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2024-08-21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精选12篇)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1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感染危险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1]。2014年对本地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的口腔科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科室口腔科的消毒与医院感染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卫生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干预及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地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腔科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程序2014年6月进行干预前调查,2014年8月 -2014年10月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培训、整改,11月再次进行调查。

1.3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访谈、发放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如实记录情况,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相关规范,统一制定调查表,现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同时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查看,记录结果。从6个方面进行调查:口腔科感染管理、口腔科的清洗、消毒设施及布局、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管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用品配备、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2]。调查人员负责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问题与现状

2.1院内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所卫生服务中心中有1所以文字形式设有医院感染小组,但存在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差,其他8所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指定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没有根据国家法规、规范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2院内感染管理不到位,监测工作不规范,医疗器械使用品管理不合格9所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灭菌效果监测均未开展生物监测;3所卫生服务中心未开展化学监测,未放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3所卫生服务中心中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全程管理存在着很大隐患,储存不符合要求,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乱扔乱放,重复使用,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未做无害化处理,流入社会的现象较多;压力蒸汽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存放的条件没有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

2.3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5家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依据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进行垃圾分类,直接将医疗废物作为生活垃圾处理;9家卫生服务中心均没有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未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均对环境造成污染 。

2.4医务工作者医院感染知识缺乏、陈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差、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7所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没有一次性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基本防护用品;用于消毒的消毒剂不会使用,浓度不会配制、不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2.5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意识7所卫生服务中心手卫生落实不到位,硬件设施不合理,没有水池、流动水洗手及免洗手消毒液放置,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差,不能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手卫生,仍按习惯进行各项操作,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3对策

3.1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院内感染管理的信息掌握不及时, 有些医护人员又缺乏主动性和求知性,社区机构职能部门在培训教育中的疏忽,一些医护人员的不足等因素,导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医护人员又缺乏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2], 与章士军等发现的问题一致。为此,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参加管理培训班,从根本上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并设置兼职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后,对医院感染管理由原先的88.88%下降到22.22%, 得到社区领导的重视。

3.2加大考核力度,不断规范,切实抓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卫生行政部门多次组织各种形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要求医务人员、实习生和后勤人员学习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通过现场演示、考试及后期的监督检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突击检查和口头提问相结合等方法,指导并监督相关医护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干预后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的医护人员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3.3加强职业防护意识77.7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 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文献报道,被HBV、HCV和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0%~30.00%、0.40%~ 6.00%和0.25%~0.40%[3,4,5]。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职业因素。锐器伤发生后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现场的伤口处理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快预防性用药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进过培训后,口腔科医务人员增强防护意识,职业暴露防护调查合格率由22.22%上升到88.89%。

3.4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扶持力度,因地制宜, 改善设施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当改造,合理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增加洗手设施、清洗、消毒设备,如:超声清洗机、气枪、水枪、 酶洗液等,干预后基础设施、设备合格率均上升到88.89%;购买消毒剂浓度和灭菌指示监测用品, 66.6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腔科能够对灭菌设备进行监测。见表1。

3.5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统一配置废物桶、黄色垃圾袋、醒目警示标示,分类收集符合要求,同时落实专人运送,及时倾注和处置。

3.6提高洗手依从性,规范洗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并在诊室洗手设施位置,明显处粘贴“六步洗手法”的洗手图。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52%上升到90.00%,手卫生意识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9,P<0.01),其中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执行率提高明显(χ2=31.26,P< 0. 01)。见表2。

总之,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使医院感染控制更加规范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医院感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2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楼区在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两年有余。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上级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稳步迈向更广阔的新境界。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我的岗位是平凡的;然而,由于肩负救死扶伤的职责,我的付出让我感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荣誉。从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来,我们的工作重心由单纯的给病人看病治疗,转化成了现在的为社区居民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从天天坐着等病人上门,到现在的深入社区做健康知识普及。我们付出了汗水、泪水。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我们快乐的奔走于各社区之间,为每个家庭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为每个病人做到亲人般的医疗服务。我们三眼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围广,责任大,辖区内居民层次分布不均。但是我们不畏艰难。我们觉得这是组织上对我们工作的考验和信任。我们坚持每周至少下一次社区送健康。现在社区居民看见我们就像看见了亲人,这让我们都很欣慰,我们直接的配合已经很默契,我们为他们测血糖,量血压,做体检,在流程上已经做到了无缝衔接。

