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2024-06-07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共12篇)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1

1 引言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已意识到数据是机构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分析能力正在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云计算作为计算资源的底层, 支撑着上层的大数据处理, 已经被共认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最有效手段。2014年大数据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必将更为有效。IDC预测, 2014年云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云计算产业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缺口。目前我国云计算人才培养渠道主要靠国内IT培训市场和少数高校设立云计算工程硕士专业, 云计算对口的专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 云计算产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

2 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举措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IT技术, 普遍认为在本科生层次培养云计算人才有一定的难度[1]。泉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12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是建设目标之一。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围绕提升和创新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为基点, 以培育省重点实验室为契机, 在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方面采取的系列举措和实践, 包括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团队建设、系列课程改革、 实践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等, 从而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2.1 建设目标

本科计算机专业综合改革的特色是以提升和创新为基点, 以服务区域为导向。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5大中心城市之一, 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其特色, 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一, 石狮是68个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据调研, 许多泉州企业已利用各种公共云摧生新的商业模式, 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数据量也变得庞大, 形成大数据的局面, 传统的技术和现有的软硬件系统渐渐无法满足企业内部日常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的需求, 这些庞大的数据甚至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同时企业也渴望从其拥有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帮助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搭建企业私有云, 但目前泉州这方面人才缺口严重。

企业私有云是构建一个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云计算的三层架构中, 通过PaaS滤除掉与应用程序开发不相关的细节, 简化了SaaS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因此, 本专业认为在本科层次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是可以探索和实践的, 并将云计算人才培养定位为区域企业输送基于私有云的SaaS研发人才。

2.2 组建云计算教学和科研团队

信息技术正在全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突飞猛进, 本专业所在的数计学院抓住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即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并获批了“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 (培育)”。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面对区域企事业对大数据管理的重大需求, 解决企业信息化在大数据上的问题, 并构建一支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培养一批应用型的人才。本项目已获得市、校级经费支持, 因此组建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团队也成为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学院大力支持下, 本专业邀请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知名学者和企业来校讲学和交流, 选派老师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学术研讨的人数和层次有较大的突破, 特别是有效地组织老师参加相关网络课程学习, 不仅成本低、不影响工作, 而且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和研讨氛围, 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云计算相关课程已纳入本科计算机专业常规教学, 并完成教学任务, 且获批了省、市、校各级的相关科研项目, 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团队的组建已基本完成。

2.3 围绕 Hadoop 生态圈实施系列课程改革

Hadoop是一个开源、基于Java的大数据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本专业选择Hadoop生态圈作为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主打技术, 原因如下: 一方面本专业已开设Java系列课程, 成功输送Java优秀人才, 具有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围绕Hadoop开发工具、开源软件、商业化工具和技术服务, 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 轻松地在Hadoop上开发和运行处理海量数据的应用程序, Hadoop已经成为事实上处理大数据的标准[2]。

云计算具有分布式、虚拟化两大特性, 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将围绕Hadoop生态圈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展开系列课程改革,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 拓展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Java系列课程选用Win- dows和Liunx不同的平台, 增加分布式应用案例; 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增加虚拟机、安全管理实战; 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增加分布式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 数据库系列课程增加NoSQL、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和ETL技术。

(2) 增设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的任选课。现已增设了“云计算技术” 和“商业智能”两门课。云计算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包括Hadoop集群的搭建、HDFS分布式文件存储、MapReduce并行编程、HBase分布式数据库、Hive分布式数据仓库和Pig分布式数据分析技术; 商业智能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算法和基于DBMS/RHadoop/Mahout的商业智能实战。

(3) 调整课程设计的教学管理模式。按照原来的培养方 案, 课程设计是选择一门课作为集中实践。大三期间任选课增加, 学生就业方向逐渐清晰, 学生的选课已和职业规划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所选方向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大三的课程设计改为精选几门课,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方向。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有助于提高选择“云计算技术”或 “商业智能”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引入Hadoop生态圈的毕业设计选题。Hadoop生态圈迅速成熟, 如通用并行计算框架Spark, 因把中间数据放到内存提高了迭代运算的效率而成为目前火热的新技术。毕业设计工作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把Hadoop生态圈各子项目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引入毕业设计选题, 指导学生选题, 促进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 对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起重要作用。

2.4 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构建云计算实践平台

虽然云计算属新技术, 但具有低成本、高可靠、高扩展等优点, 用普通PC也能组建超大规模的云计算集群。本专业用60台PC机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构建了云计算实验室。首先采用虚拟机技术在每台PC机中都用VMWare创建4台虚拟机, 其中直接在1台搭建单机版的Hadoop集群, 而把另外3台搭建成由1个master, 2个slave组成的分布式Hadoop集群, 满足每个学生独立实践的要求。然后将每10台组建成一个完全分布式的小Hadoop集群, 满足学生分小组进行Hadoop技术深入实践。

学院重点实验室已搭建了由服务器组成的Hadoop集群, 并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实践, 进一步推进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云计算实验室和学院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实践平台基本满足培养云计算应用人才的需求。

2.5 推进协同创新项目提升云计算技术应用水平

在教育部“2011计划”工程中, 我校获批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且审批了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我院是校级“数据密集型计算与知识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的牵头单位, 本中心通过需求协同、架构协同、算法协同和研发协同等合作方式, 与协同单位共同研究面向泉州区域内特色企业需求的大数据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Web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和知识工程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 解决企业信息化在大数据上的问题。

中心的获批将推进我院与其他高校、泉州IT企业及泉州重点企业的的深度融合, 实践云计算技术人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 将完成一系列科研成果, 提升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促进泉州企业创新发展[3]。

3 结语

目前本专业在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方面侧重于云计算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在省重点实验室和校协同项目的推动下, 云计算教学和科研团队迅速成长, 承担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学生获批的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论文和 就业情况看, 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云计算就业优势的凸显, 会有更多的本科生从事相关技术和应用研究, 本专业也将结合物联网等其他技术进一步扩展云计算应用领域, 培养社会紧缺的云计算应用人才。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2

