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中文专业(共12篇)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1
长期以来, 英语专业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语言技能的培养上, 却忽略了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而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给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 在多媒体条件下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化渗透的优势
1、创设情境, 优化教学环境
传统的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往往枯燥乏味,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 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可以给学生提供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
2、提供背景知识, 加强文化沟通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然而, 在教学实际中, 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把抽象事物具体化,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提高课堂效率, 充实课堂内容
多媒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省去大量板书的时
间, 用以扩充知识量, 增加学生口语的练习, 而且利用适当的课件进行授课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应用措施
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热身
在讲解新课之前, 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电影或电视节目让学生欣赏, 使学生对所学文章有所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热身, 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比如,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中的课文“A Mandela’s Garden”, 在讲解课文前就可以通过播放关于Mandela的记录片来介绍这个人物, 在图象情景下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2、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
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匮乏, 由此导致与外国人交流时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 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比如,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Twelve Angry Men”, 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西方的陪审团制度的一个剧本,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西方法庭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创设语境。
3、利用多媒体来设计课堂练习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感官刺激, 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有好处。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 可以搭配图片和动画效果, 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以极其醒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不仅在课堂练习中学习了知识, 而且体会到了人机交互式学习所带来的喜悦。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化渗透时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现在, 英语学科的课件大多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 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中的语言素材, 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仅仅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 它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 要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 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课件。
2、材料选取恰当
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注意选材恰当。材料过难, 学生不容易理解, 就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 材料过于简单, 学生会觉得没有吸引力, 就不会集中注意力。所以, 教师在选取材料时, 应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并且不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材料。
综上所述, 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授语言知识, 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文化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摘要: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把重点放在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上, 却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渗透, 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多媒体技术为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文化渗透。
关键词: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多媒体,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Wilkins 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Edward Ltd, 1972.
[2]Levine D.R.Beyond Language: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 English for a Second Language.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2.
[3]邓炎昌:《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4]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2
第二套
1.请将系统从管理员用户切换到考试人员用户。
开始菜单——注销——切换用户(从管理员用户切换到考试人员用户)
2.请使用鼠标右键调用任务管理器重新启动计算机
右键单击状态栏——任务管理器——点击关机菜单——选择重新启动计算机
3.使用计算机“休眠”功能。
开始菜单——关闭计算机——选择待机(即是休眠)
4.利用快捷菜单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内容为“正在考试,沉着冷静”,并以“”为名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新建——文本文档——在文档中写上“正在考试,沉着冷静”内容——单击文件——另存为——选择“我的文档”——文档名称为”考试.txt”——确定
5.显示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
控制面板——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前面的勾——确定
6.请在这台计算机上添加一个打印机。
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点击左边列表”添加一个打印机”——下一步直到添加完成7.请在“写字板”中以默认样式插入当日的日期。
开始菜单——附件——写字板——插入——日期和时间
8.请设置使显示器分辨率为800*600。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属性——设置——把屏幕分辨率拖到800*600处
9.设置属性使文件夹在删除操作之后彻底清除,不再经过回收站。
右键单击回收站——属性——勾上“删除时不将文件一如回收站”前面的方框——确定
10.请在桌面上新建一个名为“考试”的文件夹。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新建——文件夹——再把文件夹的名称改成“考试“
11.请将任务栏锁定然后解除锁定。
右键单击状态栏——将锁定任务栏锁定前面的勾去掉
12.请在Word中进行页面设置,使纸张类型为B5。
打开word——单击文件菜单——页面设置——纸张——将纸张大小该为B5
13.已打开多个窗口,请把窗口切换到Word窗口。
单击Word窗口即可
14.请在语言栏中删除 “智能ABC输入法”。
右键单击语言栏——设置——选择“智能ABC输入法“——点击删除——确定
15.请将“我的文档”中“考试”文件夹属性设置为“隐藏”。
右键单击“我的文档”中“考试”文件夹——属性——选中隐藏——确定
16.请将控制面板的显示切换为分类视图样式。
打开控制面板——单击左边列表的“切换为分类视图“
17.请打开辅助工具“屏幕键盘”。
开始菜单——附件——辅助工具——屏幕键盘
18.请更改窗口标题为特大字体显示。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属性——外观——字体大小下拉菜单——选择特大字体——确定
19.将桌面上名为“只读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的文件设置为只读。
右键单击文件夹——属性——选中只读——确定
20.请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显示地址栏然后将其去掉。
打开我的电脑——查看——工具栏——勾上“地址栏“
21.请将“开始”菜单切换为经典「开始」菜单模式。
右键单击状态栏——属性——开始菜单——选中经典「开始」菜单模式——确定
22.利用工具栏打开“我的文档”中的“考试.doc”文档。
打开“我的文档”文件夹——选择“考试.doc”文档——单击菜单栏“文件“——打开
23.请对本地磁盘C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开始菜单——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工具——选中C盘——点击碎片整理按钮
24.请在计算机中添加一个新帐户“监考教师”,帐户类型为“计算机管理员”。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创建一个新账户——命名监考教师——选择帐户类型为“计算机管理员”
25.请通过“文件夹选项”的设置使隐藏的文件夹也可见。
控制面板——文件夹选项——查看——选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26.请通过鼠标设置实现当鼠标移动时显示鼠标踪迹,使其可以响应更长的点击时间间隔。
控制面板——鼠标——指针选项——勾上“显示鼠标踪迹“
27.利用计算器计算10!。
开始菜单——附件——计算器——查看——选中科学型——输入10——点击n!
28.请设置使用文字“考试中,请勿动!”做为屏幕保护。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属性——屏幕保护程序——设置——输入“考试中,请勿动!”——确定
29.设置屏幕外观,色彩方案为“橄榄绿”,字体大小为“大字体”。
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属性——外观——选择色彩方案为“橄榄绿”,字体大小为“大字体”
30.请利用窗口菜单关闭当前记事本窗口。
开始菜单——附件——记事本——单击记事本最上方的窗口——点击关闭
31.请利用帮助查找如何修改桌面背景。
32.请在Word文档中利用窗口菜单将字体更改为黑体,字号更改为四号,并且加粗。
打开word——选中里面的文字——打开格式菜单——选择字体——设置字体字号等
33.设置“文件夹选项”,使鼠标指向文件夹和桌面项时不显示提示信息。
控制面板——文件夹选项——查看——勾上“鼠标指向文件夹和桌面项时不显示提示信息“前面的框
34.请将系统日期更改为2008年1月1日。
右键单击状态栏右下角时间——调整日期/时间——选择2008年1月1日——确定
35.请用键盘将“我的文档”中的文件“考试.doc”彻底删除。
选中“我的文档”中的文件“考试.doc”——按住shift键,右键单击文件“考试.doc”——删除
36.请修改时间格式为tt hh:mm:ss。
控制面板——区域和语言选项——自定义——时间——将时间格式改为tt hh:mm:ss
37.请在“画图”窗口写出“加油”两字,“字体”为“华文彩云”、“字号”为“48”、“颜色”为“红色”。
开始菜单——附件——画图——先在菜单中选择颜色——编辑颜色——选择红色——再单击 ——画个框并在里面写上“加油“——单击查看——勾上文字工具栏——设置“字体”为“华文彩云”、“字号”为“48”
38.请使用鼠标左键将这台计算机中的可移动磁盘安全删除。
左键单击状态栏右下角处移动磁盘的标志——再单击删除
39.设置为“共享打印机”。
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右键单击Canon Bubble-Jet BJC-300打印机——选择共享菜单——点中共享这台打印机——确定
40.请设置“开始”菜单,使最近打开的文档在“开始”菜单中列出。
中文专业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方法 篇3
关键词:中文专业 读写能力 研究性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习惯上称为中文专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较强的读写能力。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中曾借主人公阿宝之口说:“痴书者文必工,痴艺者技必良。”这话的前一句其实就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要写好文章先得要爱读书。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在北大中文系2012届毕业典礼致辞中曾说道:“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得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这话告诉我们:对于中文人来说,学好写作应须具有宏阔的阅读视野,欲有宏阔视野必须先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由于读书目的的不同,阅读习惯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觉养成读书人的读书习惯,培养一种文化情趣。梁启超《治国学杂话》中说:“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1]梁先生讲读书,强调的是读书能使人有“自发”的能力,读书的习惯爱好关涉了一个人的精神,读书人的阅读,它旨在增长人的阅历、培养人的情趣、提升人的境界。这种读书所得来的文化素养,和人为了文凭学历的读书没有关系,虽是非功利的,却最终影响和制约了一个人的发展。