我能够想起,桃花山的李老太太是一名空巢老人,患有二级高血压五年了,孩子们常年在外忙事业,钱是给了她不少,但是光有昂贵的保健品也解决不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啊。我们第一次给老太太试探性的量个血压就已经超标,社区医生就告诉老人这是患了高血压,必须配合治疗。老人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买你们的药”。这让我们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似打翻了五味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细心的跟老人解释“我们不是推销药品的,我们是政府派来为大家做免费检查的,您想要买药我们也没有药”。我们慢慢地让老人消除了戒心,再由社区医生告诉老人需要服用的药物的具体情况,怎样联合服用才能达到疗效显著而且费用也不高,怎么样注意饮食等。例如少油少盐加强锻炼、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老人听了,点点头离开了,一周后的同一时间,我们在桃花山做健康宣传,李老太太买菜经过,就向社区医生提出了动物内脏能不能吃、保健品要不要继续服用等问题。医生为他详细的解释过后,老人满意地离开了。后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了。现在,我们再问候老人的身体状况的时候。“120到85,血压很正常”老人说,“医生啊,你告诉我吃的药我都按时吃了,不到三个月我的血压就正常了。我的孩子们常年不回家,我就等着你们每个星期都来”。听了这句话,在场的同志有的在悄悄抹眼。这个淳朴的老人把我们当成了她的孩子

们。之前我们的付出,此刻都化作了亲情。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欣慰和感动。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工作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深入社区的过程中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动力和信心。经过我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像李老太太一样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理状态,我们的价值,也就在这之中得以体现。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会更加努力。相信在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的团队紧紧团结在一起,在不久之后,肯定能够全面而扎实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虽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但是我们相信用百分百的热情加上扎实的专业服务一定能为每个居民送出健康,做每个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我们一定让社区卫生工作越来越好越来越全面!

三眼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洁

怎样做好社区卫生服务 篇3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1.1 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今社会,不管实际的管理状况如何,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始终是时代的强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要靠实力、靠服务,最根本的是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事关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责任重大。工作做得好与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够把我们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就有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保障。

1.2 是科学地引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树立“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观念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坚持公益性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质量安全服务型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和巩固社区卫生工作的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

1.3 是要坚持业务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业务建设是单位服务能力的强大支称,文化建设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灵魂,它包括一个单位外在的面貌和内在的秉性、素质两大方面。单位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广大工作人员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这将极大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进步,提高社区卫生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水平。

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1 要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主体是人,所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在创新实践中,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才是中心发展的策略,把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有现代知识、有创新能力、整体素质高、作风过硬的队伍作为重要目标,把培养工作人员情感、增强归属感及发扬团队精神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技术力量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战略。

2.2 要把抓好激励机制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为了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一是精神激励。对有突出成绩的科室和个人,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表彰。要通过举办各种评比和竞赛活动,评出先进典型,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工作人员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努力奋斗。二是情感激励。我们要从业务、生活、学习、保障各方面关心职工,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学历学位提高的成人教育学习,对于基础较好、工作踏实的业务骨干重点培养,有计划地送他们到有关部门去学习进修,回来后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励其不断进步,迅速成长。三是物质激励。要制定绩效考核、经济奖励、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奖励机制,坚持分配与绩效挂钩,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要设立主任基金,每年对受上级部门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优秀论文奖等给予重奖。在奖金分配上向工作在一线、向优秀人才倾斜,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为原则,奖励的目标直接倾向工作责任大、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的科室和个人,真正体现劳动和技术的价值。

2.3 要真正把优质服务工作做到实处。以“适合服务对象的才是最好的”作为服务理念,将服务对象的需要当作第一需要,把服务对象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将服务对象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努力实现“人性化流程、亲情化沟通”目标。

首先,要让宾馆礼仪式服务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全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与训练,将宾馆式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态度上做到微笑服务,文明礼貌。其次,要采取系列服务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要结合开展“公正透明、优质高效”?部门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寻找为相对服务人服务的最佳方式,具体表现为,要实行门诊导诊服务,将门诊大厅建设成开放式台面,工作人员面向服务对象微笑服务;在服务窗口设立办事程序指南、触摸屏、举报箱、咨询电话等,其目的是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内容、公开常用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以便接受服务对象监督,方便服务对象办理有关事宜。通过采取系列服务措施在环境上做到整洁优美,在服务态度上做到文明礼貌,在服务质量上做到业务熟练,充分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进一步向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展示干部和职工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最后,要不断加大仪器设备投入,提升综合能力。根据区域内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加大仪器设备投入,从而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北京市地理位置分布将所属18个区县分为城区、近郊、远郊三组,以海淀区、门头沟区和密云区为各组代表。随机拦截该三区社区居民,向其讲明调查意义、自愿参加的原则,给与调查者相对独立的空间填写问卷,要求逐条阅读问卷内容,不漏填、错填,字迹清楚。

1.2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调查时现场发卷,随机抽查。调查员由经过培训的口腔专业护士组成。问卷由调查员核对填写完整后现场收回。

1.3 调查内容

(1)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形式;(2)是否知道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3)是否曾到社区卫生服务口腔科就诊;(4)对社区口腔科服务是否满意;(5)满意的原因;(6)不满意的原因。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6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5 323份,回收率为88.7%,其中城区1 922份,近郊1 657份,远郊1 744份。5 323名调查对象年龄均大于18岁,其中,男2 153名(占40.4%),女3 170名(占59.6%);高中/中专/技校人数1 782名,所占比例最高(占33.5%),大专文化程度次之(占22.5%);医疗保障形式以职工医疗保险为主(占58.0%);人均月收入以2 000~4 999元为主(占49.9%),基本能代表北京市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见表1。

