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24-08-07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共12篇)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1

苏州作为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的“排头兵”, 作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制造业城市, 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对接“中国制造2025”, 打造苏州经济升级版。因此, 苏州迫切需要与制造业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相匹配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其中包括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苏州地方经济发展对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苏州地方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 培养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加强秘书学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应用型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

(一) 苏州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

据中国企业数据报告《苏州市企业数据报告》不完全统计 (其中不包括个体经营企业、公共组织机构等数据) , 截止2015年第1季度, 苏州企业多达476629户。苏州市在江苏省所有城市中企业总数的排名为第1、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企业总数的排名为第5。

随着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广泛推行, 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基本组成人员——现代办公室高级秘书与管理人才, 就成为人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职位之一。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 2014年秋季全国需求最旺盛的十个职业中, 文秘 (行政) 排名第四。最新数据显示, 苏州2015年5月—7月近三个月内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中, 助理/秘书排名第九。

同时,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也表明, 从2014年秋季求职者对各职业的青睐程度来看, 行政/后勤/文秘三大职业的简历投递量最高,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十大职业中文秘、行政也位列其中。从苏州线上调查数据来看, 与全国形势相当, 近年来, 苏州地区竞争最激烈职业中也包括行政、文秘等岗位。

人才市场“文秘类”岗位“供过求”的表面现象恰恰说明, 目前, 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苏州地方, 中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文类秘”人才以及传统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以中文为主的秘书人才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 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需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反映出的是秘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供应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不对接的矛盾:一方面是原有高校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培养的秘书人才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现代企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秘书人才的奇缺。我国的秘书教育起步较晚, 又经历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创新, 在秘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考核测评内容和组织形式以及秘书教育理念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而独立的体系。秘书学在2012年才正式取得了本科“合法”身份和地位, 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秘书学专业建设亟待与时俱进。为适应苏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苏州地方高校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培养与市场对接的高层次秘书人才刻不容缓。

(二) 苏州经济全球化语境的形成迫切需要能力多元化的秘书应用型人才

我国加入WTO后, 秘书从业人员以及秘书工作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秘书职业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并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 秘书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等尚未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对滞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所需要的秘书人才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 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秘书人才应具有互联网知识的支撑, 具备从事网络信息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传统本科院校秘书专业 (属于文学学科) 由于受学科的局限, 所培养出来的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薄弱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难以适应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苏州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语境的形成以及发达国家秘书工作职业化的引进, 苏州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现代企业需要既懂管理和商务、又具有秘书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 主要承担企业组织沟通与协调、宣传策划与营销、信息搜集与处理、辅助管理与综合服务等工作, 能够参与国际对话。此外, 苏州又是一座吴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 这就要求作为现代企业形象窗口的秘书人才还要具有吴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二、苏州地区秘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瓶颈

从数量看, 苏州有普通本科院校5所 (含2所中外合作院校) , 本科院校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远低于经济总量相当的同类城市。从体系看, 目前苏州中职、高职与工科类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渠道不畅, 无法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立交桥”。

(一) 苏州秘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缺位”

2011年4月, 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 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把秘书学列入了本科目录。2012年10月, 秘书学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出现在教育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并于2013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因此, 从全国范围来看, 迄今为止, 尚无秘书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据统计, 在2012年增设之初, 全国有33所本科院校 (含独立学院) 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并招生。就从长三角地区而言仅有9所民办大学或独立学院开设:浙江有3所, 上海有1所, 江苏有5所。

此外, 长期以来本科院校的秘书学专业都是以“专接本”和自考的形式出现, 现在“秘书学”虽然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但从骨子里尚未摆脱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和束缚, 尚未按照现代企业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目前, 苏州的本科院校中, 除民办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外, 公办本科院校只有苏州大学于2014年刚刚申报成功秘书学专业, 于2015年开始招生。面对苏州巨大的市场与职场, 真正意义上的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严重“缺位”。

(二) 苏州中高职秘书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需求

苏州中职和高职高专所培养的秘书人才主要是面向民营中小企业基层文秘岗位, 目标定位在初级秘书和中级秘书, 即前台接待、办公室文员。目前, 苏州有中职学校33所, 高职学校16所, 由于苏州缺乏培养高层次秘书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极大地制约了中职和高职“文秘类”人才进一步提升的需求, 出现了高层次与低层次秘书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苏州中职和高职高专所培养的秘书人才只有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能够进入现代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工作。

中职和高职高专学制三年, 去掉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时间, 实际学制只有两年半甚至是两年。受教学学时的限制, 中高职倡导“理论够用”, 因此, 无法系统、深入传授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现代企业对高级秘书的需求。不少企业只能聘用非文秘专业、没有系统接受过秘书知识和秘书技能的学生, 如管理专业、外语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担任秘书工作, 岗位匹配度不高。

三、苏州地区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不同于传统本科大学把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高端、主要培养行政机关秘书工作者, 也不同于中职、高职高专培养面向基层管理岗位、主要培养民营中小企业秘书工作人员, 苏州地区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面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

