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口腔疾病论文(共12篇)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1
由于人们对口腔预防保健的知识缺乏,特别是老人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身体其他部位[1]。增强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减缓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社区工作重点为目的。牙齿的健康和数量已成为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拥有健康的牙齿不但具有生理功能,还能帮助提高老年的外表形象,改善老人心理状态。社区医师为老人建立口腔病例档案,做到知己健康管理[2]。方便社区医师属地管理,并且利于医师拥有固定客户,而且让老人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让老人终生伴有健康的真牙是社区口腔医师的奋斗目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08年7月,选择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退休职工458例参加此项工作。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60例,65~69岁187例,70~75岁185例,>76岁86例。最小65岁29例,最大83岁16例,平均年龄73.2岁。按比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
1.2 检查项目
本次工作检查除一般项目如姓名、年龄、性别、居住楼号等外,主要进行口腔存留牙数目及健康情况,牙周,黏膜,义齿的修复情况、刷牙次数等。
1.3 检查标准
参照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曹采方主编的《临床牙周病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王嘉德、高学军主编的《牙体牙髓学》及世卫《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义齿的修复情况本着临床检查和患者主诉(检查时未戴)。
1.4 质量控制
本着病况检查和治疗一致的原则,于2008年3月开始至2011将上述患者(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由5例和7例因某种原因未到)预约复诊。由一名主治医师和护士完成。调查前先进形标准校对,指数和标准均参照全国第3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3]。
1.5 干预治疗的方法
针对229例干预组患者每半年采取电话预约门诊复查治疗共计4次。定期牙周洁治、定期氟保护漆预防龋病、龋齿治疗及及时修复缺失牙。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促使老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一天增加一次刷牙次数。对照组采取有症状即到门诊治疗。
2 结果
2.1 牙体情况
表1显示,根面龋及邻面龋是最常见的老年牙体组织疾病。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初次检查时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后复查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龋病下降率及充填率均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余留牙情况
表3显示老人余留牙情况不容乐观,平均每人15.6颗牙。再加强口腔卫生管理之后,干预组比对2年后照组的余留率有一定的改善。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成绩是还是存在的。见表4。2年后对照组牙余留率为28×15+30×20+52×10+30×5=13.3颗/例,而干预组有17×28+36×20+50×10+19×5=14.3颗/例。
3 讨论
3.1 从表1显示,最常见的老年牙体组织疾病是根面龋及邻面龋[4]。老人受牙周病或增龄性改变发生龈退缩引发牙根暴露进而食物嵌塞,根部牙骨质的物理特点受机械和化学刺激产生损伤进一步发生龋坏反应,再有长期带义齿易造成卡环龋。磨耗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或咬面整体降低进而咀嚼无力;磨耗的不均匀产生尖锐牙尖损伤颊舌黏膜形成创伤性溃疡。尖锐的牙尖出现咬干扰以致咬创伤,成为临床上冠折或根折或冠、根联合折的重要原因。同时磨耗可导致咬关系紊乱,垂直距离降低,咀嚼肌群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下颌运动轨迹偏斜等症状[5]。
3.2 从表2来看,有条件的社区应为老人建立口腔病例档案,做到知己健康管理[6]。从被动的疾病治疗变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而且能节约大量医疗费用的支出。老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在社区预防保健还是一个新鲜有待发展事物,但对老人的干预健康管理却有显著成效。笔者认为这是社区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但需要政府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对群众开展口腔档案管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3.3 表3显示,老年口腔余留情况不容乐观。458例老人在调查初口内对照组牙余留率只有14.2颗牙/例,2年后下降为13.3颗/例。在调查初口内干预组为14.2颗牙/例,2年后无显著性变化14.3颗/例。而健康老人的标准是80岁老人拥有20颗能够正常咀嚼、不松动的功能牙[7]。老人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阶段[8]。老年人步入老年后其体力和精力的下降,自理能力的下降加上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归律[9]。但是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职工医院高级知识分子居多、经济条件较好,并且最突出的是比较能够配合医师的工作,这从表4反映出。加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使患者感到亲切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进而主动配合后,口腔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所以在社区口腔医师在治疗前的卫生普及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证明是有效的。
3.4 口腔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是作为一种较全面体现新的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主观评价体系被引入到老年口腔科学中[10]。而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是影响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6]。牙齿的健康和数量是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1],如何让老年人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是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探讨的。让老人终生伴有真牙是口腔医师的职责。口腔缺牙修复不但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要注重美观、发音与舒适。恢复面部形态提高自我形象融入社会,改善老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改善老年口腔患者生命质量刻不容缓。
3.5 通过此次调查提示,应该对老年人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龋病的防治工作及时修复缺失牙,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牙齿缺失对身体带的不良影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重要性[12]。同时口腔社区医师除了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对操作的规范性精益求精,在接诊老年患者时还要了解和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利用口腔行为学原理,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还老年人一个高品质的生活。让老人终生伴有健康的真牙是口腔医师的奋斗目标。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2
2010年04月30日
【摘要】
精神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不断升高,国家卫生部在全国60个示范区开展了精神卫生项目工作,目的是探索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管理模式,把精神病人的管理从医疗部门向社区转移,实现精神病人管理家庭化、社区化、专业化。
精神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管理和康复。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过去那种把好转的病人放在家里、把严重的精神病人送进专科医院或社会福利院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由于精神疾病经常出现复发,而家庭和社区缺乏专业管理和技术处理能力,从而造成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出现许多杀人、纵火等恶性事件,危害社会。自2005年四平市作为示范区之一参与了卫生部在全国开展的精神卫生项目工作,三年来我市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明显减少,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许多贫困患者得到免费救治,使病人不出社区就得到了很好的服务和管理。依托社区开展精神疾病防治的工作探索,对实现精神病人从医院管理向社区管理的方式转变有重要意义。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及各项工作制度
精神疾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公安、民政、卫生、残联、劳动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密切配合、组织协调、各司其职。市成立“市精神疾病防治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各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在卫生行政部门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选派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办公室成立之后,制定了《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疾病应急处理预案》,《社区重性精神疾病双向转诊制度》,《精神疾病免费药物治疗、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申报、审批和管理程序》,《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各成员单位管理职责》,《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示范区督导检查方案》,《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实施计划》及《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加强社区防治网络建设,建立和强化工作机制
我市市区分铁东、铁西两个区,现有人口53万,13个街道办事处,76个社区,其中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市卫生局基妇科和社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建立从市卫生局精防领导小组→市精防办公室→市卫生局基妇科(社区管理中心)→各医疗单位→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严密的精防防治网络,社区医生是精防基层个案管理员,负责各社区精神病人的治疗、随访管理工作。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由社区主任、社区民警、社区医生参加的社区精神疾病监护小组,由他们发现、报告病例,精神疾病专业机构的医生对病人进行危险性评估,对确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病人进行应急处理,符合收入院的病人及时收住院,治疗好转后转给社区进行随访管理。严格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精神病院疗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制度,相互转诊。
