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

2024-10-22

应用型本科高校(共12篇)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1

摘要: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满足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 伴随着社会的开放与文明程度的提高, 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更为广博的人文教育。应用型高校人文教育的长期缺失导致教育改革困难重重, 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共识, 而通识教育也将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教育改革

一、引言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 拓展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里已倡导了二十余年, 但在经过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当代大学生中取得的成效甚微, 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却日显其昌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知识经济社会对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并有利于改变本科教育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但其处于探索阶段的培养理念、模式等渐渐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挑战和质疑, 单纯的专业教育或科学教育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良性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人文教育缺失之弊端

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一种结构性、制度性缺失。采用前苏联体制的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 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和公众都清楚地看到了这种体制的种种弊端。

1.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造成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发展不够健全,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即使是高校专职做学生工作的教师, 也大多偏于思想导向与心理调节, 而无力亦无计从“精神成人”的高度来满足大学生对普世价值通识的人文渴求。

2.崇尚功利主义的社会和推崇理想主义的大学两者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 致使其价值观念发生扭曲。现实社会对大学的期待, 一般重在专业乃至功利而非人文关怀, 在校大学生往往受困于分支日趋细化的学科而导致其人文视野萎缩。大学生承受着太多的压力, 以至于抛弃了对自身价值形而上的思索, 忘却了对生命真谛的追问, 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探寻。他们把现实生活看得如此实际, 以至于将自身的命运与财富的积累视为一体, 放弃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3.人文教育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并不仅靠数学方程式的演算, 人类文明的演化也不能仅凭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视野的萎缩限制了大学生心灵变得博大, 也限制了大学生对科学进行思考的深度和对其进行俯视的高度。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理化竞赛中的优秀成绩并不能掩盖大学生的万马齐喑, 此为现代“伤仲永”式的例证。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困境

应用型人才培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发展目标的问题, 但其培养模式的本质仍然是一种折中方案。相关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对大学人文教育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认识到“大学人文教育的长期缺失实为结构性缺失”, 并提出了大学教育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种种有益尝试。

1. 教育体制的转变任重而道远。

要在当代中国大学的现实条件下制度化地落实人文教育乃至通识教育是极端困难的任务。这种改革涉及到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问题, 涉及到重新界定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中国庞大的教育规模所具有的制度惯性使这种改革非一日之功, 长期的专业教育模式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积重难返, 大众对当前大学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式更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难度。

2. 大学扩招带来的困难。

扩大招生是我国在教育资源增长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推行大众教育之必然结果, 扩招以后出现师资不足问题, 师生比例严重失调, 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教师们教学任务繁重, 无心也无力于课外研究和充电, 知识贬值又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 教学质量本已严重下滑, 更何谈传授大学生以广博优雅的人文教育。

3. 现实社会的功利性致使大学自甘堕落。

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受业者获得利益, 并使大学获得社会的信赖, 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阶段, 人们都把大学当作升迁之门。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使学历教育更加备受青睐, 而此时的大学教育则被蒙上了交易的色彩。在大学里, 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各自的利益和计划, 它们构成了大学内部的需求关系和自然生态, 而大学教育在社会市场的万般诱惑下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和应担负的使命, 大学逐渐堕落为职业培训所, 自我贬值。

四、应用高校人文教育发展方向

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 大学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 而具有这些品质的人,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 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 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性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树立终极关怀、和平文化、科学伦理、全球环境的大学观, 使学生获得正确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大胆疑问和情感的自律能力, 彰显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都是现代大学所努力追求的终极目标。

总之, 个体独立意识的觉醒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大学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更为广博的人文教育, 仅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并不能解决大众对大学教育的渴求。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在欧美倡导了百余年, 它的观点和做法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但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密西根大学原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说:“尽管难以给通识教育下定义, 它的实现也极具挑战性, 但这难以捉摸的通识教育的目标可能依然是使学生为终身学习和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920198.html.

[2]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J].读书, 2006, (4) :12-19.

[3]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4 (3) :38-50.

[4]吴秋凤, 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6, (9) :22-23.

[5]廖仲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6, (2) :34-35.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2

【摘要】为提高应用型大学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讨论了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做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方面的探索,以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应用型;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本文对应用型大学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企业管理课程分析

企业管理课程具有连续性,全面性,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1.延续性。像大多数管理课程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其发展速度可以被描述为‘旧常”。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更应是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课程内容的设置就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延续。

2.综合性。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商业管理实际上是许多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中的跨学科学科。

3.实践性。这门学科实际上来自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

4.针对性。在商业管理实践中,必须为不同的产品和客户开发不同的生产,营销和物流计划。换句话说,没有通用的企业管理“模板”。

5.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企业管理是人、财、物的管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艺术性是科学的补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艺术的运用是科学管理的补充和提高。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二是教学手段方面,相对比较陈旧,多采用教师课堂讲授,而忽略反转课堂等形式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2.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这是在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建设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

3.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大部分高校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但缺乏企业的实际锻炼,因此在课程在实践性的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双语教学更是难以实现。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性。企业管理课程的考核方法大多是基于传统的闭卷考试。

三、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该课程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1.加强企业管理课程教材建设。企业管理课程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现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乃至微型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这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的现代商业管理方法,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提高就业竞争力。教材应针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需要,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可以包括现代企业与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商业决策,营销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创新管理。将管理思想与管理

实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巩固理论和实践教材。

2.创新教学模式。企业管理课程的实用性要求我们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教学,引导讨论,安排任务,创造场景,通过颠倒课堂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案例分析的角度来看,提高学生应对冲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学习可操作性此外,还有角色扮演,模拟,任务驱动,教师演示,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也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

3.深化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的商业管理课程教师普遍缺乏实用性。掌握并了解企业的最新动向和行业发展前沿,为深化学科建设、夯实课程内容做好功课。另外,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生也可以参加企业培训。一个优秀的企业经理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包括公司知识,对产品的理解,甚至是对生产过程的了解。因此,让学生亲自参与生产实践,营销策划,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产品的相关知识,使他的营销更加方便。考虑到每个学生都不可能有机会接近公司并理解企业,那些可以要求我们参加培训的学生也需要定期回到学校。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增加对公司实践的理解。最后,高校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到高校开展行业前沿和实践类型的讲座,从而丰富学生的课程实践内容。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大胆改革应用型大学企业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反映成绩组成,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尽量突出实践性的重要性,如:在评估这部分营销策略时,可要求同学将团队作为一个单位并以团队的形式出售。这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商业管理中的营销策略知识,还可以在评估过程中学习团队合作和团队合作,从而拥有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的组成可以是随机的,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在未来的实践中自己确定团队成员。考试应设置时间期限。从每学期中后期开始,实践能力评估将在3周左右进行。在早期阶段,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和充分锻炼各种技能。经销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己确定成本预算和销售价格,并在完成销售后评估绩效。最后,每个团队必须提交练习报告以完成业务总结会议。

综上所述,应用型大学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评估方法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程度。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2-0089-07

20世纪末,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按照教育部部署,不少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相继创立。为了与传统本科院校进行错位竞争并办出自己特色,这些新建院校把办学方向定位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经过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和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标志的质量检测洗礼后,这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将办学重点转向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明确将应用型高等教育作为日后发展重点。如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提升办学质量,是摆在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迫切需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完善治理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只有构建适应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治理结构,才能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简述经济学中的治理理论,从理论的视角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外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推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无疑大有裨益。