二是养成专业工作者的读书习惯,从读书中训练思维、获取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社会,读书毕竟还要有目的性的,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我们无论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都需要养成一种学者读书的态度和习惯。这种读书目的旨在训练思维方法、获取知识资讯。训练思维说起来是相对困难的一种目标,但却是必要的。我们每个人由于经历和成长环境、价值观的不同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各自的思维方式又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而閱读本身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突破这种局限性,使人获取更多的智慧和历练机会,从而给人带来更大的转变甚至是质的飞跃。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分析一本书、一个人、一系列的书籍来实现。同样获取知识资讯也是最常见的阅读目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略读、泛读都可以实现,但是在这个部分中,效率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尽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大量的资讯。尤其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要想超越别人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在信息的搜集和加工上具有超常的效率。
仅仅养成爱读书习惯还不够,还要善于读书,也就是高效读书。读书要达到高效,不是说在单位时间里读的数量多。而是将读、思、写三者结合,在研究性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至于有自己的心得新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进行研究性阅读时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对学生说过:“书的背后必该有人,读其书不问其书作者之为人,决非善读书者。”[2]也就是说,一定不要把书只看做是一对材料和事实,应该看成活生生的东西,经典名著往往都是作者穷毕生心血所成,其中必有作者的精神旨归,是作者的心灵和眼光所向,是一本书的生命所在。这一点对于阅读哲学思想类著作尤其重要,当我们对书中义理一时难以弄懂时,不妨先找他的传记资料看一下,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做到“同情之了解”。
2.关注体例,参悟书的逻辑架构。对此,钱穆先生曾以研读史学为例做过生动的说明:“我们平常做学问,不能只看重材料,应该懂得怎样去‘著书’,怎么写史?像《西周书》、想《春秋左传》,像《史记》,这都有一个间架。像造房子,先有一个大间架,至于一窗一门,小木匠也可做,大的间架就要有人来计划。一窗一门拼不成一所房子。要先有了房子的间架,再配上窗和门。诸位做学问,不先求其大者,而先把自己限在小的上,仅能一段段一项项找材料,支离破碎,不成学问。大著作则必有大间架,而大间架则须有大学问。”[3]所以,读书一定要注意作者写作的逻辑结构和写作体例,从结构体例中体味作者的用意,这样不但能很快领会书中的精髓,还可从中历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阅读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若刚一上手就从从头《易经》六十四卦开始,往往会搞得人一头雾水,不得不半途而废。反之,你若从体例入手,知道了《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今本《周易》的“经”部分主要是卦、卦辞、爻辞,以及原属于“传”部分的题为“彖辞”、“象辞”、“文言”(仅乾、坤二卦有)的解释性文字;今本“传”部分由“系辞”、“说卦”、“序卦”及“杂卦”构成,其中“系辞”是对《易经》的通论,“说卦”主要述说八卦代表的事物及演成六十四卦的道理,“序卦”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序及其中所蕴涵的道理,“杂卦”解释六十四卦的卦义,但不按顺序排列,故称杂卦。明白其编排特点,自然就要先从后面的“系辞”、 “说卦”、“序卦”及“杂卦”读起,然后再读前面的经文,从而快速入门,提高读书效率。
3.关注细节,学会发现问题能力。也就是说读书要能于细微处见精神,学会质疑(即古人所谓之“读书得间”)。比如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虽然阅读范围很广,但他的一些史学论文往往是从常见材料中提出别人所不注意的问题,从小处着手发现问题,从大处着眼解决问题。又如我们读《庄子》,要不弄清楚文章的句读,理解其中所用寓言故事的意思,有怎么能谈得上准确理解其哲学思想呢。古人的經典之作,往往是一生或几代人苦心经营所得,有很多大的意思是在那些小的细节里面表现出来的。所以解读时常需要关注“微言大义”这不仅要求我们读书细心,还要有眼光。
以上三个方面的关注点,并不是读每一部书都必须具备的,不同的著作往往有这得关注的不同视角,我们要在阅读中针对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视角,如读史书,要注意史家的微言大义,读文学要知人论世,读哲学要注意作者的论证逻辑。不放过文本字面细微处,揣摩文本结构精巧处,再关注文本作者的用心处,这样读书才容易既得要领,又从中受益。
诚然,人文学科的经典名著往往都有晦涩的一面,遇到读不懂的情况也是常事。经典名著往往是作者穷毕生心血而成,若叫一个年轻人一下子就读透了,怎么能说明名家名著的伟大?遇到这种读不懂的时候,我觉得要分情况对待:一种情况是硬着头皮读下去,因为再晦涩的书总不可能让人完全读不懂,一本书中毕竟总会有能让人弄懂的地方,坚持去啃,同时再看一些评介此书的二手资料,就可以帮助消化这本名著;另一种情况是这书也许压根就不适合你读,那你稍微翻一下了解它大致写了什么就可以,另外再找你感兴趣的。因为经典的书实在太多,应该根据自己气质所近予以选择。因为即便是老师推荐的再好的书,你一开始并不见得就自己喜欢,所以先要经过一段泛滥摸索,然后才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譬如练武,只有把十八般兵器都摸过,才知道哪一种兵器最称手。大学的读书也是一样,应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读书,这样才有可能告别平庸。
另外,对于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譬如阅读西方人的著作常常感到逻辑论证严密,有时未免叠床架屋、失之于繁琐,对此应采用执简驭繁,辨明源流而后剥茧抽丝;中国人的著作常常随事生发、即兴点评,研读时应注意由点及面,寻根究源,以一当十。有时这两种方法还需要综合运用,一方面抓住核心范畴命题,深入理解其内涵,做到“同情之了解”;另一方面学会由此生发联想,寻找该书中所涉及问题与其他书中问题乃至现实问题的连接点,或比较异同,或印证事实,或大胆质疑,凡有所感,辄作札记,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绿林书房辑校:《梁启超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2页。
[2][3]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2页、第71-72页。
本文系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5BY104)及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一批重点教改项目(JGZD15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4
我校作为以工程类学科为主的实用型本科院校, 开设应用写作课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走出校门之后, 有的进入公司从事文秘工作, 有的进入财税部门工作, 但更多的是从事诸如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操作等技能性较强的工作, 这些工作都与日常的应用文写作密不可分。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 我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开设较晚,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这种实用性写作能力, 配合我校的实践教学改革, 我从学校、教材、教师、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希望加强和改进应用写作教学, 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写作》1981年第5期《作文要道》一文中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诗歌, 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 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的这句话, 在当时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那以后, 应用写作就成了各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公务员制度的逐渐实施, 新的应用文种不断增加, 学习和运用应用文的热潮在国内掀起,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和研究在不断升温, 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
目前, 应用写作课是许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 但许多院校对其一直不够重视, 把它当作普通的基础课来对待, 没有重视它的特殊性, 即没有把它当作一门技能来认识, 在各课程中处于弱势, 最主要的表现是课时安排不足, 一般只有30—36课时, 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除文科类院校普遍开设这门课之外, 理工科院校常常忽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二、选编更为科学的教材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目前有关应用写作的教材很多, 但良莠不齐, 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 现有的应用写作教材体例基本遵循“基础理论”和“文体写作”两大块。而在文体写作一块, 有基本依照先文体知识介绍, 再例文阅读, 最后习作训练。这是一种重理论轻感知的体例, 有悖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其次, 从教材的模块来看, 一般开篇就是行政公文写作, 接下来是事务文书、科技文书、财经文书、法律文书等的写作, 这些文体, 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程式, 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来填充文章内容, 这对于没有任何职务、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讲, 无从下笔, 更不用说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了。最后, 由于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特殊性, 适合的优秀教材比较缺乏, 普通院校的教材往往针对性不强, 而且内容老化, 例文陈旧, 时效性不强, 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 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
要解决教材不适的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 在现有的众多应用写作教材中, 选择文种丰富、体例完善的教材,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的模块包括行政公文、公关文书、事务文书、法律文书、财经文书、会议文书、科研文书、申论八块, 体例包括文种概述、 (各部分) 写作要点、模式应用、实例示范、指点迷津、练习案例、知识链接。这部教材文种全面, 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生活储备不能符合应用写作的要求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发现“行政公文”这一部分适合中文类的本科学生, 而对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 这一部分对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帮助不大, 因为他们很少能到国家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 而几乎所有的教材这一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我们对文种进行了选择, 对行政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知”重点学习, 删除其他的如“命令”、“决定”等一些应用较少的文种。
教材的选用要注意更新, 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 新政策的出台, 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文种,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体现对市场的跟进性。如“申论”, 它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一门基本科目, 就应该收进教材。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 我们还补充进了一些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种, 如借条、收条、各类启事、申请书等常用的条据和文种。我发现, 学习这部分很有必要, 因为许多学生不会写请假条, 大多数学生不会写借条, 不是格式有误, 就是措辞不当, 有时意思还表达不清楚, 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完全写对汉字的大写数字。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日常应用文应该补充进教材。
以上是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可以组织教师动手编写符合专业和课程需要的校本教材, 并辅以配套例文。
三、教师加强自身建设
与普通写作一样, 应用写作教学师资欠缺。大多数高校讲授应用写作的教师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 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应用写作的实际训练, 他们更熟悉的是文学领域或语言领域。
应用写作教学的应用性, 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同时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 既能动口又能动手, 最好是“双师型”教师。要达到“双师型”的标准, 专业教师可到学院的行政机关兼职从事机关文字的写作工作, 从实际出发, 中短期结合, 这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 就会变成既能讲又能写的“双师型”教师。
