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2024-09-09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精选12篇)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1

计算机和网络走入办公室和企业之后, 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 曾经有一段时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是“香饽饽”, 十分火爆, 十分抢手。然而随着信息化的深入,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 出现了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 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却大量缺乏的情况。究其原因, 除与社会因素有关外, 主要与学校的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性不强、学生动手能力差、职业能力差等等有关, 所以不是毕业生太多, 而是质量差, 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现在很多高职学生面临着“学了用不上”、“用的没学到”的困境,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很差, 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那么, 高职院校该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 教学与时代接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 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而老技术不断被淘汰被更新, 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 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职中的计算机应用教育, 重视教育理论的灌输, 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市场往往需求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 而现在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理论强, 应用培养方面相对不足, 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 使得学生学习的往往都是“过时、陈旧”的知识体系, 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是“老古董”, 派不上多大用场。高职教学要与时代接轨, 紧跟着时代走, 否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就会脱轨, 而与时代脱轨的教学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 会滞后计算机的发展。然而计算机很多新技术在教材里、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 这就给高职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通常这要求教师有捕捉前沿科技知识的眼光, 要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 还要有先知先学的能力, 并要求老师能带领学生去钻研, 通过最新的科技杂志或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传播, 以增强学生的实时的计算机技术。所以教师和学生们都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自我能力的发展, 要有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务必使教学紧跟时代的潮流进程。

2 教学与企业接轨

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 对于企业来说, 技术的更新很快, 对于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在企业应用中, 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学校虽然也有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 但存在着学科片面性、偏重于理论, 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因此, 要多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实习活动, 让学生观摩、学习生产过程, 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 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 增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 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实际的工作体验, 有效提高了职业能力, 及时掌握了就业信息, 而且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高职院校还可通过与多个企业合作, 送教师到企业学习深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学生能否有先进的知识体系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应该多派计算机专业的年青教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培养学习。教师在企业中, 参与相应的工作, 能得到实地的锻炼, 掌握企业技术的进展, 提高动手能力以及业务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有例可讲”, 并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把企业的精髓渗透给学生。另外学校还可以请企业专家到学院讲课, 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为教师等方法来实现教学与企业的接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 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促进生产力发展, 使教育与生产得到持续发展。

3 教学与就业接轨

面对社会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剧烈竞争, 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不是一个单纯的就业问题, 而是和学校的日常工作、教学工作密切相关。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培训,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掌握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求职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只有把就业贯穿于教学中, 把专业培养和职业教育同步开展, 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专业定位意向、就业志向进行。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要弄清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 分析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倾向, 有所取舍;对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 要设立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 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马上进入实践, 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并让具有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各取所需”, 强化专业方向的技能,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提高自信心, 逐步形成专业精英思维。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就必须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需求, 争取一切机会锻炼自己, 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总之,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技术, 也是更新最快, 最易落伍和淘汰的技术。要想培养高职生成为真正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教学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学习前沿技术, 革新知识体系, 了解企业的需求, 和企业深度合作。要以就业为导向, 同步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顺利适应社会的发展, 使企业能挑选到合格的应用型的人才, 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学勇, 王鑫, 谭义红.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2]高露.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 2010 (10) :201.

[3]郑春瑛.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6) .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2

一、信息化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和类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时代人才的责任:一要满足社会急需,提供建设人才;二应引领社会未来,培养治国之才。当前,面临诸如高科技大发展、全球经济大开放、多元文化大汇合和经济体制大转轨等形势,许多专家呼吁:高等教育要从以专业教育为轴心转向以素质教育为轴心,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个体今后的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要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和创造知识的素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对于“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宽口径意味着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但是宽口径不能淹没专业特色,还需要强调专业结构的特色和执行的深度。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素质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拥有IT专门技术,有具备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或者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具有专业应用技能、专业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关注一下大学生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几乎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问题。很多企业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依次是: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有团队合作意识。排在其后的才是学习成绩。可见企业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企业考虑的是应聘者将来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以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教育重新定位专业目标,提升专业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二、地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的定位分析