一、经济学中的治理理论简述

经济学领域中的治理理论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管家理论及法人理论等。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双边委托代理理论发展出多代理人理论、多任务代理理论等,但仍以双边委托代理理论为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1〕。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委托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代理人则追求待遇最优化,即获得尽可能多的工资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等,两者目标相互冲突,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设计,代理人可能出现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科斯认为如果缺乏企业制度,要素所有者都自己生产产品并直接进行市场交易,那么交易者数量将会非常大,势必带来剧烈的摩擦,交易费用也会由此变得很高,甚至导致交易难以进行下去〔2〕。后来,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张五常、巴泽尔等其他学者也陆续从各自的角度对交易费用进行界说,尽管各种界说见仁见智,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除了与交易直接相关的费用外,所有可能想到的费用均为交易费用。

产权理论最早见于《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产权(所有权)是一种以私人间的排他性来界定“所有”的,可以进行市场交易并在交易运动中不断增值的财产权〔3〕。后来,科斯提出企业如果明确产权界区,就能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效率。其他学者,如威廉姆森、艾尔奇安、德姆塞茨、佩杰维奇、布坎南、舒尔茨等也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多种产权理论观的共同之处在于“产权界定不清,就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4〕。换言之,只有产权界定清晰,才能提高效率。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奠基人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受组织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5〕。三十年来,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迅速发展,它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中,如管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在现代公司制度中,风险已不再完全由股东来承担,而是发生了转移,即部分转移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债权人。从管理学视角看,任何公司的发展与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密切相关,企业不该只追求某些主体的利益,而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既包括直接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等,又包括本地居民、周围社区、政府部门、媒体等间接利益相关者;从伦理学视角看,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关注公平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社会资本是人们之间积极联系的积累,包括信任、相互理解、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6〕,通过提高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质量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从政治学视角看,利益相关者理论通常是一种施政理念或民主制度等等。总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广泛,内涵丰富,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

管家理论最早由戴维斯和唐纳森提出,他们认为管理人员(指经营者)不再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偷懒者,而是公司资产的一个好的管家。〔7〕管家通过权衡组织目标和自身需要,认为只要努力工作,为组织实现目标,会使自己也达到效用最大化。

法人理论认为,现代企业治理理论并非只是追求股东利益的实现及其最大化,还要考虑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并均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才能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追求。它强调利益相关各方的权责分配以及为处理公司事务所制定的一整套规则和程序。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治理困境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由高职高专、师专等院校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成的,深深打着原有专科学校专制管理的烙印,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治理弊端日益凸显。

(一)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产权不明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人问题,一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由公办的高职高专、师专院校独立升格或与成人高校、少数公办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其资产在法律上明确归属于国家所有,而国家本身只是个抽象概念,由政府部门组成,并由政府官员代为行使权力,政府部门委托校长具体负责学校运作,但在实际运作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权关系模糊。国有资产的划拨权、管理权和人事权分别由财政系统和计划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掌控,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却都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者,都按照自己的设计和利益行使所有权职能,出台互不相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各种限制,忽视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有者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知识活动的场所,专业壁垒很高,政府与学校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加上政府部门对校长只是采取行政考核,约束力不足,校长可能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及楼房建设等外显化政绩,不注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现损害委托人(政府部门)利益的行为。

(二)办学活动日益多样化导致交易费用增加

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活动,它们性质有别,究竟采取组织(纵向)合约、市场(横向)合约或者混合合约来完成这些活动,取决于哪种方式的交易费用最低。由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学术权威,其命令机制和协调行为不仅可以减少活动风险,还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目标。因此,实际上就是在组织合约情况下将交易费用最低的活动聚集起来的场所,但这些交易费用不易察觉、属性特殊,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学校办学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各类需求不断凸显,主要包括:一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质信息增多,沟通不畅,获取信息成本加大;二是现有某些人事制度僵化或过时,妨碍人才引进,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又急需从其他类型高校或企业大量引进师资,人才引进成本增加;三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刚创办不久,急需制定和实施各种规章制度、计划等,这要耗费资源,制度运行成本增加;四是脱胎于专科类学校,内部管理随意性大,加上有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由若干所专科或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同事之间摩擦、冲突不断,从而导致协调成本增加;五是学校内部利益群体的寻租行为和管理层的渎职行为等导致管理成本损耗增加。

(三)教师主体地位没落实,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产权问题,导致效率不高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所从事的大多是高知识壁垒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活动,应该由具有“当下”情景知识的人进行决策才有效率。李普斯基等人指出:“‘街头官僚——教师、警察、社会福利工作者、其他掌控政府项目的人等一类人员——的工作比正式组织程序设计的还要周到,因为‘街头官僚的工作情景太复杂以至于无法使用规则,对问题的主观或人为的反应常常需要在现场作出应对,这样工作的周全性便提高了个别‘街头官员行为的合法性”〔8〕,这就要求赋予教师主体权利,即倡导“学术自由”。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行政权力干预过大,学术权力处处受到挤压,加上人力、物力、财力等稀缺性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尚不合理,导致产权不明,效率低下。

(四)忽视以教师为主的多元利益相关者要求,产权不明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没有人能对其行使独立的控制权,只能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因而其运作时必须考虑和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学校密切程度的不同,可依次分为核心、重要、间接、边缘四类。第一类是师生和管理人员等,第二类是校友、财政经费提供者等,第三类是贷款提供者、科研经费提供者和产学研合作者等,第四类即为社会公众、周边社区等。其中,教师是学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本,负责高等教育的提供、组织和指导等,同时,老师也是学校的雇员和主人,诚如罗索夫斯基所言:“大学教师常常认为他们就是大学。教学和研究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而这种使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没有教师,就不称其为大学”〔9〕。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教师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落实,学校更谈不上顾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产权不清晰。

(五)忽视情感交流,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严格控制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是所有者的合约组合,也包含人与人情感的结合。合约组合是基于完全的个体理性,强调清晰的合约条款和可问责性,学校完全根据合约来运作,明确规定权力与责任。情感组合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具有情感,通过沟通、协调而不是依据清晰的权责来运作。两者不存在“谁代替谁”,而是表现形式不同,本质统一,共生和相辅相成。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者和师生员工与政府等委托人追求的利益和目标是否一致关键在于两者之间是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即政府等委托人希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为其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而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则希望政府等委托人尽可能地授权,让他们自主办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因此,他们必须合作。然而,由于存在情感交流,管理者、师生员工具有内在动机为实现政府等委托人的利益而自愿勤勉尽责工作,而政府等委托人却忽视这一点,对校长等学校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导致校长等学校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因不被信任而缺乏工作动力。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化治理的对策

运用治理理论进行治理改革是学校为适应外部环境冲击,并改革内部弊端而做出的必然选择。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交易费用增加、教师主体地位没落实、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多元利益相关者、忽视情感交流等诸多治理问题,可做出如下改革:

(一)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职权责,构建有效制衡机制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将所有权与运作权分离才是其独立运作的本质要求。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关键是要明确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职权责,通过有效的制衡,既能激励代理人不断努力以实现委托人的目标,还要能有效制约代理人。具体而言,一是规范政府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委托代理行为,明确各自的职权责。在遵循“政事分开”的原则下,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将原来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对学校办学的宏观调控,具体负责教育方针的确定,战略重点的选择,对教育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和学校布局进行总体协调等;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长则在政府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二是有效监督(包括内外部监督)代理人。内部监督首先要理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党委和管理层关系,明确两者的分工。其次要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依法对学校管理者实行民主监督,如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长如果不能履行好自己的代理角色,就有可能直接通过教代会被新的校长所取代,这样可以促使校长能够认真履行其代理职责。而外部监督主要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以及社会的舆论监督等。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考核等方式监督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长,此外,还可以发挥网络、报纸、电台等各累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通过他们对学校某些行政行为的报道和评说,引发社会关注,从而起到监督作用。