开展各类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开展卫生、公安、残联等部门行政管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组织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培训,规范治疗方法和管理程序;对病人家属进行护理知识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用药、护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常识和基本技能;社区个案管理员培训,目的是提高对病人的随访管理质量;计算机病历录入、质量控制培训,便于对项目工作进行评价。
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根据《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示范区督导检查方案》要求,在项目实施工作中,项目办公室对各社区个案管理员随访的病人由管理人员入户核查或电话核查了解掌握病人信息,并要求个案管理员发现有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及时与精防专业机构联系进行应急处置,这样大大减少了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神经精神病医院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病人救治的单位,承担了对项目培训的技术支持、病人的诊断、危险性评估、体检、治疗、免费救治、应急处置等工作。三年来已登记建卡2500例,诊断复核工作已完成1500例;筛选出540例有肇事肇祸倾向患者的进行随访管理;为168例贫困患者免费服药。并对免费用药患者进行了用药后的专项化验检查;对38名肇事肇祸患者或出现严重精神药物副反应患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为17名有肇事肇祸行为的贫困患者提供了免费紧急住院治疗。
进一步做好社区精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6.1国家686精神卫生项目工作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探索性项目,国家项目组通过近三年来的实践,总结了三种工作模式,四平市示范区由疾控机构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共同参与是其中的一种工作模式之一。在工作中一些工作和管理程序还没有理顺,疾控机构只是业务单位,对社区的管理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监督制约,社区做与不做工作,只能用工作经费来激励,没有行政办法。同时疾控专业人员精神疾病的专业知识不足,对社区工作指导不力。
6.2 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质量,国家项目工作根据财政部门规定,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工作经费。但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地方经费,对我们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没有保障。
6.3 项目队伍不够稳定使项目执行质量降低,在项目之初参加过培训的人员,有许多已不再做项目工作。特别是社区随访医生经常更换使随访工作不能连续。
6.4 不断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精神疾病监管治疗模式和网络。研究和制定合理的办事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实现项目管理和工作的标准化,即工作程序标准化、数据收集标准化、随访管理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来确保精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理化检查结果与饮食情况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因对病人的家庭情况及以前是否有过重大疾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均不了解,在选用药物时尽量选用副作用小、发生过敏几率低的精神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如氯丙嗪从12.5mg开始,在病人无任何副作用的情况下再逐步加大治疗量。因药物剂量过小不能控制病人情绪时则加大安定或氯硝安定的日治疗量,以使病人处于镇静状态,达到减轻躁动情绪、避免意外发生的目的。
1.2.2 心理治疗
经药物治疗1~3个月后,当病人情绪基本稳定且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时,与病人进行沟通。首先向其讲明治病的目的就是使其早日康复,重返社会,与家人团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与医生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逐步询问病人的家庭情况,是否有工作单位以及病人的姓名、学历、年龄、住址和婚姻状况等。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最终达到病人要求治病、主动叙述自己的内心体验与要求,这就是心理治疗的目的所在。
1.2.3 工娱疗法
当病人阳性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稳定,生活基本自理时,对病人进行工疗与娱疗训练。首先让病人学会整理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此后让其从学习简单的手工劳动到较复杂的劳动技能,如择菜、洗菜、切土豆丝等,与此同时根据病人爱好与特长让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从听音乐到学习不同的乐器,以及学习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以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充分发挥病人的潜在能力。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从中逐步掌握社交技巧,以便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结果
2.1 疗效评估
经过12~24个月的治疗管理,经我中心与病人住地派出所、居委会及病人家属多次沟通、街道办事处、联系、观察,所有病人病情稳定,2年内无肇事肇祸,无关锁现象发生。
2.2 效益评估
2.2.1 社会效益
本资料中的83例病人在管理前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毁物、冲动、影响交通、赤身露体、致人伤亡或残暴异性,给一方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病人纳入管理后不仅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治疗,而且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与建设祥和快乐、团结奋进的社区做出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贡献。
2.2.2 经济效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 篇3
社区管理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所选病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嗜好、居住环境、体检资料(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病程长短、每次住院情况、重要辅助检查资料、合并其他慢性病资料(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矽肺等)。
定期或不定期随诊和康复知识培训:其目的是讲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防护和康复能力,使患者明白康复治疗对自己疾病恢复的好处,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以取得家属的最大支持和配合,并形成与社区医务人员的互动。
祛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详细说明烟是COPD的最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1]。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居住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有条件者可用消毒剂定期或不定期喷洒,防止滋生病菌。居室内避免放置可导致过敏的花草植物,以免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作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例如匀速步行、打太极拳、做深呼吸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体操,以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应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COPD患者的最大吸气压和呼气压明显降低很大程度与营养不良致呼吸肌减弱有关。由于COPD患者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消化吸收不良,能量需求增加和分解代谢增强的原因,常常发生营养不良。因此,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患者身高、年龄查得标准体重,求出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百分比和体重指数(BMI),再结合患者皮下脂肪消耗、水肿、血浆白蛋白情况综合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轻度营养不良采取宣传教育,强调营养支持治疗是COPD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鸡蛋、牛奶(250~500ml/日),指导患者每日饮食维持在如下水平:碳水化合物占40%、蛋白质占35%、脂肪占25%。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中重度营养不良者除增加饮食摄入外,适当静脉输住白蛋白、脂肪乳或氨基酸。
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被认为是COPD缓解期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疗程在半年以上,每日吸氧时间达15小时以上,低浓度(25%~30%),低流量(1~2L/分)吸入氧气,能使COPD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偏慢,基础代谢降低,氧疗最好在夜间进行,既不影响白天的活动,又可达到治疗目的。
有效的呼吸操锻炼:指导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其要领是放松全身肌肉,以鼻吸气,缩唇呼气,让气体通过缩唇的口型呼出。一般吸气,呼气时间比例1:2,逐渐延长呼气时间。鼻吸气的同时腹肌舒张放松,使腹肌尽量隆起,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开始时,2次/日,15分/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卧位、坐位、站位时进行锻炼。
合理用药:抗生素不应长期服用,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以免出现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时可使用祛痰、止咳药,如沐舒坦,止咳合剂等。指导患者接种免疫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减少感染导致的COPD急性加重。
心理干预:COPD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生感染,反复住院,易产生焦虑、烦躁、自卑等心理障碍,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乐观和开朗。同时医生、家属和陪护人员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关怀,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语
