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2024-07-07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精选9篇)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1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CAD课程教学进行探讨研究,结合安徽科技学院现状,从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方式和方法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CAD,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现已占全国高校的30%左右,与传统本科院校不同,它重在“应用”二字,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CAD是安徽科技学院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共54个学时,课程性质为实验课。利用计算机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快速准确地绘制设计图是CAD课程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应用到制绘图实践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绘图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合理安排CAD课程教学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文就应用型高等本科高校园林专业CAD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并从外在条件、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1.1开放机房

安徽科技学院在新一轮的教学计划中,将CAD课程安排在了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大多数学生都还没有配备个人电脑,但基于CAD课程的学习特点———要求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后练习,因此,校方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房为学生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机房不仅供学生上课使用,而且要对外开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1.2计算机配置与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AD软件对计算机配置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机房管理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了CAD运行过慢,影响教学进程以及绘图兴致。因此,这里提出3点建议:(1)提高硬件设备;(2)CAD软件尽量不要用最新版本,新版本对电脑要求较高,而且软件本身性能不稳定,容易导致死机;(3)加强对电脑的维护,定期更新设备。

2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CAD虽然只是绘图的工具之一,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相关知识。从宏观方面的建筑制图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到微观方面的线条粗细、颜色的搭配等无不显示出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和审美要求。因此,作为CAD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要提高绘图能力,而且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授课教师最好是美术专业出身,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CAD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美学方面的知识技能,例如同样是一张图颜色搭配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视觉效果,合理的颜色会让人心旷神怡,提高方案的通过率;不合理的颜色搭配则会达到相反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达计算机美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要求教师在绘图过程中要规范自己的操作;多收集著名设计师的作品,进行比较示范,让学生一目了然。

3 教学方式与方法

3.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出案例,提出具体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例如,直线坐标的练习。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1,教师先通过一种方法绘制出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绘制出同一图形[2]。

这样一来,学生在绘图时不仅有明确的目的性,还能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任务驱动教学法

CAD课程教学中,多数时间是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过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课程开始时进行命令讲解与演示,剩下的时间多数是交给学生自主练习的。如果学生仅仅是漫无目的的练习命令,可能积极性不是很高,也没有很强的成就感[3]。这时,教师尽量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例如:圆(Corcle)的命令的应用。通过多媒体展示图2[4],教师对题目进行分析。提示学生如果要绘出图2中的图形,首先要用到圆的命令以及菜单栏中绘制圆的多个命令,其次要积极利用辅助线,同时还要注意绘制图形的先后顺序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确定任务———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动手操作(学生)———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4 学生能力的培养

前文中提到,CAD教学蕴含了美学的特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图纸的美与丑,并绘制出美观的图纸。

4.1注重美学意识的培养和相关课程建设

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如美术、构成、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建筑初步和园林规划设计等相关课程都能对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

4.2加强规范化意识的培养

园林专业中,图纸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手绘,二是计算机制图。手绘和计算机制图最显著的区别无非以下两点:一是绘图速度,二是绘图误差。计算机绘图在速度和误差上都明显比手绘有优势,因此,在用CAD绘图的时候要注意这两方面的提高,使其优势最大化。培养学生规范化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提高快捷键和操作方式。使用快捷键能大大提高绘图速度,快捷键也不用死记硬背,要注意结合命令行的提示进行有效利用。操作电脑时尽可能双手同时使用,左手操作键盘,右手操作鼠标[5];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规范和标准化意识。设计不是艺术,不能随心所欲,这里面有很多的规范要遵循,因此在CAD课程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4.3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遇到问题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并能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手段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拓展创新思维。

5 结论

对于CAD课程的教学,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懈努力,总结经验,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明,杨茉.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美学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6):39-40.

[2]孙晓璇.浅谈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1(7):184,173.

[3]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248-249.

[4]邢黎峰.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程[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吴燕,肖昕迪.浅谈初学者提高AutoCAD绘图速度的技巧[J].科技信息,2011(8):669.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2

3 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领域

3.1 设计类课程理论教学方面

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规范、要求和案例通过虚拟现实进行表现。改以往教学文字+图片的平面静态模式为更易理解的三维虚拟动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3.2 工程类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对园林工程常见各施工项目分类进行虚拟现实,在虚拟环境中再现工程项目各工序从开工到建成的全过程,并引入交互式界面,用可控的动态影像直观表现施工工艺、材料及相关要求和规范等。使以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使学生对工程施工的认识更加具象直观。

3.3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将以往教学中较难理解的建筑结构三维数字化,学生可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建筑构造及其主要施工步骤,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授课强度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4 园林及建筑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分析验证

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方案场地初步分析到最终成稿的全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接近未来建成实景的虚拟环境分析验证方案。在虚拟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园林设计能够突破以往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关系、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方案作品。

3.5 虚拟现实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各类课程虚拟现实资源与相应网络课程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

