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手术

2024-08-30

口腔手术(精选9篇)

口腔手术 篇1

王少海 马威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

第一章口腔种植发展史

第二章术前检查

第三章风险因素评估

第四章植入位置设计

第五章术前计划与医疗文书

第六章围术期用药

第七章无菌技术

第八章手术常用器械

第九章种植专用器械

第十章种植手术基础

第十一章种植手术操作步骤

第十二章下颌管区常用种植技术

第十三章前牙区常用种植技术

第十四章上颌窦区常用种植技术

第十五章种植引导技术

第十六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成形

第十七章手术成功标准与并发症

第十八章器械的消毒灭菌与维护保养

定价:196.00

需购者,1、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710032

2、登陆《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网站主页,扫描杂志微信二维码,加微信好友后,可通过微信钱包支付。

电话:029-83224470/84776213网址:sykqyxzz.paperopen.com E-mail:j-pr-s@fmmu.edu.cn

口腔手术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口腔颌面、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39-01

针对于口腔颌面部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将造成直接影响[1]。对口腔颌面部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将分析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6.5±10.3)岁;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9.5±11.2)岁。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史患者。(2)存在影响患者躯体的其他疾病。(3)不愿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病情以及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切口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其方法如下:

1.2.1肌肉放松训练

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方式不了解担心术后影响自身容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调整自身情绪,先从双手紧张和放松的感觉开始,在患者吸气时告知患者握紧拳头,在吐气时慢慢放松,采用类似的方式对全身肌肉进行放松,与患者的呼吸相配合,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他部位保持放松状态。

1.2.2减轻患者疼痛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了解,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爱好等选择,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帮助患者减轻术中的疼痛感,可以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提供相关书籍或报刊,采用阅读、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同时也可采用按摩、触摸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1.2.3做好宣教工作

对患者发放口腔颌面部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同时为患者全面介绍颌面部感染的基本知识,同时可以在院内组织患者交流会,同时指导患者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培训,个别患者可采取单独培训。

1.2.4术后护理

术后使患者保持平卧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和监视,患者若是术后疼痛难忍应当给予相关的止痛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采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术后感染。除此之外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提供富含维生素以及高营养食物。

1.3评定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口腔中颌面部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红肿热痛以及吞咽困难等,若是治療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于口腔颌面部患者而言,除了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之外其护理效果的好坏也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直接影响。所以,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是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3]。

将优质护理运用于颌面部手术患者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患者入院后便能及时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同时帮助患者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4]。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节约了卫生资源。优质护理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其制定口腔护理方案,更加专业的做好口腔护理工作[5]。

总而言之,在经过此次研究后发现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对患者的治疗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广伦,储勤军,孙振涛,王勇,宋进省.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04(4):403-405.

[2]王淑艳,王艳凤,刘东玲. 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A]. 吉林省护理学会.吉林省护理学会五官科第十四次学术会议暨口腔科专科技术培训班论文汇编[C].吉林省护理学会:,2011:3.

[3]王淑艳,王艳凤,刘东玲. 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2,10(2):2208-2209.

[4]崔永霞,陈鹏,张陈平. 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口腔医学,2013,02(3):180-182.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彩色图解》 篇3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第一章 牙及牙槽部手术

第二章 种植外科手术

第三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手术

第四章 颌面部损伤手术

第五章 颌面部囊肿手术

第六章 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介入手术

第八章 唾液腺手术

第九章 颞下颌关节手术

第十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

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病手术

第十二章 颌面裂整复手术

第十三章 正颌外科手术

第十四章 颌面畸形和缺损整复术

第十五章 显微外科手术

第十六章 牵张成骨术

定价:320.0

需购者, 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收, 邮编:710032

电话:029-83224470/84776213

口腔手术 篇4

【摘要】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损伤主要有牙及牙槽突损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颧骨及颧弓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鼻骨骨折等。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医治,避免为患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影响患者的面部容貌及生理功能。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在手术治疗中避免患者感染,对感染因素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 手术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7-02

颌面损伤伴有牙齿的损伤,会将牙齿的碎片折断,并且压岁片还会向邻近的组织扩散,造成人体面部组织的损伤,并将牙齿中的细菌引入到深层组织中,造成人体面部组织感染。颌骨骨折边缘的牙齿偶尔会导致股创感染,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口腔颌面部位于上呼吸道,损伤时会导致面部组织的移位或者出现肿胀,其产生的血块凝固会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口腔优势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会使口腔失去正常的功能,导致人们不能正常的进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口腔颌面部损伤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危险因素,因此,要通过预防和控制将这些危险因素规避。