(二)以审核评估为抓手,推动全面内涵建设

1、切实做好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明年,学校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审核评估的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状况进行评价,它重点关注“四个度”,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虽然评的是本科教学,但看的是全校整体工作。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等整体状况的一次有针对性的检验,也是对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整体发展的一次全面考察。因此,审核评估对于我校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深入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必须以这次审核评估为契机,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不仅要在“评”字上多努力,更要在“建”、“改”、“管”字上见成效。要着力在打基础上下功夫,与常规性工作有机结合,把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做细做实。要着力在打造特色上下功夫,注重挖掘教学亮点,总结人才培养经验,打造本科教学特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要着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加以整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四个度”。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3

关键词: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与需求现状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计算机类专业(0809)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6个基本专业[1]。据统计,加上另外3个特设专业,目前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的布点总数为2481,其中,体量较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的全国布点数分别达到968、484、374、352,其中95%都是1993年以后建立的。即使是已经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86%的专业点是1993年后建立的。这些专业点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其中绝大多数是应用型人才,这些正好吻合了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大量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2010年报告,美国2008-2018年大约需要增加76.27万个包括网络系统和数据通信分析员、计算机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等在内的10种与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岗位,其中应用型人才占总量的83.32%。面对量大面广的应用需求实际,我国更是需要大量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相关文献显示[2],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的前20位高薪职业中,就有10种与计算机相关,包括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网络设计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工程师或设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其他计算机专家。这种势头目前仍然不减[3,4],2013届、2014届全国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10个高薪职业中有4种面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互联网开发师、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师等),而且排名前移趋势显著。另外,我国2010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为14.4万人,2014年增长到17.9万人。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所以,在信息化社会中,提高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现状,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要求。2014年4月25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在战略的高度上提出根据学校、专业实际,明确定位,解决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计划同质的问题,使相关专业能够高效地、高质量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类专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特别是这一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时期重叠,很多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包括未能很好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不少专业点执行的培养方案还不够成型,教育教学过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该说,不少专业点的教育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即将颁布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抓住《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即将颁布的时机,组织一批优秀专家,开展“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期望根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分专业给出更具体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二、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的研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首先最基本的是定位问题。“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定位是“本科”,首先要体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同,它具有更明显的面向未来(发展)的特征,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基础,要具有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以应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去重复解决某些问题为主。所以,就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来说,其主要培养的也绝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一线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5,6]。

其次是必须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无论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还是“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只要办的是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就必须满足《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所以要依据《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给出具体的、更便于操作的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意见”。

再次是关于基本定位以及基本的问题空间。《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其科学部分的核心在于通过抽象建立模型实现对计算规律的研究;其工程部分的核心在于根据规律,低成本地构建从基本计算系统到大规模复杂计算应用系统的各类系统;其技术部分的核心在于研究和发明用计算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其应用部分在于构建、维护和使用计算系统实现特定问题的求解。所以,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需要更了解各种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在较高的层面上管理和维护复杂系统的运行,能够在各种系统和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能够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这些复杂工作中的问题。这是基本定位。要根据此定位,界定相应的问题空间,并给予恰当的刻画。

最后是课程体系的结构。要强调人才的全面培养,学生除了要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外,还要具有包括社会道德、环境意识、沟通交流等在内的能力和意识,这都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要坚决杜绝面向考研的应试教育和技工式培养的教育。课程设置要给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实践环节适当的比例。按照《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能力是要求,知识领域是建议,课程为示例。所以,在相应专业的“指导意见”中,需要示范性地给出保障相应毕业要求达成的具体课程及其教学实施建议,以此作为示例,引导各个专业点构建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实施相适应的、高效的教育。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给出体现行业背景、区域需求、产业链、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产业转型等特殊需求的课程,或者知识领域、能力要求、技术要求等建议。

在制订培养方案、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的要求,摆脱职业教育的思维(惯性)。一是要重视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的作用,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要使学生具备软硬件基础和系统观。主要从事硬件类工作的,也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主要从事包括软件工程在内的软件类工作的,也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在掌握计算系统基本原理基础上,熟悉如何构建以计算技术为核心的系统,掌握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关联关系、逻辑层次与特性,以及相关的开发技术。三是要重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避免基于特定平台开设核心课程,做到“学习系统,不冷落原理;使用工具,不忘探索规律”,为学生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要把学生培养成“我是学JAVA的”、“我是学.NET的”、“我是学Python的”。

三、引导教育观念转变

1.强化科学规划、科学施教

要想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必须从经验走向科学,从粗放走向精细化。

所谓科学规划,第一是要从确定明确的、可实现的专业培养目标开始。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能够反映该专业点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性质、竞争优势,以及毕业后5年左右事业发展预期;要求具体、能够分解落实、能够有效指导培养进程。这样的培养目标的制订,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弄清楚本专业毕业生,特别是最近3~5年毕业生的工作状况。通过调研,也可以给出体现自身专业特色的具体问题空间,例如行业背景、区域需求、产业链、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产业转型等所需要的系统构建、开发、维护、使用等所确定的问题空间。再加上学校定位,通过具体化《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给的专业类培养目标来表达本专业点的培养目标。切忌将培养目标作为一种口号,作为对极少数毕业生的期望,也不能将培养目标当作少有人关心的几句话,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体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并将其作为日常教与学活动追求的具体目标。

第二是毕业要求。要根据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具体化相应的毕业要求。要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和学生问题求解的未来性这对矛盾,明确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毕业要求引导提升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强调不是教师今天教了什么,而是学生未来会干什么。因此,毕业要求要体现学生必须有的基础和能力,引导将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变成能力导向的教育。各专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毕业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技术等才能够胜任预期的工作,并给予准确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通过《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具体化毕业要求来完成。

第三是课程体系。要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设计课程体系,使之保障毕业要求的达成。进一步将毕业要求的各条分解成可以落实到相应课程的若干点,建立毕业要求各条与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多对多关系,以提高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力度。

第四是科学施教。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都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为了保证实现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教师积极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从参与讨论培养目标开始,到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建立起全局观,摆脱课程为本、教师为本、教材为本,使自己能够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上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的效率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忠实度。同时,要让学生也清楚培养目标,理解毕业要求,知道相应教学活动的追求,以便共同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密切配合。