4 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搭建

4.1 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个具体专业的交叉渗透更加深入和全面。园林专业相关软件也由最初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发展到可全程辅助设计表现。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涉及软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Lumion、Premiere、Unity3D等。通过分析对比各虚拟现实平台的性能及扩展性,本研究采用Unity3D作为虚拟现实核心实现平台,Unity3D是一个让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景观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虚拟现实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可完全满足虚拟现实在园林专业的应用。 4.2 技术路径

1)分析并归纳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可供虚拟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项目作业内容;

2)结合虚拟现实系统软硬件条件,确定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的初步场景表现形态,形成该虚拟现实场景构建程序和注意事项;

3)建立各场景基础模型、完成材质烘焙,并分析检查场景内容与虚拟现实平台的兼容性;

4)将场景模型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程,完成交互操作和模拟动画功能;

5)设计制作系统交互界面;

6)对完成的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检查,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添加必要文字、配音等工作;

7)整合进入教学系统,形成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库;

8)根据网络和浏览器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发布。

4.3 搭建教学平台

根据预先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平台使用操作便捷、易于掌握。

5 园林专业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5.1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双向流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视频与一般电影、电视类似,均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制作者预先确定的观赏内容。即使采用漫游动画由于其线性播放特点,学生也难以精确地切换场景和控制播放进度。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随时移动或跳转至指定场景或位置,增加观赏者与漫游场景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景实际情况加入互动参与功能,如园林夜景中的感应灯光、喷泉流量控制、展示屏幕显示内容控制等,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构建学生与虚拟现实场景间的良性互动。

5.2 使教学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园林是对物理环境的改造和营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积累过往各类园林、建筑及其施工等多方面项目经验。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相对固定、项目地域分布不集中,为了解决此矛盾部分学校会在多数专业课结束后开设数周的外出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参观机会。此类实习虽内容全面但时间短、知识量过大且未与相应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很难全部实现。特别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错过了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教学效果不无遗憾。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设计类课程学习与相应虚拟现实案例紧密结合,可直观的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工程类课程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每一步的施工环节、工艺及材料等清晰可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3 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园林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是一门基于对实际场地及其空间设计和施工的学科,是对物理及人文环境的营建,因此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环境中。但由于教学场地、设备、经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极少有学校能完全满足园林专业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需求。由于条件所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亲身体会。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便可以直观的体会所学知识,获得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体会,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虚拟化案例教学耗费较少、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可以反复进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5.4 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并提高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效率

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对平面区分,更是对空间和行为的设计。初学园林专业的学生乃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学生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虽然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所做方案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模拟方案建成的最终效果、分析方案空间合理性。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对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验证,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

此外,园林设计对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和周围景物的关联性要求很高,在动工之前景必须对完工之后的环境有—个明确的,清晰的概念。

6 结束语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3

摘 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实践教学占主体部分的园林专业,更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学生完善专业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更能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与社会接轨,成为优秀的园艺人才。

关键词 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S7-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3

园林专业具很强的实践性,还有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型强等特点。园林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合适的园林规划、设计、管理、建设的专业人才,其培养过程离不开实践教学的作用。因此,建设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园林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扩招和改革,很多学校面临资金紧张,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也爱不尽相同。笔者就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 地位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突出了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出活跃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采用教学基地的方式很有必要。

从各大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成果可看出,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适应工作岗位,锻炼操作能力,习得职业技能的场所。其作用主要有:模拟生产现场、训练专业技能、激发动手乐趣、巩固理论知识等。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能真正体会一个工作者在岗位上的所思所想,从而全面提高知识与技能,增强综合素质,成为适应社会岗位的专业人才[1]。

2 意义

2.1 园林专业学科特点

(1)园林专业具有课程设置较为复杂的特点。园林专业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繁殖、培养与管理,参与城乡各处园林绿化的设计规划,园林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这导致专业课程涉及到城市规划、美学教育、人文教育、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园林专业的课程设计也覆盖了植物学、设计规划学、艺术学、美学等多个方面,学科综合性较强。

(2)园林专业具有实践教学多的特点。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科学研究型、专业应用型、技能实践性及知识实践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就需要专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予以支持。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实用性和技能型,更希望员工不经培训即可上岗,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科特点和社会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大势所趋。

2.2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基地能提供苗木、花卉的管理经营场所,掌握重点植物繁殖的过程控制,训练灌溉设备、机械、肥料的使用;还能用于训练园林造景,实践苗木花卉的种植与移栽,练习草本花卉造型、数目造型、屋顶造型及垂直绿化造型等多种设计;还有更多的如草坪造型、盆栽布景、水景布景等多种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园林相关技能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 建设原则

3.1 可持续性

由于学校财政能力有限,不能长期对该专业这一个基地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基地在建设之初,应考虑到市场规律,利用基地实训的同时进行经济活动。基地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先进的植物培育设备,承接社会工程,解决基地的经费问题。例如,可培育优势植物出售,承接园林布景规划与设计,培育优良种子出售等。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经费,能有效解决基地的维护经费问题,并及时更新基地内设施设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3.2 节约性

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不能忘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实验项目选取时,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取舍,安排特色强,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实验;避免项目繁杂,多而不全的现象。采购实训设备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购,不能追求高档昂贵的设备,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况。规划基地规模时,应考虑到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方案,使用合适的建设用地。总之,要突出节约性,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来进行基地建设。

