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2024-10-26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精选12篇)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1

摘要:事发突然、现场不明、时间紧迫……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 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赶赴事发现场。应该说, 当人类进入“风险社会”[1]后, 采写突发事件越来越变得常态化和复杂化, 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成为记者必须娴熟驾驭的一种采访本领。

关键词:重大事件,县城,常态化,娴熟

笔者自1998年至今, 先后只身奔赴抗洪一线、与非典患者面对面;第一时间到达“4.28列车相撞”、汶川特大地震等等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就此, 笔者试图通过多年来采写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 探讨地方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采访中怎样扬长避短, 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1 以快速反应制胜

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突发性事件, 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2]。因为突发事件,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 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扩大读者群。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开启了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成为媒体可遇不可求、以此“争夺”读者的焦点。那么, 面对突发事件, 如何在媒体大战中取胜?首要的就是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地市级媒体, 更需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可以说谁先奔赴第一现场, 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

当获知突发事件发生后,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思考, 能够在瞬间判断和认定其价值, 然后简化所有的外出采访所需的审批“环节”, 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第一现场, 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获胜。否则, 如果受制于媒体按部就班的条条框框, 媒体就会在竞争中缺失自我, 陷于被动, 消弱自身影响力, 失去读者。因此, 要争分夺秒地奔赴第一现场, 距离新闻事实越近, 新闻价值就越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多年来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现场, 可以说在地市级媒体大军里, 是率先派出记者奔赴异地采访重大事件的媒体之一。作者在近十年间, 就曾先后参与了多次重大事件的采访。

1998年夏, 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 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 报社领导安排我奔赴江西九江地区抗洪一线采访。那时的采访条件异常艰苦, 没有传稿设备、没有数码相机, 没有车辆保障, 发一张图片要找车跑到百公里之外的南昌, 先冲洗出照片再求助当地媒体摄影部传回报社, 一张图片传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手写后的文字稿件用传真机发回, 但找电源成了每天的一项最重要工作, 除了采访,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跑南昌、找电源上。但为了第一时间将稿件和图片传回报社, 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位住在圩堤帐篷的妇女被毒蛇咬伤, 得知后笔者飞奔而去, 现场看到医护人员一边紧急救助一边往担架上抬这位妇女, 一副感人的画面摄入镜头中, 一篇现场新闻跃入脑海里。之后, 又跟随救护车到九江人民医院采访。这时中央、省市等媒体才赶到, 因为在第一现场, 文图并茂的特写《紧急抢救》见诸报端后, 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十几天的采访, 用苦和累换来的是媒体的影响力和读者的赞誉, 还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褒奖。

之后几年间,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不断强化媒体应急意识, 无论是非典还是后来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迅速做出反应, 无论是人员还是资金, 无论是设备还是版面等一切都开“绿灯”, 所有“审批”程序简化, 有力地保障了快速反应的需要, 而且采访报道的经验更加成熟。2008年4月28日, 山东省境内胶济线发生列车相撞特大事故, 获悉后即驾车奔赴事发地淄博市周村区境内。烟台距离事发地300余公里, 应该说在时间上与当地媒体相比不占优势, 但是在紧急疾驶途中看到救护车、各类救助车、运送救援物质的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就此, 通过手机向集团网站——水母网发送途中的所见所闻, 很快将网友的情绪带入了现场;后来接连不断地所见所闻短信, 将事件的现场气氛描绘得真实而详实。汶川特大地震在14时28分发生后, 不到一个小时, 集团领导即安排笔者和一位同事奔赴震区。因成都、绵阳机场关闭即转道北京, 恰巧与中国红十字学会、国家地震局官员同机飞往重庆, 而后又乘大巴奔赴成都。13日中午我们即发回了第一篇稿件——《“麻烦”中采访到的新闻》。可以肯定地说,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是全国地市级媒体进入灾区采访的第一批记者。正是如此, 面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 (《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 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从而一直在本地市场独领风骚, 牢不可摧, 勇往直前。

2 以独家报道取胜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总有世界独家新闻发出。毋容置疑, 重大突发事件后, 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后一个时期这个“焦点”仍会被许多读者所关注。那么, 争分夺秒抢新闻, 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记者共同的目的。但由于时间、距离、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等等因素, 想抢到“首发”的重大新闻并非易事。

那么, 如何在重大事件采写中取胜?实践证明, 想方设法多采写“独家”新闻, 特别是异地采访的媒体应该是法宝之一。在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 就应打破常规、勇于担当、多动脑子、多动脚力, 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了解事实、寻找新的主题。你紧盯现场, 我去挖掘幕后的新闻;你注重事件的动态, 我细致地采写发展的局势;你全面采访整体体现事件的全貌, 我紧紧抓住至关重要的一个侧面。从而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丢我捡, 你捡我丢。除此之外, 还应发挥好公关和应变能力, 将别人难以得到的线索和素材挖掘出来。总而言之, 与众不同, 才是采写独家的基础, 写出好新闻的源泉。

2003年非典时期, 烟台市所辖莱州发现一例“疑似”非典患者。一时谣言四起:周边死了多少人, 莱州城里空无一人, 外商纷纷迁移等等, 导致莱州以及周边地区人心惶惶。仅仅一名“疑似”非典患者, 真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恐怖吗?真相到底如何?主动请缨, 领导大力支持, 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 作为全国第一个走进莱州采访的记者, 针对社会的谣言, 通过实地调查采访, 当晚赶回报社后即写出了《探访麻后村》、《与非典患者面对面》、《我站在莱州街头欢畅呼吸》等四个整版的长篇通讯, 一个个谣言被击破, 一个真实的莱州呈现给了读者。很快使整个莱州以及周边地区恢复了平静, 社会逐步稳定, 经济很快得到复苏。在“4.28列车相撞”特大事件采访中, 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第一次运用全媒体手段采写新闻的尝试。在事发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记者“长枪短炮”地架在哪里。凭心而论, 作为地方媒体和他们在现场“拼”、“等”优势明显不足。就此我们兵分三路:一路在事故现场“守候”, 一路奔赴事故处理小组和殡仪馆等地探访, 一路去伤者所住医院采访。不多时, 当一路记者走进已拧成“麻花”似的车厢探个究竟时, 结果“发现第71具遇难者尸体”的消息通过手机发出后, 系世界首发新闻;另一路去事故处理小组的记者“扮演”伤亡者家属, 第一个拿到并用照相机拍下的“死亡者名单”, 第一个出现在网站上。迅速让“烟台日报”和“水母网”字样伴随着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以及各大媒体的转载, 传遍了世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采访中, 我们同样避开地市级媒体的弱势, 注重挖掘新闻要素, 将视角重点放在大地震中的“烟台元素”, 采写出这场巨大新闻战中的独家新闻, 即满足烟台读者的第一需求, 又通过一个个侧面反映地震的无情和人间的真情。5月16日, 跟随救援的烟台消防官兵在绵阳地区安县长青山上开展救助行动。长青山海拔2700 m, 大地震后茶坪乡唯一的进出山路由于山体闭合成为了一座“孤岛”。要营救被困群众, 只能翻越这座海拔最低的大山。我们带上摄像机、照相机等所有“装备”, 与官兵一起历时6个多小时, 走过泥泞山脊、跨越地震裂缝、攀爬峭壁悬崖, 用生命和汗水换来了一段极其珍贵的文图和录像。5月23日, 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 将我们拍摄的《大山里的营救》播出。在地震一周年之际, 组织烟台的许多爱心人士一同奔赴灾区, 组成《爱, 直抵震区》采访团队, 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同时, 还与10多位在地震后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11名地震遗孤结为“对子”实行一对一资助。当年暑假期间, 这些爱心人士将地震遗孤接到烟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直到现在, 灾区与烟台人民的心始终紧紧地连在一起,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推出的一篇篇独家报道,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除了挖掘独家新闻外, 还硬做好新闻背后的新闻, 注意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本地元素, 拉近与本地读者的距离, 体现出事件的独特性、全视角、本地化。当然, 应该注意的是不可一味地追求独家, 要做好舆论引导, 全面、正确、理性地看待突发事件, 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波动。

3 以广度深度获胜

打“组合拳”不间断地跟踪, 必定受到广泛关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写, 除了牢牢把握好新闻的时效性和鲜活性, 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要下大力气, 打好新闻报道的组合拳。实践中, 我们深知, 报道突发事件, 由于事发突然、情节复杂、细节和背景因素尚待挖掘核实, 同时群众对应急事件的关注点是多变、多样、多角度的, 因此, 采写中需要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清楚信息公开的难点和盲点, 尽最大努力发挥媒体纵深报道、思想深邃、易于形成共鸣的优势, 纵向挖掘、横向拓展, 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价值, 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

具体体会有三点:1) 打出“组合重拳”。多年来,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成立协调报道小组, 打通各个业务通道, 做到采访有指挥、发稿有安排, 借助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形成互动, 打破时空界限形成合力, 使报道精彩纷呈。非典时期, 我们奔赴一线采访的同时, 后方编辑迅速组织了就“谣言与事实“为主题的五篇言论, 和《首席记者踏访莱州访非典》的长篇通讯一同推出, 形成了强有力的“组合拳”,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仅如此, 4.28列车相撞特大事故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利用全媒体手段在短信、视频、音频, 图片等方面实施全面报道, 加大、加长、加宽新闻链条, 做出新闻的厚度和广度, 一次次打出的“组合拳, 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2) 挖掘人性光辉。在采写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中, 要下大力发掘灾难中蕴含着更鲜活、更深刻的主题, 通过报道让健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 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要关注事件中老人、妇女、孩子以及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 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 打动读者;要做好警示报道, 当好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同时针对事件引起的政府和社会行为进行报道, 避免出现揭露式采访、泄露隐私等第二次伤害。“4.28列车相撞”发生后, 前后方记者互动采写了“烟台人都是活雷锋”, “三个列车员与400条人命”等广受读者好评的通讯, 并运用大量的相关链接, 增强报道的广度。汶川特大地震中, 受伤的北川县第一中学高一三班学生饶海燕, 看到烟台5位好心叔叔不仅开车把她从绵阳送到千里之外的重庆, 离别时每个人还悄悄地塞给她100元钱, 感动之余, 小海燕一边不停地说“谢谢大家了”一边在纸上重重地写了“烟台”两个字。一篇《受助孤儿含泪写下“烟台”》的通讯, 感动了无数读者, 被评为山东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优秀新闻作品奖。

