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学习习惯论文(精选12篇)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1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到复习等阶段,都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做一下探讨。
一、学习过程中几种不良习惯
1. 死记结论,不理解过程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不需要理解过程,不需要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只要记住结论就万事大吉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常常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到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涉及,这是造成运用上出错的根本原因。从教师方面讲,也存在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对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评价只看结论,很少顾及过程的现象。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很少过问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教师与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对数学偏重结论的心理。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例如,学生在记忆“垂径定理”时,不从圆的特殊对称性出发去理解记忆,而是死记定理内容及几个推论,运用时经常得错误的结论。在记忆“三角函数”时,不去利用勾股定理推导公式,不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导致运用时经常出错。要改变这一不良习惯,教师应从认知规律出发,强化“感知—表象—知识”知识系统的认识规律。
2. 课后没有及时复习,没有独立完成作业
中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和压力大,往往对已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和巩固而导致遗忘,对存有疑问的知识也没有得到解决。久而久之,疑问越积越多,导致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只能抄答案了事。
二、在解决问题时的几种不良习惯
1. 只做难题,不重视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中考数学中大部分是中档题和容易题,难度比较大、技巧性较强的题目只占全卷的20%左右,而且难题不过是简单题目的进一步综合,如果你在某个问题上卡住了,必定是因为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理解不够,或者是对于一个简单问题的思路模糊。忽略基础造成学生在很多简单的问题上丢分惨重。例如,安徽省2010年中考第22题,着重考查函数知识,涉及到“一次函数中k的含义”“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讨论函数的增减性”等,这些知识都是中学阶段的一些基础知识。中考不是奥林匹克,难度和技巧不是取胜的关键。因此,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打好基础,深入理解,这样即便遇到一些难度大的题目也会顺利分解,这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2. 注重题量练习,不注意归纳总结
学习数学,需大量的配套练习,但只练不想,不思考,不总结,不会有好的效果。我们说,之所以要做题目,是要把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地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可是从来不等于做题。抽象性是数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时刻不要忘了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进而形成我们自己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做题的思路,应该是从理解到做题到归纳再回到理解。除此之外,再做一些题目增加熟练程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让做题成为一种机械化的劳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几条依据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搞题海战术的一个标准。时刻目标明确,深入思考才是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
3. 做题翻书,不牢记公式
许多学生还有这样一种习惯,那就是不牢记公式,做题的时候回头翻书,查完了做完了就不管了,等着考前背下来。我们知道,数学的逻辑性强,公式和公式、定理与定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加以记忆,而不是单纯地背下来。一方面,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更长久;另一方面,理解了推理的过程,如果我们真的没有记住公式,也可以自己推导。机械的记忆容易遗忘和产生差错,这样的话,我们用错了却全然不知,由此造成的丢分岂不是很冤枉!
4. 解题不规范
数学是思维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在严谨的推理中,寻找最后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字母乱写、徒手画几何图形等问题,教师应加强数学规范化的训练,严格要求。对作业、考试中不合规范的问题要及时评讲和纠正。
5. 不注意错题的纠正和积累
及时订正错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复习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学生对试卷只问得分的多少,不关心或很少关心为什么对或错,更不会主动去订正。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也停留在对或错上,没有去找错误的原因。只有及时纠错,及时改正,才能减少以后出错的可能。
6. 不注意运算速度,准确性不高
数学对运算要求较高,运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不少学生不具有这种能力。可能有些学生常看题,而不算题,自认为这种方法好,既节约了时间,又做了题目。但是,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其运算能力的缺失。另外,学生大量使用计算器,也导致了其计算能力的缺失。课堂上,有不少教师只析题,而不算题,影响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在平时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不良的习惯
1.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中考的数学命题总的趋势是降低难度,试题会日趋平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以教材为依据,用好教材,努力掌握教材中每一个概念,理解每一个定理,弄懂每一个例题,会做每一道习题。尽量不钻题海,不出偏题,不做怪题,不死记硬背习题。
2. 坚持预习、复习与总结
预习是学生对自学能力的锻炼,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更多的知识是靠学生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另外,预习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上课讲授的印象深刻,也能更好地提高听课效率。复习是为了巩固,是为了及时消化,避免遗忘。学完每一章,要及时做好阶段复习,把这阶段的错题、难题再做一遍,检查是否掌握这些知识点。总结是为了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提炼出每一章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联系,做出条理性的归纳和概括,从而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
3. 坚持做题认真、仔细
一方面,对每个习题都要认真思考,对问题的每个细节都应思考清楚,注意养成一个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一生都大有益处。另一方面,要认真演算,注意解答表述的条理性和解题格式的规范性。许多学生常常在考试中粗心出错,究其根源,必然是形成了马虎的坏习惯,不认真思考,不仔细解题,做事想当然,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是有坏处的。
4. 注意语言的规范化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考试中,有部分学生因看不懂题干而无法做题;有部分学生因解题不规范,证明时语言不准确、思维混乱而失分,这都十分可惜。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训练,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间的转化,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阅卷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能从问题的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正确的数学模型,但由于计算不过关而解答不出正确答案,由此失分真让人遗憾。为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其计算的准确率。
6. 突出应用意识,注重操作与实践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我们要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中考数学中的应用题几乎接近一半,所占分值的比重很大。近几年安徽省还出现了一些操作性试题和实践性试题,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到复习等阶段,都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故在平时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预习、复习与总结;做题认真、仔细;注意语言的规范化;注意计算的准确性;突出应用意识,注重操作与实践。
关键词:数学学习,不良习惯,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J].国际学术动态,1998(12).
