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服务

2024-10-11

高层次服务(精选11篇)

高层次服务 篇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淄博市在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 深刻认识到打造高层次人才服务“软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高层次人才服务是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只有为高层次人才做好各项服务, 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才能充分发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实现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一、主要做法

1. 创新人才政策体系, 加大落实力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到战略位置来抓, 较早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依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服务等环节, 先后出台了《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等4个人才文件和22个配套文件, 提出了高层次人才无障碍引进、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改革紧缺专业研究生录用办法、适当延长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退休年龄等创新性政策, 并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资金扶持力度, 对高层次人才承担的课题和项目, 实行上不封顶的启动资金扶持政策, 优先向海外人才倾斜, 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引智项目的, 按照国家和省补助额的1:1予以补助, 列入市重点引智项目的, 每个项目补助2~5万元。与此同时, 各区县也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其中高新区制订了《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办法》, 依托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给予“三个一百”支持和“500万元工程化扶持资金”, 对到淄博高新区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享受1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5年内免费提供100平米的研发场地和100平米的公寓住房。目前该区已有21名领军人才享受到奖励支持, 直接用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各类资金约7.7亿元。

2. 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 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高速路”。

2011年, 为了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组织部和山东省人社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山东省服务窗口运行暂行办法》 (鲁组发[2011]73号) 精神, 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环境, 为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市8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运行暂行办法》 (淄组发[2012]15号) , 设立淄博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 服务窗口设在淄博市人才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及其他符合引进条件的高层次人才,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多次往返签证、居留许可、永久居留、《外国专家证》、医疗保健、安家补贴、生活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享受相关政策待遇。服务窗口采取“统一受理、分工办理、限期办结、特事特办”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 并全程跟踪各部门办理情况, 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申报单位。服务窗口还专门编印了《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手册》和《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指南》, 全面地梳理了政策待遇、服务事项、办理程序等内容, 并开通高层次人才网上办理功能, 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截至2014年底, 共为62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办理284项手续, 申请补贴638.4万元。服务窗口的高效率运转和高水平服务, 赢得了高层次人才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中国组织人事报和淄博党建栏目还进行了宣传报道。

3. 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 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搭建平台。

2001年以来, 连续参加了省政府举办的八届“海洽会”, 并积极参加清华大学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推介招聘会, 都取得了较好成果。2014年“海洽会”上,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专家廖明徵博士现场签约, 标的额1000万美元, 为全省22个重点签约项目之一。针对海外人才直接引进难、引进成本高的实际, 2013年, 淄博市分别在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和台湾台北市建设了“淄博瀚海硅谷生命科学园”“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园”和“齐鲁科技园”3个科技孵化器, 把“梧桐树”栽在“金凤凰”身边, 充分利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技术、产业和市场优势, 就地吸引海外人才, 打造“在国外创新孵化、在国内加速转化”的新型创新创业模式。

4. 构建“千人计划”和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服务团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4个文件, 有重点、有针对地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 在对市高层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组建了“千人计划”专家刘秀飞服务团队和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服务团队。服务团队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组成, 每个部门选派1~3名相关科室的业务工作骨干, 团队成员不定期到企业服务, 推送科技政策及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信息, 提供项目申报、政策辅导、申报进程跟踪等服务, 并根据工作需要做好部门职责内的咨询服务工作。同时, 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与高层次人才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慰问等形式, 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直接联系, 听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建议, 帮助他们解决科研、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广泛凝聚和带动各类优秀人才, 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虽说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降低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效应, 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二、今后对策及打算

1. 加强与先进地市间的沟通交流, 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与山东省其他地 (市) 高层次人才服务分窗口的沟通和联系, 学习、借鉴先进地 (市) 人才引进的政策机制, 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以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等为依托, 积极建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加快引智成果示范园建设, 通过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 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

2. 优化办事流程, 进一步落实好相关政策待遇。

深入研究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 充分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 探索建立功能更加全面的网上高层次人才服务系统, 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运行协调会, 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优化办事流程, 完善网上服务功能, 讨论工作落实, 将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要明确对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的办理时限, 确保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的流转通达、及时、高效, 切实保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各项政策待遇能够及时落实。

3. 探索创新激励政策和服务载体, 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 量体裁衣制定高层次人才激励计划, 探索建立更加完善、助推效果更好的津贴补助制度。对市各类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的, 户籍和工作关系不在淄博市的, 以兼职聘用、合作开发、人才培养等形式为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力的国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也定期予以表彰。除此之外, 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人文关怀, 为他们提供联谊合作平台。组织文化沙龙、科学讲座、座谈会, 大力宣传高层次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学术成就, 通过开展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 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帮助他们建立归属感和文化家园。

4.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能。

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 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山东省人社厅“三项活动”的深化,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加强能力建设, 规范业务程序, 加强协调配合。要以高层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载体, 进一步提升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水平, 着力健全完善行政效能管理制度, 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进一步营造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推动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博, 王媛媛.高校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4) .

高层次服务 篇2

根据《崇明县人才储备工作实施意见》和《崇明县高层次储备人才管理规定》,为进一步明确服务单位和带教老师的工作职责,促进高层次储备人才健康成长,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特制定如下工作要求。

一、服务单位的职责

服务单位要本着珍惜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原则,对高层次储备人才服务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具体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负责对高层次储备人才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储备人才自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管理。

2、负责接收高层次储备人才的党团组织关系,将其纳入本单位的党团组织,对有入党要求的,按组织程序办理。

3、根据高层次储备人才的专业合理安排好工作岗位,落实好带教老师,在高层次储备人才服务期间对他们在工作上给予指导。

4、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高层次储备人才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工作。

5、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多形式地对高层次储备人才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

6、做好高层次储备人才的日常考勤工作,协助做好考核工作。

7、支持和配合高层次储备人才参加县高层次储备人才工作小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带教老师的职责

为了认真做好高层次储备人才的管理工作,带教老师须由服

务单位负责人或中层干部担任。带教老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对高层次储备人才的指导、培养,关心高层次储备人才的思想、工作、学习状况,及时掌握和协助解决高层次储备人才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具体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周密制定计划。对整个带教过程有一个合理的阶段性安排,明确任务、要求和做法,带教计划包括岗位目标任务、安全保障、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等。

2、积极引导思想。要与高层次储备人才经常交流沟通,及时了解高层次储备人才的思想动态,引导高层次储备人才通过社会实践和锻炼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3、精心安排工作。要让高层次储备人才深入基层,多接触实际,工作任务要明确,学习内容要充实。引导高层次储备人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4、严格加强管理。加强高层次储备人才在服务期间的管理,要求高层次储备人才遵守服务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岗,不能搞特殊化。

5、帮助熟悉环境。帮助高层次储备人才尽快地熟悉崇明的风土人情,克服语言障碍。指导高层次储备人才向实践学习,向周围学习,向老同志学习。

6、客观做好鉴定。指导高层次储备人才完成总结,按照要求,严格考核,认真负责地为高层次储备人才做好鉴定。

中共崇明县委组织部

崇明县人事局

高层次服务 篇3

编者按:改革开放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局面逐渐形成,以公派出国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渠道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自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公派留学工作进入法制化发展轨道,逐步建立起长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2007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进一步扩大公派留学规模。在推动公派留学的同时,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也在积极开展来华留学工作,注重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管理效益,中国政府奖学金发放规模及受益范围明显扩大。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等来华留学情况,本刊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进行了专访,刘秘书长对人们关心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最新进程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记者:邓小平同志1978年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我国留学工作重新走上正轨,随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1996年宣告成立,成立这一机构的初衷是什么?

刘秘书长: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成千上万地派出留学人员到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翻开了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新的篇章。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前,国家公派留学主要由原国家教委实施,管理模式与当时国家的计划经济模式一致。当时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此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因为派出单位与公派留学生个人之间大都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所以当初很多公派生完成学业后滞留不归,当时无法用法律手段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改革呼之欲出。

西方许多国家都设有一些非官方机构来处理留学人员流动、互换留学生和政府的奖学金项目方面的工作,例如德国有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DAAD),英国有英国文化协会等。原国家教委经过大量考察和认证,认为以非官方组织的方式来运作公派留学效率高、可操作性强。随后,原国家教委在上报中央的《关于目前出国留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建议,将国家拨款作为出国留学基金,建立奖学金贷款制度,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非营利性法人组织,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组织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使来华和出国留学的招生、选拔和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江苏、吉林两地设立出国留学工作试点,一改过去由中央下达计划指标的模式,而是根据 “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二十四字方针进行公派出国留学的选拔和管理工作。这二十四字方针至今仍指导着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工作。

原国家教委根据试点的成果,决定在1996年6月20日正式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其工作定位就是受政府委托,从事中国公民出国留学与外国公民来华留学事务的管理工作,管理政府设立的奖学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派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这不仅是国家公派留学走出的重要一步,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当时这项措施可能还没提到政府职能转变这个高度,但从今天来看,这是政府职能转变非常成功的范例。

记者:与自费留学相比,我国公派留学工作的侧重点是什么?

