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共8篇)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1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舌系带短缩的护理
【疾病概述】
舌系带短缩:舌系带先天性畸形发育不良,过于短小,或其附着点前移,舌前伸或上抬时受限,舌前伸时,舌尖部呈“W”形或不能触及上前牙腭部,影响舌运动,常伴有发音功能障碍。常见于婴幼儿。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
(二)患儿准备:常规术前准备,抽血检验,拍胸部X光片、做好心电图检查。
(三)做好患儿家属沟通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患儿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输液护理
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四肢末梢情况等并详细记录。
2、因麻醉原因,舌感觉、灵敏度暂时丧失,注意勿使患儿咬伤舌部。
3、由于患儿术后轻度疼痛,间有哭闹,应密切注意伤口出血情况。
(三)安全护理
1、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幼儿颈部过短、软,全麻未醒时,可给予肩颈部垫小枕,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按需及时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3、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四)饮食指导
术后患儿伤口可能有轻度肿胀,嘱进食温凉的流食。
【健康教育】
1、口内有伤口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不吃过热的食物。
2、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语音训练(术后1个月开始)。
3、若有肿胀、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第二节 腮腺混合瘤的护理
【疾病概述】
腮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组织、黏液和软骨样组织的腮腺肿瘤,故称“混合瘤”。腮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二)做好皮肤护理:保持肿瘤周围皮肤清洁并注意肿瘤生长情况。
(三)做好术前护理:按口腔颌面外科术前护理,术前一天做好皮肤准备,一般为发际线上三横指,如为男性术晨须剃胡须。术前须告知禁食禁饮要求。(四)做好解释工作:腮腺区肿瘤病人对手术有可能损伤面神经问题,往往有很大的思想负担,术前应耐心讲解。
(五)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饮食护理
1、术后全麻清醒后,即可进食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应禁食刺激性特别是酸性食物,如白糖、甜点、鸡肉、猪肉、面包、花生、巧克力、火腿、培根等,以防涎液潴留,影响创口愈合。
2、禁饮酒及坚硬食物,减少咀嚼,防止涎液潴留。
(二)病情观察
1、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局部敷料加压包扎是很重要的环节。有时候由于敷料松动脱落及加压不当,手术区可出现积液,发生涎瘘或感染,故而病人取仰卧位或者健侧卧位。
2、注意观察创口渗血及呼吸情况:如渗血较多或出现呼吸困难情况,应即报告医生及时剪开绑带。并观察伤口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情况。术后48h根据引流情况除去引流条或负压引流。手术部位加压包扎约5-7天,以后如仍发现积液者,可在穿刺吸出后继续加压包扎至愈合。
3、注意术后有无出现面瘫:手术时面神经虽未损伤,但由于机械性的刺激,术后也可能出现暂时性面瘫,不必过于忧虑,经药物或物理疗法后均可逐渐恢复。
(三)口腔护理
术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每餐后应该使用清水或盐水漱口,减少口内臭味,防止创口感染,减少创口渗出,促进创口愈合。
(四)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尤其注意禁食酸性食物。
(二)日常护理
1、每次用餐后要注意口腔清洁。
2、避免压迫创口,注意引流管情况。
(三)用药指导
1、遵医嘱服用餐前口服药,以防止涎液分泌过多。
2、暂时性面瘫病人应积极配合用药治疗和理疗。
(四)出院宣教
1、定期复诊,有变化及时就诊。
2、遵医嘱用药,洗漱时注意避免脏水污染创口。
3、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适当户外活动。
第三节 唇裂的护理
【疾病概述】
唇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除常与腭裂伴发外,其中少数病人还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可造成唇部外形缺陷以及吸吮、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功能障碍。
【术前护理】
(一)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唇裂治愈情况,增强治疗的信心。
(二)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术前1日用清水洗净面部和唇部,鼻孔用盐水棉球擦拭,成人应剪去鼻毛,做好个人卫生,剃胡须等。
(三)做好饮食指导:婴幼儿入院起停止母乳和奶瓶喂养,改用汤匙喂养。术前
4-6h禁食禁水,成人术前8h禁食禁水。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以免延误手术。
【术后护理】
(一)安全护理
1、对患儿持续长时间监护时,应每2-3小时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位置,并且在皮肤发生变化时进行适当的移动。
2、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3、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婴幼儿颈部过短、软,全麻未醒时,可给予肩颈部垫小枕,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按需及时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2、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3、插有气管导管、口(鼻)咽通气道的患者,应不定时抽吸导管内分泌物,防止痰痂堵塞气道。
(三)伤口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肿胀。
2、防止患儿抓扯面部敷料,注意唇弓的固位,对婴幼儿应用小夹板固定双臂,以免手部碰触唇弓及伤口。
3、保持安静、减少患儿哭闹,以免增加创口张力。
(四)饮食护理
1、全麻醒后4-6h,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应用汤匙、滴管、小水壶等禁食方法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喂食时尽量不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术后10天方可吸吮母乳或奶瓶。
2、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粘附于创口,引起创口感染。
(五)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和蔼、亲切地与患儿交谈,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时常改变患儿的姿势,给予局部按摩,增加舒适度。
3、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入院后开始训练用汤匙喂养,以适应术后进食需要。术后进食流食,不可过热,禁食过硬食物。
(二)日常护理
1、每次用餐后要注意口腔清洁。
2、避免压迫创口,防止碰撞伤口,注意创口渗血、患儿呼吸情况。
(三)出院宣教
1、定期复诊,有变化及时就诊。婴幼儿唇裂手术后3个月内复诊。唇部仍有缺陷者,可考虑12岁后施行二期整复。
2、拆线后可继续用唇弓10-14天,避免唇部碰伤。
3、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适当户外活动。
第四节 腭裂的护理
【疾病概述】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同时伴发。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更主要是骨组织畸形。腭裂病人的吸吮、进食、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及面容畸形比唇裂更为严重,对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
【术前护理】
(一)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腭裂治愈情况,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消除自卑感和心理创伤,积极鼓励病人参与社 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二)做好皮肤护理:术前三天反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
燥,术前1日用清水洗净面部和唇部,清洁鼻部,成人应剪去鼻毛,做
好个人卫生,剃胡须等。
(三)做好饮食指导:婴幼儿入院起停止母乳和奶瓶喂养,改用汤匙喂养。术前
4-6h禁食禁水,成人术前8h禁食禁水。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以免延误手术。
【术后护理】
(二)安全护理
1、对患儿持续长时间监护时,应每2-3小时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位置,并且在皮肤发生变化时进行适当的移动。
2、清醒、烦躁或采取侧卧位的患者,在床档旁应用软垫隔离,专人守护,防止坠床事件的发生。
3、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免小儿躁动时留置针脱出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穿刺麻烦,检查固定好静脉通道后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固定。
(二)病情观察
1、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腭裂术后咽腔较术前缩小,患儿术后呼吸的换气方式改变,不能及时适应,常表现为烦躁,在确保患儿安全的状态下,可经口腔给氧,允许患儿采取自己舒适、气流通畅的卧位方式,如侧卧位,头略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及时有效抽吸分泌物,防止误吸。
2、严密观察创口渗血:由于咽腔缩小,咽后壁创口可能渗血,易发生呼吸道阻塞。防止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抽吸物颜色、性状。
3、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口唇、面色情况,血氧探头位置安放是否正确。
4、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当患儿出现哭声嘶哑时,说明有喉头水肿,应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观察呼吸状况的变化。
(三)伤口护理
1、观察腭部敷料固定是否稳妥,创口周围有无出血、肿胀。
2、防止患儿抓扯口腔内敷料,对婴幼儿应用小夹板固定双臂。
3、保持安静、减少患儿哭闹及进食硬食物,以免增加创口张力。
(四)饮食护理
1、全麻醒后4-6h,可给予少量流质饮食,术后应用汤匙、滴管、小水壶等禁食方法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喂食时尽量不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伤口感染,术后2周内给予流食,第3-4周给予半流质饮食,第5周改为软食或普食。
2、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每次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粘附于创口,引起创口感染。
(五)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和蔼、亲切地与患儿交谈,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时常改变患儿的姿势,给予局部按摩,增加舒适度。