总之,COPD患者的社区管理极为重要,可减少疾病复发,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并且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警惕社区药源性疾病 篇4
关键词:社区,药源性疾病,因素
药源性疾病 (DID) 属于一种医源性疾病, 是指由药物诱发的疾病, 是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中“一老一小”是引起药源性疾病最多的阶段。我们常提起的灰婴综合征, 氯霉素在体内蓄积所致。而老年人发生药源性疾病是由肝、肾功能降低, 药物的代谢降低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所致。所以在用地高辛、氨基糖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药、普萘洛尔等药时要慎重。
性别因素:女性的生理因素与男性不同, 尤其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妊娠早期 (初始3个月) 雌激素、孕激素等常可致胎儿性发育异常, 后期依托红霉素引起阻塞性黄疸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加。在用药期间或不得不用药的时候, 要严格参考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分级标准。哺乳期应掌握:选药慎重, 权衡利弊, 适时哺乳, 防止蓄积, 非用不可, 选好替代, 替代不行, 人工哺育。
遗传因素:不同的个体服用相同的药物, 只有部分个体会引发药源性疾病, 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
过敏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的反应, 与药品的药理作用无关。过敏反应的轻重不一, 重者可致命, 但和剂量无关。
基础疾病的因素:慢性病能改变药效并影响药代动力学。如慢性肝病、肾病患者, 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造成的药源性疾病。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可能原因。
药物因素
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包括药品的不良反应 (如阿托品可引起口干) , 药物本身的作用 (抗高血压药引起的低血压) , 药品的不良反应 (庆大霉素引起的第八对颅神经损伤) , 药品的继发反应 (二重感染) , 药品的致癌作用, 药品的致突变反应药品的后遗效应 (安眠药宿醉现象) 等。
药物相互作用因素:药物的配伍变化, 两种及以上的注射剂混合时, 可以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出现沉淀。特别是化学药品注射液和中成药的注射液同在一滴管静脉滴注时。有时沉淀不明显也会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同样能引起药源性疾病, 这和吸收时药物的延迟, 分布时游离的蛋白, 结合率的多少, 结合力的强弱, 两种药物代谢中的相互影响及排泄的快慢。有关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也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药物制剂因素:药品在制备过程中的附加剂及药物副产物也会导致药源性疾病。所以《中国药典》对药品各项检查下都有严格的规定。
药物的使用:药物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药源性疾病, 如用药剂量过大, 滴注速度过快, 使用疗程过长, 用药途径不正确, 忽视用药注意事项和禁忌证等, 均可引起药源性疾病。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5
“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进社区活动”这项活动是卫生部疾控局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发起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在社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进社区100天的活动。从9月20日启动到今年12月31日共100天的时间,为了响应上级号召,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选派口腔科专家,制作口腔常见病防治手册、宣传光盘、一次性口腔治疗盘等,选择站前社区为开展口腔健教活动现场,于11月7日启动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口腔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活动包括“四个一”的内容,四个一是:
1、一场讲座:在社区举办一场以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题的讲座;
2、一次咨询活动:在社区组织现场为社区居民免费口腔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3、一本手册:向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发放口腔常见病防治手册;
4、一张光盘:在活动现场播放牙周病防治宣传光盘。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普及居民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居民口腔自我保健意识。现在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儿童龋齿,口腔疾病有可能会引发全身疾病,我们希望通过今天这个活动唤醒群众预防口腔疾病的意识,更多地学习一些口腔保健知识,掌握口腔自我保健的技能。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站前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赤峰红山中医院预防保健科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6
【关键词】 预防 老年人慢性疾病 社区护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87-0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与接受医疗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显著提升,据统计,我国老龄人口超过85岁的在近年增长翻了一番,但老年人口中显现的疾病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其中尤以慢性疾病的变化最为显著。据卫生部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率由过去的不到40%激增到60%以上。而老年慢性疾病的控制必须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其中预防措施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研究人员探索的重要方向,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特点,其意义更是十分深远。
2 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征
2.1 反应迟钝、自我意识不足
由于老年人会出现机体的衰老,反应变得迟钝,往往对于某些慢性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是忽略其危害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此类情况比较普遍。待到发现时,慢性疾病的程度往往已经比较严重,所以帮助老年人检查、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十分有必要。
2.2 发病频繁,症状不突出
许多慢性疾病先期的发病症状往往和病理并无直接的关系,也不会表现出剧烈的疼痛,而经常表现在老年人的精神情绪上面,此类情形频繁发生,但并没有突出的发病症状,或者是出现疼痛,但具体的部位和病变也无直接关系,导致病情被忽视,耽误了前期治疗的时间。
2.3 防御能力弱、发现后病情较重
老年人的器官机体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竭,自身的防御疾病的能力会受到削弱,康复过程也会显得比较漫长。而且一旦某类慢性病加剧后,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引起并发症,其他一种或几种慢性病同时出现,恶性循环,加剧机体的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3 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措施
社区护理在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预防及处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有效的社区管理手段,培养老年人对慢性疾病的危害及认识,提高其自身的预防意识,做到先期发现、先期治疗;培养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的出现,降低其危害程度;此外,社区护理中的有效监控措施也至关重要,只有社区与老年人之间的协作,才能最大程度的起到预防的效果,据调查,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老年慢性疾病的出现概率。
3.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杜绝慢性疾病的发生,社区护理中要培养老年人讲究卫生、健康生活的习惯,如每日坚持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漱、热水泡脚等习惯,此外,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至关重要,老年人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适当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尽量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取,并且每顿饭后坚持刷牙,保持个人卫生。
3.2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出现。老年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往往心情孤单、低落,社区可以多组织活动,如跳舞、剪纸、绘画等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有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郊游,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助益。
3.3 加强监测
预防慢性疾病离不开经常性的监测措施,其中既有老年人的自我监测,也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定期检查,如老年人可以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监测,观察是否与平时有很大异常,或是对排便情况、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如有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此外,社区护理的检查工作也非常重要,社区定期的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对有慢性疾病史的老年人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定时提醒老年人吃药、喝水等,对有慢性疾病迹象的老年人要加强观察,注意后期的特征表现。
3.4 适当的运动
老年人机体出现衰竭,生理功能降低,但加强运动可以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老年人能够睡眠更加充足,增强食欲、改善体抗力。但必须注意,老年人的机体容易受到损伤,所以运动要尽量做到舒缓、柔和,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适当,如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做体操等运动方式都是老年人适宜且喜爱的。
4 结语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加快,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工作已经占有很大比重,其工作机制的科学有效对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泉源.社区常见疾病护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吴毅.慢性病的社区康复治疗与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09,23(1):6.
