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共9篇)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1
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口腔颌面外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病症, 起病急, 发展变化快, 如果治疗不及时, 很有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患者与医院一定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发现后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1]。本组抽取了320 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是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07 年1 月-2014 年4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 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组320 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男192 例 (60.00%) , 女128 例 (40.00%) , 年龄4 个月~85 岁, 平均 (45.1±8.9) 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各个年龄段患病情况, 感染起因以及感染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1.2.1 诊断方法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局部伴有红、肿、热、痛, 功能性阻碍等不良的临床表现, 另外, 还有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发热、白细胞增多的表现特征。因此,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一般是利用病史收集、临床检查 ( 包括血液细胞探究检查和局部穿刺手术的实施) , 必要时加上一些特殊的检查例如B超、CT等就能够准确的完成判断。
1.2.2 治疗方法开始要完成全身性的治疗, 选取有效的抗生素, 完成全身抗炎性的治疗。本组病例多使用广谱抗生素, 例如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加上一些厌氧类药物, 例如常见的甲硝唑等,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 选取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除抗炎治疗外还必须增强周身性的支持治疗, 增加患者机体的抗病性能。全身治疗的同时, 一定要积极处置局部区域发生的病变, 脓肿构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同时在术后增强脓腔换药, 减少细菌的深层次作用, 控制感染后慢慢的减少用药量。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年龄状况
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 21~30 岁和51~60 岁患者的比例最高, 详见表1。
2.2 患者感染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情况
在本组病例中, 患者体温均高于正常, 37℃以上240 例, 占75.00%, 最高温度为41.14℃ ;白细胞计数值>10.0×109/L的患者192 例, 占60.00%, 最高为20.8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大于75% 的患者有170 例, 占53.13%, 最高为95.20%;局部穿刺有脓液或脓血混合物的患者176 例, 占55.00%。
2.3 患者感染病因情况
感染起因, 牙源性感染214 例, 其中包括阻生智齿冠周炎105 例, 根尖炎19 例, 牙周病90 例。牙源性感染比例最高,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和损失性感染, 详见表2。
2.4 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的具体情况
感染主要累及口腔颌面部各间隙, 其中以嚼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 详见表3。
2.5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单纯的药物治疗有134 例 (41.88%) , 配合手术治疗有186 例 (58.13%) 。伴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在治疗中除了增加抗生素剂量, 均使用对症医治。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明显, 痊愈或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其中疗程最短为2 d, 最长为5 周。
3 讨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中, 牙源性最为多见, 其次是腺源性, 均属于继发性感染。牙源性感染主要是通过牙体牙髓病导致的根尖部感染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所造成的, 而腺源性感染一般跟上呼吸道感染紧密关联, 尤其是与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 所以腺源性的感染一般在颌下间隙中发生比较普遍, 其次是颏下间隙。损伤源性例如常见的皮肤、黏膜损伤, 骨折及唇部疖肿, 口腔黏膜溃疡等造成的感染也可继发成为间隙感染。血源性和医源性相对来说少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均属于继发性感染, 一般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综合感染所致[2,3,4]。通过表1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10 岁以下, 占比10.94%, 60 岁以上, 占比7.19%, 其中以21~30 岁最为多见, 占比25.94%。这主要是因为青年人喜欢吃的食物种类偏多, 偏爱辛辣食物, 轻视口腔清洁, 忽视口腔轻微疼痛的影响, 从而导致后期恶心。通过表2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病因种类繁多, 其中以牙源性感染居多, 占66.88%,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 占20.94%, 然后是损失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 分别占5.00% 与3.44%, 而医源性感染比较稀少, 仅占3.75%。根据表3 可以看出, 口腔颌面部感染所累及间隙, 最频发部位是嚼肌, 占26.88%, 因为人在进食的时候, 必须借助嚼肌;其次是颌下部位, 占21.88%;然后是颊部位, 占15.00%;接着是眶下部位和口底与颏下部位, 分别占11.88% 与10.94%;还有翼颌部位, 占7.19%;咽旁和颈部位置比例最小, 仅占6.25%。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炎症区域的临床表现:炎症区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和功能性障碍, 通过炎症区的组织变性渗出所引发, 例如常见的开口受限, 吞咽、咀嚼、语言、呼吸困难等不良的症状出现, 例如伴随着周身症状患者WBC总数上升, 然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5], 畏寒发热、周身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例如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昏迷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状况。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治疗, 必须要重点关注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一旦接受了科学的诊断后, 治疗就必须马上开始实施, 前期尽可能的防止不适当的刺激出现, 加强炎症的吸收、消散或者局限性, 后期如果脓肿形成就一定要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6]。如果病情加重, 全身中毒明显或者合并中毒性休克状况, 需要马上开展抢救治疗, 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关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必须要有足够的关注。针对局部性的疾病治疗,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应采取全身抗炎, 支持疗法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 依照患者的特征使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法[7]。