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教学

2024-11-06

口腔教学(精选12篇)

口腔教学 篇1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科,口腔黏膜病学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的总称[1]。口腔黏膜病在口腔医学专科教学中属口腔内科学部分, 理论课12学时, 实践课2学时, 实习课4学时。它在口腔内科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小, 却是口腔内科教学中的难点。

1 口腔黏膜病特点

1.1 口腔黏膜病病种多, 病损形态复杂

相对龋病、根尖周病来说, 口腔黏膜病病种多,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损形态易混淆, 有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 有口腔黏膜病同时伴有全身表现, 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通过口腔表现等。有些口腔黏膜病与皮肤病关系密切, 这些疾病种类众多、形态各异, 与内科学、皮肤病学、传染病学等联系较密切, 学生很难掌握。

1.2 口腔黏膜病不易作出明确诊断

疾病诊断除了对比临床表现外, 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 甚至进行诊断性治疗。如口腔黏膜白斑的诊断就分为3个阶段, 根据临床表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时, 就可以作出临时性白斑诊断, 如果去除刺激因素3个月后病损仍然存在, 可以诊断为白斑。但这仅是临床性诊断, 要确诊还需要进行组织学活检。

1.3 口腔黏膜病治疗复杂, 治疗药物较多

有些口腔黏膜病病因明确, 如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治疗配合局部治疗;有些口腔黏膜病虽为同一病名, 但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 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有的病人需要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 有的病人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些口腔黏膜病病因复杂, 需要局部疾病全身治疗, 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学生想要掌握诊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方法, 必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2 口腔黏膜病学教学现状

口腔黏膜病共有十大类80多种, 知识容量大, 很难记忆。传统理论课教学使用粉笔、挂图、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教师在讲授时往往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 授课内容较抽象, 学生印象不深[2]。针对口腔黏膜病自身特点, 让学生在12学时内掌握这么多内容很难实现, 加之口腔医学专科学生在校时间仅3年, 学生实习医院或诊所没有专门的口腔黏膜病科, 致使实际运用能力不强。考虑以上因素, 我们对口腔黏膜病学教学进行改革。

3 口腔黏膜病学教学改革措施

3.1 按照学习要求学习

按照口腔黏膜病学习要求, 把口腔黏膜病分为会诊会治、会诊会转诊两大类, 重点讲授常见病, 如复发性口疮、创伤性溃疡、单纯疱疹性口炎等, 而天疱疮、白斑、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等少见病只要求学生会初步诊断即可。学生按照学习要求有所侧重地学习, 重点学习会诊会治类疾病。

3.2 以口腔黏膜病临床常见症状分类学习内容

改变原有口腔黏膜病学教材中按口腔黏膜病病因分类的课程编排方法, 以临床主要表现编排课程。例如:病人主要因口腔黏膜出现溃疡而就诊, 按溃疡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溃疡是典型的“红、黄、凹、痛”症状伴有复发史并无全身其他症状, 就可以诊断为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如果溃疡呈多而小散在且有复发史, 可以诊断为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如果出现溃疡前伴有水疱史并有全身发热症状, 结合病人年龄 (在2~6岁) 可以诊断为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如果出现溃疡前有外伤病史可诊断为创伤性溃疡;如果溃疡大而深, 呈潜掘状, 基底较硬, 就可怀疑为癌性溃疡。又如唇部肿胀可能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腺性唇炎、肉牙肿性唇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这种课程编排方法便于学生按口腔黏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掌握疾病特点, 与临床病症诊断规律相符, 能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养成临床思维习惯。

3.3 改进教学方法

改革后的口腔黏膜病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精品课程学习、实训、见习、实习、网络答疑相结合的立体开放式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理论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方法, 在课件中增加临床病例, 把病人临床表现、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动态地呈现给学生, 使教学内容丰富、真实、生动, 让学生对口腔黏膜病形成直观认识, 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要求他们参考一些精品课程, 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与教师或同学交流。

理论内容让学生自学, 节省下的学时可用于实训、见习, 从而增加学生口腔黏膜病临床学习时间。由于口腔黏膜病门诊量不大, 实习、见习又分批进行, 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见的病例较少, 同时先看病人, 然后教师提问, 最后写治疗处方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在学生实习前梳理口腔黏膜病特点, 分析病理变化, 整合知识, 让学生以医生角色与病人沟通, 可以使学生对疾病形成确切、全面、细致的认识[4]。另外,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将遇到的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实验性治疗结果上传网络进行远程讨论, 共同给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提高诊治水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把毕业后的教育纳入在校学习中, 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

口腔黏膜病学教学改革正在进行, 今后仍需不断总结经验, 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口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戴青, 刘萍.口腔黏膜病教学初探[J].北京口腔医学, 2005, 13 (3) :193~195.

[3]王锐, 安晶涛, 刘英群, 等.多媒体技术在《儿童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7, 21 (6) :493~495.

[4]王建滨, 孙正.本科生口腔黏膜病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5) :619~621.

口腔教学 篇2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全日制 3 年。

三、人才培养目标:

口腔医学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口腔材料、口腔修复及其工艺的发展,与口腔医学相适应的口腔修复加工正逐步发展为热门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口腔工艺 技术 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本专业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和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通过学习,掌握口腔医学技术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或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具有大学专科生应有的文化修养、自学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具体要求是: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初步的专业英语阅读、会话的能力,英语达三级水平;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操作运用达二级水平。

(2)、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或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进行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4)、具有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

(5)、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初步的技术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并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军事常识,养成良好的体育煅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主干课程简介

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材料学、口腔技工工艺学、口腔医学美学。、主要实践环节:口腔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实训、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 48 周。

(1)、政治理论与思想教育: 128 学时。本课程包括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国情、职业道德、哲学。要求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体育健康教育: 116 学时。包括田径、球类、体操等各项体育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造就健美的体魄。

(3)、英语: 144 学时。本课程包括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学习和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和一定的词汇量,达到非英语专业国家三级水平。

(4)、医用化学: 36 学时。本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要求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并对常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解剖生理学基础: 108 学时。本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和人体胚胎发育概要。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所必需的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知识理论;认识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遵循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从事义齿修复、错 矫治的初级口腔保健工作。

(6)、计算机基础: 72 学时。本课程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要求熟悉常用的 DOS 操作系统命令,掌握一个汉字输入方法和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使用 C 语言编制程序,上机调试程序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国家非计算机专业二级水平。

(7)、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 64 学时。包括免疫学概论、抗原、机体天然防御机能、过敏反应、免疫学应用、微生物学概论、细菌、病毒、其它微生物、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医学昆虫等,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为临床学习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病理学: 36 学时。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知识、基本病理变化与临床的联系及病理学实验方法。

(9)、口腔药物学: 36 学时。学习口腔科药物的适应症、给药途径、使用方法以及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使学生能运用药理学知识与技能,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能正确选择药物。观察药物疗效,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

