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宣教论文

2024-10-13

口腔卫生宣教论文(通用3篇)

口腔卫生宣教论文 篇1

口腔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学生的龋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龋病已被WHO确定为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的第3位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1]。本文以一次学生口腔疾病综合调查为例, 希望引起人们对口腔卫生宣教的重视, 保障学生的牙周健康。

1某地区学生口腔卫生现状

本次, 针对某地区中小学生及幼儿口腔卫生现状开展了综合综合调查, 旨在为我国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抛砖引玉。本次共为8167名学生作了口腔检查, 其平均年龄10岁, 最小3岁, 最大15岁。其中6岁, 受检441人, 有牙周疾病2人, 占0.5%;7岁, 受检702人, 有牙周疾病32人, 占4.6%;8岁, 受检795人, 有牙周疾病53人, 占6.7%;9岁, 受检818人, 有牙周疾病120人, 占14.7%;10岁, 受检896人, 有牙周疾病178人, 占19.9%;11岁, 受检727人, 有牙周疾病182人, 占25.0%;12岁, 受检838人, 有牙周疾病316人, 占37.7%;13岁, 受检1427人, 有牙周疾病676人, 占47.4%;14岁, 受检1200人, 有牙周疾病700人, 占58.3%;15岁, 受检323人, 有牙周疾病215人, 占66.6%;总计受检8167人, 有牙周疾病2474人, 占30.3%。

从上可看出, 某地区中小学生及幼儿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生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 应该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6~15岁的学生牙周疾病患病率为30.3%。其中, 尤以13、14岁学生为患病高发群体, 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至15岁达到66.16%。因此,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大力开展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育学生认真刷牙、正确刷牙、不吃零食、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防治, 从而降低牙周疾病的患病率。

2口腔卫生宣教的影响

2.1 提倡积极刷牙, 有助于口腔清洁

刷牙对控制牙周炎症的效果明显[2]。刷牙不仅能去除菌斑与软垢, 预防龋病, 也能够通过牙刷的按摩座椅促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以及上皮组织的角化度, 并且有助于提高牙周组织防御局部刺激的能力, 保证牙龈健康。同时, 刷牙这种简单的口腔保健手段同其它口腔的防御手段相比, 具有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保持口腔清洁与健康首先应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 从而通过机械去除牙菌斑与牙齿表面的堆积物。在宣教过程中要强调早晚刷牙, 多采用竖刷法, 时间为3~5 min。一般要选用直柄的软毛牙刷, 并且定期更换牙刷。

2.2 宣传使用医学手段加强牙齿抗龋力

医学常见的一般有三种简单易行的抗龋手段。一是在水源中加氟, 或是通过口服氟片或氟化食物来进行龋齿的预防。也可通过涂搽法、含漱法进行局部用氟 (如含氟牙膏) , 促进牙齿表面的钙化程度与再钙化, 从而提高牙齿的抗龋力。二是使用窝沟封闭剂。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安全的预防牙齿窝沟。此种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无创口、牙齿美观等优势, 广泛用于临床, 也可明显减低龋齿病率。三是选择预防牙周疾病的食物。要减少蔗糖的摄入量, 每天要注意吃糖次数和数量。

宣传时要注重提醒学生, 碳水化合物与其它食物要按比例供给。对纤维性食物要摄入一定量, 可以起到清洁与按摩牙龈的作用。对茶叶等含氟较高的食物也可以多吃, 如饭后使用茶叶漱口, 预防龋病。

2.3 加强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

在学校或者班级积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保健, 可以设立主题班会进行讨论或定期组织开展口腔卫生常识课等方式进行。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的机会加强对口腔健康意义的宣传, 提高家长对保护牙齿与增进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从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 争取预防龋齿。

3讨论

口腔卫生宣教是治疗牙周病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才能有效的控制菌斑, 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口腔卫生的宣教工作, 完善口腔卫生宣教措施, 强调刷牙对口腔疾病的防治作用, 做好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早期治疗。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学生这一牙周病高发群体真正保护好牙齿, 健康成长。

摘要: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病率高, 范围广, 尤其是在学生中影响广泛。本文选定了某地区以口腔卫生宣教对学生牙周病的影响为内容开展了一次综合调查, 希望引起人们对口腔卫生宣教的重视, 积极预防牙周病, 减少牙周病特别是学生患者的发病率。

关键词:宣教,牙周病,预防

参考文献

[1]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4-85.

