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疾病死亡论文

2024-07-01

突发疾病死亡论文(共7篇)

突发疾病死亡论文 篇1

编者按: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 (一) 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在工伤认定实践中, 这里所称的“工作时间”“工作岗位”需严格掌握, 才能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正确把握政策, 防止产生分歧。

职工上下班乘坐通勤车突发疾病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李某乘坐单位的通勤车下班途中突发疾病死亡, 能否算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是能否认定工伤的关键点。本案中如果李某乘坐通勤车时由于急刹车导致伤亡, 可能会被认定为工伤, 但因突发疾病死亡, 则要从立法本意予以分明。

案情回放

李某系某公司职工, 从事单位后勤工作。工作内容为收发报纸资料。2012年5月11日下午五点半, 李某正常下班, 乘坐本单位通勤车回家。由于公司离职工家属区较远, 很多人都在车上闭目养神。当通勤车快到家属区时, 李某突然感觉心脏不适, 连忙叫司机师傅停车, 由单位两位同事陪同其打车到就近医院就诊。虽经医院全力抢救, 李某还是在送医院后48小时内死亡。

事后, 李某的家属为李某申请工伤认定, 单位以李某不是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为由不同意工伤认定申请。李某家属认为, 通勤车应当视同是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的延伸, 李某突发疾病死亡应当认定工伤。于是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了这起工伤认定申请。经过调查和研究讨论, 作出了李某突发疾病死亡不能视同工亡的认定决定。李某家属不服, 遂向当地基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基层法院审理后判决维持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决定;李某家属又向当地中级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中级法院审理后, 仍然维持了基层法院的判决。

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在通勤车上突发疾病死亡, 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回答了这个问题, 本案的工伤认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种意见认为, 李某是在通勤车上突发疾病死亡, 并且其死亡在48小时之内, 通勤车应当视同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延伸, 李某的死亡应当认定为工伤 (亡) 。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乘坐通勤车虽与工作有直接关联, 但乘坐通勤车不是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的延伸 (除非法律有规定) , 因此李某在乘坐通勤车时突发疾病死亡不能认定为工亡。

案例评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视同工伤。这里所称的“工作时间”, 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 包括加班加点时间。这里所说的“工作岗位”, 是指职工日常所在的工作岗位和本单位领导指派所从事工作的岗位。例如, 清洁工人负责的清洁区域即为该工人的工作岗位;车床工人的工作岗位即该工人的车床区域, 等等。这里强调“工作岗位”是因为只有工作岗位发生的突发疾病才与工亡有比较密切的逻辑关系。按照工伤保险定义的原意, 工伤是“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的, 因此可以说, 突发疾病本来并不属于工伤的范畴, 将突发疾病死亡纳入工亡主要是考虑到工作岗位的突发疾病与工作原因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对工亡范围做了适当的扩大。客观地说, 这个扩大的边界有时比较模糊, 容易引起歧义, 也容易带来法律理论和道德伦理上的一些纠纷。

回到该案例来看, 职工李某是在下班途中的通勤车上突发疾病死亡, 乘坐通勤车与工作有关联, 但通勤车并不是其“工作岗位”, 因此, 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精神和本意上看, 认定工亡的条件不充分。换句话说, 突发疾病认定为工亡的条件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缺一不可, 且不能做随意延伸。假设李某是班车司机, 在开车时 (或者前后准备阶段) 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认定为工亡的理由就比较充分, 因为那是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实际工作中, 一些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往往认为应当在工伤认定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个理念当然没错, 但俗话说“法不容情”, 表明了法律的严肃性。西方有句名言即“法律如果不被遵守, 则形同虚设”。如果法律存在不足, 可以修改法律, 但在法律修改之前, 还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

突发疾病死亡论文 篇2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酒店“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应对恶性案件事故的应 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确保发生案件时能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

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紧急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破坏酒店正常秩序的严重事故、事件和灾害。具体包括暴力、盗窃、消防、自然灾害、中毒、死亡、交通、地震等突发事件。

2、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条例》

《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

《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酒店经营管理安全需要。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酒店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启动条件为酒店发生任何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

4、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在酒店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分级负责,实行部门责任制和分级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组织和培训客户安全队伍及全体员工,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处置方式等方面做好各种演练工作,实现平时预防与突发应急的有机统一。提高全体客户安全人员防范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全体成员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和指挥员工+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在处置突发事件期间,把保障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紧急预案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紧急预案组织机构 总指挥:董事总经理 副总指挥:总经理

应急小组组长:客户安全部总监 应急小组副组长:各部门总监,经理

应急小组成员:各部门当班主管,员工。

2、各成员职责

1、事发区应急小组成员紧急通知安全人员赶到现场,迅速保护、封锁现场。

2、如发生在楼层房间、或餐饮区域、公共区域内,应同时通知部门经理或主管赶到现场,协助保护现场。

3、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到达现场后,组织进行初步调查、甄别,注意寻找死者有无遗书等证据材料,待确认系自杀或意外事故后,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应急小组组长:

1、下达紧急集合命令。

2监控室立即通知每个岗位封锁所有通道,禁止任何人员出入酒店,特殊情况需出入的,公安人员到达前请示总指挥,公安人员到达后请示公安人员。

3、监控室通知安全主管、备勤安全员紧急集合,赶赴现场划定警戒线,控制无关人 员进入,维护现场秩序。

4如发现犯罪嫌疑人正在行凶或准备逃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将其抓获并派人看守,待公安人员来后移交处理。

5、如有人质被绑架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确保人质安全的情况下控制待公安人员来后配合行动。

6、如被害人伤势严重,应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抢救。如被害人已经死亡,待公安人员、法医来后配合工作。

7、公安人员勘察现场、调查访问、侦察案件时,做好配合工作。

8、客户安全部和事发部门记录整个案件的处理情况。客房部、餐饮部、市场销售部:

1、负责提供涉案客人的资料信息;

2、负责提供办案人员调查案件的临时办公、休息地点;

3、保管客人遗留下来的财物及行李物品。

4、大堂经理携带房卡赶赴现场以备急用,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工作。

5、市场销售部做好媒体接待工作。

6、总机房做好内外部电话联络工作。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1、做好保存财务资料和保险公司理赔事项。

2、做好疏散员工点名、安抚或解释工作。

3、跟进车辆调配工作。

4、跟进事发情况的上报工作。工程部、客户安全部:

工程部做好酒店水、电、气、电梯等动力控制系统的运行保障工作,紧急情况下寻求上级专业部门协助。其它有关部门:

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1,信息监测与报告构建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的预防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以确保全面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及时传递信息。

2、预警、预防行动酒店各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定期对所属辖区进行安全检查,及早发现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效果。建立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及时通报,并督促立即整改到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及演习工作。坚持属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落实酒店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制。

四、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程序 发生死亡情况:

A.划定警戒线,控制人员进入,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B.现场拍照。C.对同行客人作访问笔录。D.保管好遗留物品。发生伤情的:

A.酌情向伤者了解情况。B.向同行者了解情况。C.请对方即使治疗。

D.抓获犯罪嫌疑人,派人看押。

2、事故级别的确定

发生死亡1人以上命案;Ⅰ级(特别严重)红色

3、事件报告

酒店应急处理情况,须及时上报酒店管理层,业主方管理高层,酒管公司高层,当地公 安机关,消防机关等。

4、信息共享和处理

(1)信息共享和处理基本原则

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主观臆断。直报:发生严重、特级事故,可直接报警。(2)信息共享和处理

建立紧急突发事件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明确常规信息、现场信息采集的范围、内容、方式、传输渠道和要求,以及信息分析和共享的方式、方法、报送及反馈程序。

五、指挥和协调

酒店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后,应立即报告酒店董事总经理、总经理、客户安全部总监、部门总监,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1)指挥和指导现场救援工作

1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单位和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突发事件的同时,应积极 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突发事件扩大,并保护好突发事件现场。2客户安全部接到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下达紧急集合命令,派人赶赴突发事件现场,按照现场情况展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3各部门接到紧急事件信息后,部门负责人应迅速到达突发事件现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配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应积极协调各参加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①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开展各项安全及救护工作; ②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③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④在酒店区域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⑤根据突发事件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安全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⑥配合公安机关部门进行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⑦做好稳定员工、客人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⑧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控制和救护进展情况; ⑨做好突发事件信息的媒体接待和发布工作; ⑩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2)协调

突发事件协调领导小组由酒店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指挥、指导酒店范围内各种突发紧急 事件的处置工作,酒店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酒店各部门第一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接受总指挥的命令,综合协调处理现场事件。

2、紧急处理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总指挥有权紧急调集酒店所有人员、物资、设备、药品、食品、通讯、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下达酒店是否营业和赔偿的决定。

3、应急人员的安全保护

必须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和转移,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六、事故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1、后期处理(1)善后处理

(一〉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对突发事件参与者要实行跟踪教育,密切监控,掌握动态,确保一旦发生延续问题或次生事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处置。同时,将突发事件的损失及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上级。

(二〉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对因发生忽视安全、管理不善、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等行为,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责令检查、处分等处理。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地做好突发事件处置的新途径。(2)保险

明确保险机构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包括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和受灾人员保险,酒店财产保险。保护现场、拍摄第一手资料,并跟进赔偿事项。(3)专题事故会议 ①召开专题会议的条件