刘秘书长: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面向的是高层次人才,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始终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宗旨,以国家发展战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批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自费出国留学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自费留学人员主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或就业取向选择学习方向,支持自费留学可以满足民间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主要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着眼于国家中长期发展和科技前沿发展的需要,当然也包括培养国家最紧缺的人才。因此,公派留学支持的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公派留学项目都从国家宏观发展的高度着眼。

记者: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近年来有哪些重点项目?我国公派留学人员选派的重点学科领域有哪些?

刘秘书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始终围绕国家的战略发展决策。例如,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了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这个项目立足于选派西部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以加大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力度,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

此外,我们与重点行业的企业合作,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以后,为满足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对高层次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需求,2009年3月,我们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开展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出国留学,从而带动一大批青年才俊投身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再如,为推进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合作开展航空工程技术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在上海成立,我们今年也在磋商,准备为民用飞机设计和制造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在高校方面,我们与109所高校合作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鼓励并积极推进高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强强合作,选派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为高校提供人才支持。

所有公派留学项目和选派的重点领域都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这些重点领域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根据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还会对一些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给与支持,如培养一批熟悉中外传媒理念,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的优秀新闻专业人才等。

公派留学生项目采取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目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库中有4 900多名专家,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博士生导师占88%。另有两院院士51人。专家库每年都会更新。我们依据国家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制定评审的原则、方针和目标。评审过程也要依据这些评审原则、指导方针和项目目标进行。

记者: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教育部于2007年设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重点,目前有哪些进展?是否已经有完成海外学业开始为国家服务的人员?

刘秘书长: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目标,同时还要增强大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大学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打造出一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平台。在五年计划中,每年选派5 000名一流研究生,赴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自项目开始至今,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一流”的标准,按照“面向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工作、服务学校发展”的宗旨来发展这个项目。

与其他项目不同,过去的留学选派项目都是个人申请后进入专家评审流程,而这个项目是依靠学校,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申请,学校帮助学生与国际著名院校和导师联系沟通。这5 000人中大约有一半是联合培养博士生,另一半攻读国外的博士学位。这就意味着有一大批年轻学生将会有很长一段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对象国的文化风情,以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后备人才。

项目执行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推动工作,如今该项目已经初见成效。

第一,有力地推动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校创新团队、基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储备与使用方面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增强了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于项目依靠学校推进,所以各高校的领导都高度重视,大多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的领导小组和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班子以及专家评审委员会,把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项目能与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结合起来,与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储备与使用方面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第二,促进了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导师设立科研合作平台、学分互认、尝试设立双学位或联合学位,互利双赢局面已凸显,推动了高校国际化进程。

项目为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赋予了实质性的内容,增强了它们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少高校与国外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但实事求是地说,其中许多流于形式。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要求学校与国外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该项目刚推行时,我在德国任公参,一年要接待50多个我国赴德进行磋商的高校代表团,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项目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的活力,推动了建立研究生开放式培养体系和国际化的尝试。由此,各高校也纷纷开始聘任外国导师,目前国内的高校已经聘请了200多名外国导师。

第三,这个项目改变了以往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中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状况。过去在高校中,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培养,学生处和教务处负责本科生培养,人事处负责教师管理,各项任务界域十分清晰,而这个项目则需要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学生的选派、国外学习管理等工作,变“一步棋为一盘棋”,使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学校真正成为多部门协同一致,共同参与的重点工作。

第四,开拓了高校国际视野,规范了学术行为和学术环境,推动研究生开放式培养体系的建立,增强了学校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五,项目的效益在联合博士研究生层次已经显现出来。经初步调研,通过该项目学成归国的学生纷纷表示,在外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开阔了科学视野,从一流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很多优良品质,培养起了对科学研究的真正热爱,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部分项目的毕业生已进入高校担任教师工作。

从2007年项目开始以来的统计看,超过80%的学生先后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东京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的大学学习。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对项目进行调研时了解到,一位赴匈牙利留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留学的大学并非极富盛名,但他的导师是他所学专业中世界一流的学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学生就在本专业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可见,尽管不在名校,但师从一流的导师,学生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建树。

记者: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开展中是否遇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是否会对该项目进行调整?

刘秘书长:作为一个全新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不足为奇。我感到,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认识,跳出学校自身利益的“小圈子”,真正站在国家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来组织实施这个项目,而不仅仅把这个项目看成是学生个人行为,让学校导师深入参与进来。

另外,由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资助标准是在2002年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制定的奖学金标准现在看来已明显不足。今年我们与财政部一同做了许多调研工作,有望明年上调奖学金。

这个项目的意义不在于今天或明天,而是要在十年、二十年以后才会显现出它的非凡意义。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成千上万地派出留学生,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一决策的高瞻远瞩,大批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很多重要的领域和岗位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个项目目前是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希望到2011年以后,还能将这个项目持续发展下去。我们也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该项目的规模。我们要极力推动其继续延伸,继续发展。

记者:目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都与哪些国家、哪些教育机构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合作?组织了哪些形式的活动?

刘秘书长: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积极与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开拓了多元化的留学人员派遣渠道,包括与哈佛大学签署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项目,在生物医学方面与耶鲁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与墨西哥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签署的博士后、访问学者协议,与加拿大农业部签署的合作协议,另外还有与剑桥和牛津这类国际一流大学签署的协议。

我们非常注重合作的实效性。为此,除留学生派遣项目,我们还与众多国际名校及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去年12月,我们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主办了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英联邦国家24所著名大学和我国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985”、“211”高校以及部分西部地区省属高校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希望能在科研合作及学术资源共享等领域寻求实质性合作。借助此次研讨会,我们与国外高校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国内外高校签署协议、意向书多达12项。我们工作的时效性得到了各国教育机构的认可,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打造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品牌。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品牌效应也日渐增强,例如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为首的多所美国高校就主动找到我们磋商合作。我们连续五年与美国这些大学合作,每年根据不同的议题召开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去年10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美国“积极行动博士研究生”组织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三方联合主办第四届会议,探讨了有关联合培养授予学位和中外高校授予双学位方面的内容。与会的41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针对美国高校研究生奖学金申请等问题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美国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举办的多种活动为中外高校搭建了畅达的交流平台,对中外高等教育人员互派及科研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您曾赴德国留学,并曾任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您认为留学经历对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刘秘书长:赴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先进的知识有助于个人学识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这只是其一。其实,留学经历最实际的价值体现在视野的开阔。“视野”二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其所蕴含的内容却异常深厚且丰富。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会开阔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不是仅仅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而是会从世界的高度思考问题,进而会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去处理问题。缺少这种深层次的生活经历,就很难站在两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去做工作,很容易犯狭隘或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此外,在德国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我更敏于探究和挖掘德国教育工作的特色和先进经验。

我在德国任公参期间,经常会面对一些政治事件和学生问题。对一名教育事务外交官来讲,在德国本土生活和学习的经历是更好地与德国方面交流的关键。多年的学习生活帮助我了解德国文化,理解德国人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原则,这样就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用德国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来阐述我们中国的立场和原则,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去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开发课程,培养双硕士研究生。这是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培养层面上第一次与国外大学共同授予学生学位,也是国内大学第一次授予国外学生硕士学位。在当时中德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个项目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契机,用来破除两国教育交流方面可能出现的阻碍。我在为该项目致辞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自古以来和谐发展、与各国和平共处的立场,进而讲到如今的中德关系,结合我在德国学习生活的亲身经历,强调了中德教育交流和人才培养对于两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和教育交流是促进两国相互理解,增强双方深层次了解的重要方式。致辞得到了在场德国官员和教授的高度认同,起到了很好的破冰作用。

记者:德国在学生流动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策略和做法?

刘秘书长:德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在出国留学、吸引人才回国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德国在学生流动工作方面表现十分积极。欧盟的伊拉斯谟斯第一期计划伊始,德国几乎所有高校都积极参与申请欧盟的项目,希望以此推动其学生的流动。在科研方面,德国政府积极加入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和第七框架计划。同时,德国政府还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其教育改革在欧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还有一些著名的基金会,像上面提到的DAAD、洪堡基金会和人民基金会,这些机构都致力于组织和促进该国的学生到国外进修或学习。这些机构也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例如,上世纪我国与德国政府签署奖学金项目时,德国方面都是由DAAD与我国进行磋商,以至于当时我国参与此项目的留学生都认为是DAAD资助他们学习。其实奖学金都是由德国政府提供,只是具体的项目运作交付DAAD,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德国学生流动工作的法制化和合理性。这些先进的经验对我国当时留学工作改革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知道,德国许多科研专家、学者被美国挖走。德国近年也出台了一些类似于我国“春晖计划”和“长江学者计划”的政策,吸引在美国学习和研究的德国学者回国服务。

记者:您提到德国在积极吸引人才回国,回国率也是我国公派留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1996年到2008年,我国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国率是97.65%。哪些因素促成了如此高的回国率?您认为应该如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回流?