[3]蒋丽萍.老年患者的给药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9):551.
[4]江宇,李立明.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回顾[J].中国慢性病预防與控制,2000,8(2):308.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7
1 互助社区平台发展的三个阶段
平台建设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充分发挥着成员的主动性。在寻医问药中,交流、碰撞、融入、协助,会激发众多成员心底真诚、善良的人性本能。大家从各渠道搜集跟踪PMP疾病国内外研发治疗信息,为寻觅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治疗经验努力。
1.1 群体聚集。
刚来到网络寻觅医疗信息解决求医困惑时,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艰辛的求医经历,在虚拟环境里,初期的成员带有很强的戒备心。随着各种热点纷争产生,例如前些年,绿豆疗法的“张神医”,当时掀起了一些憧憬希望的成员很大热情,在不同的观点传达中,群体里马上还是会有理性的声音发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认知能力,一次次观点的交融碰撞,特别是网上交流后,有些同地区的成员线下有了真实的见面联系。时间的积累,在不断的观察、交流、碰撞、理解、联系中,成员们会慢慢互相信任,逐渐凝聚。
1.2 凝聚发展。
随着成员增多,有人会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为大家服务,更多的人会成为志愿者,传递医疗信息。网络群成员的能量强大广阔,为团结广大PMP病友互相帮助与病魔进行抗争,为使群体的力量更加生动更具凝聚力,建立起网络会议室。为使疾病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邀请PMP医学专家支持加入。为科普医学知识化解病患心灵压力,拥有心灵的家园,开辟建立互助网站。大家利用自身条件,运用拥有的社会资源,努力尽自己所能为疾病治疗进步做推动。
1.3 传递温暖。
虽然社会各阶层隐秘了身份、职业、年龄等来到网络平台交流,但是在每个IP地址后面的人是具体而真实,求医的心是相通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医疗互助信息联系的紧密,大家逐渐建立了和谐信任关系,心与心的沟通,互相的理解,缓解了慢慢治疗中的苦难与煎熬。在现实就医中,为到北京等大城市人生地不熟求医的病友提供帮助,为更多异地求医患者,解决到当地实际就医的困难。这个平台的建立发动了社会援助,也从不同层面,给予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患者关怀。社会是协作的共同体,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游离在群体之外,有了患者和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社会义工等的平等充分参与,点点滴滴爱心的感受,温暖着曾经苦苦求医的心灵,激发着人性的真与善,升华着人们的精神,爱心也由此传递开来。
2 腹膜假性粘液瘤网络互助社区平台模式流程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罕见疾病占人口基数有较大比例,如何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凝聚这部分苦苦挣扎孤立无援的患者,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网络互助社区是非常好的平台。因此,构建一套罕见疾病网络互助模式,可以为更多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图1)
3 实体医疗服务的跟进
3.1 沟通中口碑相传。
患者及家属来到网络中寻觅治疗经验,是为了最终得到正确有效治疗方法。医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加入网络互助平台,可以普及医学知识,化解当下日益扩大化的医患矛盾,还可以突破医疗时空的限制,降低患者医疗开支,节省就医时间。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协助,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参与,双方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互相支持,相互配合,这种模式有助于消除医患隔阂,减少冲突,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2]。好大夫的口碑是长期医疗实践中获得的各方面的肯定。每位罕见疾病个体寻医者,借助网络社区平台,传播扩大着在这一专门领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见解和技术的全国各大医院医师信息。那些具有专业敬业精神、医德高尚、为病人着想、擅于沟通的好大夫被病人及家属口碑相传。目前,全国众多PMP疾病患者,正聚集在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大量病例的积累,医生在不断医疗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有了一定的权威。在罕见疾病治疗中,权威医师在解决疑难重症、推动医学科学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3]。权威医师的产生,是社会公众对出类拔萃的医学专家的信赖和肯定。
3.2 聚集形成专科。
病患及家属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实联系,口碑相传仁者医术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许洪斌教授团队。近年来,他们团队PMP手术量全国最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已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随着病源的增多,院方新技术,新仪器的采用,集约化了医疗的运行成本,医院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担当了社会责任,医院的品牌美誉度才会得到提高和传播[4]。同时,患者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互助社区环境,在治疗的过程中少走了弯路,减轻了经济负担。
3.3 学术交流共同关注。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零散的PMP罕见疾病患者凝聚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病员的丰富也有利于医药界更好的研究攻克疾病。因为PMP患者聚集,病友及家属线下积极推广,一些仁心仁术国内外拥有知名度的好大夫也逐渐加入这个平台。近期,拥有大量PMP病例的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也在积极与301解放军总医院之间学术交流。国内专注于腹膜转移癌综合诊疗新技术探索的武汉中南医院李雁主任团队,也在积极与国际学术交流。
只有医疗部门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更多顶级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关注研究,患者在治疗上才能有实质的进步。
4 思考与体会
罕见疾病群体在网络中的聚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从医学及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有很多可值得研究的方面。
4.1 国家亟待加强制度方面研究,保障罕见疾病人群权益。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五六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目前,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定义各有不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而我国罕见疾病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对罕见疾病的研究、治疗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罕见疾病的机构、专家很少,大部分罕见病患者长期被误诊、漏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目前,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总数应有千万人之多,如何从制度层面上保障这些人群的健康权益,制度设计者应听取基层各方面的呼声,深入了解、探讨、规划,对罕见病权益保障做一定的政策倾斜。
4.2 换位思考,有温度才是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疗的特殊性,医患信息不对称,罕见疾病患者多次辗转全国各地四处求医,身心备受煎熬。国内众多大医院的医生超强度的工作,透支着体力与脑力,疲于不出医疗事故。当前医患之间互不信任,这一坚实的寒冰禁锢着双方的心灵,因此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都难以填补相互隔阂,怎样改变现状?不只是单一的医方的变革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人体非常复杂,疾病与各种因素相关,只有双方换位思考才能化解心灵的坚冰。相互温暖心灵,理解医学是人道、人性优先,不是真理、技术优先,面对生命的痛苦,医患之间都应有敬畏之心,医生与病人应该是情感、道德、价值的共同体,不是利益交易的共同体。通过公开透明的网络互助平台,建立理性就医环境,开辟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的窗口,在科普医学知识,疏导心灵压力,减轻痛苦,抚慰心灵之间,医患才会互相通情达理,入情入理[5]。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一定要有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有医治的进步。
4.3 可持续性发展,整合各类罕见疾病网络平台。
目前,互联网内全国各种罕见疾病网络互助社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平台管理者也各异。有的是患者自己建设管理,有的是患者家属建立管理,其中由社会非政府NGO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的罕见疾病网络互助平台,具有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社会公益实践能力。
社会发展必须关注民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出面倡导,整合全国各个零散发展起来的罕见疾病网络社区,并借鉴NGO组织管理经验,建立一个更广泛,更有凝聚力的各类罕见疾病网络互助社区大平台。这将使众多苦苦煎熬的罕见疾病患者及家属,有一个更稳定的心灵依靠,社会才能变得更和谐。
摘要:介绍腹膜假性黏液瘤网络互助社区平台建立模式。弘扬全社会沟通、理解、互助、相互温暖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从医患互动、社会各层面参与中,推动罕见疾病治疗的进步。
关键词:网络互助社区平台,腹膜假性黏液瘤,罕见疾病,医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任建林,焦兴元.现代消化病诊疗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34-739.
