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化”现象论文

2024-06-18

“标签化”现象论文(共8篇)

“标签化”现象论文 篇1

新闻报道中, 对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标签化”处理, 有利于凸显新闻报道的“个性”。具体形象的标签给读者更为直观的印象, 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新闻报道“标签化”是新闻主体与受众沟通的有效方式。但是, 标签使用过滥、不当等现象是新闻失真的隐患, 也是媒体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一、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及其泛化

标签理论源于犯罪学。标签指的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1]近年来, 80后、钉子户、留守儿童、犀利哥、贫二代等标签通过新闻报道被广泛传播。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通过对新闻人物及新闻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提炼概括, 套用流行用语、网络热词, 以“贴标签”的形式加以揭示, 使得新闻特质以“关键词”的方式得以呈现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

附庸于存在争议的公共事件、行为及敏感词汇等社会热点事物的取向是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泛化的表现。媒体在短时期内对同类型、同题材的公共事件“围攻”的过程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并使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搅动民众情绪的同时, 媒体的报道对当事一方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媒体似乎有意、实则无心的报道对公共事件存在过度解读的倾向。被媒体裹挟的受众在与新闻报道的互动中将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向了不利于化解社会问题的一端。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泛化是媒体利益和受众需求谋得最大满足的过程, 也是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及商品经济影响新闻生产过程的集中体现。

二、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存在的问题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标签无法呈现新闻事实的全貌。在贴有标签的新闻中, 标签的局限性及准确性影响新闻报道对逼近社会真实理想的追求。这些标签中, 有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一面, 有反映事实局面特征的一面, 也有增强新闻影响的一面, 但是始终存在无法全面涵盖新闻内容的嫌疑。新闻报道对一个或几个标签的强调无法真实呈现事实。

其次, 标签的“放大效应”歪曲人们对社会真实的认识。新闻报道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是人们获取信息, 认知周遭的重要途径。“贴标签”之后的新闻要素得以强调和放大, 我们不否认这种“标签化”处理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但是, 标签的放大效应挤占了其他事实在整个新闻中应有的比重和影响力。经过“标签化”处理的新闻报道从一开始就提供给人们一个与客观、真实的事实背道而驰的言说框架。新闻报道中, 标签滥用、使用不当是媒体“妖魔化”社会现实的帮凶。记者利用事实中可标签化的因子, 无视事实肆意拔高或放大是其重要表现。

最后,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对社会现实产生不良影响。新闻报道是建构社会现实的参与者, 对社会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标签的片面性及错误导向致使其无法正确反应社会现实。以此作为参照系, 指导社会实践是不科学的。借助标签的作用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同时也将一个不真实的事实传播给受众, 尤其是网络的转载、受众的“二次传播”更是加重了误读的可能性。媒体和受众关注的力度和方向显然超过了当事人及事件本身的承受能力, 进一步影响事件的良性发展。

三、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标签化”现象的蔓延对记者坚持客观真实报道新闻构成威胁。“标签化”现象是媒体社会责任缺位的表现。为此, 媒体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 客观真实, 持平执中。新闻报道的标签使用必须与事实相符, 标签涵盖的内容及所占比重符合实际情况。使用标签必须掌握好分寸, 避免出现不顾事实滥用标签的现象。新闻报道还要做到持平执中。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材料的选择及新闻言说框架的建构必须做到“无过与不及”, 不偏不倚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呈现。

其次, 独立思考, 理性发声。为了“抢新闻”, 一些媒体采取拿来主义, 对已刊载的新闻稿件简单处理后便刊发出去。媒体必须独立思考, 对标签加以选择和重置, 避免“标签化”现象泛化产生的危害。此外, 理性发声是媒体参与社会讨论, 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不顾事实乱贴标签, 无限联想, “标签化”处理的背后是媒体对社会现实的过度解读。

最后, 专业精神, 责任意识。在新闻报道中, 标签的滥用、误用是媒体专业精神匮乏, 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无中生有强贴标签, 对一些网络热词、流行用语的附庸则是媒体追赶流行, 迷失自我的表现。标签在吸引受众注意的同时分散了受众对其他内容的关注。此时的标签只是噱头, 破坏了其他新闻要素平等呈现的机会。

此外, 要避免新闻报道附庸于存在争议的公共事件、行为及敏感词汇的现象无异于媒体不良干预社会事务。在公共事件形成之后, 媒体集中“围观”, 过度解读, 这种同题材、同标签新闻集中见诸媒体的现象是媒体追赶流行、标签成瘾的表现。消除“标签化”现象对新闻报道的伤害, 必须加强培养媒体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及责任意识。■

注释

1[1]江芳俊:《由“鸟巢一代”看对青年的标签化认识》, 《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 第95页。

你感受“被标签化”了吗? 篇2

“愿意说自己是普通青年”

在生活中,一些年轻人也乐于将自己与身边的朋友“对号入座”并加以诙谐评价。于是,“某某真是个文艺青年”、“你真小清新”这样的调侃也不绝于耳。

调查问卷中首先调查了人们自我标签的认识。出人意料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两万多名网友中,超过6成的网友认为自己是“普通青年”。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青年人真的普通么?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萨支山认为,“普通青年”其实也“不普通”。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将自己归纳为普通青年,实际上是在拒绝武断地为自己贴标签。“人们愿意说自己是普通青年,是由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青’和‘愤青’”。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研究学者周志强则有不同看法。周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年“三分法”很多时候是一种生活中的幽默表达。在网络上,很多青年被归纳为“小清新”和“文艺”的,实际上是人们对于网络上自己虚拟形象进行的定位。

