教育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纠正这样的错误教育,给孩子钱越多,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所以,家长必须做到有度,不能盲目用钱来解决一切问题,否则那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攀比心理”:校园本是一块纯真无邪的净土,但是横流的物欲,盲目的攀比风气愈演愈烈,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和学业。那么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提供过多的物质享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些磨难和挫折,必须让孩子有机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和获取相应的回报;其次,学校也应该制订相应的校规校纪来约束学生的这种心理,从行为和服饰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再次,引导学生自我提升认识,严格律己,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当然,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不良现象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引导,就会收到好的结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孩子的成长比成绩重要,孩子的经历比名次重要。既要有成功的经历,又要有失败的体验。我们要保证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话,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

社会不良现象 篇7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的不良现象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归纳起来共有5种,分别是:

现象一:合作内容选取不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新课程的步伐,追求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去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很难从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现象二:合作时间把握不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准,内容安排不妥,内容难易随意,从而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或者因内容简单缺乏讨论钻研的价值,或者因内容困难很难从中讨论出个结果.

现象三:分组不科学,分公不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按照前后座位自然分成4人一组,但是学生座位的编排又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学习成绩、守纪程度来搭配的,这样的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快捷,但是人员搭配不合理.

现象四:合作技能较差,缺乏合作指导.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学生大多以自我意见为主,不接纳别人的想法或者不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而教师只是评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自己就置身合作学习之外.

现象五:合作评价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许多教师不知道从哪方面评价,有的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有的教师甚至不评价,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反馈环节,教师只注重问题的结果,而不在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评价时只表扬了小组,忽略了个体.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不良现象的解读

解读一: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想要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就一定要将合作学习方式与教学任务相适配,要具备难度性和探究性两大方面,其中难度性是指合作学习要包含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知识的关键处,是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又要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探究性则是要让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答案,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发散了思维,还对问题结果进行创新,进而获取更多的解答方式.

解读二:在设计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遵守“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要将合作学习的难度高于学生个体,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还要小于小组,这样才能保障小组合作的成功.而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让小组合作问题的难度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的心理,问题的结构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更不能超过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另外,如果问题太难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对问题无法解决,进而产生畏惧的心理.

解读三: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也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差异进行合理搭配,而小组成员最好以4到6人为佳,教师在安排座位时,最好可以让小组成员就近而坐,以便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另外,在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以后,若没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就要根据活动的需要为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小组成员可以在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情况下,提升多方面能力.

解读四: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考、表达交流以及参与实践等形式展开的,为了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首先,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为所要学习的知识构建提供心理上的准备,而不是盲目地听从小组成员的观点.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要有礼貌地插话、表达,不可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等.最后,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当是一个观察者和参与者,要融入学生合作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解读五:教师及时的评价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在评价上对合作学习较好的小组,给出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对于合作学习较差的小组,教师要加强引导,要对其提出明确要求,来确保合作学习小组能够顺利合作.另外,除了学习小组评价外,教师还要对每个小组内组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总结

总之,无论我国教育如何变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仍是不变的理念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和实践还需要教师们进行深入研究,以学生为主,为学生营造出团结合作、互帮互利、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此激励他们在日后学习上可以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刘伯康.解读“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若干不良现象[J].中国校外教育,2012(5):100.

关注信用卡引发的不良信用现象 篇8

(一)

银行机构片面追求发卡任务增加了无效发卡和信用卡潜在的不良率, 其主要原因在于, 部分银行机构将信用卡的发行量作为员工奖罚的依据, 致使员工只追求发卡数量, 不注重发卡质量。

(二) 持卡人信用意识不强。

据调查, 部分持卡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缺乏保护意识, 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外借, 致使不法分子利用其身份证件办理信用卡, 恶意透支、取现, 从而降低个人的信用度。还有部分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之后甚少使用甚至丢弃一边, 对产生的年费不能及时偿还;或者在使用之后, 由于个人工作、生活繁忙未能及时偿还所欠的金额, 等真正发现问题时, 个人信用已经产生了不良记录。

(三) 银行办卡把关不严。

据调查, 目前信用卡功能越来越细化, 有的银行推出了多种专属信用卡。个人办理多张信用卡的现象很普遍, 部分银行对于拥有多张不同银行信用卡的客户的申请才会拒绝, 认为其有套现嫌疑;对于本行推出的多种信用卡, 则不限制其申请。

