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素养(共7篇)
口腔健康素养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及其相关因素,为学校进行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素养问卷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广州番禺区824名初中生进行口腔健康素养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总体健康素养、健康认知、行为与技能均值分别为(15.36±4.14)(7.68±2.49)(6.79±2.14)与(0.89±0.76);得分>75%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0.8%,25.4%,24.2%,1.6%。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各维度水平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P值均<0.05)。学校口腔卫生宣教及自评宣教必要性是影响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b值分别为-0.66,-1.46,P值均<0.01)。报告有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初中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4.60±4.14)(14.72±4.19)分,低于没有龋齿和牙龈出血者的(15.70±4.09)(15.81±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087,P<0.05)。结论 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有关。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健康素养( health literacy) 是指个体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口腔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个体获取、加工、理解口腔和颜面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健康决策,其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行为、技能与自我效能感[2]。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价能反映口腔问题对人群生活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口腔疾病报告率、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开展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10—12月对广州番禺区5所中学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64份,收回有效问卷824份,有效回收率为95.37%。其中市区学生322名(39.08%),郊区学生156名(18.93%),农村学生346名(41.99%);初一年级学生422名(51.2%),初二年级学生402名(48.8%);男生461名(55.9%),女生363名(44.1%)。
1.2方法
参考2011年香港口腔健康调查报告[3,4]自行设计口腔健康素养问卷,同时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5,6]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评议认可问卷内容效度。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首先按市区、郊区与农村抽取5所学校,然后按年级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协助监督下,采取匿名自填方式独立完成问卷,并统一回收。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口腔健康素养问卷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23,0.925,均>0.70,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效度分析显示,口腔健康素养问卷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抽样适度测定值KMO分别为0.750,0.947;Battlet球型检验统计量分别为2 589.442,7 526.715,自由度为351,91,P值均<0.01;反镜像相关矩阵对角线上的数值(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MSA)分别为0.739,0.947,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问卷包括4个部分:(1)口腔健康素养人口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一般情况包括学校、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等,学校口腔卫生宣教、自评口腔卫生宣教必要性等。(2)口腔健康素养及其维度。口腔健康素养包括健康认知、行为和技能3个维度。其中口腔健康认知13个条目,包括口腔健康防治的意义、口腔疾病的病因、早期表现、如何预防等;口腔健康行为11个条目,如每日刷牙次数、时间、方法及牙膏类型,进食含糖食品频率、牙痛就医行为等;口腔健康技能3个条目,如牙龈出血处理、牙痛药盒OTC标识、推算服药时间。每个条目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不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口腔健康素养水平越好。(3)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共14个条目,包括功能限制,疼痛与不适,能力受限和身心缺陷4个维度。条目计分包括5个层次,即总是=4分,经常=3分,有时=2分,很少=1分,无=0分。总分为0~56分,得分越低,表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越好。(4)口腔健康状况。自我报告是否有龋齿、是否牙龈出血、是否有其他口腔疾病。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 Data 3.1软件双录入数据,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统计描述使用平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等。统计推断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多变量线性逐步回归、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口腔健康素养和各维度水平
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总分均值为(15.36±4.14)分,各维度中健康认知、行为和技能得分分别为(7.68±2.49)(6.79±2.14)和(0.89±0.76)分。按健康素养和各维度得分与总分比例>75%,75%~25%,<25%分为高、中、低3组,健康素养在高、中、低3组的人数分别为89(10.8%),722(87.6%),13(1.6%)人;健康认知3组人数分别为209(25.4%),578(70.1%),37(4.5%)人;健康行为3组人数分别为199(24.2%),610(74%),15(1.8%)人;健康技能3组人数分别为13(1.6%),532(64.6%),279(33.9%)人。口腔健康认知总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总形成率分别为1.1%,3.3%,1.6%。在口腔健康认知调查的13个条目中,知晓率最低的是“氟对口腔健康的作用”“龋齿的危害”和“粘附牙面细菌对口腔疾病的作用”,分别为25.4%,26.4%与45.8%。在口腔健康行为调查中,形成率最低的是“使用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痛时的正确做法”,分别为22.3%,39.2%与42.4%。在口腔健康技能调查的3个项目中,“正确对待牙龈出血”的知晓率为23.9%,对“牙痛胶囊药盒OTC标识的意义”的知晓率为15.5%,“根据药品说明书推算服药时间”的知晓率为49.3%。
2.2口腔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以口腔健康素养高分组=1、中分组=2、低分组=3为因变量,以学校(市区=1、郊区=2、农村=3)、性别(男=1、女=2)、年级(初一=1、初二=2)、父母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大专=2、高中或中专=3、初中=4、小学及以下=5)、学校口腔卫生宣教(有=1、没有=2、不清楚=3)、自评学校宣教(有必要=1、没必要=2、不清楚=3)为自变量,χ2检验分析表明,学校有口腔卫生宣教的人数在口腔健康素养高、中、低分组分别为50(56.2%),252(34.9%)、1(7.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P<0.01);自评学校有必要宣教的人数在口腔健康素养高、中、低分组分别为81(91%),521(72.2%),2(15.4%)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2,P<0.01)。以口腔健康素养低分组为参照,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学校有口腔卫生宣教OR值在口腔健康素养高分组为2.58;自评学校有必要卫生宣教OR值在高、中分组分别为3.32,2.58(P值均<0.05);其他变量对口腔健康素质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以口腔健康素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年级和性别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均有影响。见表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父亲受教育程度、学校口腔卫生宣教和自评宣教的必要性(b值分别为-0.51,-0.66,-1.46,P值均<0.01)。
2.3口腔健康素养与口腔疾病关系