“网络上,大家都倾向于夸张表达自我。网络形象和现实形象对于许多年轻人都是分离的。”他说,而面对问卷调查时,人们则比较严肃地去回答。这样,大多数在网络上的“文艺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就“普通”起来了。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台湾作家张铁志。他说:“‘普通’这个词实际上涵盖了年轻人对于自己社会角色的看法。现在的青年人面对生存、工作、升学等许多方面的压力。”年轻人正在“爬坡期”,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普通。

为什么爱分类

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或经常被别人贴标签。而大部分人相信这种互贴标签的行为是朋友间的自娱自乐的行为。

对于这种贴标签方式,萨支山认为,这也算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将事物和他人归类,是快速认识自己身边环境的一种方法。”他说,例如,介绍自己或新朋友时,人们就喜欢用一些标签来描述,通过说他是“文艺青年”,人们可以迅速产生一种简单了解——热爱艺术、阅读、戏剧等文艺活动,可能会进而想象他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被称作“苹果控”,不认识的人也能迅速地了解到他喜爱苹果公司产品的这种特别偏好。萨支山说:“每个物体,特别是人,都是极为复杂且难于认识的。标签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最快方式。”

“从年轻一代的心理上看,‘贴标签’背后也隐藏一些年轻人自卑的心理。”张铁志表示。一方面,标签让很多青年“对号入座”在青春期迷茫的时候找到了归属感;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人们“不怀好意”地评价他人是“文艺青年”、“文学爱好者”等实际是为了化解内心的焦虑。

除此之外,从社会文化发展角度,周志强认为这表现出了社会符号发展的过剩。“现在,人们更愿意用一些新兴概念来表示本已存在的熟悉现象,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这使得人类认识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由此,各种各样的标签应运而生,年轻人喜欢用新词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青年是对一个青年有才华最好的描述方式。在当时中国最初的征婚广告中,随处可见青年们用“文学青年”这一概括为自己加分。时光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文学青年”似乎多了一分酸溜溜的味道,成了一些人避之不及的标签。

“文青”、“教授”、“知识分子”等标签,是否具有感情色彩?为何在时代变迁中它们的语义也在发生改变?

在调查中,接近60%的网友认为标签是中性。但也有超1/3的网民认为这个标签带有一种负面色彩,算是一种挖苦。

在受访的学者们看来,标签感情色彩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种写照。周志强介绍,“文学青年”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社会崇尚文学和艺术,人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当时在大街上,很多青年都手握图书,抓紧时间阅读。“文学青年”代表着有知识有前途的人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地,“文青”的概念中注进了些许讽刺的意味,可能隐含的意思是你还抱着幻想、不能直面现实生活。

在周志强眼中,一些人使用某类标签反映的是其对社会事件的态度,例如,说“苹果控”时,人们则想表达对于追时尚乃或炫耀性消费的某种反感,等等。

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现象 篇3

一、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的分类及特征

“新闻标签”是网络媒体时代的产物,是网络技术作用于受众行为方式的改变上产生的。在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新闻标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同时“新闻标签”也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

(一)“新闻标签”的分类

“新闻标签”是网络媒体时代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网络新闻的快速性传播、定向化传播、无界性传播等网络媒体的特征。在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由于表达内容、方式等不同,“新闻标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第一,按照表达的内容主体来看,“新闻标签”可以分为主人公类、事件类、特写类等几类。如以网络热点事件的主人公为由头的“新闻标签”,王思聪、王石等热点人物。特写类的“新闻标签”则主要是以网络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语言或者网络行为等为局部特写镜头来描述新闻,如“我震精了”、“霍建华与胡歌分手了”等噱头来标记新闻内容。第二,按照语言风格可以将“新闻标签”划分为写实类、抽象类、夸张类、讥讽类等多种形式。如网络热点新闻事件“孕妇在派出所八小时传讯流产”中,人们习惯用讥讽类词语来标记新闻,如“躲猫猫”、“吓尿了”等。第三,按照表现手法可以划分为符号类、谐音类等。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的运用,其形式是多样化的。一则网络热点事件新闻,有可能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新闻标签”。

(二)“新闻标签”的特征

“新闻标签”是网络媒体环境下的产物,代表着网络新闻的典型特征。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标签”的广泛运用性。首先,“新闻标签”具有非常形象化的特征。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往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和特色,这种特征形象准确地描述了热点事件的核心和热点事件中的主人公。如“王石出局”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人们运用“石化了”来形容王石的境遇,同时也借助于这个网络热词来进行新闻标签。再比如“范跑跑”等热词,讽刺了地震发生时,撇下自己的学生,独自逃生的范姓教师。其次,“新闻标签”具有强烈的概括性。对于网络热点事件而言,“新闻标签”往往能够精准地概括其含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提升网络新闻的传播范围。特别是一些借助于网络热点事件而衍生出来的“新闻标签”,更具有非常典型的概括性和传播性。如“御姐”、“女主播”、“网红”等是对当前网络主播的概括,受众看到这些“新闻标签”能够精准地了解新闻内容。第三、“新闻标签”具有一定的接近性和草根性。很多“新闻标签”恰好来自于草根,网络热点新闻借助于这些“新闻标签”,不仅通俗易懂地向受众传递了新闻的主要价值和信息,同时也符合草根自身的审美需求。

