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软组织创伤(共7篇)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颌面软组织创伤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整形修复的颌面软组织创伤患者一共有3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其之间的相关临床干预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颌面软组织创伤急诊整形修复当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愈合,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颌面软组织,创伤,整形修复,护理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一旦没有给予妥善处理,都会造成后期面部明显畸形。目前,对颌面部软组织创伤采取急诊整形修复手术,可以有效避免后期面部畸形,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在急诊整形修复过程当中,临床护理干预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笔者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整形修复的颌面软组织创伤患者一共有320例,对当中160例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整形修复的颌面软组织创伤患者一共有320例,致病类型包括有交通事故伤、锐器割伤、刀具砍伤,它们依次为124例(38.75%)、133例(41.56%)、63例(19.69%)。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当中,干预组男性94例,女性66例。年龄在15-72岁,平均年龄为(37.2±5.9)岁;对照组男性101例,女性59例。年龄在18-76岁,平均年龄为(39.5±6.8)岁。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
1.2.1 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医院以后,临床护理人员马上采取心理护理,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消除。另外,明确告知病人会采取最先进的技术保障病人创面愈合良好,瘢痕较少。与此同时,还要向患者讲解相关临床技术,同时耐心进行解释,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使其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相关成功治愈病例,使其能够建立一个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同时还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体贴,使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的信任感逐渐增强。
1.2.2 创面护理
对颜面部位的浅表损伤给予缝合伤口,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病人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每隔48小时为病人更换药物一次,并且还要避免敷料污染以及松脱。例如,创口内部置入引流条,临床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病人密切观察切口相邻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同时对引流条形状、颜色以及量给予密切观察。通常在手术以后的24-48小时就能够将引流条给予拔除,每日更换敷料一次。在手术以后的5-7天,叮嘱病人入院拆线。
1.2.3 并发症预防
对切口创面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的病人,一定要谨遵医嘱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患者被宠物咬伤和抓伤,明确告知病人整个过程采取狂犬疫苗,以免出现狂犬病。另外,临床护理人员明确告知其要主动进行治疗瘢痕,无需等到切口形成瘢痕以后再使用药物。
1.2.4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人员叮嘱病人初期进食半流质食物,例如,创口在口唇以及口角周围,在创伤修复以后3d采取吸管方法进食,同时不要剧烈进行咀嚼动作。在患者咀嚼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免由于牵拉造成切口出血。另外,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为主,不可进食冰冷、辛辣食物,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愈合情况、焦虑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给予对比分析。当中焦虑状态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其得分越高,则表明病人焦虑状态越重。满意度采取数字评分法,满分为10分[2]。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I期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注:和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在临床当中较为常见,一旦没有给予妥善处理,都会造成后期面部明显畸形。目前,对颌面部软组织创伤采取急诊整形修复手术,可以有效避免后期面部畸形。在急诊整形修复手术当中,临床护理干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对颌面软组织创伤急诊整形修复当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伤口愈合,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以及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I期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3]。
总之,在颌面软组织创伤急诊整形修复当中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愈合,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卫丽红,李金晶.颌面软组织创伤163例急诊整形修复的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1,34(3):375.
[2]刘小星.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早期修复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4(18):1695.
[3]夏宝萍,黄庆红,金彩霞.口腔颌面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5(2):58-59.