1.地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的定位

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国家信息化目标、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不够,是计算机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如图所示,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明显不足。另外,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存在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社会的需要是人才的生命,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但首先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否则只能被社会所淘汰。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是一个正确而明智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划分主要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性质的角度产生的。在信息社会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岗位上,从工作性质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工作可能是研究型,他需要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的内容可以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他还可能是工程型,就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所建造系统的性能,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具体的工程既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的系统,包括应用软件或者系统软件。作为信息化社会广泛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即信息化人才)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承担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同具体应用领域的人才相比,他们要了解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更要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或者称他们为“信息技术人才”更合适。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在大学办专业首先是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化社会在多领域多方面形成了对从事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需求。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教育定位于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广阔的生存空间。从社会信息化趋势来看,信息化应用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信息化人才金字塔的基础。从计算机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工作的趋势来看,地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2.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战略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一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科学的成分有,但工程技术的含义更多。但目前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用人单位有反映,学生自己也有抱怨。这种现象不改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就会越来越被动。第二有利于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从学校层面来讲,可以考虑和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其中设立实习基地等。当然这里需要考虑企业的利益,例如让学生做一些无偿或低酬的专业义工等。

把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实验室对外开放,一方面增加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创收以完善或深化学生实践活动;同时发挥实验设备的生产功能和社会效益,奠定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物质基础。

三、地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新形势促使地方高校在计算机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超越单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专家型”或“技工式”两个极端的视野,注重专业知识基础,强化专业技能特色,拓展专业创新实践,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

1.培养目标

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教育的专业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行政、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各类学校、各类IT公司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技术应用实践及科研开发,以及计算机教育培训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图计算机专业人才类型的金字塔结构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开展计算机技术应用实践与技术开发的训练。教师教育类学生在完成教师教育类本科统配公共必修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专业素质:具有全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术;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信息素养。

3.核心能力

国内外新的能力观认为:人的核心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能力观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新能力观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它把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能力的重要构成。因此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教学计划应强化以下核心能力培养:(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良好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

(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与维护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应用开发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

(4)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关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体系,上世纪90年代初ACM就提出了《CC1991》教学计划,随后几年又分别推出出《CC2001》、《CC2002》和《CC2004》等不同版本,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框架。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较短,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向这一问题上,各个学校都进行了大量地改革与尝试。基于此,笔者就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作以下探讨与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的发展趋势。不过,在教学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这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及办学思路上的差异,致使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差异也很大。以母体学校为依托的独立学院,往往存在照搬母体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现象。致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既无科研方面的优势,又无实践技能优势。因此,独立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的偏差,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层次和方向,是阻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因素。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在21世纪的今天其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多数独立学院在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却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很多课程的内容都是过时了的,或者与实际需求已存在很大差異。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培养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计算机专业有其特殊性,很多教学内容往往要求大量的实践操作。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条件及教学经费等的影响,致使在硬件设施方面往往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最终导致很多独立学院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现象的出现。这种重理论,弱化实践的作法,无疑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本上依赖于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来进行办学,在这一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限制。而另一种,是目前比较多见的,就是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的教师。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引进人才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流动性大,难以稳定。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因此,要解决好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首先应从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入手。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当前独立学院在师资方面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在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方面存在着“两头大,中间小”的“葫芦型”的现象。因此,独立学院要保证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入手,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同时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保证人才队伍结构的稳定,为保证教学过程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独立学院要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去掌握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拓宽课程设置的知识覆盖面,结合具体岗位特点增加实用性内容。当然,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上,不能墨守成规,可以打破传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本校实际情况,选取甚至是自编适合本校的教材。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是最基本的保证。而教学质量又往往得益于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显然已经不适合学生需求,也不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需求。独立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去探索并应用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教学现状,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做好学生实习工作

实习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实习,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具体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熟悉具体工作环境,对毕业后的就业意义重大。相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习就显得更为重要,能够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向。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当前独立学院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因素与不足。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解决其中的问题,积极推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华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J].中国冶金教育,2008(05).

[2]齐志强.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4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已意识到数据是机构最重要的资产, 数据分析能力正在成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云计算作为计算资源的底层, 支撑着上层的大数据处理, 已经被共认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最有效手段。2014年大数据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必将更为有效。IDC预测, 2014年云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 云计算产业面临着更大的人才缺口。目前我国云计算人才培养渠道主要靠国内IT培训市场和少数高校设立云计算工程硕士专业, 云计算对口的专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 云计算产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

2 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举措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IT技术, 普遍认为在本科生层次培养云计算人才有一定的难度[1]。泉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12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是建设目标之一。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围绕提升和创新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为基点, 以培育省重点实验室为契机, 在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方面采取的系列举措和实践, 包括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团队建设、系列课程改革、 实践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等, 从而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2.1 建设目标