2.2 居民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居民中,有57.9%的人表示知道附近有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口腔科,其中,仅有34.5%的人表示去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科就诊。对不同地理位置调查显示,近郊社区居民社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就诊率较高。见表2。

2.3 居民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满意率情况

在分析居民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满意率情况时,将没有去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科就诊的被访者剔除。

对1 836例进行过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1 491例表示满意,总满意率为81.2%;在最主要满意选项中,服务态度好和距离近、就医方便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满意人数的28.4%和24.5%(表3);在不满意的原因选项中,医疗水平低和医疗设备差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1.2%和26.7%(表4)。对不同地理位置满意率调查显示,远郊居民的满意率最高,近郊居民的满意率最低(表5)。

3 讨论

3.1 大力提高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居民中,知道附近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科者仅为57.9%,其中,只有34.5%的人表示去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科就诊,可见居民对所在地区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总体知晓率、利用率非常低,说明当前社区口腔卫生服务还没普及。这是因为我国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发展较晚,虽近几年政府加大社区医疗机构建设,但对社区口腔医疗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对社区口腔服务还不了解,加之卫生服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多数社区居民对社区口腔医疗技术水平不信任,且大医院有较好的品牌效应,患者偏好往往向大医院倾斜。这些都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低的原因。依据地理位置对社区卫生服务口腔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近郊社区居民社区口腔科就诊率较高,为40.4%,远郊为35.7%,城区最低,为28.3%。说明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不平衡,其原因可能为城区大医院较多,医疗技术水平高,居民宁可去大医院排队也不选择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议政府广泛宣传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优势,可以通过宣传、社区参与手段使居民了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即“小病上社区,大病去医院”[3],指导居民的就医选择,增强社区口腔医疗对居民的吸引力,提高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率。

3.2 进一步提高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质量的高低及患者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否满意,直接影响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发展。从调查结果看,居民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总体满意率良好,远郊区满意率达到92.0%,其对就医方便性、服务态度和收费情况尤为肯定。导致这几方面满意的因素主要是由于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机构一般都建在社区,距离居民较近,方便居民就医;社区口腔医生服务对象和范围相对大医院基本恒定,与居民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好的服务可及性[4];目前在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收费存在很大差距,大医院的收费项目相对偏高,这让一些低收入患者无法承受,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居民选择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

居民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医疗设备陈旧和医疗质量方面。医疗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就诊者能否得到好的检查和治疗。本次调查发现,就诊者对社区医疗机构口腔设备满意度较低,占不满意原因的26.7%,反映了政府对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硬件投入不够,设备比较陈旧,还不能满足居民的期望。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居民是否选择社区医疗机构看病的重要原因[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水平低是居民不满意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另一重要原因,占不满意地原因的41.2%。这提示当前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还得不到居民的认可,社区口腔医师还普遍存在理论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规范等现象。目前北京市卫生局正开展社区口腔医师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政策,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目的就是加强社区口腔医师整体医疗水平,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5]。

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广大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也是沟通患者与大医院之间的桥梁[6]。口腔科疾病是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口腔科独立操作性较强,尤为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政府应提高社区口腔科的硬件设施,定期开展社区口腔医生培训,提高社区口腔医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更新治疗观念,让社区居民充分享有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促进社区口腔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社区口腔医生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保健牙医。

参考文献

[1]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是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3):935-937.

[2]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9-240.

[3]李力,李瞳.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评价[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5):134-136.

[4]王亚东,关静,李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就诊患者满意度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050-1053.

[5]袁琦,闫红梅,朱清,等.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横断面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393-395.

大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 篇5

搭建精神家园创建特色载体,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整理全区29个社区精神家园创建工作基本信息库,建立精神家园创建工作QQ群,畅通与29个社区负责精神家园创建工作的社区工作者的沟通和联系。同时结合建党90周年、庆祝建国62周年,“我为建设特大型城市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全省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全力开展“学习家园”、“阳光家园”、“爱心家园”创建。

加强社区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效果。深化“三调联动”体制机制作用,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发挥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平台作用,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充分发挥近2000多人的三保治安员和保洁员公益岗位作用,今年又将区直部门、重要企事业单位共35家、497余个探头全部接入到平台,公安视频社会面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效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打击精准水平。

以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建设为亮点,推进社区服务业工程创建。今年以来,围绕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建设,先后组织6人两次赴宁波进行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下发2000份家政服务业调查表,确定、整合、管理、规范600家企业、个体工商户、中介

1组织和个人家政服务用户(共安置就业1800人),并确定11户具有一定服务规模、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重点企业进入信息服务平台。10月末,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将正式启动运行。今年新建社区服务业项目11个(两年共87个),培育创业带头人11人,带动就业350人。