[2]王坤.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J].学科教育,1998(7).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2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为什么总觉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为什么总觉自己的学习效率总比不上身边的同学?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你的学习习惯不良。
一、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障碍。这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
1.杂乱无章
学生的房间物品摆放无一定位置,书桌上乱七八糟。书包是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于是,写作业时找不到本子,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2.心不在焉
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思想都会“开小差”。听物理课时想起天外来客,听历史课想到了少林和尚,于是一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听不到三分之一。听课效率低,又直接影响了作业和学习;日积月累,逐渐和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距离。一心二用也是心不在焉的一种表现,看电视时写作业,吃着东西复习。于是很难安静下来专心地复习或学习,只要坐下来,就想打开电视、拿出零食、戴上耳机。
3.虎头蛇尾
做事有头无尾,拉开架式要读书,摊开一桌子书等学习用具,写了几页后想起了别的事,放下这一摊子就走;心血来潮要学计算机,书买了好几本,看了一半觉得没意思,丢在书架上,以后再也不提;报名参加“奥赛”,听了两讲觉得太难,从此不再登门,于是一大堆的书买来了却没有读,很多的机会放弃了,没有抓住,不少时间、精力浪费了却没有结果。
4.朝三暮四
目标难以确定。读了居里夫人的传记,便立志成为一名化学家,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了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了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暮四朝三,朝三暮四,没有明确目标的推动,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5.得过且过
做事喜欢拖拉。这份作业明天不交,可以先不做;这里有个问题没读懂,算了罢,以后再说;今天的日记还没有记,没关系,明天补上;这次考试没考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于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6.抄袭作业
学习不实事求是,这道题不会做,抄同学的;这篇作文题目与上学期的一篇相似,把旧作文抄一遍;这次考试不严格,可以看别人的;今天的政治问答题,用小纸条抄好,以备考试之需„„久而久之,抄袭成了习惯,形成“不看别人的,心里难受”的心理。没有一次作业不和别人对答案,没有一次练习不看别人的„„逐渐对自己失掉了信心,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7.知难而退
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精心准备了讲演稿,因为紧张、害羞而放弃了上场的机会;因为有点儿疲劳,该复习的一章就放在一边不看了;体育课测试1000米跑,跑到后来上气不接下气,马上停下来休息,„„于是,稍一纵身可以摘到的果子没有得到,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的追求半路放弃了。
二、下面是现代中学生存在的35种不良习惯,你有吗?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学习无计划,散打。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周围的人或事干扰。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懂不会也不问。不求甚解,对没有学懂或学不懂的知识抱侥幸心理。
6.学习时心浮气躁,不安静,不专注。
7.快下课是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写什么,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9.做作业前不看书,不复习所学知识,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时不审清题意便下笔;
11.不按规范作业、书写马虎;
12.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肯钻研,只会去问别人,或找到答案一抄了之;
12.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完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3.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比如不停地转笔。
14.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5.边做作业,边听音乐。
16.学习时常说闲话,或沉迷于空想。
17.学习用品乱堆乱放、经常找不到;
18.学习完把书本随便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20.学习不分轻重缓急,忙于应付。
21.不分昼夜的打疲劳战。晚上开夜车,白天没精打采,恶性循环。
22.期中考试前,不安排两周左右的复习阶段,期末考试前,又不安排总结、巩固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时间。
23.平时不复习,考试临时抱佛脚。
24.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25.喜欢那科学那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冷落了其它科目。偏科。
26.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7.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28.概念的重要性被忽视,而一些难题,怪题倍受青睐。
29.平时依赖计算器,一考试就犯计算上的错误,搞的自己手忙脚乱。
30.听老师讲例题觉得会了,自己用参考书时一看题明白了就以为自己会了,不再动手去做。
31.匆忙应付老师作业,搞题海战术,却不认真对待做题时发现的问题,更没有按既定计划复习或预习,学习非常被动。
32.听课时将内容一股脑塞进去,不动脑筋去思考所以然。
33.成绩好一点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讲的太简单,开小差。其实忽略了老师对某一些关键问题的分析。
34.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听课、记笔记、反思没有或无法做到统一。
35.自控能力差。没有老师在的时候,总想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闲聊,看闲书,无所事事等。
三、几点建议
1.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态一定要平静,每一次考试认真对待,好不骄傲,差不气馁,你努力了就行了。
2.随时随地不让自己做无用功,看书看不进去时就做题,头脑发胀时休息一会儿。做数理化习题做的恶心了,马上换语文书看看。学习若能统筹安排,就不会觉得十分疲劳。
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8-1>8”。每天适当的到操场活动一下,让大脑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例如在傍晚散步、打一会儿篮球。消除一天的紧张,既而晚上能更好的学习。
4.既不能妄自尊大,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也不能妄自菲薄,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努力。决心给了我们动力,信心给了我们勇气,恒心给了我们成功。每一个人都要做好一种心理准备,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尤其是学习不太好,又一直在努力的同学,成效不可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量变达到一定的度,就会质变。
5.多一份自信。学习不理想,或是现实与期望尚有差距的同学,信心是很重要的。相信自己曾经成功过,自己一定能行。
6.各科学习切忌急功近利,能力是平时积累的。可能有人觉得努力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效,可是如果不努力更不会见效,努力总有一天会见效。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应对措施
尽管我们不应将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能力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但学习毫无疑问是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初中阶段,有许多学生智力条件并不差,但学习成绩始终得不到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其在小学阶段就未能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升入初中后,因知识的复杂化和课程数量的增加,导致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许多初中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解读
总的来看,初中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会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学习习惯缺乏计划性;(2)未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3)因学习环境的问题而未能养成较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4)缺乏充分运用工具书辅助课外阅读的习惯;(5)不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很少在课堂中做笔记;(6)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7)无法独立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较为懒散;(8)未能形成在学习中进行思考的习惯。
二、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原因探讨
1.教师与学校
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想相对不稳定,做事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往往会受到来自外部的思想影响,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监督力度不足,就很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思想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将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只顾提升学生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将進一步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欠缺。
2.家庭
近年来,初中生的父母工作越来越繁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由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负责照料的,而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差,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上均有较大的欠缺,再加上隔代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疏远近问题,监护人只将对学生的管理理解为“吃得饱、穿得暖、不出现意外”,却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很难解决学习问题,很可能会在学习压力下出现怠惰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逃学情况的发生。