二、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的效应分析

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的效应是双重性的,它既具有非常重要的正向效应,同时也具备着一定的负向效应。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分析“新闻标签”的不同效应,应该从“新闻标签”的作用等入手。

(一)“新闻标签”的正向效应

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具有强大的正向效应,这主要是因为“新闻标签”的快速性和概括性等特点,能够引导受众快速准确地把握新闻内容,减少受众分析、阅读、浏览的时间和难度。首先,“新闻标签”能够快速地聚焦受众的注意力。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的概括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够使得受众对网络热点事件产生比较强烈的兴趣,引导受众关注热点事件,全面了解并传播网络热点事件。特别是在网络新闻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网民的猎奇心理非常高,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新闻标签”能够迅速调动受众的口味,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其次,“新闻标签”还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功能。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中具有无界性等特点,针对网络热点事件的一些“新闻标签”难免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经过网络新闻的把关和筛选后,一些“新闻标签”能够合理地引导舆论,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如网络热点事件“陌生女孩为倒地男子人工呼吸,系某医院护士”在传播中,运用“最美护士”、“白衣天使”等新闻标签,能够正确地引导受众的舆论导向。最后,借助于“新闻标签”,网络热点事件得以广泛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热点事件的全面追踪和挖掘。如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城管执法行为等,通过“钓鱼执法”等新闻标签,有助于引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关注城管的执法行为,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新闻标签”的负向效应

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虽然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引导舆论等,但不当地运用“新闻标签”,易导致不当信息、虚假信息的泛滥,更容易误导受众。一方面,“新闻标签”容易扭曲新闻事实。一些网络新闻制造机构或者网民个人,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盲目使用不恰当的“新闻标签”,这很容易歪曲新闻事实。另一方面,“新闻标签”的滥用凸显了新闻媒体责任感和新闻伦理的缺失。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有效吸引受众,在新闻标签的制作中,借助于网络语言,不分热点事件的性质,盲目使用。如“太原版凤姐”等新闻标签的运用,体现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三、网络热点事件“新闻标签”负向效应的应对策略

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新闻标签”虽然具有重要的正向效应,但其负向效应同样不可忽视。鉴于此,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规避其负向效应。首先,“新闻标签”的制作应该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特点。“新闻标签”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本着尊重新闻事实,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等要素来科学制作。其次,“新闻标签”的制作要追求整体的美感,在制作过程中,要运用语言要素,提升新闻标签的口语化和传播性,注重把握新闻标签的趣味性。最后,在新闻标签的制作中,还应该注重把握科学合理的贴近性原则,符合受众的需求,贴近受众的意愿。此外,在“新闻标签”的制作中,还应该把握一定的度,适时介入热点事件,合理引导舆论。

结语

“新闻标签”是网络环境的产物,“新闻标签”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具有双重的效应,在运用“新闻标签”的过程中,应该有效放大其正向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规避其负向效应,以提升“新闻标签”对于激发受众兴趣,引导受众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勇,从标签策略看新闻生产的意识形态性[J],国际新闻界,2010年08期.

圈层标签化趋势下的营销变革 篇4

不过,这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事实,那就是消费者们的圈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分割交际化状态。

消费者的圈层分割化与变革应对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状态,让我们细想一下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人的状态:多年以前,我们会守着中央一台或省台看电视,现在,不仅电视的开机率降低了——很多人被电脑及手机等另外几个“屏”抢走了;而且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早就数十上百个台中翻来倒去。从这个现象或类似的诸多现象中,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真是一个装上新酒的旧瓶,因为它就是选择增多、解决需求问题途径增多情况下的必然产物。

而这种必然性让消费者圈层的分割化日益严重。在QQ上,我们所添加的“好友”就是一个大的圈层,而这个大圈层又会因为我们和“好友”之间的关系特征,呈现出不同的交际状态,除此之外,一个又一个的所谓QQ群又把我们五马分尸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层。现在的微信,也呈现出类似的状态。但是,当你无论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还是在某些微信群,你总会碰见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也就是说,最后和我们交际得多的仍然是那些强关系的人,这是最为稳定的一个圈层;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发现,面临繁杂的圈层分割,我们很快又会去繁就简,最终只会光顾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圈层群。可是,每个消费个体最终的圈层回归却又是有差异的。

这些现象都意味着什么呢?

其一,如果现在,我们还是只以“富人圈”或“有车族”等简单的圈层划分,来开展定向营销,浪费而又低效,我们必须将“富人圈”或其他相应的圈层,遵循目标消费人群的圈层分割化事实,做更多的细分,而后采取针对性动作。

比如在“富人群”该大圈层之下根据实情(后面我们会谈到与此相关的“消费者标签”),规划与铺设更多的营销触点即分割化的小圈层,如高球圈、红酒圈……每种分割之下,甚至需要更加细化,如红酒下的拉菲圈。

这种划分的方式,参照我们逐渐加入的微信群,甚至都可以找到比较清晰的脉络了——工作/事业、行业、专业、兴趣爱好、身份阶层、问题等等。

其二,圈层分割却常交际——利用那些更多交际的人。

能够在分割圈层中,形成一次又一次更多交际的人,往往会呈现出更多的强关系状态,尽管这种“强关系”,并不一定意味大家就真的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关系。但这种状态的消费者,或是志同道合的亲人或朋友,或有追随和被追随的关系,或有敬重和相互敬重的关系。即便同在一个跨越了地缘限制的微信群里,他们或许从来聊不上一句话,却可能关注或“偷瞄”着对方的动态,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消费抉择。