但“术业有专攻”, 人的兴趣、精力、时间等是有限的。高校里优秀的应用写作专业教师匮乏的现实还会继续。我们可以尝试“人力资源共享”的方法, 请企业里有着丰富文书写作经历的行家里手兼任应用写作教师, 或者定期请他们给学生开设一些讲座, 来弥补专职教师的不足。
另外, 专职应用写作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不可否认, 大多数教师是胜任工作的。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不及时“开源”, 我们的知识之“库”就会枯竭, 抱着一本教材, “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 所以, 教师要有时代紧迫感, 开阔视野, 加深对新事物、新政策的理解。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 但目前不少应用写作课程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有时甚至照本宣科, 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目前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
应用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着眼于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 因此除了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之外, 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缺少实践环节的应用写作教学是“纸上谈兵”, 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的作用, 理论不可讲得过多, 点到即可, 相对于整堂课来讲, 理论的讲授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前文分析了教材的缺陷, 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 应根据教学大纲, 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 制订出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这个“序”, 首先应该是由易到难的顺序, 先讲授日常应用文, 如请假条、借条、收条、留言条等, 接着讲授书信、申请书等, 慢慢进入到事务文书, 如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等一些较难写作的文种。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自信心会得以树立。应用写作最忌一开始就学习行政公文。其次, “序”还有由感性到理性的意思。如果像大多数教材先讲理论知识, 再进行范文学习, 必然会使学生感到空洞、枯燥、乏味,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例文赏析提到每一文种的开头来学习, 然后上升到理论, 这种教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走出课堂, 实训演练。
应用写作教学应让学生会写现实中实用的文书,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技能的获得不能完全理论说教, 或多媒体模拟。最为直接的, 应是依赖实训场所, 即通过实训演练来获得技能。一方面, 学校本身可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机会资源进行写作训练, 如学校召开职代会、学代会、运动会等, 为这些活动写通知、开幕词、闭幕词, 撰写活动计划等;大学社团选拔学生干部, 可动员学生针对某一职位, 写竞聘词;班级开展主题班会, 让学生负责完成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等;利用学校的日常资源, 搜集各种海报、寻物 (招领) 启事、通知、通报等, 加以修改和评价。即把校园生活融入到学习之中, 在实训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 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将社会作为实训的场所。比如可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 教师汇总学生作品, 进行分析评价;依托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 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 让学生体验企业生活, 完成企业运转过程中应用文书的写作。
以上三种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其它还有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现场写作法”、“范例教学法”、“比较法”等一些更为具体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都切实可行, 已普遍被有识之士认同, 前贤论述备至, 在此不再赘述。
五、改革评判办法, 采用综合的考核方式
目前, 学生的作业基本为文体写作训练, 如模拟场景、案例写作等, 学生的作业即为作品, 对学生作品的评判常常采用教师逐篇评改、集中讲评的方式。这种评判办法虽然能解决写作中的共性问题, 但忽略了写作行为的个体性, 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对学生作品的评判办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以更好地促进写作训练的进行, 巩固写作训练的成果。
除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常规方式外, 还可采用面批的评改方式。教师提出存在的具体问题,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使学生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从工作量考虑, 每次训练可面批部分习作。利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比较彼此习作的优劣, 查漏补缺, 增强教学效果。
在考核方式上, 采取“两个结合、两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 即平时和期末相结合, 以期末成绩为主;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以课内表现为主。配合学校的相关要求, 在考核方面采用两大块: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 课堂讨论及表现, 完成作业的质和量, 参加各类相关比赛, 以及作品的发表、获奖等。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每学期开始即向学生宣布此项规定, 以开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练笔环境。期末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能力考核两大块, 侧重后者, 题型包括填空、选择、错例分析、要素操作、简答、写作题。期末考核成绩占学期成绩的70%。
应用写作教学借鉴了写作教学同行和其他学科有益的经验, 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总之, 只有构建新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 加大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力度, 突出实践性特点,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也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实现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应用写作教学不仅注重理论性, 而且注重实践性。本文从应用写作课程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出发, 分别从学校、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实践性,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伍海霞.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几点思考[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孙连杰.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 (1) .
[3]王证之.谈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2) .
会计专业中文简历 篇5
个人概况
姓 名:你的姓名
出生年月:你的出生
毕业院校:你的毕业院校
学 历:你的学历
联系电话:你的家庭电话
性 别:你的性别
政治面貌:你的政治面貌
专 业:你的`专业
手 机:你的移动电话
电子邮件:你的email
教育经历
你的教育经历 简单描述下个人的学习成绩
证书情况
包括会计从业证书,电算化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CPA,ACCA有最好,没有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实践经验
你的工作实践 如果有会计的实习经验是最好的,这也是会计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
技能水平
你的技能水平 会计工作对计算机水平有一定要求,特别是excel,计算机,erp,还包括对各项法规,制度的熟悉
自我评价
你的自我评价 诚信,踏实,细致,业务能力强是优秀会计所要求的素质
求职意向
外语专业中文学课的地位及其他 篇6
关键词:外语教育;文学经典;实用主义;理想主义;人文精神
当下大学教育热门话题之一,是倡导通识教育。其背景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商业原则影响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工具化倾向日趋严重,引出学生人文素质急剧下降的现实。有学者甚至发出“大学教育的人文危机”[1]的惊呼。隶属高等教育的外语专业,未能幸免。
如所周知,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因为,起码就艺术领域而言,文学是唯一能够运用理性,批评任何事物的艺术[2]。而从历史上看,早在民国时期,文学,尤其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授西洋经典文学,而且鼓励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若无此背景,很难想象以后会有诸如钱钟书,季羡林等一批学贯中西的学界英豪脱颖而出。外语原本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但不知从何时起,外语在我们这里成了一种语言工具,与其所包含的文学或文化内涵几近分离。外语教育渐成语言培训。本文拟从整体考察和具体案例两方面着手,分析以上现象,一并提出看法。
先说整体。恰逢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撰写“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带出副产品“德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汇编”(2011年1月),显示了中国德语本科教学中文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汇编”收全国53所大学的德语本科培养方案。其中13所大学的方案未将德语文学列入必修课程,占总数的24.5%。剩下38所大学[3],其德语专业必修课(包含基础和专业必修),总计约为3225.5学分,其中德语文学课程约占180.5学分。由此可得以下数字:每个学校专业必修课平均约为84.8学分,其中德语文学课程平均约为4.75学分。文学课程在必修课平均总学分中所占比率仅为5.6%。考虑到24.5%的学校未将文学列入必修,可见文学课程在整个德语教学中不受推重。
“德语”专业,其完整的学科名称应是“德语语言文学”。但以上统计显示,我们的教学重点是语言训练,文学(还可加上德国历史和概况)仅是点缀。
不容否认,包括德语在内的中国外语教学,其最重要的课程是所谓的“综合课”或者“精读课”。这门课的教材,更是我们教学重点的风向标。倘若培养方案中欠缺的文学内容,能在主干教材、即综合教程中得到加强,或许有一定的弥补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请见以下具体案例。[4]
从历史上看,研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学经典,曾是我国外语专业学习的重要特点。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的初年中,情况也是如此。尽管那时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许多领域内,极“左”思潮依然盛行。笔者用过并存有上海外国语大德语专业1978级所用整套德语综合教程(油印)。进入21世纪后,又亲历上外德语专业德语综合教程的重编与出版。下面以这两种教材的高年级综合教程为例,考察我们外语教育中文学经典的淡出、功利化倾向加剧的过程。[5]
原上海外国语学院1980年1月和2月印行的《德语》(第五册)分上下册,供三年级上学期用。共451页,8课,计30篇正式课文(上册14篇,下册16篇),其中文学作品14篇(其中上册5篇,下册9篇)。另有阅读课文约20篇(上下册各约10篇),其中文学作品约10篇(上册3篇,下册7篇,包括4首诗歌)。涉及著名作家有以下12人:Heinrich B?ll, Max Frisch, Max von der Grün, Stefan Andres, Erich K?stner, Wilhelm Genazino, Wolfgang von Goethe, Robert Musil, Heinrich Spoerl, Bernhard Kellermann, Martin Walser, Jakov Lind。
原上海外国语学院1980年9月和10月印行的《德语》(第六册)也分上下册,供三年级下学期用。上册235页,下册119页。共分7课(上册4课,下册3课),课文21篇(每课3篇),其中文学作品16篇。另有阅读课文16篇,其中文学作品约12篇。涉及著名作家17人:Christoph Meckel, Kurt Kusenberg, Siegfried Lenz, Ernst Kreuder, Bertolt Brecht, Friedrich Schiller, Erich K?stner,Heinrich B?ll, Kurt Tucholsky,Heinrich Mann, Peter Bichsel, Thomas Mann, Christian Geissler, Wolfgang Hildesheimer, Herbert Malecha, Martin Walser, Alfred D?blin。
1978级四年级的教材当时未及成册,在学习期间零星分发。装订后共计12课,348页。课文30篇。清一色是文学作品。涉及的基本是德语经典作家,大体有以下30人:Brüder Grimm, Joseph von Eichendorff, E.T.A.Hoffmann, Heinrich Heine, Friedrich Gerst?cker, Adalbert Stifter, Georg Büchner, Peter Rosegger, Johann Wolfgang Goethe, Detlev von Liliencron, Robert Walser, Conrad Ferdinand Meyer, Gottfried Keller, Thomas Mann, Heinrich Mann, Michael Georg Conrad, Gerhart Hauptmann, Hermann Hesse, Franz Kafka, Alfred D?blin, Bertolt Brecht, Stefan Zweig, Hans Bender, Hans Carossa, Kurt Tucholsky, Joseph Roth, Artur Dinter, Arthur Schnitzler, Hermann Broch.