1、手术感染危险因素

影响手术出现感染的因素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分别为患者自身的因素、手术过程中的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

1.1患者因素

人的口腔中有很多种致病的微生物,在进行口腔诊治的过程中,最容易进行疾病传播的就是患者的唾液与血液。老年人、儿童及体弱的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低,肥胖患者因为本身的脂肪组织的影响使供血量相对的减少,所以这几类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则会因为发生切口感染引起伤口不愈合。

1.2手术因素

手术中容易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切口的类型、无菌处理、手术用器械管理不当、手术时间较长、空气污染及清创不彻底。

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采取的切口主要是污染切口或者是清洁/污染切口,这些伤口都非常容易引起感染;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如果对无菌操作意识不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按照无菌手术的要求操作,那么也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感染;另外,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特别是接触患者的口腔及鼻腔的器械没有进行消毒,也会造成患者发生手术感染;在手术时,由于其他的因素引起手术时间的延长,时间越长,在患者手术创面滋生的细菌数量也就越多,损伤组织经过长时间的暴露等其他的因素导致的手术时间延长都会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在手术中会使用到电钻、电凝等产生的飞沫和烟雾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而发生患者感染;如果手术中对于伤口的清创不够彻底,遗留异物及止血不彻底等都有可能会成为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

1.3其他因素

手术中引起患者感染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对手术室及器械的消毒和灭菌不够彻底而引起感染;没有为患者及时的使用抗菌药物而引发的感染;患者的体温降低从而加大了伤口感染的机率;患者的伤口内有异物从而引起患者发生了感染。以上几种影响因素对于手术中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影响性也是很大的,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容易导致有异物阻塞在口腔内部,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凝块、骨头的碎片和牙齿的碎片容易进行呼吸道,发生阻塞的现象,导致患者发生窒息的危险。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如果颌面发生了骨折,下颌骨体前方的骨折部分就会移动到颌肌群中,导致舌头整体向后移动,导致压迫产生窒息的危险,在颌骨发生骨折的时候,颌骨会受到重力,导致呼吸道的阻塞,发生窒息危险。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患者容易将血液、唾液等吸入气管中,导致患者出现窒息问题。

2、预防及控制措施

2.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主要是對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在手术开始时就要对手术室内的环境开启净化管理,对手术间进行清洁,对患者的接送采用对接车,防止来自地面的细菌感染源,手术人员、患者及污染物一定要按照严格的通道进行输送,保证手术室内的环境,避免患者在医院出现感染。

2.2人员管理

对于手术过程中的人员数量一定要尽量的减少,同时降低人员的流动,并且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的规程严格执行,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感染发生。

2.3无菌管理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均要无菌,并且严格控制手术室的门,要保持关闭的状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2.4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感染,可以对患者使用预防感染的药物,在手术开始的半小时,可以为患者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在手术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剂量追加。

在手术前要对手术中使用的物品准备齐全,这样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及损伤组织的暴露时间,最终达到减少细菌感染发生的机率。

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的情况也可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可以为开放性创伤的患者使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在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大量的冲洗,同时对于伤口内的异物及坏死的组织进行清理及去除,利用吸引器将产生的烟雾和飞沫及时吸走,降低手术中空气因素引起的伤口感染,并要注意在进行缝合时,一定要保证止血彻底、缝合紧密。

在手术过程中除了要对手术环境及手术人员进行仔细的管理外,同时对于患者的体温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注意在手术结束后保持患者的体温,防止患者由于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了麻醉苏醒期,这对于感染的预防是非常不利的。

在手术后对伤口进行换药及敷料时,也要严格遵守换药的流程,并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严格执行,可以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伤口分泌的物质要进行有效的微生物培养,这样可以根据报告对于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治疗,保证手术效果。

讨论

出现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由于伤口经常会出现污染及异物的引入,所以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所以在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也要保证预防感染措施有效的进行。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引起患者发生感染,患者的年纪、病史,手术中切口的类型、无菌处理不当、手术用器械管理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空气污染及清创不彻底等都是引起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感染对于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后期恢复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是我们进行手术治疗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对手术环境、器械、人员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控制,减少认为因素造成的感染的发生机率。