(二)合理设计制度,降低交易费用

以往几乎全部由政府来配置高等学校办学资源,学校办学成本构成较为单一,且相对封闭办学,办学过程中即便产生某些费用,往往不明显,不容易被察觉。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高校办学方式的转变,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营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办学成本构成更为多样化,某些原本被忽视的办学成本也开始显现,比重不断增大,尽管这些成本由于属性特殊难以恰当地解释,但它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运行必不可少的费用,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来加以降低,具体为:

一是明确产权。降低交易费用的关键就是要明晰产权,要使交易费用为零,产权就必须被完整地界定。否则,就不可能为零。而产权明晰就需要通过立法,以法律明确规定学校产权。二是实现自主办学。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成为独立办学主体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必须下放办学权力,即将国家财产终极所有权、高校法人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三者分离。为此,可以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成立学校董事会,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转变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董事长担任学校法人代表,拥有学校法人财产权,而校长则接受委托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经营管理,拥有对学校的经营管理权。只有两权分离,学校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而自主决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和科研活动开展,招生等事项。政府只需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监督,不具体干预。唯有这样,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才能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降低成本。

三是创新机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让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公平竞争,减少因盲目运作而导致不必要的损耗。此外,还要树立和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协调好与社会各方的关系,降低交易成本。

四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了减少教职工行动的不确定性,必须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并使其为大家所认可。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章立制进行规范管理。当然,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成本核算。研究表明,制定制度的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制度实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制度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在起始阶段随制度实施量的增加而减少,达到Q点时,平均总成本量低,之后制度总成本随制度实施量的增大而增加。所以,Q点为制度总成本和制度实施量的最佳点〔10〕。由此可见,制度并非越多越好,需要保持适度的量,否则,会导致成本增加。

五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教职工的团结意识和信任感。威廉姆森认为“良好的关系节约交流成本”〔11〕。随着学校的发展,校方办学经验日益丰富,全校教职工在长期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默契的交流方式,相互间的信任感增强,交易费用减少。

(三)明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责权利,降低运行成本

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体系中,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在制度层面上的合约关系即责权利并不很清晰,导致实际过程中的运行成本较高,所制定的目标有些也难以实现。为此,必须明晰各相关利益主体,即学校、学生、政府、社会、家长等的责权利,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学校方面,学校直接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即在思想教育上,学校需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以及思政和法制教育,在日常管理上,学校有责任通过校规校纪来规范学生。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履行好教育责任,必须做好以下方面:明确职责,建立责任制;建立思政教育效果的反馈系统;创新思政教育体系;构建责权利明晰的教育管理制度。

二是学生方面,学生在学校中的权利包括人身安全、维护正当权益、学习及全面发展、建议权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所进行的诸多改革,如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弹性学分制、不断提高和改善师资水平、建立各种服务咨询机构等无疑都是为了保证或满足学生的权益和正当要求。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诸多改革往往很难完全落实。因此,要明晰学生的责权利,既要取得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还要求学校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三是政府方面,政府对教育公共事业的发展责无旁贷,除了制定人才战略规划、全民素质提高政策、公共财政政策、加大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等宏观责任外,还要有微观层面的责任,具体包括:第一,按照高教法规定,落实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管理从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第二,创建大学生社区,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优化环境;第三,建立并规范人才市场;第四,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是社会方面,社会风气、价值和道德观念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尽可能建立为社会负责的文化组织。

五是家庭方面,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把家庭的配合视为学校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经常与家长互动。一方面,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把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只有学校与家长互动反馈,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四)非均衡分配学校控制权,实现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

玛格丽特·M·布莱尔认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一系列的规则,“这一系列规则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决定着每一个参与者所享有的控制权、收益权和所承担的风险是否匹配,以及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间分配等这样一些问题”〔12〕。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资产并不属于学校所有,它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13〕。学校应该由社会来控制,也就是说,学校控制权应该掌控在办学的各利益相关者手中,并将这些权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布。然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与学校利益的相关程度不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也有所区别。这就意味着与学校利益关系密切且参与学校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强的,应得到更多的控制权,相反,应得到较少的控制权。换言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控制权无须平均分配,可依利益相关者与学校利益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治理学校的意愿和能力来定,通过非均衡分配控制权协调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从而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各利益相关者根据他们参与学校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各得其所,各行其责,形成多方“共同治理”的结构。当然,这种“共同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立足实际逐步推进。

(五)监督校长等高级管理人员,并给予充分信任

校长等高级管理人员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往往具有管家的心态,对他们的管理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具体做法为:一是既要加强监督又要充分信任。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了对校长等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设立了董事会。与此同时,考虑到校长等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具有管家而不是机会主义者心态,不能采取严格控制,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把监督和合作、控制和信任有机结合起来,并因不同发展阶段、领导风格、方式方法等而有所区别。二是合理遴选校长等高管人员。组织部门考察校长等人选时,除了要考察其“德、能、勤、绩、廉”外,还要依据管家的甄选标准,即具有高成就需要、重视自我实现、追求长远目标的,倾向于使用个人权力为基础影响别人的,接受组织的使命远景和目标、自觉将自己视为组织的一员、集体主义意识强的〔14〕等对校长人选进行考察。三是坚持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培养高管人员的管家意识。

(六)理顺委托代理关系,明晰产权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加以理顺,明晰产权。具体做法为:一是以委托代理取代隶属。在传统体制下,高校是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自主权无从谈起。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国家将学校的资产委托给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又将其委托给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管理者。政府只通过政策指导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拥有法人财产权和独立的法人地位,需要对学校的财产运作负责,从而达到产权明晰,使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真正确立法人地位,为其自主办学奠定基础。二是以协调合作取代专制集权。在传统体制下,高校内部管理行政色彩浓厚。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协调合作的分权模式取代专制集权的科层管理模式。党委、董事会和校长之间要形成委托和被委托、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的法律关系,从制度上保证学校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实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决策的权威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将治理理论引入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治理改革中,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由于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及组织变革对原有管理秩序的冲击所引发的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利益群体的阻力和障碍,导致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过程必然是长期的,在这过程中,治理改革还必须与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相符合。

参考文献:

〔1〕StephenA.Ross.TheEconomicTheoryofAgency:thePrincipalsProblem〔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3,(2):134-139.

〔2〕陈翔云,包林梅.当代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6,(6):66-70.

〔3〕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

〔4〕张五常.中国的前途〔M〕.香港:香港信报有限公司,1989:176.

〔5〕Freeman,R.E.,Evan.W.M.CorporateGovernance:AStakeholderInterpretation〔J〕.JournalofBehavioralEconomics,1990,(19):337-359.

〔6〕DonCohen,LaurencePrusak.InGoodCompany:HowSocialCapitalMakesOrganizationsWork〔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1:214.

〔7〕LexDonaldson,JamesH.Davis.StewardshipTheoryorAgencyTheory:CEOGovernanceandShareholderReturns〔J〕AustralianJournalofManagement,1991,(6):49-64.