是故,现在的营销,投入产出比日益“失控”的营销,越来越需要从自己的主流消费人群中,以及这些人群若干的分割化圈层中,找出那些活跃在各个小圈层却又能经常与另外一些小圈层的消费者发生交际的人,攻下他们,把他们打造成我们的意见领袖和口碑发动者。

其三,重点放在消费者们会返璞归真的分割化圈层中。

我们在前面讲过,消费者们多有主动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折腾病,但不论怎么折腾,他们最终都会返璞归真到自己的“初心”地带——自己最舒服或所发现的让自己更舒服的小圈层。我们要做的是,就是把我们的营销重心放在主流、核心消费人群的核心小圈层。这个是提升所谓圈层营销的精准化、费销比所须遵循的准则。

但是,仅仅做到以上这些,是不足以做好圈层营销的。因为,我们缺了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消费者们身上的那些“标签”。

撕掉贴在消费者身上的旧标签,让我们进化

在过去,其实,我们早就在为自己的消费者贴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金字塔顶尖人群”、“年龄在35-55岁”、“企事业单位高管、创始人、股东”……在这个时代,过去那种给消费者贴标签的方式早就过时和失效了,因为这些标签都像一些“正确的废话”,并因为是“废话”实际上却不正确;因为这些标签和我们要找到的触点化消费者圈层还隔了十万八千里。

现在我们的标签应该这么贴了,“四个卧室的房子”、“30万以上进口家轿男”、“夜场泡妞男”、“足球迷”、“(某某地或某某品牌)酒徒”、“爱按摩”……并且需要更为细致化的细分。

非常显然的是,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主流消费人群做到真正的洞察,并基于这些洞察把他们标签化、圈层及圈层分割化。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就需要更多的基于理性数据,开展基于身份及人性标签、基于圈层分享及口碑化的感性营销。

“标签化”现象论文 篇5

一、媒介中农民工形象被忽视和贴标签的原因

我国媒体正处于走向市场的过程中, 在传播方式上逐渐实现了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换句话说, 当媒体与资本结盟后, 资本直接影响传媒的编辑方针和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媒体行为的最高原则非常简单:收视率、收听率或销量=利润。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民教授认为, “商业的介入, 使某些媒体更多地去迎合受众而非引导受众, 媒体市场竞争的压力越大, 迎合的趋势就越明显。”“弱势群体 (包括农民工) ”因为在社会地位、消费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 就会被排斥在服务意识淡薄的媒体的报道范围之外。政治权力与社会资本的结盟, 决定了中国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向、领域和性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让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说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被遗忘。据统计, 全国已经注册的各类电视台上千家, 开办对农 (农村、农业、农民) 的节目、栏目的只有十几家, 仅占1%。相反, 以白领、富豪、成功人士、明星族、新新人类等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栏目却充斥着电视屏幕。

在媒体市场化运作背景下, 更多的媒体经营者开始自觉调整受众定位, 一批媒体明确宣布以“强势受众群”作为主要目标受众, 因为这些强势人群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同时, 媒体要步入市场经济, 尽量报道能引起颇具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 以吸引广告商的资本投入。而对于赋闲在家的下岗工人、消费能力低下的农民、农民工, 也就成了媒体的弃民。

其次, 农民工并非理想受众。相比城市居民, 农民工居住区域偏离城市中心, 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条件比较封闭, 信息变动较少, 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参与意识。正如新闻传播理论提示的那样, 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是围绕传播效果而进行的动态运动, 根据传播效果优劣进行具体传播活动的修正。弱势人群传播能力、媒介接触能力、媒介素养的低下不利于实现媒介良好传播效果的期许。长此以往, 媒介不得不进行自身传播活动的修正, 将重心指向于社会主流阶层, 以避免自身媒介资源的浪费。

第三, 媒体忽视了农民工这种新闻资源潜在的新闻价值。一直以来, 新闻媒体似乎更重视对富豪、明星等强势群体的渲染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和迎合市场需求的目的, 而没有正视社会底层或农民工确实存在的问题, 没有挖掘出弱势群体这种新闻资源存在的新闻价值。

最后,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 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 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 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二、应对策略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存状态, 弱势群体也不例外, 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 将弱势群体的现实处境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和片面实事, 并以个人意见和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和自由。”因此媒介在扮演“第四权力”角色时, 要必然地去关注“自由市场上的各种声音”, 必然地去关注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弱势人群。

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所牢记的新闻报道基本准则。一方面, 媒体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 这是媒体走向公正的“啄木鸟”;另一方面, 媒体从业者的内心应该深怀对弱者的同情和关心, 应该善于倾听弱者的声音, 应该时刻把握社会公正的天平。这不仅是对编辑记者学识和观念的要求, 更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必须具备的素质, 是媒体的职业伦理。

同时, 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注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关怀人的灵魂, 是对人的自觉意识的追求, 是对人自身自由的关怀与追问”。传媒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 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倡导者和重要载体。大众传媒在向受众传播与弱势群体有关的信息时, 应以弱势群体为中心, 不仅要真切的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情况, 还应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状况。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要抛弃过去那种只是一味的对弱势群体贫困的生活状况的渲染, 以获得广大受众的同情;或者是报道与他们相关的负面新闻。媒体从业者应对他们的心理感受, 精神文化需求给予关注和报道, 帮助他们进行人格上的塑造, 以促进全面发展。