从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年纪、病史对于感染的发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在对老年患者,特别是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是一定要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历建英,王淑艳,历凤,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61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问题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46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

1.2 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针对标准 (试行) 》中关于外科手术后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感染诊断[3]。

1.3 排除标准

本研究排除病灶部位有感染征象者;排除伴有慢性牙周炎和牙髓感染者;排除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者;排除术前进行过化疗治疗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导致药物不耐受者;排除入院前已开始或存在感染者。

1.4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目标检测调查研究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以下指标调查: (1) 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诊断、预后、住院天数、是否合并有慢性疾病。 (2) 手术相关因素:急诊还是择期手术、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术中失血量。 (3) 易感因素:侵袭性操作、围术期抗菌药物及激素使用情况。

1.5方法

感染患者临床标本采集后, 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标本分离、培养及鉴定, 同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和药敏纸片对标本进行抗菌药敏试验, 并根据CLSI2011年制定的相关标准[4]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断。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分析,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

1846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后感染87例次, 感染发生率为4.71%, 其中择期手术1127例, 术后感染47例, 感染率为4.17%;急诊手术719例, 术后感染40例, 感染率为5.56%。

2.2 感染与患者一般资料关系

见表1~4。

2.3 基础疾病

1846例患者中糖尿病173例, 其中发生感染29例, 感染率为16.76%;心脑血管疾病492例, 其中出现感染35例, 感染率为7.11%。

2.4 病原菌分布

共计送检感染标本87份, 细菌培养分离出感染病原菌89株,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7株, 占30.34%;革兰氏阳性菌47株, 占52.81%;真菌15株, 占16.85%。见表5。

2.5 抗菌药物敏感性

见表6。

2.6 临床用药情况

单独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者平均感染治疗天数 (8.57±0.92) d, 联合用药者 (5.72±0.51)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手术是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但由于口腔部位是机体内外环境交换的重要器官, 同时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血流丰富, 在手术打破了口腔内微生物平衡时,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局部血肿, 进而诱发感染[5]。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发现[6],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而我院口腔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率约为4.71%, 虽低于国内平均院内感染率, 但其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证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 需对其进行严格的防控。

3.1感染因素

本研究发现,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较多,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年龄和住院时间

儿童与老年人是口腔颌面外科重要易感人群, 主要由于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儿童多为唇腭裂患儿, 患儿由于进食较为困难, 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 使其免疫力较低, 加之儿童抗病毒能力较弱, 因此其发生术后上呼吸道和中耳感染的几率明显提高。而老年患者多由于肿瘤等疾病而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 手术过程和肿瘤生长均可对机体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加之老年患者免疫器官呈现老化状态, 使其机体免疫力下降[7], 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几率。因此10岁以内和60岁以上的患者需在围术期管理时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管理。

住院时间也是影响术后感染发生的因素之一, 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越高, 当住院时间超过21d时, 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长提示手术过程复杂、恢复较慢,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由于住院时间较长, 其心理和生理均处于疲惫状态, 进而免疫系统能力下降, 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3.1.2性别

本研究结果表明, 10岁以上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与性别有着一定的关系, 10岁以上男性感染率为4.6%, 而女性为3.63%。通常情况下, 性别与感染的耐受程度并无明显的关系, 通过对结果分析发现, 其可能与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在生活中, 大量吸烟和酗酒的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而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和酗酒可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 造成免疫力降低, 进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1.3糖尿病

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有文献报道[], 糖尿病患者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其术后感染风险几率均较高。主要由于糖尿病能够降低机体纤维母细胞的生长和降低肉芽的形成, 进而影响切口的愈合。

3.1.4麻醉方式及手术切口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多采用的是全麻插管, 插管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 , 加之患者在术后咳痰不净、吸痰操作不当等情况下, 将大量的病原菌带入到呼吸道内, 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研究发现, 手术切口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首要感染部位, 而其与手术切口类型、位置、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复杂, 如手术时间过长则伤口暴漏时间也将随之增长, 因此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9]。

3.1.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否有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发生率尚有一定的争议,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 在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使手术部位在手术期间处于高浓度抗生素的保护状态, 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者, 其感染发生率低于未使用抗生素者, 但其使用是否合理与感染发生无明显关系。

目前有研究表明, 滥用抗生素, 尤其是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能够增加感染的几率,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 (1)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2) 可改变宿主的代谢状态, 导致机体菌群失调, 使宿主产生易感性, 进而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3.2 病原菌和耐药性