〔8〕Lipsky,Michael.Street-levelBureaucracy〔M〕.New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80:57.

〔9〕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师、管理〔M〕.谢宗仙,周灵芝,马宝兰,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5.

〔10〕张学敏,潘燕.论高校经营中的交易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5,(3):33-38.

〔11〕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M〕.王铁生,葛立成,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8.

〔12〕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张荣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0.

〔13〕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14〕张志波.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的比较及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启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7):56-58.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4

1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现状

1.1专兼职教师构成教师主体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前身都是依托于其他公办院校开办的二级学院,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公办院校。近几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公办院校的二级学院转型为独立学院,专职教师逐渐增加,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但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队伍的兼职教师比例仍很高。

1.2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比例低

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职教师不断增加,但因其建校时间短、前身的依附性学院的性质,所以师资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的现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是在众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专职教师的力量。

1.3师资队伍不稳定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属于民办院校,大多数专职教师并未将工作岗位看做一生的工作,而是把应用型本科高校当作跳板,在这里积累经验,随时关注公办院校的招聘信息,随时做好换工作的准备,因此使得专职师资队伍不稳定。

兼职教师一般都是在完成自己学校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外校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有时因外出公差、单位开会等缘由,进行串课,甚至停课,因此学校就要抓紧时间找到合适的教师来解决停课的危机。

1.4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U型分布,具体表现是年龄偏小和偏大的教师数量多, 中青年教师数量少。这种表现的原因主要缘于师资队伍的来源,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来源是应届毕业生、离退休教师等,由年轻教师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数量较少,而且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离职率很高。

1.5专职教师学历层次低

专职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有一部分已考研,获得硕士学位。虽然近几年的招聘要求不断增高,只招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和公办高校相比,学历层次还是偏低。

2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2.1师资建设理念落后

有些应用型本科高校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没有意识到师资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人员的建设问题尤为重要。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不能体现,故而教师不能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引起师资队伍不稳定,大大影响了师资水平的提高。

2.2薪酬激励性不够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工资一直是各个应用型高校探讨的话题,薪酬问题几乎是师资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工资偏低、基础课时偏高、超课时费偏低、社会保险缴纳偏少、薪酬等级偏少、薪酬幅度偏小等,这些情况显示着薪酬激励性不足。 薪酬激励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标准,必然引起教师辞职、跳槽等现象。

2.3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具备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不能得到良好的培训平台。有些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参加培训的教师不能从中受益,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能得以提高,因此有些不甘于现状的教师选择了离职。

2.4规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校时间比较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学校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合适的制度去解决,而是根据“领导拍脑门”做决定,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势必会造成内部的不公平,打消员工的积极性。

2.5缺乏柔性管理

教师属于知识分子,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不能只靠制度去完成,而且硬性的制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员工。对于原则性的是非问题,硬性的管理制度能够达到管理的效果,但对于其他的问题,需要柔性管理。

3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不稳定的应对措施

3.1树立正确的师资建设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长久发展,需要做好教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长久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师资队伍,既是学校的当务之急,更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基本建设。

3.2建立具有较强激励性的薪酬激励制度

如果薪酬激励制度不改善,师资不稳定的现象无法改变。薪酬制度要做到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薪酬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包括基本工资、超课时费、激励工资、贡献奖励、科研经费、各种补助等;非货币形式包括各种社会保险、免费工作餐、通勤车、单身公寓、婚假、产假等。

3.3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展,需要有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相匹配。建立培训体系的思路可以考虑以下3个角度:1从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到第一年的老带新培训;2从校外的教学经验交流培训到省内外某学科的培训;3从学历培训到“双师型”培训。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培训,一定要注重培训需求的调研环节,注重增强培训的多样性、针对性、互动性和操作性。

3.4完善规章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做到井然有序,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人事、后勤等方面,都应建立各种常规制度、奖励制度、惩罚制度等。

3.5提高柔性管理

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对学校的忠诚度,靠学校的“硬制度”是远远不够的。“以人为本” 的柔性管理,不是依靠外力的管理,而是依靠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做出业绩,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5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专业特色的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的现象。导致一些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近,缺乏创新性。以本校为例,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原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但是规定较为宽泛,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岗位描述不够精细化,应用型特色不明显,在后期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已经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市场营销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营销策划、销售经理、市场调研三个主要相关岗位群,体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受到传统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以下两点:一是课程体系仍以传统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为框架进行设置,应用型的特色不明显。如在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开设上,不同的专业对于基础课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是受到师资等现实条件的影响,与其它专业的课程开设过于求同,缺乏明显的专业特色;二是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课所占比重较大,专业课的课时比重略小,导致专业课课时被压缩。

3.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一些院校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从学时上来看,理论性课程比重较大,而实践性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时较少,这将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另外,实践教学的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院校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活动,大多以上机模拟或课堂案例的形式开展,一些实践性教学是在学校无法开展的,比如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校外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真正参与到企业营销活动中的机会非常少。

4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途径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要任务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以突出实践能力、发展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而目标的确定也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结合社会和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结合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自身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经过各方论证,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同样需要多方的努力配合。管理者、专业负责人需要准确定位并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将目标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最后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近年来利用大一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介绍,尤其是培养目标以及相应岗位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指导下,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修订教学计划中,不断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把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全过程。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培养目标定位营销策划、销售经理、市场调研三个岗位群,并对进行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和梳理,并分别设置各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使得课程的开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一些课程进行了删减或补充,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如网店运营管理、市场调查等实用性的课程均增加了实训课程的课时,满足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目前专业教育平台模块的课时已达到45。72%。而在实践教学课时中,学科专业实践达到了35.71%,创新创业实践也达到了14.29%。

4.3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必须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而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形成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将企业中实际的营销案例拿到课堂上,运用案例来讲解营销学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营销的做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开展实战演练。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源,让学生进行营销的实战演练。比如可以开设跳蚤市场,学生将闲置的二手物品拿到市场中交易,体验生活中的营销。(3)进行仿真实践。利用实验室开展上机模拟,上机课与理论课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仿真软件的实践教学效果。(4)开展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将进入企业工作,因此有必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可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真实氛围,还可以探讨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办班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晋雪梅.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投现代企业教育,(05):41~42.

[2]李林.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6):47~50.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项目入课堂高校建设

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对于强调职业能力培养转型的应用型高校尤其如此。在此,笔者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堂为例谈谈项目引入课堂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意义。

一、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以商务英语实训为例。

目前在教育部门的号召下,高校更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很多高校开始鼓励在校生创业,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即使在這样的大好环境下,我们的毕业生依然处境尴尬,面临不接地气的瓶颈。笔者认为根源还在于现行课堂模式未有及时从研究型培养模式中转变过来, 此处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堂为例。

(1)教学条件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已经配备商务英语专用的语音室,能做到一生一机,全程多媒体教学,但是这仅仅是满足了英语本身听说读写译的要求。而商务英语作为英语专业中更加细化的一各分支,要求学生除了具有英语基本功外还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合格的商务人士。这就对英语专业语音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硬件上面的保障,英语语音室还应该具有软件上的配备,如目前比较先进的Simtrade和Pocib软件,它们能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整个的外贸交易流程。而由于软件的采购费用不菲,大部分的高校商英语音室都只有作为基本功训练基地的硬件配置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2)业务型师资缺乏