[2]刘大维.口腔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48.

口腔卫生宣教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246例义齿修复患者, 其中男135例, 女111例, 年龄60~85岁;将其随机分为宣教组128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未进行义齿相关知识宣教。宣教组在修复前由专业医师详细介绍义齿的优缺点和在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及使用方法、如何参加复诊和注意事项等口腔修复知识。

1.2.1 修复前, 由口腔科医师进行常规口腔检查, 同时介绍患者本身口腔内牙科状况:盖深浅、舌体大小、唾液粘度以及舌的运动和颊肌的运动对修复后义齿功能的影响。

1.2.2 初戴时 患者初戴义齿时口腔内会出现异物感、恶心或呕吐。这时让患者含一块糖或一口水可以缓解症状。告知患者在咀嚼时可能出现义齿脱落的情况, 嘱咐患者进食时张口度不要过大, 要细嚼慢咽, 学会使用双侧牙列咀嚼。开始不宜进食硬物, 也不宜咬切食物, 可以先吃松软的小块食物, 练习用后牙咀嚼食物, 1~2周后即可改善。初戴义齿发音可能受到影响, 练习一段时间后, 发音可恢复正常。还可能会出现黏膜压痛, 需要来医院复诊, 嘱咐患者复诊前半日要戴上义齿, 方便复诊时能准确地找到压痛点。

1.2.3 复诊时 患者在出现软组织疼痛, 或义齿固位不良时, 要及时复诊。要求患者坚持戴义齿, 消除顾虑, 让患者了解义齿发挥功能需要有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 掌握使用义齿的规律, 是可恢复口腔咀嚼功能的。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

①良好:义齿完全达到修复目的, 固位良好、恢复咀嚼功能、无异物感, 不影响发音。②一般:佩戴义齿时咀嚼不良, 有异物感, 影响发音。③差:修复的义齿不能恢复咀嚼功能。

2.2 结果

宣教组中修复后义齿功能评价为良好的116例, 占90.6%, 评价为一般9例, 占7.0%, 评价为差3例, 占1.7%;对照组中评价为良好的92例, 占78.0%, 评价为一般18例, 占15.3%, 评价为差8例, 占6.8%。

3 讨论

老年人常患有牙列缺损, 据报道[2], 60岁以上老年人缺牙率高达80%以上, 老年人的咬合状况和牙列结构发生了改变[3]。由于口腔宣教知识宣传不到位, 老年口腔患者对义齿的认识不足, 错误的认为拔除余留牙, 修复一副全口义齿, 功能和真牙一模一样, 而且外观漂亮。实际上全口义齿体积较大, 异物感强, 常因固位力不足引起松动[4]。医生在修复义齿后如果只是简单按常规处理, 不进行口腔知识宣教, 义齿修复后往往不能恢复其生理功能, 给患者佩戴义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甚至将义齿弃之不用。加强口腔知识宣教, 是总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口腔知识宣教要贯穿在整个修复过程中, 以患者为中心, 医生通过用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倾听患者的疑问, 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义齿知识的灌输, 尽量使患者掌握更多的修复知识, 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消极因素, 唤起患者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医生很快适应并接受义齿, 发挥义齿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加强口腔知识的宣教提高了老年患者义齿修复后的功能恢复。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情况、消费观念、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为老年人制定合适的义齿, 给老年患者的带来幸福。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老年患者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46例义齿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宣教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未进行义齿相关知识宣教, 宣教组在修复前由专业医师详细介绍义齿的优缺点和在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以及使用方法 、如何参加复诊和注意事项等口腔修复知识。结果 宣教组中修复后义齿功能评价为良好的116例, 占90.6%, 评价为一般9例, 占7.0%, 评价为差3例, 占1.7%;对照组中评价为良好的92例, 占78.0%, 评价为一般18例, 占15.3%, 评价为差8例, 占6.8%。结论 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可以提高老年患者义齿修复效果, 有助于恢复老年患者的咀嚼功能。

关键词:老年人,知识宣教,口腔修复

参考文献

[1]纪长宝, 李文娟.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总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4, 5 (1) :37.

[2]郭健康.口腔知识宣教对老年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山东医药, 2006, 46 (23) :24.

[3]李莉, 曹建华, 郭莉蓉.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0, 4 (1) :56.