(四) 相关法规制度滞后。

目前, 国家针对信用卡相关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 缺乏对信用卡市场的有效监管, 使得信用卡市场出现混乱, 更加难以管理。

二、信用卡不良记录的高发人群

一是申请人年龄偏小, 一般出现风险卡的申请人年龄在20岁至25岁之间, 这些人刚出校门无固定工作, 偿还能力有限;二是申请人工作岗位不稳定, 主要集中在餐饮、超市、贸易等服务性行业;三是住处不稳定的客户, 大部分集中在“80后”和“90后”。

三、治理不良信用现象的建议

(一) 建议不要轻易办理信用卡。

个别银行的业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 往往主动为亲朋好友办理信用卡, 有些人碍于情面, 于是在不同银行机构办理多张信用卡, 导致部分信用卡未曾激活。为此提醒消费者, 不要轻易办理信用卡, 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年费、销户手续等一系列繁琐的问题。

(二) 若长期不用信用卡, 建议早日销户。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信用卡未经持卡人激活, 不得扣收任何费用。”但是用户在办理信用卡后, 即使没有开卡激活, 银行也会有相关的账户记录。因此, 如果不打算激活, 及时销卡才是谨慎的做法。

(三) 了解信用卡相关合约内容和收费标准。

办理信用卡时, 了解相关合约内容和收费标准, 不要轻信银行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 尽量不要通过代理或中介渠道办卡;仔细了解并记住信用卡的记账日、还款日以及还款金额, 或者绑定一张存有足够资金的借记卡进行自动还款;如果出现地址和电话号码变更的情况, 持卡人应及时告知发卡银行。

(四) 妥善保管注销后的信用卡。

大多数银行从信用卡登记销卡当日起或45天后才能真正销卡, 在3个月内用户如需用卡, 还可重新激活。而信用卡在登记注销后, 个人信息仍保留在信用卡的磁条上, 如果卡片被不法分子获得, 就有可能发生重新激活信用卡进行套取现金等行为。

(五) 注意不同还款方式的到账时间。

由于信用卡的还款方式很多, 柜台、ATM、网银等都可以实现信用卡还款, 然而其到账时间却并不统一。其中自助银行、柜台一般是当天到账, 网银转账则是根据各个银行的不同情况, 另外, 部分银行在周末不会转账。

(六)

社会不良现象 篇9

一、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1. 教师所提问题枯燥乏味, 学生无思考的趣味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 经常会提一些枯燥乏味的问题, 如教学“倒数”的概念后, 教师问一句:“什么是倒数, 你知道了吗?”学生就机械化、无精打采地答一句:“知道了!”长此以往, 数学课的课堂提问激发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2. 教师所提问题笼统, 学生无思考的目标性

教师为了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经常这样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你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 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 容易使学生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怪不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教师出示一幅原有8只小乌龟, 又来了3只小乌龟的主题图, 本来希望学生回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乌龟、用加法计算。但由于教师提的问题是“看到这画面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纷纷举手, 有的说“我在想这些可爱的小乌龟可能是出来找妈妈的”, 有的说“这些小乌龟可能是出来产蛋的”。面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哭笑不得。这样的数学课堂提问难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3. 教师所提问题偏多, 学生无思考的重点性

在一节数学课中, 教师为了不让学生思想开小差, 提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 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应接不暇, 不加思考, 应付性回答, 事后, 学生就不知道刚才都答了些什么。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培养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所提问题难易不当, 学生无思考的收效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提问上走极端, 一种是为了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高, 拔高教学目标, 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 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茫然不知、没有反应。另一种是教师把提问过于细化, 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顺着教师的提问随口说声“对的”“是的”。长此以往,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前者使数学课堂提问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使数学课堂提问降低学生思维的价值。

5. 教师所提问的学生数量少, 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顺”, 为了尽早过渡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下一个环节, 数学课上教师提出问题以后, 总是让那几个学习成绩好、回答问题正确率高的学生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他们因受到教师的冷落, 不是在思考问题, 而是产生对教师的不满。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使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

6.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不重视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应有的评价

数学教师往往不注意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情感交流, 提出问题以后, 对于学生的回答, 总是简单地进行“对”“错”的肯定或否定, 忽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的追问、解题方法的指导和点拨。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综合以上课堂提问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要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