总指挥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②专题会议的组织落实 a)组织落实:酒店各部门。b)会议主持:总指挥

c)参加人员: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

(4)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查明的事实;

②事故原因分析与主要依据; ③得出事故结论; ④提供必要的附件;

⑤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⑥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⑦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2、宣传、培训、演习公众信息交流:

开展紧急突发事件安全防范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员工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及防范意识。培训:

酒店定期组织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演习:

酒店要有计划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酒店各种应急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应急演习。

3、监督检查

从古月突发心梗而死亡谈起 篇3

据有关医学专家分析认为,心脑血管病多发于中年肥胖男士,而古月正是此病的高发人群。有的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没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一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古月就是因为没有典型症状而失去抡救时间。专家指出,如今,中年白领45岁以上得心肌梗塞,脑出血的人很多,特别是有吸烟饮酒行为,生活没有规律、工作过于紧张劳累的人。古月本身就有这个病理基础,加上桑拿间闷热不通风,身体与外面的温差过大,精神过度亢奋,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导致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重。因此,喝酒、情绪激动等都有可能诱发心肌梗塞。

大家知道,心肌梗塞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是出入于冠状动脉发生异样硬化病变,管腔内有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缺血,引起心肌坏死。一般说来,心肌梗塞发病时,有数十分钟以上剧烈的胸痛,常伴有冷汗、不安或呕吐。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病情危重,急需抢救。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类型,死亡率相当高,据统计,约有1/3~1/2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就死亡了。

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工作环境紧张、缺乏体力劳动者。目前,心肌梗塞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从古月之死再次向现代人敲响警钟:要增强心肌梗塞自我防范意识,积极防治冠心病。心脏病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发现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多达240多种,除了先天性心脏病之外,有不少因素可通过自我保健或伴侣的保护得以防范。为此,专家们提出以下预防心肌梗塞的10种方法:

请您把烟戒掉 吸烟是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动脉血管发生硬化病变,同时可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产生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肌梗塞。

脱发是冠状动脉炎的征兆 一旦发现自己脱发,不仅要找皮肤科医生诊疗,而且更重要的应当找心脏病专科医生检查。

抑制胆固醇含量 高胆固醇可致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蛋白最佳方法是日光浴。因为人体胆固醇含量在冬天会升高,夏天会降低,故冬天应多到室外沐浴阳光。

不要向男子隆重祝贺生日 因为男人在生日那天比平时更兴奋,应激素升高,而且大量的烟、酒作用会诱发疾病。资料表明,男子生日的发病率比平时高21%,女子比平时高9%。

喝杯法国葡萄酒 法国人喜欢饮葡萄酒,所以死于心肌梗塞的人数一直比别国少。据研究发现,法国葡萄酒而非酒精成分中的“酚”在起作用。酚中含有丹宁酸,它的抗氧化能力甚至超过维生素E,可阻止胆固醇在动脉中的积存。

星期一早晨服用一片阿斯匹林 医学专家认为,星期一是一周最危险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的心肌梗塞发病率比平时高40%,主要因周末和星期天应激素飞速上升所致。因此,星期一早晨最好服一片阿斯匹林,注意不要出远门。

生命在于运动 一般说来,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冠状动脉扩张,高血压下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多吃水果蔬菜美国心脏病学家发现,每周吃5次胡萝卜,心脏病的发病危险比每月吃一次降低68%,每天吃两根胡萝卜,发病率降低30%。同时,多吃坚果可防治心脏病。

妻子是丈夫的保护者 研究表明,未婚者的心理最脆弱,终生独居者的发病率为已婚男子的2倍。丧妻者比有妻室的男子高3倍。

宽容和爱 科学家认为,易生气者,精神紧张者易患心肌梗塞,热情开朗、平静安祥者都有一个健康的心脏。

值得一提的是,当心肌梗塞发作经住院治疗控制后,出院在家休息治疗还需注意防复发。

一、动静结合 出院后的头一个月内,病人应基本保持在医院休息时的活动量,不应多会客、串门、探亲访友或外出游玩,活动量大小以自己不感疲劳、不出现心前区憋闷、疼痛或不适感为限度,禁止性生活与激烈运动。每天保持一定的时间卧床休息。

二、坚持防治 出院后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从事某种活动前,可服消心痛1~2片,以防发作。定期上医院复查,如病情变化出现胸痛、憋气伴出汗、恶心,呕吐等,应立即上医院急诊,以防心肌梗塞发作,及时抢救。

三、科学饮食 病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盐,食品富有营养而易消化吸收,多食新鲜的蔬菜和适量鱼类,瘦肉及豆制品,少食动物脂肪、动物内脏,油煎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要禁酒戒烟,不暴食暴饮。适当补水,防止便秘,同时,要避免高糖饮食,少吃甜食品。