3.3 标准性

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用人才,因此,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企业标准。实践项目的开展也应有标准体系予以参考,通过有序的执行时间任务,合理衔接理论与实践,做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于单一教学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应达到市场先进水平,所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科学而规范,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3.4 一致性

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因此,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保证专业在不同时期,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保证实践与理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系统,从而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5 前沿性

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换,实践基地的设备与管理体系也要在有条件及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更新,保持与国际接轨,与科技前沿接轨,与高新技术接轨,这样能使学生毕业后不落后于时代,并快速适应岗位。

4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有课程实践与综合实践两方面,课程实践包括植物认识实习、树木学实习、苗圃实习、花卉实习、栽培实习、草坪培育实习及园林规划实习;综合实践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应保证,学生完成之后嫩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所以,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形成集培训、科研、教学及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3]。endprint

5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从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基地需要计划实验设施、场地、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及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计划等软硬件建设,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5.1 基地建设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紧密围绕实践教学为主,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核心,结合学校可用资源来进行。总体说来,实训基地应包括园林植物教学部分、设计训练部分、园林工程教学部分、交流展示部分四大部分。

5.2 园林植物教学部分

本部分主要用于培育教学型植物,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植物生长习性,培育方法的了解,并提供植物的养殖培育实践场所。根据该教学区的教学要求,学校应根据地方维度与气候条件,本着“气候相似性”和“维度相似性”的原则,引进典型、常见、重点的园林植物,并利用温室技术,栽培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特殊气候植物。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供盆景学、园林花卉学、苗圃学、植物栽培学等学科进行实训的场所,并加强其植物资源开发的能力,使其能向市场提供质量优良的园林商品。

此部分下属有园林苗圃和温室区、盆景区、果园区3部分。园林苗圃和温室区主要用于生产园林花卉与苗木,并经营管理实验场所。通过在这个区域的实践,学生能熟练掌握园林苗木、温室花卉的生产,并熟悉园林经营管理基本环节与方法,熟悉栽培设备与配料的使用;盆景区主要用于盆景制作与鉴赏,通过在这个区域的实践,学生能熟悉盆景制作原理、练习盆景的管理与养护,并学会盆景欣赏陈设等专业技能;果园区主要用于果园树木的养殖培育教学,通过本区域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果园树木的养殖,培育与管理[4]。

同时,这个部分还有出产园林产品的功能。将培育出的优质园艺苗木,设计的靓丽盆景以及培育出的果蔬投入市场,能为实践基地赚取可观的运营经费,保证可持续发展性。

5.3 设计训练部分

该部分主要用于训练学生进行插花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与工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强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也用于一些设计表现的基础训练,包括园林设计构成训练、园林美术训练、园林制图训练、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训练等。主要设施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室、插花设计室及图文输出室。

此部分下属有园林小品区、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区、草坪绿化区。园林小品区主要用于提供学生园林建筑的实训场地。通过在一片留出的空地中,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小品,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调用,帮助学生从环境、技术、形式及功能等方面掌握园林小品的多重要素,训练他们的设计素养、绘图机能及丰富想象力。园林植物种植区主要用于园林设计规划和植物造景训练,通过在此区域中布置的多种园林植物造景案例,使学生掌握树木移栽方法、植物种植原则,并对苗木造景、花卉造景、水生植物造景等有深刻的认识。草坪绿化区主要用于草坪的设计、施工及维护。在此区域有多样化的不同种类草坪造型设计案例,通过此区域的实践,学生能了解草坪的设计、维护、修剪的基本技能,并掌握草坪用机械的应用。

5.4 园林工程教学部分

此部分能够让学生加强园林规划的认识,巩固园林建筑设计与园林规划理论知识,实践掌握园林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这个区域主要功能包括园林建筑测量、建筑模型展示、园林工程设计开发、园林场地测绘、园林土方工程计算、园林工程模拟招标及园林工程项目预算决算等。主要设施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室、模型建筑展览室、园林模型制作室及园林设计室等。

5.5 交流展示部分

此部分用于师生交流设计成果与设计经验,总结经验教学,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进步的目的。学生参赛作品,获奖作品,优秀设计成果等都可放在此区域展示。主要设施包括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园林植物标本厅、影音资料厅及优秀设计成果展示厅等。

此部分下属有生活区、教室区、垂钓水景区。生活区和教室区为师生提供了办公、休息、作品展示、食宿后勤等服务,是实践基地运营的后备力量,是学习之余的放松场所。垂钓水景区也是供师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仅通过在水塘周围布置水景起到水景教学的作用,还营造了优美的环境,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5]。

6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四大部分和众多区域的组成,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巩固结合理论与实际,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场所,也成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生产创收的经营场所。希望本文对部分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所帮助,更希望毕业生们走向社会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雷凌华,等.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张呈,张忠狮.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使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马三生,陈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J].边疆经济于文华,2011:12

[4]孙宝源 郭海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概念与特征[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2-73.

