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习惯

2024-09-07

不良习惯(精选11篇)

不良习惯 篇1

不吃早餐。据了解, 目前我国年轻人约有半数经常不吃早餐。究其原因, 大多数人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 夜生活丰富, 晚上睡得迟, 早上起得晚, 来不及吃早餐或随便吃一点便匆匆去上班。不吃早餐的人, 在上午10点多便会饥肠辘辘, 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 中餐时常过度进食, 反而容易肥胖, 而肥胖又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大敌”。

晚上1 2点后进餐睡觉。人若经常熬夜, 容易疲备, 精神不振, 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来。长期熬夜, 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每天对着电脑1 0小时以上。电脑本身对人体就有一定的辐射, 长时间上网会使皮肤衰老加快, 患各种恶性肿瘤几率增加。同时, 会使精子活性降低, 数量减少, 胚胎发育不良, 孕妇流产率升高, 易发生畸胎, 抵抗力降低, 发育迟缓。

不良习惯 篇2

一、教学目标

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证身心健康。

2、知道不良习惯对生命的危害性。

3、懂得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不良生活习惯对生命的危害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洗过。

四、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五、课 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习惯。

1.出示一张人与大象拔河比赛的照片。(猜猜谁会赢?)2.是真是假(大象是否能被一根细细的铁链和木桩拴住?)引出习惯的话题。

(二)名言定义,区分习惯。

过渡,曾经有人说:“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习惯;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也是习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习惯的话题。(板书:习惯)

1.学生理解:“为什么说习惯既是财富又是可怕地力量?” 2.学生个别回答,说出习惯分:良好的和不良的两种习惯。

(三)联系生活,知坏习惯。

过渡:好习惯,我们知道的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习惯。(板书:不良)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了解的或是知道的不良习惯。2.根据性质和后果,我们来认识三大严重的不良习惯。吸烟、酗酒、赌博。(板书)

3.根据书中的资料卡对以上三者的危害进行了解。区分,适量饮酒和酗酒的差异。

(四)学会拒绝,如何说不。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遭受到不良习惯的威胁,我们该怎么办?学会拒绝,向不良习惯说:不!

1.会说“不”训练。(1)声音训练(2)胆量训练 2.如何“说”训练。

情景模拟训练。

(五)总结所学,积极宣传。

七、课后作业

1.给身边的亲人、朋友讲不良习惯的危害性。

2.给生活中深受不良习惯危害而不知的人写一封劝说信。

八、板书设计

17、拒绝不良习惯 吸烟

害己害人

酗酒

学会拒绝

改变不良小习惯 篇3

翘二郎腿

很多人都喜欢翘起二郎腿,觉得这样坐着身体更舒服,事实上,跷二郎腿对人的健康有负面作用。

长期习惯性地跷二郎腿会造成胸椎、腰椎等部位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引发脊椎的老化或变形,造成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并会压迫脊椎神经,导致腿疼、坐骨神经痛等。此外,经常一侧跷腿,会导致受压的腿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导致腿部静脉曲张等。因此,跷二郎腿是一个对身体不好的小习惯。

关上灯看电视

看电视的时候关上房间的灯,这很符合我们倡导的节约精神,也合乎“低碳”理念,这样做的确节省了电力,但对我们的健康却不利。

这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电视机都是通过逐行扫描成像,闪烁频率高,再加上电视节目变化,画面时亮时暗,对人的眼睛有着很强的刺激,如果再把灯关掉,屋子里只有电视屏幕的强光作用于人的眼睛,会造成人的眼部不适,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出现散焦,使视网膜的调节出现紊乱等,不利于眼部健康。晚上看电视时,我们应该在电视上方位置开一盏光线柔和的红色或黄色的灯,以更好地保护视力。

蘸唾沫数钱

蘸唾沫数钱是不少人的习惯性动作,殊不知,这样对人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隐患。钱币在流通过程中,会经过很多人的手、钱包以及口袋,会携带很大数量不同种类的病菌。

