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2024-06-12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精选5篇)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篇1

一、影视作品中的“剩女”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女性的地位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但是在女性地位提高的基础上,出现了“剩女”这个群体。“剩女”群体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些年来,以“剩女”为话题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例如,《钱多多嫁人记》中的女主人公钱多多,聪慧漂亮,知性独立,在职场上小有成就。由于钱多多的好友依依嫁入豪门,所以钱妈妈想尽一切办法来让钱多多结婚,但是年近三十的她却将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当钱多多有一个升职的好机会时,五年前追求她却被她拒绝的师弟出现,师弟经过自己的努力后职位高于钱多多,他们在相遇后发生了一场职场与爱情的故事。这部电视剧通过钱多多嫁人的过程,写出了当代“剩女”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和心理需求。

二、“剩女”群体的生活现状

(一)有较好的收入

当今社会中的“剩女”是都市女性中一个比较优秀的群体,她们普遍面容姣好、拥有较高的学历、丰厚的收入且有不错的职业。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剩女”这个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本要比其他一些普通女性高。经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分“剩女”的工资要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而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就提高了“剩女”的主体性地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有一套房子,一室一厅,加阳台、厨房和厕所70平方米,有一辆适合女人开的小型汽车,目前在一家外企上班。没有男朋友,但没有刻意单着,只是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他(外企员工,35岁,HT)。

(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与传统的女性相比,现在社会的女性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发展,其社会经济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更为独立。这样一来,女性不再为生活而结婚,从而减少了对男性以及婚姻的依赖性,使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此外,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使得现代都市的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她们不愿意在自己最能打拼的年纪就被婚姻和孩子束缚住。她们不再像传统女性那样,将照顾好家庭作为自己价值所在,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看到周围许多的朋友被家庭和孩子束缚住,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想自己不能现在就结婚,有照顾家庭和孩子的时间,我可以趁年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升职、旅游、锻炼身体等(销售人员,33,LH)。

(三)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

由于受我国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使得女性很难从压迫的环境中将自己解放出来,从而导致自己仍旧属于从属地位。但是,由于“剩女”这个群体大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学历,所以她们对“男尊女卑”这种思想的抗拒性要远远高于普通女性。此外,经济资本的提高,也使得“剩女”摆脱了柔弱的女性形象,甚至还有一些女性颠覆了以男性权利为主导的体系,从而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有一些“剩女”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迫切地想要结婚,但是大多数“剩女”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不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坚强、独立的生活,这种主导型的提升,也使得从属于男性客体的女性,变成了自己的主宰者。女生独立,并不代表我们是女汉子,没有女人味,而是想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做一个独立的人。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爱情,我们也相信爱情,所以更加相信一定会等到对的人(大学教师,32,LF)。

(四)感情至上的爱情观

德国的社会学家穆勒将婚姻的动机分为经济、子女以及感情动机这三类,这三类动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如经济动机常见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时期,那时候女性的生活没有保障,婚姻是其生存的首要选择。对于现代社会的“剩女”来说,由于其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所以,她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感情,所以被称为感情动机。根据“剩女”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她们不结婚的一个首要的原因就是找不到有感觉的,所以就出现了宁缺毋滥的现象,这也反映了现代女性的自我觉醒。有许多人说我到现在不结婚是眼光太高,其实不是,我之所以努力赚钱,就是为了在以后遇到喜欢的人后不会因为物质方面的问题而错过。我只想找一个懂我的、能够彼此相互包容的伴侣(公司员工,35,ZD)。

三、对缓解“剩女”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男性将“柔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敏感”等划分为女性的特征;而将“勇敢、果断、独立”等划分为男性的特征。其实这些特征都是男性强加给女性的话语,也是由我们的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帮助女性建立起主体性意识,使她们掌握话语权,使女性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来决定自身的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自我。

(二)“剩女”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女性解放也在逐步地进行,而要想实现真正的解放,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女新的全面发展。在过去,女性将自己全部的人生放在了照顾家庭和孩子上,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所以现在的“剩女”不只是将自己的价值完全放在家庭和孩子上,而是开始摆脱这一困境,对自己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使其能够在实现家庭价值的同时,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赢得社会的尊重。此外,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除了自身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努力以外,还离不开社会上对“剩女”这个群体思想的转变,所以这就首先要求男人改变女人只需要相夫教子照顾好家庭、男人负责赚钱的传统观念;改变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以现代化的眼光去看待良性关系,为男女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女性确定其人生价值,还能够解决“剩女”嫁困这一主要问题。

四、总结

虽然当今社会“剩女”现象日趋严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剩女”也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所以社会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剩女”这个群体,因为作为“剩女”既是她们自身的因素所致,同时社会环境也对她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社会还要为“剩女”这个群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塑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篇2