第五是评价与改进。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在内的培养方案进行评价和修订,而且在评价和修订过程中,保障行业和企业专家有效参与。

2.实现从基于课程的教育到基于产出的教育的转换

基于课程的教育(Curriculum Based Education,CBE)适应传统的知识教育,它表现为基于课程来开展教育。通常在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时,首先看是否开设了某些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的考试中得了多少分(早期在专业评估中通常会安排学生考某门课程),如果课程体系中少了某门课,即被判定为不合格,至少是有问题。这种现象目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课程为本,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要求”以课程表示,似乎只要有课程、只要老师教了、只要学生学了、及格了就可以了。问题更大的是,由于受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工程能力、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投入等影响,甚至还存在“始于‘讲课,终于‘给分”的课程。

基于产出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与基于课程的教育相对应,产出指的是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成果——学生的能力,真正体现教育“以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基于产出的教育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实现之需要设定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的达成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活动要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还要评估毕业要求每一条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毕业要求主要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主要追求”。这就使得教师必须摆脱“课程为本、教师为本、教材为本”,面向学生的成长开展教学活动。

3.引导构建持续改进体系

高等教育需建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以便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要办好一个专业,永葆专业的高水平,必须建立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机制。除了现下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外,还有四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是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二是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机制,三是保证将校内外获得的改进需求信息有效地用于改进的机制,四是保障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各个专业点需要下大力气构建校内的持续改进反馈系统和社会参与的持续改进反馈系统,形成两大闭环,使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Mycos. 入学教育之新生职业前瞻教育分析[J]. 麦可思研究,2012(8).

[3] Mycos. 高富帅专业大盘点[J]. 麦可思研究,2014(5).

[4] Mycos. 2015 年十大高薪职业揭晓[J]. 麦可思研究,2015(5).

[5]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2014.

[6] 罗志敏,徐松如.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要坚守育人为本的底线[N]. 中国教育报,2014-11-03.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4

关键词:海洋特色,三能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大学的扩招, 使大学的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 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作为一所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 由于地理、观念、资金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 工科类专业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比, 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符合我校的定位特点, 具有现实意义。因此, 构建一套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 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 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也是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我校教学特色的关键所在。

本文就我校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 阐述了一些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改革与研究观点。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的教育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工程、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对于我院来说, 我们的教育有别于重点大学的学术型、研究型培养目标, 主要是以应用型为主。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目前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定位不够清晰, 目标不够明确。2) 课程设置滞后, 跟不上社会形势变化。创新型实验较少,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开发能力低, 缺乏基本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3) 实验教学过于依附理论教学, 没有真正实现实验教学课程化。4) 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 没有达到和理论教学相等的地位, 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态度。5)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缺乏设备、实习场所及优秀师资。

面对以上的不足之处, 有必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对我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研究。改革的目标, 应围绕“三能”应用型人才这个中心原则, 通过对教学体系的改革、优化和完善, 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 作为地处南方沿海开放城市的院校, 我院的实践教学体系, 也要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 实践教学要适应社会需要

实践教学体系要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 我省高校应该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有效的引导到珠三角地区建设中, 为推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符合我省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反映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 使学生能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 企业的基本运作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 实践教学要适合工程需要

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实践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实际运用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贯穿培养能吃苦、能安心的企业文化精神, 使学生能符合现代工程技术的需要。

(三) 具有鲜明的海洋大学特色

今年来, 由于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需求, 造成各个高校争先开设计算机类专业。我校在同类院校中并不占据优势, 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我校是海洋大学, 涉海专业是我们的优势, 作为信息学院, 课程设置可将计算机技术与海洋信息化相结合, 为海洋科学、海洋渔业服务, 以海洋为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近几年, 信息学院比较重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加强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和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投入、资源整合方面下了大力气, 对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内容的优化、实验课程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增加综合性及创新性实验, 建立了校内软件工程实践实习基地、软件创新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可否认这些措施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但是, 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 其改革和研究的范围不仅仅是包括这几方面, 必须围绕实践教学建立一个包括功能、结构、内涵、实施办法、评估指标、长远规划在内的实践教学研究体系, 对实践教学进行完整的改革研究, 才能使实践教学的水平得到长期稳定的提高和发展。

(一) 构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并不独立开课, 而是依附于理论教学, 计算机类实验室在使用上还是沿袭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按照理论课程设置实验, 这样使得一些实验课程单调重复, 缺乏连贯性, 没有突出层次感, 一些具有较强功能的专业实验室只发挥了一部分作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 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只能接受到最基本的技能训练, 思维只能局限于相应的理论课程, 各学科之间无法融会贯通, 交叉运用。

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建立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1) 基础理论实验。基础理论实验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课的验证型实验, 通过基础训练, 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掌握各种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方法, 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扎实的、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作风。

2) 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知识。主要是讲授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工艺理论、实验技术等,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此层次可为其-他层次提供服务, 可贯穿整个实验教学, 根据教学需要在各个年级设置相应的课程。

3) 综合设计型实验及工艺。该层次属于应用性阶段, 主要以提高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熟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综合设计、制造为主要目的,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这样, 学生所学的每一门课程不再是单一、孤立的理论, 而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

4) 系统设计及创新型实验。该层次既有综合性又兼具创新性, 主要针对一些具有较高能力的同学, 侧重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开发。

2. 按实验室功能建立不同的实验平台, 构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 我院计算机类实验室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各实验室定位雷同, 大部分的实验室都只是完成基本教学任务。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必须把实验室按功能建立不同的实验平台, 完成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只有结合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不同的实验教学平台, 才能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3. 因材施教, 建立不同层次学生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 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立三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第一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实验, 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分析方法, 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二级是针对动手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 通过综合性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对科技的探索精神。第三级是结合科研团队, 对理论性强的学生, 采取研究型实践创新体系, 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

(二) 实验教学课程化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 二者各有各的侧重点, 各有各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实验教学实现课程化, 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 我院的实验教学水平和理论教学水平差距相当大, 实验课程没有像理论课程一样具备完备的大纲、学时、学分等指标, 实验课的教学未能摆脱理论课体系的制约, 授课不能按照实验教学本身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进行, 导致重复性、验证性实验过多, 造成教师及学生思想观念上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 阻碍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1. 实验内容的课程化建设