[2]付洋,尹梅.浅析哈贝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医患关系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1,32(6):29-30.
[3]杜治政.医师的权威与病人的自主[J].医学与哲学,2011,32(6):1-4.
[4]汪琼,刘红光,贾利珊.武当山景区医院门急诊人性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1,24(12):60-62.
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综述 篇8
关键词:社区卫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老龄化
刘德平所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主要介绍了流行病学、高血压、心房颤动的治疗、心脏瓣膜病、老年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对社会经济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2]。发达国家经历人口年轻型向老年型发展用了30~40年, 而中国只用了10年, 2025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人口比重估计将达到14%[3]。
近年来, 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发病率逐年增加,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之一。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有两种方法: (1) 长期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降低病死率; (2) 短期目标是抗心肌缺血, 减轻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包括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血管重建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4]。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的风险有逐渐增高趋势, 特别是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群中, 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易发新生肿瘤, 死亡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疾病人群未合并抑郁者。
冠心病治疗中有报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CABG) 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5]。方法:对27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应用体外循环 (ONCABG) 63例, 非体外循环 (OPCABG) 20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96例, 室壁瘤15例;多支病变188例, 2支病变61例, 左主干病变21例;合并糖尿病86例, 高血压91例, 瓣膜病32例, 均于术中同期手术处理。结果:手术平均每例搭桥3.16支, 术后需用IABP支持治疗8例, 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早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 充分的术前准备, 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心梗并发症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6]。
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中, 发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的症状, 提高患者预后情况[7]。在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表现, 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要及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及时给予介入方法的治疗[8,9],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10]。
以往的研究表明, 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的血液黏度增高不仅较平原肺心病更突出, 并发率高, 而且与呼吸衰竭 (呼衰) 、右心衰竭 (右心衰) 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关系[11]。因此, 研究解决高黏度血症的治疗十分必要, 杨生击、马子琪《高原慢性肺心病高黏度血症治疗的探讨》对肺心病并高黏度血症的患者进行了纠正血液黏度治疗的研究, 旨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共3组, 结果:各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3组治疗前BSV、PSV、HCT、RBC4项指标均无差异性[12], 这就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为老年人、高黏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提供有力数据。
社区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篇9
1 社区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
1.1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人们食用的食品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我国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成为食品安全预防工作以及基层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近年中, 我国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食源性疾病。2012年中国科协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 食品安全专家表示,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的头号食品安全问题[1,2]。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2013年8月发布的我国食源性疾病的调查报告显示, 被调查的部分省区内在2012年中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56次/人年, 其中由于食源性疾病引发的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为0.157次/人年。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当前数量最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3]。
当前食源性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 危害着公众的生命和健康, 成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卫生部2006年至2010年发布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表明, 期间共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023起, 发病36920人, 死亡967人[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仅指食源性的“中毒事件”, 并不包括食源性的感染问题, 也不包括没有被通报的不属于“中毒事件”的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在食源性疾病中食源性的感染问题, 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 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实际发生情况, 要比卫生部发布的通报数字大。
1.2 社区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情况:
食源性疾病虽然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威胁中人们的健康。但是, 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缺乏认识, 重视不够, 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经常发生。2013年, 我们在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公众中, 对所在社区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情况进行过调查, 以了解社区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
我们在社区卫生预防工作中, 对哈尔滨市某社区的部分居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内容主要有:食源性疾病的常见情况,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情况。居民对1年中是否发生食源性疾病问题的回答是, 有90%的居民回答1年中自己发生过, 有72%的居民回答发生过2次以上。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情况的认识是, 有56%的居民认为危害很大, 有23%的居民认为问题不大, 有17%的居民认为是常见问题、不是大事。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常见情况的回答, 多数选择的是因食物变质造成, 占85%, 也有选择食品自身有问题的。
2 社区居民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对策
食源性疾病是经常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也是基层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当多是由于居民缺乏重视、缺乏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意识。因此,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应当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预防食源性疾病的能力。
2.1加强对居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是预防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动性的预防措施。2011年5月,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 要求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与主体责任意识,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监管能力,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是食品安全预防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预防措施。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与意识, 提高公众认知与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公众中, 应当注意开展以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为内容的宣传工作, 每年要采用宣传栏、宣传传单等形式, 定期对居民进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宣传工作。
2.2 提高居民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意识:
大量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人们对食源性疾病的重视不够、缺乏预防意识造成的。加强居民的预防意识, 可以有效提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能力, 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对于有毒动植物的食用, 通过加强预防, 就可以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常见的有毒动植物, 如毒蘑菇、没有熟透的菜豆。动植物中自然存在的毒素的对食用者构成很大的风险, 应当重点预防自然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动植物, 在预防措施上, 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提高风险预防意识, 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预防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要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才能提高预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5 (9) :7.
[2]姚敏.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最大敌人[N].中国消费者报, 2012-11-12.