3) 不间断地跟踪。有突发性、动态性、继发性构成的突发事件, 要探索弥补事实难于准确的方法, 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 要做到前面的报道不偏离事实、后续报道再跟进、补充、完善, 逐步使报道脉络越来越清晰, 直到准确、完整、全面。在汶川大地震采访中, 在前方记者报道地震灾区一线的同时, 后方记者采写了大量与震区相关的新闻, 比如:救护车队启程、志愿者奔赴灾区、救助物质的运送等等, 在这些相关的人员、物质到达灾区后, 前方记者自然地接过后方记者的报道, 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整体的报道链条, 让百姓详实地得知捐助的物质去向。由于所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 要不间断地跟进, 做好发展和结局的报道。汶川特大地震后, 我们先后做了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个春节和灾区人民过大年、一周年组织“爱, 直抵震区”采访团赴灾区献爱心。可以说从地震的发生、救援、一直到援建结束, 三年间没有任何间断采访, 形成了连续性最强的跟踪深度报道, 受到读者的强烈关注。

4 结束语

在采写突发事件多年的实践中, 笔者总结了采访所需的准备, 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哪一点做不好或遗忘携带, 都可能给顺利采访和发稿带来麻烦。物品:记者证、笔记本电脑、摄像机 (DV) 、照相机、无线上网卡以及各种充电设备、海事卫星电话等, 保障文图第一时间发回。沟通:随时与后方沟通必不可少, 了解领导和编辑部意图, 从中获得更多信息。协调:协调车辆保障, 减少体力消耗, 提高采访效率, 特别是事件涉及地域广、人数多, 车辆保障尤为重要。提醒:平时要注重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 学习应急知识, 提高应急能力;注意采写好第二现场、街谈巷议、当事人和旁观者,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做好重大突发事件采写能否取胜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德) 乌尔里奇.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 2004:18-20.

[2]蓝洪文.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新闻界, 1999 (4) :63-67.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2

(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分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重大突发事件,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妥善地应对和处置,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我行金融资产安全,促进全行稳健经营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事件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带有突发性或牵涉面广、性质严重,如不及时反应、妥善处置,可能会对本行人、财、物安全、经营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第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标准:

(一)机构网点发生客户挤提存款事件,影响正常营业或出现支付困难。发生可能危及我行正常经营的区域性金融**或其他重大情况。

(二)5人(含)以上劳动争议集体诉讼事件或集体上访,冲击、围攻机构网点事件,涉及我行工作的请愿、静坐、示威等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三)金融诈骗既遂案件。

(四)抢劫机构网点、金库、运钞车案件和盗窃现金的案件。

(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破坏我行信息系统,造成业务不能正常运行或银行、客户资金被窃的案件。

(六)违规放贷、拆借、越权承办各项业务等原因可能或已经造成金融风险(损失)的。

-1-

(七)资金、财务、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风险(损失)的。

(八)外汇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

(九)大额现金差错1000元(含1000元)以上的。

(十)发现大量假钞和伪造票据或被假票据诈骗的。

(十一)现金、存单、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重要业务公章遗失、被盗,密押泄密、失窃等。

(十二)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不明原因失踪,给我行资金造成风险10万元以上的。

(十三)侵害银行安全、造成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爆炸案件。

(十四)员工被绑架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五级以上员工出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十五)涉及我行员工的经济案件,或涉及五级以上员工的要案。

(十六)造成我行经济损失、员工伤亡的灾害、事故。(十七)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

(十八)发生重大信息系统故障,导致我行业务无法正常办理。

(十九)在协助执行或被执行案件中,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变更我行为被执行人,或可能导致司法机关查封营业机构的事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被诉案件;可能严重损害我行信誉的重大涉外业务纠纷。

(二十)境内外新闻媒体对我行进行负面报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

-2-(二十一)各种外审内查中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重大案件线索,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系统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或我行认为事关重大,要求各部门、机构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五条 各部门、机构发生或接报重大突发事件后,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分行报告,报告时间不得晚于接报后4小时或事发后12小时。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应在报告基本情况后,继续深入调查,注意事态发展,续报有关情况。

第六条 重大突发事件原则上实行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紧急重大情况,有关部门、机构在向上级行报告的同时,要直接向总行报告。

第七条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要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的形式(见附件),通过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并要先电话联系接报人。对特别紧急重大情况,可先电话报告,随后再书面报告。涉密内容要通过保密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内容应要素齐全,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预测、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上访要求、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损毁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原则上由各部门、机构主要

-3- 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经主要负责人授权,可由其他负责人签发。

第十条 发生上述重大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机构统一向分行综合管理部报送情况,其中各类案件、信息系统故障情况要同时向分行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接报后,要立即送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批办,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要根据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主管行领导报告,同时按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组织向银监会办公厅报告。

第十二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分行综合管理部要定期通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4-

附件: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200 ]第××期

报告单位:×× 签发人:××

关于××情况的报告

分行:

年 月 日

抄 送: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3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能力;善治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01-02

毋庸讳言,频发且破坏性增强的重大突发事件挑战着党的有效治理能力,如果党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应对,将会直接导致党的执政权威受到诘难、执政能力遭到质疑、人民群众的信任度下降等等负面影响。因此,科学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提高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能力,实现党和政府的善治,是关乎党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且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重大突发事件——党有效治理的实际考验

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突如其来的,影响力较强、涉及面较广、危害性较大且亟须解决的恶性事件。其爆发的不确定性、诱发因素的复杂性及应对策略的特殊性,使无论突如其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经济事件,还是险象环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无不考验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局势与国内环境、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等多重因素碰撞交织,致使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呈频发且破坏性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冲击着党和政府的有效治理愿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重大突发事件造成触目惊心的损失。各种突发事件不仅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全面检阅,更是对国家经济底实的蚕食。仅“5·12”汶川大地震就有69 229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8 451亿元。然而,不仅突发事件应对,其他各项民生国计都需要雄厚的物质依托,为此党和政府就要殚精竭虑地谋发展、促增长,而往往因精力所限顾此失彼,使党和政府的治理不免存在偏颇之处。

另一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党的执政形象。良好的党的执政形象是一种重要的執政资源,是凝聚人民群众、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以及巩固党长期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但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非常态性往往使党和政府的顾应不暇与民众的心理诉求出现暂时的不协调,这无疑一时弱化、损坏党的执政形象,进而导致党的执政权威受到诘难、治理合法性遭到质疑等等负面影响。

二、善治——党有效治理的必然取向

基于人们对真善美价值的永恒追求,自国家及其政府产生以来,善政便成为人们所期待的理想政治管理模式,然而,随着人们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的不断加强,善政理念受到了善治理论的挑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善治日益成为公共管理领域流行的话语。善治简言之即良好的治理(good govemance),“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是以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基本模式的社会治理过程。其本真意义上可谓是“人本位”的管理,是真正践行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政府运作方式;内在地具有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廉洁性、互动性、服务性、公正性的属性,且因而体现出的广泛的适用性、“人本位”的精神内核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日益成为现代政府新的政治理念和政府运作方式。作为一以贯之“执政为民”价值理念、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视善治为其有效治理的最佳取向。

然而,频发的重大突发事件却越来越挑战着党的有效治理素质能力,使政府善治愿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善治理论解析党对突发事件应对素质能力,其罅漏之处:一是公开透明力的不足。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报喜不报忧”的潜规则下,严格限制现场信息传播,使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引发公众由于不确定性感觉而造成更大的恐慌。二是责任担当力的缺失。重大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社会混乱、秩序失调及危机管理责任机制的缺位,让一些投机者得利,出现失职、渎职等现象。三是严明法治力的缺乏。由于缺乏完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框架和运行体制机制,突发事件爆发时无明确法律法规可依,或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仓促应对、效率不足、善后不力往往造成财产损失惨重。四是沟通回应力的滞后。现行政府危机应对实行的是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部门分割、协调不足,统一难为。同时,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和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党和政府不能有效早预测、早准备,及时应对。五是高效有为力的弱化。突发事件发生后,作为决策者应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果敢地作出相应的决策,而现实中面对危机一些领导者应变力不够,依章定策,延误救助,带来不容乐观的结果。

故而,实现政府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良好治理佳境,必须切实提高党有效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提高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素质能力的现实径路

遵循善治理论的分析框架,提高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明晰无误的公开透明力

“危机一旦形成就会对传统的‘正义价值’造成威胁,它所带来的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恐慌。处于危机中的群众,非常渴望从上面即主流媒体上了解各种关于危机的消息,并根据这些消息及时地调整个人的应急措施。”[2]可是,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处于闭塞和惶恐状态下的民众莫衷一是、不知所措,恐惧、焦躁心理更加剧烈,甚至会诱发更严重的社会动乱问题。在此非常状况下,政府及时、准确、公开的信息发布就成为稳定民心、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要达到这种公开透明能力,不仅需要政府深刻领会尊重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更要切实搭建公开透明政务的平台,善用各种媒体渠道,完善危机信息收集与管理机构,“制定行政信息公开法,把危机信息披露制度化”[3],坚决惩处恶意瞒报虚报的政府官员,确保危机信息的真实性、明晰性。