初中生自报有龋齿或牙龈出血的口腔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14.60±4.14)(14.72±4.19)分,低于没有龋齿或牙龈出血得分的(15.70±4.09)(15.81±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4、14.13,P值均<0.01)。另外,初中生龋齿、牙龈出血及其他口腔疾病的自报人数分别为255(30.9%),345(41.9%),54(6.6%)人。口腔健康素养高分组自报有龋齿人数为16人(18.0%),低于中分组的232人(32.1%)及低分组的7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1);口腔健康素养高分组自报有牙龈出血人数为26人(29.2%)低于中分组的312人(43.2%)及低分组的7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5)。
(±s)
2.4口腔健康素养各维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0的初中生占16.3%,得分为1~4分的占22.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各维度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口腔健康素养和口腔健康认知维度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口腔健康行为、技能与口腔生活质量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r值,n=824)
注: * P<0.05,**P<0.01。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番禺区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其中口腔健康行为相对高于口腔健康认知与技能。提示学校应对学生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促进学生口腔保健尤其是对龋齿危害、龋齿防治方法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腔健康技能,以提升学生运用健康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研究发现,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与各维度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但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方面存在知、行分离,如85%的初中生认为“定期检查牙齿很有必要”,而实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学生比例偏低,虽然高于洛阳市中学生就诊率的17%[7]。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受许多因素如经济因素、保健意识等制约[8,9],建议免费口腔检查及窝沟封闭等民生工程项目扩大受惠人群到青少年,不仅只限于7~8 岁儿童[10]。研究还发现,学校开展的口腔卫生宣教及自评宣教必要性是影响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见初中生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同时受学校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影响,提示学校在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的同时,还应加强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对健康的关注。
初中生龋齿的自报告率高于广州市15 岁中学生及部分初中生龋齿检出率的13.1%[11]和11.56%[12],低于黑龙江省15 岁中学生龋齿检出率的51.25%[13],与绵阳市[14]、洛阳市[7]、山东恒台县[15]中学生的龋齿检出率( 33.73%,32.5%,30.58%) 相近。分析龋齿和牙龈出血自报告率与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关系发现,有龋齿和牙龈出血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低,口腔健康素养得分高的学生龋齿和牙龈出血的报告率低。提示具备口腔健康素养可能是预防口腔相关疾病的保护因素。
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低于西安市15 所中学高二学生的质量水平[5]。口腔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口腔健康认知与生活质量明显相关,即口腔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与口腔认知水平高的学生生活质量高,可能与前述的口腔健康素养预防口腔相关疾病的作用有关。
本次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口腔健康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学生口腔健康干预成效可以采用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考核指标,口腔健康干预内容应加强口腔健康的认知及技能的培养、督促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采取提升家长和教师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促进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督促学生形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的前提保证[16]; 其次,学校应计划和安排初中生口腔卫生宣教的资源和时间,如明确初中生口腔卫生宣教学时及教学计划,安排口腔卫生宣教教学经验交流等; 再次,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促进初中生形成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自觉运用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最后,卫生行政部门可对初中生开展免费的口腔健康检查项目。总之,通过多途径综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初中生的口腔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从而预防学生口腔疾病的发生,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素养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方便抽样确定位于上海、广州、北京三地的34 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基础上,在每所样本学校的四年级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 个班级( 仅有2 ~ 3 个班级的全部纳入) ,对每个样本班级的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和家长问卷各4 166 份,回收匹配的有效问卷3 941 份,有效率为94. 6% 。其中男生2 253 名( 57. 2% ) ,女生1 688 名( 43. 8% ) ; 家长自感经济状况“比较好”有237 名( 6. 0%) ,“中等水平”有2 644 名( 67. 1%) ,“比较差”有809 名( 20. 5% ) ; 家庭社会经济水平评分较低者1 105 名( 28. 0% ) ,中等者942 名( 23. 9% ) ,较高者1 290 名( 32. 7% ) 。
1. 2 方法选用国内外相关调查中使用过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条目[7],分别编制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农民工家长的结构式自填问卷。
1. 2. 1 学生刷牙行为详细询问了小学生“过去1个月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持续时间”。本研究中,参考国内外研究,“正确刷牙”的定义[8 - 11]为能够采取竖刷或者转圈法每天刷牙≥2 次,并且每次刷牙持续时间至少2 ~ 3 min。同时询问了家长该学生3 岁前后的刷牙经历。
1. 2. 2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从3 个维度编写问卷:( 1) 口腔健康信息认知能力,包括理解“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牙龈炎的相关症状”“评价六龄牙的重要性”“适合小学生牙刷刷头大小”“适合小学生刷毛硬度”“甜饮料对小学生牙齿的危害”和“窝沟封闭防龋作用”7 个信息; ( 2) 口腔健康信息评价能力,包括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蛀牙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的必要性”和“有牙齿问题及时到医院矫治的必要性”5 个信息; ( 3) 口腔健康信息运用能力,包括“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让孩子适龄刷牙”“帮助孩子刷牙”“检查孩子刷牙质量”和“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5 个信息。其中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含义是家长曾带孩子在学校接受过检查,定期检查牙齿或接受过窝沟封闭或涂氟等措施。口腔健康素养问卷整体Cronbach α 系数为0. 620,认知能力素养、评价能力素养与运用能力素养3 方面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 452,0. 463 和0. 345。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条目均以二分类,“不知晓/不能正确评价/未做到”计为0,“知晓/正确评价/做到”计为1。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参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方法[12],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 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1. 2. 3 一般人口特征问卷还包括学生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来目前居住城市的年龄、自感家庭经济状况等。为综合评价对象的家庭社会经济水平,根据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计算Green评分[13],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赋值32,40,49,61 分。职业状况为无业和农林牧渔水产业生产人员、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职员和办事人员、军人、商人个体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和企事业负责人分别赋值34,42,49,53,56,59 和63 分。Green评分= ( 父亲文化程度分 × 0. 7+ 父亲职业分 × 0. 4 + 母亲文化程度分 × 0. 7 + 母亲职业分 × 0. 4) /2。并根据Green评分三分位,确定家庭社会经济水平为“较低”“中等”和“较高”三类。
