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现象论文

2024-07-02

突发现象论文(精选3篇)

突发现象论文 篇1

一、课堂反常现象的成因分析

1. 学生自身内在的因素

(1)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 他们开始学习独立思考, 却带着特有的幼稚和片面。他们期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尊重, 同学的认同、满足归属感和自尊心, 但认知水平有限, 判断力模糊, 自我评价过高, 遇到挫折就自我否定, 感到自卑, 甚至走向极端。

(2) 初中学生成人感增强, 期望与老师、父母平等相处。但他们的思维能力、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还很稚嫩, 与之交往过程中, 若教师、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使他们把思想意识的交流封闭起来。

(3) 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不足又渴望得到关注。学生把课堂看成一个不愉快的、烦闷的所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行为各方面要求难于达到, 在学习竞赛和班级活动中无法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导致学习没兴趣, 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就采取问题行为引来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寻求发泄。

2. 教师的因素

(1) 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与吸引力, 教学方法落后、陈旧, 程序机械, 缺乏灵活多变, 教学组织能力欠缺, 学生就置课堂纪律于脑后, 引发课堂问题行为。 (2) 对学生的态度简单粗暴。有些教师不顾时间、地点、环境, 随意批评、惩罚学生, 师生间常处于互相对立、抗衡中, 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 诱发学生反常行为;对学生亲近一部分, 疏远一部分、歧视一部分, 教师的偏见与偏爱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为课堂反常行为埋下了诱因;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 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有的老师对行为过失的学生没有抓住正确机会加以关注和表扬, 让学生产生不良行为能获得老师关注的错觉。

二、课堂学生反常行为的对策

1.改变传统评价机制

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 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自尊心, 集体主义感等等。”课程改革过程中, 把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恰当使用评价功能, 发挥评价的作用,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评价的活动中, 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能力。

2.创建和谐课堂环境,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教学实践表明, 课堂环境对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行为导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 学生的行为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 是学生尝试满足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 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 切实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 针对性地创建和谐课堂环境。 (2) 课堂教学中, 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 切实做到理解、尊重、关爱和激励。 (3)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和内在反应的尊重、接纳和理解, 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 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通过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环境建设, 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 (4) 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 期望与老师共同管理课堂。因此,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参与欲望。

三、运用有效沟通技能, 改进交流方式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师生关系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 教师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改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尊心。课堂上, 教师要自然地注视每个学生, 读懂每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 传达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对违纪的学生, 教师走近他 (她) , 轻轻地拍一下, 以示注意。教师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在交流中传达着许多重要信息, 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中尽量以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佐说话。

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要传递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传递正面的信息, 进行正确引导。正面引导除了能形成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还有助于矫正学生的反常行为。

四、关注和热爱全体学生

教育从爱出发。爱, 就像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爱生, 就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赢得学生的尊敬,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差生是学生的一部分, 但没有学生自甘堕落的。若教师对差生冷眼相看、故意疏远, 使学生反感、失去积极进取的信心。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的差”, 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教师在对待和处理学生反常行为时, 多关怀鼓励, 少打击责骂, 以免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 影响师生间的融洽交往。要教师热情关怀、耐心教育, 用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振奋、积极进取, 成为优秀的好学生。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教学的起点, 是教育的影响源。“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就没有教育。”教学就需要老师与学生交心, 给学生提供切实具体的支持和帮助。沟通可以通过谈心、活动、写周记等方式进行。周记成了我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周记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恰当处理学生的反常行为和表现