(二)临危不惧的责任担当力

政府的责任性作为善治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指政府对其自身行为负责、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社会及其民众负责。在重大灾难面前,普通民众往往显得力量渺小,无力抗衡灾难,殷切盼望其利益和要求的代表者的积极帮扶,迫切希望党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凝聚力量、汇集信心,带领人民攻克时艰。这就需要作为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党及其政府临危不惧地担当起责任,彰显其责任型政府形象。推动政府责任担当能力的提高其着眼点应放在努力完善行政问责制上。“行政问责制也称行政责任的追究制度,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基于一定的程序针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应当履行而没有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而必须使其承担的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追究制度。”[4]推行行政问责制以法律的强制性规避腐败行为、失职和渎职现象,这既是危机状态下维护和保障公民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题中之意。

(三)公正有效的严明法治力

重大突发事件及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应对往往需要“特事特办”,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处理可以逾越法治的轨道;尤其是应对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涉外事件,更需倚重运用法律的手段予以解决。因为,明晰、严明的法律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5],更能有效地规避假借“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原则投机法律的犯罪活动。可见,健全完备、公正严明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应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置于法制化的轨道,以法律的权威规范突发事件处理的各个环节,是必然的趋势,故公正严明的法治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党和政府要更加注重相应法律法规及应急制度的制定,弥补我国法制的空白和漏洞,完善突发事件处置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细突发事件应对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和人员的职能、权限和义务。

(四)高效便捷的沟通回应力

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是党和政党统一领导、有序协调抗击风险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现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诉求——回应径路的曲幽、离析,使重大突发事件处理中往往出现行动迟缓、应急滞后现象。这无疑弱化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成效。因而,提高党畅通的沟通回应能力,不仅要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决策、指挥、评估常设机构,将突发事件应对纳入常态管理活动中;更要“逐步完善政府首席信息官、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危机决策制度等制度,来保证党、政府、社会之间信息传递的顺畅,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作有序的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各危机管理机构有效合作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机网络系统。

(五)总揽全局的高效有为力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爆发性,一旦发生则破坏性极强,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很大,而且展延迅猛,涉及社会各领域、各层面,所以其成功应对必须坚持效率性原则。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效率性是砺练党和政府高效有为能力的试金石。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性,首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提高党和政府公务人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同时,对普通民众进行危机和反危机基本常识的宣传普及,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增强自我救助意识和能力。其次,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社会资源。

综上所言,善治视阈下提高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素质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在危机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4.

[2]左端成.危机处理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重庆社会科学,2004,(S2).

[3]赵妍.基于善治取向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J].知识经济,2008,(7).

[4]李新斌.关于政府创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9,(5).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

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策略 篇4

关键词:新闻报道,突发事件,受众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 新闻媒体只有以广大受众的需求和根本利益为关注点, 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才能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知情权, 才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真正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1 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时效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关键。许多突发事件往往在短时间甚至瞬间之内发生, 且不断发生变化, 逐渐成为不同地域、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及时满足人们对热点事件的信息需求, 媒体必须快速反应、立即行动, 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现场, 并力争最先向公众传达得到的信息, 使公众能通过这些信息, 对事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印象, 做到先声夺人。

2016年7月9日凌晨, 河南省北部遭遇特大暴雨, 其中新乡市降雨量最高超过400毫米, 出现严重内涝。得知情况后, 河南广电全媒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早上六点, 河南应急广播呼号发声, 同时“交广号”无人机飞赴灾区, 暴雨应急直播正式启动。12:30,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打破正常播出:进行《直击暴雨特别报道》。14:40, 大象融媒民生频道打断原有编排, 电视直播救灾。当晚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打破常规编排, 头题播发长达6分钟报道《特大暴雨袭击新乡省市迅速展开救援》。

报道中, 记者出现在暴雨倾盆的大街、出现在水流湍急的河流、出现在忙碌的救灾现场, 真实感、现场感极强, 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又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在为期一周的报道中, 正是有了反应迅速、权威发布, 才有力抢占了报道先机, 一时间, 主流媒体成了社会各界了解信息的第一渠道, 微博微信上的一些谣言不攻自破, 显著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常言道:兵贵神速。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信息海量、鱼龙混杂, 新闻媒体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出击, 遵循及时、客观、充分的信息披露原则, 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报道, 抢占舆论制高点。同时, 加强和公众的互动, 对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和客观分析, 及时进行解答, 从而起到消除谣言、正本清源、引领导向的作用。

2 持续追踪拓展深度

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在瞬间, 往往让人猝不及防, 但它持续进展, 其成因、新闻价值和影响, 在事件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清晰, 要满足公众对信息更深层次的需求, 需要我们进行持续追踪报道。

在报道中, 突发事件往往是单一的、动态化、碎片化的, 那么这一事件怎样发展, 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也是人们关心关注的。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可以充分利用新闻资源, 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事实上, 许多有影响的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都是在对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中产生的。譬如近年来不少媒体对一些刚建好的桥就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的连续性报道, 就不仅揭露了“豆腐渣”工程的真相, 而且追出了部分官员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以说, 连续追踪报道是对记者锲而不舍、秉持正义的敬业精神, 以及把握重大报道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拉长报道链条, 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突出报道深度、广度、锐度的“试金石”。

2016年上半年, 河南地区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 全省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坚战一开展, 各新闻媒体就立即行动起来, 兵分多路, 跟随环保、公安等有关单位, 下地市、到企业, 报道防治大气污染情况。除了动态报道, 新闻媒体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形式,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连续报道。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开设“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专栏, 除了动态消息, 还对做出承诺的地市和企业进行跟踪报道。另外, 推出防治小知识:介绍雾霾成因、如何防治等;同时, 河南广电全媒体重磅推出18篇系列评论, 用鲜活的事例、接地气的语言, 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法制现场》栏目特别设置《宣战雾霾》版块, 记者夜间深入现场采访, 抓拍生动场面和细节。在为时一个多月的攻坚战宣传战役中, 全方位、多角度的连续报道, 主题鲜明、说服力强, 展示了省委省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和行动, 为打赢防治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 突发事件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 抓好第二落点, 可以让观众不仅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使报道出深出新。突发事件稍纵即逝, 部分新媒体、自媒体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而传统媒体往往失去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的时机, 抢不到先发优势。做好追踪报道, 是发挥传统媒体人力资源丰富优势的途径。在仔细调查、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报道, 往往更能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更具独家特色、更有影响。

3 融合传播共同发声

近年来, 新媒体发展迅猛, 微博、微信、客户端因为具有即时、开放、透明和互动等优势, 不断改变着报道的形态, 拓宽了新闻的来源和渠道。在新媒体传播中, 一部手机、一个手持小摄像机, 记者就可以完成对事件从文字、图片到声音画面的综合报道和传播。而传统媒体所固有的表现手段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已经难以适应与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新的需求与期待。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必须增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运用“两微一端”与传统媒体联合报道的新模式, 增强与受众的交流沟通, 不断开辟传播的新渠道, 扩大报道影响力。

在2016年7月的新乡特大暴雨报道中, 河南广电全媒体所有资源共享、信息公用, 参与报道的各路记者部不分频率频道、不讲条件代价, 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报道中, 所有前方记者的地点和联系方式都反馈到应急宣传报道微信指挥平台, 他们所采集的新闻资源也分享到微信指挥平台, 电台连线电视台的记者, 广播的声音接入电视演播室, 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分发, 重要信息互联、互推、互融、互粉。本次参加报道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多达70多个, 信息可达用户超过3000万。

大数据统计, 近48小时的《河南广电全媒体关注直击豫北暴雨》, 创造多项传播记录:河南交通广播微信推送的主题微信, 10小时阅读量突破20万;映象网微信文章1小时内总阅读量突破100万;都市频道网络视频收看观众累计达到30万。这次成功的媒体融合报道, 为日后类似的灾难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除了新旧媒体综合利用, 媒体融合报道也对记者有更高的要求, 即必须掌握从采访、拍摄到网络推送等各项技能, 做全能记者, 只有掌握了这些新手段, 才能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如鱼得水。

在笔者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切实感受到, 突发事件报道难、创新更难, 但创新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在当前新媒体与“微时代”传播的环境下, 如果不创新, 报道就没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就难以吸引受众。因此, 记者必须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报道形式。要用事实说话,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迅速核实事实的真相, 尽可能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 语言要具有亲和力和贴近性, 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倾向性和个人感情色彩的话语。同时, 要注意发挥好评论的作用,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 通过本台评论、编后话、记者手记、评论员进演播室等形式, 对新闻进行延伸和全方位分析, 可以起到安抚人心、表明原因、鼓舞士气、指明方向的作用。

关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5

各部门:

为确保社会安全、灾情疫情、重大事故、群体性异常上访等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处理,统一指挥、调度各有关部门有序地参加处理,将事件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在应急处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实施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行动,采取各种有效、快速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二、组织领导

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工作组,并在事件发生后积极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抢救,警戒和善后等工作,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成立由行政正职任组长,其他副职领导干部任副组长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工作组。事件处理指挥组下设现场指挥组、现场施救组、后勤保障及警戒保卫组、调查及善后处理组和舆论导向组。

三、职责与分工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下,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

(一)现场指挥组

负责事件现场的指挥和统筹工作。根据事件现场具体情况,迅速确定具体应急处理方案,实施对各有关机构和组成人员进行科学、有效地指挥,向各有关部门下达任务,充分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现场应急处理和抢救工作的指导,并及时向归口管理部门汇报有关情况。

(二)现场施救组

负责组织对事件现场的抢救,救援和有关清理工作。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原因调查组对事件现场进行初步勘查,迅速制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案,报现场指挥组批准,并按照抢救方案组织现场抢救所要各种设备和机械,充分协调消防、民警、卫生和专业抢救灾队伍、有关参加抢救部门和人员开展抢救工作,提高现场施救工作效率。