本科计算机专业综合改革的特色是以提升和创新为基点, 以服务区域为导向。泉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5大中心城市之一, 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其特色, 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一, 石狮是68个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据调研, 许多泉州企业已利用各种公共云摧生新的商业模式, 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数据量也变得庞大, 形成大数据的局面, 传统的技术和现有的软硬件系统渐渐无法满足企业内部日常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的需求, 这些庞大的数据甚至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同时企业也渴望从其拥有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帮助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搭建企业私有云, 但目前泉州这方面人才缺口严重。

企业私有云是构建一个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云计算的三层架构中, 通过PaaS滤除掉与应用程序开发不相关的细节, 简化了SaaS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因此, 本专业认为在本科层次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是可以探索和实践的, 并将云计算人才培养定位为区域企业输送基于私有云的SaaS研发人才。

2.2 组建云计算教学和科研团队

信息技术正在全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突飞猛进, 本专业所在的数计学院抓住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即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并获批了“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 (培育)”。实验室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面对区域企事业对大数据管理的重大需求, 解决企业信息化在大数据上的问题, 并构建一支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团队, 培养一批应用型的人才。本项目已获得市、校级经费支持, 因此组建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团队也成为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学院大力支持下, 本专业邀请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知名学者和企业来校讲学和交流, 选派老师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学术研讨的人数和层次有较大的突破, 特别是有效地组织老师参加相关网络课程学习, 不仅成本低、不影响工作, 而且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和研讨氛围, 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云计算相关课程已纳入本科计算机专业常规教学, 并完成教学任务, 且获批了省、市、校各级的相关科研项目, 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团队的组建已基本完成。

2.3 围绕 Hadoop 生态圈实施系列课程改革

Hadoop是一个开源、基于Java的大数据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本专业选择Hadoop生态圈作为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主打技术, 原因如下: 一方面本专业已开设Java系列课程, 成功输送Java优秀人才, 具有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围绕Hadoop开发工具、开源软件、商业化工具和技术服务, 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 轻松地在Hadoop上开发和运行处理海量数据的应用程序, Hadoop已经成为事实上处理大数据的标准[2]。

云计算具有分布式、虚拟化两大特性, 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将围绕Hadoop生态圈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展开系列课程改革,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 拓展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Java系列课程选用Win- dows和Liunx不同的平台, 增加分布式应用案例; 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增加虚拟机、安全管理实战; 操作系统系列课程增加分布式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 数据库系列课程增加NoSQL、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和ETL技术。

(2) 增设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的任选课。现已增设了“云计算技术” 和“商业智能”两门课。云计算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 包括Hadoop集群的搭建、HDFS分布式文件存储、MapReduce并行编程、HBase分布式数据库、Hive分布式数据仓库和Pig分布式数据分析技术; 商业智能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算法和基于DBMS/RHadoop/Mahout的商业智能实战。

(3) 调整课程设计的教学管理模式。按照原来的培养方 案, 课程设计是选择一门课作为集中实践。大三期间任选课增加, 学生就业方向逐渐清晰, 学生的选课已和职业规划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所选方向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大三的课程设计改为精选几门课,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方向。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有助于提高选择“云计算技术”或 “商业智能”课程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引入Hadoop生态圈的毕业设计选题。Hadoop生态圈迅速成熟, 如通用并行计算框架Spark, 因把中间数据放到内存提高了迭代运算的效率而成为目前火热的新技术。毕业设计工作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把Hadoop生态圈各子项目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引入毕业设计选题, 指导学生选题, 促进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 对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起重要作用。

2.4 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构建云计算实践平台

虽然云计算属新技术, 但具有低成本、高可靠、高扩展等优点, 用普通PC也能组建超大规模的云计算集群。本专业用60台PC机采用虚实结合方式构建了云计算实验室。首先采用虚拟机技术在每台PC机中都用VMWare创建4台虚拟机, 其中直接在1台搭建单机版的Hadoop集群, 而把另外3台搭建成由1个master, 2个slave组成的分布式Hadoop集群, 满足每个学生独立实践的要求。然后将每10台组建成一个完全分布式的小Hadoop集群, 满足学生分小组进行Hadoop技术深入实践。

学院重点实验室已搭建了由服务器组成的Hadoop集群, 并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实践, 进一步推进云计算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云计算实验室和学院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实践平台基本满足培养云计算应用人才的需求。

2.5 推进协同创新项目提升云计算技术应用水平

在教育部“2011计划”工程中, 我校获批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且审批了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我院是校级“数据密集型计算与知识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的牵头单位, 本中心通过需求协同、架构协同、算法协同和研发协同等合作方式, 与协同单位共同研究面向泉州区域内特色企业需求的大数据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Web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和知识工程技术及应用研究平台, 解决企业信息化在大数据上的问题。