3、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2、严禁大声哭闹和将手指、玩具等物纳入口中,以免创口裂开。
3、腭裂手术病人出院后继续用软食,术后1月后可给予普通饮食。
4、腭裂修复后还要为恢复功能创造条件,因此需向及家属说明尚需进行语音训练,以便病人的发音得到逐步改善。术后3个月可建议病人用拇指按摩腭部,并做后推的动作及开始语音矫治,建议病人吹气球等加强腭咽闭合功能并从头汉语口音。
5、定期随访语音恢复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行手术,或者进行语音训练。
6、术后3-6个月复诊。
第五节 颌骨骨折的护理
【疾病概述】
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如肿、痛、出血、移位、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由于颌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与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又有所不同,最多的不同是上下颌骨形成的咬合关系如处理不当,会影响咀嚼功能。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
(二)做好皮肤护理:术前一天应根据颌骨骨折的部位及手术进路,按医嘱做好
皮肤准备并注意皮肤清洁。
(三)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向其介绍手术过程,增强病人及家属的信心。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伤口护理
1、观察局部创口情况:观察创口敷料渗血情况及口内渗血情况,如有渗出或呕吐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敷料,以免创口感染。
2、局部冷敷:术后24h内创口周围给予冷敷,有助于控制出血,减轻水肿与疼痛。使用冰袋时应注意敷30-60min后停止使用,间歇1h后再按规定反复使用。
(二)口腔护理
1、由于颌骨骨折术后口腔的自身防卫能力及自洁作用降低,容易导致口腔异味并可能引起创口感染而直接影响创口愈合,应注意口腔清洁。
2、每小时监测血糖、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四肢末梢情况,皮肤弹性,呼吸气味等并详细记录。
3、动态注意抽血检查结果:血酮、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浆渗透压等,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三)积极预防诱因和并发症,如伴有休克、心力衰竭、肾衰竭、脑水肿、严重
感染等必须积极治疗。
(四)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一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2周后可进软食,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保证创口愈合。
(二)日常护理
1、保持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用软毛刷刷掉污垢。
2、注意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如发现牙齿错位、钢丝或橡皮圈脱落断裂要及时复诊处理。
(三)出院指导
1、张口受限的病人术后1-2周开始张口训练,术后2周内不宜张大口,使其逐渐恢复开口度,术后1-2月内使用开口器,以后改为日间训练时,开口器放于两侧磨牙区,逐渐加大开口度,左右交替练习,以防关系紊乱,一般练习时间应持续1年左右。
2、病人出院后每周复诊,由医生进行调牙合,一般术后2周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护理
【疾病概述】
常见的软组织囊肿有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舌下腺囊肿等;颌骨囊肿有牙源性囊肿(如根尖囊肿、含牙囊肿)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面裂囊肿、血外渗性囊肿)。
【术前护理】
(一)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皮脂腺囊肿如继发感染,遵医嘱协助患者做局部湿
敷。
(二)协助完成各项化验检查。
(三)做好皮肤准备:保持皮肤清洁,按医嘱予术前备皮,男性患者须剃胡须。
(四)饮食指导:少量多餐,观察患者进食量及质量,及时给予相应饮食调整。
(五)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神志意识情况,及时有效抽吸呼吸道分泌物。全麻未醒
前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予半坐卧位。
2、观察患者口底、舌体肿胀程度以及舌体动度。
(二)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肿胀程度等,尤其对于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患者应观察伤口肿胀度。
2、对进行口底皮样囊肿摘除术患者,注意观察口底肿胀情况。
3、舌下腺囊肿术后伤口常规放置橡皮引流条2-3天,注意观察伤口引流、肿胀情况。
(三)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进食有利于保护伤口,减少刺激,又能满足营养要求及饱腹感的饮食。每餐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
(四)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可能有轻度肿胀,嘱进食温凉的流食。每餐后注意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干燥。
(二)日常护理
1、术后避免压迫、撞击术区,缝线区不要用手撕、抠,防止伤口出血。
2、防止皮肤引起感染。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舌下腺手术后3-5天内尽量少说话,以减少舌部活动。
(三)出院指导
1、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2、术后复查,视病情决定复诊时间。
第七节 颌骨骨髓炎
【疾病概述】
颌骨骨髓炎: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根据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与特异性骨髓炎。另外,还有物理性及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颌骨骨坏死而继发感染的骨髓炎。
【术前护理】
(一)术前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
(二)行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前一周应作牙周洁治,每日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三)行下颌骨摘除术者,为防止舌后坠而发生窒息可能,术前或术毕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准备。
(四)对死骨摘除术造成骨质缺损者,需行血管化骨瓣修复缺损,按骨移植修复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常规备皮,自体供骨区应清洁干净。
(五)根据手术需要遵医嘱备血待用。
(六)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
【术后护理】
(一)输液护理
1、合理按时应用抗生素,观察用药后患者情况,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2、输液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留置针,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
(二)病情观察
1、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术区皮肤、皮瓣血运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抽吸分泌物,以免堵塞气道。气管切开者,应按气管切开护理进行。观察口腔情况,是否肿胀、出血等。
3、注意观察伤口及引流管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的变化,及时记录。
(三)口腔护理
因病理性骨折手术或摘除死骨术后用钢丝夹板固定颌骨的病人,要注意口腔清洁,可采用加压冲洗法。
(四)饮食指导
进食营养丰富的流食或软食;颌间结扎者,可将吸管放入磨牙后区吸吮进食或用注射器将流食经胃管缓慢注入,每次注入量为250-300ml为宜。高热及失水者,给予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和水电解质平衡。
(五)取骨区护理
1、取腓骨处保持患肢抬高15度,取髂骨者给予腹带包扎伤口沙袋加压。
2、观察供骨创口处敷料有无渗出、松脱或引流液的变化,记录量、色、性状。
(五)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消除病人(家属)紧张、恐惧的心理。
2、耐心解答病人(家属)疑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多于病人(家属)交流,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应适当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勿吃坚硬食物,要保证营养摄入以利康复。
(二)日常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指导病人正确地漱口。
2、指导患者进行开口度训练。供骨区适度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
3、告知患者练习时要有耐心和毅力,结扎丝及牙弓夹板除去后,可逐渐进行张闭口练习,直至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4、供骨处适度活动,活动要循序渐进。
第八节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护理
【疾病概述】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为最常见,肉瘤较少,其中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为常见,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
【术前护理】
(一)口腔清洁
1、术前常规用漱口液漱口和刷牙。
2、术前2-3天给予洁牙。
(二)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2、补充营养。
3、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
4、做好个人卫生及肠道准备。
5、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三)术前指导
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有效呼吸和咳痰方法。
2、教会患者术后沟通方法。
(四)协助生活护理,满足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术后护理】
(一)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
2、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床档防坠床。
(二)卧位与病情观察
1、病人经ICU转入病房后,保持低卧位,以利于防止水肿,减轻缝线处张力。有游离皮瓣者,应采取平卧制动3-5天,防止皮瓣痉挛
2、注意做好压疮预防,定时给予翻身,注意保护受压皮肤。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引流液的色、质、量,皮瓣色泽、血运,进出水量等,及时做好记录。
(三)呼吸道护理
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动度,有无鼾声、喘、面色发绀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抽吸呼吸道分泌物。
3、保持人工气道,应维持其良好的通气状态。
4、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帮助叩击背部,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肿胀情况。
2、观察伤口周围组织有无肿胀等出血情况。
3、严格无菌操作规范,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五)管道观察及护理
1、输液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