深入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创建,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走向专业化。巩固和谐社区成果,提升社区品质,在职级化管理和社区换届方面制定亮点工程,继续抓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社工节”的各项活动。4月19日,白塔区第二届“社工节”隆重开幕,社工节”期间,各街道、社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娱乐竞技活动。举行了白塔区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29个社区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6月初,又组织部分社区工作者到重庆进行了为期5天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学习考察。9月份,辽宁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白塔区召开,我区和跃进街道爱民社区、站前街道六一社区社会工作师代表做了经验介绍。

深入开展大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工作全面开展。建立辖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52510户,157532人,完成辖区常住人口的78.7%;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875户、92626人,完成辖区常住人口的46.3%;建立婴儿保健手册718册,为儿童体检1243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20家,公共场所155家。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4个。发放、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培训合格证547人。对辖区12所小学传染病卫生管

社区卫生服务优势在哪儿 篇6

免费体检 社区中心责无旁贷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得更多的,就是配合健康档案而进行的各种免费的体检服务。

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疾病谱特点——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患病率相对高的情况,辽宁省沈阳市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包括血压、心电图、血尿常规、胸透以及中风预报等项目。“通过免费体检,对部分疾病实现了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很有意义。”同时,大南社区中心还与辖区内90岁以上的老人签订了医疗契约合同,由家庭医生每月上门一次,测血压、血糖,做心电图,并指导其日常生活行为,提醒其做好功能锻炼、饮食调节等。

个性化体检 尚需进一步探路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教授介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有一种常见的免费体检服务是依托科研项目或民心工程展开的。但相对来说,为重点人群(老人、儿童、妇女等)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档案建立后,社区还应对此进行持续管理。

“社区体检跟大医院做的体检套餐是两码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在不适合开展个性化体检。”鲍勇不甚赞同时下某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尝试推出的个性化体检服务。他表示,个性化体检项目对检查仪器的要求比较高,目前许多社区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同时,“由于个性化体检不属于基本医疗范畴,也不属于公共卫生,它会涉及经济利益,由社区来承担,路子会走偏。当然若未来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相关条件,还可以进行探讨。”鲍勇描绘了理想中的程序:居民的个性化体检到大医院或专业的体检机构做,由此生成的健康档案则归到所属社区持续管理。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7

1 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老年人最易患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髓腔开始变窄,增加了牙髓内血循环的压力,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本身降低,更易导致牙髓坏死,使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丧失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易折裂;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蔓延。此外,牙体组织随着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使牙龈组织萎缩、变薄,牙周膜变宽、牙槽骨生理性弹性降低、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至龋菌的侵犯极易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加之老年人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

2 口腔护理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2.1 口腔护理的作用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正常人每毫升普通漱口水中可以找到1~50万个微生物[2]。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而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同时口腔护理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此外口腔护理还能对老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2 常用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1)牙膏清洁口腔法:单纯为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可首选牙膏口腔护理法。有资料表明,80.91%的重症病人口腔为酸性环境,较适宜真菌的生长。而牙膏为碱性,牙膏水的p H>7.0,故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起成分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多种常用细菌均有抑制作用[3]。(2)机械性擦洗法: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该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4]。

3 老年人口腔卫生的健康指导

3.1 加强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行为的改变。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现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印刷资料、图片,将口腔卫生的保健要点,预防方式以及等做成一分健康教育资料,在社区内进行分发。还可通过板报或宣传栏,向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以及口腔自检自查方法,以便于社区老人记忆,并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口腔卫生的护理重在老人的自理,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使老人了解口腔卫生护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3.2 注重正确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对老人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的正确指导。例如:在选择牙刷时,一是要考虑口腔内的实际状况;二是要考虑方便老人的使用,在老人牙齿有较多残缺的情况下,要考虑牙刷品种的选择,植毛部大的牙刷比植毛部小的牙刷更好用,刷牙效更好。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牙刷的刷毛与齿面应呈直角,正好接触牙齿,应注意较好地使用牙刷刷毛的前顶端;(2)刷牙时使用牙刷的力度要适当,应轻刷;(3)牙刷放于齿面上前后拉动的幅度勿过大,移动幅度以5mm~l0mm为宜,相当于1~2颗牙齿的距离。对于有牙周病的老人,应指导选用刷毛较细的牙刷,因为细的刷毛容易进入牙齿与齿龈结合部位的齿周袋内,能有效除去作为牙周病原因的牙垢。

3.3 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一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失误残渣清除掉,同时做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使口腔自洁,牙齿健康。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择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4 养成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加强饮食营养调整。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致相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2]白碧荣,黄萍,龙兴敏.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8~9.