(10)、医学心理学: 36 学时。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口腔医学美学: 36 学时。主要包括人体美学,口腔头面部美学及口腔牙体美学知识。通过理论讲授及实验学习,使学生能熟悉人体美学知识,熟悉并掌握头面部美学及口腔美学知识。

(12)、口腔解剖生理学: 72 学时。包括牙体解剖、牙列与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及口腔生理。能初步运用上述有关知识和技能,对各类牙及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进行辨认、识别,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13)、临床医学概要: 108 学时。本课程包括临床医学基本知识、诊断学基础和各系统的常见病。要求掌握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14)、眼耳鼻咽喉学: 72 学时。主要介绍眼及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介绍常见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治疗知识及专科治疗操作,使学生具有对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对常见急症病人能独立采取紧急治疗措施,能掌握眼耳鼻咽喉疾病的常规检查和专科治疗操作。

(15)、口腔内科学: 108 学时。主要学习口腔检查、龋病、口腔生物学基础、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等。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治的工作能力。

(16)、口腔外科学: 108 学时。主要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牙及牙槽外科,口腔颌面感染、损伤、肿瘤、涎腺

疾病,颞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神经性疾病,唇裂与腭裂等。使学生能对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17)、口腔修复学: 144 学时。主要学习牙体缺损修复、牙列缺损修复、牙列缺失修复等。使学生能独立诊治口腔修复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能正确进行口腔修复科的临床和技术室操作。

(18)、口腔修复材料学: 108 学时。主要介绍口腔内科常用材料,口腔颌面外科常用材料,口腔修复科常用材料。使学生在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能正确地使用口腔材料。

(19)、口腔组织病理学: 36 学时。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和唾液腺的组织结构;口腔颌面部及牙体-牙周组织的发育过程;龋病及主要由其引起的一些疾病、牙周组织病。常见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口腔颌面部囊肿,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变化等,为学习口腔各专业课作好必要的准备。

(20)、口腔技工工艺学: 216 学时。本课程包括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其中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体、牙列缺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固定修复体制作技术的科学。本课程以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材料学、口腔医学美学与雕塑等知识为基础,采用制作固定义齿的方法,恢复和重建牙体及牙列缺损部位的形态和功能,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嵌体、全冠、桩冠和固定义齿修复等。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固定义齿修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作各种固定修复体。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列各种缺损、缺失和颌面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可摘修复体制作技术的科学。本课程以医学、口腔解剖生理这以及口腔材料学和工艺学等知识为基础,采用可摘修复的方法,恢复和重建牙列缺损、缺失部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口腔工艺和制作技术,以及即刻义齿、覆盖义齿、颌面赝复体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技术等。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作各种常见牙列缺损、缺失的可摘修复体。

(21)、口腔正畸工艺技术: 108 学时。本课程是研究各种错 牙 合 的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矫治器的制作技术。其内容包括口

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错 牙 合 的分类、病因、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错 牙 合 的预防性矫治、可摘性矫治、固定性矫治和功能性矫治等)和矫治器矫治技术。

(22)、口腔预防保健学: 72 学时。主要介绍口腔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口腔流行病学、口腔卫生与健康、龋病的预防和牙周组织病的预防、儿童牙病等。使学生能在城乡社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选修课、社会医学: 18 学时。主要学习社会医学概述、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观点、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防治方法及社会防治组织等。使学生了解社会医学的一般理论常识,用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对有关疾病进行防治。、医学文献检索: 36 学时。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1)、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课堂实验,实习(780)于学校相关实验室进行。

(2)、教学实习2 周 56 学时。安排在教学医院或社区进行。

(3)、毕业实习46 周。安排在县或县以上设有口腔科的综合医院和口腔医院进行。其中 内科 4 周、外科 4 周、口腔内科学 6 周、口腔外科学 6 周、眼耳鼻咽喉科 4 周、口腔修复学 12 周、口腔正畸学 8 周、口腔预防保健社区实习2 周、口腔工艺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 2 周。、考核和毕业

⑴考核应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三方面,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查可在平时教学中安排,每学期考试课程 2 — 3 门。⑵选修课可进行考查,成绩合格应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⑶毕业考试课程:口腔修复材料基础、口腔正畸学、口腔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技能综合考核。

浅谈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微格教学 篇3

【摘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认他们所受的教育不能在医学教学上有所作为,然而社会对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如教学技巧和搞笑的培训等方面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而微格教学是一个在教学上模拟实践,它可提供即刻反馈信息。它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情商、演讲技巧以及人际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能力。这种聚焦的方法通过实践和批判能够助长个人的成长。这种教导、批判、早教导的模式提供给口腔医学生即刻的反馈,有利于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 口腔医学教育 教育-再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40658)。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42-01

一、前言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认他们所受的教育不能在医学教学上有所作为,然而社会对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如教学技巧和搞笑的培训等方面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1]。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一种缩小了的教学方法,可发展为新的技能和完善旧的教学方法。它涉及到一个模拟教学环境或5~10分钟的微小课程,在这短短的上课时间内,口腔医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这其中涉及到微格教员管理者、示教老师、同事、视频监控、视频记录器、播放器以及电视监控仪。这种概念的实施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提出并成功实施。这与Trott提出的教导与再教导循环规律是一致的道理。

微格教学也是对新教学技巧的一次实践机会而不是尽力去进行一些现实课堂的那些新事物。在实际的教学经历前,微格教学可作为一个实验,在实验中接受反馈。

二、组成微格教学的元素

微格教学是对那些即将成为未来教师的学生在支持性同辈学习环境中磨炼他们的技能。这些学生将会明白他们的同学分享很多相同的斗争、弱点、勇气和经历。他们通过观察他们的同事以及同他们分组成员恢复或学习新的技巧。

1.微格教学由以下元素组成:简报阶段、准备阶段、教学阶段、通过班级和管理者进行评论、准备下一阶段或者进行同样技巧的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将困难的主题转化为学习单元,采用先进的组织者,结合与主题相关的讲座跨越认知心理活动领域,以及使用问题或终止。微格教学会使关注点转移,即从“我怎样教”到“我的学生打算学什么?”以下不能按照主题起很好的作用:一部分来自论文,文章书写为讨论会,受试对象更适合于研究生教育,一节课需要多个技术语言和行话,或是一个主题太宽泛不能在8-10分内有效涵盖全部内容。

2.组成微格教学的几个阶段:首先,在简报阶段,每组经历定位和脱敏阶段。在准备阶段,学生自己制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学习情况,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基本技能、教授技巧,包括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明确清晰地解释,有效提问,管理差生等。构建评价体系,根据最低及格水平和教学与学习的相关原理列出每个技能的能力。

3.在教学与再教学阶段:学生提供他们的经验在一个缩小的教学会话需要5-25分钟之间。在首次教学期间由于恐惧批评是最富有压力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他们的同学模拟的角色是肤浅的,要设置为这些学生将来承担评论者的作用。在我们实验组共有32位学生,其中只有一次两个学生阐明激励技巧。他们不必再教育而进行下一项技能。几乎所有的权威人士均承认这样的事实,即说明解释是教学的根本。所有基于概念性问题的组织与讨论、相应事例的引用以及提问的能力等各方面均是建立在批判基础之上的。