刘秘书长:对于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高回归率,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目的性强、培养方向明确、回国衔接工作到位。我国的公派留学生都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遴选出来的。在派出时,他们都肩负着国家和单位的重托。他们的研究根基在国内,研究领域和未来服务的领域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回国发展的前景明朗。

其次,自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坚持“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公派留学选派和管理办法,开创了规范化、法制化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派留学模式。“签约派出,违约赔偿”增加了公派留学的法律约束力,增强了公派留学生履行回国服务义务的责任感。

再次,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不仅促进了公派留学生回国,还吸引了大量自费留学生回国发展。

对于留学的回归率,我们非常乐观。在派出人员以年轻学生居多的情况下,2008年公派留学生回归率高达98.34%。即便现在有一些学生没有回来,将来他们还可以选择回来。最近,我参加了很多研讨会,国家还将为培养“高、精、尖”人才投入更多的资金,鼓励学生在国外学习更长时间,为他们创造在国外积累科研经验的机会,以期将来出大人才,成大事业。

从我国“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方针上,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留学事业的支持。对于留学生回国趋势我们可以继续保持乐观的预期。

记者:2008年,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来华留学工作的投入,中国政府奖学金增加了3 365个名额,总名额数达到13 516人。您认为政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的经济资助对于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有哪些作用?

刘秘书长: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工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7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诺,至2009年要使非洲来华留学生总数由2007年的2 000人提高到4 000人。2008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承诺,要在今后五年,向发展中国家增加1万个奖学金名额。据此推算,到2013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将达到2.6万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来华留学工作愈发受到各级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2008年有223 499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达到了13 516名。尽管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人数仅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05%,来华留学生的主体还是自费来华留学生,但中国政府奖学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促进来华留学工作整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为衡量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指标。高校是否具备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的资格,要经过教育部严格的考核,包括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要求高校不仅要具备向外国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同时还要求学校具备一定的留学生规模,并且要求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教育部才能够委托高校开展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的培养工作。这对于提高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经费标准并不高,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校实际上还要补贴一部分资金,但各高校都非常希望能加入这个项目,因为它是来华留学的“国家队”,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1 000余所高校中,有592所高校接收了外国留学生,其中仅有147所高校可以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

其次,有力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用中文向外国留学生授课,要求教师掌握特定的教学方法;用英文授课,对高校教师的外语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只有具备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才能顺利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国家也鼓励学校设立用英语授课的国际课程,吸引世界各国的高层次优秀学生来华学习。这些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增强办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再次,促进了高校的国际合作水平。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指示精神,加大了中国向各个国家提供奖学金的数量,在做好双边提供奖学金名额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增设了2 000个自主招生名额,其中1 000个名额提供给“985”高校,用于学校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等高层次的人才,另外1 000个名额提供给9个边境省区,用于招收周边国家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学历生。这与以往的奖学金招生模式有所不同。第一,过去来华留学生多为进修生,而现在则主要是学历生。第二,以前主要是通过我国驻外使馆负责联系招收学生,而现在则拿出一部分奖学金名额,直接提供给高校,用于学校直接招收高质量的外国留学生,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高校通过自主招生的奖学金名额,扩大和提高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学生交流,促进了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

尽管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综合国力虽然提高了,但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数额对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来说还略显不足。今后政府还将不断加大投入,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来华学习。

我国的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的来华留学工作开展得较好,但与国际一流高校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世界上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在20%左右,而我国来华留学生比例名列前茅的复旦大学也仅在4%左右。尽管我们在吸引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华学习和交流,但到目前为止,来华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国家。可以说,来华留学工作的任务比派出留学更为艰巨,因为这是检验高校教师队伍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今后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不断完善和规范管理,优化来华留学的环境,力争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

访谈人物简介

刘京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曾先后在德国洪堡语言文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原国家教委国际合作司副处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秘书长、副所长。2001~2008年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参赞、公使衔参赞。2008年出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高层次服务 篇4

1 将国家级的人才工作统筹常设机构建立起来,提高政府的协调性

如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九个部门已经在中央领导人才协调领导小组的引领下建立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相关工作小组,这一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并且统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然而,各成员单位不管是在联席议事规则方面还是在建设决策程序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应该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工作小组建立起来。并利用该组织对人才政策的公信度进行维护,对人才工作的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加以保证,促使人才工作的制度性以及规范性得以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引进、使用以及服务机制的顶层设计加以改革,结合人力资源发展生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将海外高层人才加以引进,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和研究,对常设机构的日常事务进行处理等[1]。当前的工作重点在于仔细研究对人才工作条例加以制定,对合理、有序以及统一的人才分类体系加以构建对人才引进的制度加以完善的相关方法。加强力度指导海外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协调配合方面要进行宏观把握,将督促机制加以健全并贯彻落实。

2 将政策实施评估机制有效建立起来,避免地区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

在制定以及执行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中,地方政府应该要将人才引进综合评估体系建立起来,根据政策的投入和产出还有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将地方政府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一政策产生的效果如实的反映出来,并根据这种效果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目标方向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灵活和及时的调整。各地方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进人才,有步骤地与当地的产业园区以及科技的管理部门共同将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划制定出来,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工作相结合,将引进人才的目录制定出来,使得能够将区域产业的布局拉开层次。在实施政策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对第三方的力量加以充分利用,建立人才流动率、工作方法、人才服务方式、人才引进领域等定量、定性指标,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估[2]。此外,还要对国家可行性的荣誉制度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其按地区以及行业的薪酬福利标准,目的在于完善奖励机制和人才津贴制度。

3 对政策环境加以完善,并探索出有助于人才融合的相关政策

对于自然环境,应该加强力度治理空气污染,扩大城市中的绿化面积。对于政治环境,要积极创新相关的机制和体制,可以有效的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地区,如美国、加拿大等的留学和移民制度,使人口的居留政策更具有丰富性,适当降低国籍门槛,合理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居住的相关手续,使海外人才的参政议政等相关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对于社会环境,应该积极维护进入中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保障权益,研究出把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我国的社保以及医疗体制的可操作性政策,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基础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积极探索海外人才待遇以及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对人口红利降低这一事实加以适应[3]。对于学术环境,应该将有助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学术的良好环境营造出来,对配置学术资源的相关机制加以改革,加强政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结合人才发展具有的阶段性特征,相关的政策支持应该倾向于具备潜质的年轻学者,对于管理人才引进项目经费的相关政策要进行科学规划,使用人单位能够提高自身配置经费的自主权。政府在和用人单位挖掘海外高层次人才融入的相关政策的时候,一定要起协调统筹的作用,使海外高层次人才能够更加适宜我国相关的服务政策,将服务政策具备的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国家重点合作项目框架下人才合作的参与度,才能够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我国的服务政策相协调。

4 结语

高层次人才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国内拥有的高层次人才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是较为欠缺的,所以应该将目光投向于海外。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或者是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然而留住这些人才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要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就必须要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服务政策。以上三点是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来的服务政策,希望通过实施这些服务政策能够有效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并让他们长期留居中国。

参考文献

[1]叶璐,刘晓农.区域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158-159.

[2]鄢圣文.国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46-247.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层次 篇5

总第1022期 出版日期:2001-11-2

3------------------

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层次

□张细波

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注重服务管理,并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建行服务,打造服务文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迫切问题。

商业银行的服务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子文化,是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有关服务的价值认同、服务理念、服务规则、服务标准、传统习惯和服务者言行处事之道的集合,服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以及过去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失败教训的系统化总结。服务文化有五大特性:一是普遍性。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不同层面和经营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服务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通过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规则以及服务者的言行渗透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二是层次性。服务文化包含对内和对外两个层次,对内服务做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对外服务的优与劣;三是功利性。服务既是银行为取得盈利而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也是银行谋取盈利的主要手段;四是条件性。服务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服务作为一种商品或者作为商品的附属物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逐渐规范的时候,服务文化的孕育和产生才成为可能;五是连续性。服务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不断升华的连续过程,既不可割断历史,也难以超越现实。

一、服务文化要体现企业文化

建行的服务文化是建行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建行服务文化的形成受制于建行的企业精神;另一方面,又体现和丰富着企业文化。建行的企业精神渗透和融合在建行的服务文化之中,并通过具体的、可感知的服务体现出来。建行的服务文化要求每一位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的。服务文化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也就在内外两个方面偏离了人,即对内偏离了员工、对外偏离了客户。服务是建行与客户互动的纽带,是建行与客户实现互利的前提和条件,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要通过我们的员工为其提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享受我们所提供的服务而付出的价格便是我们经营效益的实现,客户离不开银行,我们更离不开客户。