[3]郑玲.口腔护理的临床进展[J].护理研究,2003,12(17):12.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8

20世纪80年代, 由于改革开放不久, 各项卫生保健工作逐步恢复, 残疾人的口腔健康调查研究也刚刚起步, 相关研究较少。戴秀钧等[1]1987年对四川成都、重庆、乐山盲哑学校556名8~24岁盲生的错颌畸形调查报告显示:哑生453名 (63.79%) 有错颌畸形, 盲生103名 (70.87%) 有错颌畸形。还发现盲聋哑残疾青少年性格孤僻, 心理状态不稳定, 容易诱发吮吸手指、咬物和咬唇等不良口腔习惯。有研究表明, 盲聋哑残疾青少年口腔不良习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青少年,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盲聋哑青少年从小就丧失听力或视力, 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 口腔卫生的防护知识获取较少, 口腔卫生及牙齿健康长期缺乏重视和关注。

2 20世纪90年代残疾人口腔流行病调查及口腔健康状况

20世纪90年代, 对残疾人的口腔问题关注越来越多, 残疾人口腔流行病调查研究相继在各地开展。在北京市苏瑞云等[2]于1993年对全市培智中心学校379名7~14岁弱智儿童进行了龋病、牙周疾病的调查, 结果显示刷牙漱口的儿童占90%以上, 但60%以上刷牙方法不正确。牙龈炎发病率在60%以上, 恒牙龋均1.23, 乳牙龋均为1.43。恒牙龋病充填率为25%, 乳牙充填率为11.00%。同时, 王海海等[3,4,5]研究也表明弱智儿童龋病、牙颌畸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田文茜等[6]调查发现聋哑学生的患龋率、牙周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水平,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达50%。各项研究都表明目前残疾儿童的牙病防治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 当时国外已将残疾儿童的口腔保健工

陕西宝鸡721006

(2)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西安710032#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赵玮, 高承志, 谢盼.对北京市社区口腔卫生人才建设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0) :633-634.

[2]则之.牙防模式的探索[J].广东牙病防治, 2007, 15 (1) :4-8.

[3]石启明, 刘寿桃.深圳市社区口腔保健网络模式初探[J].临床和

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8) :1105.

[4]王继珍.口腔健康从预防开始-访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北京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韩永成[J].中国医学导报, 2009, 6 (8)

[5]李存荣, 沈霖德.上海牙防服务管理模式的演变与思考[J].广东

牙病防治, 2003, 11 (1) :27-29.

[6]于秦曦, 张震康.社区口腔诊所开设和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卫

作列入儿童牙科的日常业务范畴, 而当时国内此项工作尚处于空白阶段。今后, 口腔界及社会各界均应重视和开展此项工作。

对到医院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残疾人, 其口腔疾病特点及治疗情况, 国内同期也有少数研究。贺乃尧[7]1998年对956例住院残疾患者口腔疾病进行了诊治分析, 其研究指出, 残疾患者口腔治疗中要坚持简单、快速、有效的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症, 加强防护措施, 防止意外损伤或事故的发生, 同时注意对患者心态和病情的把握。在1995年, 谭铁铮等[8]对158名门诊就诊患儿及聋哑校的患儿进行了龋病调查, 残疾患儿乳牙龋的充填率为13.90%, 恒牙龋的充填率仅为23.00%;同时还发现残疾患儿刷牙方法不正确, 刷牙不认真, 菌斑染色控制率在10.00%以下者占多数。说明开展残疾患儿患龋率的口腔卫生保健教育工作极为重要。

残疾人口腔知识往往不能独立获取, 常规口腔保健不能独立完成。相关的研究表明, 通过提高其监护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来促进残疾人的口腔健康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周鄂生等[9]1999年对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的211名残疾学生的母亲进行了口腔卫生知识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残疾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与母亲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把残疾学生的口腔保健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的范畴;组建社区残疾人口腔保健服务指导中心;口腔卫生专业人员定期为残疾人提供检查、预防和治疗;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培训班;借鉴国外残疾人口腔保健服务经验开展残疾学生口腔卫生促进项目。

3 本世纪初残疾人口腔流行病调查及口腔健康现状

本世纪对残疾人的口腔卫生调查研究较为系统化, 对不同残疾状况的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均有研究。对于视力残疾

生出版社, 2002:5-6.

[7]颜雨春, 韩晓兰, 蒋勇, 等.口腔医疗卫生保健模式改革与发展的

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 2004 (11) :41-42.

[8]李耀峰, 牛凤娴, 陈康照, 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运城市不断开创

农村牙病防治事业新局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9]李衡, 蔡俊源, 武剑, 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疾病社区综合防治现

况[J].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 (8) :1631-1632.

[10]徐建兴, 蒋宝凤, 蔡蔚.学校牙病防治工作模式的发展和探索[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0) :948-949.