媒体还要丰富报道形式, 注重报道的实效, 增加报道深度与传播效果, 为读者提供回馈途径, 强化报道的内涵性。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要精心策划, 不能只是简单的描述问题, 以博取人们的同情, 要强化报道的内涵性。

“标签化”现象论文 篇6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便于选购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4月20日发布了最新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 并在2012年4月20日正式实施。

标准解读

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11) 充分考虑了原《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04) 的实施情况, 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 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要求明确标明食品成分, 添加剂标示更通俗, 保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计算等, 新标准在食品标示内容方面的规定更加严格。

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

1. 食品添加剂名称

新标准中修改了食品添加剂的标示方式。在原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要求为, “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 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GB 2760-2011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因此按照旧版标准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的标示即应为“柠檬黄”。而新的标准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 也可标示为其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 (INS号) 。比如,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可选择标示为以下3种形式: (1) 柠檬黄; (2) 着色剂 (102) ; (3) 着色剂 (柠檬黄) , 但不能以“着色剂”这种物质名称不具体的方式进行标注。

2. 标签文字

根据新标准, 食品标签中应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 生产者、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贮存条件,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产品标准代号以及其他应标示的内容。

新标准中对标签中强制标示的文字大小进行了明确规定, 要求“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商标除外) ”、“当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积>35cm2时, 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1.8mm”、“当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积<10cm2时, 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 (或经销商) 的名称和地址”。当最大表面积>10cm2, 但其≤35cm2时, 食品标签应当按照标准要求标示所有强制性内容。根据标签面积具体情况, 标签内容中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可以<1.8mm, 应当清晰, 易于辨认。

以上规定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的文字进行了明确要求, 企业应严格遵守并实施, 同时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可根据此要求进行判断, 若发现不符现象, 可拒绝选购。

3. 配料表标示方式

新标准中要求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这样标注可令消费者对食品中配料的含量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从而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便利, 但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4. 关于致敏物质

食品中的某些原料或成分, 被特定人群食用后会诱发过敏反应, 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就是在食品标签中标示所含有或可能含有的食品致敏物质, 以便提示有过敏史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新标准列出了8类致敏物质, 包括“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 (包括乳糖) 、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鼓励企业自愿标示以提示消费者, 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8类致敏物质以外的其他致敏物质, 生产者也可自行选择是否标示。具体标示形式标准中规定为“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 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5. 有关保健食品的要求

近期热议的红牛饮料、螺旋藻等保健食品风波令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大减。对此, 新标准中增加了对保健食品的要求“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 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 此项规定可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一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而声称食品具有某些特殊保健功能而欺骗消费者。

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注意“蓝帽子”标识, “蓝帽子”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 是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为天蓝色, 呈帽形。

6. 企业联系方式

新的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修改了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的标示方式。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联系方式应标示电话、传真、网络联系方式等至少一项内容, 或与地址一并标示的邮政地址。

与旧标准GB 7718-2004相比, 新标准中增加了生产者、经销者的联系方式, 且对名称和地址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求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安全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这增加了预包装食品的可追溯性, 令预包装食品的质量更加有保证。

7. 日期标示

新标准要求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形式, 应标示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当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单件预包装食品时, 外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应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计算。外包装上标示的生产日期应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 或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也可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标准实施问题

在本标准实施日期之前, 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执行新标准。为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在实施日期前可继续使用符合原《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7718-2004) 要求的食品标签。在本标准实施日期之后,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本标准, 但在实施日期前使用旧版标签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按照新标准规定, 所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标签上明显标注, 同时, 食品标签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 不得标示违背营养科学常识的内容, 也不应标示有暗示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在食品包装袋的标示中, 诸如“可能”的字样将不允许出现。

“标签化”现象论文 篇7

目前, 学界对新闻报道“标签化”并无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近年来, 随着“贴标签”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新闻报道“标签化”也越来越受到学界业界的关注。业界记者编辑们常用“新闻标签化”来形容这种为新闻报道贴标签的行为。王勇在《从标签策略看新闻生产的意识形态性》一文中提出“标签化策略”是指在新闻报道中, 给所报道的事件、人物贴上人们熟悉的、并形成了思维定式或刻板印象成见的事件、人物类别的标签。[1]赵雅文认为网络新闻标签是指“网络新闻作品或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词语”。[2]

二、“僵尸肉”报道中的“标签化”

2015年6月底, 一篇名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 谁之过?》的文章拉开了“僵尸肉”事件的序幕。在此之前, “僵尸肉”从未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可以说, 这篇文章创造了“僵尸肉”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给“僵尸”下的定义是“僵硬的死尸, 常用来比喻腐朽的事物”。按之前人们的使用惯例, “僵尸”特指人的尸体, 这篇文章首次用“僵尸”来形容食用动物。从这篇文章来看, “僵尸肉”存在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走私入境。二是龄长的冻肉, 有些肉甚至冷冻长达几十年。三是卫生状况堪忧, 肉质存在严重问题。四是经过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低价销售至市场。

