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2024-11-04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共9篇)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1

运用手术切除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疾病, 是治疗临床中口腔癌疾病的主要手段[1]。由于在运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治疗后, 容易造成术后面部缺损, 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容貌, 还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咀嚼、吞咽以及语言发音等相关功能, 严重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 经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患者遗留大面积的软硬组织缺损, 易导致术后患者面部畸形[2]。故此可运用术后缺损修复方法, 为患者重建切除术后的缺损组织, 改善患者口腔颌面部外形、功能, 发挥积极影响[3]。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临床中自体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60例, 且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标准, 均知情同意[4]。其中, 10例进行下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20例进行颧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鼻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上颌骨面部缺损修复。依据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14~60岁, 平均 (28.8±10.2)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研究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5~60岁, 平均 (29.6±10.1)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实施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治疗, 术前进行X线、CT检查, 选择手术进路, 通过医护人员行手法复位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缺损结构, 止血满意缝合手术切口。 (2) 研究组在全麻下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治疗, 根据口腔颌面部修补部位、口腔颌面部面积选择皮瓣, 设计好修复手术运用的组织瓣。同时可以制备合适长度血管蒂, 在自体组织瓣制备成功后即可以吻合血管, 并转移皮瓣来进行修复治疗, 以便可以修复原发灶术后的组织缺损。对于临床口腔内软组织、颌面缺损的患者, 可以选择前臂的自体组织皮瓣;当需修复缺损的直径≥3.0 cm时, 可以选择患者股前自体组织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对于临床中下颌部缺损修复, 可选择患者的腓骨皮瓣。在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中, 可以根据患者组织缺损区的部位, 选择合适自体组织瓣, 并能够在显微镜的辅助作用下, 应用手术修复缝线将皮瓣组织及受区的相应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直接缝合。 (3) 两组修复手术后, 应用常规的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并适当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以预防术后感染, 并对患者术后72 h头部固定制动。同时, 在对患者口腔修复手术后, 为防止口腔伤口感染, 确保手术修复效果, 用3%的双氧水来擦拭患者口腔, 并结合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 术后5~7 d可以拔除患者的引流管, 1~2周进行拆线。

1.3评估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评定, 满意:患者术后修复, 可恢复正常的口腔咬合关系, 且患者张口度正常, 面部外观无瘢痕, X检查对位良好;基本满意:经X检查, 对位良好, 患者面部存在不清晰瘢痕, 张口度不妨碍正常生活;不满意:修复术后患者的口腔咬合对位不严, 影像语言功能。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修复治疗后1~3个月期间进行随访, 观察分析患者有无颈部血肿、淋巴瘘、涎瘘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SPS 20.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缺损修复效果比较研究组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于缺损修复术后1~3个月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据悉, 临床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切除术治疗之后, 易造成患者口腔面部局部的组织缺损, 从而导致患者口腔语言功能障碍, 也会破坏患者外观容, 影响患者生活及心理健康[5]。而在临床手术切除治疗中, 如限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切除范围, 则可能会增高临床该肿瘤的复发率, 产生不利影响[6]。临床中人体的口腔颌面部, 是主要的语言、吞咽、咀嚼、呼吸等功能的集中部位, 也是维系患者面容的解剖部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 对于术后的组织缺损遗留弊端, 不仅会破坏患者口腔颌面部相应的功能, 也会导致患者因面容破坏而影响生存质量。患者术后的缺失修复治疗中, 可以根据切除患者肿瘤原发灶后的缺损范围, 选择患者自体中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治疗, 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修复手术创面愈合, 还可以使患者口腔进食、语言呼吸功能早日恢复。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2个月进行永久性修复, 过早修复则损伤创面愈合不全, 过晚则不利于患者咀嚼、语言等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组织瓣进行缺损组织修复, 尽可能地恢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自体正常组织, 同时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7]。以往相关研究指出, 临床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组织修复中, 采用临近带蒂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治疗, 不仅修复治疗的时间较长, 且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也较差[8]。近年的文献[9]报道, 运用自体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其临床中的修复成功率达到95%。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简便, 有效改善临床术后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临床口腔颌面部术后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 可根据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的缺损部位、器官以及缺损形态, 适当选择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确保该修复手术可以重建患者缺损组织[10]。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 多以手术切除为治疗方法, 切除手术后造成的局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此可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效果理想, 提高了术后患者缺损修复手术精度, 满足了微创性和个性化要求,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组织缺损, 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的安全, 防止术后癌肿复发[11]。术后72 h是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治疗后的危险过度期, 因此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 在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后, 由于其自体组织瓣均存在着不同程度挛缩, 应在术后鼓励患者能够尽早的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防止因移植的组织挛缩使患者术后张口困难[12,13,14,15,16]。同时, 在缺损修复手术后的3周, 是口腔新舌形成时期, 可以引导患者锻炼鼓腮、伸舌、吹气、面部微笑等动作, 以确保患者术后舌头可以灵活运动, 提升患者语言清晰度。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对其进行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在缺损移植修复后, 若是患者伤口愈合的较好, 可以鼓励患者能够进行口腔食物咀嚼以及基本吞咽功能的训练, 改善患者缺损修复后的吞咽功能。赵宗川[17]指出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梅健等[18]指出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手术成功率高。同时, 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在其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手术治疗中, 需术前戒烟酒, 正确评价患者的局部改善状况, 规范术后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步骤, 可以防止修复手术中发生血管扭转、痉挛的危害, 并且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状况, 也有助于降低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20,21]。研究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经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患者随访证实其手术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6.7%, 对照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患者缺损得到明显修复, 对术后病情改善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自体组织瓣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 依据治疗修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治疗, 研究组则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经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后临床总满意率为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 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得患者术后病情改善,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临床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2

性肿瘤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关于拔牙窝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拔除乳牙残根后应进行彻底搔刮