总结以上信息,可获得出以下结论:1978级所用三、四年级德语综合教程课文总共81篇,其中文学作品60篇,占总数的74%;阅读36篇,其中文学作品22篇,占总数的61%,平均数是67.5%。首次介绍的德语作家约44名。可见,即使在“左”倾思潮余波尚存的年代,文学在外语教育中地位尊显。
随着市场经济原则对人文社会科学乃至高等教育的渗透加剧,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观念逐渐占据上风。体现在外语教材的改革上,尤其是高年级专业外语教材的改革,出现了从“文学式”向“语文式”的转变。以下介绍上外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综合教程的变迁。
从21世纪初起,上外德语专业三年级改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级德语教程》。编者在前言中交代编书要旨:“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信息瞬息万变和知识更新加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教材的编写显然要贴近时代,考虑形势的要求和客观世界的要求。在教材的内容方面,应当选择一些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等内容的题材。本教材遵循这一原则,选择了反映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的变化,尤其是反映经济的发展和各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的题材作为课文。在这一前提下,也适当选用了一部分文学作品,从而使本教材具有知识性、前瞻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之前的德语综合教程,也牵涉到“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等内容的题材”,但其主体是文学经典。现在情况显然颠倒。这套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共9课,计19篇课文。其中文学作品5篇。下册也是9课,计19篇课文。包含6篇文学作品。牵涉到的德语作家13名。他们是:Erich K?stner,Herbert Birken,Friedrich Wallisch,Peter Bach,Kurt Kusenber,Heinrich B?ll,Fanz Kafka,Goethe,Günter Grass,Theodor Storm,Joseph v. Eichendorff,Bertolt Brecht,Friedrich Dürrenmatt。
四年级同时改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版的《大学德语教程》(四年级用)。编者“前言”开宗明义,阐述编写主旨:“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德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已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以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宗旨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需要一本服务于该宗旨的、实用性强的教科书。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深入,我国与德语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日益扩大,大部分学生今后将从事与德语国家人士交际的工作。要适应这种社会需要,我们德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尤其是口头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三、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四年级的综合训练教材过去几乎都选用文学作品,这种教材已不适应当今德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语言较为陈旧,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又难以全面完成该课程的任务。有鉴于此,本教科书采用语文式教材的形式,课文大多选自近年出版的书刊,内容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实践,并配以大量练习,力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编者很清楚“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四年级的综合训练教材过去几乎都选用文学作品”,而认为“这种教材已不适应当今德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语言较为陈旧,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又难以全面完成该课程的任务”。风云变幻之下,文学失宠,趋势渐明。
本教材下分8章,按主题排列。第一章是“中国”,第二章“现代生活”,第三章“旅行”,第四章“经济”,第五章“科学和技术”,第六章“教育和训练”,第七章“政治和历史”,第八章“文学”。可见,“文学”从以前的主体彻底沦为现在的“附庸”。本教材共分20课,每课1或2篇课文,课文总计23篇。另有20篇阅读课文。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第八章“文学”的第18、19、20课中。这3课的阅读作品也出自文学。每课1篇。另外,本教程第三章“旅行”中,选用了海涅的1篇作品。所以,本教程23篇课文中有文学作品4篇,阅读作品20篇中有文学作品3篇。但第20课的阅读部分,收录的是11位作家的13首诗歌。这套教材牵涉作家也约13名。他们是:Bertold Brecht, Thoma B?hme, Gottfried Benn, Nelly Sachs, Günter Kunert, Georg Britting, Günter Eich,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Rolf Dieter Brinkmann, Johannes R. Becher, Wolf Biermann, Erich Fried, Uwe Kolbe。
如果我们对这新世纪的德语三、四年级综合教程进行统计,可见61篇课文(三年级38篇、四年级23篇)中,文学作品计15篇(其中三年级11篇,四年级4篇)。占总数的24.5%。阅读作品20篇(全部出自四年级教材)中有文学作品3篇。占总数的15%。平均是19,75。首次出现的作家约25名。
由此观之,约30年间,文学经典在两套德语高年级教材中的比重变化巨大:包括阅读课文中文学作品的比率,从30年前的67.5%,下降到今天的19.75%。首次出现的作家,也大幅度减少。
其实,早在上外德语专业78级所用的基础德语综合教程中,文学的地位已十分明显。比如基础阶段最后一册教材,亦即第四册(下),有一附录,囊括歌德、席勒、海涅、贝歇尔、布莱希特、卡夫卡、伯尔、格拉斯、伦茨、马丁·瓦尔泽、弗里施、博歇尔特、迪伦马特等16名经典作家,或当时尚处成长期的经典作家(比如格拉斯、马丁·瓦尔泽)的作品。足见当时德语专业的基础教材对文学作品倚重之深。放在今日,实难想象。
文学经典在综合教程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是我们外语教材从关注人文传统,转而重视实际效用之结果,是时代使然。对于这个转向的必要性,外语界有过不少理论阐释。在以上两套21世纪初的德语高年级教材编者前言中,对此也有说明。其背后的思考是,相对于反映现实、更加实用的语文体文章,文学无用。
较之于实用文章,文学真的无用吗?从本质上讲,这里牵涉到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1789年5月26日,德国作家席勒在耶拿大学发表他当历史学教授的就职演说,以后正式出版的题目是:《什么是和为什么要研究普遍历史》。在简短的引子后,他直奔主题,道出其教育理念。他区分“谋生的学者”(Brotgelehrter,一译“利禄之徒”)和“哲学的头脑”(philosophischer Kopf,一译“哲学之士”)。前者注重眼下功利和实际效果,依靠科学生活。后者追求精神价值和终极真理,为了科学生活,亦即韦伯后来称作“以学术为业”(Wissenschaft als Beruf)的人。演讲以一段充满激情的话结束:“一种高尚的渴望必定会在我们心中燃烧,追求真理、伦常和自由的丰富馈赠。我们从前辈那里获得这种馈赠,必须让它丰富地增加,再将它重新传给后世,并从我们的资金中为此贡献一部分,把我们那不断流逝的此在,固定在这条永不消失、穿越所有人类蜿蜒而行的锁链上。”[6]历史学教授席勒并未着力描述本学科的具体任务。“真理、伦常、自由”,这是他所理解的教育事业之总目标。其实,对于教育的这种理解,在中国同样具有传统。中国现代被称为最“博雅会通”的教育家、大学教授吴宓在20世纪20年代发表文章《我之人生观》这样区分现代教育之目的:“职业者,在社会中为他人或机关而作事,藉得薪俸或佣资,以为谋生糊口之计,仰事俯蓄之需,其事不必为吾之所愿为,亦非即用吾之所长。然为之者,则缘境域之推移,机会之偶然。志业者,为自己而作事,毫无报酬,其事必为吾之所极乐为,能尽吾之所长,他人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为此者,则由一己坚决之志愿,百折不挠之热忱毅力,纵牺牲极巨,阻难至多,仍必为之无懈。”[7]吴宓对“职业”和“志业”的区分,与上述席勒之“谋生的学者”和“哲学的头脑”如出一辙。联系到他与德国学术的关系[8],其表述方式也许就是出自席勒。
不管怎样,他们都呼吁教育远离实用主义、技术主义,高扬人文精神和理想主义,最终培养出具有社会担当、身心健康的完人。这符合现代大学的宗旨。因为所谓大学,以英语为例是University。这个词本身含有普适性、宇宙性的意思。大学,无论其主要科目为何,都必须大力关注广博教育问题。尤其在本科教育阶段。刚迈出中学校门的青年学子,其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热忱,需要在大学得到引导和满足,而不能被扼杀在狭隘逼仄的实用目的论和技术主义氛围中。职业培训可以延续人的一生,而精神的种子该在大学初年植下。就此而言,文学经典在大学教育中意义非常。因为无论哪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经典,它是经过长期的积累,经过时间的淘汰、过滤而留存下来的,往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基础。那些当下的优秀作品,同样是所在语言国社会存在和作家思考的结晶。而文学的“有用”之处,恰恰因为它“无用”于急功近利的工具化社会,从而能使人与流俗拉开距离,保持自己的独立。这样的文学作品对莘莘学子来说,能充实精神世界,造就批判眼光,获得生命升华。熟悉文学经典,代表一种精神高度,是当下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将要从事中外沟通、文化交流的外语专业的学子,意义尤甚。
但是,目前我们教育工作的大势,包括有关教育政策和各种考试制度和监控手段,主要关心的是所授专业知识是否被学生吸收,不怎么在意,如何通过包括外语在内的大学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外语专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大多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这本身其实不成问题。但用爱因斯坦的话讲“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9]在本语境内,这意味着单纯的语言教学不符合真正意义上大学的天职。具体到我国高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有了解情况的德国来华专业人员,径直称其为语言培训,从而否认我们的德语专业具有大学专业理应包含的学术因素。而对照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可知此等评价并非空穴来风。原本属于专业自身的文学,今天在一些学校以不同的程度事实已成语言之附庸。思之令人汗颜,还有惶惑。类似情况在其他外语专业同样存在。
有学者指出,我们今日大学改革,所缺并非国际视野,而是发扬传统。[10]笔者对此非常赞同。国际视野在某种意义上并不缺乏。比如目前各校大都引入了欧美的学分制。但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回归传统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让文学经典重新领唱外语培养方案或主干课程,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一方面接触精湛优美的外语。另一方面经受人文精神的滋养,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认识经典文学所固有的批判精神,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环境中毕业的外语专业学生,拥有的将不仅仅是出色的外语能力,还有丰富的内心,博雅的情怀,反思的品格,创造的精神。
当然,回归文学经典,并不是解决当下外语教育面临问题之灵丹妙药。这只是一名外语教师在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框架中的呼吁。以教学质量或人文素质下降作为症候的、当下教育危机的整体化解,是个系统工程。它牵涉到现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浪潮中大学教师生存条件的改善,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定位,以及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最需要的也许是既有远见卓识又有改革魄力的政治家的坚定出击,引导教育主管部门改弦易辙,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王锦贵主编. 经典文献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2] 参看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M]. 刘洪涛,谢江南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162.