[5]王业社.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应用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4-65.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4

一、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现状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在2011年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2004年开设了园林专业,于2012年新增设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在培养目标方面风景园林专业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景观施工与技术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除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还需要在培养途径上进行保障。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加强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教学比例

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安徽科技学院在2010年之前的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只有必修和选修之分,课程设置也不够细化,而在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创新创业模块、个性化拓展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为学校统一进行安排的基础课程,其他模块为各个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设置。其中专业教育模块以及专业方向模块是每个专业的核心部分。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模块包括的课程有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该模块中课程的实践课程教学比例超过50%,如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设计初步等课程,100%为实践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设计构成、建筑构造、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广场与滨水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65%以上为实践课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等50%以上为实践教学,测量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课程的实践比例也达到35%。专业方向课包括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和景观工程与技术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风景资源开发与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国外景观设计等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景观工程与技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造园材料、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及绘制,并能够熟练识别工程图纸、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上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也在50%左右。在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了建筑与风景写生、画法与阴影透视、城市景观认知、景观表现技法、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园林综合等共计40周的实习内容,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已开设的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都有了提高,在教学中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得到加强,激发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热爱。

(二)实践教学目标的完善

风景园林专业是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基本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全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城建、园林、规划、旅游等部门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力。掌握风景园林要素的布局手法,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各类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及其分析、评价等,具备较好的手绘表现及电脑绘图的能力。(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具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施工材料管理、质量控制、现场管理、养护期管理以及风景园林工程竣工验收能力。(3)植物造景设计能力。识别常见园林植物及其应用设计方法,能够依据植物的生态规律,进行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规划与配植,营造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

(三)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设计类课程较多,因此实践教学比例较大,在实践教学中,如没有规范管理,教师对学生实践课程的考核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考核方式的制定上可以根据课程实践环节设置的不同进行,如景观规划设计实践课程中,可以依据每个设计作业在教学中的比重进行分值认定,由任课教师制定方案,教研室讨论通过执行。

三、加强培养途径

(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相关课程得到一定的提高,目前,学校建有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验室、进算计辅助设计实验室、风景园林工程实验室、风景园林测量实验室等能够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需求。当然,仅仅依靠课程实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难得到较大的提高,时间相对集中完整的实训实习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分重要,所有课程都单独开设,集中实践也较难实现,有些课程可以结合在一起开设综合实践,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广场与滨水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的实践可以放在一起集中开设,在实习内容的设计方面,在原先单一的苏州实习点基础上增加了杭州及蚌埠等周边地区的实习点。实习的指导教师应为多门课程的教师综合指导。在实习实训课程中,具体实践项目及内容、训练方法的安排也需要细致考虑,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具体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会有较大的帮助。

(二)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

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在进入高校前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如果想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必须让教师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在项目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取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当然,在此基础上还需聘请周边规划设计院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到校讲学,从而为社会更好地培养风景园林专业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校企合作,项目教学

风景园林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虽然有相关课程实践的学习,但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深一步的实践技能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已经与周边部分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了平台,但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来看,只有不断拓展新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创建自主学习促进体系

在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还需通过一定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参加社会实践、各种创意大赛、设计竞赛等,学院可以利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组织学生举办交流活动、专业知识讲座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起步较晚,需要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特别是其中实践教学的改革,同时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也需要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学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风景园林专业优质人才。

摘要:以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为例,以提高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完善实践教学目标及考核评价体系,在培养途径中需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师资的优化、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毕翼飞,赵学琴,赵普天.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学周刊,2013(36):33-34.

[2]严俊鑫,关桦楠,刘晓东.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3(7):66-67.

[3]陈磊.高职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资讯,2006(15):184.

[4]杨建民,王广友,聂庆娟,等.强化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5):14-17.

[5]温素卿.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53-55.

[6]刘勇,刘庆国.对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思考[J].学术交流,2012(6):171-173.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5

一、园林专业的特点

高校园林专业是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学科,高校园林专业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园林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就对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

(一)园林专业教学理念落后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的园林专业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例如由于很多高校开设园林专业的时间较短,园林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根本就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园林专业教学工作,这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园林苗木生产、园林规划、园林施工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园林专业一般为三年制或者五年制,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在加上有些高校园林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园林专业学生在园林绿化方面以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能力方面不如园艺专业学生,在园林规划与施工能力方面不如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三)园林专业教学方法落后

先进的园林专业教育方法是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方法还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来园林专业教学内容就十分枯燥,在加上一些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很多高校园林专业教学还是以“填鸭式”、“板书式”教学方法为主,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园林专业实训基地不完善,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考核方式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使教学工作者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园林专业教学考核方式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致使园林教学工作者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园林专业教学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这样这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平常学习不用心,而是在临近考试的几天突击一下,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使教学工作者真实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园林专业教学,不利于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五)园林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

高素质的园林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园林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满足新时期园林专业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开设时间比较短,再加上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偏低,使得高校园林专业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园林专业教学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还有一些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偏低,对待园林教学工作马马虎虎,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专业教学效果。

三、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

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园林专业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类型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园林事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园林专业知识结构,积极利用新及时不断更新园林专业内容,既是遵循园林专业教学规律的一种崭新方式,同时也是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有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园林专业人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高效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促使教学工作者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的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