1.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使学生全员参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 滋生动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挖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情趣因素, 进行激发兴奋点的课堂提问, 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目标性, 使学生思维有方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要有目的地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 才能使教学到位, 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发展智能, 又受到思想教育。如:有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当学生列出应用题的算式后, 劈头盖脸地问“看到这个算式里的两个分数后你怎么想”, 有的学生回答说它们都是小于1的分数, 有的学生回答说它们的分子都是1。如果教师把问题改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一样吗?它们的分母不同, 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的提问目标明确, 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以及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启发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使学生的思维有收效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层层剥笋, 不断深入, 逐步达标。例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第一层次:铺垫。启发学生议论商不变的性质和4.95÷45的计算方法, 目的是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第二层次:过渡。让学生据商不变性质填空:4.95÷0.45= () ÷45, 为新知学习降低难度。第三层次:新授。教学例题4.95÷0.45, 引导学生讨论:例题与复习题有何不同?怎样使除数变为整数?除数变化了, 要使商不变, 被除数该怎么变?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竖式计算。这样的课堂提问,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容易投入, 教学效果好。

4. 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提问要有双向性, 使学生能深入思考

数学课上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 不仅仅是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反过来, 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要学生针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给老师提出问题, 由教师回答问题。这样, 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

5.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重视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增加学习的信心。对回答问题有独特见解的学生, 教师应高度赞扬;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 教师要肯定他们;对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千万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或只作对与错的简单评价。只有以关心、爱护、理解为出发点, 才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社会不良现象 篇10

一、曲解历史

由于创新性及趣味性的需要, 影视作品中含有大量人为因素, 常带有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志, 不可能完全真实再现历史情景。创作者也会根据需要杜撰一些情景和人物, 这些虚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会对缺乏正确判断能力和文化素养不高的人群形成误导, 并依据其所呈现的逻辑脉络, 进行个人地内化过程, 进而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 同时也不利于真实历史的教育和传播。

二、扭曲感情观

当前的影视作品在情感表现方面多有不妥之处。有时影视作品因其情节的需要会故意制造诸如婚外恋、朋友间背信弃义、家庭分崩离析等内容, 在吸引观众兴趣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扭曲着观众对感情的价值判断。具体来说, 这些情节都透露出一种随意性情感取向, 长期受这种影响必会使人们出现感情问题的随意性, 进而产生把感情当游戏排斥真挚情感的现象。

三、错误的价值导向

首先, 时下对拜金主义的渴求、物质上的欲壑难填, 与影视作品所传递出的不良现象不无因果关系, 对利益的过分追求, 使得道德底线被漠视, 社会诚信、个人品质面临严重危机。其次, 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情节, 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而言, 会不自觉地接受并模仿, 过多地接触色情暴力元素, 会潜在不稳定、不安全的社会因素, 当积聚到质变时, 就会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四、缺乏安全教育

很多影视作品中, 缺乏“危险情节, 请勿模仿”的提示, 模仿危险动作的行为屡屡发生尤其缺乏家长看护的儿童最易发生危险。在许多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中, 多数因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危险动作而发生, 产生的后果经常是恶劣的, 身体的伤害尚可抚平, 而心理伤害却是难以治愈的, 这都说明当前的影视作品缺乏安全教育。影视作品所具有的不良教育因素, 对儿童的成长过程有时未起到正向的指导意义。

五、充斥色情暴力元素

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情节, 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他们会不自觉的接受、模仿, 因此, 儿童一旦过多的接触影视作品中的色情暴力元素, 就会留下这些恶略行为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些不良行为就会成为现实。此外, 对于成人过多的接触色青暴力的影视作品, 有时会过于“刺激”所导致的激情犯罪也屡见不鲜。这样的影视作品应审慎、有节制的对待。

六、充斥歧视性色彩

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充满了歧视性因素其中包括对性别的歧视、种族的歧视、生理问题的歧视和对社会地位的歧视等。但都未有深刻思考过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这种包含着歧视色彩的影视作品习以为常。这些歧视性因素不仅会引导人们放弃对他人的尊重, 严重的会导致社会公平的失衡。

七、“方言”垄断

所谓“特色”语言的大面积使用, 虽满足一类人群的需要, 但不利于正规、文明的普通话的普及与传播。许多不文明、不规范的话语在影视作品的流行, 会阻碍正常的交流, 虽有利于增添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却不利于语言的统一, 不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有时可能会因为人际交往中的文化障碍而造成语义理解的歧义, 形成误会乃至产生矛盾。