二、服务文化要确立自己的内核

前几年,建行确立了自己的服务理念“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这对建行服务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还不能成为建行服务文化的内核。那么,建行服务文化的内核究竟应该是什么。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笔者认为这一论述,对于形成和确立建行服务文化的内核具有指导意义。

三、服务文化要提升文化的品位

一是要提高服务者的综合素质。建行服务文化的品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服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客户对建行服务文化的感受是通过与服务者的具体接触而产生的,只有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操作技能,缩短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高层次服务 篇6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 分层次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包含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网络信息导航,用户研究、用户培训等工作。其他情报服务如科技查新、定题信息服务等。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职图书馆工作重点从文献资源建设为中心向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和转变,为此提出了“服务至上”的理念。

1 图书馆分层次服务的理念

区分服务是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图书馆馆员根据读者不同的文献资源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服务内容、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这是由图书馆性质、任务和服务方式的多种功能决定的。区分服务是读者服务工作的总政策,它的灵魂是明确针对性,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才能在实质上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去年结合学院开展的精细化管理,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整个管理过程中[3],尤其体现在为读者服务中。

高职院校读者层次从入校新生到博士、专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我们根据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细致化服务的思想,根据不同读者需求各异的特点提出基于层次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想。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在这个问题上还很少有研究理论和具体实践,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分析各类资源适合哪些读者去阅读,将特定的文献主动推送相应的读者,做到为文献找读者。另一方面,有些读者需求的文献在本地资源中没有,这就需要我们去查找并交给读者,做到为读者找文献。图书馆通过主动服务实现读者与所需文献之间的桥梁作用。实现以上这些就需要我们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做好与院系不断的沟通交流。

2 开展分层次读者服务的必要性

2.1 高职院校不同读者对文献需求的差异性 高职教育经过十年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日新月异。以我院为例,读者层次机构差异化日益明显,任职教师的学历层次由原先最高本科学历迅速发展到目前博士35人,硕士600多人。传统的文献借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队伍对信息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层次读者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服务不同读者。06年至11年纸质图书借阅大幅的下降,借阅率从26%下降至6.8%[1]。信息化时代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2.2 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现状 高职图书馆普遍人员结构层次差,人员年龄偏大,专业背景欠缺,专业技能落后于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要求[2]。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将员工进行培训,能够集中馆内优势人员提供高度专业性知识服务。

2.3 高职图书馆经费的实际情况 高职院校图书馆经费保障还是问题,既要完成评估所需要的购置文献又能照顾到新的设备的购置不断满足读者新增的需求,把有效的资金配置到合理的方面也是图书馆要对读者分层次研究和服务的,加强针对性的客观要求。

3 图书馆分层次读者服务应用实践研究

3.1 读者分层次聚类分析 在图书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次读者阅读行为和文献需求的特点,同时借鉴了丛全滋和邰雪琴将读者进行分类的理念[3] [4],根据高职院校读者层次进行重新划分,围绕不同群体开展不同服务,进一步将读者区分为:新生读者、高年级学生读者、教学型教师、实践型教师、研究性教师、管理人员读者这几种类型。

新生读者:阅读有关基础课、文史类、计算机操作类等图书,内容广泛,但专业性不强。对信息的获取不敏感;电子资源的使用停留在部分社科类电子图书;对电子期刊数据库不使用。

高年级学生读者:经过在校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原先广泛社科类图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本专业类图书的需求,同时因为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拿到一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类信息和辅导资格证考试有关的图书借阅也非常明显;电子资源方面考试类的资源库使用明显;电子期刊论文库有学生使用但是并不明显。

教学型教师读者:指高职学校的理论课教师,以教学为主,作为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尤其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为学生传授准确可靠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课程理论,因而这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自己所从事学科中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学科范围相对固定,文献需求主题明确,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

实训型教师读者:指高职学校的实训课教师,他们很多是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师和技师。以实训为主,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标准类文献比较重视,重视企业的发明专利,新产品研发进展等相关信息,关注实践技能考核的变化,这部分教师学科范围相对固定,文献需求同样主题明确,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

研究性教师和专家读者:研究型读者指高职院校中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和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研究型读者的学历相对较高,从事科研的时间占整个工作、学习时间的比例较大,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揭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活动的规律,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从继承和探索的角度系统地掌握完整的课题信息,占有必要的文献情报,而且对文献需求的学科范围较广、内容专深,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管理层读者:管理层读者通常是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为了学校的健康、科学发展,管理者需要及时掌握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国内外同类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经验等资讯,作为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依据。

3.2 针对不同读者开展分层次实践研究

3.2.1 文献的宣传和导读 针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开展阅读辅导,通过我馆《新书苑》的编辑和发布工作,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新购置纸质文献资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了让新生读者建立好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加入的读书习惯培养的内容;另一部分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学型和实训型教师,文献的来源针对不同系院和专业指定学科馆员进行编写,介绍该学科下新书的书目、索引、文摘等。针对连续出版物期刊进行推荐宣传,每年以电子出版物形式校内推出《期刊擷粹》,主要推荐给新生读者阅读,以休闲文化娱乐社科类杂志(非学术类)期刊为主。一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化内涵,二吸引新生读者到馆阅读,培养好阅读的习惯,养成读书的习惯,有利于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endprint

3.2.2 开展读者培训 这方面的读者服务工作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次读者服务的理念。首先,针对新生读者开展入馆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图书馆,知道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以及介绍初步利用图书馆的必要知识。这些我们都是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PPT课件进行展示;针对高年级学生读者我们开设文献检索课和电子资源利用培训,主要是这个阶段的读者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需要阅读文献。针对教学型教师和实训型教师我们开展电子数据库使用的培训讲座,这部分读者对利用图书馆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文献检索与利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我们根据这种情况针对特定学科专业进行专题的文献检索与利用培训,例如医学类的专题文献检索与利用等。针对研究型和专家读者,他们对于文献资源检索利用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独到的渠道和利用心得,我们要针对这个群体多开展文献资源的研讨会,将图书情报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和最新科研服务产品向他们宣传,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工作改进,做到加强与院系的科研交流,从而推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2.3 文献外借和阅览服务 根据读者类型不同制定不同的借阅册书和借期;针对不同校区不同专业特点进行图书和期刊的甄选分配,让读者就近取得所需的纸质资源。将医学图书放置在医学专业相对集中的校区,力争确保避免跨校区借阅图书。针对单个读者和群体读者进行分类,围绕某个课题建立专项借阅证件,等任务完成后进行集中归还;将一部分专业图书进行调拨,针对不同院系建设各院系资料室,派出专业馆员指导资料室的软硬件建设;以读者为导向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资源到馆的提醒服务,图书馆的新书的采访很大一部分是读者提供的订单,这些图书到馆加工后及时发送邮件通知读者来取,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

3.2.4 参考咨询服务 根据提出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普通问题和专业问题,由图书馆基础馆员和学科馆员分别进行解答:学生型读者的问题基本交由基础馆员解答;教学型、实训型教师问题交由学科馆员进行解答;研究型读者的问题可以由馆员提交到Calis联合参考咨询等,这种方式也是分层次服务模式,提高了咨询的准确性并且合理的平衡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咨询问题的回复效率;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从不同的渠道解答不同的读者问题:在线的微博和微信平台通常处理与学生读者有关的信息,教师层面的读者多通过电话传统咨询或QQ咨询的方式进行解答;管理人员读者的问题多通过内部CRP平台解答。

3.2.5 文献传递服务、科技查新等服务 图书馆积极加入Calis文献保障组织,针对学院研究型读者在馆内未能找到的文献多采取calis文献传递方式解决,围绕学院在研课题展开知识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和定题信息服务,如果本馆无法独立完成该项工作,可以求助于Calis或联合其他实力强的高校开展高级知识服务,保障科研型读者的文献需求。

4 结语

通过分层次读者服务理念的建立和实践,我们馆实现了读者服务的飞跃式发展,无论在服务的效率上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高,得到校领导和读者的一致好评,在2013年终各个部门满意度测评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准备运用大数据和RFID等技术进行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读者利用泛在图书馆的行为习惯,做到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进而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毅蓉,张义军.基于流通数据分析的大学生纸质图书利用探析——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为例[J]情报探索,2013(1):108-111.

[2]刘红祥.安徽省高职院校图书馆[D].安徽:安徽大学,2013:13-21.

[3]郭静妆.高职院校读者信息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策略——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72-74.

[4]邰雪琴.成人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10):114-115.

[5]丛全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层次性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6):103-105.