选取抗菌药物应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感受性、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合理使用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应进行抗休克的治疗, 例如扩容、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少量多次性的输血、白蛋白、能量合剂等, 来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 并给各器官功能完成监测, 以便第一时间发现与完成抢救工作, 例如诊灶的第一时间的处置, 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8]。另外, 作为口腔科医生亦必须要增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 来降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可能。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 必须要及时发现, 及时接受诊断与治疗, 关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并发症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感, 这是预防因为其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关键工作。
综上所述, 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 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方法:抽取2007年1月-2014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完成临床探究。结果: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中, 牙源性感染患者数量最多, 比例高达66.88%, 而老年人 (60岁以上) , 所占比例较小, 仅为7.19%, 青年人 (2130岁) 人数最多, 高达25.94%。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必须依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 使用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和局部区域治疗相统一的整体治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温秀红, 任变兰, 马基祥.4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 :75-76.
[2]刘伟.急性冠周炎合并颊间隙感染的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7) :1353-1354.
[3]刘志勇.226例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2 (6) :223.
[4]冀丽彬, 陈沐群, 商建平.炎症期拔牙诱发面部多间隙感染伴脑脓肿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6) :1473-1474.
[5]王小平, 杨朝晖, 曹发明, 等.口腔颌面部牙源性瘘管临床诊治回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1220-1222.
[6]刘守红, 叶茂昌.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学及药物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 22 (4) :299-302.
[7]李艳芳, 常璨然, 金泽高, 等.牙源性面部皮瘘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4) :478-479.
[8]王守明, 毛广文.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47例诊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9) :66-67.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2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临床特征 脓肿切开引流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017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一种进展较快的面部常见疾病。若耽误治疗时机,易引起脓肿,经血管神经扩散作用,导致败血症等较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2]。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0例,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0~86岁,平均70.45±3.45岁;于发病后5~15天入院,平均收治时间9.85±1.05天。病因以牙源性感染为主48例,其次有腺源性感染16例、损伤性感染10例、血源性感染4例和医源性感染2例。临床表现为颌面部或颈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发热等。合并高血压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类似(P>0.05)。
治疗方法:两组首先均给予足量抗生素静滴,以青霉素、头孢类为首选,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然后对照组采用开髓引流术,通过开髓、去髓术行减压引流。治疗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并采取冲洗换药等常规处理;对于已切开引流且症状无明显好转的患者,采取增加引流或扩大切口等措施,保持通畅引流。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完全消失;②无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无好转[3]。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与并发症情况。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P<0.05代表差异显著。
结 果
总有效率: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32例,无效8例,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3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白细胞计数对比:经过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并发症情况:两组各有2例发生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多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感染的性质可以是化脓性或腐败坏死性;位置可以是表浅的或深在的,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经阻力较小的组织扩散至其他间隙,形成多间隙感染,因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4]。本组病例从发病初期的牙疼或牙龈肿胀发展为严重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这与感染初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全身状況差,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有时如诊断不明确,会影响治疗效果,有这样一些患者,他们颌面部皮肤有一瘘口,在某些医院作反复外敷等治疗不见效。作X线检查,可见到明显的病灶牙,经处理病灶牙合瘘口迅速愈合,所以在治疗时分清病因很关键[5]。病颌下间隙形成脓肿时范围较广,脓腔较大,但若为淋巴结炎引起的蜂窝组织炎,脓肿可局限于一个或数个淋巴结内,则切开引流时必须分开形成脓肿的淋巴结包膜始能达到引起的目的。颌下间隙切开引流的切口部位、长度,应参照脓肿部位、皮肤变薄的区域决定[6]。一般在下颌骨体部下缘以下2cm做与下颌下缘平行之切口;切开皮肤、颈阔肌后,血管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如系淋巴结内脓肿应分开淋巴结包膜,同时注意多个淋巴结脓肿的可能,术中应仔细检查,予以分别引流[7]。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有2例发生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起病急,多为牙源性,脓肿切开引流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仙芝,丁小勇.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0(2):9O.