(三)后勤保障组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方案开展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件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4、在本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5、根据事件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迅速向各机构传递工作任务。完成突发事件现场具体情况和有关信息的全面整理,并及时向现场指挥组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四)警戒保卫组

负责协调公安等部门做好事件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保卫工作,划定警戒范围,维护现场的秩序,阻止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干扰工作。组织车辆和人员疏导,并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五)调查及善后处理组

负责事件原因初步分析,对现场情况做出安全评估,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参加事件原因的调查工作。负责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工作,形成调查分析报告,提出对事件主要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做好受伤害人员及财产损失善后安置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六)舆论导向组

负责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事件做出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使外界对事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重大突发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减少影响,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促进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

四、应急处理程序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上述机构设置立即成立事件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工作,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观场,按照职责分工,各尽其责,迅速开展工作。

五、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各有关部门、单位的组成人员接到事件处理通知后,迅速与各组联系,做好参加处理及抢救等工作的准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二)事件处理过程中,各有关机构和组成人员要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树立全局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各组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处理工作任务正确及时完成。

(三)加强组织纪律,各组人员要严格听从现场指挥组统一指挥,积极履行职责,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四)处理过程中和结束后,各组人员不得擅离职守,更不得擅自离开。

重大事件与股市涨跌 篇6

今年,刚刚过去了三个月,但是国内国外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在国外,美英军队向伊拉克开战,成为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周,美国股市与债市全面上涨,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暴涨600多点,上升幅度达到8%以上。恐怕美国股市中的投资者,不一定都是爱国者,推动美国股市上涨的根本动力还是利益,是美国投资者对战争所能带来利益的预期。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不仅要重新树立其霸主地位,而且可以控制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的石油;不仅可以从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而且可以通过战争消费极大地拉动美国疲软的经济。

但是现实是客观的,战争是残酷的,伊拉克的战事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美国主战派的意志发展。任何战争都是有代价的,任何生命都是最宝贵的,牺牲过大,在战争中即使打赢了,实际上也是输了,小布什现在不只是在走政治的钢丝,也是在走利益的钢丝,美国股市中价格指数的涨跌,实际上是在为小布什打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股市每时每刻都在表现着经济利益。在一定时间内,伊拉克战争的状况,会决定美国股市的走向,近期内,美国股市已经成为战争的晴雨表。但愿战争早日结束,和平早日到来。

在国内,大事也接连不断,但都是好事。最大的好事莫过于“两会”的召开,政府领导班子成功换届。一代更年轻,更富有朝气与才干的优秀人才走上了政府的各级领导岗位。新一届政府总理温家宝既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渊博的学识,其谦和与果断,激情与冷静,务实与进取,稳健与开拓的精神品貌,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赞赏。温总理的任期刚好到我国召开奥运会的年份,在温家宝总理的带领下,在新一届政府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一定会摆脱市场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状况,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大好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将为股市的不断走强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银行体制改革中,也出现了几十年从未有过的大事,即全国人大正式批准银监会成立,富有银行工作经验的刘明康成为第一任主席。在我国成立银监会,一是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以前,我国的证券有证监会,保险有保监会,而银行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管,只能由中央银行代管,现在三会鼎立,使监管机构的设置更加合理。二是它深化了银行监管,由银监会专职分工负责银行业的监管,使该管的能管住管好,使该放的能放开放活。只要银行监管有了保证,就可以做许多不敢做的事情,银证合作将会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展开,就有可能使更多的银行资金在有监督有管理的条件下流入股票市场。三是它为将来金融业从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体制走向混业管理混业经营的体制,打下了坚实的监管基础。金融全球化,金融监管混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潮流。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必然会顺应国际潮流,从分业走向混业。成立了银监会,形成金融监管三会鼎立,各司其责的局面,表面上看是加强了分业监管,实际上也是为混业监管创造了条件,因为当我国进入混业时期,只要在证监会、保监会与银监会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金融联合监管委员会,就可以胜任混业监管的要求。那时将不再会是银证合作,而是银证一体化,银行的资金将不再会积压在银行,使资金运用困难。资金将在银行与股市之间自由地流动,这为股市的上扬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基础。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篇7

一、坚持正确导向, 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重大突发事件大多是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通常连锁反应大, 容易引起社会恐慌。第一时间报道, 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是媒体的责任, 但如果不加筛选, 不作引导, 容易造成社会负面情绪的叠加放大,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在报道中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正确导向,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2014年5月, 南京发生了一起“放射源丢失事件”,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零距离》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事关重大, 有关部门为避免引起市民恐慌, 封锁了事发现场, 以通稿形式发布信息。通稿比较权威, 但缺少细节。《零距离》严格按通稿的要求进行报道, 协助政府部门稳定社会秩序, 防止恐慌情绪蔓延。《零距离》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 不猜测不猎奇, 不超越通稿范围发布信息, 避免误导公众。

很快, 放射源找到了, 危险消失, 现场封锁也解除了, 但事件的影响力还在, 公众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并不清楚。媒体此时可回顾事件过程, 既能消除公众疑虑, 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零距离》记者通过回访事发现场, 采访当事人, 还原事件过程, 突出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不惜一切抢救伤者的决心。另外, 采访了相关专家, 介绍放射源在生活中存在于哪些单位, 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意外接触后应该怎么紧急处理等。节目播出后, 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二、以人为本, 体现主流媒体亲和力

江苏城市频道要求记者在节目中体现速度、深度和温度, 速度指快速反应能力, 深度指全面调查能力, 温度指人文关怀。人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记者冒着危险, 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报道, 精神令人感动, 但前提必须是不妨碍对新闻当事人的救助和事件的正常处理。比如, 在地震救灾过程中, 一名被困者刚刚获救被担架抬出, 如果记者蜂拥采访, 显然不合适。因此,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应让新闻成为事件妥善解决的重要力量。

2014年12月2日下午, 南京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工地上, 一辆正在起吊钢筋的吊车侧翻, 酿成人员死伤事故。得知消息后, 江苏城市频道卫星连线小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当时消防人员正在营救被困伤者。在报道此类突发安全事故时, 频道有四项基本要求:1.从社会效果出发;2.现场报道适可而止;3.不渲染血腥恐怖;4.不随意猜测死亡人数及原因。在事故现场, 《零距离》记者没有冲上前去抢独家镜头, 而是站在远处拍摄救援现场, 出镜记者则向围观群众了解事发过程, 准备现场连线内容。虽然有多位目击者坚称, 事故已导致多人伤亡, 但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权威消息的情况下, 记者在连线时并没有提及伤亡情况, 而是客观描述了现场所见, 将重点放在提醒市民注意绕行该路段, 避免发生二次事故。连线结束不久, 相关部门发来通稿, 确定事故造成两死两伤, 这一结果在随后的《零距离》中由主持人口播。事发第二天, 记者兵分两路, 一路记者陪同相关部门走访包括出事工地在内的南京多家工地, 查看安全施工情况, 排查安全隐患。另一路记者前往医院关注伤者的后续治疗情况, 最终请事故责任方在节目中承诺, 全权负责伤者的医疗费用, 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做有温度的新闻, 体现媒体的亲和力, 是重大突发事件做好舆论引导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利用网络提高新闻报道时效性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但要公开透明, 更要及时准确。传统媒体应善于运用新媒体, 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目前, 江苏城市频道各新闻栏目均有官方微博、微信, 不受时间限制, 重大突发事件的官方权威信息, 通常由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 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掌握话语权和网络舆论主动权, 传统媒体再对事件进行进一步报道, 扩大舆论影响力。

2014年3月8日,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 举世震惊。航班上多位江苏籍乘客的安危牵动着家乡人民的心。《零距离》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了马航失联消息, 并随时更新内容。当天中午, 频道开辟版面, 指令北京“两会”报道组记者赴北京国际机场发回直播连线报道, 同时辅以字幕等形式传递最新信息;晚间节目对事件进行重点关注, 请航空专家作技术分析;对失联乘客的亲朋好友进行采访。当晚, 频道组建“马航失联事件跨国报道组”, 分赴吉隆坡和越南, 启动江苏城市频道“马航班机失联”跨国直播报道。

报道组抵达目的地后, 每次参加官方新闻发布会, 都会第一时间把最新发布的内容整理成文字, 连同现场照片, 通过频道和栏目的官方微博、微信发送出去, 再在当晚的新闻节目中作详细报道。微博、微信除了通报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外, 还随时直播记者动向, 告诉网友记者目前所处位置, 将要去哪里, 并与网友保持互动, 搜集网友掌握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 还找到了在吉隆坡、越南当地的华人志愿者, 他们为记者在当地开展采访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导向问题 篇8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网络世界具有非中心性, 它不存在权威, 任何网民都是信息的制造者、消费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 就可以连接互联网, 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 传播自己的看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网络是扫描仪、放大镜、探测仪, 不少重大突发事件就是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揭开事情真相, 网络媒体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人们总是迫切地想知道事情发展的进度, 传统媒体受新闻采编、制作、播发作业流程的制约,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往往出现信息延迟的情况。网络兼具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 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实时、滚动播出, 多方位、多角度、多元素快速传递信息, 全程展示事件, 舆论效果比传统媒体更强大。