八、虚幻成分过多

影视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性, 在那些人为虚构的作品当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生活中缺少的虚幻成分, 这些成分极富魅力并充满刺激, 使人无限遐想但长期接触这些虚幻的存在, 会使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使人变得不切实际, 生活的热情随之被熄灭, 对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同时也在说明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不敢去正视面对生活的的困难与挫折, 没有试图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九、“假大空”与实事求是相悖

影视作品中涉及的虚假宣传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 部分观众对所谓“专家”的夸夸其谈深信不疑, 使得骗子横行, 到处招摇撞骗对人们群众的安全和财物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 这种“假大空”不管是在它所包装的言论上还是物质效果上都与事实呈相反状态, 严重干扰着正常的生活秩序。

十、不具备发散思维的创新性

影视作品的前进步伐滞后于大众对文化的需求, 它的故事情节总是围绕诸如抗战、家庭伦理等传统题材, 未能突出其创新性。由于所接受的多是固化思维方式, 使其也不具备启迪思想的特性, 这种创新力的持续减弱, 对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阻碍的作用。

如上所述, 不难看出在影视作品中存在着诸多不良教育现象。对于这些不良教育现象的发生, 我们应努力去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探究消除这些不良教育现象的方法, 使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促进社会的和谐。

摘要:影视作品的直观性、普及性及对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性的满足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影视作品创作内容的丰富、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所传递的信息处在不停地更迭当中, 大量的不良教育因素夹杂在其中, 不仅影响人们在物质观、感情观等价值观上的选择与判断, 而且对社会文化产生强大冲击, 其引发的不良教育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新课堂存在不良现象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形式;形式主义

一、有些教师的思想跟不上教学改革的形势,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得不透

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完全的自由,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没错,是新课标里提出的。可是,那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是不大可能的。我们有些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课前还未做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对学生放任自流人,任其所为,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来获取知识,这种可能性大吗?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性作用时,不应该让学生盲目探索,而是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指导,规范的管理和科学的评价,防止我们的教学走上穷途末路。

二、有些教师在新课标教学中,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只重形式,不重效果,追求一种时髦的形式主义

是的,合作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需要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期望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就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前后桌组成一组,出几道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结果是做样子给人看。真是中看不中用啊!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要为学生着想,把新课改落到实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镇南中心校)

社会不良现象 篇12

1 岩溶地段

岩溶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地层中。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 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 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等, 分别以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位于拱部及边墙的小型溶洞, 在衬砌断面外用浆砌片石或低等级混凝土回填。有水时则视水量大小采用埋管或凿槽的方法将水引入边墙水沟内。位于隧底的溶洞, 采取换填、钢管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法。也可根据溶洞规模采用架设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通过。对于有泥、砂、水充填的大型溶洞, 应遵循“限量排放, 排堵结合,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处置。对其采取长管棚或小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短台阶预留核心土环状开挖, 网喷和钢支撑进行初期支护的综合处理措施。对于特大型溶洞一时难以处理的, 可考虑设置迂回道坑通过, 后期再进行处理, 以节省工期。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 喷锚支护及开挖应在无水压或低水压的状态下施工。在进入设计高水压地段施工前, 进一步加强工作面前方地质超前预测预报, 施工中根据富水情况及水压大小, 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径向注浆或限量管道排放等手段降低作业面水压。并在开挖时严格遵循“短进尺、弱 (不) 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

2 松散地层

松散地层结构松散, 胶结较弱, 地压大、稳定性很差, 有地下水时更甚, 施工中极易发生塌方。在松散地层中施工, 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一般采用先护后挖的方法 (插钎、插板) 。但有的地层含有大小孤、块石, 用插钎法很难控制方向, 且因间距过大, 不能防止砂土下漏。在含水砂层中, 插板法不仅进度缓慢, 且易于震坍。一般在施工中采用如下几种特殊的施工方法。

(1) 压浆加固地层法

压浆加固地层法是在开挖前打入压浆导管, 在开挖断面外压入水泥浆液, 使围岩结成一个薄壳, 在其防护下进行施工。在无胶结的松散砂砾或砂夹碎、卵石的隧道均会有良好的效果。压浆加固地层法可以保证安全质量, 使开挖顺利进行。但耗用水泥较多, 且在地层含泥量大或有较大地下水时, 不易达到预期效果。同时, 施工中应对浆液的扩散规律进行试验和研究, 否则, 难以收到有效的加固作用。