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科2012年5月—12月住院手术的颌面部创伤患者20例, 男16例, 女4例, 年龄20岁~65岁, 平均年龄42.5岁。其中上下颌骨骨折10例, 颧骨骨折3例, 上、下唇裂伤4例, 腮腺损伤3例。创伤原因有交通事故伤、工伤、灼伤、炮竹炸伤等, 其中交通事故伤占大部分。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均遭受车祸、创伤等意外伤害, 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毁容或器官功能障碍, 常表现出紧张、不知所措, 或担心能否恢复原貌而拒绝治疗。我们首先从医疗专业角度与患者进行沟通, 介绍我院有专业治疗颌面创伤的医师, 先恢复颌面部功能然后再通过精细手法为其整容, 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在正确评估患者的前提下, 按照患者创伤的特点创造一个高标准的安静、舒适、科技气氛浓厚的环境, 让患者从心理上完全放心, 从而达到能够完全配合的目的。
1.2.2 病情观察
窒息是颌面部创伤护理观察的重点内容, 窒息与昏迷往往同时存在, 观察窒息的先兆症状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功, 如烦躁不安、口唇紫绀、鼻翼扇动等血氧浓度严重降低的症状。窒息在颌面外科创伤中多是异物堵塞引起, 故可行清除气道异物、处理舌后坠、上提上颌骨、环甲膜穿刺通气,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1]。呼吸困难时, 给予氧气吸入。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 窦腔多与颅脑相邻, 损伤后极易出血与感染, 如合并颅骨骨折有脑脊液耳漏、鼻漏时勿填塞, 以免颅内感染。颌面部创伤经常与颅脑损伤合并出现, 在处理颌面部创伤的同时首先要观察有无颅脑损伤情况, 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昏迷不醒、躁动不安等, 应立即通知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会诊, 处理完危及生命的脑损伤后再仔细处理颌面部创伤。观察面部有无麻木、面瘫等, 是否损伤腮腺导管引起涎漏。
1.2.3 饮食护理
颌面部创伤患者由于张口受限、伤口疼痛等因素, 常常不思饮食甚至拒绝进食。护士应按照患者的体重与身高计算出每日的饮食需要量, 同时要耐心向患者讲述食物对于疾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鼓励其少食多餐, 以患者喜好的食物为诱惑带动患者进食。对咀嚼功能受限的患者可以采用高热量流质, 即可用食物料理机将食物打成稀糊状食用。通过磨牙后间隙置入吸管直达口腔后部, 用大注射器将食物慢慢注入。或者是无渣饮食, 食物过滤制成无渣流体状, 以牛奶、混合奶、豆浆、米汤、鸡肉、鱼、排骨汤、各种菜汤、果汁等为主, 每日8餐~10餐, 每餐液体量约250~300 m L。颌间牵引解除后口腔受限减轻可进半流质, 宜咀嚼, 鼓励张口锻炼, 主食定量, 以粥、面条、蒸鸡蛋、馄饨、薄面片汤为主。
1.2.4 口腔护理
颌面部创伤患者口腔自洁能力差, 容易引起口腔内切口感染。漱口是减少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餐后用温开水漱口, 以口腔感觉舒适为度。对于口腔内有创面缝线的患者, 或缝线短时间内不能拆除者用生理盐水漱口, 护士用棉签蘸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舌面、牙齿间隙、钢丝结扎固定部位进行清理, 确保口腔清洁而无残留物, 可减少口腔内微生物的数量, 降低口腔感染率。颌面部有一个危险三角区, 其若发生感染不能挤压, 因挤压后很容易导致炎症扩散至整个面部, 也可使带菌的血液倒流注入颅内, 引起颅内感染[2]。
1.2.5 腮腺损伤的护理
颌面部创伤常累及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等, 如治疗护理不当可造成腮漏、腮腺导管瘘等并发症。行腮腺修补术后常需加压包扎术区, 同时应用胆碱能抑制剂1周, 护士应熟练掌握胆碱能抑制剂的中毒表现, 如出现瞳孔散大、颜面部潮红、皮肤干燥、意识模糊、心动过速、尿潴留、呼吸肌麻痹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 停药观察, 必要时应用毛果芸香碱解毒。
1.2.6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防止出现张口困难、颞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指导患者练习张口及咀嚼运动, 坚持锻炼6个月~1年。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恢复功能, 对面部创伤治疗后需要整容者需择期进行整形手术, 既要考虑到功能修复又要照顾到外表美观。出院后注意安全, 避免创面再次受伤, 不能过早咀嚼过硬食物, 一般情况下, 术后流质, 拆线后半流质, 出院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嘱咐若发现切口部位如有红肿热痛及时就诊, 告知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的重要性, 出院后每月复查1次X线片了解骨质愈合情况。
2 结果
20例颌面部创伤患者治愈19例, 感染1例。
3 讨论
颌面部创伤均为意外交通事故或创伤所致, 使面部外形、语言功能、咀嚼、吞咽等面部器官的基本功能活动瞬间发生了巨大改变, 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 也严重影响了患者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医护人员除了要有精湛医护技术, 还要有爱心与同情心, 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 感情上的支持, 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口腔、饮食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督促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8-169.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4月急诊治疗 (非住院) 颌面部创伤患者372例, 男262例, 女111例;年龄1~78岁, 中位年龄32.8岁;其中摔 (碰) 伤192例, 交通创伤109例, 外力打击伤68例, 动物咬伤3例;单纯软组织伤237例, 合并牙槽突骨折21例, 牙齿损伤32例, 眼睑损伤3例, 鼻损伤1例。
1.2 护理治疗