一次英语课, 我提问了一位打瞌睡的学生。他醒来后在座位上不动, 我又喊了他一声, 他竟怒气冲冲地大喊, 当时我气坏了, 忍不住也大喊一声。课后, 我忽然想到, 也许他认定我故意要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丢脸, 于是赶紧找他谈话, 我自我检讨后才针对他的表现进行了批评。几天后, 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要求今后多监督他。由此可见, 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 教师首先要冷静, 给学生留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谈心式的、心与心的沟通比其他任何手段更有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事情,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对课堂反常行为进行探讨与研究, 查出根源和缘由, 摸清学生心理, 设法预防与管理, 使有反常课堂行为的学生成长为积极进取、勤奋向上的有效学习者,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的目标。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许多突发现象。这些突发现象不仅影响课堂气氛, 影响师生关系, 而且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 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每一个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生课堂突发现象的表现入手, 分析其产生原因, 以期教师能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和矫正, 优化课堂氛围,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突发现象,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

[2].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安徽教育出版社

[3].杭州市教科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突发现象论文 篇2

目前, 我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常出现。西方学者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Beck) 在20世纪80年代就预言了以“新型风险和不确定性”为标志的风险社会即将到来。“贫富差距扩大使贫穷和富裕导致的环境危险、科技—工业危险并存”[1]是中国风险社会的特点。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并存的背景下, 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常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滋生和迅速蔓延, 有学者认为, “从未有一场暴乱的发生不带有谣言的鼓动、伴随和对激烈程度的激化”[2]141。所谓谣言, 是指“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 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2]2。该定义将谣言作为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信息形态来考察, 强调了谣言的“传播性”和“未经证实性”的特征。但是,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而产生的谣言, 其传播速度更加迅速, 传播路径更为复杂, 传播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口头传播, 而是融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因此, 笔者从谣言的事件指向性角度, 将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定义为: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而产生的, 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广泛传播的一种未经证实的信息。

近几年来,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常常呈现出大规模爆发的态势, 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使得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所谓的群体极化, 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一方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 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 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 只是形式上变得更加极端了”[3]。当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意见相似的相关利益群体中传播时, 起初会形成关于谣言的“舆论漩涡”。随着谣言在群体中的进一步扩散, 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 群体意见逐渐向某一端倾斜, 并最终呈现出“排山倒海”般的极端化现象, 有的甚至演化为极端的群体事件, 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如2007年的广州香蕉致癌事件、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2011年的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抢盐风波”等。本文重点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群体极化的过程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探讨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希望为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的过程和特点

在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 群体极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群体极化的酝酿期。起初,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由事件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特定群体”中传播。在谣言传播的同时, 以谣言为载体,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群体利益诉求或情绪也在群体中传染, 群体极化处在酝酿阶段。第二, 群体意见的徘徊期。谣言具有“未经证实性”的特征, 而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起着引导群体意见的作用。因此, 在“意见领袖”的引领下, 群体成员间会进行短暂的意见讨论与博弈, 谣言极化的方向也在“真实”和“虚假”之间摇摆不定, 群体意见处在徘徊阶段。第三, 群体极化的爆发期。徘徊期过后, 群体意见开始偏向某一方向;出于群集本能或者群体情绪的渲染, 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迅速地向群体意见偏向的一方移动, “从众流瀑”现象产生, 谣言传播到达一个“极化点”;随后, 在“极化机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 “极化点”被迅速引爆, 群体极化现象就此爆发。谣言传播最终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谣言大规模爆发或者谣言在此群体中得到纠正。

从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的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得出, 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极化反应的迅速性。一方面, 网络等新媒体充当了谣言极化的“机器”, 信息复制方便、快捷成为谣言极化的“助推器”;另一方面, 群体中的个体, 在群体情绪的渲染下, 出于群集本能, 会对谣言迅速地作出反应。第二, 极化过程的激烈性。在经历短暂的徘徊期之后, 群体意见一旦开始向某个方向倾斜, “从众流瀑”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涌现, 并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最终, “极化点”被引爆, 群体极化现象爆发。整个极化的过程历时短暂, 演化激烈。第三, 极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在网络时代, 人人都可以成为各自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由于个体在认知、经验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谣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因此会导致谣言向着“真实”或者“虚假”两种不同的方向极化。当谣言向着“真实”的方向极化时, 虚假的言论得到纠正, 谣言在群体中的传播会逐渐偃旗息鼓, 直至消失;当谣言向着“虚假”的方向极化时, 谣言在群体中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并可能呈现出大规模爆发的态势。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传播过程中, 之所以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是由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重大突发事件谣言自身更加突出的“模糊性”、“反常性”以及“相关利益所带来的重要性”[4]等特点外, 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引发了群体极化现象:

“新媒体失范”是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外在因素。所谓的新媒体失范, 是指“网络社会价值与规范体系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调节作用的弱化及失灵, 并由此产生整个网络社会的混乱无序以及网络社会成员在虚拟情境下违背主导社会规范的行为, 即社会失范在网络等新媒体中的具化。”[5]在新媒体失范的环境下, 网络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的因素, 比如网络黑客、病毒肆虐、淫秽色情、虚假新闻等垃圾信息。尤其是随着带有“独立通讯社”特性的微博的发展, 使得网络上的信息更加呈现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特点。在混乱无序的网络信息环境中,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恣意横行, 并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引发网民的极端失范行为, 比如由谣言所引发的危害社会的群体性事件。此外, 在重大突发事件谣言的传播过程中, 新媒体失范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充当了谣言极化的“机器”。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协同过滤机制”, 即网民根据个人的喜好, 通过链接、跟帖、转发等方式, 对信息进行选择性过滤。“协同过滤机制”容易使有着相同观点、相同需求的同质性群体聚集起来, 这构成了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群体基础。简言之, 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失范”一方面提供了重大突发事件谣言极化的土壤, 另一方面也使网络中同质化的群体聚集起来, 充当了群体极化的“机器”。

“特定群体”的本质属性成为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力。新媒体环境下,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的群体主要是指, 因为某种兴趣爱好、某种暂时的利益或者情感等因素而形成的以网络群体为主的特定群体。这种特定的群体相聚在一起就像“在拱廊中躲避阵雨的人群一样”, 因此具有同质性、临时性、流动性以及群体成员责任意识较弱等诸多特点。在这样的一种群体中,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 群体传播过程中的群集本能是谣言极化的驱动力量。群集本能指的是, 群体成员出于本能, 通过协调自己及其同伴的行动, 从而达到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6]当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特定群体”中传播时, 群体成员之间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诉求或者情感因素而产生暂时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凝聚力。在群体意识和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下, 出于群集本能, 个体意见会向群体意见靠拢, 导致群体意见逐渐向某一级倾斜, 并最终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第二, 群体责任的共同承担为谣言极化提供了安全保障。法国著名学者勒庞发现在群体心理学中存在这样一种规律: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群体感情的狂暴, 尤其是在异质的群体中间, 又会因为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7]当谣言在群体中传播时, 个人的责任转化为群体的共同责任, 个人无须为自己极端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为谣言的群体极化提供了安全保证。第三, 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决定着群体极化的方向。意见领袖, 主要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新媒体环境下, 意见领袖的“重新赋权”使普通群体成员也可以起到引领舆论的作用。因此, 当重大突发事件谣言在特定群体中传播时, 提供关于谣言信息量较多的个人可能就会成为意见领袖。由于在谣言判断上存在差异, 具有成为意见领袖可能性的个体, 会对谣言极化的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对激进的意见领袖, 会使谣言向着“激进”的方向转化;相对保守的意见领袖, 会使谣言传播向着“谨慎”的方向转化。最终, 谣言传播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谣言大规模爆发或者谣言就此偃旗息鼓。