(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效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加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高效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园林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展能够使园林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有效拓宽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环节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四、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加强园林专业教育的重视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加强园林专业教育的重视,首先高校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制定各种园林专业教学方面的政策,这样能够给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其次,高校教学工作者还应该给园林专业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提供必要的园林专业教学设备,加强园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这样有利于推动园林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高校园林教学工作者还应该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着学生开展园林专业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

(二)明确培养目标,合理配置教材内容

园林专业要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繁育、养护管理与应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园林教学工作者应该要进一步明确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园林专业教材内容。例如园林教学工作者应该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管理等作为园林专业核心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

(三)积极创新园林专业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创新园林专业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因此各大高校应该要根据学校园林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园林专业教学方法。首先,高校园林专业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加强实践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把社会当成个大的实验室,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直观地专业知识,同时高校还应该要加强与相关机构联系,如其它高等院校以及植物园、园林局、城市规划局、设计院等,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其次,园林专业教师还应该要加强小组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将教学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引导这些小组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理论考核的应用,这样能够督促学生掌握丰富的园林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园林教学工作者还应该要加强实践考核方法的应用,将学生的实训成绩纳入到考核体系,这样能够使学生认真的对待园林专业实训,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园林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园林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高校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园林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应该要通过社会招聘、学校招聘等招聘渠道招聘一批高素质的园林专业教育人才,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高校园林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压力。其次,高校还应该要加强园林专业教学教师培训,学校可设立园林科学研究所,给教师提供调查研究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为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园林专业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园林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同时高校还应该要加强园林专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园林专业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为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园林景观及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对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高校园林专业教育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加强对园林专业教育的重视,积极创新高校园林专业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园林专业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园林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了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的创新。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6

一、园林专业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园林专业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苗圃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及相关工作。由此可见,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具备绘图、植物、工程、建筑、规划、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对于园林专业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 学生听”, 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 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 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激发出来, 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一味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合对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都较高的园林专业教学的需要。

2. 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较弱。

传统的教学以理论授课为主, 尤其以课堂教学为主, 学生在课堂上汲取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由于受课时或教学条件的限制, 没有更多的机会出去参观学习临摹优秀的园林作品, 实践环节训练的较弱, 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强度不够, 感性认知不足, 直接导致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图纸。设计作品过多偏重图面效果, 与实际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不相符合, 可实施性差。

3. 缺少真实的设计项目的训练, 和社会脱节。

许多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后发现学校所学与实际运用差别较大, 感觉所学无用。用人单位也会以此为理由拒绝招聘应届毕业生, 其实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园林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社会实际脱节。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接触不到实际的设计项目, 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作业都是假拟的, 即使是真的项目也由于时间环节不对, 变成真题假做。造成学生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实际过程、步骤及要求不了解, 没有掌握园林设计的工作程序, 导致学生一时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探讨

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理论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及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 探索创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 宜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1. 国际化教学思维模式, 加快和国际接轨。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根据园林专业自身的特点,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更快接受新的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国际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 增设双语教学课程, 聘请国外名校教授作为客座教授进行短学期授课, 传授新的设计理念, 同时可与国外相关院校建立合作项目, 进行短期的不定期的师生互访, 通过共同参与项目进行直接的专业交流接触。也可在假期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国外优秀经典案例的参观学习调研, 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内容, 以开放的姿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在与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合作办学中发现, 2011年中美学生在为期15~20天的佐治亚大学哥斯达黎加分校项目的联合实习过程中, 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找出了项目所在地Santa Elena地区目前在城镇规划设计、景观及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在在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讨论并完成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合作期间, 学生思维高度活跃, 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平, 显示出国际化教学的无穷潜力。

2. 突出项目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核心, 打破课程的界限, 融汇各年级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学校与企业结合, 开发实际工程作为项目教学法的项目, 让学生处于实战的环境中, 使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结合。同时可聘请校内外相关教授, 通过定期的预约制度讲授和解答相关问题。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这一优势, 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在学生实训期间担任项目指导老师, 弥补在校教师相对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这些具有相当丰富的一线设计、施工经验的老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以及增强学生工作适应性的关键环节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同时促进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把握。

3. 增强体验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基于园林专业各自课程的特点, 通过现场教学、模拟竞标、方案汇报、分组讨论、学生主讲等方式, 让学生进行教学角色的转变,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到了知识, 也激发了创造动力。比如像花卉课、园林树木学植物类的课程, 重点是让学生认知植物的特点并学会运用, 在具备基本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可增强体验式教学的分量, 直接到课堂外现场教学。对于园林设计初步这类的设计基础课程, 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基本的设计基础原理和知识。对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 可依据设计的进程, 让学生多参与到项目的讨论, 并在最后完成时模仿真正的项目评审会进行方案汇报。评审团可由相关专业老师组成, 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打分。通过这样的实际体验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案综合能力的提高, 为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实习基地, 认知古典与现代优秀园林, 认识园林树木、园林花卉, 了解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实习基地的参观学习, 使学生对专业有直观性认识。另外可和相关规划设计企业合作, 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 走进园林规划设计院、园林工程公司等企业实践基地, 亲身体验参与实际园林项目的设计环节, 使学生了解从勘测现场到方案扩初到施工图等整个设计流程, 从而能够明确对专业的认识, 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明确学习的目标。