就诊后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安慰并稳定其情绪, 使他们正视受伤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情况评估, 除外全身疾病及创伤, 保证生命安全;积极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包括急救、止血、清创缝合、包扎等急诊处理;最后还要加强全身情况观察及局部伤口换药,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牙齿及牙槽突损伤先行复位固定, X线检查确定牙齿损伤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眼部、耳鼻部损伤则同期治疗。患者均常规预防感染治疗并进行门诊换药、拆线, 记录创伤愈合情况。除4岁以下患儿外, 所有患者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结果
所有患者情绪基本稳定, 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其中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325例, Ⅱ期愈合42例, 感染5例, 感染患者经加强换药后愈合良好;保留损伤牙齿及骨折牙槽骨愈合良好;眼部、鼻部损伤也正常愈合。所有患者对颌面部创伤的护理与治疗满意。
3讨论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部位, 受伤的机会较多, 是人体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之一, 并且损伤后对面部的容貌和功能破坏性大, 并且由此直接和 (或) 间接带来的心理改变也不可忽视。
3.1 从解剖学角度讲急救
口腔颌面部的血运丰富, 受伤后局部出血较多, 容易形成血肿, 加强止血和监测出血性休克是刻不容缓的。如果涉及口腔内创伤, 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 及时清除凝血块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避免因出血导致的窒息发生;颌面部除了软组织损伤, 还可能累及牙齿和颌骨等硬组织, 要尽早处理硬组织损伤, 尤其是牙齿损伤, 尽早恢复患者的局部功能;颌面部上接颅脑, 颌面部损伤可能累及颅脑, 因此要判定是否并发颅脑损伤, 以便尽早诊治挽救患者生命;颌面部下接颈部, 容易并发颈椎损伤, 在搬运患者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再次损伤颈部。因此, 急诊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要结合患者及创伤的个体差异, 综合检查创伤情况和检测其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并迅速做出判断以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急救和护理方案。
3.2 从护理专业角度讲急救
3.2.1 询问病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患者就诊后首先询问患者或家属患者既往病史, 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有无休克先兆症状, 及时止血包扎;观察患者是否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 要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另外, 口腔颌面部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位, 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使患者头偏向一侧, 在利于分泌物外流的同时清理口鼻分泌物、血凝块、呕吐物及碎骨片、游离组织等其他异物, 确保呼吸道通畅。这就要求有急救意识及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急诊治疗首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2.2 配合手术护理:
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并且可以配合的情况下, 及早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进行清创缝合手术, 如果涉及牙齿和骨折也需要尽早处理。术前要准备好手术需用的器械及药品,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进行局部备皮, 然后行术区周围消毒, 涉及口内创伤者还要行口腔消毒。术中做好配合冲洗、修整创口、止血、美容缝合以及包扎等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术中的动作要快速、轻柔。另外, 皮肤黏膜的擦伤创面要备好含有局部麻醉剂的冲洗液以减少患者术中的疼痛不适。手术彻底清创、分层严密美容缝合是伤口Ⅰ期愈合的基础, 本组患者中有5例发生局部感染, 其中有2例动物咬伤患者, 3例局部留有死腔。我们认为动物咬伤患者要进行更为彻底的清创, 所有创口缝合必须保证分层严密缝合外加局部加压包扎, 并且术后要加强全身预防感染和局部换药治疗, 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面部功能和容貌。
3.2.3 口腔护理:
口腔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为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生长繁殖的环境和条件,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可减少创口的感染机会和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涉及口腔内创伤的患者术前要进行口腔清洁, 术后除了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外, 更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工作, 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禁止吸烟。
3.2.4 饮食指导:
作为消化道起始部位的口腔及其周围的颌面部损伤后, 患者由于局部疼痛导致进正常食物困难, 而且进食还会影响伤口愈合及增加患者痛苦, 为此要特别交待患者在伤口初期愈合期间要进软 (流) 性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 同时还要加强身体营养促进创伤愈合。另外, 涉及腮腺损伤的患者要告知患者清淡饮食。
3.2.5 心理护理:
随着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改变, 心理治疗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颌面部损伤多为突发意外伤, 患者常表现为惊慌、恐惧不安, 伤后面部出血、塌陷、畸形、容貌改变等, 会引起患者的各种顾虑和紧张情绪[2]。应充分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安慰, 鼓励患者面对现实, 保持乐观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创伤愈合。另外, 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忙而不乱, 操作熟练轻柔, 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 使其产生信任感并配合治疗, 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黎升, 李祖兵.口腔颌面创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0.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外科》中相关诊断标准[1], 且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其中, 男58例, 女32例, 年龄5~72岁, 平均 (44.37±3.06) 岁。骨折部位:上颌骨骨折35例, 下颌骨骨折22例, 颧骨骨折15例, 颧弓骨折13例, 颌面部联合骨折5例。致伤原因:车祸受伤40例, 跌伤13例, 砸击伤18例, 挤压伤12例, 其他损伤7例。
1.2 方法
1.2.1 抗休克处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立即实施抗休克处理, 依据出血量情况, 判断患者的病情, 及时为患者输血, 并为其行外科手术止血, 从而降低颅内压, 防止患者因休克而死亡。
1.2.2抗呼吸道阻塞因伤及口腔部位, 导致患者口鼻腔及其周围骨质空腔内常常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因此, 应先清理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及其呕吐物, 若患者属于下颌骨骨折, 则会导致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出现后缩现象, 这就极有可能导致患者舌后坠而呼吸不畅, 必要时应立即切开气管, 保障呼吸道的通畅性。
1.2.3 手术方法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 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 定位骨折部位, 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1.2.3. 1 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1) 复位方法, 针对线性骨折早期的患者, 可以采用手法复位法进行治疗, 如果复位效果不满意, 那么可以采用牵引复位法;针对复杂型骨折或者因受伤时间较长而导致骨折部位已经错位愈合的患者, 可以采用切开复位。 (2) 固定方法, 针对骨折部位移位较少的单发线型骨折患者, 可以采用牙弓夹板进行固定;针对开放性骨折或需行切开复位的患者, 可以采用螺钉钛板进行内固定;针对髁状突骨折患者, 可以采用钛板螺钉进行固定, 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
1.2.3. 2 上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1) 复位方法, 骨折早期采用手法复位, 如果患者骨折时间较长, 且骨折部位已经存在纤维愈合现象, 那么应该采用牵引复位, 即利用牙弓夹板对患者的上下颌骨之间进行牵引结扎。 (2) 固定方法, 行开放复位的患者, 应采用钛板或螺钉进行固定。
1.2.3. 3 颧骨颧弓骨折治疗方法
(1) 复位方法, 针对骨折早期与单纯性颧弓骨折患者, 采用盲探复位法进行复位。即从患者的上颌第二磨牙颊侧沿着患者的前庭沟部位行1.5 cm的长切口, 然后将骨膜玻璃器插入到患者的颧骨、颧弓深面, 并向外及上方撬动患者的骨块。与此同时, 医师采用另一只手于患者的面部感知复位情况, 待复位效果满意后, 缝合患者口内的创口;针对复杂型骨折以及骨折部位存在明显错位的患者, 可以采用开放复位法,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即自患者的口腔外部切口或冠状入路, 行颧骨、颧弓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自尖牙到磨牙处切开前庭沟黏骨膜, 充分暴露患者的颧骨上颅骨连接部位的骨折区域, 然后采用骨膜剥离器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待复位满意后, 于直视条件下采用钢丝或铁板或螺钉等进行固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 颌面部外观恢复正常, 同时骨折线对位良好;好转: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 颌面部外观基本恢复正常, 但是线下骨折线并未完全对位;无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 颌面部外观没有恢复正常, 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临床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30 min~72 h接受针对性治疗, 术后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治疗后, 痊愈66例 (73.4%) , 好转21例 (23.3%) , 无效3例 (3.3%) , 临床总有效率为96.7% (87/90) 。出现并发症2例, 占2.2%, 均为术后创口感染, 经有效治疗后, 均恢复出院。
3 讨论
近几年,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大多数患者的伤情较为复杂。口腔颌面创伤骨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分别是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 其中, 闭合性骨折主要包括颧骨颧弓骨折, 而开放性骨折主要包括下颌骨骨折与上颌骨骨折。口腔颌面部是人体面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对于维持人体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以及保持人体面部美观上具有重要意义[2]。但是, 由于口腔颌面部位比较特殊, 若该部位受到了外力压迫, 那么极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骨组织损失, 比如缺损、移位及骨折等问题, 进而影响到咬合功能, 造成患者面部畸形, 影响面部美观[3,4]。