[3]张昊.食源性疾病依然是最大食品安全问题[N].健康报, 2013-8-12.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上海市长宁区某街道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分为三种来源:(1)在社区公共场所、商务楼宇等地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通过拦截法选取调查对象;(2)依据名单,对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非精神科医务人员采用抽签法选取调查对象;(3)依据名单,对所在街镇、居委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街道及居委干部、助残员、社工、楼组长和志愿者等社区工作者采用抽签法选取调查对象。所有接受调查者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后自愿参加并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户籍情况、职业、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接触程度和参加精神卫生宣教等内容。(2)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SSfor PMI)[5]:由曾庆枝、何燕玲等编制,共26个条目的自评量表,用于调查精神疾病患者以外的其他人群,包括3个维度即隔离、危险和能力维度。隔离因子是指在与社会交往方面相关的歧视态度或行为,包含14个条目,包括是否愿意与病人住在一起、作邻居、一起工作、与病人交往、谈恋爱和结婚等;危险因子涉及对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趋向的评价,包含8个条目,包括是否认为精神病人的行为是难以预测及危险的、许多病人犯罪、接触病人令人不安和害怕等;能力因子主要涉及能力方面的歧视。包含4个条目,包括病人是否适应学校生活、是否能独立生活,是否能获得平等工作机会等。歧视总分=隔离因子分+危险分+能力因子分,总分、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歧视水平越高。经过信度效度评价,Cronbach’sα系数为0.89,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每周在辖区街道的居委、楼宇、医疗机构和卫生站点等公共场所蹲点,采用偶遇抽样法,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并给予统一指导语,调查对象知情,自愿参加,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当场完成漏、错项等质控后回收问卷。
1.3 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通过分类整理后使用Epidata3.0进行录入,应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方差齐性检验,统计不同人群歧视总分、隔离因子分、危险分和能力因子,分别采用t检验、F检验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情况
共有1055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40份(98.5%),其中非精神科医务工作者53人(5.1%),公司行政专业人员394人(38.9%),工人/农民283人(26.2%),其他职业者310人(29.8%)。平均年龄45.78(16.44)岁,男性较多(583例,56.1%),多数调查对象文化水平较高,高中及以上水平669人(64.3%)。见表1。
2.2 社区人群歧视总分比较
依据人群不同特征进行总体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不同年龄、文化、职业、日常接触程度、接受精神卫生宣教情况皆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齐。结果显示,在歧视总评分、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能力维度三个因子分评定中,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社区服务者,每月接触者,经常接受精神卫生宣教者,得分都低于同组的其他人群,差异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得分低于各自同组中的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险维度因子分方面,男性得分低于女性,隔离维度因子分方面,上海户籍低于非上海户籍,46~65岁年龄者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社区不同人群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总评分及各因子分比较(n=1040,x±s)
3 讨论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离开封闭的精神病院,更多地回到社区中康复治疗。其初衷一方面在于减轻专科医疗压力,另一方面希望公众增加接触,减少歧视并促进患者康复。但相关研究显示[6],公众的歧视并未由此明显减轻和改善。一定程度精神疾病患者是从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于消除社会歧视的影响非常有限。
为研究相关因素,选取了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多种文化汇聚的城乡结合区域,进行不同人群歧视状况研究。这一区域持续4年以来一直倡导并推行由社区医务人员、居委干部、社区民警和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持续性的社区随访、应急处置和康复指导等服务。结果显示,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社区服务者、每月接触者和经常接受精神卫生宣教者歧视水平较低。分析原因,这些人群歧视的改善是一个逐渐递进和不断演化过程:(1)打破隐性隔离。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这部分人群与患者有了实质性社会交往。(2)降低预期焦虑。焦虑来源于对未知危险行为的判断,持续的接触后人们发现危险并非时刻存在,有一定的先兆且也可被及时处置。(3)正确评价能力。患者在非发作期大多具有正常的生活和交往能力,通过有效接触人们能进行客观评价。而以上三点在人群中通过分享得以固化,最终减轻了歧视。这也与国外部分研究结果相似[7,8,9]。
此外,各组危险维度因子分都高于隔离维度和能力维度,而男性得分低于女性,提示较之其他两个维度,人们对于危险暴力行为的恐惧和难以预测的担忧可能是引起并维持歧视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在女性方面更为突出;隔离维度因子分方面,上海户籍低于非上海户籍、46~65岁年龄者低于其他年龄组,提示一定的工作和生活阅历和较为长期稳定的社区接触可能有利于改善歧视水平。
综上所述,可从三方面入手改善社区人群歧视水平:(1)加大持续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增加对患者危险行为的相关防治知识宣传,尤其是在电视、网络等传媒上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引导和客观解释,有效降低公众对精神疾病的预期焦虑;(2)培育“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的公众意识和社区氛围。研究显示[10],降低歧视不能仅靠改变少数人的认知水平,而是要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健康教育,从整个人群干预的角度入手培育形成一定的公众意识;(3)由于拥有较多的社区资源和较为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可以考虑逐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撑,依托现有的家庭医生和居委的社区服务形式,改变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引导人们关注和维护心身健康。
总之,社区不同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程度存在差异,应从不同人群特点出发,提供综合干预措施,逐步降低歧视水平。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在上海市长宁区的某街道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抽样完成1040例调查。结果 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社区服务者、每月接触者和经常接受宣教者,歧视总评分、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能力维度因子分都低于同组其他人群,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大学及以上文化者,得分低于同组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接触越多,联系越紧密,接受宣教越多,歧视程度可能就越低。各组的危险维度因子分都高于隔离维度和能力维度,可能是引发和维持歧视的主要原因。结论 社区不同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存在差异,应发挥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采取综合服务措施降低社区歧视水平。
关键词:精神疾病,歧视,病耻感,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1ed identity.New York:Simon&Schuster Inc,1963,1-10.
[2]Schulze B.Stigma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an intricate relationship[J].Int Rev Psychiatry,2007,19(2):137-155.
[3]周英,李亚洁.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32(15):2061-2063.
[4]沈瑜君,王立伟.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2):119-125.
[5]曾庆枝,何燕玲,田泓,等.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634-637.
[6]王乃信,徐方忠,石其昌.浙江省居民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态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6):13-15.
[7]Deepa R,Jeseph F,Patrick C.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ies in mental disorders stigma[J].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2007,195(12):1020-1023.