2、观察创口皮肤引流条或引流管是否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3、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并观察尿液的量、性状和颜色等。
4、负压引流护理:保持负压引流通畅,维持一定压力(100-120mmHg),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或引流管漏气,及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如果伤口肿胀明显,又无引流液,应考虑血肿形成,马上通知医生予以处理。一般术后12h引流量不超过250ml,如果超过250ml,或者短时间内有大量出血,须及时通知医生。如引流液出现乳白色,可能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时误伤胸导管所致。
(六)营养支持
主要方法有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主要通过鼻饲完成。术后胃肠减压后,按医嘱给予少量多餐的流质饮食。
(七)游离组织及皮瓣移植观察及护理
1、术后患平卧,按医嘱头偏向一侧或保持正中位,两侧沙袋固定头部,制动3-7天。
2、皮瓣监测:a)颜色:皮瓣颜色与供皮区颜色相一致。有些病例术后1-2天颜色稍显苍白,多属正常现象。如皮瓣颜色变暗、发绀,则提示有静脉淤血;如灰白色,则提示动脉淤血,应及时探查。b)温度:皮瓣移植后其表面温度有下降现象,尤其寒冷季节。一般温度不应低于正常组织的3-6度。若温度过低及颜色变化时,则应及时探查。c)皮纹:皮瓣表面应有正常的皮纹皱褶。如果发生血管危象,皮纹消失,可见皮纹肿胀。d)质地:皮瓣移植后仅有轻度肿胀,往往比周围组织程度轻。但如果发生皮瓣区域的明显肿胀,质地变硬时,则可能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处理。e)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在皮瓣危象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可表现为轻度充血或淤血现象,以棉枝按压,然后放开可见变白的区域再度泛红。如果泛红过程延长,超过5s,多提示微循环功能差。f)针刺出血试验:对一些皮瓣颜色苍白,无法马上判断是否为动脉阻塞所致时,可采用此法。无菌状态下,以7号针头刺入皮瓣5mm,拔针后轻挤周围皮肤,如有鲜红色血液流出,提示小动脉血供良好。
3、术后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及抗凝药物,并注意出、凝血时间的变化。
4、供皮区观察。根据不同供区应有不同观察点。应用前臂皮瓣时,供区也有游离植皮,且应用夹板固定腕部,手臂应抬高20-30度,利于手指末端静脉回流及减少肿胀。取胸大肌皮瓣移植,应注意有无气胸等。去髂骨肌皮瓣移植的病人,术后正确应用沙袋及腹带加压包扎,起压迫止血作用。
(七)基础护理
1、室内环境应安静、温湿度适宜,室温维持在25度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防止受低温刺激引起血管痉挛。
2、口腔清洁,每日进行1-2次口腔护理。
3、做好定时翻身、患者清洁工作。
3、疼痛护理。准确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强度等。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感受,并给予解释安慰,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健康教育】
(一)饮食指导
术后以鼻饲流质饮食为主,应指导患者补充充足的热量、必需的电解质和各种维生素。
(二)康复指导
1、肢体锻炼。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2-3天护士即可为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去除引流管和敷料后,可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和肌肉的逐步锻炼。
2、吞咽功能锻炼。喉部手术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可暂时放置胃管,3-4周后拔除胃管。先让患者进食流质,评估其耐受能力,再给予软食。
(三)心理护理
颜面破坏和功能障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因此,术前指导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这些情况。患者多数都拒绝看到术后的自己,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提供相应心理疏导方案,并取得家属的支持。对于情绪持续低落者,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出院指导
1、定期复诊和进行相应的化疗和放疗。
2、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运动、服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2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并发症,口腔护理液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常规操作之一。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由于手术刺激, 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 同时由于禁食、口内有伤口、皮瓣或行栓丝固定等, 病人的张口活动受到影响, 加之疼痛及口腔微环境的破坏以及饮水、刷牙次数减少等因素, 口腔的自洁功能减退, 致使口腔内血性分泌物、黏稠的痰液难以清除, 积聚在口腔内的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 极易增加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 做好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尤为重要[1]。传统的口腔护理常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或根据pH值采用弱酸、弱碱性溶液擦拭口腔, 但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常由于张口受限、颌间牵引等原因, 使棉球擦拭的效果受到影响, 口腔清洁不够彻底[2,3]。因此, 为寻求更有效的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护理方法, 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口腔护理的目的
口腔护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使病人舒适, 防止口腔感染、口臭及口垢, 促进食欲, 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 减少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口腔护理对于维持口腔防御体系进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4]。
2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使用效果
2.1 口腔擦洗
传统的口腔护理多采用教科书中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 即口腔擦洗法[5]。大部分的研究显示, 擦洗法对于口腔内行外科手术的病人, 难以对其上腭、舌面、峡部及牙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 使口腔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分析其原因在于其一棉球呈圆钝形, 摩擦力小, 不易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齿龈槽内的软垢, 而且棉球也难以带出擦洗时掉落的残渣[6];其二, 因术后病人伤口渗血渗液、疼痛、口内皮瓣等原因, 导致其张口活动受限, 棉球擦洗时的视野和范围会受到影响。对颌间固定的病人, 只能擦洗口腔前庭及牙齿的外侧面, 固有口腔部分则难以擦拭;其三, 因棉球在口腔内反复擦洗, 病人咽部受到刺激, 易引起恶心和不舒适感[7]。目前国内有研究肯定了口腔擦洗在维持口腔清洁中的效果[8,9]。李礼义等[9]对151例上、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发现用浸有1∶5 000呋喃西林液的棉球擦拭口腔的病人, 其口腔清洁程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冲洗法进行护理的病人。国外文献指出, 口腔擦洗是一种能够有效移除牙菌斑的护理方法, 最新的国外文献强烈建议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 每天至少进行1次口腔擦洗[10]。为明确口腔擦洗与其他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 目前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开展了相关的比较研究。
2.2口腔冲洗
口腔冲洗是将冲洗液利用一定的冲击力冲洗至口腔内的护理技术[11], 它通过水流在口腔内不断冲洗, 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种污垢清除, 并利用液体的作用及顺位引流, 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以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 随着不断冲洗吸引而排出, 达到彻底有效清洁口腔的目的。口腔冲洗在应用于颌面外科张口受限的病人时, 能较好避免病人被迫长时间张口的不适, 并且能有效清洁牙间隙等不易清洁的死角[12]。最早从1987年开始, 有学者提出并肯定了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 随后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较传统的口腔擦洗, 它在清除口腔内血迹、异味以及污垢, 缓解疼痛, 抗菌抑菌, 预防口臭、口腔炎症和伤口感染,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增进病人主观舒适度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13]。国内外学者对于单纯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也进行了相应研究, 发现单纯的口腔冲洗也存在一定弊端。以往国外很多护士倾向于采用泡沫棉签 (相当于为病人进行口腔冲洗) 为重症监护室 (ICU) 病人进行口腔清洁, 但近年研究发现, 尽管泡沫棉签能够促进口腔黏膜的血液循环, 却无法将病人牙齿上寄植的牙菌斑移除, 是一种无效的护理操作, 病人将受到潜在致命性医院感染的侵袭[14,15,16], 而口腔擦洗 (如使用牙刷) 却能有效移除病人的牙菌斑。因此,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将口腔冲洗和口腔擦洗结合使用的口腔护理方法,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基于的依据是如仅用冲洗法, 伤口缝线处的分泌物、痰痂及血痂难以冲净;而仅用擦拭法, 口内分泌物需要反复擦拭多遍才能擦拭干净, 而反复摩擦易损伤病人伤口, 并且口咽区很难清洁。只有将口腔冲洗法和口腔擦拭法结合起来, 才能高效率地做好口腔护理, 减轻病人的痛苦。口腔冲洗和擦拭的结合包括先冲洗再擦拭和一边冲洗一边擦拭两种。陈秀杰等[17,18]分别对舌癌根治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均显示采取先冲洗再擦拭进行护理的病人, 与进行传统棉球擦拭的病人相比, 其疼痛感较轻且口腔舒适感和清洁程度更佳。吴玲等[19]将47例牙颌畸形病人分组, 观察组一人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 同时另一人用棉签按顺序擦拭牙面和黏膜, 而对照组只采取常规口腔冲洗, 结果观察组牙菌斑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可见冲洗与擦拭相结合能弥补口腔冲洗单独使用时的不足, 提高口腔清洁程度。