中心的获批将推进我院与其他高校、泉州IT企业及泉州重点企业的的深度融合, 实践云计算技术人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 将完成一系列科研成果, 提升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促进泉州企业创新发展[3]。

3 结语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5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行教育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思想仍在影响着计算机教育。

1.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

现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课程内容老化、教材滞后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缺少弹性,也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陈旧,一些早已被行业淘汰的内容依旧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另外,职校生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看不懂、学不会、学了没用的现象。

3.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缺乏办学特色

很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仍是以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和应用技能训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片空白。

二、改革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建议

上述问题制约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认真分析、总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界正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笔者认为改革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内容。

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途径就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教学内容也不再是静态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能力本位的观点真正体现了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说素质教育是普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的话,那么能力教育则是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而且,能力本位的教育,或者说能力教育,更加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其着眼点在于能力的创造性发挥,将更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力本位的思想将成为未来新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这意味着能力教育在整个职教领域也将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在职业教育中,它是分析复杂工作系统的一个结构化工具,每个职业(专业)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在工作方式、内容、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就是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其实质就是构造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3.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均无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代表了近来国际职教的主流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适应这种发展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学”重于“教”,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承认学生入学前的经验和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以学生为中心”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并得以实施。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要从原来的传统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教学方法要多姿多彩,以营造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4.行动导向的学习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6

关键词 教育模式 阶段性成果 创新点

1 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课题组成员与领导一起参加“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学习及南洋理工学院等学校参观访问,切实感受到“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等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为本课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3)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及“项目式教材”模版。

(4)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组织2010级和2011级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及典型工作任务实训。组织2009级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企业和学院领导的认可。

2 实践过程的阶段性成果

2.1 服务学院骨干校建设,以“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

首先,通过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希望,即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等调研,确定我院计算机专业定位,及其所涉及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归纳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我院具备的具体教学条件,将行动领域转换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领域,完成2012级三个专业进程的建立,同时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

其次,完成了2010到2011级多门课程的课程改革任务,建立了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如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VB程序设计、C语言编程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应用、ASP技术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和Java程序设计等。

最后,课题组成员在专业授课的同时进行项目式教材的编写。完成了《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教材的编写和《Flash CS4 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教程》教材的编写,均已正式出版。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探索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初步对2010到2011级学生,尝试了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 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和合作关系的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

建立了天津安吉网络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嘉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益欣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龙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了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我系兼职任教,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积累项目实践经验,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开拓专业视野,形成了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3.1 服务区域经济,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1)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特点,形成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以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项目式教材。

3.2 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

(1)继续修订和完善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3级专业进程修订。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课程标准”建立、“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编写、“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4)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使用程度,规范实训基地建设,编写合作文件,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5)为专业教师创造企业实践机会,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4 前期研究计划落实情况的评估及调整研究计划的建议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摆脱了“闭门教学”的固有思维,将职业—就业—产业—市场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即“拉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合格、有用、有效的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7

1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学科发展的自然产物。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她在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计算思维是人类科学思维活动固有的组成部分。计算思维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技能组合成分,而不仅仅限于科学家。计算机科学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因为像所有的科学一样,其形式化基础建筑与数学之上。

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指受过良好训练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面对问题所习惯采用的思维方法,体现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成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若干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典型手段与途径。

2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计算思维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着力改变偏重计算机的工具性教学的弊端,尝试以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训练思维”。具体措施是采用试点班,在小范围内进行大力度的尝试。宜春学院是江西省首批试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校。2011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等学校首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12月,依托该专业,我校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专业,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选拨了40名优秀的学生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目前,针对该试点班,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方面入手,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在真实项目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制定工程实践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

普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由高校单独制定,没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考虑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但是脱离了软件工程实际,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改变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象,我们坚持“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用性和应用性强的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例如,普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Java语言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为3:2,强调语法的讲解,而校企合作培养方案中Java语言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为1:1,讲练结合,以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贯穿本课程始终, 强调的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各自发挥了学科和实践的优势,很好实现了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同步,很快就能溶入IT企业队伍之中。