B.扩大的牙槽窝需要压槽变位

C.与骨膜牙龈相连的骨折片应复位保留

D.撕裂的牙龈组织应予缝合E.拔牙创内的碎片及肉芽应刮净

2、囊壁中含有皮肤附件结构的囊肿可能是

A.皮脂腺囊肿

B.皮样囊肿

C.表皮样囊肿

D.始基囊肿

E.甲状舌骨囊肿

3、关于牙的近远中向倾斜规律描述错误的是

A.上颌中切牙牙长轴与中线相交成一锐角,为5°~10°

B.上颌侧切牙牙冠向近中倾斜,牙长轴与中线相交所成的角度较中切牙者大

C.上颌尖牙牙冠向近中倾斜,牙长轴与中线相交所成的角度较侧切牙者稍大

D.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的牙长轴向近中倾斜的程度依次减小,最后与中线接近平行,到第二、三磨牙则逐渐向远中倾斜

E.下颌中切牙的牙长轴与中线所成的角度很小;侧切牙稍大于切牙;尖牙比前二者都大

4、行唇裂整复术应考虑的问题中,不包括患者的 A.手术失血量 B.全身健康情况 C.手术损伤情况 D.是否伴发腭裂 E.年龄

5、颞下间隙与翼颌间隙的分界为__ A.翼内肌上缘 B.翼外肌下缘

C.翼外板的外侧面 D.翼内肌下缘 E.翼外肌上缘

6、男,22岁,左下后牙突然自发性疼痛 1天。否认咬硬物史。临床检查:局部牙龈乳头充血水肿,牙间有食物嵌塞,探痛明显。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妊娠期龈炎

B.急性牙龈乳头炎

C.牙根折裂

D.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E.逆行性牙髓炎

7、以下哪项不是全冠印模的要求

A.边缘清晰

B.颌面清晰

C.颌关系正确

D.无变形

E.印模边缘伸展充分

8、恒牙和乳牙患龋率最高的牙齿分别是

A.下第一磨牙、下第一乳磨牙

B.下第二磨牙、下第二乳磨牙

C.上第一磨牙、上第一乳磨牙

D.上第一磨牙、上第二乳磨牙

E.下第一磨牙、下第二乳磨牙

9、关于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相似之处是 A.持续无尿

B.浮肿、少尿、高血压 C.肾功能迅速恶化 D.持续尿少 E.中度贫血

10、粘接修复中,釉质酸蚀技术操作步骤中严禁的是 A.洞缘釉质磨斜面 B.隔湿和干燥牙面 C.放酸蚀剂1分钟 D.喷水冲洗后吹干 E.用手检查酸蚀面

11、换药的主要目的是

A.清洗伤口

B.常规要求

C.检查和促进创口正常愈合D.使敷料保持整洁

E.患者要求

12、小李是口腔专业的学生,开始临床实习不久,今天小李接诊的患者需要进行左下第一磨牙的根管治疗。为了预防恨管治疗器械误吸或误吞,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A.集中注意力 B.预先告知患者

C.根管治疗器械拴保险绳或使用橡皮障 D.患者体位合适 E.嘱患者尽量张大口

13、患牙遇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仍然持续一段时间,食物碎片嵌入龋洞时出现剧烈疼痛。镜下见患牙有较大穿髓孔,表面覆盖食物残渣和炎性渗出物,其下方为炎性肉芽组织和新生的胶原纤维,深部有活力牙髓组织,表现为血管扩张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见不规则钙化物沉积。该疾病是

A.牙髓钙化

B.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C.慢性增生型牙髓炎

D.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E.牙髓坏死

14、关于“医乃仁术”,错误的是 A.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B.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

C.反映了医学和伦理学的密切结合 D.说明了医生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E.说明了医疗内在的道德要求

15、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是

A.1颗以上

B.2颗以上

C.3颗以上

D.4颗以上

E.5颗以上

16、一般不会发生恶变的肿瘤是__ A.皮样囊肿 B.鳃裂囊肿 C.皮脂腺囊肿 D.甲状舌管瘘 E.角化囊肿

17、拔除右侧下颌垂直阻生牙时,医生应站在

A.患者右前方

B.患者左前方

C.患者右后方

D.患者左后方

E.患者正后方

18、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的理由是

A: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B:减慢左旋多巴由肾脏排泄,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C:卡比多巴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D: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E:卡比多巴阻断胆碱受体,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19、以下为种植全口义齿的特点,除了

A.价格较贵

B.制作过程复杂

C.适用于牙槽嵴低平患者

D.固位好

E.咀嚼效率不佳 20、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后遗效应 D:耐受性 E:继发反应

21、制锁角是指

A.义齿部件与余留牙之间的夹角

B.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长轴间的夹角

C.义齿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D.义齿就位道与脱位道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E.义齿脱位道与基牙邻面间的夹角

22、能生成酮体的器官是____ A.骨骼肌

B.脑

C.心

D.肺

E.肝 23、1岁男孩,发热、咳嗽、咳痰5d。查体:呼吸 38/min,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胸部X线示两下肺模糊片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大叶性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毛细支气管炎 E.支气管肺炎

24、是否去尽龋坏组织最重要的依据是 A:患者的感觉

B:牙本质的硬度和着色程度 C:窝洞深度 D:内窥镜观察

E:温度刺激后的反应

25、关于心理应激的调节错误的是

A.相信事件是可控制可预测的,可减轻心理应激

B.对解决问题的期望值不能过低

C.社会支持不但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D.防御机制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紧张

E.有效的放松训练可以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老年无牙颌患者,义齿戴用7年,自觉咀嚼不利,面显苍老。其原因是

A.下(颌)前伸

B.垂直距离过低

C.垂直距离过高

D.咬合不平衡

E.义齿固位差

2、口腔保健咨询时,对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适宜时间,正确回答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E.6~7岁

3、对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抗生素是____ A.林可霉素

B.头孢唑啉

C.青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4、患者两上颌侧切牙缺失,缺牙间隙略小,两中切牙之间有一2mm间隙,最佳的修复方案为

A.只固定桥修复缺牙

B.先正畸关闭两中切牙之间间隙,再修复

C.先光敏树脂关闭两中切牙之间间隙,再修复

D.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以及牙间隙

E.两中切牙烤瓷冠修复,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

5、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

A.工作有关疾病

B.工伤

C.职业性多发病

D.职业病

E.职业特征

6、唾液腺造影检查的禁忌证是

A.腮腺恶性肿瘤

B.外伤性涎瘘

C.阴性涎石症

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E.腮腺慢性反复肿胀

7、某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严某,2004年年底下乡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该乡的一个村流行性感冒流行,于是严某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了报告,严某进行疫情报告应遵循的原则是