突发疾病死亡论文 篇4

目前,有关“突发疾病死亡”内容的法律法规有两项。一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二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规定:“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从全国数据看,突发疾病死亡人数占工亡总人数的1/3左右,数量较大且每年有小幅上涨。而在“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工伤认定过程中,常常是一些基本要件不齐全、不完整的案例引发的争议最多,形成案例认定的难点。如:发病情况不完全符合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前提条件;死亡情形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之外;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难以判断;死因是否因疾病导致难以判断等情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行政策规定较粗,可操作性不强。现行法规文件规定较粗,对于“48小时突发疾病”条款中的一个前提条件、两种情形和七个基本要件,没有较为详尽的解释和操作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以“突发疾病”规定为例,按照劳社部函〔2004〕256号文件规定,“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然而,“突发疾病”的症状表象有“轻”和“重”的不同情形。“轻”的症状表象可能只是工作时自身感觉不舒服或旁人发现其“脸色不好”等,未及时送医院治疗,正常下班回家后病情突然加重,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重”的症状表象则是在工作场所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在工伤认定实践中,对“重”症状表象的“突发疾病”界定容易把握,对“轻”症状表象的“突发疾病”难以界定把握。

2.对“突发疾病死亡”条款存在理解差异,出现同类案例的差异化认定结论。从“突发疾病死亡”条款案例的结论和分析看,各地对同类案例的认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各地工伤保险机构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由于“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配套政策较少,各地主要通过对条款的文字表述进行理解和操作。由于对法律条款理解的差异,造成各地认定结果的不同。(二)是工伤保险机构和法院对条款理解和把握不同。在各地案例中明显看到,一些地方的工伤保险机构与法院对“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理解和把握有较大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认定结论,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3.单纯强调“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不考虑“工作原因”。在“突发疾病死亡”条款中没有特别提出必须因“工作原因”。如果仅从条款的字面理解,只需要在工作时间内、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就可认定为工伤,而不需要考虑是否因工作原因,在实际操作中,法院系统容易产生这样的理解和判断。但是从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从政策规定的历史沿革看,工伤的本意就是因工作原因而受伤,很难割裂工作原因。《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也强调“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因工作紧张造成突发疾病死亡”。由于现行政策中没有明确在“突发疾病死亡”条款中是否要考虑“工作原因”的因素,导致对案例的认定结论出现较大差异。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将工作岗位扩大到工作场所或工作区域。在空间扩大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工作原因”,该条款的适用范围有扩大化的趋势。

4.对“48小时”限定存在争议,认为缺乏人文关怀。《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一)项规定了“48小时”界限,而且在界限内外有巨大的待遇差。这样的政策规定给了工亡职工家属一个残酷的选题,即或者坚持治疗,失去工伤待遇,或者放弃治疗,保有工伤待遇。但无论如何选择,都会对工亡职工家属造成损伤。而现实中,确实存在着放弃治疗、保工伤待遇的情况,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突发疾病者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没有任何工伤保险待遇,也引发了社会质疑。

5.用人单位应履行的责任发生扭曲。用人单位对“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规定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参保的用人单位而言,由于工亡职工的单位不需支付任何工伤待遇,也不算作安全生产事故,单位一般会积极配合,将因病死亡人员作为“突发疾病死亡”情形上报,甚至编造事实、出具虚假证明。对于没有参保的用人单位而言,一些单位选择与医院协议,将患者死亡时间拖至“48小时”之外。而一些单位以事实不清、理由不充分、条款不合理为由,执意走法律程序,繁复的工伤认定和维权程序,导致工亡职工家属和用人单位严重对立,对簿公堂纠缠不休现象屡有发生,工伤认定机构被复议、被诉讼,挟裹其间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虽然参保或未参保的用人单位表现出的态度不同,目的不同,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对“突发疾病死亡”情形的认定工作。

二、措施及建议

1.制定“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配套政策,提高可操作性,减少认定差异化结果。一是细化“突发疾病死亡”条款,减少执行中的争议。进一步明确“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一个前提条件、两个情形和七个基本要件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对条款内容理解和把握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实际操作中范围缩小化和扩大化情况。二是完善“48小时”规定。明确和细化“48小时”的规定,特别是对突发—抢救—死亡情形的各个环节认定依据、证明材料、出具证明单位等进行明确,减少工伤认定结论的差异化。同时,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作出较为宽泛的规定,比如规定:经抢救后依赖呼吸机等辅助设备维持生命的,不受“48小时”的限制,以利于对职工生命的保护。三是在“突发疾病死亡”条款的认定中,考虑“工作原因”因素。明确“突发疾病死亡”条款与“工作原因”的关联性,排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发生的,非工作原因(生理上必要需求不包括在内)引发的突发疾病情形,以充分体现工伤保险制度的初衷和本意,保护因工作原因伤残和死亡的职工。