(一) 立足苏州, 以吴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培养本土化的秘书人才

据统计, 近年来, 苏州高校所培养的全日制毕业生, 其中留在苏州就业的超过70%, 在江苏就业的超过90%。在这样的背景下, 苏州高校在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更要注重文化底蕴, 内涵发展。一方面重视传统文化育人, 加强对尊重、宽容、理解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另一方面立足本土, 有效地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把“吴文化”作为秘书学专业的文化素质主干课程, 帮助学生把握和领悟吴文化的内涵、精髓和理念, 以吴文化开放融合、尚德务实、卓越进取、刚柔并济的精髓塑造具有吴文化精神特质、适应苏州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从而提升秘书专业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力, 为其提供具有更为广阔的职场发展空间。

(二) 立足交叉, 探索文学、管理学相交叉的秘书学人才培养模式

苏州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探索文学与管理学科相交叉的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差异化竞争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 使所培养的秘书人才能够集秘书技能、网络信息技术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市场调研与预测、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等多元技能于一体, 不仅具有纵向的深度, 即对本专业的核心技能有深入的掌握, 还有横向的宽度, 具备广阔的视野, 广博的积累, 灵活的运用能力。所培养的秘书专业学生不仅仅是办公室秘书, 还能面向现代企业各业务部门。同时, 还应围绕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对接“中国制造2025”, 增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

摘要: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苏州地方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职业要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 培养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加强秘书学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应用型本科秘书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苏州中职、高职与工科类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渠道不畅, 无法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立交桥”。因此, 苏州地区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面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

关键词:苏州,秘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培养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to explore

LiHongJiang nanjing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ppeared demand rapid expansion, supply, employment difficult JiongZhuang, the reason lies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existing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scheme similar to load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ways such as single problem. Subdivision talent market can make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resources of higher accurate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educati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new design is the ke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Applied talents; Multi-level training mode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們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踐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4、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4

事实上, 早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后, 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很容易开始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这里并不否认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共识之前, 就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

异域借鉴无疑是一条捷径。我国关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路向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家学者们, 或者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或者亲赴欧美发达国家实地考察等方式, 向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域外高校学习, 取得了一些办学经验。目前介绍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特征。

一、专业设置以应用性为导向

专业设置以应用性为导向, 注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 (FH) 为例, 在汽车制造业集中的地区, 如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 当地的应用技术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专业为特色;而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则充分利用了港口城市的特色和近邻空中客车生产基地的优势, 大力发展航空科技、船舶制造、航海技术等特色专业[1]。当然,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也同样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进行调整。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 既有利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 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又能发挥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优势, 反过来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

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 尤其重视产学合作。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国外一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办学的典范, 关键是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首先, 理论教学围绕实际应用。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教学, 没有固定教材, 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理论教学内容, 重点讲工程应用。教学内容跨度大、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其次, 实践教学讲究“真枪实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主题通常来自企业实践, 不仅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而且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还要求专门留出一段时间集中到企业实习, 强化工程和社会服务训练, 如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 (简称Co-Op)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Co-Op其实也是一种“工学结合”或者说“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 与在课堂上的学习同等重要”[2]。Co-Op体现的是高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 通过实现“三赢”而获得长久稳固的发展。我们可以透过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o-Op的实施方案管窥一斑。辛辛那提大学的本科教育实行5年制, 参加Co-Op的学生在校学习与带薪实习交替进行———第一年, 学生在学校全时学习;第二年到第四年, 每一个quarter为一个循环, 全时学习与全时工作交替进行, 第五年, 学生重返学校进行全时学习。5年之内, 学生共有6个学期 (按Quarter计算) 到企业工作和实习。学生年人均收入3~5万美金。学校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联系学生外出实习, 平均每年大约有5000名学生参与“合作项目”。为了保证企业的工作岗位不中断, 学校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在学校学习, 另一组到企业工作, 每学期两组轮换一次。Co-Op设有过程监控和反馈, 由公司的主管和学校的导师共同负责:每一阶段的Co-Op结束后, 实习公司都会通过反馈表反馈学生的能力、态度、发展情况, 以及改进意见与建议。反馈表一般涵盖下列内容: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技术水平 (设计和实验技能) 、领导才能 (如组织和计划) 、工作习惯、职业素质与态度等。Co-Op模式在辛辛那提大学已经非常完善, 在组织、机构、运作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对学生而言, (1) 岗位实习为他们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反过来, 工作中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又会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2) 岗位实习给学生创造了学校课堂所缺乏的锻炼才干的机会; (3) 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合, 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谋职就业; (4) 带薪实习还能大大缓解学生求学期间的经济困难。对企业而言, (1) 考察学生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表现, 更有利于企业招到满意的员工; (2) 若之前参加过Co-Op的学生被企业正式聘用, 则无需或只需很短时间的岗前培训; (3) CoOp经历有助于学生和企业相互了解, 一旦学生决定受聘到实习过的企业, 则很少“跳槽”,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高校而言, Co-Op不仅能节省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 更重要的是, 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之,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 Co-Op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办学特色, 有口皆碑。