2 陈旭兵.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5例治疗体会[J].实用老年医学,2007,2(6):22-24.
3 吴国荣.8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5(9):147.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2例,男性181例,女性111例。发病病人中21~30岁构成比最高,共159例,占患者总数的54.45%。病程最短4天,最长43天,平均12天。感染部位及来源:以咬肌间隙,颌下间隙,颊间隙多见;常见病因以牙源性多见,其次为腺源性。损伤源性,血源性,医源性较少见。
1.2 治疗
抗生素治疗:本组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病例多用青霉素及红霉素类,如伴有厌氧菌感染加用甲硝唑,重症病例选用头孢类药物。对于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除并发细菌感染或病情危急外,不轻易应用抗菌药物。
脓肿切开引流: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或脓肿已破溃但引流不畅者,具备切开适应证的,应及时行切开引流术。如为腐败坏死感染则应该早期切开引流。
全身支持疗法:包括针对局部炎症区或全身继发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病因治疗,以及因感染引起的高热治疗及全身代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纠正和支持治疗两方面。增强全身抵抗力,促进疾病好转直至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病灶的处置: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多为牙源性感染扩散而来,故待急性炎症控制后早期处置原发病灶,是缩短疗程,减少炎症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
2 结果
本组病例以青壮年发病为多,发病部位以咬肌间隙、颌下间隙、颊面间隙感染居多,发病原因以牙源性感染为多见。采用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本组292例治愈234例,好转57例,死亡1例,死于颅内感染。
3 讨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以牙源性多见,其次为腺源性均为继发性感染。牙源性感染主要是牙体牙髓病引起的根尖部感染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所致。腺源性感染主要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故腺源性感染多见于颌下间隙,其次为颏下间隙。损伤源性如皮肤,黏膜损伤,骨折及唇部疖肿,口腔黏膜溃疡等引起的感染也可继发为间隙感染。血源性及医源性少见。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1~30岁最多。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炎症区域临床表现:炎症区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体征及功能障碍,由炎症区的组织变性渗出所致。如开口受限,吞咽,咀嚼,语言,呼吸困难等。如伴有全身症状者WBC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昏迷等危急生命的情况发生。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治疗应重视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一经诊断, 治疗就应立即开始, 早期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刺激, 促进炎症的吸收, 消散或局限。后期如脓肿形成则必须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如病情加重, 全身中毒明显或合并中毒性休克的病人应立即进行抢救治断, 治疗不及时, 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所引起的并发症, 应有足够的重视。对局部病疗。如诊灶的及时处理, 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同时, 作为口腔科医生亦应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 以减少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 应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并发症有足够的警惕性, 是预防因其并发症致死的重要环节。
摘要:目的 对292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重点探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8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292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初步回顾分析。结果 292例患者中以牙源性感染为多见, 以青少年比例最高。结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多为多菌种混合感染。治疗从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震康, 俞光岩.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169.