1. 3 质量控制正式调查开始前,在上海的某所样本小学,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学生和5 名家长进行预调查,以进一步修正调查问卷和调查实施流程。现场调查时,由调查人员在班级内使用规范的指导语,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集体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填写,并在第2 天上交,由负责老师将问卷寄回课题组。
1. 4 统计分析利用Epi Data 3. 1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检错,使用SPSS 22.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描述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象刷牙行为的基础上,采用 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不同维度与学生刷牙频次和正确刷牙行为的关系,同时控制性别、自感经济状况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因素的混杂作用,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小学生的刷牙行为全部被调查学生中,3 岁以前开始刷牙的不到40% ,自我报告过去1 个月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也仅为70% 左右,女生这两个行为比例均高于男生( P值均< 0. 05) ; 而每次刷牙能够持续至少3 min的学生比例仅为23% ,采用正确方法刷牙人数更少( 13% ) ,且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越早到城市居住的学生在“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比例越高( P < 0. 05) ; 自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早期刷牙行为、最近刷牙频次和持续时间都相对较好( P值均< 0. 05) ,但刷牙方法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基于家长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的Green评分等级与学生各刷牙行为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2. 2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方法[12]计算,口腔健康认知能力素养总体正确率为16. 2% ,认知能力素养各条目正确率不尽相同。见表2。多数家长知晓甜饮料和儿童牙刷刷毛硬的危害以及保护六龄牙的重要性,知晓率在75% ~80% 之间。评价能力素养总体正确率为60. 0% ,大部分家长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牙齿好坏与自己的保护有关”“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有牙齿问题及时到医院矫治的必要性”,各条目报告率在79% ~ 95% 之间,而“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报告率仅为44% 。运用能力素养总体报告率为12. 9% ,仅有“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报告率高于50% ,其余均较低。
2. 3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刷牙行为关系由表2 可知,拥有良好刷牙次数和正确刷牙行为的子女,其家长素养均高于不具有良好刷牙行为的子女家长。能够做到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小学生,其家长知晓“六龄牙的重要性”与“甜饮料对小学生牙齿的危害”,能够正确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的比例均大于70% 。但能做到“帮助孩子刷牙”“检查孩子刷牙质量”的家长报告率均低于30% ,具有该刷牙习惯的学生的家长素养高于不具有该刷牙习惯的学生家长。能够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小学生,其家长能够知晓“六龄牙的重要性”“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和做到“检查孩子刷牙质量”“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比例在30% ~ 80% 之间,均高于不能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学生家长。
注: * P < 0. 05,**P < 0. 01;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表3 显示,家长是否拥有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与其子女能够用正确方法刷牙有关,OR值分别为1. 41 和1. 30。控制混杂后,与低口腔健康素养家长相比,高口腔健康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家长的孩子用正确方法刷牙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42. 2% 和36. 9% 。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3 讨论
本研究以上海、广州、北京三地的34 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家长的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研究结果反映,若家长具有较高水平口腔健康素养,其子女日常刷牙行为也较好。
本研究调查发现,随迁小学生3 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比例不到40% ,与Wierzbicka等[14]对波兰学龄儿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与Elkarmi等[15]的对4 ~ 6 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相同。本研究显示,儿童具有良好刷牙行为的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儿童刷牙行为较差的家长,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的缺乏,将极大的影响儿童口腔健康。与李政等[16]对北京市四~ 六年级流动儿童调查研究结果一致,笔者也发现,具有每天刷牙次数≥2 次这项运用能力素养的家长,能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表明随迁子女家长没有足够正确的知识转化为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次调查对象中自我报告过去1 个月每天刷牙至少2 次的占70% 左右,该比例高于白云洋等[17]对天津学龄前儿童的调查; 而每次刷牙能够持续至少3min的学生比例仅有23% ,低于张海莲等[18]对吉林一到五年级小学生的研究。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人群不同本研究调查人群刷牙行为比学龄前儿童明显进步; 其次,本研究调查了三地随迁小学生刷牙情况,而其他研究多为某一地区学生刷牙情况,地域跨度大,综合了几个地区的平均水平,因此总体上报告率低; 第三,调查中深入询问刷牙方法,暴露了研究对象虽每日刷牙次数良好但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事实。本研究也发现,随家长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子女三岁前开始刷牙和现在的刷牙习惯明显改善,与Petersen等[19]对中国城市11,13 和15 三个年龄段青少年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而采用综合评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Green评分与小学生刷牙行为无关联,可能的原因是Green评分为综合性指标,自感家庭经济状况更加敏感; 研究对象单一,均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和文化程度相近,区分度小,Green评分高的家长人数少,因而无法得出其关联性。同时研究还发现,来目前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学生3 岁前开始刷牙的人数越多,说明对城市的融入感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评价能力素养为60. 0% ,而认知能力素养和运用能力素养报告率仅为16. 2% 和12. 9% 。本研究显示,三个维度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越易培养正确刷牙次数和刷牙方法的行为。评价能力素养与运用能力素养与子女用正确方法刷牙行为密切相关,与刷牙频次无关,认知能力素养与正确方法刷牙和刷牙频次均无关。可能的原因: 首先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偏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知识体系,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知识环境,知识掌握差因而无法得知认知素养与学生两种刷牙结局的关联性; 其次,掌握的知识并不能直接对子女的健康行为产生影响,而转化为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会更利于家长帮助孩子形成健康行为。