“剩女”泛指那些已经超过传统观念认为的“适婚年龄”而依然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作为一个挑战传统观念而存在的群体, “剩女”现象在经过大众传媒选择、包装、报道、产出的过程中, 不断被放大, 甚至成为社会热点中经久不衰的议题。2007年, 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剩女”一词成功步入2006年度171条汉语新词的行列, 成为取代“三高” (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 单身女性的新提法。性别行为通过语言、文化符号等形式来表达、互动, 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标准。从语义学来看, “剩女”中的“剩”所体现的含义为“他人弃之, 不取”, 因此在感情色彩上, “剩”这个字带有相当的贬义色彩。纵观同龄、同等社会地位的男性, 则被贴上“金龟婿”、“钻石王老五”、“潜力股”等富有褒义色彩的新标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男权社会统治下, 对于两性不公平的待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刻板制约

在传统文化中, 对男性和女性的界定主要依靠于“社会印象”, 这样的“社会印象”在无形中固化了男女之间的区别, 无论是从行为还是穿着、言谈等来看都有着特定的社会交往模式。这些从社会文化中衍生, 又成为制约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中, 也形成了独特的刻板模式。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秩序时刻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僚体系和日常生活中。女性服从于男性的顺从气质是维护社会权力关系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三从四德”的礼教规范, 对于女性的言谈、举止、服饰、容貌和思想观念都有着严格的约束力, 通过繁琐的规范把女性至于男性的统治之下, 其最终目的就是要维护男性统治合法化、权力化的社会秩序。

在这样的社会秩序中, 女性没有自主追求自由的权利, 《礼记·丧服·子夏传》中所提到的“妇人, 从人者也。幼从父兄, 嫁从夫, 夫死从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中国古代的女子, 从出生开始, 就必须遵循所谓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凡到20岁还未出嫁的女子则被称为“失实”, 即现代意义上“过时”的意思。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出嫁, 不仅会让父母、家族蒙羞, 政府每年还会对其征收高额的税款, 以示惩罚, 针对顽劣不婚者, 甚至还要进行所谓的“官配”。因此, 在重重压力之下, 中国历史上的“剩女”现象是不多见的。

“剩女”现象在当下成为热点,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 矛盾丛生、不相融合的表象。一方面, 中国传媒在二元文化结构中寻找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出路;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仍以男权统治为核心的现实无法更改,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无法融合后必然出现断层现象, 迫使迷思中的大众传媒不得不重新回归传统的文化, 去寻找暂时的平衡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众传媒在一边弘扬新时代女性主义精神的同时, 又出现了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甚至贬低报道事实。

现代社会单身女性的日益增多, 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51%的美国女性独自生活;1/3的德国年轻女性决定不婚;25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为59%;新加坡1000名适婚女性中只有393人结了婚。”可以看出, 上述国家中单身女性所得到的社会谅解要宽泛得多, 性别、婚恋、家庭并没有成为太过敏感的社会话题和社会热点, 妇女们有充分的选择自由。相比之下, 中国的单身女性却要备受传统婚恋文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煎熬, 不论其在婚恋态度上是否“主动”或“被动”, 单身的境地必定会给她的社会生活带来尴尬。

二、对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强化和扭曲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创了“文化工业论”的概念。它是指现代大众文化的本质属性不是制造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艺术品, 而是为了制造获取商业利润的商品, 这种制造既是消费主义的产物, 也是意识形态控制的隐蔽手段。与其说大众传媒是“创造”大众文化, 倒不如说它是在“制造”大众文化。鲍曼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中指出, 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 商品、服务和标志都必须能激起人们的欲望, 它们必须引诱那些可能的消费者, 并使其竞争对手失去诱惑力, 它们一旦做到了这一点, 就必须立即为其欲望目标腾出地盘, 以免全球性的利润追逐和更高利润追逐会逐渐停顿下来。

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 这种文化也催生了消费社会的衍生。在消费社会中, 物质和服务被极大地满足, 人们从生产创造需求变成了消费创造需求和生产, 因此能左右人们消费行为的, 将是消费的欲望与消费过程中或消费背后身份的想象或象征。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欲望, 社会不断创造出符号化的消费, 对人们的消费欲望进行满足和进一步鼓励。在消费社会中, 从性别化的视角来看, 性别化的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 尤其是身体消费中还充斥着一些有关身体之美的符号、标准等。不论是电影、广告还是电视剧都充斥着身体消费, 尤其是女性身体消费的例子。这不但加剧了性别划分的刻板印象, 更造成了身体符号消费的泛滥。在这样的消费文化中, “剩女”不是选出来的, 而是造出来的。