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而言, 到企业实习是其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 与其强调实践性的总体原则相吻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所谓的“工学交替”, 是指在4年8个学期间需安排1至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学期”, 期间学生真正深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 参与生产和经营实践, 积累实践经验, 并且多数学生会在实习过程中明确未来毕业设计的主题。一般而言, 第一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3学期, 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过程。“这一学期学生主要去工厂, 进行本专业基础工种 (如机械专业的车、铣、刨、磨, 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实习等) 和工厂一线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实习, 实习由企业内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指导, 实习结束由企业指导者鉴定, 并完成60页的实习报告”[3]。第二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7或8学期进行, 这一学期学生要到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 要求完成一定的工程设计任务。很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办公室, 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岗位, 并且学校通常会与企业负责培训的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 目的是让企业的实践教学与学校的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实习学期期间, 企业内的专业人员与高校教师联系密切, 共同协商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工学交替”是德国此类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

无论是美国高校的Co-Op, 还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工学交替”, 都反映出欧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每一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都有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这种对“产学合作”或者说“产学研”合作途径的缜密设计, 避免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最终使高校、学生和企业获得“三赢”, 从而保障了实践教学进入良性循环:企业为学校提供应用项目, 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为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 输送专门人才;学生术业有专攻, 学有所用, 学有所需。

三、课程实施强调“从做中学”

课程实施强调“从做中学”, 与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性目标是一致的, 即都是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而言, 除到企业实习外, “从做中学”主要体现在“项目化”教学方式上———由几个学生组成项目小组, 确定选题, 分工合作,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如果选题是来源于企业实践的真实课题, 则学生项目组在完成过程中, 不仅会得到相关教师的理论指导, 而且会得到企业相关领域专家的技术指导。这种“项目化”教学完全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设计多属于这种来源于实践的真实项目。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组成项目小组, 自拟选题或单纯由教师指定选题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 就是“从做中学”和“项目式教学”的集中体现。CDIO是以产品的研发到运行、维护等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 构建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以主动的、做中学的方式学习工程[4]。

可见, 近十几年来, 我国学术界一直不乏学习借鉴他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比如强化实践教学, 带动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 在“校企合作”方面积极作为, 等等。然而, 为何迄今为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明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日益严峻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即为明证) ?我们或许更需要挖掘国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后的思想支撑。

参考文献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5

1、以开展《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存在问题,特别是对推进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划及对策进行调研,明确提出解决措施。

2、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意见》,对人才引进、评价、选拔、培养、激励、管理、考核、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定。

3、逐步建立人才评估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库进行人才发展跟踪。建立人才梯队,动态跟踪管理我委高层次人才成长培养情况。开发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跟踪人才发展各类信息。

4、强化人才培养考核力度,引导和督促各二级单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成果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5、建议筹集一定量的人才培养基金(每年100-200万),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科研团队加强流域基础研究、热点难点研究。

6、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工作机制,与委规计、水政、国科等部门协商在委科技创新项目安排、在项目申报上优先考虑创新团队。

7、加强高层次人才评选申报工作,要改变等的思想,事前要提前部署,明确目标,组织委属各单位精心准备申报材料,做好人才等评选跟踪。

8、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培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强化产学研道理。计划每年举办一期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班,积极开展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授课。

9、发挥重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的平台作用,推进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建设。

10、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提倡各级领导和老一辈专家做好“人梯”的奉献精神,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落实待遇。

高层次人才 篇6

今年4月17、18日两天我应邀参加了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Harvard China Review)。我参加了两个议题的讨论,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几乎所有与会者都一致认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科学技术。于是,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这个议题一共安排了四位代表发言。第一位发言人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他从资本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果没有资金,科技很难腾飞。有理有据,我十分赞同。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著名律师。他精辟地论述了健全法制对科技发展的保障作用。如果不能有效打击盗版,不能保证专利发明人、技术拥有入的合法权利,创新的科技是很难持续发展的,更不可能引领世界。的确,法律不健全,科技是很难起来的,我同意。

第三位发言人是政府官员,重庆市委副秘书长,他以具体数字为事实依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幽默,讲述了政府对科技的强大的宏观调控功能,非常精彩。我很认可:一个国家健康的发展和美好的明天,包括创新科技的未来,如果没有明智的政府决策,根本不可能实现。

前面提到的三点,资金、法律、政府,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难道是资金、法律和政府吗?在我看来,尽管这三者必不可少,但它们同时也是世界上许许多多其他国家共同拥有的基础,并非中国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也只能是人才。特别想强调一下,我这里说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高层次的世界级人才,那些在本研究领域、本行业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端领军人才。这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以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创造的“两弹一星”的奇迹。如果没有这些高端人才,那么中国在尖端技术、乃至国家安全方面该会蒙受多大的损失!当然,我也能联想到当时的中国在资金、法律和政府这三方面的状况。可见,高层次人才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中国人才形势严峻

根据中国科协2007年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的科技人才总数已达4246万之多,超过美国的4200万居世界第一。非常遗憾的是,我国是人才大国,但远非人才强国。高端人才在我国相当匮乏,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差距巨大。在我所熟悉的生命科学领域,如果以影响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高水平文章为标准,中国的高端人才及创新能力很可能只有美国的5%或更少。从熟悉中国的华裔专家朋友那里了解到,许多其他领域的地位也与生命科学相差无几。这种状况显然无法支持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无法保障中国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层面上意识到这种危机,才可能理解为什么钱学森先生临终前还一直放心不下中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问题。