3.学生自身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初中生都是家中的“独苗”,在生活中得到了全家人的溺爱,也形成了不爱吃苦、不爱劳动、不爱动手的不良习惯。若学生将懒散、任性的情绪带到学校,就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应对措施
要想使学生真正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从其刚升入初中时就开始着手培养,这有利于课程的学习,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应对初中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指导
要想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就必须首先从学习方法上下手。所谓的学习方法是指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选择、运用和掌握学习方式,并实现学习成绩与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无疑是主体,教学活动的优劣则直接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因此,教师必须尽早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学生也要主动学习,掌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多种基本学习模式。
2.约束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
由于初中生仍处在青春期,缺少对各类诱惑的判断力和抵制力,很难约束自己长期进行某一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制订相应的学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应高度重视对校规校纪的执行力度,对各类学习活动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得到杜绝,进而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
3.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
很多初中生所具有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就已经养成了,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对其旧有的不良习惯进行矫
正。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时,教师都应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来展开,从而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毫无疑问,想要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学生严格的自我要求、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而言,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重中之重。广大初中教师只有对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教育工作全面展开,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改变 篇4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是所有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问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应做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一、先问“为什么”, 而不是“怎么办”
一旦问题学生出现各种情况, 老师们最先思考的往往是: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只是从表面孤立地看问题, 或者用同一种方法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 看起来可能处理好了, 但是很多问题的症结在这平静的表面被压抑了, 也许会转化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用其他更危险的方式爆发出来,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面对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 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 而应该像科学家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样, 除了了解事情的现象, 还要追根溯源,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有个学生作业速度总很慢, 我问自己:他为什么速度这么慢呢?通过观察, 得出初步结论:他写字的速度并不慢, 题都会做, 是故意磨蹭。他为什么要故意磨蹭呢?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 在家学习时, 家长总是说:“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 时间早的话我布置作业给你做。”假如我是这个孩子, 我当然也能写多慢就写多慢, 因为写快了还有作业等着做。从第一个“为什么”开始, 不停地追问, 用一连串的“为什么”来寻根求源, 从表面现象入手, 步步深入分析孩子的心理, 直到确确实实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这样, 才真正有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全面了解学生
1. 关爱学生, 赢得信任
大多数问题学生拥有一颗叛逆而脆弱的心, 许多问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缘于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他们有自己的尊严, 不容许受到任何侵犯。同时, 问题学生容易自卑、敏感, 所以他们格外渴望真情, 渴望友爱。爱心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 亲其师, 才会信其道, 教师要无条件地去接受每一个孩子, 用坦诚和尊重赢得学生的信任, 用爱心去打动学生, 使他们愿意对你倾吐心声, 也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和帮助。
2. 横向纵向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 常见的方法是观察法, 观察问题学生课堂内外的言行举动, 观察他们在集体中与人交往的情况, 观察他们在不同环境中与不同人相处的细节, 通过这些现象来分析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产生原因。其次, 可以用调查访问的方法, 向科任老师、向问题学生的同学调查了解情况, 更要注重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获取信息。作为小学教师, 对学生的问题不仅要治标, 而且要治本,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 是在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 必要的时候, 可以采用心理测验来了解学生心理。如画图法, 让学生画果树、画全家福、画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画面的形态、布局、排列、颜色、背景等都在向你泄露他心中的秘密。稍大些的孩子可以采用词语联想法, 随便找一个词, 让他把从这个词联想到的词按顺序写下去, 写20个, 做三次, 然后把这些词放到一起研究, 你会发现他们有一定的规律和倾向。他的联想就暴露了他的智力取向、情绪状态甚至人格特征。
三、分析确定不良学习习惯产生的根源
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才会对学生的问题根源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问题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可能是相似的, 但问题产生的根源却不一定相同。例如, 同样是马虎, 有的孩子是因为性格急躁, 做事情匆匆忙忙;有的孩子是因为情绪不稳, 如和同学闹矛盾, 丢失了心爱的东西, 处理不好与父母的关系;有的孩子是因为缺乏责任感, 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就大大咧咧, 敷衍了事……有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 可能是孩子自身的态度或者道德问题, 但是问题不一定都出在孩子身上, 所以不要一味地从孩子身上找根源。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 不少案例反映出老师或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当。
在找到问题的根源后, 先不要忙着下结论, 还要对自己进行质疑, 有意识地寻找反例来推翻自己的结论, 当发现一种新情况是自己的结论无法解释的时候, 再提出新的解说来解释新现象, 然后继续用事实验证和反驳这个新的假说。只有这样, 才是科学探究方法, 也只有这样, 才能最接近问题的本质。
四、根据个体差异, 制定可行的改变措施
从现象挖掘出了不同的根源, 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转变的措施也因此千差万别。必须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如果把这措施比作一味药, 那这药方最好是只适合这一个孩子的独一无二的。总的来说, 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 激励学生, 培养自信
教师要抓住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 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对问题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多赞许少指责, 善于发现他们细微的进步, 点滴的成功, 达到一个小目标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产生自信、力争上游的心态, 从内心体会到进步的高兴和成功的喜悦, 有“成为好学生”的主观愿望和信心, 这样不良学习习惯更容易得到转化和矫治。
2. 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前文中作业速度慢的孩子, 我让孩子写完作业后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作业速度自然加快了。因为心急而马虎的孩子, 我让他在作业前深呼吸, 或者默念“静下心来、细心答题”等进行心理暗示:因为情绪不稳而马虎的孩子, 我尽量帮助他解决影响情绪的问题, 并进行情绪疏导;因为缺乏责任感而马虎的孩子, 我从生活习惯入手, 让他在生活中培养责任感:因为视觉障碍导致马虎的孩子, 则需要医生的帮助。
3. 家校结合, 共同改变
问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 这就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尤其要与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家长, 用具体可操作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只有家庭与学校配合教育, 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影响学习成绩的九种不良学习习惯 篇5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很高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相对的,不良的学习习惯,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善这些情况?