2.3 改良口腔冲洗法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对更好的口腔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口腔冲洗器具的选择、冲洗的方式以及护理频次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输液式口腔冲洗是将冲洗液放在输液瓶中, 倒挂在输液架上, 冲洗时出水量和压力可以通过输液开关控制[20]。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既往研究中得到肯定。普通的使用冲洗针冲洗口腔的方法, 常需要2人 (4手) 操作, 一针管冲洗完后需要再次加液, 操作麻烦, 且压力不够, 持续时间不长。采用的输液式口腔冲洗法, 做到1人1瓶, 1人操作就可完成, 节约人力, 有足够的压力, 操作简单适用。目前研究中涉及冲洗过程中采取的器具包括用注射器连接被磨平的针头、口腔冲洗器、喉头喷雾器、注射器连接泪道冲洗针头等, 且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器具在用于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时有较好的口腔清洁效果[21,22,23,24]。其中喉头喷雾器是用氧气做动力使药壶中药液成水雾状喷出进行口腔冲洗, 用氧流量大小来控制喷出药液的压力和流量。同时高浓度的氧气对口腔进行了氧疗, 避免厌氧菌在口内的滋生起到了一定作用。操作时简便易行, 该方法在舒适度和操作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的口腔冲洗法。而使用注射器连接泪道冲洗针头以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时, 因泪道冲洗针头针端为钝性、微弯的不锈钢针头, 操作时可避免刺伤牙龈、口腔黏膜等软组织, 微弯部分适合冲洗内固定的各节空隙, 使操作更简便、清洁更彻底。
3 口腔护理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蔡娟等[25]对438例颌面外科手术后需要口腔护理的病人, 进行了口腔冲洗, 结果92%的病人冲洗后自感口腔舒适度明显改善, 94%病人口腔清洁度良好 (口内无血迹及其他污物、无异味) , 无一例术后创口感染发生和创口愈合不良。但在口腔冲洗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动作不规范等各种原因有可能造成病人不适, 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经归纳主要存在3种并发症:口角牵拉伤168例次 (3.9%) 、创口裂开38例次 (0.8%) 、误吞或误吸28例次 (6.5%) 。
3.1 口角牵拉伤
在口腔冲洗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不规范或口镜使用不当, 加重病人术中形成的口角损伤。病人可表现为口角出血、破溃、炎性反应, 主诉口角疼痛。预防及护理:在口腔冲洗过程中护士动作要轻柔, 正确使用口镜牵拉口角, 将口镜尽量放在病人颊部, 避免放在口角处牵拉;牵拉力以充分暴露伤口但尽量不引起创口疼痛为宜;口腔冲洗完毕及时用无菌棉签清洁口唇口角, 涂擦抗生素软膏, 以保持湿润。
3.2 创口裂开
由于冲洗时冲洗针头距伤口较近, 直冲创口, 推注力量较大, 造成缝线脱落、创口裂开。病人表现为创口疼痛并裂开。预防及护理:口腔冲洗时水柱要均匀, 冲洗针头距冲洗点以2cm~3cm为宜, 勿用力冲洗创口, 吸引时吸引器头勿直吸缝线头, 以防引起创口疼痛和裂开。
3.3 误吞或误吸
在口腔冲洗时未固定好冲洗针头, 冲洗时推注力量较大, 导致针头脱落, 可能造成病人误吞;另外冲洗液未及时吸出造成病人将冲洗液吞入, 造成误吸。如冲洗液或口腔分泌物误入气道, 严重时可能造成病人吸入性肺炎, 在口腔冲洗时病人体位不当、头部制动或颌间牵引的病人, 如未及时吸净冲洗液, 部分病人会出现恶心、呛咳等, 如未及时处理也极易造成病人窒息。预防和护理:冲洗前要注意固定好冲洗针头, 推注注射器力量均匀;要检查负压吸引装置, 检查负压压力, 配合吸引的护士要及时吸出口腔内冲洗液。为防止冲洗液引起病人恶心、呕吐, 病人体位要适当。针对头部制动的病人要减慢冲洗速度;针对颌间牵引的病人需床旁备线剪或钢丝剪, 使病人呕吐时能及时剪开橡皮筋或结扎丝。
3.4 恶心呕吐
陈进文等[26]的研究中有8.56%病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 发生恶心主要是因为清醒病人对口腔冲洗和吸引反应较敏感, 也有病人是由于解释工作做得不够未取得病人充分配合、体位不正确、冲洗和吸引压力过大、吸引位置过深或动作不够轻柔等, 因此, 操作前应向病人充分解释, 取得其配合;协助病人床头抬高15°~30°, 头偏向一侧, 调节吸引装置至合适的负压, 操作时避免碰及病人咽喉部。
4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种类很多, 最为常见的是根据口腔内PH值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液[27]。当口腔内pH值在7.0~7.5者, 给予生理盐水或2%~3%的硼酸溶液;pH值在3.0~6.0者, 给予1%~3%的过氧化氢或1%~4%碳酸氢钠溶液;对发生感染或感染严重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加生理盐水配制漱口溶液[28]。目前研究中显示能用于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 且有较好效果的常见护理液有以下几种。 (1)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对细菌、病毒、芽孢及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在组织酶的作用下, 迅速分解放出新生态氧, 形成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羟基, 破坏菌体蛋白的分子结构, 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此外由于过氧化氢氧化作用较强, 局部用药后迅速产生气泡, 溶解痰痂、血痂和各种牙垢, 稀释口腔分泌物, 从而迅速消除口臭, 去除口垢。采用3%过氧化氢进行口腔护理, 因为它不仅具有杀菌清洁作用, 而且可使口腔溃疡面渗出减少, 创面收敛快, 有促进新生肉芽生长、愈合快等优点, 特别对口臭、口腔溃疡、牙龈肿胀出血者效果更佳[29]。 (2) 口泰:口泰的主要成分是氯己定、甲硝唑等。氯己定带有阳性电荷, 口腔护理时吸附在带阴性电荷的牙齿、斑块和口腔黏膜表面, 并逐渐释出, 产生抑菌作用;甲硝唑作用于厌氧菌的DNA代谢过程, 促使细菌死亡。研究显示洗必泰和甲硝唑在口腔冲洗时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口泰的口感较好, 病人易接受。 (2) 但口泰液不能抑制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30]。潘少兰等[31]的研究表明, 口泰在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时比传统口腔护理能更好地预防口臭、口腔炎症, 且能更好地控制牙菌斑。同时, 有研究指出, 西帕依固龈液在降低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方面, 效果较口泰更好。 (3) 口灵:有研究显示, 口灵涂擦口腔能有效预防口臭和口腔炎症, 口灵由茶多酚、黏膜保护剂、甘油、清凉性香料、黏膜吸附剂等共同配制而成。其中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及抗菌作用, 而且能促进黏膜细胞增生加快;特有的黏膜保护剂, 覆盖于溃疡面, 阻隔唾液中消化酶对溃疡面的刺激, 因此口灵对口腔内致病菌有较强杀灭和抑制作用, 可减少细菌及毒素对口腔黏膜侵袭, 同时能增加口腔黏膜代谢功能, 增强黏膜抵抗力, 保持口腔黏膜完整, 同时, 口灵具有薄荷香味, 口感较好[32]。而曾和英等[33]通过观察口腔癌病人术后应用0.5%聚维酮碘与口灵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的效果, 发现0.5%聚维酮碘比口灵在预防口腔癌术后口腔感染时的效果更明显。这是因为口腔癌病人口咽部定植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聚维酮碘抑制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作用强于口灵漱口液。目前随着口腔颌面外科的快速发展, 术后口腔护理液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而关于很多护理液的效果还有待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5 小结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的方法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91-01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种类多,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何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愈合,我科一直以来根据疾病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舒适,结果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肯定,下面简单介绍我科常用的几种口腔护理方法:
1.传统口腔擦洗法:主要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口腔内无创口又卧床不起无法刷牙漱口的患者。
2.口腔冲洗法:我科患者大多口内都有創口,此方法运用最广,效果最好,具体操作是使清醒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张口,下颌部放置盛水器具,用20毫升注射器抽取冲洗液(我科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500ml+口洁素20ml),连接(剪去针头和大部分软管,约留软管2㎝)头皮针管。操作者一手持口镜,撑开患者颊部,一手持注射器将冲洗液冲入患者口中,边冲边移动口镜,顺序冲洗口腔黏膜,牙面,舌面,直至无食物残渣,脓液及其他分泌物冲出为止,冲洗时应避开创口。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口内有创口,皮瓣的患者,尤其适用于行牙弓夹板栓丝固定术后的患者,此类患者张口困难,牙弓夹板极易留存食物,且不易清洗,注射器水流的冲力能够将附着的食物残渣顺利冲下。需要注意的是:当口镜进入患者口腔前最好先湿润嘴唇,以免撕裂患者口角,也不会干涩,应从一侧紧贴颊部进入,避免口镜被牙弓夹板钩住,使操作遇到困难。
3.口腔含漱法:对于颌面部多处软组织裂伤的患者及口腔大手术后下颌部、颏部、口内均有创口的患者,口腔擦洗触碰伤口显然会增加患者痛苦,口腔冲洗又极易弄湿污染下颌部的创口及敷料,增加感染的机会。我们可以协助患者采用口腔含漱法,即将漱口液倒入患者清洁的杯子,备吸管一根以及盛脏水的杯子或盆,患者取坐位,低头,用吸管吸入漱口水,在口中含漱后,再通过吸管吐入另外的杯子或盆中,如此反复,含漱干净为止。
4.常规刷牙:对于口内无伤口,病情较轻的患者嘱患者早晚及餐后常规刷牙,同时多饮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小结:
口腔护理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使患者感到舒适,为患者做口腔护理前均需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以防患者因疼痛拒绝口腔护理,操作前后均应观察口腔粘膜、创口恢复情况及分泌物性状,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处理.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4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口腔、颌面部、颈部、颞下颌关节及涎腺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病史书写基本格式。
[实验内容]
1.口腔检查。
2.颌面部检查。
3.颈部检查。
4.颞下颌关节检查。
5.涎腺检查。
[实验用品] 教科书、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直尺、橡皮手套或指套、电筒、额镜、扩鼻器和听诊器等。
[方法和步骤]
1.口腔检查
(1)口腔前庭检查:参照口腔内科检查方法,取正确的医病体位,用口镜、指套依次检查唇颊粘膜、牙龈、唇颊沟及唇颊系带情况。注意有无颜色异常、瘘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口有无红肿、溢脓等。
(2)牙及§关系检查 ①牙:参照口腔内科检查,用口镜、镊子、探针以探诊和叩诊的方法检查牙体硬组织、牙周和根尖周等情况。注意是否有龋坏、缺损、探痛及牙松动等。②§关系:参照口腔正畸科检查,区别正常§和§错。③张口度:用直尺测量上、下正中切牙切缘间的垂直张口度。
(3)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借助口镜依次检查舌、腭、口咽、口底等部位的颜色、质地、形态和大小,注意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新生物和缺损畸形;注意舌质和舌苔的变化;观察舌、软腭、舌腭弓、咽腭弓的运动,有无肌肉瘫痪。必要时还应检查舌的味觉功能。在检查口底时应注意舌系带和颌下腺导管开口的情况,用双合诊的方法检查唇、舌、颊及口底是否存在异常肿块。