本研究共检出病原菌89株, 其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 为32.58%, 其次为革兰氏阴性菌的铜绿假单胞菌, 占20.2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侵袭性细菌, 能产生多种有害毒素, 其所产生的溶血毒素和杀白细胞素具有着较强的毒性, 而其血浆凝固酶则可阻碍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作用, 进而破坏机体的抵抗力。

经过药敏试验发现, 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耐药菌种所引起的感染也日益增加, 因此在临床中对感染治疗时, 应进行药敏耐药性试验, 以确定其耐药性, 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感染措施。

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 且风险较高, 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 能有效减少手术后感染的发生, 并缩短已发生感染的治疗时间。

摘要: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对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采集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 对感染因素和发生风险进行分析。87例共计分离出病原菌89株,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的因素较多, 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并缩短已发生感染的治疗时间。

关键词:口腔颌面, 手术感染,病原菌

参考文献

[1]钟广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16) :101-102.

[2]彭彩燕.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59-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10-12.

[4]侯飞, 王玲, 崔伟锋, 等.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6) :4050-4052.

[5]孙振龙.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 17 (4) :60-61.

[6]闫红, 冯国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1) :2580.

[7]汪湛, 何一川, 陈文君, 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 (6) :885-886.

[8]赵涅, 毛红.糖尿病医院感染与危害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29 (4) :266-267.

微创口腔义齿种植手术的护理体会 篇6

关键词:口腔种植,微创,手术,护理

种植义齿是口腔牙齿缺失修复的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微创口腔种植手术是微创医学理念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体现[1], 是现代医学技术与理念发展的标志之一。护理配合是种植义齿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2]。现将我科128 例微创义齿种植的护理和疗效观察等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 年6 月~2013 年7 月我科共实施微创义齿种植手术128 例, 其中男70 例, 女58 例;年龄25~60 岁, 平均45.5 岁;共种植162 颗牙, 其中前牙52 例, 75 颗, 后牙 (包括前磨牙, 磨牙) 76 例, 87 颗。

1.2 治疗方法做好术前检查及各种准备后, 按手术步骤在种植区牙槽嵴顶粘膜上不翻瓣行微创环形切口, 在牙槽骨上按要求逐级制备洞形后, 植入合适尺寸的种植体, 保证种植体与牙槽骨壁密合[1,3,4]并有一定初期稳定性。种植体就位良好后, 嘱咐患者7~10 天后复查, 制作佩戴暂时修复冠, 3 个月后复查。

1.3 治疗结果观察128 例微创口腔义齿种植手术患者162 颗种植体术后恢复情况。经2~3 个月复查, 患者口腔种植体骨结合良好, 牙龈均未发生炎症, 可顺利进行后期修复。通过微创口腔义齿种植手术, 患者术程大大缩短, 出现术后疼痛反应、肿胀情况的几率大大减低, 明显提高患者就医舒适度。

2 临床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护理评估详细填写患者病历卡, 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 如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 女患者月经期, 口服抗凝药等, 对有手术禁忌症者应暂缓手术。术前完善血常规、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口腔全景X片、CT等检查。

2.1.2 心理护理因患者往往对手术方法不了解而对手术感到恐惧, 存在思想顾虑, 术前需要医生护士进行充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 患者一直处于清醒状态, 且术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做张闭口运动, 故在术前准备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整个治疗过程, 并用安慰性的语言给予患者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 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利用现有的资源, 如通过幻灯片、照片及录像播放给患者观看, 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法, 减轻由环境陌生引起的恐惧心理, 帮助患者消除顾虑, 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使其能主动配合手术。告知患者实施微创种植术具有创面小、出血少、术后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特点,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以及后期修复工作。

2.1.3 手术环境准备种植手术台面、地面用含有效氯0.05%消毒药水抹拖。室内用紫外线照射1 h。

2.1.4 器械和用物准备常规物品:手术包、手术衣、牙种植机、种植工具盒、种植机头、一次性冲洗管、冰0.9%氯化钠注射液、种植体、愈合帽、骨膜、骨粉等。

2.1.5 口腔准备术前常规做牙齿洁治术并嘱患者用氯己定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预防手术伤口感染, 术前遵医嘱给予口服布洛芬缓解胶囊, 帮助患者减轻术中疼痛感。