目前的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来源都是刚出校门的硕士或博士,还没有机会与企业接触就要向学生传授企业的贸易实务,根本属于赶鸭子上架。而入职后除了教学任务以外大多数教师吧大量精力放在科研和教改研究上,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企业挂职参与实践。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中有大量的课程是与企业业务操作相关的,如贸易实务,函电写作,商务英语谈判等必须在教师有一定实践背景情况下才能让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否则,教师也只能将讲课限制在一些前任的陈词滥调上,缺乏实践性,不能与时俱进。

(3) 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各大高校的考核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期末闭卷考试和期末课程论文。这两种形式要么检验学生对课本和课堂讲授的掌握程度,甚至只是记忆程度;要么检验学生对理论的融会贯通的科研能力。而对于业务实践能力这两种方法都是不能衡量的。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依然不能摆脱大学前教育中追求分数的怪圈,凡是以成绩论高下,甚至不惜抄袭。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就更不用说动手实践了。这就是形式过头的后果。

二、项目入课堂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意义

1. 项目入课堂的教学理念

项目入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真实的企业项目,实现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的“校企合作式” 课堂。将课堂理论穿插入各个仿真案例中。如此第一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具实践性,更有动力;第二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锻炼学生的业务能力。下面笔者具体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堂为例探讨这种教学历练的实现途径。

(1) 语音室配备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在现有完备硬件配置基础上,完备的软件配备会让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通过软件操作,学生能够在模拟实践中进一步拓展自己对贸易实务操作的认识。比如pocib软件不仅有完备的贸易流程,学生可以从监理公司到询盘发盘到报关退税再到交易完成全过程的真实模拟,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学生的操作结果会有一个量化的分数和一张贸易业务能力的证书。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相关认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的动力。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应借助各种资源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将企业打造成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而还可以实现项目教育的现场化。如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程,我们可以联系外轮代理公司,航空公司,集装箱堆场,汽运公司或者小型外贸公司,现场感受贸易的流程,对业务有直观认识。

(3) 设置项目驱动学习动力

在商务英语综合实训教师在上课初应该给学生以具体的实操演示。滞后应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分配以高度仿真的项目---准备阶段,交易磋商,达成协议,合同履行等让学生分组完成。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了解怎么寻找客户,怎么利用英语功底与客户斡旋,怎么履行商务合同等。

(4)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极大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宰。以商务英语综合实训为例,教师可以再各个项目中插入形式多样的任务,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去不断地完成任务。比如让学生分组完成公司之间的询盘报盘还盘以及接受,让学生在实际任务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学习。

(5) 考核方式引入企业标准

在课程结束时,应该根据各个组别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软件流程操作打分来对学生作出具体的量化评价。这样就可以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可虑在评分范围内避免功利化学习。

2. 项目入课堂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意义

项目入课堂的模式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设计仿真的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实践,从而巩固业务水平。尤其是商务英语之类的文科专业,项目教学可以让学习更接地气,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前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职场。而对于学校而言,这样的教学理念必然造就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让高校迅速实现从研究性到应用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陆正林,顾永安. 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兼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J]. 高教探索,2012(01).

[2] 陈飞,谢安邦. 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基于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11(04).

[3] 陈婵,李晓强,邹晓东. 把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摆上战略地位[J]. 中国高等教育,2005(02).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7

社会的发展孕育了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大环境, 丰富了大学的价值内涵。从哲学意义上说, 大学的价值是指大学对社会和个人的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人们对大学的价值有这样或那样的表述。理性主义 (人本主义) 和功利主义 (工具主义) 是现代大学两种不同的价值思想体系, 这两种价值体系并存, 相互对峙。从历史上看, 理性主义大学思想的出现先于功利主义。一般来说, 哲学上的“理性主义”是指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 以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等人为代表的哲学流派。而这里所说的理性主义大学思想的概念,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术语, 我们把凡是具有古典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的思想和观点都归类于此。按照这种理解, 大学理性主义思潮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 柏拉图 (Plato)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等人的教育思想都具有浓郁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

作为理性主义的大学思想, 是伴随着中世纪大学产生, 并随着古典大学的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成为19世纪以前整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功利主义在哲学意义上是与经验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边沁 (Jeremy Bentham) 又以此建立了功利主义的伦理学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功利主义与理性主义一样, 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哲学术语, 是将所有倾向于实用和追求功利的大学思想和主张均归于此类。据此, 大学思想的功利主义发源于19世纪美国的实用主义。

20世纪50年代之后,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逐渐趋向融合之势, 两者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一些大学逐渐将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融入大学发展理念之中。同时, 随着现代大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呈现,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选择也往往受制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发展选择及其定位, 甚至在一所大学内部的不同学院、学系之间也因为种种诸如学科性质、专业设置等因素之差异而各有偏向。因此, 当大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 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中的地位则越来越凸显, 并影响着大学的进步与发展, 而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中的渗透与影响, 则使得大学逐渐走出象牙之塔, 与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二、中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基本目标, 这一选择是由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基础决定的。从民办高校的发展背景、生存环境、发展阶段以及社会需求来看, 我国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规格等均受制于这些因素的影响, 而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民办高校发展往往选择了功利主义作为其发展的价值基础, 并且直接体现在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竞争性市场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环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初期乃至今天一直面对着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首先是生源竞争, 民办高校必须招到足够发展的生源, 维持“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运转。其次是教学质量的竞争, 民办高校必须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所需人才,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三是就业市场的竞争, 高就业率的民办高校意味着其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 从而提升其在招生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从发展阶段来看, 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办高校必然要承载起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使一个大学从过去那种只追求闲逸的好奇与精神享受的内在价值向实用的、以功利为目标的方向转变, 社会经济、生产与科技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物质基础, 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因此,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培养地方经济、生产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人才, 以服务于当地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因此,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必然体现其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基础, 培养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从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来看, 民办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回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一个产物。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 不仅需要基础研究人才、科技研发人才, 而且非常需要适应生产技术应用需要的人才与服务型人才。为此, 民办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办学理念作出合理的选择,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施

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研究带动生产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目前, 我国的校企合作是由政府和市场两个车轮共同驱动的, 不过市场的驱动占主要地位, 但是也不能忽视行政的力量。校企合作的实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更离不开学校、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 校企合作应该是要达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双赢, 构建双方主动合作, 实现校企合作的生态运行。

(一)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政府的调控主要表现在法律的保障, 政策的导引, 对企业和学校的全盘统筹, 从宏观上把控校企合作。如通过相关法律发布, 明确企业和学校在市场中的责任和义务, 减少合作中出现的冲突。同时, 政府可以要求劳动、教育等部门, 为校企合作的学校或者说是为毕业学生提供便利的服务, 便于开展就业工作。政府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从产业和劳动力市场两方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

(二)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说就是, 企业需要谋求发展, 自然需要人才, 而学校恰好能够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自然会寻觅合适的院校, 使他们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相应的人才。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

行业协会是推动和维护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行业协会组织制定行业的行规行约, 开展行业调研。公布行业信息, 进行行业培训。组织合作交流, 制定行业标准和认证。它是连接企业与院校的桥梁, 有利于实现校企双向沟通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平台。

(四)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有目的地培养人才

高职院校要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专业建设和调整要面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而且必须要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当中来。