[2]张士灵, 等.462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临床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00 (3) :55-57.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4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4-01
糖尿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与多发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也是引起很多疾病的元凶,就现阶段来看,对于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问题,多数文献主要集中在单间隙感染上[1],很多专家分析了关于糖尿病患者重症多间隙感染问题,为了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现对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本组患者均切开引流,排除标准:单间隙感染患者。在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分析具体的感染范围,看是否出现脓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2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n=28)与非糖尿病组(n=34),糖尿病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54.8±2.9)岁;非糖尿病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44~81岁,平均年龄为(55.6±3.7)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感染情况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措施
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史、病因、试验检查结果、治疗结果,在发病原因上,主要有牙源性感染、腮腺炎、鳃裂囊肿、淋巴结炎、外伤、皮肤感染、颌骨囊肿、病因不明等方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受累间隙分布情况、数量、症状发作时间到入院时间[2-3]。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主要是由于牙源性感染引起,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因详见表1。
对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间隙数量进行CT检查,糖尿病组中超过两个间隙感染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对比示意表详见表2。
3讨论
对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牙源性感染,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由于牙源性感染导致的多间隙感染比例均超过50%,具体的结果与其他文献基本相同。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分别有3例与4例患者病因不明,究其根本原因,可能与亚临床病灶相关,但是在现阶段下并无确切依据[4]。两组患者受累间隙数量显示,糖尿病组患者感染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CT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中超过两个间隙感染患者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间隙位置上,多数患者属于面下部感染,其与患者均为颈部感染。
从本组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糖尿病患者感染度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口腔颌面部感染,大多属于间隙感染,感染数量较多,很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病死率增加。而非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容易控制,只要科学应用药物就能够很好的控制好病情。针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积极控制感染,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疾病,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5]。
因此,对于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不仅要治疗感染,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并发症与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方敏,王玲.56例口腔颌面部多間隙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07):528-529.
[2]冀丽彬,陈沐群,商建平.炎症期拔牙诱发面部多间隙感染伴脑脓肿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06):127-128.\[3]Al-QamachiLH,AgaH,McmahonJ,etal.Microbiologyofodotogenicinfectionsindeepneckspaces;Aretrospectivestudy.British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2010.
[4]PaulW.Poeschl,ValentinaCrepaz,GuenterRussmueller,RudolfSeemann,AlexanderM.Hirschl,RolfEwers.EndodonticPathogensCausingDeepNeckSpaceInfections:ClinicalImpactofDifferentSamplingTechniquesandAntibioticSusceptibility[J].JournalofEndodontics.2011(9).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5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抗感染治疗
颜面部、颌周、口腔区合称颌面部间隙, 上述各部位的感染或联合感染均称为颌面部间隙感染[1]。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全身酸痛等不适, 病情变化快, 引起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临床中应给予高度重视[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 (42.3±12.3) 岁, 平均病程16.4 d。记录感染来源及部位。部分患者给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部分患者应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记录各诊断方法患者例数。