口腔卫生宣教论文 篇3

1 创新卫生法制宣传方式———开播《每周卫生监督报告》

如何提高卫生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 让卫生法制走进千家万户, 让卫生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过去卫生宣传在街头设咨询台、拉横幅、发传单的宣传方式。由姜堰市卫生局和广电局主办、姜堰市卫生监督所承办电视新闻栏目———《每周卫生监督报告》。该栏目以“关注卫生安全、指导健康消费, 公开卫生政务, 宣传卫生法制”为宗旨, 由于敢说真话, 敢曝问题, 贴近群众关注的生活话题, 迅速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已成为姜堰市电视台的金牌栏目之一。自2004年11月28日正式开播以来, 目前已播出200多期。

《每周卫生监督报告》摆脱了法律讲座的枯燥、教条, 以社会生活中鲜活的、无处不在的, 与卫生法制有关的事件作为背景, 使得节目中的法律常识、法律概念显得具体形象, 生动活泼, 更容易深入人心。《每周卫生监督报告》以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所发现的人和事作为报道对象, 由于内容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所以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在栏目内设置了《监督前沿》、《抽检公示》、《案件查处》、《政策法规》、《医疗市场监督》、《权威解答》、《医疗市场执法》和《行风满意度建设》等子栏目, 这些栏目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具体、全面、形象、直观地宣传了卫生法律法规。再加上黄金时段的播出 (每周一晚7:30左右) , 广大群众潜移默化地扩大了的信息量, 学到了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增强了法律法规意识。

《每周卫生监督报告》是以负面报道 (即曝光) 为主的新闻栏目, 它是一把双刃剑, 在把违法违纪者送上舆论法庭的同时, 也把卫生监督员自身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近年来, 围绕学生奶、水发加工产品、快餐、纯净水、学生食堂、餐饮卫生状况、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市场监督等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工作制作了一系列节目, 这些节目播出后, 卫生监督所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更有当事人的拉拢、无理取闹甚至恐吓和报复。

2 创新内部法制教育方式———开设“周末法制课堂”

在泰州市首家开设了“周末法制课堂”。每周五下午, 全休卫生监督员集中业务学习2小时, 在学习内容上, 有法律、有规章、有管理、有实践。在学习方式上有考试、有讨论、“官教兵, 兵教官”、“走出去, 请进来”等, 不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其次, 创新案件点评制度和模拟听证制度, 每季度组织一次案例点评。在点评的形式上, 有大会点评、科室互评、个人述评、还有职能科室抽评。在卫生行政处罚模拟听证会上, 还经常邀请省级专家、教授以及姜堰市法院和市法制局的专家进行点评, 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卫生监督员的法制水平和执法能力。2005年, 市卫生监督所获得了泰州市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评比一等奖, 近年来,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立案查处的300多例案件中, 无一例申请行政复议, 无一例败诉。该所连续5年在姜堰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万人评机关”中获得“十佳科室”的荣誉称号;2008年3月获“2007年全省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特别贡献奖”;连续二届获“泰州市文明单位”称号。

3 创新行业宣传方式———制作培训教程和光盘

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针对这些情况,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组织相关科室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编写了4种宣传手册, 分发到每一个从业人员手中。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 又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撰写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示范教程》, 并制作成光盘。为保障培训教程和光盘的质量, 卫生监督所专门成立了摄制组, 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 走访餐饮单位,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卫生知识需求, 将大学教师和电视新闻界的同志请近来, 拜他们为师, 努力增强卫生知识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渗透力。

4 提高法制宣传水平———组织科研攻关

在创新宣传方式的同时, 市卫生监督所把卫生法制宣传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 让卫生法制宣传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2007年以来, 组织业务骨干, 成立卫生法制宣传科研项目组, 定期召开会议, 组织学习相关理论, 了解相关科研信息, 在广泛调研和查新的基础上, 筛选出2个与卫生法制宣传相关的科研课题, 撰写科研立项报告。目前, “大众传媒在卫生监督领域中的应用”、“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应用研究”科研课题已通过泰州市科委立项。2008年撰写了《卫生监督文化理论与实践》专著一部。卫生法制宣教科研立项攻关, 突破了法制宣传教育无科研的传统禁区, 拓宽了视野, 这必将为今后基层卫生普法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到目前为止, 已完成了相关科研立项查新工作, 发表相关科研论文4篇。卫生法制科研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职工的学法、创新、研究、协作和成果等意识, 积极推进了姜堰市卫生法制工作高质量地开展。

5 实行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让社会公众知情消费

上一篇:工业工程学科导论下一篇:滨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