(2) 钻钎护顶法

若隧道通过的漂卵石地层, 一类为粘砂土充填, 胶结密实, 漂卵石数量不会超过50, 较为稳定, 采用先护后挖法即可通过;另一类是无粘结物充填的漂卵石堆积层, 极度松散无胶结构, 开挖时一触即塌, 施工会十分困难, 如采用一般插钎法, 打入极为不易且难以掌握方向, 达不到护顶的目的。若在地表钻孔压浆, 由于漂卵石之间孔隙大, 难以控制压浆范围, 将会耗费大量水泥。这种情况, 宜采用钻钎护顶法, 即采用凿岩机钻钎护顶, 并易于控制钻钎方向和位置, 顺利通过漂卵石堆积层。

(3) 降低水位法

在含水砂层中, 若地下水具有承压性质, 则围岩极不稳定, 施工困难。则宜采取降低水位、水压的措施, 减少砂层含水量, 以稳定地层, 利于施工。

3 滑坡地段

若滑坡为坡残积土沿基岩顶面滑动, 并且滑坡后基岩裸露, 且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推断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可能性甚小, 边坡不高, 则宜以路堑方案通过。采用抗滑桩和挡护结合整治的措施, 并设天沟与渗沟拦截地表水和排除地下水。若滑坡沿开挖临空的坡脚滑出, 滑面随开挖深度而变化, 说明岩性软弱, 不宜继续下挖, 宜改用隧道和明洞通过。无修隧道条件, 则采用明洞。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开挖失去平衡, 加之雨水下渗, 古滑坡复活, 产生顺层推移式滑坡, 则宜采用在滑体上部清方减载, 回填反压, 在滑体下部增加抗滑力。若出现在洞口, 则在明洞增长, 并将明洞与暗洞的衔接处采用钢骨架混凝土加强衬砌, 在洞顶增设纵向截水沟, 拦截地表水。

(1) 完善滑坡体周围排水系统:

完善滑坡体后缘人工灌溉渠及在坡顶、两侧增设截水沟, 将滑体周围地表水排入天然凹沟流走;在有泉眼出露的滑坡体上钻孔, 安装透水管排水;夯实滑坡体表面, 局部喷混凝土封闭, 以防止水流渗入滑坡体。

(2) 在滑坡体范围内打适当直径的钢花管并注入水泥浆, 以固结滑体。

(3) 在隧道前方有箐沟的条件下可设一箱涵, 箱涵两侧及明洞背后回填碎石土反压滑坡体。

(4) 接长明洞及增设抗滑挡土墙。

4 采空区

采空区往往与煤层、瓦斯共存于同一隧道。治理采空区首先要查明采空区在隧道出露的位置、规模, 有无积水、瓦斯积聚等。根据探明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当采空区位于隧道拱顶, 且有积水和瓦斯积聚时, 必须认真对待。因为煤系地层大都以泥岩、页岩为主, 经老塘积水的常年浸泡, 承载力已大为降低, 极易引起坍塌。可采取长管棚预加固、台阶法开挖、微药量爆破、初期支护紧跟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通风和瓦斯检测, 以防不测。

5 岩爆

对于岩爆防治主要是采取喷洒高压水、加强临时支护、改善施工方法、增设临时防护等措施来实现, 使岩爆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对中等程度的岩爆一般采用系统锚杆加固围岩:先喷一层钢纤维混凝土, 防止岩块爆落, 并及时铺设钢筋网, 施做锚杆。利用系统锚杆的组合作用, 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 避免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集中, 降低诱发表面岩爆的可能性。岩爆较严重地段的工作面设超前锚杆, 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岩爆烈度及围岩剥落或弹射现象。岩爆严重或特别严重地段, 改变施工方法, 可将全断面变为台阶法施工, 并采用加密锚杆、挂网、网喷及钢支撑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方法, 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支护能力。

6 膨胀性地压

膨胀性地压的常见特征为:断面缩小、基脚下沉、拱顶上抬、拱腰开裂、基底鼓起等。变形初期不仅变形的绝对值很大, 而且位移速度也很大, 如不加控制或控制不及时, 就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根据膨胀性地压持续变形的特点, 应采取“先柔后刚, 刚柔结合”和“短开挖, 强支护, 快封闭成环”的处理措施。

以锚、喷、网等柔性支护为主, 使其释放自身的能量, 但应预计可能的变形量, 开挖时预留沉落量, 并加强观测与量测, 及时反馈进行分析。必要时可采用安装可伸缩性钢架或提前施做加强二次衬砌。

上一篇:高效套作下一篇:城镇建设的立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