综观中国现今的婚恋相亲类节目, 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 无不充斥着媒体对“剩女”的营销。来参加节目的女嘉宾虽然并非都到了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她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即“对象难找, 目前单身”。为了追求所谓的噱头, 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媒体的包装下, 这些单身女性的性格特点被加倍放大, 要么尖酸泼辣、没有安全感, 要么太过优秀却无人问津, 要么择偶标准太高, 典型的不切实际和完美主义, 还甚至以“审丑”的观念颠覆了以往的审美观念。为了迎合所谓的文化包容, 也不乏外国的单身女性走入相亲台, 让观众来一睹外国女性选择交往对象的私人倾向。此外, 在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里, 女嘉宾就要对男嘉宾做出判断和选择, 因此选择的标准必须是在现场能看得到的, 除了介绍男嘉宾的VCR, 女嘉宾评判的标准大多建立在男嘉宾的外形、职业种类和社会地位上。

这类择偶类婚恋节目表面上代表着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红娘身份, 却在不经意间向受众传达了扭曲的消费观, 甚至引发了观众集体的窥视欲望。首先排除一见钟情的可能, 仅靠短短几十分钟的见面就能迅速建立牢靠的感情, 甚至对对方有详细的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 恋爱是男女之间私密关系的一种交往体现, 将其放大在公众视野下加以炒作, 甚至过分宣扬, 只会引发观众无限的窥私欲的扩大。

性感火辣的身材、张扬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 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择偶婚恋类节目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剩女”的典型形象, 甚至将单身类女性的最终归属划分为两类, 要么选得如意郎君“嫁得好”, 要么事业有成“干得好”。而所谓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消费观更得到了媒体的传播, 并迅速成为社会上追随、讨论的热点话题。而这些不仅在潜意识里加固了人们对物质消费、符号消费的欲望, 更将“男性凝视”的观点加以宣扬, 女性成为被观看的玩物和商品, 这也成为男权社会文化中一场窥视女性隐私的集体狂欢。

三、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造成“剩女”现象的集体失语

日本学者藤竹晓曾经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 旨在强调大众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信息的组合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客观实际的虚拟社会, 而这样的虚拟社会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客观现实的客观社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大众传媒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的报道过程中也对单身女性本身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

为了摆脱社会赋予的特殊化的目光, 改变尴尬的单身状况, 撕掉贴在身上的负面标签, “剩女”们往往不得不自我掩盖能力、学历、职位、智力等种种优胜于男性的光环, 反而屈从于“降低择偶标准”、“降低自我追求”。这种与电影、电视剧中大肆宣扬大龄剩女最终找到真爱的结局是大相径庭的。在电影《101次求婚》中, 林志玲扮演的大提琴家小薰找了一位与自己身份地位、兴趣爱好相距甚远的装修工作为自己的伴侣, 这样的电影桥段就是为了迎合和设定现阶段大龄单身女性择偶的现状和标准。在《咱们结婚吧》、《败犬女王》、《达子的春天》等电视剧中, 剧情内容不外乎就是优秀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纵观这类电影和电视剧, 所有女性的幸福最终都归因于遇见了一个价值观不强势甚至迁就自己的男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些女性的幸福还是建立在男性给予的角度上。因此大众传媒最终宣扬的婚恋观还是在男权社会为中心的文化观中徘徊, 女性独立的价值观和诉求看似得到体现, 其实最终还是要臣服于男权。大众传媒如此议程设置后构建的拟态文化不仅对现实社会造成影响, 更造成了在此社会上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这样的失语现状就如同“沉默的螺旋”, 一边是男权为中心的婚恋文化的大声疾呼, 另一边则是单身女性的集体失语。

四、结语

本文通过探究“剩女”传播现象背后的原因, 旨在进一步解构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偏差和性别歧视的问题,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讨, 不断推动大众传媒和女性之间更和谐的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2]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6) [R].商务印务馆, 2007.

[3]孙琳琳.不婚无语[J].新周刊, 2010 (15) .

[4]刘利群.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媒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剩女;剩男;社会性别

中图分类号: C913.5文献标识: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15-03

一、剩女的出现与流行

近年来,“剩女”一词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剩女”这个词语和它所指称的大龄未婚女性群体,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

回溯“剩女”这个词汇的传播,可以看到,这个词汇在2006年度已经具备相当的流行度。以当时的媒体为例:2006年2月21日《海峡生活报》,刊登了《当“剩男”遇上“剩女”》的文章,2006年5月26日,中国经济网头条报道了《剩男剩女时代来临》的专题文章。2006年8月一本名为《剩男剩女》[1]的畅销书也乘势推出。

而真正给“剩女”予以官方承认的,是2007年8月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这一报告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剩女”这个词赫然在目。官方报告对“剩女”一词的认定,无疑提升了这个词的权威性,也加速了这个词的快速普及。此外,2007年4月文汇出版社出版《中国流行语2007年发布榜》,也将“剩女”列入“中国十大社会类流行语”。[2]