中国的科技人才现状与中国足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我们拥有庞大的足球运动群体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我们仍然停留在希望冲出亚洲的水平上,参加世界杯的比赛是我们多年奋斗的目标。2002年终于冲出亚洲,却铩羽而归,三场小组比赛全部告负,一球未进。

在当今中国,各级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但是,在努力促进GDP增长,追求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的时候,常常会忽略高端人才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作用,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很难在短期内成为某些领导的政绩工程。

中国发展很快,充满希望。但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挑战和极大的困难。我们国家总体来说还处在一个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下,我们的亲人朋友父老乡亲在尽力工作的同时还承受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中国以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必然会遇到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其实已经悄然到来,今后5年、10年、乃至20年会愈加明显,将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如何将我们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智力密集型?靠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在此,我强烈呼吁:从政府层面到社会各阶层,包括各级领导和普通老百姓,现在是应该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人才问题的时候了!

高层次人才的领军作用

许多人对高端人才的理解颇有误区,把项目人才与高层次人才混为一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的教育科技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项目人才,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这些项目人才往往只在狭小的本专业项目上有独到见解,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甚至集体攻关,但他们不是在较大的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型人才,不是大师级的高层次人才。我们过去及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过多偏重于培养这些项目人才,缺乏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过多偏重于具体项目中实用问题的解决,缺乏对基础及应用科学的前沿研究。这样下来,也就很难培养出高层次人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乃至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影响至深。

举一个我的研究领域内的例子,很多青年学生立志将来从事创新制药研究,于是在硕士、博士毕业后立即加盟药厂或跨国制药公司,以为这样才能成为高端制药人才。其实,事实远非如此,这些学生往往发展成了项目人才。Merck公司的研发总裁叫Peter Kim,直接从麻省理工生物系的著名教授成为领导一万多人研发团队的总裁;Amgen公司的研发总裁Roger Perlmutter受聘前是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著名生物学教授;Novartis公司的研发总裁Mark Fishman上任前则是哈佛医学院的著名教授,等等,数不胜数。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大学的优秀教授,往往既可以从事最前沿的基础或虚用科学的研究,也可以担当最重要的技术总监、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什么?因为这些高端人才站得高、看得远,可以掌管全局。相比之下,国内非常重视项目人才,往往把青年人培养成专攻一面的项目人才。可惜!这些项目人才尽管在狭小的本专业项目上还算优秀,但他们没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一旦离开本专业项目就不能担当重任。原则上,项目人才很难成为高层次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是中国下决心真正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时候了。政府应该在政策制定、实施,包括人才发挥能力的保障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不可为平衡而不改革,不能为和谐而不进取。我也衷心希望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一些政策、做法,多一些理解,多一点支持。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7

新型中药人才是指既具有中药专业知识及技能、又具有现代药学及管理知识、了解中药产业法规、策划人才,适应现代中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从事中药质量管理和中药药学服务人才、中药市场推广策划人才、有双语能力的中药经贸实务人才、中药炮制和制药技工。本文从分析市场入手,探索新型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我国中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中药作为最有创新潜力的国家战略性产业,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国务院2009年4月份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并且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的比例将达到45%,这必将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也为中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

2001年底,我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在校生8.3万人,以中医、中药专业为主。除此之外,设立中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44所。4年制中药专业和中药制药专业为招生数最多的五种专业之一。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主要以中医、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主,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急需的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如懂中医药知识的英语、法律、管理、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大。改革开放30年来,中药人才供不应求,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趋向多样化,中药领域的各新兴行业迫切需要引进各类复合型新型中药专业人才。然而,目前中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存在专业划分过多过细,专业口径过窄等问题。因此,应以“前期趋同、后期分流”思想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拓宽专业方向,培养新型中药专业人才。二是中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有缺失。中药专业的五门核心课程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中药药理、中药炮制”,所开设的现代药学、现代生物课程过于单薄,导致所培养的中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三是未能很好地与中药产业国际化同步。在专业课程开设时,缺乏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及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特别是缺乏双语教学的课程。

2 新型中药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2.1 中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

中药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不断涌现的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高等院校目前培养的中药人才却不能满足中药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专业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才就业市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才市场已从供方市场转变为需方市场,各类人才必须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动态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专业与方向,实施拓宽中药专业方向的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从中药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中药现代化需要新型中药人才。随着中药现代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中药人才知识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了解中药学科前沿动态、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社会对新型中药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大专层次的中药复合人才更加缺乏。

2.2 中医药产业对中药人才需求巨大

中药师、中药调剂人员已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的紧缺人才,缺口很大。以深圳为例,到2009年底深圳市有8 000多家药店,零售药店药师需持证上岗,药师和中药师需求量达1.4万人,缺口达50%以上,也就是缺少3 500名左右的中药师,而是否备配中药师,作为深圳市新开药店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从事调配的中药调剂人员缺口更大,因为大部分零售药店的中药调剂人员并不是学中药专业出身,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将给中药的合理应用带来安全隐患。