口腔颌面创伤骨折好发于青壮年, 而老年人出现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比例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生活节奏相对较快, 且社会活动较为频繁, 容易受到外在事件的刺激, 特别是男性青少年, 发生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概率远远高于女性青少年。相对而言, 中老年人较为稳健, 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且对待事物较为平和, 因此发生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概率相对较低。此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交通事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机动车辆越来越多, 导致患者出现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本次研究中, 因车祸出现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患者40例, 占44.4%。
在治疗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时候, 应先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 主要包括止血措施、预防窒息措施以及气管切开等方面。其中, 为患者实施止血措施的时候, 医护人员必须查清患者颌面出血的部位及其出血量, 若出血量较大, 应及时采取缝合措施[5,6];为患者实施预防窒息措施的时候, 应注意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 保障其生命安全;实施气管切开措施的时候, 应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适应证, 这样不仅能够抢救患者生命, 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强度[7,8]。
在治疗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时候, 如果患者属于上颌骨骨折, 由于骨面附加的肌肉 (除了鼻翼内、外的肌肉之外) 主要是一些较为细小的表情肌, 临床治疗的时候, 只要能够将患者的牙齿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并将骨折断进行有效复位, 然后采用有效固定法将其固定于患者的颅底部位, 愈合效果往往较好[9]。而如果患者属于下颌骨骨折, 由于该部位存在强有力的咀嚼肌群, 因其牵拉作用可导致显著的错位现象[10]。临床治疗的时候, 不仅要采用有效地方法对下颌骨骨折部位进行有效固定, 保障其稳定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颞下颌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促进患者骨和软组织的血运, 并进行相应的部分承重, 这样可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费用性萎缩、关节僵硬等现象[11,12]。
临床治疗中, 不管是上颌骨骨折还是下颌骨骨折, 医师在进行固定的时候, 软金属丝挂钩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是一种常用的固定方法, 能够保障患者的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对于新鲜骨折断端间局部疼痛的患者, 会产生肌肉痉挛现象, 可采用小橡皮圈弹性牵引, 待复位成功后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但应经常检查患者骨折部位的牵引力方向及其咬合关系, 必要时应对复位部位进行及时调整[13,14]。由于患者的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固定会对饮食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采用小橡皮圈牵引可以在固定2周后, 于患者饮食的时候暂时将其解除, 餐后再挂上, 这样既不影响患者饮食, 也不影响固定, 且操作简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 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 总有效率为96.7%, 并发症发生率为2.2%。提示对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复位及固定方法, 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恢复进程, 保障患者的面部美观。
综上所述, 对于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应依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其骨折部位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 能够保障患者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 提升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 给予患者相应的复位及固定方法,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30 min72 h接受针对性治疗, 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Ⅰ期愈合, 总有效率为96.7%, 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于口腔颌面创伤骨折患者应依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其骨折部位及时进行复位与固定, 能够保障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6 月至2015 年10 月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患者64 例, 排除高血压、糖尿病、严重遗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肾不全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1 和干预组2,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干预组1 男22 例, 女10 例;年龄55~78 (68.76±2.51) 岁;体重51~82 (64.12±11.34) kg。 