自古以来,对大龄未婚女子就一直有相应的称呼,如古代就有“怨女”。(《孟子·惠梁王下》)中有“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韩非子·外储》)也提到:“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在古代的含义中,怨女是指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痴男怨女,旷夫怨女等词语都用的是这个含义。近代以来,那些已到中年的未婚女人通常被称为“老姑娘”或“老处女”,一些着急出嫁的大龄女性则常被称为“恨嫁女”或“结婚狂”,条件好的大龄未婚女子,还被称为“单身女贵族”或“女钻石王老五”。可以说,由古至今,关于大龄单身女性的称谓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到“剩女”这个词被提出之后,很快成为流行词汇,压倒其他的一切表述,成为当今时代大龄未婚女的唯一标签。

在“剩女”一词的流行和普及中,大众媒体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2009年11月《新周刊》第311期的主题是《反动词汇:剩女》,2010年6月《新民周刊》第21期的主题是《剩女阴谋论》。此外,2010年电视荧屏上,各大卫视的相亲交友类综艺节目火爆一时,纷纷打出“剩女恨嫁”的噱头,将关注点聚焦于社会中很多大龄未婚的“剩女”,这一类的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等等。无疑,媒体的推动更是带动了“剩女”被大众议论,被社会关注。

二、剩女是假象,剩男是真相

剩男与剩女是同时出现的一对词汇。但是从这对词产生以来,“剩女”这个词的受关注度就远远超过了“剩男”。在百度搜索“剩女”一词,有24,200,000条结果,而搜索剩男一词,则只有7,210,000条结果。剩女的出现量是剩男的三倍还要多。可见,“剩女”是社会中更为流行的一个词,人们往往只提“剩女”现象,而忽视了“剩男”群体。

其实,中国的婚姻市场从来是剩男不剩女,由古至今,娶不上老婆的“光棍”男人很多,真正嫁不出去的女人还是绝对的少数。从人口比例上考察大龄未婚男女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剩女是假象,剩男才是真相。

按照我国的人口统计数据,目前我国1980年后出生的人口中,男性总数比女性多3402万。而且这一数据在短期内还会继续扩大。从人口社会学的角度看,“剩男”的出现是人口比例偏差的结果。在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的性别比的正常值为“女:男=100:103~107”。但目前,我国社会中男女出生比例高达“女:男=100:120.56”。[3]这样的数值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可以说,我国出生人口男女之差的规模是世界人口史上前所未有的。男性人口的过剩,无疑有很多人为干预的影响。

剩男大量出现的背后,自然有着中国传统习俗中“重男轻女”的性别文化在作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让很多秉承传统观念的人一定要养儿防老,觉得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香火”。而目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大部分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于是,如何生个儿子便成了很多家庭生育计划的重点。而B超等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胎儿的性别选择成为可能,于是很多人便千辛万苦的流产再孕,一定要保证生儿子。另一方面,部分偏远地区的计划生育还比较宽松,于是一些农村家庭就一生再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剩男这么多,为什么社会关注的重点还是“剩女”呢?

其实,我们所谓的“剩女”基本是一些现代都市女性,她们大多生活在繁华城市,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她们有稳定的工作,成功的事业,但是她们也有更挑剔的择偶眼光。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像,所以她们“被剩下”了,也可以说,她们是自己选择“被剩下”。她们高调,她们优势,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格局。这样的一群女性,在过去的社会中是从没出现过的。

而剩男,大部分还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男子,他们贫穷,他们弱势,他们大多是自身条件不好,没有能力娶妻养家的那些人,自古以来,这一类的男青年一直处于“被剩下”的境地,他们并不是什么社会新鲜事物,也不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新群体。按照媒体新闻报道寻求“新闻点”的原则,这样的人群受到关注自然要少得多。

整体而言,目前中国社会中的剩女主要在城市,剩男大部分是在乡村。剩男的真相和剩女的假象都是不容忽视的,剩男是社会人口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构性剩余”,剩女则更多的是社会文化观念变迁导致的“观念性剩余”。

三、为什么被剩下

早在1997年,就有学者指出,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大龄未婚女子的数量迅速上升,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形成了大量单身大龄女子群体。而且预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大龄未婚婚的女性比例将会和香港等城市一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女性。[4]可见,剩女的出现不是中国的特殊现象,这在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存在。

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现代城市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城市社会中的剩女群体。当今世界各国的社会中,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女性在职业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在社会中的存在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婚姻家庭。女人即使不结婚,也可以在社会中拥有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她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她们的需求也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职业的发展,因为对平等自由婚姻关系的期待而推迟结婚,这些原因使得大龄未婚女性的比例大大提高,甚至促使女性永久单身的比例不断上升。

分析剩女的出现,我们还有必要回溯一下近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中曾经出现过的五次“单身”社会浪潮:

近代中国社会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当时一大批男学生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新观念影响下,掀起一场“青年学生离婚运动”。民国初年,很多青年学生的妻子多为传统的旧式女子。两人大多婚前大多没有见过面,也谈不上什么感情。加上很多旧式妻子大多保留着传统生活习惯,不少的女性依然缠足,蓄髻,束胸等等,这都是那些被欧风美雨浸淫过的大学男生所不喜欢的。离婚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弃妇”,而那些被离弃的妻子几乎全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女子”。这场“离婚运动”前后共进行了十余年,直到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之后,风潮才渐渐平息。[5]

第二次单身潮出现在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之后。当时社会中存在大量旧式的“一夫多妻”的婚姻,这些婚姻解体后,那些曾经为妾的女子失去了原有婚姻的保障。而且,在当时新式婚姻观念的鼓吹下,那些旧式的原配妻子也纷纷被离弃,男人们流行迎娶新的革命女青年为妻。和前一时期的“青年学生离婚运动”相似,建国后的这一次旧式婚姻的解体风潮,形成巨大的女性单身人口,而她们大多是被旧式婚姻所离弃的女子。

第三次单身潮是因为“文革”期间“知青下乡”运动而产生的。在文革结束后,大量知青回城,形成庞大的返城大龄青年群体;他们中大多未婚,此外还有一些在下乡期间已经在当地结婚的知青们,也因为返回城市而选择了离婚。这次的单身潮有着浓烈的政治运动的印记。而且在城市中产生的这一大批大龄未婚青年群体,给当时的城市社会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第四次单身潮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理想主义在青年男女中盛行,婚姻观念的革新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婚姻中的感情因素。离婚不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很多人开始热烈的追求“有爱情的婚姻”。“感情破裂”这样一个模糊的标准,开始成为很多人选择离婚的重要理由。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之下,离婚人口突然剧增。

第五次单身潮则是2006年以来被广泛关注的“剩男剩女”。这一次单身潮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提升的自然趋势,与政治事件和历史潮流无关,更多是大龄青年们个人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结果。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五次单身潮,我们不难发现,主要还是女性成为了“被单身”的一方。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单身浪潮其实都是离婚潮,而在这些离异的婚姻中,被抛弃的大多是女性,她们是离异婚姻的受害者,成为一批“失婚”的女人,甚至很多女人就此孤寂一生。女性在社会中相对弱势的地位,使得在几次单身浪潮中,女性都是比较被动的一方。但最近的这次单身浪潮中,剩女的出现,却多了几分女性自主抉择的意味。

四、被妖魔化的剩女

在今天的时代,世界各地的大龄未婚女青年群体,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只不过,在中国,我们给这个特殊的女性群体贴上了的“剩女”的标签。这个词语听起来就含有冷冰冰的嫌弃的意味。它使得女人所有的价值和成绩都归结为一个标准:婚姻。没有结婚的女人,无论在职业上多么优秀,生活中多么充实,都会被恶狠狠的贴上一个“被剩下”的标记,仿佛是被社会抛弃的一群人。

剩女,已经成为一个被妖魔化的词,这种“妖魔化”是对一种正常社会现象的恶意指责。它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使很多正常的大龄女青年感受着“群体恐慌”,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女人们一旦步入大龄,就开始担心被剩下。这样的群体恐慌又进一步带来恶性循环。在女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担心成为剩女,很多刚上大学的女生就已经决定不上研究生,而是计划要在大学毕业后早点工作,早点嫁人。

剩女的出现有很多复杂的社会原因,剩女群体并不是中国特色,剩女这个词汇却有强烈的中国印记。剩女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今天的社会,剩女的流行既彰显了女性的个人发展,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歧视和挤压。在新的历史时期,女性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而女性的多元发展和多元选择还需要社会给予她们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军,陌桑.剩男剩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文新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编.中国流行语2007发布榜[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3]专家称中国80后出生男性"盈余"3402万[EB/OL].http://news.163.com.

[4]谭琳.论“大龄”女性未婚问题及其社会人口学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1997,(7).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篇4

公安院09级2班20090940203罗福龙周四第四大节

利他与利己”或“有利于人类的行为”是善的定义,是一切具有正道德价值的行为之总和,是一切伦理行为应该遵循的总原则。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一个老人跌倒在马路上或其他地方,是围观、搀扶还是扬长而去? 这本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无论从道德伦理,还是从党和政府一直提倡的精神文明,又或者从人的本性角度,都是应该扶起跌倒的老人,并给予应有的援助。然而,近日各地惊现出“扶不起”事件,一次次挑战人们的社会道德底线与信任的力量,见义勇为却反污成罪人,再遇此事谁人敢扶,让我们来对几起事件的回顾一下;事件1:南京彭宇坐公交车下车扶摔倒老太太,被老太太反污认定彭宇就是撞他的人,然而法庭最后给的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