大型中药经营企业需要大批中药技术人才,《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需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国家支持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重点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基地[1]。

各地新增的社康中心对中药调剂人才的需求增加。医疗体制改革后,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中心将需要一大批中药专才。以深圳为例,到2007年底,深圳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 435家(含603家社康中心),比2006年增加263个。床位数达到18 084张,比上年增长531张。卫生工作人员59 483人,比上年增长13.6%,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51张。“十一五”期间,深圳市卫生系统共有政府投资项目95项,投资估算186亿元,新增社康中心400家,社康中心总数将达到1 000家。到2010年深圳市医院床位将达到28 800张,医生将达到20 700人,按900万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床位3.2张,拥有医生2.3名,新设社康中心400家,将增大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

2.3 传播中医药文化需要大量中药专才

要加快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关键,而传播中医药文化,进行中医药国际学术交流,需要培养大量新型中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设置相应的中药国际交流专业方向,培养中药国际交流人才,将为中药教育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中药作为中国最具有创新潜力的领域,是我国对外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2.4 进行中药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大量新型中药人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中医中药热。目前,已成功将中医中药立法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针灸已在美国等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目前在西方国家,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于2000年5月颁布中医药法,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法律。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中药企业如广州中一药业、天士力帝益药业等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不少产品顺利进入了澳洲市场。英国有望2011年颁布中医药法,如果英国对中医药进行立法,这不但意味着在英国的数千名中医师得到了法律承认,也意味着英国政府对中药作为药物的肯定,给中药作为治疗性药物进入英国市场创造了条件,也对中药开拓欧洲市场不无裨益。

3 大专层次新型中药人才的培养思路

3.1 人才培养模式

大专层次中药专业人才应采取“2+1”模式,即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比例为:2年理论课程∶1年实训课程。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强调以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为导向,而实训课程应与实训基地结合,强调在真实岗位训练其核心职业能力。我校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2+1”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得到了医药行业各用人单位的肯定。用人单位反映我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比一般的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强,因为通过大学三年级的实训,学生具有了岗位所需要的各项职能技能,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3.2 课程设置

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技能综合实训等作为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

3.3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新型中药技术人才,了解中药学科前沿动态,既具有中药专业知识及技能、又具有现代药学及管理知识,了解中药产业法规、策划、知识产权,有双语能力的从事中药国际贸易、中药炮制和制药、质量管理、推广策划和中药国际交流的人才,为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服务。

3.4 就业领域

中药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中药制药、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调剂、质量管理与市场推广、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3.5 主干课程及主要集中实践

主干课程:中药学、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质量管理概论、药事管理、药品检验技术、生物化学与技术、药理学。

主要集中实践:药品检验技术实训、中药制剂技术实训、中药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4 结语

随着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强力推进,新型中药人才的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具有中药专业知识与推广技能、国际贸易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大,大专层次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2+1”的模式,即二年理论+一年实践的模式,这样既能较快地培养学生的中药专业技能,又更贴近医药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5):476-478.

[2]何向荣.突破障碍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44(5):43-44.

[3]余凤翎,余靖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52-54.

[4]郭素华,王二丽,马婧,等.中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931-932.

[5]刘燕,郭姣,黄小玲,等.建立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新型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J].医学与社会,2003,16(2):53-54.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8

一、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20世纪4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在《人类动机论》中首次提出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并依次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理需求, 是金字塔的基础层, 是人类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衣、食、住、行、性等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马斯诺认为, 只有这类需求被满足到可以维系生活必须的程度, 其他需求才会有激励作用。

安全需求, 是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 对周围社会环境的依赖和信任, 要求保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增强心理安全感。

社交需求, 也被称为爱和归属的需求。在社会群居的环境中, 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 人们也有社会参与的心理需求, 需要被社会团体认可, 被社会团体接受, 需要有爱他人与被他人爱的渠道, 否则就会有被排斥的孤独和空虚感。

尊重需求, 是为了追求对自我价值、能力的认可。包括内外两部分, 内部的因素包括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状态, 外部的因素就是对被他人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是马斯诺金字塔最高层次的需求, 是追求个人理想、实现个人抱负、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是个人发挥自身潜力的最大内部驱动力。

以上五类需求组成的金字塔排序具有层次性, 从最基本的 (衣食住行) 到最复杂的 (情感、心理) 由低到高排序。其层级具有递进性, 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的需求都是从低到高得到最低保障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 比如只有在解决了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障问题才会有更高层次的个人追求。由此引发的激励具有动态性, 已满足的需求激励度不高, 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 需求的多少随满足度变化, 另一方面, 也就是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二、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特点

(一) 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定位。

2008年国家出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组织实施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计划———“千人计划”, 其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定位为: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招聘条件中我们可看出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定位为: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结合政府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定位及各高校的实际情况[1], 我们认为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即是指在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担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

(二)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

这一类专家在海外已有较高标准的生活条件, 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条件下, 更多的是对社交、尊重、个人价值的追求[2]。具体特点分析如下。