2.建立“突发疾病死亡”梯级待遇标准,避免待遇悬殊造成的逆选择。为解决“突发疾病死亡”条款引起的“不死不算工伤”,不能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待遇体系,增加“突发疾病”情形经抢救脱离危险后的伤残评级及待遇保障。“突发疾病”情形的职工在病情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级别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如果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中,没有相应的病种标准,可根据肢体伤残情况对应相应的伤残标准。

3.加强部门间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借鉴哈尔滨市的经验,为了集思广益,发挥各部门的优势资源,提高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建议各地建立调查取证联动机制及工伤认定联席会议制度,对认定重大工伤、疑难案件在事故调查、责任划分、办理程序、法律适用、医疗诊断等方面充分听取各方面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达到工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

养老机构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篇5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全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管理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徐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徐州市云龙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徐州市云龙区养老机构应对一般(Ⅳ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场所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安全事故,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针对民政服务对象和管理人员的各类恐怖袭击、暴力事件,自然灾害、影响机构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事故等。

1.4事故分级

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分级是在国务院《突发事件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划分标准的基础上,相应提高等级标准划定的。

1.4.1特别重大事故(Ⅰ级):机构所在区域内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3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2重大事故(Ⅱ级):机构所在区域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3较大事故(Ⅲ级):机构所在区域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4一般事故(Ⅳ级):机构所在区域内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5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风险、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深化全过程风险管理,做到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和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发挥基层一线的作用。有效整合政府和社会现有资源,健全信息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4)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建立健全以区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健全完善各类力量快速反应、联动协调机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5)坚持依法管理、科学应对。强化社会各类主体法定责任,依法依规应对突发事件,实现应对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利用科技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6)坚持信息公开、正确引导。及时、准确、客观、统一发布权威信息,认真回应关切,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组织体现和职责

2.1指挥机构

成立云龙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称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成员由区委宣传部、经发局、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农水局、商务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房产服务中心、云龙生态环境局、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事发地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组成。

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养老机构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养老机构应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部署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组织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指导和协调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研究决定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组织指挥应对一般(Ⅳ级)突发事件的调查;向区政府报告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开展情况。

2.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其职责

云龙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云龙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云龙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办事机构。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云龙区民政局,主任由云龙区民政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云龙区民政局相关科室、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落实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制定和修订应急响应方案;建立相关的专家库;组织应急人员培训和演练;收集相关信息,全日制受理和收集养老机构事件信息并及时上报;组织养老机构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发生养老机构突发事件时,负责甄别事件级别,初步提出实施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根据分工组织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故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估,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2.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区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主要工作职责:

区委宣传部:负责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新闻发布、媒体报道、舆论引导等工作。

区经发局:负责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调拨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区财政局:负责从政府预备费中列支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需的专项资金和有关救援物资储备资金,建立相关管理、监督和专用帐户制度。

区住建局:负责协调供气单位,保障养老机构的供气需求。

区城管局:负责恶劣天气、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城市管理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区农水局:负责协调供水单位,保障养老机构的饮水供应。

区商务局: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养老机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应急工作中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区卫健委:负责组织、协调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抢救受伤人员,预防和控制疫情、疾病传播。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参与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按要求组织或参与涉及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

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指导、协助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及危害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区房产服务中心:指导协调供热单位保障养老机构的供热需求;配合主管部门对养老机构的房屋安全情况检查。

云龙生态环境局:负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动态监督,及时报告环境安全隐患,强化污染源的防控。

云龙公安分局、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公安分局:负责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现场的治安、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指导、协助民政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现场稳定等应急处置工作;对涉嫌犯罪的,督促、指导涉案地公安机关立案催办,查清事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云龙消防救援大队、大龙湖旅游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事发养老机构的请求,参与火灾等现场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4现场指挥机构及各工作小组

突发事件发生后,区政府将根据需要成立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成员由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灾害所在地街道负责同志组成。现场指挥部可根据需要设立综合协调、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安保维稳、医疗卫生、善后处置、信息发布及新闻宣传、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专家支持、调查评估等工作组。参与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各方面应急力量要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受领任务,接受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并及时报告现场情况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1)综合协调组:由区民政局牵头,配合指挥部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布置的各项抢险救灾任务。

(2)安保维稳组:由云龙公安分局、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公安分局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警戒保卫工作,根据需要实施一定范围的交通管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等。

(3)医疗救护组:由区卫健委牵头,负责紧急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必要时将伤员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同时负责调集应急救援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统计伤亡人员情况等。

(4)环境监测组:由云龙生态环境局牵头,主要负责监督管理污染物、污染源的监测、防治工作,确定事故危害区域,并通报危害程度和范围,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处理,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大。