2.2 设计饶有趣味性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任务的趣味性、综合性等来增强实验内容的难度,从而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大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富有激情,好学、好问并富于幻想,初遇实践任务时往往兴致盎然,急于动手编写程序。但在传统教学中,强调的是语法知识的传授,缺少趣味性和综合性,进而导致同学们学习兴趣不足,所以,设计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应尽量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讲解java垃圾收集GC(Gar-bage Collection)概念时,把环卫工收集垃圾的相关片段制作成动画演示,同学们很快明白了java垃圾回收机制的工作原理;又如从生活中的猜数游戏引出对二分搜索的思想,进而引出折半查找算法,以及在折半查找算法中需要周密考虑的问题。

2.3 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无激情,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综合技能,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机本科生所修的课程量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单门课程的课时严重不足,这使得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校试点班部分课程例如《Web编程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等都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在课后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等,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2.4 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

按照培养方案,试点班每学期有1至2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企业项目经理级别的工程师讲授。具体安排是在第1,3,4,5学期快结束前2至3周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带领学生做课程设计,第2学期考试结束后安排学生到企业做课程设计、感受企业文化。2013年暑假,试点班全体同学赴南京中软集团进行实训,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应用需求,在真实企业环境、真实的压力和真实的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学生第一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程序代码的“原始积累”;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于校园氛围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尝试扮演了企业员工的角色,对企业的职业素养有了亲身体验。目前全部40名本科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均已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术专长,进入了实验室和科研团队。这一成功的教学实践,也促使我们对于普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了更多的思路。

2.5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或学科竞赛

我们鼓励试点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能体现学科水平的科技活动或学科竞赛。例如,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试点班同学在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中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成功参赛奖;在2013年上半年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中荣获江西赛区Java组一等奖,在7月份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荣获二等奖;在2013年江西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3 结束语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8

一、加强师资建设, 构建结构合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2]大学之大, 并非校园之大, 也非规模之大, 办学质量才是一个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 而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往往取决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 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3]。然而, 当前独立学院在师资方面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年龄结构方面, 55岁以上的退休教师和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 中青年教师较少。这样的年龄结构也就决定了师资的职称结构同样也是“两头大, 中间小”的“葫芦型”。学历结构方面,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很小,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却占多数。

要保证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应该在师资建设方面下大力气。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师资作为该专业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另一方面更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他们继续深造。通过引进师资和培养师资使师资队伍的结构趋于合理。

另外,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通常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 又有一定实践经验 (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 的教师。独立学院应该通过鼓励老师参加国家组织的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考试, 开展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 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编写或选用面向应用的高质量的教材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参照母体院校实施的, 基本上是简单的复制或做少量改动的复制。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独立学院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 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科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性课程, 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这个现象从很多学生经常问“我能做什么?我为什么不会做”的问题中看得很清楚。截止到2010年3月, 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共有312所, 全国独立学院在校生近200万人, 但是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材还非常少, 更没有基于某个具体专业的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大都选择母体院校选用的教材甚至是重点院校使用的教材。并且, 这些教材也大都不是在独立学院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的。实践证明, 这些偏重理论的教材并不适合独立学院学生, 在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 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 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一方面调查社会需求, 分析社会所需求人才的能力特点,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另一方面, 拓宽课程设置的知识覆盖面, 结合具体岗位特点增加实用性内容。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可以更多地包含当前主流的开发平台、工具软件的使用、软件工程中的工具和方法等内容。

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突破传统, 做些大胆的尝试, 如将专业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从而增加了就业的资本。另外, 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 组织教师自主编写教材。

三、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 当前课堂教学工作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填鸭式”地讲,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 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 忽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 缺乏实际运用, 理论与实践脱节, 等等。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也存在这些问题。

探索并应用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将有助于改变教学现状,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 都可以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对有些知识点也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Asp.Net课程中的基本控件知识可以结合注册页面的实现和简单在线考试系统来讲解;Session, Application等对象和Global.asax文件等知识点, 可以把网站访问量的统计作为任务, 安排学生完成。在每一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任务的缺陷, 并动手完善每个任务的功能。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同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改革考核模式, 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是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 采用纸质试卷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考查效果较好, 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 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就不太适用。另外, 独立学院培养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的很多课程都是侧重实践的。因此,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设计、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对个别课程也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考核。

对于以理论为主的课程, 如操作系统、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等, 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对于侧重学生动手实践的相关课程, 如网页设计、Web系统开发、多媒体技术等, 可以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考核。对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相关课程, 如程序设计类课程、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 可以采用考试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其他相对不很重要的选修课等课程, 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或者小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丰富第二课堂, 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或学术竞赛活动