2.颌面部检查
(1)表情与意识神态检查:根据面部表情变化,判断是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表现,还是全身疾病的反映。同时可了解意识状态、体质和病情轻重。
(2)颌面部外形与色泽检查:观察与比较颌面部的外形、左右是否对称、比例是否协调、有无突出和凹陷。皮肤的色泽、质地和弹性变化等。
(3)面部器官检查:观察眼、耳和鼻等情况。如用尺或目测瞳孔大小、用尺测量瞳孔是否位于同一平面,用电筒测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观察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视力及有无复视等;分别用额镜及扩鼻镜检查耳、鼻有否液体渗出、畸形及缺损等。
(4)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病变的部位、大小、范围、深度、形态及有无移动度、触痛、波动感、捻发音等体征,另外还需进行面部左右对称部位的棉丝拂诊试验及“板机点”检查。
(5)语音及听诊检查:检查有无病理语音、舌根部肿块的含橄榄语音、蔓状血管瘤的吹风样杂音、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等。
3.颈部检查
(1)一般检查:注意观察颈部的外形、色泽、轮廓、活动度、有否肿胀、畸
形、斜颈、溃疡及瘘管。
(2)淋巴结检查
1)明确淋巴结扪诊的重要性,了解淋巴结的引流解剖区。
2)扪诊手法应注意轻柔,医师可站在患者的右前方或右后方。
3)扪诊顺序:环行链淋巴结--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面颊部、下颌下、颏下。纵行链淋巴结--颈深上、中、下淋巴结以及脊副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4)扪诊时注意使患者肌肉放松,如检查下颌下三角时嘱患者低头偏向患侧,以食指、中指轻扪下颌下区,如检查颈深淋巴结群时应请患者头偏转向患侧,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后及深部触摸,自上而下仔细检查。
5)记录各区淋巴结的数目、大小、性质、硬度、活动度等情况。
4.颞下颌关节检查:以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向前方触诊,以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关节外侧,嘱患者作张闭口运动,检查髁状突的动度及有无弹响、摩擦音等;各关节区及咀嚼肌群有否压痛;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另外还需检查面部左右是否对称、下颌骨各部位有否畸形、上、下颌中线及切牙中线是否居中,下颌运动有否偏斜及§关系是否良好。
5.唾液腺检查:腮腺触诊一般以示、中、无名三指平触为宜,忌用手指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触诊则常用双手合诊法检查(见教材中图示)。另外还需检查各腺体的大小、形态、有否肿块,口内的导管有否充血、肿块、变硬、有否结石,以示、中、无名三指平触并由后向前检查腮腺及下颌下腺的分泌液情况等。
6.简述门诊病史及病房病史书写的格式与要求。
(1)门诊病史:初诊病史通常由主诉、病史、检查、诊断、处理、建议和治疗计划、签名7部分构成。
(2)病房病史:通常由一般记录、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生长发育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全身检查与专科检查)、记录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诊断、治疗计划和签名等诸多部分构成。
实验一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2位同学一组,互相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检查并逐条书写检查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评分表
内容分值得分
1.口腔检查
主要内容:15
检查方法的准确性15
2.颌面部检查
主要内容:15
检查方法的准确性15
3.颈部检查
主要内容:10
检查方法的准确性10
4.颞下颌关节检查
主要内容:5检查方法的准确性5
5.涎腺检查
主要内容:5检查方法的准确性5
学生姓名:班级: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5
性肿瘤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社区人群牙周健康的重要判断标准是 A.牙龈点彩消失 B.龈颜色异常 C.牙龈红肿 D.牙龈出血 E.牙周袋溢脓
2、下列不属于地图舌临床表现的是
A.丝状乳头片状剥脱
B.舌背形成红色光滑区
C.红色区可糜烂
D.萎缩区微凹陷
E.菌状乳头清晰可见
3、颌间距离是指
A.正中位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B.息止位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C.正中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D.息止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E.前伸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4、第一恒磨牙最适宜封闭的年龄是____ A.5~6岁
B.6~7岁
C.8~9岁
D.11~13岁
E.13岁以后5、6、非充填修复的固位形不包括以下哪项
A.环抱固位形
B.沟固位形
C.倒凹固位形
D.洞固位形
E.鸠尾固位形
7、根管治疗中器械折断于根管中未超过根尖孔,不易取出,可采用
A.根尖切除术
B.牙髓塑化疗法
C.干尸术
D.空管疗法
E.复合树脂充填术
8、患者,女,8岁,因右下后牙塞食物疼痛就诊,检查发现:探(+),松(一)。叩诊检查不正确的是
A.垂直叩
B.侧面叩
C.先扣患牙,再叩正常邻牙
D.叩诊时用力要轻
E.患儿对叩痛诉说不清时,观察患儿眼神及表情
9、制取牙列缺失印模,以下叙述哪项是错误的__ A.使组织受压均匀 B.适当伸展印模范围 C.采取解剖式印模 D.保持稳定的位置 E.作肌功能修整
10、RNA中的碱基互补原则是 A.G-T B.A-U C.A-T D.C-A E.U—C
11、男,32岁,临床检查见全口牙牙龈缘处有明显的鲜红的宽约2mm的红边,极易出血,则应提高警惕,考虑排除下列哪一疾病
A.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B.Down综合征
C.艾滋病
D.急性肾炎
E.糖尿病
12、牙髓电活力测试不正确的是
A.隔湿患牙,吹干牙面
B.在探头上涂牙膏作为导体
C.探头不接触牙龈
D.测试患牙之前应该先测试对照牙齿
E.调节电流,刻度从大到小,最后到0
13、女性,45岁,双侧颊黏膜反复糜烂,疼痛不适,进食时加重,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C.多形渗出性红斑
D.扁平苔藓
E.系统性红斑狼疮
14、某患者经口腔健康检查发现有牙龈炎,医生在洁治后推荐他使用以下措施作为辅助治疗
A.氯己定漱口液
B.口服抗生素
C.饭后清水漱口
D.静脉注射抗生素
E.口服甲硝唑
15、患者女性,50岁,舌烧灼样疼痛半年就诊。检查可见舌背厚白苔,两侧边缘近根部红肿,有粟粒状突起和垂直向较深的沟裂,咽充血,水肿,诊断应为 A.沟纹舌
B.地图舌
C.舌叶状乳头炎
D.舌菌状乳头炎
E.舌轮廓乳头炎
16、中、晚期妊娠的体征错误的是 A.子宫增大 B.胎动 C.见红
D.胎儿心音
E.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
17、高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病理学表现为 A.中间细胞较多,黏液细胞较少
B.表皮样细胞较多,中间细胞少
C.黏液细胞较多,中间细胞少
D.中间细胞和黏液细胞较多
E.表皮样细胞和黏液细胞较多
18、卡环臂的起始部分位于观测线上
A.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侧向脱位
B.起固位稳定作用,防止义齿向脱位
C.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向脱位
D.起稳定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E.起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19、单侧唇裂采用下三角瓣法修复的优点是
A.裂隙两侧前庭沟不需做松弛切口
B.鼻底封闭好
C.切除组织少
D.不切断患侧入中嵴下部
E.能增加上唇应有的高度 20、不属于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A.重在自觉 B.持之以恒
C.结合社会实践 D.追求“慎独”境界
E.经常反躬自省,不耻下问
21、制锁角是指
A.义齿部件与余留牙之间的夹角
B.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的夹角
C.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D.义齿就位道与脱位道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E.义齿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22、某年轻患者,因左上第三磨牙颊侧错位,需局麻下拔除,拔除该牙需麻醉的神经是同侧的
A.上牙槽后神经十腭后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十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十鼻腭神经
D.上牙槽中神经十腭前神经
E.上牙槽中神经十上牙槽后神经十腭前神经
23、有关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圆锥形中央尖萌出后不久与对颌牙接触,即遭折断,使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发育
B.中央尖折断或磨损后,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黑环,中央有浅黄色或褐色的牙本质轴
C.牙本质轴中央有时可见黑色小点,此点即髓角,可用探针探入
D.无髓角深入型牙髓常有活力,牙根可继续发育
E.以上均不正确
24、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不会引起 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C.肾上腺危象
D.原病复发或恶化 E.肾上腺皮质萎缩
25、牙髓活力温度测试中的热刺激是指 A.高于30℃的刺激
B.高于40℃的刺激
C.高于50℃的刺激
D.高于60℃的刺激
E.烧软的牙胶棒的刺激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以下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B.关节内微小创伤与精神心理因素是本病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C.本病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发生关节强直
D.三个主要临床症状是下颌运动异常、自发痛及关节弹响和杂音
E.以保守治疗为主
2、患者13岁,3天前上中切牙外伤,现咬物痛。查:左上中切牙牙冠完整,叩(+),电测无活力,I度松动,扪(-),龈无红肿。X线片示根折线在根尖1/3处。处置应是
A.调观察
B.盖髓治疗
C.活髓切断
D.根管治疗
E.患牙拔除 3、4岁男孩,浮肿尿少一个月,查体:全身浮肿明显,血压12/6.65kPa(90/50mmHg),尿常规(离心尿):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1~2个,血胆固醇11.44mmol/L(440mg/dl),血浆总蛋白40g/L(4g/dl),白蛋白20g/L(2g/dl),尿素氮6.28mmol/L(20mg/dl),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继发性肾病
4、以下关于唇裂、腭裂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外科手术整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B.应采用综合序列治疗来达到功能与外形的恢复
C.唇裂患者无法形成“腭咽闭合”
D.腭裂患者术后应做语音训练
E.颌骨继发畸形的治疗常在16岁以后进行
5、造成牙齿邻面磨耗的主要原因是__ A.牙生理性远中移动 B.牙生理性近中移动 C.牙垂直向移动 D.牙颊向移动 E.牙舌向移动
6、面磨耗程度不一致
E.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7、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中最主要的细菌为
A.革兰氏阳性兼性菌