实验课程的设置应有科学性、目的性。根据我院具体情况, 有两类型实验课可先探索课程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 一类实践性强的计算机程序、数据库设计类课程可由实验中心负责讲授。另一类可结合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管理, 比如一些关于实验理论、实验技术或生产工艺等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 也可单独设置实验课, 这一类课程具有理论课程无法替代的特点, 单独成课可与理论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实验课程的确认必须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和标准,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以课程化。目前, 我校的实验教学部和理学院的物理实验室, 都有实验教学课程化成功的先例, 其中的经验值得我院学习。

2. 实验教学环节要符合课程化标准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必须对实验的各个环节 (包括制定实验教学计划、组织实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实验教学管理) 进行课程化管理, 建立规范的教学制度。具体包括:

1) 制订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是组织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应从培养目标出发, 体现创新教育观念、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思想, 吸收学科专业的新知识、新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 注重各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验教学活动应遵循教学大纲要求, 实验环节必须有实验项目大纲或实验课程大纲或实验模块大纲、实验教材, 实验的安排要与实验的类型与性质相匹配。

2) 给予实验课程合理的学时学分。对比理论课的标准, 给予实验课程合理的学时学分。具体操作上应由教务处、设备处、学院联合调研各教学单位实验课的基本情况, 提出对各教学单位实验课课程化、标准化要求, 制定出相应的学时学分标准。

3) 制定合理完善的考核标准。实验教学的考评分可分为平时和总评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 (预习报告) 、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实验结果与数据、实验报告等, 总评包括实验理论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 实验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原理、数据分析处理等, 实验操作考核主要从做过的基本实验中任意抽取某个实验进行考核或完成某些带设计性实验要求的项目。平时成绩和总评可按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百分比。

(三) 校企结合, 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当前形势下的一种教育革新, 可以起到丰富教育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 既可为企业直接输送需求人才, 也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有效的利用了社会资源和国家教育资源。

1. 建立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长期以来, 实验教学部门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现象, 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可尝试通过以下几种办法解决这一难题:1) 通过校企联合, 定期输送实验教师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培训, 了解企业的管理流程, 感受企业的生产文化气息。2) 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工程师做外聘教师, 使得学生可以真实了解专业知识在企业生产中应用, 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3) 通过与企业联合, 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与熟练专业技能双重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 与企业合作,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学校要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 创造实践教学条件,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不能搞形式主义, 以校外实习为例,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实习只是以参观为主, 简单的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行流程, 但并不参与企业的运作, 使得实习的效果不佳。企业作为合作单位, 应协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甚至直接负责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同时可考虑让企业帮助学校解决实践教学的师资等方面的困难。在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中, 学校也应与企业联合, 在专业设置上要有针对性, 尽量按照企业的生产模式建立实习基地,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及工作经验, 完成由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

三、结语

信息学院近年来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的改革, 初步见到了成效。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多变, 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慢慢的消去, 复苏过来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能力要求。这对我们来说, 既是危机, 也是机遇。“三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 要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 发扬海洋特色的前提下, 全面加大教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王锁萍.高校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以琼州学院为例[J].琼州学院学报, 2012.

[2]刘迎春, 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5

针对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的普遍现象,作者从规范实训教学,构造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建设;完善物流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深化科研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等四个方面,对建立科学的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做出了深入探索.

作 者:梁子婧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物流人才   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国际商务谈判;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沈树明(1982-),男,江苏盐城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商务谈判。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4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趋同化现象日益严重,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两者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欠缺是导致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培养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为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就要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构建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而言,一方面要具有社会生产一线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理论基础扎实,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强,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能迅速转变角色,独立承担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工作任务。因此,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有别于对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对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而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眼高手低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而高职高专培养出的人才理论基础不扎实,后劲不足也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一大问题。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这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应用型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国际商务谈判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积极参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外商交易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企业对熟悉商务知识,懂得谈判技巧的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国际商务谈判这门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至于目前高校培养的谈判员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国际商务谈判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主体,为达成某笔交易,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是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该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逻辑学、数学、语言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交叉的内容,而且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谈判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谈判能力。而我国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而且担当着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虽然近年来任课教师也在尝试采用案例教学、电影教学法等形式,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不能熟练地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与策略。因此,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在课堂讲授中的运用,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

三、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索

1、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尝试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与专题讨论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以此来克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完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知识点以后,给学生一则关于中日双方机电设备买卖的谈判案例,让同学仔细阅读材料,认真思考,整理思路。然后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让部分同学分析中日双方在此次谈判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策略与技巧,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方面。最后将谈判双方使用的策略与技巧比较一下,并进行综合,由他们作为双方的谈判代表进行实践演练。

又如,笔者在讲授商务谈判开局这一章节时,就商务谈判开局气氛的营造问题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实践教学方式。情景一:甲公司谈判组去乙公司谈判,谈判气氛比较紧张。开始展示介绍产品时,乙方主谈要求甲方将一些数据写到黑板上,甲方主谈走到前面的白板上写,写完后立即回原位,没想到脚下的地板太滑,差点摔倒。甲方人员面露尴尬,而乙方人员窃窃私语。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甲方主谈和乙方主谈。就甲方主谈采取哪些方法利用这个机会营造开局气氛问题进行角色扮演。情景二:一位男推销员上一位女顾客办公室推销帽子,他们素不相识,如何打开局面,给对方留下好感?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他们对商务谈判开局气氛营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模拟商务谈判

模拟谈判一般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本班级人数规模来确定选择个别同学参与的观摩形式的模拟谈判或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的竞技式的模拟谈判。首先,谈判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根据小组成员的个性及特长进行分工,确定组长、主谈、商务人员、技术人员、法律人员等角色。其次,确定谈判的内容,如一般的商品贸易、合资企业的谈判、技术转让的谈判、合同谈判、租赁谈判等,每组选择不同的主题及贴近实际生活的谈判背景。再次,制定商务谈判方案,通过商务谈判前的准备这一章节知识点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收集对方信息,制定谈判方案。最后,正式的模拟商务谈判活动,双方以谈判方案为指导进行模拟谈判。在进行模拟谈判时任课教师可邀请教研室的其他教师担任评委,任课教师要注意谈判进程的控制并记录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总结中针对这些问题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模拟谈判结束后还要进行评定与总结。这部分可由学生自评与教师参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中,学生自评应反映谈判中出现的问题、谈判的经验及体会。教师的综合点评应包括书面资料和综合表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书面资料包括背景资料、谈判方案、书面合同、谈判记录等资料。综合表现主要包括个人谈判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调组织能力、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的应用能力等。