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体来说, 在学习方面, 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 学习动力相对不足, 学习没有效率, 不讲究方法, 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但是, 独立学院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思想比较活跃, 参与、组织活动的能力较强。以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为例, 学院成立短短4年多, 学生社团的数目就有20多个。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可以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的上述优点, 以学生社团或团委为依托, 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或学术竞赛活动, 如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应用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社团从组织纯娱乐活动向组织学习竞赛活动转变,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证明, 此类竞赛活动可以树立一些学习榜样, 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效果明显。

六、重视学生实习, 利用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 高度重视毕业实习, 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实习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 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实习, 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具体工作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熟悉具体工作环境, 对毕业后的就业意义重大。相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习就显得更为重要。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习根据实习时间长短可分为学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学期实习通常安排在每个学期基本学习任务完成后, 实习时间较短, 实习大多在校内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完成, 实习内容一般与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相关。毕业实习通常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实习时间较长, 大多是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实习内容由具体工作岗位决定。毕业实习可以全方面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 能够为学生走上社会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应该紧紧围绕“应用能力”这个中心, 只要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考核等各个方面都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改革对策, 并认真贯彻实施, 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研究课题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Z].2007.

[2]刘述礼, 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人才应具备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 牢固的综合基础知识, 有哲学的头脑, 经济学的眼光, 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势, 抓住创造的机遇。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当务之急。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只有从各类学校开始抓创新教育, 才会使“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计划的实现成为可能。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是素质教育得以向纵深推进的必然选择, 肩负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任。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 以智能开发为手段, 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样化的。

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当前情况下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模块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二是适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是从招生到就业指导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三大要素体现了现代教育全部要素组合的灵活性、时效性、科学性和统一性, 还可以说是构建各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支柱。形成这三大要素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过程, 它需要打破学科壁垒的时间界限, 需要将德育和智育、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等紧密地结合起来。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导线索

计算机专业办学始终要坚持“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努力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 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持续有效的技术支持, 促进课程模式创新, 增强办学活力。

三、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线, 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 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课程体系的设置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计算机专业学生目前的局面是:一方面, 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另一方面, 人才需求量极大的IT产业找不到足够的合格人才。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用性不强, 缺少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无法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因此,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项目式课程为主体, 以职业岗位为主线,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 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宽厚的基础课程平台

基础课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根基, 也是学校课程教学的基础, 在全校创建一个宽厚的基础课平台, 才能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

(1) 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的保证,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数学基础好的同学, 在做任何科研工作以及学习任何课程上, 都明显强于一般同学。

(2) 英语——计算机科学的工具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才能迅速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类的知识和技术。因此, 我校英语教学力争四年不断线, 即前两年开设公共英语, 后两年开设专业英语。

(3) 规范编程基本素养的训练

高质量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毕竟软件是靠编程来实现的。但提到编程, 许多同学当然是希望工具越先进越好, 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基本功的训练, 特别是在打基础阶段, 应当避免使用可视化的开发工具, 因为在不熟悉基本编程技巧的情况下使用它们很容易形成随手写代码,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坏习惯, 而且不容易改掉。

2.拓宽专业

为了拓宽专业的口径, 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工作的各种需求, 同时结合我校的特色,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除原有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工程外, 还新增加了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 目的是培养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和一定的公安学、刑事科学和证据学理论知识, 能够进行计算机犯罪的取证和勘察的学生。

3.注重实践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因此,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的实践创新平台包括各专业共同实践课程模块和分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其中, 理工、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5%, 即不低于44学分, 同时, 各教学单位可以依据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 设置适当学时的专题性质的实践课程。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 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造、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进取意志和协作意识, 挖掘学生潜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依据学生取得成果认定创新学分。

四、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因子, 因为创新教育都是通过教师实施的。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证明, 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他就会采取比现在教学方法更为灵活、更有探索性、更有创新性和更有实验性的教学手段, 这样无疑会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保障作用。此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创新型的老师, 往往会鼓励学习者的开创精神, 激发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向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方向转化。

五、改革教学方法, 推动教学过程创新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中, 教师拼命灌输, 学生则囫囵吞枣, 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法形成的结果就是“高分低能”, 其思维处于一种机械呆板的状态, 缺乏适应性、应变性和创新性。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实施分层次施教, 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 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论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知识老化、贬值和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任何人想要在当今社会立足, 就必须不断以学习充实自己, 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92.

[2]赵承福, 陈泽河.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26.

[3]徐海峰.教学计划模块设置的认识与实践[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3) :32-34.