4.路标的使用、焦点和链接均在一体化的监视下进行:学生们通过将困难的主题转化为学习单元,采用先进的组织者、讲座与应用集成跨越认知和精神主题,以及使用问题和暂停等多方面技巧来提高解说能力。语气的调整热情激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及与学生保持和谐统一均应考虑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欣赏他们在打开和关闭相机时是怎样改变他们的行为。

5.事后解说:即在教与再教循环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这时候学生们已经完成某项技巧,学生们开始总结已经完成的技巧。最后一次的总结回顾总是在16周的最后一天,最后的推荐有每一个学生组成。一个早期学生做出的评价在最后评价阶段经常会被引用:微格教学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老师,因为经历给予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重新审视自己。

三、结论

总之,微格教学是一门实用的技术,可帮助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此种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是通过实践和批判性思维的途径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成长。对于老师们经常不使用的教学策略可能是一个尝试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可靠的时间内去尝试某些新鲜事物得到的反馈技术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Sana EA. Improving teaching through microteaching.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7;36(6):452–3.

作者简介:

口腔教学 篇4

1 学生问诊能力的现状

以前我校的口腔内科教学是以对知识的讲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 没有开展问诊环节技巧的培训。学生在进入临床后, 虽然可以进行简单的临床操作, 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尤其是问诊的能力相对欠缺。

2 问诊技术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2.1 重视对实训技能的培养

临床操作技能是良好问诊和医患沟通的基础, 若不具备该项素质, 再好的交流也是纸上谈兵,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夯实学生的临床操作训练, 重视、强化操作的正规性和准确性, 这是完成临床诊疗活动的重要保证。

2.2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问诊及交流技巧的教学内容

在口腔内科学课程中引入对病例的讲解, 通过典型病例教授学生问诊的步骤和方法[2]。在实验教学中, 由实训课教师充当“标准化患者”, 在仿真头模实训的基础上, 训练学生与“标准化患者”进行交流, 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训练学生问诊及医患沟通的技能。

2.3 问诊的标准化和训练内容

我们将口腔内科常见疾病问诊的内容标准化, 经过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学生问诊及医患沟通的能力。口腔内科常见病的问诊标准化项目见表1、表2。

3 教师对问诊技巧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问诊技巧培训的同时, 一定要强化学生为病患服务的理念, 言行举止要文明、礼貌, 要爱岗敬业, 在医疗活动中一切以患者为中心[3]。医生对待患者要如自己的亲人, 言语要和蔼、亲切, 患者才会怀着强烈的信任感继续就诊[4]。与患者沟通时注意语气平和, 词语要多加斟酌, 语意尽量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讲求策略[5]。专业课教师应该在训练学生问诊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按标准化进行问诊训练, 这些对学生问诊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4 问诊技能的考核

选取我系参与临床诊疗工作8年以上且具有硕士学位的4名讲师扮演标准化患者,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教师扮演几类不同口腔内科疾病的患者, 对学生的问诊全程进行考核。学生直接与标准化患者交流, 由此进行病例问诊分析能力考核, 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带教老师根据标准化评分方案对学生的总体问诊情况进行客观评分。

5 问诊标准化效果

5.1 教学满意度调查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此种标准化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被调查者212名, 教学满意者206人, 满意度达97.2%。

5.2 患者满意度调查

在2010级实习生中随机抽取进入口腔内科临床实习的学生50人, 并在相同实习点随机整群抽取2011级实习的学生50人, 进行疾病诊断正确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用SPSS 13.0软件对实施标准化问诊教学前后实习学生进行卡方检验, 在正确率、错误率、满意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通过对学生口腔内科学问诊标准化教学及强化考核, 明显地提高了学生接诊过程中问诊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取得了更好的实习效果。见表3。

教师指导学生问诊技巧, 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医患交流的技能[6]。医生和病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是临床治疗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专业课教师,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 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要强化学生问诊的能力, 并不断调整教学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将问诊的技巧教授给学生, 让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罗颖嘉, 陈其奎, 陈锦武, 等.提高诊断学问诊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58-59.

[2]薛磊, 肖瑞, 陈晓云, 等.情景式模拟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3) :97-98.

[3]陈道荣王丕龙.如何提高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7) :823-825.

[4]李春年, 李淑娟, 杨冬茹, 等.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技巧培养的体会[J].教学管理, 2012, (25) :48-50.

[5]李春年, 李淑娟, 杨冬茹, 等.口腔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技巧培养的体会[J].北京口腔医学, 2010, 18 (6) :347-348.

口腔修复本科教学研究论文 篇5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目前,国内众多口腔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多采用“理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理论授课与临床实习脱节,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临床思维,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来制定整体诊疗方案。而口腔修复学恰恰是一门知识点多、与其他学科交叉广泛的课程,对于学生/医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要求很高。往往1个病例有2~3种治疗计划,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是经常困惑学生的难题。从往届学生的试卷成绩分析中发现,客观题正确率较高,而考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能力的病例分析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足,对于一些知识点机械套用,理解不透彻。国内外很多的教学研究结果都证实:结合临床病例并进行分析讨论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1-2]。因此,在口腔修复学本科理论教学中,我们尝试探讨使用基于临床思维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让学生们在参与临床医生实际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讨论与学习,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为口腔实习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学设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口腔修复学专业课授课中引入基于临床思维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共计35名学生,以此为观察对象。

1.2教学方法的制定

基本模式和流程为:收集病例-发现问题-自学讨论-分组辩论-小结。在牙列缺损修复章节的知识初步讲解完后,引入基于临床思维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设2次课,共5学时(表1),针对牙列缺损修复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2次课之间间隔约1周,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1.2.1临床病例的收集和选择根据口腔修复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主线,由带教老师合理选择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要求病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灵活性,可有2~3种修复方案以供选择。在预约好的时间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病历资料的收集,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进行口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拍摄口内照片和需要的放射线片;制取石膏研究模型并转移颌位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临床的标准化处理流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资料初步收集完成后,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整理并制作病例汇报幻灯。其后,老师根据所选的病例再精选相关的文献资料供学生延伸阅读。