1、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习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被动地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主动去想“我要做什么”。
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却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种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不假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于二净了。”
4、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5、不会听课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让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地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
6、不会阅读这主要表现在不善于选择阅读书目,完全凭个人兴趣或完全听从老师父母的安排;没有阅读重点,处理不好“博”与“精”的关系,要么广种薄收,要么精读于一而漏万;不会快速阅读,阅读之后没什么收获。
7、不会抓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8、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在看书和听课时,不善于寻找重点和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分散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学而必习,习又必行”。而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上实践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6
一、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老师一定要在平常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更应从早抓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培养与教学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学习中学困生的不良习惯与教师的相应对策
(一)课前
1.学习准备
有部分学生上课前学习准备不足。上课经常迟到,忘记带家庭作业,课本和学习用具没有放在桌上,经常出现钢笔没墨水,上课上厕所和没有预习的习惯等。课堂上的良好的习惯是指课前将上课所用的一切用品准备好,就像马上去打仗的士兵准备好枪,装好子弹,才能充分打击敌人。
2.预习习惯
在头天晚上或上课之前,要花费时间对下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第二天上课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理解,把不懂的部分标示清楚,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以便课上更有目标的地去听课、去学习重点的内容。预习时要一丝不苟,不敷衍了事。
(二)课堂
1.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要用语言传递知识,还要用肢体传递信息。这种情况下,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跟上老师的速度,具备好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精神饱满,不开小差,精力集中,抓住重点,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积极响应老师。对老师匕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下澡后!匝生可以相互交流。
2.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尤其学困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不懂装懂,一知半解,害怕同学笑话。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学习需要有一个认真和积极思考的态度。学生应该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认真思考。多问一些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師、同学请教,孔子说:“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向老师、同学询问,把不懂的问题弄懂,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大胆质疑的精神,不全信书,不一味地相信权威,要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勇于总结自己的理念。
3.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在上课听讲的同时,要动笔把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关键语句中重点的知识点记下来。在课后做作业时可以参考课堂笔记,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课后
1.课后复习的习惯
有些学生放学后,急于完成作业,忙于应付家长和老师的检查。从来不管理解与否,对错如何。课后,学生应该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先认真仔细地复习一下,认真背诵,掌握重难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温故而知新”,这样的习惯,会使学生把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有了量的积累,之后便会有质的飞跃。
2.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部分学生上课时打开书,下课时合上书。到第二天早上要交作业时,才发现作业未做,拿来其他同学的作业一顿狂抄。而学生应该及时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认真做答,不偷奸耍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作业,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尽全力找解决的办法,总结各个题目之间的特点和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及时改正有错误的作业。
3.养成背诵的习惯
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加强记忆和背诵。加强记忆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教学实践表明,背诵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对单词、习惯用语和句型的实际运用。相对于朗读而言,背诵是提高朗读的最好办法,也是语感的重要来源。然而,背诵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学生对背诵的好处认识不到,或缺乏科学的背诵方法,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到十分头疼。
4.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的习惯
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只会利用整块的时间学习,而对零零碎碎的时间不加珍惜。學生不仅要珍潜时间,还要善于利用时间。学生可以在平常的生活或学习中巧作安排,比如等着吃饭的时候、上床睡觉的时候、上早操的时候等。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会在自己的脑袋最清醒的时间记忆和思考,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讲评试卷中的错题。要学会把自己做的错题进行整理归类,把丢掉的分数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捡回来,并且要找到几个同类型的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进行研究,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6.归纳复习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驾轻就熟。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老师的关心指导,和学困生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坏习惯,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他们一辈子受用不尽。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7