[4]吴镇扬.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改革实践与整合优化.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2, (10) .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10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积极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学科建设, 多次制定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 其中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 具体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很多教学内容陈旧, 与实际应用脱节, 对学生缺少吸引力。如仍以8086和DOS操作系统为平台来讲解微机原理。二、有些内容在多门课中重复出现, 降低了学生的注意力, 并使学生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如中断、接口等知识在组成原理、汇编、单片机、微机原理中均有涉及。三、作为应用型人才, 大多数学生就业后没有机会构造计算机系统, 许多教学内容会让他们感到没有学习的必要, 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如加法器的具体电路实现等。四、与软件技术知识联系不够, 如与C语言、操作系统等软件课程的关联性强调的不够, 使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即软硬件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设置硬件的工作方式等。五、实验教学急需改革。受实验硬件条件所限, 实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综合应用型项目较少。传统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少数几个综合应用型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这对很多高校来说, 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重大命题。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 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相关专业的学生具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也在不断变化。我校计算机专业采取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将四年的在校学习压缩到三年, 第四年改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集训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优点显著, 即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之初也暴露一些问题, 比如伴随课程整合, 学生的周学时数达到或超过30学时, 这影响了学生课外文娱活动的开展。有些学生为了参加课外活动而请假, 反过来又影响了学习。同时课时的缩减, 特别是理论学时的减少, 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较难体现, 个别课程出现用什么就只教什么, 造成学生会操作, 但对操作原理模糊不清。这对希望考研深造的学生不利。

经过七年的实践, 我校计算机专业逐步完善“3+1”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对于硬件类课程进行了整合, 形成了电路基础, 微机原理, 组成原理, 单片机四大基础课程, 不再单独开设汇编语言, 缩减了组成原理, 微机原理的课时, 增加了单片机的课时, 对硬件类课程相应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 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于部分知识点的重合, 各门课选择不同角度学习或进行相应删减, 比如译码器, 在电路中侧重介绍其电路构成, 在微机原理中介绍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对于一些过于专业的知识点, 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或改为选修知识点, 供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研究;对于硬件设计中使用的软件编程, 逐步采用C, C++等高级语言来实现, 通过课程设计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在尝试对学生的分流教育, 即允许学生选择在校外实习基地集训, 由合作单位及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学习的评价, 不选择集训的学生在校组织参加考研, 参加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 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价。

3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硬件教学中, 实验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课时的相应增加, 如何充分利用课时,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成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 单片机的教学改革值得借鉴。以往的单片机教学中, 以课本知识为主线, 通过试验箱完成实验,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改革后的单片机教学, 首先学习单片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然后介绍一款具体的单片机——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使用方法、编程案例, 再将学生三五人分为一组, 选择不同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实验课上学生自行讨论设计方案并逐步实现, 理论课上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知识点并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思路与经验。改革后的课程更受学生喜爱,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实验环节也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有机环节, 学生目标更明确。

4 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的探索

以往教学中, 学生的成绩主要是由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 对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实践性没有很好体现。上个学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尝试采取了课程设计加设计答辩的成绩评定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课程设计, 提交设计报告, 组织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的完成度及学生在答辩环节的表现来打分。新的评价机制更加灵活, 能够直观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当做一次毕业设计答辩的预演,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现场答辩时可能较紧张, 没有完全体现自身水平, 同时对教师的主观判断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未来可能将这种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方式进行适当结合, 提高评价的公正性与全面性,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结论

加强计算机硬件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 仍是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前一阶段的努力与实践, 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硬件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在专业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获得过安徽省电子设计大赛高职高专类一等奖, 安徽省单片机应用竞赛二等奖, 安徽省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等。同时改革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 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在改革过程中, 仍有环节需要加强, 如新的培养方式中对教师要求更高, 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教学管理激励机制也应相应改革等。

摘要:计算机教学中, 常存在“重软轻硬”、“喜软怕硬”的现象, 这是不利于学科发展, 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该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经验,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硬件教学,应用型人才,改革

参考文献

[1]梁燕来, 刘超.地方院校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2008 (10) :25-27.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11

一、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通过系统调研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根据专业能力制订教学项目,最后根据教学项目形成具体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根据“岗位、任务、课题、教材”等内容,构建“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这就促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基本一致,实现了生产和教学的完整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项目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督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欠缺哪些知识,从而制订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目标不确定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制的要求,学校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将“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1.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放在三年制的第二学期,重点是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做好铺垫。开设课程包括Windows XP、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等基础课程。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过程中,学校先后组织了文案设计大赛、幻灯片设计与制作大赛、Excel设计与制作大赛,让学生在任务引领下开展学习,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大赛过程中,除了奖励获奖的学生外,还奖励优秀指导教师,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2.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