1.2 治疗方法
1.2.1抗感染治疗。
入院后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经验用药, 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明确时再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63例给予青霉素类, 23例应用二代头孢类, 40例应用三代头孢类, 31例患者应用奥硝唑, 单纯用药者3例。
1.2.2局部引流。
脓肿严重需要引流者62例, 行口外径路切开引流者45例, 口内径路引流者14例, 联合引流者3例。局部引流需要切开皮肤, 给予麻醉, 采用全麻者8例, 采用局麻者54例。
1.2.3高压氧治疗。
80例患者中, 除了有心、肺疾病等禁忌症外, 其余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 共53例。患者置于高压氧舱内, 予1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氧, 浓度85%~95%。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体内含氧浓度, 抑制细菌内酶活性和厌氧菌能量代谢, 增强气道抗菌作用。
2 结果
2.1 患者感染部位分析
感染部位为颊间隙8例、眶下间隙19例、颌下间隙28例、颏下间隙7例、咬肌间隙2例、多间隙16例, 其中颌下间隙、眶下间隙占比最多 (表1) 。
2.2 患者感染来源分析
感染来源有牙源性53例、腺源性21例、毛囊炎继发2例、蚊虫叮咬2例、医源性2例 (表2) 。
2.3 患者诊断方法分析
80例患者中, 有79例患者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其中66例显示有细菌,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28例, 大肠埃希菌感染者18例, 金黄色葡糖球菌感染者15例, 其他细菌感染者较为少见;80例患者中, 应用CT检查者58例, 应用核磁共振检查者43例, 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者47例。
2.4 治疗效果分析
78例痊愈, 1例效果不明显, 1例加重, 总有效率达97.5%, 78例痊愈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6 d。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源于口腔疾病, 从生理特点来讲, 牙齿生长于颌骨内, 根周炎、冠周炎等牙科疾病的细菌可通过牙周组织逐渐蔓延到颌骨和颌周蜂窝;从抵抗能力讲, 口腔颌面部的筋膜内含有相对较多的疏松结缔组织, 此类组织处机体免疫屏障及免疫细胞相对缺乏, 抵抗力较差, 感染相对易发, 且细菌可沿筋膜扩展, 加重病情[4];从血供来讲, 颌面部动静脉丛交织, 血流丰富, 且此处的部分血管与脑部血管相通, 一旦细菌感染, 病情进展较快, 易于波及脑部, 并发脑膜炎、脑脓肿等[5]。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常见,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对于该疾病的诊断, 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及肿大的颜面局部, 再配合现代先进诊断技术如细菌培养、CT、MRI、彩超等能明确诊断。治疗中最常用的是抗感染治疗, 部分严重患者需要做切开引流术, 以便排脓, 加速恢复, 近些年也有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方法。
研究显示, 患者病位分析颌下间隙、眶下间隙感染较为常见;病因分析牙源性感染 (66.3.%) 较为常见;诊断方法分析细菌培养 (98.8%) 最为常用;治疗手段及疗效分析, 治疗手段多为抗感染、脓液引流、高压氧治疗;经治疗后, 80例患者中78例痊愈, 1例效果不明显, 1例加重。说明及时而准确的诊断, 再加上抗感染、脓液引流、高压氧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可迅速控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情, 有效解除患者病痛,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守明, 冷高峰, 赵帅, 等.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13) :66-67.
[2]陈泽, 龚仁国.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9) :4716-4718.
[3]王浩, 张来健, 徐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7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2) :2177-2179.
[4]丁修明, 张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86例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9) :1366-1368.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78例, 男98例, 女80例;年龄2~66岁, 中位年龄32岁;发生于嚼肌间隙感染131例 (73.6%) , 颌下间隙感染5例 (2.8%) , 颊间隙感染及额下间隙感染18例 (10.1%) , 眶下间隙感染16例 (9.0%) , 口底窝组织炎3例 (1.7%) , 嚼肌间隙、颞肥间隙、舌下间隙等间隙感染各1例 (0.6%) , 多间隙感染2例 (1.1%) ;牙源性感染166例 (93.3%) , 腺源性感染12例 (6.7%) 。
1.2 诊断标准
局部红、肿、热、痛, 并伴有功能障碍。如张口受限, 语言、咀嚼、吞咽功能障碍, 甚至呼吸困难等, 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
1.3 治疗
1.3.1 局部治疗:
(1) 开髓引流术:对牙源性感染、脓肿未形成者通过开髓行髓腔减压引流。本组行开髓引流术16例 (9.0%) 。 (2) 脓肿切开引流术: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 具备切开适应证者应及时行切开引流术, 对于多间隙感染者应早期广泛切开。本组行脓肿切开引流术150例, 口内切口140例、口外切口10例;均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创腔, 橡皮条引流, 抗生素治疗, 视病情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 抗生素多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与替硝唑联合用药。
1.3.2 清除病灶:
本组患者中由龋病引起53例, 其中40例病灶牙无保留价值者在炎性反应控制后拔除, 13例经根管治疗保存;由冠周炎引起101例, 均在炎性反应控制后拔除病灶牙。
1.4 预后
178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 经对症、抗炎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后均痊愈。