5. 加强开放式、综合性、研究型本科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突出规划设计基本技能, 强调对规划设计科学的整体把握, 重视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实验教学的角度,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园林人才。可通过多种途径, 引入国内外方法成熟、适合大学生的先进实验教学项目, 强化信息化、网络化实验教学的平台建设,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比如园林工程课程可充分利用工程建造实验室, 使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建造的全过程得到对于材料、结构、空间以及建造的感性认识。利用园林虚拟现实实验室的相关高科技设备观摩三维互动体验型风景园林设计案例, 使设计方案更具直观性和真实性。

6. 提高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两个方面贯穿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始终, 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展现自我才华。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外园林设计竞赛, 像由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联盟 (IFLA) 主办的IFLA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是全球最高水平的风景园林设计学专业设计竞赛, 通过参加这类高水平的设计竞赛, 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学生可自发组织各类相关设计社团, 由相关专业老师作为指导顾问, 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承接并完成小型设计、营建任务。这些社团可利用大学生设计创业孵化基地等共建单位, 按照设计公司相关模式运用, 培育管理型、创业型人才。通过各种设计竞赛、名师讲堂、社团活动等教育环节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园林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专业, 在社会需求量逐步增大的形势下, 必须针对各高校不同特点和优势,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优秀的园林设计人才, 提升我国园林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J].建设科技, 2010, (07) :60-63.

[2]我院师生应邀参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合作交流项目[EB/OL]. (2011-10-25) .http://yuanlin.njfu.edu.cn/ylweb/dongtai_20111025_2.htm.

[3]王荣华, 赵警卫.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问题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3) :98-99.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7

1 园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调查对象与内容

采用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以及资料查阅的方式,对调查对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常州大学、扬州大学)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分布以及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2 园林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各个学校园林系都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并做好校外实习的计划与组织工作,基地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诸如有些基地的稳定性不强、管理不到位、利用率不高(各个高校的实习基地利用率普遍在20.4%~35.2%)、基地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

2.1 校外实训基地的“休眠”现象较严重

大多数已挂牌、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或自建)因缺乏配套管理与维护资金的支持,或学校相关政策不完善而难以为继,造成“只签订、无动作,只重建、不重用”的问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较低,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甚至有些基地自从签订合作协议后未曾有效利用发挥其作用。据调查,近60%的校外实训基地处于或基本处于“休眠”状态,造成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严重浪费。

2.2 借助私人关系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缺乏稳定性

据调查,高校园林专业一些校外实训基地是借助私人关系或学校的名人效应建立起来,由于各种原因这样的合作关系并不长久。一般在合作的第1年,企业会十分重视校企合作。但由于校企双方无互惠的利益机制,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合作模式也逐步进入“休眠”状态。另外,这类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实习、培训存在着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严谨的培训计划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

2.3 企业提供学生的实习时间与实习机会均有限

由于学校的教学严格按教学计划执行,统一且有序。而企业能够提供学生实训的时间并不与教学计划一致,比如春季3~4月是企业一年中相对最为忙碌的时间段,因而实习受企业生产计划和安排所控制;反之,学生课程的实习周有可能是企业相对的“淡季”,因而二者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2.4 实习基地管理不规范

调查发现,学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如学校与基地之间管理脱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等问题。说明高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层面大部分都没有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这将直接导致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混乱,影响其实习的质量。

2.5 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缺乏互动

高校与基地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学生单方面简单实习,诸如播种、扦插等,其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可动手操作的内容较少,主要还是以参观为主。没有深入的互动交流,缺少真正科研、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学习交流。

3 园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统一思想,重视实践教学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要把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摆在教学工作的首要地位,在思想中重视,在工作中抓实。要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3.2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学校对校外实习基地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要求!!!!!!!!!!!!!!!!!!!!!!企业配备专人指导;与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实训制度,共同进行监督和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企业,教师锻炼自己实训能力的同时,指导和管理学生,以保证学生在实习基地能有所干、有所学、有所获。

3.3 学校对教学计划进行灵活调整

可将实训时间集中安排在假期或毕业实习期间;此外,也可组织兴趣小组或业余时间去分散实习。

3.4 学校应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巩固双方合作基础

校企双方应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柱,建立起校企互利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为支持、以校企双赢为取向”的合作模式。这样不仅能有效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落实对“适销对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而且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架起桥梁,构建出一种有效的就业机制雏形,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专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

3.5 培养一批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

参加指导实践的教师,不但要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要直接面对学生,解决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仪器和新设备不断出现,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客观上要求实习教师不断更新其知识,掌握相应的新技术,比如大树移植、反季节栽培等。为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关心他们的成长。不断提高其能力和素质。另外,在实习指导中,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老师,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指导实习的做法,提高实习水平。