A.就近管理原则

B.及时管理原则

C.属地管理原则

D.属人管理原则

E.网络直报管理

8、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咬合疼痛,定位不明确。检查发现:黏膜未见明显红肿或溃疡部位,基托边缘伸展合适,做正中咬合时,上颌义齿有较明显的扭转。义齿存在的问题是()。A.基托不密合 B.基托翘动 C.正中早接触 D.前伸干扰 E.正中关系有误

9、双侧游离缺失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时,应取__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无压力印模 D.二次印模 E.终印模

10、当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而造成阿托品过量时不能用 A: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 B: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 C:地西泮(安定)、毒扁豆碱 D:新斯的明、地西泮 E: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11、下列颧骨骨折中,复位后不需固定的是 A:颧骨体骨折向后下内移位,不伴确转位 B:内转位颧骨体骨折 C:颧弓骨折 D:复杂性骨折 E:颧、上颌骨骨折

12、急性肾炎应用青霉素的目的是 A.治疗肾炎 B.预防肾炎复发 C.清除残余病灶 D.治疗并发症 E.防止交叉感染

13、牙支持组织包括

A.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

B.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和牙龈

C.牙本质、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D.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E.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14、女,30岁,右下颌后牙肿痛一周伴开口受限。检查开口度25mm,右下颌智齿阻生,周围软组织肿胀。此时X线检查的目的是了解

A.有无骨膜反应性增生

B.有无软组织阻力

C.有无边缘性骨髓炎

D.阻生牙的牙根形态

E.有无瘘道形成 15、1mol下列物质在机体内彻底氧化,净生成ATP数最多的是____ A.葡萄糖

B.1,6二磷酸果糖

C.1,3二磷酸甘油酸

D.丙酮酸

E.乳酸

16、咬肌的起始部位为

A.颞窝

B.翼外板内侧

C.腭骨锥突

D.蝶骨大翼

E.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的前2/3和颧弓深面

17、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如果缺牙间隙牙槽嵴吸收严重,则固定桥的桥体龈端应设计为 A.鞍式桥体 B.改良鞍式桥体 C.盖峭式桥体 D.卫生桥 E.球形桥体

18、舌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早的原因是

A.生长快

B.舌淋巴丰富

C.距区域淋巴结近

D.舌机械活动频繁

E.舌淋巴及血运丰富,舌活动频繁

19、患者,男,18岁,左上中切牙变色,唇颊沟肿胀伴窦道。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约2cm大小,边缘整齐,无骨质增强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鼻腭囊肿

B.含牙囊肿

C.球上颌囊肿

D.上颌正中囊肿

E.根端囊肿

20、多数情况下,无上皮衬里的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含牙囊肿 D.鳃裂囊肿 E.黏液囊肿

21、牙钳拔除上颌第一、二双尖牙时,在脱位运动中所用的力应该是

A.摇动力和扭转力

B.摇动力扭转力和牵引力

C.摇动力和牵引力

D.推力和摇动力

22、下列关于混合瘤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

B.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肿块

C.肿瘤质地硬,呈结节状

D.肿瘤生长缓慢,可伴有明显疼痛

E.混合瘤较常发生于腮腺区

23、不超过

A.25% B.20%

C.15%

D.10%

E.5%

24、一糖尿病患者,足部有严重溃疡,经治疗病情未减轻,并且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根据会诊意见,主管医生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截肢术。术后,病人情况良好。这种处置符合

A.公益原则

B.公正原则

C.有利原则

D.不伤害原则

E.经济价值原则

25、以下哪种囊肿属于非牙源性囊肿____ A.根尖周囊肿

B.鼻腭囊肿

C.始基囊肿

D.含牙囊肿

浅谈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防治方法 篇3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 预防;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10-01

口腔颌面部肿瘤现在大都采用“癌后治疗”,即在癌症已形成之后。如果我们具有相关的预防癌症常识,注意口腔保健,定期到医院检查,在口腔癌症形成前期及时觉察癌变的早期信号,发现身体异常的前驱变化,从而变消极的癌后治疗为积极的早期诊治和癌前预防,至少会有90%的病员转危为安。因此,肿瘤的诊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1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预防

1.1加强学习,提高防癌意识。

加强防癌宣传,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平时要多留意健康报刊、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了解一些防癌知识,加强自我保健能力,认识癌前病损及早期症状的特点,有怀疑时应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对于超过一周而不愈口腔炎症、无痛性肿块突增大、口腔白色损害、红色斑块、粘膜黑斑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时就诊。

1.2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1.2.1预防为主,除去病因。预防口腔颌面部肿瘤首先要除去病因,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及时处理残根、残冠、错位牙,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的义齿,以免口腔粘膜经常受到刺激或损伤,从而避免诱发癌肿,特别是舌、颊、牙龈癌。

1.2.2忌烟、酒。烟草致癌,特别是口腔、口咽和肺部几个已被公认。研究表明:吸烟者其口腔癌发生率比无此习惯者要高出2~4倍。饮酒可以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兼有烟酒嗜好其发生口腔癌的机会更高,比单独嗜烟或饮酒者要高出约2.5倍。

1.2.3注意口腔卫生。在口腔内由于口腔卫生等关系还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再加上机械性损伤可能成为促癌因素。不吃过烫和刺激性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预防保健治疗。在与有害工业物质接触下工作时,应加强口腔防护措施,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保持乐观。

1.3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损有口腔扁平苔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度角化、红斑、白斑、先天性角化不良、梅毒、着色性干皮病等。其中以白斑和红斑最常见,白斑的癌变率在5%左右,红斑的癌变率更高,临床上80%的红斑病员病理切片表现为浸润癌或原位癌。