不良作业习惯的矫正策略 篇4

首先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要留足学生做课堂作业的时间;其次, 要尽可能节省时间, 适当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再次, 教师要精讲多练, 讲在学生的不懂处、易错点, 学生会的不要讲, 学生能看懂的不要讲, 学生能自己说的不要讲;最后, 高年级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让学生带着疑问来上课。

二、及时地开展针对性辅导

学生在做课堂作业时,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面批作业。教师在这几个学生间来回巡视, 当他们做对时, 教师马上打勾, 以此激励;当发现其有错误时, 教师及时指出, 让其改正;当发现他们难以独立解答时, 教师立即进行适当的辅导。

三、批阅作业以鼓励为主

当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时, 教师要在作业本上画个大拇指, 或写上“你的书写工整而清秀, 令人赏心悦目!”以示赞赏;当学生的解法别出心裁、具有创意时, 写句“你的解法独特、简便, 太棒了!”以示奖励……批阅作业时, 一般情况下不要打叉, 可在学生有错误的地方画波浪线提示, 让学生改正后再批阅。

四、精心选题, 每题必批

接一个新的班级, 第一节课就应该向学生承诺:只要是学生做的作业, 教师必亲自批阅;如果教师不亲自批阅作业, 学生可以少做一次作业。以承诺堵死教师不亲自批阅作业的后路, 以承诺给学生监督教师的机会。在布置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时, 教师要精心选题, 机械重复的题目尽量不布置, 怪题偏题不布置。

五、适时地辅导前置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尝试“辅导前置”, 即在新授前, 先单独给差一些的学生辅导一下, 让他们先学一学, 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能跟上班级的教学节奏, 做课堂作业时没有什么障碍, 也能像其他同伴一样当堂完成作业。

六、规范书写, 做学生的“字帖”

言传重于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重大的。教师每节课的板书都要精心设计, 书写工整而不潦草, 作图时认真用工具;批阅作业时, 要字迹工整美观。教师的书写就是学生的“字帖”, 让学生在教师规范书写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有哪些不良习惯 篇5

凭个人感觉和经验教学

有的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自以为有较长的教学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仍我行我素“涛声依旧”。这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教学常态与习惯,不仅有碍于教师的自身成长,更有损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说:“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一个教师,若仅凭一些经验去教学,只凭自己的习惯去教学,即使自我感觉再好,也难以搞好教学工作。

不愿学习和不会学习

如今有不少教师只顾拼命教书,却不愿读书、不会读书和不屑读书。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教师没时间去读书学习,而实际上是教师对读书没兴趣、没压力、没有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的爱好者。”作为教师,如果不注重学习,不经常“充电”,就会很快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知识的变化,跟不上学生的变化,就意味着误人子弟和自己将被淘汰。教师要自觉养成带着具体问题去读书、有选择地去读书、以批判的眼光去读书、经常上网去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

重教轻育

在当前智育被过分强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当今学校基本上只用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估老师惟一标准的情况下,不少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无视学生在课堂等地方的“学情”表现,更不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心上。这种“目中无人”的重教不重育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教师身上的不良习惯。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些考生型、知识再生型的人,而不是那种能力型、创新发现型的人,那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没有真正为学生奠定好基础,就是错位。

重教不重研

当前在不少教师身上,普遍呈现着一种“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工作常态,普遍形成一种“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工作习惯。不少教师都认为教研没有什么用途,甚至还将其视为一种额外负担。“教师即研究者。”如果每一个教师都善于盯着自身的问题去搞教研,都能自觉将教学与教研融为一体,都能努力改变那种苦教、苦学、苦考的教学习惯,不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学行为,那就有可能成为研究型教师。