1.2.2教学实施辩论前1月给学生分发制作好的病例汇报幻灯、文献资料、讨论提纲,并布置思考题。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行通过网络、教科书、专业参考书和期刊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的人数在6人左右,每2组组成一组辩论对手,由1名老师带领。各组内再由学生自行推选出1名组长,1名记录员。学生分组后随机抽取第二次课的一个临床病例准备辩论。辩论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组织2~3次的组内讨论,同时列表整理患者问题,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讨论的准备。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组内讨论时有价值的结果并形成辩论思路。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路,分别形成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同时注意引导讨论按教学要求逐层深入,避免跑题,老师应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作相关记录并给予评价。第一次课的第一学时主要由教师对“牙列缺损修复设计原则”进行简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发、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必要的设计原则,进一步以一个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实际应用这些原则进行设计并进行讨论。第二次课为临床病例辩论环节,首先各小组学生代表以幻灯形式汇报患者的基本病情、课前本组讨论的要点,分析病情并提出本组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引用教材及文献上的内容来提供依据。辩论对手则针对同一病例提出自己小组的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双方观点的差异,2组互相提问并展开辩论。在回答问题环节,不同学生小组还要回答评委老师和其他听众提出的问题。最后,评委根据每组的答辩效果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点评。在辩论结束后,每组将总结和感受上传至修复科网络教学平台,由教学组长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1.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以自填式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该课程的评价及建议。问卷包括封闭式及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采用Likert5点式量表,非常显著、比较显著、一般、比较少、非常少分别记为5、4、3、2、1分,5分和4分记为认同。采用不定项选择统计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自身的收获,并让学生按其程度排列前3名,分别记为3、2、1分,未列入前3名的因素记为0分。数据采用SAS9.2处理。等级资料用中位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还对部分学生、带教教员以及参加旁听的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以便更全面的掌握来自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反馈。

2结果

共发放调查表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学生对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课程授课效果的评价见表2,除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其他各条目的中位数均约为4。可以看出,88.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表达能力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82.8%的学生认为在提高查阅和分析资料能力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77.2%的学生认为在促进积极主动学习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82.9%的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学到更多知识,80%的学生认为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62.8%的学生认为在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没有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在激起学习兴趣方面效果少,48.6%的学生认为在培养科研思维方面有比较显著及以上的效果;74.3%的学生希望今后教学中继续应用这样的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模式。71.4%的学生认为采用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学习负担能够接受。学生的收获根据选择量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查阅和分析资料能力、激发口腔修复学学习兴趣、提高幻灯制作能力、培养科研思维。根据收获对学生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查阅和分析资料能力、提高幻灯制作能力、培养科研思维。

3讨论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仅理论课程内容较多,而且临床实际情况又复杂多变,在短时间内既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灵活应用非常困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教学重点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study,CBS)。很多研究都证实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我们思考在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中,若能在理论课程阶段学习后运用这些模式进行融会贯通,则既能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早接触临床。因此教研室在牙列缺损修复章节的知识初步讲解完后,尝试引入基于临床思维辩论模式的病例教学法。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均能够认可在理论课程阶段学习后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整合。在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能力、促进积极主动学习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此外,结合教研室自行构建的网络课程平台,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上的资源,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有助于实现从“教师中心型”教育向“学生中心型”教育的转变。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基于临床辩论模式的综合病例教学法,使得本科学生能够更早的参与临床诊疗过程,基本掌握接待患者的程序,熟悉医患交流与沟通技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其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同时,在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诊疗方案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开展分组辩论,则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辩论前,学生们通过仔细整理临床资料,分析和讨论问题,不仅提高了查阅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幻灯制作能力。在辩论后,根据其他小组和点评老师的意见撰写总结报告,则培养了独立判断、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实践发现,这些训练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基于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的实施中,也不能忽视带教教师的作用。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带教教师应切实转换教学理念,在带领学生参与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理论内容在临床的体现。在辩论准备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随时对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上的留言和答案进行回复,并且提供相关文献,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来锻炼他们分析和独立思维的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综上所述,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使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通过临床辩论的过程,则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口腔教学 篇6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遵循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整介为一个教学模块,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介绍如下,以为后期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实验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将三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小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

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日腔医学院的日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小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過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

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刘鹏,范伟力.五种高等医学课程基本模式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595-597.

口腔教学 篇7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种植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口腔种植学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Branemark教授提出的“骨结合” (Osseointegration) 概念而发展起来的。口腔种植学作为集现代材料学、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精密加工学、修复工艺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科学, 经过40余年来的应用、积累和创新, 彻底改变和丰富了缺失牙修复的内涵与观念, 且仍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作为一个专业学科, 它已经被口腔医学界和患者所接受, 进入了常规的临床应用阶段, 因此, 强化口腔种植的专业人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 国内外口腔种植学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的口腔种植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期间经历了一些挫折。近10年来,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技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同时, 口腔种植学的教育也日益得到重视。但到目前为止, 口腔种植学本科教育仍然只是作为了解内容, 甚至个别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国内最早出现的口腔种植专业书籍是陈安玉教授主编的《口腔种植学》[1], 许多人是通过该书了解到了什么是口腔种植。随后由巢永烈教授和梁星教授主编的《口腔种植义齿学》[2]作为研究生教材出版, 但该书偏重于基础研究, 对于现代口腔种植的许多概念和临床技能缺乏详细的介绍, 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后由宫苹教授主编的《种植义齿修复设计》[3]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国外现代口腔种植的产品和临床技能传入国内, 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熟、规范, 各院校也纷纷加强了口腔种植的教育培训, 但大部分讲授仍然停留在几个学时的理论、图片和录像讲解, 许多学员虽然参加了多次学习, 仍然很疑惑, 仍然没有信心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随着各高等院校对口腔种植学教育的重视, 特别是最近几年, 先后出版了一些口腔种植专业书籍, 如宿玉成教授主编的《现代口腔种植学》[4], 再版的《陈安玉口腔种植学》[5], 张志勇教授主编的《口腔颌面种植修复学》[6], 陈卓凡教授主编的《口腔种植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7], 刘宝林教授主编的《口腔种植学》[8]等, 这些专业书籍的出现, 必将推动我国口腔种植学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种植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越来越多患者的需求, 口腔种植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达国家的口腔种植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学阶段开设口腔种植学课程的口腔医学院在 20世纪 70年代仅有33%[9], 而到了2008年, 所有的口腔医学院都开设口腔种植学课程[10]。发达国家的口腔种植教育正在由过去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慢慢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临床技能为基础的教学, 而且目前已形成了以大学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包括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为特征的多层次、分阶段的教学体系[11]。欧洲口腔种植教育的研讨会达成了一系列关于口腔种植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指导方针的共识:教学以临床技能为基础, 培养目标是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 并对学生进行评估, 要求达到能够开始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水平[12,13,14]。国际上对于口腔种植专业医生的培训更加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学院经常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介绍最新的临床技术和仪器、产品, 使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有一个十分感性的认识。种植体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 增强学生对于口腔种植的理解。在导师的参与下, 高年级的住院医生也会定期进行临床病例报告, 会诊疑难问题, 与会的低年级学生也会有不少的收获。因此, 我们也应该借鉴国际上的教育模式, 根据口腔种植学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进行一定的教育改革。

2 我国目前口腔种植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口腔种植临床需求的快速增加和口腔种植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需求较高专业水平的种植专业人才。目前, 口腔种植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成倍增加, 但与其相应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还没有得到完善。首先是缺乏高水平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大部分研究生主要通过自学完成专业学习, 缺乏系统化, 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和透彻, 缺少讨论和交流;其次, 在临床方面, 没有明确的大纲要求, 对种植学专业所涉及的临床技能没有详细的要求, 对学习期间完成种植义齿修复的数量和种类也没有量化, 很难保证研究生的专业水平。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口腔种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及教学重点的改革设想