B.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C.变形链球菌
D.革兰氏阴性厌氧菌
E.唾液链球菌
8、肿瘤是唾液腺组织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唾液腺为 A.下颌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唇腺
E.腭腺
9、预防根管治疗器械误吸或误吞的措施如下,不恰当的是
A.医师集中注意力
B.用橡皮障
C.病人体位合适
D.不预先告知患者
E.根管器械栓安全绳
10、恒牙最易发生龋齿的部位是 A.咬合面点隙和裂沟 B.釉质发育缺陷牙面 C.牙齿邻面和牙颈部 D.扭转和重叠的牙面 E.不易被清洁的牙面
11、颌下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是
A.舌神经、颌下腺导管和舌下神经
B.颌下腺导管、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C.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颌下腺导管
D.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E.舌下神经、舌神经和颌下腺导管
12、下列有关下颌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为骨密质管,形成于下颌骨内骨松质间
B.下颌管起于下颌孔,在下颌升支内前下,水平进入下颌体内,前端止于颏孔
C.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穿行
D.距下颌骨下缘较牙槽缘为远
E.智齿拔除术和正颌手术时要注意保护管内神经
13、固位形窝洞的制备要求之一为
A.洞形应做成浅而敞开
B.尽量多做倒凹形固位
C.单面洞应用鸠尾固位
D.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
E.点、线、角清晰锐利
14、一般只用于制作临时义齿基托的材料是
A.热凝义齿基托材料
B.自凝义齿基托材料
C.光固化义齿基托材料
D.隐形义齿基托材料
E.义齿软衬材料
15、支托放置在近中颊尖
16、某患者因右下第一磨牙咬合面黑洞,食冷、酸物痛,无其他明显自觉不适。医师诊断为深龋,应选用的垫底充填材料是
A.银汞合金
B.复合树脂
C.玻璃离子水门汀
D.氢氧化钙十复合树脂
E.氢氧化钙+银汞合金
17、囊肿型淋巴管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可与毛细管型淋巴瘤同时存在B.扪之柔软,有波动感
C.体位移动试验阴性
D.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呈充盈状
E.有时需作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18、以下情况的血袋可以发出的是 A.标签完整、字迹清晰
B.有破损、漏血
C.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D.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E.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19、下列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颊尖略偏远中,舌尖略偏近中 B.外形高点在中1/3处 C.邻面是四边形 D.有近中沟
E.有半数分为颊舌二根
20、排牙时发现,患者微笑时可见上前牙龈缘,口微闭时上前牙切缘位于唇下2mm,第二前磨牙近中面位于口角。此时应该 A.换大号上前牙 B.换小号上前牙
C.抬高上前牙龈缘位置 D.抬高上前牙 E.不必修改
21、半数有效量(ED50)是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C.引起50%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 D.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E.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22、以下有关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错误的是
A.可采用“细针吸取活检”作穿刺细胞学检查
B.术前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C.术中可行冰冻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
D.术中应保证面神经不受损伤
E.禁忌作简单的、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
23、下列不属于拔牙禁忌证的是
A.频发心绞痛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双束支传导阻滞者
D.未控制的心律失常
E.8个月前发生过心肌梗死
24、洁治术的目的是()A.漂白牙齿
B.清除根面牙骨质 C.清除袋壁肉芽组织 D.清除龈上牙石和菌斑 E.对根面进行生物预备
25、男,35岁,左下第二磨牙颊侧根分叉病变2度,中央有窄而深的牙周袋,达10mm,牙髓无活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成人牙周炎
B.慢性根尖炎
C.青少年牙周炎
D.牙周牙髓联合征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6
人员不应超过1mSv)
2四方面
其一减少照射时间
1.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 2.提高记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 3.提高成像质量及减少重复检查
其二.屏蔽防护
1.使用长遮线筒及限制射线束的大小 2.应禁止使用塑料制锥形遮线筒 3.限制X线管组装体的X线泄漏
4.使用持片器 5.患者防护屏蔽 6.工作环境的屏蔽
其三.减少无效X线射线量
1.尽量合理采用高管电压投照 2.X线机应使用不小于规定的固定滤过厚度
3.增加管电压与加大滤过层厚度
其四 距离防护
1.尽可能远离受检者,以减少散射线的照射 2.最高管电压低于60kV时,焦点距患者皮肤不得小于100mm,若为60kV以上,则不得小于200mm.3.除受检部位外,身体其他部位应尽量远离有用线束。3龋病的影像学表现 浅龋 1.圆弧形凹陷缺损区 2.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 3.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翼片检查
4.区分于正常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的三角形密度减低区 中龋 1.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可为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缺损
2.牙髓组织受到激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洞底边界清楚 深龋 进入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甚至与牙髓室相通 4根尖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脓肿(急性、慢性)
影像学表现:以病源牙为中心,骨质破坏程度较重,呈弥散性破坏,边界不清,骨硬板消失。
根尖周肉芽肿(轻微缓慢感染刺激 炎性肉芽组织 慢性根尖周炎)
影像学表现:在病源牙的根尖、根侧方或根分叉有原型或卵圆形的密度减低区,病变范围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周界清楚,无致密的骨硬板。
根尖周囊肿(囊腔、囊壁、囊液)影像学表现:以病源牙根尖为中心,形成形状较规则、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破坏低密度病变区,边缘清晰锐利。囊肿边缘形成一致密的线条影,继发感染时可消失。5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常用X线检查方法:下颌骨侧斜位片、曲面体层片、升支切线位片、咬合片、华特位片
影像学表现X线片:1.弥散破坏期 以病源牙为中心的单发或多发密度减低区,大小不等、边界模糊不清
2.病变局限期 急性期后病变逐渐局限,骨质破坏区与骨质硬化区可同时存在
3.新骨形成期 骨膜被掀起,骨膜内层被刺激,成骨细胞活跃生成新骨。
4.痊愈期 骨质破坏结束后病变区开始修复,修复后的原病灶区骨小梁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的影像。
CT表现为松质骨内低密度透射影。鉴别于:
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前者有新骨生成)
2.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有线性骨膜反应,且很少发生骨质硬化反应且无死骨形成)
3.骨肉瘤(骨髓炎1.可见病源牙2.早期骨破坏3.线状或层状骨膜反应)6.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分为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两类 多见于青少年 常有冠周炎等病史 全身症状轻微 可出现经久不愈瘘管)
影像学表现(选用 下颌升支侧斜位片 曲面体层片 升支切线位片 下颌横断牙合片)1.骨质增生多见,骨质破坏少见
2.下颌升支侧斜位片或曲面体层片可见弥漫性的骨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
3.下颌升支切线位片则可见密质骨外有骨膜成骨 4.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且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7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1.婴幼儿多见 2.好发于上颌骨 3.多为血源性感染 4.慢性期死骨形成
8.Garre骨髓炎(骨膜成骨、不形成脓肿、无骨坏死发生)1.通常与第一磨牙龋齿有关 2.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
3.肿胀常见单侧下颌角下缘及升支 4.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 5.呈葱皮样改变 9.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下颌骨{曲面体层片}多于上颌骨{牙合片及华特位片},主要症状是疼痛和骨暴露)
1.牙及牙周 易发生龋齿,好发于牙颈部,病变初期为浅龋 2.颌骨 骨质呈弥漫性疏松,进而有不规则破坏,呈斑点状或虫蚀样。有时病变区中间有散在增粗的骨小梁和密度增高的小团块病理性骨沉积。3.死骨不易分离 4.很少发生骨膜成骨
10.成釉细胞瘤(10分)(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
1.颌骨膨胀明显,以向唇颊侧为主 2.牙槽骨浸润及硬骨板消失 3.密质骨断裂 4.周边局部硬化 5.牙移位明显 6.可含牙 7.牙根吸收多
8.病变边缘清晰,多被致密白线包绕
9.局部恶性征型少见,X线显示受侵颌骨无膨胀改变,但颌骨骨小梁和密质骨溶解消失,颌骨外形轮廓也随之消失。10.瘤内罕见钙化
1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男性多于女性,下颌{第三磨牙}多于上颌{第一磨牙后区})(5分)1.单囊多见
2.肿瘤内可含牙或不含牙
3.颌骨膨胀可向舌侧发展,甚至穿破舌侧骨板。4.多囊者沿下颌骨长轴发展,囊腔大小相差不明显。5.牙根吸收少见,多呈斜面状 12骨肉瘤:是发生于颌骨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1.呈灰白或灰红鱼肉状,质地松软 2.好发年龄为10到30岁,男多于女 3.一般沿血液循环转移
影像学表现:1.骨质结构改变(溶骨区骨小梁破坏吸收,溶骨者可在颌骨内出现虫蚀状边缘的低密度区)
2.瘤骨形成 是成骨骨肉瘤的重要标志之一,瘤骨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
3.骨膜反应 有层状和袖口状(骨膜三角:名解)4.软组织肿块形成
13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1.骨折线2.异常致密线3.骨小梁扭曲紊乱4.游离骨碎片5.压缩变形6.骨缝分离
骨折X线片观察要点:1.骨折的部位数目(间接骨折、多发性骨折)2.骨折的类型3.骨折的移位4.骨折线与牙的关系5.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的区别
14.下颌骨骨折(多发于颏部、体部,其次为下颌角部及髁突)