1. 生理需求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生活首先面临的几个问题是:没有住房, 配偶没有工作, 子女入学问题, 如何维持在海外的生活品质。为此, 提供购房补贴或安家费为其在本地买房有利于其稳定工作, 提供居住用房供使用或租用也是人性化的方案。根据配偶专长安排工作, 或提供未就业配偶补助有利于其家庭生活安定。能否妥善解决子女就学问题, 也是海外人才能否全职回国的关键。孟母三迁, 就是为了为子女创造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那么海外人才回国, 也会考虑国内外教育水平等因素,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最好的学校就读。有的高校安排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附属中小学, 有的地方政府出台政策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本地入学提供择校便利, 都是为了让人才家庭生活无忧, 安心工作。

2. 安全需求

除了社会治安、医疗水平等社会基本保障以外, 海外高层次人才面临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作的稳定, 二是各类社会保险保障。海外高层次人才若放弃海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国, 在国内重新开展事业 (属于二次创业) , 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其冒险性也会让不少人才望而却步, 因此提供稳定工作的保障, 让他们回国有放手干事业的平台和支持, 才能吸引人才回国效力。另外, 是否享受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 是他们安心工作的另一关键。然而在很多地方, 现有的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体系还未纳入海外高层次人才, 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 在这个过渡期, 不少高校就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3. 社交需求

融洽的人际关系、温馨的氛围, 才会带来愉快、舒畅的心情, 此时, 人的创造性、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 所习惯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模式可能与国内的人文环境有所不同, 如何适应新的社交环境,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 很多学者在海外高校任教时, 一般是自己单独带领学生组织科研工作, 而国内高校常以数名教授共同组成科研团队, 承担多个大型科研项目, 因此在团队管理模式等方面就会有差异。为此, 管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人才, 不同的性格特点, 给予建议和适时引导, 协助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了解并适应环境。同时, 营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让他们对集体有归属感。

4. 尊重需求

根据此前分析, 海外高层次人才有较强的尊重需求。各高校通过授予专家称号、实验室或团队管理权、邀请参与各类评审及学科建设等方式赋予其荣誉、地位和权力, 给予专家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支持,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5. 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说, 如何在回国后开展好工作, 发挥自己的作用, 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最重要的问题。为此, 高校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协助其搭建团队和平台、引领其尽快融入校内国内的学术圈子和工作环境就是对其最好的服务和支持。

三、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 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切行动的关键保障。通过完善制度, 明确保障谁、保障什么、怎么保障, 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依据, 例如安居、子女入学、科研支持、经费管理、团队运营等政策的落实。同时, 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也是对人才尊重的表现。

(二) 统一认识。

在全校范围内统一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意识, 引导各单位参与到具体工作中。例如人事部门协助其招聘优秀人才, 组建科研团队;科技部门介绍国内项目申请的程序和要点;后勤部门提供工作生活所需的后勤服务, 等等。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在保障基本生活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 让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新的工作单位有归属感。

(三) 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工作人员队伍。

工作人员需具有专业素质, 面对专家的需求和问题能提供专业的处理方案, 尽一切可能提供信息, 满足专家的需求。同时, 工作人员要保持积极的工作作风, 主动去想专家所想, 始终为他们的利益考虑, 让海外高层次人才在被服务过程中体会充分的尊重, 让他们知道学校在竭力为他们实现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 创新服务理念, 增强服务内容针对性, 规范服务程序, 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 服务不是在有需求的时候才寻找解决方案, 而是主动地去提供温馨服务。由于海内外环境的差异, 有的问题专家不会考虑到, 因此, 工作人员要主动地考虑专家的需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前做好预案供专家选择。其次, 不同时期, 这一类专家的需求是变化的, 例如, 在回国初期, 安家是必须;在事业发展初期, 搭建团队、科研启动等支持是关键;接下来如何进入国内科研圈子、顺利开展科研是重点。因此, 要在不同时期, 对不同的专家提供不同的支持, 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 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具体问题涉及科室众多, 一个文件可能需要多个部门签章, 不少海外专家对此不是很适应, 为此, 有的高校规范简化程序, 提出在每个部门安排专人对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事务, 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不仅仅意味着服务“量”的变化, 更是服务“质”的提高。

摘要: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直接影响其引进与稳定, 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的保障。如何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好务也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分析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提出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以期对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金文.高校高层次人才服务与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5) :35-36.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9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 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 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 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 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 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 中国的经贸人才中, 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 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 (韦霞, 2010) 。然而, 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 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 (江维国, 2010) 。《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 相对于供给不足, 就业还十分困难, 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 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 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 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 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罗旭娟, 2009) 。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 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 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 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 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 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 学习内容被压缩, 课时被摊薄, 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 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 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 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 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 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 (窦建华, 2010) 。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 但内容不系统, 设施不完备, 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 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 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 (王志伟, 2008) 。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 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 (如创业大赛)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 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 (李洪江, 2010) 。

(三) 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 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 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 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 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 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 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 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 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 (朱明侠, 2001) 。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 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 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 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 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 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 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 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 树立人才培养特色, 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 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 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第4层次) , 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侯立玉, 2008)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 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 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 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 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 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 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 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 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 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 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 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 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 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 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 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 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 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 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 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 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 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 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12) .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 2009 (4) .