3.1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系统掌握口腔种植学相关基础知识

由于口腔种植学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较多, 而目前仅有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知识陈旧, 不能全面阐述相关基础知识和最新的进展, 使得一部分研究生在相关基础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根据这种情况, 安排研究生的专题讨论以及经典文献回顾, 在导师组织下, 对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进行明了清晰的论述, 并最终将所有的专题资料装订成册, 以期对低年级的研究生有一个辅导作用。我们将相关基础知识和研究分为基本基础知识和临床基础知识两大类, 在基本基础知识中, 如目前几种主流种植体的设计, 包括形态、螺纹设计、种植体的表面处理的特点, 基桩的平台对接和平台转移 (Platform Switching) , 骨结合界面的发展及骨组织代谢的特点, 上部冠修复的一体化基台以及可研磨基台的应用及选择等;在临床相关基础知识中, 选择与种植临床技术相应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如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 膜引导再生技术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 , 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及经牙槽嵴顶的内提升技术, 富含血小板血浆及纤维蛋白凝胶的临床应用, 牙槽骨的骨增量技术, 前牙区种植的美学修复等, 通过研究生自己的文献回顾、归纳、综述, 在指导教师的总结、补充下, 结合自身平时临床工作中收集的临床病例, 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 使得研究生意识到, 所有的临床技能和新方法的应用, 都有它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为基础, 生动形象地讲解临床工作中反复强调的技术参数和注意事项, 以及这些参数背后的科学依据, 避免单纯理论上的传授。为将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 要求研究生及导师在临床工作中, 尽量有意识地收集病例图片, 每次专题讨论均要求围绕所涉及的病例展开, 如上颌窦底提升技术, 首先通过平时的病例图片讲解目前常用的外提升及内提升的术式, 以及一定时间的临床观察效果, 然后就所涉及的上颌窦的解剖结构, 曲面断层片、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 影像学分析要点, 侧壁上可能出现的血管的位置、概率和判定, 上颌窦底粘膜的特点及提升后窦腔的成骨能力, 植骨材料的选择和性质, 术后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修复时机的选择, 目前最新的窦底提升技术和工具等, 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能够使研究生获得比较全面前沿的有关上颌窦底提升的相关知识, 最后通过指导教师的归纳, 整理出条理清晰的资料, 使得每次专题讨论的资料能够共享。通过研究生期间的讨论与学习, 能够掌握其它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和知识, 同时也调动研究生主动思考问题, 检索相关资料, 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增强临床技能的实验室培训

目前, 我国的口腔种植研究生培训缺乏临床前的实验室培训, 也没有相应的教材或手册, 研究生在缺乏基本的种植体及配套器械了解的情况下, 进入临床, 常常感到内容繁杂、无所适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计划, 其实类似国外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在国外, 相关的种植体公司十分重视对这些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口腔种植医师的影响和培训, 会组织他们免费到公司或附近的培训点进行参观和培训, 并进行一定的模型学习和种植体的模型植入, 解答相关问题, 介绍产品的最新进展。我们通过多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口腔种植学习班, 加强与相关种植体公司的合作, 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室培训经验, 并将之用于研究生培养计划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研究生一年级, 应该完成实验室的培训, 在培训期间, 通过2-3个系统的种植体及配套器械的认识, 使得研究生认识到各系统间的不同和共性的方面, 并使得对于种植体的认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的目的。像当初进行头颅骨的解剖结构学习一样, 在头颅骨的标本上, 分区观察与种植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 如上颌后牙区的上颌窦的形态和结构, 下颌后牙区的下齿槽神经的位置和走向, 颏神经开孔的位置, 上下前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特点。了解种植机的基本特点, 并在塑酯类颌骨模型上完成1-2颗种植体的植入。通过两次共4个学时的学习, 并对学习要点进行考核, 使得研究生能够完成临床前的实验室培训, 能够顺利过渡到临床阶段。

3.3 导师负责制的临床技能提高

根据口腔种植所具有的一定创伤性、高费用和我国医患关系的特点, 我们提出了导师负责制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要求研究生完成术前的模型制取和分析, 独立完成初步的影像学分析, 完成术前外科导板的制作, 并和导师一起做术前的病例分析, 制定治疗方案。在手术中, 担当助手, 熟悉术前准备工作和手术器械, 通过实际手术, 熟悉手术流程和手术技巧, 以及各种病例状况下处置方法。要求研究生完成基桩的选择, 临时冠修复的制作以及病例图片的采集。对于一些特殊病例, 要求导师术后当周, 和研究生一起回顾和讨论手术的一些技巧和可能的不足及失误, 归纳这类患者的最佳处置方法, 并鼓励研究生提出其他可能的方法,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对于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病例, 要求研究生通过手术, 掌握切口设计的方式, 翻瓣与否的标准, 无创拔牙的技巧, 拔牙窝与种植植入床的关系, 种植体植入位置与唇侧骨板间间隙的大小与人工骨材料的使用关系, 使用GBR的适应症和要求, 创口的软组织关闭的方法以及是否即刻修复的判定。通过同一类病例的不断总结, 完善相关的技术细节, 以及探求更加合理的科学方法。对于高年级的研究生, 在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病例,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由导师指导, 完成4-5颗种植体的植入, 初步掌握种植体植入技巧。患者的信心来源于对医生的信任, 因此, 在种植前的口腔疾病处置过程中, 建立患者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是能否进行口腔种植的关键。导师负责制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 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需要完善的是研究生期间临床技能培训的具体大纲要求。

3.4 培养口腔种植研究领域的立题及科学思考

目前, 我国研究生基本都是完成导师的课题项目, 像实验技术人员一样完成所指定的实验内容, 缺乏必要的科学立题与思考的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后继研究人才, 则需要培养专业研究生对于本专业所涉及的研究项目的分析和思考, 形成科学思考的习惯。其实, 很多的研究想法均来自于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或者对目前方法的不满足和完善, 只有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人才能有所发现。如在种植体领域, 为增强和缩短骨结合界面, 出现了各种钛表面改性处理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将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运用于口腔种植学的研究, 因此, 扩大知识面, 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才能产生有创新性的想法。通过和研究生一起分析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口腔种植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帮助研究生把握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以及可能的思想来源;定期对本专业的国际核心期刊进行必要的文献回顾, 把握本研究领域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进展, 熟悉国际上各研究方向上主要的科研小组的研究进展, 帮助研究生去伪存真, 激发新的灵感, 进行科学立题。指导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注意收集资料, 分析现有资料, 通过比较, 从循证医学的思想出发, 发现和优化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 进行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 并指导研究生完成相关的科学论文。