一、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表象调查及分析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2012 级七年级留守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开学一个月后, 数学教研组经过认真地筛选并查阅相关资料, 最后设计了20 个有关数学学习习惯及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对2012 级七年级学生进行全面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见表1。
表1 中各项统计数据都说明了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相比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心理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二、应对策略
针对留守学生普遍存在有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还是进行干预矫正, 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经过认真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若听之任之的话不仅会影响数学教学成绩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不利, 必须进行干预矫正。为了矫正留守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教研组经过认真研究, 决定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挑选数学学习习惯好且数学成绩好的非留守学生与留守学生按路途远近组成互帮互学小组, 并要求留守学生每周利用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亲情电话向远方的父母汇报自己一周的学习情况;二是对数学教研组教师进行统一安排, 结合教学进度每两周对留守学生集中开展一次“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好数学笔记、怎样进行错题订正、怎样复习、如何规范书写数学作业及数学家的故事”等有关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和励志方面的讲座;三是要求课任教师对留守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面批, 好的进行表扬, 错误及不足之处当面进行指正。矫正措施从七年级一直跟踪到九年级。
三、思考与建议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 2015 年6 月这批学生已顺利毕业。教师在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时, 大家都认为对留守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干预矫正后, 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听课的注意力等都有很大的改观, 学生的作业越写越漂亮, 好习惯养成方面的成果是显性的。同时课任教师对留守学生三年来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 见表2。
说明:1. 成绩来源于宁国市教研室每学年按中考组考方式进行的期末统一考试;2. 七年级、八年级考试卷面总分100 分, 60 分以上为及格 (含60 分) , 高分率界定在80 分以上 (含80 分) , 低分率界定在30分以下 (含30 分) ;3. 九年级考试卷面总分150 分, 90 分以上为及格 (含90 分) , 高分率界定在120 分以上 (含120 分) , 低分率界定在45 分以下 (含45 分) 。
从以上成绩分析表中我们发现在七年级阶段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各项指标 (高分率、及格率、低分率、平均分) 均相互接近, 而到了八年级时高分率在发生变化 (由7.7%变化为12%) , 到了九年级时留守学生的高分率为0。当然, 成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导致高分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考的临近, 家长对子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期望值的加大, 留守学生的心理压力大且又缺少父母的关爱也是导致成绩下滑的重要原因。留守学生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形成, 到九年级的时候就很难彻底改变过来。父母回归家庭的时间越早, 使留守学生变成非留守学生, 这样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有利。当然, 对留守学生来说, 家长的回归是一个社会和家庭问题, 学校和教师只能给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路海东, 倪牟双.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心理分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3.
[3]陈昕苗, 汪茵.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5 (2) .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8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音乐表现形式, 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 相对来说器乐的音乐语言比较抽象, 声乐确切的文字语言, 是任何其它音乐形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音乐表演形态。要准确表达歌曲的词意, 咬字、吐字必须清晰, 因此, 在声乐学习中, 咬字、吐字的训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掌握咬字、吐字的规律, 才能清楚准确地咬发、吐送语音, 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如果不能正确地咬字、吐字, 不但影响共鸣腔体等机能的建立, 而且不能很好完成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
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 是多种文化交汇之地。自古以来, 十几个少数民族与陆续来自内地的汉族人民在这里共同生活, 共同劳动, 创造了新疆的经济和文化, 也形成了新疆“多民族语言共处、多汉语方言相间”的语言大气候。“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环境中形成不过三百多年的新疆汉语方言兼收并蓄, 丰富繁杂, 独具风采。从纯语言角度来看, 它既有古汉语词汇、语法的遗留, 又有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痕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 它既是全国各省市居民五方杂处, 各呈异彩的方言博览会, 又有本地方言与客居方言多元交叉激烈碰撞后的整合——普通话的强化趋势。这些都决定了新疆汉语方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而其中中原文化含量最大, 影响最深。”1“在方言特色上, 尤以陕甘方言的影响最广, 具体分为两大片——兰银官话北疆片和中原官话南疆片, 就是在陕甘方言的基础上经过继承变异而形成的。”2
这些变异了的陕甘方言在咬字、吐字的生理机能方面, 主要表现为说话时颏舌肌挤卡和压舌根等现象以及颌关节打开不积极和咽上缩肌不积极运用等情况, 颏舌肌挤卡、僵硬、压舌根, 使声音不能通畅自如地发出, 声音紧、硬, 好像口腔内含着食物唱歌, 直接影响着音质、音色和声音的位置及吐字的准确性, 极大地妨碍着歌唱发声。颌关节打开不积极和咽上缩肌不积极收缩运用, 软腭提不起来, 直接结果是声音位置不高, 歌唱时很难形成鼻咽及鼻腔、头腔共鸣, 唱高音时只能是喊着唱, 没有优美的高频泛音。
通过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变异了的陕甘方言 (新疆主要汉语方言) , 反映出的具体不规范韵母和声母上体现出的不良语言习惯有如下情况:
韵母主要体现在两点不规范的地方: (一) 前响复韵母 (ai、ei、ao、ou) 、后响复韵母 (ia、ie、ua、uo、üe) 、中响复音乐母 (iao、iou、uai、uei) , 这些该响 (复韵母主要发音状态或称语流环境) 的韵母总是不够响, 反映在说这些韵母时, 颌关节打开不够, 鼻咽腔不积极, 声音位置就自然不高了。 (二) 在发鼻韵母时, 除了出现复韵母同样的情况外, 最大的问题是前鼻韵母 (an、ian、uan、uan、en、uen、in、un) 和后鼻韵母 (ang、iang、uang、eng、ueng、ing、ong、iong) 分不清, 突出的体现在后鼻音的“n g”“穿鼻”不到位, 如“辛勤”与“心情”不分, “陈旧”与“成就”混淆等等。
声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 在发送气的清塞擦舌面音q时, 舌面僵硬, 舌后部抵硬腭、颏舌肌挤卡。 (二) 舌尖前音s和舌尖后音s h区分不太清楚, 如“打闪”和“打伞”不分, “山歌”与“三歌”混淆等。 (三) 在发齿唇音f和舌根音h时有些不规范。发“f”时有卷舌“儿化”现象;发舌根音h时, 舌根上升不够, 舌根与软腭的距离太大, 即“内口”开得太大, 不是要求的从舌根与软腭的缝隙中摩擦出来的效果。如“纷乱”和“昏乱”、“防卫”和“皇位”等区别不是很清楚。
针对韵母发声时出现的情况, 我们在声乐训练时应采取有针对的措施纠正这些不良语言习惯对正确的歌唱生理机能的影响。对于韵母主要反映在颌关节打开不积极的情况, 可以采用“哼”着唱以及惊讶和喜悦的肌体感觉令颌关节积极打开的状态调动有关肌肉的机能, 使声音位置集中, 声音靠拢;同时, 在练习中选用高鼻韵母h m (掩口打哈欠用丹田气息发声) , 提高声音位置。在解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不分的问题时, 在主要发响韵母的尾端, 用小舌和舌根将“内口”之门关闭, 将气息送入鼻腔发出“n g”音, “n g”音穿鼻而过瞬间收声, 不另成音节, 这就是穿鼻韵母“n g”在归韵收声时的用法。
针对声母发声时出现的情况, 都可归纳为颏舌肌挤卡, 僵硬、压舌根的现象, 造成歌唱时挤、卡、压、紧等结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纠正以上毛病:
(一) 弹舌训练。分为声带不振动的“马响鼻”效果的声音及声带振动的类似意大利语的“r”的卷舌音。这两种方法可在平时经常练习, 要求气息有足够的支持, 才能使练习不停止, 只有舌根完全放松, 气流吹击舌头才能引起放松均匀的弹动。
(二) 选用前响复韵母 (ai、ei) 及窄的单韵母 (i) 等进行训练, 使发音比较靠前, 舌尖容易往前平伸的字来练习, 克服舌根后缩、下压, 下颏用劲的状况。
如:练习一:
练习二:
(三) 在练唱前可做无声的伸舌头动作, 目的让舌头放平放松。
(四) 练唱时用积极张开颌关节、抬起上口盖的动作放松下巴、下颏和舌头, 练唱时, 转动下巴唱。在唱开口音“a”、“e”时, 可以把舌头稍微伸出口外并转动着下巴练唱, 以此达到放松舌根和颏舌肌的目的。
通过以上各种办法, 达到纠正由新疆汉语方言中一些不良语言习惯引起的不规范咬字、吐字方式, 从而达到咬字、吐字规范, 共鸣腔体运用得当的效果。
总之, 在歌唱中要做到声音美与语言美的高度统一, 完美结合, 就必须字正腔圆, 字清意明, 使语言在声乐艺术中真正成为音乐化的艺术语言, 从而对共鸣腔体的建立, 音乐形象的塑造乃至艺术风格的体现, 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摘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 有关于歌唱的正确的生理机能, 无疑是非常有利于歌唱水平的提高, 而正确的生理机能的形成, 有赖于我们正确的声乐观念以及艰苦的有效的训练, 在训练我们正确的生理机能的过程, 语言习惯尤其是诸如方言中的不良语言习惯, 给我们形成正确的歌唱生理机能带来很大的干扰。因此, 我们在声乐学习的过程, 必须千方百计地努力克服方言中的不良语言习惯, 这样不但有利于我们咬字、吐字, 而且更加有利于形式正确的歌唱生理机能, 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关键词:新疆汉语方言,陕甘方言,不良语言习惯,声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洋.新疆汉语方言中深厚的中原文化积淀[J].新疆艺术, 1995, (6) .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9
1. 初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1.1. 是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
初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发育, 思维和经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学生会产生自己的观点, 部分学生对家长、老师的叛逆意识增强, 对于不认同的事, 他会据理力争, 这也是很多家长老师的苦恼———说不赢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有些学生还会为自己没按时完成作业或考试成绩不好或作业错误不改等不良学习习惯找借口, 甚至是隐瞒家长, 长此下去, 肯定会形成不良学习习惯。
1.2. 是原有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有些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学习习惯从小就没有很好地培养, 进入初中以后, 由于学科增多, 参加考试的科目也增多了, 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导致忙于应付。更有一部分学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根本就没有想主动去学习, 去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
1.3. 是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 但仍不够成熟, 加上学生的学习目的还不是很明确, 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够强, 情感也变得丰富而深刻, 容易波动, 很难抵抗外来的引诱, 社会转型时期, 有一少部分人, 本没有多少知识, 投机取巧, 生活得很富裕, 这也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 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几点尝试。
2.1. 加强心理沟通, 激发学习动机。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 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根本不去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能学好”、“学好了有什么用”等等问题根本没有去思考过, 有的学生甚至说:“我们到学校来读书是混混日子而已”。因此对于这种学生我们首先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加强心理的沟通,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2.2. 减轻学习压力, 培养学习兴趣。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 在当今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分数是衡量学生唯一的手段, 学生俨然成了学习的机器, 他们早已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结果是大量的学生厌学甚至逃学或是沉迷于网吧。其实老师和家长也知道这样的教学违背了科学的教学规律, 可是老师和家长的理由是:现在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 别人的孩子都这样, 我不这样不行啊!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 同时也说明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为此我们学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以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习负担, 如每周实行双休制, 取消晚自习, 每天只布置两小时以内的作业, 同时开设各种学习兴趣班。
2.3. 创设和谐氛围, 锻炼学习意志。
和谐氛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尤其是中学生, 他们正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 环境对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活跃的氛围中度过每一天。