事件2:江苏客车司机下画去扶撞倒的三轮车老太,而后老人报警称客车司机撞人后逃逸,后警方调查客车的监控录像及乘客与售票员给司机做证,才得以洗刷清白;

事件3:7月15日早上,阿华开摩托车上行人道准备买早餐。遇见骑单车的阿婆突然连人带车跌倒。听到“快来扶扶我!”的声音后,阿华将摩托车停在距离阿婆约3米的地方,下车上前扶阿婆。扶起的瞬间阿婆说是阿华撞了她,引起争执,阿华报了警。阿华的女婿随交警过来和阿华发生了肢体冲撞。阿婆被送到医院住院观察。为调查真相,交警暂扣了阿华的摩托车。事发后几天,阿华说没睡过一次好觉,还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天天在附近找证人,证实自己清白,那种感觉他永生难忘。最后,警方在事发后向阿婆的亲属提到,如调解不成功将调出相关监控录像作证,结果事发三天后,阿婆在亲人陪同下向交警主动澄清,自己摔倒与 阿华无关。

事件4: 9月19日8时43分,在重庆南坪,一位约80岁的老翁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了要

遭殃。帖子里一幅照片让人触目惊心:老人脸朝下倒在人行过道上,一根拐杖丢弃在一边,旁边是七八个围观者犹豫的脚。

2010年10月,武汉:武汉15岁少年搀扶倒地女子被指为肇事者;2011年8月,南京:天津许云鹤案引热议,见义勇为者反成被告;2011年8月,杭州:杭州高一男生帮扶摔倒老人却遭家长训斥。

„„„

尽管中国改革开放后受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潮的影响,社会道德水准急剧下滑,损人利己现象严重,一些人利欲熏心干出危害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事情,但屡屡出现诬陷帮扶自己跌倒的好心人的现象仍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这里蕴含的不仅仅是诚信危机、道德危机,更是民族精神的丧失。试想,为了自己的私利,连帮助自己的恩人都忍心诬陷的人,其良心、道德又何在呢?老人跌倒“扶不起”最伤的是社会道德。网上曾报道有老人当街跌倒,无人敢扶,以致耽误了抢救时间而死亡。还有孕妇跌倒无人敢扶。还有报道一个老人跌倒无人扶,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学生扶起了老人。近日媒体报道,一个老人跌倒无人扶,车辆绕道而行,路过的县委书记下车扶起老人。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真是令人悲哀啊!为什么会出现老人跌倒“扶不起”现象呢?

春秋战国时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今天,我们国家经济发达了,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了,为什么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平反而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古人有“义”、“利”之别,不义之财君子不取。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提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夜不闭户、路

不拾遗的景象。但改革开放后,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惟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现象渐起,由于制度引导、管制没有跟上,愈演愈烈,以致形成今日这种局面。

9月27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在谈及“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现象时表示,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中国人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王世明介绍了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王世明说,“有的被扶老人及家属冤枉了好人,委屈了好人,导致了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是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时之间犯了糊涂,这让我们很遗憾。中国人很关注这种事,不赞成这种事。”

见义勇为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儿,如今却成了人们敢想不敢做,避而远之的事情。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自我保护变的这般重要。信任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难以想象如果人间没有了信任,世界将会怎样,让信任重新把“不敢扶”这一种尴尬现象排除,给“好事者”鼓励的力量,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我个人觉得,扶老携幼这种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来说,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应该去做,不能不做,没有二话可说。‘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学院班级: 公安院09级2班学号:20090940203

姓名:罗福龙

剩女现象之社会学研究论文 篇5

[日期:2011-04-27]

来源:成都体育学院作者:樊莉

[字体:大中小]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正处在性适应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男女之间谈情说爱成为极普遍的社会现象。他们的恋爱观更是备受全社会的关注,他们对爱情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选择,影响和塑造着她们的人格、气质以及情趣爱好,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整个人生,他们的素质优劣更事关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事关家庭的和谐和未来后代培养教育问题。目前,大学生谈恋爱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生过早恋爱易导致校园内违纪率上升和学生成绩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尤其是恋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预防与引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优良个性,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

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现状调查

针对大学生的恋爱现象,笔者在四个不同年级的男、女生中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3份,有效问卷详细情况及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为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其认可程度也愈来愈高。在校恋爱的大学生与年级的增长成正比,其恋爱率也愈来愈高。纵向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恋爱次数增多也说明了大学生恋爱感情关系的不稳定性。

(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征分析 1.恋爱年级低龄化

在“你恋爱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的问题中,上大学前谈过恋爱占50.6%,其中初中或更早谈过恋爱的有19.1%,高中谈过恋爱的占31.5%。在调查中,对大学生谈恋爱持积极赞成态度的有36.8%,反对的占13.4%。调查的数据表明随着学生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学生恋爱的数量已经较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健康的爱情可以激发恋爱双方专心投入学习,丰富感情生活;如果因为年龄太小,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学习,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甚至伤害双方的感情。