3.5 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及临床考核标准

目前, 我国口腔种植研究生教育没有完善的教学大纲要求, 也没有临床考核标准, 使得研究生和导师均没有明确的教学学习目标, 缺乏紧迫感。应当对口腔种植专业研究生制定教学大纲要求, 如专题讨论和经典文献回顾的题目要求和学时要求, 并对相关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国外对住院医生有明确的病例种类和病例数目的要求, 住院医生均会主动完成, 并在毕业时做一个综合性报告。我国种植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也应该对临床工作制定最低病例要求, 如完成最少20例的种植修复, 其中涉及的种植技术也应分项要求, 如完成2例GBR骨增量病例, 2例上颌后牙区的上颌窦窦底提升技术, 2例全口牙列缺失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 2例即刻种植的病例等, 并要求毕业前的完整病例报告,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才能推动我国口腔种植事业的发展, 培养出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临床医生或科学研究人才。

口腔教学 篇8

1 口腔实验教学现状

口腔实验教学能够引导口腔医学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目前我国口腔实验教学的情况来看, 教学主要依附于利用离体牙、石膏牙等进行技术操作练习, 并且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方式。教师在讲解实验步骤、内容、实验目的之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 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 虽然教师也会巡视, 但是由于学生较多, 教师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情况, 因此教学还达不到相关要求[2]。

2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及其构成要素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主要由临床模拟操作系统、教学仿真模拟头模、计算机教学系统构成, 能够营造出实际的临床操作氛围。通过在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中练习, 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口腔规范化操作的步骤、流程等,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能够模拟临床口腔医学专业的实际操作情况, 例如体位调节、口腔镜的使用、组织牵拉方式、观察区和邻近组织的保护等。另外,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还能够模拟出人的面颊形态和口腔形态, 且全口牙列和形态方面更为逼真, 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钻研探索的兴趣, 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目标。

口腔医学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在学生培养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十分必要[3]。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字化临床操作示范系统

在数字化临床操作示范系统中又包括仿真模拟环境、示范教室和控制室3个部分。数字化临床操作示范系统是整个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教师的操作均是在数字化临床操作示范系统中完成的。另外, 此系统还能够通过对摄像头的角度进行控制, 从而找到观摩的最佳视野, 同时具有语音传输功能, 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时沟通, 并能够将操作过程反复播放, 以增强教学效果。在操作室中的设备主要有术野摄像机万向臂、高清液晶监视器、语音系统等;在示教室中的主要仪器包括多媒体会议摄像头、远程控制摄像机、高清显示设备、影像系统等。

2.2 口腔颌面外科学子系统

口腔颌面外科学子系统中的设备主要包括手术床、口腔激光治疗仪、阻生齿拔除手机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口腔颌面外科学子系统, 可以完成牙齿拔除、口腔外伤清创缝合、牙槽外科手术操作等实训项目教学。

2.3 口腔内科学子系统

口腔内科学子系统中的设备主要包括牙科综合治疗机、高速涡轮手机、根管充填仪、根管测量仪、负压冲洗系统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口腔内科学子系统, 可以完成龋病、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牙周病的仿真临床诊断以及模拟治疗等实训项目教学[4]。

2.4 口腔修复学子系统

口腔修复学子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可调式仿真头模、头戴式放大镜、高频电刀、高速涡轮手机等。该系统可以完成嵌体、全冠、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各类修复体的仿真临床诊断以及模拟修复等实训项目教学。

2.5 口腔正畸学子系统

口腔正畸学子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高分辨率正畸牙模扫描仪、口腔正畸软件系统等。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类口腔正畸治疗的仿真模拟实训教学。

3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的管理

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是在管理方面也需要一定的突破, 这样才能够保证这种教学方式发挥本身的优势[1]。笔者认为, 在对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3.1 管理做到科学化

建立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设备、师资情况的管理, 这样才能够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以往实验室往往由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笔者认为让专职教师进行管理效果更好, 因为专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 能够让实验室物品的摆放更有序, 还能够保证上课时所需物品齐全。

3.2 管理做到制度化

想要管理好实验室还需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 根据各个系统的不同情况, 制订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另外, 还可以在每台设备上悬挂标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小卡片, 提醒学生安全、正确地操作设备, 减少设备损坏并避免发生各类意外。

参考文献

[1]陈乃玲, 穆玉, 吴文慧, 等.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与口腔实验教学[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 (4) :674-677.

[2]赵雪, 牛卫东, 刘启成, 等.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的管理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7) :13-14.

[3]张乾, 苏雪莲, 李志强.口腔仿真模拟系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 :59-60.

口腔修复学教学的体会 篇9

在修复学的教学过程中, 以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操作技能为核心, 同时注重教和学两方面互动,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1 设计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选择合理内容, 客观分析, 确定重点难点, 详细讲解, 讲深讲透, 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每节课知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合理安排教学。

2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口腔修复医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利用临床病例, 引导课堂教学

根据临床病例,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使教学接近临床实践, 让课堂教学活动生动、具体、鲜活, 提高教学效果。如男性, 56岁。右上颌侧切牙缺失, 缺隙窄, 右上颌尖牙切1/3缺损, 根长大, 对颌为局部可摘义齿。最佳的修复设计方案是什么?调动学生临床思维, 主动参与,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由此而生动具体, 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2.2 利用修复治疗失败的病例, 分析原因,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利用临床修复治疗失败病例进行分析, 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如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教学中, 首先介绍几个临床实例, 有烤瓷冠修复后脱落, 修复后龈炎等,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 原因在哪里, 如何处置, 重新制定修复治疗计划。指导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 让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动力。

3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口腔修复学的理论讲授是枯燥的, 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听课,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示教, 如何操作, 让学生尽快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形成教和学的互动, 让学生做的到会听、会看、会说、会写、会动手做, 充满热情的学习修复学, 最终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 学会动手操作[1]。

4 利用多媒体, 直观教学, 生动形象

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的特点, 编写模拟演示, 充分体现教学的动态效果, 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 采集有关的临床材料, 将修复治疗技术的理论、器械、材料、操作步骤、演示、及临床操作编辑制作成课件[2], 如讲授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制作工艺, 单纯理论讲授难以理解, 学生无法想象。通过操作示意图和临床病例烤瓷牙体预备及烤瓷牙制作工艺流程。改变了学生理论课抽象、难懂、无法想象的状况, 直观教学,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提高教学效果, 为实践课打下基础。

5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 教学中应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对实验课的操作充满兴趣。如, 全口义齿的制作从制取印模、灌注模型、颌位记录、上颌架、排牙、装盒、去蜡、填胶、开盒、磨光等义齿制作过程, 让学生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性能, 动手操作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教师规范化示教及指导下严格操作规程。进而巩固理论知识, 指导实践, 融会贯通,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真正成为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5.2 利用实验条件, 结合临床新技术

利用实验室临床模拟操作系统, 培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如烤瓷牙的牙体预备, 从石膏模型制备到离体牙体预备, 再到临床模拟训练, 结合临床新技术, 新材料, 新治疗方案, 使口腔修复学教学跟上临床步伐。