2 讨 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 以牙源性感染最常见, 其次为腺源性感染, 其致病菌多为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本组患者178例, 以牙源性感染多见, 占93.3%;多为尖周炎、牙周脓肿、骨膜下脓肿、冠周炎等引起, 其次为颌下腺炎、淋巴结炎等引起;主要因彝族聚居地区经济落后, 口腔保健意识淡薄, 对口腔疾病未引起足够重视, 患病后未及时就医所致。
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视具体情况给予局部治疗与全身情况相结合, 据病情调整疗程及用药。应选择敏感抗生素, 坚持早期足量用药, 同时给予支持疗法, 保持水电解质和代谢平衡, 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有切开指征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局部切开的位置依病变主体而定, 同时又便于清创引流和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和腺体组织结构, 切开应深达筋膜层, 坏死组织应及时清除, 以减小组织张力, 感染控制后及时清除病灶, 既缩短了疗程, 又避免突发[1]。
加强群众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尤其应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 让广大彝族群众相信科学,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防治并清除口内病灶牙, 截断感染源, 可大大降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临床特征,彝族地区
参考文献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中, 男, 24例。女, 28例。单间隙感染32例, 多间隙感染20例。单间隙感染又以眶下、口底、颌下、咬肌、翼颌、咽旁间隙居多, 颊及颞间隙较少。
1.2
感染来源上, 牙源性最多, 共38例, 占73.1%。其余依次为腺源性, 外伤性, 和医源性。另有因筛窦炎引起额、头部多间隙感染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患者因间隙感染入院后, 我们一般采用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第二、三代头孢+硝咪唑类, 病情严重的多间隙感染偶抗生素三联。
1.2.2 脓肿切开引流
除2例儿童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痊愈外, 余50例患者均及时行切开引流术。
2 结果
间隙感染经积极治疗后, 疗效确切,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我们统计, 单间隙感染疗程2~7 d, 平均5 d。多间隙感染疗程7~10 d, 平均8 d。合并糖尿病的多间隙感染则病程较长, 短者12 d, 长者可达月余。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的选择
细菌培养无论是脓液培养或血培养, 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有的培养则为阴性结果。而在住院时患者感染已存在, 大部分患者需急诊切开。在穿刺或切开取样的同时, 需先根据诊断、感染来源、临床表现、脓液性状来初步估计致病菌来选择抗菌药物。我们的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 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做适当调整。对每一个患者都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 合理的, 个体化用药方案。我们的细菌培养结果多为大肠杆菌, 肺炎分支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厌氧菌及真菌则因技术问题而不能做出培养。
3.2 切开引流一定要充分, 以保证通畅引流为准则
单间隙一般1 cm长切口即可达到目的。但对于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常需口内、口外多个切口, 腐败坏死病原菌感染则需广泛性切开。冲洗是必要的, 我们常采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替硝唑液反复彻底冲洗。冲洗次数少则1次/d, 多则3~4次/d。而且在每次更换敷料及冲洗时, 均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技术原则。
3.3 全身支持疗法
在患者出现发热、寒颤、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全身中毒症状时, 要求患者卧床休息, 加强营养, 给予一定的液体入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提高机体抵抗力, 以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3.4 感染患者的护理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8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月, 收住院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2例, 男女各6例, 年龄2岁~78岁, 平均 (45±20.4) 岁, 其中60岁以上患者3例;合并糖尿病3例, 妊娠1例。上述患者颌面部或颈部肿痛明显, 开口受限, 进食困难, 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1.2 实验室检查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三大常规、生化全套、B超及胸片等各项实验室检查。除1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8.6×109/L没有升高外, 其余11例患者白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 在10.5×109/L~40.5×109/L之间, 平均为20.5×109/L, 中性粒细胞在67.5%~95.5%之间, 平均86.5%。6例患者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 在18~33 g/L之间, 平均26.5 g/L。7例患者电解质紊乱, 主要为血钾异常, 在2.6~3.4 mmol/L之间。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6~13.5 mmol/L之间, 尿常规检查酮体均异常, 1例≥55 mmol/L。6例患者经B超检查在颌面、颈部间隙内有脓肿形成, 1例患者经胸片和CT检查证实有纵隔脓肿, 脓液细菌培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咽峡炎链球菌, 1例患者脓液中出现酵母样真菌生长。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予以积极抗感染、抗休克,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并予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局部切开引流, 冲洗换药治疗, 并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结果, 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使用敏感抗生素。其中6例患者分别进行了下颌下、颏下、口内、颈部多部位广泛切开, 予硅胶管或橡胶片建立引流, 局部予敏感抗生素冲洗换药。对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请内分泌科协助共同控制血糖, 2例纵隔感染患者, 请胸外科协助行纵隔引流。