主流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 主动出击, 及时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 发布权威消息, 为网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实施人文关怀, 有助于稳定人心。及时对群众的诉求、公众的情绪和事件进行解释和引导, 有助于淡化和疏导过激情绪, 缓和矛盾, 化解危机, 促使事件更稳妥、更快捷、更有效的解决。网络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互动功能, 让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为网民提供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 有助于网民在紧急时刻沟通交流, 宣泄情感, 释放压力。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 宣传党的主张, 反映人民心声, 通达社情民意, 开展舆论监督, 关注民生、汇聚民智,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网络媒体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能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最好的桥梁, 在党和政府的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使事件复杂化。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央控制设备和中心的开放的离散结构, 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地域设卡、设点管辖、控制的管理方式往往作用不大。在网络虚拟社会中,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 网上信息发布草率, 重数量不重质量, 缺乏深刻性和严谨性, 难有权威性。网民在传播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 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由于社会阶层、个人经历、利益诉求、喜好等方面的差异, 即使是传播同一事件也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网上个人化、情绪化爆料和报道, 有可能使事态复杂化。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新闻报道、爆料炒作价值, 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经济诱惑,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一些网络媒体不能正确把握报道的时机、视角、态度和传播量, 为了提升点击率、“抢新闻”、在受众中制造轰动效应、增加广告收入, 不惜弄虚作假, 乱设“议程”, 搬弄“是非”, 以煽情、刺激甚至是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方式招徕受众、误导公众, 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给管理部门处理事件造成困难。网络媒体往往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全景式的报道, 放大混乱、血腥的场面, 还原再现不堪回首的经历, 容易在受众心理上造成恐慌, 滋生惊恐气氛, 对当事人造成第二次心理和人格上的伤害, 有违人性道德。同时还会摧垮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重大突发事件, 由于突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常常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其作出“定性”评判, 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而一些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往往信口开河, 盲目过早“定性”, 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还会误导舆论。网络传播突发事件, 个别人可能操控网络舆情, 在网上“先发制人”发布不当言论, 以偏概全, 把个体事件、普通纠纷或局部问题肆意渲染夸大, 引发网络围观, 激化不满情绪, 导致事件升级。由于网民的从众心理, 不当言论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里会迅速成为舆论热点。一些网上关注的热点看似是大众共同关心的, 但实质上只是少数人的声音, 会干扰对事件的处置, 加重危机。一些网络媒体擅自披露已进入司法调查程序的社会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案情, 干扰司法部门办案, 甚至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可乘之机。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

增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意识, 提高引导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大多表现为灾难性事件或危机事件, 直接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对社会的破坏程度很大。如果没有正面舆论导向, 容易滋生负面舆论, 产生巨大的社会动荡。事件发生时, 政府应重疏导而非堵截, 积极引导网络媒体的报道, 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处理和社会稳定的方向上来。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 准确发布新闻, 让社会和公众了解事实真相,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组织有针对性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做到调控有力, 冷热有度, 平稳有序。把正确导向与新闻价值和客观事实统一起来, 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对网上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引导, 疏导公众情绪, 唱响主旋律, 用正面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 使正面舆论成为网上最强音, 形成有利于化解危机和战胜危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心的网络舆论氛围。

快速反应, 迅速出击。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敏感度高, 舆论关注度大, 在网上传播快。如果网络舆论引导不及时跟进, 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失语, 就会为失实报道、谣言的流行打开方便之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来说, 在第一时间报道, 意味着先入为主, 在把握和控制舆论走向上占据有利态势。为此, 要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工作规律, 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协调政府与网络媒体的行动, 设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专门管理机构, 由政府“主动、及时、统一”发布信息, 在危机发生时准确、快速作出反应, 以正确信息引导公众, 以真实信息抵制虚假信息,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后, 坚持快速介入, 先声夺人,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最短时间内向受众发布有关消息, 及时公布事实, 揭露真相, 回应社会关切, 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核清事实, 澄清疑点。重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 情况复杂, 网上各说各话, 可能会误导群众, 激化社会矛盾, 滋生恐慌气氛, 诱发不稳定因素。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流言、传言, 政府部门与媒体不能仅仅跟进表态, 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一丝不苟地做好调查研究, 对传言的内容、背景和来源进行对比调查, 核实出事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损失财产等具体细节, 查实重要事件及其复杂背景, 解开疑点, 揭穿谣言, 揭示真相, 回答网上质疑。调查网上事关重大的谣言、传言时,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意报道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平衡各种观点和意见, 防止片面性, 力求真实、客观、全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一个过程, 弄清事实的真相也有一个过程, 政府部门和媒体要通过网上追踪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不断修正错误和不足之处, 为社会民众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 让公众了解事态的真相, 识破网上各种流言、谣言、传言, 从而使人心安定, 社会稳定。

弄清热点, 设置议题, 掌握主动。重大突发事件热点话题多, 聚焦程度又快又高, 网络舆情一波一浪, 来势汹汹。此时此刻, 政府部门和媒体不要被那些不能真正反映民意的所谓“舆情”裹胁而一味地随波逐流, 不能简单地跟着网络舆情亦步亦趋。主导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一个关键是设置议题, 抓住议题引领网络舆情。在第一时间抓住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敏感点, 抓住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关键情节, 关注网民思想动态, 研判事件态势, 了解和吸收民意, 把“政府想要公开的”与“受众想要了解的”巧妙结合起来, 主动、谨慎地设置议题, 积极介入热点话题, 敢担当、不缺位、不失语。及时发表代表社会主流的观点和声音, 理直气壮地进行解析, 阐明正确观点, 批评错误看法, 引导受众明辨是非、分清主次、保持理性, 引领舆论导向, 促进社会和谐。打造网上舆情引导体系, 掌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坚持人文关怀, 因势利导。重大突发事件, 特别是灾难事件和恐怖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怀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既真实客观地向公众报道所面临的困难和威胁, 又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 避免展示和渲染事件细节、伤亡惨状等, 防止产生负面效果。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注重用公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使之与通达社情、反映民意统一起来, 更好地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增强舆论的感染力。抓住节点, 因势利导, 突出人文关怀。突发事件的爆发期, 向公众阐明事件的危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引导人们设法降低损失;突发事件的延续期, 公众开始逐步感受到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时应对公众进行心理关怀;突发事件的恢复期, 突出建设性报道, 凝聚精神力量,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积极主动地摆事实、讲道理, 淡化过激情绪, 缓解矛盾冲突。

引导网络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轰动效应, 网络媒体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不只是新闻行为, 更是社会责任。引导网络媒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职业追求。坚持把党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准确鲜明地宣传中央精神, 如实地反映人民心声, 真正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网络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要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 严肃对待报道的社会效果, 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 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 杜绝虚假报道,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网站应积极自律, 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而牺牲社会效益, 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纵容假新闻, 不以煽情、刺激甚至是以捕风捉影、造假的方式招徕受众, 不将未经核实的网民发布在论坛、博客、QQ中的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登载, 坚持把新闻真实性作为立网之本。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 对事件的解决产生双重影响, 使政府和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受到空前挑战。舆论引导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 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危机公关的重要课题。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9

关键词:新闻框架,网络新闻专题,研究

互联网的出现使受众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网络上聚集着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 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 网络媒体通过编辑对新闻信息的框架组建, 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框架理论来自于社会学, 后传入传播学领域, 在大众传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运用框架理论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 在理论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对于它的解读, 不同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框架理论最初发端于心理学和社会学, 后来被用来解释新闻传播现象, 就产生了新闻框架。

框架理论起源于西方, 在西方, 有些学者认为框架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衍生出来的, 并且文化存在于新闻框架之中, 甚至可以说框架就是一个文化产物;吉特林则把框架看作一种持久而稳固的范式, 新闻传播者根据自身在新闻报道中采用的一般规范来组织选择报道新闻事实, 并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受众接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新闻框架是侧重于新闻文本内容研究的, 选择突出所需要的事实信息, 对受众的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甘姆森就提出框架由两个层次构成:一层指“框限”, 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 指受众观察事物的有效区间;另一层指“架构”, 即如何重组排列所得到的事实信息, 体现传者的主观思想。

在我国, 臧国仁提出“框架是新闻工作者运用符号再现社会真实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不断受到相关法规、组织机制及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思想的影响, 受众在解读新闻时, 也会启动个人框架解释新闻事件, 最后, 新闻框架就会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历史环境产生对应, 反映出某一时期社会的各种思潮 (或情境) ”。[1]他还提出了框架的三层次结构, 即框架的高层结构、中层结构和低层结构。高层次结构就是对议题进行明确的定性, 确定主题;中层次结构则主要包含事件、背景、后果和原因等方面;低层次结构涉及表述符号的选择和语言的组织。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所谓新闻框架是媒体依据自身的定位, 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选择需要的信息进行组合传播, 突出事实信息中的一部分而把其余认为不重要甚至是不想让受众了解的信息排除在外, 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重组排列, 使受众按制定好的范式对事件进行解读, 有效地影响受众的认知活动。而在报道过程中所形成的框架也侧面反映出媒体以及媒体工作者的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

二、网络新闻专题

在理论上, 网络新闻专题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解释的。彭兰认为“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 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 它是网络新闻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2]蒋晓丽结合实际操作提出“网络新闻专题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支持, 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 展现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一组相关新闻信息的总汇”。[3]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网络新闻专题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或事件, 依托网络运用文字、图片、视频、超链接等所有网络媒体技术手段, 围绕确定主题或事件做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报道。

三、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中框架理论的应用

(一) 建构框架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来自西方, 既是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尺, 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的准则。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媒体所报道的事实信息必须是具有客观公正、服务公众、社会责任和新闻自由的特点, 四个部分相互依存, 共同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在组织新闻报道框架时, 往往最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和立场, 但是新闻报道有其特殊性, 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在建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框架时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确保新闻真实, 避免盲目煽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给受众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建构新闻框架时, 所选择的新闻报道务必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不过多地加入自己主观情感, 应该作为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介入者。明确自身在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成为真正传播客观事实的使者, 做到每一篇用于框架建构的文本内容客观真实。

二是发布服务信息, 突出责任意识。媒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 有义务向受众传播关乎受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应该及时地整合权威性信息, 为受众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 筛选出最为有效且受众最为关心的议题, 方便受众阅读, 树立服务受众的意识。