个体的“危机迷情”和“无意识”心理是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危机迷情”是指“在危机状态下, 在环境、沟通、利益等变量的作用下, 危机管理组织和危机利益相关者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混乱状态”[4]82。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 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普遍会出现恐慌、焦虑、急躁等心理。在这种状态下, 当谣言席卷而来时, 个体沉浸在烦乱的内心世界中, 失去理性地辨别谣言的判断力, 容易轻信谣言;另外, “危机迷情”心理状态下的个体, 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传染, 并且会尽一切可能去寻找情绪宣泄的出口, 因此容易产生极端化的失控行为, 导致不安定事件的发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个体进入群体时, 心理上会发生改变, 并且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 无意识人格的得势, 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7]51, 群体的倾向淹没了个体的声音, 群体心理取代了个体心理, 使得群体意见向某一端倾斜, 并最终产生了群体极化现象。由此看来, 个体的“危机迷情”心理和“无意识”心理构成了群体极化现象的心理基础。

结语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 并提出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重要议题。新媒体环境下,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从而引发网络舆论的动荡甚至社会的动荡, 并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影响。今后, 急需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探讨, 以期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过程经历了酝酿期、徘徊期、爆发期三个阶段, 并呈现出极化反应的迅速性、极化过程的激烈性以及极化方向的不确定性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认为群体极化主要是由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失范”、“特定群体”的本质属性以及个体的“危机迷情”和“无意识”心理等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群体极化

参考文献

[1]王芳.危机传播经典案例透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2.

[2]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141.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47-50.

[4]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宫承波.新媒体失范与规制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8.

[6]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33.

突发现象论文 篇3

突发事件的影响一直是经济社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频发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使这一命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更加突出。突发事件会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也会给人们的消费选择带来影响。众所周知,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的一场大雨, 造成79人死亡, 财产损失惨重。严重的灾情使钥匙扣、急救包、救生衣等救生设施销量陡增, 其中车用救生锤更是长期处于脱销的状态, 这是个体消费选择带来的“灾后经济”。

突发事件情境是指人们感受到的突发事件后的不确定性、风险程度及对突发事件的主观反应。偏好逆转是指人们的偏好或行为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是一种代表性的消费者行为。因此, 在突发事件情境下对影响消费者偏好逆转的因素进行分析是可行且必要的。本文将突发事件情境下影响非直接受害者偏好逆转的因素归纳为外界因素、事件了解度及消极情绪三个方面, 以北京7.21大雨后124位非直接受害者为研究样本,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在突发事件情境下, 非直接受害者的心理情绪和消费行为会受到外界媒体信息和相关群体态度等多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突发事件情境下外界因素对非直接受害者事件了解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突发事件情境下外界因素对非直接受害者消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外部因素对非直接受害者偏好逆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突发事件情境下个体的情绪主要受到个体和外界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风险认知越强, 消极情绪的唤起强度就越高。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突发事件情境下非直接受害者事件了解度对个体消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偏好逆转是指不同的情景会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反应。突发事件中消费者的偏好逆转行为主要受其对突发事件的了解情况、心理预期的变化及从众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非直接受害者的事件了解度对其偏好逆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非直接受害者的消极情绪对其偏好逆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除此之外, 本研究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 认为非直接受害者的偏好逆转行为依照性别、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区别。另外, 不同性别、年龄的非直接受害者其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消极情绪和偏好逆转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 研究提出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消极情绪和偏好逆转关系的概念模型, 如下图所示。

(二) 样本选取

本研究选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等多种样本, 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有效问卷118份并对剩余的问卷进行缺失值补充, 最终得到124份数据, 有效回收率为82.7%。

(三) 变量测量

本研究使用Likert5评分法对各变量进行度量, 其中测量各个变量所使用的具体指标大多是在前人的文献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对于那些没有现成指标可以度量的变量, 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 总结出适合本研究的度量指标。

本文将非直接受害者对大雨事件的了解度分为知道、了解和熟知三个程度进行度量;将外部影响因素分为外界媒体影响和外部群体影响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基于Izard对情绪的划分, 研究提取其中的害怕、恐惧、厌恶和警觉四种消极情绪对大雨后非直接受害者的消极情绪进行度量;另外, 研究以直接提问的形式将偏好逆转的消费者行为作为显性变量进行度量, 受访者只需从“是”和“否”两个选项中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即可。本研究还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