自从这篇报道将“僵尸”与“肉”联合起来使用后, “僵尸肉”一词大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据粗略统计, 截至2015年8月1日, 直接以“僵尸肉”为标题的新闻达49200条, 文章内容出现“僵尸肉”的新闻达55000条。这些新闻报道均以“僵尸肉”指代那些冷冻时间长, 肉质存在问题却仍在市场上流通的冻肉。就这样, “僵尸肉”成为又一个典型的新闻“标签”。

三、新闻报道“标签化”原因分析

“标签化”成为近些年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态, “中国大妈”、“官二代”、“富二代”、“钉子户”等标签化词汇在新闻报道中随处可见。新闻报道中的“标签”具有高度概括性, 往往以一个词语或者简短的一句话来表现整个事件或者某个群体。新闻报道“标签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社会转型期的重重矛盾

纵观近几年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标签化”词汇, 大多都与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突发事件相关。这些热点问题触及了社会转型期的深层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 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重重矛盾的外在反映。每一个新闻标签的背后, 都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钉子户”反映的是城市建设与居民个体利益的冲突, 更深层地揭示了城市发展中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富二代”则是对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调侃与反思。

与“毒奶粉”、“地沟油”一样, “僵尸肉”反映的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大事, 近年来随着众多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 相关的新闻“标签”大量涌现、大肆传播。“僵尸肉”的出现, 再一次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

(二) 眼球经济下的求奇求异

眼球经济, 又叫注意力经济, 是一种“依靠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获得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网络时代无疑是眼球经济的时代, 谁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谁就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新闻媒体亦是如此。

在眼球经济的影响下, 新闻媒体, 尤其是网络媒体, 为了追求阅读量和点击率, 一味地迎合受众, 利用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 制造各种低俗、惊悚、刺激的新闻产品。新闻媒体深谙一个规律:耸人听闻的信息远比陈述基本事实更能博取受众眼球。在这种背景下, 新闻报道“标签化”成为新闻媒体吸引受众眼球的一种策略。新闻“标签”往往具有现实调侃性, 充满黑色幽默, 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 简短的字数也便于其更广泛地传播。在“僵尸肉”事件中, 中国传统思维下的“僵尸”是恐怖、惊悚的代表, 因而“僵尸肉”这三个字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公众眼球, 其带来的点击率也远远超过“过期冷冻肉”。

(三) 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从主观方面来讲, 新闻报道“标签化”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实真相, 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准则。然而, 随着竞争的加剧, 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片面追求新、奇、异。为了迎合受众, 吸引受众的眼球, 增加视听率, 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无视“社会公器”的职责, 给各种新闻报道贴上过度刺激、醒目的标签。这些以偏概全、渲染负面情绪的新闻标签, 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将产生消极影响, 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维护。“僵尸肉”事件中, 新闻记者以令人闻之色变的“僵尸”为新闻噱头, 夸张地报道“过期冷冻肉”, 加重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恐慌。

四、新闻报道“标签化”的影响探讨

从正面来讲, 首先, 新闻标签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特质, 符合当今受众“浅阅读”、“快速阅读”的习惯, 容易引起关注。其次, 这些新闻标签, 字数简短且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便于记忆, 也易于传播。再次, 一些新闻标签, 源于网络语言, 有些直接成为网络热词, 其传播范围广, 在实现自身传播的同时也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最后, 那些触及社会矛盾的新闻标签,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媒体关注社会改革、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舆论监督的表现。

然而, 新闻报道“标签化”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新闻报道中, 媒体将各种新异的标签用在新闻事件中, 扰乱了受众的关注点, 有些甚至以伪真相误导受众。

第一, 词汇的词义被拓展, 名词污名化严重。新闻报道中的“标签”, 尤其是负面新闻报道中的“标签”词汇, 受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 其词性、词意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有些被强加上新的含义, 有些则直接被污染成贬义词。“大妈”原意是指伯父的妻子或者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然而2006年11月的“彭宇案”却将中性词的“大妈”变成了自私、无理的代名词。“干爹”也原指一种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 拜认的亲属关系, 带有浓厚的迷信和人情味, 是一个中性词。但“郭美美事件”和一系列丑闻却将“干爹”一下子变成了众人嗤之以鼻的贬义词。类似的“表哥”、“城管”、“校长”、“教授”等, 也在负面新闻报道中被污名化, 成为“被毁掉的称呼”。

第二, 容易造成刻板印象, 催生“媒介审判”。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类人或某类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概括的、笼统的看法。它忽视了个体差异, 是一种简单化和类型化的认知方式。[3]新闻报道“标签化”是将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贴上易于识别的标签, 是一种简单的归类。这种未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未多方综合考虑, 仅凭单一事件就做出命名和归类的行为, 容易使人们忽略个体差异, 形成对群体过于简单化的认识, 导致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作用于记者, 就会导致记者在新闻采写中, 通过标签化报道, 加深人物或事件的极端形象。这种极端形象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 进而招致舆论声讨, 形成舆论压力, 甚至影响司法公正, 出现“媒介审判”。

第三, 违背新闻基本准则, 媒体公信力受损。新闻标签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简短的字数不能反映事件的全貌。有些标签以偏概全, 片面反映事实, 有些标签过分夸大, 着力渲染部分事实。这些违背新闻基本准则的行为, 都会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僵尸肉”事件中, 记者以“比年轻人年纪还大”的“70后”猪蹄、“80后”鸡翅引出标签“僵尸肉”。“僵尸肉”一出现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受众一边倒地表示谴责。然而, 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 有记者开始质疑“僵尸肉”的说法, 随后的新闻报道也显示, 走私冷冻肉存在, 生产日期过长的问题也存在, 但并未达几十年之久。在该事件中, 记者过分夸大事实, 虽赚足了受众的眼球, 但事实揭露之日也就是媒体信誉受损之时。

参考文献

[1]王勇.从标签策略看新闻生产意识形成[J].国际新闻界, 2010 (08) .