三是拓展报道尺度, 展现新闻自由。我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报道尺度, 在党和国家的大背景下, 拥有相对的新闻自由。在不违背主旋律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多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 建构新闻框架过程中可以选择各个层次的消息来源进行报道, 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官方的信息, 也可以利用网络互动性的模式发表个人对事件的看法, 保障新闻自由。

(二) 建构框架应发挥“意见领袖”引导舆论的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大选期间对伊利县等地的选民投票进行了调查, 发现影响选民投票的并不是媒体, 而是其中活跃在人际交往中有影响力的选民, 这部分人就称之为“意见领袖”。他们既是信息的把关人又是信息的二次传播者, 在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组建报道框架的过程中、在消息来源上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 对舆论实施正确的引导, 这样更易于让受众所接受, 收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三) 建构框架应做好网络媒体“把关人”

卢因明确提出了把关人理论, 认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牢牢地掌握着传播什么信息的权力, 通过对所掌握信息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加工、制作来影响受众的认知。网络媒体的出现, 信息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的双向互动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意义上把关人的权力, 但把关人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网络媒体的发展, 增大了网络媒体负责人的把关难度, 这就要求在建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专题报道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梳理信息, 增强新闻内部联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一定有其产生的前因后果, 必定有其存在的历史渊源, 媒体在建构新闻框架时, 不能单单是对此次事件现场情况表面层次的报道, 还应全面立体地收集整理信息, 深入探索事件产生发展的因果联系, 把事件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进行系统报道。网络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多数是碎片化和同质性的, 作为网络媒体的把关人, 应在组建新闻框架时, 对同质化的信息避免重复报道, 梳理好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 增强网络专题的传播效果。

二是语言通俗易懂, 合理展现报道效果。网络受众不都是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 不都是有文凭的大学生, 还有些人是老人和小孩, 甚至很多人是文盲, 如何把在网络专题报道中出现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媒体语言表达出来, 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建构新闻框架的过程中, 只有将事实信息合理地传播出去, 并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才能够实现所要达到的传播效果, 如果受众出现了理解障碍, 再完美的新闻框架也只是在自说自话。

三是及时跟进报道, 避免二次伤害。灾难初发时期, 网络专题报道框架主要是以现场伤亡情况和救援状况为主, 不过在灾难发生后期, 事件情况逐渐明朗, 报道框架的组织就应顺应事件发展趋势, 及时更新报道主题, 将报道的重点放在灾难责任的认定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上, 引导公众的情绪恢复稳定, 让生活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在报道的过程中, 也要注重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在建构报道框架过程中不过分地渲染悲惨情绪, 渲染痛苦经历, 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尽量不用语言描述惨况或拍摄死难者惨状图片, 避免对遇难者和受众的心理造成伤害, 避免由于报道不当所造成的二次伤害。

近年来, 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其存在破坏性和不可预见性, 给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作为社会守望者的社会媒体, 对于监视社会环境让受众了解最新发生的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 给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尽管存在不足之处, 但只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定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新闻专题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 1999:112-113.

[2]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239.

[3]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36.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10

伴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民航应急管理体系面临全新挑战。近年来由于航班延误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炸机事件也不断增多, 伴随国际恐怖势力对我国的渗透, 严重暴力事件亦有所抬头, 这一新的趋势亦严重威胁民航安全。相关部门应重新审视现有的民航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在新的形势下,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为我国民航主管部门及民航企业在应对民航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飞行事故方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1 情景构建理论的创立背景和基本概念

“9. 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了应急准备的重要性, 而应急准备必须具有明确目标, 这些目标主要是以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来体现。为此, 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应急规划情景》,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与方法[1]。

“情景”是对未来愿景的一般描述, 是一个过程, 从开始到最后的实际情况的说明或描述, 情景不等同于预测, 更多的强调情景本身是一系列预期可能出现的状况的集合。情景是通过一系列当时图景所表达的假设的将来是对整个过程的判断, 通过概率来界定和判断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的状况, 情景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更多的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每一种状况的提炼, 是一种可能的假设或是判断。情景同样也是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强调了其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层层相扣, 把握真实细节的未来状况, 是关于未来可能实现状况的内部一致的叙述。而情景是由要素构成的, “情景要素”是情景的构成单元, 也是分析情景间关系的重要依据。研究情景, 就必须研究情景要素。情景要素是指表现、反映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状态与趋势的主要因素, 包括指标、数据等。以地震为例, 情景要素包括震中、震级、震源、受灾范围、伤亡与受灾人数、房屋与建筑物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灾区地理气候条件等[2]。

情景构建实际上是通过对数据所归纳、收敛、统计、分析, 提炼出不同情景要素并构建相应情景的过程。

2 我国现行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民航应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缺乏强有力的应急指挥系统, 民航业应急指挥协调顶层设计欠缺;

2) 传统的分散式的应急管理模式, 使得应急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3) 缺乏完善的各类配套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发生后可供参考执行的预案较少;

4) 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软硬件投入不足, 综合应急管理平台缺失[3]。

3 基于“情景- 应对”的应急管理模式

与传统应急管理模式基于“预测- 应对”不同,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基于“情景- 应对”模式[4]。简而言之, 情景构建可以使得我们在面临民航重大突发事件时, 各级各层应急机构都可根据事先设定的情景, 明确了解各自的任务和处置程序, 且相关的任务都是根据各级各层的应急机构的“能力”而预先设定的, 即明确了在应急处理时由“谁”来“做什么”和“怎么做”。

这与我国目前现行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5]”的应急管理体制并不冲突, 且更容易发挥基层应急力量, 提高应急效率, 降低应急管理成本, 从而有利于对现有民航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

4 民航重大飞行事故情景构建实例

本文结合对国内外近30 年发生的民航重大飞行事故情景的集成与描述, 以民航飞行事故重大突发事件情景为例, 对情景的概要、后果和应对任务等做一个简要示范, 构建情景方案。

4. 1 情景概要

某公司一架超大型客机在山区坠毁失事事件情景方案实例, 见表1。

4. 1. 1 情景概要描述

超大型客机载客量按现有技术水平可达到600人以上[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计能力的提高, 未来还有可能增加。作为目前世界上事故概率最低的交通工具, 民航事故率的统计单位通常为“百万小时事故率”[9], 但由于其在空中飞行的特殊性, 一旦出现重大事故, 则生还率通常较低。超大型客机的机载燃油量巨大, 在坠毁发生爆炸时会伴生火灾。在这一情景实例中, 客机坠毁在山区, 山林密布, 容易引起山林火灾。地理环境复杂, 救援困难, 容易丧失最佳救援时机。即便事故发生后有部分生还者, 但重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 也会发生死亡情况。如派出直升机参与救援行动, 可提高救援效率, 但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有可能导致救援人员的伤亡和救援设备的损失[10]。

4. 1. 2 制定应急预案的要点提示

①地理信息: 事故地点为山区, 海拔较高, 无当地居民居住, 少有人工建筑物。

②环境条件: 密林覆盖, 地理环境复杂, 距离市区较远, 地面交通条件极差, 地面救援车辆及人员、物资短时间内难以抵达事故地点。生还者难以在短时间内逃离事故现场。

③气象条件: 大雾天气不利于火灾烟雾的扩散, 同时导致地面搜救人员前进困难, 较差的能见度亦不利于空中救援的实施。

④次生与耦合事件: 附近人烟稀少, 即便幸存者逃离失事地点, 也可能因食品和饮用水缺乏, 或因飞机爆炸引发的火灾和浓烟导致死亡。救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救援人员因火灾导致伤亡, 空中救援人员可能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事故而导致伤亡。

4. 2 事件后果

4. 2. 1 人员伤亡

乘员人数650 人的客机撞山坠毁后, 初始死亡人数可达到620 ( 95. 3% ) , 30 人重伤 ( 其中3 名机组成员) , 因撞击较为严重, 受伤人员基本为肢体残缺、骨折和脑震荡等, 大部分丧失行动能力, 无法脱离事故现场。另外, 复杂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有可能造成地面搜救人员的伤害, 包括从高处跌落、山石滚落造成的伤害, 受伤人数为5 人。如派出直升机采取空中救援措施, 则在能见度恶劣特别是夜间飞行并伴有林火的情况下, 可能造成直升机的坠落, 并造成救援人员伤害, 主要伤害为肢体伤害、骨折和脑震荡, 受伤人数为10 人左右。

4. 2. 2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主要是飞机和直升机坠毁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乘客的救治和赔偿、救援物资、林火的扑救、烧毁林区的恢复等。

4. 2. 3 服务中断

由于事故地点不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域, 因此不会造成服务中断。

4. 2. 4 经济影响

公众可能对该航空公司的安全性失去信心, 出行改乘其他航空公司航班, 造成该航空公司信誉受损, 营运收入下降, 由此造成的影响可能数年后才能恢复[11]。运营相同机型的其他航空公司可能会遭遇短期销售额下降, 如是上市公司可能导致股价下跌。如赔偿事宜处理不当, 该航空公司很有可能从无尽的赔偿诉讼中无法脱身, 并因此倒闭。相关保险公司可能由于赔偿金额巨大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该型飞机的制造商可能由于此次事故造成新飞机订单减少, 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4. 2. 5 长期影响

幸存者大部分可能会有永久性损伤, 如瘫痪或截肢等, 导致终生残疾,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遇难者亲友、受伤者、应急人员心理健康具有灾难性影响。有可能影响整个飞机制造业, 改变全球商业飞机的设计理念 ( 如法国协和飞机空难, 造成全球停止大型超音速客机的设计和制造[12]) 。