[3] 另有两所学校的德语教学大纲,虽包含文学课程,但因为大纲不严格划分必修和选修课程,无法计算各自所占比率,故排除在这项统计之外。
[4] 以下内容大多取自拙文“德语教程与文学经典——兼论教育的终极目标及面临问题”。载庄智象主编.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有改动。
[5] 选择上外德语专业的两种教材作为论述对象,其原因,一是笔者对它们比较熟悉。涉及到21世纪出版的本科三、四年级教材,或在编写、或在出版方面,还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参与。二是拿本系教材举例,也许不易“惹事生非”。
[6] Was hei?t und zu welchem Ende studiert man Universalgeschichte ?“ Otto Dann (Hg.): Friedrich Schiller-Universalhistorische Schriften, [A]Insel Verlag 1999, S.35.
[7] 原载学衡,1923 (16).
[8] 比如也在20世纪20年代,吴宓曾为张荫麟译《斯宾格勒的文化论》写下“编者识”。
[9] 引自许良英,王瑞智编. 走进爱因斯坦[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05.
[10] 参看陈平原. 大学何为·序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另见. 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陈平原教授在东南大学的演讲[N]. 解放日报,2009-02-08(8). 纪宝成明确反对“大学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提法,在人民大学竖立孔子像,建立孔子研究院,创建国学院,被誉为“表现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的尊重”,同样体现出类似的大学办学理念。参看. 大学的探索无止境[N].中华读书报[N]2010-12-22(11).
[11] 不过,基于目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西方类型的学分制,其实在我们多数学校中,无法真正实施。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7
一优化课程结构, 促进相互融合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 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而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没有迎合人才市场需要, 与时俱进, 毕业生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社会认可度不高, 就业率普遍偏低。以学科教育为主的中文专业在师范教育中地位很特殊, 也很重要。因此, 加强中文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尤为重要, 也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1. 专业课、选修课互补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既要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方向课的主体地位, 又要重视实践选修课、学科平台课的开设。专业课程是指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总称, 它是形成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速记学、文秘学、运用写作等科目。
实践选修课、学科平台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文体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口语交际、演讲与口才、播音与主持学术论文写作、自然科学概论、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书写、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报纸编辑、网络编辑与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英语听力与会话等。通过这些实践选修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理论, 消化知识、理论, 应用知识、理论, 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以及发展定位, 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 专业课、通识课并重
既要着重抓好专业课程的学习, 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还要有选择地学习通识课程, 拓宽知识面, 让学生获取相关领域的初步知识。
通识课程是指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课程。学习通识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 不少高师学校未把通识课程的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 应该扭转这种现象, 在一年级应加强通识课程学习。就中文专业而言, 政治、法律、历史、外语、文化艺术、高等数学等科目均属通识课程。
二系统科学设计, 分段分步实施
要推动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必须构建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情意技能。具体为:备课的技能 (包括教学设计的技能) 、上课的技能 (即课堂教学技能) 、听课说课和评课的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技能、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技能、开发校本课程的技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技能、语文课程和教学研究的技能。
专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 从认知、理解到熟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因此, 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应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可将全程分为专业取向与乐教、技能模仿与懂教、技能内化与会教、技能创新与善教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既有具体不同的任务目标, 又能前后承接, 融通一致。
第一阶段, 重在专业取向与“乐教”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取向是由专业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和反思取向等要素构成的, 对学生而言首先是专业取向, 专业取向第一步是“乐教”。学生进校后, 应将教师专业情感与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情操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以此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情感。专业取向第二步是“定位”, 让学生理解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加深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 了解说、写等基本技能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长期学习的内在动力。第二阶段, 重在技能模仿与“懂教”培养。技能模仿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典型案例为样板, 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按照技能要素和操作程序进行有目的的练教, 让学生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 理解并初步掌握“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理论与方法。辅助方式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书法比赛、教案设计比赛等活动, 创设学生技能实践和技能展示的平台, 固化学生已初步获得的专业技能。第三阶段, 重在技能内化与“会教”培养。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学情景演示和示范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 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系统化, 并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一部分。重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整合、内化自身的专业技能, 正确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开展初步的教学研究活动。训练方式是开展评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案撰写、文献检索和教学反思等研习活动, 促进学生在实践场景中对技能的正确运用并逐步熟练。第四阶段, 重在技能创新与“善教”培养。本阶段的培养过程可分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小阶段。在教育见习阶段, 以技能综合训练为主, 突出各技能要素的综合运用。重点开展教学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组织、教学研究以及班级管理等活动, 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工具, 实现演示与练习一体、观摩与点评结合, 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场景模拟与学生的角色化, 使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得到巩固, 教学方法得到检验,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在教育实习阶段, 通过制订详细合理的教育实习方案, 做实实习环节, 细化实习目标, 落实实习岗位, 强化实习考核,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反思, 在反思中创新。将实习总结环节纳入技能培养体系之中, 以实习总结与交流的方式, “填补空缺”, 相互启发, 促进学生对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识与运用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强化训练考核, 提高实践能力
师范生隐性的专业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显性的专业教学技能得以体现, 因此要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
1.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 一是阅读古今中外名著, 使学生通过阅读经典, 濡养心灵。二是背诵古诗文百首 (篇) , 使学生能够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三是学习普通话, 正确掌握和使用汉民族共同语, 确保学生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 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四是强化汉字书写 (三字) , 提倡写规范字, 练习写正楷字, 改变书写的“畸形状态”。五是训练应用文写作, 学习掌握常见的应用文格式, 提高语言应用水平, 避免出现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会写应用文的不正常现象。六是成立文学社团, 如黑白文学社、蓝靛紫戏剧社、朗诵协会、书法兴趣小组等, 培养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特长, 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增强专业特色。
第一, 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力求形成较强的朗读、演讲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 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 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 具有启发性。开展课前口语表达训练。
第二, “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了解不同字体的书写特点, 形成良好的书写技能, 做到书写正确、美观、整洁、流畅。粉笔字书写训练, 坚持每日书写一小黑板;钢笔字与毛笔字书写训练, 坚持每日书写一页, 班级每周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第三, 书面表达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技能, 所写文章内容符合文体要求, 语言得体, 语句通顺, 标点符号正确无误。每生每周写一篇习作 (题材、体裁不限) , 指导教师每次按学号顺序抽查部分评改讲评, 其他作文由班级学委和写作训练负责人组织学生互评。学期结束时, 检查上交 (每生不少于15篇) 。
第四, 必读必背篇目。每学年印制下发学生必背篇目, 定期考查学生的必背篇目背诵情况, 抽签背诵必背篇目。每生必读大学生必读书目100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 , 定期交流读书笔记, 检查阅读情况。由指导教师、学生会、团组织举办交流读书心得等相关活动, 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并且通过举办“语韵心荷”中华诗词诵读大赛、“文韵生花”诗歌散文创作大赛、“雅韵流芳”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墨韵幽香”软硬笔书法大赛。提高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训练的热情,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 完善检测评价体系
建立中文专业技能培养的检测评价体系, 规范专业技能培养的检测评价行为, 以测促训。建立专业技能培养的水平认定制度, 对中文专业技能水平做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定性等级评价, 并对良好以上者颁发证书。成立专业技能培养指导小组, 根据所指导项目科学拟订检测评价标准, 定期开展能力检测评价, 建立检测评价档案, 并向主管系领导提交检测评价结果。专业技能的检测评价, 应确保客观公正, 对达标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 对未达标学生应加强指导与训练, 并向主管系领导和班主任提交未达标学生名单。加强日常督促和教育, 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情况及其结果应纳入学生综合量化考核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 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成为高师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因此, 对师范生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实践探索基础上, 本文提出高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应坚持四个原则: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能力和素养相结合, 训练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促进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为师范生入职打下坚实的教师专业技能基础, 更是其将来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新政策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8 (2)
[2]郭建、王湘云.师范生技能训练活动的系统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3]吴昕春、潮道祥、唐洁.高师院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建构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8
一、文化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1、文化语境
马林诺夫斯基 (英国人类学家) 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二者相辅相成。文化语境是决定语言所指的大环境, 是说话者涉及的实际发生的事。文化语境是由无数具体的情景语境构成的整个语言系统。而情景语境则是语言在某一具体选择中的环境, 决定着说话者在某一具体场合中实际所说的话, 它受文化语境的支配。
2、文化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文化语境被认为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言因素, 它是词义引申的最大限度。一种语言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社会风俗等各种文化因素都属于非语言因素。同一词语, 在不同的语言中内涵意义可能大不相同,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民族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正是在社会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可见, 文化语境对词义的影响非常之广且难以把握。J. R. Firth指出:“对词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句子, 对句子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情景或场合, 而场合的分析要看其所处的文化。”当学习者判断和选择词义时一定要考虑文化语境的影响。
二、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不同
由于各民族自然环境不同, 生活的空间就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造就了特定的词汇内涵。中国地处亚洲大陆, 东部临海, 西部多山, “东风”让人感觉舒适温暖, 所以汉语中“东风”含有春天、温暖之意。“西风”却象征着没有生机、寒冷。相对于英国来说, 大西洋上吹来的“西风”是令人舒服的, 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东风”是寒冷的, 令人不愉快的。
2、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也是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是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宗教信仰赋予英汉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