2 结果
12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 切开引流伤口愈合, 复查三大常规、生化全套等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达到治愈目的。
3 讨论
3.1 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患者, 应努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正确局部处理、防止挤压等不适当刺激的同时, 积极给予全身支持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抗菌药物, 可以减轻中毒症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
(1)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特点:口腔颌面部组织疏松, 血运及淋巴特别丰富, 有利于致病菌的清除, 但同时也容易使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血循环, 造成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另外, 面部静脉通常无静脉瓣, 又直接或间接地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而且静脉走行于面部肌肉中间, 如静脉回流受感染或某些因素以及肌肉收缩的影响, 导致血液逆转回流, 可将感染细菌带入颅内, 造成颅内感染。再者口腔颌面部具有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筋膜间隙, 上达颅底, 下通纵隔, 内含疏松的结缔组织, 抗感染能力低, 构成了化脓性炎症迅速蔓延的通道。尤其在颌下间隙, 上可通过翼颌间隙达颅内, 下可经深筋膜与胸腔脏器如纵隔、心包等相联系, 容易引起颅内、纵隔及心包的并发症。 (2) 患者年龄与机体抵抗力: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以儿童, 尤其是幼儿发病率最高, 而且病程进展迅速。这可能除了上述儿童间隙感染发病较多的原因之外, 还因儿童在发病过程中不像成人能及时通过主诉来表达病情, 致使并发症到晚期才能作出诊断, 失去及时治疗的机会。 (3) 不正确地处理原发灶:局部炎症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早期应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刺激, 以促使感染吸收、消散或局限, 形成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如处理时忽视敏感抗生素的应用, 或用量不足, 或时间过短等, 致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脓肿切开时的切口过小致使引流不畅, 这些都可使病情加重, 产生各种并发症。 (4) 其他:造成并发症的原因除上述因素外, 医生思想上的疏忽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常表现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忽视了全身情况, 或由于局部症状的严重性而掩盖了其他部位的严重并发症。另外, 近年来因颌面部间隙感染而发生死亡的病例很少, 医生在处理时容易忽视, 再加上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经过和以往有所不同, 有时疾病开始就很猛烈, 迅速蔓延达内脏器官和机体其他系统, 患者很快出现衰竭, 失去治疗机会。
3.2 尽早采取有效的控制感染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口腔颌面部感染多是由于病变牙、颜面皮肤疖肿或淋巴结炎引起, 早期只要思想重视, 予以足量抗生素并避免不适当的刺激, 适时清除病灶, 多容易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 一旦病变发展到多间隙感染阶段, 后果往往比较严重。此时, 除积极经静脉抗感染治疗外, 及时切开引流并保证引流通畅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对于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更应强调早期广泛切开引流的重要性, 并采用卧床及适当头低脚高位, 有助于防止纵隔脓肿的发生。
3.3 要有全身观念, 重视患者全身状况的变化
应重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本组病例中有7例出现电解质紊乱, 6例入院时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 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 (1) 患者入院时距发病已有一段时间, 由于感染引起的开口受限、疼痛严重影响进食, 又未能得到其他途径的有效补充。 (2) 多间隙感染的脓液聚集, 切开引流均使蛋白质丢失, 加上高热等因素造成低蛋白血症, 而低蛋白血症又造成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并且影响伤口的愈合, 故应适当补充蛋白质。值得注意的是本组病例中有3例合并糖尿病, 1例甚至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时严格地检测并控制血糖极为重要。糖尿病患者常反复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 成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来源, 而重症感染、手术等急性应激又可诱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 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故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症状严重, 感染反复, 病程迁延, 治疗应同时控制感染和血糖, 积极处理病灶及全身支持治疗[4], 临床医师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 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2例, 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 12例均痊愈。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 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综合处理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5~146
[2]周龙女, 蔡佩佩.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6, 4 (3) :198