[2]赵雅文.网络传播“新闻标签”的价值及作用[J].新闻大学, 2010 (03) .

“标签化”现象论文 篇8

( 一) 关于“新闻标签”现象

标签是标志目标对象的分类或内容的关键词。近年来这一词汇被广泛用到新闻传播中特别是网络新闻报道, 它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凝练和提升, 通过对事件精髓和核心的表达, 来便于人们搜索和分享, 如汶川地震中“可乐男孩”、“敬礼男孩”。“新闻标签”这一词汇目前没有正式而权威的定义, 笔者认为新闻标签就是在新闻传播中用标签化的词汇对新闻事件加以概括和提炼的功能性关键词。

( 二) 关于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 ( Stereotype Threat) 也称作“定型化效应”, 指的是人们对某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且笼统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以偏概全、先入为主的个人情感倾向, 与此同时可能伴随有偏见的产生。比如对“90”后群体的认知, 会在自我接触形成成见的基础上经媒体报道进行强化而贴上“幼稚、另类、叛逆”的标签。

( 三) 关于社会偏见

偏见是人们依据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看法, 其本质是, 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的负性的预先判断[1]。社会偏见的标志是负性评价, 它根源于刻板成见中的负性信念, 一说起农民工, 就将其作为“素质低下”的代名词; 一看到“富二代”就是玩世不恭, 靠关系。社会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成见, 并且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比如“买得起苹果手机的多是些有钱人, 有钱人的子女多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

二、形成机制分析: “新闻标签”社会背景下刻板成见与社会偏见思维归因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 在“新闻标签”盛行的媒介环境里, 人们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受到媒介或者自身认识的影响, 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或事物进行归类, 从而形成类别化的产物———刻板成见。其形成机制如下:

( 一) “新闻标签”反映的社会真实助力

由于社会群体的多样性、认识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复杂因素, 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包含“标签化”的新闻, 特别是负面新闻, 比如: 阶层分化、社会不公、部分官员进行权力寻租、部分富人为富不仁……这些负面案例的曝光, 是很多人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相信每一个新出现人物和事件都是一类人和一类问题的代表, 于是先入为主形成刻板成见, 而刻板成见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而且作用是隐性发生, 人们便轻易相信符合自己认知“基模”的负面事件, 随着这些明显带有“标签化”“类别化”公共事件报道增多, 群体偏见出现。

( 二) “刻板成见”机制下人们的惰性思维作祟

刻板成见下人们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呈现简约化和直觉化加工的特征, 在自身经验和媒体的双重报道中形成固有潜在观念。而媒体为了迎合受众, 刻意选择将复杂的新闻事件概括为“标签化”的能够代表事件主题的关键词, 比如“周一见”、“XX门”事件, 都是将复杂的新闻事件简化为标签词汇。虽然这样在编码的过程中方便了传播也便捷了接收, 但是却给受众的解码过程埋下了偏见解读的隐患。

( 三) “社会偏见”思维作为归因

“XX后”、“XX代”、“XX族”等标签式的报道, 有将人们捆绑批判或者集体类化的倾向, 在这种标签式的现象作用机制下, 一旦某一个体或者某一单类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 在经过社交化媒体的病毒式转播,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的传播机制会使得个体事件所属的群体也遭到偏见待遇。刻板成见基础之上的标签式舆论是社会偏见的最大成因。

三、作用机制分析: “新闻标签”传播过程中刻板成见与社会偏见的作用机制

在以上归因的形成机制下, 人们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基模理解信息, 虽然看起来将理解过程简化, 快速高效, 但是由于刻板成见及其伴随的偏见基因会使得过度概括的情况出现, 一个标签所涵盖某一群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一味用“新闻标签”求简猎奇以偏概全, 会产生不好的社会效应。

( 一) “新闻标签”与刻板成见相互作用

为了吸睛, 媒介会选择受众普遍感兴趣的事件标签, 把相同特质的某些新闻事件形象按照一定的社会文化规则,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重复展示在受众面前, 此时刻板成见形成于人脑中, 并开始在人们日常信息处理过程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由于刻板成见的保守性、僵化性、无意识性, 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 对抗相反信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为特征的行为, 反过来会制约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和效果。

( 二) “新闻标签”中刻板成见的消极作用

“新闻标签”中多数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刻板成见, 且因刻板成见是媒体和受众的惰性思维, 以及社会偏见作为归因所产生的, 所以刻板成见更多的是起消极作用, 这种消极作用在标签式舆论的发展进程中会以明显而快速的方式愈演愈烈。[2]在讲求点击率的今天, 各种强弱两派对比的“新闻标签”经常出现的报道中, 乍一看标题, 阶层对比越明显, 刻板成见的作用机制实施越快。比如认为官二代”应该被狠狠批判, “农民工”值得被同情, 而“医患纠纷”这样的新闻字眼, 会让人们第一时间想“没有医德”、“收红包”、“为医不仁”, 然后带着证实的心态或者无限愤怒选择点开新闻去阅读。