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 所以很多汉语中的词汇也来源于此。而英语词汇主要是受到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民族宗教色彩。如英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只有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词汇的文化语境。
3、价值体系不同
中西方价值体系的差异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 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价值观不同, 对待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必然有所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上。在中国的文化中, 主要强调集体和团队的重要性, 中国人的性格也因此内向、含蓄。在汉语中, 个人主义是自私的代名词, 具有贬义。而西方人把Individualism视为拼搏进取的同义词, 具有积极的褒义。例如在美国, 他们提倡个性的发展, 重视个人自由、个人权利, 这是一种个人利益至上的伦理观。
三、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语境的方法
1、调动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
动机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驱动作用。在课上, 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而在具体的方法上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单词竞赛游戏。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做系统、全面的预习, 课上限时猜词。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会注意到词汇的文化涵义,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中, 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2、探讨和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要分析单词所包含的文化涵义, 在很大程度上要了解一个整体的西方文化。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涵义, 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比较和探讨,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 鼓励他们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 这样学生不仅习得了词汇, 同时也培养了文化意识。
3、使用英文原版材料
老师在备课时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要精心, 尽量多使用英文原版材料, 例如英文原版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影或录像以及网络资源和材料。这些材料的文字表述很地道, 同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也可以学到在不同语境下正确使用词汇。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后多利用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材料, 比如每天收听英语新闻等, 学生在关注时事新闻了解世界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也吸收了文化知识。
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语境的意义
1、避免语用失误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同, 这就造成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象和联想。了解了词汇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的表达和理解, 否则就会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英语学习者切忌将汉语对某一词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英语上而造成语用失误、交际失败。
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大纲中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很高, 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只是生记硬背, 势必产生厌恶感, 并且记忆的效果也不好。了解词汇的文化涵义可以使学生全面的掌握词汇的意义, 同时还加深了对英语国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理解, 进而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提高。
总之, 在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语境, 不但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的用法, 使英语学习更加有效, 而且在此过程中, 学生还能汲取英语国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深刻理解西方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摘要: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本文首先概述了文化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分析了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着重论述了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语境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唐祥金.现代英语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2]阮忠兰.语境词汇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J].华章, 2009 (12) .
[3]王豫梅.浅谈词汇的语境意义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 2011 (2) .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9
当前高师中文专业毕业生能力不足己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如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进而提高竞争力, 成为当前高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相比较而言, 国外高校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人学生入学后, 从事技能学习的时间达1/3。如美国犹他州大学占36.9%, 哥伦比亚大学占31.3%, 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秋田大学各占35%和34.1%。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则普遍不足。例如,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规定课外阅读、课程论文、毕业沦文、社会实践总计12学分, 占总学分的7%。而新疆多所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一般占总课时的10%左右。由于实践机会少, 造成当前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了不少, 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不足的局面。实践性教学能够使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 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教学效果是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学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二是受学校现有条件的制约, 如设备、师资、经费等, 致使一些实践性教学无法开展。
高师中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文史哲等基本人文素养, 具有比较扎实的中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利实践能力, 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到, 对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利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离不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
高师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 我认为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集中实践性教学及课外大量的与课内教学相关的、经由教师指导的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形成性考核等, 这些内容在实施中一般都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集中实践性教学则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课外实践教学包括成立话剧社、办文学刊物、定期进行学术研讨、教育调查等。
从目前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能力现状来看,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尤其从教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
1. 不能运用专业知识, 文本阅读能力欠缺
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是对文本的准确精深的理解利把握, 由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够联系实际, 空谈理论, 学用脱节, 知识不能运川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筹。例如, 有学生教学庄子的《逍遥游》, 平时在课堂上学习了不少关丁庄子的哲学、文学创作的知识, 但到需要运用时却感到模棱两可, 记忆不清, 这主要是因为对知识没有通过运用达到真止的理解和吃透, 学习只停留在机械记忆的肤浅层次上。
2. 从教技能薄弱
这主要表现红教学设计能力、实施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师基本功等办而问题尖出。很多学生拿剑课文不知道怎么备课, 怎么确定教学日标, 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礼实施教学过样中, 缺乏角色意识, 只闷头讲白己的, 不能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在教师基本功方面表现为口语表达能力筹, 词不达意、条理不清, 教学语言不能做剑准确、清晰、流畅、干净, 板书板画能力较差。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不了解, 缺乏亲身实践。另外, 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 很多中学在招聘教师时己将是否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聘用的必备条件, 而当前不懂多媒体教学, 不知道课件如何制作, 不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教学材料的师范生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 有两方面:一思想上不重视, 二行为上不自觉。凡此种种, 不了解中学实际, 学习缺乏针对性, 训练不足, 是根本原因。
3.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2.l世纪的教师不再是知识型教师, 而是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研究能力是教师发展的生命。但目前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教学研究能力十分薄弱。以毕业论文 (设计) 为例,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川。但从当前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所写的毕业论文来看, 普遍存往选题缺乏新意, 内容空泛, 不能与现实结合, 缺少创见, 甚至抄袭现象, 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科研能力的缺乏。
要改变当前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 以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儿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观念,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不论是从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要求, 还是高师的培养目标, 以及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要, 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师教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贯彻实施。
2.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是落实培养目标、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途径。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必须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循序渐进的得到提高。以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为例, 师范生入校后的一、二年级就应该建立起与中小学的密切联系, 通过定期的见习, 从感性上认识基础教育的现状。大三除了学习语文教学论课程外, 还可设置一些教育调查类的研究型实践课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提升感性认识, 深化理论知识。大四集中教育实习, 全面综合的锻炼学生的从教技能, 并要求学生从实习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另外, 大三、大四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选择性、灵活性, 使学生在用两年的时间学完了专业基础课后, 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否则, 管理得太死, 理论课程过多, 把学生仍框死在课堂里, 实践性教学活动无从开展,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 加强课堂实践性教学, 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始终贯穿“能力培养”的主线,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从而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现代汉语》课程, 如果只讲空对空的语言知识, 没有实际的操作训练, 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并能正确地运用是很难想象的。又如《写作》课程, 不能只注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 必须与大量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文学类课程可以多运用课堂讨论、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读书会等形式让学生多实践, 来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品评能力。
4. 抓好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打牢从教能力的基础
高师中文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来受到高师院校的高度正视, 建立规范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 采用集中实习模式 (扩招后因生源激增, 采取集中为主, 少数分散的形式) , 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帅严格把关,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了切实、全面、迅速的提高。从2006年开始, 我校为响应自治区号召, 实行了去偏远落后的少数比族地区实习支教的模式, 2006年去阿勒泰地区, 2007、2008年去喀什地区。这种新的教育实习形式, 不仅增加了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机会, 而且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 受到实习学校的肯定和欢迎。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比如, 由于去少数民族地区实习, 语言存在较大障碍, 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缺乏经验丰富的双语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学技能的训练难以落到实处, 与今后的就业要求存在一定距离等。师范生集中实践教学的模式还有很人创新的空间。
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应该有一支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其次平时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重要, 学年课程论文写作是一个切实有效地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理论教学实际, 有目的地布置一些小论文, 组织学生讨论、分小组合作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 分析资料, 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为毕业论文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以师带生, 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日相结合, 通过师生间“读、导、研、写”的研讨式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实践能力。最后, 还需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教学设施, 加强资料室建设, 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5. 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多方面挖掘潜在能力。