4. 3 应对任务

4. 3. 1 预防

国家民航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力度, 确保航空公司严格按照规章要求进行训练和运营, 对于超大型特别是新研发的机型, 要执行更为严格的机型适航管理审批制度。航空公司应加强自身的工程维修管理, 特别是对于超大型客机制定更为严格的维修管理制度, 加强飞行员的技术训练及机组资源管理 ( CRM) 训练[13,14], 确保飞行员对于飞机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能够熟、冷静的练配合操作、处理。针对超大型客机载客量较大的特点, 为机组包括客舱乘务员制定专门的应急处理训练大纲, 并定期进行演练, 确保机组在发生事故后, 能够对幸存者正确施救。各地林业部门、专业森林消防队应尽量配备直升机, 形成常态化的专业空中救援力量, 配备的直升机应装备夜视设备, 以利于在恶劣能见度及夜间开展救援行动。

4. 3. 2 监测预警

飞机失事后, 空管部门应立即发出警报, 并先期派出空中搜救直升机确认事故地点并评估事故危害。同时, 向地面搜救人员提供具体事故地点坐标, 如发生林火, 应向地面搜救人员提前预警做好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 应急管理人员应有能力根据当时掌握的地理、气象资料及空中搜救人员提供的目视情况, 预估事故可能产生的伤亡程度并判断林火灾害发展趋势, 视情况合理调度救援力量, 保护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安全。

4. 3. 3 评估研判

依据已搜集的情报信息, 从专业角度对事故原因、演变过程、事故后果、预期困难和应对措施效果、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为指挥行动做出初始评估并提出方案建议。

4. 3. 4 应急响应

由民航管理部门、森林防火部门、林业部门、公安部门及当地政府组成的应急指挥平台和联合信息中心激活后, 立即开展应急响应行动, 持续发出警报和各类应急响应通告, 与参加响应活动的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和保持通畅, 为事故现场提供必备的资源。以联合信息中心为主要平台, 统一对外发布事故相关信息, 使公众和媒体尽快了解事故真相并鼓励公众 ( 如民间登山组织和民间搜救组织) 积极配合相关应急响应活动。

4. 3. 5 减灾行动

直升机在确定事故地点后, 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平台, 应急指挥平台应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组织空中及地面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 协调指挥现场救援活动, 降低灾害后果。

4. 3. 6 疏散与庇护

应利用直升机 ( 需具备夜航能力和夜间搜索设备) 先期投送少量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物资包括: 急救药品、食物、饮用水等。利用直升机绞车将危重伤员吊起并送到附近医院救治。空投的救援人员应配合幸存机组人员组织有行动能力的幸存者尽量远离失事和火灾地点, 为地面救援人员进一步施救争取时间, 避免受伤人员的二次伤害。同时, 由其他直升机引导地面救援人员尽快抵达事故现场。森林消防及林业部门应立即投放专业的消防直升机飞抵事故地点上空进行火势的控制, 并尽快灭火, 以达到保护幸存者和应急人员及飞行事故现场的目的, 避免事故现场的进一步破坏。应急人员还应尽快封锁事故现场附近进山道路, 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4. 3. 7 医学救援

空投救援人员应配合幸存机组人员对有行动能力的幸存者进行基本救治, 与此同时, 应安排专业人员对幸存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救助。应急管理中心应和当地医疗单位立即进入“紧急医疗”状态, 开展以下工作: 事故情况通报、急救、搜索、救护、治疗、分诊、伤员运送、住院家属通知和伤员状态统计报告。收集核实死者遗体并采取保护措施, 采集影像和遗传学资料并建立死者备查档案。

4. 3. 8 清理现场

在确定安全的前提下, 民航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专家进入事故地点, 勘察事故地点, 搜集和清理飞机残骸、死者遗物以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4. 3. 9 调查防控

应组织专家组进行飞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查找事故原因, 并做出事故调查报告。

4. 3. 10 恢复

取消应急响应状态, 对事故全过程进行调查评估, 完善应急准备体系, 使之能更有效的应对下一次重大飞行事故。

从以上实例可以清楚地了解在某一特定事件情景中, 各应急机构所应承担的任务与操作程序,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引。

5 结论

通过以上民航重大飞行事故情景构建示例, 可以发现:

1) 情景构建方案可以针对不同事故情景, 预先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各级应急部门的能力和职责设定相应明确的应对任务和处置程序, 事故实际发生时, 各级应急部门可直接参照执行, 解决了应急指挥协调顶层设计欠缺的问题。提高了应急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的可操作性。

2) 构建的情景方案, 可对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明确参考和指引, 使得应急预案的编制更加有的放矢。为应急资源投入设定了明确的方向 ( 如示例中明确了应配备具夜航搜救能力的直升机等) 。

不想错过下一个重大事件 篇11

即便是哈佛,也不能错过下一个重大事件

这是哈佛大学办学的一个理念。在办学中,哈佛更多想到的是未来将扮演的角色。比如,哈佛大学在世界各大学的排名上能否一直No.1;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马克·扎克伯格在校园构思了脸谱……下一个变革性企业是否同样将由哈佛学子创造?为了不错过下一个重大事件,哈佛大学在办学和教学上采取了各种方法,2011年11月成立的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HarvardInnovationLab,简称Hi)便是其中之一。

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写博士论文期间,我围观了创新实验室的活动。看看哈佛学生在创新实验室里如何创新和创业,如何接受导师的辅导,以及他们的各种创意如何在这里萌发、成长,乃至夭折。

老Yard和新Hi

2011年12月8日傍晚,我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出发,前往创新实验室。

哈佛大学主校园被查尔斯河一分为二,它的布局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被师生亲切称为的“院子”(theYard)位于查尔斯河以北,包括本科生的文理学院,是哈佛自建校之日起的内核。此后陆续成立的各职业学院(professionalschools)都散布在“院子”的红墙铁门之外,包括教育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等。其中,商学院和法学院位于查尔斯河以南,与“院子”遥遥相望。

Hi(创新实验室)毗邻商学院,隔河远望老Yard,从选址上就突出了它的新。实验室所在的Allston校区更是哈佛大学打造的一项10年规划(10-yearMasterPlan)。未来创新实验室的“邻居”将是研究干细胞、生物工程等的各种科技中心。长期以来,哈佛大学没有自己的工学院,2007年哈佛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院长CherryA.Murray在谈到Allston校区时说:“与工业界强有力的联系,师生们纷纷成立的创业公司,正在崛起的创新实验室,再加上旁边的商学院,我们有一个宏伟的机会在药物释放(drugdelivery)、医疗设备、智能材料、组织工程(tissueengineering)等关键领域来研发新技术。”

我来到哈佛创新实验室的楼前,从地理位置上不难想象,它的成立包含非常丰富的含义。从技术革命上讲,世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已见端倪,哈佛大学能否成为领头羊?单从创新、创意而言,要把想法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想法必须落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聚集一批有想法的人。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扮演的角色就是校园创意发源地、创业孵化器,为哈佛大学的学生创业组织提供创业办公空间、创业导师辅导、分享交流,以及各类资源支持。创新实验室不仅为哈佛学生服务,也对公众开放创业空间,并为波士顿创业学校(BostonStartupSchool)提供活动空间。

在美国,大学生玩创新创意创业已成热潮,哈佛创新实验室也成了哈佛本科生最hot的一个地方。2011年年底,当马克·扎克伯格再度回母校招兵买马时,他的行程上有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那就是建筑物上有一个硕大标志“Hi”的创新实验室(http://i-lab.harvard.edu/)。

找问题:一拍即合

当天晚上,Hi聚集了7支团队,每支团队有5分钟介绍各自的创业项目。请注意,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创业大赛,没有奖金,也没有点评;而是一门本科生课程的期末成果展示。这些团队要展示:解决一个问题的热情;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三个月的不懈努力。

对于我这个读教育经济学的人而言,我是带着疑问围观活动的——可以通过上课来学习创业吗?答案要是“可以”,将来的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就不用辍学了。

展示前,授课老师简单地介绍了课程结构。这门课的前两周是用来“找问题”的,当然,哈佛学子的问题五花八门——帮海地农民运芒果;帮医生判断冷冻疫苗有没有失效;陪孤寡老人说话解闷;克服拖延症。考虑到选课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人经历等因素,这些问题真的不奇怪。比如,以“陪孤寡老人说话解闷”的团队,两位核心成员都是大一新生。他们来到哈佛这个新环境,难免会孤单。大一上学期,他们还经常去老人院做志愿者,发现老年人更加孤单。与老年人同病相怜的经历激发了他们的创意,他们立志开发一款名叫walkn’talk(走走聊聊)的手机软件,让老年人或其他自我孤单的人能找到说话的对象。walkn’talk类似于QQ,软件提供丰富的头像选择,让彼此知道对方的心情;又有与QQ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程序里标着地点和计划。

这门课的老师是位心理学家,她强调个人经历在找问题中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就是要personallyidentified(个人认同的问题)——一拍即合,一触即发,立刻就能抓住人心。“心理战”威力不容忽视,据“陪孤寡老人说话解闷”团队介绍,老人们害怕被年轻人看成包袱(socialburden),我就是被这句话秒杀的。

另一支团队费口舌讲愿景,我却没法理解——把运芒果的口袋弄结实些怎么就能让世界更美好了?他们设计了精美图形,解释口袋与世界更美好之间的联系。这个项目缘起帮海地人民灾后重建,而海地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芒果。在生产和运输芒果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口袋经常坏,所以,这个团队选择攻克芒果口袋。团队的目的是好的,分析也环环相扣,却缺少了以情动人这个要素。难道他们从内心深处觉得这是一个很美的口袋(像乔布斯的苹果系列那样自豪)?相信这个口袋满足了海地农民的需要(像马克·扎克伯格那样清楚地了解年轻人对交友的渴望)?能看到这个口袋将改变海地芒果出口的现状(像比尔·盖茨那样能预见个人电脑对未来的影响)?此外据我观察,其他的团队都由2~4人组成,只有这支芒果团队呼啦啦上来一帮人。我猜测,别的团队都是一拍即合,而在这支团队中却不乏有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人。

选问题时不妨参考“早餐桌上的试验”(Breakfast,TableTest)原则。有了想法后,会迫不及待地在早餐桌上跟家人或朋友分享吗?早餐桌上,从8岁的儿童至80多岁的老奶奶,餐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懂吗?每一个人都会激动吗?每一个都会为实现想法而自豪吗?还是他们不明白?觉得无聊?吓得差点噎着?