[4]、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0 (4) .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10

关键词: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基层卫生人才

为加快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 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家“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生”的重大决策, 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于2010年制定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该规划包括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 到2020年,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以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要求。我院根据国情并充分调研, 在卫生部科教司、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等单位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 设立了专科层次面向农村和社区的全科医学专业。2010年, 我院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 我院坚持把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现就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实践及思路进行分析。

1 基层医疗市场及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1.1 基层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体系, 在老一批乡村医生逐步退出的同时, 存在中间层次医学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和新生代优秀医学毕业生不愿服务基层的现象, 导致基层卫生人才严重不足, 而高学历高起点的医学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还较低, 农村地区、偏远地区人口分布率偏高, 卫生条件相对落后, 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尤其是全科医学人才严重匮乏, 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 留守老人和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特点, 是求医问药的主体人群。据调查, 农村地区居民选择村卫生室作为首诊机构的原因, 80.9%是因为距离近、方便就医[1]。多数群众就医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可见, 一支优秀的医疗队伍对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意义重大。

1.2 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 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 该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多年来不太乐观, 影响了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甚至个别院校发生过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前要求学校发放普通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证书的情况。此外, 长期以来高等医学院校只注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教学, 课程设置没有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施进行调整, 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因此, 一直有学者呼吁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当这些具备较高医学专业知识的医学生进入卫生机构后, 由于缺乏系统的人文教育, 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常识和技能, 导致医患关系愈加紧张。再者,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扩招, 许多医学院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 但都是临床类专业, 而这些专业学生毕业后并不适应基层卫生工作, 且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大医院。

2 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实践

2.1 优化课程设置

我国的医学院校仍然是培养躯体疾病治疗型医生, 不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针对目前全科医学专业设置不合理现状, 我们优化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六位一体”功能要求增设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社区医学、社区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等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 增强实用性,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实用技能。适度调整生物医学课程的学时, 甚至可以删减一些相关性小的课程, 以保证总学时数基本不变。基于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接受度高, 这就需要基层卫生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常识, 在医学院校开设一定学时的中医学课程, 普及些简单可行、疗效显著的中医技能是非常好的选择[2]。

2.2 加强学生管理

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 以医学教学工作为中心,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把培养合格人才作为第一要务。同时, 针对大学扩招,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不高, 并有下滑趋势这一现状, 加强学生管理, 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班级活动的实效性, 根据学生教育发展规律及成长的需要开展促进学生学习的专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文体活动, 以及培养学生各种就业技能的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管理学理论全面指导班级管理工作, 积极创建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班级管理模式, 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基层卫生工作者。

2.3 提高师资水平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师则是振兴教育的根本。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 全科医学师资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求教师具备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技能为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能力, 在教学中真正理解和传授全科医学的思维理念, 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具体为: (1) 针对全科医学师资有专、兼职的特点, 开展全科医学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等方面培训。 (2) 针对农村与社区全科医学理论与技能的需要, 将理论与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促进全科医学师资整体素质的提升。 (3) 对兼职教师的培训, 应突出全科医学思维理念及基本知识的强化。 (4) 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稳步提升全科医学师资业务素质。 (5) 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师培训考评及教学督导制度, 有效提升全科医学师资整体素质[3]。

2.4 开展相应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为培养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 探索新形势下的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教学, 我院积极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2 0 0 8年, 我院“专科层次面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教改立项课题, 并已结题。2 0 1 0年, 我院“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2 0 1 1年, 我院“大专全科医学专业以药理学为桥梁的综合教学应用性研究”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高校教改立项重点课题。此外还有与全科医学教学相关的省市级及校级课题8个, 很好地推进了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2.5 加强基础与实践教学联系

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 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我院根据以往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比较枯燥乏味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改革, 在这里暂称为“渗透式”教学法。现就此谈谈这几年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在教学中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为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 加强新旧医学知识的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做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4]。

2.6 积极拓展实践教学

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以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目的, 包括对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判别, 及时与准确的诊治, 必要与适当的转诊, 以及系统与全面的管理等。因此, 临床实践对专科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尤为重要, 有利于培养满足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我们采取的措施: (1)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 规范实践教学大纲、实习基地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社区实习大纲》、《社区实习生管理规范》和《社区实习操作指南》,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充分发挥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作用, 聘请卫生行业部门领导和校外专家组成全科医学专业教改指导委员会, 开展广泛的教学调研。 (3) 及时把握新形势下全科医学行业发展对全科医学人才要求的变化, 构建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4) 将传统“学校教育+医院实习”改为“在校教育8 0周+二级以上医院见习4周+医院轮科实习4 0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6周+疾控中心实习6周”的培养模式[2]。根据实用性原则, 删除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临床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设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操作,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开设农村社区全科医师实用技术实训课程和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课程, 强化学生的农村社区临床能力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5) 建立固定的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基地, 保证社区实践教学质量。