单纯软组织损伤7 例, 软组织损伤合并颌骨骨折25 例。 其中19 例伴昏迷。 干预组2 男20 例, 女12例;年龄54~78 (68.14±2.28) 岁;体重50~83 (64.67±11.71) kg。单纯软组织损伤6 例, 软组织损伤合并颌骨骨折26 例。 其中20 例伴昏迷。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干预组1 在常规清创、抗感染、止血同时行甘露醇 (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 125ml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20~30min, qd。 干预组2 在常规清创、抗感染、止血同时行20%甘露醇125ml及地塞米松治疗 (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 5mg静脉滴注, 滴注20~30min, qd。 两组均持续治疗3d。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 应用游标卡尺, 根据面部美学测量技术分别测量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 垂直距离为外眦点和唇连接点的距离;水平距离为两侧下颌角外侧点之间的距离[2]。 显效:肿胀程度改善率≥70%;有效:肿胀程度改善率30%~69%;无效:肿胀程度改善率<30%。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3]。 疼痛分数以10 分法为准, 0 为无痛, 10 为剧烈疼痛, 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进行标识[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干预组1 总有效率为81.25% , 干预组2 为96.88%, 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注:与干预组1 对比, *:P<0.05
2.2 两组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比较 干预组2 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经治疗后明显优于干预组1, 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注:与干预组1 对比, *:P<0.05
口腔颌面部为呼吸道上段部位, 发生意外创伤时可导致血凝块和分泌物堵塞, 组织肿胀移位, 引发舌后坠, 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 在口腔颌面部创伤后继发早期肿胀应及早治疗, 以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窒息率[4]。
甘露醇属于单糖, 其于人体中不被代谢, 且在肾小管中重吸收困难, 具备利尿渗透作用, 为临床常用的脱水剂, 具有高效性和渗透性, 可促进血浆渗透压升高, 使得组织间的水分进入到血管中, 促进组织脱水[5]。
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抗炎作用显著, 可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对炎症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另外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可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降低T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 抑制白介素合成和释放, 减少免疫球蛋白浓度和补体成分。 同时, 其可通过扩张血管, 促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增加, 有效缓解组织肿胀[6]。
本研究干预组1 在常规清创、抗感染、止血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 干预组2 增加地塞米松治疗。 结果显示, 干预组2 疗效、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经治疗后明显优于干预组1, 提示应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轻肿胀程度和疼痛度, 值得推广。
摘要:选取64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1和干预组2。其中干预组1在常规清创、抗感染、止血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治疗, 干预组2在常规清创、抗感染、止血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干预组1总有效率为81.25%%, 干预组2总有效率为96.88%, 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 。干预组2疼痛分数、面部垂直方向距离和面部水平方向距离经治疗后明显优于干预组1, 差异显著 (P<0.05) 。应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减轻肿胀程度和疼痛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甘露醇,地塞米松,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
参考文献
[1]遆云飞, 刘洋.应用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继发性早期肿胀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9) :4413-4414.
[2]陈春英, 朱怀红.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创伤后早期肿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3) :5144-5145.
[3]刘明海, 官莹玉, 李洋, 等.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6 (13) :1756-1757.
[4]何红红.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在对比剂外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21 (33) :4385-4386.