2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

2.1治疗原则。

治疗肿瘤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导,即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结合病员的身体状况具体分析,进行相应的治疗。良性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肿瘤切除后,常规送病理检查,若证实有恶变,应按恶性肿瘤进一步处理。临界瘤应连带切除肿瘤周围的部分正常组织,术中将切除的肿块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扩大切除范围。恶性肿瘤的组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间叶组织造血系统的肿瘤,如淋巴肉瘤、浆细胞肉瘤等,对放射和化学药物都有高度的敏感性,且常为多发性并有广泛性转移,故宜采用以放射、化疗和中草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而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神经系统的肿瘤一般对放射不敏感,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可辅以化疗。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应结合病员的身体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治疗。在恶性肿瘤中,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肿瘤如牙龈癌等,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常采用手术治疗,细胞分化较差或未分化的肿瘤如未分化癌等,对放射线较敏感,应采用放疗和化疗。当肿瘤迅速发展,广泛浸润周围组织时,手术前应考虑先进行放疗或化疗。位于口咽部的恶性肿瘤,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手术治疗又比较困难,手术后往往给病员带来严重功能障碍,故首先应考虑放射治疗,必要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唇癌手术切除较容易,整复效果也好,故多采用手术治疗;颌骨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早期恶性肿瘤病员不论应用何种疗法均可获效,而晚期病员以综合治疗的效果最好。治疗恶性肿瘤要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树立整体观念,认真考虑病员的机体状况,不能只见肿瘤不见人。

2.2治疗方法。

2.2.1 几种良性颌面部肿瘤的治疗:①混合瘤: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目前一般采用面神经监护下的腮腺浅叶合并肿瘤切除,即在分离出面神经的各个分支的同时进行肿瘤切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面神经的功能,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②造釉细胞瘤:采用手术治疗,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单纯挖除的手术方法,容易复发,而且反复发作,可发生恶性变。因此,一般在肿瘤外正常骨质处,将颌骨包括肿瘤整块截除,作下颌骨截骨时,最好能同时植骨以维持外形及恢复下颌骨的功能。③血管瘤: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属先天性,是由血管内皮增生而来,多见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口腔粘膜。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口腔颌面部肿瘤78例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系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所收治, 将其随机分为两种, 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即治疗结果具可比性 (P>0.05) 。对照组中有39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11例, 多为中老年患者, 患者年龄在45~72之间。治疗组中有39例, 其中男性20例, 女系19例, 患者年龄在50~68岁之间。78例患者中, 有3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 其余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现象。牙龈癌10例, 舌癌25例, 唇癌44例。78例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系鳞癌, 其中低分化40例, 中分19化例, 高分化19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39例患者手术治疗, 其中43例唇癌患者实施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另外牙龈癌以及舌癌患者实施常规联合根治术。治疗组:治疗组的39位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法、放射治疗法、化疗。手术方法:唇癌患者实施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另外牙龈癌以及舌癌患者实施常规联合根治术。放射治疗:进行定位性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为65~75GY。放射治疗的疗程为1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化疗法:采用局部化疗法。

1.2.2 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肿块彻底消失。有效:患者的肿块有明显的缩小。无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肿块无明显变化。另外, 治疗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治愈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0.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检验方法为χ2检验, 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 治愈8例, 好转20,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1.79%。治疗组中, 治愈15例, 好转24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 (表1) , 经过对两组患者对比性治疗后得出手术加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单独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中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该肿瘤的肉瘤相对较少, 以癌症为常见表现形式。患者的癌肿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鳞状细胞癌, 除外还有少数的腺性上皮癌、淋巴上皮癌、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几种[2]。大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位置为暴露部位, 在癌细胞形成之长有一个较长的癌前病变的过程, 因此在临床上要注重口腔癌的早期检查、早期治疗。由于癌前病变极有可能会演变成癌, 例如:色素斑、白斑、慢性溃疡、皲裂等病变。但癌前病变也不是绝对会演变成癌, 这其中还有许多重要的诱发因素[3]。为了能够阻止口腔癌的发生, 则应采取有效的、积极的方法对上述病变进行对症治疗, 同时禁止各种不良慢性刺激因素的发生, 如戒烟、残根的拔出等。针对在检查中疑似病变的病例要进行严密的随访, 以便发生异常时进行切除或者是活检。

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显示, 我过国内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发率逐年上升, 每10万的正常人群就有6.1万的口腔肿瘤患者, 且绝大数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均为鳞状细胞癌[4]。本研究中的38例内口腔颌面部肿瘤则全部都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低分化40例, 中分19化例, 高分化19例, 以唇部为主要病发部位, 有一部分牙龈癌以及舌癌患者。经过对患者的调查, 其中对数患者有不良修复体、饮酒、吸烟史、尖锐牙尖等的陋习。因此, 口腔癌的预防应该要从戒酒、戒烟入手, 另外还要注重口腔的不良修复体。

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实施肿瘤切术手术后通常会引起口腔组织缺损,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外形。因此, 为了确保手术的质量以及术后的生存质量, 大多数患者都选择了做同期修复手术, 这样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创伤, 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恢复, 但是手术治疗在临床上仍旧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5]。在本文的研究中,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显著。

由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切除手术属于外科的特大手术, 要求手术医生要有较高的技术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且该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大, 因此要求手术中的护士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护士不仅要了解手术的步骤以及熟悉手术中所使用的各种相关器材的性能, 尽量缩短手术的出血时间。进行手术的前1天内要完成药物皮试、皮肤准备、备血等的术前准备。嘱咐患者注意身体的清洁, 并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总而言之, 手术治疗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应选择以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所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和化疗。结果 对照组中, 治愈8例, 好转20, 无效11例。治疗组中, 治愈15例, 好转24例, 无效0例。经过对两组患者对比性治疗后得到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 综合治疗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郑家伟, 李金忠, 涂文勇, 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 8 (2) :111-112.

[2]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 3 (7) :349-352.

[3]Chao KS, Ozyigit G, Tran BN, et al.Patterns of failu re in patientsreceiving definitive and postoperative IMRT for head-and-neckcancer[J].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 2003, 55 (2) :312-321.