(5)抢险救援组:由云龙消防救援大队、大龙湖旅游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主要负责事故抢险。

(6)应急保障组:由区经发局牵头,区农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理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组成,提供物资、经费、交通、电力、通讯等保障。

(7)信息发布及新闻宣传组:由区委宣传部牵头,负责联络新闻媒体,协调指导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统一发布有关信息,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并配合发布和宣传疏散路线,稳定民心。

(8)善后处理组:由属地街道办事处负责,主要负责事故所涉及的安置、抚恤、赔偿等前期和善后处理工作,配合医疗救护组做好有关登记和统计工作等。

(9)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组:由属地街道办事处负责,主要负责事故养老院的重建和恢复。

(10)专家组:由区民政局牵头,调集市、区专家库成员,作为指挥部的咨询机构。

(11)调查评估组:由区民政局、应急管理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评估事故影响,尽快查明原因,作出调查结论,预测事故后果,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3预防、预警与报警机制

3.1预防工作

区民政局各有关职能科室会同有关部门及科室,根据天气情况、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等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预测预警及检查自查情况,对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情况,向有关科室及养老机构提出风险警示信息和监管建议。其他成员单位发现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通报给各对口职能科室,以便依法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2 预警与报警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区民政局负责养老机构突发事件预警工作。

(2)确定预警级别。对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区民政局收集到可能发生的征兆信息后,组织进行评估,研判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强度和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突发事件类别,确定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别用红色等级(Ⅰ级)、橙色等级(Ⅱ级)、黄色等级(Ⅲ级)和蓝色等级(Ⅳ级)表示。

红色等级(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以上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可能会扩大。

橙色等级(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可能会扩大。

黄色等级(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蓝色等级(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3.3 预警信息发布

红色预警(Ⅰ级)和橙色预警(Ⅱ级)报省人民政府后,由省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部门发布;黄色预警(Ⅲ级)由市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部门发布;蓝色预警(Ⅳ级)由区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部门发布。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

3.4 预警措施

采取预警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后,区民政局、相关街道办事处按照预警级别、实际情况和分级负责的原则,迅速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1)增加观测频次,加强预报,畅通信息接收渠道,及时收报有关信息;

(2)加强公众沟通,向养老机构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等;

(3)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4)调集应急救援和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5)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6)加强养老机构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7)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5 调整、解除警报

发布预警信息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对预警信息动态管理,根据事态发展变化,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更新预警信息内容,并重新报告、通报和发布有关情况。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预警信息的的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 应急处置

4.1 信息报告程序和时限

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相关街道办事处要立即如实向区民政局报告。任何部门、单位或公民一旦发现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后,应当立即报告云龙区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应当如实、准确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起因、现状等,并予以核实,对事故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并提出实施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应急指挥部确认后,采取预警措施,通知各应急工作组开展工作。

相关街道办事处接到报告后半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抄送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4.2 报告方式与报告内容

报告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情况紧急,可采用先电话报告、后书面补报的方式。

报告应涵盖下列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2)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事故发展趋势;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相关事宜及其他需上报的事项;

(5)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单位印章、报告时间。

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 先期处置

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要在事发地街道办事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有关预案迅速实施先期处置,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同时,要按规定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4.4 应急响应

4.4.1 分级响应机制

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事故(Ⅱ级)响应与处置: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养老机构突发事件时,由市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装备,参与由省政府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领导的应急处置工作,配合现场工作。

较大事故(Ⅲ级)响应与处置:发生较大养老机构突发事件时,由市政府负责及时、果断处置,并接受省应急指挥部的指导。

一般事故(Ⅳ级)响应与处置:发生一般养老机构突发事件时,由区政府负责应急处置。

4.4.2 应急响应程序

区民政局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突发事故的状况,初步确定事故响应的级别,分别向区政府和上一级报告,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召集有关单位赶赴现场,根据现场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同时上报事故处置的最新进展情况。

4.4.3 应急响应的主要工作内容

(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2)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3)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应急保障,包括协调关系、调度各方应急资源等;

(4)组织做好现场治安秩序维护和社会稳定工作;

(5)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6)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4.5 现场指挥与协调

4.5.1 指挥和协调机制

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后,各有关单位得到信息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或队伍赶赴指定位置,在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本着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原则,迅速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应急处置任务。

4.5.2 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1)通报事故情况,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

(2)指派有关人员参与应急指挥和指导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等。

4.5.3 指挥与紧急处置

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可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6 处置措施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指挥部要立即按照预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事故危害:

(1)应急救援。应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会同区卫健委,组织指导医疗机构救治因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

(2)危害控制、抢险救灾。根据事故的性质及科室职责,会同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导事发地街道、养老机构,开展应急处置,抢救伤员、保护财产,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将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3)事故调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组织开展调查工作,尽快查找事故发生原因。对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开展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侦破工作;