作者简介:

高层次服务 篇7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国际化,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多层次。人们在要求基本医疗服务能够普遍可及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高水准的服务。为此,“上海国际化多层次医疗服务研究”课题组分别从供方、需方和保险方对多层次医疗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本文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主要从商业医疗保险角度切入,研究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情况。

1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1 保险机构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商业保险公司介入医疗市场尤其是高层次医疗市场的基本现状,以及开发高层次医疗保险产品的意愿。

调查对象: 保险同业公会、在沪商业保险公司、境外保险公司驻上海办事处。

调查内容: 保险产品及销售情况,投保人群基本情况,与医院的结算情况。

调查方式: 访谈、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座谈会和发放调查表。

分析方法: 材料汇总。

1.2 二级资料提取

2004-2006年度上海市保险同业工会年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年会资料。

2 研究结果

2.1 商业健康保险开展的基本现状

在我国,城镇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健康保险被定位为上述两类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此外,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针对大病费用还设立职工互助医疗保险。部分城市地区,还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少儿互助医疗保险。政府对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者提供医疗救助。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保险业复业时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承保人次已突破1亿,经营主体也不断增加,据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提供资料,目前已有29家寿险公司和8家财险公司可以经营健康保险,产品数量已超过300个。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与中国保险学会等共同组织的“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显示[1],在未来3年里,有49.9%的城市居民考虑购买商业保险,其中预期购买医疗保险的比例达到76%,超过养老保险等其他险种。2005年剔除重大疾病以外保费收入为308亿元,同期医疗总费用为740亿元,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空间巨大。

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保监会公布资料[2],2007年2月全市健康险保健收入4.77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5.77%,同期给付1.17亿元,占给付总额的5.82%。同期,全市医疗服务总费用24.25亿元,其中除医保费用13.75亿元外,其余10.5亿元中由商业健康保险给付的仅占11.14%,约一成。

2.1.1 国内商业健康保险。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商业健康保险[3]主要有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四大类。

疾病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07年4月3日对外正式公布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

医疗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支付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费用保险中又分费用补偿型和定额给付型两种。在个人商业医疗保险外还有企业为职工办理的团体医疗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指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支付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目前,这两类险种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2.1.2 全球商业医疗保险。

保险学专家认为商业医疗保险能适应高层次、特殊的医疗需求,起到补充的作用。商业医保在驻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全球医疗保险市场领域基本还处于空白。境内的外籍人士通过在境外购买全球医疗保险产品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大量的客户资源流向境外。据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医疗保险产品保费流失量超过人民币10亿元。本次调查显示:境内的外籍人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购买境外的全球医疗保险产品:(1)通过母公司向境外的保险公司进行购买;(2)通过公司亚太总部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在广东的外资企业,也有直接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全球医疗保险产品的情况;(3)境外保险公司,特别是香港保险公司通过境内非法代理点在国内销售“地下保单”。

2.2 高层次医疗服务补偿方式

根据文献检索和本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层次医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2种:

2.2.1 健康保险。

主要指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外,倡导的做法是家庭医生、医院和保险公司三位一体为病人服务:家庭医生作为医疗保险体系的“门户”,每年要向保险公司登记注册,取得“守门人”的资格,从事医疗保健活动;保险公司支付费用给医院,同时监督医院的服务质量;家庭医生因为熟知医院的专家资源,能为病人推荐适宜的医生或医院。

2.2.2 患者自费支付。

自费的支付方式是最原始的银货两讫式交易方式,是目前高层次医疗服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支付方式,特别是外地慕名到上海就医的人一般都是以支付现金直接购买服务。上海市的医保病人在选择特需服务时在有些公立医院的做法是由消费者自负医保资金可以报销部分以外的费用。

从调查情况看,我国和国外高层次医疗服务的补偿来源差别较大,国外接受高层次医疗服务的人群一般均由商业医疗保险支付费用,而我国却主要依靠患者自费支付方式,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很多收入属于普通水平的患者(尤其是外地病人)出于对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追求,以及部分大医院床位紧张的限制,选择了特需医疗等医疗服务方式,而他们大部分没有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二是在相当部分高收入人群中,对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意识不强,还没有养成消费习惯,这与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整体形成时间较短有关。这也说明在我国,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很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支付方式。

2.3 上海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现状

涉足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商业保险公司很多,根据调研情况汇总有代表性的有5家公司或保险计划。

2.3.1 境外健康保险方代表 GBG (Global Benefits Group)。

GBG是全球(美国)知名保险服务商。据称,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国内设代表处的境外医保,在上海的业务由“上海泰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

GBG保险项目涵盖体检在内的门急诊及住院服务。现和上海50余家特需门诊签约,就诊5 000~6 000人次。5年前国内的客户就医95%发生在海外,而近年50%~60%甚至70%~80%的客户留在国内就医。

大地保险公司与GBG合作,联手推出了目前国内市场上首款全面的、与国际接轨的健康保险产品——大地全球医疗保险,填补了国内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空白。据了解,该保险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高额度的、广范围的、全方面的、专家级的、便利的”医疗服务。大地保险公司将通过GBG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5万多家设备良好、技术强大的医疗机构服务网络提供广泛快捷的保险服务。该产品为每位客户提供保障额度高达100万美元,涵盖了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分娩、牙科、眼科等各领域。

2.3.2 国际救援中心(SOS)。

国际SOS救援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的医疗、安全及其它领域的救援、援助机构,在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个分支机构,28个报警中心,其中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设有报警中心;为6 400多家跨国公司管理其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医疗、安全及相关的风险,包括全球财富100强中81%的公司和财富500强中60%的公司。

其业务内容涉及13项,在本次调研中了解并归纳具体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1)与境内外保险公司签约,通过SOS为保险客户提供包括紧急医疗转送、医疗转送回国、遗体转送、紧急代垫住院保证金等服务在内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2)在上海市设有办事处,并与全市多家公立医院特诊部和中外合资医院签约,将其签约保险公司的客户安排至这些医疗机构就诊;(3) 同时为境外病人提供翻译服务,全市多家医院在接诊境外病人时请SOS派人陪同翻译。

2.3.3 中保康联推出VIP医疗保险计划。

为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本地高端客户提供在中国境内(港澳台除外)的门诊及住院医疗保障,包括三级医院外宾诊区的高额医疗费用。最高保障金额达80万元人民币,保障范围涵盖门(急)诊、住院、救护车、牙齿急症以及转院治疗等多项费用。通过与国际救援中心(SOS)的合作,提供转院治疗及送回原住处等全球性服务。

2.3.4 太平金盾团体医疗保险。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融合了国际著名救援组织—SOS紧急救援中心医疗资源,推出太平金盾团体医疗保险,是一款专为社会精英度身定制的医疗保障计划与健康服务产品。太平金盾不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医疗必需的合理支出,无论是进口药品,还是酒店式的特需病房,太平金盾都可以在保额范围内给予赔付,其年度保额最高可达75万元。

2.3.5 太平环球团体医疗保险。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环球援助机构优普(Europ Assistance)公司合作开发,于2006年6月推出一款高端环球医疗产品,并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备案,可以在中国境内合法销售。产品包含紧急医疗运送和转移、医疗住院费用、附加运送服务、紧急牙科治疗、常规健康护理、生育医疗、遗体遣返和选择性特定医疗项目转送八项保障责任,全年累计最高保障达到1 600万元,相当于200万美元,基本能够满足高端人士的医疗需求。

综观上述已介入上海市多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典型商业保险方,基本有以下共同点:均有从事境外商业医疗保险业的成熟背景,拥有大量境外高端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协约;在全市签约了大部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和部分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是大型公立医院);目标客户锁定在沪外企高管和其他高端客户。

2.4 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难点分析

笔者通过整理此次对商业保险方走访座谈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结合多层次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现状,认为现阶段商业保险介入高层次医疗服务还存在以下难点。

2.4.1 保险方对与供方的合作颇多微词。

调查中,保险方普遍反映在以往与医院的合作中,公立医院的特诊部和特需病房的运行虽然按照保险方的要求进行了很多改进,但离开国际健康保险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还有很多距离,院方更多关注硬件的国际接轨,但忽略“人性化”服务,使软件无法跟上。具体包括:(1)商业保险公司充分肯定上海的医疗技术,但指责其服务内涵欠缺较多,表现在服务的便捷、护理的质量以及市场意识等方面,造成病人因对服务不满,而大量流失到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地;(2)特需服务的收费缺乏统一的规范,调整过于随意。普遍存在“大检查、乱开药”,造成医疗费用迅速上涨,使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作出诸如“针对中国投保客户保费提高20%”类似条款的规定。例如某三级医院的费用上涨过快,使得保险方对原先无需自付的保险规定作出“到该医院就诊需自付15%”的调整;(3) 医院特需服务的信息化尚未达到保险方要求,使保险方无法实现共付(Co-pay)等其他给付措施(保险方无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4) 保险公司普遍对医疗行业的职业操守有诸多质疑,同时对医院诚信体系的建立也充满期待,认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使保险公司和医院共担风险,才是发展商业医保产品的前提。

2.4.2 保险方对需方的信息缺失。

对高层次医疗服务保险来说,其经营的是就医事件和医疗费用风险,被保险人可能在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配合下,“无病看病、小病大看”。因此,其道德风险要比一般的寿险和意外险严重且不可控。因此,被保险人保障水平、保险信用记录、过度利用倾向、收入水平、职业情况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行医记录等信息也是风险评估的重要部分。所以,对于商业保险机构而言,其涉足高层次医疗的领域大多是慎之又慎,多只停留在面上的高端体检部分。