学校还应该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场所和机会。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培养目标, 体现专业特点, 把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开掘出潜在的创造能力。如创办文学刊物, 组织文学社团, 成立演讲与口才协会, 开展读书报告会、学术沙龙, 定期进行教学技能、语言艺术表演、写作等方面的竞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涵,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钻研的精神。
6. 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为他们多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 使他们能到广阔的社会舞台上磨练自己, 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 如科学有序的安排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活动, 以提高学生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 在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日益专业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必须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有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师中文专业的新型人才。
摘要:实践性教学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造就创新型人才方面,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改变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能力不足的现状, 以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从而更好的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要, 必须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高师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 必该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集中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三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化,高师,中文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玲等.《汉语高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技告.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报.2008.2
[2]马晓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应向创造性教学转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2.2
[3]张顶政.《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西南民族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4]王文胜.《夯实基础分向培养注重实践一论丽水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丽水学院学报.2008.8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10
我国各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 2003年首届扩招后的学生毕业, 此后, 逐年形成毕业高峰。由于中文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几乎所有的中文专业的学校都把该专业作为扩招的重点。几年下来, 和扩招前相比, 各相关院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都有成倍的增长, 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论文质量严重下降,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把写作论文看成是一项负担, 因而态度消极, 不愿意配合指导教师开展写作。写作时但求敷衍过关, 不求质量。
(二) 论文写作拼凑甚至抄袭现象严重。
很多学生的论文往往是将几篇论题相近的已有文章的内容拼凑在一起, 有的甚至将他人的某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品”, 或者是干脆原封不动地“拿来”。
(三) 对论题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
1. 从生源来看, 不可否认, 由于大面积的扩招, 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入学时的基础和水平较扩招前有所下降, 这不仅给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而且客观地造成毕业生的总体水平不如以前。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较差, 很难对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 由于扩招, 各年级的学生数量迅猛增长, 可是由于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各教学单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与学生增长所要求的师资力量相应的建设任务, 从而导致了教师人数的增长比例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比例, 这自然就加大了现有的在岗教师的工作压力, 教师指导论文的负担加重, 人均指导论文数大, 因而难以周全照顾, 很难像以前一样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精雕细琢。
3.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 造成了就业压力加大, 在大四学生中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焦虑情绪。在这最后的一年, 由于担心自己的就业前途, 大四学生纷纷离开课堂, 奔波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之间, 很难使他们安心地坐下来静心读书和进行潜心的研究。
(四) 论文写作不规范。
1. 学生不愿意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写作。
首先表现在选题随意。学生在选题时很少关心论题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 只关心某一题目是不是“好写”, 或者是该题目将由哪位教师指导, 该教师是否“心软”, 是否愿意“放一马”, 自己是否容易蒙混过关。其次是材料准备不足。不少学生在确定完题目后, 不是按常规程序先充分调查相关的研究成果, 搜集整理有关材料, 在对这些调查材料分析研究后制定写作计划、写出写作提纲, 而是直接开始“写作”, 一边写作一边查“资料”, 往往出现写文学论文的学生不看文学作品, 写语言学论文的学生不调查语料的现象。最后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有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种情况是对他人已有的相关成果或研究进展不是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和进行适当的评价, 而“视而不见”, 只字不提;第二种情况是直接将他人的研究成果作文字上的改动, “化”成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2. 论文的格式不规范。
比较普遍的问题是: (1) 不少学生不了解毕业论文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的结构模式, 不了解毕业论文的每个结构单元的作用和价值, 因而常常不能按要求来安排论文的结构和写作内容。不少学生不知道“引言”和“结论”部分应该怎么写, 摘要和正文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文献应该怎么排列等。 (2) 引文和注释不规范。由于没有广泛收集材料,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抱着一两篇他人相关的论文作“蓝本”, 为了在文字上和这个“蓝本”有所区别, 很多学生采用转述或改写的方式引用“参考”资料中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都不注明出处。另外, 对于一些直接引用的二手材料往往并不注明是转引, 而是直接注成见某原著。
二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 近两年来, 我们在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 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改变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
在学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之前, 开设专题讲座和论文写作指导课, 使学生认识到, 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一次综合性的能力考核, 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 使他们初步了解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从而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这种能力是毕业生必备的, 研究能力往往会影响到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毕业生们在大学四年中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唯一一次正规的机会, 这个机会值得每个毕业生珍惜。
(二) 从培养专业兴趣或课程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对写作论文的兴趣。
从大二开始, 就关注学生的课程兴趣,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具体做法是:安排专门的教师, 以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为起点, 指导他们进行与该课程相关的系列课程的学习, 从而形成对某个专业方向的兴趣, 这时再将教学内容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一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 从而产生研究的冲动, 以此为基础来确定论文的选题, 学生一般都愿意作深入探究。
(三) 加强学年论文的写作训练, 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选题, 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较小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进行学年论文的写作。学年论文不必过分要求有创见, 但必须符合规范性要求, 要通过学年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写作论文的成就感。到大三时, 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将学年论文的选题和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起来考虑, 使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状态, 从而避免大四时因考研、求职等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和心情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
(四) 为指导论文较多的指导教师配备论文辅导教师。
将那些专业水平较好但没有承担论文指导任务的青年教师分配给各相关的论文指导教师, 协助指导教师开展论文指导工作。青年教师和毕业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小, 容易沟通, 尤其是在帮助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确定论文初稿的写作思路和论文规范性检查方面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减轻论文指导教师的负担, 同时因为有辅导教师的全程参与, 更有利于他们把握学生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从而保证论文写作的质量。
(五) 对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实行全程监控。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 审查选题。
以教研室为单位, 会同指导教师,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审查, 避免选题的随意性。
2. 追踪写作过程。
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 系级组织通过把握教师的指导环节追踪学生的写作进展。从总体上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分成开题、搜集整理材料、设计写作提纲、初稿写作、初稿修改、定稿等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规定相应的时限, 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写作任务。指导教师则在每个阶段的截止时间内把自己所指导的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展情况向系里汇报, 以便系里统一掌握。
3. 论文质量审查。
系里成立专门的论文质量审查小组对学生最后定稿的论文进行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审查。形式审查主要审查论文格式的规范性, 如论文的结构、引文和注释、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等是否规范。内容审查主要审查论文是否有抄袭或拼凑现象。
4. 规范论文成绩评定程序。
把好论文评审和答辩关, 使论文成绩的评定公平公正, 这不仅能使写作论文的学生所付出的劳动和成果得到合理的肯定和评价, 还能对下一届学生端正写作态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我们在面临因扩招而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情况下在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尝试, 从近两年来的实践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 我们期待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关注, 以便集思广益, 将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扩招后中文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一些行之有效的监控及管理措施。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师范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文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中文类课程是我国全部师范类专业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它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中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中文课程基本的基础知识,理解中文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并且掌握一些最基础的技能和基础的方法,初步形成能够理解到位中文知识,学习中文文化,运用中文思想的能力。
一、高等职业师范类专业中文课程教学的需求
(一)中文课程结构应该突出“师范性”课程改革
应做到明确新的社会观、学习观、全面观、学生观,从事中文专业的师范生要形成这几点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对高等师范中文教育课程结构也要求更加突出师范性。首先应当加强教学理念的学习,为学生在日后的教学生涯中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然后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于中文课程的见解,以及培养他们对中文的主体精神的理解;最后,要多多实践,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国内外教学机会的,使学生对世界的教育方向有及时的了解与切实的实习,不断更新全面观和世界观。
(二)新课程的改革应把中文课程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
由于中文系毕业生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着我国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下一代子孙的培养,同时中文又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础,所以很多地方甚至掀起了“中文热”,因此中文课程提高到新的层次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使中文课程层次提高,对优秀中文师范生的要求的提高显然是重中之重,具体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范生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它源于大学师范生能够主动的寻求进步。另一方面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指对中文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指导。由此可见,只有高等职业师范类专业不断进行开创性地教育培养,才能使新课程的改革更上一个新层次。