2.2 术中护理按手术需要连接各种装置如吸引器、种植机等, 并妥善固定;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调节光源, 以保证术区良好照明。准备过程中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根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喜好等播放不同的音乐。向患者交代术中需配合及注意事项;注射麻药后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吸引器吸引唾液及术区血液等要注意吸管不可过深, 避免触及咽喉壁, 以防引起患者呕吐反射而影响手术过程;操作过程中让患者间歇地闭口休息, 避免因张口过久而引起关节疼痛和情绪变化;手术过程中护士可通过用握手、抚摸等安抚患者紧张情绪, 提高患者配合度。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 及时给予心理安慰, 以及保证其能顺利配合手术的进行。手术完毕擦净患者口周血迹, 清理用物。

2.3 术后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让病人拍口腔全景片, 了解种植体在牙槽骨的位置是否合适;协助医生完善种植病历;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向患者解释如出现唾液中带血丝不要害怕, 更不要用力吐出,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使用冰袋局部冷敷24 h, 减轻局部水肿;术后当天遵医嘱给予抗炎、止血药, 必要时静脉补液, 特别要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的消毒, 防止感染;术后会有手术部位疼痛或不适感属于正常术后反应, 慢慢会消失的, 严重者可以口服止痛药等, 减少患者由于这些症状带来的恐惧心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漱口液漱口每天3~5 次, 严禁游泳;术后当天勿进热食、硬食, 避免剧烈运动, 勿刷牙漱口, 术后第2 天开始可以正常刷牙漱口, 指导患者术后保持口腔卫生;1~2 周内不能戴用活动义齿防止压迫种植体及术区;告知患者如有特殊不适, 及时就诊, 并发放一些指导和饮食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材料。

3 讨论

影响微创种植牙手术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围手术期护理是重要因素之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如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 耐心细微的心理护理;术中与医生良好的配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正确传递种植体[5];术后口腔卫生宣教, 正确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这些对种植手术的成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63.

[2]龚莉.人工种植牙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4) :67-68

[3]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3-115

[4]章锦才主译.口腔种植并发症[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5

口腔手术 篇7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 无切口手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危险,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极小

现年42岁的斯科尔策曾在美国海军服役, 现在是一位服装制造商。不久前, 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阑尾切除手术。医生利用人体的天然通道, 没有在斯科尔策身体外部留下任何手术疤痕, 成功为他摘除阑尾, 是无疤手术领域的一大进展。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圣地亚哥医学中心的医生用一根直径约1.27厘米的弹性管子把微型手术工具从斯科尔策的喉咙传送到他的胃部, 工具上附有微型摄像头。

医生通过在屏幕上观察摄像头拍摄的影像操纵手术工具, 在斯科尔策的胃壁上开一个极小的切口, 以便到达阑尾处。之后医生把阑尾从肠部切除, 并把它装在一个特制的袋子里。

而后医生把这个袋子从斯科尔策的胃部切口拉回胃里, 再一路顺着食道从喉咙里取出。整个手术过程中伤口未暴露在空气中, 感染风险较小。

手术后三天就能做运动

对于这种新型手术方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无外部切口手术专家希顿·帕特尔认为好处很多。他说:“这种技术使病人少受痛苦, 能更快康复, 也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斯科尔策也对自己的无疤痕手术相当满意。他说:“我父亲也做过阑尾手术, 是传统的从腹部切开的那种, 我可不想像他那样留下长长的疤痕。”在描述手术中的感觉时, 他说:“感觉太棒了, 整个手术过程中我都没觉得痛。”

传统阑尾手术后, 患者需要住院休息一周才能出院, 并且最好在6周内避免运动。而接受无疤痕阑尾切除手术后, 斯科尔策感觉很好, 才两天就出院重新工作。第三天时, 他不仅已经可以大口吃比萨饼, 甚至能做仰卧起坐。

无切口成外科手术趋势

体外无切口手术与腹腔镜外科手术颇为相似。腹腔镜外科手术中, 以往长长的疤痕被小孔代替, 是手术技术的一场革命。而经由人体“天然通道”进行手术的方法将使体外小孔也无必要。帕特尔说, “十年来, 我们已成功地从大切口手术转向小切口手术, 而无切口手术则是外科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口腔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了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0例口腔颌面患者进行分析, 这其中产生术后感染的患者有35例, 其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4~81岁。本组所选择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发生任何感染情况。

1.2 方法

在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 观察患者手术后的病情, 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临床资料, 这主要包括了住院时间、住院部位等等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术后的产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