[11]张文静, 李炯, 杨宏林, 等.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6) :113.人, 唐建民等[10]于2000年就对济南市两所盲校112名9~1 7岁在校学生进行了龋病、牙周疾病的调查, 调查显示:牙龈炎患病率为22.30%, 牙结石率约为32.00%, 患龋率为64.30%, 而填充率只有20.00%, 多数人刷牙方法不正确。盲残学生作为少年儿童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身心、语言表达和交流等许多方面同一般少年儿童相比有很大不同, 他们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牙病及时全面地表述。这就要求对其本人和监护人、学校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指导, 切实做好残疾学生的口腔保健预防。

对于聋哑人的口腔状况, 2006年刘小华和何彩凤[11]对荆州市106名聋哑儿童进行口腔疾病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聋哑儿童的患龋率为48.98%, 龋病充填率为0, 舌宽大肥厚占36.79%, 错颌畸形多达35.85%, 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在2004年冯进等[12]也对中国聋儿康复中心语训部的151名儿童进行了儿童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和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 聋哑儿患龋率与普通儿童无明显差异, 患龋牙位相同, 但聋哑儿童的龋齿治疗率明显低于普通儿童, 聋哑儿童错颌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聋哑儿童早期的口腔健康情况与普通儿童差异不大, 但治疗和受重视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对于弱智、脑瘫残疾人口腔状况, 张学斌和杨文军[13]对500例36~71个月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龋齿的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 脑瘫患儿的患龋率为77.00%, 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龋病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家长重视。而脑瘫患儿龋病情况常被忽视。宋为真和任丽秀[14]在对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438名弱智残疾儿童龋疾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弱智儿童患龋率高的特点。

从整体来说, 不同类型残疾的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都不如人意。吴学芳等[15]2003年对宜昌市聋哑学校8~12岁盲、弱、聋哑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乳牙患龋率为66.33%, 充填率为0, 恒牙患龋率为67.35%, 充填率为5.48%。社会应给予盲、弱、聋哑儿童口腔健康更多的关注。同时, 残疾老人口腔健康就更差, 集中体现在缺牙。杨进友[16]在2002年对30例残疾人进行缺牙修复过程中体会到残疾老人缺牙严重, 在福利院这个残疾老人相对集中的地方, 缺牙表现相当明显, 修复残疾老人缺牙过程中存在语言交流困难、医患配合困难和义齿正确使用困难等问题。

4 残疾人口腔流行病、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全面调查研究

在2007年李广文等[17]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和自贡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下进行了残疾人口腔健康及卫生服务课题研究。调查结果对比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2003年8—10月完成的家庭成员口腔卫生状况调查表明, 残疾人的患龋率、牙龈出血率、牙周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残疾类型、不同年龄构成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其口腔医疗需求有明显差异。目前, 我国残疾人口腔医疗需求十分迫切, 急需相关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治疗。针对残疾人的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应全面开展, 并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支持、关心和重视。

而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残疾人获取基本口腔保健知识途径少, 口腔保健意识差。对牙周病的病因、危害等问题近半数的人不知道。对于更专业的口腔预防问题, 例如:氟防龋、窝沟封闭预防青少年恒牙龋问题, 不知道的人数分别达68.40%和51.20%。因此, 口腔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需要高度关注我国残疾人群体这一“真空地带”, 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识, 提高他们自我保健能力, 尽可能减少这个人群的口腔发病率, 减轻残疾人个人及政府的财政负担。残疾人口腔保健意识、知识和行为的改善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口腔保健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8]。

5 研究展望

我国残疾人卫生服务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希望通过总结过去近30年我国残疾人口腔健康调查和卫生服务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为我国开展残疾人口腔疾病的医疗保健提供参考, 期待尽早建立我国完善的残疾人口腔卫生服务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解析 篇9

以上法规使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有初步的了解, 但社区卫生服务包含如此多的内容, 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成为整体的?本文试图对此做出解答。

1 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间的联系

1.1 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繁多, 可概括为“六位一体”, 其中计划生育是基础, 保健、预防、医疗、康复是主体, 健康教育贯穿全局。

1.2 社区卫生服务是整体性的服务。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此交汇, 破除两者之间的鸿沟, 给居民提供整体性的服务。

1.3 社区卫生服务又是与时俱进的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 提供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国各地发展情况不一, 提供的服务也有区别, 但健康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不应有区别。所以在全国居民逐步实行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将医疗卫生资源向不发达地区倾斜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必然选择, 医疗公平也将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

1.4 社区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大部分。

按照文件规定1999年是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服务, 健康促进;2006年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 中西医并重, 防治结合。从文字的变化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在逐步回归基本医疗, 这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

2 社区卫生服务如何形成整体

2.1 整体在哲学上指若干对象 (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 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组成整体的各个对象之间必须具有相互联系, 形成一定的结构, 如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框架结构与运行结构;硬结构与软结构的区分等[9]。没有联系的对象不会组成整体, 而这种联系可以是多方面的。

2.2 以往的医疗卫生服务没有成为一个整体, 因为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比如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鸿沟, 医生与护士的鸿沟, 医疗卫生人员与患者的鸿沟, 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鸿沟等等。

2.3 社区卫生服务要成为整体, 必然要将医生、护士、患者、有需求的

健康人、临床、预防、医学模式等重组成为全新的结构, 打破上述的各种鸿沟。

举例来说, 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 公卫医师, 社区护士等人员组成, 其中又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兼顾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 全科医生也可以横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 但不是万能的, 其侧重点在临床, 预防则以临床预防为主, 主要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相关服务, 一二级预防以及针对社区人群的预防还需要公卫医师的努力。社区护士的关注程度较之全科医生少了许多, 但在完成基本护理操作之外还是可以干好很多医生做的事情, 如健康教育等, 且效果比医生做的可能还要好。所以在全科医生, 公卫医师, 社区护士间做好合理分工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其间形成合作, 将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有健康需求的人。

参考文献

[1]国家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Z].1999-07-16.