(4)维护稳定。公安等部门及事发单位分管安全保卫的人员,加强治安管理,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涉事地区社会稳定。

4.7 信息发布

(1)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必须经区政府认定后,由民政局和其他有关单位负责对外进行发布,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争取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区委宣传部统筹做好信息发布的指导协调工作。

(2)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有关部门不得随意或恶意传播与养老机构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的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3)信息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公告等方式进行发布。

4.8 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

结合实际情况和处置工作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直至响应终止。

4.8.1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条件

(1)级别提升。当事故进一步加重,影响和危害扩大,并有蔓延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及时提升响应级别到较大事故(Ⅲ级)、重大事故(Ⅱ级)或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2)级别降低。事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且经研判认为事故危害降低到原级评估标准以下或无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可降低应急响应级别。

(3)响应终止。当安全事故得到控制,并达到以下两项条件,经分析评估认为可解除响应的,应当及时终止响应。

第一,安全事故伤病员全部得到救治,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

第二,事发现场、涉事人员得以有效控制,灾害险情得到有效遏制并符合相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

4.8.2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程序

由专家组对事故进行分析评估论证。评估认为符合级别调整条件的,指挥部根据专家组意见提出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建议,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事故相关地街道应当结合调整后级别采取相应措施。评估认为符合响应终止条件时,指挥部提出终止响应的建议,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包括伤病人员的安置、补偿,死亡人员的家属安抚及补偿;征用物资及运输工具补偿;应急及医疗机构垫付费用、事故受害者后续治疗费用的及时支付;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处置组会同事发地街道,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妥善安置、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协调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5.2 恢复重建

民政局应当尽快协调配合区有关部门或组织修复被损坏的供水、排水、供电、油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制定恢复重建和发展计划,有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5.3 社会救助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统筹突发事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并会同商务等部门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和发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应急管理部门、红十字会负责发动社会、个人和境外机构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并按有关规定负责管理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发放工作。司法部门组织法律援助机构和有关社会力量为突发事件涉及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总工会、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协助卫健等有关部门开展心理咨询、抚慰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5.4 调查评估

区民政局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将调查与评估情况向区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6保障措施

6.1应急机制保障

本应急预案所涉及到的成员单位、医疗机构、技术机构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单位或组织内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与本预案进行衔接,保障各项应急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6.2信息保障

各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处置联动系统和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区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应急分队间的联络畅通。

6.3队伍及装备保障

各应急处置机构根据各自的实际工作内容提供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基本信息,建立储备数据库随时调用。主要有: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专家咨询等。

6.4医疗卫生保障

区卫健委负责救护保障工作,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进入救灾现场,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和心理咨询,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消除恐惧心理。各急救医疗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救治。

6.5 交通运输保障

云龙公安分局、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公安分局负责协调紧急处置交通安全保障的组织与实施,依法实施道路交通管制。

6.6 治安保障

云龙公安分局、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公安分局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治安保障,并负责相关保卫工作。事发地街道要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障工作。要迅速组织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管理,严惩趁火打劫和制造事端的犯罪行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

6.7 经费保障

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需的专项资金和有关救援物资储备资金,从政府预备费中列支,同时建立相关管理、监督和专用帐户制度,对应急经费的申报、审批和使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6.8 技术储备与保障

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先进技术、装备、物资的储备研究工作,建立科学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综成、分析处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应对。

7 预案管理

7.1 预案编制

本预案由区民政局制定,根据区政府要求和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本预案。

7.2 预案演练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每年至少一次组织演练。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参与,提高快速反应和整体协同处置能力。

7.3 预案评估与修订

(1)区民政局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②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③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④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⑤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⑥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⑦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3)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修订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预案编制、审批、备案、公布程序组织进行。仅涉及其他内容的,修订程序可适当简化。

(4)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可以向区民政局提出修订意见。

7.4 教育和培训

区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预案培训、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检验和提高养老机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响应和应急救助能力。

7.5 责任与奖惩

(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公民按照区人民政府要求,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对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应急处置不力,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附则

(1)本预案由区民政局起草,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本预案由区民政局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9 附件

9.1 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老人突发疾病怎么办 篇6

1.心绞痛 由于劳累、天气突变或晚上看电视心情紧张等,导致老人交感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夜间睡眠时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当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时便会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这时,家人应立即将老人扶起,让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多可缓解。

2.脑梗死  当老人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时,应想到可能患上了脑梗死,这时家人千万不要晃动老人,否则有可能导致栓子脱落引发其他一些并发症。处理方法是,立即给老人服用溶解栓子的药物。另外,平时应遵医嘱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调整饮食结构,夜间睡觉前饮水稀释血液,晚上起来时最好喝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3.哮喘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老人,由于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亢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而导致哮喘。哮喘发作时可让老人服用氨茶碱或用舒喘宁喷雾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严重时应立即让老人吸氧。