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首先,要合理安排课时,在保证一定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加对实践教学课时的安排,或者单独设置谈判实践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施小班授课,以便安排模拟谈判与课堂讨论,以期更好地组织课程,达到教学效果。最后,注意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与衔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涉及面较广,没有一个章节是离开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的,甚至在有些章节还要用到多学科的知识。如在报价阶段,除了要掌握报价策略,还要掌握产品的市场行情、各国的税收政策、运输费用、汇率、支付方式、风俗习惯等。这就要注意该门课程与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市场行情、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衔接问题。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水平

实践性教学方法与模式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克服思想的僵化,体现教师的“激发”与“引导”的核心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触类旁通,而且对教师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内在联系、重难点,融会贯通;同时,要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高校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或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允许教师挂职到企业锻炼、邀请具有涉外商务谈判实战经验的人员指导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3、注重考核方式的实践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一般通过卷面形式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更多的采用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种考核形式无法达到检测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应用能力的目的。可以采用综合的考核手段来进行测评,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最终成绩分为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30%)、平时作业(30%)、课堂表现(40%)构成,期末成绩由模拟谈判(50%)、案例分析(50%)构成,重点突出实训考核,从而引起学生对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EB/DL].http://tech.163.com,2006-06-23 11:26:28.

[2] 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

[3] 王淑贤.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 王鹏飞.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改革之探索[J].教育科研,2009,(05).

[5] 侴海峰.实践教学探析国际商务谈判[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7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粤府〔2012〕10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8号)文件精神,将协同育人及创新强校工程思想理念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及课程构建体系中,推动专本对接及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协同育人,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1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的意义

在国内外IT产业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力争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规模的计算机技术产业群,计算机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珠三角洲地区企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依托的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旺盛,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计算机类专本对接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为珠三角地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高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是需要培养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专业,应具有高理论技术开发水平,所以,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方位多层次联合对接,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性人才,这是珠三角地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的需求。

2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总体思路

根据协同育人总体思想,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要充分按照产教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要与本科院校及企业需求链接,教学上可以理论和实践进行分类指导、管理上分线管理,课程构建进行模块划分并开课多样性的课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学优化和发展。

3高职计算机专业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方法

1)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之前要对校企合作企业及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通过调研,更加明确对应学生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构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且分析和总结出核心职业能力和核心课程

2)创新协同育人机制,重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构课程体系,综合设计计算机专业“3+2”五年制本科的培养模块及课程内容模块,每块培养模块的讲课和考核进行分工,比如在通识教育模块,这部份由高职院校进行讲授和考核,在专业技术和职业实践模块部份由高职、合作企业和本科教学及考核等,通过高职、本科、行业、企业分别完成不同课程模块或模块中的不同部分,以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3)改革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化,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制定计算机专业与课程标准;将行业认可的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及认证的内容,如: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等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标准化,本专企协同的“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与评价、反馈与督促,充分保证协同培养的人才质量。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8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及配合构成课程体系。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从而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所以,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必须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向出发, 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体系。

1“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的基本思想指导下, 以有利于高校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就业、创新竞争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理念, 探索构建适应“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其涵盖学科及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品质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教学的内容“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教学内容的核心

2.1 注重创新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注重挖掘学生创新意识, 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院实际,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专业注重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 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 基本具备在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良好外语运用的能力, 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2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培养其合作能力

实训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最终达到企业满意用人、学生满意就业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实训教育。高校可以以此来培养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3 提高自身能力, 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一方面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具备创新能力, 能够帮助老师开展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我开发应用项目,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构建“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化教学改革

3.1 注重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的实用性

整合现有课程设置, 修订课程教学计划, 制定新的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把相关学科进行裁剪、重构、排序, 制定适合学生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依据课程设置原则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设计为由一个中心与多个模块组成的动态化组合式的课程体系。一个中心是指精选一些本专业有代表性的主干课程, 作为必修课, 组建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及专业拓展模块并将它们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此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3.2 教材体系建设

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 科学地进行教材建设定位。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新型教材, 实行立体化教材建设。把教学改革实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 实现教学信息化与网络化。

3.3“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教学团队建设

积极培养和引进“名师”级教学型学术带头人, 带领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方向。用以课程群组为单位的教学团队, 替代传统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中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每个成员能够围绕课程群组的教学建设工作发挥它们的优势, 并在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中密切合作, 优势互补, 有利于顺利开展教学建设工作。

4“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校企合作办实训的模

4.1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拓宽和完善教学实践环节的内容及形式, 一方面要加大对实习基地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 企业都要全程参与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满足不同层次与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情况, 建立数量充足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企业在用人上能够“招之即来, 来之即战”, 使很多学生不等毕业就能就业。

4.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职业岗位环境模拟, 实现了专业学习与岗位适应的无缝对接, 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 既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又减少了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从而使高校学生迅速就业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与支撑。这种依托实训基地培养起来的职业素养, 不但使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获取和保有能力, 而且具备相对于同行而言的职业竞争优势。

4.3 开展技能竞赛,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与企业专家围绕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一起拟定技能竞赛试题, 如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竞赛、网站设计技能竞赛等项目。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的竞赛, 使学生对企业所需的技能增强了解, 且在竞赛中从企业员工处学到课堂以外的很多知识。技能竞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机会,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给了学生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机会, 进而促进学生由不愿学习到乐于学习的转变。此外通过技能竞赛开展评比活动, 还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与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计算机技能。

5 建立形式多样的考核制度

对采取项目学习法教学的课程, 依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 进行评分。对实践性强的基础课与专业课, 采用笔试、口试及技术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来确定学生成绩。