2 结果

本组所选取的口腔颌面的外科手术的患者有500例, 其中35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感染, 感染的比例为7%。本组的研究还发现, 呼吸道的感染是最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同时小孩和老人容易发生感染,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10岁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3%, 而≥60岁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1%, 相对于11~59岁4%的感染几率, 这比例要高很多。住院的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大, 住院时间≥21 d发生感染的几率为16%, 住院时间≤10 d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为4%, 说明住院时间越长, 患者越有可能发生感染,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因为有着自身特殊的生理结构, 因此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感染, 目前口腔颌面术后的感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重要并发症,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3,4]。开展口腔颌面部手术, 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各种病变, 同时还在治疗的过程中考虑到患者治疗部位的外观和各种生理功能。临床上, 引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这中间主要包含了切口感染、呼吸道的感染及口腔感染等, 正确地了解引发感染的因素对减少感染的发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5]。

3.1 呼吸道感染因素

临床上呼吸道的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比较多见的一种类型,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多见的一种感染类型。本组的研究结果发现, 呼吸道的感染病例比较多。临床上患者自身的呼吸道出现问题, 主要会对患者自身的吞咽功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而一旦吞咽功能出现问题, 患者就不能够很好地排除自身的肺部痰液和胃内容物, 这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老年患者, 还可能因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6]。

3.2 老年人和儿童是易感染人群

临床上唇腭裂患儿多需要进行口腔颌面的外科手术, 这些患儿进食相对比较困难, 一般多为营养不良的患儿, 患儿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 同时患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比较差, 因此儿童发生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几率相对比较大。老年患者多因为肿瘤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 这类手术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 气管的切口和腔体相通, 进而出现感染的几率比较大。<10岁的儿童及超过60岁的老年人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13%和11%, 且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 临床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3 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

临床发现, 手术切口的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出现感染的主要部位, 临床实践中手术切口的类型、位置以及手术进程的时间均与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相对比较特殊, 手术中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 手术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 且手术进行中手术的切口暴露在外, 这些因素均使得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感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临床实践中, 应当重视对于术后感染的检测, 有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预防措施, 同时要积极主动的观察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另外医院也要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情况对医护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 增加医护人员的知识, 进而减少术后感染的出现, 促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之后的相干感染问题开展分析, 进而为临床上有效的预防疾病感染提供有益的指导措施。方法:本组选取了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手术患者500例进行研究, 对所选择的患者资料开展分析, 对其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 归类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选取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500例, 其中有35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 感染的比例为7%, 同时研究中发现呼吸道的感染是最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小孩和老人容易发生感染, 住院的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大。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发展感染的概率比较大, 其中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 在临床上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采取必要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术后感染,因素,外科手术,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彭彩燕.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59-61.

[2]雷冉.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3) :126-127.

[3]祝康.应用高速涡轮手机分牙拔除阻生智齿124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4) :44-46.

[4]陈婉群, 董敏杰, 郭欣, 等.护理临床路径在口腔科颌骨囊肿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4) :68-69.

[5]杨勇, 牛连君, 刘玉玲, 等.国内口腔种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5) :151-153.

口腔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我院共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1 413例, 其中男350例, 女1 063例;患者年龄最大93岁, 最小3个月, 平均32.86岁;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331例,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90例, 唇腭裂患者22例, 口腔颌面部整形患者936例, 其他口腔病种共34例。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均无其他感染症状。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查阅出院病历, 填写自行设计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监测调查表, 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情况、麻醉方法、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是否病原学送检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 对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本组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1 413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中有55例发生了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率为3.89%, 低于国内平均医院感染率 (9.72%) 。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2.3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的关系、患者年龄及麻醉方式的关系

见表2。

由表2可见,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感染率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许海鹏[2]的研究结果一致。

2.4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见表3。

由表3可见, 0~3岁的婴幼儿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与另两个年龄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麻醉方式的关系

见表4。

由表4可见, 全麻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局麻者,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6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病种的关系