2.4.3 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困境。

目前国内的健康保险分团体和个人两种,其中个人较少。产品主要包含在意外险(意外死亡、伤残、医疗)范围内。据了解,目前我国仅极少保险公司开发高层次医疗保险产品。既然市场潜力巨大,老百姓又急需,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什么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热烈响应呢?实际上,商业保险公司有其苦衷,多种因素制约了业务的顺利开展:(1) 风险控制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随着跨国公司在沪工作的境外人员增加,以往公司提供一揽子保险,但近年也逐渐改为现金补贴。这部分境外人员购买医保需求强烈。保险公司对高层次医疗服务的商业保险市场看好,但由于对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及医疗机构服务诚信的担忧,保险方普遍认为商业医保市场风险控制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一方面,保户中存在着不少逆选择投保的,而且一些道德风险和索赔欺诈风险大量存在,使保险公司难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对保险人员的医学知识要求较高,在核保、理赔、精算等方面都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而保险公司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影响了医疗保险业务的推广。一些保险公司在海外都有较成熟的医保产品,但基于对国内市场风险的顾虑,目前只涉足高端体检;(2) 经营管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在国外普遍使用的风险管理技术,如复杂的费率厘定、承保选择、次优要求等,在我国还有待结合国情作适宜研究。另一方面,因商业保险公司缺乏医疗服务相关基础数据,无法准确测算和厘定医保费率,所以保险公司对开发“报销型”产品积极性不高,目前保险产品主要是“补贴型”保险,包括按住院日、病种、手术等进行不同标准补贴(住院率、手术率、既定大病发病率等数据易得易测)。对于购买保险的客户可就诊的医疗机构目录、报销用药和手术指症等规定全部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规定。

3 讨论与建议

相对于商业健康保险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际发展却相对滞缓,除了保险业专业人才匮乏、专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精算基础数据等内部因素外,医改转型期的制度风险、医疗费用上涨趋势、人口老化和道德风险等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在涉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医改困难重重的时候,高层次医疗服务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更迫切地呼唤商业健康保险方的介入。

事实上,上海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高端客户也希望能够在国内享受到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如果能够达成医疗、保险共同提供医疗服务,在医疗机构根据病人就诊时的实际状况为客人检查、诊断、配药;在发生医疗费用时,病人无须通知保险公司并得到保险机构的同意,医疗机构认可病人医疗费用直接支付;按照双方协定的时间段进行结算,保险机构将理赔款项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并通知被保险人。病人就医的医疗网络选择根据投保时当初的约定,在已经建立的医疗机构网络中,确保病人的就医质量,同时保障医疗机构的利益。

目前指导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下发,随后跟进的由国家保监会制定的国内第一部关于健康保险管理的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保险行业协会与医师行业协会的频繁接触和合作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可以认为大踏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春天已经来临,发展高层次医疗服务的商业保险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R].北京:中国保险学会,2001.

高层次服务 篇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质上是国家治理体系与其面临的公共问题之间的不断契合的过程, 作为化解公共问题的工具, 国家治理体系与其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契合度越高, 国家治理能力越大。香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达的国际都市, 依靠的是高端人力资源的聚集和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 在挖掘和开发高端人才资源方面, 香港充分发了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 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机制, 为香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持续动力, 值得内地政府借鉴。

一、人才服务公共问题与治理体制

1. 作为公共问题的人才公共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人才公共服务工作模式中, 出现不少亟待重视的公共问题, 如尽管投入大量资源, 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主体, 难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力;人才对政府期望过高, 公共财政资源不足导致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过多资源向人才倾斜有违社会公平;人才享受特殊政策待遇产生人才特权思想;政府能力有限难以科学评价和充分发现人才等问题。

2. 治理机制与人才公共问题的契合。

有效应对或化解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公共问题, 需要相契合的治理机制。“过去的一个世纪以来, 公共行政最重要的变迁是公共组织间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性, 这种变迁改变了公共行政者的职能、他必须建构与其他组织或机构不可或缺的联系”公共行政机构必须协同各种边界与力量、资源、智慧, 一套以跨部门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网络、公共参与、政府间与部门间协同以及跨界管理或协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话语体系, 正重塑着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公共服务作为一个公共问题, 置于治理机制的框架下, 可探索出解决的路径。

二、香港高层次人才服务治理实践

1. 顺应形势政府主动作为实施政策创新。

港英政府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充当“守夜人”角色, 在政策引导、主动服务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对入境就业人员的管理法规只有《劳动雇佣条例》和《入境条例》, 吸引人才只是单纯企业行为。直到上世纪90年代, 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港英政府开始推行“三个计划”, 即“香港新机场及有关工程特别输入劳工计划”“输入中国专业人才试验计划”和“补充劳工计划”。回归后的香港特区政府顺应形势, 积极转变职能, 主动服务香港经济, 先后启动了“输入内地优才计划”“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以及“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计划”。这些引才计划从知识经济、经济转型和保持香港竞争力的全局出发引进多元化、高层次人才, 体现了特区政府在推动香港发展方面的自主作为。政策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引导公共资源分配, 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供给政策受众, 自此香港人才公共服务机制初现雏形。

2. 跨部门伙伴关系确保公共服务顺畅实施。

为执行各项引才政策, 香港特区政府建立了一套跨部门合作的伙伴关系, 即由独立的专家机构负责对人才资质进行评估、审定, 入境和安置环节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而人才政策评估由独立机构开展, 不仅使政府内部之间合理分工、分权, 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和行政权力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问题。此外, 香港对人才实施信息化化管理, 依托出入境事务处统计引进人才的类别和人数, 有关数据每月更新, 完全公开, 并做到对有关行业重点人才的跟踪统计, 为管理、服务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 也提供了一个社会大众了解人才政策效果的渠道。

3. 公私合作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更专业的公共服务。

人才专业团体自治自律是培育人才、服务人才的重要机制, 香港打破了政府与社会的界限, 将管理人才、评价人才和服务人才的权力让渡给社会组织, 让人才专业团体 (即行业协会、公会、委员会等) 培育人才, 为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和专业提升方面的服务,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香港, 行业协会是权威的专业组织, 如香港会计师公会、大律师公会、医务委员会等专业团体组织, 由法律赋予权力, 能自行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会员标准, 通过组织考试、颁发资格、举行培训、会员注册等方式, 授予或确认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 对其成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 对业务素质进行提升, 对职业道德和操守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许多专业团体还为会员业务的开拓、生活便利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由于专业团体对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有着“生杀予夺”般的权力, 香港法律也对其进行严格监督, 要求选举产生负责人, 并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防范其权力被滥用。专业团体内部的自治自律和自我服务, 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才评价更加科学, 人才服务更加到位, 更加符合特定职业领域内人才的发展规律。

三、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1. 适宜人才发展整体环境是治理机制的基础。

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构成要素应该同时照顾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与人才自身多元利益诉求相吻合, 这需要政府在生活环境、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等有所作为, 夯实人才治理机制的基础。

2. 制度创新再造部门间公共服务供给流程。

香港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及时转变职能, 制定专门的引才政策, 同时还建立起运转协调, 及时高效的工作机制, 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反观内地政府, 虽然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长期以来政府跨部门合作理念不强, 造成公共服务流程不畅, 对人才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政策的执行涉及不同的资源类型和不同的部门职责, 须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别执行, 部门间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就直接关系到人才政策能否落实到位, 关系到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由于不同部门职责不同、价值观和立场不同, 对人才政策理解也各相同, 容易导致不同政策执行的力度、便利程度各不相同,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同时, 政策执行的不同环节散布于各个职能部门, 也造成政出多门的感觉。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需在治理机制的框架下, 跨越政府部门间边界, 整合资源, 建立综合性人才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综合配套、相互衔接、功能齐全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

3. 让渡权力强化公私合作, 激发市场社会活力。

市场和社会组织才是使用人才最重要的主体, 引导人才流动最重要的力量。在香港, 长期以来都是实行雇主导向的引才方式, 除了制定有限的引才政策外, 选才、育才、评价人才则不属于政府的法定责任。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发现人才、评价人才, 构建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此外, 由于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 也更为贴切地了解人才的需求和困难, 应由其更多地承担培育人才和服务人才的功能。

高层次服务 篇9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信息产业研究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其发展速度之快, 势头之强,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他产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河北省如何在协同发展中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是战略重点, 信息产业则成为关键点。

(一) 信息产业概念

广义信息产业观认为, 不仅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的范围, 其他如新闻业、金融业、出版业, 以及教育科研、邮政业等都包含在信息产业的范围内。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产业。

狭义信息产业观认为, 仅有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的内容。其中硬软件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信息技术产业, 从事信息产品加工和服务的行业如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业等属于信息服务业。