( 三) “新闻标签”要优于正面新闻

当下“新闻标签”多为负面新闻, 比如“官二代”仗势欺人、“城管”执法不当、医生收取“红包”, “网红”多傍大款。当某一负面新闻被媒体当做典型事件报道, 之后这些群体就会被轻易贴上负面标签, 某一群体的愤懑情绪在“感染”机制的作用下, 会蔓延到整个社会, 一旦新闻报道中出现类似事件, 受众会在刻板成见作用下选择支持典型事件中的受害方, 一定程度上“从众效应”会随之产生“丑化”被贴标签的一方的行为。本质上, 贴标签的行为是公众对既得利益者不满的表现, 借着新闻报道的典型事件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但这样恶性循环, 会推动“新闻标签”的盛行。

( 四) 避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新闻标签”反映了社会事件的典型案例, 受众对其有广泛的认知, 容易触发人们的心理接近性激起共鸣。不仅如此, 追求“眼球经济”的今天, 媒体报道新闻不会选择常见的、普通事件, 它满足不了看客的猎奇心理, 不满足新闻选择的价值标准, 而且往往会因为不吸睛, 而淹没在成百上千的新闻当中, 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新闻标签”由于认知度的广泛性, 一旦发布很容易成为事件的意见领袖, 为了避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标签新闻”成为媒体的主动选择, 而使用越多刻板成见的作用就越突出, 偏见越容易发生, 反之亦然。

四、破坏机制分析: 以刻板成见为基础的“标签新闻”导致社会偏见

以“根源于刻板成见中的负性信念、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其认知成分是刻板成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为特征的社会偏见, 是“新闻标签”中刻板成见的破坏机制的最大表现, 其破坏机制表现如下:

( 一) 标签化的信息环境, 人人都是偏见的受害者

在以刻板成见为基础的“标签化”的思维方式下, 人们一看到宝马肇事, 就联想到“富二代”; 一看到专横嚣张, 就联想到“官二代”; 一提到城管, 就想起暴力执法; 一提到拆迁, 就想起强拆豪取; 一提到官员, 就认为必有腐败……人们越来越习惯了从标签推论身份, 从身份推论真相, 从推论的真相作出判断, 从推论的判断提出意见。在社会标签的日益强化下, 一个平常的事件一旦被贴上了身份的标签, 就可能演变成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表面上看, 社会的标签化扭曲, 是个体类型化刻板思维习惯在作怪, 是大众传媒的炒作和“标签新闻”在强化。然而, 在本质上, 是先有无数的偏见存在, 继而类型化为标签, 标签化再反作用于类型化和新的偏见。

( 二) 偏见式舆论螺旋式发展让公众失去理智, 激发社会对立情绪

带有刻板成见机制的“新闻标签”成为某个新闻事件中的意见领袖, 舆论场当中, 即使有持不同观点的人, 也会逐渐沦为“沉默的螺旋”。比如在药家鑫一案中, 公众乃至媒体的一致批判, 使得一些为药家鑫声讨的人或者仅仅持论公正的人为之噤声, 当批判和讨伐的声音占主流, 某一种舆论导向成为意见领袖之后, 在传播过程中便会引起“偏激共振”, 让公众失去理性, 就会在选择注意力作用下将注意力转移到更能吸引自己的标签上, 而忽视事实本身。这不仅不利于事情本身的解决, 更容易激起社会对立情绪。而且在刻板成见的作用下, 这种对立情绪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 随着在媒体的不断渲染和放大, 还会不断地膨胀。

( 三) 偏见式舆论的传播, 影响司法公正

具有较强群众基础的标签式甚至偏见式舆论, 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互联网时代, 人人都是麦克风, 民意表达方便快捷, 每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几乎都会引起全民热议, 由于人情使然, 多数观点都携带浓厚的主观色彩, 没有基于法理的道德情感解读, 影响了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 四) 形成片面化的判断, 产生认知偏差

刻板成见由于本身的顽固性, 不仅容易犯思想僵化、以偏概全的错误, 从而会误导新闻传播, 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偏见,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由新闻传播过程中刻板成见先入为主, 标签式舆论推波助澜的结果。比如宁波“PX事件”。宁波PX事件与大连PX、什邡钼铜、启东排污事件的套路如出一辙———要建某一大型重化工项目, 项目遭到民意反对, 博弈数日, 事件升级, 地方政府做出妥协, 项目下马或暂时终止。往前可以追溯到2007 年的厦门PX事件也是一个“双输”的结局。PX项目美国有, 德国有, 日韩都有, 而为什么在我国成了一个如此“敏感”的项目? 这就是人们潜意识里的僵化思想在作祟, 认为只要是此类项目, 必定是有害于健康的, 是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的做法。

五、结语

“新闻标签”传播过程中的刻板成见与群体偏见, 是各种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标签化舆论的传播会导致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又产生引发公众对立情绪的偏见。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被扩大化或者扭曲而引发, 媒体报道, 政府失声, 公众躁动, 本能够合理解决的事件被戴上标签后, 人们开始先战队, 后声讨, 大多时候众声喧哗, 主流意见会被拉扯偏离正确方向, 偏离性意见和情绪聚集宣泄, 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吴柳林, 王成飞.浅析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J].华中科技大学, 2012.

上一篇:沟槽降水及支护方案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