5.3 实验课成果考评

一个实验内容完成后, 让学生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 对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互相评比、讨论。既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对实际操作技巧互相交流, 进一步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人才, 为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 口腔修复学教学有待进一步探索, 力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培养实用型人才。

摘要:在讲授法基础上, 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用型人才,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教学方法,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德国“双元制”教学法在口腔临床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4) :66.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经验总结 篇10

作为承担重要口腔医学教育、科研及临床三位一体任务的口腔医学院,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负责多种层次医学生的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在临床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不仅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口腔颌面外科的兴趣。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根据学生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因材施教

我院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且国内知名的口腔医学临床、科研及教学医院,每年到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学生数量多、层次多,包括从三年制大专到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等各种学历学生。他们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存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操作能力、个人性格等各方面差异。我们注意观察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对其不足加以鼓励,同时提供机会让其展示长处。如三年制大专学生理论知识有限,培养重点是根据临床病例系统复习疾病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理论知识;而对于理论学习时间长、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生,则重点培养他们收集临床资料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并适当让其动手操作,如伤口换药等,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营造互相学习氛围,鼓励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生展示其分析能力,而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提供临床操作机会。

2 因时因地,提供动手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实习目的并不明确,随着实习经验的积累,实习目的逐渐清晰。在实际教学中,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只是书写大病历和病程记录并完成教师安排的工作。出于医疗安全考虑,学生无法参与临床诊治全过程,且很少有机会动手完成手术操作。住院高峰期,由于出入院病人多,医疗文书书写量大,如果不认真、仔细地检查实习生日常工作,难以达到通过采集病史、书写病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学生临床实习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锻炼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于刚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以参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成病历资料为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与病人沟通能力。对于较熟悉病房环境的学生,则以完成伤口换药、参加手术为实习重点,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对于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学生,可以放手让其完成一些简单的手术操作,如手术定点、伤口切开、伤口缝合等。对于个别临床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给予机会让其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手术,如脓肿切排、清创缝合等。

3 开展PBL教学,提高临床病例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临床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PBL教学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强调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十分有效。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PBL教学已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得到极大推广[1]。

PBL临床教学实施方法是:组织实习小组学习实际病例,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复习教科书、查阅相关期刊杂志寻找答案;其次,组织小组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发现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我们发现,PBL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把各自的学习结果加工整理并加以综合,将原本零散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还帮助学生完成了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培养了学生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自学的能力。

4 教学互动,活跃临床教学氛围

传统临床教学多为“师传徒”方式,其弊病在于带教教师的临床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质量。随着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因此,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他们共同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临床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动手能力训练是临床实习重点。通过教学互动方式,带教教师要考虑如何选择病例,引导学生先自学,再解答不同学习程度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带教教师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理论知识,且临床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实习生轮流完成问诊、查体、记录、总结、汇报等工作,带教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及时指导和矫正,使每位实习生能认真完成收集病史、病情分析、制订治疗计划的临床学习任务。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应注意鼓励实习生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2]。此外,我们在临床上还坚持每月一次的英语查房,不仅提高了学生和带教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丰富了临床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郝秀芳, 金昌录, 马延祥, 等.PBL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7 (3) :113~114.

口腔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职 口腔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课 题:本文系江苏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基金项目(基金号MS201502)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示,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目前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培养的大量口腔医学人才特别是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生大多流向大城市和大医院,导致医疗资源不均衡,加重我国口腔医疗负担。高职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的专科人才大多面向社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教育特点为注重实践教学。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为面向社区及大众医疗提供相关知识体系。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高职口腔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旨在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和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全体学生。

二、实践教学形式

1.社区实践教学

作为苏州市姑苏区实事项目——儿童口腔健康幸福五年(2012—2016年)计划的参与和指导单位,苏州华夏口腔医院(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每年都会为4000~6000名8周岁左右的小学二年级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治疗和复查。该项目会在每年4~6月之间进行,这和二年级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时间相吻合。14级和15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主动参与其中。学生们主要负责口腔健康登记表的填写、录入和汇总以及窝沟封闭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助理、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汇总和回执单的填写等工作。学生们对社区实践积极性很高,一方面相比枯燥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更生动具体;另一方面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更加形象具体,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临床实践教学

苏州华夏口腔医院每年都会在“9.20爱牙日”举行一系列义诊咨询活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会和医院各科室医生一起参与咨询和简单的义诊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转化。同时活动开展前,学校会邀请学生制作活动相关的展板、海报以及其他形式的宣传材料。这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增加了他们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调查参与活动的学生,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

3.实验室实践教学

实验室教学包括学生仿真头模实训室教学和诊室内的临床实践教学两种形式。在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仿真头模实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诊室就诊状况,但是这种复制还并不能百分百还原诊室操作过程,在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术的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诊室内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在自愿的前提下,教师邀请部分学生扮演患者的角色,由带教老师示教,演示刷牙的方法、其他口腔清洁工具的使用以及龈上洁治术的操作要点,然后由扮演医生的学生为扮演患者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临床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把课本文字的描述体现到操作上还相当困难。通过诊室实践教学,学生除了对于最常规的椅位调节、患者就诊体位有了直观的了解外,对于口腔卫生清洁方法、方式和龈上洁治术的细节也都有了大致了解。

4.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

一是参与临床诊室卫生宣教。口腔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华夏口腔医院牙周科诊室向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方式、牙周疾病的病因和治疗等知识的宣教。二是口腔科普论文的书写。科普论文的书写是专科医生必备的一项技能。科普论文内容选择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患者最常提出或者遇到的问题为题材,自由发挥。教师在理论课上挑选比较好的科普论文,请学生现场演讲,这种实践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参与热情比较高,完成的论文质量比较好。

三、实践教学评估

1.问卷调查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口腔预防保健课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程的评价。问卷主要内容如下:学生是否参与过与口腔预防保健相关的实践,如窝沟封闭、9.20义诊 、临床实践或者其他;在所参加的这些社会实践中是喜欢(自愿报名参加)还是喜欢(不太自愿参加,但是参加后渐渐喜欢),或者不喜欢(非自愿参加);请评价这些社会实践形式的新颖程度,以及社会实践课程对于口腔专科生来说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请指出理论实践和社会实践哪个更重要;认为社会实践对于未来工作是否有帮助;请表达对于口腔预防保健课程的建议和想法,或者还可以增加哪些形式的实践课程。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学生参与了一项实践活动,有80%的学生参与了两项实践活动,有62%的学生参与了三项实践活动,学生对于实践活动普遍认可度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非自愿参加的,可能是老师要求参加或者其他原因参加,但是参加后渐渐发现社会实践相对理论学习比较有趣,不枯燥,可以增加临床经验。对于社会实践的新颖程度和必要性,学生普遍认可度高。在社会实践和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比较中,大家观点不一,这和现在公认的教学理念还是相一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2.教师评价