2.4. 指导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在学习提高学习成效的最基本的步骤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因此, 要在这五个环节上做文章。 (1) 预习弄清难点, 在每上一节新课之前, 老师可以先有目的的布置一些和新课有关的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有目的地去预习新课,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可以减轻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负担”。 (2) 听课领会关键, 提高四十五分钟的上课效率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 因此在45分钟内, 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是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3) 复习扫除疑点。在45分钟的课堂上, 一般说来学生只能初步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 但要完全掌握还必须在课后做认真的复习工作。 (4) 作业全面巩固。每一节新课往往既有重点难点还有一些在课堂上老师没涉及到的特殊点, 布置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小结形成系统。上完每一章节的新课后, 老师和学生必须把独立的“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成“章”的系统, 使学生有条理有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整章知识内容。总之在学习中养成“先复习后作业, 先预习后听课, 先思考后提问的良好习惯”,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取得优异成绩。
3. 矫正后取得的成效。
二年多来, 通过我们全体任课老师的辛勤工作, 有“智慧”地开展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措施后, 许多学生渐渐的改变了原来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 端正了学习态度,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甚至会主动找老师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许多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班的班风、学风变化巨大, 最终由最落后的班级成为中考先进班级, 为学校对薄弱班级的转化工作树立了典范。
4. 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家庭教育,习惯,研究
一、典型案例分析
F九年级分到班上, 性格平和, 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 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 课堂上思维活跃, 回答问题踊跃, 成绩也一直处于中等偏上。可是在七八年级老师和同学的眼里, 她有一个出了名的不良学习习惯———课后作业经常不做, 星期一就借口肚子疼旷课。只要过了星期一, F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坐到教室里。为了转变感化她, 需要追根寻源。
(1) 找出病因, 对症下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F不做作业的不良习惯, 通过家访, 发现她家的房屋仍是老式楼房且没有装修。一次无意中, 和F的爷爷说起装修的事, 她爷爷说, 几次孩子爸爸回来要装修, 不巧的是孩子肚子疼得厉害, 只好送孩子就医, 工地又追得紧, 就耽搁了。孩子到了医院也没查出什么原因, 每次挂几天水就好了。这下终于找到了病因———孩子的病是心病。聪明的F知道爸爸装修房子就是为了找个后妈, F害怕失去爸爸的爱, 害怕与后妈相处, 所以关键时刻, 肚子疼就理所当然了。回到学校, 悄悄找到F, 首先充分肯定她的用心良苦, 饱受折磨 (要忍受医院的各种检查和治疗) , 赢得她的共鸣。然后再假如是我, 还会怎样做更好———真爱、无私、宽容、换位思考。古今中外、引经据典, 名人格言、旁征博引, 感动得F泪流满面, 说自己再也不这样做了, 再也不耍小聪明了。
(2) 确立目标, 共同奋斗。根据F不做家庭作业的次数, 除了极少由于装修房子不得不“生病”外, 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自制力弱, 自我要求低引起的。趁热打铁, 和她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前十名”F毫不犹豫地说。问她怎样达到, F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能够实现的理由。我说:“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那以后, 每天吃午饭, 我都坐到F的身边, 边吃边聊, 聊学习, 聊生活。在体育课上, F偶尔会与我比一比50 米赛跑或俯卧撑, 不管输赢, 我也憋足劲, 全力以赴。每次大考小考前, 都与她一起进行错题回顾, 变式训练, 举一反三。
(3) 多管齐下, 以诚感化。对F这样的学生仅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于是, 我坦诚地与她爸爸、爷爷谈了几次, 核心问题是给孩子安全感。他爸爸明确表态, 在F不接受别人前, 绝不找别的女人, 绝不装修房子。寒暑假, 都把F接到工地的城市去。爷爷正确把握爱的尺度, 宽严相济, 宠爱而不溺爱。其他任课老师更有耐心, 及时发现和表扬她的闪光点, 予以激励, 使其有成就感, 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那以后, F再也没有“病”过, 再也没有不做作业。在刚刚过去的中考里, 天资聪颖、课堂效率高, 加上课后的勤奋踏实的F一举进入班级前六名, 出乎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意外。
二、有益启示
前几天F找到我, 说房子已经装修了, 要请老师吃她爸爸和妈妈的喜酒。面对F的转变, 高兴之余, 还得到了以下启示。
(1) 转变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式, 要转变并非件易事, 况且其转变也是反反复复的。为此, 教师在转变不良学习习惯的过程中, 要充满信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更重要的是, 教师改变后进生的前提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制力。只有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一切向好的方向转变才是情理之中的事。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不良学习习惯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支持和配合。在家庭环境中, 父母对子女的爱会造成一种特殊的环境和心理气氛, 许多良好的个性品格和行为习惯,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 并成为孩子品德教育中的不可抗拒的感化力量。溺爱、迁就、无条件地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 或者动辄打骂等不正确教育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学校要努力通过各种平台提高家长、监护人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巧。只有拉近家庭与学校的距离, 密切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才能形成德育的合力, 对农村孩子不良行为的矫正, 也才会更有成效。
(3)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和灵魂。作为学校教育, 应高度注重具有“不良行为”学生个性发展, 充分发挥其自身特长,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引导其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找学生谈话时, 不要一味地责怪学生, 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 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 只有“将心比心”地分析问题, 学生才容易接受。谈话的态度要平和, 语言要委婉, 教师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爱。
三、结束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转变后进生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 也是一个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过程, 只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就能做好德育工作,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能养成。
参考文献
[1]张素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及其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2) .