(二) 河北省信息产业规模

1)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规模:河北省明显落后于京津两地, 企业数量是两地的一半, 销售额为其四分之一, 利润总额则更低。

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河北省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但仍属于第三位, 而在科学技术服务业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三) 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1.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发展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技术进步, 注重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间的互相交流和融合, 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2. 承接京津两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行业产业转移

河北属于资源型地区, 为京津地区提供辅助支撑。资源丰富, 劳动力数量大, 可承接信息产业中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行业, 分散京津的压力, 同时也促进自身发展。

3. 加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 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取决于资金的投入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河北省要加大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力度。

4. 以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

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提高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 是信息产业发展之本。

二、河北省高层次信息人才研究

(一) 信息服务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1. 政策环境

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将信息服务业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总体目标, 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信息化水平最高、国际上享有较高美誉度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强省。

在人才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吸引人才, 强化支撑。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原则, 加大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科研团队领军人物来冀创业。“十三五”提出加强人才支撑。突出强调建立信息服务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大力度, 鼓励海外高端人才向河北聚集。

2. 经济环境

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业务融合、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3. 文化环境

河北省拥有优秀的教育, 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所, 建立信息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紧邻京津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区,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4. 市场环境

我省人才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行业发展的高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协调, 高层次领军人物稀缺, 人才匹配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较低, 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缺失, 人才国际化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 我省信息服务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 政策法制机制有待落实完善: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有关于人才发展的政策, 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制约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影响人才的选择, 直接导致人才的流失。

2) 高端人才紧缺, 国际化人才水平低:河北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 更侧重于高层次人才的使用, 而忽略高层次人才的进一步发展, 抑制了高层次人才自身的职业发展。

3) 缺乏对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长效管理机制:培训培养方式单一化;从薪酬体系角度看, 分配机制的不公开性, 直接导致行业人员流动频繁;从激励措施角度看, 激励方式不足以过多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大多采用短期物质激励的方式。

4) 资源匹配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力, 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参与其中, 并不愿意单独培养高层次人才, 造成了高层次人才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河北省高层次信息人才培养建议

(一) 加快体制、制度的改革

一是建立“人才集聚区”的战略目标。建立以集聚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的, 搭建国内顶尖企业为基地, 以现代信息手段为抓手, 不断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增强我省人才竞争力。

二是政府建立完善人才引进体制、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引进人才政策, 促成政府、社会组织到用人单位的新模式。

三是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个特殊模式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要营造党和政府关爱、人民满意的氛围, 使人才在政治上有名誉、经济上有成果、社会上有地位。

(二) 建设人力资源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积极打造人才创业创新的大平台。首先, 建设好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产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其次, 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最后,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 参与产业的市场调查、信息交流等工作, 促进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健康快速发展。

女需求的各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政策范围较之京津地区要更加优惠, 力度上为了弥补自身弱势相较于京津的优势。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逐步健全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精神激励机制。精神需要是人才的高层次的需要。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 荣誉比福利更能体现人生价值。建立稳定可行的选拔晋升机制。创新推进职称评价体系, 构建一套区域内统一的职称评价体系。

(三) 构筑多层次、立体化的引智工程体系

河北省紧邻京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首先, 要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 改变高端领军人物匮乏的现状。鼓励他们到河北发展信息业。其次, 要积极推进与省内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 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服务业相关学科的建设。

(四) 把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放到战略的高度

高层次人才想要保持自身高端性和优势, 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应把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加入高层次人才的长期规划中, 逐步聚集人才, 以人才吸引人才, 形成高层次人才高地, 利用其辐射作用带动全省人才的发展集聚。

(五) 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机制

在福利性政策方面, 从高层次人才的入境居留、住房医疗、配偶子

摘要:本文主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 特别对于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明确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信息产业能够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 提出了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五项建议。

关键词:信息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宏兵.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张彦台.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重点工作及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 2014, 6.

[3]汤玲.江苏省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环境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

[4]霍海勇.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

[5]陈晓红, 张海兰.信息服务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8) .

高层次服务 篇10

由大连软件园和武汉软件园组织的“中国服务外包危机下的对策和出路研讨会”认为, 危机是把“双刃剑”, 既有挑战, 也有发展机遇。此轮危机中中国服务外包所受冲击将小于印度。若应对得当, 服务外包业可借机实现产业结构和服务层次的升级。

全球经济寒冬中服务外包业面临挑战

目前, 堪称全球软件与服务外包最发达的印度和爱尔兰已经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压力, 这种压力也波及到中国。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量收缩, 收入来源减少。

尤其是承接海外业务的公司随着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业务量减少将会日渐明显。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余倩认为, 与制造业类似,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属于外向型经济, 在金融风暴已危及实体业的今天, 众多企业要度过危机, 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 会缩减各项成本, IT投资也难以幸免, 计划在短期内实施的IT项目, 将面临延期或终止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 服务外包的海外业务量会减少。

美国著名咨询研究机构Forrester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金融危机对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造成严重打击, 而占国际服务外包业额比重最大的金融服务外包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据该公司调查, 美国有43%的公司计划削减IT方面的开支, 金融行业49%的IT部门计划削减预算。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短期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和下滑。

二、成本上升, 利润空间变窄。

西安炎兴科技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来自美国。董事长刘宁说, 最近两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比较快, 业务收入以美元为单位, 但生产成本以人民币支付, 汇兑损失造成了公司利润较大规模的下降。另外, 近两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较快, 企业明显感到压力。从目前的形势分析, 人工成本和汇率上升的压力可能会持续下去。

三、融资困难, 一些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大大小小有3000多家, 一批没有规模和开发能力、资金困难的小企业大都面临做不下去的危险。

刘宁说,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许多尚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规模较小, 短期内会有一些企业因为经营困难退出市场, 一些软件企业将陷入“需求弱、生存难、不知所措”的恐慌中, 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会借机壮大, 但目前还不会出现大规模有企业并购浪潮。

大连软件园总裁高炜认为, 金融危机在帮助中国软件企业优胜劣汰的同时, 也将挤破前些年快速发展的软件园泡沫。他说,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软件园区总数超过200家, 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但软件园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人口不足百万, 没有大学、软件学院, 也没有多少企业的城市也上马软件园, 软件园泡沫将在经济的寒冬中面临破灭的命运。

增速虽明显放缓但发展机遇尤存

与有些行业相比, 做为新兴行业的服务外包业虽然发展放缓, 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长。DIC预测, 短期内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将明显放缓。2009年市场增速较金融危机前的预测下调6%, 至22.9%, 增长率同比下降4.5%。中国国内服务市场在政府经济政策的刺激和服务商整体交付能力提升的支撑下, 2009年将保持近20%的增速。

金融危机面前, 中国服务外包业尽管会遇到一定困难, 但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角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 原因有三:

一、业务量不会大幅度下滑。

IBM大中华区职业教育部高级经理屈中华说, 在世界市场形势相对走缓的情况下, 很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有可能将业务外包到中国等地区, 而且, 目前已经在维护的项目不会停止, 仍会继续下去, 这就保证了业务量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还可能出现一定的增长。

大连软件园总裁高炜认为, 中国今后的发展强调自主创新, 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这种政策导向将给中国的软件和服务产业带来很多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 企业会减少硬件投入, 同时为了优化公司现有的硬件资源, 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将加大软件和服务收入。另一方面, 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关键制造领域升级, 这也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机会。

二、由于印度的服务外包业务90%以上来自欧美, 在此次金融希机下, 印度外包业所受的冲击要远大于中国。

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巩固在日、韩市场的同时, 尽力挖掘欧洲、东南亚市场的业务量, 缩小与印度的差距。

屈中华认为,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近50%的收入来自华尔街, 美国30%的金融后台服务业在印度完成, 雷曼兄弟在印度就有2500名员工。国际金融希机在短期内对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相对多元化。欧美等国基于政治、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为了平衡风险, 正在增加对中国的外包, 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三、随着雷曼兄弟等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破产, 一场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流在所难免。

这给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吸纳高端人才的最好机会, 对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有300多人的博彦科技武汉分公司是博彦在中国最大有分支机构之一。其执行经理韩超认为, 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严峻, 但客户现在非常需要把业务外包出去降低成本, 这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公司近期接了几个大单, 价格也不错, 目前公司队伍稳定, 发展势头良好。

沉着冷静炼内功加速实现产业升级

专家认为, 危机过后服务外包业肯定会有爆发性的增长。目前的危机虽然困难, 但也是能量储备的最佳时机, 要抓紧时间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销售渠道的建立等。苦练内功, 推动产业结构和服务层次的升级。他们建议:

一、逢低吸纳, 促进企业国际化。

一方面, 可廉价快速获得海外高端人才, 尤其是懂技术、外语好、又熟悉海外市场的海归人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企业接单的数量和接单的层次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成功率。目前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高级人才缺乏, 有实力的企业可借海外企业的裁员契机引进高级人才。