四、以四川工商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为例进行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四川工商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 统一认识, 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办学机制, 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1) 提高认识, 确定学院未来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学院不浮躁、不攀比, 脚踏实地, 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服务, 打造品牌, 树立形象。通过各类招聘会、洽谈会和企业联谊宣传学校。在企业员工短缺的情况下, 学院第一时间保质保量地选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2) 互为基地, 获互利双赢之效, 进行实质性操作。学院与企业共同合作, 共同解决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 形成就业长效机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办学的内涵

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一方面丰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紧密联系, 培养出企业紧缺的人才。另外一方面, 学院也对自身内部的教师进行培养, 丰富办学的内涵, 对高校的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考核和训练,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训的问题;另外一方面, 学院和企业积极搭建人才培训的平台, 资源共享。

1.“3+1”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和成都市场的特质, 提出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是指前面三年, 以学校的教育为主, 完成学校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 基本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水平。后面一年, 也就是第四学年, 以实践为主。第四学年, 学生深入到企业或者说公司当中, 进行实践学习, 验证以前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 工学结合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且通常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 为真实雇主效力。对“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在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 在中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模式。

3.“订单式”培养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直接面向就业市场, 以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导向, 以提高就业率为核心, 整合教育资源, 最终实现吸引生源和持续发展的目的。这种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可以称之为市场导向型模式。高职学校这种有目的的、市场导向的培养模式值得高校学习。学院学习了这种模式, 提出“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模式。

实行“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 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订单式”培养, 形成“社会——企业——学校”的良性互动。根据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 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 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按照岗位要求“量身订做”企业急需的人才, 打造在就业市场上有影响的两个省级示范专业品牌, 在培养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上下功夫。推行“订单式”的课程体系, 用人单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课程体系提供的“菜单”选择规定数量的课程, 实现个性化教育。2015年, 3月5日上午, 学院与上海贝电实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贝电”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正式开班, 学院与企业“互动”, 不断了解对方的信息和需求, 促进了学生就业。同时, 适应企业需要, 实行“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严格毕业标准, 大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 主要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鉴定全面接轨;大力推行“一专多能”工程,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和技能, 增加新的就业优势;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训导。

4. 加强师资培训

校企共建教育师资队伍, 提高“双师”素质。学院采用“内培外引, 专兼结合”的办法狠抓了师资队伍建设。所谓“内培”, 就是贯彻实施教师下企业实习制度, 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使教师本人从情感上和专业技能上更加贴近行业。另外, 也可以了解毕业生的适应性和企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所谓“外引”, 一是直接从企业调入一批既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又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人员充实学院师资队伍;近几年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会计事务所、IT企业选调教师, 使学院的教学尤其是技能训练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二是从行业选聘一批技术、技能专家骨干担任该院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或兼职教师。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面对以高技术发展为主流的经济大潮, 面对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 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趋势, 深入开展高校、企业以创新为主的合作非常重要。中国为实现从跟踪、模仿到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解决好校企合作问题, 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 这是由国家调动有限的经济资源、实施新组合参与世界竞争的趋势所决定的。在此框架下, 高校应走出“象牙塔”, 面向社会, 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成为未来社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转化的生力军;企业也应该以校企合作为契机, 借助于高校的知识阶梯, 突破现阶段创新能力不足的薄弱环节, 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缩短与世界强敌之间的技术差距。高校、企业按照社会分工, 发挥各自优势, 利用稀缺的资源围绕市场进行重新组合, 这将是中国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适时之路。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基本培养目标, 这一选择是由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基础决定的。从民办高校的发展背景、生存环境、发展阶段以及社会需求来看, 我国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规格等均受制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 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分析校企合作培养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2]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刘平, 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8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1. 专业性较强。

成本会计课程一般在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已经学完的前提上开设, 因为成本会计课程需要以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为基础;如果不先行学习这些课程, 学习成本会计的难度较大;有时学生可能听不明白, 不能理解其中的部分内容。任何会计专业课程都必须是在该课程专业基础课的指导下进行, 特别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更是如此。成本会计课程中许多方面都需要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为指导, 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等都是如此。因此, 学好这些先行课程, 对于掌握成本会计至关重要。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上, 应考虑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些特点, 在安排相关课程时必须考虑先后顺序。

2. 核算方法繁多。

成本会计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 涉及的核算方法较多, 如不同生产要素 (如材料、职工薪酬、折旧费、外购动力费、待摊预提费用等) 的归集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计算分配方法、产成品成本计算方法等, 而且这些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另外, 这些方法还涉及较多的计算公式, 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同时, 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 成本计算程序比较复杂, 各种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等很多, 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另外, 成本会计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也很多, 需要加以规范。

3. 实务性强。

在制造业企业里, 成本会计是重要的会计岗位, 及时核算产品成本, 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计算当期的损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进行归集、分配, 并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同时, 还要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工作。另外, 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考核和分析时, 还应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非常熟悉,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因此, 它是一项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二、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 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滞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 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 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 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等) 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 编制成本报表。

2. 现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目前, 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手段绝大多数依靠自然媒体 (如黑板和粉笔) , 采用“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着不合理性:一是缺乏学生、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只管讲自己的, 下课走人, 学生反映如何, 不得而知。特别现在有些学校学生住在郊区新校区, 老师住在市区, 除了上课, 一学期学生难得见上几次老师。二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 经过中学阶段的磨练, 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老师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显然要这样做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所以“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已不适应大学阶段的授课要求。

3. 现行成本课程会计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教学乏味, 影响了成本教学效果。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涉及的表格很多, 教师讲课很不方便。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 而这种数据的前后来龙去脉关系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由于表格的理解没有文字理解直接, 而教师又因授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 不可能将所有成本表格一一在黑板上板书进行讲解, 只能一味地从书本上针对表格解释某些数据在各表格中的关系, 学生听起来乏味, 教师有时难免有厌烦情绪, 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4. 现行成本会计教材不合理。

现有的成本会计教材使学生难以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和计算全过程。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使学生在学习成本费用分配方法时重点放在掌握单一的费用分配方法上, 而对各费用分配方法在整个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环节不加重视;另外, 在成本计算方法的讲解时, 所举的例题从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看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5. 现行成本会计课程知识的检测不及时, 传统考试不够客观。

对于学习者来说, 知识的检测不及时、力不从心或无能为力。在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下, 学习者要了解自己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 只能通过教师提供一些小考、测验等方式进行, 而这种方式的时间、时间间隔等全部控制在教师手中。学习者自测的不及时, 影响学习者的及时、有效的学习决策。传统考试不够客观。考试一般是由任课教师出试卷进行的, 考试的内容由教师决定, 试卷的形成主观性太强, 起不到考试的客观检测作用。

三、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1. 完善成本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 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变化。

一是在成本会计教材中, 要加入综合案例成本计算方法的例子, 包括:企业成本会计机构的建立, 产品成本核算账簿的设置, 成本核算原始凭证的填制取得、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账簿的登记、成本报表的编制等, 围绕成本核算的几大基本方法形成近似实战的综合案例, 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流程。二是为了适应当前会计环境的变化, 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应当及时加入成本会计新内容新方法 (如战略成本会计、价值链成本核算、非盈利组织成本会计核算等) 的教学内容;此外, 成本会计教材中还应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内容吸纳其中, 以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