为提高孩子形成正确刷牙行为习惯,提高家长口腔健康素养,需要进一步设计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素材内容,对流动儿童家长推行口腔健康教育项目[20],提高家长认知水平,进一步其提高评价和运用能力[8,21]。应将流动儿童家长列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和宣教的方法提升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正确指导和培养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研究优点为样本量大,多地区系统地对进城务工家长的口腔健康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进行评价。缺点为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基于自我报告的报告率存在一定的回忆偏倚,另外,口腔健康素养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偏低。但是,由于内部一致性系数与条目数量有关,目前设计的每个条目内容对应相应的素养,本身条目数量不多,若是放弃某些条目则不能全面反映家长该项素养。因此,在本文中仍然使用了内部一致性系数相对可以接受的这些条目问题,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检验口腔健康素养评价方法的信度和效度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及其与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该类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34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4 166名和家长3 941名,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学生刷牙行为。结果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持有率分别为16.2%,60.0%和12.9%。“六龄牙的重要性”、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评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这三项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0.7%,85.2%和94.5%。知晓“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家长做到“经常帮助孩子刷牙”和做到“经常帮孩子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报告率较低,分别为26.4%,19.1%和27.9%。口腔健康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刷牙行为较好。家长口腔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素养持有率与学生正确刷牙有强相关性(调整OR值分别为1.42和1.37)。结论 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子女刷牙行为密切相关。
口腔健康素养 篇3
1.1学生入学初开设《学习能力》课程, 从听、说、读、写、看、练、想7个方面进行个人能力的培训与养成, 教会学生如何听课, 如何表达问题, 如何阅读书籍, 如何整理学习笔记, 如何观察教师示教, 如何练习基本操作, 以及如何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中辅以团队学习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
1.2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 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教学理念,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比如, 在口腔临床材料学的教学中, 由于齿科材料丰富且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 现有书本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实用性更有很大差距。为使学生更好更快的了解掌握临床材料的名称、产地、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立题研究, 通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查阅、收集。例如, 利用网络或亲自去齿科诊所实践调查等, 将研究结果总结整理成笔记, 然后选出主讲代表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进行讲解。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善于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 包括社交技能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自尊心和责任心、统筹和安排能力等等, 并开拓学生思路, 使学生具有勇于进取、孜孜求学的精神, 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都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就业后职业寿命明显延长。
1.3开设《行政管理》课程, 包括口腔科日常门诊管理、口腔门诊软件应用与操作、品牌介绍等内容。让学生熟悉了解齿科门诊的日常工作, 学会如何预约患者, 操作预约软件, 建立患者电子病历, 管理门诊日常收入与支出, 内联与外联等行政内容, 全方位培养现代口腔科行政护士的行政沟通能力, 以符合越来越多高端齿科企业对护理人员的能力需求。
1.4开设《医学心理学》与《口腔行为学》课程, 使学生了解患者就诊心理, 加强学生心理引导的护理意识。在常规护理教学中, 常以让学生掌握临床操作配合为主, 而忽略了让学生了解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口腔临床护理工作中, 因对口腔治疗操作不熟悉而产生恐惧感的患者非常多见, 这类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 对治疗操作过程产生的不适感非常敏感。针对于此, 口腔护理人员就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引导的方法, 学会平慰患者紧张的心情, 学会在接诊及操作配合过程中用亲切的语言对患者病情及治疗做出必要解释, 学会鼓励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1.5积极开展校内专业技能比赛, 如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能、粘结剂调拌操作、口腔印模制取操作等项目。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2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
2.1实训式情景模拟教学。2011年初, 我校建设落成了德标口腔护理实训中心, 加强学生实训操作练习, 并在日常实训中将门诊日常护理工作引入实践教学。按口腔门诊科室名称分班组管理, 如牙体牙髓病诊室组、牙周病诊室组、口腔修复诊室组、儿童牙病诊室组、口腔正畸诊室组等, 采取主管护士长责任制, 逐级管理, 课前课后书写交接班日记, 建立由学生自行管理、经营的口腔企业环境, 树立学生的准职业形象, 为培养高端口腔医疗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奠定基础, 实现多赢局面。
2.2开展口腔护士礼仪培训, 打造规范文明的口腔科护士专业形象。口腔护士礼仪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礼仪的重要性、口腔护士角色的定位、口腔护士工作观念与态度、口腔护士基本美学要求等。通过培训, 使学生转变青涩的学生形象, 成为容貌服饰端庄大方, 言行举止优雅得体的美好的口腔护士, 使学生转变为不折不扣的职业人。
3培养学生职业习惯, 提升职业素养
3.1开设《素养》课程, 以《弟子规》为核心, 融入素养课程学习, 习礼知仪, 让学生了解现代口腔医疗企业的未来需求, 让他们反思现在该做些什么, 该从什么做准备。“优秀员工的50个好习惯”、“时间管理”、“善于倾听”、“赞美他人”、“勇于承认错误”、“问题伴我成长”、“职业规划”等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优势和知识的不足, 并主动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习惯。
3.2引入“7S”管理模式, 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分管理。“7S”是借鉴了现代企业对员工的“4S”、“6S”管理办法, 即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洁 (Seiketsu) 、清扫 (Seiso) 、安全 (Security) 、节约 (Save) 、素养 (Shitsuke) 7个方面:整理, 要与不要, 一留一弃;整顿, 科学分布, 取用快捷;清扫, 清除垃圾, 美化环境;安全, 安全操作, 生命第一;节约, 节约环保, 低碳生活;清洁, 形成制度, 贯彻到底;素养, 养成习惯, 以人为本。具体评分明细划分为39个项目, 每周一评, 形成奖罚制度。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 学生在做人做事对物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流程化、规格化, 对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提升中职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是培养多元化现代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要。通过实践, 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更易适应职业环境, 缩短了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岗前职业素养培养的时间, 实现了学生的“软能力”与“硬技能”的同步培养, 使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同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诊疗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口腔医疗正从传统的单一牙医诊疗模式向国际化口腔医疗模式转变。高端的齿科诊所转变成齿科医疗会所, 从经济、人文等角度将牙医的角色分化, 发展出椅旁助手、洁牙士、行政护士等。这些分化出的角色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空间, 也成为中职口腔护理专业对口腔护士的培养目标。国际化口腔医疗企业对口腔护理人才的要求更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技巧技术。快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团队合作等能力成为医疗企业选用人才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以满足新形势下口腔医疗体系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邵洪平.研究性学习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10:70-71.