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选择下颌骨侧斜位、下颌骨后前位、下颌开口后前位、下颌前部牙合片、曲面体层片)1.颏部骨折(1.发生于正中联合部2.如为双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显示下牙弓变窄)2.颏孔区骨折(1.长骨折段向下内移位2.短骨折段向上前方并稍偏内侧移位)3.下颌角部骨折(多发生在下颌骨体部第三磨牙的远中侧,最好同时进行正侧位片检查)4.髁突骨折(分类1.一般规律类,折断后髁突仍位于关节窝内2.髁突内弯移位类,发生于髁颈部3.前脱帽类,髁突头部一小部分骨折4.髁突骨折伴前脱臼类,多发生于髁颈部)CT检查可更明确反映髁突骨折的部位及移动方式
15上颌骨骨折(易发生部位:牙槽突、上颌窦、骨缝 首选华特位片)1.出现“眼睛征” 2.出现复视,视力障碍 3.颅脑损伤 上颌骨骨折分型:
Le Fort I 型:即牙槽突基部水平骨折,骨折线经梨状孔下缘、牙槽突基部,绕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向后至翼突;
Le Fort II 型:即上颌中央锥形骨折,骨折线从鼻根部向两侧,经泪骨、眶下缘、颧上颌缝,绕上颌骨外侧壁向后至翼突; Le Fort III 型:即高位水平骨折,骨折线经鼻额缝,横跨眼眶,再经颧额缝向后下至翼突,形成颅面分离。
4.颧骨、颧弓骨折(华特位片首选,颧弓位,三线骨折呈M形)
16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嗜酸性肉芽肿5到10岁男性儿童2.汉—许—克病2到6岁儿童,男性多见3.莱特勒—西韦病,2岁以下婴幼儿,男性多见)
影像学表现:1.颅骨改变
朗症引起颅骨损害,穿凿样骨质缺损,累及额骨,顶骨,枕骨,可呈“地图样破坏改变”2.颌骨改变(1.牙槽突型呈现“漂浮征”2.颌骨体型以溶骨破坏为主3.肺部改变
肺纹理增粗)17.骨纤维异常增殖症(Albright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1.投射性改变(表现为1.单囊性圆形密度减低影,具有硬化边缘2.单囊性密度减低影,无硬化边缘3.多囊性密度减低影,病变内一般不形成圆腔)
2.阻射性改变:(1.橘皮样型2.毛玻璃型3.硬化型)3.透射及阻射混合型改变(下颌骨常见)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鉴别诊断(鉴别于骨化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无明显边界2.下颌管向上和外侧移位3.可多骨发病
1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1.主导管一般无异常改变或可轻度扩张不整2.分支导管因未成熟,显示稀少3.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少数甚至可呈腔状4.排空功能迟缓
19舍格伦综合征(仅有口干症及眼干症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眼同时伴有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者为继发性)唾液腺造影检查分为四型:
1. 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迟缓
2. 唾液腺末梢导管扩张(主导管扩张,呈腊肠状,或主导管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花边状,葱皮状)3. 向心性萎缩 4. 肿瘤样改变
20.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后期髁骨骨质改变、关节盘穿孔)
诊断分类:1.咀嚼肌紊乱疾病2.结构紊乱疾病3.炎性疾病4.骨关节病或骨关节炎
临床表现(以青壮年为主):1.疼痛2.关节内弹响或杂音3.开口度及开口型异常(正常两横指,垂直向下)4.患侧头痛、耳鸣、耳痛
影像学表现(许勒位片或关节侧位体层片,CT及上腔造影片):1.关节间隙改变2.髁突运动度的变化3.两侧关节形态发育不对称4.骨质改变(1.髁突硬化,可呈斑点状硬化2.髁突前斜面模糊不清3.髁突小凹陷缺损4.髁突前斜面广泛破坏5,髁突囊样变6.髁突骨质增生7.髁突磨平、变短小8.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5.关节盘及其他软组织的改变 21.颞下颌关节强直
主要临床表现:开口困难(儿童时期可致小颌畸形)影像学表现:(许勒位片,下颌升支侧斜位片,曲面体层片,关节正、侧位体层片)
1.纤维性强直表现为关节骨性结构不同程度破坏,形态不规则,关节间隙密度增高
2.骨性强直表现关节正常骨结构消失,下颌升支侧斜位片显示为T形骨性融合。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7
1 临床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7月, 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插管的患者1283例, 男759例, 女524例, 年龄在13~82岁, 平均 (38±10) 岁, 其中颌面部肿瘤患者使用过化疗或放疗的87例, 有手术史或颈部瘢痕的265例, 肥胖短颈89例, 颈椎有病变42例, 下颌骨骨折93例, 口腔肿瘤318例, 术前评估有困难气管插管的389例。
2 麻醉配合与护理
2.1 术前访视
2.1.1 患者与困难插管可能相关的因素
术前1d对患者进行麻醉前访视, 了解患者病史, 仔细询问患者有无手术或外伤史、头颈部有无化疗或放疗史、有无颈椎病变、有无气道困难病史或特征性表现, 如张口呼吸、声音改变、睡眠时打鼾或呼吸暂停、呼吸困难, 了解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1] (体质量与身高平方数的比值) , 鼻腔是否通畅, 气管是否有移位等。
2.1.2 困难气管插管的评估标准[2]
(1) 张口度 (指最大张口时上切牙和下切牙间的距离) <3°; (2) 颈部后仰度 (指从中立位到最大后仰位所形成的度数) <30°; (3) Mallampati试验 (指用力张口伸舌至最大限度, 检查者根据咽部结构的可见度进行分级) Ⅲ~Ⅳ (Ⅲ级, 仅见软腭;Ⅳ未见软腭) ; (4) 甲颏间距 (下颏至甲状软骨切迹的距离) <6.5cm。
2.1.3 麻醉前的宣教
对术前访视中有困难插管可能相关因素或插管困难的患者我们应做好术前宣教, 告知患者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及相关知识, 介绍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让患者知道麻醉插管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 但会给予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 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手术麻醉。
2.2 术中
2.2.1 用物准备
术中采用我院自创的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该装置获1996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95 246561.2) 、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和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该装置由食管气管引导管、光索和电源盒三部分组成。同时我们应准备好7%利舒卡喷雾器 (局麻药) 、利宁凝胶 (局麻药且有润滑作用) 、6号吸痰管、石蜡油纱布。因患者均为困难气管插管, 故麻醉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们应准备好必备的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 必要时还应准备抢救药品或气管切开包。
2.2.2 患者准备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 连接心电监护, 准备好常用的麻醉药, 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镇痛药物, 使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 保留自主呼吸, 以配合麻醉医师的插管。
2.2.3 插管中护理配合
患者取仰卧位 (头下垫一薄枕) , 用麻黄素滴鼻液滴鼻 (防止鼻腔出血, 高血压患者慎用) ;先用1%利多卡因2mL做环甲膜穿刺;润滑食管气管引导管和光索, 将食管气管引导管从鼻腔中插入, 插入深度一般20cm左右, 在管口外闻及最强呼吸音 (说明管壁上椭圆形的开口正对准声门) , 用7%利舒卡喷雾器连接6号吸痰管, 嘱患者深呼吸时做喷雾, 进行声门及气管黏膜的麻醉;待表面麻醉完善后, 关闭室内电灯, 用光索插入食管气管引导管, 当光索通过椭圆形孔进入气管时, 可在患者的颈前部有明亮的光斑下移, 此时光索应继续进入25~30cm, 然后拔除食管气管引导管, 将气管导管通过光索引导, 插入气管内, 完成气管插管。
2.2.4 术后护理
对于采用盲探气管插管患者, 术后必须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才能拔除气管导管 (除带管患者) , 拔管后患者若有鼻衄, 可给麻黄素滴鼻液滴鼻, 并用砂布轻轻按压数分钟后即可止血;拔管后可给患者行“普米克令舒+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 这样可大大减少患者麻醉插管后的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2.3 术后回访
术后第1天对手术麻醉患者进行术后回访, 了解患者术后有无咽喉不适, 声音嘶哑, 鼻衄等 (表1) , 若患者有咽喉部不适感、声音嘶哑, 可告知患者不必紧张, 一般2~3d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3 结果
1283例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插管的患者中, 其中1281例患者插管顺利, 仅有2例患者因气管狭窄、气管移位后改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4 讨论
4.1 患者在使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时, 通常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 可适量使用镇静镇痛药, 麻醉护士应自始至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这样可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使患者积极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操作, 有效缩短插管时间。
4.2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使用前护士必须认真进行检查, 包括食管气管引导管、光索和电源盒, 特别是光索的光亮度, 并抹上石蜡油, 以确保插管的顺利进行。
4.3 全面完善的咽喉气管黏膜表面的麻醉是保证清醒插管成功的关键[3]。因此, 在盲探气管插管中, 首先应做好环甲膜穿刺, 用利宁凝胶抹在插入导管前端和鼻腔内;其次, 可用7%利舒卡喷雾器通过插入导管喷雾, 以达到完善咽喉声门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 减少患者插管中的不适。
4.2麻醉护士应熟悉盲探气管插管的全过程, 积极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操作, 对插管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意外有一定的估计, 备好必要的抢救药品和物品, 包括气管切开包。
摘要: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困难气道插管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1283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 术前检查有困难气管插管指征, 选择清醒盲探气管插管方式, 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应用与护理配合。结果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术的1283例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的患者中, 1281例插管成功, 2例改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插管, 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实用, 且插管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的特点, 是解决困难插管的常用方法, 它要求麻醉护士在麻醉插管中, 积极当好麻醉医师助手, 这可缩短插管时间, 确保插管过程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手术麻醉,配合护理
参考文献
[1]姜虹, 黄燕, 朱也森.围术期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8, 15 (4) :540-542.