见表5。

由表5可见,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以及唇腭裂患儿的医院感染率排名前两位。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医院感染部位排在首位的是呼吸系统,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7.27%, 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达到了34.55%, 居医院感染的首位为手术切口的感染 (14.55%) 。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是因为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与消化道之始, 通过口腔与鼻腔和外界进行连通, 其解剖结构十分特殊, 其温度和湿度均适宜细菌的滋生和快速繁殖[3]。部分患者的创口与口腔有菌环境相通, 术后创口浸泡于唾液、痰液以及血性分泌物中, 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局麻者, 因为全麻手术需在气管插管下进行, 插管容易使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 并可能使口腔或上呼吸道的细菌进入下呼吸道。术后患者的饮食、鼻饲管、留置胃管、气管切开、呕吐及免疫功能低下等诸因素也极易诱发感染[4]。手术切口感染在感染部位中居第2位 (14.55%) , 主要原因是头面部的血运极其丰富, 再加上头面部结构、形态复杂, 使得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 很容易造成组织水肿或血肿, 而患者的面部一直处于暴露的状态, 手术破坏了口腔黏膜的防御体系, 因此, 增大了感染的概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因素。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从1.59%上升至44.44%。究其原因, 住院时间越长, 接触病原菌的概率越大, 发生感染的风险随之增大。术后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也会使正常菌群失调, 产生耐药菌株从而诱发或者加重感染。有学者研究也证实, 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 罹患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老年患者与唇腭裂的患儿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唇腭裂的患儿大多数都存在吮吸功能障碍、喂养困难, 常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 对手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显著;唇腭裂手术均需在全麻下进行, 而幼儿的管腔相对于成人来说比较狭窄, 软骨柔软, 弹力组织缺乏, 黏膜上血管丰富, 但黏液腺分泌不足往往比较干燥, 黏膜纤毛运动差, 导致异物不易排出[5];唇腭裂患儿的上呼吸道起端呈开放状态, 防御机能低下, 细菌可直接入侵[6], 增加了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部分患儿术后害怕疼痛, 咳痰不彻底, 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而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多数病情危重, 一些严重患者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使气道开放, 导致上呼吸道的屏障作用消除和气道局部创伤, 也为细菌感染提供了门户[7]。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肺功能衰减, 咳嗽反射和气管壁纤毛功能减退、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 排痰功能低下, 导致痰液积坠于肺内, 同时, 口咽、胃分泌物亦常误入下呼吸道而引起感染[8]。此外, 大多数老年患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原发基础疾病, 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手术后肺活量受到影响, 抑制了痰液的排出, 而术后伤口疼痛, 不敢咳嗽, 或长期卧床等等, 也均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4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4.1 呼吸道感染的防控措施

(1) 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 用0.2%的氯己定漱口。 (2) 若患者无明显的禁忌证可将其床头抬高20~30°。 (3)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 必要时多帮其翻身和拍背, 使痰液更利于引流。 (4) 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5) 首先考虑使用无创通气,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适应证, 如果必须要插管, 尽量使用经口气管插管。 (6) 在为患者吸痰的时候, 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手卫生规范。 (7) 每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插管的时间。

4.2 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控措施

(1) 尽量减少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 (2) 正确备皮, 备皮最好在手术当日进行。 (3) 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尽量在切皮前0.5~2 h内使用。 (4) 医护人员在术中、术后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及手卫生规范。 (5) 手术人员术中动作要轻柔, 技术要娴熟, 避免不必要的牵拉组织, 有效止血、引流, 尽可能降低组织损伤的程度, 防止死腔的存在。 (6) 术后引流要保持畅通,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尽早拔管。 (7) 定时跟踪关注患者手术切口的情况, 出现分泌物时应及时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 结合培养结果及时进行诊疗和监测。

4.3 婴幼儿与老年患者感染的防控措施

做好术前健康教育, 制定针对婴幼儿及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应对措施, 多宣传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增强老年患者自身的抵抗力, 尽量缩短住院的时间,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老年患者, 经常帮助其翻身拍背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5 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1 413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中有55例在医院内发生感染, 感染率为3.89%, 说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薄弱环节, 如呼吸道感染较多, 须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要指导患者正确地咳嗽,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适应证, 尽可能缩短插管的时间, 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无菌操作观念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工作, 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切实降低,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湛, 何一川, 陈文君, 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7, 23 (6) :885-886.

[2]许海鹏.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 2009, 7 (21) :86.

[3]殷大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问题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6) :148.

[4]刘杰彪.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问题探讨[J].当代医学, 2012, 9 (27) :27-28.

[5]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9.

[6]文学锦, 陈桂英, 黄康.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 2004, 12 (3) :201-202.

[7]李爽, 刘畅, 张弘, 等.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 2012, 40 (1) :10-13.

上一篇:崇尚创造的激励机制下一篇:氧化铝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