2.恋爱动机多样化 由于大学生个人的经历及家庭情况的不同,他们的恋爱动机有很大的差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数量多、但成功率低,究其原因,其中不乏一些学生非为了爱情而恋爱。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多样,有希望感情上有所寄托的,有出于爱情为婚姻打基础的,有希望尝试恋爱滋味的,有借此了解异性的,有生活空虚寻找刺激的,追求时代潮流的,有不谈恋爱怕被别人瞧不起的,有证明自身的价值的,还有因对学习失去兴趣、兴奋点以及出于经济目的的等等。从调查的数据看,大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积极向上的,以追求美好与神圣的爱情为目的,但是也有小部分体现出对爱情的不负责任,他们过多考虑的是本人的内心情感或其他方面的需要,而很少把真爱献给对方。这样的恋爱是不稳定的,容易引起不幸和冲突,最终给双方带来极大的伤害。

3.恋爱行为自主化

在目前高校里,男女大学生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特别突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希望老师和家长过多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他们在恋爱观上,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点,崇尚自己做主,主张恋爱自由,强调自身的感受,期待打破传统的模式与观念。调查显示,把父母的意见仅作参考占76%,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学生只有22%。这充分显示了恋爱自由的时代特色,展示着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尊重自由,关注自我的心态。但因为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及事业未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恋爱自主的过程中也会承受心灵或其他的伤害。

4.择偶标准多样化

人们选择配偶总是要考虑一定条件,如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性格特征、职业性质、兴趣爱好、经济状况以及体态容貌等等。在问卷调查中的“请依次选出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问题中,调查的结果:大学生的最重要的五项择偶标准依次是感情、经济基础、性格、共同理想以及人品。在调查中,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上都首选了“感情”。从这一情况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追求纯真的爱情,把美好的感情体验当作恋爱的重要目标。把经济基础摆在第二位,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追求纯真的爱情,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追求情感之外的曾被他们视为“世俗”的东西。如帮助自己解决户口、毕业后留大城市;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缩短个人奋斗的时间;能帮自己出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实用主义的爱情观,实际上是在目前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欲通过恋爱而获取某些物质、功利目的的反映。性格、共同理想以及人品依次是大学生择偶居前的其他三项指标,从这一情况可以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明白地给了大学生这样的信息:只有人品好、性格好及具备共同理想的人,在一起才能幸福。

5.恋爱观念开放化

高校大学生恋爱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呈现日趋开放化的倾向。针对“你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只要将来结婚就行”的为14.6%,“可以,只要不要让人知道或不怀孕就行”的为4.8%,“只要双方愿意,别人不必干涉”的为23.3%,“慎重为好”的为43.1%,而“不应该,是不道德的行为”的只占6.6%;“对于婚外恋,你的看法”,调查的结果:“应受到谴责或法律的制裁”的为52.6%,“基于爱情就可以”的为27.0%,“丈夫(妻子)能容忍,别人不必干涉”的为12.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2.7%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恋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传统的贞操观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和西方性解放观念斗争的结果,使得大学生的贞操观处于一种疑惑和矛盾之中。许多大学生理性认识上觉得应该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道德的束缚,所以在对婚恋道德尤其是性问题上大学生存在着模糊认识。

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现实的需求

大学生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从其自身因素来看,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一般处往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心理逐渐平稳,感情比较真挚,爱情意识已经萌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积极构思恋爱对象的理想模式并试图付诸实践。客观因素方面,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和就业等都给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这突如其来的新情况与新变化使他们情感上失去了依托。因此,为了寻找情感寄托,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关心,这部分同学便很快投入恋人的怀抱。

(二)大学生个性意识的增长 大学生都是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考进大学。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而被压抑的青春期情感此时得到了释放,生活的诸多诱惑使大多数人跃跃欲试,尤其是他们大多远离家门,己经摆脱了家长的约束,自己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希望按照个人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愿意与异性交往,所以很多大学生在独立时代开始显示独立自主的个性和满足自我需求的强烈愿望,渴望情感的满足,渴望个性的张扬。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在这个方面尤其突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同学在谈恋爱”。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的不正确的心理支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学生,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

(四)恋爱观教育的缺失

学校和家庭有关恋爱观教育的缺失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学生的第二家庭,而且是一个对学生理想、道德、情操、品质、作风等方面以深刻影响的系统,兼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熏陶和发展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中,爱情文化是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当前大学校园爱情文化应是开明、健康、科学的,在这种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学校更是应义无返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三、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了恋爱的快节奏,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在当今竞争、进取的时代背景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的时效观念增强,反映在恋爱问题上“时间的考验”已不是衡量恋爱情感的试金石了。他们有情则爱,无情则散,毫不掩饰。