[2]张忠尼, 郭玉莉.牙科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86, 13 (5) :305.
口腔健康素养 篇4
关键词: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个性品格、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 它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职业素养的高低及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 关系到职业生涯能否可持续发展[1]。因此,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对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 我院已培养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数千人, 为了解他们在临床工作中的综合表现,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技术人才, 笔者对甘肃省相关口腔用人单位进行了针对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问卷调查, 现介绍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针对甘肃省相关口腔医疗单位进行, 笔者编制了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包括5个方面24项)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养、当前毕业生最有待提高的职业素养、用人单位对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建议。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5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6.67%。其中, 31.75%的被调查者来自省内各级公立医院口腔科, 29.25%来自私营口腔诊所, 32.72%来自义齿加工企业, 6.28%为口腔材料、设备营销人员。为保证调查质量, 我们对被调查者进行了统一培训, 以确保问卷质量。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用人单位对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评价 (见表1)
2.2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养 (见表2)
2.3 当前毕业生最有待提高的职业素养 (见表3)
2.4 用人单位对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建议
用人单位对提高我院毕业生职业素养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经整理总结后,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 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在待人接物以及与同事的配合方面做得不够好, 学校应开展相应课程辅导; (3) 当下的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工作要求、今后发展的前景以及相关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 应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4)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提高毕业生抗压能力, 培养脚踏实地及爱岗敬业的良好工作精神; (5) 提高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水平, 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3 讨论
用人单位对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总体评价较好, 其中, 24.8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好”, 62.76%选择了“较好”, 12.41%选择了“一般”, 但同时,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实践技能、岗位素质、个性品格和发展潜能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这也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刻不容缓。针对毕业生现状, 为培养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模拟职场真实环境, 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用人单位对我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好, 选择“好”与“较好”的分别占48.97%和27.59%;对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评价一般, 选择“一般”与“差”的分别占48.28%和8.28%;对毕业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评价均一般, 选择“一般”的分别占51.03%和59.31%。这说明我院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但实践技能训练还相对欠缺, 毕业生就业以后, 在应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 在日后的教学中, 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增加职场真实环境的实践锻炼,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拓宽临床知识面。我们可通过建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 引导学生扮演职场中的各种角色, 以获取职业的丰富体验, 还可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社区锻炼, 参与社团活动, 如爱牙日活动、社区健康宣教、免费义诊等, 引导学生了解职业, 从各方面与行业“无缝”衔接。另外, 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 开放实训中心,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2 构建培养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岗位素质调查中, 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仅在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安排和沟通能力方面表现好, 选择“好”的比例分别占66.21%和71.03%, 而在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及顾客至上的理念方面均一般, 选择“一般”的比例分别为46.90%、53.79%、60.00%、53.10%。对毕业生个性品格的评价总体较高, 尤其是在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诚信、遵纪守法、礼仪修养方面, 选择“好”的比例分别为51.03%、71.72%、93.10%和70.34%, 但对进取精神和心理素质的评价较差。同时调查显示, 当前毕业生最有待提高的是心理素质 (44.83%) 。这说明教学中若不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其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学院应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求学生注重人文知识的获取、进取精神的培养、职业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等。其次, 还应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 逐步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标准[2]。
3.3 促进职业素养横向发展