[4]Salgarelli AC, Sartorelli F, Cangiano A, et al.Surgical treatmentof lip cancer:our experience with106cases[J].J Oral MaxillofacialSurg, 2009, 67 (4) :840-845.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后引起口腔溃疡58例病人中, 男44例, 女14例, 年龄27岁~70岁, 平均50岁。

1.2 治疗方法

采用北京斯诺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欧柏宁凝胶剂。首先用卫生棉签擦干口腔溃疡患处, 按溃疡面大小取药膏适量, 用洗净的手指或棉签在患处涂一薄层, 继续张口约30 s, 使凝胶干燥成白色保护膜即可, 使用期间可自由饮食。使用最初3 d内 4 h使用1次, 以后按需使用。其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纤维素、乙醇, 乙醇过敏者禁用。

1.3 观察指标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 能进软食, 口腔溃疡消失,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能进流食、口腔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 进食困难, 口腔溃疡面积缩小不明显,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无好转。

2 结果

本组病人均反映用药后疼痛减轻, 解决了因疼痛而影响进食的问题。治疗5 d 后评价效果:显效48例, 有效10例, 治疗有效率100%。

3 讨论

大量的临床应用表明, 除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较大体积的肉瘤外, 大多数口腔癌都能有效接受放疗。口腔癌一般采用外照射, 以内照射作为肿瘤残留时的补充治疗。为了提高疗效, 特别是晚期、复发及大肿瘤采用超分割放疗, 这种方式对中、晚期病人大约可提高10%的治愈率, 但有放疗急性反应较重的缺点[2]。有报道, 口腔癌术后放疗可影响口腔的微生态平衡, 是导致口腔癌术后放疗病人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3]。大剂量放疗引起机体内物质分子的电离和激发, 引起腺体分泌减少, 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和直接损伤。放疗疗程常在1个月以上, 时间较长, 由于其口腔溃疡发生率高, 多在照射治疗的第3周开始出现。行头颈部放疗的病人, 口腔黏膜细胞的损伤出现早, 口腔黏膜溃疡、疼痛影响了病人的进食和进水, 病人常常因为害怕进食引起口腔疼痛而拒绝进食、进水, 使病人的营养摄入障碍, 进食、进水的减少致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4]。口腔黏膜神经末梢丰富, 溃疡发生后疼痛明显, 尤其在进食、进水时加重, 多发性疼痛给病人造成躯体和精神上多重痛苦。欧柏宁凝胶剂主要成分为羟丙基纤维素、乙醇, 涂于口腔黏膜溃疡部位后, 形成黏附性封闭薄膜, 覆盖溃疡面, 该薄膜屏蔽了外界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对溃疡损伤黏膜组织的刺激作用, 而具有快速治愈口腔溃疡、减轻溃疡疼痛、改善进食状况的作用。本组病人均反映用药后溃疡疼痛减轻, 解决了因疼痛而影响进食的问题。部分病人反映刚把药涂于溃疡面时, 有短暂的轻度刺痛感, 对10例病人在使用欧柏宁凝胶剂前, 用冰敷于患处数分钟后再使用, 病人感觉减轻了刺激感。

口腔溃疡局部喷药或涂药效果的报道较多, 报道治疗效果在70%~100%[5,6,7,8,9,10,11]。本组病人在使用欧柏宁凝胶剂效果评价治疗有效率达100%。因此, 欧柏宁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性口腔溃疡, 用药方便、安全、疗效好。

摘要:[目的]观察欧柏宁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性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性口腔溃疡病人使用欧柏宁凝胶剂, 按溃疡面大小取药膏适量涂擦, 使用最初3d内4h使用1次, 以后按需使用。[结果]显效48例, 有效10例, 治疗有效率100%。[结论]欧柏宁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性口腔溃疡不仅疗效好, 且用药方便、安全。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6

1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得知自己病情后多数表现出恐惧、消极等不良心理[1], 很难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2]。护理人员应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3]: (1)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 说明放疗的必要性, 简要介绍放疗原理、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2) 住院期间热情关心患者的生活, 尽力满足其心理与生理需求, 使患者无后顾之忧专心治疗。 (3) 多与患者交流, 避免讨论病情,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 了解其内心感受, 引导他们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4) 耐心向患者讲解肿瘤疾病相关知识, 使其正确认识放疗的重要性, 主动配合治疗。 (5) 必要时动员同期住院的老患者现身说法, 讲解有关知识, 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与治疗。

2 口腔护理

放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对周边组织器官造成一定损伤。因此, 放疗开始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患者口腔, 如有原发疾病及早治疗;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2500ml/d[4], 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必要时吃酸味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注意口腔卫生, 餐后刷牙或淡盐水漱口。

3 局部皮肤护理

患者面部皮肤不可避免暴露于照射野内, 难免造成瘙痒、充血、脱屑等皮肤损伤。因颌面部肿瘤的位置特殊, 如皮肤损伤严重, 可造成容貌的改变, 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要特别注意面部的皮肤护理。放疗期间, 禁止患者用手抓、挠局部皮肤, 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化妆品和胶布、酒精、碘酒等, 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 利于放射反应的消退。出现色素沉着或干性脱屑者, 注意保护, 并用樟脑粉外扑;伴感染者, 可酌情使用抗生素;皮肤糜烂者, 须停止放疗。

4 眼部保护

如条件允许应予以铅挡或眼罩防护, 避免晶体及角膜过度受照, 降低辐射性白内障[5]等眼病的发生。注意患者角膜的保护,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必要时涂抹红霉素眼膏。

5 饮食指导

放疗可导致患者口干舌燥、味觉异常、咽部充血疼痛等, 引起进食困难, 降低机体免疫力, 说明饮食的重要性。给予局部对症治疗的同时, 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对不能进食者, 遵医嘱酌情予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 避免营养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6]。

6 颞颌关节护理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放疗常可导致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张口困难。为此, 指导患者行颞颌关节功能锻炼, 常做张口运动活动颞颌关节, 并辅以局部按摩, 防止咀嚼肌纤维化, 维持和保护颞颌关节功能。

7 上颌窦开窗引流护理

为减轻组织充血、水肿导致胀痛等不良反应, 并增强放疗效果, 上颌窦癌患者放疗前须开窗引流。此类患者可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过氧化氢溶液等冲洗, 以排出窦腔内坏死物, 保证窦腔清洁。

参考文献

[1]黄文, 赵芳萍, 马梁红, 等.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干预策略的探讨[J].口腔医学研究, 2008, 24 (1) :72-74.