(二)时间、经济投入多,缺乏理性思考,造成多种社会问题

根据调查,这些消费主要用于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娱乐消费、购买礼物、电话通讯等。这些消费型爱情一方面毫无疑问地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现实爱情观的扭曲。在这种消费型爱情观的影响下,原有的爱情观念变得分文不值,甚至于为了满足爱情消费,很多人不择手段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金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行为亲密,缺乏理性,伦理道德意识薄弱,婚前性行为普遍

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恋爱缺乏理性,对婚前性行为并不持反对的态度。部分学生在校园中卿卿我我,其行为过度亲密,无视路人目光,在校园中产生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十分普遍,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的隐忧。比如很多大学生缺少性教育常识,不懂得避孕方法,在怀孕后就变得惊慌不知所措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态度。传统贞操观的意识早已被淡化,很多大学生为了寻求激情而忽视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常的男女关系被严重打乱,甚至染上各种性病,HIV以及流行性疾病。

(四)情感困扰带来心理隐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少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的感情隐忧。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其感情隐忧愿意采取倾诉、运动等健康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会通过喝酒、暴食、购物等不健康的方式将情绪发泄出来。一系列不健康的发泄方式,使得其感情困扰越积越深。更有甚者,采取自杀、自残、报复等各种极端消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每年的媒体报道,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校园暴力事件多数是由于感情问题越积越深的结果。

(五)受西方思潮和媒体报道影响,个别两性关系复杂多样

随着城市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各地区的同性恋和双性恋也变得流行起来。这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偶有所闻。这种扭曲了的两性关系,反映出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薄弱。

四、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两性教育

在高校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青年教育中极速的变化,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还存在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学校不仅要进行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性道德、性健康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高雅、纯洁的情感观念,学会克制,强化道德制度的规约。这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教育、身心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大学生两性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次上具有统一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开放社会中,大学生存在的性困惑并非都可以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只有将性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性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吸收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营养 高校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心理、伦理道德及性法制的全面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观念及态度、性病防治知识、法律常识、性心理及生理卫生知识、异性交往的礼仪等。同时,对于正确的避孕知识和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教育是必要的,使大学生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掌握防范知识和方法。

(三)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和性价值观念的教育,从思想认识高度来正确地对大学生进行导向

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进行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人性主义为指导的性教育。从责任、忠诚、贞操观、羞耻感、自尊心、与异性交往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性价值观、性道德观,增强两性关系的责任感。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心,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大学生是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志当高远,如因恋爱而影响学业的进步,那是非常令人扼腕的,也是极不应该的。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自己和他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四)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显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组织电影晚会、音乐欣赏、专题讲座、郊外春游、体育锻炼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生活,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锻炼身体、提高能力、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活动中来,用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抵制各种劣质文化和思潮的消极影响,并在活动中养成两性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要做到活动趣味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使之既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又增长学生的性教育知识,达到性教育的目的。

(五)学会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

其一,有效利用网络通过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传播性道德教育信息。由于网络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往往能够产生比普通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和户外宣传等其他媒体的信息上网,从而实现网络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其二,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实现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以及时获得咨询信息,及时反馈意见,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例如在各高校校园网的BBS上,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其中,用发帖或跟帖的方式在论坛上平等地讨论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引导讨论不断深入而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六)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要高度重视,灵活应对,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差异化性教育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克服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偏见,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对于正常谈恋爱的学生要给与理解和关怀,并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懂得把握爱情的尺度和分寸。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高度重视,耐心教育,平等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鼓励他们科学的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不可一味的批评处分,要根据他们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性教育必须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由大学生性知识需求的差异所决定的,一般学生只需要了解基本知识即可,这样的教育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即可完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性知识有特殊需求,如意外怀孕大学生、性心理障碍大学生等。对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大学生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种咨询和治疗,与此同时,有关心理咨询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主动介入问题学生。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七)把握好“度”,适时、适度、适当地进行教育

这个度一方面指的是教育面的广度,这是指要切实地把握好性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这方面的需求;度另一方面指的是教育方法的适度,要动态地看待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对学生的影响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并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掌握教育的艺术。

适时,是指教育时机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要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性教育的核心是导不是堵,性教育的目标是理念重建和行为养成,是以平等、理解、尊重、接纳、爱护为前提对大学生的启发、帮助和教育,不是一味的批评和禁止。适度,是指在传授性知识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和承受能力,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分寸,防止过度,避免性教育成人化、随意化和庸俗化。适当,是指性教育的方法和教育态度要适当,性教育形式方法适当的关键在于理解大学生的情感,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保护其情感深处不愿公开的隐私。

五、结论与建议

上一篇:儿童肺炎病例讨论记录下一篇:第一次国画课作文600字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