加班加点

如今不少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加班加点上。这是造成当前师生“教”“学”负担都过重的主要原因。加班加点搞教学,不是一个好教师的水平,而是一个差教师的无奈。“只有无能的教师才搞加班加点。”作为教师应懂得:加班加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更不是一种工作美德。要改变当前“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大面积长期补课”的工作定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向每节课要质量,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任意拖堂

常可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下课铃声响了,可有的教师却还在喋喋不休地“赶课”,少则拖几分钟,多则把整个课间全部占用,学生对此普遍反感。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实际上已无心听课,教师讲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何况,铃声就是命令,教师必须按时下课,这是学生所需,也是纪律所限。

随意批评学生

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教师尤其是少数青年教师无视学生的自尊和人格需要,常常不注意时间和地点乱批评学生,甚至对学生搞体罚和变相体罚。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在潜意识中,把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看成是自己天经地义的权力和“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一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生”“学困生”“心困生”,不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言行有没有问题,而是动不动就一味责怪学生这样不行那样不是,学生必会对你“敬而远之”“怕而远之”。

衣冠不整、言行不拘进课堂

有些教师尤其是一些村小或教学点上的农村教师,常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进课堂穿着背心、穿着拖鞋、卷着裤脚、留着长发,在课堂内用方言教学,向学生头上乱丢粉笔头等。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师应是美的化身,应是学生言行举止的楷模。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拘这些“小节”问题,不注意自己的“教态美”,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随便在课堂内接手机

现在大多数教师都使用手机,但有少数教师上课不关手机,外面一有电话来就接,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国科技大学前几年就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教师在上课时间接、打手机,视为教学事故处理。作为一名教师应自觉改变这一不良习惯。

在教室内吸烟

有的男教师烟瘾很大,有时讲完了有关教学内容,待学生在进行课堂作业或默读思考时,就旁若无人似的抽起烟来。这种不良习惯,不仅让人感到教师行为不美,而且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吸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安全反思日”反思不良驾驶习惯 篇6

“我在驾车过程中会遇见比较急躁的驾驶员,这样对安全驾驶存在隐患”、“我在驾车过程中,碰见过急刹车的驾驶员,容易给后面的车辆造成意外”……在青岛城际快线公司会议室,120余名驾驶员踊跃发言,列出自己在驾车过程中遇见的不良驾驶习惯和自己的不良驾驶习惯。驾驶员王师傅说:“通过这次安全驾驶技术的交流,使我学习到不少东西,也反思自己在安全驾驶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在以后的驾车过程中,提醒自己要安全驾驶。”

交运集团青岛至烟台线路优秀驾驶员刘全安全行车120万公里,连续六年未发生任何道路安全责任事故,在交流时,快线公司让他现场说法谈安全驾驶。他说:“我总结了套安全行车办法,一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最近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近期的道路交通情况,通过广播、新闻、网络,看看自己行车路线的交通状况及天气状况,这样我开起车就心中有数。二是没事的时候,向身边的老驾驶员求经或上网查询,学习老驾驶员的开车经验,慢慢培养自己良好的开车习惯。所以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和学习,才能养成好良好的驾车习惯和心理素质,遇见突发事件的时不紧张,能正确地应对意外事情。”

据交运集团公司青岛城际快线分公司总经理刘春涛介绍,他们公司是青岛市现代化公路客运国有企业,担负着省内主要城市旅客运输任务,每日行程近6万余公里。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营,每天为了保证将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他们每天对客运车辆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包括客运车辆是否按规定进行二级维护,车容车貌是否整洁、安全设施装备是否齐全完好等,重点对车辆的制动、转向、传动、灯光、轮胎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根除事故隐患。对技术状况差、车容车貌不整等存在问题的车辆杜绝“带病”上路,一律不得参加客运。