[2]张振红.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J].中外医疗, 2010, 29 (1) :153.

[3]吴静芬.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身心康复影响因素及护理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 2010, 17 (20) :16-19.

[4]闫学芳.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8) :217-218.

[5]Chang PY, Bjornstad KA, Chang E, et al.Particle irradiation induces FGF2expression in normal human lens cells[J].Radiat Res, 2000 (5) :477-484.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7

1临床资料

21例患者中, 男性16例, 女性5例。年龄34~68岁。其中下颌骨肿瘤12例, 下颌龈癌5例, 颊癌3例, 下颌骨骨髓炎1例, 手术时间4~7 h, 术中出血量1200 ml。术后无感染, 伤口一期愈合。

2术前准备

2.1 术前访视

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 阅读病历, 了解病情及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大都害怕下颌骨切除后, 影响语言和吞咽功能, 并破坏了面部形态, 影响生活、社交、生理、等心理障碍, 又担心手术疼痛及手术失败, 心里压力较大,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 医生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经验, 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 器械及物品准备

颌面外科器械, 颌骨切除器械、颌骨固定器械、显微镜、血管吻合器械、骨钻、骨锯、钢尺, 检查吸引器及电刀是否灵敏, 骨腊, 型号各异的口腔钛板钛钉, 肝素, 罂粟碱等。

3手术步骤

3.1 病灶清除

取常规颌下区切口 ,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 用电刀翻瓣, 解剖分离颌外动脉、颈外静脉结扎切断, 近心端用缝线标记备用, 将切口延至下唇正中, 全层切开下唇, 将唇颊组织瓣翻起, 暴露右侧下颌骨体部, (颊部至下颌角) 将重建微型钛板按患侧下颌骨外形塑形, 确定截骨范围, 用电锯截骨, 断端骨蜡止血, 干纱布添塞, 向外翻起骨瓣, 在下颌骨舌侧将肿瘤扩大切除。

3.2 游离髂骨移植[1]

左髂腰部弧形切口, 逐层切开组织至骨膜, 按下颌骨缺损长度、形状截取髂骨内侧骨板并塑形, 移至下颌骨缺损区, 用重建微型钛板固定, 使健侧咬合关系保持正常, 缝合髂腰部刀口。

3.3 带血管蒂的前臂皮瓣移植

在右前臂设计口底缺损大小的轴型皮瓣约3×4 cm大小, 以桡动脉、头静脉为血管蒂, 全层切开皮瓣边缘并结扎血管蒂远心端。沿血管蒂逆行解剖至血管蒂约5 cm长时断蒂, 移至口底组织缺损区, 用5/0带针幕丝缝线适当固定皮瓣4针, 将血管蒂于移植的髂骨瓣内侧穿至颌下区, 在显微镜下先后将桡动脉与颌外动脉、头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 即可通血后, 冲洗创面, 彻底止血, 将皮瓣及口内外创口分层缝合, 留置负压引流球。

3.4 前臂切口植皮

在左下腹部取与前臂皮肤缺损大小的全厚皮片移至缺损区, 缝合前臂切口, 打包加压包扎。

4巡回护士配合

4.1 麻醉配合

患者入手术室后, 先开放两条静脉, 一条供麻醉用药, 一条供术中输液输血。配合麻醉经鼻腔进行插管, 成功后留尿管、胃管。取仰卧位, 头稍后仰, 偏向健侧, 肩部垫高约30°, 取髂骨的臀部下置一沙袋, 使臀部抬高, 髂骨充分暴露, 被取前臂皮瓣之臂张开45°~90°, 手放在一治疗台上, 高度与手术床一致。因手术时间较长, 摆体位时注意手术床垫上加海绵垫, 对身体状况差的患者在身体的各重力点 (骶尾部、足跟、肩胛部、肘部等) 骨突部位加软垫, 腘窝下加软枕, 操作时动作温柔, 减少暴露时间。身体的各部位不可接触金属物品, 以免使用电刀时灼伤患者, 若手术时间长应适当活动患者的肢体, 防止神经受压和影响血液循环, 电刀负极板放在肌肉丰厚处易于观察的地方, 防止造成皮肤烧伤。

4.2 体温保持

由于手术复杂, 术中多个体腔开放, 导致体液丢失, 又加上术中大量液体的输入和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从而引起体温下降, 导致血管的收缩, 对血管的寻找移植带来困难, 同时体温下降可以引发血管痉挛, 痉挛可激发血栓形成, 使管腔阻塞, 直接威胁到皮瓣的成活, 所以在手术中必须保持室温在25°, 手术床上铺变温毯, 输入液体和库血时进行加温, 冲洗伤口时用40°以上的温盐水, 四肢用自制棉套进行包裹保暖, 术中保持肛温在36℃~37℃之间。

4.3 显微镜的使用

在游离面前静脉、颈外动脉和颈外静脉时, 给术者戴上放大镜, 血管吻合时备好显微镜, 调节好焦距倍数, 以保证清晰度。

4.4 防止手术感染

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 人员较多, 手术应安排在较大的手术间, 术中加强管理, 备齐各种物品, 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术前和术中应用抗生素, 患者麻醉后, 静推抗生素1次, 因术中出血多, 补液输血后体内抗生素被稀释, 术中再静推1次, 以维持体内抗生素的有效浓度, 拔出插管后应进行吸痰。

4.5 密切观察病情[3]

颌面部手术局部血运丰富, 加之手术所波及的范围广, 创伤大, 时间长, 故术中出血量较大, 随时会有险情发生, 除术中尽可能减少出血外, 巡回护士应保证静脉通畅, 术中配合麻醉师观察病情变化, 同时计算出血量, 做好输血准备。根据尿量、出血量及时调整输血输液速度。