最令人担忧的是发展潜能和社会技能方面,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创新、就业竞争、自学和社会适应能力一般, 选择“好”的比例仅分别为5.52%、15.86%、7.59%和15.17%;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和设备维护水平在用人单位看来较差, 选择“差”的比例分别为68.28%、10.34%和86.21%。要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应鼓励学生关注学科新进展、积极获取前沿信息, 培养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如:专业课程可以每学期一次, 组织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翻译外文文献等。其次开设口腔专业英语、计算机、口腔市场营销、口腔设备学等选修课, 并尽可能地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行业培训和考证, 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双证书”, 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 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横向发展。
3.4 建立合理有效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排前4位的分别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5.17%) 、灵活应用知识能力 (31.03%) 、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18.62%) 、诚信 (12.41%) 。由此可见, 毕业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践技能是干好工作的基础, 学习成绩不是衡量毕业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社会更注重毕业生爱岗敬业、责任心及诚信等职业道德。以往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通常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 这样并不合理, 应尝试制定一套德育管理制度, 建立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 将学生校内外的政治表现、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等进行量化评分。
3.5 辅导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也提出建议, 要做好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职业或组织的贡献和成就期望[3]。我们要在学生刚入校时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其生活和学习有目标, 按照既定的规划一步一步朝目标前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综上所述, 现如今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评价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层面上, 他们更注重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同时, 把职业素养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追求和自觉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4 (8) :10.
[2]郑学文, 王馥明, 张磊, 等.从用人单位的评价论提高医学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8 (S1) :21-24.
口腔健康素养 篇5
关键词:口腔保健,调查,健康教育
临床医学专科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和城市社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 要求学生能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外, 还能在社区开展以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服务, 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 而我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为1∶50 000, 单靠口腔科医生来防止牙病是困难的[1], 解决的捷径是必须加强医学院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因此, 了解临床医学专科生自身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科班203人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113人, 女90人, 年龄18~21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集中问卷调查, 两次问卷内容完全相同, 健康教育前发放调查问卷203份, 回收202份, 有效回收率为99.5%, 健康教育后发放调查问卷203份, 回收203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
1.2.2 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
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束后, 由口腔专业教师对调查对象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 采取课堂系统讲授为主, 辅助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 时间为半年。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包括龋病和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窝沟封闭剂防龋术、牙菌斑的形成等;另一方面为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 牙刷、牙膏的选择及定期口腔检查等。
1.3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
学生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大多数的学生在健康教育后认识到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及预防, 知道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是正确刷牙而不是靠牙医洁牙。见表1。
2.2 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比较
教育前学生保健态度和行为较差, 能正确掌握刷牙时间和方法的只有50%, 能正确使用牙线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教育后学生的口腔保健态度及行为有明显好转, 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结果显示,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在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性区别。教育前知晓率较低, 可能与临床医学学生在校教育主要以学习内、外、妇、儿大临床知识为主, 对专业性较强的口腔知识知之甚少有关。教育后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 有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 利用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时所具有的权威性, 向农村社区居民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提高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结果还表明, 口腔保健态度、卫生行为在口腔健康教育后有明显改变。教育前口腔保健态度及卫生行为低, 可能是不知而不行。教育后口腔保健态度和就医行为有所改善, 但也有个别同学存在知而不行的问题, 因此在对临床专业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时, 必须在“知―信―行”模式中强化动机与结果的关联性, 只有这样才能将口腔保健知识迅速转化成信念, 变成自觉自愿的保健行为[2]。专科生拥有正确口腔健康行为不仅受益自己, 还能指导社区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 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有助于改善个人口腔卫生, 促进口腔健康。
我国口腔卫生服务的战略总目标是21世纪人人享有口腔卫生保健, 提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按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实施口腔健康维护,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养防、以防促治”的牙防十六字方针。而目前的口腔医疗保健机构都集中在城市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 农村社区基本没有口腔专业人员。针对国内口腔医师缺乏的问题, 医学院校应该把口腔健康教育课与临床医学的专业课同步进行有助于建立完整的口腔卫生知识体系, 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毕业后由他们协助或替代口腔医生依据社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口腔健康宣教内容及计划, 可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周围人群进行宣教[3], 使人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口腔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无疑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十分期盼的。
参考文献
[1]荣文笙, 王胜, 杨池军.牙医学院与非牙医学院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态度和行为 (J) .中国健康教育, 2001, 17 (12) :715-718.