[8]Wang JL,Fick G,Adair C,etal.Gender specific correlates of stigma toward depression in a Canadian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7,103:91-97
[9]Vibha P,Saddiehha S,Kumar R.Attitudes of Ward Attendants towards Mental Illness:Comparisons and Predictors[J].Int JSoe.Psyehiatry,2008,54:469-478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 篇11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患者;健康素养;干预;社区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200-02
随着医学科技的普及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与日俱增。近些年来,老年人群患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比率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为此,在社区内推行对患者健康素养的干预刻不容缓[1]。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八三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行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患病比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铁岭市银州区红旗街八三社区慢性病老年患者100例行健康素养的干预措施。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5.3±3.8)岁。干预前100例被调查病患中,有62例患有常见病,占总人数的62.0%;67例患有多发病,占比67.0%[2]。干预前后全部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手段较多,主要有定期测量血糖、血压、举办疾病常识讲座等。通过了解和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预防常识,老年患者会自觉地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根据临床显示,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减少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十分有效。基于此,依靠管理干预,老年病患需每天3次刷牙、饭后3min内刷牙,保证每次3min,每天排便、勤换衣裤,室内坚持开窗通风;饮食上要少食多餐,低脂低盐,粗细粮混搭,多食用水果蔬菜;严控吸烟,众所周知,吸烟是引发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直接因素之一,根据社区老年患者易发癌症、心血管病症的特征,在社区内要进一步拒绝烟草宣传,使吸烟率得以下降,并定期检查烟龄较长患者的健康状况;控制体重,老年患者常会因超重而诱发糖尿病、中风、痛风病、心血管等多种慢性疾病,致死率空前增加,这便要严格减轻体重,避免超重现象;保持心态健康、精神愉悦同样对于老年患者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大有裨益,社区要加大宣教力度,通过定期举办老年人群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陶冶情操,使其及时将不良情绪得以排解,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情绪直面生活[3]。
1.2.2科学指导老年患者的运动: 老年患者要牢固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健康理念,根据身体健康情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体育运动,以延缓衰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理机能。同时,由于社区活动空间有限,老年患者年事已高,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选择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太极扇、慢走、倒走、做体操等运动项目,每日坚持骑车或走路25-30min,每周3次则可提升心肺功能,缓解由于年龄所致的骨质丧失,使大脑更加灵活,精神得到放松,体质增强,改善了睡眠质量,有效地减少各类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出现。
1.2.3引领社区老年患者学会自我观察与监测: 老年慢性病患者要自主观察和监测,尽早发现慢性疾病症状,进而有效地防范病情蔓延。例如,针对常见的高血压这一老年慢性病,患者要对身体所表现的症状进行及时感应,及时协助社区检测血压,患者同时要形成按时用药的习惯,将血压稳固在适当的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要加以控制,并定期测量血糖[4]。
1.2.4营造和谐、宽松的护患关系,提高疾病的预防意识 对于慢性病的临床健康护理干预需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住院期间的患者积极搞好评估、诊疗与实施工作,立足于症状和病情发展的实际,通过采用“一对一”护患沟通模式,病房悬挂健康宣传手册,发放传单等手段[5],引领患者与同类病症的病友互相交换治疗经验,加强心理的辅助性干预,在治疗中提高防治疾病的意识。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由科学、系统的健康素养干预后,被调查的100例老年患者中,常见病的患病人数下降到22例,占总人数的22.0%;多发病的出现人数下降到26例,占总人数的26.0%(P<0.01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社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等[6]。患者患病时常会发生同疾病无直接关联的非正常改变,大都以精神不振、情绪失控为首要表现。择其要者,老年常见慢性病的主要特征有:并发疾病增多,病情相对严重,康复进程缓慢,病程较长;反应异常迟钝、主诉不多。根据老年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疾病类型,社区要及时进行健康素养干预举措,以患者作为健康干预的中心环节,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健康诊疗和健康教育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高效的医疗干预服务。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缓解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水洪,龙建. 对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思考[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12(04):11-13
[2] 黄艳华. 120例社区慢性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 家庭护士. 2010,10(19):32-34
[3] 龚燕青,王珍,杨妍妍,潘蓉,田凌云,刘丽娟. 国外老年人常见慢性病自我管理有效性的循证依据[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23(01):40-41
[4] 张琳,刘新,宁艳花,古博荣.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0(12):54-55
[5] 柴本正,宋兴坤. 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的调查报告[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17(04):39-41
当代健康社区的疾病预防理论初探 篇12
“城市空间”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受到持续关注的传统问题。在《圣经》的《利未记》中就有关于什么样的住宅建筑容易导致疾病的相关记载。当代城市居民每天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居住和工作的社区空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这种影响既可以是正面的促进健康,也可以是负面的导致疾病。事实上,社区空间的不良和不当设计,是导致多种大城市流行病的元凶。
从疾病预防的角度筛查现有的流行病与城市社区的关系,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疾病都与居民生活的城市空间相关。本文将由城市空间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疾病统称为“空间相关疾病”。对照“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ICD-10)”,可将当代的空间疾病分为三类,一是过敏、哮喘、中毒等呼系统疾病。二是抑郁、焦躁等心理疾病。三是肥胖症、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代谢相关慢性疾病。
导致这些疾病的城市社区空间,可以按其致病机制的分为三类。一是日常行为致病机制,主要指空间影响和改变生活方式导致疾病。二是社会心理致病机制,主要指空间产生或引发心理刺激导致疾病。三是空间环境致病机制,主要指空间产生和传播致病病原导致疾病。这三种空间致病机制,对应了相应的空间相关疾病。摸清三类致病机制,逐个确定和整治改良社区规划设计中的致病因素,是未来健康社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2、社区产生致病病原
“社区产生致病病原”的理论出现较早,也较为容易理解和普遍接受。这一致病机制的核心概念是城市社区空间的环境直接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产生或者传播致病病原,影响空气、水、食物等室外环境和室内空气、湿度等室内环境,进而导致使用者的相关疾病。这一致病机制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社区环境因素既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也能催生慢性病。主要的可能疾病包括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例如过敏、哮喘、流感、呼吸系统中毒等等。建筑和社区空间可以产生各种过敏源(Allergen)”或“传染源(Sources of Infection)”,也可能直接充当致病原,如病态建筑综合症等。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看,城市规划会影响城市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导致雾霾等区域性问题。在社区的尺度上,产生致病病原主要包括三种途径:
一是通风设计导致呼吸疾病传播。建筑室内通风与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尤其是呼吸系统传染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风天井的建筑设计、社区的微环境和室内通风系统的不良设计会加剧响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例如,李玉国教授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和多区模型的方法模拟了香港淘大花园居住区SARS的传播规律,很好的解释了“SARS通过通风天井传播”的发病及其扩散机制。二是社区景观配置不当,引起过敏病症。景观和植物常常被认为是有益于人群健康的,但景观设计中树种的不当配置会导致相关疾病。任何种类的植物过量种植时都会引起过敏和哮喘,美国学者托马斯·利奥·奥格伦提出了奥格伦植物过敏指数(OPALS)”用以评估所有园艺或景观植物的潜在过敏可能性。根据奥格伦的分类,“一种植物的OPALS值最低为1,一般分布在1-5之间,最大可达到10,植物过敏主要由花粉传播引起”。三是建筑本身设计不良导致SBS。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简称SBS.1982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最早影响的主要是多层办公和居住建筑。SBS的症状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恶心、呕吐、过敏和眼耳鼻喉不适以及心理不适等等。澳大利亚学者贾尼斯·扬茨提出了SBS与建筑室内环境相关的证据,包括“SBS症状是与患者在某一特定建筑中生活工作的时间正相关:当患者离开这一特定建筑时SBS症状消失:SBS症状季节性复发:处在该建筑中的其它人发生相同的SBS症状等等”。SBS不仅与住宅建筑的拖工和材料相关,还包含了建筑设计本身给人带来的不适感,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
3、社区引起心理刺激
“社区引起心理刺激”的相关研究出现晚于上文所讲的环境致病论,萌芽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九十年代达到顶峰。这一致病机制的核心理论是社区和建筑空间直接或者间接扮演“心理刺激源(Mental Stresor)”,居民造成不良心理暗示和心理刺激,并进一步引起不适和病症。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对居住者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正面和负面的两种影响,城既可以通过帮助康复来促进人的健康,也可能通过不良刺激导致人的心理不适和疾病。此外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不仅涉及到抑郁、焦虑等等心理方面的疾病,也可能间接通过不良心理暗示导致其他的不良习惯和疾病。
社区引起心理刺激的论点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芝加哥第一张“精神病理地图”引发了心理学界和地理学的结合。这一研究从宏观分布上证明了城市的某些社区确实更容易导致居住者的心理疾病。六十年代科学家约翰·卡尔霍恩著名的实验间接证明了空间“拥挤”对于使用者心理的影响。八十年代,这一领域迎来了重要的发现。1984年,学者乌尔里希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文章《病房窗外的景色可能影响术后康复》。该研究证明窗外有自然树木景色的病患比窗外只有砖墙的病患康复更彻底和迅速,进而出了自然景象影响患者心理、促进康复的结论。这成为了后来循证设计(EBD)和康复景观的起源。1995年英国建筑学学者戴维斯·哈尔彭在《心理健康与城市建筑空间:不只是砖和泥浆》一书中研究了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可能影响使用者心理健康的因素。哈尔彭提出环境刺激(environmental stressors)”的概念,将环境刺激分为传统环境刺激和社会环境刺激。传统环境刺激包括冷热季节、空气质量及噪声刺激等;社会环境刺激包括过度拥挤、犯罪恐惧等,并给出东湖住区的改造案例。城市社区空间中的直接心理刺激源包括空间本身的采光、潮湿、噪声等物理因素和色彩、尺度、拥挤等设计因素。间接心理刺激源包括社区空间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刺激源,例如自然的接触、对犯罪的恐惧、社区的等级标签、不良的空间符号和空间归属感弱等等。
4、社区改变生活方式
“社区改变生活方式”是社区引起居民患病的三个主要致病机制中出现最晚的,主要理论和实践在近十年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城市社区空间中的用地规划混合度低、步行指数低下、出行方式受限、饮食分布不佳、缺乏活动空间、建筑运动系统设计不佳等等“空间功能”问题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和日常行为轨迹。久而久之,生活在这样的城市社区中的人群逐渐养成“久坐不站”、“汽车依赖”、“室内娱乐”、“高热饮食”等等不良“生活方式”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慢性疾病。“社区改变生活方式”所涉及到的健康问题大多由“缺乏日常锻炼”和“饮食热量过高”两个主要因素造成,涉及的慢性病主要包括肥胖症和其他一系列由于肥胖而引起的其他重症,如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等。此外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等一些心理疾病。“社区改变生活方式”在建筑学中的研究和实践远远滞后于公共卫生领域。近十年来,关于城市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与不良生活方式的关系才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在社区规划方面,摊大饼是的无序扩张和职住分离导致了“肥胖城市(Fat City)”的种种弊端。而与之相对的“健美城市(Fit City)”思潮正在兴起,纽约市从2006年起召开健康健美城市(Fit City)会议,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对居民肥胖症的影响和可能举措。“提高用地功能混合度”、“提升城市步行指数”、“建设推广慢行系统”和“优化城市饮食分布”是健美城市的主要研究和实践方向。在建筑设计方面,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核心理念是便捷和效率,然而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的大量出现使得电梯和自动扶梯代替楼梯成为居民日常的垂直交通方式。建筑学者乔瓦娜·博拉希和米尔科·扎蒂尼在《去医学化的建筑》中提到了肥胖楼(Fat Building)和健美楼(Fit Builcling)。“增加楼梯的日常使用”、“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设计专有活动空间”是“健美楼”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活跃设计(Active Design)”这一新的健康社区设计思潮。活跃设计的内涵是通过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手段,提升居民日常锻炼的可能性。美国纽约市率先成立了“活跃设计中心(Center for active Design)”,为推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各种提升日常锻炼可能性,预防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而努力。基于日常行为理论的“活跃设计”理论有望成为继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之后的又一看待和解决城市问题的视角。
5、启示:迈向健康社区
当代中国大城市中,城市社区空间导致的上述三类相关疾病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已成威胁的、极度紧迫的,需要尽快拿出方案并且实施治理;有些是已见端倪的,根据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将会逐年上升并在城市范围内爆发的,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和建筑师规划师的重视。从“雾霾”的爆发案例来看,许多已经在西方已经有过“前车之鉴”的城市空间导致疾病问题值得中国大城市为之警觉。
因此,完善当代健康社区的疾病预防理论,搭建“社区空间设计-致病机制-疾病预防”三者之间的关系框架,探索相关的健康社区整治设计策略,为政府、设计师和居民提供建议,是改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空间相关的流行病肆虐现状的紧迫现实议题。通过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整治和改良城市空间,解决疾病预防问题,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健康社区”的核心基础工作。建筑师与公共卫生学家应当通力合作,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摘要:本文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审视当代城市社区空间,以“城市空间”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为线索,归纳出三类由社区空间的不良设计导致的“空间相关疾病”,并提出空间设计导致这些疾病的三种空间致病因素。初步阐述了城市社区空间导致人类患病的研究框架,为营造健康社区,提升当代中国城市的空间品质提供新思路。
【社区口腔疾病论文】推荐阅读: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08-21
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进社区活动09-07
口腔病人论文11-06
口腔内科论文11-14
口腔卫生宣教论文10-13
社区糖尿慢性疾病07-12
口腔正畸患者论文10-15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06-09
口腔护理研究论文08-07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