(三)加强中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文师范生实践能力这一方面非常多的高等职业院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组织三下乡活动﹑暑假进行劳动实习﹑手拉手背靠背﹑地理考察学习﹑讲课比赛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接受学习,在能力方面都能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中文类课程地位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文类课程作为师范类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关于中文水平的重要提升,是为了将来站在中文的顶点为学生教学工作进行服务。同时中文课程作为中文类专业基础课,是为了以后的文学类课程打下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实现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高等职业师范类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高等职业师范类专业招生规模的在源源不断的扩招,但是培养的人才质量却是在下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家已经出台许多指示方针政策意图尽快实施教学改革,并且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多次不断强调高等职业师范类专业中文人才知识培养的问题,比如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明确指出:“加强高职院校对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重点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中文院系学生的中文能力。”这对于高校教育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现在,很多院校对中文教育课程的教学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首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现在非常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里很多专业的中文课程安排是以学院学生处为主,它既决定着学生中文课程的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而且还决定着中文课程教师的来源。其次,从中文课程教师来源的方面来看,很大一部分都是与中文系相关的教师来担任,这就说明学校对于中文课程教学的足够重视,具有充分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对于中文知识的学习。最后,从课程安排的角度来看,很多高等职业学校都在开设中文课,并且通过必修和选修同时进行的方式开课,比如和中文有关的院系将其设为必修课,其他和中文无关的院系将其设为选修课,在加强中文类学生必修课学习的同时,还对其他院系学生有关中文兴趣的培养以及知识面的拓展有重大帮助,从而提升中文课程的培养效果。
高等职业师范类中文课程教学要将教师教育改革与社会的大环境互相结合;要将中文类学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职中指导这三者相结合力求做到最好;要将中文课程师范性与学术性进行结合互相渗透;要将中文课程知识与学生切身实习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好职业师范类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莅.试析高等师范教育如何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陇东学院学报,2008(19).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陈向平.高职公共课程改革走出困境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
作者简介:熊丹,女,1981年生,湖北咸宁人,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应用型中文专业 篇12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同时因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在当前国家强调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其他文科类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也将该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尽管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追求商业利益的实用主义观念使文学逐渐边缘化,社会对文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缩减,中文专业的学生遭遇就业难困境。这就促使高校争相开办应用型的财经、理工科专业,限制中文专业的招生规模,压缩中文专业的课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甚至纷纷砍掉中文系。
其次,从学校内部办学看,除了一些开办中文系较长的传统文科学校,大部分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在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上,汉语言文学不受学校重视,得不到政策、经费等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图书馆专业书籍资料陈旧匮乏,校园的文化底蕴浅,人文氛围不浓。
再次,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学生的文学底子薄,对文学普遍缺乏兴趣。笔者曾以所在学校艺术设计系学生为对象,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有60%的学生表示在高中时选学理科;关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态度,68%的学生表示一般或者不喜欢;问及为什么选修这门课,95%的学生回答是因就业需要、修够学分或者其他目的,只有5%的学生回答是因喜欢而选修;关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25%的人坦言很少读作品,75%的学生表示读过一点。
最后,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看,要么是教学方法老套单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么是为了迎合学生口味,在课堂上采用讲故事、看电影的形式作简单化、娱乐化处理,或者脱离学生基础和文学本身,在课堂上贩卖炫耀所谓新潮时髦的学术话题、文坛上的是是非非等。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文学课程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偏离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宗旨和精神。
针对令人堪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实现成功突围并焕发出应有的活力,是目前这门课程教学实践领域亟待破解的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小说文体的教学为例,尝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作粗浅探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1. 重视作品的阅读和积累
阅读作品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靠大量地阅读作品,这是一项基本功,也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舍此没有更好的办法。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认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在对话互动的课堂条件下,发生情感、认识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使文学教学的审美活动充分体现出来。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很少有时间去读文学作品,在大学里他们选的又是非中文专业,阅读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同样缺乏。为此,现当代文学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大量读文学作品。
在阅读作品环节,教师要从“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方面加以指导。为此,一要为学生开好书目,提高阅读效率。现当代文学作品数以万计、浩如烟海,而学生的阅读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名著。小说以中短篇为主,兼顾长篇作品,分必读和泛读两类要求。书目最好在开课的学期初就列好,便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二要做好阅读指导。根据课堂上要讲授的重点,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流入看热闹式的浅阅读。三要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不但可以检验阅读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笔记内容可长可短,自由灵活。既可以是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体会,或者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只要是自己的真实阅读所得就行,严禁抄袭别人。此外,要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图书资源。在没有中文系或虽有但非传统优势专业的理工科院校,图书馆的文学类藏书本来就不多,如果要求全班学生同时去借同一部作品,根本不现实。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图书资源下载阅读,但要告诉学生选择优质的电子图书,以免文字错误影响阅读效果。
2. 加强文本分析训练
讲文学课一定要从文本出发,避免脱离文本高谈阔论,使文学课丧失文学性。正如有人提出:“教师应立足于作品‘文本’的教学,重建文学的审美空间,通过文本的细读途径,建立读者与作者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示范性的文本分析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课时一再被压缩,相对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时间显然非常紧张。所以,必须采取“精讲”的方式,精选重点作品,紧扣教学重难点,挖掘作品精华。
首先,在分析作品之前,要通过导读阶段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熟悉情况,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对作品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对作品讲析有什么期待等,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讲解,形成教师和学生的思路精准对接。否则,教师讲的不是学生想听的,结果只会出力不讨好,白白浪费时间。要把现当代文学作为开放的文本,紧密联系当下现实,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当代学生普遍对鲁迅生活的时代及其作品反映的内容有隔膜。在讲授鲁迅专题时,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鲁迅其人其作,可从近年来文坛上围绕鲁迅的争议,以及中学课本中鲁迅作品被删减的事件,提出“鲁迅的思想及其作品是否过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切入课堂教学。
其次,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小说文体,采取不同的分析模式。对于人物单一、情节简单的中短篇小说,宜重点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主,以人物为纲,串联起作品的主要知识点。对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长篇小说,可以在列提纲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采取抓主要人物和重点场景分析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由于篇幅过长,不可能对每一部分内容都进行分析,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场景作重点解读,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例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可选择吴荪甫为刚到上海就病逝的吴老太爷治丧的场景作重点分析。因为通过这个场景,作者几乎让全书中的主要人物悉数登场,每个人物的心态动机,与吴荪甫的微妙关系,以及吴在内政外交上的能力个性都展示无遗。对于不重故事情节的诗化抒情小说,宜从小说语言入手,选择精彩片段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悟作品营造的诗化意境,揣摩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等人的小说均可采用此法赏析。
再次,基于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之高中生有明显提高的实际,在文本分析时,要改变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不要搞“一言堂”,也不要自称“标准答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参与分析,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不妨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主讲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同时,要树立整体观念,善于把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比较分析,打开学生的思路。例如:分析“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在启蒙精神、反封建意识以及个性解放思想等方面的异同;比较“五四”时期的冰心、庐隐,20世纪80年代的张洁、铁凝、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的林白、陈染等人之间,在女性意识上有什么区别;鲁迅《阿Q正传》与高晓声《陈奂生上城》系列在批判国民性上的一脉相承性;沈从文与汪曾祺在小说文体风格上的师承关系;等等。
3. 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在现当代文学教学当中应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应强化写作训练,把能力培养落实在笔头上。特别是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更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的拓展。在传统的中文专业教学中,有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文学课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活动既没必要又很难实行。其实,文学课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如从宏观上,可以围绕“听、说、读、写”4种能力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从微观上,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讨论、诵读、复述、拟提纲、做摘要等环节,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做好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如可以就学过的作品写篇小评论,成立文学社团,举办征文活动、朗诵表演,就喜爱的某位作家收集资料,结合作家生平发起周年纪念活动,有条件的学生可采访在世作家或参观作家故居等。改革课程考试形式,适当采取应用性、实践性考试,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即使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也要减少知识记忆性题型,增加分析理解性题型。只有把实践内容渗透进课堂内外以及作业、考试等环节,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
4. 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时,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应坚持恰当、实用、有效的原则,不要为追求形式或者图省事而用。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仍然要保持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被课件束缚手脚。其次要精心做好课件,力求内容充实,形式美观。此外,很多现当代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放一些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影片放映耗时长,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对影片做一些剪辑,根据讲授需要适时穿插。同时,在播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比较小说原著与改编的电影在表现力方面的区别,看后可就此写篇电影赏析。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QQ群、博客、微博等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就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答疑释惑。
三、结语
总之,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既面临种种挑战,也存在突破困局、重获新生的良好机遇。只要我们遵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时代和社会对这一课程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提高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力.知识观转型与现代文学教学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 , 2006, (2) .
[2]黄科安.人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重建[J].教育评论, 2008, (1) .
[3]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