该阶段主要放在第四、五学期,重点是开设专业骨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必备知识,从而熟练的开展工作。开设课程包括:Flash动漫制作、网络基础应用、企业网络搭建、Photoshop与图形图像处理、图文广告创业设计等课程。

3.企业顶岗实习阶段

按照课程教学贴近实际岗位的要求,在第三年教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推荐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从事机关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缩短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间的差距。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在实施“项目引导、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据学校2015年7月份毕业生数据显示,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100%,专业对口率稳固在81%以上,企业满意度保持在94.5%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

计算机应用专业除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还加大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确保了校企联系渠道畅通,通过加强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主动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四、小结

学校的市场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最终由企业进行检验。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和行业企业发展及时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等内容。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具体实施模式和对策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对于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篇12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1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国内高校开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时间短, 很多高校当初开设此专业因经验不足, 导致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不高。各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后, 重视了市场调研, 注重构建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率显著提高。可见, 培养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培养举措

2.1 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办学经验积累,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逐步重视根据市场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取得了一定成效, 值得借鉴。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其经济特区地理优势, 将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培养“掌握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基本理论, 具有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从事行业信息系统应用、维护、及信息资源二次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1]江浙地区及大连地区院校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落后, 强调专业设置应为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信息化服务,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分散就业、要求较宽知识面的特点, 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性人才[2]。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心, 该地区处于信息化建设时期, 学院开设了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期初将人才培养定位为以学历教育为主, 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就业不景气。自重庆建设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以来, 人才紧缺, 学院被批准为笔记本电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抓住这个契机,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737355的工学结合模式” (前两年学生每年在校学习七个月, 在企业实习三个月, 第三年在校学习五个月, 在企业实习五个月) , 还实施“导师制”等多种模式, 取得了一定成效。

2.2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特点, 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不可一味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而忽略行业实践能力培养。

辽宁高职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几所高职学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分析方法构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主要课程有sql server、JAVA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网页设计、ERP实施与管理等[3]。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视与企业合作办学, 近年来举办了两届川渝地区IT高峰论坛, 请企业专家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构建。学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分析方法构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岗位和能力分析, 确定了课程类型包括专业基础课、核心技能课、职业素质基础课、人文选修课等多种类型, 职业素质基础课包括应用文写作、数学、“两课”、英语、体育、“经典文化导读”课和“野外素质拓展训练”课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C语言程序设计、企业管理实务、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财务会计、WEB程序设计等, 核心技能课主要有数据库管理与维护、ERP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 技能拓展课主要有C#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管理等。学院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按实际应用分为ERP方向、网站方向、会计电算化方向等多个方向, 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略有不同。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合理, 并采取了质量保证措施, 构建了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2.3 抓住关键培养应用型人才

(1) 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般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一半, 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 但实际操作时, 许多学校往往搞不清楚理论教学究竟要多少才算“够用”。关于实践教学体系包含的内容, 一般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论文) 、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一直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59.1%。主要职业技能认证项目有会计证、ERP应用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等。毕业资格审查时学院主管部门严格把关, 要求学生毕业时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将学生送到江苏巨宝、深圳富士康、重庆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四川华迪有限公司等近百家知名企业实习, 学生感慨实习后在行业领域等方面收获很大。

(2)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了高职学院产学研结合的确很重要。许多企业认为, 不仅学校教育要搞科研, 而且企业也要有科研,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产学研合作教育。

(3) 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因社会环境、教学条件及学生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产学研结合难以深入开展。政府应在政策上大力扶持, 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对产学研结合中作出贡献的应给予奖励。学校方面应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并请企业行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设置。企业应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大局着想, 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与工作岗位。企业也可请高校教授到企业, 同企业专家讨论, 设置尽可能多的实习与就业岗位。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可以紧密结合, 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计算机类与管理类交叉的专业, 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能力及就业岗位应多元化, 不能简单强调专业对口, 应通过培养,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增强学生就业竟争力, 提高学生就业率。

3 结束语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成共识, 但要实现其培养目标并非易事。实践证明, 学校应与企事业单位密切配合,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与企业共同拟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重视实践教学, 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 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的人才才有较强的就业竟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德芬, 耿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3 (5) :123-126

[2]刘甫迎, 刘焱.对西部开发中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与建设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9, (9) :118-121

[3]汪清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7) :20-21

上一篇:极化效应下一篇:公路工程计量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