[2]朱也森, 姜虹.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BTII) 的研制与在困难插管病例中的应用[J].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0, 2 (3) :151-153.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 篇8
1932年,邱蔚六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从小品学兼优的他兴趣广泛,最初并没有学医的打算。真正奠定他学医志愿的,是一次偶然事件。那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天夜晚,几名持枪歹徒突然间进邱家,把邱蔚六的父亲打成重伤。那时候,邱蔚六还是一名中学生。为了陪护受伤的父亲,他在四川省省立医院的病房里待了近半年时间,亲眼目睹了外科医生们对父亲的救治过程,对医学以及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从此,邱蔚六就在心里确立了他今后的志愿——当一名外科医生。
成才之路:勤奋加机遇
1955年,邱蔚六从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毕业,被分配至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工作。当系主任询问他想从事什么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口腔颔面外科,因为他想当一名外科医生!
在50余年的行医历程中,邱蔚六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口腔颔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国内成功采用全额隧道皮瓣转移治疗颌面部肿瘤手术后的毁容和功能丧失。他首先提出将“针刺得气留针”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针麻手术。20世纪70年代,他在口腔颔面外科领域率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一期整复,行舌、腭、颌等器官成形术。他倡导“综合序列治疗”,使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共获得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22项24次。2001年,邱蔚六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邱蔚六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机遇有关,但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三大基本要素
第一是学习,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不思考,他必定一事无成。从当住院医师第一天起,邱蔚六就养成了读书、“泡”图书馆和做学习卡片(包括写摘要和目录)的习惯。至今他还保存着部分学习记录和卡片。即便在”大跃进”时期,他也没有放松学习,几乎没有一天是在晚上12点前睡觉的。同时,无论在住院医师轮转培训还是下乡巡回医疗期间,邱蔚六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在医疗实践中打下了坚实的外科基础。
第二是环境,没有良好的环境,是培养不出人才的。邱蔚六说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所在的科室是我国第二个建立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的单位,科主任——张涤生教授和张锡泽教授,都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创始人。他的成长离不开两位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
第三是协作,人与人之间要体谅,要团结,特别在当今多学科交叉的情况下,许多创举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邱蔚六说,作为一名外科医师,更需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因为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台复杂手术的。外科不像内科,特别是中医内科,凭个人的经验和物理检查就可以下诊断、开药方。外科手术除主刀医生外,还需要麻醉师、手术助手(一助、二助甚至三助)、手术护士。此外,做颅颌等手术时,还需要神经外科,口腔正畸科医生的参与。
自我定位:做学术型的外科医生
邱蔚六认为,医学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外科医生不应该是单纯的“开刀匠”,而应当立足临床,重视教学和科研,努力创新。邱蔚六认为,临床是基础,教学是根本,而科研是灵魂。
50多年来,邱蔚六一直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为推动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投身科研,不仅在国内外杂志上陆续发表了300余篇论文,还先后主编或参编了30余本专著。2004年,邱蔚六被授予何梁何利医药科技进步奖,以表彰他在科研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他重视人才培养,不仅为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的学生编了_整套书,其中包括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材——《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手册》和参考书——《口腔颔面外科理论与实践》,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人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长、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以及全国多家医院口腔科的科主任,都是他的学生。
邱蔚六自豪地说,目前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科内容覆盖面广医疗水平高,并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曾被国外同行友好地誉为“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
行医之道:将心比心
邱蔚六说,他已记不清自己一共看过多少患者、做过多少手术。据粗略估计,应当不下数万例。最令他感到欣慰的事,就是看到他曾救治过的患者健康而愉快地生活着:有一位科学工作者,不幸患了上颌窦癌,其他医院都因为病期晚而婉拒了他,但邱蔚六为他成功实施了手术,结果这位患者不仅健康地生活着,还为第九人民医院提供了一台由他自行研制的医疗仪器。一次,邱蔚六在外地参加医疗咨询,一位多年前被他治愈的患者闻讯后,特意赶来看望他,并再三表示感谢……
邱蔚六认为,医疗技术古称“仁术”,“仁”就是要有爱人之心,要以仁爱之心来实施医疗。当医生,应当懂得“将心比心”,要从患者的立场上去理解和体会他们的心情和痛苦。在这一点上,曾经因各种原因接受过大大小小10余次手术的他,最有体会。最初,邱蔚六与大多数外科医生一样,认为外科手术后疼痛是小事,患者只要“咬咬牙”“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当他自己在接受腹壁切口疝手术以后,被剧烈的疼痛逼得“几乎要从床上跳下来”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咬咬牙”,“忍一忍”是什么滋味。从此以后,他就一再提醒学生和科里的医生,要像对待自己的“痛”一样对待患者的“痛”。
邱蔚六说,他的患者中有不少官员、干部、知识分子但更多的是工人和农民。对待患者,他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都一视同仁。如今77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每周看—次专家门诊(挂号费20元的那种)。当记者问他,为何不看级别更高的特需门诊时,邱蔚六感慨道“来找我看病的患者,大多是疑难病例他们之前肯定已经辗转数家医院,看过多个专家,花掉很多钱了。我怎么忍心再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7几百元的挂号费实在是太贵了!”“平时找您看病的人一定很多,您半天一般能看多少病人7“记者问。邱蔚六说“我一般限号15个如果有个别患者挂不到号,可以酌情增加一两个但不能再多了。患者们是因为信任我,才来找我看病的,我如果不亲自问病史、做检查,不多做点解释工作,随随便便、三言两语就把他们打发了,怎么对得起他们呢?”
谈到如今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邱蔚六认为,个别医生责任心不强、态度不好是一方面,但大众对目前医疗的局限性和体制弊端认识不足,以及媒体炒作、医闹横行等影响,亦是很大的问题。以送“红包”为例,现在的社会风气似乎是“开刀不送红包,就不放心”。其实,
不论患者送不送“红包”,绝大多数医生都会认真治疗,不会因为谁没有送“红包”而怠慢谁。要改变这种“怪现象”,需要制度来规范送“红包”和收“红包”者的行为,也需要用大力宣传来改变送“红包”者的思路。实际上,医生需要的不是“红包”,而是“理解”。
此外,邱蔚六还不无忧虑地表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将大大阻碍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医学存在很多不可预测性,没有一个医生能保证自己次次医疗都成功,一辈子没有失败或失误。如今为了不“招惹”纠纷和官司,不少医生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风险的刀不开、治疗不做,实际上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自身。
写科普:是兴趣也是责任
身为院士的邱蔚六重视科研,但也非常关心科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已经是《大众医学》的老作者了。他认为,医学科普绝对不是“小儿科”,唯有大力宣传医学科普知识,才能提高大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医学知识水平,才能实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目标。每个临床医生都有写科普文章的责任,科研文章要写,科普文章也不应该忽略。
谈起写科普文章的体会,邱蔚六表示,写科普文章是一门学问,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保证科学性,还有篇幅限制,要想写好它,并非易事。回忆自己曾经写过的科普文章,邱蔚六对《莫送红包,多送理解》《解读新婚姻法》这两篇文章比较满意。记者注意到,这两篇文章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热点而展开的讨论。有感而发——或许就是写好科普文章的精髓所在吧。
养生经:心态平和最重要
今年77岁高龄的邱蔚六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反应敏捷、风趣健谈记者自然不会忘记向他讨教养生之道。不料,邱蔚六的回答却让记者大吃一惊,无论如何都无法把他与一个曾经动过大大小小十余次手术,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的“老病号”联系在一起。
“既来之,则安之。目前,我的血压、血糖都控制得不错。每天生活很有规律,早起早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每个月配一次药每三个月查一次肝肾功能,每年做一次全身体检。没什么好担心的。’邱蔚六笑着说。
聊起平时的兴趣爱好,邱蔚六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除了口腔颌面外科事业外,他对运动和文学亦很感兴趣。早年在成都上中学时,他就是一名校田径运动员,擅长的体育项目与飞人刘翔一样——110米跨栏,还曾拿过数次冠军。平时有空的时候,他还喜欢看看小说、写写散文和诗歌。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心态好”。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着急,也不太看重名利,一切顺其自然。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推荐阅读:
口腔颌面外科教学09-02
口腔颌面外科自我鉴定05-15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10-12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05-28
口腔颌面缺损11-04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06-01
口腔颌面部脓肿05-20
口腔颌面部感染06-01
重症口腔颌面部09-16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