有的放矢转化学生不良习惯 篇7

一、尊重差异,对症下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根据他们的特点来找到解决的方法。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拿出字典查询,辅助自主阅读课文,但是却有学生忘记带字典了。对于班上这两个忘记带字典的学生,教师并没有统一对待,而是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其中一个学生一贯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带作业本、文具等,对这个学生,教师让他尝试每天记录下自己在第二天上学需要带的东西,然后坚持在睡前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久而久之,该学生丢三落四的毛病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另一个学生,很少出现忘记带东西的问题,教师在和该学生聊天后了解,原来该学生并非忘记带,而是故意没有带,她觉得书包太重了,认为上课可能用不着字典,所以没有带。面对这个学生,可以给她讲一些名人故事,主要讲述与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等美德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因为怕累而有所放松。渐渐地,该学生有所感触,改掉了娇生惯养的坏毛病。

教师要时常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早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够做到防微杜渐。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落脚点,同时这良好行为习惯是必须通过反复体验来养成的。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学生反复体验,同样,转化学生的不良习惯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有的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十分不好,喜欢乱扔垃圾,在同学的屡次批评之后,虽然有所改观,并没有将垃圾扔在地上,但是却将垃圾留在了课桌里,在夏天的时候往往弄得桌子里散发出异味。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要该学生马上改正不良习惯,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改进不良习惯。一开始的时候,只要学生没有将垃圾扔在地上,就可以给予他适当的表扬,而后引导学生思考,委婉地劝说,如:“虽然你没有将垃圾扔在地上,但是却留在了桌子里,飘出来的味道是不是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呢?”教师可以让该学生尝试养成习惯,每天下午放学之前清理一次垃圾,将垃圾丢到垃圾桶中。而后则可以进一步提出要求,让学生一有垃圾就及时丢到垃圾桶中。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可以让该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培养有很多方式方法,它们彼此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方法都要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并按时进行反馈和评估。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提供范例,榜样引领

教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些榜样,如书本中的正面人物、班级中的优秀学生等,都可以成为典型范例。这些榜样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在班级里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写了作业,也敷衍了事,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让榜样起到带头作用。例如,可以将优秀作业在公告栏中展览出来,并且给那些在一学期中没有发生过漏交作业情况的学生精神奖励,给他们颁发“小红花”,让其他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其次,还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里,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并让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帮助引导学习习惯差的学生。

在给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良好习惯也能够对学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柴油机启动的不良习惯 篇8

如柴油机启动前未加入冷却液,启动后再加入冷却液,容易造成机体、零件升温太快,加速机件磨损,且热机加入冷水时还易造成机体开裂。

(2)长时间使用启动机

启动机1次启动时间过长,不仅使蓄电池长时间大电流放电,还易使蓄电池极板产生弯曲、硫化。

(3)增高电压启动

用串联蓄电池方法增高电压启动,不仅会加快轴承、转子和定子线圈损害,还易产生较大热量,造成启动开关、启动机触点、导线、转子和定子线圈烧坏。

(4)牵引启动

冷车时通过牵引机械强制启动柴油机,极易加剧车辆传动机构、行走机构磨损,甚至会发生机械事故。

(5)冷机时滑行启动

冷机时润滑油黏度大,润滑不良,如此时采用滑行启动不仅会加剧车辆磨损,更易发生制动失灵。

(6)使用明火启动

在进气口点火预热启动时,需拆除空气滤清器,这样易导致外界灰尘直接进入汽缸,加速汽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同时易使柴油机产生爆燃、增加积碳。

老年人不良睡眠习惯分析 篇9

1 对象与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对唐山市5所老年活动中心3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 (自行设计) 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28份, 有效回收率76.0%。其中男130例、女98例, 平均年龄为67.8岁。

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纠正不良睡眠习惯

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如咖啡、茶、苏打水) 和巧克力会导致神经兴奋, 干扰睡眠。虽然少量饮酒能使肌肉放松, 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人产生困倦, 但是这种困倦并不会持续整个晚上。酒精可以发挥镇定剂的作用, 然而随着身体中酒精浓度的下降, 睡眠将会受到干扰。同时, 大量饮酒会抑制异相睡眠, 不利于精神和情绪的平衡。