5洗手护士的配合

5.1 人员配备

由于手术时间长, 下颌骨切除与皮瓣移植同时进行, 因此要求2名洗手护士, 1名配合下颌骨手术, 1名配合显微外科手术。

5.2 严格无菌技术的操作

洗手护士提前上台, 将常规器械和特殊器械分开, 并仔细检查器械的性能, 备好微型钛板和钛钉, 并保存好, 以防丢失, 肿瘤切除前使用的器械、纱布等物品, 切除后应不再使用。并更换手套及术创周围无菌巾, 防止和减少医源性肿瘤扩散的发生。

5.3 血管保护

术者将桡动脉、头静脉结扎血管蒂后, 立即用温盐水纱布局部覆盖保护, 用罂粟碱外敷血管, 以解除血管痉挛, , 促进血液循环。

5.4 血管吻合[2]

进行血管吻合时, 术中一般不用收缩药和止血药, 同时注意防止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管收缩, 在进行血管吻合时, 应力求麻醉平稳, 避免躁动, 以利手术操作。在开放夹持血管蒂部的血管钳之前, 需维持适当的动脉压和收缩压, 不低于100 mm Hg, 吻合时, 台上护士应不定时用肝素盐水冲洗吻合口, 有力于血管腔的张开, 防止凝血。

5.5 物品清点

进行下颌骨手术时, 应清点好钛钉、钻头等微小物品, 夹取钛钉时要牢靠, 防止脱落误入呼吸道。血管吻合时, 并注意清点无损伤缝针, 防止遗漏组织内。

6讨论

本手术属于口腔颌面外科特大手术, 手术选择了二个供区, 一个受区, 创伤大, 而且技术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对头颈部解剖及手术步骤有所了解, 而且要熟悉手术中各种器材的性能, 尤其是在切除肿瘤下颌骨和切取髂骨时, 为缩短出血时间, 洗手护士传递器械应敏捷准确, 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手术的第二个特点是参加手术的人员多, 使用的器械种类也多, 为此巡回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合理地按照手术布局, 连接高频电刀、吸引器、以及微型动力设备, 做到布局合理, 不至于相互干扰操作。为确保手术的同期有条不紊的进行, 台上台下护士均应有高度的责任心, 尽量减少移植组织的缺血时间。不言而喻, 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固然在于手术医师的精湛技术, 但手术室护士的默契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培训, 方可在下颌骨重建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中达到积极、主动、认真、仔细和正确无误的要求,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蔡红芬, 曹晶.自体带血管肋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1例手术配合体会.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5 (8) :47-48.

[2]瞿吉保.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1995, 4 (2) :60-62.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头颈外科入院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112例。纳入标准: (1) 均经组织病理学、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 诊断确诊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2) 不伴随其他癌症; (3) 年龄≥18周岁; (4) 病人知晓病情; (5) 病情许可, 愿意配合调查; (6) 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 (1) 意识障碍; (2) 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3) 严重全身感染或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4) 无法沟通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护理, 即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和疾病相关介绍。观察组病人入院开始即实施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

1.2.1.1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包括疾病基本知识、饮食注意事项、药物服用方法、运动锻炼、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心理护理。

1.2.1. 2 教育形式

研究者亲自对病人进行授权教育课程, 宣教时间一般为30min。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 每次10min, 共1个月。随访的内容是了解病人在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协助分析相关原因, 并制定下一步照顾的策略与目标。

1.2.1. 3 教育过程

(1) 明确问题:对于病人来说主要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2) 协助病人表达情感:鼓励病人宣泄情感, 逐渐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3) 设立目标:根据现存的问题, 提出短、中和长期目标, 逐步达到既定的目标。 (4) 制订计划:鼓励病人主动提出行为改变的计划, 并加以实施。 (5) 评价结果:对目标和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并对结果进行反思, 对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使目标和计划相协调。

1.2.2 评价方法

1.2.2. 1 病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入院时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资付方式、联系方式、病程等。

1.2.2. 2 医学应对问卷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该问卷共20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 分别为面对 (8个条目) 、屈服 (7个条目) 、回避 (5个条目) 。采用5级计分方式:从未采取计0分, 偶尔采取计1分, 有时采取计2分, 经常采取计3分, 频繁采取计4分。得分越高越倾向采用此种应对方式。各维度的Cronbach’sα分别为0.69、0.60和0.76。

1.2.2. 3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由Schwarzer等[4]编制, 中文版由王才康等[5]翻译修订, 具有良好的信度,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重测信度为0.83, 折半信度为0.90。效度方面:GSES的10个条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为0.60~0.77。共有10个条目, 采用Likert4级评分, 完全不正确计1分, 有些正确计2分, 多数正确计3分, 完全正确计4分,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 其中>80%为高等水平, 60%~80%为中等水平, <60%为低等水平。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统计性描述、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 检验水平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病人入院时与接受授权教育后4周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6份, 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4份拒绝填写, 有效回收率为96.6%。其中男71例, 女41例, 年龄30岁~79岁 (41.68岁±7.40岁)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例 (%)

2.2 观察组病人授权教育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见表2)

2.3 两组病人教育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见表3)

3 讨论

由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 可导致病人出现面部畸形、社会功能障碍、心理缺陷等现象, 降低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压力。常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但却忽略了对病人的心理关怀。病人的授权教育是指健康照护的过程中要以病人为中心, 使其具备医学知识, 强化心理社会技巧, 体验疾病经验, 促使病人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在授权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能调动病人运用多方信息和资源的能力, 提升病人应对疾病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3.1 授权教育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 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个体应激反应水平, 积极的应对方式可缓解个体压力, 有利于癌症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提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人在进行授权教育后应对方式的面对维度得分为18.25分±5.43分, 回避得分为16.39分±4.32分, 较授权教育前均得到显著提高 (P<0.05) 。是因为病人在进行授权教育后, 在参与自护的过程中能主动设立自我护理目标, 制订管理计划。在面对这个应激性事件时能调整心态, 以更积极、乐观的方式去面对困难, 缓解压力, 保持心情轻松愉悦。另一方面, 回避方式的应用能趋利避害, 转移注意力, 更好地回避不良刺激。但与贺多敏等[1]的研究结果相比, 本研究屈服维度的得分没有显著变化, 原因可能为两组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 都采用了相应的屈服应对方式来面对疾病的突然而至, 导致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另外, 过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 除不能缓解身体压力外, 将会使病人产生严重的负性情绪, 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3.2 授权教育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 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7]。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除了要面对手术的风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还要面对个人面部畸形、社会功能障碍、心理缺陷等问题, 病人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教育前自我效能观察组得分为25.36分±5.43分, 对照组得分为26.25分±5.62分, 均处于中等水平。对病人进行授权教育后观察组得分与教育前相比显著提高 (P<0.05) , 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相比得分也明显提高 (P<0.05) , 说明授权教育后病人能加强自身的心理方面的技能, 辨别自身不足, 制定个人目标, 采取具体措施达到目标, 可提升管理自我的能力。病人自我效能感提高, 可以提高病人对健康问题的正确认知态度, 增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策略。