[2]吴春容.“六位一体”的基本涵义[J].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2) :160.

[3]胡锦华.也谈“六位一体”[J].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 (6) :427.

[4]关静, 王虹, 刘利群, 王亚东, 梁万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服务开展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1) :1741-1743.

[5]刘利群, 李静, 李航, 王亚东, 关静, 梁万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服务开展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1) :1744-1745.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02-21.

[7]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Z].2006-06-29.

[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Z].2009-03-17.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10

1 基本情况

中山市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下设19个镇、5个区, 为不设县的地级市, 常住人口260万。有政府办的公立医院29家, 其中三甲医院3家, 二甲医院3家。全市24个镇区的26所镇医院 (乡镇卫生院) 对各自辖区的25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近100家的农村卫生站实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 为全市近400万的常驻人口和外来人口就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2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主要做法

2.1 全面部署, 逐步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管理

2.1.1 实施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背景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名存实亡”, 广大农村基层医疗机构 (主要是农村卫生站) 的旧有运作机制被打破,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上未得到有效的管理, 致使大部分机构设备设施简陋破旧, 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业务知识陈旧,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停滞不前, 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 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生存困难。与之相反的是镇医院 (乡镇卫生院) 抓住了发展机遇, 借着改革春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医院规模、设备设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与基层农村卫生站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使患者都集中到医院看病, 从而资源再度集中到医院, 使本来有限的医疗资源难以到达基层医疗机构。而因为基层医疗卫生网底的萎缩和不健全, 也造成了诸如公共卫生服务等的公益性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如何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就成了迫切面临解决的问题。

2.1.2 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过程

中山市政府、市卫生局为了促进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保障和提高广大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 在2000年9月25日出台了《中山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通知》, 正式开始了对村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尝试。改革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先在条件成熟的镇区试行, 条件成熟一个推行一个。在推行期间,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和完善一体化内容, 并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列入了镇区政府的各项工作考核内容。经过近10年的努力, 目前, 全市公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2.1.3 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内容

第一, 从业人员的一体化管理。首先, 将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符合资格的从业人员作为镇医院的聘用人员继续聘任使用, 并享有养老保险等相关福利, 享受镇医院受聘人员待遇, 从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这忧, 继续安心工作;其次,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并轮流到镇医院进修, 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稳定的提升, 业务知识得以及时更新;再次, 大量镇医院高学历、高素质、能力强的人员轮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充实了基层机构人员队伍, 提高了整体的服务质量水平;最后, 由镇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为卫生站配足护士、药剂师、检验人员等卫生技术人员, 使医疗安全和质量得到了保障。通过上述的措施, 既维持了原有人员队伍的稳定, 也使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镇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 在业务、政务、财务、药品等方面全方位接受镇医院的管理。作为镇医院实际上的外派科室, 将镇医院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等内涵建设延伸到了基层机构, 使之在业务开展和诊疗行为等方面都得到了规范的管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也杜绝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三, 镇医院按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统筹规划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 并在镇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加大农村卫生服务网点的建设, 配置相应的现代化诊疗设备, 合理地利用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性服务得到最好的发展, 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健全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 设备设施由镇医院统一进行更新配置, 药品由医院统一招标采购和配送, 也保障了农村卫生站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逐步缩小了与镇医院、市级医院间的差距。

2.2 结合实际情况, 城乡统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2.1 与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有机结合。考虑到中山市经济较发达, 城镇化进程快, 城乡差距小, 中山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从2000年发展之初就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 并与推行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相结合, 首先在市属的26所镇医院加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 然后逐步将条件成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2.2 明确镇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镇医院的院长同时兼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 在镇医院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科, 作为一级职能科室, 负责管理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同时将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镇医院的年终绩效考核。

2.2.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镇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的外派科室, 在镇医院的统一协调和支持下负责完成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3 积极利用各方资源, 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3.1 借助人大和政协的力量,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2007年, 市人大将《加强农村 (社区) 卫生站建设方便农民就医》议案作为一号议案并作为市十三届人大的唯一大会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同时市政协也将《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作为政协的重要提案交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 很快出台了实施方案, 通过市镇村三级政府财政, 加大在社区卫生服务上的投入, 从房屋建设、设备配套、人员培训和大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 全面推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 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基本上完善了中山市基层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

2.3.2 通过与社保部门共同努力, 从2008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中山市城乡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 而且保险只限于镇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报销的额度也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报销比例达到八成, 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网点就医。

2.3.3 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合作, 将在社区应建的项目诸如康复站等的机构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 同时, 相应的资源也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和完成其工作任务。