2. 运用实践操作情景法和现场教学法。

实践操作情景法, 让学生亲临企业进行成本模拟, 能更好地加深或规范学生对操作技能各个要素的理解与掌握;现场教学法, 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使同学切身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完善会计教学手段, 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采用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法, 能够克服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法的不足。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在重点讲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计算的有关问题的前提下, 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从要素费用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整体核算流程的讲解。而且, 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授都应采用菜单程序式教学, 将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讲解的菜单上, 菜单的各个选项是有先后顺序的, 只有在前一个程序过程完成后才能进行以后各程序的操作。这样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 增强实验教学环节。

(1) 多实习。由于成本会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因此,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应增加实习环节。通过实习, 使学生能将书本上学习的东西, 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考虑建立比较牢固的实习基地, 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合同。为了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 可考虑通过实习基地的单位优先挑选毕业生、为实习单位培训会计人员、教师与实习单位联合做科研课题等方式, 鼓励实习单位积极参与学生的实习工作, 为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实习的效果。 (2) 增加校内实验课程。到企业参观或者实习只能解决成本会计学习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因此, 主要的解决手段还是应放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当中。所以应加大学生做成本会计练习题的数量, 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应编写成本会计实验教材。使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真实的账簿、记账凭证、成本计算单等, 所列的实务应尽可能贴近实际。可选择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学生也要分成若干个小组, 在实验结束后, 应撰写实验报告或总结。..

5. 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除笔试外, 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实训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 可以是案例分析、自由讨论等方式。这样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测试, 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既符合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又能够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9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党组织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应用型本科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取得明显的成效,有效推动了学校的事业发展。但实践中,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

(1)内外部环境给学校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借由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西方文化正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如何把校园网络建成思想舆论阵地,有针对性的做好引导工作,已成为摆在各高校校党委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方面,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其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部分人党性动摇,产生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给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现有党建工作方式及其评价模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基层党组织的现有活动方式常限于组织生活会和理论学习,缺乏多样化、适应性,不能有效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对党的理论学习和队伍建设作用受限,有损党建活力。同时,在党建工作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未能有效体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办学特色;指标体系缺乏时代性和操作性;考评方法较为单一;考评结果也未得到有效运用。造成学校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不利于其在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

2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当前,学界对于高校党建工作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提法多样。周威认为基层党组织评价原则是内容设定宜粗不宜细、具体操作宜简不宜繁、总体把握宜活不宜死;②唐朝继认为评价应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③刘启东、汪峰等人则认为应该是导向性原则、科学系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④笔者认为,党建工作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确立综合的指标,在评价原则方面,要注意坚持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坚持导向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内容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在于要设计符合党建实际的评价内容,以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的有关内容,以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党建要求,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工作的促进、领导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党支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战与群众工作、特色创新工作等六个大的方面。⑥

3.2 评价方法

确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是客观评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当前,运用于党建工作评价的既有定性、定量分析、自评、互评等常规评价方法,也有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即Key Performance Indictors)、平衡计分卡法(BSC,即Balanced Score Card)等国外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笔者认为,无论选取何种评价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总体而言,评价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能够用数量形式表达的尽可能用数量形式来表达,以体现评价的可操作性与客观性;对于难以用量来衡量或测定的因素,则从定性上给予分析判断和评价。例如,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方面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要通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治校理教能力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开展情况等多方面来反映,其中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开展情况可以用定量分析来评定,但是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治校理教能力等因素就很难进行合适的量化计算和比较,需要运用定性分析予以测评。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分为院系自评和校级自评两个层次开展,他评包括院系互评和群众评议、企业行业评议。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中,自评是对自身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过程,他评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借助第三方帮助自身剖析党建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一方面,实施党建工作评价,就是为了改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以评促建,离开了基层党组织的参与与自评,党建工作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因此,基层党组织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也应该是进行评价的主体。另一方面,无论是院系自评还是校级自评,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偏袒性和局限性,在充分发挥校院党组织主体作用的同时,有必要引入他评,多方面多角度地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出评价,以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日常检查与终期考核相结合。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评价基本采取终期考核的形式,缺乏对日常工作的检查监督,不利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改进。因此,需要在评价中结合日常检查。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其工作成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党建工作评价不能仅以一次终期考核结果作为定论。二是有效开展日常检查,能够为终期考核提供科学参考,既有效解决了终极考核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造成的考核不充分的问题,又避免了个别被考评对象突击准备、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日常党建工作中的检查监督,及时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推广先进的党建经验,从而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的评价目的。

3.3 构建评价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明确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构建党建评价体系要注意明确党建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党建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又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纵深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保证、监督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党务工作和党务系统来发挥作用,而是要通过整合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建设等系统形成合力,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之中,以更好地引导党建工作和学校其它工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2)要体现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设置企业、行业评价观测点。在“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社会、企业的能力不能仅以院系自评为最终结论,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打破封闭性,设置企业、行业评价观测点,引入企业、行业参与的第三方评价。如学校党建工作是否覆盖到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以及外出挂职锻炼的教职员工、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党员质量等。

(3)建立粗细适宜的指标体系,内容考核和成效评价并重。一方面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过粗,容易导致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空洞、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党建工作评价的实施也容易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指标也不宜过细,否则容易出现生搬硬套评价指标开展工作而轻视工作实效,忽略党建工作实质的负面效应。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评价应当建立粗细适宜的指标体系,既对党建工作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考核,又对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内容考核和成效评价并重。

(4)要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价体系,应当严格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重视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广泛的运用,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学校转型事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当前,包括我校在内的一批先行先试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时期,党建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不利于学校的转型提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学校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党建,评价体系

注释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2007-05-25.

2周威.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问题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67-168.

3唐朝继.论高校党建工作评估标准的构建[J].理论月刊,2008(7):86-88.

4刘启东,汪峰.基层党组织党建效益评价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总第294期):19-20.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15.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10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体系广泛复杂。

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 不仅涉及到经济理论, 还涉及到当前国际经济中的众多现实问题。从整个体系来看, 主要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要素的国际流动问题, 主要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 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 涉及的主要有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众多经济学流派。直到当前, 国际经济学体系仍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国际经济学与经济类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联系紧密。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 又为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涉及部分贸易、投资、金融和财政的基础知识, 有利于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和探讨相关问题。

3、对基础课程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需要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 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 课程逻辑性较强。国际经济学本身的理论体系, 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数学功底是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支撑, 在需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 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由于其内容上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 在教学中众多的图示暗含经济学理论基础, 因而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要求较高。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尤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等均作为核心课程开设, 笔者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交叉重复部分较多。

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包含了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内容, 其优点是在国际经济学的框架下兼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 确保体系完整性, 但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分别与这两门课程相互重复较多, 且又有可能出现在教学中都不涉及的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且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 加上教学方式等问题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问题进一步突出, 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目前,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 以介绍知识点、阐述理论为主。基本上形成了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对象的教师独角戏格局,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双核心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而课堂设计也围绕知识点展开, 教学目标狭窄, 导致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或者被动理解为主,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幼稚产业论”为例, 学生只基本掌握其理论内容和产生背景, 对于该理论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意义却无从谈起, 分析流于表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缺失, 直接后果便是课程中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国际经济问题演变成只需背诵和记忆, 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3、偏重理论知识教学, 忽视联系现实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备课、讲授的进行和教学知识点的完成, 但有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当前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更多采用模型分析, 案例分析尤其是涉及中国的案例分析较少, 使用假设条件严苛的模型假设较难解释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这些都将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分析的有机联系被切断, 以教材为中心, 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被削弱, 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僵化, 也不利于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中国的国际经济问题。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基础课程功底薄弱。