[2]李颂, 徐燕.医学院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0, 21 (4) :307.
口腔健康素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 我院初诊口腔修复患者125例, 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均能够配合治疗和问卷调查, 除外文盲、认知及精神障碍者。其中, 男71例, 女54例, 年龄15-84岁, 平均 (50.33±7.21) 岁。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发放人口统计学信息表, 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刷牙习惯、吸烟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并发放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 问卷均由患者自行完成, 对于视力障碍等原因无法自行填写者, 由研究者大声朗读并询问患者意见后代为填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口镜以及镊子等进行口腔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 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评估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分为Ⅰ-Ⅲ级。
1.3 评价标准
龋损 (D) :原发龋齿、填充后继发性龋齿、残根及折裂;缺失 (M) :牙齿缺失后有/无修复;充填 (F) :牙齿填充且未出现继发性龋齿;健康牙齿 (S) :无龋坏或已成功充填;修复 (R) :缺失牙经固定义齿、种植义齿、可摘局部义齿或者全口义齿修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比较经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的口腔健康状况比较
1 5岁 ~ 3 9岁的龋损 率显著高 于其它年 龄段 ( P <0.05) , 而60岁~85岁年龄段的口腔修复率明显更高 (P <0.05)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牙齿缺失率呈现上升趋势, 见表1。
2.2 各牙列区域牙齿缺失原因分析
调查本组125例669颗牙齿的缺失原因显示, 在不考虑未知因素的情况下, 龋齿是造成前牙区、前磨牙区以及磨牙区缺失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牙周病, 详见表2。
3 讨论
龋、缺、补等是临床评价口腔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 在描述龋损以及牙齿缺失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但目前关于利用上述指标评估口腔卫生状况来反应牙列功能的研究目前尚较少见[2]。本研究通过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功能, 指导临床口腔修复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 15岁~39岁年龄段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容易发生龋病, 可能是由于年轻的牙齿磨损相对较少, 其窝沟点缝隙较深, 牙齿自洁作用相对较差, 龋病风险更大。而在60岁~8岁年龄段, 患者的修复率更高, 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 牙齿功能衰减, 越来越多人关注口腔健康及口腔功能的修复和重建。40岁~59岁为年轻人到老年人的过度, 故其龋病发生率及补牙率均处于中介位置, 这与既往研究报道接近。由此可见, 年轻人以及老年人群受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极易发生龋病, 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3]。
牙列及牙体缺损均是临床常见口腔疾病, 而缺失牙状况能够间接反应口腔功能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4]。本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牙齿缺失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这与相关报道一致。而牙列及牙体缺损主要是由于多种口腔疾病引起, 从本研究结果分析, 在排除其他不明原因所致牙齿缺失外, 龋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 其次为牙周疾病。因此, 积极防治龋病、加强人群牙齿保健意识, 并积极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 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牙对于防治牙齿缺失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 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及牙齿缺失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积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对于预防牙齿缺损以及指导口腔修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鑫.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临床研究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10) :115-116.
[2]符镇南, 林雪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短牙弓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8 (11) :669-671.
[3]陈卓凡, 刘佳钰.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 (3) :139-142.