在实际的教学中, 高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适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训内容, 并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结合, 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取得一个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既检验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 又能与社会相结合, 将开放式教学提上日程, 真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摘要:“本科学历教育+计算机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一方面要达到本科教育应有的水平, 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 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因此, 应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方案基础上, 考虑本科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的现状, 充分体现本科教育的职业性原则、学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构建“本科学历+计算机技能”课程体系。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篇9

(一) 专门人才需求现状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陆续新增了300余所本科院校, 其中很多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新建本科院校的出路不能“再版”传统本科模式, 而是要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大众化”、“应用性”领域寻求发展空间。现在我国高校在校生达到2200万不可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科学家、教授这样的学术性人才, 因此, 要在多样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要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 实施多样化的办学实体。

(二) 本科应用型人才概述

高校人才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 (社会效益) 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有不少分类标准和分类层次。有的分为创造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有的分为工程开发型、技术运用型、技能操作型。应用型是相对的概念, 其相对性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 应用型是相对于理论型而言的;其次, 应用型的相对性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层次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都可以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应当放在确定的培养层次与科类来理解。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基础性人才而言的。基础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发展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 即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 以实现与企业对接为目标

利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实实在在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本领。同时赋予实习基地与企业对接帮助学生就业的功能, 尝试“把需要工作的人转变成工作需要的人”的途径, 经过专业技能培训, 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加速就业。

(二) 以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 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因素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不盲目追风, 即跟在不是“精英”型, 应为“大众”型, 即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随着发展需要, 适量培养研究生;在培养类型上, 不是“研究型”和“技能型”, 应为“应用型”, 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社会需求, 面向社会服务, 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 由原先的从属关系变为如今的服务关系。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 以素质教育为基石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训练自始至终贯穿学生培训的全过程, 特别强调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提升职业能力。一方面通过入职教育要求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通过目标驱动调动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努力为实验室创造接近真实的企业开发物理环境, 以及按照企业制度和规则建立起来的管理环境, 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要求学生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二)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在就业导向下, 校企合作要求学校、企业共同实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 企业侧重于实践知识技能的培养。其特征为“教育三要素、学习二课堂”。三要素为学校、学生、企业, 二课堂为学校课堂、企业课堂。

(三) 以创业教育为特色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 引言

就科研水平,研发能力、学术知识,三江学院的学生在第一次就业方面比不上重点院校的学生。因而,进入学校、科研院所的机会很少,当然学习很好的学生也有这个机会,但这毕竟不是我们的主要就业渠道。而且,三江学院作为一所独立民办院本科院校,其招生为三本,多为不爱钻研学术的学生,我们必须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在人才培养方向要与重点院校相区别开,我们要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既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人才,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人才。另外,一方面重点院校学生不乐意进入生产线第一线,另一方面企业不愿意给生产线新工作人员(一般员工)支付像研发部门一样高的薪水。

1 企业的需求

与信息相关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地降低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此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2007年11月某企业录取我系19位应届毕业生;2009年1月,某IT公司要求我系推荐33位应届毕业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设备先进,生产水平和工艺水平都较高,对应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潜力的发挥,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校企合作办学,加强了学校与工业企业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发展工作得到加强,培养的人才素质得到提高,企业则依托科技进步,增强了企业技术力量,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实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依存。

2 校企合作

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因大学生数量多了,而是大学生的质量存在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为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三江学院立足于坚持“毕业后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构造了如图1所示的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操作能力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优先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思想,发展与相应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2)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编写和出版系列配套教材。(3)与合作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4)根据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和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5)组织学生顶岗参加工程项目和做毕业设计,并通过毕业实习推荐毕业生就业。

为更好地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三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已经与江苏东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扬州晶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宜兴市八达晶体管厂、中电电气(南京)光伏公司、南京东方激光有限公司等17家相关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2005年以来,共到21家校外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聘请企业骨干定期地给学生讲学或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在生产科研中的经验体会。组织学生顶岗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基于订单模式、以实习生方式推动就业。

3 成效

通过对几届学生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发展前景良好。2005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向东光电子、中电电气、江苏通信服务、恒电电子、熊猫爱立信等合作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毕业生。如今,首届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栋梁之材。用人企业和单位普遍对我校学生的评价较高,认为我校的学生既能干又留得住。

4 其他专业的应用

同样该“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工程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调节其中的具体细节后适用于其他理工课专业,来提高学生的工程操作能力,加强与工业的联系,目前在三江学院已经成功应用于通信等其他专业。

参考文献

[1]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05).

[2]罗尧成,滕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3).

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 篇11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商务人才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黄玉丽(1957- ),女,福建厦门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北京100025)冯虹(1957- ),男,重庆人,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管理。(北京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32-02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能够培养造就出什么规格的人才。按照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应具有明显的职业、行业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仍带着浓厚的传统课程体系的色彩,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突出應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它既不同于以往的高职高专,又有别于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本文借鉴了英国地方性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课程体系提出了以下构建思路。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坚持“全人”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本科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全人”的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应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应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使他们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还要具有合作沟通能力,具有商务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最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能力。理论是应用的基础,扎实、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应用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不仅要精通专业,还应具备并掌握相关知识,紧紧围绕专业的宽口径教学使学生基础扎实、专业面广、业务能力强。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基础、特别是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充分而扎实的掌握,使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基础上接受比较深入的专业化教育,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达致一种平衡,使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通才,又具有一定专业能力能够随即上岗的专才。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原则。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增强自身的就业和谋生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应面向市场现实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与未来发展需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2.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原则。能力本位指的是课程的开发、课程的标准、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考核评价等应体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就是要强调课程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核心。应从强调理论的目标转向强调实践的目标,应更关注培养学生的一般技能和创新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3.以核心知识为主线原则。核心知识指的是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学科专业核心知识为主线,就是要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 对学科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与优化,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阶梯式发展,最终做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这就要求在课程中一方面更多地充实有关思维方式、知识形成、认知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增加学生自己探究与发展新知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整个知识和能力结构,构建淡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形成综合、贯通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使课程的结构体现专业核心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并贯穿于大学四年教学全过程,为此,我们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平台+选修”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平台课是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商务核心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主要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做好实际准备。选修课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所有课程呈阶梯递进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梯都始终围绕着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从浅到深而开展。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商务核心平台课程实行共享,专业平台课程和实践环节注重综合性、实战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基础知识与能力(如英语、计算机基础、数学、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口头表达等)。该平台作为通识教育基础,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高素质本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其下阶段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2.商务核心平台课程。主要包括商务环境、商务决策、商务调查分析、商务案例分析等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的基本规律,具有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商业意识和理解力,熟悉商务的一般操作流程,通过实践给学生以思维、行为规范、基本技能和基本商务环境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商务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具有对商务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3.专业平台课程。主要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以及必要的实践环节。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专业平台课程,以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以及专业能力的基础性和延展性,使学生在专业上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工作创新性和社会适应性,以及较强的完善自我和再就业能力。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以上三类课程作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4.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等,体现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科学研究活动、第二课堂等。