要是后三个的话,还是赶紧换个想法吧。

组团队:找更好的自己

在7支展示团队中,团队成员是本科生的,最常见的专业是工程和心理;研究生的,专业多是工商管理、设计、法学和国际发展。在哈佛大学,研究生可以选修本科课程,通常授课教师会给他们布置额外学习任务。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精通一二个专业领域,这是用来混饭吃的,比如,“我是工程师”、“我是律师”;每一位成员还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比如,跳芭蕾、下棋,他们都不指着兴趣爱好赚一分钱,却愿意花时间和钱去提高兴趣爱好。

我发现了他们最常见的工作方式——观察。

在七支团队中,有一支团队设计了一款软件。他们发现,大学生喜欢一起上自习,一起做喜欢的事儿,比如逛酒吧;一起做讨厌的事情,比如备考。有意思的是,喜欢的事儿和讨厌的事情大多同时进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心理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这种“喜欢跟朋友玩”的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呢?这就需要设计和工程专业的人加入,画一张流程图。比如,明天要考试了,可以跟朋友比赛谁先复习完。在两人的电脑界面上有一个小app程序,它会不断地告诉对方的复习进度:“马克已经看完第二章了”“马克做完了第三套模题,得了90分”。其他的朋友也可以参与进来,打赌哪一方获胜。接着,学商业管理的成员会琢磨:如何利用网站或产品挣钱。遗憾的是,这个项目的营利模式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估计是吸引用户免费下载、使用软件,软件内嵌面向大学生的广告,比如英语培训、考研辅导和户外装备。

组团队时,要找到志趣相投、能力互补的人。

志趣相投要达到的程度?一个人一听到你的想法,立马明白,眼睛像灯泡一样闪闪发光。接着,这个人抛出一堆问题,经常以“要是我来做你这个事情……”的角度提问。然后,你们俩越聊越起劲,一顿饭可以从早上吃到中午再到晚上,分开后还恋恋不舍,期待下一次的饭局。简单地说,组团队就是要找喜欢你的想法,善于提问,愿意跟你从早到晚耗在一起的人。最后这一点很重要。当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宿舍位于quad(四方院校区),从quad到主校园需要乘10分钟的校车。据说,比尔·盖茨白天经常逃课,晚上呆在宿舍跟朋友们侃到深更半夜。

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室友,对组团队和大学生活来说太重要了。

哈佛在安排本科生宿舍时,大一新生最宝贵,他们都住在本校区(theYard),其中,一部分新生住在校长办公楼的三四层楼。在哈佛,还有专供大一新生用的Annenberg食堂,食堂金碧辉煌,如同电影《哈里·波特》中的食堂场景。在大一这一年,新生们除了选课、参加社团,还要结识新朋友。大一即将结束时,每位新生都需找到4~5个室友(blockmates),然后,通过抽签被当作一个整体(ablock),分配到新的学院(与电影《哈里·波特》的场景一样,不同的学院有独自的宿舍、吉祥物和传统等,每个学院中包含不同的专业)。这种宿舍分配方式优势明显,那就是不同专业、年级的哈佛学子有机会一起吃饭、学习、打球和神侃,其中,创意创业就可能在不经意间碰撞出火花。

在中国的大学,哈佛宿舍的这些功能主要通过院系学术活动、学生社团,以及社交网络来实现。我的本科和硕士都在北京大学读的,幸运的是,虽然我的大学室友也不是“自由恋爱”产生的,却有好几位成了我的好友、好姐妹。这种纯粹的运气终不能解决每一位中国本科生的需要,中国的大学要是能从制度上允许大学生自己选择室友,会不会让更多的大学生过好大学四年呢?

组团队比找问题更难,很多人选择了单干,也有很多兄弟反目成仇。在组团队过程中,也有一个简单的“购物城测试”(ShoppingMallTest)——去购物城买东西,远远看见一位满脸笑容的导购人员,这时的你是掉头就走,还是很乐意走近,聆听讲解?

如果选择是后者,恭喜你,有可能找到一位团队成员。

要努力:练足10000小时

在中国的教育词典中,缺乏“找问题”和“组团队”这两个词。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不是“找问题”,而是“找答案”,且多数情况下是唯一标准答案,这种“找答案”的训练在高考准备过程中被推到极致。与同学相处,也不是在“组团队”,而是“找对手”。每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后,老师总会帮你分析“你知道隔壁班谁谁谁考了多少分?与你相差多少分吗?”水平相当的同学成了假想中的敌人。到了大学,也难逃“找答案”和“找对手”的思维定势。

除了“找问题”和“组团队”外,我在哈佛还发现了第三个关键词——“不懈努力”。在哈佛一遇到创业人士,我都会问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在我的统计表上,每周工作时间最少的为80小时,最多的是120小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刚开始努力时,不曾有把软件或产品做成几百万用户量、上亿资产的想法,只是凭着兴趣、好玩,他们就愿意花时间。

至于“不懈努力”这个关键词,中国的教育词典是不缺的,这是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永不厌倦的教诲。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芭芭拉老太太在20世纪80年代初来过中国,她印象中最难忘的一幕是那会儿刚恢复高考,到处都有捧着书在路灯下苦读的中国学生。现在,这种苦读场景出现在期末考试前的哈佛大学。24小时开放的Lamont图书馆灯火通明,一座难求。哈佛学子学累了,就去楼下喝杯咖啡;用外套蒙上头,在沙发上歪几个小时。在一次本科生摄影作品展上,我曾看过册子《漫长的学习时间》(LongHoursofStudy),里面全是偷拍在Lamont图书馆睡觉的“蒙面大虾”们。

进了哈佛大学,更不能松懈。观看记录片《走进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分析》(InsidetheHBSCaseMethod)不到20分钟,就明显感觉到哈佛“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氛围。身边的同学,每一个人都有天赋;每一位老师,尽管对上课的讨论内容很熟悉,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备课。正如短片中所解说的,这种高强度的准备过程是双向的,既包括哈佛学子也包括老师。不懈的努力是一种普遍、持续的行为,最终变成习惯。这种“不懈的努力”被《异常值》(Outlier)一书概括为10000个小时,相当于10年。

重大突发事件论文 篇12

一、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解释

根据2007年通过的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一般而言, 突发事件具有事发突然性、后果危害性、广泛关注性、连锁反应性、及时化解性、规避防范性的特点[1]。

二、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主体、媒介、内容、对象的分析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 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 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 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

1. 信息发布制度的主体:政府相关部门

我国对于突发事件有明确的规定, 危机信息只能由特定的政府部门统一发布。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政府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全程参与事件的处置过程, 在突发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 政府都是决策中枢、协调中枢。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核心地位, 决定了它掌握着突发事件的核心信息。[3]另一方面, 政府可能自身就涉及重大突发事件, 甚至政府自身就可能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故而政府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中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2003年“非典”以前, 我国政府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公开制度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和初始期, 政府习惯于封锁消息, 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控制事态, 但无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公众的知情权,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即便是政府想要封锁, 网络媒体也会无孔不入地爆料, 导致谣言满天飞。

2. 信息发布制度的内容:信息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规定,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 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第十四条规定,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 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可以予以公开。”故而, 当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等信息与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 如何协调偏重成为信息发布制度的一大难题。此外, 条例中缺乏关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具体阐释。

3. 信息发布制度的媒介:媒体

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是各方利益的角斗场。首先, 媒体必须在政府机关的监督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之下才能发布信息, 采访报道的权利受到限制;其次, 媒体自身肩负了向公众发布信息的责任;加之, 媒体面向市场经营, 需要用有价值的信息吸引读者注意力;最后, 在一些领域 (如食品安全) , 广告商可能就是媒体报道披露的对象。在多方利益的博弈之中, 媒体会加大对信息的把关, 成为信息过滤器。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信息发布的渠道不断拓展。网络媒体比起传统媒体更具及时性和互动性, 可以让公众更快地得到信息同时反馈意见;但同时, 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 缺乏像传统媒体那样严格的管理, 信息较容易失真, 甚至产生不实谣言。因此, 信息发布虽然要重视网络媒体, 但是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以及把关作用。

4. 信息发布制度的对象:公众

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是指公民对于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以及社会发生的与普通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 有了解和熟悉的权利, 信息发布制度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尤其是在与公众利益攸关的突发事件上。

对于公众, 不能一概而论, 它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核心:处于突发事件核心的公众 (比如受灾群众) ;二层:利益相关公众, 与核心公众有密切联系的公众, 这种联系是多样的, 可能来自于情感、地域或者利益;三层:普通公众, 未受到突发事件的巨大冲击, 与核心公众缺乏紧密联系。不同的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同, 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不同, 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应该满足每类公众的需要, 其中核心公众的信息需求应该被摆在第一位, 其次才是利益相关公众和普通公众。

结语

信息作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稀缺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 如果信息流通不畅, 必然造成公众不满, 而信息发布制度并不是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博弈的工具, 相反是调和三者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一次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洗礼, 我国的信息发布制度逐步确立, 信息发布制度不但是一个简单的制度, 它还是公众知情权的基本保障, 是政府公信力的基本体现, 虽然还有诸多不足, 但是至少让人看到了建设公正透明社会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第15页-第17页

[2]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2页

[3]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第32页

[1]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赵士林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叶皓著《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国际市场营销学下一篇:应用型中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