4.急性腹痛  有些老人患有胆结石、肾结石、胃溃疡等疾病,夜间睡眠当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嵌塞胆道或输尿管导致痉挛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胃溃疡的老人,由于饮食不节或受凉,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痛。对于因胆结石和肾结石引发的腹痛,应立即变换体位,同时按压足三里穴、胆囊穴、内关穴、关元穴等穴位,可缓解疼痛。胃溃疡病人可服用654-2(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以缓解症状。

痛风  痛风一般在夜间或凌晨发作,老人的发作部位疼痛剧烈,可用秋水仙素、消炎痛等药物治疗。

 尿潴留 有的老人患有前列腺肥大症,夜间睡眠时,由于尿液浓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前列腺充血等,导致急性尿潴留。遇到这种情况,家人可用热水袋或者炒热的盐用布包着热敷小腹部,情况危急时应立即送医院插导尿管导尿或在耻骨上行膀胱穿刺导尿。

7.直立性晕厥 老人心血管的调节和顺应性较差,在卧床稍久或蹲厕起来后,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进而诱发脑缺血,容易晕厥。为了防止意外,在起床或由蹲而站起身时,用力咳嗽几声,可防止老人晕厥。

老人突发疾病时,只要救治及时,多数老人会转危为安。例如,糖尿病患者因控制进食量和应用胰岛素而导致低血糖突然昏倒,如果给患者立即喂些稀糖水,就可使病情缓解;哮喘病患者突然呼吸困难,需要有人立即扶其坐起,若平躺则会加重病情;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时失去知觉,必须立即服用急救药;高血压患者因突发中风而昏迷不醒,切不可随意搬动病人,而应尽快送医院。

散养断奶仔猪突发死亡病因及防治 篇7

1 病例一

(1) 32日龄断奶仔猪14头, 3d死亡6头, 无明显病症, 夜间死亡、凌晨发现, 剖检仔猪:全身肌肉苍白, 胸、腹腔积液, 心肿大桑葚型、横纹肌苍白, 肝、脾肿大有白色坏死灶, 血悬片镜检, 附红细胞体重度感染, 分析病因为缺硒引起白肌病继发附红细胞体。 (2) 防治:治疗肌注亚硒酸钠Ve针2ml, 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肌注1ml, 多维葡萄糖饮水。仔猪生长过快容易引发缺硒, 预防本病仔猪出生7d补硒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ml, 断奶后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VE粉。

2 病例二

(1) 外购仔猪85头, 饲喂半月后, 3日内突然死亡猪头数2、5、6头, 均为个头较大猪, 病猪表现为食欲不佳、可视黏膜苍白, 剖检死猪肝脏土黄、质脆、有坏死点出血, 胃溃疡, 出血, 经现场查看, 仔猪料房阴暗、湿度大, 饲料霉变。 (2) 防治:立即停喂霉变饲料, 新料中添加脱霉剂、葡萄糖、电解多维, 预防本病发生要保证饲料卫生, 禁止霉变, 饲料最好现配现吃, 雨季、阴冷季节饲料存放最多不能超过5d。

3 病例三

(1) 7头仔猪, 主诉上午精神一切正常, 中午喂完食后, 突然陆续死亡, 死前剧烈抽搐, 不明原因, 尸体头部、脖子发蓝青色, 经询问, 畜主在卖海鲜处拎回泡发干鱿鱼水, 给猪只饮用, 分析为短时间饮入大量食盐造成急性食盐中毒引发死亡。 (2) 防治:食盐中毒多由猪偷食或主喂食大量含食盐饲料引起, 早期发现可多次给与少量清水或灌服温水, 切忌大量给水, 会引发脑水肿加速死亡, 植物油导泻, 排钠离子。

4 病例四

(1) 46日龄仔猪突发死亡, 死前尖叫、叫声嘶哑, 同窝12头, 个头较大2头死亡, 主诉死猪生前走路不稳, 其他猪只无明显症状, 病死猪眼睑水肿, 剖检胃大弯肌肉间胶冻样水肿, 肠系膜水肿, 肺脏出血点, 诊断为急性水肿死亡。 (2) 防治:水肿病为大肠杆菌内毒素致内脏、系膜水肿, 多发病于45~75日龄断奶后仔猪, 多由换料、天气突变应激诱发本病。本病预防为:妊娠后期母猪在产前40日和15日各注射1次大肠杆菌疫苗, 2ml/次, 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断奶后日粮中补充亚硒酸钠VE粉, 天气变化时饮水中添加多维。

5 小结

上一篇:图书馆防盗系统漏洞下一篇:综合检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