四、应用型课程内容的特征

1.课程内容前沿化。课程内容应包括知识的应用、热点问题的探讨以及学术的研究,做到让学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课程内容应包括反映时代脉搏的资料信息,吸取前沿知识,使课程内容紧跟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同步,使学生能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信息,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高效地学习专业课程及其相关的背景课程。

2.课程内容职业化。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就业的需要,高等教育过程与职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化、实用性成为应用本科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课程内容不但职业适应性要强,而且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范围要大,更要紧密联系职业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敏锐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就业的需要。

3.课程内容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商务类大多数课程的国际通用性越来越强,因此,应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大量国外信息进入教学过程,以国际问题为主题组织教学,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体现高等商学教育的国际共性。

五、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以學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贯彻到课程的各项实施环节中去。无论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还是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选择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提供空间。

2.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能力标准的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新的教育观,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做什么”。对于培养现代商务人才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地进行评价的能力、对工作情况进行展示的能力,以及具有进行专业性的口头表达展示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3.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把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实践教学渗透在课程教学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达到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实践、研究的过程,实践、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主要的教学模式有: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工作的学习等。其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和项目教学不但能很好地实现分科课程的整合,还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培养结合起来。

4.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彻底改变学习就是听课的陈旧观念,减少课堂讲授学时,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讲解本课程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而比较微观的内容则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消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主要学习地点从教室转到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和社会。学生通过资料收集、问题分析、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案、归纳整理结果等环节,不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灵活性和创造性,可改善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课程性质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如闭卷考试、课堂测验、项目论文、论文演讲、讨论课表现、实验操作等。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在成绩评定标准上,课程论文应着重考核学生是否有个人见解和是否具有批判性的观点,是否有创见,知识面是否广博。闭卷考试应以主观论述题为主,鼓励学生阐述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总之,灵活多样的成绩评定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个性。

总之,培养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首先,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及时反映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次,是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彻底改变目前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进行学习,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应用型本科商务人才“平台+ 选修”的“递进式”课程体系,能较好实现通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冯虹,黄玉丽.英国苏格兰西部大学本科教育特点的分析及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114-117.

[2]高林,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9.

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研究 篇12

一、人才培养现状和相关研究分析

我国一些学者对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如优化课程设置,编写适用教材,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请企业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和学术报告,引导学生接触企业实际问题;配置双导师实现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二元培养;学校教师深入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设置3+1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最后一年安排去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强化课程模拟实训和综合仿真岗位模拟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证书。

笔者认为,现行财会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相关研究建议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一是高校的教学内容落后于实际应用;二是校企合作不能切实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方面,当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普遍采用会计信息化技术,上市公司必须按照XBRL格式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很多集团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了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网上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费用报销和报表合并。但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现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却相对落后,这样培养出来的财会人才即使非常精通手工条件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也不具有信息化条件下的财会应用技能。校企合作方面,无论是配备双导师还是请校外专家,由于是教学计划之外的安排,不仅不能切实保障这些教学活动的刚性安排,而且无法切实考核学生的应用型技能掌握情况;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培养双师型教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实际业务能力,但受制于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也无法将实际业务工作深入体现到教学过程中;各种模拟实训和仿真教学无法超越实验室的虚拟场景限制,不能跟上实际工作中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学生去企业实习,无法真正地介入到企业的实际财会工作之中,从而使得校外的专业实习流于形式。

二、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找出制约这一问题解决的根本因素,进而制定整体的方案。

(一)关于应用型人才

早期的文献基本上是将应用型人才与一线生产工人联系起来,片面地引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来定义,例如,“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熟悉现有生产技术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已成熟的技术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实,教育部的这份文件是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并未将应用型人才仅仅定位于一线生产工人。

近年来,有学者将应用型人才扩充成多层次的人才体系,指出其包括高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应用型高端人才。换句话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培养只能进行一线基层岗位业务工作的技术工人,而是应该培养既能够完成相应专业一线基层岗位业务工作,又能够总结和掌握一线基层岗位业务工作规律、从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研究和提升本岗位工作效率与效益、促使本岗位与相关岗位协调作用实现单位总体目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所谓一线基层岗位业务工作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纯的操作工作,也有需要一定综合素质的管控工作,更有需要一定创新能力的研究助理工作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有一定的面向,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培养方案。

(二)关于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多层次的群体,具体又可以分成应用型操作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研发人才。所谓应用型操作人才是指能够熟练进行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程序性工作的人才,其核心特点是主要进行程序化的简单重复性劳动,以熟练高效为目标来完成具体的操作性工作任务。所谓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指能够利用基本理论和技术完成某一方面操作和管控工作的人才,其核心特点是主要进行现有技术运用的操作与管控工作,不仅可以完成操作性工作任务,还可以对操作性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和管控,对不复杂的非程序化事务进行决策或支持决策。所谓应用型研发人才是指能够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人才,推动科学知识的技术转化,形成新的社会生产。与三个层次对应的人才培养任务应该分别交由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硕士与博士来培养。