3.2 合理安排时间,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每天规律起床与就寝。仔细估算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 然后作出详细的安排。保证房间避光、干净且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冬天在18~22℃, 夏天在25℃左右。保证床铺安全、舒适、宽阔, 可以翻身, 枕头高度合适。

3.3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热牛奶能解除疲劳, 使全身舒适而入睡, 对于由体质虚弱而导致神经衰弱的人, 其催眠作用较明显。经常锻炼的人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不锻炼的人, 并且较少出现失眠现象。睡前几小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如慢走、打太极拳, 有助于肌肉的放松。睡前可以适当静坐、看慢节奏的电视、阅读报纸、听舒缓的音乐等, 使肌肉逐渐放松, 减慢呼吸节奏。如无法入睡, 可采取自然的姿势, 配合深呼吸, 分散注意力, 放松肌肉;也可通过睡前热水浴、温水泡脚, 辅以足底按摩的方式, 解除身心疲惫, 驱散精神压力, 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老人用药的不良习惯 篇10

频繁换药,盲目增减剂量

老年患者大都存在随意增减药物剂量的情况。只要出现病情波动,不查原因就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用量。当病情暂时稳定后,又立即减量或停止使用。殊不知有的药物起效慢,需服用一定疗程后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但有些老年患者刚服用几天没有看到效果就换药,甚至是频繁换药、中途停药,这样都达不到药物治疗的目的。比如,多数调脂药服用后,2周起效,4~6周作用才能达高峰。有的患者用药时机不当,不知一些药物有饭前、饭后使用的区别,或未按睡前服用的要求来用药,还有漏服后随意补服现象的存在。

不懂药性,什么药都一起口服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各种疾病“找上门来”,这种现象在老年患者中极为普遍。有的老人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降压,同时还要服用降糖药和降脂药。但是,心得安可延长降血糖药物对胰岛素的作用,不仅可以加重低血糖反应,而且还可以掩盖低血糖症状,使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所以,这几种药物应避免—起使用。必须合用时,应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并注意监测血糖,以免老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老年人盲目联合用药的现象也普遍。某些患者自认为多药同用,可增强疗效,相对放心,在用药时,本来用一种或两种药物治疗就可达到目的,却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甚至重复用药。其实,同时服用5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因此,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要自行随意服药。

另外,他汀类调脂药,如普伐他汀与吉非贝齐,不可以一起服用,否则可发生横纹肌溶解等严重不良反应。同时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肝脏微粒体酶系统活性和肾脏排泄能力减弱,肝解毒功能明显降低,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大量使用由肾排泄的药物很容易引起积蓄中毒。所以老年患者在服药时一定要注意按医嘱减量。

三步骤,避开用药陋习

上述这些不良用药习惯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如延误病情,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受损,出现药源性疾病等。有些危害是暂时的,有些却是长期的;有些危害可以补救,有些却留下终身遗憾。因此,老年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应提高用药安全的重视程度。

首先,老年患者一定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原来没有过的新症状,并且与原有的疾病无关时,就应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由医生酌情指导处理。

其次,老年患者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用药。有的老年患者参照别人服用阿司匹林,用来抗血小板聚集,防治冠心病、脑血栓等。但若这位患者患有胃溃疡,服用阿司匹林却会引起胃出血。因此,老年人切忌模仿他人购药服用。

再者,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在临时使用一些药物时应注意该药物对其慢性病是否有影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得了感冒,就应注意选择不含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以免使老人的血压升高。

不良习惯 篇11

在矫正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 使学生深信“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使每个学生心中都能明白阅读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如阅读使你快乐, 使你聪明、伴你成长、为你导航, 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懂得阅读在信息时代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确立良好的阅读动机, 激发强烈的内心需求。