总之,在今后的实习基地建设与使用中,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五个融合:即“以学校为背景,以基地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园林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纪书琴.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健康发展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09(7).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8

1 风景园林专业发展背景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风景园林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知识体系等方面都发生着结构性的重大变革[1]。我国于2011年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面对这一鼓舞人心的局面,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担负着重大使命和责任。开展全方位的学科布局和 建设,用系统的 体系统筹 学科发展 迫在眉睫[2]。

风景园林专业是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设的新专业,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风景园林专业与园林专业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所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二是核心课程不同,三是专业方向不同,四是所受学位不同。但在具体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一些农林院校还是突出植物景观设计,而在工科院校则是偏重于建筑。

2 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制定了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景观施工与技 术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和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 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总体思路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专业主干课程尽量接近其提供的核心课程示例模块,同时结合安徽科技学院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作为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原则。

4 调整与改革的主要内容

4.1 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

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因此风景园林教育应培养学生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和创造作品的能力[3]。

根据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需要掌握并达到的能力需求,制定了8条培养措施与要求。主要是要求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能力;了解专业的历史,融会贯通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问题的能力;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实践能力;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4.2 增加了创新创业和个性拓展模块

创新创业模块及个性拓展模块主要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而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在创新创业模块中增加“鲜切花生产与经营”;个性拓展模 块中增加 了“模型制 作”和“美术 作品赏析”。

4.3 调整了专业发展方向

原有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以及城市设计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专业方向,将原有城市设计方向改为景观工程与技术方向,调整后的专业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工程与技术。同时对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一并进行了调整,使专业方向更符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要求学生掌 握城市设 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和附属绿地规划设计等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任职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咨询等单位的设计师、工程管理及助理工程师岗 位。景观工程与技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风景园林施工与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及绘制,识别工程图纸、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城建、园林部门和大型景观工程公司从事项目经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等工作。

4.4 突出了核心课程位置

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了专业核心课程, 将景观规划与设计这一课程分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广场与滨水景观设计和公园规划设计三部分,虽然学时没有变化,但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本专业学生设计能力的综合要求。

4.5 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

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所 占学时偏 高,导致专业课程所占比例下降,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的安排,如第二学期,在满足周学时不大于30学时的情况下,只能将部分专业基础课后移。为此,培养方案将部分课程类型进行调整,适当压缩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课时,在不增加总学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专业课程的学时,增加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建筑构造,将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去掉;同时增加专业实习周数,如增加14d景观表现技法实习等。经过改革调整后的专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所增加,由51.00%增加到52.65%,实践教学环节由31.0学分增加到41.5学分。

5 结论

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转变观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适当延伸学科内涵,加强职业训练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风景园林人才[4]。在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设置上为了与原有园林专业有所区别,尽可能将两个专业区分开来,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上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两个专业的主要差别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其次是核心课程不同,再次是授予学位不同,园林专业授予农学学士,风景园林专业授予工学学士,最后是专业方向不同,园林主要偏重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主要偏重景观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正在经历重大转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教育和实践趋势等方面,都应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参考文献

[1]武小钢,郭晋平.山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6(2):209-212,26.

[2]杜春兰.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以工科为背景的院校中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27(6):29-32.

[3]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宪章[J].高翅,译.中国园林,2008(1):29.

[4]钟国庆.我国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8(1):51-54.

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 篇9

高校校园是一个集教育与科研、生活与休憩于一体, 满足学生和教师多重功能需求的综合性很强的相对独立环境[1]。相对于高校建筑为主体的及其它“硬”质环境而言, 园林植物可称为“软”环境, 它与其“硬”质环境一起构成了校园的综合环境。构造良好的园林植物景观格局, 有利于提高校园生态环境效益, 提升学校的观感形象[2~4]。本文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园林植物配置为切入点, 重点研究植物色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运用和特点, 以期为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供借鉴及参考作用[5~7]。

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概况

2.1 区位与交通状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选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职教园区的东北角, 占地约1100亩, 地块西侧隔缙云中路可远眺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区缙云山脉, 东邻重庆主城至江津城区双向八车道交通主干线的津马路。

2.2 自然条件及植被状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地处丘陵地区, 地形坡度较缓, 地表水为大气降雨补给。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3℃, 年均降水量1030.0mm, 年均相对湿度81%, 绝对湿度17.6mb, 多偏北风, 年平均风速1.9m/s。用地内山清水秀, 空气清新, 景色宜人。内部遍布油菜田, 以及灌木、乔木、竹林等天然植被, 微观生态系统完善, 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主要野生树种及野生地被植物为柑橘、梨树、黄葛树、香樟、小叶榕、枣树、洋槐、重阳木、苦楝树、松柏、竹、油菜花等。其紧临的缙云山区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银杏、红豆杉、八角莲、香果树、伯乐树、无刺冠梨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45种, 有模式植物缙云四照花、缙云槭、缙云黄芩、缙云紫金牛等38种。已鉴定的淡水水藻类植物105种。