[5]曹莉, 高培环.20%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外伤早期肿胀45例[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9) :145.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篇6
关键词:颌面创伤,临床特点,治疗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 创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器官功能减退, 机体反应迟钝, 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生创伤, 很容易造成颜面的畸形、面部的功能障碍或不全, 其致死率均较高, 降低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1,2,3]。本文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人颌面创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便了解其临床发病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老年颌面创伤患者均为我院就诊患者, 76例中男39例, 女37例, 年龄60~75岁, 平均 (65±4.5) 岁, 创伤后就诊时间均<1周。所有患者资料均完整, 骨折患者均附有影像学图片, 对其进行回顾性详细分项登记。
1.2 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和就诊时间、致伤病因、创伤部位、治疗措施及效果分别进行列表登记。观察各组病例的发病率及病因分布, 按创伤部位及受伤时段分类, 探讨老年人颌面创伤发病率与时段、部位的内在规律, 总结老年人颌面创伤的临床特点。
2 结果
2.1 颌面损伤原因统计
76例老年患者颌面创伤原因。主要原因为生活意外伤 (45例, 59.2%) , 其次为运动损伤 (12例, 15.8%) 。见表1。
2.2 颌面损伤部位统计
颌面损伤部位。其中, 面下部骨折所占比率最大 (38.2%, 29例) , 其次为面中部骨折 (17例, 22.4%) , 牙槽突骨折所占比率较小 (3例, 3.9%) 。具体见表2。
2.3 治疗方法及效果
14例老年患者软组织损伤中进行了初期缝合, 均为伤后35 min~8 h, 平均 (3.3±1.2) h。13例全颌面骨折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和内固定。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接受了切开复位术。其他未接受治疗。经治疗, 老年颌面损伤患者无死亡, 住院天数平均为 (20.5±10.0) d。
3 讨论
颌面创伤的伤因不同, 其流行病学特点也不完全相同。老年人颌面创伤的特点之一还有并存疾病多且严重。并存冠心病者在围术期极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对于该类患者应及时调整心肌供氧与缺氧关系, 保持二者间的平衡[7,8,9]。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 老年颌面创伤是以生活意外伤为主要发病原因。原因可能为老年人行动迟缓, 再加上伴有较多慢性病, 平日服用镇静类药物较多, 反应迟缓。另外, 老年人颅骨钙质沉着较密, 弹性弱, 脆性较大, 外伤发生后极易出现骨折[4,5,6]。再加之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 路面车辆的增多, 老年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加。老年人发生颌面创伤的程度有的虽然不如其他年龄段那样严重, 但由于年龄的增加和器官的老化以致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系统性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 使颌面部感染的机会大大升高。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感觉迟钝, 往往对疾病的病程、症状描述的不系统, 常常贻误最佳治疗时机[10]。因而, 对老年颌面创伤患者, 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救治前必须做到仔细询问既往病史和现病史, 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应急能力;行全面体格检查, 必要时辅助其他检查, 以排除其他部位 (如毗邻的颅脑、气管、颈椎及其他重要脏器) 严重的合并症, 及时给予其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术后可靠、有效的包扎, 严密的观察, 必要的随访, 是老年颌面创伤系统救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人颌面创伤的临床特点, 应注意预防和降低老年生活损伤的发生率, 在诊治过程中应关注并存疾病。
参考文献
[1]陈芬, 卞令凤.口腔颌面创伤40例临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6) :3435-3436.
[2]皇甫胜利, 常立军, 和鲁予, 等.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6) :189-190.
[3]刘吉平.200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治疗与回顾[J].中外医疗, 2012, 31 (13) :88-89.
[4]王桂梅.57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3) :175-175.
[5]汤志军, 孙挺, 谢江.115例颌面部创伤临床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14 (1) :78-79.
[6]汤志军, 孙挺, 谢江.颌面部创伤11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2) :136-136.
[7]武春智, 武彬彬陈琛.颌面创伤2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A, 2011, 30 (11) :246-247.
[8]池佳锋.口腔颌面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1) :13-14.
[9]罗国才, 吴明灿, 杨磊, 等.严重颅颌面创伤的临床救治[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 2010, 36 (2) :22-24.
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篇7
一、征文内容: 口腔颌面创伤、正颌与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各类基础与临床研究。口腔颌面创伤征文包括颌面部外伤急诊处理, 软组织外伤的治疗, 上下颌骨、髁突骨折、颧骨颧弓、鼻眶筛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陈旧性颅颌面骨折与创伤后畸形整复等;正颌外科征文包括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OSAS的正颌外科矫治,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等;修复重建征文包括各类肿瘤术后软组织、骨组织缺损与畸形的外形修复与功能重建等。本次联合学术研讨会将以数字化外科为重点, 尤其欢迎包括机器人手术、计算机导航手术等数字化外科新技术类的相关研究与临床报道。
二、征文要求: 稿件形式为中文摘要, 摘要约500 字左右, 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同时还应包括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信箱, 并注明稿件所属类别 (创伤类、正颌类、修复重建类) 。
三、投稿邮箱及截稿日期:E-mail:kjk3306@163.com, 2014年4月30日截稿。截稿后将组织专家进行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