3 成效

3.1 中山市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以镇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骨干, 边远地区保留的少数卫生站为补充的新型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已形成, 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全面实行了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建设投入、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了可靠的保障, 使机构具备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要和完成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

3.3 以镇医院作为主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撑, 从而充分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为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08年, 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占全市总门诊人次数的比例已达到了74.9%。

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064-01

卫生部提出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2000年基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2005年各地基本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的体系框架,2010年在全国建立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

1.1 认识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新的服务理念滞后,表现为经营管理理念不到位,个体服务态度生硬,治疗技术缺陷仍时有发生,卫生资源供不应求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日趋激烈。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都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但仍然存在着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不透,有的只是形式上的支持,内容上不支持;由“政府领导、部门协调、街道负责、居委会参与、卫生部门实行行业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虽已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职责、相互关系尚未全部理顺。

1.2 政策问题虽然我区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改革涉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补偿机制未完全到位,卫生资源配置失当,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规范使经济补偿没有合理的依据。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与补偿经济政策的乏力,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的有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将无法生存和发展,迫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重医疗服务“侧支循环”,从中汲取“养分”,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发展。无疑势必削弱其他服务功能,违背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和初衷。由于医保实行“总量控制、按月预留、年度考核”的政策,政府拿出一定的备用资金来补偿,补偿不足部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担,尚需政府、主管部门和提供服务主体方做大量的工作。因此,必须进一步突出政府行为,充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彻底改变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养防、以药补医”的主体服务模式,建立政府购买预防保健,医保购买基本医疗,社会购买延伸服务的“三买”机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支付形式,从按服务项目支付改为按人头预付。

1.3机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无论是由原机构转制而来,还是新设置的单位,均没有摆脱旧有医疗模式的影响,单纯开展医疗行为的现象广泛存在。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对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足够重视,在服务模式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还是在医院等病人上门,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社区群众的保健服务,忽视对社区的健康干预作用。其次,人力资源匮乏,基础差,来源少,相关配套政策跟不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地段医院转制而来,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都不尽合理,他们的文化程度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较少,职称以初级为最多,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失调。

2 相关对策与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医务人员和社区群众真正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承担起基本医疗服务,又承担起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2.2 必须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目标,理顺机构岗位职责明确服务功能目标,才能进行卫生人力规划和岗位设定,进行有效绩效考核和卫生人力培训,不断提高机构和个人服务能力。在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能量的基础上,按岗引进适宜人才。机构管理者要积极引导社区卫生人力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提高服务技能,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要积极建立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依靠有效的内部机制孵化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和人才成长艰难的不利状况。

2.3 要推动地方积极贯彻落实有关财政补助、税收优惠政策卫生系统内部也要切实执行好财政调整和转移。落实好《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及《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有关条款;调整服务价格,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社区卫生服务也可适度放开非基本卫生服务市场。

2.4 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机构准入制度,引导、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加紧开展基层医院全方位转轨的调研工作,适时出台指导性意见。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基本技术规范(诊疗规范)等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发展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 篇12

1 充分认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

卫生部已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近年来的工作重点。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牢记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效率和可及型。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发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和照顾。

2 掌握医学知识要全面

社区护士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预防医学、社会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一些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为社区居民热情服务的心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个方向,护理人员要与社区居民心连心,护士要有人际沟通能力,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和综合护理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自我防护能力等等。充分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础性:它为社区居民提供第一线最基本、最广泛的预防及医疗保健服务。(2)可及性:他从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收费等方面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使用方便。(3)综合性: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外还涉及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4)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生命的各个阶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5)协调性: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联络和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会诊、转诊、联系资源等协调性服务。社区护理具有广泛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自主性及独立性等特点,以群体及基层健康原则为主导普及健康服务。

3 社区服务的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为承担好社区工作的这项责任,社区的护理人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全科护士的培训工作,社区医护人员还要做好入户调查工作,把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掌握好,做好社区居民的“六位一体”工作,即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服务。社区每位护理人员与社区居民交朋友,为居民做到“五服务活动”,即快乐服务、贴近服务、交友服务、立体服务、全方位服务。作为一名护士要做好社区工作,在执行任务时需要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工作,其中主要的角色包括:(1)照顾者。社区护士对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护理,如为糖尿病人提供饮食营养指导,为中风患者重整家居环境减少意外的发生,为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指导用药,为健康居民提供健康检查。(2)教育者。教导个人、家庭、团体及同行了解社区护理工作。(3)被咨询者。可更好地促进健康、使患者学习照顾自己尽快康复。(4)组织与管理者。根据工作需要负责人员、物资和各种活动的安排,要组织本社区有同类兴趣或问题的机构人员学习。(5)协调与合作者。社区护士必须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协调工作的技巧。(6)观察与研究者。社区护士应从实际工作中观察到一些现象,再以专题研究项目提出来探讨。

5 社区护士的职责

上一篇:空压机振动故障诊断下一篇:陶瓷艺术中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