(四) 样本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17.0检验样本数据的信度, 计算各变量的系数后发现各变量的信度系数均高于0.7, 整体问卷的信度系数达到0.83, 均通过信度检验, 这说明潜变量的各项测量指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很强的内部一致性。效度检验方面, 事件了解度和消极情绪各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基本都大于0.6, 说明其通过聚合效度检验, 没有删除任何指标。外部因素的六个维度中“微博”的因子载荷只有0.3, “积极影响”的因子载荷只有0.2, 因此研究剔除了外部因素中的“微博”和“积极影响”两个指标。

三、结果分析

(一) 理论模型检验

本模型的拟合度指标CMIN/df、GFI、AGFI、NFI、IFI、CFI和RMSEA分别为1.596、0.885、0.826、0.842、0.935、0.932和0.070, 均达到拟合要求, 说明该模型得到了数据的有效支持, 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二) 假设的检验

本研究使用AMOS17.0计算得到的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由计算可知, “事件了解度→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偏好逆转”、“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外部因素→消极情绪”、“外部因素→偏好逆转”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7、0.32、0.39、0.29、0.26, 且C.R.的绝对值都大于1.96, 说明假设H1、H2、H3、H4和H6均成立;“事件了解度→偏好逆转”的路径系数为0.08, C.R.的绝对值为0.44小于1.96, 该路径没有通过检验, 说明假设H5不成立。

(三) 控制变量作用检验

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男性和女性被测试者的偏好逆转比率分别为66%、76%;20~30岁、30~40岁、40~50岁的人产生偏好逆转的比率分别为83%、78%、54%。由此, 性别和年龄对非直接受害者偏好逆转行为具有控制作用。

年龄和性别两个控制变量对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消极情绪和偏好逆转关系的调节作用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 不同年龄和性别对于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和消极情绪对偏好逆转的影响均具有调节作用。

注:a表示C.R.值太小, 假设没有通过检验

四、结论

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建模, 使用AMOS17.0软件进行模型分析, 根据运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外部因素、消极情绪和事件了解度均会对非直接受害者偏好逆转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其中外部因素对偏好逆转行为的影响最明显, 消极情绪次之, 事件了解度对偏好逆转行为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 其对偏好逆转的影响是由影响消极情绪间接产生, 因而影响最弱。 (2) 外部因素和事件了解度均会对非直接受害者的消极情绪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同时外界因素还可以通过影响非直接受害者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度间接影响其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对偏好逆转有显著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偏好逆转行为,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产生偏好逆转行为。 (4) 在突发事件情境下, 男性和年长者更为客观, 其消极情绪主要是由对突发事件的了解而产生的;女性和年轻人则表现得更加主观, 其消极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外部媒体和周围人群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5) 面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 年长者表现的最为冷静, 其是否产生偏好逆转行为主要受其对突发事件的了解情况, 而对其他群体的偏好逆转行为影响最大的基本都是外部因素。

研究突发事件情境下非直接受害者的偏好逆转对市场经济有重大影响, 对了解消费者行为、促进灾后市场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偏好逆转运用到突发大雨灾害后非直接受害者的消费行为中, 根据实际数据对突发灾害情境下影响消费者偏好逆转行为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对决策者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7·21”暴雨灾害为例, 以灾害中124位非直接受害者为研究样本,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消极情绪和偏好逆转行为四者之间的关系, 验证了外部因素、消极情绪对偏好逆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外部因素、事件了解度对消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分类变量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突发事件,非直接受害者,偏好逆转,结构方程

参考文献

[1]何小洲, 李治横.突发事件情境下个人安全动机与消费行为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01) .

[2]赵金.媒体如何认识和引导社会情绪[J].青年记者, 2012 (02) .

[3]李治横.突发事件情境下心理现象对消费行为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4]刘玉梅.突发事件心里承受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

[5]刘颖.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1) .

上一篇:技校生职业兴趣培养下一篇: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