妊娠妇女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保健建卡的476例孕妇进行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妊娠妇女年龄19岁~45岁, 平均年龄27.8岁, 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255例, 大专及以上221例。入选条件:孕周在12周~34周, 沟通正常, 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 排除合并全身疾病的孕妇。
1.2调查方法
1.2.1问卷调查我院根据黄敬亨等的口腔健康教育KAP模型[3]自行设计口腔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孕妇的基本情况、 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健康行为三部分。1口腔健康知识 (K) :是否知道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清洁、漱口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刷牙方式、频次、持续时间, 更换牙刷时间, 饮食与龋齿的关系, 口腔常见疾病处理, 口腔疾病不良后果, 孕前口腔检查, 孕期口腔疾病治疗, 孕期口腔疾病不良后果等。2口腔健康态度 (A) :是否愿意知晓口腔健康知识、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改善不良口腔卫生、改变不良习惯、建立健康口腔行为, 愿意从什么渠道获得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等。3口腔健康行为 (P) :刷牙方式、时间、频次正确, 能正确漱口, 掌握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 能定期口腔检查及保健, 能积极咨询及就医处理口腔疾病 (出血、牙龈炎、龋齿) 等。调查问卷由妊娠妇女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时当场完成, 每小题正确为2分、部分正确1分、错误或不能回答给0分, 每部分题均采用百分制计分, 分值越高说明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健康行为方式越好。
1.2.2口腔体检情况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口腔卫生水平及牙龈、龋齿情况检查, 检查指标:龋未补牙数 (D) 、龋失补牙数 (DMF) 、简化软垢指数 (GI-S) 、简化牙石指数 (CI-S) 、牙龈指数 (GI)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OHI-S) 。将DI、CI计分标准分为0, 1, 2, 3四级;根据OHI平均记分将口腔卫生水平分为良、一般、差;根据GI平均数将牙龈状态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牙龈炎[4]。
2结果
2.1问卷调查情况发放口腔调查问卷476份, 有效回收476例, 有效回收率为100%。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得分是:健康知识为 (68.24±7.33) 分, 健康态度为 (83.45±8.15) 分, 健康行为为 (53.76±6.09) 分。从结果可以看出:妊娠妇女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得分不理想, 患者口腔状况令人担忧, 加强维护口腔卫生健康的工作十分有必要。
2.2 476例妊娠妇女口腔体检情况本组妊娠妇女口腔卫生偏差, 有432例 (90.76%) 有不同程度食物软垢, 有227例 (47.69%) 出现牙结石, 龋失补牙数27例 (5.67%) 、缺牙未补数115例 (24.16%) ;OHI-S:178例 (37.39%) 良 (0.0~1.2) , 217例 (45.59%) 一般 (1.3~3.0) , 81例 (17.02%) 差;GI状态:75例 (15.76%) 正常 (<0.1) , 332例 (69.75%) 有轻度牙龈炎 (0.1~1.0) , 45例 (9.45%) 有中度牙龈炎 (1.1~2.0) , 24例 (5.04%) 为重度牙龈炎 (2.1~3.0) 。
3讨论
本组476例孕妇口腔调查虽健康信念得分比较理想, 但孕妇口腔健康知晓率低、健康行为更是缺乏。有部分孕妇甚至不知道刷牙的正确方式, 不知晓孕妇的口腔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后果, 有个别农村年龄较大的孕妇认为产后1月内不能刷牙, 有50%以上孕妇不知道产前应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行为管理得分较低, 部分孕妇不能正确刷牙及处理口腔卫生, 不会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口腔出现健康问题不主动咨询或就医。从口腔体检情况看:仅有37.39%达到良, 45.59%口腔卫生为一般, 17.02%的口腔卫生差, 15.76%牙龈正常, 缺牙或龋齿未补数也达到了24.16%。通过了解大多孕妇愿意通过多渠道知晓口腔健康相关知识、改善口腔健康、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因此, 为了确保母婴健康, 加强孕期口腔健康教育, 提高口腔健康整体水平势在必行。
口腔健康可反映机体的健康, 妊娠妇女由于自身内分泌及代谢等变化, 加之生活规律受到一定影响, 增加了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 并可造成不良妊娠结果[5], 而牙周炎是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6]。提高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增强口腔保健意识, 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可有效阻止孕妇口腔疾病的发生, 促进孕妇及胎儿健康[5]。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孕妇有掌握口腔知识的愿望, 这就为我们开展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康信念KAP模式表明, 只有获得知识, 才会产生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继之才能产生合理的行为。口腔医生有责任帮助孕妇及其家属改变传统观念, 纠正错误认识, 及时治疗口腔疾患, 保障母亲和胎儿健康, 为优生优育增加保障[7]。
孕妇口腔健康应引起广泛关注, 我们在做好临床口腔治疗工作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口腔健康保健的宣传工作, 关注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 倡导将妊娠口腔保健纳入优生优育措施中。 做好孕前全面准备, 包括口腔卫生宣教, 口腔患牙及时处理, 定期口腔检查等;在孕期应做好口腔护理, 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 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保健性治疗, 局部用氟、有效刷牙可以清除牙菌斑,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可有效阻止龋齿的发展, 控制牙龈炎的水肿、充血和出血症状, 从而提高孕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莉, 肖梅, 杜民权, 等.1 720例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 2009, 25 (3) :369-370.
[2]吴敏, 陈少武, 王亚琛, 等.妊娠妇女牙周组织的临床改变[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 (5) :296-298.
[3]黄敬亨, 邢育健.健康教育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85-90.
[4]冯希平.口腔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37-46.
[5]唐彧, 朱亚琴, 汪轶, 等.上海市某医院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11, 20 (5) :531-534.
[6]JEFFCOAT M K, GEURS M C, REDDY M S, et al.Periodontal infectionand preerm birth: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J Am Dent Assoc, 2001, 132 (7) :875-880.
【口腔健康素养】推荐阅读: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10-28
口腔健康调查06-16
口腔健康状况10-13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07-09
口腔疾病健康教育08-20
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10-24
市健康口腔行动实施方案07-07
口腔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进社区活动09-07
云盘中心小学一年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总结09-12
低健康素养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