2009—2016年,笔者连续8年参加口腔预防保健所有课程的教学。笔者发现从2012学院课程改革以来,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在保持理论教学的同时改革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逐步增强,在学校实验课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对于实验的内容和要求的理解、掌握程度明显好于未参与的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学院教学研讨会上,笔者与口腔系其他教师分享和探讨实践教学经验,同行认可度较高。

3.社会评价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和医生的配合程度、对于患者的耐心度、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都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

四、讨论

目前我国口腔医疗人才资源匮乏,结构层次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未来口腔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和社区。大量的口腔医学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3年制专科口腔医学生是口腔基层医疗力量的有力补充。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了优质教育。

医学教育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已不需要再一一阐述,实践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学生对医学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陌生感,缺乏感观和参与的经验,在日后的工作中理论知识很难被转化成操作,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医疗行业的特点不允许在工作中通过失败不断进取,要求毕业生在学校就要掌握相关的操作。面对这一特点,医学院校教学体系需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延伸,理论的再认识促进实践教学,实践也促进理论升华。

本次研究通过呈现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寻求合适教学模式,为高职口腔医学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依托附属口腔医院资源,如诊室医疗、实验室场所、医院常规活动项目和医院合作项目以及政府长期实施项目,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持。本次调查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方对教学形式评价较高,收效见好。

但目前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完善,目前实践主要依靠附属口腔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相关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但是其他教学内容如特殊人群的口腔维护,建议可以增加参观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实践形式。膳食营养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参观医院和学校的食堂。二是实践教学课时相对不足。目前课程设置仍沿用“理论是教学的核心,实践是教学辅助”观念,建议可以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实践合作教学包括政府实事项目、医院活动宣传等,内容、场地和时间相对不固定,这为教师安排教学活动带来困难。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和校外单位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项目,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四是学生对实践教学反应不一。目前社会存在“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对高职学生认可度不高,存在学生就业困难等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自我肯定度不高,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这要求高职教育把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内涵建设和素质教育,强化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卓,邓颖,尹伟.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口腔卫生工作现状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2).

[2]张晴,冯希平.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0(1).

[3]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4]李娜,贾方,杨瀚宇.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5(1).

[5]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6]余超.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

[7]鲁昕.职业教育,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J].职业技术,2015(2).

口腔教学 篇12

1 教材的精炼及加工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内科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化,如果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讲授,现有的课时数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若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课时数,势必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完全禁锢于课堂中,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应精炼教材,将教材中最精华、最重要以及有难度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同时,对教材进行有效地加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情景批判地、创造地运用教材,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其次,精心编排教案,认真设计课堂环节,把鲜活的课外资源引进课堂,从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体上积累资源,由教材衍生出一些切实发生在生活中、医院中的具体病例、事例,包括一些医疗纠纷的案件,不仅可以加深教材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使学生尽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及工作、提高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第三,对于一些非重点或难点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然后课堂上以听取汇报、提问或阶段考核的方式来督促学生的学习并检查学习效果。

2 理论教学方法的革新

口腔内科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口腔内科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法以传授知识系统性、完整性强,传递信息量较大等优点,一直被广大教育者所沿用。但是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完全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 [1],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查阅,或进行小组讨论,自行解决相关问题。这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以病例为中心的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拟真性、鲜明的针对性、学生的主动性、过程的动态性等特征,成功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2]。两者综合应用的最大优点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可否认,这两种教学方法学时数的需求量大,对教师素质、教学设备及图书馆资源的要求较高,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短期内达不到这样的软、硬件条件,其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我们根据口腔内科学中各个章节的不同特点,将PBL与CBL教学融入传统教学,比如在讲授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等疾病总论时,采用传统教学法,将疾病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介绍给学生。在疾病各论章节中,采用PBL或CBL教学法,先提出问题或者典型病例,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配以多媒体教学,直观快捷的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进行课堂讨论,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在讨论与争论中找到正确答案,从而加深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综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尽快地完成从理论到临床、从书本到实践的过渡,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建立。另外,这种以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其他教学方法,降低了对学校硬件方面的压力,在教学效果上既沿袭了传统教学法的优势,还可因其他教学模式的融入而给口腔内科学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 加强模拟式临床训练,促进学生尽快适应临床

目前,很多高校都面临学生实习难的问题。由于实习基地条件的限制,病源的分流,学生实习期间所接触的病人十分有限,病种也相对单一,实习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为了确保口腔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在学生临床实习前,应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及临床能力训练,而临床模拟式训练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多种形式来进行。比如,在牙体牙髓病的诊疗内容全部讲授完毕,经过病例讨论和病历书写后,可设计模拟诊疗训练。此时学生已经对牙体牙髓常见疾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具备了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模拟诊疗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采用临床上真实的、典型的、完整的病例作为诊疗对象,部分学生扮演患者,部分学生扮演医生,“医生”询问病史、进行口腔检查、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刚开始进行该训练时,学生无论是在询问病史还是查体,常不知从何入手、从哪儿问起、要查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补充、大家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询问病史和检查患者的技巧,有利于日后在临床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模拟诊疗过程中,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接诊和病史询问时注意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检查时不要“只见患牙,不见患者”,要有整体观念。

在口腔内科学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经过了理论教学、模拟诊疗训练,学生们对口腔内科学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就可成立社区服务队,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检查及义诊。这是学生在进入临床前最好的实践机会。义诊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还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归纳和强化。同时,这样的拟临床训练可有效消除学生刚进入临床时所产生的恐惧感、茫然感,增强他们接诊病人的信心和勇气,迅速适应临床环境。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口腔医学各学科的教与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知识的途径。完整的学习课件,病例素材库,口腔内科学诊疗新进展、科研新发现,相关的伦理、医疗纠纷案件等多元素材,使口腔内科学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生动度也由此得到空前的延伸。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思维开展学习,可有效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完善自我”的最高学习目的。

作为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知识来源,还应该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真实生动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QQ是广受学生们欢迎的一种聊天工具,建立QQ群作为教学交流平台,师生在此平台上畅所欲言,不但能发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在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5 实践教学条件的优化

口腔内科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外,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很多大专医学院校都采用了仿头模实验教学系统,最大可能地模拟临床情境,使理论更加接近实际。但是,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很多学生都反映口腔内科学实验操作繁琐,受实验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对所有的操作练习只能机械式模仿一遍,不能达到熟练或掌握某项技能的要求,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于对毕业实习怀有恐惧心理,没有自信。通过在课余或双休日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4],给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操作机会,在实验室值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可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的实验室教学,增强了师生互动,规范了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为临床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前期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际更好地衔接,完成向实习阶段的过渡。

摘要:探讨了如何结合口腔内科学学科特点,对教材进行精炼及加工,改良理论教学模式,加强模拟式临床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以及改善实验室教学条件,优化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ALBANESEM.Problem based learning:Why curricula are likely to showlittle effect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2000(34):729-738.

[2]欧祥林.浅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8(5):250.

上一篇:生活能源消费下一篇:赛事体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