另一方面可选择时机购买海外企业。从印度的发展路径来看, 其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就是其外包产业海外并购的历史。金融危机使欧美国家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 可通过并购重组资产和业务, 将海外业务转移到国内, 加速外包的发展。

二、政府在企业国际化中应提供支持。

建议政府成立外包企业海外发展专项基金, 鼓励外包企业海外拓展。中国外包企业目前规模普遍较小, 积累资金有限, 政府应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并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带头作用的服务外包企业。用专项基金鼓励龙头公司发展海外业务, 如加大对海外销售的支持, 加大对外包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支持, 增加对企业海外经验本土化应用的支持, 鼓励企业将海外经验应用到国内。

三、抓海外市场的同时做足国内市场。

印度软件业在金融风暴中受重创印证了业务单一的危险, 拥有广阔的内需市场是中国企业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内地“信息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很快, 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率仅为10%, 与发达国家60%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空间。现在, 印度已有多家外包公司看中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应抓住本土化的服务优势, 有所作为。

我国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篇11

1 国内养老模式现状分析

1.1 家庭养老模式作用逐渐被弱化

中国受到传统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的影响,数千年来一直推崇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养老模式,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亲情慰藉和依赖也是其他任何社会关系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家庭的普遍采用的方式[2]。但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加大,地域流动性增强,由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庭年轻一代不足,传统以子女为主的养老模式无以为继,失独和空巢老人现象普及,使得中国养老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1.2 社区养老模式效果不理想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一步步退化,在社会中参与度也在不断降低,这使得老年人普遍丧失个人价值感,进而失去生活安全感。出于这种精神上的缺失,使得老年人抵触社会新生事物,对原生熟悉事物更加依赖,这其中包括对于家庭成员、原社交网络、原居住环境等。因此,居家社区养老可以实现老年人居住在家的安全感需要,由社区通过系统的内部组织和协调管理,以家庭为主,辅助以朋友、邻居、同社区内志愿者及其一些正规的市场化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多方位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这不啻为中国老龄化进程中一种较好的过渡化选择。

目前,社区养老政策虽然已经在我国各地推行了一定时间,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在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不系统完善,社区服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并缺乏有效整合导致社区服务覆盖面窄内并且内容单一,具体表现在老年人文化娱乐设施数量不足,医疗保健工作不专业,老年人生活困难无法得到有效帮助,社区人员对老年人家庭生活状况不了解等等。

1.3 市场商业养老模式处于萌芽阶段

近年来,全球老年人口的剧增,使得养老问题不能单一依靠政府来解决,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在积极推行养老小区并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养老小区的盛行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它的发展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思想的重大转变,并将全面取代传统老龄化消极生活面对生老病死的传统养老模式,可以说是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突破性改革。从精神层面来讲,根据全球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现阶段更多的老人愿意选择更独立、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老年生活,从精神层面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封建子女同住养老的束缚。从经济层面上来讲,50岁以上的人群经过一生工作的努力,一般拥有一定的经济储备,而子女成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因此,可支配收入属于社会群体中较高的,加上近些年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力大为提升,使得这部分人群具备市场养老小区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意愿。从技术层面来讲,退休老人不再受到个人工作因素的影响,基本退出经济市场的竞争,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老年人生活内容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是政府税收的稳定组成部分,是社会贡献的积极影响因素,政府部门不需要为了吸引老年人消费而投放大量的工厂、企业,相反,更为绿色的生活环境、更为纯净的水源、远离城市交通的拥堵、更为返璞归真的生活才是老年人真正追求的老年生活,而这些对于政府和商家都是比较低的技术要求。

1.4 政府养老机构定位不明确

现阶段,在我国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由于有政府作为其信誉保证,加上条件好、性价比高、又多是选址在城市交通便利之处,成了一众老年人心目中的“养老圣地”。但碍于财政拨款有限,这类养老院数量较少,床位紧张,往往要出一个老人才能再进一个老人,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一个新老人想要进入这样的养老院往往要排队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这种严重的供需悬殊之下,养老院不得不抬高自身门槛,俨然已经成为权贵阶级的特权。那些收入较低并且生活较为窘迫的真正有需要入住的老年人被拒之门外。

2 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几种主要养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许昌市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构想,如图1。

2.1 家庭与社区相融合的居家养老模式

现阶段,无论从我国国民的精神需求还是物质基础上,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都有着不可比拟的角色优势。因此,加大对居家养老模式的资源投放力度可以得到快速、普及、有效的作用。针对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可以分为与子女一起的合住型老人和与子女分开的单住型老人。对于合住型老人,仍采取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养老方式,并辅助以一些帮助。对于单住型老人,社区则需要发挥其主要作用,对这类老人加大关怀力度。

社区在建设方面从老年人的经济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活需要着手。经济方面,社区增加工作人员对区内老人生活状况进行走访,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府无偿照顾,低于正常生活水平的主动提供相关手续证明入住由政府公办的福利性机构。精神方面,政府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以社区为单元为老年人建设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组织老年人活动,学习,医疗保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生活方面,培养部分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人员,对社区内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应急服务,同时鼓励正规具备执业资质的民营资本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正规的养老服务,利用市场的运作和调节能力自发的完善政府服务机构的在数量和资源上的不足,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那些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和中年以上人员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市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并制定较为详尽的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业行为,对每一个上岗人员进行职业技术考核与鉴定,让市场养老服务机构能够健康发展。另外,社区可以发动社区内老人,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建立区内老年人之间互助的老年协会等等,由低龄老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高龄老人的生活困难,而高龄老人可以对低龄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以这种形式在精神和生活中互助互惠,互相慰藉。在方法上可采用社区内时间银行进行试点运行,这种形式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将社区内人员的服务时间进行量化,进行时间养老储蓄,鼓励年轻人和低龄老人为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高龄老人服务,将劳动成果以递延的方式,在自己年老时得到同等时间的服务回报,从而在社区内倡导这种互助共济的服务理念,让人们形成今天我为别人服务,明天别人为我服务的统一认识。相比于志愿者服务更具备吸引力,从而在长期内坚持形成一种不需要记账约束也具备的养老服务风气,推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

2.2 市场积极推行养老小区建设

在养老小区的推行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更多的照顾老年人感受,消除对新事物的抵触情绪。比如在选址方面,考虑到老年人体弱多病,对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要求较高,可以选择阳光充裕或是毗邻湖边的郊区,不但远离都市的拥堵和喧嚣,空气较好,适合多种慢性疾病的疗养,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这些地段低价便宜,兼具都市的便利和乡村的悠闲,对老年人极具吸引力。而入住养老社区对于老年人原有社交网络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无疑是阻隔老年人接受新型养老模式的一大障碍,老年人因为离退休在家使得社会活动大幅度减少,而失去社会价值,缺少社会接触导致老年人在心理上有着比成年人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因此,养老社区开发商一定要将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作为小区规划的重点问题考虑。在社区娱乐修建上增加老年人运动休闲、文化交流、娱乐兴趣等社交场所的硬件设施投放,增加老年人的人际交往,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而从当代医学角度来讲,人类隶属于群居物种,而人类活动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影响个体健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区针对高龄老人,养老小区应设置有专业的医疗机构,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医护人员能够对老人的各种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养老小区在整体建设理念上要做到环境宜人、设施完善、治安良好、服务全面,管理人性、考虑到老年人的居住需要可以采用全小区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实施无障碍通道,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通过市场对养老小区的开发,也推动小区内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地方就业率,这无疑给商家和政府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个人、商家、政府的三赢局面,同时也为全人类倡导积极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态度贡献多重力量。

2.3 政府重新定位和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有关部门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整改和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属于政府拨款支持的民生型项目,其定位应面向于为社会底层人员提供公共福利,服务人群应聚焦于三无老人、低保户、身体残疾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3],在我国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使其回归历史,突出强调他的社会托底作用,使得国家政府成为公民养老的最后一道信赖的防线,为社会安定减少一份不和谐因素。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对这类养老机构进行管理时,应尽量将有限的财政拨款用于增加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上,而避免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在一些收效甚微的先进型设备的配备上。在入住的政策方面,由于面向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收费和入住门槛需要降低,让公民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和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办养老院捍卫公民生存权的功能和作用。公民纳税国家应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公共资源应尽可能公正的惠及至每一位普通百姓的身上,让政府成为百姓生活中真正的依赖。

3 促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在三个层次的养老模式构建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行和政策支持,政府应立足于中国老龄化的整体进程,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推进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提供人力、财力的支持和养老服务各行各业的政策法规引导,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加强部门监管力度,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建设多层次养老体系有条不紊地进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要。

摘要: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趋势,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性矛盾。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主要采取的几种养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提出现阶段应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构建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流过渡,以市场化养老小区为发展方向,以政府公办养老院为底层依托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老龄化,多层次,养老模式,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5).

[2]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上一篇:双基地雷达下一篇:现代互联网