综上所述, 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在教育前的应对方式中屈服和回避得分总体偏高, 面对维度得分偏低。在自我效能方面:教育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效能得分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教育后观察组得分显著提高。说明基于授权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此类人群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有显著效果。提示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的行为改变予以充分关注, 帮助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培养内在驱动力, 和病人一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1]贺多敏, 吴星, 凌彬.认知教育和放松训练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22) :42-43.

[2]韩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流行病学与卫生经济学风险因素的研究[D].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10:5.

[3]Funnell MM, Anderson RM.Changing office practice and health care systems tofacilitate diabetes self-management[J].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2003, 3 (2) :2127-2133.

[4]Schwarzer R, Aristi 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red self 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ogy, 1997, 3 (1/2) :177-190.

[5]王才康, 胡中峰, 刘勇.一般自我效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 7 (1) :37-40.

[6]刘莲, 林细吟, 高玲玲, 等.肺癌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3) :30-31.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口腔口腔颌面外科2002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进行缺损修复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52.4±6.4岁。病程20d~15个月,平均6.5±2.4个月。其中所患肿瘤有:舌癌15例、口底癌12例、牙龈癌9例、颊癌6例、腮腺恶性肿瘤6例、上领窦癌2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0例、横纹肌肉瘤4例,腺样囊性癌6例。患者的分类诊断详见表1。

1.2 方法

进行全麻方式实施手术,术中采用下唇正中切开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需要注意沿肿块外1 cm安全边界连续整块切除,肿块侵犯下颌骨者箱状锯除下颌骨,术区用大量蒸馏水进行创面冲洗[4,5]。然后在锁骨上缘切口转向内,根据软组织缺损大小作一椭圆形切口作为皮瓣的皮岛,注意胸锁乳突肌的解剖走行,在切割边缘应该给予细致缝针,防治皮瓣滑落,直到胸锁乳突肌皮瓣正确置入口腔缺损部位为止,进行淋巴清扫,注意保留颈内静脉[6,7],使其继续依附于胸锁乳突肌肌蒂上。有5例患者术中根据实际情况稍微调整了手术方案,采用单蒂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即在游离胸锁乳肌肌蒂时将胸骨头肌束与锁骨头肌束锐性分离,12例采用MacFee切口在锁骨上的横形切口中间作梭形切口作为皮瓣的皮岛,后将皮瓣置入口腔。减张缝合。术后8~10d可拆除口内缝线。术后注意抗炎和营养支持,给予保留气管插管和鼻饲,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口腔冲洗的次数,并且观察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如果有给予化疗支持[8]。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生存状况

50例患者恢复良好,瓣移植成功,美容效果好,口外皮瓣与周围皮肤在外观上无明显差异,总体满意度好。la、2a、5a生存率分别为96%、80%和70%。其中5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和皮瓣收缩功能不全,2例发生皮瓣感觉丧失。所有钦板重建病例,钦板固定良好,未发生钦板外露和折断。

2.2 并发症情况

50例患者中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3例出现皮瓣尖端的浅表坏死,6例出现感染,5例出现积液,1例发音不清,1例原发灶复发,2例子出现吞咽困难,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和转移。感染和积液患者给予抗炎治疗和局部换药冲洗后并发症情况得以痊愈。其余患者无需医疗处理。

2.3 随访情况

35例获得持续随访,随访时间为1a~5a。随访1a后张口度均恢复到2指以上的患者12例,所有舌癌患者吞咽及发音功能良好,1例需进软食,余均可进普食,2例患者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再次手术存活至观察的第五年。随访2a后90%患者可见皮瓣上皮化生为口腔黏膜,4例1a后肿瘤复发死亡。随访5a后大部分患者的吞咽和发音功能基本正常,生存率为7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胸锁乳突肌瓣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la、2a、5a生存率较好,并发症少,因此建议临床推广该术式。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为常见,肉瘤较少。癌肿中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性上皮癌,还有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等。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型、浸润型和乳头型三种[9]。初起时常为局部溃疡、硬结或小结节。一般无明显的自发性疼痛,随着癌肿迅速生长并向周围及深层组织浸润,可出现疼痛。硬结扩大、肿物外突、表面溃疡、或边缘隆起呈菜花状,基底硬,中心可有坏死,有恶臭。常伴有感染,表面易出血[10]。不同部位的癌肿因破坏邻近组织、器官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如舌癌有明显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受限、影响吞咽、说话等功能,恶性程度较高,发展快,早期即可有淋巴结转移。龈癌常波及牙槽骨,易使牙齿松动或脱落,继续扩展可侵犯颌骨,在上颌骨可侵入上颌窦,在下颌骨可累及下牙槽神经,引起疼痛或麻木。口腔癌的转移,主要是循淋巴引流至区域淋巴结,最常见的是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少数可循血行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常见的是肺,并可出现恶病质。应根据癌肿的病变情况(组织来源、分化程度、生长部位、病变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和病员的全身状况来决定治疗方案。治疗措施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冷冻外科、激光及中草药治疗等。多数病例应采用综合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切除的目的仍是口腔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局部病灶应采用根治性节除,必要时尚需作颌下淋巴结清扫术或颈淋巴清扫术[11]。

上一篇:对流性天气下一篇:医学科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