3 建立教改效果评价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进展, 从而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 掌握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和工作方法,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为合格的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生。为培养以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人才, 应进一步改进全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 如增加全科医学知识教学内容, 并使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 为学生将来从事全科医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评价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面向社区的教学改革效果, 进一步探索适合我省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我院探索的教学改革评价体系采用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评估研究中心开发的4段评价模式, 即评定需求、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通过对市场需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实习见习计划及实施的评价分析, 结合传统的医学生操作技能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分析对目前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具体方法:院内自评、院校间互评、学生评、医疗机构评、社会评及专家评。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及调查问卷, 对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进行评估。

总之,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 医学教育也将不断发展, 面向基层的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培养3年制的全科医学人才, 如何提高其知识和技能水平, 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医学教育者及医疗机构需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辛英, 饶克勤, 徐玲.中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需方角度[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 24 (6) :3-4.

[2]郭化山, 徐杏, 李香英, 等.专科层次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5) :5-7.

[3]徐江荣, 郭化山.提升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师资整体素质的有效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28) :3258-3259.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11

一、整合资源,严格选拔,组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一)立足高等学校实际,明确团队组建条件。首先,创新团队的载体建设单位要以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者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集聚效益的重點项目,或者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其次,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要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吻合,人才所从事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能够解决重点优势特色产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或人才需求问题。第三,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品行端正,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科研攻关组织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第四,学校领导对创新团队建设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大力支持,积极创设良好工作、生活、研究环境。

(二)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公开招聘领军人才。我们为每个团队设置了一个“八桂学者”岗位,由申报“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高校,面向区内外公开招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科学前沿并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三)严格选拔程序,切实把好评选关口。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小组,严格选拔工作程序,对申报创新团队的候选对象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差额遴选提出重点创新团队建议名单,经公示、审核批准并授予“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牌匾。

二、优先扶持,配套投入,构筑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比较优势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我们制定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分批资助建设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每批次10个,每个团队资助期限3年。

(二)出台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我们注重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对创新团队成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担任各类指导专家、外出学习进修等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三)科研立项倾斜,搭建创新舞台。我们积极支持创新团队争取和承担国家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部、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团队申报自治区立项课题。

三、动态考核,严格评估,促进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完成核心任务

(一)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把创新团队建设期内引才引智成果、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成果、科研创新成果、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等内容作为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

(二)完善考核评价方法。聘期结束后,根据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进行综合评估。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考核小组,对创新团队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复核评估,不仅听取创新团队述职报告,还实地考察创新团队的科研流程,全面评估计划实施成效。

(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达到管理目标,成绩突出的创新团队,优先列入下一轮创新团队建设载体;对措施不力、效果不佳、问题突出,达不到管理目标的,终止资助,责令整改,直至取消创新团队资格。

四、强化保障,注重激励,增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活力

(一)健全培训机制,提高人才创新能力。通过选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使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培训提高的机会。

(二)完善分配机制,以丰厚报酬回馈优秀人才。明确“八桂学者”在3年聘任期内,从所在创新团队的60万元资助经费中划拨出10万元,作为完成任务的学术带头人的奖金。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篇12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背景与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与帮助,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信息社会里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在中小学就已经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但由于地区经济差异,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极不平衡,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 计算机基础教育一直延伸到了大学。在高等院校的同一个教学班中, 存在计算机基础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情况。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教学, 必然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现象。因此, 分层次教学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并实施, 通过分层次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不同层次学生间的教学矛盾, 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养成探究式思维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从而有效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法

所谓“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进行分类排队, 分为不同的层次, 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制定有针对性课程教学大纲, 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可以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或问卷调查, 内容可参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或调查统计结果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层次A, 是具备比较系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好上机操作能力的学生。这一层次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本专业或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则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选修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对此层次的学生, 以少讲多练为主, 多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层次B, 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力, 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学生。这一层次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信息社会所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使学生在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初步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此层次的学生, 应实行精讲精练, 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又要重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一步扩展计算机基础的知识面, 同时提高运用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编程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多媒体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层次C, 这一层次的学生主要以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为主, 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知之甚少, 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此层次的学生就要进行多讲多练, 更要有耐心对其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掌握键盘操作、学会汉字输入、掌握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初步使用方法。分层次教学采用动态交叉模式, 就是指学生层次确定后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地调整, 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其学习潜力, 不断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

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法可以有两种, 第一, 根据入学初的摸底调查结果, 将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学生按人数混编成A、B、C班, 使用不同的教材、教学和实验大纲进行教学, 并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其进行成绩认定。第二, 不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 而是将层次划分在班级中, 每次上课教师列出需要各个层次分别掌握的内容, 然后在上课时按最大化授课, 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掌握。上机实验时, 教师可以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作业, 然后分别进行指导。无论哪种实施方法, 都需要教师跟学生建立良好沟通, 及时反馈,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3 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 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针对高等教育公共基础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分层次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增强诚信意识, 养成良好学风。本着“因材施教”原则的分层次教学一改统一教学标准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佳的不足,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提倡个性化发展, 培养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拓守恒,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年10期

上一篇:现代水墨画的现代性下一篇:实验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