具体到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三个层次应该分别对应能够进行程序化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人才、能够在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从事会计管理和信息收集分析以及提供具体业务决策支持的人才、能够根据财会理论和相关科学理论进行企业(单位)财会政策和战略制定的人才。这三类财会人才基本上相当于共享财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显然,财会本科专业要培养的对象主要是业务财务这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业务财务人员被安排到采购、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业务领域,深入到业务一线,与业务单位紧密合作,成为公司各业务领域管理者身边的财务参谋,他们不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但是拥有业务管理者相当的数据权限,负责执行政策和反馈政策当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司为每个产品的生产配备业务财务人员,他们跟踪生产过程的财务信息,帮助进行产品成本过程控制;为每个研发项目配备研发业务财务人员,从财务角度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整个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控制研发成本;为产品销售部门配备业务财务人员,对营销人员提供商务报价及营销效益考核的支持。显然,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要根据当前财会人才发展需求,培养既能够掌握一般会计核算方法,又能够履行业务财务的决策支持任务,并具有未来成长为战略财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关于通才与专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的日常工作也受到了极大影响,产生了岗位的分化,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具体业务面向:面向企业具体业务活动进行基本会计核算的核算会计师(即共享财务人员中的核算人员);面向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维护、升级的会计信息化工程师;面向企业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并为该工作的主管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业务财务与会计师(即业务财务人员);面向整个企业(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会计和审计及内部控制等规划设计的战略财务与会计师;面向企业资金链进行资金规划和资金调控的财务理财师;面向企业内部具体业务过程风险管控的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师……这些不同业务方向的工作人员,并不在一起办公,他们具有的共同要求是能够清楚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信息的经济含义和生产方法、正确及时地处理财务与会计信息。但是,他们的具体业务工作又是完全不同的,导致对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核算会计师要求能够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信息化工程师要求能够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保障;业务财务与会计师要求能够对相关业务工作(如采购、销售、生产、研发等)所涉及的财务与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并针对当前业务工作的状况为该项业务的决策者提供管理建议;战略财务与会计师是企业(企业集团)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负责整体设计和战略管理;财务理财师要求能够时刻分析和预测企业资金供给与需求状况,为企业发展运营提供资金保障,以及合理筹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师要求能够根据企业运营和财务信息发现问题或风险,通过纠偏管控保证企业运营的持续化低风险高效益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面向的分化和工作要求的相应提高,在客观上要求本科教学要培养具有基本财会理论知识素质、依据专业面向精通某个具体业务方向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关于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

一般来说,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实习实践手段、管理制度等。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现有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培养自有的教师队伍,引进的企业教师只是承担一些课外任务。这样不仅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作用,特别是无法将企业的实际业务引入到教学计划中。笔者认为,应在上述做法的基础上,将企业教师引入到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中,由企业教师结合实际业务工作开设专业选修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关于实习实践手段,现有研究基本上是主张建立配套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笔者建议,在继续做好传统实践教学的同时,可以将企业引进校园,让企业将其业务活动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校园之中,形成以实际业务为支撑、学生深入到具体实际业务中去的实习实践环境,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

对于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研究缺乏将企业引进校园、由企业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条件下的制度安排。笔者建议,应设计相应的制度体系,保障企业引进校园和专业选修课由企业教师开设的顺利实施。

(五)关于相关方的合作共赢

将企业引进校园,并由企业教师承担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设计保障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合作共赢的制度机制。这种方案设计需要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和教学费用,但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优秀的学生就读。从企业的角度,企业进入校园运营,虽然需要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和降低一些工作效率,但可以节省场地费用并获得学校支付的教学外包收入,降低人工成本。从学生的角度,虽然可能支付略高的学费,但可以学到更具有实际应用性的业务能力,通过劳动赚取丰厚的收入。从教师的角度,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活动,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密切配合,既可以提高企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可以提升校内教师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极大地节约了学校的师资培养成本,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三、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一)教学培养计划方案

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四年的教学活动分成两大块:前三年完成教育部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开设的全部必修理论课、公共选修课和课程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由校内教师开设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专业选修课;最后一年引入对口企业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组织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最后一年的专业选修课程按照未来可能的专业工作方向设计,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每个模块课程引入一家对口企业合作培养,完全按照当前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和社会认证需要进行教学,实现面向专业方向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的具体课程安排是:必修课除了安排高等数学、思想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大学语文、创业指导等公共性课程之外,开设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内部控制学等专业理论课;选修课程除开设预算会计、金融会计、专业外语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以外,由合作企业分ACCA、CMA、CPA、CIA、会计信息化、税务筹划、公司理财、企业会计实务等专业模块分别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进行应用能力培养。

进入大四学习时,由毕业生根据当前的社会市场专业方向需求状况和自己的就业意向,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模块学习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企业培训教师和校内合作教师的共同培养,达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效果。

引入的企业作为学校教学外包的长期合作伙伴,承担教学计划内的专业选修课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任务,接受学校的教学管理,获得学校支付的教学外包培训费。

(二)合作企业选择制度

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必须对合作企业进行选择。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是资质审查和竞争性选聘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对国内能够提供相应教学服务的企业情况进行全面考察,选择具有较高资质和业务能力的企业全面邀约;其次根据企业的反馈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资质审查,选定入围企业;再由入围企业进行竞争性报价,对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为学生提供的回馈等方面做出保证;最后选定最具竞争性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将其引入到校园中。

(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由于引入合作企业进行教学活动,除了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外,还必须建立新的制度。笔者所在学校继续落实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每个教学环节和每门课、每堂课的教学秩序与质量。同时,建立了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模块和合作企业淘汰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模块是指所有财会类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职业面向和规划,在开设的8个模块中自由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大四时打破学生自然班级的限制按照模块组织教学,实现了按需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合作企业淘汰是指如果因为企业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导致其开设的模块没有或不足开课人数选择,则该企业将被淘汰。这两项制度的建立,使得各个合作企业要在全体学生中竞争招生,客观上迫使合作企业必须提供能够让学生满意的教学服务,不断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导师制、强化实习实验等方法因为不能将校外教师的教学活动融入教学计划、计划内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实际等原因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提出将企业引进校园、将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外包给合作企业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企业引进校园,教学外包

参考文献

[1]李慧媛.高等院校本科财会人才培养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5,(8).

[2]罗艳妮.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商业会计,2015,(4).

[3]刘胜达,周航,董莉平,杨淑媛,董玲.基于课证融合的应用型财会信息化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广场,2012,(8).

上一篇:1234模式下一篇:低年级写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