2.3 校园景观设计总体构思

校园景观设计总体构思如图1所示, 以绿色校园为理念, 以生态效应为核心, 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 选用西南地区常用树种, 种植树木以常绿乔木为主,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配以灌木, 地被, 丰富植被立面层次, 体现生物多样性[8,9]。同时, 采用延续性原则, 将缙云山脉的环境元素、空间形态等要素移植到新校区中来, 对于现有古树名木尽可能就地保留, 在打造新校区人文景观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生态绿化网络, 增强绿地系统功能, 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色植物配置

3.1 绿化设计基本原则

结合校园规划及建筑特色, 以绿色校园为理念, 以生态效应为核心, 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选用西南地区常用树种, 种植树木以常绿乔木为主,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配以灌木, 地被, 丰富植被立面层次, 体现生物多样性。同时, 采用延续性原则, 将缙云山脉的环境元素、空间形态等要素移植到新校区中来, 对于现有古树名木尽可能就地保留, 在打造新校区人文景观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生态绿化网络, 增强绿地系统功能, 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2 有色植物的选用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有色植物选用特点是:尽量采用乡土植物、植物色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四季有花、四季有色、层次感强, 经济实用、符合高校校园植物配置要求[10]。

从表1可知在主要的有色植物配置上, 从横向来看, 达到24个主要品种, 其中乔木13个品种, 灌木11个品种, 涵盖19个科及亚科, 22个属。从纵向 (时间) 来看, 有色期达到全年 (1~12月) 的100%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移栽植物中的有色植物也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地丰富了新校区有色植物品种和数量。其中老校区需移栽的有色植物主要有:紫薇 (Jakaranda) 千屈菜科、紫薇属, 花色淡紫、鲜红、粉红或白色, 花期7~9月;木芙蓉 (Cottonrose Hibiscus) 锦葵科、木槿属, 花色白、大红、粉红, 花期8~10月;毛叶丁香 (Syringapubescens) 木犀科、丁香属, 花紫色或淡紫色, 具浓香, 花期5月;红千层 (Callistemon rigidus R Br.) 桃金娘科、红千层属, 花色红, 花期3~7月;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木兰科、木兰属, 花色白, 花期2~3月;红枫 (Acer palmatum Thunb) 槭树科、槭树属, 叶色红, 色叶期几乎全年。综合老校区需移栽的有色植物来看, 新校区有色植物品种达到30个, 乔木17个品种, 灌木13个品种, 涵盖22个科及亚科, 26个属。

3.3 植物色彩的分析

从表2来分析, 白色占比最大, 紫色占比最小;白、红、黄、紫占比大致为4∶3∶1.6∶1, 非常接近园林植被色彩搭配种数占比理想比例 (4∶3∶2∶1) , 证明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植物色彩搭配是比较理想的, 总体来看是成正态分布的, 符合自然界有色植物占种数比规律。

值得讨论的是, 从色彩配比来看是符合自然比例的, 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 在植物配置方面对师生喜好照顾不够。根据问卷调查分析, 师生喜欢红、紫色较多, 占到整个问卷调查的60%以上。喜欢白、黄色只占到40%不到, 其中喜欢白色的师生只占到15%, 说明人的喜好和植物自然色彩不成正相关。另一个层面来看, 高校校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年青人占主体, 年青人对艳丽的色彩有更多的喜好, 是值得注意的, 这种喜好也符合高校校园朝气蓬勃的氛围。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数据和结论综合分析来看, 高校校园园林植物配置中对植物色彩的搭配一定要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植物色彩不仅能丰富自然景观, 而且会影响到师生在校园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境。在植物配置方面应该对不同色彩的植物合理搭配, 而且要讲究季相变化, 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色, 在符合自然植被色彩规律的同时, 也应该照顾校园师生们的喜好, 针对师生喜好来调整植物配置的量和种数。

注: (1) 红色包括红、桔红、淡红、粉红、丹红、大红;黄色包括黄、淡黄;紫色包括紫、淡紫、蓝紫; (2) 色彩分析中包括老校区移栽有色植物

摘要: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园林植物配置为切入点, 重点研究了植物色彩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运用和特点, 以期为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供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植物色彩,植物配置,高校园林

参考文献

[1]刘晓东, 初锐.哈尔滨市六所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研究[J].北方园艺, 2013 (5) :77~81.

[2]李文静, 贾璐, 王承健.滨河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研究[J].北方园艺, 2013 (7) :90~93.

[3]陈青.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树种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11 (8) :143~145.

[4]陈翠玉.园林植物多样性在高校景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 2012, 43 (5) :666~670.

[5]瞿奇, 杨建欣, 樊瑞莲.园林式大学校园景观优化初探[J].北方园艺, 2011, (3) :121~124.

[6]刘红梅, 张延龙, 姬艳.色彩景观在香草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12 (20) :90~93.

[7]陈青, 陈贵林.对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合理配置的再认识[J].北方园艺, 2010 (13) :97~99.

[8]王晓俊.地域·场地·空间—南京溧水城东公园设计的一些思考[J].中国园林, 2011 (11) :14~17.

[9]唐敏, 刘军.药用植物款冬在洛阳的园林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 2012 (12) :98~99.

上一篇: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下一篇:学好中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