由于理论课程本身较为晦涩难懂, 学生学习兴趣有限。加上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广泛和理论体系的庞大, 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 并大量运用较为抽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模型和图示较复杂, 假设前提条件繁多, 通过建立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展开分析。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易造成困扰, 且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课程功底薄弱, 缺乏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 普遍反映学习过程中推论过程复杂、逻辑分析偏多、课程难懂, 对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难以理解, 影响教学效果,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反过来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两者之间出现恶性循环。

三、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的综合运用, 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阐述的不足, 将单向封闭式的课堂变成双向开放式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是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 强调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以提前告知课程教学讨论主题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是将实际案例导入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相关案例的介绍, 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如,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部分, 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以学生比较熟悉欧盟的发展为例介绍该知识点, 并可提前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在近年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自贸区等资料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式的灵活采用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 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实现教学相长, 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正确处理与其他课程关系,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相关程度较高且有内容重复, 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其他课程的内容, 要教授给学生一点知识, 自己必须具备大量相关知识, 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于可能有所重复的部分, 可与相关课程老师充分沟通协商, 在教学中突出本门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部分, 以避免两门课程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讲授, 降低课堂效率。对于前续基础课程比较薄弱的情况, 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之前, 应将涉及并利用的分析工具做重点回顾, 譬如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 以避免由于基础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而由于国际经济的动态变化, 教材内容更新的滞后,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更新经济数据, 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上, 采用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 以弥补传统板书讲授形式的不足。在网络利用上, 课程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本身就是在实时发展动态变化的, 借助互联网能改变从前坐井观天的局面, 及时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 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案例、习题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及时提供给学生, 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且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去探究感兴趣或更全面的数据资料, 拓展知识面。

4、努力完善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

无论通过何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都是核心和关键。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对教师要求较高, 加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 提高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同时, 需注重与同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甚至可以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 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摘要:为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实践, 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新海.关于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反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7.6.

[2]黄家骅.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6.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1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的专门人才。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和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寻求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点,就要求其师资队伍应该是一支既熟悉业务知识有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能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也要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并善于通过恰当的教学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一大瓶颈。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双证书或双职称”是指既有教师资格证书或教师职称,又有专业技术证书或工程师职称;一种是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双素质论”,它既包含获得“双职称”或“双证书”,还包括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应用技术研究和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等工作。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有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高校教师。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1 引进教师的渠道单一,重学历,轻实践

当前本科高校都存在着过分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使得招聘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当老师,缺乏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有入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但缺乏“高学历”的人却因为学历原因而被拒之大学之外。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2 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简单化,重科研水平,轻实践考核

当前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简单,主要以科研论文水平和科研课题研究为主。导致大部分教师将课外大量的精力致力于单纯的学术研究,忽略了横向的实际应用课题的研究,无暇顾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 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

在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奖励机制中,并没有对“双师型”教师单独设立奖励制度,“非双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待遇基本一样,挫伤教师个体参加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学校本身也未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当中,因此,学校的政策、制度不完善,影响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培训。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競争中争得已一席之地,就要建设一支与学校办学目标一致,能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具备教师的基本道德与素养,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大人才“内孵外引”力度,一方面要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1 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实行专兼结合的聘任制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政策方面应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标准。采取长期聘用与短期任职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多标准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到相关企业或行业技术部门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具有一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给学校带来行业的最新技术,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

2 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机制。短期培训是指由学校指派或教师自行申请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短期培训,教师及时了解所在专业的最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针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向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双师”的素质。长期培训是指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学校有计划地派出一定的师资力量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技术研发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提升理论水平,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应抓住校企联合的优势,扩大就业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健全教师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探讨多样化的职称评定体系,改变现有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职称评定标准,将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的体系当中,在实际操作中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健全教师奖励机制,在评优评奖、经费支持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实行政策倾向,同时设立特殊津贴,奖励既担任理论教学又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以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为其他教师做出榜样,促使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渐行渐进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教师能够认识到“双师型”是教师发展的趋势,并有迫切愿望参加“双师型”教师的各种培训;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时要正确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教师和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华茂发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8):34-35

[2]李开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12):73-75

[3]张道文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1):72-74

[4]孙建忠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研究—以附件A学院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259-261

应用型本科高校 篇12

1 应用型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1.1 应用型高校健美操课程培养方案的设定

健美操教学培养方案的设定虽然明确了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按社会需求设专业, 按学科打基础, 按就业设方向”设定健美操课程培养体系。但在培养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根据地方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不足。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国民对健康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全民健身的热情高涨。健美操课程专业方向现注重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教授, 注重健美操理论讲解, 强调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注重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某个教学层次班, 学习该层次的课程模块, 完成基于项目的综合课程设计和短学期实训。但在实践性上课程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实践, 从应用能力出发, 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健美操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技能和发展素质为导向, 现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体系中在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探究。

1.3 健美操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应用型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都在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尝试和探索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逐步形成了情景教学, 比较性学习、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课程教学特色。但是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填鸭式”教学模式向“应用型”教学模式转变不够彻底, 需找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1.4 健美操教学测评与反馈机制现状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仍然主要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科研能力, 对教师的实践应用技能、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不够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使用了教务管理系统、教学平台、微信平台等,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高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保障了教学质量稳定。

2 应用型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途径

2.1 转变健美操教学观念, 进一步完善课程培养方案

目前健美操教学理念仍然看到注入式教学的影子, 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健美操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自主观念以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培养, 忽略了应用性课程中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课程培养方案中没能充分体现健美操的时代性特征, 不能与时俱静, 充分的体现健美操在地域上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主体性, 培养目标与地区性需求需要进一步挂钩。要实现课程培养目标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健美操活动, 提高学生对于健美操运动的参与意识,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应用型教学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增强对健美操健身价值的理解, 逐步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2.2 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地方经济文化对于人才素质需求的标准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征, 应用性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必修培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突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 建立高校健美操教学形式多元化的发展体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构建、发展与完善自身的健美操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重要途径。充分体现健美操的健身性、大众性、娱乐性以休闲性的特征, 保留健美操运动竞技性特点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应用性学习的综合素质, 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 构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趣昧性的健美操教学体系,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在运动中得到愉快的体验, 不断加深对健美操项目的热爱,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3 加强培训与交流, 不断提高应用性高校健美操师资的整体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健康, 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应用性高校健美操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应用性教学技能, 重组知识结构体系, 使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进而适应高校健美操教改革发展的需求。开辟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鼓励专业骨干教师与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同时聘请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士到学校兼职授课, 找到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改革, 尝试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较性学习、小组学习、互式教学的课程教学特色。

2.4 充分发掘健美操的健身特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健美操具有的特殊的健身功效已得到普遍认可与重视.通过健美操锻炼修塑体形、强健体魄、完善心理、陶冶情操等重要功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健美操的娱乐性功能可以极大地缓解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压力, 健美操运动已成为一种减压手段。健美操的健身性、娱乐性、休闲型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的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养成健美操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热爱健美操课, 主动学习, 是现阶段高校健美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化社会高校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大, 让他们掌握健美操锻炼方法, 激发学习热情, 养成锻炼习惯可以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健美操课外活动, 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的体系;加大对健美操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 在高校校园形成健美操运动的热潮.吸引学生的参与其中, 并通过对健美操健身功能的体验与感悟, 来达成对此运动的持久性的参与意识。

结束语

上一篇: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下一篇:消费者合法权益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