改变不良小习惯 篇11
翘二郎腿
很多人都喜欢翘起二郎腿,觉得这样坐着身体更舒服,事实上,跷二郎腿对人的健康有负面作用。
长期习惯性地跷二郎腿会造成胸椎、腰椎等部位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引发脊椎的老化或变形,造成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并会压迫脊椎神经,导致腿疼、坐骨神经痛等。此外,经常一侧跷腿,会导致受压的腿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导致腿部静脉曲张等。因此,跷二郎腿是一个对身体不好的小习惯。
关上灯看电视
看电视的时候关上房间的灯,这很符合我们倡导的节约精神,也合乎“低碳”理念,这样做的确节省了电力,但对我们的健康却不利。
这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电视机都是通过逐行扫描成像,闪烁频率高,再加上电视节目变化,画面时亮时暗,对人的眼睛有着很强的刺激,如果再把灯关掉,屋子里只有电视屏幕的强光作用于人的眼睛,会造成人的眼部不适,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出现散焦,使视网膜的调节出现紊乱等,不利于眼部健康。晚上看电视时,我们应该在电视上方位置开一盏光线柔和的红色或黄色的灯,以更好地保护视力。
蘸唾沫数钱
蘸唾沫数钱是不少人的习惯性动作,殊不知,这样对人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隐患。钱币在流通过程中,会经过很多人的手、钱包以及口袋,会携带很大数量不同种类的病菌。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 篇12
长期以来,受中考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将注意力放在了应试知识点的强化训练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关注不够,没有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普遍,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能力”这一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具体来讲,当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不会预习,导致课堂教学互动成效不够显著。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将学习活动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之中,甚至有的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连一遍课文都没有阅读过,这样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处于茫然状态,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因为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而无法深入开展学习探究,很难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的良好局面。
2. 课堂不肯思考,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教师直接给予。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活跃程度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教师讲解获得知识,自己的思维活跃程度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调有关,仅仅依靠教师单向讲授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课堂学习中形成依赖思想。
3. 课后不会复习,学习内容巩固记忆较为凌乱低效。
课后复习工作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在课后复习活动中,一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对记忆技巧掌握不多,没有能够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
二
针对以上的现象,语文教师应当从源头抓起,从关键节点入手,对学生强化指导要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提升了教学成效。
1. 强化预习指导,全面前移学习关口。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对学生的有效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由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在教学中,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向学生阐述开展预习活动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的45分钟的时间主要应该开展重难点探究活动,而不是用来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必须将基础性知识解决在课堂之外,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其次,我引导学生科学开展课前预习活动,不仅要依据预习提纲开展各个知识点的提前学习活动,而且要将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发挥作用,将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总结出来,作为重点部分,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听讲的目标性。通过前移教学关口的方式,我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了课前预习、科学预习的良好习惯。
2. 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将学生从单一的学习活动转变为集体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学习小组的载体将学生有机集中起来,引导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分组上重点掌握好三个原则,首先是数量适中原则,班级学生可以分为8个左右的小组,每一个小组人数在6—8人,控制人数适中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既能够实现有效合作探究,又能够保持秩序井然。在小组成员的选择上面,要考虑到兼顾全体原则,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不仅要考虑到优秀生的分布,而且要兼顾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后进生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学习小组里面,发挥优秀生和学习小组载体对后进生的学习引领与示范引导作用。另外,我在每一个学习小组里面都明确一名小组长,并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让这些学生能够有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活动。
3. 开展启发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不适宜再采用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应当将启发引导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实现知识性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圆满完成能力培养目标。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以探究题作为线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题的设计之中,我充分兼顾到了前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伴随着教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层深入。整个教学活动就以此为切入点,将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题的启发引导之下,开展思维活动。在学生进行独立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巡回点拨,重在帮助学生解决研究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促进自主研究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自学能力。
4. 运用先进理念,提升复习掌握成效。
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向学生进行科学复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一方面,我指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化归类,提高知识框架性结构水平,在脑海中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易于梳理,提高复习活动成效。另一方面,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遗忘科学规律,向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进行详细讲解,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记忆最佳效果与节点,依据这种规律,合理安排学生的语文知识复习,提升学习效率。另外,我还将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如“联想记忆法”,指导学生将一些难以记忆的枯燥内容进行形象化处理,强化记忆效果,如记忆唐宋八大家人名时,专门编了一个顺口溜:“王安石在曾王府的杨柳树下就着咸鱼吃三苏牌大饼。”学生在哄堂大笑之余增强了记忆效果。
【不良学习习惯论文】推荐阅读:
不良学习策略08-27
数学学习不良07-02
不良习惯09-07
不良营养习惯08-02
不良饮食习惯09-21
英语阅读不良习惯06-11
中学生不良习惯09-20
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措施08-29
拒绝不良习惯教学设计09-01
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问卷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