二、确立标准

要矫正不良阅读心理, 必须对此种心理下产生的行为当与不当之标准与奖惩的理由事先说清楚, 使学生在自我规范中做到有“法”可依。因此。我们在学生了解阅读中的种种不良心理与行为习惯后, 还要求学生明白在阅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古人在这一方面有很多论述, 如朱熹说:“凡读书, 须整顿几案, 令洁静端正, 将书册齐整顿放, 正身体, 对书册。详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因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大讨论, 确定良好的心理及此种心理下面产生的良好行为的基本标准。例如“八读”:读而思, 读而疑, 读而问, 读而摘, 读而批, 读而写, 读而议, 读而辩;“四不读”:身不端正不读, 心不舒畅不读, 手无笔墨不读, 注意涣散不读;“三查”:查记忆库, 查工具书, 查相关资料等。

三、实践落实

尽管有了标准, 但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标准落实, 我们认为教学实践中的阅读活动, 应是一条落实标准的主渠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 落实在摘抄中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引导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 要回想哪些词、句、段写得好, 就把它暂时摘记在笔记本中, 备以后巩固记忆, 这样逐渐积少成多, 成为自己积累丰富的语言储备。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的积累方式, 以引起其积累的兴趣。

(二) 落实在圈点、标画中

我们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仅要一边读书一边画出好词佳句, 还要随时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自己读书时的喜、怒、哀、乐,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样的指导应首先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并严格落实在阅读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渐渐懂得怎样圈点、怎样标画。另外, 需要重视圈点标画之后的及时评价, 使学生在圈画中体验到成功,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使之克服“慵懒”的心理,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 落实在背诵过程中

背诵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是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输入主要是打基础。加工和输出主要是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背诵是信息的输入, 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打基础, 在中小学的信息仓库中, 典范的语言材料储备得越多, 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 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就越高。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许多名篇名句之后, 头脑中就具有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规范尺度, 同时也形成了衡量其他语言信息的基本能力。这就是一种语感能力。学生的记忆力很强, 多背诵名篇, 用起来时俯拾皆是。教学中, 教师应把背诵任务作为作业布置, 课内背诵和课外背诵相结合。以堂上或者课余抽背、抽默的形式做督促检查, 不过关的学生一定要抓到过关为止。另外, 教育学生在平时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时多留意, 多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 或诗或文或典故等等, 这些东西多是珍品, 要强迫自己将它记住, 如此积累起来又是一笔财富。在大阅读课上, 老师们都要拿出约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背诵摘抄的词、句、段, 让摘抄的东西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 让学生逐渐养成边读书边记忆的好习惯。

(四) 落实在活学活用中

活学活用是对学生读书提出的更高要求, 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传授知识的目的, 为此,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无论在日记、习作中, 还是日常口语交际时, 都要有意识地运用阅读课上积累的妙词佳句。用古人之语来言吾之心声, 借鉴他人之长来补我之缺憾等, 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运用阅读知识的能力。

(五) 落实在质疑问难中

其实学生们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 明白“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了解“发问的精神”的可贵之处, 熟悉大学问家成功的根本所在, 只是自己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在阅读课上, 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组织学生展开质疑问难竞赛。看谁提的问题多, 而且有价值, 时间长了, 学生们也能评判书中的观点,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养成读中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六) 落实在书写体会中

到了高年级, 除了在阅读中要动笔外, 读后还要思考, 我们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大阅读课的有效时间, 让学生自由地读, 积极地思维, 快乐地交流,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成长, 要求学生读书不是屈服于某种压力, 不是为了应付差事, 而是自觉地读、愉快地读, 甚至是如饥似渴地读。无需别人提醒或催促, 自己就会有滋有味地读起书来。多阅读既弥补了学生“生活”的不足, 又开阔了视野。起初, 在学生没有形成习惯前, 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等学生形成习惯以后, 以课外文段阅读题的形式检查就可以了。

上一篇:课案设计下一篇:精细化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