[3]王吉耀.内科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978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篇9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治疗对策
在口腔面部中, 口腔颌面炎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 就会使炎症扩散, 甚至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炎症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存在威胁[1]。本文探讨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治疗对策,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口腔颌面部重症多间隙感染患者100例, 男52例, 女48例, 年龄5~72 (56±2.3) 岁。其中牙源性感染有53例, 腺源性感染47例。
1.2 实验室检查
患者入院后, 立即行血液常规、脓液、胸片、生化功能等检查。其中有22例患者脓培养阳性, 13例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9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所有患者的白细胞都有明显的升高, 平均为22.1×109/L, 中性粒细胞平均为85.3×109/L。所有患者的血浆蛋白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平均为27.1g/L。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都采用综合治疗。当所有患者入院后, 根据脓液培养药敏的结果, 采取积极的抗菌补液治疗, 对所用的敏感抗生素进行及时的调整[2]。为了增强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 应加强全身治疗。及时切开引流, 在必要的情况下, 应进行多切口引流。在切开引流的情况下, 如果全身或者局部情况没有得到好转, 就应扩大切口, 也可以增加引流切口。为了保持引流的通畅, 可以采用甲硝唑和过氧化氢进行交替冲洗, 2次/d, 及时更换引流。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治疗结果如下:痊愈73例, 并发败血症12例, 并发边缘性骨髓炎9例, 并发中毒性休克5例, 死亡1例。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在间隙感染后, 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得当而引起的感染扩散, 这就导致2个以上间隙发生感染, 也就是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 比较常见的为牙源性, 其次为腺源性、医源性损伤性和血源性[3]。一般情况下, 感染的扩散会沿着口腔、颈部间相通的筋膜间隙和颜面扩散, 这就容易造成多间隙感染。机体的抵抗力对感染扩散和细菌毒力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老龄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比较弱, 因此, 容易产生多间隙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 早期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时, 感染的发生率在很大幅度上降低。重症多间隙感染是由于临床治疗中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的, 因此, 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对策。
在本组患者中, 患者出现症状最多的为牙源性引起的多间隙感染, 其中以青年人和老年人最多, 老年人容易发生根尖炎, 容易引起感染扩散, 而青年多为冠周炎。蜂窝组织填满了口腔颌面部各间隙, 其中还包含有血管、神经等, 蜂窝组织与血管、神经束在间隙之间穿梭, 从而连通相邻的间隙, 因此, 这就会导致一个间隙感染后, 感染就会随着上述途径或者破坏邻近组织, 甚至会破坏数个间隙[4]。在本组多间隙感染病人中, 多间隙的感染都是由一个间隙感染后, 扩散到附近的间隙而导致的。口腔颌面部两侧的间隙是互补的关系, 如果只局限于一侧, 就会使另一侧感到疼痛。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后, 由于病史长、抵抗力差、病情重,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患者, 如果治疗的方法不当, 就会容易引起全身并发症[5]。在本组11例并发症患者中, 并发边缘性骨髓炎很少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多为儿童和老人。因此, 针对儿童、老人和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在治疗的过程中, 应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与专科医师共同处理, 从而使并发症减少。本组出现1例死亡, 是由于患者受到口底多间隙感染入院, 对患者进行口内切开引流, 在培养脓液后, 并没有出现细菌生长的情况, 使用抗生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由于引流不畅, 颈部逐渐受到了感染, 一旦颈部血管破裂, 就会大大减小抢救成功的几率, 使患者死亡。从中可以看出, 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治疗比较困难。在治疗的过程中, 不仅要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 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从而治疗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陈润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8 (25) :183-184.
[2]温秀红, 任变兰, 马基祥.4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12 (1) :76-77.
[3]汪坚敏, 吴莘, 姜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2例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 2011, 6 (5) :102-103.
[4]郑艳华.6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22 (13) :37-38.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推荐阅读:
口腔颌面部感染06-01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05-28
口腔颌面缺损11-04
口腔颌面骨折12-13
口腔颌面外科教学09-02
口腔颌面部脓肿05-20
重症口腔颌面部09-16
口腔颌面外科自我鉴定05-15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论文08-25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